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

时间:2022-08-17 01:00: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文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文明

第1篇

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的文化体系,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

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是反映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存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生态文明除了生态文化之外,还包括生态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或者形态。而在这其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生态文化不像其他的生态形态那样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系统的支撑,而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文化,无疑是这个系统支撑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唯有不断培育先进、繁荣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大厦才有更加坚实、更加稳固的支撑。

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形式,使公众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必备的生态文化素养,使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伦理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生态文化的教养培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时期的努力,只有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

生态制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制度建设。生态制度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制度创新历来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本源性动力。

生态人才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繁荣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的因素。生态文化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入手,对象可先从文化工作者开始,使之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科学的生态洞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并敢于制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加强生态环境类的专业能力培养。这方面高等院校尤其要发挥和担当主力军的作用。要通过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了解掌握生态环境学科前沿知识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第2篇

提高认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改革开放后珠江口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沙漠化等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提高认识,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做起。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

改善珠江口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珠江口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推手。

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珠江口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一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各地监测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统筹规划与部署,形成全面完整的珠江口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二要建立珠江口海洋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实时系统,注重开展环境现状及趋势性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三要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近10年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表明,海洋环境质量主要受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影响,在2008年的珠江椅湾底栖生物调查中甚至出现无生物区,加之珠江口沿岸河网密布,点污染源众多,因此有必要开展珠江口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2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和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生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蛋白来源,增殖放流是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改善生物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的群体,改善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濒危物种,可在短期内实现资源量的快速恢复。增殖放流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珠江口增殖放流,一是要注重放流品种的选择,应以当地的经济鱼虾类和濒危物种为主,如黄鳍鲷、鲻鱼、刀额新对虾、锯缘青蟹和黄唇鱼等,避免巴西龟和雀鳝等外来物种的误放;二是要注意放流鱼苗的规格,鱼苗规格要在体长3cm以上,保证放流鱼苗的成活率;三是要注重宣传,强化社会参与,可通过开展增殖放流知识展览、举办休渔放生节、建立放生主题公园和提供社会认捐等多种渠道和形式,为社会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搭建渠道,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3建立珠江口禁渔制度,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为保障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关于在南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的通知》,于每年6月1日零时起至7月31日24时止,禁止所有拖网、围网及掺缯在南海区规定水域作业。为加强伏季休渔力度,南海区伏季休渔10年后,农业部将南海区伏季休渔的时间延长半个月,调整为每年5月16日12时至8月1日12时,扩大作业类型,除单层刺网和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均在休渔之列。南海区伏季休渔制度,对遏制珠江口渔业资源衰退,保护物种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珠江口是我国南方水生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咸淡水渔业的生产基地,也是中华白海豚、黄唇鱼和鲥鱼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索饵场和繁殖地,有必要实行更为严格的休渔制度。由于产卵期间单层刺网、钓具同样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损害,且在伏季休渔期间,部分单层刺网、钓具渔船存在非法携带三重刺网作业的现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珠江口海域可实行禁止一切作业类型作业的禁渔制度。由于珠江口鱼类产卵与繁育多数在每年的4—7月,禁渔时间可定为4月1日12时起至8月1日12时止,既照顾了珠江口鱼类的生长规律,又与南海区整体休渔时间和珠江流域禁渔时间很好地衔接起来,方便了统一管理。

统筹规划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洋开发向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全方位推进,海洋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东莞市为例,2010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估算为534亿元,占该市当年GDP的12.6%。然而,由于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等因素,海洋开发仍处在粗放型阶段。海洋生物资源、环境资源、岸线资源的本质表明了海洋资源一旦受到严重破坏,短期内将难于恢复,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此海洋产业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资源粗暴利用型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口东、西岸空间布局,推进珠江口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特别要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如,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重点开发小虎岛石化基地、南沙港深水码头、万顷沙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圳、珠海要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沿海及海岛旅游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东莞市要充分挖掘海洋历史文化资源,优化虎门港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山市要做大做强养殖业,在实现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注重优、特水产品种的推广,建立全国标杆。

2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珠江口海域现有拖网、掺缯、刺网、笼捕和钓具等各类作业渔船500余艘,作业渔民约1100人(不含渔民家庭其他成员),处于超负荷状态。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和作业成本的增加,这些渔民大多生活在贫困边缘。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通过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减轻珠江口渔业资源承载量,促进渔业资源恢复;利用珠江口特有的海洋属性资源,发挥渔民专业和特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①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提高鱼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利润。②结合特色养殖发展渔家乐,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渗透。③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渔业为载体,承载游客出海,领略海上风光,体验渔民生活,集合了旅游观光、海上捕捞体验、品尝海鲜风味、社交洽谈和娱乐于一体,渔业资源得到恢复,渔民收入得到增加,海洋文化得到传承,可谓一举多得。

3打好海洋文化牌,做强海洋文化产业

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海洋文化产业是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文化产业之一,其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其资本盈利率也相对较高,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绿色生态产业”。珠江口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这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曾经的鱼米之乡,疍家文化源远流长,做大做强海洋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可利用珠海横琴岛和虎门威远岛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建立海洋主题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在中山、广州和东莞沙田等曾经的疍家人聚集区举办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水文化艺术节,依托当地动漫产业园,加强以海为主题的动漫影视产品开发等,主打海洋文化牌,带动整个区域服务业发展。

第3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 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让我们共同努力,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让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4篇

1引言

本研究在对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利关系以及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现状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海洋生态文明的视角,对加强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进行探讨和思考,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利关系

海冰是所有在海上出现的冰的统称,除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冰外,还包括来源于陆地的河冰、湖冰和冰川冰[5]。海冰灾害则是指由海冰引起的影响到人类在海岸和海上活动实施和设施安全运行的灾害,尤其是造成生命和资源财产损失的事件[5-6],如港口码头封冻、海上设施和海岸工程损坏、水产养殖受损等。受气候和地理条件影响,我国的渤海及黄海北部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7],并造成损失。据统计,仅2009/2010年冬季,我国因海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63.18亿元[8]。严重的海冰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都造成了很大危害[9]。同时,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冰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由此可见,海冰防灾减灾与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另一方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提升海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为核心[3]。因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海冰防灾减灾密切相关。只有加强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好,又可以有效减轻甚至减少海冰灾害。

3我国海冰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海冰防灾减灾工作,尤其是1969年渤海发生特大冰封以来,我国逐渐加大了海冰防灾减灾的工作力度,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轻海冰灾害造成的损失,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积累了应对重特大海冰灾害的宝贵经验,使我国的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面对我国实施“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及潜在海洋灾害风险等,现有的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结冰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海冰监测能力依然比较薄弱、精细化海冰预报和海冰灾害预警产品缺乏、海冰灾害风险管控能力不足、海冰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以及灾害损失评估技术不高等。

4加强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思考

4.1总体要求。我国的结冰海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域。众所周知,环渤海地区不仅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而且是我国北方地区通向海洋的重要门户,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0]。随着“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建设的深入实施,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各类海洋开发活动必将更加迅猛地发展,无疑会使海冰灾害损失上升的概率增大。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海洋和谐相处、协调发展[11],因此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必须充分体现海洋生态文明,而且要将其作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海冰防灾减灾切实融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这是对当前形势下开展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4.2基本原则。作为自然灾害,海冰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2种属性。开展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并遵循6个基本原则。(1)客观与科学性原则。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应尊重客观事实,始终贯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2大科学体系,做到标准化、系统化、数值化。(2)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重原则。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应根据结冰海区的海洋、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国家和结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3)统筹兼顾原则。既应考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部署和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也应兼顾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海冰防灾减灾的实际状况,上下结合,统筹兼顾,使海冰防灾减灾能够满足各个层面上的不同需求。(4)因地制宜原则。应遵从结冰海区的冰情特点和客观规律,做到因地制宜。(5)可靠性原则。对基础资料来源、数据精度及数据质量等应有明确的要求,对不同来源的基础资料应该进行标准化,保证所用数据权威、可靠。(6)系统性原则。基于海冰灾害系统组成,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分类、分布及脆弱性、海冰灾害防御能力等因素。4.3主要建设内容。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资料获取、海冰预警报、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海冰灾害损失评估以及海冰灾害应急预案等。(1)基础资料获取。基础资料是海冰防灾减灾的工作基础。因此,应不断提升基础资料获取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基础资料的获取应通过海冰监测和历史资料收集等方式进行。其中,海冰监测方式应当包括岸基海洋站、沿岸巡视、卫星遥感、岸基雷达(包括车载雷达)、航空、船舶以及海上平台等。同时,应加大先进海冰监测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及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2)海冰预警报服务。实践证明,海冰预报和海冰灾害预警,可以使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冰情变化信息,并为各级政府提供海冰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海冰预报及海冰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尤其是要切实提升小区域、精细化海冰预警报能力和技术水平。(3)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通过开展不同尺度的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不仅可以为结冰海区沿岸发展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设计及选址等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对各级政府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制(修)订及实施等提供理论指导,并对海冰灾害应急期间的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不同尺度的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能力建设。(4)海冰灾害损失评估。对海冰灾害损失进行评估是制定海冰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和灾后恢复重建、补偿和救助等工作的重要依据[9,12-13]。因此,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努力提升海冰灾害损失评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并加大对评估技术方法研究的资金投入等。(5)海冰灾害应急预案。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可以科学规范海冰灾害应对处置工作,合理配置海冰灾害应急的相关资源,并提高海冰灾害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因此,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制订相应的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对已有的预案,要根据当前海冰防灾减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及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5结语

我国的海冰虽然大都出现在渤海及黄海北部等北方海域,且仅为一冬冰[14],却依然会给当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沿岸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5-16],直接阻碍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切实加强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对于保障和助推我国北方海域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冰防灾减灾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面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强海冰灾害防御和风险管控,最大限度地减轻海冰灾害损失,是各级政府和海洋部门所面临的新的历史责任。海冰防灾减灾只有以服务和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工作主线,全面提升各项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具体措施,才能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此外,海冰灾害有其自身的变异规律。因此,海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必须在充分尊重这些自然规律和我国海冰灾害的实际状况的前提下,把顺应自然规律与加强海冰灾害防御的各项措施相结合,从制约海冰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加快建设速度,使其尽快满足和适应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作者:袁本坤 曹丛华 商杰 单位:1.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 2.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第5篇

【摘 要】生态文化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文化,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建设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一条持续的需要坚持的发展道路。我国生态文化建设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在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我们从国家,企业,个人等多个层面去共同促进生态文化的健康发展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环境问题也在随之不断的出现。全球变暖,水污染等等环境问题成为我们口中的热门词语,我们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体的,共同依存的,所以,当我们只是一昧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于生态文化的建设,那么,我们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抱负,会有越来越多的感染疾病出现在人类身上,会有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使人类遭到严重的损失。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我们不能够先发展,后治理,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前提下,发展绿色经济,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到高效的持续发展。

在辩证唯物历史观中提出这样一个原理,人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离不开大自然,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为人类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使得人类在经济上和生活水平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敬畏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思想意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于理论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对生态教育的拓展,使这个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都高度的重视起来,并且懂得怎样去保护生态环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同时,在物质方面上我们应该要把保护生态文化资源作为重点,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建设,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并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对于处于正在转型期的人口大国来说,容易产生一种错误的意识,仅仅只以追求高额的利润和发展而无情的,盲目的,没有限制的截取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人类大手大脚的浪费资源,对于树木乱砍乱伐,将没有处理干净甚至是没有处理过的污水进行随意的排放,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面对的不是青山绿水,不是碧水蓝天,没有草长莺飞,没有干净的水资源,没有干净新鲜的空气,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在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研究生态文明中生态文化建设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上面曾提到,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统一的建设,它是一种科学的,和谐的文化。增加对生态文化的认知,增强生态文化的建设,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自由的有限性使得资源环境形式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重点问题,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教育,从日常行为,工作行为上进行规范,加大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只有将每一个公民保护自然,培养生态行为和生态道德的意识抓起来,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转焕人们的思维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改变消费结构,才能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同时,我们应该把生态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来进行分析和建设,这样不但能够把证生态文化在理论上的完整性,还可以使他的每一个部分得到高效的沟通和协作,使生态文化建设得到更好,更高水平的建设。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生态环境是我们生活和发展的物质保障,相信,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点滴做起,注重每天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节约用电用水,提倡步行出门,科学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生活开销安排,并为之付出努力,我们国家的生态文化建设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我们的观念意识得到转变和提升以后,我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度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得到更高,更快,更好的持续发展,而社会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发展也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幸福感也会在无意间得到提升。

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人对于生态文化建设的认识程度还是仅仅存在于表面,生态文化建设不仅仅只是对于生态的保护,还包括了对于生态文化的产业,生态经济等等。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化建设不单单需要我们进行生态建设,还需要我们在文化精神层面有所建设,所以,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生态文化建设得以保证。其次,我们国家对于民间艺术的挖掘度还不够高,对于林业部门一些负责人职责没有得到很好的履行,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还不够高,所以,有很多人还没有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来。

生态文明是我们当今社会所追求的一种精神道德文明,而增强对生态文化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实现的保证,如果没有生态文化,生态文明也就不知道该从何谈起。和谐社会就应该要更好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创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些不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自然,更多的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为我们有着更好,更持续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来,在生态文明中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胡小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生态文化建设[D].江西理工大学,2013.

[2] 王卫.生态文明假设背景下的企业生态文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3] 向仕斌.浅谈生态文明中的生态文化建设[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第6篇

所谓环境表现指数是从人体健康影响、空气质量、水及卫生条件、水资源、农业、林业、渔业、生态多样性、气候及能源九个方面对一个国家的生态表现进行评估。而我国在这个榜单里排名第118位。巨大的反差让我们警醒,更让我们反思。瑞士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的“中瑞对话”近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这样的反思尤其显得有意义。

瑞士最大的成就在于打破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一般而言,环境好的都是贫困落后的地方。而瑞士既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生态环境最好的国家。那么,瑞士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政府责任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两者齐头并进方为正道。瑞士的经验告诉我们,保护环境不能让步于生产效率。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生态环境固然重要,但是要让人们饿着肚子,或是降低生活与生产的质量与便捷度,去实现环保的理想,终究并不现实。对于政府来讲,环境政策的制定要以科学研究为依据。

2012年3月2日,瑞士联邦政府颁布了全球第一个《适应环境变化战略》。2013年年底,瑞士的第二个相关战略应运而生,更加细化了政府将为此而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此外,瑞士政府在2012年4月还出台了一个《生物多样性战略》,明确了瑞士到2020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具体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在环保领域政府责任重大,而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国内民众的诉求,也来自外部国际社会的要求。2012年6月底,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联合国通过了一份约束各成员国的重要文件。自此,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被真正提到了国际政治的高度。为了回应国际社会的要求,瑞士在2012年11月30日了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法令。法令规定,瑞士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要减少20%。

科技先导

环保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议题,普通民众很难摸清脉络。因此,要百姓树立生态理念,权威的科学研究和有序的科普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环保科技同时还是政府制定科学合理政策必不可少的。而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技术的发展,也令商界兴致盎然。瑞士在以上三个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瑞士以雪山和冰川著称,因此他们把气候变化对冰川的影响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给予支持。未来,阿尔卑斯山的高原冰雪水变成湖泊是一个大趋势,为此瑞士国家基金启动了相关的研究项目。

瑞士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项目更是多如牛毛。洛桑联邦理工的一个项目组目前在研究如何更加经济地存储新能源。项目希望把光能有效地转化为氢,这样人们利用太阳能就不再局限于白天的时间了。由于使用的基本原料是水,所以这种能源转换也实现了低成本,前景可观。这种技术为“氢太阳能”的转换打开了一扇大门。

城市生活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如何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绿色、经济,自然成了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瑞士西部高等学院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叫“智慧城市”,希望让城市生活本身就能生产出清洁能源。其中一个具体项目就是研究如何在城市里让二氧化碳转变为甲醇,以及对废水处理模式的革新。

生态农业

我们日常所说的自然环境和大自然,很多情况下在地理上都是指农林畜牧渔的领域,也就是大农业的区域。因此,想要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第7篇

关键词:水利文明;生态文明;水资源污染;水利治理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59

水利文明就是人类涵养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治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并强调人水和谐共处。具体要求在区域内要有规划的实现井、沟、塘、渠配套,沟渠通小河、小河通大河、大河通江海,并且水质清秀,无味无色,水中植物与水中动物共存共生。河中常年有水,堤岸四季常青,干旱季节河中有水,洪涝季节不见灾情。与区域内大环境共同构成蓝蓝的天、绿绿的地、山清水秀美丽的生态文明画面。水利文明更是水利先进文化的象征。有了这样一个环境基础,才算生态文明有了良好的开端。如果进了一个地区,河水污染、坑水发臭,无论在路、田、林诸方面下多大的功夫,政绩有多突出,都谈不上生态文明。因此说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前提。

1 水利文明存在的问题

水是生物界生命第一要素,是原生质的重要成分。离开了水,一切生命无从谈起。因此,水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知道了水是生产之要、才能明白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换句话说,水利文明也是水的数量、质量、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巧妙搭配。它既不能没有,又不可替代。研究开发水利文明,不仅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着国计民生,更关系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缺乏。人们对水利文明认识不足,生态文明意识更是淡薄。在涵养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治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方面欠缺足够的认识。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1994年受到大自然干旱的惩罚,就是人们对水利文明缺乏认识,没有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致使全县9.8hm2万hm2秋作物严重受旱,5.23万hm2绝收。

2 水利文明现状

2.1 人水不能和谐共处

到处是污水入河,坑塘成为垃圾场。往河里倒垃圾,往坑里扔泡沫成为家常便饭。河里漂着塑料袋,井里漂着农药瓶。死水坑基本都是臭哄哄。成为苍蝇、蚊子的繁殖场所。

2.2 土壤污染

农药的过量使用,废料到处抛弃,对土壤构成不可逆转的污染。

2.3 无限度的乱砍乱伐,森林面积的减少

对水土保持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4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无处排放,流入河道

2.5 海洋、空气的污染

人水不和谐的地方,还有河底抽砂,河床塌陷时有发生。河堤保存不完整。沟渠不畅通,影响涝季排水等。

3 创建水利文明,促进生态文明的思路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对水利文明创造条件,并为水利文明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水治理工作。

3.1 加强水治理工作

要使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建设优美的水利文明环境,彰显水景观对促进人水和谐的特有文化功能。保证人水相依、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

3.2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化水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基础功能地位。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并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3.3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做起。像一个家庭将洗脸洗手的水用来冲厕所或者养育花草。这样的方式方法,不能说是直接从源头上解决缺水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缺水问题,并且说明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增长,不断找寻节水的途径。

3.4 水污染治理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就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

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就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并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5 加强监测管理组织,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设立保护管理机构,与国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组织,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的具体条例。

⒖嘉南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35-01

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一、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一)推动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之必然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两种文明都是造成生态破坏的文明。人类要进步,要持续发展发展,必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治理,无论从资源消耗上看,还是从环境污染上看,现在都有了很大改善,这与重视保护环境有很大关联。85%的发展中国家仍要推进工业化,发展城市化,而这个发展不能是继续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以上问题,如果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全面把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十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是要深化一种理念、做到两个坚持、实现一个着力、达到一个目标。

1、在价值观念上,深化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体现新的价值取向。

2、在指导方针上,做到两个坚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3、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4、在目标追求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能影响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节约资源意味着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消费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涉及各行各业,与每个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有关系,需要全民积极参与。必须利用各种方式在全社会广泛培育节约资源意识,大力倡导珍惜资源、节约资源风尚,明确确立和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形成节约资源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全社会齐心合力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是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资源是增加社会生产和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撑,节约资源的目的并不是减少生产和降低居民消费水平,而是使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能够消耗更少的资源,或者用相同数量的资源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创造更高的价值,使有限资源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此,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是节约利用资源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深入挖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强度,真正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四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节约能源是节约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能源储量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巨大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在我国节约能源更加重要、更加迫切。必须把节约能源放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第9篇

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及网络搜索等方式,对洱海流域地区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当前,针对客栈游客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在旅游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没有专门的游客教育和管理机构。2012年,大理州成立了云南省首家旅游发展委员会,之后组建了导游服务公司、集散中心等,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大理旅游业的管理和引导,但并没有成立关于游客教育与管理的部门。旅游委下设的“培训教育科”的工作内容并没有涉及游客教育。在洱海保护局、大理市旅游局、大理州环保局等的政府网站上,都没有出现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2012年完成的《高原湖泊流域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并没有就“游客教育”内容做出要求。在一年一度的导游年检及培训中,也没有出现关于游客教育的课程。在《大理州“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中输入“游客教育”和“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查找,查找结果为零。客栈协会至今没有举办过关于对客栈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在经营过程中,多数客栈业主对游客的破坏行为并不过问,也不加以干涉。只有少部分客栈内部粘贴有绿色宣传标语。洱海流域随处可见“洱海清,大理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等的宣传标语,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起到了教育作用,但是由于没有针对性,教育效果非常有限。在针对客栈游客生态意识的调查中,游客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及基础知识不够了解,对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尚不清晰,对生态行动的践行度不高,对环境保护承担责任的意识很弱。因此,应当尽快建立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针对入住客栈的游客开展有效的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展负责任的旅游行为,减少对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建议

鉴于当前洱海流域客栈数量的快速增长及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结合客栈游客的特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应如下述。

1.教育目标体系

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客栈游客应该了解关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理解开展洱海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负责任旅游价值观,自觉遵守洱海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并进行宣传,开展低碳旅游活动。

2.教育内容体系

内容的设置要以能够达到目标为原则。开展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

游客的价值观对其旅游行为有较大影响。有什么样的旅游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旅游行为。“负责任的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观,是世界旅游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是强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负责,对当地居民与文化负责,对目的地发展与形象负责,对其他游客负责”。开展“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让客栈游客改变传统只重个人享受,认为目的地的环境、文化、发展等与自己无关的理念,以负责的心态开展旅游活动,从而有意识地减少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2)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

开展游客教育,不仅要让游客建立“负责任旅游”的价值观,还应让游客了解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些基础知识。具体为:洱海流域基本情况的教育,包括洱海成因、构造,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开展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迫切性等的教育。

(3)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教育

针对游客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对游客进行教育劝说,例如,不能乱丢垃圾,不要购买用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制作的餐饮制品、纪念品等;在客栈内部不大声喧哗、浪费水,在不更换房间的时候,不需要每天更换床上用品、低值易耗品等,提倡“绿色消费”。不能下洱海钓鱼、游泳、捕杀珍稀鸟类等。

(4)洱海流域少数民族风俗及基本礼仪的教育

洱海流域居住着汉族、白族、回族等多个民族,而又以白族为主。多年的旅游发展,已经让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到来习以为常,但是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依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由于客栈大多由民居改建而成,游客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机会较多,游客需要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及基本礼仪,学会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3.教育支持体系

教育支持体系包括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师资构成、教育载体、服务体系等几方面。

(1)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政府一直是洱海保护的主体。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政府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洱海管理局、大理市环保局、林业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对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当前,我国关于游客教育的立法还没有。为了保障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由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大理州游客教育管理条例》等,从政策上保证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旅游规划制定中,应有关于游客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应对客栈开展游客生态文明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客栈给予取消经营资格或降低其级别的惩罚。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上,应成立专门的游客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监控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并划拨专项教育经费进行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

(2)师资构成及培训

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由于客栈游客的流动性特点,旅游目的地针对游客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客栈业主应该是最合适的教育者。一方面,由于洱海流域客栈主要的吸引点便是不受污染的高原湖泊洱海,因此,洱海良好生态系统的维护对客栈经营者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客栈业主是与游客接触最多的,由客栈业主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会更好。其次是导游。当前,入住客栈的游客中,并不完全是散客,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旅行社的安排入住客栈的,这部分游客与导游的接触较多。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比较具有可操作性。负责游客教育管理的部门应定期对客栈业主和导游开展关于游客教育理论、技能及洱海流域生态知识的培训,普及生态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客栈业主们的生态意识从浅层过渡到自觉层次,在与游客接触过程中,引导和监督游客的旅游行为,维护洱海的生态系统。此外,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要把村镇干部发动起来。村镇干部在和客栈业主的联系中有较大优势。通过村镇干部对客栈业主进行洱海环保知识的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再通过客栈业主去影响游客。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协会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积极发挥客栈协会或科研院所的力量,利用洱海保护月或者其他时间,制作宣传展板,到客栈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游客签名活动;到客栈内部分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保护知识;在游客教育中心播放专题影片,举办专业教师讲座等方式,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最后是社区居民。在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当地群众的主要工作是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洱海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游客。同时,对游客的一些有损洱海生态系统的行为进行干预,以民间执法人的形式维护洱海的清澈。

(3)教育载体

教育载体可以储存、复制或传递教育信息。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可使用的教育载体如下表。

(4)服务体系

在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教育过程中,政府各级部门应做好游客教育的服务工作。可以建立专门的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健全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为客栈业主、导游及游客提供充分的信息。

4.教育的评价体系

游客教育属于非常规的社会教育,游客教育的效果评价不能采取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结合游客教育目标体系,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游客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前后生态文明知识、意识、价值观的变化。另一方面,要看游客的旅游行为。可借鉴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研究。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后,游客的绿色消费行为有无增加,例如,是否自觉遵守洱海保护的一些规定,不随便向洱海里扔废弃物,对客栈内低值易耗品的消费有否降低,床单、被套的更换次数是否有所减少等。

三、结语

第10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文明影片以其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美好的寓意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并通过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途径来广泛地宣扬生态文明保护意识。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态问题,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生态文明影视作品作为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自然美好风景的展示和对破坏生态平衡后果的描述充分反映了生态保护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大学生在观看生态文明影视作品时会受到精神上的启迪,这样不仅加强了对社会主义优秀意识形态的宣传,同时,也对建设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影视文化根据大众的心理需求创作一些反映社会正确价值观的作品来对观看者进行视觉和心理的刺激,从而激发其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影视文化的机制对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天安门广场上播放的宣传片———《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对祖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所提出的最新战略部署,突出了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像这样通过对以生态文明保护为题材的宣传片的播放,将其中的正面价值观日渐融入大学生的民族气质里,使每位大学生在观看此类影片后都能对生态问题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体会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二)激励功能:激发大学生的生态保护责任意识,使其形成生态道德观

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形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生态观来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保护的责任意识,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例如:影片《鄱湖浪》描述的关于鄱阳湖退田还湖以及建设生态经济开发区的曲折过程,讲述了潘阳湖近半个世纪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展示了人们对生态文明保护观念的认同与保护生态文明的努力实践。

(三)实践指导功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价值观层面的教育。运用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从而指导学生的实际行为活动并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纪录片《守望》就充分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该片细致地描述了福建人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大自然的平衡发展以及与大自然和平相守的感人故事,也提出了今后我国环境将面临的生态难题,以此来警示众人。通过此类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的大学生将其所接受的思想认识、道德内容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继而将这种优秀的品质转化为现实行动和行为习惯。

二、生态文明影视作品的发展方向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必须积极配合高校做好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平台,将影视作品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去,这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强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现实需要。

(一)倡导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弘扬生态价值观的主要力量,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对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美丽、文明、和谐、无污染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高校作为培养现代人才的摇篮,应该将弘扬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这一主题贯穿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单一的书本式教学,非但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反而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创作影视作品时,要想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倡导生态文明的主旋律,积极弘扬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念,促使学生主动关心生态问题,主动参与生态文明活动,充分发挥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弘扬传统生态文化,培养生态文明行为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五位一体;两个一百年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经济在历经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发展新阶段。资源红利、人口红利、计划红利三大红利逐步弱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不断侵袭,人们在享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成果的同时,正在饱尝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苦果。为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党的十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论”。会议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同等重要的顶层位置,各项改革措施都必须注重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从价值观念上修正和改变人们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改造和提升,利于人类实现生态公正、社会公正,实现经济效率、生态效率、社会效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这些思想关乎文明、关乎生产力、关乎民生,是我们执政党第一次把生态与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把生态与民生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把生态与执政党建设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我党在生态建设问题上高度的理论创新和生态自觉。

(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览历史,文明古国皆起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的大河平原,而其文明中心的转移或衰败都与生态环境破坏有关。生态兴衰决定文明兴衰这一论断的提出,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体现生态建设和文明兴衰的内在统一关系,反映我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历史把握和理性审视,彰显我党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新时期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向、总要求、总措施。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总方向努力,严格按照总要求进行部署,抓紧细化实化总措施,才能全面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之处

1、第一次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从我国生态实际出发,全面阐述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考察,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生态生产力观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观,它揭示了生产力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我党提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首先,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三要素。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人作为劳动者,是生产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来说,人的素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从而为生产力建设提供良好的劳动力要素。自然资源作为劳动对象,是生产力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内存量是有限的。一旦人类对自然力的使用超过其承载力限值,就不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其次,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彰显了环境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发展生产力不可能离开外部自然环境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作为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产力基本要素中的必要自然力因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等。优良的自然环境可以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自然资源条件和较高的自然生产力基础。如果人类只着力于发展经济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不仅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而且会破坏生态生产力的基础,最终阻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2、第一次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发展结合起来

民生问题不仅与人民基本物质生活资料能否得到满足、基本生存权利能否得到保障相关,而且与人民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要求密切相关。生态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所谓生态民生,是从生态维度解决人民的生计,为广大群众创造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生存条件的要求,着力改善人民的生存和生活,推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近年来,由于我们过于追求GDP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国内接连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全国许多地方的PM2.5浓度超标,雾霾天气、饮用水安全、地下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的集体忧虑。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就是改善民生,使人民饮用干净的自来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温暖的阳光,实现老百姓心中的“中国梦”。

3、第一次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执政党建设结合在一起

党的十报告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生态为政观,把生态和生态保护问题作为党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不断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使生态文明建设与执政党建设高度契合、高度关联。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态建设写入党的纲领的国家,这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执政党实现绿色执政、科学执政、永葆生机活力提供坚实保证。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武,皮永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国情基础[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12)。

[2]刘希刚,王永贵.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3]陈璇.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

第12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文明理念,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环境保护运动,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莫里森在他的书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且提议所得税应该以污染税来代替。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以及接连不断的环境恶化和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带来的极端气象等诸多问题,而且现代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质疑。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并且在党的十报告中更是强调有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即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而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离不开对生态文明内涵和制度内涵的探讨。从现实的状况和研究成果来看,分析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对于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原始的“生态”一词的概念,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与存在的状态。环境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该中心事物的环境,生态就是各种生物有机体以及环境的相互联系。生态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包括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环境系统的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而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

所谓文明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中改造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继承和发展的先进成果。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为特征,高度重视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人文活动与自然活动之间的交错运动、科技效应与制度效应之间耦合效应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为内涵。生态文明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而对于制度来说其内涵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制度的内涵

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把制度视为一种模式,认为制度有一定的文化意义,说明制度给人提供了某种行为标准和准则。我国学者陈颐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制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并创造出来的,是决定人们行为的文化现象。而美国学者诺思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制度的定义,他认为,制度是人类设计的,构造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在他看来制度是对人的一种约束,制度是一个社会生活中的游戏规则,或者可以说他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种制约。与其他思想家定义制度的视角不同,没有就制度谈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论著中并没有将制度专门作为一个范畴进行讨论,但在他们的唯物史观中,制度却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贯穿整个社会发展过程。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到:“现存的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却抓住了制度的核心“交往的产物”。因此,制度是规范化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和国家与个人生活其中的社会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制度更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共同遵守的规程和行动准则,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依靠制度来约束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人生活在制度中,而且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的制度中,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形式,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产物。制度的产生逻辑是: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之间有着交往的关系,而在人们交往实践中,交往主体的交往目的都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这就有了人们之间的冲突矛盾,为了使人们在冲突中不至于同归于尽,必须把这种矛盾约束在一种规则内。就是说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必然会有些冲突,而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或矛盾必须制定相关规则把这些冲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制度。由此可见,制度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由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日益变化的社会交往和生活环境而产生的,它也正是在矛盾和缓和矛盾的交织中产生出来的。

制度的实践主体是人。无论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还是社会生产关系中的集团和阶级都需要某种规则制度来维护和缓和利益矛盾及冲突,而制度建设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种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一定要符合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制度建设必须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也要符合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首先,制度是一种利益分配方式和权利表达方式,制度建设要发挥这种功能,引导约束人们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并合理分配资源,形成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其次,制度在限制人的某些行为的同时也在倡导另一种价值取向,并且鼓励人们的这种正确的行为,这必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最终也是有利于整体的人的发展,所以,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约束人,而是满足人的需求和利益追求。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能否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的环境破坏陷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规范人类的行为理念和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

三、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以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目的,调整人、社会、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准则的总称。生态制度是把社会发展制度体系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使生态文明理念和精髓与社会制度保障体系结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规范人们的社会活动,强化生态文化教育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相应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先关制度安排。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涉及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结合,还涉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构建。因此,它既要求全新的认识与协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其他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又要求启蒙并推进其他制度建设向生态化方向的变革,还要求以法律制度体系的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实践方案的实施。显然,比起其他制度建设来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更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创新性、探索性。而从最终目标来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因此,要把制度体系的构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即借助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行动。

正确分析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不仅要把握其概念定义,更要准确理解它的本质特征,这样才能够更准确的建立与生态系统相应的生态制度保障体系。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制度本质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制度本身,应该从制度存在的更广泛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把握和理解。制度的本质不是自由契约,而是社会整体中不同集团、阶层和阶级的利益关系,一定的制度形成过程就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过程,以及维护这种社会生产关系的规则的建立过程。因此,生态文明制度有以下本质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制度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制度的共性是指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一般规律。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只要社会生产中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一定会有生态文明制度发挥作用。而且这种制度不仅适用于所有人,还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社会生态活动,任何个人以及集团都生存在一定的生态制度的约束下,任何与自然环境系统有关的行为都必须遵守生态文明的一般规律。生态文明制度的个性是指某一具体的生态文明制度形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时域和地域,它会随着环境和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变化,任何具体的生态制度都有它特定的生态环境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调整某一生态文明制度适用的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系统。

其次,生态文明制度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制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各种具体的部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我们在这整体的制度体系内,推动各个具体制度形式的合作协调相互促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不仅要注重整体制度的完善和推进,也要促进包括生态补偿制度、资源产权制度、环境产权与补偿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环境法律监督等具体制度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最后,生态文明制度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制度对社会和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需要制度来调整,生态文明的成果也需要制度来保护。生态文明制度的科学性意味着要遵循客观规律,生态文明建设以效率为核心,以有用性为目的,以科学的方法设计并建构,追求精确的计算和逻辑演绎,使生态文明制度的每个环节都形成一个逻辑衔接的体系。这种科学性还显示出生态文明制度的设计、建构的方法和原则、由谁实施、怎样落实、怎样监督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派出任何个人感情、利益、习惯等主观因素的干扰。生态文明制度的价值性既追求制度对人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视制度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宗旨在于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运行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维护、发展、实现人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结语

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旨在为人们行为的规范性、稳定性构建一种扩展的合作秩序。生态文明制度的核心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也是自然界有续发展的生态化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必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康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2).

(2)孙洪坤.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3)冯倩.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2).

(4)徐民华.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制度建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

(5)董焕景.和谐谁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5.

(6)林坚.生态哲学智慧探析[J].学术界,2013(5).

(7)黄晓云.从制度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J].特集: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8)张克难.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点子敲在制度创新上[J].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体会.

(9)徐斌.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