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个人实践总结

大学生个人实践总结

时间:2022-02-26 18:0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个人实践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个人实践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外部灌输多,对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激发还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充分肯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出发,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优化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1.构建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教育模式符合党对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新时期教育事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阶段,高等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性事业,必须要在党和国家的指导下,全面贯彻人才培养机制,制订切实可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就大学生而言,优化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立足于学生个体的教育需求,为其搭建广阔的思想政治学习平台。

2.构建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也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目前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与社会相结合,把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意识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强调的是,创新是时展的主要趋势,坚持创新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条件。

3.构建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行业发展均有推动作用,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特殊性,对其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具有指导作用。高校积极构建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符合大学生个人思想意识的发展需求。只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深入性地挖掘大学生个人潜能,使其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同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实现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不断地提升个人思想内涵。

4.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学生个体特点。当前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身心发展状态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基础和参考,他们的身心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想要独立却又很依赖。学生进入大学后,摆脱了家长的管制和约束,但他们在处理学习及生活事务方面出现了明显的缺陷,到了大学面对各种难题时缺少可依赖的对象,自信心容易受到打击。二是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想走捷径,却造成了更多的失败。三是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改革期与转型期,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缺乏正确的思考,又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困惑。四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强,思想活跃,善于创新却缺少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这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社会相互脱节,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无法正常贯穿于学习与生活中。若不及时进行思想方面的疏导,大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将面临更大的阻碍。

二、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的本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概述性的研究,教育人员从大范围角度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学习平台,并且统一性地安排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这种模式往往导致大学生接触到的知识点相对局限,一些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政治内容无法掌握,不利于大学生思想与社会发展相互接轨,约束了大学生自由权利的灵活运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其本质内涵的表现,具体包括:

1.坚定目标。在高校范围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为指导,才能发挥出思政教育的价值作用。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大学生主体性思政教育目标可以推动大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激发大学生内在潜能,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

2.实现价值。人生价值观提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思政教育工作中,需引导大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发展价值、行为价值。走上工作岗位是专业生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时期,这为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许多平台。

3.整合策略。根据大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促进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如教师定期与大学生展开交流活动,掌握学生个人思想的变化动态,通过采取针对性地教育指导其行为举止;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遇到各种难题时的应对能力。

三、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现途径

1.改变观念,树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以教师为主体,让学生围着教师转。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观念和做法已经过时。主体性教育思想应该是发展学生作为自主的、能动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性――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以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强按牛头硬灌输的做法,要根据实际制造情景,让学生自我思索、自我判断、自我总结。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他们创造的经验。这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转变思想和工作方式,以新的面貌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2.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参与者。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肯定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核心是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为学生发挥潜能创造条件和提供舞台。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其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主要实行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教育和提供服务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主体发展的思想要求和现实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进行双向认知,要民主平等地进行交流,通过环境的感染以及切实解决实际困难等方法,唤醒、激活与弘扬大学生个体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使他们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对自己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4.利用社会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或自身特长在课余时间有组织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和社会服务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具有立体、生动、形象等特点,是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学校要从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和提高社会资源整合力度三方面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舞台和方向,突出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时效性。

5.强化学生科技才能的培养。注重科学技术水平的培养是激发大学生创造意识的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的平台。从制度上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教师要建立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形式,指导教师要带动学生创新科技队伍,重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通过科技活动,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全面带动大学生个人政治意识的提升。

时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平台,也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会,应借助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努力实现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敖敖.我们怎样培养面向二十世纪的人才[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葛锁网.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第2篇

摘 要: 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的个性发展是相互统一、内在一致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基于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阐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对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意义,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发展方向和参考思路,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目标牵引 学业规划 培养策略

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学”意蕴

“人的发展”这一命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思想家都有过关注和论述。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探究,建立了“人学”,其核心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劳动、需要、社会关系、个体人能的综合式的全面发展,其中,居于关键首位或者充当先决基础条件的是“劳动”。劳动使人类产生了一定的社会需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形成新的交往形式,产生新的社会关系,进而推动社会的整体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得到不断充实和丰富。同时,丰富的社会关系使得人们在各方面形成丰富的社会联系,个人的社会性日益增强。“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是人在个体能力维度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1]175。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非常广泛,在性别、年龄、职业等维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个体在体能、智力、情商等方面的综合式全面发展,是个体能力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同时也是个体其他能力全面发展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人学”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命题时,主要是基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观等视角展开的。就高等教育范畴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和具体成果体现,最终必须落实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因此,在考查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时,我们可以将“人学”作为目标分析的基础,同时根据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具体特点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

二、“人学”视域中的大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

大学时代是每个个体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快速成熟,一个人的社会关系、适应能力、个人素质都在发生巨大的转变。从马克思“人学”思想来看,个体素养、个性特征、社会适应能力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才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题中之义。就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历程来看,进入大学读书的阶段,首先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作为提高能力、巩固社会关系、提高素质、形成个性的基础,所以,知识理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换而言之,大学生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社会适应、个人素养、个性特征方面奠定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有着特殊性。大W生的个性发展,就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特点,对学习方法和内容做出准确的选择和科学的判断,同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学会思考、注重创新的意识和勇于进取、大胆实践的能力。“人学”思想认为: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中展示自己,积极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个性的全面发展”[2]359。个性发展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个性发展必定受到客观物质生活的影响。因此,高等学校应该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的功能定位,科学界定大学生个性培养的目标,合理激发大学生个人素养提升的因子,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于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的大学生全面发展及培养策略

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个性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与追求。因此,在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主导性相统一的同时,高等学校应当注重挖掘学生个性发展的潜能,提升学生个性发展的水平,最终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大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策略构想――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

所谓“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是指高等学校以“人学”思想为指导,综合考量、评估学生不同个体的兴趣爱好、人格特质等自然属性,分层次、分众化开展专业认知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可实现目标的素质拓展活动群和专业教育课程群,并帮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阶段性目标、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在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的协同。“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的制订,在顶层设计上必须坚持以“人学”思想为中心,以人才培养目标为遵循,以大学生个体素养拓展、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尊重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盘活学校育人资源,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突出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间性[3]41。要把“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将素质拓展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过程以学期(或学年)为时间单位分阶段实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助力大学新生开展自我认知,进行生涯定位。

大学新生在入校之后,入学教育往往配合军训展开,学生此时通常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及对未来的生活工作产生迷茫。这时,各高校应借助专业测评工具或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为高校新生进行形式具体的新生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性格测验等,使得新生能够顺利进行自我认知,从而制订正确的学业或职业的规划,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在进行过一定的自我认知之后,高校新生对大学和自我的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定位,此时,各班级辅导员或者具体负责老师应当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和目标,组织学生通过软件测评,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结合各专业的特殊情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对大一新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进行生涯定位。

(二)努力提升老生综合素质,制订生涯规划。

步入大二,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有了自我了解,对自身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定位,此时,高等学校应根据学生对学业(职业)规划的不同需求,帮助其制订合理的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包括课堂学习、课外实践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便于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自主选择具体的课堂学习或课外实践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相应专业课老师、辅导员在此过程中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指导。另外,在开展这一工作前,由学校提供统一模板参考实施。

(三)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修正阶段性目标。

每学年,学校组织学生对照个人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生学年考核工作,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总结经验。针对一些未能完成计划的情况,组织学生全面分析,查找并指出不足,及时提出目标修正措施或整改意见,使得学生的规划更能适应学校的成才环境,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个人成才。

(四)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保障目标牵引取得实效。

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高校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积极配合,整体推进,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合理规划,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伴随着“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的实施,学校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帮助学生,如学生处,这是与学生最密切的一个部分,辅导员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应当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培训,使他们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与交流中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并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校各二级院系团委也应通过一系列活动,完善并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素质拓展体系,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寓教于乐,满足广大学生的成才需求。除此之外,教务处、各二级院系、图书馆也应建立健全相应措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3篇

摘要:社会的发展最终依靠人才的发展,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不仅要求智力的突出,更表现为创造性人格的卓越。山东大学根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和调研大学生人格特点,提出人格培育的育人特色。作者在过去一年的大学生人格培育工作的实践中,从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发展指导工作三大块入手,与人格培育工程中11项典型行为相契合,做出了方法与路径的探索。本文通过对所做工作的总结,并通过量表测评数据对比,论证了探索的有效性和方法的可行性,为大学生人格培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培育 健全人格 成功人格 特色工作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具有良好人格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获得较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人格发展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实施人格培育工程,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使其自主自觉地健康发展,奠定其健全、以致成功人格基础,以不断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人格培育目标和体系内容

从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看,人格是带有个体独特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内在精神性状(知、情、意及自我意识)与外在行为方式相整合的综合体现。根据行为指向和对人格状况的显示度,人的外在行为可以分为三类11项典型行为:第一类是调控自我行为,包括自我心理调控、道德自律、责任担当等典型行为;第二类是相处环境行为,包括适应环境、人际交往等典型行为;第三类是实现需求行为,包括表达与表现、行动与实践、学习与创新、沟通与合作、组织与协调、理想信念与人生规划等典型行为。这些典型行为是把握个体人格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实施人格培育工作的主要切入点。通过增强个体在每一项典型行为上的自我意识,提高其行为能力和行为水平,进而使个体在整体的行为上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行为能力和水平,最终使个体的人格状况得到提升。因此,大学生人格培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在校学生都养成健全人格,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发展成功人格。

学生个体在第一、二类各项典型行为上都有良好表现,即可视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在拥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同时,如果学生个体在第三类部分或全部典型行为上有良好表现,即可视为拥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人格素养。按照我们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目标和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健全人格与成功人格培育的认识,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概念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二、大学生人格及其培育工作的现状

1.大学生人格特点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一个人格、知识等方面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人格结构处在剧烈变动与定型的过程,需要引导;而其人格理想已经逐步明确,但仍需提升;同时,其人格发展中的情绪和情感丰富,需要调节。

2.当代大学生人格所存在问题

在笔者所带2011级本科学生入学伊始,笔者即使用《学生人格培育典型行为表现测评标准表》,对全年级252名本科生进行了人格测评。量表发出252份,收回252份,经统计,全部样本数据均有效。人格素养状况的总体评测可分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和“拥有健全人格素养且不同程度拥有成功人格素养”两个层次。学生个体在第一、二类各项典型行为表现层级都为B以上即可视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若在第一、二类的五项典型行为表现中有至少一项C出现,则被视作“具有健全人各要素但存在弱项”),在拥有健全人格素养同时,如果在第三类部分或全部典型行为上都有良好表现即可视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且不同程度拥有成功人格素养。

经统计,252人共中有13人具有健全人格要素但存在弱项。见图2、图3所示,第一、二类5项典型行为的12项标志性行为调查情况,问题较多出现在“对国家、集体和他人态度”及“面对不同社会环境的表现”上;共有178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状况并不同程度拥有成功人格素养。

三、工作所取得成果和体会

在上述特色工作实施近一年来,笔者于2013年4月在所带学生中再次通过量表进行测评。量表发出252份,收回252份,经统计,全部样本数据均有效。统计结果显示,252人的样本总体中具有健全人格要素但存在弱项的人次减少为3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态度”及“面对不同社会环境的表现”项上有了明显好转。拥有健全人格素养状况并不同程度拥有成功人格素养的人次上升为209人,“参加社会实践情况”以及“学涯、职涯、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的问题明显得到好转。“参加创新类活动情况”仍是问题所在,也是我们下一步人格培育工作的重点。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笔者也对人格培育工作有了一点体会:

1.常规工作与特色工作相结合

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发展指导工作的每一项细微的工作都能与人格培育工程中11项典型行为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相契合。扎实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发展指导的常规工作,有利于推进学生人格培育工程。

当然,并不是说做好了常规学生工作就意味着人格培育工作落实到了学生个体。人格培育工作落实到学生个体,且真正取得实效,需要学生工作者系统的“顶层设计”,组织推进,过程监督和效果反馈。

2.整体推进和个体落实相结合

人格培育工作落实到学生个体需要从整个年级或者整个学院进行整体推进,但是也要注意差别化、差异化,不能一刀切。同时人格培育的过程是渐进式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

3.学生自主训练和集体组织实施相结合

工作要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把鼓励学生发展健康个性与帮助学生消弭行为弱项结合起来,既注重开展教育和引导,同时注重提供服务和支持,在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人格状况、明确人格发展目标、自主制定人格养成计划的同时,为学生开展人格培育提供指导和建议、提供参加培养训练提供载体和平台,使学生在提升人格素养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天赋和潜能。

参考文献

[1]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应从典型行为培养入手[J].高校理论战线,2012(3):43-45

[2]李慧英.重视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4篇

【关键词】班级愿景 激发 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11-02

受当今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目前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学风不正、学纪松懈、成绩下降等现象,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究其原因,虽存在不善于学习、学习方法不当、知识基础较差等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上,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1],而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2]。学习动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机,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是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学习动机不仅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还受个体对环境认知及差异左右的。因此,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用多种途径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培养和激发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共同愿景”( Shared Vision: 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 是美国组织管理学专家彼得・圣吉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种方法,即“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它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3]。目前针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从建立共同愿景的角度进行分析还不多见,因此本文现就如何采用建立班级愿景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践有所裨益。

一、班级愿景的概念

愿景是人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而共同愿景就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景象。当人们真正共有愿景时,这个共同的愿望会紧紧将他们结合在一起,它创造出众人是融为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共同愿景描述的是一个现实可信的组织图景(愿景),体现着组织成员的共同内心追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本文所指的班级愿景的定义为:高校某一班集体的共同愿景。班级愿景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的目标愿望、企盼和景象。它是班级的努力方向、发展目标,是与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使命感、奋斗目标相互交融的结果。因此,班级愿景同样可以在学生心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它对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具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班级愿景的作用

由于班级愿景建立在每个班级成员个人愿景的基础之上的,是经对个人愿景的充分讨论和酝酿后建立的,因此它是班级每一个体认同并发自内心愿意为之而奋斗的意向或景象。建立班级愿景对培养学习动机的作用如下:

(一)班级愿景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

班级愿景是学生个人愿景的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体现了学生自己的努力意愿及方向,是整合了个人愿景的核心部分而形成的集体共同的目标和景象。这种目标和景象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激发和维持作用,因此班级愿景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这种集体的愿景可内化到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中。班级愿景的实现展望是:既能实现自己的核心个人愿景, 同时也共同实现了班级愿景, 并且成就了班级其他成员的个人愿景,这样的美好远景使班级成员个体激发出巨大的自觉学习积极性[4]。通过实现班级愿景,使学习成为班集体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要。

(二)团体学习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

团体目标学习是共同愿景实现的主要方式之一。团队学习主要指团队内部的协调、内部的讨论和内部的研究,以达到班级内部的知识扩散和共同愿景的建立,它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共同愿景的实现特别强调团队激励、特定环境(氛围)的营造,即强调团体学习。团体学习比个人学习更能强化学习动机和激发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如下的方面:

1.团体学习可以产生远大于个人学习的效果,发掘个体的学习潜力

卜荣华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小群体取向,即容易受到所属群体成员态度、行为方式的影响,显示大学生学习动机受学习环境的影响较大[5]。团体学习通过以反思和探询为基础的深度会谈和日常学习讨论,启迪个体心智,可以发现远比个人更深入的见解,从而发掘出个体的学习潜力;团体学习通过互帮互学,互相激励,促进向更高目标前进,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和学习共同体,从而产生远大于个人学习的效果。

2.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动机培养与激发

愿景班级着力于“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学习,个体价值得到实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愿景班级的共同愿景的实现需要共同学习、情感沟通,需要彼此间相互信任、互相支持的和谐气氛,学会分享学习心得和共享资源,从而达到自我改变、共同成长的目的。这种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的氛围对人有熏陶和约束作用,当班级成员置身于这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 就会受到感染, 不知不觉地对学习产生兴趣, 从而激发起积极的学习动机。

3.班级愿景有助于外部动机内化为内部动机

学习动机的主要构成成分有外来动机(学习活动是为了外部报酬、奖励或荣誉)、内在动机(学习活动是为了学会所学的内容本身)、认识兴趣(求知欲)及成就动机。外来学习动机通过激发内部动机来发挥作用,因此,学习动机的培养关键在于内部动机的形成[6]。

班级愿景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整合。共同愿景既然是整个班级共同认可的目标,则集体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每一成员的学习动机都有导向和约束作用,就是全体学生都必须积极向上的努力方向,并要求引导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同心协力。在共同愿景的实现过程中,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行之有效的导向主导自己的行为,并对影响团体行动的个人行动结果负责,这一过程促使大学生个人将社会取向价值同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将外部学习动机内化为自我的需要,这种转化有助于减轻目前大学生在学习问题上普遍感受到巨大的学习压力,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班级愿景的建立策略

(一)尽早建立班级愿景

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年,普遍存在松一口气的思想,而且他们对专业学习、成长成材和就业发展缺乏清醒的认识,多多少少存在着盲目和迷惘的想法。这都会影响大学学业的完成,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尽早实施班级愿景。

建立班级愿景可以在大学生一入校就积极介入,引导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找到自己的努力意愿及方向,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充分重视学生个人意愿总结的基础上,从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人愿景合理地进行整合规划,并提请班级谈论,最后形成班级成员认同并发自内心愿意为之而奋斗的班级共同愿景。当找准班级成员共享的成长发展目标, 就会激发起班级所有成员沟通协作、团队学习的思想和行动, 同时也会极大地激发出班级成员的团队竞争意识、身份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建立班级愿景同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功利化、实用性倾向比较明显,就业成了大学生学习动机中最关切的问题[7]。因此,建立班级愿景就需注意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来设计共同愿景,将愿景与个人职业规划两者结合起来,在宏观愿景指导下,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从而使个人愿景更有意义和方向感,而且使愿景更有目标性和可行性。

班级愿景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有助于大学生尽早澄清自己的职业兴趣与专业前景,有助于他们合理认同学习的要求、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动态管理

鉴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任务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师要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共同目标,保持强大的学习动力,对班级愿景进行“动态性”管理。

在班级愿景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把具体愿景分解成不同阶段的子目标,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其分解为阶段愿景、年度愿景,结合班级的核心价值理念,形成较完备的班级愿景体系;同时予以量化指标来保证,达到共同愿景的逐步实现。因此,对班级愿景实行动态管理有助于促进班级个体成员不断找到新的学习点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源动力。

参考文献:

[1]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 .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3.

[4]杜洁.论共同愿景在高校班级组织建设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7, (5).

[5]卜荣华.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8,(12).

[6]莫闲,袁媛.大学生学习动机整合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1(8).

[7]马苓,张苗,张俊玲.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2) .

第5篇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要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同时帮助他们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党的信仰。并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主动查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刻苦学习、甘于奉献,志存高远、敬业爱校、淡定从容、自信自律、笃之以信、持之以恒。引导学生真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方向!以及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高素质、能力强的服务型人才。

二、活动主题

强化能力培养,争做多星级学生榜样

三、活动内容

1、开展学生职业、就业专题研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职业生涯应该做好精心的规划,以备将来更好的履行党的宗旨实现人生价值。通过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相互研讨可以摸清每名学生的基本状况,使学生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大学生,目前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成才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可行性行动步骤是什么,从而更明确的进行的自我规划。

2、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结合学生各自的优势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创造有利于学生党员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各种载体,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举办有利于学生特长发展的系列活动,如主题演讲,才艺展示,专业知识总结报告会,学生寝室内务大比拼等。并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做到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掌握一项完成一份专业发展调研报告、每学期做一次演讲、参加一次演出、组织一次活动、参加一次学习竞赛、参加一次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开发学生的能力与个性特长。

3、开展“星级学生榜样”评比活动。调动每名学生强化能力培养的积极性,采取“个人申报、教师指导、全程考核”的方式,对于评出的“星级学生榜样”,颁发奖品,同时总结出本次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为下一步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以此引导学生党员真正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方向!以及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鼓励学生争做“多星级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形式

本次“创先争优”特色活动以“星级学生榜样”评比为主。共分为文艺之星,体育之星,管理服务之星,道德模范之星,卫生模范之星,技能特长之星,实践创新之星,团队协作之星以及科研学习小组集体之星十个星级评选。

五、活动时间

本次“强化能力培养,争做多星级学生榜样”创先争优特色活动,

六、活动预期效果

第6篇

学生的本分就是学习。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智力体力劳动,没有了学习,我们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简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简短1这学期我的表现与上学期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数学课上,我能认真听讲,记笔记。并在期末阶段认真进行复习工作。语文课上,在知道我的文言文方面知识不是很牢固时,我也很认真的复习了。

因为在高一的磨练中,我更深一步的了解到了“学无止境”这四个大字的深意,并且在过去的一年里受到了老师的教育,思想上对自己学业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刻了。首先,我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

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个学期我的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在下个学期我相信自己还会有个实质性的飞跃。但是,在这个学期里,仍然我能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是数学的作业有时候忘了改错,英语的默写个别时候会出差错,下的功夫不够大。语文文言文的默写错别字出现频繁。

总之,这一切都归于我的一个一直有的大毛病——粗心。但是在磨练中我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能够踏踏实实的学习。这个学期总体表现不错。在下个学期里,我打算着重的复习英语和数学。英语和数学都是我的弱项。所以,我想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达到我的目标。

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简短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学期已经过去了,现将我上一学年的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学习是一个学生的基本,我知道一个初中生最起码的就是要学习好,所以,我始终都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努力扎实自己的文化功底,坚决做到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基本上好每一堂课。在课余时间,我却没有充分利用自己身边有限的资源,巩固自己新学的知识,回家后没有做到及时预习复习。但在老师的辅导和帮助下,我的学习有很大的提高。

二、在纪律,在纪律方面,我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基本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等。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纪律,何谈学习,下学期,我会再接再厉,争取在纪律方面做得更好。

但我身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时上课会开小差,不认真听讲,大课间时会与同学交头接耳等缺点,但我会牢记班级与学校的纪律,时时刻刻想着班级与学校的纪律,努力改正这些缺点。

三、在卫生,我做到了认真干值日,不乱扔垃圾,作为一个值日组长,我认真领导组员干好每一次值日。

四、在集体荣誉方面,我做得并不太好,所以我会努力改正,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做贡献。

展望新学期,我会扬长避短,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向老师请教,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简短3这一学期,真的觉得自己收获不少,能成熟的看待成绩的进与退,冷静的面对学习上的起起落落,长大了,懂事了,不再因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闷闷不乐。

这一学期,我也明白了,随着课程的增多,我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增多,我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

这一学期,我比以前更认真了,但解题的技巧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以后在这方面还应加强。

好的成绩是靠良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绝对离不开预习、认真听课和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我认为听讲最重要,只有听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预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书,对于语文,应画重点字词、概念和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数学则要着重看例题和定理、概念;英语要了解基本句型构成,多背单词。复习很重要。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复习,一个月后,来一次总复习,就可以牢牢记住了。

通过一个学期学习,我得出了三点启示:

1。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学习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2。学习必须勤于思考。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3。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一定要坚持不懈,加倍努力。

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简短4自幼时起,从学会讲话到学会走路,到初小初中的单纯学习课本知识,到高中学习人际关系,学会做人,到大学学会学习,还有以后的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学习,学习新的领域,学习教书育人等等。纵观而知,学会学习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大一时的学习生活,所有的学习生活安排基本都是是由课程量决定,虽然曾经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大学,不过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所以觉得课程基本都很无聊,没有学习的动力,像是逆来顺受的感觉。。大二时候。自己有时候已经知道了一些东西,阅读的方面也比较广,可是什么都是浅尝辄止,或者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有的东西自己很感兴趣却无法接近它。找不到奋进的方向我就变得颓废了,上课睡觉,逃课,没限制地打游戏,上网聊天,让自己沉迷于吵闹地音乐中,真是颓废至极了。大二下学期的挂科给我重重的敲了一次警钟。我想我是真的醒了。而且这学期的课程都很实用易理解,我想,自己会回到过去曾经有过的废寝忘食的专心状态中去。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东升的太阳在校园的每一角落洒下灿烂的阳光,给每一个生命以温暖的环抱,一日的普照,傍晚时分,他又悄然离去,这些生命才拥有自己的空间,并醉入梦幻。社会实践,打工,对我们来说,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社区服务,家教,编程,从有偿到无偿,从从不知所措到心理有底,从被动到主动,从幼稚到成熟。个人总结一方面,改善了自己生活,另一方面,积累了经验教训,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我要在此感谢对我有过帮助的人们,他们给了我很好的机会,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许都不知道自己能有什么价值。他们是永远值得。我尊重的,他们就是阳光,温暖且无私。不过后来自己沉迷于无味而又无谓的消遣,再加上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兼职,家教渐渐的都放弃了,现在有些后悔,我想在学习有保障的情况下还要找一些能锻炼自己社会实践或者兼职,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回首过去,心中无限感慨,展望未来,相信依旧灿烂。学习中的收获,生活中的点滴,思想上的感悟,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两年的学习生活,它是生动的,更是多彩的;它是实践的,更是财富的。明天的我,吸取教训,不让自己再次陷入过去的生活中。我将启航,驶向我理想的目标。

学生个人总结范文简短5大学的时光是美好的,在团学工作的经历也是美好的,我很珍惜在学校里剩下的时光,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我们团学的工作更加美好的开展下去。而我自己也能够在大学生活里留下美好的一抹彩虹。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匆匆忙忙的结束了,发现自己在思想上成熟了许多。四年来点点滴滴的磨练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个发光点。,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回味。我不怕苦,我只是怕我们没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勇气和机遇。因此从刚上大一的时候,学面对学校的多个社团的宣传,我积极的加入,并且时刻提醒自己一定在学业上不能有任何的放松。由于害怕各种提升自己价值的机会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因此我会以一种积极的心跳去面对种种挑战。

除了这些,我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外系旁听学习,虽然没有他们专业,但是我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得到拓展是对自己十分有益的。就这样我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有一点就学习一点。我知道我在某些方面不如那些同学,所以我就拼命的学习,人家都说"学习能改变命运",也许我就是冲着学习的优秀能祢补我的不足吧。凭借自己的努力,我在大一的下学期我就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我也正准备着向高一层次发展。也准备考一些对我以后发展有用证件。当然我也不放弃在假期和空闲时间去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比如去苏宁打工,去一些专卖店促销商品。这不仅提高了我的社会认知能力,也使我的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该周到。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我们自己。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地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许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第7篇

20xx应届毕业生个人鉴定范文一

悄然溜走的岁月,转瞬即逝的年华。曾有的美好,今朝的梦。怀想是因为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大学,我以拼搏的汗水洗净了知识的尘埃,却忘记到了作别的长亭,离去的码头。暮然回首,得失之间。惆怅与欢悦羁绊着前行的心。惟有追忆,方觉拥有的永恒!

收获是对奋斗的馈赠,四年的点点汇集,四个春夏秋冬的孜孜以求,日以夜继的孤身书海,心领神会的倾听慧语,兢兢业业的投身事业,我学会了珍惜,懂得了追求。失去,是因时间的无情与付出的匮乏而酸楚,。独思的天性,丢失了对智慧的交流,对精华的吸收。

时光已逝,良晨难在,获取超于失去,何乐而不为,大学毕业生简短的自我鉴定。憧憬,是因为新的梦想在开启斗士的豪情!

20xx应届毕业生个人鉴定范文二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喜欢思考,虚心与人交流,以取长补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社会责任感强,踏实肯干,主动争取锻炼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学好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基础上,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不断地增加新知识,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不仅如此,本人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培养了本人一定的组织与社交能力.本人热爱篮球、羽毛球、跑步、下棋、唱歌.所谓人无完人,目前本人发现自己有时候地确很难控制自己地情绪,很多时候处理事情有点感情用事, 不够理性.经过仔细分析,本人发现这是由于自制能力不够造成地,本人决定在以后地学习,生活中克服这个毛病.做一名优秀地大学生.

20xx最新大学生自我鉴定200字三

在校期间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担任浙江省优秀社团负责人,担任学校社团联合会社团管理中心主任。曾多次带领团队完成社会实践,包括调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曾多次起草策划校际活动,影响效果良好,得到多数媒体报道。成绩优秀,学科基础扎实,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大学期间的学习工作,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热衷奋斗事业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

20xx年大学生自我鉴定200字四

珍贵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第8篇

关键词:志愿服务;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促进作用

一、引言

目前关于志愿服务对就业作用的专题研究比较匮乏。已有的研究要么关注志愿服务对个体微观就业因素的影响;要么关注志愿服务对整个就业领域的宏观促进作用,未能全面、深入地揭示志愿服务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了志愿服务对个体就业能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社会就业的积极影响,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志愿服务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二、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内在促进作用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内在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个体就业能力,主要包括提升人力资本,扩充社会资本和调适就业心理准备等方面。

(一)志愿服务的界定

在中国,目前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界定为,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泛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

(二)就业能力的概念及构成

1、就业能力的概念。就业能力的准确界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研究者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还有的研究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工作的能力,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就业能力的关键项目包括责任感、找工作和得到工作的技能、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健康和安全习惯、个人特质等。比较类似的观点还有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以上观点尽管各有不同,但都指出了就业能力是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以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基础,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出能够熟练地将自身专业技能有效运用到工作当中,且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各项技能的能力集合体。

2、就业能力的构成。虽然就业能力不能保证现实的就业,但它还是增加了一个人获得工作的可能性。个体在一定范围内是具有就业能力的,在这个范围内他(她)能够有效调整个人因素使之符合环境需求。就业能力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关注以人为中心的因素。西方学者在以个体为中心对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中,他们首先如此定义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就是能让劳动者认识和意识到职业机遇的一种工作形式上具体的积极的适应力。按照此定义,能力使职业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变动变得简单。后续的研究发展了这种个人为中心就业能力结构观。除了为就业能力结构的构建提供概念上的基础,福古艾特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宽泛复杂的结构思想:个人适应力、职业特性、社会和人的资本共同构成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体现了个人适应力、社会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合作的连结关系。具体说来,就业能力吸收要素的每个方面,这些方面使人在组织中认识到职业机遇。进一步来说,就业能力要素的每个方面在它自己的权限内有价值,然而,他们却一起产生就业能力的概念。上述提及的个人适应力在就业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就业心理,表现为对就业环境的适应能力。适应力强的人愿意并能够改变个人因素来满足环境的需求,并促成个体的组织表现和职业成就,因为它使人们能够在持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对雇主们保有吸引力。陶晓霞将就业能力初步归纳为智慧胜任能力、实践执行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个性适应品质。其中智慧胜任能力和实践执行能力属于人力资本范畴,信息利用能力则可归属到信息利用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个性适应能力则属于就业心理调适范畴。本文借鉴个人为中心的就业能力结构观,针对大学生就业实际,构建以就业心理准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就业能力结构。

3、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内在关系。根据性质和功能,我们可以把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分为心理层面和能力层面。心理层面主要是指就业心理准备,能力层面主要是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心理层面的就业心理准备关系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否顺利转换成为现实价值,对职业获得和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两个层面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就业。

(三)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个体就业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个体人力资本的提升,对社会资本的扩充和对就业心理准备的调适。志愿服务对人力资本的提升主要是对知识结构、技能和体力(身体素质)等3方面改善和提高,而对于社会资本的扩充则是从扩大人际关系网,增强网络异质性和提升社会网络信任度3方面得以体现。

三、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外部促进作用

除了对大学生个体的就业能力提高之外,志愿服务还能积极推动社会就业,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外部来发挥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志愿服务完善高校就业指导

原有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由于存在定位不明确、指导不全面等一系列问题,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学生和社会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我们要努力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努力搭建好连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推动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志愿服务在扩大就业指导工作的面向对象,开创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增大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就业信息收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极力地完善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二)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就业

志愿服务对于社会就业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优化就业结构,拓宽社会就业渠道加以实现。结构性矛盾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力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鼓励和支持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同时志愿服务本身也可以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起到了良好的外部促进作用。

四、总结

总之,志愿服务可以推动人才培养、加快人才效益转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就业体验、就业交流和就业的社会资本积累。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同时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可以进一步增强就业自信心和自主创业动力。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

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3、Mel Fugat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

第9篇

关键词:;人全面发展理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6.058

1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栋梁之才,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产物,对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决定性作用。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启示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分析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需求发展。人的需要包括物质与精神两大部分,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从事各种工作劳动,获取满足感,在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需要。生产力较低,人的需求也相对较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的需求也随之提升,人的需要不断从物质转向精神层面,标志这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能力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应该将人能力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人的能力代表个人综合素质,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天赋等等。可以说,能力是人创造财富的基础。第三,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环境,所谓的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他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能够体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关系越好,人的发展前景就越广阔。第四,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指的是思想、品德、情感、性格等等,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具有异于别人的这些特性,属于个体独有的。个性全面发展,主要是人通过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利用自身的创造性、能动性等,丰富自身个性。第五,人的劳动发展。劳动是人服务与改造社会的主要方式,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也能促进人自身发展。劳动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智力、体力等全面发展的过程。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与计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展开科学话的思政教育。同时,教育教学人员需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

3.2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应该以学生自身情况为出发点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强、思维活跃,在思政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同时,教学内容应该更加生活化,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思想教育。

3.3重视高职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着眼于其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专业技术工人,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更贴近职业,教学更注重实践,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时,不仅要发展他们的体力、智力,还要发展他们的求知、向善、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人际交往、协调沟通、组织配合的能力,要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4注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一直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进行准确的定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待在教室中,到毕业都没有真正接触到生产一线工作,空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要求对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重视。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产的第一线,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社会关系的积累。此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体系下重要的内容,揭示了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本质。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化差异,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积累社会关系,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5,26(2):125-126.

[2]范亚楠.人学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大观周刊,2012,32(12):65-66.

[3]陈艺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示[J].传承,2010,15(9):99-100.

第10篇

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篇【一】个人资料:

姓 名: 政治面貌:

性 别: 学 历:

年 龄: 系 别:

民 族: 专 业:

藉 贯: 健康状况:

知识结构:

主修课:

专业课程:

选修课:

实习:

专业技能:

接受过全方位的大学基础教育,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在地震、电法等各个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野外实践和研究分析能力。

外语水平:

98年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99年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有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

计算机水平:

熟悉DOS、Windows98操作系统和Office97、Internet互联网的基本操作,掌握FORTRAN、Quick-Basic、C等语言。

主要社会工作:

小学:班劳动委员、班长。

中学:班长、校学生会主席、校足球队队长。

大学:班长、系学生会主席、校足球队队长,校园旗班班长。

兴趣与特长:

喜爱文体活动、热爱自然科学。

小学至中学期间曾进行过专业单簧管训练、校乐团成员,参加过多次重大演出。

中学期间,曾是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和地理课外活动小组骨干,参加过多次野外实践和室内实践活动。

喜爱足球运动,曾担任中学校队、大学系队、校队队长,并率队参加多次比赛。曾获吉林市足球联赛(中学组)最佳射手称号并参加过98嘉士伯北京市大学生足球联赛。

个人荣誉:

中学:xxx优秀学生。 xxx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xxx英语竞赛三等奖。

大学:校优秀学生干部 96、98年度三等奖学金与97年度二等奖学金。

主要优点:

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公关能力,如:在大学期间曾多次领导组织大型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并取得良好效果。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小学至今,曾多次作为班、系、校等单位代表,在大型活动中发言。

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如:在同学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善于协同作战。

自我评价:

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

求职意向:

可胜任应用xxxx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科研工作。也可以从事贸易、营销、管理及活动策划、宣传等方面工作。

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篇【二】个人概况

求职意向: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

出生年月: ____年 __月__日

健康状况: ___________

毕业院校: 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 _______________

传呼: 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 ____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背景:

____年-- ____年 ___________ 大学 __________专业(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主修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如需要详细成绩单,请联系我)

论文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请注明是否已发表)

英语水平:

* 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能力

* 标准测试:国家四、六级;toefl;gre.....

计算机水平:

编程、操作应用系统、网络、数据库......(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获奖情况: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实践与实习:

____年__月-- ____年__月 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工作

____年__月-- ____年__月 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工作(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工作经历:

____年__月-- ____年__月 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工作(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个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描述出自己的个性、工作态度、自我评价等)

另:

(如果你还有什么要写上去的,请填写在这里!)

* 附言:(请写出你的希望或总结此简历的一句精炼的话!)

第11篇

1孝道传承的现代意义

1.1孝道传承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将孝文化中的仁爱、礼让、诚实、守信的部分提炼出来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构建孝道和德育教育融合的新内容和实践框架,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推进家庭的和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所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继承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1.2是高校的历史使命首先,高校是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为社会发展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传播孝道,和学生一起参加孝道方面的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展孝道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其次,通过对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研究,还可以丰富我国高校关于德育的研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另外,将孝道教育渗透到素质教育之中,将孝道传承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相融合,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增添新内容、新视角和新途径,这不仅会大大丰富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而且对大学生的生命感、责任感缺失等现实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做好“孝”这篇文章。

1.3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1)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都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规范人伦秩序,要求人们做到长幼有序,促进家庭和睦的同时心怀爱心,有担当、有责任心、有公益心、回报社会。在校大学生经济没有独立,生活花费仍然靠父母支持,所以还谈不上赡养父母,现在能做到的就是从精神层面去敬爱父母,对父母有孝敬之心,有尊重的行为。有些大学生因为学业、工作、人际交往等压力无法释放而不思进取、自甘堕落、违法乱纪,甚至不珍惜自己身体乃至生命,这不仅让父母担心焦虑,甚至受辱。对自己的父母造成极大的伤害,这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所以,大学生应做好当下,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体贴关心父母,态度温和地和父母交流,这就是在尽孝道。所以,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更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因此,立足时代需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好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策略研究工作,以期获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长远性,是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道德因素,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

2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策略分析

2.1充分调研,广泛宣传开展以“孝”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我们对常州科教城6所高校1800名学生就“孝经知多少”、“新时期如何孝敬父母?”“、你孝敬父母吗?”“、社区居民如何养老?”等问题开展抽样调研活动,以此来调查大学生对孝道认知及实践状况。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各团支部、各班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演讲、讨论、访谈等活动,要求他们能了解父母的生日、职业、工作量、业绩和收入;讲述父母的艰辛和父母对自己的爱;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讲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讲述父母孝敬长辈的事迹,谈自己的体会;号召大学生通过给父母及长辈写一封感恩信、制作一份感恩贺卡等形式,表达对长辈尊敬之心、感恩之情,争当尊老敬老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2.2构建平台,讲求实效自2011年开始,我院组织教师编印孝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至今学生受众达3000余人。模具技术系的许西惠老师因此被常州市永宁书院“弟子规”、“孝道”夏令营聘请为讲师,也成为常州市文明办的“道德讲堂”的成员。此外,利用校园网络、闭路电视、校园广播等媒介,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与孝道有关的亲情教育片;通过“孝道”专题墙报、橱窗、手抄报;悬挂行孝名人画像、行孝名人名言;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孝道文化的魅力。

2.3言传身教,模范引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教育的“活水”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我院师生志愿者组成“孝道宣讲团”,引导师生阅读研究《孝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自2012年开始,在常州市南大街安阳花园社区、戚墅堰区花苑社区、河海社区、永宁书院及江苏伟业等社区或企业开设“孝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讲座30余场,这些活动深受社区、企业的欢迎。我们力求通过孝道宣讲、模范引领、社团推动等各种形式,从思想深处变革理念,真正将“孝道”作为实践准则,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旨在立足时代需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好高职院校孝道传承在德育教育中的研究工作,以期获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对有关学生德育工作、社区教育、企业培训的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等,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整合讲课内容,开拓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融入的新载体。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宣讲团成员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并且与校内外的教师、学生及社会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道德讲堂开展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吸取新的教育理念,传递文明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3结语

孝道传承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能够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提供缺失的养分,如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等等。孝道传承融合于大学生德育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尊老爱老,进而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对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推进家庭的和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邓玉真许西惠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12篇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university life, even the whole life.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their own career planning at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ack of professional and rational self-understanding and positioning.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career planning. By using existing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aper gives full play to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evaluation system function, combining normative research and posi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starting from the reality,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all kinds of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imely summary, inductive reaso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erabl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diversity.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对策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influence factor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02-04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价值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下简称:大学生职涯规划)则表现为,大学生对自己的独特性和职业社会环境的评估基础上,形成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价值观念而设计的“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根据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且正好跨越了该阶段的过度期(18—22岁)和试验承诺期(22—24岁)的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而完成了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大学生毕业后则会走上初次就业岗位,正式开始职业生涯。故此,在实验承诺期内,许多大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所以,大学期间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对大学生个人的未来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测评分析

我们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对大学生职涯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探究。本次调研主要是基于吉讯大学版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通过对大学生测评信息的分析与挖掘,及时了解、适时指导大学生多样性发展的方向与可能,探究大学生职涯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等。

江苏科技大学2011级本科学生中,共有1592人注册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吉讯大学版),其中包含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共十三个学院的学生。

通过学生的问答卷,测评系统数据给出了江苏科技大学11级本科注册学生在职涯规划三个方面(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信息、行动力度)上的基本现状。学生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信息和行动力度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分别是8.3、6.3和6.5(各维度总分为10分,学生平均分越高说明在该方面表现越好)。数据表明该群体学生在自我性格、兴趣等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方面还是比较准确的,但在职业信息获取和对职业的认识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作为思想的执行者——行动力度也急需加强。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项目测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