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效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称之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有效交往过程中,社会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和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们会自觉地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今后人们对其评价如何,它往往决定着今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交往,也很难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首因效应的意义在于能使我们自觉地利用这一社会心理效应,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服务,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人际交往。这一方面的意义,对于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等现实人际交往活动中,给交往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对于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起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开端不好,就是今后花上十倍的气力,也很难消除其消极影响。所以,在现实交往中,务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争给人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马太效应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和启示是:其一,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其二,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三,“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有利于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还真与“马太效应”有点关系。
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达港口,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出好几倍。但多年来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着活鱼回港。该船船长一直长期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在打开他的鱼槽时,才发现鱼槽里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因受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了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威胁和竞争作用,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霍桑效应
异性效应
所谓异性效应,指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更起劲。或在异性面前,人们往往对自己要求更严,表现往往更出色。这是因为与异性一起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比如,男篮比赛时,可以请女同学做啦啦队,请女同学送饮料,无疑会大大鼓舞队员们的士气。在外出野炊、郊游时,要发挥男女同学的特长,男同学生火,女同学包饺子,场面一定很活跃。这都属于异性效应现象。我们不妨说,女性是男性的镜子,男性是女性的镜子,谁不愿意在镜子里留下美好的形象呢?
异性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和净化力。
1. 吸引力是一种微妙的深层次的吸引。男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不计较点滴得失,好问、好动、好想。女孩子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有较多的被动意识。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可使班集体凝聚成具有排外性的群体,使集体成员有一定的情感依恋。
2. 激发力。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男生总想在女生面前显示自己,而女生也往往以欣赏的眼光观看男生的一举一动,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这时异性的评价在他们心目中可能比班主任的评价更重要,异性的鼓励也许比其他人的教育更起作用。为了在异性面前呈现一个完美的形象,男女学生会尽其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以引起异性的尊重和关注,这样整个班级的氛围都是积极向上的。
3. 学生总是十分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印象,很注意对方对自己的评价,有一种内在的无形的约束力,使大家都觉得应注意自己的言行,限制自己不合理、不完善的行为。只要班级管理者引导正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自我检点、自我教育的效果。
4. 净化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除了使用自身的自净能力之外,通过一定的活动也可使男女生各自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和净化。异性相互接触的活动就是培养谦谦君子、文雅小姐的重要途径。
有些中学生在异性面前说话舌头硬,走路腿发抖,这是不正常的现象。与异性多接触,可以使他们大大方方、从容自若地与异往。许多事实也证明了,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发展真诚的友谊、异性效应高的班级,班风、学风往往比其他班好,同学们的积极性高,组织活动容易成功,班级管理质量也好。
(广宁电大教师进修学校 张才秀)
超限效应
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是指因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而引起的心理烦躁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在班主任的班级日常管理中时常出现这种情况。
当学习较差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为督促他们上进,某些班主任不停地唠叨,这儿不对,那儿不行。结果事与愿违,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育不但听不进,反而产生逆反心理。
对某些总犯小错误的学生,一些班主任产生了偏见,看不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他们犯了一次错误,班主任批评了还不算完,还常常在大会小会上以这个学生为“反面教员”,说“不要像某某同学一样,整日不思进取”之类的话。久而久之,这个学生必然站在老师的对立面,成为老师眼中的后进生。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从众效应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3、晕轮效应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4、鲇鱼效应
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渔民偶然把几条鲇鱼放在这群鱼里,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鲇鱼喜欢挤来挤去,整个水池里的鱼都被带动起来而显得生机勃勃,所以渔民喜欢放几条鲇鱼在里面增加全体鱼的活力与寿命。
在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会产生鲇鱼效应。
5、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6、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F.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们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lateblooming)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晚器大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都反映了期望的作用,所以又称为期望效应。
7、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8、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9、霍桑效应
为了调查研究各种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一个大车间的六名女工被选为实验的被试者。实验持续了一年多。这些女工的工作是装配电话机中的继电器。首先让她们在一个一般的车间里工作两星期,测出她们的正常生产率。然后把她们安排到一个特殊的测量室工作五星期,这里除了可以测量每个女工的生产情况外,其他条件都与一般车间相同,即工作条件没有变化。接着进入第三个时期,改变了对女工们支付工资的方法。以前女工的薪水依赖于整个车间工人的生产量,现在只依赖于她们六个人的生产量。在第四个时期,在工作中安排女工上午、下午各一次5分钟的工间休息。第五个时期,把工间休息延长为10分钟。第六个时期,建立了六个5分钟休息时间制度。第七个时期,公司为女工提供一顿简单的午餐。在随后的三个时期每天让女工提前半小时下班。第十一个时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最后第十二个时期,原来的一切工作条件又全恢复了,重新回到第一个时期。老板是想通过这一实验来寻找一种提高工人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的确,工作效率会受工作条件的影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管条件怎么改变,如增加或减少工间休息,延长或缩短工作日,每一个实验时期的生产率都比前一个时期要高,女工们的工作越来越努力,效率越来越高,根本就没关注过生产条件的变化。
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工们感到自己是特殊人物,受到了格外好的待遇,她们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因而感到愉快,便遵照老板想要她们做的那样去做。她们知道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测量她们的生产效率,这是人们关注的事情,因此,生产条件发生什么变化无关紧要,她们总把这些变化设想成为有利的,所以,她们工作越来越努力,每一次的改变都刺激着她们去提高生产效率。
运动过程中,身体突发性失衡通常是造成急性腰部损伤和引发腰部疼痛的重要原因,而事先预知即将发生的失衡事件可以有效地减少损伤发生的概率[11,25]。以往研究发现,在躯干突发性加载(suddenloading,SL)条件下,由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引起的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能够快速增加肌肉紧张性和椎体压积力,加强腰椎稳定性,保护腰椎免受损伤[3,24],事先预知即将发生突发性加载事件可以通过下意识的“前馈控制”机制(feed-forwardmechanism)的“预激活作用”强化上述快速反应[4,13,16]。然而,在躯干突发性减载(suddenunloading,SUL)这一运动中最常发生的失衡条件下,事先预知即将发生的失衡事件即主观失衡心理预期为何能够有效减少急性腰部损伤,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以往研究认为,突发失衡条件下腰椎稳定性的维系是一个涉及腰椎形态结构、腰椎核心稳定肌活动及其神经控制的复杂控制过程[2,21,26,32]。身体和躯干直立条件下主要受腰椎核心稳定肌腰部多裂肌(lumbarmultifidus,LMF)以及其他腰椎稳定肌群中枢运动控制的影响[5],其中以LMF维稳贡献率80%为最高[18]。基础研究发现,LMF具有纤维长度短、肌肉横断面积大、关节跨度小和Ⅰ型肌纤维多等解剖形态特征[27,31],以及意识与下意识双重动作控制和单一节段控制等生理特点。在运动时人体能够通过下意识的前馈控制、本体感受性快速反馈控制以及随意收缩控制机制维系腰椎稳定性和维持正常腰椎功能[17,23,26]。本研究拟采用自行研制的躯干突发减载失衡装置,结合躯干稳定肌群sEMG分析方法,观察腰椎局部和整体腰椎稳定肌在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的快速反应活动模式,研究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诱发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和强度的影响,探讨主观心理预期减少突发失衡状况下腰部肌肉损伤的生理机制。
2研究方法
2.1被试11名18~26岁健康男性被试(年龄24.00±1.18岁,身高174.84±4.78cm,体重67.65±7.79kg)。所有被试都是右利手,无既往腰椎疾患及腰痛等病史,无神经原性或肌原性疾病。实验开始前与被试签订“志愿者协议书”。
2.2实验装置为排除下肢肌肉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对腰椎稳定肌活动的影响以及单一性观察突发减载性失衡对腰椎稳定肌活动的影响,本研究自行设计和
研制了具有突发性减载功能的实验装置(图1)。该装置由主体部分、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共3个部分组成。实验开始时,要求被试正坐于固定在左右分离的踏板上方的坐板上。实验开始后,遥控信号发生器将根据事先设计好的程序,通过信号接收装置控制左右两侧的踏板分别突然去支撑,造成单侧躯干的突发失衡。
2.3实验设计分别在有、无失衡心理预期的条件下实施左右侧突发失衡试验,同步检测双侧LMF(L5-S1)、竖脊肌(lumbare-rectorspinae,LES)(L3-L4)和腹部腹外斜肌(externalob-lique,EO)等3组腰椎局部和整体稳定肌sEMG信号,计算突发失衡诱发以上被检肌肉的快速反应的强度和时间,考察突发失衡对被检肌肉快速反应强度和时间的影响以及失衡心理预期效应。实验开始前根据被试坐面高度调节该实验装置坐板高度,按照SurfaceElectromyographyfortheNon-InvasiveAs-sessmentofMuscles(SENIAM)国际标准分别在被检肌肉表面贴好电极[5],以标准坐姿正坐于该实验装置的坐面指定位置;实验开始时,启动表面肌电仪采集肌电信号,被试则根据实验程序在有预期和无预期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完成左侧和右侧的失衡实验,每一名被试采用ABBA法一次完成4个测试,共完成2组。在有预期条件下,试验开始前3s由主试发出口头指令,让被试进入准备状态,然后由被试自己操作信号发射器按键,启动失衡试验;而在无预期条件下,由主试在1~10s间随机操作信号发射器的按键,实现无预期失衡。在正式实验之前每名被试完成3~5次失衡练习,了解和熟悉实验要求。
2.4肌电信号采集与分析采用表面肌电仪(ME6000,MegaElectronicsLtd.Kuo-pio,Finland)采集肌电信号。探测电极间距20mm,分别置于L3-L4双侧竖脊肌突起处、L5-S1双侧多裂肌部位,以及腹外斜肌肌腹中心位置沿着肌纤维纵轴方向贴上电极片,参考电极置于30mm以外的腹侧。信号采样频率为1024Hz,带通滤波10~500Hz,CMRR>130db,整体增益1000,噪声带宽<1μV。采样信号通过A/D转换器(12bits)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储存。sEMG的原始信号经由MegaWin软件工具计算出AEMG,该变量是用来反映肌肉活动强度大小的。表面肌电仪的另两路通道输入突发失衡的启动信号,以实现sEMG信号与触发信号的同步采集。为准确判断突发失衡过程中被检肌肉sEMG信号活动的起始点和计算快速反应延时,本实验在Hodges等研究[20]的基础上,通过VisualBasic平台设计编写了在PC机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能够依据基础sEMG信号AEMG+3标准差标准,自动判断被检肌肉的激活起始点,计算快速反应强度和时间。快速反应延迟(Rapidresponselatency,RRL)为激活起始点与突发减载性失衡发生的刺激点的时间差;快速反应强度(Rapidresponseintensity,RRI)为激活起始点后100ms的AEMG。
2.5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1)判断3组被检肌肉在静坐时的静息AEMG和突发减载性失衡时的快速反应AEMG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判断3组被检肌肉在有、无失衡心理预期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强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判断3组被检肌肉在有、无失衡心理预期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延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数据统计分析采用PASWStatistics18.0(SPSS18.0,SPSSInc.)版软件进行。
3结果
3.1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对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对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见图2。t检验结果表明,与安静状态相比,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AEMG均显著升高(同侧LMF:t=-8.125,P=0.000;LES:t=-7.079,P=0.000;EO:t=-8.177,P=0.000;对侧LMF:t=-7.016,P=0.000;LES:t=-6.599,P=0.000;EO:t=-6.338,P=0.000)。此外,安静状态下,失衡位点同侧和对侧的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AEMG之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突发减载性失衡状态下,失衡位点同侧和对侧的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AEMG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同侧腹外斜肌的反应强度明显大于对侧(t=2.362,P=0.019)。
3.2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强度的影响见图3。t检验结果表明,失衡心理预期对同侧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AEMG反应表现出一定的弱化作用的趋势,对对侧腰部多裂肌和腹外斜肌的AEMG反应有明显的弱化作用(对侧LM:t=-2.081,P=0.041;对侧EO:t=-2.861,P=0.006)。此外,与对侧相比,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增加同侧腹外斜肌的AEMG(t=2.423,P=0.019)。
3.3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的影响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条件下同侧和对侧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的影响(图4)。失衡心理预期能够加快同侧和对侧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延时。其中,对侧腰部多裂肌的快速反应延时的作用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侧LMF:t=-2.675,P=0.009)。此外,在无失衡心理预期的条件下,同侧腰部多裂肌、腰部竖脊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均快于对侧(LMF:t=-2.543,P=0.013;LES:t=-2.060,P=0.043;EO:t=-2.109,P=0.038),但在有失衡心理预期的条件下同侧和对侧的快速反应延时则变得均无明显差异。
4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采用躯干突发失衡的研究范式,研究失衡心理预期对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诱发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延时和强度的影响,探讨主观心理预期减少突发失衡状况下腰部肌肉损伤的生理机制。研究发现,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能够明显激活腰部整体和局部稳定肌的活动,单侧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加快对侧腰椎多裂肌的快速反应延时,减小对侧腰部多裂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强度,该结果在以往研究中尚未见报导。预期作为一种主观心理变量,其在腰椎稳定肌下意识中枢运动控制及其稳定性维系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心理预期效应”也被认同是客观反应腰椎稳定肌前馈控制策略的有效指标。根据生理学研究,主观心理预期诱发姿势肌肉超前收缩的现象在生理学本质上属于大脑意识活动对下意识脊髓反射活动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水平大约介于10~30ms之间,即可使突发载荷变化引起的姿势肌肉牵张反射时间加快10~30ms,后者通常介于80~100ms之间,而这一时间远小于具有明确意识属性的130ms以上听觉反应时,这一事实被认为是姿势肌肉牵张反射具有下意识属性的基本证据。突发性失衡条件下,腰椎间盘、关节囊和韧带以及稳定肌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腰椎局部和整体稳定肌收缩,以维系腰椎稳定性和躯干乃至身体的平衡。而心理预期可以通过前馈作用加快或者优化腰椎稳定肌的这一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从而使腰椎在外部负荷发挥作用之前被“预先加固”,以减少腰椎节段产生滑动和位移,避免后续载荷变化引起的腰椎结构性损伤,发挥腰椎保护和稳定性维系作用。以往对突发性加载的研究发现[6,12,29,30],被试在有心理预期的情况下,腰椎稳定肌如腰椎多裂肌和腹横肌的活动会先于外加刺激10~30ms出现。本实验研究发现,有失衡心理预期时对侧腹外斜肌快速反应延时明显快于无心理预期,这一结果与以往在加载条件下获得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证明心理预期对突发性加载和减载条件下的腰椎稳定肌的“预激活”具有类似的作用。失衡心理预期下意识性地对腰椎稳定肌活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预激活作用”或者“启动作用”,从而使其能够对后续的外加负荷做出快速反应。而针对其他被检肌肉快速反应延时有所加快而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认为,可能与被试数量偏少以及实验控制等因素有关。腹外斜肌在突发性载荷变化条件下维系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一般认为,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的收缩有助于提高腹内压,从而对脊柱稳定性发挥支撑作用[10]。在立姿条件下,脊柱后部韧带难以或者无法抵制躯干前向负荷的作用[20],此时腹外斜肌的预先收缩和快速收缩可与腹横肌一道增大腹内压,增强腰椎稳定性[1]。更重要的是,腹外斜肌的这一作用可以独立于腰部竖脊肌的“共收缩作用”,后者虽然有助于增加腰椎稳定性,但同时可以造成较大的腰椎压力负荷[22]。此外,就不同的核心和浅层稳定肌群募集顺序而言,有研究发现,躯干前向突发性载荷变化时腹部肌肉会比躯干背部肌肉和下肢肌肉提前募集[8]。本实验发现,躯干在垂直方向上突发突发性减载条件下,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强度明显大于腰部多裂肌和腰部竖脊肌,同侧腹外斜肌的激活时间也明显早于同侧腰部多裂肌和同侧腰部竖脊肌,提示腹外斜肌在维系腰椎稳定性中可能发挥着比以往研究认同的更加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与无失衡心理预期相比,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加快对侧腰椎多裂肌的快速反应延时,减小对侧腰部多裂肌和腹外斜肌的快速反应强度,这一结果与以往加载性失衡研究结果是一致的[7,14,19]。笔者认为,躯干突发减载性失衡所诱发的腰椎稳定肌快速反应在生理学本质上属于下意识的脊髓反射,其目的在于快速强化腰椎稳定性和预防腰椎损伤[28]。而心理预期能够明显加快这一反射的时间和弱化反应强度则被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大脑意识活动通过前馈控制机制影响下意识脊髓反射的典型证据。通过腰椎稳定肌“预激活作用”和“弱化收缩作用”实现的主观心理预期效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对躯干突发性载荷变化的基本控制策略,前者有利于腰椎稳定肌对即将发生的失衡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后者有助于做出“适度”的反应,其整体作用的意义在于在不过度增加腰椎载荷的条件下增强腰椎稳定性,避免“不及时”和“不适当”的稳定肌活动对腰椎造成的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阈值、预先激活脊髓运动神经元和去高位中枢抑制作用等有关。而失衡心理预期能够消除同侧和对侧被检肌肉的快速反应延时差异的事实,也表明心理预期还具有协调腰椎稳定肌活动和平衡运动控制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 班主任 心理效应
在实际的中职教学工作中,不同的班主任会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其中“心理效应”的管理艺术逐渐被接纳使用。中职班主任利用巧妙的“心理效应”管理艺术,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班级管理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如何更好的应用心理效应,成为当今中职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对实际教学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班主任“心理效应”管理艺术概述
心理效应,是常见的班级管理艺术之一,它是人在相同的情景下,对于某种相同刺激产生的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并且普遍存在于每个人和各种场合中。而中职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根据中职学生复杂的心理特征,应用不同的心理效应,顺利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发挥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职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生源构成的特殊性。作为基础教育忽视的弱势群体,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单亲、留守、贫困的家庭,他们具有特殊和复杂的心理行为特征,如自卑叛逆、基础知识较差、缺乏目标等。而心理效应的应用,就是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的,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方法。
二、中职班主任“心理效应”管理艺术的意义
中职班主任运用“心理效应”管理艺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更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降低中职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有利于中职课堂秩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心理效应”管理艺术的运用,在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顺利开展中职班级管理工作,为社会培养全能型优秀人才。总而言之,心理效应管理艺术在中职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存在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为中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参考,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方法。
三、中职班主任“心理效应”管理艺术的应用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中职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巧妙的心理效应管理艺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实用以下几种方法,如破窗效应、变脸效应、浸润效应、无痕迹效应、成功强化效应、南风效应等,推动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1.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顾名思义,就是一扇窗户玻璃被打破却没有及时修好,将会带来一连串的破坏玻璃的行为发生,造成恶性循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言谈举止,对思想不健康的同学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将不好的行为习惯扼杀在摇篮中,避免对其他学生造成影响,促进整个班级同学健康成长,对于学生第一次的犯错误行为,不能视而不见,一定要严格处理,并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使其能端正学习态度,避免给其他同学造成潜在纵容的意识,导致其他同学往错误的道路上发展,致使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陷入困境之中。如对于某位同学第一次迟到早退,要适当惩罚,并且对其他学生提出相应的警示,逐渐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从而带动整个班级有秩序的发展。
2.变脸效应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中职班主任要适当给予学生变脸效应的变化,在包容理解的同时,也要给予严厉的批评,包容与严厉要把握有度,让学生有意识的改正自身的错误。如班会中讲述违纪现象时,班主任要保持有威慑力的严肃态度,总结班级的优点与缺点,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同时也要对缺点进行严厉批评,督促学生进行改正。在教学中,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课外活动中,班主任要尽量与学生保持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措施,有智慧地管理好班级。
3.浸润效应
浸润是画国画的笔法之一,利用饱含墨汁的笔落下一点,将其浸润勾画出富有浓淡层次的画面,将其应用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则是举一反三和潜移默化的体现。中职班主任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抓准时机进行浸润,如学生寻求帮助时要尽力尽心,学生做错事时要含而不露地进行批评,提倡用心去感化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浸润效应的功效。
4.无痕迹效应
无痕迹效应,要求班主任开展思想教育时,要含而不露的进行说教,让学生感觉不到压力,欣然接受教师的教育,达到教育目的。枯燥的进行思想教育,常常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违背了教育的目的,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日常学习中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往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效果。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更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使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心理效应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中职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及时合理地应用“心理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水平,推动中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心理效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时刻掌握学生的心理、思想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方式,要充分的把教育与“心理效应”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作用,推动实际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中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倩. 中职学校班主任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的调查[D]. 广州大学,2013.
[2] 高磊. 转型期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D]. 鲁东大学,2013.
[3] 全国首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文章评选获奖名单[A].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报.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报,2002:73.
[4] 奉永文.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3.
[5] 万丽君. 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1.
【关 键 词】心理效应;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94-02
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班级管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师生“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巧用心理效应,讲究教育艺术,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班级管理。
一、巧用“贴标签效应”,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亮点”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还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在班级工作中是经常可见的。班主任往往要对学生的纪律、劳动、卫生、学习等做出评价,有意或无意间给学生“贴”上诸如“聪明、守纪、调皮、蠢笨”等标签。这种评价对勤奋的学生可能更自觉地约束自己,努力使自己表现好;对调皮的学生可能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加为所欲为,我行我素。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行为或观念产生的不良后果,我在班级工作中没有把眼光停留在学生的缺点上,而是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他们贴上不同激励的标签,如“勤奋学习星”、“进步标兵”、“安全小卫士”、“快乐星”、“助人星等;再如,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我给学生贴上了不同的标签,如“语文状元”、“班主任助理”、“数学后备军战团”、“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验室成员”等。通过这些办法,几乎人人都能够找到一个亮点的标签,从而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促使好的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促使有缺点的学生努力向好的方面转变,学生变得爱动脑、肯学习、讲正气,班级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巧用“森林效应”,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竞技场”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野,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长于森林丛中,则根深叶茂,参天耸立,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森林效应”。
我在管理实践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之后,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每组由6个人组成,要求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并且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衡量小组之间竞争的依据。因此,每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和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相互探讨、交流,不断完善自我。不仅要自己获得成功,也要关心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形成一个更大的“竞技场”。实行这种策略,方案一定要细化,因为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会不自觉地“走样”,从而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如要求学生小组之间“取长补短”,那一定得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是一个外化和内省同时进行的一个过程。我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观察反省,书面总结经验,真正发挥“比学赶帮超”的激励机制作用。
三、巧用“门槛效应”,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
门槛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发现的。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从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向其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的要求。
我在管理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再将这一目标细化成若干呈阶梯状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小目标,“跳一跳,够得着”是这些小目标的难度。由于小目标的实现难度不大,后进生就容易产生尝试的念头,于是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经过我的鼓励、帮助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实现了第一个小目标,就通过了一道门槛。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进一步增强前进的信心,为达到下一个目标奠定了心理基础,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开端。在学生迈“门槛”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积极引导,一旦学生达到某个阶段的子目标时,更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学生产生兴趣与动力,获得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实现更高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一种“退潮”现象。有些学生因为心理上存在惰性,所以激励学生时一定要寻找好时机并控制好节奏。后进生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有长效性,反复抓、抓反复,这样才能全方位地真正转化后进生。
四、巧用“皮球效应”,增强团队意识
一个皮球,只有没有漏气的时候才有可能充足气;而当它有一个小孔时,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孔,则无论如何也充不足气,就是充足了气,过不了多久,气也会漏光。这就是“皮球效应”。
“皮球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局部有问题,往往影响全局!形象地说,我们的班级集体像一个充足气的皮球,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因此,我结合“养成教育活动”,一方面不定期地提醒学生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采取自查和同学互查寻找存在的不良因素,并引导学生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克服它;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影响其成长的不良因素,把它指出来,并严格要求改正错误,让它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努力使学生身上的缺点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有利于学生和班级集体健康发展。
五、巧用“鲶鱼效应”,紧张适度,引导有方
一、南风效应――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南风效应也称为温暖效应。在教育中多点“人情味”式的抚慰、鼓励、表扬,培养学生自觉向上,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记得有一次课间,我路过教室门口,正好看见龙腾跳到课桌上,课桌一下子被振倒了,龙腾自己也摔在了地上,手指还被划
破了。
我给了他一张创可贴,并关切地询问他身体的其他部位有没有受伤。龙腾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没事的。”
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作为一名初二的学生,你应该知道你的行为是错误的。要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要做到举止得体有度。不分场合地上蹿下跳,只能证明你还很幼稚。同时,限制你是为了保护你,怕你受到伤害。如果你因为一时冲动,要显示一下身手,把胳膊摔断了怎么办?”
龙腾低头不语,看得出龙腾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便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我相信你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你说呢?”
龙腾抬起头,很认真地看着我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果然,在课间再也没有看见龙腾做出过分的举动了。
我这样“饱含深情”的方式深深地打动了他,温暖了他,此后只要是看见我,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大街上,他都会露出最灿烂的笑容,大声地喊:“老师好!”。
二、名人效应――让学生懂得感恩
名人效应指的是对名人信服和跟从的现象。在教育中,巧妙地借助“名人效应”,能够更好地达到引导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记得有一次在办公室里听到有老师说,黄恩辉经常和自己的爸爸顶嘴。因为他的爸爸是收废品的,黄恩辉在内心里看不起自己的爸爸。我于是计划对孩子们进行一次感恩教育。我与上海派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系,购买了邹越“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视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看。
观看前,我先介绍了邹越老师的各种“头衔”,让学生了解这位名人,确立其名人地位。
当邹越老师在演讲时说道“孩子啊,爸爸很不容易,爸爸太辛苦了,爸爸在家里呀非常的难,他每天给你的笑那是爸爸最真诚的笑。现在的男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忍受多大的压力,他们要去忍受挣钱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但是无论多大的压力,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从来都表现出这种快乐和自豪。同学们,你还没有在你父亲最难的时候说过一声,爸,您辛苦了。你还没有在你爸爸最累的时候,说一声爸爸,我爱你。”我看到黄恩辉的脸上挂满了泪珠,一只手还在不断地擦拭着眼泪。我知道他心中的坚冰已经融化了。
在观看完视频后,我对全班学生说:“学会表达爱,懂得感恩,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标志。今天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回家后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声,我爱你,你们辛苦了。你们会不会完成呢?”
同学们都大声地说:“会!”
“如果今天你能完成这项感恩作业,请举起你的手。”
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黄恩辉也在其中。
而后我又通过校信通及时告知家长对孩子进行了感恩教育,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因为孩子第一次表达感恩之情可能会有些害羞,我叮嘱家长要主动站在孩子面前,询问孩子,今天你们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你完成了吗?并与家长约好,如果孩子完成了感恩作业,就回短消息告诉我。
晚上黄恩辉的爸爸发来了短信:“想不到儿子会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
看到这条短信,我知道我成功了。
三、阿伦森效应――让学生打开心结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在教育中有效地运用先鞭策再鼓励,能够更好地促动人的积极性。
“老师好!”
“你好!”我经过初二(2)班的门口时,经常会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站在门口和我大声地打招呼。
于是我便开始留意他了,他叫史家豪,性格豪爽,但是却让很多老师头疼,因为他上课总爱插嘴,常常因此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一次,我上《西双版纳》一课,播放视频。当看到一只猴子在林间荡来荡去时,史家豪开始调侃:“啊!孙悟空!”当镜头切换到一只金黄色的小猴子身上时,史家豪又夸张地怪叫:“哇!是黄金亮(黄金亮是班级里的一位男生,他的头发天生是金黄色的)!”“哈哈……哈哈……”很多学生开始发笑,起哄。我必须立刻给油腔滑调的史家豪以正确的认识,打击他的“邪气”,我按了暂停键,训斥他。史家豪自知理亏,但我当众批评他又让他觉得很没面子,他用讪笑掩饰着内心的羞辱。
此后只要他插嘴,我就坚决严厉地进行制止。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上课时安静了不少。但是我发现课后遇见他时,他不再热情地与我打招呼了,而是把故意头扭向一旁。我感到我的教育还没有做到位,我必须打开他的心结。我寻找一个机会,在课堂上表扬他:“史家豪同学的优点是性格开朗,能说会道。能说会道是优点,但是如果用错了地方,如在图书馆、电影院、公共场所等不该大声喧哗的地方,就会成为缺点。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缺乏素养的人。我发现史家豪同学现在的修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课时已经不再随便插嘴了。老师非常喜欢他。请大家鼓掌祝贺他,为他加油!”史家豪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腼腆地笑了。
一、用好“南风效应”——讲究工作方法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凛冽、强劲、寒冷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是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人们觉得温暖,开始解扣,继而脱下大衣。这场比试的结果是,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和北风脱掉大衣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所以最终结果大相径庭。北风遵循惯性思维,只想一举吹掉行人身上的大衣,结果无功而返;南风则善于顺势而动,不是盲目吹下行人大衣,而是让行人感觉温暖,然后自觉脱掉大衣,结果如愿以偿。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温柔胜过刚强,对有些问题学生,教师可以试试使用“南风”。问题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往往都是都是多年积累形成的,有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对教育中的“北风”有很强的抵抗力。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行修正,极易使孩子滋生逆反情绪,形成僵局以致事与愿违。因此,要使问题学生出现变化 ,教师就要改变过去的直来直去的“教育主张”, 而应巧妙地“拐个弯”, 在处理问题时,尽量采取柔和的、暗示的方法。它看起来虽然平淡无奇,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它看似轻描淡写,缺乏刮起来的力度,却能够取得“火势猛烈”的“强攻”方法所无法达成的效果,“润物细无声”,从而有效地实现管理育人的目标。
二、善用“罗森塔尔效应”——掌握激励手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一所小学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后,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其实这些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请他们帮助进行跟踪观察,并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一个学期之后,奇迹出现了。名单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显然,“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这个谎言左右了老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暗示传染给了学生,使其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期望,从而变得自信、自强,进而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无论工作还是学习,只要好意知觉对方,并有意识地寄其以厚望,对方往往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这启示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学会欣赏孩子,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柔和的表扬和鼓励,少一些生硬的训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能够竭尽所能地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于那些经常犯错的孩子,班主任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多给他们一些关注,从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并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会用“放大镜”查找他们的优点,对他们的优点及时加以表扬、引导,让孩子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活其勤奋向上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走出 “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进而引导其健康成长。
三、巧用“魔方效应” ——学会因材施教
某公司的老总在接待一个面试者时,拿出一个魔方说:“请你把它弄成六面六种颜色。我先示范一遍。”不一会儿,魔方就呈现出六面六种颜色。看到大学生面露难色,老总说:“你可以拿回去考虑,我可以等到周五。”一旁的朋友问:“这对你选拔人才有什么帮助呢?”这位老总显得十分自信。“很简单,如果他周三前拿回来,说明他请教了别人,他很有人缘,可以胜任客户服务部的工作;如果他当天拿回来,说明他非常聪明,可以做我的助理;如果周五之前拿回来,说明他勤劳肯干,可以从事低级程序员的工作;如果他把魔方拆开后一个个安上去,就说明他敢做敢为,可以从事市场开拓方面的工作……”
“魔方效应”表明,面对应聘者老总不能简单地品评其优缺点,而是应通过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应聘者,充分认识每位应聘者的优缺点,才能有效地取其长避其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启示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育人观念,应学会正视和接纳孩子的一些“个性”和“棱角”;要走出“师道尊严”的固有束缚,主动降低自己的“绝对权威”, 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有意识地多创设一些让他们发挥才能、表现自我的情境和机会, 让他们尽情发挥才能、表现自我。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有潜力,从而对自己充满希望。进而使他们产生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让自己努力跻身到先进行列,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带动整个班集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牢记“马太效应”——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是少的,就连他仅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有名的“马太效应”。
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也不乏出现“马太效应”:我们多数老师在编排座位时,总是优生坐前排,居中间,差生靠两边,往后挤;组织活动时,总是优生唱“主角”,出头露面机会多,差生当“陪客”,活动时间少;课外辅导,总是优生开“小灶”,吃“偏食”,差生靠边站,无人理;评优表先,更是优生的“专利”,与差生“绝缘”。长此以往,结果导致学生发展“两极分化“加剧,“优劣差距”明显。
“马太效应”给我们老师启示,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对待每一个学生,防止“马太效应”的产生。因为,班主任如果对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爱“过多”,而对普通学生视而不见,爱就会“贬值”。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由于所受关爱“过多”, 他们对老师的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也因此会使其中一些孩子骄傲自满起来;而对正取得进步的学生采取漫不经心、冷淡的态度会使他们丧失信心。并且孩子们长期处于被老师遗忘的角落,也容易情绪偏激、行为失落,引发各种心理障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学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在褒奖好学生的同时,更应该为后进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教师的关爱。
五、谨防“超限效应” ——走出教育误区
马克·吐温在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剌激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班级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如某个道理,学生明明已经晓得,可是老师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当学生考试没考好时,班主任就会马上对其进行所谓的“说服教育”,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四次……像这样用同样一种方式、同样一句话去纠正不同的错误,或者经常对某一错误进行重复教育(翻旧账)等,其结果是使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不但得不到改正,反而使学生犯同一种错误的可能性增加,可谓得不偿失。作为学生,是处于成长旺盛期的孩子,其身心发展尚不健全,自我控制力较差,所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育人者要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宽容孩子,而不是一味的对其挑剔、不满,抑或训斥。要考虑变换不同的表达方式或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巧妙地回避“超限效应”的产生,进而有效地把他们出现错失的事件作为培养其良好品格的契机和素材,让他们在事件中认识不足、改正不足。要在其内心深深烙下识错、认错、悔错、改错的烙印。
关键词:雕塑 量感 视觉 效应 心理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136-01
人们对空间体积有着天然的敏感性,通过雕塑可以恰当的渲染出意境与情调。雕塑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表达出人们的感情和意识。雕塑中的量感效应传达给人们的视觉感受真挚地影响着艺术的功能性和装饰性,能够让人们走进艺术,更好的去理解雕塑中的美。
一、量感
量感是指形体的饱满度和质量感,其表现具有多样性,同时含有生命意义的指向。量感是作者在所要表现自己创作思想的前提下产生的,他与作者的主观意识相一致。
视觉是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
视觉可见的量感因素是造型艺术中构图处理法则和构思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具体到作品篇幅的大小、效果,画幅形状的横、竖、方、圆的选择,物象选择的数量,如树木、人物的多少,房屋的比例,景物的远近、运动物体的快慢等等。可以说造型艺术中的形式感很多与量感因素是密切相关的,疏密、对称、均衡或偏斜序列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作者和观众视觉及心理的量态感性经验。
二、雕塑中量感效应的形成及作用
雕塑中量感效应的产生具有规律性。效应强度随着造型尺度的变化有规律的变化。有心理学家做过试验:以人物雕塑为考察对象,发现当人物雕塑大于真人1.5倍时,敬畏感较弱;在雕塑尺度超过真人3倍以后,敬畏感效应开始产生;4倍以上时,敬畏感效应迅速增强。
真实感效应的最佳的尺度,应为人体平均数的1.05~1.15倍。真实感效应是现实尺度和心理量尺度的重合。并非等人大的雕塑真实感效应最强。因为雕塑本身是单色,并且不活动,根据对造型尺度的感知的主观因素,等人物雕塑感觉会略小于真人。
玩偶效应的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造型尺度过小,在心理量尺度的衡量下失去真实感。玩偶效应在造型尺度为实际尺度的1/10时开始出现,小于1/20以后变强。
敬畏感效应、真实感效应和趣味感效应量都是心理量尺度与造型实际尺度的交叉。在绝对物质量约为心理量尺度的1.5倍左右时,敬畏感、真实感效果均很弱;绝对物质量为心理量尺度的0.5倍左右时,趣味感、真实感效应也都很弱,因此造型设计中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造型制造量感效应。
产生这些心理效应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宗教宣传和环境气氛的烘托作用,也有事物本身姿态、造型的刺激作用,但是起主要作用的还是造型作品的尺度产生的心理作用的变化。
量感效应的产生来自绝对物质量与心理量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即造型的现实尺度和观者心理尺度定势之间的交叉或重合。换句话说,就是造型作品在具体情景下的尺度感与观者的经验之间,产生的交叉或重合。
造型的心理尺度定势,就是由人在长期的知觉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尺度知觉定势。因为人在对空间造型感知的过程中,总是把同一空间中的各种形体相互参照。这些物体在长时间里反复被我们感知,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会在主体的心理上形成一个固定的知觉印象,即形成一种定势。
造型的量感心理效应就是心理定势与现实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量感心理效应不是一瞬而过的反应,它能较长时间在审美情绪中起着持久地暗示和诱发作用”,在造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雕塑中量感效应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当我们欣赏一件雕塑或一件工艺品时,它之所以能打动我们,除出色的艺术造型外,它的外形式的大小空间尺度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感受。一般的,艺术造型外形式的空间占有量的大小可引起欣赏者三种不同的心理量感效应,即:敬畏感、真实感和趣味感。
1.敬畏感:我们去大同云冈石窟游览时,看见那通高近22米的大佛,不由得产生一种神秘、茫然而略带有一些肃然敬畏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就是敬畏感效应。敬畏感效应能使造型作品产生高大、神秘、茫然、恐怖、雄伟、庄严等感觉,所以,宗教艺术造型中的主体造像或纪念性雕塑等造型创作中,往往都用超大尺度来处理,以适应其需要。我们看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美国在山上雕制的华盛顿等五伟人雕像等,都具有这种量感效应。
2.真实感:我们看见秦皇陵兵马俑形象,就会觉得栩栩如生,犹如真人,这种心理现象就是真实感效应。真实感效应具有亲切、真实、细腻、同步感强等效应的特点。在架上雕塑作品中,大都采用近于真实感效应的物质量来处理。这样,不仅适应展厅的容量,而且同观众的感觉习惯和观赏距离也相适应,并有利于更好地表达雕塑作品的丰富而细腻的思想内容。
3.趣味感:工艺品服务部去购买那些张手可握的小佛像、小工艺品时,那种敬畏感和真实感全都没有了,看到了工艺品的精巧,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欣赏的情趣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就是趣味感效应,或者叫做玩偶效应。一些小产品或工艺品,为了强调其特有的审美效果,突出精巧的艺术特色并和日常生活需要相适应,往往采用相对地缩小体积量的办法,使之产生一种玩偶效应。当然,这种玩偶式的艺术情趣,不仅仅是靠量感的缩小,还要与夸张、变形的手法及特殊的工艺处理相结合,才会产生特殊的审美情趣,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四、综述
人类的想象世界一部分脱离了真实的世界,而这一部分形式与现实世界形式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使我们看到了艺术的神奇力量。对大多数观赏者来说,亲眼目睹优秀的雕塑作品的确给他们带来难以言表的愉悦。雕塑中的量感效应深刻地影响着观赏者的心理感受,会使观赏者表现出激动、兴奋,甚至心跳加速、出汗、肌肉紧张、颤抖等状态。研究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情感冲撞”,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观赏者的心理活动,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霍波洋.美术学院规划教材双重基础[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
2.殷晓烽.中国高等院校美术设计教材雕塑[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3.高庆年.造型艺术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4.尹德辉.试析造型艺术的心理,心理学基础[M].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5
5.[日]深堀元文.图解心理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品牌 品牌延伸 消费者心理效应
一、问题提出
品牌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形成为一个可信的、可亲近的、稳定的商誉形象。这种形象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市场定位与消费者心理定位统一的结果。只有在企业市场定位与消费者心理定位相一致时,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该品牌,否则,便是企业的一厢情愿。实际情况是,由于品牌延伸过度,导致企业市场定位散乱,使之与消费者的心理定位相冲突,从而导致品牌定位的弱化。
二、消费者心理效应及其影响产生可能性结果
1.消费者心理效应。在心理学上,有两个效应对品牌的强化和弱化起到重要作用。一个是首因效应,即在认知过程中,最初的印象给人以先入为主的作用。从品牌延伸的角度,某个品牌极易成为该品牌的第一种产品的代名词。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消费者趋向于把某种品牌看作是一种特定的商品。另一个是近因效应,即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的影响具有较为深刻的作用。由于近因效应的存在,有可能对首因效应起到巩固或减弱的作用。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Luchins认为在某种信息被连续感知时,人们总是倾向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应;而当某种信息被断续感知时,起作用的是近因效应。
2.品牌延伸与消费者心理效应。从两者效应关系来看,近因效应会对优先效应起到巩固、维持、否定、修改或调整的作用,从而形成新的对于企业主品牌的总体印象。修正后的主品牌形象反过来又促进或阻碍新老产品的销售。具体有两种情况:
当两种效应协调一致时,即优先效应形成的原有品牌意向与近因效应产生的新的意向相适应,消费者就会对产品产生共振。近因效应发生的作用可以使品牌认知得到强化,能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促进产品销售。
当两种效应不一致甚至发生激烈冲突时,消费者心中的原有品牌印象就会模糊、淡化,并且引起消费者不好的心理联想,会阻碍产品的销售,品牌延伸的效果就不会很好。
艾·里斯认为,品牌名称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类别的替代物如果企业能使品牌最先进入消费者的心智,那么,在前面心理学所说的“首因效应”的作用下,该品牌将给顾客深刻的印象和影响,极易成为类别产品的代名词。但是在品牌延伸的情况下,出现了消费者的“近因效应。”当延伸品牌的产品对原有品牌能起连续被感知作用时,此时品牌认知就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当延伸品牌的产品所代表信息不能使原有品牌得到消费者连续感知时,品牌认知就会弱化。
3.假设:
(1)产品m为主导产品,在Market1市场中。
(2)产品n为m的延伸产品,在Market2市场推出。
(3)m和n的品牌是Brand,Brand在Market1市场上是名牌。
(4)Market1与Market2是两个不同的市场。
根据消费者心理的首因效应,既然Brand是Market1市场的名牌,那么Brand在大众心目中也就是Market1市场的类别品牌,Brand是m产品的代名词。当把品牌Brand用于市场Market2的延伸产品n时,则必然要与Brand在市场Market1的类别品牌定位发生冲突,使品牌Brand原本清晰定位焦点在Market1,Market2两个类别市场之间产生游离,以至于在大众心目中变得模糊不清,这必然会带来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种情况,若延伸产品n在市场Market2上没有明显竞争优势,不能成为该市场的类别品牌,那么受消费者心理首因效应的影响,消费者凭借习惯思维和使用经验,会固执的认为,品牌Brand是m产品的代名词,导致延伸产品n无法被消费者接受。
第二种情况,如果延伸产品n在Market2市场上有绝对竞争优势,根据消费者心理的近因效应,大众会把品牌Brand的类型定位从Market1市场转向Market2市场,使Brand成为Market2市场的类别品牌。这样在延伸产品崛起的同时,无形之中削弱了主导产品的竞争优势。
第三种情况,若Market1,Market2市场竞争都非常激烈,顾客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间徘徊不定,品牌在Market1和Market2市场上都无法成为产品特定属性的代表,该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原本清晰的焦点变得模糊不清,逐渐被消费者淡忘。留出来的心理空隙会被其他品牌填充。此时,强势的竞争者品牌可能处于顾客游离不定之际,在Market1和Market2市场上对产品m和n逐个突破,使主导产品和延伸产品全军覆没。
三、根据上面三种情况,品牌延伸应该注:
1.延伸产品和核心品牌的相似性要强。Aaker and Keller(1990)通过市场上的品牌案例的分析,得出延伸产品和原有产品之间的适应度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上的:互补性,延伸产品和原有产品有共同的使用特性;替代性,延伸产品和原有产品在使用方面可以相互替代;传递性,延伸产品体现了原有产品的技术。
2.对于产品概念延续性方面,在延伸到不同种类的产品时,威望型品牌延伸比功能型品牌延伸更容易成功。威望型的品牌在顾客的心目中是与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豪华,地位相联系的,当品牌延伸到不同类的产品后,顾客立刻把诸如豪华、地位之类的观念用到了新产品上,这样新产品就更能获得成功。
3.强势品牌的延伸比非强势品牌的延伸更容易成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的寿命。在Sullivan(1991)的研究中,品牌年龄越大,顾客对品牌的意识越强品牌的促销费用强势品牌与弱势品牌的不同也可以用“附加值”来概括。品牌体现了产品的一些附加价值,虽然对购买者或使用者来说是无形的,但这些附加价值却是实实在在的。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297-01
边际效应起初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消费者在逐渐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时带来的边际效应是逐渐递减的。带来的总效应可能是增加的。这种效应在心理学中也同样有效。我们第一次接触某种事物时情感体验格外强烈,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由此反复多次,体验渐渐淡漠以致于乏味,厌恶。
心理学中的边际效应应用很普遍,可以说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吃东西为例,我们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得到一盘子肉包子。吃第一个感觉非常香,仿佛是人间稀有的美味,吃第二个感到依旧好吃,吃第三个饱了,感觉口感一般。吃第四个包子,肚子就觉得撑,好感荡然无存。吃第五个已然成了纯粹的折磨……
说到这里心理学的边际效应基本原理想必大家已基本了解。认识问题不是目的,最关键的还是看看边际效应在心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首先说说爱情的边际效应。青春年少没有体验过爱情,初涉爱河感情体验强烈持久。幻想、憧憬甚至超越现实。无数文学、影视作品对此都有经典详实的体现。由恋爱走向婚姻,历经“三年之痒”“七年之痛”当初的激情退去,普通的柴米油盐充斥了生活。的次数一次次累积起来,虽满足了,但对每一次的差别少有人记起,激情大不如前。性体验的边际效应渐打折扣,乏味之情渐起。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这时出现了新异性,当然生活中总不乏新的异性粉墨登场。但在夫妻关系乏味乃至厌恶阶段如果有条件,很自然想通过寻找新异性激起新的激情。于是又一轮新的由强刺激到弱刺激的循环开始了……当一个个异性找多了,本身的边际效用已经很弱了。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一语道破:“每个女人之间,至多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差别。”这也难免边际效应递减了。厌倦了于是转而追求精神恋爱,向往“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相思痴情,向往金庸先生作品中杨过对小龙女一等16年的旷世奇恋。一层层的需求反映出当事人对更强边际效应的追求。
事物在人心理中的边际效应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验、人生经历的增长逐渐升华改变的。社会中的人追求自由、平等、秩序三方面的价值。其中自由是核心价值。那我们就从自由谈起,当每天都是昨天的复制,日子淡如白水的时候,这是自由的边际效应几乎为零(主观感受)。突遇变故,比如开始了全封闭式的军营军训或者被拘留等,以前的自由生活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被动的服从,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挨过一小时又一小时,对以往忽视的自由强烈需求起来。此时人不得不在心理上重新定位自由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心理上对自由的边际效应呈直线上升之势。还有这样的现象:某些人工作繁忙,挤占了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时间久了心里会这样想,宁可少挣钱也要换一个正常休息的岗位。此时也是随着实践的积累,对休闲的渴望更趋强烈,从而赋予自由更大的边际效应。相反同理。有些人虽工作清闲但收入不高,如果想追求更高的收入往往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因为把收入放在了首位,收入的边际效应也水涨船高。
看看边际效用是怎样在朋友的闲聊中发挥作用的呢?朋友聚会可谓司空见惯,刚一见面除非确有具体事情要谈,难免寒暄一番。事情说完也要进入互相问候阶段。头十钟大家兴趣十足,第二个十分钟也还好……终究到达了一个时间彼此都无新意思可表达,乏味之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闲聊的边际效应递减的过程。善于聊天的朋友就会灵活安排好每次聊天时间,大家尽欢,意犹未尽,期待再见。冗长的漫长聊天时间,没话找话甚至车轱辘话重复说,最终带来糟糕的心情。
学习的边际效应。在此着重分析下和学习有关的心理状态变化。古语云:“学海无涯苦作舟。”“苦学派”的边际心理效应是这样的:学习一个单位知识内心感受一定量痛苦,再学习一单位知识内心又感觉一定痛苦。为了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苦学派”付出极大的意志,配套的方法就是“头悬梁,锥刺骨。”不可谓不苦。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也只能学出“黄金屋”学出“颜如玉”才能弥补过去的代价。殊不知对乐的追求才符合人之天性,“乐学”才是上策。“乐学派”的心理状态是这样:掌握一个单位知识心理感受一些愉悦,再掌握一个单位知识再感受一些求知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位老师的指引下学习效率大增,持之以恒的学下去人才、大师就炼成了。有乐趣就能更容易战胜学习中遇到的种种现实困难和心理障碍,渐渐养成习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本身就是乐趣考试结果会不好吗?
最后再谈谈职业选择和心理边际效应的关系。每个人出身、所处家庭、社会环境、人生经历不同,所逢机遇各异造就了个体的特有心理特质。成功的职业选择应该与个人的心理特质高度吻合。发现性格的优势,从事心里喜欢的相关职位。世界著名演说家陈安之先生从小就爱讲话。大人在他嘴上贴上了胶布而让他闭嘴。陈安之从事了一系列的工作都不成功,最终他选择了与说话最紧密联系的行业――成功学演讲。他拜名师、潜心学习成功学、勤奋练习,迅速在行业内声名鹊起,年仅27岁已经是亿万富翁。与陈安之相反爱因斯坦从小性格腼腆,不爱说话,但爱因斯坦有凡事爱思考的天性尤其总爱思考普通物理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爱因斯坦从事了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职业,通过长期天才的研究最终创立了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把人类带入了现代科学领域。
二人的共同点是都从事了能发挥自己心理优势的职业,使得同等时间取得的边际成果成倍放大。和普通人比付出同等的劳动却取得了远超常人的回报。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因为成功者正确利用了自己的心理优势,把潜在的无形能量通过某个工作岗位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以极大的热情和不竭的创造力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从而一天的工作成果是同行普通人的几倍,十几倍……常年累月的积累下去,专属自己特定心理优势的辉煌就诞生了。
通过学习边际心理效应的知识正确认识正常的心理现象,掌握心理边际效应的变化趋势。从而获得一个关照自己、了解他人,正确判断事物发展的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因势利导,与时俱进,改善自己与他人、群体、组织的关系。在现实、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能够以从容的的心面对“边际递增”“边际递减”现象,打造专属自己的心理健康、幸福之路。
【关键词】 班主任 教育 权威 心理效应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84-01
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权威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无与伦比的,所产生的行为影响力也是不可替代的。
1 班主任权威与“拱道效应”
管理心理学认为,权威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权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威信的影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组织、奖励、惩罚等权力具有强制性的功能,是以外力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的。在班主任权力的作用下,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在许多情况下,班主任的权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威信作为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产生一种使人自愿、主动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力量。一般来说,在班主任教育权威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威信,威信是教育权威的基础。班主任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与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威信较高的班主任作为一个影响源,会自然地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反映,这就是“拱道效应”。这种现象是发人深思的。它说明,许多优秀的班主任之所以有别于“警察式”、“家长式”、“保姆式”、“勤杂式”的班主任而能点石成金,和“拱道效应”的关系是很大的。一个内外兼修、素质过硬而声名远播的班主任,会使他的学生产生强烈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在这样的班主任老师领导下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会感到自己非常幸运。他们坚信,在名师摩下,只要努力,自己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因而他们在学习中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2 班主任权威与“刻板效应”
班主任对学生影响力的大小,往往还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理论上,每位班主任都知道学生个性、特点不一、天天变化,但在实践中,不少班主任老师只是简单地按照学生的分数对学生进行分类。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按分数排座位。表面上看,排座位在班级管理中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如果深入到学生中去,我们就会发现,这件小事不仅影响着学生,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家长。在教室里,班主任老师如果总也不排你在前几排就座,那么,就等于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你是班上的“陪读”。在这里,班主任的影响力形成了一种可怕的误导:没有好的分数,就没有希望。班主任的这种以分论人的傲法,在哲学上叫作形而上学,在心理学上就叫作“刻板效应”。“刻板效应”是十分有害的,它把多元的、活动变化的有机体变成了机械的抽象物,挫伤了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性。本来,学生是多元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也各式各样。这种削长补短的办法,往往把长削了,短也没补上。
3 班主任权威与“软化效应”
“软化”是相对于“硬化”而言的。在管理学中,权力、制度作为管理者的手段,对人言行的约束确实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功效。但是,仅仅依靠权力和制度所创造的管理气氛显得冷冰冰、硬邦邦的,可以称之为一种"硬化"的环境。而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同学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则能够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造成一种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这种环境可称为“软化”环境。“软化”和“硬化”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效果却有天壤之别。“硬化”的管理环境,往往导致专制,产生对立。诚然,专制可以营造鸦雀无声的氛围,可以养成学生服从的习惯。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很多班主任老师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心安理得。实质上,这种教育氛围的营造和学生习惯的养成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它不仅泯灭了学生最宝贵的“天性”一一好奇心、探索欲望、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表里不一、口服心不服以及师生之间的对立。“软化”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情绪上镇定、安静,意志上振作、向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偏激、冲动、生硬等行为,可以缓解学生心理的紧张度和烦躁感。
4 班主任权威与“马太效应”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圣经》中“马太福音”一章里的这句名言广为流传,以至于演化为“马太效应”的代表格言。“马太效应”造成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也是触目惊心的。班级教育中“马太效应”的实质是偏爱。它直接的危害是:导致了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破坏了集体的心理平衡,引发了学生的心遒障碍。学生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班集体的分化、瓦解和尖锐对立,与此密切相关。用好班主任的权力,自觉提高班主任的威信,才能在班级教育中取得良好的社会心理效应。假如一个班主任只会滥用权力,忽视了自身的修养,不能给学生做出表率,那么,他就有可能给教育者的形象和教育事业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