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7: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微信群 构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早已是大家的共同目标。然而,在此共同目标之下,学习者的英语基础水平、学习计划、学习动力、学习确切目标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的课程设置,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个人学习目标。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理论在教育领域颇受关注。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学习共同体所指范围非常广。美国学者Patricia Cross[1]将其定义为:属于一个社群的人们以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智力互动。杨文武[2]指出,1995年博耶尔(Ernest L.Boyer)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The Basic School:A Community of Learning)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而薛焕玉[3]则认为:“学习共同体使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尽管定义的角度和广度不同,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得到了多方一致的肯定。例如,陆韵[4]认为,在学习共同体内,学生处于相互支持、相互关怀的学习状态,既能发挥个性化优势,又能在交流中出现不足,不断吸取他人经验,提升自我。钱晓霞[5]指出,学习共同体能引导学习者“作为积极地意义构建者和问题解决者将其自身经验带入学习过程”,“更能使学习者乐于分担学习责任和掌握知识”。
到了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借助网络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早已不稀奇。例如,钟俏[6]构建研究了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张景成[7]等构建了大学英语自主教学中网络学习共同体。诸如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然而,针对学生不同学习背景和不同需求的微信群研究及基于此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并不多见,因此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1.分组情况
2.过程监控
在半年时间内,全程记录微信群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单词背诵打卡、听力训练答案回复、课文内容答疑、阅读与写作在线讨论等。各组别根据不同的需求展开活动,所有成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微信群管理员每日在群内检查成员们的完成情况,如有未完成者或完成情况不佳者,受到指导老师的点名批评,需要分发微信群红包。
三、研究结果
结果以两种形式呈现,首先最重要最直接就是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根据统计,A组对照组仅有2人期末专业课排名上升,而实验组有9人排名上升,其中3人有显著上升;B组对照组有3人大学英语课成绩较上一学期排名上升,而实验组有8人排名上升;C组对照组只有1人听说平均成绩上升,而实验组有5人成绩提升;D组对照组有4人达到期望雅思成绩,实验组有7人达到。
除此之外,所有参与实验组的学生也填写了问卷,在反馈实验结果的同时,为我们提供了意见和建议,供今后改进提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实验组的36人中,仅有1人认为“此次学习共同体微信群对我帮助不大”,还有1位同学表示,在加入课题组前,没有充分预料到此项目会带给他时间和精力上的压力,其余34人均高度肯定了此次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性。
由此可见,此次基于“微信群”的学习共同体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四、经验和建议
1.在选择参与者时,务必将加入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实施方案清楚告知,有必要甚至可以签订入群合约,承诺全程参与,以免中途退出对自己和群内其他人产生不良影响。
2.必须制定并且执行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措施,以保证学习共同体的顺利运作。
3.要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监督和答疑作用,强化学习共同体的效果。
4.对已经制订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任务,要定期(例如一个月)接受成员反馈,随即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增加和删减。
总之,根据共同需求科学分组,设定有针对性的分组活动,加上有效的监督手段,相信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Cross K P.Why Learning Communities?Why Now?[J].About Campus,1998(3).
[2]杨文武.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生态化建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3]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1).
[4]陆韵.基于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5]钱晓霞.论英语专业写作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5).
绿色教学:焕发师生生命活力
绿色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先后实施了绿色课堂文化建设的七项行动:
行动一:作业批阅不打“×”。
教师们共同约定:在批阅学生作业时用“\”(期待线)替代“×”(错号),学生纠正错误后,再把“\”(期待线)变为“√”(对号)。期待线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错误的宽容以及对纠正的期待。
行动二:为学生设计精妙的家庭作业和课堂练习。
我们把家庭作业设计纳入课堂教学设计的范畴,要求教师将其当做备课内容写入教案,以消除家庭作业布置的随意性。我们要求家庭作业要紧扣“三点”(学生特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保“三不”(不随意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时间和难度超负荷作业),做到“三明”(设计意图明晰、训练目标明确、训练效果明显),以提高家庭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行动三:从微环节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往往是“课内损失课外补”造成的,为应对这个问题,我们从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入手,其中加强教学设计是关键。教师务必要精心备课,设计精巧的教学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行动四:从备课开始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展开,探究如何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教学以激发学生潜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不断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走进教师的教学设计,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联合备课”。如此以来,备课不再是固定化的程序,而是一场动态的师生交流活动。
行动五:建构“4S学程模型”。
所谓4S学程模型是指学生在“我们想学”的状态下实现“我们学会”,在“我们学会”过程中实现“我们会学”,从而促使学生“我们还想学”。
行动六:构建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
我们构建了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合作,其中以学生间的合作为核心。具体为:一为小组共同体、班级共同体和师生共同体;二为班级教师共同体、学段教师共同体、年级教师共同体、学科教师共同体和全校教师共同体;三为亲子共同体、家校共同体和家长共同体。
行动七:绿色课堂教学比赛“人人获奖”。
举办绿色课堂教学比赛除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之外,最重要是推进绿色课堂研究向纵深发展。绿色课堂比赛每年举办一届,每届比赛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开展。
绿色德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体验幸福成长
绿色德育的核心理念是“快乐体验,幸福成长”,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体验、在体验中幸福成长。
第一,“我参与,我成长”――“红领巾小区”活动。
“红领巾小区”是指学校和社区联合在学生家庭所在小区建立的少先队校外活动基地,少先队员们利用节假日在“红领巾小区”自主开展小队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环保节能、保洁护绿、孝亲敬长、自理自护、劳动实践、艺术交流和亲子阅读等。
第二,“我文明,我创造”――好习惯养成教育。
好习惯养成好教育,好习惯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社会文明习惯入手。
1.通过家长、教师、学生头脑风暴,形成《育才四小学生十个好习惯》;
2.设计“好习惯台阶”,引导学生“一步一个好习惯”;
3.开设网上“好习惯银行”,组织家校合作推进好习惯达标;
4.制定《文明班队评比办法》,设置《安全文明监督岗》、《文明班队公示栏》,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
5.举办“养成教育班主任研讨会”,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题研究,开展“我能行,我最美”美少年评比活动。
第三,“我展示,我创造”――生本校园文化建设。
所谓“生本校园”即:校园文化展示学生生活,学生创造凝成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自己优化的环境中实现自我教育――
1.学生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以主人翁状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2.学生是学校行为制度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情操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学生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角。学生既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学生的爱心作品点缀着教室及学校庭廊,使校园文化环境更富生机活力。
绿色管理:让教师做学校管理的主人
充分发扬民主,让教师做学校管理的主人。
绿色管理的关键词是“简约、易行,高效”,遵循制度公约“不多于10条原则”,绿色管理是自主化、民主化和公共化的管理。具体做法包括:
自主化管理。涉及教职工的住宿、就餐、考勤、绩效工资、教学教研、工会活动、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和公约,均由教代会牵头,教职工自己制订,修改和完善。通过教代会实现教职工自主管理。
民主化管理。学校管理不搞一刀切,在各方面改革创新项目实施中充分尊重教师个人意愿;严格执行民主程序,比如岗位聘任工作中做好信息、通过方案、自主申报、资格审核、初审公示、学科评议、学生评议、聘任小组评议、综合公示、拟聘公示、结果呈报等程序,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实行“学校骨干教师动态评审制”、“校园安全首遇负责制”。
公共化管理。学校管理实行开门办学,让班级、校级两级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推进社区共建,完善学校、公安、街道办、居委会、企业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成立社区关工委、社区少工委,充分发挥社会优质资源的教育作用。
绿色评价:评价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绿色评价追求“自由、平等、全面发展”,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差异和人性尊严。
1 目前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现状
为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笔者组织陇东学院500名新生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课摸底考试,主要内容为键盘操作、WindowsXP、Word2003、PowerPoint2003、Excel2003、Internet等6个基本应用模块。摸底考试结果如下。
1)键盘:80%的学生对键盘不熟悉,找不到顿号、双引号、单引号、省略号,不会标点符号的全角、半角切换方法,不会使用快捷组合键;30%的学生不会计算机的安全关机方法。
2)XP:对复制粘贴,80%的学生只会一种方法,还有5%的学生不会复制粘贴;99%的学生从未使用过帮助信息;99.5%的学生不会使用控制面板;95%的学生对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的属性设置不熟悉。
3)Word:95.5%的学生首行缩进采用的是空格的办法,而不会用段落设置。
4)PPT:72%的学生不会插入新的幻灯片,85%的学生不会设置背景和选择设计模板,99%的学生不会修改设计模板。
5)Excel:98%的学生不会插入新的工作表,99%的学生不会设置打印区域。
6)Internet:有40%的学生没有自己的QQ号,78%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邮箱。
而这些内容都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的最基本的内容。为了弄清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笔者对从陇东学院8个班级抽取的40名新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的结果为:1)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基本就是玩游戏,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做一些简单的Office练习;2)一般在初中开设0~3年信息技术课,在高中开设0~2年的信息技术课;3)在初中基本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信息技术课,高中部分学校有专任的信息技术教师;4)每周的课时量大多数都是一个课时,还有一些学校因停电不开机房或信息技术教师不到位等原因,经常以上自习或上其他课代替;5)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
由于升学的压力,甘肃省各中学不得不压缩信息技术课的课时,高中毕业生有没有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无人问津,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问题更是无人监管。这些高中生接受大学教育时,大学层次的教育无法进行,大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标要求的内容上。长此以往,大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也得不到提升。因此,要建立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的共同体,成员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 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育共同体的任务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共同体是指由具有研究实力的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和高等院校组建的,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水平提升的研究机构。共同体的人员构成是以高校或高中为主持单位,团队成员由30%的高校信息技术教师、30%的高中学科教师及教研员、各20%的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构成。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的基本任务应包括下面几个主要方面。
1)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或教科书、考试大纲以及与实验相关的文件等,开发与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研究影响学科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建构符合甘肃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体现甘肃特点且能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
2)每个共同体至少选择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一所高中与一所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活动。以网络研究与指导平台为载体,以网络学习活动设计理论为指导,把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系统化设计,建立网上学习空间,构建开放性网络学习与指导环境。
3)每个共同体在一个周期内要系统指导不少于3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的18名以上的学科教师,采用网络研修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指导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使研究成果在学科教师所工作学校的学科教学中得以推广应用,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同时要开放所建设的学习空间,供广大学科教师参与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学习与研讨,指导学习者在学习空间中进行学习,引领学科教师的发展。
3 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育共同体的监管措施
共同体应工作的基本要求 共同体主持单位要提供办公场所、实验设备、研究资料等支持环境,确保团队活动的时间;要保障共同体开展活动的经费,使研究共同体各项经费支出合理、高效;制定研究计划、指导计划、研究与指导方案及相应的总结报告,形成工作过程材料;制定学科教学研究共同体的管理条例、共同体成员管理与考核办法,方便对团队成员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反馈,确保共同体的正常运行。
共同体研究活动的基本原则 根据研究计划,围绕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难点问题,设计研究主题,并能够促进学科教师新课程有效教学能力的发展。
针对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内容,能重点突出,体现学科的特色,发挥教学研究共同体的优势,促进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的传播。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过程完整,充分利用网络研究与指导平台,开展高频度、深层次的在线研讨活动,形成丰富的成果。
空间建设的基本要点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与教学实验及指导学科教师的空间,内容组织方式合理,结构层次清晰,对共同体开展教学研究实践与指导工作提供保障。
空间建设中形成丰富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资源,展示研究、指导、实验验证的过程及成果,资源具有示范性、扩展性、更新性,可供广大学科教师借鉴学习,运行流畅,易用、扩展性良好。
共同体运行应实现的基本效果
形成丰富的成果材料,反映共同体成员专业发展的成长轨迹,能说明学习前后教学行为、研究能力的变化。学科教师在参与指导学习后,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教学实践,促进学科教师发展。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后,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育共同体要以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对象,广泛借鉴国内外学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研究推动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总结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形成适应甘肃省实际需求的成果,为提升全省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水平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Z].2011-10-08.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经研究决定,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开始启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书香校园建设的意义
建设书香校园,是增强师生文化底蕴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学校软实力的有效手段,是广大师生实现发展和人生幸福的必要途径。我校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校教育生活、丰厚学校文化底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创设书卷气、学习化、人文化的校园文化生态。
二、书香校园建设的内容
1.确立..中学书香校园活动主题,创建领导小组。
用书香校园活动主题,来导航师生读书的方向,引领师生的思想、情感、行为,提高读书的向心力。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确立读书主题。读书主题的确定由学校统一制定或各读书活动组织来确定,在读书主题的基础上,开展相关阅读活动。
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通过组织保障,确保开展读书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组织机构如下:
2.成立多维度读书组织,构建我校读书学习共同体。
构建多样化的读书学习型组织,是保证读书交流、分享读书经验、展示读书成果的有效载体,学校下设以下读书学习型组织:
(1)干部读书组织;(2)教研组读书组织;(3)班主任读书组织;(4)行政人员读书组织。
读书组织的建立,要有负责人,并制定相应的读书制度、读书方案和活动计划。各读书组织一旦建立,就形成相对较为稳定的读书学习共同体,在全校进行公示。
3.提供营造书香环境的设施及经费保障,展现学校文化气息。
(1)各学习组织进行阅读阵地建设。利用各教研组办公室、学生班级、校园网站、过道、宣传栏、墙报、黑板报等阅读阵地,促进阅读交流。
(2)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保证购买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教育理论书籍、学习用书和其它教育刊物,保证教师和学生借阅。学校建立借阅相应的台账。
(3)读书活动的开展保障经费支持,学校根据各读书组织负责人所制定的读书方案和活动计划合理划拨经费,保证读书活动科学、有序开展。
4.丰盈读书活动形式,展示读书成果,交流读书经验。
(1)定期开展学生经典诵读活动;
(2)定期开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师读书报告会;
(3)教师撰写关于读书的文章、论文,学校定期开展征文评选活动;
(4)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将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的结果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三、书香校园建设的步骤
1.第一阶段(2019年4月—2019年6月):创建阶段。统一思想,全员学习,学校各读书学习组织的建立初具规模。
2.第二阶段(2019年9月-2020年6月):实施阶段。书香校园建设的实施阶段,各组织根据读书方案和计划开展各类读书活动。
3.第三阶段(2020年6月—2020年10月):学校评估阶段。对各读书学习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验收,对优秀的读书组织和读书个人进行表彰。
4.第四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各读书组织稳定成熟,通过自发组织读书活动,促使教师和学生的读书习惯得到固化。
四、书香校园建设的要求
1.学校干部要真正参与,要身体力行,做读书的表率。
2.各读书学习组织的负责人,是书香校园建设的责任人,各负责人要根据各组织制定的活动方案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注意过程资料的积累和佐证(如:图片、总结、方案等)。
3.各组织要结合实际,充实和规范阅读活动的内容。教师要读经典名著、教学专著、教育心理学等书籍。学生读书主题可围绕亲情、友谊、勤俭、孝道等方面选择。
4.积极参加郑州市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如“道德课堂读书活动”、“郑州市经典诵读活动”、“中学评议课外名著读书活动”等活动。
附件:1.书香干部队伍活动方案
2.书香教研组活动方案
3.书香班级活动方案
4.书香行政处室活动方案
5.书香班主任活动方案
6.书香家庭活动方案
摘要:本文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概念基础上,探索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即构建素质教育实践共同体,提供问题情境及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协作中重新认识自我,在实践中学习共享和反思,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高职教育 职业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职业素质是学生立业谋生和继续发展的核心素质。如何着力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打造就业竞争力?本文试图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探究职业素养教育。
一、高职职业素质培养内涵
职业素养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从业人员从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从高职生高素质和技能型人才定位方面看,其由显性和隐性职业素养构成。显性职业素养包含学生的资质、知识、职业技能等,可通过各种学历、职业证书或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隐性职业素养包括学生的职业意识道德和作风态度,具体表现为敬业精神、合作态度、责任意识、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冰山理论”“大树理论”认为隐性素养决定和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它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人的职业发展。因此,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职业素养的统整性,侧重养成与内化。
二、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随着规模快速增长,就业面临严峻形势。麦可思研究所通过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能力的分析调查,发现近年来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低,毕业半年内离职率达半数,而且大部分为主动辞职。主因是职业期待不吻合,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毕业生普遍认为最有助于求职且自我欠缺的能力是疑难排解、谈判沟通技能。近七成学生认为母校实习实践环节不够,在课程内容实用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等方面需改进。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缺乏,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适人才。供需存在较大矛盾,就业满意度低。
审视高职院校,发现职业素养教育存在低效性异态问题。部分学校尚未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有效结合,持漠视或消极态度,以教室、教师、书本为中心的去境脉化教学,模式单一,方法简单,职业针对性不强,忽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这种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模式,缺乏相对稳定的教育载体及管理,职业素养教育流于形式,很难做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整合,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三、学习新理解——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是美国人类学家J·莱夫和E·温格在《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专著中提出来的。通过强调完整的人和把主动行动者、活动和世界看做相互联系的整体,凸显学习的社会特征,提出了“学习是在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过程”著名论断。
“合法”是对个体进入共同体的归属途径的一个限定特征。只有在合法的情况下新手才被允许进入实践共同体,并得以参与进来、进入学习的情境。“边缘性” 是个动态概念,是新手成长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意味着置身于由某个共同体定义的参与领域中,多元化的、多样的、或多或少地投入和包含于其中的存在方式。“参与”则指新手或学徒在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中,通过与专家同伴的互动学习,为建构知识应做的事务。
长期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让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从前辈那里获得实践共同体的经验价值信念与规范。新成员在广泛的边缘观察和参与中逐渐形成理解。这种理解是在正式学习中难以表达和传授的默会知识,与其所进行的行动。该行动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所在共同体的意义有关,并嵌在共同体日常实践的情景中,为实践共同体中每个成员所共享,从而构成了实践共同体的文化品性。
四、高职职业素质教育新路径
1.构建职业素质教育实践共同体
随着学习者“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过程,从外围参与逐步发展到实质性参与,行动会逐渐变得积极,最终获得实践共同体中核心成员的身份,且指导实践共同体新成员的学习。学习者的成长同时又促进了实践共同体的发展,使实践共同体具有再生循环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而不是一次性建构。
高职院校应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间的关系,职业素养教育全面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实践共同体、情境性活动中有效学习。实践共同体并非是为了完成某一项具体的活动而临时聚散的松散结构,而是共同体成员相互学习、合作进行持续交流的场所。每个成员都被视为关于社会需求的知识的拥有者、社会的人,有着共同的任务和强烈的责任感,追求一个共同的事业,相互制约又相互信赖。高职学生更倾向于集体学习。实践共同体可在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环境中构建,也可利用信息技术以虚拟的方式存于网络环境中。构建实践共同体一般要有制定共同规范、分析学习者、合理制定学习目标选取内容、设计交互活动、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反馈与调节过程。共同体成员由学生和教师、学校管理者、企业行家等助学者组成。可以是几个兴趣相同的个体围绕某个有意义的主题而自发形成。也可以是班级、专业、学校甚至更广泛的区域的集体性参与。实践共同体为新手搭建起更为透明的边缘参与的机会,制定适应学生兴趣又符合实际的合理任务,共享实践、信念和理解,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员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在非“专家式”“经院式”氛围中体会民主、平等。
2.在真实的问题情境和职业活动中体验实践
学习者要成为共同体的一员,不仅涉及大量时间的投入、高度的努力,而且涉及在共同体内承担更多、更广泛的责任和更加困难更具冒险性的任务。说到底就是参与。参与真实问题情境的活动,潜隐在个体行为模式或个体感知深处中的隐性知识也将在其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使学习不仅是习得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人具有主体意识的思维与行动。
我们应紧跟市场,贴近行业,围绕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结构需求,将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镶嵌在真实性背景的专业课堂和实践参与活动中。大力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形成三类主题实践:即课程教学型—以专业学习为平台,校园文化型—以素质拓展为平台,社会实践型—以顶岗实习为平台。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精心设计学习体验项目,基于问题的情境教学,向学生提供真实或逼真境域。邀请业内专家和职场精英参与,启用素质导师、素质学长,实施师徒制。将企业元素融入其中,以职业人标准建立仿真实验室、模拟公司制班级,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开展交流、协作、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和能力。学校应发挥校园文化在职业素质养成中的教育功能,充分借助校报、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作用,加强学生管理、体能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社团和各类兴趣小组为依托,开展技能竞赛、素质拓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营造优良的校风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建设校内学训一体实训室、教学工厂、校办企业等多种生产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习、参观考察、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多途径给学生提供观察、模拟和体验的机会。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学生在积极融入团队逐步学习实践、体验内化的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个性特征,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体验学习快乐,完成自身的成长,实现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3.积极营造成员间协商与理解的氛围
实践共同体建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共同体的活动中并从中获得发展与成长。个体学习所获得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共同体中文化的吸收以及身份的融入。实践共同体中教师、企业行家甚至有经验的学长应当担当“教练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发挥脚手架作用。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实现合作学习。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创建职业素质网络课堂、运用在线聊天、博客等群体协同作业工具,开辟透明、开放的交流空间。成员间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论坛、研讨会、虚拟交互平台等多种形式对话交流,让全体成员能跨越时空局限,突破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约束,更具灵活性和便捷性地进入学习。
学习评价应与情境化的教学过程相一致,采用学习档案袋、表现性评价等方式。教师专家、学习者在内的共同体所有成员都应参与评价过程,侧重学习者身处动态实践情境而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的积极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关注个体对学习伙伴、学习指导者乃至整个学习共同体的成长与发展所做的贡献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再次评价。
五、小结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人类学对学习的诠释,是一种理解学习的方式。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概念引入高职职业素养教育,焦点在于高职院校要强化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理念,将职业素养的内容融合到专业教育中,依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形成全方位互动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强调重建教育交往和沟通,师生有共同的学习信念和愿景,在实体或虚拟的实践共同体中,逐渐形成内部组织文化,共同解决问题。学生持续地在实践中学习、共享和反思,获得该共同体具体体现的信念和行为,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转变为共同体的核心成员,从而成长成材。
参考文献:
[1]莱夫,温格著,王文静译.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爱芹.情境学习理论的人类学视角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8(7).
关键词:专企融合;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
实训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某一种技能,在专业教室中采用边学边练的形式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教学场所为专业教室,教学方式为边学边练,与实验实习有所不同。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仍然缺乏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实训条件普遍较差、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和社会期望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这一状况,高职研究人员提出了“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探索。按校企合作的程度来划分,可将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分为3种形式,一种是学生进厂式,另一种是企业进校式,还有一种是校企合一式。校企双方联合组建管理机构,安排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进厂、进校,学校是工厂,工厂也是学校,校企合一。校企合一是工学结合的较高层次。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工学结合下的实训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程度决定了实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现有校企合作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实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1、“专企融合”模式的相关概念
1.1 校企共同体
一般的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基于各自利益就某些方面达成一致,这种基于各自眼前利益的合作是不稳定的,实质是双方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着“两家人”的事情。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校企共同体是指企业与高校联合创新的实体。校企共同体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文化共融为切人,以师资共建为核心,以课程共定、教学共管、基地共建为依托,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校企共同体突破了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它由“两家”的“合作”走向了“一家”的“一体”,也就是企业和学校成了“一家人”,共同孳生一个“生命体”。
1.2 “专企融合”模式定义
“专企融合”模式是在校企共同体背景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电子系结合自身的特点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专业和主流企业深度融合成立三级学院,三级学院是一个校企共同体。信电系成立专业现代化建设委员会,由学校(信电系)、行业主流企业、行业权威专家(政府)三方组成,每年召开1~2次会议,专题研究信息电子系专业发展问题。每个三级学院成立相应的院务委员会。“专企融合”模式更易彰显专业自身的特色,使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更易适应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校进行企业真实项目课程学习、开展企业真实情境实训,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就业。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遵循共同规划、共同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的原则。
1.3 “专企融合”模式的理论依据
“专企融合”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校企共同体理论。“专企融合”模式下的三级学院是校企共同体的一个继承体,它继承了校企共同体的全部特征并具有自身新的特性。校企共同体和“专企融合”模式下的三级学院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父类和子类的关系,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即三级学院这一实体也是一个校企共同体。一般来说,一家主流企业主要从事某个行业(专业),专业和企业的融合程度更为紧密。
1.4 “专企融合”模式的现状
1)东忠软件学院正式挂牌并运行。2010年7月6日学校与东忠集团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10月10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东忠集团共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东忠软件学院”签约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东忠软件学院是软件技术专业和主流企业东忠集团深度融合的一个校企共同体,这标志着“专企融合”模式正式确立和实施。
2)东忠软件学院院务委员会正式成立,成员包括校企双方的领导、专家、教师、技术工程师等,其中学校3人,企业4人,不定期出版院务简报。现已经召开院务会议4次,今后计划每月举行一次院务会议。
3)双方共同规划东忠软件学院的发展目标,将东忠软件学院建设成为省内有特色的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将企业培训模式引入学院,为企业培养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在校内建立对日外包项目开发平台,提供企业服务外包的真实环境,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4)双方初步建立了“专企融合”模式的运行机制,双方正在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工程师来校上课,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等。
2、基于“专企融合”的高职实训模式和具体实施
基于“专企融合”的高职实训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企业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员工进行培养,企业和学校专业的融合是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和现有实训模式相比较,基于“专企融合”的高职实训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图1所示。
实训模式贯穿了4个主要环节:激发新生对从事专业的兴趣、课程项目提升基础专业能力、真实环境项目提升综合专业能力和工作室项目提升实际专业能力,这些能力是逐次递进的。实训模式的2个关键是校企双师团队建设和项目化课程建设,实训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校企双方融合在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下面对实训模式各个环节和具体实施进行说明。
2.1 重视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校企双方制订新生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企业的职业素养培育课程(包括新生参观企业、有关企业讲座等)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邀请企业员工(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来校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要从事的专业。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如朝礼、考勤管理、写周报、礼仪等多个方面)植入到日常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安排新生在软件企业实训2周时间,了解软件企业的总体情况和具体工作等。这些内容的教育主要是激发新生对专业的兴趣,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2.2 重组实训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模式,校企共建联通岗位的课程体系,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职业导向、能力本位为依据,重组、整合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突出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采用课程项目、企业真实项目、工作室实际项目和企业真实情境实习4级实践教学层次(其中前3项属于实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 改革课程项目的教学方法
“做中学”是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基础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近两年来,专业教师参加了项目化教学的有关培训并通过测试。在软件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进行项目化教学、完成教学活动设计、编写项目化课程教材等。下面以“Java语言编程基础”课程为例来说明具体做法。
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成立4人项目组,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开展软件项目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并完成整个项目,使学生学做一体化。
作为课内学习项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整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本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模块),每个工作任务需要一次或几次课来完成。课堂项目教学主要按照任务演示、任务引入、示范引导、学生模仿、纠错深化、归纳提高、巩固总结“七步教学法”来实施,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提问、作品展示、教师启发、示范讲解、提问讨论、个别辅导等。在每次课的教学中,一般先采用提问的方式复习前一次的知识内容并进行任务演示(主要在课程开始阶段采用,使学生明确任务),并引入本次课的主要任务。为了完成主要任务,每次课要设计5个左右的辅助任务,任务难度逐渐增加。教师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在课内跟着做,模仿操作完成。在纠错深化阶段,教师要讲评或学生互评存在的错误并纠正,然后学生独立完成相对复杂的任务。在归纳提高阶段,师生共同总结,寻找规律,理解理论知识。在巩固总结阶段,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次的主要任务,师生共同总结并布置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主要完成一个课外学习项目——购物管理系统,将按照课内项目同步实施,目的是让学生应用课堂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按项目小组来完成。
2.4 构建真实实训基地
校内东忠软件学院学做合一教学场地约有1 100平方米,建有4个日语教室、3个专用开发室、4个软件实训室和3个项目见习室,东忠集团现已投入实训设备约200余万元。以校内东忠软件学院一体化实训基地为依托,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满足学生综合项目实训需要。在具体的实施中,学生的实训活动是在真实项目环境中进行的。整个实训环境和东忠集团的真实开发环境保持一致,使用的实训项目是东忠已经完成的软件真实项目,实训师资来自东忠集团的工程师担任项目经理,班级采用小班制形式,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以企业项目开发的流程来完成实训任务。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东忠集团质量保证部的人员定期来校对项目进行阶段评估,向各个项目小组反馈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定期修改完成。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得到职业素养的锻炼。
2.5 多形式提升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
利用教师工作室实际项目、兴趣小组、ACM程序设计大赛、东忠杯软件设计大赛和浙江服务外包大学生竞赛等多个平台,给学生创造实际项目环境,吸引学生参加项目团队,提升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
2.6 组建课程建设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团队
实训教学团队由专任教师和来自东忠集团的项目经理或工程师(兼职教师)组成,主要工作是改编企业的实际项目使之适合实训教学,双方共同讨论和学习,共同编写项目化的教材并使之系列化。双方共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东忠集团已派8名兼职教师在东忠软件学院授课,专业教师到杭州东忠集团进行6个月的项目实践,目前,已有4名教师完成这一工作。
3、基于“专企融合”
的高职实训模式成效
3.1 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企业的认可
采用基于“专企融合”的高职实训模式,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生对项目化教学给予肯定。笔者曾对学习“Java语言编程基础”课程的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2 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大大提高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专业对口率大大提高。近3年来,在东忠集团就业并从事软件项目开发的人数分别是16人、32人和49人,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3.3 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成绩获得突破
在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大专组银奖(二等奖)1个,铜奖(三等奖)2个;在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有4名学生获得三等奖,3名学生进入团体项目决赛并获得三等奖;在第一届浙江服务外包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专科组2个二等奖,上述比赛均是历史最好成绩。
4、下一步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1)项目化课程开发、特色实训课程建设是将来的主要方向,校企双师团队要共同编写有特色的软件项目化教材并形成系列化。
2)校内建立项目开发平台,由企业工程师、学校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项目开发团队,不但为学生提供企业项目的真实环境,还可以使学生在学校里零距离接触软件项目开发岗位,实现学生在学校内的企业化岗位培养途径。
3)专业教师要定期去企业参加软件项目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项目开发能力。
一、国培课标的种类
国培课标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项目设计,共有66个课程标准(还有1个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具体分布如下:
表1. 国培课标分类统计表
二、国培课标的结构
每个国培课标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总体框架如下图:
课程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建议课程内容——维度(三个)模块、专题、学时、内容要点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课程结构要求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实施建议附: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图 国培课标框架图
三、关于“课程目标”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一般提供“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做参考。
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不同项目、类别、层次、岗位对象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例如: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通过主题式培训,研究问题,分析案例,总结提升经验,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区域学科教学与教师培训带头人。
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围绕新课标的贯彻落实,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研究典型案例,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将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县域农村学校骨干教师。
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实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师培训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
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针对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一线骨干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提升培训者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具体目标的确定,根据培训的具体任务要求、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内容维度和模块制订。
四、关于“建议课程内容”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二部分是“建议课程内容”,其设计原则遵循: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加强师德和专业理念教育,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既适应现实需求,又突出课程内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
建议课程内容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作参考。一般安排三个维度,如中、小、幼、特教师的培训内容根据国家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提供学时建议和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是对专题内容的简要说明,可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例1. 中小特教师培训的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2)。
例2. 培训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3)。
例3. 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4)。
五、关于“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三部分是“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或建议:一是课程结构要求,二是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三是实施建议。
1. 课程结构要求
每个国培课标为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课程提出了原则性的课程结构要求。如, 中小学学科教师培训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5):
原则上,每个维度浮动比例不超过5%。
又如,学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6):
2. 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
这主要是针对短期集中培训开展主题式培训提出的要求。主题是集中培训的核心内容。培训课程均围绕主题设计和实施。培训机构可根据学科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学科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或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某一个侧面,形成培训主题,按照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的要求,设计出主题化的课程。
国培课标在这一部分为培训机构提供了若干个供选择使用的主题,当然,培训机构也可根据上述要求自定主题。
3. 实施建议
一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1)教学方式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课程实施要将理论与观摩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经验总结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理论学习要强调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要注重能力提升,交流研讨要注重学习共同体打造,反思体验要针对教育教学行为改进。
二是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在专家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三是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强对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2)培训团队建设建议。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备课、进行过程指导等工作。
二是要组建高水平培训团队。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合理搭配,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原则上不少于40%。
(3)课程资源利用建议。一般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根据培训主题和课程目标的需要,为参训教师选配适切的阅读学习的文本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化资源,加深学员队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培训课程的功能。
二是培训团队主讲专家应向参训教师提供教学课件、讲课提纲、任务设计等培训课程资源,为持续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把参训教师作为重要培训资源,建立班级虚拟空间,整理发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员学习产生的有价值的鲜活的生成性资源,并尽可能提供给每位学员进行分享交流。
四是培训机构应全面开放校园资源设施,其中包括图书馆、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等。应当及时向学员提供机构内相关的学术交流信息,允许学员进入任何教学场所参与学习。
(4)培训效果评价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价。
二是要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培训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三是要注重对学员培训前后改进程度的测评。
六、关于“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每个国培课标都附上了“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为培训机构开展主题式培训提供方案设计的范式。一般格式为:
项目类别:××××××
培训时间:×天(×课时)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用下列表格形式列举,见表7)
关键词:区域产业;汽车前市场;高技能人才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使以职业教育为己任的高职院校的存在与发展成为了可能。自21世纪以来,我国已基本达到给每个地级市至少配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影下,高职院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高职院校也因此成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息息相关的教育机构,其职业教育应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而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就是专业,它是人才培养和服务产业的载体。专业教育对于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应当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服务区域产业的能力,从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于2001年获浙江省教育厅批准设置,2002年开始正式招生,2009年被评选为杭州市属高校市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选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杭州市政府于2008年提出将汽车产业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从汽车工业整个发展现况来看,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的专业人员更是突显出从业人数和业务质量上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汽车工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道瓶颈。为了适应区域汽车行业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汽车制造和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让专业更好地服务于产业,更好的探索一条适应区域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汽车后市场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确立专业建设思路,明确专业培养定位
杭州市政府于2009年提出,将在大江东区域开辟出一块占地面积达35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园区,作为大杭州概念下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在杭州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大调整的背影下,我校与青年汽车集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合作,同年成立的校企共同体――青年汽车学院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平台,双方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邀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和行业专家举行工作任务分析座谈会,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及当前杭州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组织教师和专家研讨专业设置的调整方案,在现有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基础上,采用由总成到整车再到专门化培养,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动态阶梯上升的动态的改革思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积极与青年汽车集团开展“定向培养”通过青年汽车集团选拔的形式组建班级,按青年汽车集团工作岗位的要求,开展专门化的培养。通过“定向培养”,使青年汽车集团在基础建设的同时开展汽车制造类高技能人才培养,从而有效解决产业转型升级初期的人才需求的空档。
二、构建基于岗位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课程建设
以青年汽车集团成功的职业培训课程为基础,结合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课程与行业技术标准相衔接。按“稳扎首岗胜任能力,突出岗位适应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建立适应岗位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创建课程建设团队,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项目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1.构建基于岗位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
构建基于岗位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四个部分。第一学年,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学习必备基础知识;第二学年,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主要以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平台为实操场所,第三学年,进行顶岗实习及毕业环节,主要以校企共同体及主流企业为实习载体,对三年所学的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升华。
2.实现学生的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对接
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院积极与主流大企业进行合作,依托企业开展职业指导,推行“岗位型”实习,有效地解决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顶岗实习积极性不高,实习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破解了学生的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紧密”对接的难题。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之际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具有良好的职业认同感,稳定的工作心态和较强的专业岗位能力,由此才能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学院借助主流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实行由基本工作能力测试、职业兴趣测试、职业性格测试3个模块组成的职业性向测试,可以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职业潜能。通过学生职业性向测试,有针对性地实施企业化的职业指导,制定详细的职业发展方案,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在的职业能力。同时,根据职业性向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引导、安排合适的学生的实习岗位,实施学生与员工一体、实习与岗前培训一体的“岗位型”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完全按照企业岗位技能标准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最终使学生岗位实习技能掌握与企业岗位技能标准要求“紧密”对接。“岗位型”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职业以及岗位的认同感,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工作的稳定性。对产业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岗位型”实习模式已在学院3个专业推广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重建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根据教学改革的专业思路,将传统教学课堂打造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区,同时在整个建筑布局中融入专业和文化氛围,根据专业的教改思路,对传统的教室进行了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区的改造,同时对整个大楼进行职业文化氛围的布置,在教学楼中创建三条具有汽车专业底蕴的文化长廊,营造专属的青年汽车文化的教学氛围。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组教师共同研讨努力下,系统的优化了现有的教学方法,从原来传统的教学,逐步转变成为“教学做合一”、“做中学”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学场所也改变为专业实训室或理实一体化教室,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着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加大实训教学环节教学力度。在2014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训环节已逐步提高到总课时数的58.6%,在三年培养方案中,根据实际岗位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第一学年,通过参观走访行业内相关企业以及校内实训基地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专业定位,以及岗位特点,来完成对本专业的认识实习,;第二学年,通过集中培训考取必要的相关岗位技能证书,比如高级汽车修理工证书,来达到快速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第三学年,通过完成顶岗实习等相关培养任务,加强岗位实际能力的培养。
4.“专业化”向“专门化”转变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青年汽车集团为主要校企合作对象,同时引入了众泰汽车集团、浙江奥通汽车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以“定向专门化”培养的方式,缓解了杭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初期的人才需求。“定向专门化培养”是指学生在开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两年学习,第三年由汽车制造企业选拔组班,按汽车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开展专门化的培养。通过“定向专门化培养”,使汽车制造企业在基础建设的同时开展汽车制造类高技能人才培养,从而有效解决杭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初期的人才需求的空当。校企共同体下的“定向班”培养方案将由汽车企业全程参与,根据汽车产业“前市场”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定针对定向班的企业化培养方案,定向培养期间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进行管理,并纳入企业岗位技能培训体系,真正实现毕业生的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紧密”对接。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大大促进了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每年还能接收大量的毕业生顶岗实习和就业。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于2009年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立项,同年被评选为杭州市属高校市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选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在龙头专业的带动下,我院其他汽车类专业群的建设也卓有成效,与区域产业发展产生了良性互动。职业教育源于产业发展的需求,而专业可以有效地为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帮助,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应是高职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在办学体制、教学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改革与创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高职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作者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专项课题“基于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成果(课题编号:kyjd201412)
参考文献:
[1]张雪武,方从严.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3
[2]叶鉴铭,徐建华,丁学恭.校企共同体[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作为龙头学校,我校按照纵向切块、分级管理的原则,将所有班级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结构一致、类似完全学校的“教学部”四个。“教学部”设部长1名,副部长3名(分管教学、教研、德育),各教学部安排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骨干教师若干。教学部分别由学校中层干部后勤主任刘芳、教导主任万照红、办公室主任肖云康、教导副主任王军任部长。教学部成员共有49名老师。结对学校有9所小学。其中第一教学部组员__名老师,结对农村学校是__学区的三苏小学、__小学、__小学。第二教学部组员__名老师,结对农村学校是__小学和__小学。第三教学部组员__名老师,结对学校是__小学和__小学。第四教学部组员有__名老师,结对农村学校是__小学和__小学。
经学校行政研究,于20__年9月与__学区九所小学结对帮扶工作的启动拉开了序幕,并召开了“教学部”工作会议。明确了“教学部”职能,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措施和目标,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要求各教学部按照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充分整合优质教师资源,多种形式提升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水平,扩大优质教师队伍 ,大幅度提升结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推进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通过宣传和政策导向,广大中青年教师都能够理解和支持,各教学部教师都能按计划安排如期到帮扶学校支教,共同提高,达到优质资源共享。四个教学部与结对学校行政联系,针对本部教师与结对学校教师的特点,每期与帮扶的九所小学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帮扶活动,有骨干教师带教、优秀课例点教、青年教师支教,专职教师走教、跟岗培训等帮扶形式。
骨干教师带教
一是课例示范。各教学部的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堂示范课,通过示范课对结对学校教师进行带教。我校在教研课安排时,把各教学部教师执教的时间、科目相对集中,这样就便于了结对学校老师到校听课、研讨。
二是专题指导。各教学部的骨干教师针对结对学校的焦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现场互动。专题讲座的内容有:3名名工作室的专家(__、__、__)作有关学校管理、数学教学和英语教学的讲座,有__、__老师的班集体建设管理经验介绍、班主任培训等。如20__年的3月7日,市教坛新秀__老师到__小学作了《做幸福的老师,幸福地做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所有到会的老师们无不为之感动,老师们无悔地用生命诠释着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幸福教师”的全部意义: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
三是跟岗培训。结对的各个学校每学期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选派十多名教师到我校跟随骨干教师进行为期3天的跟岗培训。跟岗学习备课、上课班级管理、作业批改等内容。
2. 优秀课例点教
每学期初,__附小与共同体的9所学校分别组织各校骨干教师,根据本学期的重点、难点自定课题,形成优秀课例,共同体学校教师可按需点课,走进教室观摩。让共同体教师分享优质课堂,锤炼课堂,取长补短,各有收获。
3. 青年教师支教
各教学部精心挑选具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每期有6天到结对学校,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相互探讨,真正提升共同体学校的教学水平。如:20__年__月20日,我校优秀教师__到____小学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让我们一行第一次感受到了8个人的课堂。
据不完全
一、教师共同体知识管理的价值思考
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背景下开展的教师知识的产生、交流、分享、转化等活动。知识管理的这些活动不仅改变了教师的知识观、学习观,而且促进了教师个体知识管理的能力。
首先,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张扬了教师个体在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师的知识观。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教师个体存在的公共产品,是理性、权威的象征,是普遍真理。而知识管理立足于教师是知识生产者的理念,唤醒了教师对知识的主体意识,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生产者,教师群体是知识生产的重要群体。与此同时,知识管理也改变了教师对知识性质的一元认识,也即是把知识仅仅等同于那些已被编码、存储、可传播的显性知识。事实上,知识不仅是指那些已经为人们达成共识、被编码、传播的显性知识,同时也包括存在于不同个体之中的缄默知识,即生动的、个性化的教师内隐知识。
其次,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激活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教师的学习观。在为教师学习设计的传统环境中,教师仅被视作知识的储存器,那些脱离了生动教育情景的理念、规律、原理通过接受的方式,充斥于教师的心灵。知识对教师而言常常产生一种悬置感、遥远感。教师们统称它为“理论”,它与教师自身的经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知识连续体中的两极。这种“理论”一旦从生动的教育生活中抽象出来,就成了“风干了的,去掉了一切偶然的、个别的因素之后的”符号系统。教师只有在与具有“理论”背景的个体或群体对话时,如申报课题、论文写作等外因活动时,才会极不自然地、生吞活剥地运用这些概念符号系统。而在他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经验层面的知识互动与共享、面对面的知识传播与创新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然而,教师对“理论”的心理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渴望拥有超越于个体经验的强大思想支撑,以诠释其教育行为的合理性,他们对自身的经验常常缺乏自信;另一方面,他们又拒绝远离其知识表征系统的抽象概念符号系统。因为,一个新概念的创生是基于丰厚的学术背景,是学术群体的文化产物。教师对这一概念的情景意义的赋予常常是无能为力的。而这一环节对知识的内化却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教师内化知识的活力。因此,无论是“理论”知识的经验化,还是“经验”知识的理论化都不是知识两极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具体情景中的不断融合、升华的过程。
如果把学习过程仅仅理解为由外向内的过程,那么教师的学习往往是他主的。如果把学习过程理解为由内向外的表达、交流、分享的过程,教师就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决定着表达与交流的主题和形式。同时,教师在交流、分享、转化的活动中改变了对灌输式学习观的认同,进而改变了对自身学习行为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以下学习观的认同:(1)教师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的知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整合体,其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并非自然而然的事,这一转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既包括了群体知识的不断个性化,又交织着个体知识的群体化的过程。而这些复杂的过程都有赖于教师积极主动的构建活动。(2)教师的学习是在群体背景中进行的。教师的学习不仅是人境互动的结果,更是人与人协作、对话的结果。怎样的社会情景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呢*9芽Brown和Duguid(1991)指出了叙述法、协作以及社会结构在学习、知识传递、经验解释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这些活动经常发生在被他们称为“实践社群”的非正式社会组织中。[3]在实践中,教师们的自由式的集体备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就是其具体形式,(3)教师的学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对应。也即通过“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方式完成。教师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需要将抽象的符号系统具体化,也即用自身的经验来解释理论,赋予抽象符号系统以内涵,这就是“我注六经”。此外,教师的理论学习还可以通过对经验行为的理论诠释来真正内化理论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六经注我”。这样,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断对应(这种对应可以是个体独立完成,也可以是教师群体的互助),使教师对自身的经验行为作出预测并加以控制,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意识。
再次,教师群体的知识管理促进了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能力。教师群体背景的知识管理是以教师个体内隐知识的外化为基础,以个体知识的群体交流、分享为中介,以外显知识的个体转化为宗旨的知识管理过程。在构建教师共同体实践中,只有教师个体充分挖掘自身的缄默知识,并在群体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观点的共享,同时通过外显知识的个体转化实现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是教师对自身经验的升华,通过教师的反思、交流、编码与传播实施教师对个体知识的管理,使经验成为自觉意志,因此,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与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是并行的。这不仅意味着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是以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为基础,同时表明共同体的知识管理也强化了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意识与能力,最终使教师养成个体知识管理的习惯。
二、教师共同体知识管理的参照模型
“SECI模型”(Socialization社会化;Externalization外化;Combination结合;Internalization内化)是日本学者Nonaka和Tadeuchi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4]这一模型被认为是用来描述组织中产生、传递及再造知识的严谨且实用的方法。简单地说这一模型包括:一种互动动力--传递;两种知识形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三个层面的社会集合--个人、群体、组织;四个“知识创造”的过程--社会化、外化、结合、内化。
(1)社会化:从缄默知识到缄默知识,也是个体交流共享缄默知识的过程。用“社会化”一词主要是强调缄默知识的交流是通过社会或团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来进行的。最常见的就是学校中惯用的“师徒模式”。
(2)外化:从缄默知识到外显知识。通过努力,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缄默知识转化为外显知识,并将之成为人类的公共产品。外化是知识创造的关键,因为知识的发展过程正是缄默知识不断向外显知识转化和新的外显知识不断生成的过程。个体主要通过将自己的观点和意向外化成为语词、概念、形象等在群体中传播与沟通。
(3)结合: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更复杂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转化,个体抽取和组合知识的方式是通过文献、会议、网络等实现。
(4)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已经外化的显性知识在个人及组织范围内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主要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实现这种转化。
1998年,Nonaka和Konno又为该模型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场”,[5]就是一个进行知识动态转换和产生相互影响的场所。Nonaka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场”--原始情景型:个人之间共享感觉、感受、经验及思维模式的场所;集体互动型:隐性知识实现互动的场所,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对话与比喻,网络型: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互动的场所,通过它,人们可以将新的显性知识与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在整个组织中生成新的显性知识,演练型:为显性知识向隐性的转化提供场所。“场”是Nonaka针对其SECI模型的实践构建的一一对应的现实空间,他强调任何组织都不能忽视“场”的建设。这一知识创造的模型同样经典地刻画了教师的知识创造与学习过程,对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因此,我们把“SECI模型”作为教师共同体知识管理的参照模型,并在知识管理实践中加以丰富与拓展。
三、教师共同体知识管理的运作策略
由于教师群体组织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特质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主要包括以校为本的共同体和校际的共同体。以校为本的共同体是指某一学校内部的教师群体,这些群体的构成无论从知识背景,还是年龄结构上看都存在着差异性。事实上,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以校为本的教师共同体的构建是极为普遍的。这一共同体的存在对新成员而言是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极为有效的途径。问题的关键是在一个共同体中,核心成员的专业水平极大地影响了新成员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使共同体成为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这正成为人们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焦点问题。一种卓有成效的做法是,相关学术团体介入教师共同体的活动,这种方法能促进共同体多层、多元和多维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模式。
教师专业共同体还有另一种组织形式,那就是校际的专业共同体。他们往往是各学校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他们在不同层级的教师教育机构的组织下,成为校外专业共同体中的成员,形成了具有一定相似专业背景的共同体。尽管这些教师群体在继续教育的实践中遭遇了太多的失望与沮丧,但是,这种共同体仍将长期存在。积极的做法将不再是责难,而是对教师群体如何成为实践共同体的探索与尝试。如何在组织背景中通过对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促进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呢?
升华教师个体的已有经验。教师的经验尽管是个体的、内隐性的,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外化。那么如何升华教师的个体经验呢?在实践中我们既关注了教师显性的知识经验,也展示了教师隐性的知识基础。当教师来参加学习活动时,他们必须上交一份自己最满意的教案与论文,还包括用叙事的方式阐述的个人的职业经历一份。教案折射出教师对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法的理解;论文反映了教师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也反映了他与外界对话的概念体系;教师的职业经历有助于我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生态学的分析。
教师已有的经验资源是我们进行知识选择与传播的基础,为了让个人的、隐私的经验成为班级的公共产品,我们开展了三种类型的活动:首先,交流个人的职业经历。我们开展了“我是谁?”的主题活动。活动开始时让教师在职业生涯曲线上标识自己的发展现状,并思考我曾经是一位怎样的教师?将来想成为怎样的教师?在小组内围绕这两个问题交流自身的职业生涯。然后选择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师向全班陈述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构想。其次,交流教学设计。主要讨论各教学设计中折射出的教师的学科背景知识、教学法知识,并对之进行价值判断。再次,开展论文点评活动。教师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究竟如何?在论文点评活动中,从教师对论文写作背景与主要观点的叙述中,同伴群体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共同对其论文的观点、例证、行文乃至反映出来的思维方式、研究习惯等进行全方位的评论,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反观自身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态度、方法等有进一步的提炼。
设计交流、分享知识的各种学习场。在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中,我们创建了有利于教师知识创造的各种学习场:(1)研讨型的学习场。主要在教室中,研讨活动的价值取向是赋予抽象的理论以现实的意义,教师们经历理解和诠释概念、符号系统的过程。(2)沙龙型的学习场。主要活动地点是寝室和茶室,活动的价值取向是对结构不良的教育教学问题展开讨论,尽管最终无法达成共识,但教师们认为,在宽松的场景中会闪现更多的智慧火花,也能学会了解、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策略。(3)实习型的学习场。主要在教师培训的实习基地,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同时,选择新教材的内容进行研讨性的教学。在说课、评课、上课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不良教学行为的转变。(4)展示型学习场。主要是各种大型的教学展示活动的舞台,活动的价值取向是让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群体了解该共同体,同时通过现场的提问、质疑和对话,开放共同体业已形成的群体意识,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师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提出质疑,进而,让共同体的成员意识到从更大背景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与价值观。
通过案例教学实现外显知识的个体转化。教师的理论学习是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问题的关键是,怎样的学习模式对多数教师是有效的?有学者认为[6]教师的理论学习是一种嵌入式的学习,也就是把理论嵌入于丰富的案例之中,因为案例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1)背景与问题;(2)情景的纪实;(3)引发议论分析的内容;(4)对课堂现象的诠释。基于问题的、具体的和叙事式的案例从形成到教学活动的进行都体现了对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行为。其一,案例的撰写是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是由学员自己整理、撰写的,虽谈不上经典,也不一定蕴涵丰富的理论背景,但它来自教师的教学实践,是鲜活、生动的,是教师们感到困惑的想解决的问题。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对自身教学活动的理性反思,也就是把教师隐性的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其二,案例教学活动是知识的分享活动。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例被选择作为对话与交流的材料,撰写者在小组中详细描述这一案例发生的背景、写作的意图、蕴涵的教育教学问题,有故事、有情节地展开案例叙述,其他学员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案例教学就在对话与倾听中进行着,接着,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阐述小组的案例与讨论的结果。其三,案例教学是显性知识内化的过程。案例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是活动组织者对案例讨论活动过程的评价,以及自身对不同案例中蕴涵的教育问题的见解。
构建教师校际实践共同体。一个实践共同体不同于一个为着学习目的而聚集在一起的教师松散群体。温格(Wenger,1998)在描述实践共同体时界定说,“一个实践共同体是一个诸多个体的集合,这些个体长时间地共享共同确定的实践、信念和理解,追求一个共同的事业”。[7]实践共同体不仅具有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包括共同的目标、协商的意义、实践,而且个体与个体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系统,每个个体在系统中获得了身份。这种实践共同体超越了以校为本实践共同体的人际或利益关系的束缚,他们围绕对知识的需求和协作与对话文化的形成进行动态的构建。因为实践共同体是建构在协作基础上的,真正意义的协作不是流于形式和机械的分工,而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分工只是技术层面的事实,个体与个体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相互依赖与情感认同。每一位成员的知识外化都是协作活动的基础,而外化的教师个人知识是教师通过实践而形成的经验性知识,它虽然有可能是“缄默”的,难以言传的,但却是可以对话的。这是因为教师通过实践而形成对问题的看法,他的经验主张对教师群体而言是去权威性的,在针对同一主题展开的交流、对话过程中,教师充分意识到不同观点在同一时空中的并存与碰撞,并学会欣赏与接纳不同观点,由此而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内涵与特有的话语体系。
然而,仅仅从事相同的工作或拥有同样的头衔是远远不够的,实践共同体需要通过共同的活动促使其维持关系、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因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一方面要致力于拓展实践共同体与其他组织机构的联系,另一方面应以任务为导向继续开展对实践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活动,最终引导教师个体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卡尔。弗莱保罗。知识管理[M]。徐国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
[2]毛亚庆。知识管理与学校管理的创新[J]。教育研究,2003,(6).
[3]德普雷等。知识管理的现在与未来[M]。刘庆林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0.
[5]Nonaka,Ikjurio,(1998),The Concept of ″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40(3):40-50.
【关键词】构筑理想课堂;《主题文件夹》建设;优化网络教研
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中,原本教研即满足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又立足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对促进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按照新《纲要》的要求,我园积极拓展原本教研内容和新模式,立足原本实际,以研促教,努力寻求有幼儿园自身特色的原本教研之路。
一、以“构筑理想课堂”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教研模式
课堂教学研讨是幼儿园最基本一种的教研模式,我园把目光聚焦于课堂,立跟课堂,进行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探索,通过“精品教案分享”、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教学比武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将原本培训直接走进课堂呈现课程的魅力,让教师充分“卷入”到课程当中来,在参与中提高。
(一)立足课堂,强化基础教研
幼儿园教研活动已形成制度化――每周周二集中教研活动,每周五年段组活动,平时根据计划每月安排一次大型教研活动。通过“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培育,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支架式”理论学习、“问题挂牌式”专题讨论、“互诊互评式”集体备课、“滚动推进式”导师制度等,不断锤炼教师的教学技能,积淀教学基本功。
(二)抓住问题,重视应用教研
以教研组、年段组、帮教组为平台,以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焦点进行研究,具体方式和过程:“靶子课”呈现问题;“原点叩问”聚焦问题;“示范课”解决问题;“透视课堂”生成观点;“经典反哺”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性。实施青年教师模仿课、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抓准共性问题,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三)找准点子,加强专题教研
针对本园教育教学情况,组织开展了主题课程研讨,语言领域专题研讨、健康领域专题研讨、科学领域专题研讨、礼仪教育研讨等,我们先采用“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运用集体的智慧进行疑难的解惑。然后鼓励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在实践――在反思”的途径进行,直到教师教师获得较为满意理想的结果为止,从而提高教师教学、反思及改进能力。
二、以“落实主题课程”为目标的《主题文件夹》建设的主题课程教研模式
幼儿园《主题文件夹》的内容是以年段为单位,共同讨论、制定、收集,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主题的确立,目标的制定,主题计划、教案设计、主题下环境创设、家园互动、幼儿活动过程的记录、幼儿发展评价、活动反思等课程实施全过程。
通过主题课程研讨进一步完善《主题文件夹》的创建,要求教师将活动方案、活动后的反思、听课教师的评价、方案的调整计划及时予以汇总和整理,最终形成完整而有质量的文字资料,作为今后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借鉴。我们通过这样的操作流程开展:年段组教师集体备课――第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评课 、研讨、业务园长的指导――第二次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评课 、研讨――第三次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的听课、评课 、研讨,总结,形成最优化的教案,收集到主题文件夹中。通过这样的主题课程研讨,促使教师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尤其让教师探究“是什么”、“为什么”,逐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智慧,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主题文件夹》的建设过程,培育了教师的反思文化,倡导了教师的行动研究文化,使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改变教育行为,从而落实课程质量。
三、以“教师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为特点的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模式
(一)以点带面,倡导个性教研
我园注重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营造学习文化,培育反思文化,鼓励教师多阅读,多写作,倡导行动研究文化,立足教研,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
倡导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课题不求大,不求异,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求教师的科研要研究真问题,科研的成果要能实实在在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有多个课题成果获奖。教师人人撰写论文、案例,多人次在市级获奖。
(二)依托信息技术,深化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利用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新型教研模式。
1.电子备课──上传教案交互修改,实现资源共享
备课是提高现代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幼儿园历来把集体备课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集体网上备课,跨越了时间、空间甚至学科的限制,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上进行专题研究。
2.博客论坛──借助网络平台展示自我,收获研究乐趣
2006年,幼儿园全体教师均注册了教育博客。通过教师博客平台,构筑了一种资源共享、自主化、互动式的园本教研新模式。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以来,园领导更起到了率先引领作用,经常参与网络研究,网上评课,发表观点并及时整理发表日志。
3.班级博客――借助网络平台,快捷有效地开展家长工作
班级博客、幼儿博客已成为幼儿园家园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博客上与家长共赏孩子的教育问题,给家长提供正确的育儿及教育点子,深受家长的欢迎。
几年来,我园通过构筑理想课堂、《主题文件夹》建设以及优化网络教研这三大模式,通过强化基础教研、重视应用教研、加强专题教研、倡导个性教研、深化网络教研这五条主线为教研路子,以传统教研+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园本教研为教师的发展和研究搭建交流平台,使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发教育智慧,改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起点
行者,是理想主义的实践者,是行走田野的思想者。几年前,我写作《做新教育的行者》,想以富有个人色彩的和所处地域特征的行动诠释新教育的精神世界,想以不断跋涉的脚步涅为新教育的一道风景。在这行进的道路上,新教育研究会是一道对我和研究会团队而言别样的风景。
2007年2月2日,江苏省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下简称“新教育研究会”)经省教育学会和省民政厅正式批准。
在角色定位上,新教育研究会是江苏省教育学会领导下的二级学会,同时,由于新教育实验是全国性的研究活动,所以,研究会将与新教育研究院密切合作,发挥其“孵化器”功能,及时推广研究院对新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邀请研究院的研究员深度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形成研究合力,共同推进新教育发展。新教育研究会的各种活动、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也及时通过“教育在线”和新教育杂志与新教育同仁分享。
受朱永新教授的委托,由我负责筹建新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并把秘书处设在海门教育局。为此,我们成立的筹备组,于2007年6月到7月,向省内各新教育实验区与新教育实验学校发出了发展会员和推荐理事会成员的通知。之后,陆续收到回执。经过与新教育实验部分核心团队成员的多次磋商,初步确定了新教育研究会的理事会成员。与此同时,筹备组向省内各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发出了优课评比和论文评比的通知,秘书处也陆续收到各地报来的录像课和优秀论文。
2007年11月16日,第一次研究会成立预备会在我的工作室召开了,我、储昌楼、李宜华、吴勇等围桌而坐,研究会的工作就这样以完全务实的姿态拉开。我们详细讨论了新教育研究会成立会的议程、论文评比的规则、数量和评委成员,优课评比的规则、得奖数及评委等。那段记忆,紧张而忙碌。秘书处成员每天加班,编印了研究会会员手册、论文集、会务指南等,落实了会议中的优课评比安排,新教育论坛等重要工作,制作了理事聘书、论文、优课获奖证书等,海门新教育团队还为大家编印了《2007'海门新教育拾粹》,拍摄了海门新教育专题片,各实验区为论文和录像课的选送也做了大量工作。
2007年11月23日晚七时,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预备会召开。我记得在第二天的成立大会上朱永新教授脱口成章,将多年来对新教育精神的思考第一次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的阐述。
在这次大会上,也明确了新成立的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内容:
1 组织理事会议。定期召开理事长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和理事会议,研究新教育研究会的具体工作和行动策略等。及时总结全省各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实验的最新成果。不断壮大新教育研究会的力量,秘书处将继续接受会员申请,以让更多的一线老师加入到新教育实验的队伍中来。
2 组织论文评比。组织每年一度的论文评比,以选送最优秀的论文参加省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2007年论文评比的主题是“理想课堂”,2008年新教育研究会的论文评比主题是“每月一事”。
3 组织优课展示。每年组织优课展示或评比活动,把“理想课堂”的研究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方案上,要从价值观和教育思想的层面研究课堂教学,要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使理想课堂的建设始终处于动态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4 组织主题论坛。主题论坛将作为新教育研究会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根据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进展和“十大理想”构建,不断形成研讨的主题,并通过论坛,分享思想、经验、设想等,通过对话,碰撞智慧,生成智慧,不断加快新教育前进的步伐。
5 组织成果分享。组织各种形成的成果分享活动,建立成果年度报告制度,要求参加新教育研究会的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新教育研究会秘书处,以电子文档的方式,报送一年的新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并附一年的各种活动剪影和图片。研究会秘书处将编写简报,发送全省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交流。另外,将根据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研究进展的程度,确定一些专题性展示研讨活动,组织相关的学校一起参与交流、展示、研讨。
6 组织项目联盟。理事会将通过项目联盟的方式,推动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之间建立起相互协作的共同体,科学进行项目攻坚。比如,新教育儿童理想生活方式;新教育理想德育、新教育学校文化、新教育理想课堂、新教育书香校园等,以后根据研究进展,不断丰富项目内容。凡是对其中一个或几个项目,有志于进行深度研究的实验学校,通过填写项目联盟申请,确定项目联络人,采取轮值主席制的方式,推动项目联盟的活动,以及研究活动的深入展开。每次项目联盟活动情况,以及形成的共识和成果,研究会秘书处将及时通过“教育在线”及简报的方式发送至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分享学习。
在路上
(一)
对于我和我的团队而言,一块巨大的试验田正在眼前铺开。
教育科研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的灵魂,而开展课题研究又是其中最富挑战性,最具操作性,最有推广性的实践活动。从2008年开始,研究会正式负责管理、研究、实施和推广朱永新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及其相关成果。当年5月,课题管理中心申报了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1月份《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正式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该课题的系列成果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该课题的后续性研究《新教育实验促进师生成长的行动研究》又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并顺利开题。我们迎来送往着各种开题和结题的大会,这些来自田野实践的结晶,正在汇聚成新教育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我们的团队承担着怎样的工作量,每年数百份论文会汇聚到他们的桌前,由特级教师、各实验区负责人和名教师,组成评审组分学科对论文进行评审,从中选出优秀的上报省教育学会参评。我们说,新教育人有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新教育实验者是一群不做官人和学人,而是做农人,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土里的人,而这个在幕后忙碌的团队,就是一群“颗粒归仓”的“农人”。
也让研究会忙得不亦乐乎的,是举办多层面多学科的现场展示、论坛研讨。全国小学数学研讨会、江苏省初中教育论坛、新教育学校文化展示活动等等。让我们心潮澎湃的,绝不是四周的彩旗猎猎,而是那些来自生命的精彩展示,源自灵魂的智慧碰撞。
研究会的另一个发力点,就是促进“专业成长”,让每位教师体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
教育研究会成立之初,决策者们就将其定位为一个研习共同体、一个研修共同体、一个研发共同体。研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专业阅读书目与地图,让老师们在反思自己阅读史的基础上绘制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地图;研修共同体,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提供了展示、磨砺、修炼、合作、互动的专业成长平台;研发共同体为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做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地方和校本课程甚至班级课程的研发者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的项目平台。从研习到研修再到研发,形成了新教育人专业发展独特路径,在这一路行走的过程中,各种形态的新教育共同体,以及“教育在线”网站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和成长舞台。
此外,我们还利用“教育在线”建立了实验学校课题管理信息平台,要求各个实验区都要建立课题信息专题贴,以及时交流各个实验区和实验校的课题实验进展情况。到目前为止,已经整理了20个专题贴在信息平台上交流。课题管理中心还利用这一平台,为各个实验区提供了挂牌校的样牌和协议样本。并且通过这一平台,及时收集各个实验区和实验校的新教育实验年度和总结计划等。
行走,是新教育的生态。2008年,山东威海、浙江嘉兴、平湖;2009年,河南焦作、山东临淄、诸城;2010年,河北石家庄、云南楚雄、重庆长寿;2011年,四川北川、安徽霍邱、山东日照……在与全国各地实验区和实验校的互动中,研究会成为一个经验流通的有效管道。
(二)
当然,江苏及至海门,是我们直接践行新教育的田野。
忘不了那些在教室里的静悄悄革命。朱永新教授说,“教室”就是一付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每一个生命真正地在教室中开出一朵花来。记忆最深的,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俞玉萍,她和她的“百合班”以10余年一贯的坚守成为缔造“完美教室”的领军人物,2010年俞玉萍成为海门市完美教室名品教育项目工作室领衔人,率领团队为全市班主任义务培训近十场,达2000余人次,并赴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的新教育实验区作培训,2011年该工作室升格为南通市级名师工作室,并在11月份举行的全国新教育海门开放周活动中以教室开放、活动展示、工作坊研讨等活动与来自全国的400余名新教育同仁分享研究和实践成果。
“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而开展“每月一事”项目是实现这个理念的重要方法。江苏海门实验区的“每月一事”在全国各新教育实验区(校)中最为显著。2008年3月举行的新教育行动“每月一事”项目现场推进会,提出了“每月一事”项目的基本操作流程,即“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反思”。实验区所有学校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从面上发动,到具体行动,以及评价反思,都尽力做到位,形成了初步的实施模式。“海门新教育在线”,设置了“每月一事”方案交流区、案例交流区、反思交流区,定期举行了网上优秀案例评比和年度“习惯养成示范班级”和“优秀小公民”的评选活动。“每月一事”项目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从小处、从身边和孩子的实际出发确定培养学生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等形式开展活动,将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2月,让我们不问红灯;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4月,让我们踏青去;5月,让我们学会扫地;6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7月,让我们玩球去;8月,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10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11月,让我们做一回演讲者;12月,让我们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导引的故事和设计的活动亲切动人,绝无面目可憎之虞,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在更高的层面随即生成、不断完善。据此而集的成果《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项目操作手册》于2009年7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各实验区推动“每月一事”项目的重要蓝本。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这就是新教育人行动哲学的高度概括。阅读,在海门2005年9月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后,一直坚持。2007年,海门的“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已经延伸至初中。全市范围的“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比如火如荼地展开。读书活动还辐射到了家庭、社区,家长被孩子读书的热情感染了,“亲子阅读”成了海门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社区阅读成了居民业余生活的首选。从2007年开始,海门将每年元月的第一个周末,确定为海门的“家庭教育日”,这在全国属首创。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在全市积极营造和谐的亲子共读氛围;开展“亲子共读”专题讲座,指导亲子科学阅读……由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海门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空气中散发着清新的油墨芳香。甚至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学校从地方课程中每周拿出一节作为校本阅读课,并确保每天1小时让学生自由读书。
此外,启动“儿童写作课程”。2010年9月,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高子阳,海门市“童化作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勇以及新教育研究会核心团队成员齐聚,进行了激烈而富有成效的碰撞,决定正式启动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项目,建立项目专题帖。专题帖的总定位是找到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制高点,弥补结构化、系列化教材作文课程的不足,填补新教育实验在这方面的空白。会议决定充分整合管建刚、高子阳、吴勇等3个工作室的力量,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建立9个主题帖:“我的作命”、让儿童百分之百地喜欢写作、童化作文、中外写作著作的阅读、儿童写作的三大系统、课外写作课程创新设计、儿童写作课程点评、儿童整本书写作、写作教育故事。由吴勇撰著的《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高子阳、管建刚、吴勇共同打造的《写作教学“铿锵三人行”》发表在《教育研究与评论》。目前,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系统建构正在进行中,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