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精细化管理

科学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3-06-04 10:4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精细化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精细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财政 科学化 精细化 途径

一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界定

财政科学化管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把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财政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提高管理的实效性。精细就是精致、细密、不疏漏。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科学化精细化是有机的整体,科学化是精细化的前提,精细化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管理要求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到管理人员岗位,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涵盖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手段、规范的工作秩序、严格的执法监督体系以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等在内的系统工作。

二 当前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是建立在精益求精思想和信息化应用的基础之上的,现阶段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迫切要求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健全各项财政工作规范,做到明确责任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的要求深入实施管理,从根本上确实提高财政科学管理的水平。资金紧张与铺张浪费并存是我国近年来审计报告反复披露的一个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财政资金在财政各部门分配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利益诱惑,进而滋生腐败现象。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财政各级管理机构须要高度重视财政的管理过程,强化财政的精细化管理,争取用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财政管理机制的执行来防范和预防财政管理中的各种不良行为。

财政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正是一种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正适用于当前我国的财政管理需求,它可以解决我国财政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因此,努力在财政科学管理上下工夫,实现财政的精细化管理,对于我国当前财税体系改革来说具有相当强的迫切性。精细化的财政管理水平可以帮助我们发扬财政工作管理的优势,进而确立自身的发展重点,提升我国财政管理的整体适应发展能力,为我国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深入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途径

1 逐步推行财政政务工作的公开制度

一是依法、科学、民主地理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主要是要逐步建立财政管理事项公开制度,注重反映财政管理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宏观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进行调整修改,使财政政务公开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要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二是注重制度的落实和服务的高效优质。要建立健全廉洁高效的财政规范体系,严格规范服务行为,在提高服务的基础上,加强财政监督。要提高服务意识,规范管理业务流程。三是建立完善的财政政务公开长效监督机制。把财政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的一项重要依据。

2 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改进落后的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完备的预算编制系统、良好的国库运作系统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预算执行分析报告系统、部门间信息共享系统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系统等,提高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能力,科学合理确定预算指标,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尽可能减少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实现预算执行和报告的公开机制。一是公开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定期公布现行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长期报告,公布综合的滚动的中期预算框架,公布预算单位的财务执行情况以及月度、年度预算报告等。二是确保公开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建立相关机制确保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标准的统一性和公开性,并使整个公开过程独立于政府。

第2篇

一、建立图书管理员制度,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图书管理员是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因此,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明确一个目标。建立图书管理员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加强图书管理,明确和落实图书管理员的责任,确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规范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发挥学校图书的最大效益,提高图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是图书管理员制度要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图书管理员要认真学习管理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第二是图书管理员制度要与图书管理责任制相结合。图书管理员要承担自己所在岗位的责任,同时还要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细化自己的职责。第三是图书管理员制度要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图书管理员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学校图书还需要有统一的管理工作底稿,做到信息共享。为此,必须从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快培养信息化人才。

二、开展考核评估,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动力

考核评估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好培训。这是学校对图书管理员日常管理的基本方法,更是图书管理员提高基本素质的保障。因此,要有计划地开展系统培训,使每个图书管理员掌握一定的备受社会推崇的管理思潮。

(二)考核评估要在同行业中综合对比分析。在对各个兄弟校图书管理调查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兄弟校中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以便为长期的评估建立比较系统的数据库,从而在管理方式、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目标上均有所拓展和改进。

(三)考核评估要成为加强图书管理的有效手段。对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主管领导要采取约谈、调查、核实、处理处罚、提出管理建议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精品化。

三、坚持图书管理创新,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为了适应未来图书管理的需要,图书管理者应有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思考和实践新的对策。

(一)管理创新是图书管理发展的原动力。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社会发展之中,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谁能感觉敏捷,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反应,力争处处先行一步,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管理工作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管理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断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二)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以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这样就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这种过细过严的规则,通常会窒息那些最初很难识别的新生事物的嫩芽,致使图书管理僵化,抑制了首创精神。而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决定图书管理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优势,而决定人才、科学技术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三)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管理工作改革的内在需求。图书管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运行特点,图书管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合理取舍,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是,管理创新是一个繁杂的过程,无论是在理念、体制、程序等方面都必须深系实际,所以一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管理要想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创新,工作中就要尊重客观事实,既不能只强调创新而不尊重客观实际或背离客观事实,也不能认为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是为了出风头、摆花架子,而应该找到一个上级的路线政策和兄弟校的好经验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工作结合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创造地形成适宜本校具体情况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是要实行开放式管理。要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有效创新的根本途径。图书管理者的创新行为只有为广大员工和学生所接受,其创新意识和决策才能化为员工和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成为推动图书管理发展的有效动力。

第3篇

一、以服务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

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在企业融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配套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构筑实力强劲的工业板块。支持实施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培育一批十亿元级企业旗舰,为全区财源增长提供后续支撑。支持实施百亿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白酒、机电、磷化三大产业集群打造进程。继续大力支持稻花香集团、长江高科打造百亿强企,壮大骨干财源。加快发展大道新区和新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一区多园”竞相发展,把小溪塔综合工业园、龙泉酒类饮品工业园打造成百亿元级工业园区,带动鸦鹊岭精细化工集中生产区、黄花建材园及其他“园中园”加快发展。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强化经营理念,大胆探索商业用地开发经营,开展bot、bt项目融资试点,对经营项目委托投融资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政府投融资良性循环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支持平湖担保公司和城司做大做强。

二、以组织收入为基础,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

继续加强收入的组织与协调,坚持依率计征、依法征收,强化收入分析与预测,努力弥补和消化减收因素,做到应收尽收。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重点加强磷矿税收的规范管理,堵塞税收漏洞。全程跟踪重点税源的变动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税源向外地转移,避免税收流失。以“金财”工程为依托,重点加强对国土收益、“两权价款”、矿补费等非税收入管理力度。强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把政府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招标、拍卖等收入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抓紧项目包装,力争在争取项目和资金上实现新突破,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需要。

三、以关注民生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公用经费最低保障机制,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增加财政投入,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新医改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继续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逐步落实住房货币化改革补贴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将到期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的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二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支持新农村建设。把支持循环农业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城乡统筹发展。用好国家对农业农村大幅度增加投入的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办法与措施,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巩固“三园示范”建设成果,推进柑桔、茶叶、畜牧三大产业提档升级;集中投入,加快建设小鸦路“精品柑桔走廊”、宜大路“高效茶叶走廊”、宜兴路“林业生态走廊”;大力支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生态农庄”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支持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三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支持做好移民后扶和移民安置工作,及时足额发放移民后扶资金;积极筹措资金,切实保障政权建设需要,推进法制、平安建设;建立健全财政应急保障机制,增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财政保障能力;大力支持科技、文化、计生、城建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继续深化财政四项改革。逐步提高公用经费的分档定额标准,完善项目预算的管理办法,细化预算编制;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范畴,将村级代管资金纳入集中支付系统,积极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实现公务卡结算在乡镇一级全面推开;从执收项目、标准和票据管理入手,加大政府非税收入改革的力度;完善会议费管理办法,加强对车辆购置的管理,逐步理顺涉及政府采购的各部门职能,规范政府采购程序。二是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制定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施办法,强化对各单位、各部门国有资产监管,重点研究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的办法与措施,统一经营性国资收入财政集中管理办法,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加强对闲置、报废等不用资产管理,做好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工作。三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研究区乡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以钱养事”工作机制,加强乡镇改制中心人员的管理,确保乡镇一级公益事业的顺利开展。继续指导和督促开展村级债务化解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作为重要的的事业单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财政管理,将每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其在推动市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粗放型经济发展思想的制约,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理念比较落后,造成财务管理方式之后,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管理单位良好社会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及对事业单位的意义

1、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为了全面促进会计改革,我国出台了关于会计改革与进一步发展的《规划纲要》,在该纲要中,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并指出了各企事业单位应该进行会计改革,应该从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入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该纲要还特别指出事业单位要在进行会计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会计标准的体系。这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进其改革的进行。特别是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入,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开始暴露出诸多弊端,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指的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体系,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特点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现有体系的不妥当之处进行改革,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走上科学化道路。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要树立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实施精确、精细的财务管理。这种财务管理方式是与粗放管理相对的,能够有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意义

首先,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是建立高效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保证。当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办事效率低,日常办公浪费严重的情况,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必须要加强日常财务管理,注重依法理财,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其次,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如果不注重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将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损失和浪费,将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很多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预算执行率较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较为混乱,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再次,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提高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业单位要发展,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而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实施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1、转变粗放管理观念,让科学化和精细化理念深入人心

行为要转变,意识要先行,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来说,要想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的财务管理观念,必须要渗透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理念,要实现具体的转变,就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领导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学习相关要求。上文提到我国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和科学化财务管理的纲要。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组织相关领导学习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才能明确在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上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只有领导主动带头学习,才能对其他部门员工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要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内部加强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宣传。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的,其他部门员工对财务管理的具体事项往往是不闻不问,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内部宣传,要通过内部宣传平台,诸如单位内部网站、单位宣传栏等,对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详细的介绍,或者通过内部广播平台进行长期宣传,让单位员工都知道何为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如何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精细化、科学化财务管理。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到工作日清。要让财务管理人员树立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财务管理意识,将财务管理部门员工的工作责任划分清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并要求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将各项工作做到位,做到工作的日清日结。

2、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构建精细的预算编制

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是第一位的工作,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关键活动,其编制也是较为复杂的。为了避免事业单位单位在传统预算编制中,人员经费过度挤占其他公用经费的问题,在编制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前事业单位对人员经费标准定为过低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除了要完善基本指出定额管理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合理分配经费比例,保证定额制度的科学性。此外,为了让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可以考虑预算编制与该单位资产管理的结合。要充分考虑该单位发展的需求及特点,充分利用该单位的资产报告,然后重新确定资产配置和各项实物费用的定额制度。并加大对资产处置和出租收入的管理力度,将其纳入预算中,将二者有效结合。

3、加强成本核算,实现各项费用支出的精细化管理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注重成本核算,会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消耗。因此,必须要通过成本核算的精细化来达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将各项项目成本纳入核算范围。市政工程单位的成本核算是非常复杂的,在其日常运行中,会产生诸如人员费用、办公费用、劳务费用和各种通讯费用及水电费用等消耗,要想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必须要将各项费用核算进去。要保证各项实际发生的费用都纳入到成本核算中,避免成本核算太过粗糙。

(2)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调整。有的时候,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成本核算会存在不够全面的情况,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前一段时间的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调整成本费用的核算,从而实现科学的成本核算,充分调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此外,应该将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精细化支出管理。

4、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推动其科学化和精细化

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来说,在日常运行必然会产生固定资产的消耗,特别是当一些固定资产折旧后,其消耗不容忽视。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积极引入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能避免长期一来事业单位在账面资产上的虚化问题。特别是当事业单位的一些资产在已接近报废或者已经报废的状态下,如果仍未进行资产价值的确认,那么将会虚增资产,会造成资产信息的不真实。因此,必须要细化资产管理,要秉承有人用有人管的原则,完善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并让其与预算管理结合,实现折旧预算,最终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5、上级单位要加强批复,实现批复精细化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在制定出来以后,是要进行审批之后才能执行的。因此,必须要加强预算批复的管理。上级部门在批复时,要严格遵守遵守我国最新出台的人事工资政策,来确定职工薪酬,避免部分事业单位为了占用工资额而其他其他经费,导致实际工资总额出现不符现象。此外,在三公经费的审批上,也要精细化。例如,对公务接待费的批复不能仅仅把事业单位上报的相关预算作为依据,还要利用绝对额来进行批复控制。在批复时,还要充分考虑各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所在地的物价水平等,以便做到科学批复

参考文献:

[1]高建芳,赵立丛.科学化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0(17).

第5篇

我所去年被局党组确定为推行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先行试点重点乡镇,这是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和考验,我们所做的也受到各领导和同仁们的关注和期盼。尽管如此,我也只能将我们近几个月来的所思和所做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作个简扼的汇报,以回报领导的重托和同仁们的期待。

去年9月24日全市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后,我们对这项工作曾有过困惑和徘徊。免除农业税征收后,乡镇财政面临着职能转换的挑战,从“一卡通”发放到民生工程的全面实施,乡镇财政又经受着工作任务重、责任压力大的考验。我们曾想:身居最基层的乡镇财政所只要能按部就班地把上级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完成了,就算尽职尽责了。因此对这项工作有应付和观望的思想,甚至还有排斥和厌倦的心理。去年12月4日全市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调度会在金寨召开,兄弟所的经验交流、示范所的现场观摩和领导的报告阐述,对我们的思想触动很大。会后,我所反复组织了学习和讨论,从中找出统一认识的基点,最终我们认为: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更重要的是一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文化,追求的目标是不仅要完成任务指标,更要把职能、质量、效益和形象整体彰显,以求得大众的认可。推行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是一种活动口号,是发展乡镇财政事业的核心工程,是振兴乡镇财政与时俱进的切实举措。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不仅要抬头看路,更要埋头拉车。对于基层财政所来说更要立足精细管理,其基本思路就是根据确定的发展目标,立足所情,找准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完成一个体系,最后整合全部系统,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创新性、精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样也有一些基础性工作。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制度建设,只有重视制度建设,才能做到制定和修订制度、执行和监督制度的精细。制度建设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石和主线。

鉴于上述三方面认识的转变,我们对推行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实施,不是热衷的应付,而是把它作为自身发展的热切需要,从头干起,重新确定目标和选择措施,高起点高标准,脚踏实地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开展这项活动的前期,我所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主动汇报,争取支持。我们采用财政工作报告会、《望城财政》刊物和活动专栏等多种形式,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宣讲推行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部署,分析梳理我街财政管理的薄弱环节,立足实际,查找不足,阐述开展这项活动的必要性,努力争取街道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此,街道办事处成立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基础性工作领导监督组,办事处主任和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领导监督组负责基础性阶段性工作的监督、调度和验收。在局领导的关心下,街道热情地解决了我所活动经费和场所不足的困难。

二是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开展这项活动我所确定的基本目标是:基础实,制度全,程序清,职责明,牵制严,业务精,设备新,效益高,服务亲,职能强,把民生工程、财源建设、收入征管、国库集中支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国有资产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档案管理、村社财务和单位内部管理十个方面列为我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重点。

三是清理排查,整顿整改。根据确定的十个方面重点内容,逐项排查不足,制定整改责任任务分解表,细化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时间期限,按月调度,监督到项,敦促到人,力求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力求规范精细,不留遗症。

四是建章立制,完善制度。通过目标确定、不足排查、整改落实,使我所制度建设有了重点,有了方向,有了基础。下面就我所在开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活动中制度建设环节的工作着重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们作个汇报。

我所的制度建设分成五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制定年度工作重点和目标,实现年度目标化管理。每年在局“春训“会议后,我们都能认真组织第二阶段的学习和讨论,总结上一年度的工作,肯定成绩和经验,找出不足和成因,同时根据区局中长期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部署,立足所情,确定当年的重点工作,细化重点工作目标,制定主要途径和措施,并以财政所文件的形式报告给局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同时兑现上一年度目标考核办法。通过年度目标管理,确保了我所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主线突出,善始善终,使我所的发展目标能循序渐进地得到落实。

第二个层次是完善岗责体系,也就是岗位及其职责的设置,简单的说就是大家干什么。有岗就有责,权责必须对等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遵守的原则。岗位职责管理就是要在优化流程的前提下健全岗责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促进责任落实。根据财政所职能和流程运转环节,科学设置工作岗位,以确定岗位职责,确定工作衔接的节点和程序,做分工明确,协调配合。

第三个层次是 设计业务操作流程,也就是各个岗位怎样操作,简单地说就是大家怎样干。合理的业务操作流程,不仅是严格管理的流程,也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制度建设的重点。要按照精简程序,明确责任,严格牵制的标准要求,健全和优化业务操作流程。在流程设计中做到位岗责明确,环节清晰,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环环相扣的有机链条间的“无缝衔接”,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提高效率又减少差错。

第四层次是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也就是岗位考评奖惩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大家干好干孬怎么办。绩效考核是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制度建设的难点。根据奖优、促庸、罚劣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坚持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使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的成效体现在岗责管理的水平上。

第五层次就是建立配套制度。这个层次就是侧重于财政所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专项阶段性工作的保障措施。如:学习例会制度、考勤及值班制度、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岗位大练兵活动实施细则等等。

近年来,我所一直注重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制度建设要全。要形成规章制度体系,不仅要涉及业务建设还要涉及作风建设,不仅要涉及职能建设还要涉及内部管理,不仅要涉及总体目标还要涉及规范流程,不仅要涉及岗位职责还要涉及考评奖励。二是制定制度要真。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把工作中采取的有效做法,通过建立制度稳定下来,努力做制度符合我们的工作规律,体现管理纪律,反映监督措施,要根据所里的工作实际,因所制宜,要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为制度的形式而为。三是完善制度要实。事物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和修订,因时而宜,动态管理。四是落实制度要细。各项规章制度经大家民主讨论后确定,才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形成规范的文本发到大家手里,基本制度有必要时标牌上墙,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时常在例会和所务会上学习重申,对照评点,做到温故知新。五是制度监督要严。涉及到整体工作、大家利益、考评奖励、纪律责任等方面,执行规章制度就要严,以确保制度的严肃性。

今年我所对制度建设更有信心。因为有局党组对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有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强劲东风,有局下发的236号和237号两份文件的制度基础。在“春训”会议后,我所将组织学习讨论,立足所情,在坚持局统一制度的刚性规定同时逐条加以完善和补充,力求我所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以确保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第6篇

关键词:预算管理 精细化 科学化 行政事业单位 项目经费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的主要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所采取的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弊端充分地暴露了出来,因此,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开始转变预算管理理念,积极推行财务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有利于快速实现财务精细化的全面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的实施流程是:确定预算任务和计划,发现预算管理问题,全面沟通和协调,不断优化、改进和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构建系统、全面的预算编制指标体系,并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第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并加强对预算报表的格式规范和使用规范;第三,建立全过程控制的预算管理格局,充分落实经营计划、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的协同运行;第四,强调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强对预算执行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必要性

首先,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服务群众根本目标的先决条件。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的长期发展来看,预算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推进及实施,能够提高财务操作、管理系统的规范性,从而使财务预算系统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和发展。

其次,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更加具体,财政分配更加透明,岗位权责更加明确,决策机制更加公正,资源优化和配置更加合理和充分,从而有助于形成事业单位所特有的、市场化的预算管理模式。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部门组织架构简单,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部门的组织架构单一,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充分说明了行政事业单位对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重视度不够;

其次,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方法陈旧,采用传统的基数加因素的方法编制,这样不仅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量,还致使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大大削弱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预算管理过程不全面,缺乏精细化和科学化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对公用经费、个人支出、家庭补助等支出性项目的预算盲目、不科学,且不够全面。另外,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业务名称同经济指标协同性较差,缺乏可考核性的定量标准,加大了预算执行的监管难度。

(三)预算支出缺乏标准,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差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缺乏一套完善的费用支出管理体系;其次,预算的预计执行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有严重的脱节现象,如已经完工的学校工程项目,其工程款项的拨付不能在工程完工时立即到位,而是要等到年终清算时根据决算情况酌情安排资金,造成大量的借支长期挂账,影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四)预算内部控制和监管机制不健全

首先,目前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环节,都缺少有效的监管机构对其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其次,为了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建立外部监督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内部监管还未完全到位,外部监管就更有难度。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对策

(一)加强内部控制,促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预算管理精细化对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发挥行政职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首先,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降低成本费用的支出,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次,预算管理精细化的实施有助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成本的综合考核和评估;第三,有助于加速预算管理同成本费用、业务绩效之间的衔接性和关联性。

为了全面推进预算管理的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要将预算管理同内部控制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确保整个预算管理过程能够全面实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在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几个要点:首先,对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并对收支情况进行动态化的系统管理;其次,要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便于预算管理信息能够准确、有效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流转情况;最后,要加强对预算从业人员工作开展情况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全面把关。

(二)建立预算支出定额标准,重视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

财务预算部门要积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具体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其中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要认真统计、盘点预算管理所涉及的费用支出科目,尽可能将所有相关联的会计费用类科目纳入到费用标准管理体系之中,如会议费、办公耗材费以及培训费等。

第二,在对预算编制标准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准确核对每一个项目,将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支出性的资金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第三,对预算执行的管理力度要加大,建立适用于预算执行的要求的岗位责任制,从而依靠制度化来督促预算执行;同时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积极组建预算执行监督部门,从而为预算的执行提供双重保障。

第四,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建立完善的现代化财务信息管理体系,从而加速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

(三)加强项目经费的精细化管理,构建预算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辅助。加强项目经费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把握的要点包括:

第一,要加强项目经费的具体化落实工作,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和政策推出后,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职能要求,将项目经费进行具体、精细的划分,并对各个环节经费项目的执行、开展情况及时进行跟踪和落实。

第二,要构建全面的预算监督机制,从而提高预算执行的可靠性。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采购预算监督的职能机构是财政部门和审计监察部门,在监督的过程中,及时汇报、反馈预算执行问题,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整改,从而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要提前上报审批,在未得到审批允许前,不能够私自进行提前采购,否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私自采购的部分,职能机关不予报销。

(四)建立完善、全面的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机制

要想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绩效考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板块。建立完善、全面的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机制的具体流程和控制要点为:

第一,要对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流程进行优化和精简,从而在提高绩效考核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增强预算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融合。

第二,通过分析预算执行结果,能够清楚的获悉预算执行的效果,从而便于掌握后续业务开展的侧重点、资金分配情况,把握内部控制调整方向。

总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明确岗位职责,增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拓展的衔接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预算考核结果,对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

(五)提升财务人员预算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不仅仅是财务系统的工作,还需要全体员工的鼎力配合和支持。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效果的好坏同财务人员的原酸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强财务系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建设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的全面认识,在为全体员工提供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强调内部控制对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性,从而倡导员工积极配合和协助。

其次,要对预算管理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化的知识培训和能力拓展,从而为组建一支优秀的、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预算从业人才创造条件。

最后,要加强财务预算部门内,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发现问题,集思广益的解决问题,从而在不断积累预算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业务技能的提升。

五、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内部预算管理人员全面落实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工作,还需要监管机构及时、全面的对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开展进行审核和检查,从而才能提高预算管理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罗丽婷.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研究,公共管理[J].天津大学, 2014(学位年度)

[2]张燕.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行政管理[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学位年度)

[3]刘洋.关于供电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与突破之探索[J]现代商业,2015年11期

第7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非税征收;高标准基本农田

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规定的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执收单位)依法通过征收、收取、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或者募集、受赠等方式取得的资金。2011年9月,国土资源部印发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计划投入6000亿元,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根据上述建设计划,预计温岭市共需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3.8万亩(温岭市已于2006年建成了29.5万亩的标准农田),全部按提升类的建设标准计算,温岭市需投入2.38亿元,可谓任务重、资金压力大。国土资源非税资金是进行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动国土事业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如何规范其征收工作,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便尤为重要。

一、国土资源部门涉及非税收入的基本情况

我国为加强耕地、矿产资源的开发保护,在国有土地使用、矿产采矿权报批、出让过程中,设置了各项非税征收来加强保护。当前国土资源系统涉及的政府非税收入包括:

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类收入,具体有:征(土)地管理费、

土地登记费、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矿产资源勘查登记费(2013、2014年免征)、采矿登记费(2013、2014年免征)、矿产资源补偿费。

二是政府性基金类收入,主要是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三是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具体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收入、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采矿权出让所得、探矿权出让收入。

四是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2006〕100号)等文件精神,按一定的方法和比例提取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农业土地开发资金。

在上述各类国土资源非税收入中,主要用于国土事业建设的有征(土)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土地开资金等。以温岭市为例,2012年共收取征(土)地管理费867.5万元、耕地开垦费2291.8万元(其中20%要统筹上交省财政),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4000.3万元(该项收入,根据浙江省的相关结算分配办法,只有49%左右的资金能直接返还给县市)、农业土地开资金843.9万元。

二、国土资源非税征收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国土资源部门在配合财政部门开展政府非税收入征收入库时,严格执行 “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规定。但在具体征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非税收入征收不及时

当前各地在征收征地管理费时,没有一个统一的征收时间,造成征地管理费征收不及时。比如各县市向省国土资源厅报批土地时,要先按规定标准上缴征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后,省国土资源厅才下达农转用批文。但各县市因每年报批土地次数多,为及时拿到批文,往往采取预缴征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的方式进行。同时,各县市在征收征地管理费过程中,也存在征收时间不一的问题。有些县市是在向上级递交农转用报件前,要求项目单位先上缴征地管理费,有些县市是在年终一次性根据项目单位审批土地的多少,进行一次性缴纳。有些县市是在该宗土地出让后,按出让面积,在办理具体供地手续过程中收取征地管理费。征收时间的不一,相对滞后,在上级部门降低收费标准,缩减征收对象时,造成有些非税少收。尤其是建设用地报批过程分为土地征用、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批、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占用基本农田的还要到国务院审批,在收费过程中,应根据那一个审批时间进行征收,有关文件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国土资源非税新、旧征收标准的执行时间也难以确定。

2.具体征收主体不清

征(土)地管理费、土地登记费、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根据物价部门核定,收费主体应该为各县市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但在实际征收中,存在征收主体不清,票据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以耕地开垦费为例,作为物价部门核定给国土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应采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并由国土资源财务部门统一收取;委托垦造耕地成本款不是物价部门核定给国土资源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应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但作为各县市政府以市场化形式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手段,由各国土资源部门中负责土地整理、土地指标交易的下属单位通过往来款票据进行(一般为各县市的土地整理中心)收取。如近年来,温岭市由该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开具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将耕地开垦费和委托垦造耕地成本款合并为一个收费项目进行征收;而黄岩区采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将委托垦造耕地成本款和耕地开垦费分开进行征收。

3.非税征收标准不稳定

近年来,各级政府一方面通过出台取消收费项目或降低收费标准等惠农减负政策,来减轻企业、农民负担。如在2009年,从8月1日开始将征地管理费征收标准下降30%;同年按照浙委〔2009〕 56 号文件的要求,在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除房屋和土地登记中的证书工本费以外,免收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2010年1月15日,浙江省为配合国务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消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项目的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土地登记费和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收取。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保证垦造耕地的质量,提高了部分非税征收的标准。如从2008年6月11日起,将耕地开垦费的收取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一倍。在2012年,根据浙委办〔2012〕55号文件精神,对占用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耕地开垦费按现在标准的两倍进行收取。征收标准的不稳定,加上文件传达的延时,增加了征收人员的工作难度,容易造成多收、误收。如温岭市相关部门在进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行政事业性收费检查时发现,征收了当地康庭南区等6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征地管理费29.6万元,委托垦造耕地成本款613.7万元(国土、财政两部门已及时进行了退还)。

4.非税征收标准执行不到位

当前各地国土资源部门还存在着应该减免的非税减免不及时,征收时不能全部按标准征收的现象。比如根据《浙江省征地管理费暂行规定》,实行全包方式的,按征地费总额标准的不同比例收取征地管理费:一次性征用耕地在 50 亩以上(含 50 亩),其他土地 100 亩以上的(含 100 亩),按3%收取;征用耕地 50 亩以下,其他土地 100 亩以下的,按 4%收取。同时规定了征地管理费的减免范围,其中:党政机关、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幼儿园、福利院、妇幼保健、防疫站、残疾人企业征用土地,实行非统一征地免收征地管理费,实行统一征地的减半收费征地管理。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有些县市不管面积多少,都按4%收取,对党政机关、中小学校等符合征地管理费减免征收条件的用地单位,也没有主动进行减免,造成非税多征多收。

国土资源系统非税收入不仅在征收上存在问题,在资金使用上也存在着问题上。由于各地财政资金宽裕程度不度,财政资金管理方式不一,国土资源系统的政府性非税收入还存在着资金使用不到位,资金使用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国土资源系统在政府性征收非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和我国长期以来对非税收入管理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有关。各地在推行收支脱钩政策过程中、对征收成本核定不科学、不公平,造成部门间苦乐不均。尤其是财政部门在核定年度预算时,不能充分考虑有关部门对政府非税征收的成本,甚至根本不予以安排资金,使各具体执收单位缺乏征收积极性。二是国土资源系统对征收政府性非税征收工作认识不到位有关,在财政部门强化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国土资源部门进一步重视了预算资金的,而对国土资源非税征收工作关注度有所降低,再加上国土资源非税征收队伍不稳定,非税资金使用政策掌握不到位,造成国土资源非税征收工作边缘化。三是和政府部门间资金使用的方向不一致有关。国土资源非税收入都有指定用途,而且主管部门往往还要加上其他条件。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国土资源部特别规定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垦造耕地的,不得用于占补平衡。但财政部门出于各种原因,希望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资金优先使用到垦造耕地项目中,造成这些资金不能及时使用。

三、加强非税征收,夯实工作基础,为国土资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1.转变国土工作观念,提高对非税征收工作的认识

国土资源部门涉及的政府非税收入种类多,资金量大,尤其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当前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温岭市2012年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5.49亿元,2013年一季度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0.86亿元),使国土部门在安排日常工作资金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是围绕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要求而开展工作,工作重心通常放在建设用地的报批、出让方面,而对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的情况相对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非税征收工作,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推动作用。加强政府性非税征收,一方面可为国土资源工作软硬件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如国土系统正在进行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一张图”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地籍管理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资源管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加强政府性非税征收管理,有利于闲置土地的清理、供地率的提高,从而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当前大部分县市的国土资源非税资金都是在土地出让后进行征收,前期报批土地过程中,需上交给中央、省及市里的报批税费都由县市级财政承担。将国土资源非税征收时间从土地出让后征收,提前到土地报批后立即征收,这些税费就应由报批的项目单位负责,项目单位为减轻资金负担,只有加快土地出让或者是少报批土地。可降低以镇街道为主体的政府报批土地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国土资源部门的供地率,并加快闲置土地清理。以温岭市为例,2008年-2012年,共农转用报批土地74254.89亩,截止到2013年5月底,还有批而未供出去的土地10105亩,2010-2012年供地率分别为68.26%、46.78、31.96%。经初步测算应收未收征地管理费2632.85万元,市财政垫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28599万元。

2.严格执行征收政策,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国土部门要加强非税征收管理,完善各项征收制度,统一征收时间,明确征收主体,狠抓国土资源非税收入的入库,为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在征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政策,做到不多收、不少收,应减尽减。要坚持“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原则,收费过程要做到透明公开,做到“票款分离”,开票人不直接收取现金,缴款人直接将资金缴入银行专户,开票人仅凭银行入帐通知单开票(在实际操作中,为方便群众办事,对收费地点离银行较远,且收取金额在100元以下的土地登记费,可由开票人员收取现金,但要做到专款专存,不得公款私存,挪作他用)。要实行收费责任制。

3.严管非税资金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用

国土资源系统涉及的非税收入大都有特定的用途指向,并且有专门的资金使用管理规定。比如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非税收入,各地都出台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比如根据《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

4.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财务队伍素质

第8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企业管理 精细化管理 架构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191-03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eanings and traits of the refined management, meanwhile,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By discussing the distinctiveness of the management in coal mines companies and the traits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we design the framework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enterprises. At last,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es companies, we account for the premise 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Key words】Coal mines compani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fined management Framework

一、引 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朗,这不仅使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经济管理方式、方法也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我国的煤炭企业,在与国际相关企业高度对接过程中,受新价值链理论和国际企业先进管理实践的启发,经历中西方管理文化强烈冲击,在我国全社会从抓商机、抓投资到抓技术、抓管理的演进格局下,实现对世界知名管理咨询、管理培训公司关于企业精细化管理产品认识的新突破,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中国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煤炭企业全面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但受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现代化管理基础薄弱和发展历程短暂,乃至煤炭生产自身特殊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理论与实践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本文就精细化管理内涵与特点、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及其落地前提等予以分析,以供参考。

二、精细化管理内涵及特点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或思想,早于科学管理初期泰勒时期已有所体现,于上世纪中期起在发达国家,如日本较为盛行,而作为一个术语或概念,则应该说是新世纪中国管理文化的产物。本世纪初,汪中求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精细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专业化、归核化、国际化,“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压力,中国民营企业必须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论断,自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企业“细节管理”研究的热潮,包括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界定研究。

有学者指出,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各机构的经营目标量值化,对经营运行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1]也有学者指出,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2]其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的分解细化与落实,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3]上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虽不一致,但基本揭示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

2.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关于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我国学者提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并非某种具体管理方法或模式,是一种追求,并非某种具体标准,是一种过程,并非某种既定目标,[4]而根据上述学者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界定,精细化管理的本质特点则在于:

(1)精细化管理的起点源于成熟的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高级阶段,而规范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精细化管理是常规管理一种发展和引申,这种常规管理即为规范化管理。所以,精细化管理是成熟的规范化管理的跃升。

(2)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于科学的岗位管理。精细化管理最基本要求在于责任落实,职责界定清晰,业务流程衔接顺畅,而这是科学岗位管理的核心。为此,精细化管理是以管理岗位为重点,是建立在科学岗位管理基础上的精准化管理。

(3)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在于责任落实及其可量化考核。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围绕组织战略目标,将战略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岗,以岗定人,并已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加以考核评定。所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最终取得预期管理成效的保障在于责任落实并可以量化考核。

3.精细化管理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升煤炭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多年来,全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但事故总量仍很大,重特大事故防范能力依然不足,主要根源在于安全基础不牢固、隐患治理排查不彻底、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在煤矿安全生产实践中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即可通过围绕组织目标,精细规划,责任到岗,人岗匹配,权责利统一,强化责任落实,将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此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

(2)有助于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生产经营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竞争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分工愈加细化环境下,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有限的空间下凝练自身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我国煤炭企业,乃至各行各业探索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合理定位、规范运作、量化考核,形成品质优良、成本低下、市场资信度高的产品和服务,历练出技术能力高超、发展潜力大、协作有力的队伍,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科学路径选择,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3)精细化管理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受国内工业生产对煤炭需求供不应求和煤炭工业国际化战略的驱使,煤炭企业走向了国际化的历史关头。面向全球煤炭工业国际标准,出于安全、环保、节能等正常营业基本准则要求,结合我国乃至全球煤炭资源储量限制,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煤炭资源集约化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煤炭企业实现高速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就是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走精细化产业发展模式。

三、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设计

1.我国煤炭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煤炭生产企业与煤炭加工企业,与工业中的制造业相比,具有明显的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着煤炭生产企业实施、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特殊性。

(1)对市场需求反应不敏感。煤炭资源具有自然资源属性,煤炭生产具有大宗商品属性,属产品大批量生产的产业,产品变化较少,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程度低。

(2)供应链不完整。煤炭生产存在两条供应链,即原煤供应链和物资供应链,而原煤生产无上游产业,运输条件不稳定,使得煤炭企业的供应链不完整。

(3)生产过程不连续。由于工作面、台阶之间的换档和工程与生产相伴相生,使得煤炭生产过程不连续。

(4)生产条件不标准、不稳定。由于劳动对象、工作场所不断移动,地质条件突变,生产组织需要不断设计,设备需要定制,使得生产条件不标准、不稳定。

(5)劳动对象、资源的可耗竭性。鉴于煤炭资源储量的有限性,随着开采活动的开展,劳动对象、资源逐步耗竭,矿井、工作面、台阶等均存在生命周期。

(6)所有项目都由资源(矿产资源、人员、队伍、设备、物资)和作业组成,且存在非连续作业(剥离、掘进、搬家倒面、设备大修等)和连续作业(采煤、运输、通风、排水等)。

2.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剖析

十余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始倡导实施精细化管理,融合国内外、行业内外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出极具中国特色和煤炭企业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我国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基本情况可归纳如下:

(1)基本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我国煤炭企业十余年精细化管理实践基本局限于企业文化建设范畴,这不仅由于煤炭生产具有劳动密集型、作业环境艰险等特点而格外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导,更主要的是精细化管理的国际理念中包含着支撑企业管理提升的文化因素。

(2)基本以生产要素为主要管理对象。煤炭生产企业生产要素主要包含人才、安全、质量、物流、资金、成本等。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基本以生产要素管理为主,实施精细化管理也意在于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和质量。

(3)基本以现场为精细化管理实践基地。煤炭生产企业现场是原煤供应链的起点和物资供应链的终端,也是企业效益所在,加上现场移动性、部分自然因素的不可预测性、环境的多变性,现场自然成为煤炭企业重点管理之地和管理成败的基础。

总体讲,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仅处于探索阶段,尚需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重点等方面系统设计精细化管理体系。

3.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设计

鉴于煤炭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和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初级性水平,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科学设计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1)设计原则。在业务管理方面:第一,均衡交付。克服自身生产不连续、不稳定;尽可能适应外部环境和客户要求(运输、电力);第二,集成计划。分解项目,决定路线,配置资源;长短集成,上下集成,水平集成;第三,项目控制。单个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第四,规范操作。建立标准化操作体系,促进安全生产。

从理论角度考虑,为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第一,要进一步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第二,在理念上要进一步丰富精细化管理内涵;第三,要有真正的方法体系;第四,要有选择地从西方主流理论“拿来”,要科学管理,不能胡编乱造,热衷开宗立派;第五,要考虑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承受度;第六,要结合行业特点。

(2)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为例,精细化管理理论架构。

如图所示,这一理论架构包含四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结构管理层、运营管理层、数据管理层和决策管理层,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分别实现业务规范,例行管理;作业标准化和稳定生产,改善运营效率;量化分析,有效激励;优化配置,有机组合,最终保证企业发展总目标的实现。这一理论架构的特点在于:

第一,管理目标在于规范、改善、发展,改变了煤炭行业先发展再改善、再规范的传统模式。

第二,采用了结构化和系统化思维模式,要求首先合乎逻辑地对企业进行透视和解析,要求系统思考,建立了流程、架构、制度、标准等管控基础和支撑体系,运用了Lean Production/6σ/5S/ benchmarking等管理思想,关注联系,关注全局,避免“细节孤岛”。

第三,以管理集成和内部市场化为主线。该理论架构通过自下而上的数据集成、管理集成形成分工细化的基础,同时,又通过任务分解和价值量化,孕育企业内部市场,实现内部业务市场化运作,并以此固化企业管理流程、标准和价值链条,完善制度管理,提高公平性、透明性、激励性和易操作性。

第四,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是该理论架构的落脚点,将岗位作为管理的对象和最小独立单元,以岗位价值为核心,强调人岗匹配。

第五,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运营和决策管理的技术保障。

四、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落地的前提

1.要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经验式管理的管理者依据过去管理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对企业进行人治,偏重于个人的自律而不是制度的监督,并且注重的是治人而不是治事。这种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手段具有高度集权化、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等不足,在煤炭企业发展初期或者企业规模较小时,能够对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当煤炭企业形成规模、市场条件、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管理方式却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为此,煤炭企业管理要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如业务流程再造、企业战略规划、绩效管理、平衡记分卡等注重定量的、具有信息化的有效科学管理模式。

2.要实现由业务管理向业务、职能集成管理的转变

二战之后,随着诸多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催生了新生产业领域,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让理论界和实业界领悟到人及人的技术能力在组织实力提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企业的财务、人力资源开始得到重视,要求职能管理能够支持业务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发展,煤炭企业管理开始由业务管理向集成管理转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集成管理[6]是一种效率和效果并重的管理模式,它突出了一体化的整合思想,管理对象的重点由传统的人、财、物等资源转变为以科学技术、信息、人才等为主的智力资源,提高企业的知识含量,激发知识的潜在效力成为集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其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实践。通过这种转变,可加强对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发掘和结合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强化管理的点、线、面优势资源结合力度,最终提升煤炭企业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资源的结合能力。

3.要实现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现代企业管理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理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应用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视性和可靠性,这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员工信息技术能力是直接决定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成败。为此,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落地首先要实现管理人工化向信息化的转变。

五、结 论

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企业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也是企业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煤炭企业需要结合煤矿生产实际,按照组织目标,面向组织体系,重点把握决策层的项目组合管理、数据层的管理会计、面向体系的结构管理三个难点,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最终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员工的基本习惯,成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沙卫国、严永成.对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金融,2009(1):411

2 刘晖.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其操作[J].管理研究,2007(4):15

3 朱维明.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J].领导科学,2007(12):51

4 杨显贵、张昌民.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管理精细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8(2):82

第9篇

【关键词】 大专院校 精细化管理 必要性 问题 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各个领域全方位的影响和渗透,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精细化管理在现代组织中已经成为超越竞争的手段之一,成为各级组织、各个行业适应激烈竞争的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成为管理者谋求事业常青的必然条件。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当前,精细化管理可以概括为运用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的手段,使各级组织精确、协同、高效、持续运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就是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将简单的工作规范化、将规范的工作程序、将程序的工作标准化。精细管理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是社会分工明细和服务质量提高的反映,它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理念。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普通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并使普通常规管理更加深入的一种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过程中所占用的资源,以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我国大专院校引入精细化管理是近几年的事情,大专院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处处有管理,人人都管理,事事见管理。每天要对当天的工作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大专院校系统健康、层层完善,所有的责任和权力要明确。精细化管理在高等教育中是爱心育人、用心工作和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院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目的就是把平时看似简单、看似容易的事情精细的做好。

二、大专院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大专院校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与企业管理不同,学校管理的根本特质是促进文化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大专院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新时期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各种组织已经进入了细节经济的时代,这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回归,使得各行各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大专院校也是如此,大力提倡、实施并推广精细化管理,是当前新时期的要求。

2、是大专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需求。从我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原来的注重市场,讲求效率,回归到对细节、对局部,尤其是对执行力的关注上,细节决定成败。大专院校的管理也是如此。把握教育的所有细节,“细中见大”、“细中见精”,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大专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函的强大支撑和动力,更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的魅力所在。

3、精细化管理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大专院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的教师也一直在追求倡导真善美。精细化管理是学校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过程,是传承优秀文化,培育优秀公民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精细化管理最能反映人的心态,也是最能反映一个组织的细微程度。管理者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培养自身的洞察力、科学准确的判断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忍耐力和亲和力。

三、科学准确地理解大专院校精细化管理

竞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细节决定的,要让组织高校整体化的运作,就必须抓好基础的细节管理。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大专院校管理的各项工作明确化、具体化、目标化,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大专院校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少人因为理解上的偏差,不自觉的将精细化演化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甚至变成了师生的精神负担。因此,要想科学地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准确理解大专院校的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不等于繁琐复杂。有些大专院校的管理者将精细化片面的认为是繁琐,认为只有越繁琐才能越精细,只有越繁琐才能越有效果,结果就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将简约的制度繁琐花,将简洁的流程复杂化,学校的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

2、精细化管理不等于高投入和低效率。大专院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并不是要经常加班加点,学校应该倡导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工作效率,掌握高效先进的操作技能,不能只是依靠加班加点来换取表面上的精细效果,导致学校教职工人心俱疲,得不偿失。

3、精细化管理不等于包办代替、拔苗助长。有些大专院校的管理者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大包大揽,例如:有些学校将公开课上的俨然表演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学生的视觉疲劳,也没有体现出这种教育方式的成果。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提高与发展,才是大专院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成功。

四、当前大专院校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专院校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层级设置的不够科学。我国很多大专院校从校长到教师分为三到四个层级,领导的决策信息需要从决策层传递到执行层,再从执行层反馈回决策层,因为层级过多使得决策和反馈信息失真、衰减,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2、大专院校的管理流程不够精确。在大专院校的管理过程中,从发现问题,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间涉及到很多的管理者和管理环节,管理链条过长,耗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降低了处理问题的效率,极大的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

第10篇

一、企业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尽管很多企业提出了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口号”,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没有采取“精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流于形式,有的甚至由于过于繁琐的财务管理程度而降低了财务管理效率,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二是对财务精细化管理投入不足,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将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和精细化,这需要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来提供保障,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与精细化管理密切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流程,混乱的财务管理模式导致精细化管理根本无法进行推广;三是对财务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投入不足,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抓好财务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大力加强财务信息化工作力度,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开放性和系统性,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十分薄弱,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因而精细化管理也就成为“空谈”,企业财务管理还没有为企业提供决策、咨询、辅助等方面的服务工作,无法实现科学控费。

二、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完善控费措施的优化策略

1.创新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企业要想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和完善控费措施,首先必须创新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实更好的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和完善控费措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新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必须以科学控费作为重要目标,正确处理好降低成本与控制费用的关系,绝不能为了控费而控费,而是要将企业费用控制在合理区间,否则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创新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还要求企业必须将财务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改变过去“口号式”的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协调意识”,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要将全面控费、全程控费、全员控费的“三全原则”落实到工作中去,形成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强大合力。

2.优化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流程

从根本上来说,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流程化”管理,企业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控费流程,改进管理方法,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流程,这应当成为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最为重要的工作。这就需要企业从自身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各学编制各种流程图、流程工作标准和关键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一名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与控费工作密切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特别是要对他们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候干、干到什么标准做出具体的规定,切实通过流程化的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制定和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流程,确保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持续性,特别是要根据企业自身规模、实力、资金以及未来发展等情况,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避免面面俱到而没有效果。

3.创新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

企业要想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创新管理模式。一方面,要从全球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从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不断加深的新形势出发,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既要抓好企业内部财务网络建设,又要抓好企业外部财务网络建设,特别是要充分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云存储等现代信息技术,使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健全和完善考核、监督、评价、激励、奖惩机制建设,激发财务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有效控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尽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深入人心,精细化管理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在企业控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精细化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这就需要我国企业着眼健全和完善控费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创新精神积极推动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改革,使企业财力精细化管理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完善企业控费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使企业财务管理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轨道。

作者:田德玉 单位:正海集团有限公司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精细化管理;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2-0032-02[作者简介]曾莠(1972―),男,福建龙海人,本科,福建省厦门市乐安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

中学学习阶段是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其形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用一种负责的态度对中学生进行精心的教育管理,帮助当代中学生实现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不同学校的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学校不仅需要重视教学科研,更要重视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水平,而且有利于学校进行细节管理,进而实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因此,本文将介绍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进而结合实践提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一、中学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内涵

精细化管理理念萌芽于西方发达国家,如石油、汽车和电器等现代制造行业中,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优化和控制企业生产、销售流程。由于精细化管理,具有的特殊魅力,后来被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采用。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之上并将其引向深入的先进管理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中学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中学日常管理的基础之上,并且不断升华学校常规管理理念,进而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学校管理工作做精、做细的科学理念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所有环节中的一种有效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理念。[2]中学实施精细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对实施细则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化规范,以保证有序地实施日常科学管理。学校管理虽然和企业管理不尽相同,但二者仍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建立在科学理念上的中学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学校管理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学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

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永恒主题,国家和社会对我国基层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多元化的期待。再加上,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学校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客观规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科学理念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进而使得学校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3]

(二)开展精细化管理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

制度前进一小步,管理前进一大步。任何一个集体或者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行都需要一个好的制度,尤其是离不开科学制度管理下的行为规范。应该说,如果学校日常管理水平要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靠于制度的创新。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存在着科层结构特征,学校内部体系存在不同的分工和管理部门,教师之间也存在着不一样的性格和学科背景,而且学生之间的教育需求也不尽相同。[4]因此,伴随着学校分工日益细化导致需要越来越高的专业化管理,开展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学校制度建设的客观发展要求。

三、中学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路径

(一)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

调整和创新学校的管理理念是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先导与基础。在中学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开展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作为学校办学主体的广大师生应该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者,全体人员共同肩负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在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广大师生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坚持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并将其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中。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法时必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统一起来,在学生的每一个教育阶段都必须进行合理的精细化管理,细化每一个教学管理目标,从而在落实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执行能力。

(二)必须制定并执行精细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学校管理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产生的弊端,进而使学校政令畅通。为此,学校在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必须制定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进而克服粗放式管理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依法治校,以制度提高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最终推动学校的现代化进程。因为有效执行是避免精细化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的关键,学校管理者在制定规范的精细管理制度后,必须抓好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和实行工作,从而确保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必须努力探索精细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学校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科学精细管理方法。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查找出当前影响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入的过时的、错误的做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的新型管理方法。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对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传统管理方法进行大胆摒弃,对现有管理方法行调整和创新,从而用先进、科学的精细管理方法来保证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个艰巨、精细的系统过程,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防止出现懈怠情绪而导致半途而废。我们必须将“精细化管理”这一科学、规范且有效的管理理念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从而最终形成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提升学校品质,追求学校卓越。

参考文献:

[1]朱智刚.对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2]赵欣.学校精细化管理解读及其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第12篇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ork fine managem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ork fine system. Taking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Kangd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for Example, the student work fine pattern is proposed, and on this basis, the "six elements" department student work fine system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ability-based, project-driven and fine promotion" to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ork fine system through constant practice and improvement.

关键词:学生工作;精细化;实践研究

Key words: student work;fine;practic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74-02

1 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要求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的管理理论,最早是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丰田公司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精细化生产理念推向世界。21世纪初,精细化管理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被国内现代化管理企业所了解、应用,引起我国企业管理专家们的大量研究。精细化管理是在常规工作基础上,把工作的各个流程细分,科学统筹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期把工作做实、做细,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2004年,美国兰德公司针对美国去年的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开始了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美国学生事务管理至今已形成相当完善、成熟的管理理念,即今天影响较大的学生发展理论等。

精细化管理在国内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始于近几年。2010年4月,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这一概念,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主题,对高校的各种工作制度提出具体要求。

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是指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诉求,注重学生信息数据化和制度化建设;将管理覆盖到每一个过程,控制到每一个环节,并能根据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从细节着手,以创新的理念和精神指导学生工作。

2 构建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体系的重要意义

2014年5月,在国家教育部网站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校有2442所,其中高等职业学校有1297所,占53.1%。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实施者,肩负着为地方经济输送实用性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肩负重任,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粗放型”、“经验式”的学生工作理念与方式已很难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一个组织,管理效率是评价一个组织管理方式好坏的最佳标准;精细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细节控制和过程管理,注重体系管理,这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细节和过程,注重学生工作的规范性和实践性是一致的。精细化管理思想应用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引入精细化的管理及服务模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构建高职学生工作精细化体系的实践探索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文化,更是一种管理方法。精、准、细、严是它的基本原则,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把简单的工作流程化,把流程的工作定量化,把定量的工作信息化,让数据为我所用。因此我系提出“一心,四化,五要求”的学生工作精细化模式,即以服务学生成才为中心,开展“项目化、制度化、流程化、品牌化”建设,达到“规范、科学、到位、明确、深入”五个要求。同时结合研究构建“能力本位、项目驱动、精细化推进”的“六元”系部学生工作精细化体系,包括新生教育体系、毕业生工作体系、课堂管理体系、宿舍服务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和队伍建设体系。

3.1 工作措施

3.1.1 加强学习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