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7: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运动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nnis,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tennis is gradually manifest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development road of any sport must be determined by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ings of the spor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expert interview law,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reveals the inherent factors affecting tennis commercial value as well as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tennis.
关键词: 网球运动;商业价值
Key words: tennis;commercial value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322-02
1 网球运动商业价值的文化内涵
1.1 文明、高雅、礼仪 网球运动是一种文明、礼貌、高雅的网球文化礼仪。网球运动文化拥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源于传统的习俗,管理者和参与者的意愿。网球礼仪结合了高雅古代网球的文化和现代网球运动文化大众化。球员、教练、观众之间以礼相待。
1.2 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诚实讲信用是网球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多的业余网赛都是无裁判下的信任制比赛,参赛者一定要诚实守信,好球不能出界,出界不是好球。诚信品质的网球运动体现个人的道德风尚也贯穿于运动的全部过程之中。
1.3 培养自信,提高竞争意识 网球能培养运动员更加自信的心理状态。在网球技术相差无几的选手之下,个人的心理状态则有高于技术的重要性,自信的心理状态是一决胜负的关键点。自信相对于自负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思想,是一种踏实认真、持之以恒、谦虚谨慎、不畏困难的心态。自信的心理状态下努力付诸实践,训练自己不受他人和环境影响,确保赛场上发挥出正常的,甚至超常的水平。网球运动就是要锻炼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1.4 施展个性、释放压力 网球运动可以展现个人特点,愉悦身心的运动项目之一。实践证明,一定的运动量能够促进人的新陈代谢,增进体能,增强免疫力,比如缓解上班族的工作压力上,学生的学习负担,年轻人的爱情烦恼,已婚者的婚姻问题,老年人的慢性病困扰。由此可见人处于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结合适当的运动并配以良好的作息以缓解压力增强免疫力。经过一天的疲劳和烦躁,当加入在网球运动,摒除杂念全心全意的专注于击球扣杀,舒展筋骨驰骋于赛场,各种各样的烦心事都得以释放。尤其是击球激动之时,嘶声咆哮,乱蹦乱跳,使性的仍拍子完全释放了个性气质。
2 网球运动商业价值的竞技学基础
2.1 网球的场地特点 网球场地有迥然不同的红土、硬地和草地三种。这三种的场地要求不一样的打法,对运动员的要求不一样。因此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
草地球场最古老、最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场地。其特点是球落地地面球摩擦力小、球的反弹速度快。往往需要球员反应快、灵敏度高、运行速度和技能高。由此,草地往往被看成是“攻势网球”的天下,想要在草地网球赛场上一举制胜,获得成就就得成为强攻型选手,掌控好发球上网、随球上网等各种上网战术,相较而言的底线型选手则很难在草地网球场上很难一展拳脚。然而,因为草地网球场对草的的品质、规格非常高,而且限制于气候和维修和昂贵的维护成本,很难被扩展到全世界。当下每年的草场职业网球比赛几乎只集中于英国举行,时间集中在六、七月,温布尔登锦标赛是最古老、最著名的一个网球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红土场可以被确切的称作“软性球场”,其它一般性的各种沙地、泥地等叫做软性场地。这种对运动员的体能、奔跑和移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场地在球落地时与地面的较大的摩擦减缓了球速,如果运动员急停急回会造成很大的滑动。在红土场网球场上如何获胜取决于底线球员的费尽心力的艰苦拼搏,而打法凶悍的发球上网型选手则不占优势。
硬地网球球场是最普通和常见的一种场地是目前大多数赛事中占主导地位的场地类型。硬地网球场是水泥和沥青作为铺垫,上面涂增加场地硬度和平整的红、绿色塑胶面层。硬性场地使得球的弹跳很有规律,但提高了球的反弹速度。多数人认为硬地网球更具“爆发力”。这种场地不利的地方是质地比其他场地的弹性弱,地表的反作用强而僵硬而致伤选手。
2.2 现代网球运动特点 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将网球运动推向了更高的台阶,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等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际中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着一种无法回避的尴尬,那就是体育教学应有的价值追求,与学生实际所处的体育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着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既有客观上各学科教学任务很重,也有体育的教学与学习教师与学生主观上的认识差距。那么,在实际教学的体育教学中,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消除这一尴尬呢?笔者认为,价值引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选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笔者确定终身体育为实际教学中的引领价值观,试图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以之来引导自身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终身体育理念如何化虚为实
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分析表明,终身体育理论的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容易虚化的两个原因:一是上面所提到的考试科目学习的影响,二是终身体育常常给人以时空较长的感觉,反而在眼前的教学中倒给予了忽视。但体育与健康乃每个人的终身之事,由体育到健康,因健康而体育原本就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终身体育其实存在着丰富的引导价值。根据我们的研究,终身体育价值化虚为实的关键在于:其一,从高中学生成长角度来理解终身体育,让学生有一种终身体育的意识。因为根据教学心理的研究,一个人只有树立了一种意识之后,才会有相应的行为。其二,在高中体育的具体教学中,择机进行这一意识的渗透,努力将体育技能的学习与终身体育结合起来。首先,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运动的过程中,获得关于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体育运动方法、关于体育运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心理活动。我们认为,这种心理活动只有发生在具体的体育运动过程中才能被强化,而这种强化的过程正是终身体育理念由虚变实的过程。其次,终身体育意识作为一种实践体现,是指学生(或个体)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锻炼与运动,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这个角度讲,终身体育更是一种习惯,而终身体育的意识目标也更在于习惯的养成。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己体魄、健己心智的意识,我们就说终身体育的理念由虚转成实了。
二、终身体育意识有效养成策略
要在那么复杂的学习任务中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并非易事,这从我们成人总要等到退休或身体欠佳之后才知道健康第一的生活现实可以看出。因此,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的价值要想有效养成,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1)终身体育意识依赖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同。虽然说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体育内容极多,虽然说今天的学校生活有体育必修课,但我们仍然不能认为学生真正认同体育的作用及地位。因此,只有引领学生认同体育运动的价值,才能夯实终身体育之基。在笔者看来,求得这种认同,关键在于体育价值的发掘与发现。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做法是,在每一项体育运动的教学当中,都从理论上向学生阐述这一运动的意义与价值。比如说球类项目的运动既可以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又能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大球类项目还能锻炼人的合作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仅是身心健康的标志,也是学习品质和走入社会之后生活品质的必备元素,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积极参与球类运动并努力提高运动水平,不只是眼前体育学习的需要,更是将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的需要。通过这样的前景感召,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终身体育运动意识依赖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感悟。比如像长跑之类的耐力运动,其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耐力素质,也是学生的意志。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对于这类运动往往都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而在应试压力的作用下,这样的训练也确实有被边缘化的嫌疑,现在的不少大学放弃了长跑运动,与这一选择是分不开的。对于这一点,笔者坚持一个观点,就是长跑不能边缘化,且不说今天的高中学生存在着长跑的生理基础,差的只是一以贯之的锻炼以及意志与韧性,而这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且其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是非常有益的。
在笔者的实践中,长跑是一项必须修炼的功夫。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运动的感悟,我把学生每次跑的成绩都输入电脑,并利用电子表格生成柱形图。当学生一段时间内成绩有进步时,我就会把该学生的成绩打印出来,让他从数据的角度看到自己的进步,并鼓励他利用自己的意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当这样的例子占到全班三分之一强的时候,笔者就会用幻灯片来向其他学生展示这种进步,重点表扬这些学生的意志与韧性,让他们意识到意志与韧性对于解决重大问题的重要性——这是终身体育意识的态度基础。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调查,绝大多数能够跑完全程八百或一千米的学生都说“拼的其实就是意志”。
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思考
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终身体育最重要的仍然是学生的认识问题,这与人们常说的“态度决定一切”是吻合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最后三年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意识,首要的着力点还应该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同。而根据我们的观察,高中学生对于这种价值引导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也是愿意接受的,也就是说高中学生是乐于接受价值引导的。尤其是在体育课堂上,高中学生更加会有一种天然的兴趣,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体育原来只是体力付出,当在体育课上出现理论引导、价值引领的时候,他们能够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兴趣,这为我们在教学中进行终身体育的价值引导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作为终身体育理念结果的评价,由于时间跨度较长的关系,我们还不能提供直接的证据,但从学生的表现及部分进入大学学生的反馈而言,我们认为这样的努力是有价值的。学生对于终身体育理念的认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都能够为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提供间接的证据。而且根据我们从相关报刊上了解到的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这样的实践毫无疑问是有价值的。既然如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将这样的努力坚持下去。毕竟,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有价值的追求。
(广西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影响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各种因素即内在因素:体育意识、参与兴趣、参与动机;外在因素:工作单位的休闲体育运动氛围,工作、家庭压力因素;休闲体育运动设施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提高我国城市职业女性体育休闲运动参与度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职业女性;休闲体育运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83-0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休闲体育运动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是现代人们文明生活的一种时尚享受.其有益于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可增强体质,缓解疲劳,促使现代人保持身心愉悦,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而现代社会快节奏、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对城市职业女性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此时休闲体育运动以独具一格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与此同时,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休闲空间范围的扩大,很多女性都在积极追求多样化休闲放松的方式.但是在她们投身休闲体育运动时,出现各种影响其参与的不利因素,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影响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各种因素,以期提升城市职业女性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市场特有的消费潜力,关于女性的话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置身于大都市的城市职业女性通常具备较强的独立经济能力,但她们不得不承受家庭、工作的双重压力,故其身心更疲惫,更需要通过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缓解压力.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如何合理引导职业女性获取繁重生活压力与休闲放松的平衡?媒介如何引导女性合理地参与健康休闲体育运动?先要明确当前那些因素影响到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女性个人内在特点的密切联系,进而提出对促进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对策.本文主要以南宁市为例分析各种影响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因素,以期提高他们的休闲运动体育意识,认识到体育休闲运动的重要作用,进而增强体质,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促使他们在生活与休闲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活得更轻松、更有质量.同时,通过本次研究对其他城市提高职业女性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积极性有相应的指导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通过翻阅近几年和城市职业女性休闲运动相关的女性学、社会心理学、休闲体育学及市场营销学等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分析影响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各种因素.
1.3.2 走访调查法
走访南宁市不同职业女性,了解影响她们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明确他们对休闲体育运动的态度.
1.3.3 问卷调查法
以南宁市350名职业女性为问卷发放对象,合理设计问卷调查内容,仔细斟酌调查问卷中的语言表述、问题顺序,切实了解他们对休闲体育运动的看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内在因素
2.1.1 体育意识不强、参与兴趣不高
所谓体育意识主要指人们在学习或者参与体育活动整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体育和自身关系的认识,体育运动价值等.对体育运动价值有深刻的理解、积极的参与态度是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基础.很多职业女性不会主动培养个人休闲体育意识,对休闲体育不感兴趣,更不愿意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同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并非生来就有的,它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兴趣常会受到性别、家庭角色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女性可能因为敏感、害羞,对自己身材不自信而缺乏自信心,以至于她们不能自信地参与到一项新体育运动项目中去,进而降低参与兴趣[1].此外,女性自身的运动基础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兴趣,很多女性缺乏必要的运动技能,害怕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出丑,于是干脆放弃休闲体育运动.
2.1.2 多数职业女性参与动机不强烈
所谓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主要包括个人意图、心理预设目标等,只有将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动机充分激发出来,才能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很多城市职业女性由于不了解休闲体育运动的作用,继而缺乏参与其中的动机.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不同年龄阶段的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动机不同,但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将强身健体作为主要参与目的,特别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参与的目的性非常强,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并且她们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参与体育休闲的参与动机较强烈[2-3].(21~40)岁的职业女性,有些是初步踏入社会,有些深受工作与家庭的影响,压力较大,不愿意过多了解体育休闲运动方面的知识,其参与动机较弱.而20岁以下的女性,大多处于上学阶段,身体正发育,几乎无参与动机.
2.2 影响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运动的外在因素
2.2.1 工作单位的休闲体育运动氛围
如果一位职业女性所在的工作单位注重利用体育休闲运动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单位具有良好的休闲体育运动环境氛围的话,她们就比较乐意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企事业单位缺乏对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作用的认识,更不愿意组织开展休闲体育运动,导致女性体育休闲活动受到一定影响.陈莉红[4]认为影响(26~48)岁年龄段职业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因素是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而言,只要合理组织、引导,她们还是愿意进行休闲体育运动,以放松身心、改善体型与个人形象.
2.2.2 工作、家庭压力因素
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可导致职业女性在体力、精神方面感到疲劳,进而使其无过多的精力参与体育休闲运动.同时城市职业女性的时间压力、作息时间、职业类型、工作性质及条件均会影响到她们的休闲体育运动.据调查发现,不管在工作日还是休闲日,城市的职业女性均需承担较多的家务,在工作日:男性休闲时间(313~350)min,女性(270~300)min;休闲日:男性休闲时间(460~500)min,女性(370~410)min.加之不同的职业也会对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职业不同,女性拥有的空闲时间不同,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也不同,进而对休闲体育运动需求但也不同[5-6].一般情况下,从事个体经营的女性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公务员、教师等均为双休,空间时间多,而从事其他工作的女性时间大多较紧张,无多余时间从事体育休闲运动.
2.2.3 休闲体育运动设施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体育休闲设施不管从质量、数量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为社区体育休闲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健身地点只拥有简单的健身设施,这样只能满足少数人的体育休闲运动需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小,短时期内很难满足广大女性对体育休闲健身的需求.同时,在进行体育休闲运动时,女性有多方面需求,比如:安全需求、便于照顾孩子需求等,通常而言,多数女性存在“畏惧暴力”的心理,对于休闲运动场地的交通便捷性、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有小孩的女性还希望休闲体育场地可以为其提供便于照顾小孩的各项设施.但是现阶段,很多休闲体育运动场所不能有效满足女性的上述需求,导致很多女性倾向于在家休闲.
3 讨论
根据本文所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南宁市为例,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由市场引导的多元化休闲体育运动服务系统,以提高城市职业女性休闲体育运动的参与积极性为出发点给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构建适合女性休闲体育运动场所
从政府角度看,政府应该加强开发适合职业女性进行体育休闲运动的设施与场所,加大对社区室内及户外休闲体育运动设施的投入,建设一定规模的、简单实用的健身设施及场所,针对现行的有偿服务休闲体育运动场所必须适当改变营销运营模式,合理减少收费,通过非营利方式公开向社会公众、社区等开放体育休闲设施,为职业女性从事休闲体育健身运动提供舒适、便捷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休闲氛围,进而让职业女性在较短时间内找到适宜自身休闲运动的场所[7].此外,政府也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职业女性所需要的休闲体育运动设施及场所,为有孩子的中年职业女性提供儿童保育服务,便于职业女性灵活安排时间,尽情休闲、放松.
3.2 借助舆论引导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运动价值观念
媒体作为各种社会思想、理念的宣传话筒,理应大力倡导女性注重休闲体育运动,提高女性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意识.一方面,借助媒体强有力的社会效应,消除现代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男性中心论”,通过开设女性休闲体育运动的网络节目,积极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构建两性关系平等的和谐社会,纠正社会上存在的错误性别歧视观念,进而让女性生活在一个无歧视充分受尊重的社会环境中,消除对女性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偏见,鼓励职业女性主动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另一方面,鉴于部分职业女性缺乏科学的运动、健康理念,她们愿意花费大量金钱购买高档化妆品、减肥药、进美容院甚至整容,而不舍得花钱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愿意花时间在打麻将、看电视上,而不愿意抽出时间参与休闲体育运动.因此非常有必要纠正其不正确的休闲理念,促使其形成花钱买健康的理念[8].此外,媒体还要严厉抨击虚假的广告、商品,加大力度宣传女性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正面作用,影响社会公众对女性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看法,进而引导职业女性向着自我开发、自我教育的方向发展.
3.3 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城市职业女性自身生活的角度看,休闲与事业有所不同,无需将休闲体育运动想得太高深、远大,只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运动原则即可.兼顾工作与休息,健身与养心,可以广泛涉猎各方面休闲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让自己在享受事业成功的同时感受生活的乐趣,进而促进个人全面、和谐发展.每一位职业女性都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审视个人生活的意义,思考一下如何实现工作、家庭以休闲体育运动的平衡.同时,提高个人对时间价值的认识,科学安排工作以外的时间,有计划地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改变以往药物减肥、过度节食等不规律、不科学的生活方式.
4 总结
城市职业女性因为受到年龄、职业类型、收入水平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其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时间有限、参与兴趣不高,动机不强烈,鉴于此,本文从政府、媒体及职业女性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以期构建适合女性休闲体育运动场所,引导职业女性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运动价值观念,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进行休闲体育运动的作用,选择更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地参与休闲体育运动,进而提升个人生活质量,推动女性休闲体育运动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蓉.重庆市城市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9(10):326-329.
〔2〕汤雪桃.我国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的制约因素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6(03):365-368.
〔3〕周丹.城市职业女性参与休闲运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
〔4〕陈莉红.湖南省不同职业女性体育休闲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6(02):119-122.
〔5〕周毅刚.职业女性休闲体育与身心健康相关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01):96-97.
〔6〕陈建国.性别角色与女性休闲运动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5(02):116-119.
关键词:体育舞蹈价值体育运动
价值是人们对物质、文化需要的体现,价值的产生是由物质、文化自身固有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的多少,作用的大小,决定了人们需要的程度。“体育价值观是体育行为的杠杆”。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的兴起和发展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日本、英国、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舞蹈专家前来我国进行表演与教学。北京、广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组织了相应活动,掀起了全国各地学习与推广体育舞蹈的热潮。我国体育舞蹈在体育中的作用已被国家教委所重视,1987年国家教委为高师体育增设了体育舞蹈课,一些大学在体育课中也增加了体育舞蹈的内容。体育舞蹈在我国得到如此迅猛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其自身功能与价值所决定的。为了能使体育舞蹈在我国长期稳定的发展,应首先对其功能与价值进行研究,以求得共识。本文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对体育舞蹈的价值进行了几方面研究,旨为广泛宣传推广这一新兴体育项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运动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在音乐在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学是研究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实现体育目的手段与方法的体育舞蹈,是体育文化系统中的新生事物,是体育研究的对象。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时代,人们繁重的劳动量将减少,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必然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满足自我需要的高级精神享受和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体育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通过在娱乐中运动,达到更好地完善自身,改造自我,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
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的实践证明,它是实现体育目的,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是人们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体育舞蹈的形式有个体练习,但更多的是群体练习,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实现美的过程,参加者在活动中可以表现美、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
运动学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是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把运动知识化、系统化、理论化,更好地指导体育运动实践,实现体育的目的。体育舞蹈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可靠方法。体育舞蹈动作,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具有明显的体育运动学价值,因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当今社会中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2生理学价值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的学科。根据运动负荷的价值或理论,学术界曾提出如下结论:即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机体的血压、血液成分、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健身价值不大;心率在130/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接近或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身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的下降;心率增加到160—170次/分之间虽无不良的反应,但亦未能出现更好的健身迹象。因此,通常把一般人的健身效果的最佳区间保持在120—140次/分之间。生理学实验证明,心率在120—140次/分情况下活动,身体各组织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状态最好。查阅有关资料可知,华尔兹最高平均心率为142.8次/分,探戈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2.6次/分,恰恰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5.2次/分,牛仔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72.8次/分,以上四种舞蹈对健身效果明显,具有生理学价值。
3心理学价值
体育舞踞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和依照音乐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能使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体育舞踞具有消除疲劳、陶冶情操、康复机体、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另外体育舞蹈还具有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由于体育舞蹈是一种群体运动,在集体场所进行,能使参加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我”置于“我们”之中,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4美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
一、“审美性”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1.艺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审判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批艺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完全是以“艺术体育”的面貌出现的。如:冰上舞蹈、花样滑冰、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泳等。这些项目与其说是为了增强体质,不如说是为展现运动员的力量、智慧、技巧、身体状况等在内的运动才能,其审美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2.传统的体能项目正向着审美性发展。现代体育的审美特性不仅局限于艺术性较强的一些项目中,就是从传统的体能项目、各种球类项目中也可见一斑。美国职业篮球运动中的神奇传球;运动员们魔术般的运球姿式;抢、打、断、盖所向披靡;善变、突破如入无人之境,令人观之眼花缭乱,一招一式都扣人心弦,这其中的艺术化的技巧、智慧化的独创,以及各种组合变化,无疑朝着审美观念的方向发展,审美性已成为现代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体育审美不可忽视主客体的双重性
1. 运动员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客体。体育运动既然是主体人的活动,它的审美性便不同于艺术类的绘画、音乐、雕塑等等,以及其它非主体性的审美对象。由于体育的主体是运动员,运动员既是审美的对象,又是创造和审美的主体。体育主体的运动员,以及运动形态和运动过程,既是审美对象,本身又具有审美意识,其运动自然带有个性化的理解。
2.体育运动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感。审美客体的观众在欣赏体育赛事过程中受到鼓舞,产生审美感受,即美感。对于这种类美感,茅盾先生曾有一通俗的解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某些自然物或人造的艺术品,我们往往要发生一种情绪上的激动,也许是愉快兴奋,也许是悲哀激昂,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这样的情感上的激动叫做欣赏,也就是,我们对所看到的事物起了美感。”这虽然是指艺术品的欣赏,但对于激烈的体育活动仍然适用。体育是一种以个体和人格精神的展现为目的的活动。各类精彩的体育比赛正是因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而成为审美文化的一部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感。
3.运动员应重视体育审美体验。运动员既然是审美的主客体,更应重视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主客体交互作用、发展运动的审美形式,也是最后成为体育艺术作品意蕴的内容。
三、体育审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
1.体育审美具有自然美的功能。人的身体之所以属于社会文化存在,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它能通过人们的一定活动发生社会变态(即“社会化”);第二,它一旦被纳入社会关系体系中,便开始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并为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所利用。而体育运动正是通过身体锻炼与运动竞技两种方式,对个体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施加积极性的影响,以局部的作用,取得身心整体改善的效果。正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之一顾拜旦先生所说,奥林匹克运动是人性最完美一面的结合。
2.体育运动具有社会美的功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日益迫切,不仅满足自然实体的美,而且要追求精神生活的美的享受。如前所述,体育运动能引人入胜,激起人们的美感,满足人们的美学需求,实现人们的美的享受。社会生活中,人们把体育喻为展示一个民族精神的橱窗,以及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兴旺的标志,使体育运动具有了社会美的功能。
3.“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康的身体”。古希腊的哲人为我们揭示出的这条深刻道理,是体育运动的精髓。现代体育运动脱离了功利性的追求,使参加运动的人在身体运动的审美享受中,得到幸福感,得到心灵的满足。体育运动绝非仅仅局限于运动场上的竞技与较力,其中,无处不蕴含和闪现着运动美和人体美。但人的身体能力与人的心理、道德、审美等素质又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人的身体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亦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存在。
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的学者和专家开始重视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体育界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如何能够将体育界精神被更多的人熟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开展体育工作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体育工作的发展。最近几年,通过各领导班子不断抓各部门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情况,我市的体育工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省体育局给予充分了鼓励及肯定,这是对我市体育工作的认可,所以我市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继续努力,进一步推进我市体育的发展,在推进体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我市公民的道德素质,将我市建立成为文明城市。
二、充分实现教育价值
自我教育价值是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所具有的特性。自我教育价值在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具体体现:在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中,广大团体自发性的组织体育运动,然后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项目当中,不管是规定目标,还是确立指导思想都会使得人们更加紧密的凝聚在一起,这种意识也就是大家的集体观念。组织观念及其它的彼此教育。把体育运动组织起来之后,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管理,比如怎样更好地展开活动,怎样更好的将活动持续下去,怎样将活动效益进行逐步提高等等。广大团体经过对自我的一种管理,人与人之间在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以及集体分工合作精神等方面对自身都会有一种新的认识可以有一种新的自我教育,会对自身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体育运动某一阶段画上一个句号的时候那也就象征着会有新阶段的一个开始,暂且停止此项目也就象征着会有一个彼项目的开始,所以当体育运动在某阶段结束的时候,亦或是这个项目已经完成的时候,必须要对这个工作进行一个完整的总结,对上个阶段、此项目的运动给出相应的合理的一个评价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将新的阶段、彼项目完成的更好。
三、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功能
人们在体育运动这个过程当中,都将获益匪浅。因为在经过一个长期的体育锻炼某一体育行为对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精神也会给其精神上带去一种熏陶,有助于人们自身形成一种特别积极健康的心态,并能将这种好的心态保持下去,进一步升华自身的人格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思想政治工作特别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为了能够更深入更透彻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务必要更加深远的探究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功能,与此同时还必须深入的发掘体育运动项目的心理健康功能,既有助于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又有助于深化专研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结语
由以上在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方面的研究内容来看,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的,有关的理论成果已经日趋完善朝着一个很好的方向持续发展。现实条件就是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相比于从前已经越来越丰富了,开展体育运动的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研究会更加有利于靠近生活、靠近实际、靠近群众,进一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以及感染力提高,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增强。
作者:赵娇 单位:廊坊市体育运动学校
[关键词]高校 新兴体育运动的开展 终身体育
一、前言
新型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高校体育改革不可忽视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对郑州高校新兴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参加新兴体育活动的因素的调查,揭示了高校开展新兴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终身体育影响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为普通高校开设新兴体育课程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研究对象 郑州市7所高校在校各100名学生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1)郑州高校新兴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1.大学生对新兴体育运动的认知
通过学生对新兴体育项目的认识程度进行调查,对新兴体育项目的认识了解较多仅占总人数的6.9%,他们主要通过学校宣传栏,偶尔的知识讲座以及电视、网络等方面的信息来了解新兴体育运动。其次,对新兴体育项目了解一些的占54.9%,他们主要通过电视、传媒、网络等途径,来带动学生对新兴体育运动的认识。
2.大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的动机
通过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参加新兴体育运动的动机是多样的,以娱乐为动机占64.6%,其所占比例较高。以健身为动机的占有52.1%,新兴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提高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勇气。许多新兴运动类项目都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其难度较大。而大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兴趣为动机的占有39.6%,在参加运动的过程中,将体会到战胜困难后的那种成就感,心里会感到十分的愉悦。
3.高校开展新兴体育项目的途径
通过调查表明,新兴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的组织形式主要通过体育课比例是43.8%,通过体育课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多有关新兴体育运动的知识,提高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并参与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在调查中显示,体育社团的比例是20.8%和体育协会比例为20.3%,还有部分通过体育俱乐部的比例12.0%。另外,部分小型趣味性的新兴运动项目通过学校体育文化节的途径实现,满足大学生的健康需求,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有利于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2)高校开展新兴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
1.场地器材
通过调查显示,器材场地不足所占比例是32.1%,是造成大学生参加新兴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器材场地的不足,相应的引起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的次数、时间、运动体验等方面的减少,从而造成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的持续性下降。
2.个体因素
通过调查显示,没有习惯爱好占有11.4%。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大, 学生为了增加竞争实力,就得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本领,相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就会受到影响。缺少专业指导占有22.2%,这影响了参加新兴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家庭环境因素
由调查可知,影响大学生参与新兴体育运动的经济支持缺少占有16.8%。部分学生喜好又可作为终身锻炼的新兴体育项目,由于自身家庭经济的影响,使学生不能长期进行锻炼。可见家庭对大学生树立体育锻炼观念、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没有发挥其作用,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与自身健康的关系意识较强,有较强的主观认识和积极态度,但对新兴体育运动的认识程度一般,如宣传力度的不够,组织形式不够多样化等方面。
2.在高校新兴体育的开展对终身体育的影响中,器材场地条件的欠缺是导入新兴体育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大学生面临的自身压力以及高消费的经济等同样对其产生作用。而高校开展新兴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在教材上重要选择,因此新兴体育运动的开展也要为终身体育服务。
(2)建议
1.应进一步加大新兴体育运动锻炼的宣传力度,如开展知识讲座等。加深学生对新兴体育运动锻炼价值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锻炼意识,激发他们参加新兴体育运动锻炼的浓厚兴趣和热切愿望,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新兴体育运动的锻炼。
2.将新兴体育运动纳入学校运动竞赛工和计划之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新兴体育运动表演和比赛, 可以充分发挥运动竞赛的积极作用,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使之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地开展起来, 以满足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新兴体育运动锻炼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秀峰,韩春英.新疆高校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报. 2006(7):98~101.
[2]王港,吴铁桥. 新兴体育运动在北京市高校推广的途径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1).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大学生 适应能力 身心影响
一、研究目的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人体的抵抗疾病能力,改善心理不良情绪。高校体育是贯彻“健康第一”发展目标的主要有效的手段。本文就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大学体育锻炼状况及对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和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94份,有效问卷453,有效率91.7%。
(二)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1994年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方面相关书籍和学术刊物。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在校生理适应能力的关系
大学生在校生理适应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学校当地气候水土的适应性及季节变化引起的一些流行性疾病的抵抗能力。通过问卷调查有33%的大学生由于对学校当地所处的气候环境不适应或对季节引起的流行性疾病不能抵抗而经常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其中,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对气候环境不适应,抵抗流行性疾病能力差而影响身体健康的比例占24%,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对气候环境不适应,抵抗流行性疾病能力差而影响身体健康的比例占27%。更应值得注意的是,既经常参加课外体育运动又经常对气候环境不适应,抵抗流行性疾病能力差而影响身体健康的大学生其参加体育运动的直接动因也是为了能提高自身身体免疫能力。
有大部分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感兴趣,但真正能经常自觉的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学生却仅有52%,在问卷中也反应出,大多是由于当前学校体育设施的配备不能很好的满足众多大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学校不断改进和完善体育设施,加大学校体育氛围的浓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二)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在校心理适应能力的关系
通过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识到通过体育运动能改善心理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可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但是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与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相比较来看,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改善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认同比例要远远大于不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有着相当明显的效果。体育运动能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减少消极的心理影响,为聚集的不利心理能量、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场所;同时对一些性格较为内向,人际交往敏感的大学生提供很好的人际交往条件,体育运动有着独到的人际交往功能,不需用太多的语言即可互相交流沟通,通过手势动作等直接或间接的沟通、交流能使人无意识的互相产生感情。
三、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在校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关系
如果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适应能力是在校适应能力中的硬件部分,那么其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就是在校适应能力中的软件部分,是体现大学生价值的核心。所有能力的培养也都是围绕专业基础知识来进行的。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在校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与不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在学习的态度、情绪体验及课堂知识掌握能力上的差异。在“上课时是否喜欢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和“有问题能否去请教老师”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比不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表示为肯定回答的比例分别高1.5%和4.8%,体育运动与学习态度方面没有直接明显的促进效果,而学习态度方面与大学生的性格、心理认识、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期从事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学生能提高发展其感知、观察、以及形象的动作记忆能力;对“能否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满足与快乐”这一问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比不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已经有此情绪体验的比例高15.8%,说明体育运动可使大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更多的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情绪体验。这也表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认知能力方面“量”的促进,使大学生在学习情绪、成功体验中得到“质”的飞跃。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在校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对生理适应能力的促进,增强体质差的大学生对疾病的免疫抵抗能力。二是对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与改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耐挫能力”减少大学生心理不良导向。三是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主动休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程度很高,但还没有切身的去积极利用体育运动来提高自己的在校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太喜欢体育课,尤其是女生,而从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让学生自由活动,要么示范后就让学生自己训练,课堂单调而乏味,学生的运动兴趣没有得到激发,自然不喜欢体育课程。而体育课程是以学生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因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运动中的主体性不强,参与度不高,体育运动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愉快地参与,运动目的难以实现。要让体育课程真正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还得让学生愉快地参与,主动训练,故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从对学生的调查不难发现,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体育课程,原因之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单调。以准备环节为例,每一节课都是围着操场慢跑,学生显得懒散而没有活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就需对此做出改革。以“鱼跃前翻滚”的教学为例,在准备环节中安排了跳绳、运球跑、慢跑等活动项目,学生小组可根据本小组的兴趣而选择训练,其运动兴趣就高很多,在运动中也达到了活动关节的目的。
同时,在目标要求和评价上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目标要求为例,男女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教学中教师不能“相同对待”,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而制定目标。如“体前变向运球(篮球)”的教学中,有的女生运球不够熟练,此时教师不能急于推进新课而让该类学生达到熟练体前变向运球,而可先组织其进行运球训练,然后再变向运球,循序渐进地推进。又如在评价中,针对运球不够熟练的群体,教师的评价标准以“熟练运球”为准,而对能熟练运球的群体则以“能熟练地进行体前变向运球”为准。如此,学生不同,评价标准不同,才能让学生在评价中树立自信,主动参与运动。
二、改革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压力较大,运动时间较少,因此,一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将体育课上成了“放松课”,认为带学生打打篮球、做做游戏即可。而一些学生则没有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价值,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较为死板,针对教学内容讲解后就让学生自己训练,课堂氛围较为单调,学生的兴趣不高。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还是被看作是教师面对的客体,没有成为运动的主体。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体育课程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运动过程中,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培养其体育运动技能。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正确解读新课程标准,加强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以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身体训练”是达成体育课程目的的主要手段,而这需要一定的运动知识为基础。以讲授模式来让学生接受运动知识,学生多处于了解状态,而以合作方式来组织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以“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训为例,要让学生掌握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协调配合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先从每个小组中选择两个学生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其他同学观察其传接球过程中的动作,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准确传接球,学生讨论后教师示范讲解,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训练,训练中指导学生针对传接球过程中的动作相互纠正、改进。如此,学生很快掌握了传接球的重点。
三、培养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渗透,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身心发展。而要让学生把理念转变为行动,习惯的培养尤为关键,只有让学生把体育运动当作一种生活常态,把体育运动作为提高自身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运动中才会主动参与,其身心水平才会得到不断提高。
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树立好教师的榜样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都是动嘴说,自己不运动,这又如何让学生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呢?树立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不仅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参与到学生的运动中去,还要注重通过日常的体育运动来进行。如利用业余时间和学生打打篮球,坚持跑跑早操等。
【关 键 词】中学;终身体育;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75-02
人的一生要保持健康、良好的运动习惯必不可少,这要求我们要有终身体育意识。中学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可塑性强,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为今后健康地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在中学阶段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累健康知识、养成锻炼的习惯、掌握锻炼的方法,使体育成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成为终身锻炼的体育爱好者。
一、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能够长期专注地做一件事往往是因为他对这个事情感兴趣。要让学生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体会到运动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满足,这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基础。如果我们给学生安排的内容缺乏计划和设计,学生体会到的只是运动的苦和累、无聊和乏味,他们是不可能爱上体育,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的。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及开展其它学生体育活动时都要注重内容和形式安排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欢乐,享受这个过程,建立起对运动的感情,自觉自愿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真地准备,充分考虑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都想参与其中;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随时观察学生参与的热情是否高涨,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做出调整,延续同学们的热情;同时还要总结和反思,发现更多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和方法,让体育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亮点。
二、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育
趣味性是吸引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外在动力,要让学生真正明白锻炼的价值,发自内心自觉地长期坚持运动,还需要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产生我要锻炼的内在动力。在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对人的重要价值、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各种运动的特点以及身体锻炼的方法等,让学生真正理解体育运动能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它不光是有趣的,同时还是有效的,应该成为我们在一生中长期保持的一种习惯。在体育理论知识教育时,我们要重视具备较高观赏性的各项运动如篮球、足球、网球等项目的介绍,增强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让他们成为长期关注各项体育运动的体育爱好者。这有利于学生长期受到运动的感染,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运动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获得良好运动效果和体验的身体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越好,在运动中往往越能处于优势地位,感受到的乐趣也就越多。同时,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运动技能学习的保障,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往往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运动的技巧。因此,我们在体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安排合适的内容、全方位地提升学生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方面的身体素质,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感受运动乐趣创造条件,也为学生成年后学习其它运动项目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四、全面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要让学生保持长期运动的习惯,掌握多项运动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能力保证。人在学生时代往往能够比较好地坚持体育锻炼,因为学校运动场地和设施齐全,各项体育运动都有不少的爱好者。但到了工作以后,由于场地和人员的原因,坚持运动的难度就加大了。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爱好各项体育运动,参与运动时的选择就会更多,更容易坚持体育锻炼。同时,有些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不太适合中老年人。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教会学生一些高强度、有身体接触和对抗的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外,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强度适中、没有身体对抗的体育项目如健身操、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全面培养学生对各项运动的兴趣和技能,以便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能有所选择,享受运动的乐趣,安全有效地锻炼身体。
五、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影响一个人能否长期坚持锻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真正的决定因素还是个人本身,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有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我们要注重学生这方面素质的培养。体育运动往往是有合作的运动,需要融入一个团队才能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享受运动的乐趣,拥有健康的个性才能实现这一点。我们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帮助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有良好的表现,培养他们健康的个性。同时,我们还必须在体育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环境不好的时候也能够自觉坚持体育锻炼,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困难也有勇气和决心去克服,实现自我突破。
六、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关键词:现代人;社会;体育价值;发展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culture, health, as the same, the cause of socialism in our count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order to meet social aspects and at all levels on a variety of sports growing needs. sports is not just people in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human development as a means of counseling, but throughout one's life is an important life, everyone is both individual development need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the common need.
key words: modern; community; the value of sports; development
1 体育运动的经济价值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体育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是一种社会存在,体育作为一项生产性的文化事业,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体育经济既是社会消费性经济,又是社会生活性的经济,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是相互的。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是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合。”从马克思这段著名的论述中,我们对人的劳动能力及其特征可以明确三点,其一,劳动能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是同劳动力所有者分不开的;其二,劳动能力只有在劳动中当人生产某种价值时才能发挥出来;其三,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合。由此可见,对劳动者的培养应包括进行智力教育和身体方面教育,使劳动者具有强健的体魄,以保证劳动者有充沛精力投入生产过程,提高劳动效率。生产力的基本结构是教育和科学管理,都是以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结合为基本条件的,而体育对于人的体力和智力发展、发掘具有直接作用。体育虽不直接参加物质生产,不出产社会物质产品,但劳动者因接受身体教育而强身健体,增长相关的科学知识,形成多种身体技能,首先是体育运动参与者明显受益,而后表现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因而体育间接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客观存在的不可低估的。
2 体育运动与人的社会价值
体育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体育事业自身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学习了解社会,学会适应社会,使自己成为一个生动的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各学科之间呈现出纵横交错,互相渗透的趋势,体育已逐渐成为最富有社会意义的事业。升国旗、奏国歌这种崇高、特殊表示胜利者荣誉的形式,唯有国际比赛中才有,它最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最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现代社会里,体育运动深入到社会每一个阶层,直到家庭和个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多的人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发展完善自我的体育运动中去,表明体育运动正在为人们建立崇高生活目标发挥着重要的指点作用。体育活动大多是集体的对抗性的活动,在活动中人们加强了对集体、团体和家庭的信赖感和安定感。体育运动又总是在一定道德约束下进行,竞技者必须用公正竞赛、团结拼博的体育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成功与失败,荣与辱,竞争与退缩,爱情与事业,个人与祖国,乃至生与死之间选择和定位。体育不单纯是竞技,它还是一项大众性的健身、娱乐文化活动,体育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延年益寿,在体育文化日益显现出迷人的魅力之后,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掌握。体育作为一种将体质、意志和精神的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已成为培养全民族现代人素质的催化剂。古往今来任何一项活动还从未象体育这样拥有如此广泛参与者和长久不衰的民众热情。随着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亿万人健身强体,发展完善自我的参与意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各种体育比赛,能培养人们的顽强意志,竞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奋进拼搏精神,以及责任心,使命感和爱国心,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3 体育运动带给人们的精神价值
体育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享受,也带来创造辉煌人生价值的启示,使人感受到生命总在运动发展中。体育发挥着包括一些艺术形式不能够产生的艺术效果和魅力,它既是人类一种高级文化活动,也必然是一片人类高级情感抒发地。在体育运动中不仅个人的情感得到渲泄和发展,也使社会得以和谐和稳定。
体育比赛紧张激烈的节奏扣人心弦,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交流,运动技艺的惊险性,比赛的对抗性,战术配合的准确性,稍纵即逝的偶然性,时间速度的节奏性,音响画面的艺术性,使人们欣赏到一种精采超群的流动技术,极大地满足了精神上的需要。
4体育运动的社会健康价值
关键词:阳光体育;开展策略
小学在小学校园中积极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模式,其目的在于将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愉快地参与体育锻炼,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能量,让小学生养成快乐运动的习惯,进而受益终身。
一、影响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的因素
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态度。当前依旧有很多学校领导与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并不关注,他们觉得学校本来设置的体育课程已经可以满足孩子们的体育锻炼需求,并无必要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很多家长和学校领导都错误地将阳光体育运动理解成是针对班上身体素质较差的孩子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目前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健康存在思想误区,只有当疾病缠身之后才会重视“健康”,这种看法让人们不注重日常的体育锻炼,而导致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出现代沟,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偏激的情绪。这种社会价值观念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反而会揠苗助长,导致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受到影响。
二、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1.提高体育活动趣味性。以体育游戏为主的体育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实现体育活动内容从竞技性体育项目向竞技与娱乐性体育项目结合方向发展。目前,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出现孤僻、不合群的个性问题,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合作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的这些精神,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体育的快乐,还能够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共同发展。2.弘扬传统体育运动。大部分传统体育活动不受规则的约束,活动器材设备也非常简单,不受场地和人数的制约,普及性很高,也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把学生喜欢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比如说跳竹竿、抖空竹、踢毽子、投沙包、转呼啦圈等)引入到校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这些活动少了些硬性的规定,多了些想象;少了一些束缚,多了一分自由;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感悟到传统体育蕴含的意识与精神,从而起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3.引进现代娱乐体育项目。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具有时代气息、具备鲜明时尚元素的体育活动项目越来越多,小学学校领导也应当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潮流,把现代化的新兴体育项目引入到校园中,让孩子们能够参与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让孩子们能够紧跟时展脉搏,主动了解现代科学知识。把现代化的新兴体育活动项目纳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之中,比如说街舞、轮滑、斯诺克、跆拳道、攀岩、拉丁舞、花式自行车等,为阳光体育活动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学生更乐意参与其中,享受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4.加强制度贯彻落实工作。为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措施细则和制度方案,组织本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根据学校特点,分类实施,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要求全校加强沟通,扎实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另外,我们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合理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制订了“每天锻炼一小时”“我运动,我快乐”等活动实施方案,为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常规性、制度性和实效性,学校每天由分管主任和体育教师进行检查。5.加强重大赛事互动性。此外,应加强重大赛事互动性,以奥运会、全运会等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加强与此类赛事的互动性,一是要做好引导工作,强化学生对相关赛事的认知,引导学生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尤其是在学生参与观看体育赛事或者与体育明星接触,能够有效地提升体育锻炼对他们的吸引力;二是要积极争取参与机会,鼓励动员学生参与一些基础性项目,比如说鼓励学生争当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提升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三是组织好学生现场观看,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赛事营地,近距离接触他们喜欢的运动。6.加强组织区域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区域竞赛活动和片区比赛,其中要包括精品竞技项目,以及面向全体学校、全体学生的普及类、趣味类项目。比如说由县级体育局组织辖区内各小学开展田径、乒乓球、手球、棋类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或者在学校、社区组织一些学生自选项目,比如说球类锻炼、踢毽子、打沙包等体育游戏,让学生可以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快乐地享受体育活动。通过区域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热情,进一步拓展学校参与区域活动的覆盖面,让学生们充分享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与快乐。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模式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其先进的理念也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和谐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乐于运动。虽然前路还有重重阻碍,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但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阳光体育运动必然会在小学校园中得以顺利实施。
作者:何坚强 单位: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