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链优秀教案

项链优秀教案

时间:2023-06-04 10:4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链优秀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链优秀教案

第1篇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福建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评比活动的通知》(闽教体〈2010〉4号)精神,福州市教育局举办了2010年福州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评比活动。活动于2010年3月22日~26日分别在福州温泉小学、福清实验小学、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闽清实验小学、连江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承担本次教学评比活动现场展示任务的五所学校在组织接待、安排场地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本次体育教学评比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二、本届小学体育课教学评比活动的成效

1.各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学校,他们教学条件、生员情况、教师自身的进修条件均有差异,但都能较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课程性质,在教材钻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场地器材的安排等方面,能够依据体育教学基本规律及学校实际情况实施体育教学。

2.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注意听、看,相互观察模仿,小组练习中相互交流,强帮弱,动中探究,自我展示等,既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又体现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3.教材处理和教学措施设计有创新。如:“往返跑”教材中“快快拨号”比赛方法设计就是结合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为主题的,“火灾”119、“抢劫”110、“救护”120、“伪劣商品”315号码等方法练习往返跑的。又如有的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较强,上课充满激情,肢体语言丰富,仿生操模仿得惟妙惟肖,整个教学过程表现出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可爱、好奇的特点。又如:教前滚翻;“一撑二蹬快低头,团身前滚像个球”,教弯道跑:“右肩高,左肩低,跑起来像飞机”等既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更注意边练边讲,边练边提示,边练边指导,这样的“精讲多练”难能可贵,口令运用合理正确,讲解条理清晰、动作示范优美,展现了教者较高的业务水平。

4.认真研究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意志品质培养的有效性。如女生的“高处跳下接前滚翻”连续循环练习的跑、跳、钻、越过障碍物等锻炼学生的胆魄与毅力;在游戏、追逐跑,接力赛的练习中,教师组织调控严密,安排合理,有安全保护措施,竞争激烈而有序,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有的教师还运用评价为手段,点评学生在学习中的亮点,激励学生奋勇拼搏、积极进取,体现了学科“动教‘特征、坚持’寓德于‘体’”。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次小学体育教学评比活动,我们看到了课改以来我市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与进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案编写方面不够规范。这次评比课所提交的教案多数都能按照2009年福建省统一规定的教案撰写格式编写,但有些教师的教案编写不够明确、简洁、实用。表现在:(1)知识、技能目标沿用“初步、基本、进一步提高、巩固提高”词语很“空泛”,掌握技术动作不标准、程度界定不清、不明确、不具体,难以操作与可测评,特别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陈述语。如,培养合作精神、勇敢顽强、自信心等均为教育宗旨性、原则性的“口号”,歧义纷繁,抽象笼统,含义界定不清,更不具有观察性,可评性,往往使得学习目标达成流于形式,这是实施课改以来,也是此次教学评比活动的“通病”。(2)学习目标是指导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对教学具有导向、指导、调控、测评功能,技能目标确立不明确具体,必然把握不准教学重、难点,甚至出现一节课主教材有多个重点的情况。(3)在教与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组织措施、教学方法,练习手段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4)预计的分段教学时间不明确。

2.体育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从课中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但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吃透教材没有明确讲解顺序,造成讲解针对性不强,语言不够简练;示范动作不够规范;对教材处理不当,教法单一,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区别对待不够;下口令时,预动令不清晰等等。

3.体育教学常规要求不够严格。部分授课教师对课前准备,课中教学的常规要求做得不够。如:学生有挂项链、手链、校牌上课的,还有全班学生戴红领巾上课,对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措施不够得力等等。

四、建议

基于这次小学体育教学评比的情况,下面提几点建议:

1.配齐县(市)体育教研员。本次参评的课出现了两个极端:有的课非常好,有的课非常一般。造成一般课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个别县(市)没有配备体育教研员,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研,培训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2.本次活动涌现出不少优秀案例和好的教案,建议组织骨干教师对本次评比活动提交的好的教学案例进行修改,汇编成册,加以推广。

3.教学评比活动给全市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对提高我市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起到推动的作用,建议今后一年举办一次教学评比,一年组织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在活动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我市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4.不断改进体育教师教研、培训的内容与方法,尤其是贯彻新课程中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如:学习目标的设置不具有操作性与观察性,这是“通病”可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结合深入学校指导的办法,提高体育教师培训、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科学素质,提高专业化水平和师资培养的质量。

第2篇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知识逻辑关系的重视提醒了我们教师,必须对知识梳理整合更加重视。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科知识体系把握的水平与高度决定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知识是课程与教学的基础。沿着知识论理念的指引,通过从现象到功能作用的分析,我们对教师备课素能的持续化提升策略要有一个可以依循的策略设计,依据现行教育学教学论中通识的一般性观念,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不断创新理念的实施要求,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管理推进的层面来创新促进教师备课素能提升的引导策略,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功能给力体现打下扎实的基础。以笔者所见,如果不考虑教师素能存在的“自在”与“自由”层面的话,其知能水平(集体备课的管理推进是核心)的提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促进。

第一,基本层面、基本管理局面的构建。就中国教育发展至今的局面来看,常规环节中教师备课活动的基本要素以及管理层面的基本跟进局面已然形成。不仅如此,对于基本层面的不断完善、不断推进的格局也正在形成。教师备课的形式完整性、创意异构性、过程合作性、课后反思性已经得到了充分发挥并正在不断强化,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提升层面的要求以及教学管理的跟进。教师备课基本能力层面格局的形成绝不意味着教师专业成长已经有了一个突破性的成长渠道。要形成教师备课能力质的飞跃,就必须让教师的备课文本在基本层面上有一个质的变化,同时,管理层面范畴与基本层面相配套的“师徒结对”“一帮一”“青蓝工程”等主题式跟进的活动也应有一个质的变化。基本层面的教师备课较多的是教师对知识的认知与熟识过程,对知识传授的设计与安排过程。在经过了一轮基本教学之后,教师的教学准备应由知识的熟悉过程转化到对知识的分析剖析过程。教师的个案、课案的准备是专业熟悉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善于建构更富有知识整体性意味的章节案、阶段案、复习案。将零散的珍珠串起来才是精致的项链,由美丽的花朵组合起来才能出现美丽的花环。现实教学中,大多教师仅仅满足于个案、课案的完成,而缺少对阶段教学整体的思考与提炼。针对系统知识的真切感悟而形成的阶段案、章节案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缺位,使得教师在对知识的层次认识层面缺少锻炼。大多管理者仅仅局限于个案、课案的检查与要求,而忽视了章节知识、阶段知识、复习知识的反思与观照,致使大多数教师在业务精进的道路上迷失了。探寻一些成就较高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我们不难发现,对个案、课案知识的进一步整理,进行章节性、阶段性的知识关系分析、复习性线索思辨是他们成功的必由途径。正是教育管理学中理论上的缺失,使得我们的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止步不前,丧失了“前行一步,风光无限”的美好收获机会。这个“前行一步”,本质上就是对知识的本质反思、逻辑反思与价值反思,也正是中国教育理论界对知识论的漠视导致了教师专业素能成长努力的巨大损失。

第三,发展层面的要求以及个性化校本课程管理的跟进。教师提升层面备课要求局面的形成是一支较高素能教师专业化队伍形成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之上,优秀教师群体中的发展层面引导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跟进的课题。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及教师个性化专能特长的存在,教师备课专业化提升更高层面的发展层面成为教师备课业务能力成熟与否的标志,这就是以专项、专题为主导的专项研究案和专题教学案系列的形成。专题专项教学案的形成是基于对全课程内容知识树、知识体系、知识内涵的精神领会与思考阐释而建构的。这里,既有学科兴趣的深入探究,也有对知识本身特有意义的准确拓展、个人对学科知识领域的独特感悟等。专项或专题教案系列的形成,才是教师队伍全面走向成熟、走入专业的标志,这对于我国目前教育(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效能大提升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仅就新课改理论的模块化课程设置、课程建设中的校本课程效能化建设就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发展层面备课格局的形成正是知识论指引下与课程论、教学论学说完美整合体现于具体教学中的完美实践。由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在最大最高最厚实的领域内发挥出强劲的牵引作用。

为便于对笔者关于教学“主体”功能实现及教师备课素能提升的策略提议的理解,现将关于教师备课素能成长策略性发展的三个中心层面(中间三层)图示如下。

知识观是课程观和教学观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不仅“观”的角度如此,从“论”的角度来看亦如此,忽视了知识论的课程论只能使教师“知其然”而不知其“何以‘知其然’”,忽视了知识论的教学论只能使教师“使其然”而不知“何以‘使其然’”。常规教学中,集中体现知识观的备课活动一旦忽视对知识本身的分析与反思,不仅会严重限制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提升,更会导致教学过程中的狭隘短视,影响课程知识的理解,最终影响学生能力的形成,因为“理解力是能力的基础”。作为近几年来基础教育界提出的内涵式发展,对于备课环节来说,对知识本身的重视与剖析就是内涵式发展的研究方向。因此,集体备课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基本专业体系”的研究:一是对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深刻认识体系(含学科知识在各个学段、学期、学时的呈现与分布、作用与功能、分划与组合等),一是对学科知识体系学习过程有效把握的综合设计(含教学基本程序、方式的实施,单课时章节组合的落实,主题式复式课流程的完成,专题式模块式结构的解构与建构等)。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前者应该成为教师备课层面逐步提升的重要研究对象,而我们的教育管理学也应该在这二者的认识上加快管理功能的理论建设,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

依次建设,分层推进,教师要研究目标达成、研究过程设计,更要研究教材、研究知识本身,仅靠“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是不够的。一位成熟的教育工作者,备课研究中要多思考“为何‘用教材教’”“教材何以可以教”的问题,在重视过程设计的同时关注知识本身的理解与整合。通过备课层面从课案、个案到阶段案、复习案再上升到综合案、主题案、专题案的三层次逐步提高,我们才能实现教师专业知能的不断提升、不断成熟,才能真正充当好新课程中的“主导”角色。只有“主导”与“主体”并驱创新,相得益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远。

第3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原则 提问方式 提问语境

有关“问题”的界定有很多种,但大多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同为:“问题”是个体未能直接达到目标时所处的情境。当一个人被问题所引发,就会激发出好奇与探究的心理,产生内驱力解决问题,获得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挑战,就会调动智力潜能去解决。问题解决后,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和成就感,形成他们下一步学习的新动力。语文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而课堂提问就是一种好方法。

一、创设课堂提问的语境

西方学者德加默强调:发问得好即教得好。教师的提问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实现“因景因情,自然灵妙”。[1]P315

(一)营造平等、友好氛围。

人是有感情的,总是自觉不自觉的选择与自己观念一致的、有利的信息,反之就会视而不见。心智还没成熟的学生这种“选择性直觉”更加明显。情感对师生双方的沟通干扰作用巨大,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平等、友好、轻松的学习氛围。保持亲切的语气和自然的语调。学会运用无声语言的技巧,如每一个眼神,每一举手投足,都可以辅助影响信息的传达。甚至可以通过界域、服饰等传递一定的信息,达到交流思想的作用。教师要做到:举止风度大方,热情诚恳,精神饱满,和蔼亲切,以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感到教学氛围的宽松与自由,为课堂提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提问主要是以口语来进行,口语稍纵即逝,一个词听不懂都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空白点,影响他们对信息的接受。教师提问时要口齿清晰,发音标准,音量适中,语调得体,简洁流畅;尽量使用短句,避免华而不实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语;多用活泼的口语,尽量少用文绉绉的书面语,更不用艰深晦涩、令人费解的语言。教师提问时要做到:说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语文以语言教学为重点,教师使用语言的习惯、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的接受,对课文的感受。另外,语文教师还担负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责任,学生会自然地以老师为榜样,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注意,规范语言表达,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之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运用例证、类比、举例等论证手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过目不忘。另外,还要注意处理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停顿等,使提问的语言达到准确、简洁、生动。

(三)因人而异,有针对性。

1.年龄心理特征

学生精力充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观念激进,慷慨激昂。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思考角度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他们的心智还没成熟,有些想法难免会不切实际,教师要以师生平等的姿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们。不能用说教的方式提问,否则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2.性格特征

“人心不同,各有其面”,学生也有性格的差异。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直言提问,他们会言而不尽;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反复启发引导,循循善诱,让他们大胆地说出看法;对思想偏激的学生,则一定要保持冷静稳重的态度,使提问正常进行。

3.知识层次

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和后天接受的教育不尽相同,形成不同的知识层次,在价值观、眼界的开阔程度、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对基础好的学生,问题设计得难一点,“跳一跳摘个桃”,让他们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对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把大题化小,逐步深入,提问时多给他们鼓励和关心,让他们树立信心。

4.学习动机

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不喜欢某一科,是从不喜欢这一科的老师开始的。而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却可以培养起很多学生对语文终生不渝的热爱。因此教师要从各方面充实自己,成为一个专业扎实,并富有人格魅力的人,让学生接受,从而对所教语文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外在的。教师还必须一切从学生出发,提问时要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情绪,使学生把学习当做乐趣,而不是负担。并且深切地感到语文的魅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劲头才能更持久。

另外,学生的性别、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等差异的存在,也会使他们对问题的接受产生影响。教师要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做到充分了解。“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价值感,都有自己的尊严,都认为自己应受到别人的重视”[2]P52。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让他们产生良好的体验,树立学习的自信。

二、把握原则,方式灵活

(一)提问的原则。

1.把握中心

一堂课紧扣课文,抓住关键,安排一个中心,中心多了,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往往就容易顾此失彼。教师要围绕中心设计几个问题,分阶段从浅到深地提问,引导学生领会、巩固。提问要具体,尽量用“为什么”、“是什么”等问句,少用或避免使用“该不该”、“能不能”等选择性的问句,以免学生猜测甚至瞎蒙。

2.有效性

避免无效的问题,不要看似热热闹闹,如讲授《我的老师》时问:“蔡云芝先生的痣长在哪里?”这种类似的问题就毫无意义。提问要有实际的作用,教师要深入思考课文的内容、语言和结构,要预先设计,不能随心所欲,想提问就提问,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提问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有思考的价值。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把握好每个提问机会,问题不在多,关键在有质量。

3.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吸引力,首先要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熟悉的、身边的、有密切相关的事物设置问题,避免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世界脱节。问题尽量建立在他们的生活基础和经验上,和时代结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可以设问:“哪些情节令你心情紧张,哪些情节让你心情松弛?”这样的问题把握了学生的思维脉搏,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思考讨论起来饶有趣味。

其次,提问时,教师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使提问变得轻松。但幽默的语言绝不是只为博得学生一笑,而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思考。更重要的是幽默所包含的“言外之意”,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回味,给他们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

4.拓展性

学习语文知识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认识积累,提问可从教学大纲出发,适度向外拓展,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开始,然后步步深入。如鲁迅的《祥林嫂》,关于祥林嫂眼睛的肖像描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先让学生找出全文中作者写到祥林嫂眼睛的句子,然后问学生:“怎么理解这些描写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对此问题,学生可能会简单地认为就是描写人物的外貌。教师就要讲清作者这样写并不仅是描写人物的眼睛,更是一种常用的典型化艺术创作手法,一语点破学生。紧接着教师再进一步列举鲁迅作品中其他典型人物塑造的例子,如“细脚圆规”的病态畸形杨二嫂,“分茴香豆”的迂腐孔乙己,“画圆圈”的精神胜利法的阿Q……举一反三地让学生最终明白,鲁迅这样多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是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灵世界,从而揭示其思想本质。这样的提问及讲解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知识等都得到拓展。

5.开放性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充分的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给他们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上《项链》一课,引导学生联想,问:“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货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了他们想象的潜能,有助于学生强烈参与的愿望,有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经过积极思考后,回答问题时从小说的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对女主人产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了评说,产生了很多令人意外和欣慰的见解。当然学生回答问题时难免有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进行有效点评、提炼和概括,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思考空间更广阔。

6.生成性

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得出结论,切忌机械地把学生的回答和教参答案对照,简单地判断对错,在无形中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变得非常被动。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教师还可以停止提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自己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自己提问,积极思考,获得结论。教师关注生成的课堂气氛,围绕中心适度调整,有效指导学生,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考、探索的空间,激活课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蕴藏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

(二)方式灵活多变。

实现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开门见山地直接提出问题;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以促使学生多思考。如果正反两方面提问遇到障碍,教师不妨更换方式从侧面入手,曲折迂回地提问,或者循着学生的回答线索,紧追不舍,深入问题的关键。假如学生闭口不回答,教师可以适当假设一个让他为难的结论让他表态,引导他积极地回答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根据时间、对象、教学资源和语文的教学目标、内容的特点而设计,不能简单地去生搬一些优秀教师的现成教案。教育的方式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现成不变的模式。教师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使语文课堂更具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享受乐趣,语文教师的提问应该是适合自己学生的,有个性特色的“艺术”创造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美]卡耐基.怎样使你的谈吐更动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第4篇

[关键词] 教学灵感 灵感激发

灵感(inspiration),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地球上最美妙最神奇的思维之花,是激发人类潜能的智慧源泉。

在深奥的科学创造活动中,离不开科学灵感。科学灵感是科学家在创造达到时出现的一种最具创造力的心理状态,此时此刻科学家会突然做出重大发现,科学史上这种事例说不尽、道不完。在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也离不开艺术灵感。艺术灵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艺术家都非常珍视,及时把握这突然而来的感觉或瞬间闪现的构想,往往急不可待地去记下那不期而至的文辞、诗句、图形、舞姿或旋律。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那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更是离不开教学灵感。教学灵感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具创造力的动态展示,是师生尤其是教师用整个生命与教学活动相撞击而产生的创新火花。具体地说,教学灵感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情绪处于奋发激昂、思维处于活跃升华状态时,由于外界某种事物或诱因的启发,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者长期探讨而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或难题得到明确解决的精神活动。

(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研究和探讨教学灵感呢?

第一,教学灵感有利于英语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教学灵感是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教学心理现象,是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体验过的心理现象。教学灵感是师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质的飞跃,是师生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最高涨、最富有创造性时的高峰体验。教学灵感可以使师生思路通畅、想象活跃、反应灵敏、精神饱满、注意专注,使师生能排除其他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摒弃习惯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种酣畅淋漓、得心应手之感。这无疑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英语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第二,教学灵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整体把握和构思创新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常常积累了不少语言材料。但是,如何去粗取精,选择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语言知识教给学生?这是许多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感到最棘手的问题。犹如珍珠需要一根线加以贯穿才能成为项链,教学灵感就是这根线,它能使教师做出高层次的选择。尽管备课过程中教学灵感的作用似乎不那么

明显和具体,但教学灵感在潜在中却起了组合和导向的作用,使零碎的材料上升为系统的教案。教学灵感所选择的新的教学构思,并不是用逻辑推导的方式一步一步得出来的,它具有跳跃性――教学灵感来时教师常常有豁然贯通的感受。如我在备被动语态中的“What’s it made of?”“What’s it used for?”等句型时,考虑到以前带了实物展示给学生,问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该怎么活跃课堂气氛呢?我突然想到,何不采用猜谜的方法,我自己说这些句型 “It’s made of…”“It’s used for…”然后问“What’s it called in English?”让学生猜。在课堂上采用时,学生们很感兴趣,猜完了我的问题,我还让学生们自己用这些句型编谜语互相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教学灵感能使英语教学过程达到高效能和高速度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当出现教学灵感时,教师往往会感到教学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效能和高速度。比如,在教学灵感状态下,有的英语教师频频提示,师生竞相问答,课堂气氛热烈;有的教师启发点拨,打开学生的心扉,话虽不多却是画龙点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望。一次在教授 “The universe”一课时,我刚想给学生介绍一些宇宙的知识,突然想到学生也许比我知道的更多,于是就把他们分成四人一组讨论,然后一名学生做汇报。学生们积极讨论,而且能用学过的英语词汇和句型表达,他们的知识面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惊讶不已,同时也很欣慰。

(二)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和生成教学灵感呢?灵感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而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普通教师经过努力同样可以激发教学灵感。下面,仅从英语教师角度谈谈如何激发英语教学灵感。

第一,英语教师要对英语专业执着追求

绝大多数专业创造者只会出现与其专业有关的灵感,如科学家只会出现发明创造的灵感,不会出现创作的灵感;反之,作家只会出现创作的灵感,而不会出现发明创造的灵感。而且,这种专业灵感与其对专业执着追求正相关。有关研究表明:“灵感的激发和加工,主要是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方式进行的,而且越是高层次、越复杂的课题,就越需要使用抽象化、概念化词语符号来运作,就越需要理论的定位。一个人的专业性做功语言的储备量,语汇使用的准确程度,内心语言思维的运作水平,即基本反映了这个人的创造力水准……应该强调的是,我们并不要求人们泛泛地摄取一切信息,因为人到底是血肉之躯,即使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也不可能掌握世界上一切知识。我们强调的是建立专家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向外辐射,逐步形成个人信息库风格特点。这个过程被理解得越早,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也就越早。”

英语教师要想形成个人的风格特点,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方式来进行思维和激发灵感,必须从开始走向讲台就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对英语专业执着追求。如教学灵感频出的于漪老师所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为了我们辉煌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了我们可爱的学生。”虽然她是语文老师,但她的话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

第二,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了解学生

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从此意义上说,教学灵感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诚如钱梦龙老师所说的:“对‘人’的关心,对‘人的成长’的关心,是一切教育艺术的‘灵感之源’。”教师唯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自觉地去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灵感必须与学生学的灵感产生和谐共振,激起学生的审美心理共鸣,才具有教学艺术魅力。教学灵感的诱发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生的认知领域与情意领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乐、想学生所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用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陶冶学生的个性,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共同进入那微妙的心理相融的教学意境。这个教学意境就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灵感之域。

第三,英语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有着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时,他就会在教学创新动机这种内驱力的驱使下激发出教学灵感。

教学灵感的动力源自教师心理深处的那种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如英语特级教师薛中梁老师所说的“英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创新个性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高层次表现,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培养创新能力是以培养学生创新个性作为着眼点的。教师应将凝聚在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发掘出来,展现开来,在教学活动中随着教学灵感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造个性。”英语课上的创新可以有几个方面作为目标:①提出问题, 激发思维;②鼓励质疑, 创新观点;③催化迁移,不断求新;④发散思维, 提倡多变。

教学灵感来临时,教师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张力的保持需要与各种生命活动协调,一旦失调,教学灵感马上就会消失;这种张力的保持就靠教师在紧张执着的状态下的放松,许多教师的经验也表明,教学灵感往往产生于长期紧张的思维之后的暂时松弛状态。总而言之,教师唯有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新动机,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学灵感。当然,教师也不宜急于求成,教学动机太强烈,心理过于紧张,甚至害怕失败而心烦意乱,只张不弛,这样是不利于激发教学灵感的。

第四,教师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教学灵感频频出现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长期进行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才获得教学灵感的。尽管教学灵感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教师若守株待兔,不想通过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而期望教学灵感的到来,那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诚如柴科夫斯基所说:“毫无疑问,甚至是最伟大的音乐天才,有时也会被缺乏灵感所苦的。它是一个客人,不是一请就到的。在这当中就必须工作,一个诚实的艺术家决不能交叉着手坐在那里,说他还没有兴致。如果等待你兴致到来,而不是跑上去迎接它,那就很容易流于懒惰和无所用心。必须抓得紧,有信心,那么灵感一定会来的。”可见,教学灵感只能在教师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中产生,只能靠教师在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特点的以专业性内心语言编码的大脑信息网络系统去捕捉。简言之,教学灵感只青睐于教师有准备的头脑,这种有准备的头脑又来自于教师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第五,英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灵感来临的时间

每位英语教师都有此体会,即在一天的某一特定时刻,如在备课时,或与学生质疑问难时,或在课间休息时,或在教研室讨论时……突然灵感特别活跃,其他时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特定时刻往往会迎刃而解或豁然化释,并且思路流畅、简洁。有时,甚至还会触发连锁反应,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颖课题和思维角度;有时,还会使教师宛如通体潜能一时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这时是教师教学效益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刻,是教育价值最具本质内涵的时刻。为此,教师必须随时准备好教学灵感的到来。我建议,对于教学灵感,教师不妨随身携带纸笔,及时记下来。

第六,英语教师要具有一个良好的心绪

每位英语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节奏、特殊的生理需求、不同的体力调节和情绪变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当教学灵感来临时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绪。此时,教师情绪高昂,精神愉悦,一旦遇到新的刺激,大脑反应灵敏,就很容易获得教学灵感。如果教师心绪不好,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或者松懈懒惰、自满自负,那么,教学灵感是不会拜访他的。

[参考文献]

1.梁广程《灵感与创造》(文艺出版社 1998)

2.于 漪《于漪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3.陶伯华 朱亚燕《灵感学引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第5篇

课堂教学境界的课题是教学艺术范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潜在课程的重要内容,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境界是对课堂教学情境和效果的描述。它是以教的境界为起点,以学的境界为结果的统一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创造者和始发者,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呼应程度是其标志。教学境界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其中以“热情活泼型”和“冷漠沉闷型”两种较为典型。在教学流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境界,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悦、喜好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学生则会产生焦躁、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显然,教师把课教活,学生把语文学活的“热情活泼型”应是语文教师矢志追求的至上境界。诚如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课程·教材·教法》91年第10期)。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85年版)。“活”是语文课堂教学境界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不同的教的境界产生不同的学的境界。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分析,大多数课堂仍是“春风不度”:有的教师仍恪遵“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取分数”的功利观,行为短视,以“背书”和“念课”的记问之学为特征;有的教师死抱住“练为主线”的信条,把活生生的课文“放血剔肉”,幻变成一个个知识点,把课堂演变成拆拼知识点的“游戏台”;有的教师由越俎代庖式的“满堂灌”变成花拳绣腿式的“满堂问”,仅得活之皮毛……这样教的境界,学生学习的状态和呼应程度或则死气沉沉,或则表面上轰轰烈烈,最终必然导致学生厌恶语文的情绪体验,产生学得死或不爱学的结果。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呢?我们认为本乎吕叔湘语文教育的“活”字思想,追求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的艺术化,实为语文教学的“执牛耳”之举。

考析“活”的教学境界,它往往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乐趣是活的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学生在知识的瀚海里遨游;乐又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还是一位学习的良师,使学生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所做的事乐意为之,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不乐意为之,只能发挥20%。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古代的孔子是非常主张激发学生“乐学”的,他曾自我评价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这充分说明贯穿在孔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是无穷的乐趣。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教学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唤起学生学好语文的原动力;二是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进取精神,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驰骋于课堂这个“舞台”上,积极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三是根据学生实际,努力挖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潜质,提高并创设条件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有“用武之地”,真正体味到学有所得的;四是善于运用教师自身的感召力,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亮相”,与学生同堂作文等。

2.情趣是活的关键。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教学活动无非是丰富学生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社会心理学也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我们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青年学子,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从来就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所以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从某种角度讲,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情像磁石吸针般地吸引学生“忘我的投入”,使其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事实上,语文教材大多情文并茂,如果教师情趣盎然,“未成曲调先有情”,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必能产生微妙的情感效应。如果教师课堂上纯然客观,不动声色,始终是一种“太上忘情”般地“背书”、“念课”的“零度风格”,必不能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作为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挚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搭准他们的脉搏,知晓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以一位“谦谦君子”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师生毫无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师生共同观照与议论某一问题,使得学生的情趣在被激活时产生认同效应,而且教师总比学生成熟,具有理性,处于主导地位,在整合课堂教学境界中释放出最大的情感能量,这一点始终占据着学生的意识表层,能产生尊从的教育效应。

3.美趣是活的升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如一首清新的诗,一曲优美的乐章,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长期以来,学生不爱学语文,甚至不愿学语文,尽管教师费力颇多,但收效甚微。个中因素很多,而毁弃美的教育,无视教学过程的审美性是重要原因之一。挽救颓势,让课堂成为缤纷多彩的美的立体空间是很重要的。教育美学认为,教师应该按照美的规律,依靠美的魅力去陶养、吸引乃至解放学生主体。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学生期望教学流程处于活的状态,课堂中应时时有新鲜的音美、色美、情美的涌现。就教材而言,中学语文教材里遴选了大量文质兼美、底蕴富赡的作品,其“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同声,皆快于耳”。就作家而言,有为国举行惊天地、泣鬼神的“尸谏”的屈原,有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有“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其闪光点,足可陶情怡性,塑造学生健美的人生。就教师而言,必须深入挖掘和灵活多变地传播教材的真善美,召唤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完善。在课堂上,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一切都充满美感,学生听课能生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美愉悦。再一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创造条件,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感受教材美,自我开采美的矿藏,有如在深幽的境界呼吸醇醇清风,充分有效地解放、发展、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总之,要让学生在课堂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美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去发现美、追求美,塑造美的人生。

4.知趣是活的保证。任何艺术门类都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而教学境界艺术化的首要特征是以认知价值为最大追求目标的。它要求以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多的有效知识,这就要求教学境界必须具备知趣的特征。从学习心理看,青年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无论是赢得同龄人尊重的需要,还是为了以后的工作和前途,他们都非常希望多学一点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创造认知的课堂教学境界时,要筛选有价值的知识,确定有效知识量,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陌生感”。如高中第五册诗歌单元,可用一根“悲剧”的线索贯穿其中,《诗经》两首包含了古代人民被剥削的悲剧,《涉江》是屈原壮志难酬的悲剧,《孔雀东南飞》是古代青年男女忠贞爱情的悲剧,《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怀才不遇的悲剧。这样的知识不是“老面孔”,有效价值大,能产生一种积极的“马太效应”。满足知趣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面的知识上,那些肤浅的显而易见的东西是不能给学生以刺激的,尤其是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深刻的思辨性和理性往往更能使他们折服。如讲《项链》,完全可以从哲学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角度探索名作家笔下主人公的命运,这更能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引起激烈的纷争,从而获取引人入胜的知趣。值得注意的是,获得知趣,不能仅凭全盘授与,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读写听说的实践中“生产”出自己的观点、思想。因为语文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思想观念的确立,都不能由别人替代。同时,师生交往,课堂知趣境界的形成,受学生知识背景的制约。知识愈丰,能力愈强,知识和才干的增长愈快。师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如果脱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知趣境界就难以形成,学生也难以成为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学生的知趣一旦得以满足,就会产生一种笼罩教师的七彩光环,心理学上称为“光环效应”,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因知识的渊博和教艺的高超而增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和谐共振,教学活的境界往往能达到最佳。

5.语趣是活的津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津梁。教师语言具有魅力,能造成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理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如讲作文选材千万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围绕中心更忌“一行白鹭上青天”(离题万里),运用材料可古今中外,五湖四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巧妙融入杜甫诗句,可谓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又如嘲笑那种缺乏主见,轻信他人议论而随便改变主张的“父子骑驴”的例子,批评骄者必败,颂扬锲而不舍,力争上游的《龟兔赛》的寓言故事,等等,都可使课堂语言闪射出智慧和引人入胜的光芒。语文教师的语言激活课堂氛围往往更直接,效果会立竿见影,所以当教学平实说明的时候,当进行抽象分析的时候,当学生情绪不佳的时候,当教学“起承转合”的时候,尤其需要教师用语言去调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呼应程度保持最佳。千万不可和尚念经,不看对象,更不能一味埋怨学生。当然老师的语言也不能旁逸斜出,游离中心,一堂课云山雾障,也会使学生恹恹欲睡。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堪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至上境界,它通过教师教的艺术处理,使学生在学的境界中体验到教学艺术的美,从而实现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达到活的教学境界,教师应该是“作茧而不自缚”,追求“刻意感觉的无意化”。如果教师能达到“教活”的境界,学生的“学活”就不成问题了。下面结合实践论述实现活的至上境界的原则:

1.有意性:思路的超前把握。有意性是指教师的课前准备,这是“课前功夫”,“结茧”的功夫。由于教学境界具有可预见性,所以思路的超前把握是完全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每节课精心准备和设计。备课不能一劳永逸,要常备常新。每次备课对教材和教学流程都要重新进行构思、设计和加工,精心写出“脚本”。“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设计主要指对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测,即通过思路的组织来训练学生,使学生逐步具有较强的思维活动能力。思路的超前把握,重在揭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教学的思维走向,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因此教师应预先设计好一堂课的整体思路,设计、把握好学生考虑和回答问题的思路,分析问题的延展思路等。“遵路教学”就在于教师把课文的思路转化为教师的思路,再转化为学生的思路。于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意性:新颖的问题情境。课前准备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哲学家培根说过,蚂蚁在于简单的堆积材料,蜘蛛在于毫无创造的构建新体系,而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像蜜蜂一样,从花圃和田野里采撷材料,由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将其改造和变化。教师的课前功夫应该像蜜蜂酿蜜,能给学生提供鲜美醇厚的蜂蜜。具体讲教师要善于占“制高点”,捕“诱发点”,抓“发散点”,创设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如讲《祝福》一文,如果从背景介绍、人物分析,到主题思想、写作特色,领着学生细嚼慢咽,必然索然寡味;若教师仅提一个问题:“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寻找材料,印证观点,”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经过阅读、讨论、思考,悟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发展过程:丽春之日——没了丈夫;孟春之日——被迫改嫁;暮春之日——死了孩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鲁迅刻意把祥林嫂的悲剧安排在春天发生,具有深邃的象征意义。这是一个多么新颖别致的问题,它串起了课文的诗句、结构、内容、思想,引导着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刻的审美把握和美学评判。课堂活跃,学生的思维之轮亦在飞速地运转。

3.无意性:巧妙的暗示和空白。无意性即是刻意感觉的无意化,教师课前的着意刻画、修饰显得了然无痕,表现含蓄自然,看似无意为之,实则匠心独运,并无“书云亦云”的痕迹和嫌疑。这是教师从有意走向无意,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是课上功夫,也是“破茧”的功夫。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是暗示手段和空白艺术。创造理想的课堂境界,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应该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一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组合起来。显然,暗示的核心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换言之,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其身体和心理,大脑两半球,只有和谐共振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着装、神情、声色,课堂的布景,音乐的选配,电教手段的穿插等,只有和教学内容相谐调,才能达到最好的传授效果。达到教学艺术无意化的另一手段是空白艺术的运用。留白天地宽。阅读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说:“读者不是单纯地追求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创造性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转引自张浩《有关阅读心理过程的理论现状》,《心理学新探》,1992年第3期)所以教学结构虚实相间,巧置空白,使学生的思路不被教案所框住而由其作“外向型”拓展,能更有效地发展其想象、创造的思维能力。如讲到关键处有意卡住,板书中有意留出一片空白,结束语中有意留下一个“悬念”等。教师更要以自己的灵眼觑得课文中“似是而非”的模糊处,“计白当墨”的空白处,“以一当十”的凝炼处,“语微旨隐”的含蓄处,“戛然而止”的结尾处,让学生去想象、联想,让其有发挥、创造的余地,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是空白艺术的创造者和导引者,学生都有一种“完型心理”,是空白艺术的充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