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文学笔记

当代文学笔记

时间:2023-06-04 10:47: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文学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代文学笔记

第1篇

【关键词】人类学;当代文学;文本;民族志

人类学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突破了许多学科领域并不断扩展着其研究范围。人类学的方法和视角给其他学科带来了研究范式的扩展和方法论的变革,在20世纪后期,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出现了“人类学转向”思潮。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类学转向,已有叶舒宪、程金程等学者写文著述,其中有许多研究人类学转向的方法论,也有对文学研究范式的探讨,不论是叶舒宪先生的 “四重证据法”和原型批评,还是方克强先生首开的文学人类学理论方法的指导等等,这些更多的属于文学研究范式的人类学转向。学者们似乎都忘记了文体本身,文体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但却没有受到文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如莫言、阿来、韩少功、刘震云、王安亿、贾平凹等为代表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中具有许多人类学的元素,其中包含了充分的人类学底蕴和人类意识。那么在这强烈的“人类学转向”的洗礼下,当代文学在文本自身的叙事层面、结构、思想意识是否有所改变?本篇文章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但是,本文所阐述的转向只是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动态和趋向,不是说所有创作都以此为发展方向。

一、人类学的定义和发展过程

人类学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而人类学从最开始动物学的附属学科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的。在有关人类学的定义方面,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综括众说构成一个定义:“人类学是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之科学:包含人类的起源,种族的区分,以及物质生活,社会构造,心灵反应等的原始状况之研究。换言之,人类学便是一部‘人类自然史’,包括史前时代与有史时代,以及野蛮民族与文明民族之研究;但其重点系在史前时代与野蛮民族。”[1]人类学是在历史长河淘尽风沙后积淀而来,走过了一段风雨兼程的历史。

人类学最初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因为19世纪以来许多大学者如达尔文、斯宾塞、泰勒等倾尽心力于此,并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学说,出版了关于人类学初始代表性的作品,如泰勒的《原始文化》、弗雷泽的《金枝》等。人类学之风迅速席卷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的人类学也在社会发展中不断进步。人类学要与文学相融合,必须经历长时间的历史路程。从早期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到弗莱、荣格等对人类学批评理论多维建构的研究;以及到20世纪以来,中国一批优秀的学者对人类学转向研究的尝试,比如周作人、闻一多、林耀华等,都为文学的人类学转向研究做出了贡献;20世纪后期,关于“文学人类学转向”的研究不断涌现,为当代文学的人类学转向研究提供了合适的时机与空间。

二、隐藏在文本内部的人类学转向

自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战争胜利的鼓舞下,大多数作家热情的讴歌时代精神,创造了无数的革命英雄形象,并极力表现社会的真实状况,这种写实主义的法则在建国以来占据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直到1978年以后,作家们开始思考以新的文体形式进行创作,从而为文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以著名作家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为例,这部小说在叙事上独具匠心。以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为基本叙事结构,重述了三个故事。王安忆通过“重述”改写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庄严也最俗气的叙事结构,小说中内含了一个双层的叙事文体,即这篇小说中的故事不仅仅是叙述的故事,还包含了叙述者讲述故事的全部过程。小说里有“叔叔”和“我”两种叙述声音,“我”在小说中竭力破坏着真实性的原则,随意虚构出故事即将出现的状况,强化了叙述人的主观意志。采用双层叙事人的手法,使最后叔叔以极度讽刺的结果收尾。这不仅仅是在反映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也是在思考人生。

新时期以来的作品在文体特征上充满了人类学影响的痕迹,张清华在论述《丰乳肥臀》何以为“伟大汉语小说”就很有见地地指出,“人类学”和历史本身在莫言的小说中构成了一个大的复调结构。[2]196当代小说中的人类学转向随处可见。比如当代文学里一度受到作者喜爱的高大全形象被打破,出现了一批非英雄、平民甚至非正常的人物形象。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我”、余华《一九八六》中的“疯子”、韩少功《爸爸爸》中的“丙崽”等成为叙事者,这些小说弱化了叙事人,却更有力的反映了人的意志,呼唤起人们的反思,也增强了小说自身的文学魅力。

除了叙事结构、视角层面受到人类学的影响,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文化底蕴也有人类学影响的踪迹。《日光流年》在精神追求上开创了人类学疾病叙事先河,贾平凹的药文化小说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病态,如《浮躁》这本小说描写了州河人民的病态情绪。鲁迅也是疾病叙事的早期作家,贾平凹曾说:“自己的小说创作最早学习鲁迅,学习鲁迅主要学习他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对社会的透视力”[3]373由此可见,鲁迅写疾病叙事小说是很早的,他的《狂人日记》《药》开创了疾病叙事的传统。贾平凹的《秦腔》《废都》《高老庄》等都表现出了人类学中“药”文化的发展,他的作品有了充分的人类学意识也体现出了他自身对人类性意蕴的执着追求。

三、过渡状态:田野笔记

而除了叙事结构、视角及思想意志追求等方面有了人类学的影响痕迹外,还有就是一种极富形式感的作品,便是处于显见人类学转向和隐藏的人类学转向的中间部分,是一种过渡性文体,即田野笔记。在20世纪50年代,许多民族志学家下乡进行田野调查工作,想要为复杂的民族状况做出一部整体性的民族志。在20世纪60年代初,有许多民族志学者已从田野工作转向对收集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并在当时计划出三套丛书:第一套是经识别的各少数民族的简史;第二套是少数民族简志;第三套是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4]这些都是从田野工作中精炼而来,由此说明田野笔记这种动态文学是人类学意义中的参与观察,田野笔记有学术和文学的双重性。民族志学者的研究材料也从文本语言变成古迹碑刻、人文风情、仪式文化等来自民间的真实资料,这与人类学民族志的演生过程有一定相同之处,人类学研究从最初单一的文本研究变成文本与田野并重的研究,田野笔记成为了一种边际文体。有时在文本中穿插一些田野笔记,比如朱千华的《岭南田野笔记》,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纪实文体,体现了人类学的民族志意味,采用了人类学的调查方法,但这只能算是民族志研究的材料,在当代文学文本中隐现的民族志随处可见。比如范稳的《水乳大地》,这部小说以上世纪两个法国传教士进入澜沧江峡谷掀开故事的帷幕,小说以编年体呈现,忽而“世纪初”,忽而“世纪末”,忽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忽而“二十年代”,一面是现实一面又是历史,看似杂乱,但却不离主题,始终围绕不同民族的、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展开。在《水乳大地》作品研讨会上,范稳对采访他的记者这样说到:“《水乳大地》花费了我整整四年时间才得以完成,前两年几乎都在跑藏区体验生活、做采访,平均每年要进藏四五次,这里许多人和事几乎可以不经多少艺术加工,就可以进入到我的小说中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经过实地考察而写作,不是凭空臆想。本部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描绘出了在一方天地中,不同民族的和文化,这本身就具有民族志意味。在后来的《悲悯大地》中更是每章后都附有田野笔记,小说中随处可见有关藏族风俗民情、、佛教传说等民族志材料在其中。

四、显见的人类学转向―民族志

如果将上述的小说看作研究民族志的材料,或者将其看成小说与民族志中间的过度状态,那么接下来论述的是,在文体上纯粹用民族志的叙事模式来创作的小说。当代文学中,林耀华的人学报《金翼》开创了中国的“小说体民族志”,[5]以贾平凹的《高老庄》为例,这部小说以一个村庄来映射整个民族,以高老庄浓厚的文化历史气息承载着中国民族的重任,这与具有世界性的文学现象相通,例如《百年孤独》。在贾平凹的小说中,因其自身经历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坎坷经历,所以他的小说在80年代末饱含了时代的幻灭和凄凉。他的《废都》,评论家雷达在评论集《文学活着》中指出:“一方面他背负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另一方面,现实的苦痛折磨,个人生活的变故,民族文化的衰亡使他对川端康成颓废美的沉沦、阴谋崇尚到了极至”。[6]根据上述评论看出,《废都》充满阴郁、颓废气息。《高老庄》则在写文化在乡村的颓败,乡村映射整个民族,比如作品名为《高老庄》,而这个村庄却有许多腿短身长的矮子,这与“高老”二字形成强烈的反差,这隐喻了民族文化中妄自尊大,外强中干的丑陋现象,强有力的表现了对文化的反思,并且在小说中详细列举了这个村庄的历史历程、文物古迹、传记碑刻和村里人的体质特征,以及地方方言等,这部小说可以看作是自述体民族志小说,作者在倾心为民族文化写传。又如阿来的《尘埃落定》,它同《高老庄》一样可看作是民族志式的小说,都开始批判中国文化中的不足,在不断反思中追求文化与民族的未来。而将民族志书写达到顶峰的是霍香结,他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地方性知识》,详尽的描写了名叫汤厝的村落的、语言文化、风俗人情等,本部小说包括了标准民族志的一切要素,可看作一部标准的民族志著作。这部小说与前文处在过度状态的小说不同,作品起用了“方志”体例,从疆域、风俗、语言、列传、艺文志等多个层面深入描写了一个穷困潦倒的村庄,被喻为微观人类学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标准的民族志文本。

五、结语

当代文学的人类学转向是对文学自身的一种拯救,使文学在时代进步中不断革新提高,其中人类学转向的内容除了上文所说的文体本身外,还有其他的方面,在此处论述的是文学创作中重要要素之一的文体方面。文学同现在的时尚潮流一样,需要改革创新,只有推陈出新才能获得读者认同。而以往只靠在书房中想象的文学写作已经落伍了,所以有作者说“小说和学术一样,开始走向实证性,这意味着小说的根本精神在发生改变,小说写作者必须有足够的经历和定力去学习新的东西,田野考察”。[7]482创作需要走进田野,大胆创新,作品才能另读者满意,当代文学的人类学转向才能走向更成功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

[2]张清华.存在之境与智慧之灯―中国当代小说叙事及美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196

[3]贾平凹.贾平凹文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373.

[4]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M].周燕,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89.

[5]银浩.方法论问题:文学的人类学转向―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青年学术论坛札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1).

第2篇

一、教学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讲授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能力,整个教学应该体现出知识性、文学性、人文性和学术性的统一。而由于课时的限制,也由于学生基础的制约,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更应该注重对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还原到文本,注重文学感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淡化“史”的线索。当然,淡化不是彻底的抛弃,而应该以“史”为线索,将文学现象以及作家、作品串联起来,点面结合,让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个整体的认知。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应该注意两点原则,理论性较强、研究性的教材尽量不选;过老的版本不选。既要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借鉴一些新的理论资源。

二、教学方法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应打破原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原学生的学习中心位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开学之初,就应该对教学过程作出周密部署,安排好老师和学生各自讲授内容,让学生分头准备,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这种方法,笔者曾在讲授80年代小说时在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公关文秘专业做过对比性实验。汉语言班,提前布置,在老师讲完80年代小说概况后,学生登台介绍王蒙、张贤亮、贾平凹等重要作家及作品。由于学生课下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自己动手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准备充分,所以学生反响热烈,教学效果明显。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动手制作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而公关文秘班采用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整节课学生除了在忙于记笔记外,很难有个人独立思考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应当增加讨论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都大有帮助。讨论课也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精心设置问题,在确保学生阅读过作品后才可以开始。讨论课也应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和总结。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如在个别学校,每次课前拿出5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轮流介绍最新读过的作家、作品,在扩大了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培养了一个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现代化教学条件也应当充分利用。在有多媒体的条件下,应尽量用课件上课,一方面提高效率,线索性的标题和重要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上展示,一目了然;另一方面,适当的加入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乃至音乐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讲述郭沫若的诗歌时,在课件中穿插了一段《凤凰涅槃》的朗读资料。学生被其中激昂的情绪所感染,整堂课都精神饱满,学习、接受的效果都非常好。再有,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访问一些文学网站、文学研究或评论网站。比如百家讲坛就是一块非常好的阵地,其中曾就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老舍、张恨水、张爱玲、钱钟书作过系列节目。还有世说新语栏目也同样是一档人文气息浓厚的节目。这些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自主学习,启发思维都是有帮助的。再者,还可以建立现当代文学名著影视资料库,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观看,既可以丰富学生对现当代文学名著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还可以比较文学原著与改编的影像资料的不同,从而深刻认识文学作品作为语言艺术的重要特征。甚至,部分学生可以以此为契机,作为突破口,做一种更深入的思考。笔者就有学生针对王安忆小说及影视改编进行比较写作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倡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组织学生排演现当代文学话剧,举办经典作品阅读报告会,开展现当代诗歌散文名篇朗诵会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焕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培养健康人格,真正地愉快学习、自主成长,更好地走上社会。

三、考评标准

考评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所以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改革至关重要。目前现当代文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一般都是以闭卷考试的方式结课,形式相对单一。而考试内容的设置,笔者从这两年来出试题的经验看,也存在一个两难的尴尬境况。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题目,往往因书中缺少固定答案,所以学生普遍感觉较难,考核成绩不理想;而学生感觉相对容易的题目,多是记忆性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自我见解没有太大帮助。由此可见,考评内容的设定也和平常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如果学生从大一开始平时就注重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两难的境况也许就能有所好转。同时,我们也主张不能以一次考卷定结论,而应适当的加以平时成绩。这一点三亚学院做的很好,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合在一起才是最终的总评成绩。作为平时的考核,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小论文的写作,这样既可以加深他们对平时学习内容的了解,也可以为最终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除了上述的这些措施外,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调整,相信对教学效果的改善也是有帮助的。比如,可以把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放在大二,学生有了古代文学的学习基础,特别是对清末文学状况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对20世纪初的五四文学接受也就顺理成章了。毕竟文化是有传承性的,文学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总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基础性课程,要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速度,与学院的育人理念、培养目标同步,让学生能够真正吸收运用,更好地走向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只有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才可以完成这一时代交予的任务。

第3篇

关键字: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语言文学

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区域性普通本科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及其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对象的不同要求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一些地方区域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大调整中对教育市场化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所谓应用性人才,是指适应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强、基础宽的多面手。这里包括如下涵义:其一,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以基础为主;其二,在知识结构上要求面比较宽:其三,在综合素质上要求实践能力强:其四,在培养方向上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特征。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学的指挥棒.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实际上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如何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是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无疑迎来了一次教学上的挑战,必须进行改革。

高校设置的专业从性质上分为理论素养型和应用技能二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传统专业,属于理论素养型的。它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而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低.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一致的。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所设置的专业及其课程应该是技能型的。这种疏离现象也造成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尴尬。目前,由于专业源远流长的惯性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和许多课程一样,在教学上依旧照搬素养型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授课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即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也仅增加了一些内容的直观性,并没有偏离教师讲授这个中心:教学内容依旧按照传统的要求进行安排,知识传播居于主导地位,能力的培养依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考试考查中,依旧偏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的测试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就明显地形成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要打破这种现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并不是普适性原则。教育的普通适性原则是因材施教。对教育对象来说,其成才要求是多向的,其成才的潜质、潜力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成才上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思想型,即希望成为更高级的人才,具体表现为对读硕读博的期待,目前只占少数,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二是现实型,即满足现状,希望学有所用,期望本科学习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就业打好基础,这是大多数:三是模糊型,既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更没有理想期待,这是极少数.这种情况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无疑适应不了,必须进行改革。

二、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文学课作为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大多教师都把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论争等等,而忽略了现当代文学课的“文学性”特点。在这种教学思想主导下,丰富的文学个案都塞纳进一个静态的文学史框架中,鲜活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学史知识学问的填充物,这样,文学便成了枯燥乏味的东西。如果文学课上缺乏活力,缺乏碰撞,那么我们的文学课教育也就有了问题。这种死气沉沉的文学课堂令我们反思,现当代文学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文学史知识还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识的灌输还是审美能力、欣赏力的训练?反思的结果让我们认识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根据这一认识,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减少文学知识的授课时间,突出作家作品,回到文本分析中来。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学生可获得对作品的丰富感受,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使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由专业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升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层面。

2.教学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贯通、运用,提升出新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教学模式,采用三种教学方式:

①讲授与讨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的观点。更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探究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让学生跃出教材的刻板与束缚,系统地、立体地、动态地研究讨论作家作品。

②学生走上讲台主讲。

学生自选作家作品,经过大量阅读、研究,上讲台对作家作品作富有个性的讲评、这样,学生不但积极主动阅读作品、查找资料、确立论题,质疑先贤定论,而且,通过讲评,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全班学生都拓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公众场合的仪态仪表等综合素质。

③认知实践活动。

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文学底蕴。

3.改革教学内容,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即包括已经过去的文学,如“十七年”的文学,“”十年的文学;和刚刚发生不久的文学,并且,随着当代文学的历史延续,中国当代文学还将包括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的21世纪的文学。而以往的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限于时间的关系,常常把“十七年”的文学做为教学重点。而常常忽略中国当代文学最切近当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的文学现象,这应该由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关注和研究。所以在兼顾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有定论的名家精品的同时,应该把最新产生的文学做为研究的重点,甚至应该专门讨论那些最新发生的、没有定论的、甚至引起争议的文学现象。

4.变革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终保障。一方面,考试方式要由全闭卷考试改为半开放式的考试。也就是说不只是凭期末一卷定成绩,平时作业、小论文要在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上要作调整。减少客观题目的内容比例,增加主观发挥题的比重。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为学生出的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你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或许一个略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尽管我承认这有些勉强。但似乎比由于称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认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我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戏剧背后控制一切的、不可知的宇宙间的神秘力量。”“我们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义为‘最挣扎的人’,我以为周萍无疑是‘最挣扎的人’”。等等。这类考题没有标准答案,测试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学感受能力及分析能力。再如“你怎么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我眼中的阿Q”,“我眼中的方鸿渐”等这类题目,都可以做成小论文,发挥学生的水平,考察出中文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评析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多层次教学法;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互动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从文学历史理论知识、文学理解分析以及实践感知三个层面进行授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固态性与动态性结合的特点。基于此背景,教师在围绕当代文学课讲述时,可以借助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兴趣和培养目标结合点的有效挖掘,之后可以按照随机原则布置相关小题目,让学生参与到积极发言过程中,提高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一改以往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同时,除了需要注重课上学习外,学生课后的自学活动也需要给予重视。第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记笔记,从而在丰富的积累中带动自身鉴赏能力的提升。第二,对于半期考核论文要严格、认真对待,从而使学生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自身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能得到同步提升。课程教学开展的本质目的就是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持续提升其技能水平,而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则是其步入技能培养的牢固基础。当代文学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现代文化生活的关注,包括学生在生活中参与的语文活动、语文实践联系等;要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现当代文学成果融会到实践生活中去,实现当代文学服务现代生活的最终目标;要深入挖掘当代文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等,并从中不断探寻学科发展的不足与缺陷;全面研究语文生活的各种要素,实现对各种要素内部与外部情况的有效掌控,包括现行制度、历史形成等;随时关注先进技术、理念等的发展,并将这些理论与工具等运用到语文生活中,满足人们对语文生活的现展需求[1]。

二、多层次教学法的本质

多层次教学法的本质是丰富的,当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关时,教师便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课堂上多层次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有效。生活化教学可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实现对智能的全面提升,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高效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智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层次教学法的课堂活动设计多是依据不同层次需要而形成的。一个话题一经展开,每个学生便会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去完成自己特定的任务。这种生活化教学的课堂不仅使各层次学生知识能力的应用更趋综合化,更使他们潜在的不同智能得以充分发展,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利用多层次教学以阅读促教学,是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一种有效措施。教师可以将师生阅读活动的开展作为主要侧重点和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导向和主要目标,以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为根本目的,以师生学习过程积累的文学历史知识为载体实现对当代文学多样化的文学现象予以清晰的认知。脱离阅读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将自身置身于文学文本和教材当中,进而达到提升其审美感悟能力的最终目的。

三、多层次教学法在现当代文学课堂中的运用

(一)提倡多层次教学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在现代化教学理念下,强化学校综合教学规划,实现教学质量的高效率提升,做好课程前期准备工作,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全面提升课堂实践性与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紧抓课程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教学综合基本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立足点,尤其是现当代文学课程本就是一项考验教师基本功的课程,包括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实践教学手段应用能力等,所以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基本功,树立正确的现代文学教育理念。同时,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师培训活动,如普通话培训活动、课程软件制作讲座等,使教师的基本功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在教学中要针对性地提出基本功培训要求与标准,对教师定期进行督促与管理,施行分层次、分项目训练,确保教师能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多层次教学设计理念,不断提高自身基本功与综合教学能力。

(二)利用多层次教学法在课堂进行分析和训练

分析和训练是教学的支撑,能确保学校综合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但当前在实践教学中通常是每节课都进行新文章的讲解,这与巩固基础的初衷有些矛盾。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主要包含语言学层面、文学层面以及课程交流等层面,在实践教学中首先要确保教学的灵活性,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将课程规划设计成阶段讲或章节讲。如果按照传统的课程标准划分成十六个或二十个对应课时进行授课,那么就很难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让学生充分掌握课程内容。因此,在现代社会发展理念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对授课内容的重点信息标注,实现重点突出、非重点辅教学,尤其是针对现代文学教学的重点即文言文教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学生为取得高分而疲于应付,无法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言文教学内容,引入典故、音频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复习规整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但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各项优化措施的可行性,确保各项优化措施立足于实际,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

(三)加快“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的转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的这种定位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却忽视了学生个体作为人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意志、习惯、爱好,也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或认知或身心方面的差异。很显然过去那种“以教师的教来规定学生的学”的做法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多层次教学法尝试了对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它变重教师、重教学、重知识点训练为重学生、重学法、重能力的发展。以《现代文学》这门课为例,从师生两个角度来讲都较为困难,脱离了教师的教学和引导,没有以学生需求为立足等都不能使教学活动收获良好的效果,所以要将学生需求和教师教学充分融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穿插一些网络较为热门的话题、现代文学语本体研究现状等来开展教学活动。又如在学习《诗经》《离骚》等的过程中,可以从其中体会出文章时代背景下的兴衰以及个人悲欢等多种情感;在阅读《赤壁赋》和《荆轲刺秦王》时,可以从中体会到人物鲜明的性格以及人生轨迹;《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和《飞向太空的旅程》等文章,可以直接反映出人类对科学真理的不断追求;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还可以汲取先人优秀的智慧,从而为我们人生道路指明前进的方向。在每次教学活动开展前,笔者都会向学生讲述有关预言家的故事,在讲课的时候也会有意识地给学生做语言间的对比。每节课都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感、需求、心理来确定活动设计和课堂管理的。从教师层面分析,学生学习成绩便是学校行政对其评定的砝码。从学生层面分析,应试教育的最终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唯一基准,而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严重制约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而多层次教学法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运用不同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层次进行针对性的检测,从根本上确保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等的全面把控,提高了教师通过一次测评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习成效的概率,也为教师利用这些检测结果来进行自我教学方式、内容等的优化调整提供了支持[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所制定的教学评价标准是有差异的。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手段、教学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在实践教学改革优化中要始终遵循必要的原则:只要学生本层次内学有所进,我们对他的评定便是积极的、鼓励性的;只要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我们对他的评价便是动态的、发展的,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一部分高校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变,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与授课方式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与挑战。相应的专业老师焦急地思考究竟什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其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转型之下的授课方式究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经过几年的探索,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在教育界有了一个公认,即汉语言专业的应用型应该是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从事语文教学、文化策划、秘书等工作的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网络及实地调查中也发现,市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的要求依然停留在“能说会写”上面,即强调学生的“说”和“写”方面。这种对学生能力看似传统的要求实际上蕴含着现代意义上的调整,即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说和写都是建立在思维、判断、分析的基础上的。这样的要求必然对该专业的一些基础课与核心课的授课方式提出新的挑战。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说会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所在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拟对当前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理解社会思潮、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对于代表性作家作品能够运用综合比较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鉴赏与评论,增强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感知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与鉴赏评论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现代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按照这一目的,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能够进行思维训练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但是,目前看来,现在的授课中存在以下问题:

从授课方式看,虽然应用型转型已经进行几年了,但目前的授课方式依然传统。传统的文学课程的授课是典型的老师教学生听记,一般是三段式的讲述―作家介绍、作品主题讲解、艺术特点分析。这样的授课方式的结果是学生总是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不仅不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而且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改革势在必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也提出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中文系有四个年级,对学生共下发调查问卷75份,有效问卷73份。其中60份问卷回答希望能够对现有的课堂授课进行改革,38份对于本课程教学应该做哪些改进做了具体回答。有16份问卷中,学生提出“希望能够观看一些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希望将文字与影像结合起来进行学习。7份问卷中学生提出希望扩大阅读量,并希望能够定期进行读书会等活动,一部分学生还提出增强互动环节,甚至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等建议。这些回到都说明学生对目前的授课方式已经有点审美疲劳,希望改变。

学生学习态度冷漠,不读书,也不会读书,更不愿意读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多的大学生追求能够立即见到实际效用的东西,很多学生认为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不如一些职业性更强的课程如秘书实务、社交礼仪等能够帮助他们将来就业;在当前的影像时代,部分学生只喜欢看影视作品,不愿意看文本,想象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欠缺;同时一部分学生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了高中的听课背诵记答案,自学能力较差,不会看书。在收回的问卷调查中,有个别学生提出不希望改变目前的授课方式,希望老师能够多讲,他们多听。这部分学生有学习的热情但是缺乏方法引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师教生听”,学生学习兴趣欠缺,同时被动的学习也无法实现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改革的切入点应该是激发学生兴趣,重点是如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真正的将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化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关键因素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要改革,就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与鉴赏评论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其核心要素有两个: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在授课和学习的过程中都要进行态度的转变,一起寻找课程改革的最佳途径。

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授课中首先要做到授课内容与授课方法的转变,将授课重心由对知识的识记转移为知识内化为能力。具体来讲《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应该在授课重心转移的情况下进行改革。课堂授课重心应该由思潮与史向作品分析倾斜,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谓的能说会写要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实现,其实就是分析鉴赏能力与独立判断能力在本课程中的具体化。授课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文本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动手的环节,如调查问卷中学生所说的可以组织一些作品赏析和读书会,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以增强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授课改革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学生。如上文所说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一部分学生有学习热情但是又找不到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对缺乏热情的学生要找出其兴趣点在哪里,根据其兴趣点进行引导。以八九十年代小说中女性小说的讲解为例,笔者所带的班中一个班有九个男生,这九个男同学对于学习女性文学非常反感,觉得女性写其成长中的特殊性是无病,而且觉得自己是男生无需去掌握女性文学。在授课中,笔者就让男生与女生一起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让将女同学自己成长中所遇到的特殊情况与男同学一起分享,笔者自己也将经历中由于女性身份而引起的一些事情与他们做了分析,分享讨论之后,男同学终于明白了女性成长中的特殊性,再看这些文本,也就不是那么反感了。对于有学习热情却不会学习的同学来说,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引导。有的学生活泼,有的学生内向。对于活泼的学生应该在动态的过程中,通过发言或与他人讨论分析中解决问题,而对于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则要鼓励其多与他人交往,鼓励他们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说出来,或私下通过网络电子邮件或微信的方式与老师同学交流,在交流中一方面找出其问题所在,另一方面锻炼培养其能力。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途径

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之后,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如小说、诗歌、话剧、散文等)对课堂形式进行广泛的多样化的尝试。本课程与其他实践性强的课程不一样,上文所说的能力与素养都要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了解作品及文学常识非常重要,同时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突况,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争鸣中推动教学,同时锻炼提高他们的鉴赏判断能力。以笔者所带的班级实际情况为例,在讲到80年代诗歌海子的诗时,笔者先让学生朗诵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一个学生对此诗提出了质疑:“面朝大海,如何能够出暖花开呢?”笔者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引导学生展开了诗歌思维与散文思维的讨论,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诗歌的欣赏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引入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般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的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1]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授课中,适当引入对分课堂,对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十分重要。本堂课讨论上堂课讲授的内容,学生有备而来,讨论效果好,课堂气氛热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以《中国现代文学》中老舍的创作为例,老师用一次课的时间将老舍的创作经历及其文学观念、主要文学作品大致做一介绍,一周后,让学生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为例讨论老舍创作的主题及其艺术特色。学生课下研读热情很高,课堂气氛良好,效果十分显著。

专题讨论式课堂。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课程内容中的某一部分展开讨论。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民性书写为例,设置几个问题:一是鲁迅、萧红、高晓声等都涉及到了国民性书写,那么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二是萧红和高晓声对于鲁迅开创的国民性书写各有哪些创新之处?两个论题涵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又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师生读书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是学生补充强化课堂学习的主要途径。师生读书会主要途径是课堂及课后书单的开列,师生定期举行读书分享、交流会,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写书评。读书会的举办能够帮助学生累积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内化,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影视作品与文本对比分析。上个世纪海德格尔就告诫人们,世界正在被“把握为图像”。[2]到今天新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世界完全进入了图像时代,影视正在大规模的代替文本成为人们阅读接受的对象。图像时代使得“平面阅读”代替了“深度阅读”,人们更多的关注时尚、流行等感官愉悦,这在学生学习中也有广泛的表现。部分学生对影视剧演员的关注多于对作品内容的关注。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更多的观看有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015年路遥《平凡的世界》改编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热映,学生也利用各种机会天天追剧,在追剧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将文本找来阅读,并利用各种途径和笔者展开讨论,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但是在讨论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将电视剧与文本混淆了,而且很多时候学生对演员的兴趣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因此在利用影视作品辅助教学方面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引入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最大的挑战。翻转课堂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基础知识的传授可以更具个人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是课堂内的学习则增加了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真正的做到探究式学习、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势必会引发了教师授课理念转变,能够做到由知识的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同时学生也会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自发的学习,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下,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且时不我待,必须立即进行,但是在改革中也不能过于急躁,要能够保持一种稳步前进的姿态,转变观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2] 马丁・海德格尔.孙周兴译.世界图像的时代[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第6篇

提高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极其重要,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我国当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的较丰富的文学知识,了解我国当代文艺运动、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成就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兴衰、特点和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评价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较深刻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1]”因此,如果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认识到当代文学知识在整个大学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而认为学习只是为了拿学分拿文凭,势必产生不良后果,即考什么学什么,学生听课记笔记全是为了考试,过关后一切全忘记。这样的教学,学生无法掌握系统的文学知识,缺乏应有的文学审美感受能力,更谈不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甚至造素养的匮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认识该门课程,使学生意识到对当代文学的学习,不只是掌握文学知识、具备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更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把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学习动机,是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

二、渗透和谐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国家经济以及科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全球化时代,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会导致中华传统美德被弱化、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责任意识缺失等等,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当代文学教学有责任也有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服务,因为当代文学许多优秀作品中渗透着作家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的教学,唤起人们的良知,以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例如,作家汪曾祺曾说过,创作“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2]”他的小说以诗一般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世外桃源”式的人间美景,在那里我们几乎看不到现代世俗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挤压、异己、孤独、变形等现象,作品中那些非社会中心的边缘小人物,身份虽低贱卑微,但身上却沉淀着淳朴和温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刻体验汪曾祺小说中人与人之间至纯至美的爱与和谐(《受戒》)、人与人之间超越金钱超越功利的朴实情怀(《鉴赏家》),以及小人物在艰难处境中相互搀扶的高洁、义气与温情(《岁寒三友》)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与汪曾祺描绘的和谐纯净世界相反的作品进行对比教学,如正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某些作家作品表现出的价值观的偏颇如金钱至上、吸毒成瘾、泛滥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文精神的升华,激发学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当代文学教学在全球化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三、改革教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通过传授分析技巧激发兴趣

在当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但也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难题。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哪部作品的评论方法,学生就会评论哪部作品,而对其他作品哪怕是同类作品,却无所适从,于是在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抄袭资料、雷同等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灵活掌握作家作品的评论方法,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给学生传授成功分析作品的技巧。教师可以采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与总结,从而掌握有关方法。例如,对新时期初意识流小说的教学是一个难点。由于受传统小说阅读习惯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意识流小说普遍感觉不好理解,甚至读不懂,更谈不上评论。那么,教师可以采用有的放矢的策略进行教学,如选择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王蒙的小说为例,重点讲解其代表作《春之声》,给学生梳理中国意识流小说的来龙去脉及其技巧和思想内涵上的特点,教会学生阅读和评论意识流小说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按此方法思考、讨论王蒙的其他意识流小说,如《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等,继而延伸至其他同类作家作品,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的《人到中年》等。最后,教师又进一步将中国意识流小说与西方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法、思想内涵等方面再作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20世纪80年代王蒙等作家对西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借鉴方法,理解“中国式”意识流小说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如此系统的理解和训练,使学生对意识流小说的理解豁然开朗,并在成功分析作品的喜悦中增强了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教给学生成功分析作品的技巧。对比教学,可以是同类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对比,也可以是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的创作对比,亦或是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对比。例如,中国女性作家追求女性意识、实现女性价值的创作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自五四时期追求男女平等的“人”的价值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追求与男性不一样的“女人”的价值,并达到创作的顶峰时期。90年代后期由于追求女性狭隘的“个人”价值而走向极端陷入困境。而21世纪初又出现新的转机。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复杂的创作发展历程并不容易,教师便可以采用对比方法教学,选择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对比。例如,将五四时期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80年代谌容的《人到中年》和90年代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五四时期、80年代、90年代这三个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在追求女性价值方面的不同特点;还可以将90年代林白与陈染的创作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同一时期不同作家作品的异同,进而理解作家追求过于狭隘的“个人”价值是导致她们创作走向极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还可以将林白90年代的创作与21世纪初以后的创作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林白创作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作家挣脱了狭隘的“个人”空间限制,而将目光转移到国家民族、大众民生,进而使学生了解作家创作发展的流变。经过纵横交错的对比,学生对中国女性作家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以及整个女性小说创作的发展流变,有了较系统、完整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分析评论女性作家作品的多角度、多侧面的切入方法。以此类推,对其他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方法的教学,亦可采用此法。

(二)通过拓展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作家生活、成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其创作风格形成的基础。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延展活动。到著名作家的故乡实地考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以及作家的成长经历,从而增进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情感等因素的理解,也易于理解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广西河池、南宁、北流等地,考察20世纪90年代晚生代著名作家“广西三剑客”东西(广西天峨县)、鬼子(广西罗城)、李冯(广西南宁),以及90年代女性主义代表作家林白(广西北流)等作家的故乡,了解岭南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到陕西的商州考察粗犷的陕南文化对贾平凹创作《废都》等作品的影响;到陕西的白鹿原考察质朴的关中文化对实创作《白鹿原》的影响;到湖南嘉禾考察古朴的湘南民风、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对古华创作《芙蓉镇》的影响,等等。通过考察,学生对作家作品中描写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民风民俗等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心理距离,进而产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激发学生深入研究作家作品的欲望与兴趣,也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通过体验作品情境激发兴趣

针对文学课的培养目标,王卫平教授曾经说过:“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3]”当代文学教学亦如此,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作品情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作品情景再现的活动中来。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设置作品精彩片段的人物对话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模拟对话。如教学赵树理的《登记》这篇小说,可以选取“燕燕”与“王旦”在区公所“登记”的片段,由三位学生分别扮演“燕燕”、“王旦”和婚姻登记处的“王助理员”,三个角色进行“登记”过程的精彩对白,使学生形象地体验“登记”场景,从而深刻体会赵树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二是把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自导自演,如《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住招待所的经典片段,或者老舍先生戏剧《茶馆》中的某一幕戏,甚至可以举办大型的课本剧大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剧情表演中来。学生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通过认真研究剧情、人物以及作家的创作目的,不但对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动能力、组织能力。“演员”与“观众”都兴趣盎然,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每次活动过后,教师还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对作品的看法,并将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逐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7篇

(一)研究性学习切中高等教育肯綮,风起云涌成为时代趋势。

“研究性学习”类似于国际上流行的“探究学习”(InquiryLearning)、“项目学习”(Project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过程,研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体验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具体到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既有别于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有别于学生以往学习的过程,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学生的需要、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置于核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阶段,在学习内容上依据所研究问题加以选择,在学习方式上依据个人的特点而定,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最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把学习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这一学习模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了更有利于自主意识、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时空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把学生从高校象牙塔里解放出来,更加的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践,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超越自我,得到锻炼。这与当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倡导不约而同,因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推行研究性学体有两种模式,即“教学环节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模式”和“独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1]。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计划或创新活动,华中科技大学的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大学的基础物理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以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实施的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模式等均是研究性学习的成功尝试和实践,其中清华大学本科研究性教学体系的尝试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

(二)信息化时代对于研究性学习也提出新的要求和需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是不可取的。一方面,知识剧增使得人们在数量上进行追逐已不可能;以今天知识产生的传播的速度而言,即使是“终生教育”,一个人所掌握的信息也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或信息多了不等于就是有用,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处理、利用这些信息。现在有如下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高效学习。基本假设是: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的学习速度。因此,在当今知识剧增的时代,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各种快速阅读法、记忆法、思维技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学习的革命》一书,可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效果完全没有达到预想。另一条思路就是研究性学习。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提倡研究性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成为当下教育的新要求。

(三)汉语言文学基础传统学科性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基础学科,积累深厚,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就始终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来就是汉语言文学学科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我国古代的私塾教育倡导“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人”的学习理念,传统的句读教学方式也强调的是个人领悟与思考在经典文本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还有,我国古代学者对游学学习方式十分推崇,学习者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在长期的游学中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学者对话和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准。这些都说明人文学科学习对于学习者主动研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人文学科的研习者,就外在形象而言,“独立思考者”的姿态历来十分明显。明末清初,湖南衡阳王夫之蛰居湘西草堂四十余年,打通文史哲,成为前无古人、后鲜有来者的大思想家,就是鲜明个案。可见,对于汉语言文学这一基础传统专业来说,研究性学习方式符合专业学习规律,也应该在教学中予以大力倡导。

(四)学校学分制改革下课程体系重构与整合,成为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契机。

近些年来,全国不少大学纷纷启动学分制教学改革,促使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新一轮的重构与整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不少高校的规定,公共课占到30%的课时,专业课的学分和课时明显下调,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安排学分和课时。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基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加大公共基础课程比重,增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和比重,都是十分必要而必需的举措。但是,学分制改革也客观上造成对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空间的压缩,不少课程面临课时减少的困境。在这一新的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如何按质按量完成?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成为关键。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引入和实施,由此成为不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共识。

二、研究性学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背景和缘由,近年来,笔者所在高校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通过外出学习他校教改经验,内部多次开展教改研讨等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大力倡行研究性学习,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具体做法是:

(一)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突出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在确保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培养方案修订中大量增设专业选修课程成为主要措施。目前开设的与现当代文学关联的延伸课程有20多门,主要有“鲁迅研究”、“现当代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研究”、“现当代散文研究”、“湖南文学研究”、“儿童文学”、“未来文学形态研究”、“战争文学”等,这些课程均为教师重点研究领域,在教学大力推行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成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此外,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采风写作等同样注重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延续。如近3年毕业论文有45%的选题均与现当代文学有关,优良率超过70%。

(二)课堂教学采取多种措施,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

第一,教材选择上,启用双教材。现代文学方面,我们采用了湖南师范大学凌宇等人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北京大学钱理群等人主编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两本教材,一南一北,凌本教材注重整体,结构谨严,深入浅出,知识性强;钱本教材崇尚特色,吸收了近年研究成果,重文体流变,学术性强。在教学中,我们以凌宇本教材为主要蓝本,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对两本教材均要认真研读。为确保学生主动研究性学习效果,我们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提交两本教材研究性阅读与比较的读书报告,并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当代文学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第二,教学组织上,推广专题式教学。在课时减少的背景下,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按照文学史进程实施课堂教学的方式,精心设计教学专题,专题可以是重大文学事件、重点作家作品、代表性文学流派和现象、四大文学文体等,既确保了课程教学的覆盖面,又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各专题结合了学术界近年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对于彰显教师学术个性、引导学生走出教材体系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重要环节。第三,课程作业布置上,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研习。除上文提到的教材研习报告外,还有两点,其一是开列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文学文本,课程要求学生提交不少于涉及50篇文学作品、字数不少于2万字的读书笔记一份;其二重现代信息技能的掌握和重点作家研究结合,课程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一份介绍、解读一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的PPT文档。课程课外作品均作为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第四、课程考核上,平时成绩重自主学习成果的考查,依据见上文。课程考试重文学史整体全局的把握,重代表作家作品的研究,并突出课程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考核。比如在考试题目中有意识地设计“两本教材文学史观比较”、“重点作家作品的客观描述”等题型,考核学生们自主研习性学习的情况。

(三)课外实践多种途径持续推行研究型学习。

第一,组织学生对当下文学生产现象、趋势和新出代表性文学作品的研究性解读。比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当代作家阎真、王跃文等人新作小型研讨会议,还有对一年一度诺贝尔文学奖、国内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颁奖以及巴金、史铁生之死等焦点文学现象有意识的介绍,并适时组织小规模的研讨活动,都激发了学生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第二,组织学生参与学院组织的科研活动。比如学校文学科研平台的挂牌活动以及外请大家名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均要求汉语言专业学生全程参与。比如邀请“诗魔”洛夫来校作诗歌专题,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以及洛夫本人提前做了预介绍,讲座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提问,这种对现代诗歌和诗人直观感性的认识与了解是对课堂教学的极大弥补。另如邀请家乡溆浦、校友“王跃文”返校作小说创作专题讲座,教师先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其出版的作品和书写读书体会。讲座互动时,学生思绪灵动,提问踊跃,实现了课外是课内真正的延伸和补充。第三,组织学生尝试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计划和项目研究活动。近年来,鼓励现当代课程主讲教师担任本科学生导师,组织学生尝试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计划和项目研究活动。项目选题注重与课程教学重点、教师科研方向相结合,开展的项目有“衡岳文化与衡阳地域作家群体研究”、“现当代重点作家解读”、“洛夫长篇诗歌解读”、“湘西作家的民俗书写”、“王跃文作品方言现象研究”等。通过尝试研究性学习项目的实践,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现当代文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少人从中找到了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还有多名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校期间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更有不少学生激发起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近3年有20余名学生考上了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名校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其它课外实践性教学活动还有与学校宣传部联合合办校报第四版文学副刊以及组织指导学生文学社团活动(晨曦文学社、诗社)、凤凰等地写作采风(沈从文故居)活动开展等。

三、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专业教学中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个别课程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我们有理由相信崭新的教学方法在拯救传统老专业,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深入改革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研究性学习是对我国大陆高校重单一追求知识接受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颠覆。能够丰富和更新中文专业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中文专业更加接地气,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教育理论就是“师道尊严”,老师讲的话、讲授的知识就是“金科玉律”、“标准答案”、唯一真理,不可更易,所以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是“灌输”、“填鸭”,老师讲多少,学生就记多少,一字不落,把老师的讲义奉为“圣经”。在传统高校教学中师生双边基本上没有互动,老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居于真理的制高点,学生始终都是被动的,这种状况在当下高校教学中比较普遍,且习以为常。研究性学习就是保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欲望和创新欲望。在这种全新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始终是真理的传授者,老师在多数问题情境中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探究结果的促进者。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结果的方法与技能。可见,研究型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与接受性学习完全不同的几个特征:一是师生全员参与性;二是师生的良性互动性;三是对问题的探究性。二是实践意义。从根本上颠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充分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翻身做了主人”,从接受式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一变为驾驭知识的主人。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度,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特别关注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在全开放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在很多问题情境中仅仅是学生们的指路人,甚至是共同攻关的合作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分析能力、探寻解决问题最佳路径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技能将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再是“读死书,读书死”的两脚书柜,而是知识面广、能力强、技能多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是观察力、发现力、分析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俱强,能说、会写的应用性人才,一定会是社会急需的抢手人才。

(二)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第8篇

一、多积累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知识含量浩瀚无边,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更要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所谓“集腋成裘”。那么怎样积累呢?多记忆、多背诵,像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成语典故,都是要平时多记忆、多背诵的。例如许多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经典四书、唐宋家、古代四大名著、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中国民间故事中四大传说等,还有一些成语、歇后语,在平常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记忆。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除了必须完成语文新课标要求要背诵的诗文,还应主动地去多读、多背诵课外的诗文以及优美的语句和语段。

勤做笔记也是积累语文知识的好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徐特立先生向同学们介绍的一条宝贵的治学经验。“动笔墨”就是要求读书一定要记笔记,做读书笔记有利于积累资料,日积月累,笔记本就能成为包罗万象的脑外仓库,要用时,打开它,丰富的词汇、名言警句、疑难题解等都会涌现出来,使人思路开阔,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勤做笔记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好方法。多积累是学语文的基础,厚积薄发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多阅读

“语文的功夫在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和提高应试成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初中生应该读哪些书呢?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本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种种的书”首推经典名著。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新课标明确指出名著阅读是课外阅读中的一大重点,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就增加了《名著的推荐与阅读》专项。我们要让学生从《三国演义》中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从《水浒传》中让学生领略到梁山好汉疾恶如仇的英雄气概;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从《童年》中让学生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选读当代文学,特别是一些“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电视新闻、报纸杂志,能让我们的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更是一项很有益的课外阅读。

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积累的方法。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精读,就是认真研读。红学家从《红楼梦》中可以学到文学、建筑、医学、烹饪等知识,这是精读的效果。初中阶段是基础阶段,精读的目标指向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泛读,实际上就是解决“面”的问题,面越广越好,书读得越多越好。一个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只有采用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才有可能博览群书,杂采众家。还要“读”与“写”相结合,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总之,多阅读,对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写作能力。

三、多练笔

所谓“练笔”就是练习写作,训练笔力。它同属“作文”范畴,但它比作文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要求上都更自由、更灵活,它是作文的基础和延伸。新课标在作文教学中提出了练笔的要求,但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措施。那么怎样练笔呢?

首先要坚持写日记,日记要天天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记下那最具概括性的想法,最难忘的事件。日记还可以是写读书笔记,看书读报时的感悟,我们要鼓励学生形成文字。长此以往,日积月累,素材便会越积越丰富,文笔也就自然会越练越流畅,这是练笔的起始阶段。

其次要多写一些自由命题的作文。练笔可以是自由的,学生在课堂上写的作文大都是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因为自己对题目涉及的内容不是很熟悉,所以时常感到无话可写,当然无从下笔。我们要鼓励学生平时多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心有所思之际灵机一动之时,有感而发,欣然动笔”,这样便能写出感情真挚的好文章,可以说这是练笔的发展阶段。

第9篇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WWw.133229.Com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第10篇

6月1日,由孔敬大学孔子学院、人文学院、廊开校区、孔敬大学实验中学等多方领导和代表参加的2009年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指导和见面会正式开始。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小明在指导会上对学院工作做了详细介绍。当天下午,孔敬大学孔子学院2009-2010学年新生100余人在多功能厅参加了开学典礼。黄小明向学生讲解目前学习汉语的优势、孔子学院本科生培养项目的方案以及各种学分和奖学金制度等学生们关心的问题,并鼓励新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HSK考试。他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中国学习,获得优良的成绩。

新学期伊始,不少非汉语专业学生和教师也开始咨询本学期孔子学院的各种汉语课程,又一轮的“汉语热”为孔敬大学孔子学院开启了紧张而火热的新学期。

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海南面试

6月5日,国家汉办2009年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面试在海南师范大学进行。该校是全国8个选拔面试考点之一,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的139名考生在这里进行面试。

选拔面试分三天进行,每位考生都将进行综合能力面试、外语能力测试和心理测试三项测试。来自云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的13名专家担任面试考官。

据悉,为满足海外孔子学院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需求,国家汉办今年计划招募839名孔子学院(课堂)汉语教师志愿者。经过笔试,国家汉办从报名的近4000人里筛选出2000人参加面试,面试于6月5日至7日分别在北京、上海、重庆、湖北、新疆、河北、海南7个省、区、市的8个考点同时展开。

尼泊尔首都举办当代中国文学讲座

6月7日,由中国驻尼泊尔使馆文化处和南盟作家和文学家协会尼泊尔分会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文学讲座”在尼首都加德满都举行。50余名尼泊尔文学家及中国文学爱好者出席。

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教师何懿用英文为听众介绍了当代中国文学的不同流派、作家及其代表作,并分析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精彩的讲座深深吸引了听众,大家认真做笔记,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听众们还就讲座内容提出了很多问题,何老师一一作了解答。

讲座结束后,南盟作家和文学家协会尼泊尔分会主席迪瓦利卡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并对中国文学工作者表达了由衷的敬意。他表示,这一讲座让尼泊尔民众对中国当代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使尼泊尔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

孔子课堂落户泰国王宫

6月12日,坐落在泰国首都曼谷市中心吉拉达王宫内的吉拉达学校举行孔子课堂揭牌仪式,成为世界首家开设在王宫里的孔子课堂,泰国公主诗琳通为其揭牌。

据泰国教育部统计,泰国在校学生学习汉语人数超过40万。近年来,两国合作共建12所孔子学院,为泰国民众学习汉语提供便利。

吉拉达学校校长昂卡・汶雅提蒂说,孔子课堂的建立将为学校创造更佳的汉语教学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她希望老师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孔子课堂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带动周边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发展。

吉拉达学校孔子课堂的成立,是中泰两国人民加强了解、增进友谊的又一座桥梁,将对泰国中小学的汉语教学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参与柏林科学长夜活动

第11篇

关键词:1980年代;“美的规律”;综述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他早期关于经济学和哲学的一部未完的读书笔记,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什么是“美的规律”没有做出具体的说明,这在1980年代就引发了的美学学者的不同理解。关于“美的规律”的论争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其一是如何认识马克思的“美的规律”。其二是对与“美的规律”相关的“内在的尺度”与“物种的尺度”的理解。

如何认识马克思的“美的规律”上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美的规律”是客观的。蔡仪从“美的规律”就是美的本质、“美的本质就是典型”而推导出“美的规律就是典型的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的结论。蔡仪的观点得到了王善忠、张国民等人的赞同。王善忠在《也谈“美的规律”》中指出了“美的规律”的客观性质,认为“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或者说,在客观事物中存在着规定事物之所以美的客观规律”。张国民在《如何认识马克思的“美的规律”论》中认为马克思发现了客观的“美的规律”,“并作了理论概括”。与蔡仪等人观点相反的一方认为,“美的规律”与主体、人的“实践”相联系。朱光潜和李泽厚都没有直接解释什么是“美的规律”,但他们都是从生产劳动的角度理解“美的规律”的。朱光潜把“美的规律”理解为主观需要和客观属性的统一,这种看法符合他关于美是主客统一论的观点;李泽厚认为“人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是人改造自然的胜利,是人的自由的实现。马奇认为美的规律离不开人的实践,“正是在这种自由、自觉地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人还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美的规律”就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以真、善为内容的形式的规律。美的规律就是关于形式、美的形式、造型的规律”。蒋孔阳认为人类劳动的自由自觉的特点能让人类“依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美的规律应当是:人类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客观世界不同事物的规律性,结合人们富有个性的特征的目的和愿望,来改造客观世界;不仅引起客观世界外在形态的变化,而且能够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把这一本质力量具体地转化为能够令人愉快和观赏的形象”。 陈望衡认为“‘美的规律’应该包含人的自由天性怎样得到体现的内容”,陈望衡通过对“自由”与“自觉”的分析,得出“美的规律指的是:通过恰当的感性形象充分体现出人的自由意志,显示人的本质力量。它是客体的感性形象与主体的自由而自觉的类的特性的完美统一”。周来祥认为“人类的劳动,是把客观规律性和人的目的性辩证的、生动的体现在劳动过程中,现实的客观的凝结在对象化的世界——劳动产品中,美的规律也就是这种客观必然性和人的目的性和谐统一的规律”。朱狄认为马克思是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出发来讲“美的规律”的,这里的生产指物质生产,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基础,所以人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马克思的重点都是在讲主体而并非客体。

在与“美的规律”相关的“内在尺度”与“物种尺度”的看法上,一方观点认为“内在尺度”与“物种尺度”指的都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尺度。如朱光潜认为“内在尺度”与“物种的尺度”指的都是对象本身的标准。蔡仪认为两个尺度都是属于物的特征,张国民、严昭柱都支持蔡仪的这一观点。陆梅林在《美学的崛起》中也认为“内在固有的尺度”“显然指客体”。程代熙在《关于美的规律——马克思美学思想学习札记》中,认为尺度和规律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治造不出任何一种对象的“尺度”,“马克思说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生产’这句话的真谛,就是要人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与以上观点相反的一方认为,“内在尺度”指的是主体的尺度,“物种尺度”指的是客体的尺度。此种观点,在李泽厚的《美学三议题》、刘纲纪的《马克思怎样论美》和《关于马克思论美》、朱狄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美学的指导意义究竟在哪里?》、陈望衡的《马克思“美的规律”说初探》和《试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美学》、邓晓芒的《劳动异化与其根源》等文章中均有体现。另外,在围绕“内在的尺度”的翻译和归属问题上,程代熙和墨哲兰还展开了一次论争。

参考文献:

[1]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蒋孔阳.蒋孔阳美学艺术论集[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

[3]陈望衡.马克思“美的规律”说初探[J].河北大学学报,1981

[4]陈望衡.试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美学——兼与蔡仪先生商榷[C].见: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5]周来祥.马克思论美[J].山东社联通讯,1982

[6]朱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美学的指导意义究竟在哪里?——评蔡仪同志《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C].见: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7]程代熙.关于美的规律——马克思美学思想学习札记[C].见: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

第12篇

《大学语文》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阅读欣赏能力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11、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

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3、提出“不平则鸣”的是:韩愈

4、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辩》

6、《剑南诗稿》是陆游的作品集.

7、《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经》属于道家的作品.

9、《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孟子

11、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

12、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汉书

13、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王维

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15、明清传奇是:戏曲

16、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聊斋志异

17、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1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长恨歌》

19、《诗经》中的《风》:量大,多为民歌

20、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爱情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2诗歌发展线索:

《诗经》《离骚》——三曹、七子、七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清末龚自珍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国风。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在中国诗歌中很常见,唯独“兴”是《诗经》特有的。

兴:欲言此物,先引他物。《关雎》《蒹葭》

三曹、建安七子——建安文学的代表,“建安风骨”,慷慨悲凉。

竹林七贤——正始文学的代表,嵇康、阮籍。

龚自珍:晚清最后一个大诗人。《己亥杂诗》,浪漫主义,305篇,最后一部诗集。

散文发展线索:

先秦散文——南北朝骈文——唐代古文运动——宋代诗文的革新运动(欧阳修)——清桐城派

唐宋家(唐2宋6,散文着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清中叶桐城派:强调“义法”,方苞、姚鼐、刘大櫆

(古典)小说发展线索:

萌芽:先秦神话雏形: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成熟:唐传奇发展:宋话本再发展:明拟话本顶峰:明清长篇章回

古体诗\近体诗:

1.唐代之前所有诗歌均为古体诗。

2.唐代开始,在诗歌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符合这些规定的看作是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不符合这些规定的仍然视作古体诗(古风)。

现当代文学1919-至今:

与现代文学

(1915)是现代文学(1919-1949)的背景。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1919-1937启蒙阶段:反封建1937-1949救亡阶段:反帝

“现代文学六主将”:

鲁迅:领军人物。

A《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往事的回忆);《野草》散文诗集

B作品评价:杂文是“投枪与匕首的组合”,批判力度强。

C《狂人日记》——现代文学开山之作;《祝福》:祥林嫂,表现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故乡》表现人与人的隔膜;《社戏》表现孩提时代的童趣);《伤逝》:涓生、子君,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王昭君》;《关汉卿》);新诗诗集《女神》(浪漫主义)。

:《文学改良刍议》(8条意见,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茅盾:

1《子夜》书名由来(自然界23时-次日凌晨1时是最黑暗的时刻,“子夜”象征暗示当时的中国是最黑暗的时刻)。

2《林家铺子》(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困境)

巴金:巴金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五四时代)“爱情”“激流”;《家》:觉慧是巴金本人写照。《随想录》(回忆录):反思。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西(行)散记》。“诗与散文的组合。”冷静、客观、深情的文字。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3古代散文

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

纪传体:《史记》(通史)

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

书信体: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古代诗歌

1、古体诗

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兼葭》(爱情诗);

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

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

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

2、格律诗

(1)绝句(四句一首)

五绝:李白《静夜思》

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

(2) 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

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

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

3、歌行体

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

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