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7: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儿科护理综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职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围绕市场需求建立和开展的同时,也必须要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将“工学结合”一体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思想,在确保学生充足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就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培训手段,学校方面缺乏全面的调研和讨论,最终导致学生临床服务水平不足,因此必须要特别重视这一方面的培养和落实,将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优秀临床护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具备优秀心理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作为院校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重视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市场-课程-市场的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市场-课程-市场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职院校的教学盲目性,并且提升教学效率,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市场-课程-市场的培养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市场调查和分析工作,以确保培训课程内容准确性。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同医院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同医院儿科医疗人员进行沟通,以了解医院儿科护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咨询医院儿科工作的具体需求。同时,高职院校方面应该做好对医院教学意见和需求的统计分析工作,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将相关内容同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有侧重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强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为保证实际教学质量,提升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效果,高职院校方面必须要重视教学课程的改革,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目前儿科护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较为分散,课程群划分并不明显,因此必须要重视对课程群的划分,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比如,儿科护理课程体系应该划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四大部分,基本素质课程主要是由基础的教学教学课程组成,如化学、政治、体育、应用和计算机应用等等,这些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培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性和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工作意识,端正学生的工作态度,具体包括了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等;专业基础课时针对于儿科护理工作技能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今后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的重要知识,包括了人体机构学、营养学以及病理学等等;专业课则是针对于儿科护理工作的专业类科目知识。
四、开放实践场所,保证实践质量和效率
高职院校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以临床服务能力水平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因此,对于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来说,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也是提升学生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工作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但教学是较为有限的,学生必须要利用实践来不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够确保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为学生建立开放的实践场所,除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医院实习机会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配备和引进更多先进的实践设备,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补充学生的学习实践,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教育水平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强对儿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老师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基础,老师的能力和个人素质将直接决定着院校的教学水平。就当前部分职业院校来说,由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水平同高等院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高职院校教师能力问题成为危及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大因素。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教育水平。首先,高职院校应该适当提升教师待遇水平,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制定较为合理的教师待遇,以吸引更多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对于儿科护理专业来说,临床服务水平是学生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在不断为学生创造实践场所的同时,应该适当引入具备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老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全面的培训流程,定期要求国内优秀的护理人才和专家参加培训活动,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确保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儿科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六、结语
【关键词】护患沟通 影响因素 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05-02
有资料显示,高达70%的医疗纠纷并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由于服务引起的[1],而护士作为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融洽护患关系可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因此,良好的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1 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
1.1
目前,护士队伍编制严重不足。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千人口护士比例在5以上,而我国平均千人口护士还不到1[2]。临床一线护士配备不足直接导致护士超负荷工作,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进而损害了护患关系。
1.2 护士专业知识、技能不足
儿科护士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儿童护理学知识,还要掌握儿童心学、营养学等学科的知识。根据患儿所患疾病的不同,向他们讲解所需了解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可以给予家长健康指导,使家长对该种疾病有更详细的了解,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家庭护理[3]。知识缺乏,不能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需求会造成沟通受阻。同时,不熟练的操作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增加其恐惧感和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各项护理操作不熟练,尤其是护士学生及刚工作的新护士,对头皮静脉穿刺基本功不扎实,常常敷衍、搪塞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不高,造成护士前脚走,后脚液体外渗,重复穿刺,患儿哭闹不停,家属心疼患儿导致病儿家属反感和不满,护理人员工作忙乱,引起麻烦。
1.3 护士态度欠诚恳
护患沟通不仅是简单的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影响患者的真实感受,增进护士与患者的感情[4]。由于工作繁忙,护士常常给病人家属交代不清楚,入院宣教常常流于形式,尤其对文化程度低的家属及农民患儿讲解不清,与患儿家属交流时不适地改变话题或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不适地打断问话,匆忙下结论,或用词不当,不适当的许诺、安慰[5]。若护士态度冷漠常使患者及家属拒绝沟通。
2 对策
2.1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
医院应增加护士编制,加强临床一线护士配置,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改变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护士对患儿的临床护理质量,促进与患者极其家属的良好沟通。熟练的注射技术是沟通效果的重要体现。因此,“一针见血”效果就显得极其重要,容易赢得患儿和家长的信赖[10]。因此,作为儿科护士,只有在平时工作中多看、多练,使自己的注射技术娴熟、准确,尽量做到镇静自如、有条不紊、一针见血,才能使患儿和家长从心理上接受。此外,加强责任心,勤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
3 与患儿沟通技巧
对患儿来说, 打针对患儿来说毕竟是可怕的, 挣扎哭闹也是很自然的表现。对孩子的沟通也是有针对性的, 要尊重和关心他们[10]。可以采用鼓励和激励的语言,也可以采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分散注意力来配合治疗。要善于抓住小孩容易和护士接近的心理进行沟通, 不断鼓励。还可以投其所好, 这样就会减轻患儿心理负担,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取得患儿的配合也增强了患儿战胜疾病的勇气。
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剂”, 是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建立感情的重要手段。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正因如此,所有行业的服务规范中都列出了微笑服务的要求,医疗服务尤其是儿科医疗服务当然也不例外。在儿科,微笑沟通处处可用。如首诊患者护士可用轻轻地、和蔼的微笑表示热情,对遇到受到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患者,护士可流露温馨、真诚的微笑表示同情关爱,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时,护士可以展现出自信、坚定的微笑鼓励患儿在疾病痛苦面前坚强起来,并且积极配合,在患儿及家属能主动积极配合检查治疗, 疾病也迅速康复时, 护士可给予赞许、鼓励的微笑表示赏识,在护理过程出现了某些小失误,不要忘记表示歉意,请求宽容与谅解的微笑以获得相互理解。
情感沟通最易感化患儿及家属,是护士“视患者如亲人”的真正体现。交流时刻以同情、真诚、博爱、尊重来最大限度给予患儿及家属亲切感、信任感,从而可折射出护士的修养与人性,使患方感觉到护士的可敬可信。具体可通过与患儿交朋友及做游戏,与家属谈心及拉家常,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学习、爱好等来进行沟通[12]。
4 结语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护理人员应该综合各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并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进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丁世华.加强责任意识防范医疗纠纷一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几点想法.中国卫生,2002,8:19.
[2] 黄人健.温故知新-展望2007年的护理事业[J] .中华护理杂志,
2007,42(1):5.
[3] 于淑琴等浅谈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J] 吉林医学2011,32(13)2687
[4] 葛学娣.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护理杂志,2004,1(11):699~700.
[5] 韩春梅,顾琰.儿科护患沟通技巧及影响因素[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1):215 5.
[6] 陈丽红.儿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8A):2043~2044.
[7] 董晓燕. 儿科护士负性心理调查分析与对策[J] .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384.
关键词:音乐疗法 儿科 应用【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46-02
1 音乐疗法的概况和分类
1.1 概况。音乐治疗是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神经、肌肉,使病人产生愉快的情绪,在疾病或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式。在进行音乐疗法前,应该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诊断性会谈,了解病人当前的家庭社会状况、成长经历、情绪状态以及疾病状况,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音乐,就像医生对症下药开方一样[1]。从19世纪开始应用音乐疗法于成人,多项研究标明可以减轻患者在侵入性操作时的紧张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由于儿童心理特征与成人不同,音乐疗法在儿科是否起到同样疗效?在欧美、日本、台湾等地音乐疗法应用于儿科已蓬勃开展,例如英国的ButtML在2000年发表在英国护理研究杂志上研究关于调节足跟采血后早产婴儿的行为;英国的BerlinBK发表在英国急诊护理杂志上关于音乐疗法在急症患儿侵入性操作中的应用;日本的松井纪和发表在日本医学杂志上的关于小儿音乐疗法,但国内目前相关报导极少,其原因可能与国民素质有关。
1.2 分类。根据音乐治疗的方式音乐治疗分为被动性和主动性两种。被动性音乐活动中,病人是倾听的角色;主动性音乐治疗活动中,病人是执行者的角色如唱歌、使用乐器等。目前,音乐疗法多数使用VCD、随身听,病人也多数是被动地听。
2 音乐疗法的作用
音乐的治疗作用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主要由曲调的节奏、旋律、响度、和声等因素决定,其中又以节奏、旋律最为关键。音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
2.1 心理作用。在心理方面,音乐通过艺术感染力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以情导理,调摄情志,恢复心理平衡。研究表明,音乐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心理和物理两条路径来实现的。不同的音乐能激发人不同的情绪。例如,节奏鲜明的音乐能使人受到振奋和鼓舞;旋律优美的音乐能使人心旷神怡、轻松愉快;雄壮的进行曲能使人感到热血沸腾,勇往直前。而不同的音调所引起的作用也不同,如E调安定、D调激烈、C调温和、B调哀怨等。其中C调被认为最适宜于陶冶情绪和性格[2]。
2.2 生理作用。音乐对人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了镇静、兴奋、镇痛、降压、怡情的作用。音乐对人体生理作用的影响是通过音响作用于人体而实现的。音乐通过听觉和传入神经传入体中,与机体的某些组织结构发生共鸣作用,并被人体吸收,从而激发人的能量。临床实践证明,适宜的音乐可以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在应激状态下,使患者呼吸平稳,血压、心率稳定,有助于各项操作的顺利进行;并可通过影响内啡呔等物质的释放而达到镇静、催眠的作用[3]。
3 音乐疗法在儿科侵入性操作的作用
3.1 儿科患儿常常需要进行侵入性操作,例如输液、静脉穿刺、动脉穿刺、鼻饲、气管插管、吸痰、取血气标本等。以往研究证实音乐可给患儿创造愉快的环境,转移患儿对不熟悉情景和治疗的注意力,能减轻或消除患儿的痛苦,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病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紧张的生理反应,降低患儿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的心率和血压[4]。可减少紧张病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增强住院患儿的免疫力。如果使用耳机听音乐还可防止患儿听到一些不宜知道的谈话内容。从而达到恢复、保持和促进病人身体和精神健康的目的。我院前期大样本研究表明,在儿科普通病房应用儿童音乐及动画片,可是患儿情绪平稳,心率、血压平稳、对疼痛感觉耐受增加,更愿意接受输液及侵入性操作,与文献报导一致。
3.2 音乐对PICU患者的影响:由于ICU环境的特殊性,极易导致ICU综合征。在成人ICU,音乐疗法研究比较成熟,而在儿童ICU音乐疗法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对47名进入ICU患者进行音乐疗法,结果用自主神经活动和心律变化的频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情绪状态评估(POMS)比较,“紧张不安”、“愤怒敌意”、“疲劳”、“抑郁坠入”也显示明显改善[5-7]。既往通过临床实验研究证实,经选择的古典音乐可使机械通气患者心率由101.8次/min减慢至92.9次/min,POMS的情绪干扰分值亦由16.5下降到9.9。结果提示,适当的音乐有助于患者减轻和放松机械通气造成的精神压力,降低氧和能量的消耗。我院前期大样本研究表明,在PICU中应用儿童音乐,可使应用呼吸机的患儿心率、血压平稳,血氧提高。
4 音乐疗法对儿科护理工作的影响
4.1 儿科护理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儿科工作繁杂、与患儿沟通较难,患儿在侵入性操作时不配合,给治疗带来难度,同时家属由于疼爱小孩,对护理工作不理解,使儿科护理人员常觉厌倦、单调乏味,护理工作者常有得不到尊重的感觉。音乐疗法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是临床护理人员可以独立提供的辅治疗措施,通过音乐疗法可以融洽护患关系,让病人尊重护士。随着护理人员知识层次的提高,护士渴望发展,在心理或精神卫生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护理将不再是单调乏味的工作。
4.2 将音乐疗法纳入护理教育课程。如果将音乐治疗相关信息纳入护理教育课程,使护理人员能将音乐治疗确实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将发挥护理独特功能并提升护理照顾品质。
4.3 使护理工作更加具体细致。音乐疗法可以具体到某些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8]。作者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多年,在每次给患儿做操作时患儿均表现不愿配合,但经过音乐治疗后,患儿多能接受侵入性操作,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在放松的音乐环境下工作,护理人员精神也得道一定的放松,也使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更加细致。
5 儿科实施音乐治疗的步骤
5.1 儿科的护理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有关音乐疗法的目的、背景、基本原理、如何运用等知识,让更多医护人员参与制定音乐疗法的护理规划,这对更好地实施音乐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5.2 对各个年龄阶段儿童使用不同的音乐[9],原则为适合同龄儿童兴趣爱好,例如胎教音乐或其他柔和的音乐用于小婴儿,而动画片音乐适用于学龄前期儿童,钢琴曲及电子琴适用于学龄期儿童,最好配好相关影像资料。
5.3 做好宣传解析工作。护理人员应评估病人的病情和情绪状态以及对音乐类型的喜好,协助病人及家属了解音乐治疗的益处,介绍相应音乐的背景材料,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5.4 个体化音乐治疗。在操作室和病房安装专用播放设备,音乐的选择应是个性化的,使音乐风格与病人的病情和人格类型相吻合[10]。当患儿进行一些侵入性操作时,护士用与患儿年龄相适应的语言向患儿解释有关的操作事项,然后让患儿和父母挑选喜欢的音乐,若无法做出选择,则由急诊室的护士代其挑选。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鼓励患儿和家属随着音乐的节拍唱歌。
5.5 音乐治疗前让患儿最好排空大、小便,取舒适。音乐治疗过程中限制灯光、声音、探访者等。治疗时间以30min为宜,每天1~2次。
音乐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身体和情感,为人们提供娱乐。能提高多种病症病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背景音乐走进医院、走进诊疗室,特别是儿科病房,转移患儿对不熟悉情景和治疗的注意力,缓解患儿的紧张和不适,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研究表明音乐疗法是极有前途的一种新型心身护理方法,在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发展过程中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满力,高明全.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5
[2]王新玲摘,程显山校.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6):176
[3]林真珠摘,程显山校.音乐疗法在急症患儿侵入性操作中的应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7):607~608
[4]陈晓英.音乐护理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50
[5]齐彦春.音乐疗法的相关问题及其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3B):473~474
[6]史爱珍.音乐与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30
[7]吴红艳.欢笑是最好的治疗.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2):71
[8]Chou,-L-L; Wang,-R-H; Chen,-S-J; Pai,-L.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on oxygen satura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receiving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J-Nurs-Res. 2003 Sep; 11(3): 209
一、注重整体的形象
珍惜工作价值,从内心理解家长的焦虑或挑剔,衣着要整洁、大方、表情要谦和,温柔,在输液室内布置儿童喜受的饰品,窗帘也以患儿喜爱的小动物为主要内容,室内备有可移动的输液先进,患儿输液器闹时,要在家长陪同下四处走动,让患儿轻松愉快的完成输液任务。
二、充分利用语言交流
当患儿及家长提出各种问题时,要因人而异恰如其分地给予诠释,以减少或避免护患冲突。家长渴望药到病除,我们要怀着同情心,向他们解释,任何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可以用“我会竭尽全力的”“别急,会好起来的”减轻家长的焦虑和不安,学龄患儿往往怕影响学习而不安心输液,应耐心安慰和劝导。让他们知道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学习主。多赞美和鼓励性语言,“宝宝是个男子汉,打针不怕痛也不哭。”“你真棒”“你真勇敢”,让患儿感到被尊重感到满足,同时实际疼痛感也会降低至最低。第二次输液时,他们就会主动配合了。每当患儿病情有所好转时,也要适当地说些鼓励性的话语,使患儿及家长对病愈充满信心和希望。
三、告知及询问性语言
结合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及家长有关疾病的情况我,用药注意事项等,如发热患儿在病情演变过程中,体温有可能升高或出现其它症状,请家长留意并及时告知,并建议家中要常备体温表,体温过高时作出适当处理,指导物理降温方法。如某些药物可能出顼输液部位疼痛。调节好滴速后交代家长不要随意改变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等先予告知。每天利用接触患儿的机会,酌情询问患儿病情,表达关心和爱护。
四、用非语言沟通
面带微笑,目光接触,身体姿势和运动,手势及必要的触摸。走进病室,凑进患儿看一看,患儿额头摸一摸,抱一抱,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在与患儿交谈时,做到眼睛与患儿平视给予适当的反应,“嗯”“是”或认真听,才能成为患儿的“好朋友” 。
五、高超的护理技术
“一针见血”极其重要。作为儿科护士,勤学苦红,精益求精,使自已的技术娴熟、准确、有条不紊、一针见血,才能使患儿和家长从心理上接受。总之,必须掌握护患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以完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为患儿服务。
1、 营造良好的环境 营造一个适合儿童心理的环境,可在护士站里摆放玩具,病房墙上挂上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图像。病房可采用暖色调,床上用具可选择带小熊、鸭子等可爱图案的布类来代替传统的白色布类,必要时可播放儿童音乐。消除患儿的恐惧感,给家属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2、倡导人性化服务 护士热情 、耐心 、细致地为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和各种设施、服务及相关规定,尽快帮助家属熟悉就医环境,消除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通过讲解病因,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家属对疾病有所了解,增强家属对孩子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巡治,以实际行动使家属安心,消除家属因对疾病和预后不了解引起的焦虑恐惧感;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家属沟通,认真解释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使家属正确面对疾病,消除家属的怀疑和不信任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讲故事、唱歌 、抚摸 、交谈、交朋友等,分散小儿的注意力,增加小儿的信任,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和反抗行为。
关键词:小儿静脉;穿刺;方法及护理
儿科患者由于身体没有完全发育,具有年龄小、血管细小、难于配合等特点,已经成为临床穿刺治疗上的一大棘手问题[1-4],一旦患儿不能及时穿刺,会影响病情,严重情况下,将延误患者治疗,危及生命安全,引发儿科护理纠纷。临床治疗上,对于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护理相关理论和临床实践,对小儿静脉穿刺经验进行综述。
1穿刺部位选择
1.1常规部位 对于小儿患者静脉部位的选择需根据其年龄进行分类,对于0~3岁小儿患者宜选择其头皮静脉穿刺,而对于4~12岁儿童宜选择其四肢静脉。患者抢救时,穿刺部位宜为大隐静脉、肘静脉、头皮静脉等;而常规治疗时,宜选择头皮和四肢静脉;对于慢性疾病,应选择从心脏部位由远到近进行穿刺。患者静脉取血液时,宜对肘静脉、股静脉和颈外静脉等部位穿刺。
1.2头皮静脉 人体头皮静脉以网状形式存在,静脉丰富,分支多,表浅易 见[5-8],可通过循环回流到心脏,故穿刺时,顺行和逆行都有静脉回流。在头皮静脉中,正中静脉占据较大,可以固定,难以滑动,但外渗严重,可采取逆行进针可避免外渗。在头皮静脉中,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可以固定,难滑动,难外渗。在穿刺时,此部位是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部位,但需注意的是,该部位静脉较细小,对于经验较少的护士,较难把握,需多加练习和训练。
1.3难找静脉 临床诊治过程中,常遇到难以寻找到静脉的患者,以下对常见难找静脉类型进行分类:①对于过度肥胖的患者,人体血管易被脂肪覆盖,难以穿刺;②对于严重缺水患者,人体血管塌陷、纤细,难以找到静脉;③患者经过频繁穿刺后,造成体内血管难以寻找;④对于Ⅲ度营养不良、贫血患者,血管难以寻找;⑤患儿病情严重,血管难以显示。
2穿刺方法
临床上,依据进针的角度,通常将穿刺方法分为直刺法和斜刺法。直刺法是针头与皮肤呈10°~15°,针头的斜面朝上,直刺入人体静脉。斜刺法为在静脉附近1~1.5 cm处进行穿刺,针头与皮肤成20°~30°但需在皮下潜行0.8~1 cm后,刺入人体静脉。
两种方法具有不同适用情形,直刺法适合在小儿的手背和足背静脉、指间静脉、头皮静脉等部位;而斜刺法适合肘静脉、较大静脉、大隐静脉等部位。
3穿刺技巧
3.1患儿 患儿的对于成功穿刺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若穿刺颞部的静脉时,应使患儿侧卧,使穿刺颞部侧身朝上;若穿刺前额血管部位时,应使患者平卧,垫高头部。若穿刺手、足、腕部血管时,应尽量对穿刺部位下压。
3.2消毒 穿刺之前,需对穿刺部位、固定带进行消毒[9-10],再使用酒精,直到穿刺部位无色、干燥,使得血管走向清晰。需注意的是,穿刺需待酒精挥发、部位干燥后才可进行,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患儿的疼痛、有利于之后的治疗。
3.3穿刺 治疗时,患者易出现躁动、反抗等状况,对于这类患儿,需先固定、按压,若不注意,极易造成穿刺失败[11-12]。穿刺时,需对血管进行观察、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人体血管中最为粗壮、径直段,直接目测进针点和该管段相距长度,一般进针点不应远离最佳点位置,避免针头长度较短,错失最佳进针位置。同时如果进针点相距太近,易发生针头皮下潜行,错过最佳点位置。
一般情况下,进针点距离最佳点距离大约在1 cm左右,患儿血管越细,最佳点与进针点距离就应越远,可以调整为1~1.2 cm。相反情况下,患儿血管粗壮时,即可缩短最佳点与进针点距离,可以调整为1 cm以下。
若操作者需使用留置针时,一旦有落空感或发现落针点有回血后,右手应先固定针芯不动,左手逐渐推送套管,这样操作的好处就是针尖进入血管后,可以将套管送入血管内部。
一般情况下,进针的深浅程度直接决定了穿刺是否成功,故进针深浅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进针前,需观察患儿静脉深浅程度、皮下脂肪厚度,从而确定进针的深浅度。一旦发现判断错误后,需立即后退所有针梗,使针尖留在皮肤内部,向上、下轻轻挑动针尖,直到改变进针角度后,继续进针,使穿刺成功。据经验观察,如果判断错误后,没有全部退针,在进针一部分后调整,穿刺失败率将会升高。
3.4回血技巧 患儿血管细小,还会产生回血困难等问题,若以有无回血来判断穿刺是否成功,常引发血管渗漏、青紫肿胀等现象,直接造成穿刺失败。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回血,判断穿刺是否成功:①将头皮针和针管连接后,抽吸无菌盐水后推入血管,如盐水顺利进入并无任何渗漏和肿胀,则穿刺成功;②进针前,对折头皮针塑料软管,排除针管部分液体,当针头穿刺后,打开对折部分,使得针管负压抽吸,观察是否回血,判断穿刺是否成功;③穿刺一旦出现落空感后,需立即将输液瓶放入患儿穿刺点以下,打开调节器,观察针尖是否有回血;④轻轻挤压头皮针塑料管后放开,只有在确定无回血后才可以缓慢退针,不然会造成血液渗漏,导致穿刺无法成功。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1)7628例健康体检人群血脂状况分析 孙永红 刘娜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分析 欧阳焰
(5)儿科病房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张莹平
(8)血液净化在中毒抢救中的治疗体会 周金美
(11)健康体检中血脂异常调查与分析 李珊 高秋菊 王燕舞
论著/实验与临床研究
(14)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李红艳
(16)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陈炀森 王侠
(18)高血压急性心衰应用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联用治疗的临床研究 张榕 陈刚 张智 黄禄勇
(20)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周凌毅
(23)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 吕绍昆
(26)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临床疗效观察 陈柏春
(29)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杨绍坤 潘丽芬 李建丽 鄢丽珍 张丽芬 潘泽玲
(32)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对左室肥厚影响的临床研究 段学葵 贾农 孙文敏 罗薇
(36)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对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沙艳梅
(39)不同年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近期预后探析 杨红斌
论著/护理
(41)针对心血管病人跌倒病例的护理风险管理 陈砚 杨玖春
(43)老年人情绪因素诱发心绞痛的心理护理分析 胡家丽
(46)不同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赵红英
(48)小儿穿孔性阑尾炎致病菌特点及抗生素的选用 熊良君
(51)心血管病人的安全护理 杨玖春 陈砚
(53)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林晓峰
(55)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89例的护理体会 洪方
综述及其他
(57)心房颤动患者转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史东东 马小川
(60)匹伐他汀降脂疗效与副作用——他汀类作用不都一样 陈林祥
(64)类风湿关节炎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孔垂根
(67)3例原发性急性大网膜扭转治疗体会 张炳良 刘锐
(69)经络疗法辅以药物治疗梨状肌损伤 陆晓涛
(
72)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治疗陈旧性肛裂临床处理体会 武双智
(75)阑尾手术的技巧运用和临床观察分析 何绍勇
(78)神经精神性狼疮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比较 陈天红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1〗,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2〗。其病因复杂,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3〗。哮喘可在婴幼儿时期发病,且近年来发病率又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婴幼儿哮喘发病率明显上升〖4〗。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炎,并提倡联合用药,即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5〗。该疗法大大减少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病的副作用〖6〗。
糖皮质激素(GCS)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抗炎药物中,特别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也是最常用的抗炎首选药〖7-8〗。它可使微小血管收缩、减少炎症渗出、降低支气管痉挛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9-10〗。常用的有二丙酸倍氯米松(BDP)、布地奈德(BUD)和氟替卡松(FP)。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支气管哮喘病情易反复、激素治疗费用贵、疗程长、吸入要有一定的技术、担心副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属往往存在广泛的心理问题。因些在临床护理中通过对激素治疗的患儿加强护理,既保证用药的疗效,也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维持病情稳定。现将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综述如下。
1 糖皮质激素使用前护理
1.1 心理社会状况评估:哮喘患儿在接触一些对健康者不引起任何反应的轻微刺激时就会诱发哮喘,由于哮喘患儿病情反复发作、长期用药,加上家长的溺爱、迁就态度,使哮喘患儿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紧张或抑郁、孤独,抽象思维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缺陷〖11〗。这些心理障碍也会影响哮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因此,治疗前评估患儿心理健康稳定性。同时评估家属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对患儿的关心程度,经济情况等,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了解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试技术,降低焦虑状态,防止消极情绪对疾病产生的影响。
1.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哮喘治疗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心理护理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护士应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积极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儿及家长祥细讲解所用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疗效、疗程及费用等;告诉不良反应的可逆性及暂时性;经常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等。在患儿及家属充分了解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知识的情况下使用,从而使患儿及家属对治疗有正确的认识,建立治疗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 糖皮质激素应用过程中的护理
2.1 给药护理
2.1.1 向患儿及家属介绍GCS治疗的意义:GCS具有抗炎、抗过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预防气道重塑、减轻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12〗。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气道和肺,局部药物的浓度高,消化道吸收率和肝首关代谢率均低,进入血循环量少〖13〗,故高效而低毒,即使长期应用,副作用也很小,可消除患儿家长对使用激素类药的顾虑。
2.1.2 给药途径:一般有吸入、口服、静滴3 种。目前吸人激素治疗是中、重度哮喘唯一有效、可靠又安全的治疗方法〖14〗,口服或静点这种全身应用激素,长期会产生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抑制。2006 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15〗提出,考虑到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无论是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哮喘,仅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给予口服GCS。
2.1.3 指导患儿正确掌握吸入技术:向患儿及家长介绍雾化吸入原理、注意事项。根据患儿的年龄及病情选择适合患儿的药物及吸入装置。演示雾化吸入的使用方法。使用定量气雾剂加储雾罐时,应喷入一次药物后深长呼吸4-5次或连续吸入30秒以上,然后间隔2-3分钟再进行下一次用药〖16〗。告诉患儿这样缓慢呼与吸而扩张狭窄的气道,从而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困难〖17〗。讲解中应使作患儿易于理解的词语〖18〗,当患者表示掌握吸入技术后,还应让患者现场操作1-2次,注意患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直至患者完全掌握。
2.2 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2.2.1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骨代谢、生长发育的影响:谢庆玲等〖19〗对45例持续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儿童进行了骨代谢指标测定,结果三组治疗比较无显著性意义,认为持续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的骨代谢指标无明显抑制影响。施焕中〖20〗观察了BUD对成年后身高的影响,结果显示,3组对象成年后的平均身高几乎同在一个高度,儿童的最终身高取决于吸入GCS前的身高,与用药完全无关。在护理时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2.2.2 白色念珠菌感染:吸入糖皮质激素引起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报道较多,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从0%-70%,这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局部免疫力低下或唾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促使了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口腔粘膜表面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护理时要经常询问有无口腔干燥,味觉消失、粘膜灼痛,观察口腔粘膜有无充血糜烂,舌背乳突是否呈团块萎缩,嘱患儿多饮水,进温凉、高维生素饮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坚持饭后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后清水反复漱口,清洗牙齿,并提倡使用贮雾罐减少其发生率。
2.2.3 声音嘶哑:有报道吸入BDP或BUD时,有34%的患者出现了剂量依赖性声音嘶哑。这可能是激素导致的肌病影响了声带肌肉运动所致。我们要注意询问患儿的自觉症状,注意声音变化。嘱患儿注意休息,减少说话的同时,多饮水,减少用药次数或停药,声音嘶哑会逐渐改善。
2.2.4 反射性咳嗽:有报道在接受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儿中,有1/3以上患儿在吸药时出现咳嗽症状。有人分析可能是吸入激素中的辅助剂刺激上呼吸道有关。上呼吸道感染时这种反应最明显,因药物不能充分到达肺部,影响疗效,致哮喘加重。严重时遵医嘱给患儿及时停药,使用气道解痉药,调节适宜的温湿度及湿式清扫等减少或避免加重咳嗽的环境因素。
2.2.5 一般护理:GCS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并定期评估精神状态。根据肺功能情况适当调整休息与活动。在缓解期让患儿加强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及耐力训练,以增强体质。饮食方面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选择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豆类等,提高抗病能力,忌食鱼、虾、蛋及辛辣食物等。
2.3 心理护理:由于该病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所以患者会产生多种不良的心理和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压抑、悲观等。因此治疗中应关心体贴患者,通过暗示、说服、示范、解释,训练哮喘患者逐渐学会放松技巧,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调节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所患疾病〖21〗。
2.4 健康教育:对患者和医务人员而言,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22〗。健康教育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能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以改善和维持人体的健康〖23〗。在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手段包括:提供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哮喘的发病机理、诱发因素、治疗现状,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及疗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集体讲课,要求家属参加,使家属对其症状有认识并给予理解、照顾和护理;召开座谈会,让疾病控制好的患儿现身说法,介绍交流防治哮喘的体会,提出合理化建议;用药指导,内容包括吸入的技术、按医嘱用药、不滥用药物、不擅自停药、定期复查等。
3 展望
近年来,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因此相应的护理措施也期待更完善。糖皮质激素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坚持定期复诊,长期随访,而临床上往往重视住院患者的护理,忽略门诊随访患者,故应加强门诊患者随访档案的管理,以便及 时了解患儿的健康状态调整治疗方案,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育智.中国儿童哮喘防治近况〖J〗.中华儿科杂志,2004,2:81-82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6-272
[3] 和新明.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32,72
[4] 刘贺临.GINA方案加服糖皮质激素对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2):28-30
[5] 黄英.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联合治疗〖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1):1-4
[6] 孙.现代支气管哮喘治疗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2):813-815
[7] 林剑勇.支气管哮喘的防治进展.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2010,12(20):613-614
[8] 刘丹鹤,刘文阁.浅谈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6):16-17
[9] 吕俊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J〗.医学创新研究,2008,5(20):28-29
[10] 林江涛,殷凯生等.哮喘防治新进展专题笔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108-109
[11] 詹娜萍.浅谈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3):149-150
[12] 丁敏娇,戴元荣.糖皮质激素防治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9(9):656-657
[13] 吴曙粤,潘革,王淑,等.96例哮喘儿童规范治疗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6):527-528
[14] 殷凯生.支气管哮喘的现代论断与治疗.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24(1):55
[1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16] 余春.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护理[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1):102-103
[17] 曾淑华,黄玉淑,陈宏君,等.支气管哮喘高流量氧气雾化吸入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10-11
[18] 唐晓萍,陈香,等.定量雾化吸入器使用情况的调查及指导[J].实作护理杂志,2003,19(4):14
[19] 谢庆玲.哮喘儿童持续吸入激素治疗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4,26(2):166-168
[20] 施焕中.吸入皮质醇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相关问题〖J〗.广西医学,2004,26(3):312-315
[21] 江月娥,张艳红,陈爱英,等.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3,17(5):525-526
英文名称:Health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6383
国内刊号:42-1709/R
邮发代号:38-21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外妇儿健康》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武汉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国家级医学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知网)、ASPT来源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以广大妇产科医师、儿科医师、医学护理及其它各科临床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主要反映临床医学研究成果,突出报道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成果。本刊以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准确的反映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以及药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新动态。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为医生评职、考核、晋级提供重要依据。《中外妇儿健康》杂志旨在深入医学领域的研究与探讨,汇集医学科研、医护、管理人员以及各级医科院校广大师生的研究成果和医学实践的宝贵经验,集学术性、前沿性、实践性为一体,致力打造妇、儿、医、药、护、管、卫及科研人员交流展示成果的平台。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预防;糖代谢紊乱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191-01
低血糖症是新生儿高危症之一,是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硬肿症、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等高危新生儿的常见并发症。反复低血糖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可引起智力下降及永久性神经损伤。特别在基层医院,由于患儿家属的认识不足或医务人员认识不足,很易出现此病症。本科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55例新生儿低血糖患者,对其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5例新生儿低血糖患儿,均为下级医院转诊患者,其中,男35例,女20例。出生日龄l h~12 d。胎龄:30~34周18例,35~37周22例,38~42周12例,> 42周3例,体重 < 2 500 g者21例,2 500~4 000 g者34例。
1.2 诊断方法与标准
应用罗氏血糖仪及相应试纸,对新入院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采足跟、拇趾端血进行微量血糖检测,血糖 < 2.2 mmol/L者,不论足月儿或早产儿均诊断为低血糖症。
1.3 临床表现
新生儿低血糖症大多无明显症状或有症状亦表现为非特异性,多表现为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拒奶、阵发性发绀、呼吸暂停、嗜睡、多汗等,部分患儿可见惊厥发作。本组病例中无症状者33例(60.00%),吸吮力差9例(16.36%),嗜睡5例(9.09%),发绀3例(5.45%),震颤3例(5.45%),抽搐2例(3.64%)。
1.4 治疗方法
对无症状的低血糖患儿的处理方法为尽早母乳喂养,母乳难以获得时给予配方奶。当口服存在禁忌或患儿不会吸吮时,给予静脉输注葡萄糖,每30分钟复查血糖水平。对于有症状的低血糖患儿,给予10%的葡萄糖,按照2 mL/kg的量给予推注,速度为1 mL/min,每30 min复查血糖水平,直至血糖平稳。
2 结果
本组患儿大多在24 h内血糖稳定,较重患儿一般在48~72 h内症状消失,血糖稳定后停止治疗。有原发病者继续治疗原发病。
3 讨论
低血糖症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中常见的一种病症,且大多数病例无特殊表现,因此不易发现,特别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过去对于此病诊断标准不一,目前诊断上趋向于无论患儿胎龄和日龄,只要血糖低于2.2 mmol/L即可诊断[1]。本组病例即以此为标准,及时发现了大部分无症状低血糖患儿。
由于葡萄糖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唯一能量来源,低血糖可致脑细胞能量代谢失调,影响脑细胞代谢和发育,导致脑细胞受损,引起如认知异常,听力损害,视觉障碍,癫痫等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并可导致死亡。因此一旦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必须给予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2]。同时因新生儿肝糖元和脂肪贮存不足,出生后2 h血糖开始下降,若不及时补充,12 h左右血糖将基本耗尽[3]。特别在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母亲患有糖尿病的新生儿更易发生低血糖。针对这些特点,本院对有发生低血糖症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加强了常规筛检,及早发现了一些无症状和有症状的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尽早进行治疗,使患儿避免了低血糖所造成的危害。
有文献显示新生儿低血糖无症状者是有症状者的8~10倍[4],极易被忽视,因此加强对新生儿低血糖的监测是发现本病的根本。本组患儿中无症状者占到60.00%,虽未达到文献所述的比例,但也说明无症状低血糖患儿在临床工作中是最常见的。作为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院要加强对此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明确后只要及时的补充血糖,症状一般很快就会消失,此病对新生儿的主要危害在于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使新生儿长时间或反复出现低血糖后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5-6],由于受医疗条件影响和医疗水平所限,本病现多发于基层医院,且有时发现较晚,对患儿造成一定的损害,本组所报病例均为下级医院转入。因此强调在基层医院对高危病患儿的血糖监测和原发病的处理是临床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Straussman S,Levitsky LL. Neonatal hypoglycemia, curr opin endocrinol[J]. Diabetes Obes,2010,17(1):20-24.
[2] Laje P,Halaby L,Adzick NS,et al. Necrotizing enterecolitis in neonates receiving octreotid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J].Pediatr Diabetes,2010,11(2):142-147.
[3] 毛健,陈丽英,富建华,等.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7):518-522
[4] 林粤,张岳晔.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1,17(11):1751-1752.
[5] 黄明丽.低血糖昏迷32例病因分析和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62-63.
【关键词】 小儿肺炎; 心功能不全; 综合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85-02
The Influence of Comprehensive Care on Curative Effect of Infantile Pneumonia Combined with Cardiac Insufficiency/CHEN Qiao-xi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85-86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care on curative effect of infantile pneumonia combined with cardiac insufficiency.Method:94 cases with infantile pneumonia combined with cardiac insufficiency were chos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they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car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and their effect were observed.Result:After the comprehensive care and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cardiac functional graded was decreased,LVEF and SOD were increased.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rapy was 87.23%.Conclusion:Comprehensive car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of infantile pneumonia combined with cardiac insufficiency.
【Key words】 Infantile pneumonia; Cardiac insufficiency; Comprehensive care
First-author’s address:Yangj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Station,Yangjiang 529500,China
心功能不全为小儿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产生与缺氧、酸中毒、肺动脉高压有关,严重时可致命[1]。对于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除常规临床治疗外,综合性护理对于防止病情进展,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预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94例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性护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儿94例。诊断标准参考王永友[2]所著《儿科危重病症》。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及合并其他症状的患儿。94例患儿中,男46例,女48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13.4个月,病程4~20 d,平均13.1 d。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抗感染[西地兰0.02~0.04 mg/kg,心钠素0.1 μg/(kg・min)]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待肺炎好转后比较治疗前后患儿心功能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心功能评价采用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疗效评价参考张红玲等[3]所做研究:肺炎症状消失,心功能达Ⅱ级以上视为显效,肺炎症状显著缓解,心功能达Ⅰ级以上视为好转,肺炎症状未改善或加重视为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94例患儿中显效54例,好转2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7.23%。治疗前心功能为(3.75±0.14)级,SOD为(25.68±6.67)U/ml,LVEF为(32.87±4.67)%;治疗后心功能为(2.43±0.45)级,SOD为(34.56±2.21)U/ml,LVEF为(42.19±4.02)%。三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治疗前后患儿心功能比较
时间 心功能分级(级) SOD(U/ml) LVEF(%)
治疗前(n=94) 3.75±0.14 25.68±6.76 32.87±4.67
治疗后(n=94) 2.43±0.45 34.56±2.21 42.19±4.02
P值
3 讨论
肺炎为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肺炎经久不愈导致肺组织缺氧、感染,产生肺动脉高压,影响心肌功能,使心负荷过重,心排量减少,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肺炎导致心功能不全的过程涉及基因、分子、细胞多个层面,为神经体液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临床上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为强心、利尿、控制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4]。除常规治疗外综合护理也对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有一定的益处,现将经验整理如下。
3.1 加强基础护理
保证患儿所处环境空气流通,室温18 ℃~22 ℃,湿度50%~60%为宜[5]。保证患儿绝对卧床,躁动者可给予适量镇静药。由于肺炎患者多伴发热,对其护理要注意勤擦汗,勤换衣,保持衣、被、床单的洁净、干燥、平整,定时变换,以防皮肤受损感染或发生褥疮。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使其保持头抬高20°~30°的特殊以增加胸腔容积。另外要促排痰,勤吸痰,定期翻身拍背,防止痰液阻塞呼吸道。吸氧时经常检查鼻导管有无阻塞、缺氧症状是否纠正,更换鼻导管每天一次。
3.2 合理安排饮食
加强营养,给予患儿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促进患儿康复。对发热者应给予流食,退热后改换半流食。切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必要时输注葡萄糖[6]。多饮水,但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避免加重心力衰竭。喂奶时抬高患儿头部,防止喂奶时呛咳,加剧肺感染。
3.3 适当的心理护理
小儿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病情较重,甚至有生命危险,患儿年龄尚小,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对此医护人员应积极鼓励患儿,疏导不良情绪,必要时用游戏、食物等帮助患儿恢复良好心情[7]。对患者家属应做到及时沟通,消除其疑虑,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心,争取能获得家属的协助,共同安抚患儿。
3.4 仔细观察病情
经常巡查病房,当出现病情加重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颜面水肿,心音低顿,肝肿大至肋下3~6 cm时应及时通知医生[8]。另外需观察尿量,一方面心力衰竭患者要严格限制入量,另一方面肺炎患者过度通气导致不显性失水增多,要求及时补水,因此严格检测液体出入量十分必要。
总之,小儿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为严重的临床病症,需医护配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合理安排膳食、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经常巡查病房、仔细观察病情,方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使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彭陈岑,黄建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1):1672-1675.
[2]王永友.儿科危重病证[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9-69.
[3]张红玲,国红霞,高慧.规范流程对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心衰的护理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75-76.
[4]于瑞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02,22(6):514-515.
[5]李桂彩.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心功能不全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5):273.
[6]靳淑红,张慧敏,秦利格.个体化护理干预对42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4):90.
[7]刘志刚.38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53-154.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清抗增殖蛋白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科肾脏疾病,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对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常规检查为尿常规、血浆蛋白以及血清胆固醇的检查。一般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化验检查可发现血浆的蛋白减少,使正常的白、球蛋白的比例由1~1.5变为0.5,发生比例倒置,血浆胆固醇增高。
肾病综合征容易发生的五大并发症为:一、感染,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容易发生的感染有:①体液免疫功能下降;②常伴有细胞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功能不足;③蛋白质营养不良,水肿致局部循环障碍;④常用时应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菌性感染中既往以肺炎球菌感染为主,近年杆菌所致感染亦见增加;二、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合并症,肾病时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可发生许多变化,其结果可导致高凝状态,发生血栓栓塞合并症,其中以肾静脉血栓形成最为临床重视;三、钙及维生素D代谢紊乱;四、低血容量;五、急性肾功能减退。
一、神兵综合征患儿血清增殖蛋白水平的研究
(一)标本收集和处理
此法需要实验组在肾活检前留取所有患儿的血标本2.0ml,1500r/min,离心5min后取上清液,在-20℃下保存待用,而且需要检测血清的PHB水平,以及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同时,所有患儿在肾活检测前采取晨尿10ml,用放射免疫法对其微量蛋白进行检测,然后采取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和尿液进行如上检测项目,然后将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肾病综合征患儿血PHB蛋白水平明显偏高,而正常的儿童几乎检测不到。
(二)对病理组织学检测以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
肾活检是对标本的皮髓质交界部进行观察,采取10个不同的视野,将观察结果与评分标准进行对照,从而评定结果。
(三)western blot检测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蛋白水平。
(四)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结果用x ± s表示,两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量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经分析发现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PHB与肾小管间质及肾小球损伤成正相关的变化关系。
二、肾病综合征讨论
(一)PHB具有较强的抗肿瘤生长,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PHB抗增殖的机制可能为:①PHB基因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E2F的转录活性抑制细胞增殖并使细胞停滞于G1/s期。②PHB蛋白与p35作用并增强后者与DNA启动子的结合能力,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增殖的目的。
也有实验发现PHB可能参与RIF的发生发展过程。体内实验发现PHB主要存在于肾小管和间质细胞,却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相关;体外研究表明,PHB能够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生活化和产生ECM,那么,肾脏疾病时血循环中是否存在PHB量的明显改变仍需进一步探讨。
(二)PHB具有明显抗增殖作用
研究发现血PHB与病理类型存在明显相关性,这是否与PHB抗增殖作用相关还是与其在血液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根据已进行过的研究已经证实肾小管PHB蛋白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明显负相关,但是在本研究中,肾小管PHB蛋白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呈明显正相关。推测这可能与血循环中PHB蛋白的免疫调节作用相关,虽然目前系膜增生性肾病综合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种研究都提示本病为一种免疫复合物病。
通过本研究我们还发现,血PHB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和肾小球损伤程度也明显相关,这说明血PHB水平能反映肾脏损伤程度,尤其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水平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综述,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个笼统的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发现了PHB具有较强的抗肿瘤生长,抑制细胞增殖作用。肾病综合征是小儿一种常见的肾病,需要父母平时多注意孩子的饮食以及生活,做好健康教育。希望有关部门也能引起注意,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完善研究体系,得出精准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史雨;黄文彦;徐虹;查锡良;方征宇;肾病综合症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水平[J];临床儿科杂志;2010年第03期
[2]黄中伟;季茳;牛冬梅;罗阳;蔡晓懿;夏正坤;杨玉华;钟天鹰;汪俊军;张春妮;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β_2-糖蛋白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水平升高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第02期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诊断;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 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其发生率占新生儿活产婴儿的0.1%~1%, 死亡率高达10%~50%, 故如不及时治疗, 则可造成严重后果, 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为降低死亡率, 探讨早期诊断的方法及预防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从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07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48例新生儿败血症。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的诊断标准[1]。男30例, 女18例;足月儿32例, 早产儿16例;发病年龄3 d 10例, 3~7 d 20例, 7 d 18例;体重1.1~5 kg。
1. 2 易感因素 48例中母亲孕期有胎膜早破史8例, 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接触史3例, 伴有阑尾炎史1例, 伴有绒毛膜炎1例, 羊水Ⅱ度以上4例, 曾有气管插管史3例。
1. 3 临床表现 发热或体温不升28例(占58.33%), 纳差、反应欠佳29例(占60.42%), 黄疸12例(占25.00%), 面色苍白或发灰3例(占6.25%), 呼吸暂停6例(占12.50%), 呕吐、腹胀2例(占4.17%), 心率快1例(占2.08%), 惊厥1例(2.08%)。
1. 4 辅助检查
1. 4. 1 血常规 WBC20×109/L 25例, WBC在5~20×109/L 14例, 杆状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数≥0.2共8例, 血小板
1. 4. 2 血生化检查 CRP>10 μg/ml 28例, 降钙素原>2 μg/L 12例(仅20例做)。
1. 4. 3 血培养 血培养阳性者22例( 占45.83%),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例, 大肠埃希菌3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 阴沟肠杆菌2例, 表皮葡萄球菌6例, 无乳链球菌2例, 恶臭假单胞菌1例, 白色念珠菌1例。
2 结果
所有患儿均先予二联抗生素治疗, 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其中38例给予丙种球蛋白、血浆支持治疗。部分根据血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1例血培养示白色念珠菌, 及时停用原抗生素, 改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最终46例治愈, 1例因病情重、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 另1例病程中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性休克而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但最终死亡。
3 讨论
根据对本组资料分析, 显示新生儿败血症发病隐匿, 早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表现有发热或体温不升、纳差、黄疸、面色发灰或发白、嗜睡、惊厥、反应差、末梢凉、心率快等, 而且部分患儿入院时病情轻微, 故单从临床表现分析, 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另外虽血培养是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金标准, 但检出结果需要一定时间, 且阳性率低, 所以本组中血培养阳性率仅为45.83%(有部分与已用抗菌药有关), 因此单靠血培养结果不利于该疾病早期诊断, 故必需借助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本组病例通过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RP、中性粒细胞及降钙素原[2, 3], 最终得到了及时的诊断, 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该组治愈率达95.8% , 这与早期诊断, 及时得到治疗有密切关系。金汉珍等[4]认为新生儿败血症长期住院者可高达300‰, 临床观察早产儿住院时间越长, 发生感染的几率越大, 而且多以败血症为表现, 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组资料显示, 本组中有6例发生在住院期间, 而且均为早产儿, 发生时间多在住院第7~12天, 临床多以呼吸暂停、面色发灰、吃奶差为首发症状, 故在住院期间, 一旦有病情变化, 出现以上症状时, 应想到败血症可能。需立即进行血常规、CRP、降钙素原检测, 并做血培养, 及时调整抗生素。与此同时, 由于早产儿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长期使用抗生素, 使得真菌性败血症发生率逐年上升, 因此如临床上调整抗生素后治疗效果仍欠佳, 则应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 有报道早期予以氟康唑诊断性治疗, 可以提高患儿存活率[5]。本组中就有1例早产儿, 原发病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住院第10天, 突然出现反复呼吸暂停、反应差, 当时考虑为细菌性败血症, 遂即调整抗生素, 同时配以支持治疗, 但效果欠佳, 最后血培养报告示白色念珠菌, 诊断为真菌性败血症, 遂改予氟康唑治疗, 最后治愈出院。因新生儿败血症由感染引起, 因此加强护理、预防感染非常重要。临床应加强新生儿护理的力度, 医护人员应规范医疗操作, 对各种诊疗用具应及时消毒, 工作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定期检测生命体征, 而对于胎龄小、体重低、住院时间长的早产儿常规在住院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CRP及降钙素原。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早期发现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本院一般来说是每3~4天监测1次, 如发现异常给予查血培养, 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为减少或避免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常规在早产儿住院时间2周时大便中找霉菌, 连找3 d, 并给予预防性使用氟康唑, 剂量为6 mg/(kg・d), 每3天用1次, 连用3次。同时口服益生菌。据相关文献报道[6],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口服益生菌可减少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
综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缺乏特异性, 故需要严密观察, 重视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包括血常规、CRP、降钙素原及血培养, 同时由于新生儿生理特点, 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容易感染, 所以应采取预防措施, 从而可降低败血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1(12):897-899.
[2] 蔡文红.新生儿败血症早期临床诊断.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24):3452-3453.
[3] 陈国员, 戎奇吉, 岑先杰.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5):1153-1154.
[4] 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42.
[5] 梁红, 周伟. 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08, 14(7):107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