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7: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外文学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针对文言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方式主要有: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断句题、文言文译题、理解运用题。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顺畅朗读,掌握文言的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和翻译句子;理解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能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评价,谈出感受;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浅易课外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究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并渐成时尚。其命题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由单一文言篇段变为两个有所关联或类似题材的文言篇段;二是由于文本材料的变化,考查内容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题;三是打破了以往文言阅读试题为封闭性、客观性试题的常规,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开放性探究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答案多元,解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了勃勃生机。
【考点解析】
一、文言实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对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的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一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二是古今异义现象;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四是词类活用现象。
二、文言虚词。在中考中,文言虚词虽不是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2.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3.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4.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应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在运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4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链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在复习中应多加注意。
三、文言文翻译。中考文言语句翻译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书面表达题。翻译文言语句要做到3点:一是务必做到准确,忠实原文,力求字字落实。要想做到这一点,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积累,分门别类地牢记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活用义和通假字,翻译时尽量使用直译的方式,文中涉及到的名、号、朝代等不必译出。二是语句要通顺。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后置句、前置句)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对文言文的省略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补齐;直译后如果行文不连贯,应增加必要的词语,使译文文意贯通,语言流畅。三是译文语言应得体、生动、优美。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文言文切不可不辨句式,望文生义,也不可词义含混,只求大概。
四、内容理解。要求能在正确领会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时需要根据文段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即针对文段内容谈体会、感悟、认识和观点,这就需要紧扣文段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回答。
【备考策略】
一、立足课内,注重积累
虽说文言文阅读命题取材的重心在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但是,即使阅读材料取之于课外,题点还是在课内。复习时,必须牢固确立读通读懂文言课文,认认真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类积累工作的思想,切不可舍本逐末。一要做好文言实词的积累工作。这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复习时,要收集散落在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通假字,对常用的实词要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进行归类积累。二要做好文言虚词的积累工作。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三要做好文言句式的积累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要读懂浅易文言文,必须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法。初中学生应当着重掌握这样几种句式:判断句、反问句(反诘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四要做好文言名篇(段)的积累工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从命题情况看,古代诗词名句的考查一般都单项命题,而文言文背默的考查往往融入文言文阅读题。在复习时,我们不仅要做到准确地背诵,还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默写。五要做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工作。除了要掌握重要作家及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常识外,还应适当积累一些文学史知识。
一、重课外习题,轻课本复习
尽管现在中考题大多出自课外,但这些题大部分是课本中基础知识的变形和延伸,是对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并以课本为“本”,帮助学生系统梳理课本知识,引领他们搭建知识框架,编制知识网络,尽快实现由课内向课外能力的自然迁移。有些教师被中考只考课外的表象所迷惑,把复习重点放在课本以外的名目繁多的资料上,比如练习册、考试卷、模拟题等等。诚然,其中不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但不可否认,有些资料是重复拼制、语言符号的排列组合的产物,有些试题甚至根本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整天埋在题海中,应接不暇,长此以往,学生复习的主动性被剥夺,甚至影响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重训练结果,轻评价过程
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中考语文试题考查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考查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全面,从中考命题发展情况看,经历了注重知识考查到注重能力考查,再到语文素养考查的过程。因此指导复习时不仅重视训练结果,更要重视信息反馈、方法调整和评价过程。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开拓智力、发展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可是有的教师复习训练中只关注训练结果,往往忽视了解题的评价过程。例如对某一知识板块进行测试后,在批改和讲评试卷时,不去认真检查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不细致分析学生的解答过程,找出错误症结;不去有意识地对得分失分原因归纳整理,而采用从头到尾、不加选择、更无侧重、逐一公布完答案了事的功利做法,忽视了原因的查找,忽视了知识点的举一反三,忽视了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过程,不利于复习内容的巩固、梳理和强化,更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重阅读复习,轻作文训练
中考语文命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已经形成共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因此在复习中两者必须同步进行。特别是作文训练,要贯穿复习始终。可是,在复习中多数教师强化阅读复习,作文训练遭忽视。究其原因,阅读复习相对面窄,取得效果也明显。作文训练非朝夕所能奏效,况且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与其语文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综合素质是学生长期积累、训练、感悟形成的,因此教者茫然,不知从何入手。多数教师采取与平时教学一样的应付方式,每周都布置,学生写写;每篇都评讲,随便说说。甚至有的教师将作文训练放弃,作文复习成了部分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现象,提出如下策略。
(一)宏观上突出一个“明”字
首先,明确复习课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初三备考复习是以巩固阶段所学语文知识、并重新组合知识系统,有序地进行语文知识及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考复习过程,是以能力为主线,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其次,明确“考试说明”中对中学语文的考试要求。语文学业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考查学生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阅读材料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事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二)微观上突出一个“实”字
从实际出发,制定实用的复习计划,重在落实。建立由学校领导和全校语文教师组成的中考小组,开展以中考复习为专题的教研活动,最大限度地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在认真学习和深刻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中考说明”、教材及学生实际基础上,定出切实可行的备考复习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时间安排、内容选择和阶段目标等内容,并重在抓落实。扎扎实实按中考要求,划阶段分层次逐项过关,具体做到:
1.知识积累要厚实。语文知识积累是能力、素养的基础,是基本元素,也是进入高中学习的基础,是底线。通过复习首先要把这部分知识掌握更加牢固、运用自如。主要包括字词积累、古诗文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名著积累、语文常识积累。特别指出,有些知识必须要记熟记牢,烂熟于心。这样,在需要时才能信手拈来。
2.文言文基础要夯实。对课标规定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从字词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分项训练,按实词、虚词、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并要有适当课外拓展。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育改革之路已走过了50多个春秋,其间经历过风风雨雨,在跨进21世纪的门槛后,素质教育的提出,又使它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提出,是语文教改的一次质的飞跃,正如于漪在谈及素质教育时所讲的,“它(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不是一个时髦口号,好像流行歌曲、时髦服饰那样,流行一阵过时了,又换一个口号。”“……教育就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通过悉心的培养,使青少年获得有益的良性发展,成长、成人、成才……”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落实素质教育,成为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的确,目睹现行教育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笔者汗颜不已,站了几年讲台,突然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而已,一节课仅是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就因为一堂课只是徘徊于背景及作者简介、正音释词、划分结构、明晰写作特点之间,学生则“静坐”录音。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即使兢兢业业几十年,也只不过是为这个世界付出了最基本的劳动。素质教育的提出、全面推进,把身陷囹圄的教师及时带出了误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意义巨大,影响深远,不仅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向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涩、干枯的平铺直叙,机械、空洞的思维训练,只会造就出一台台任人摆布的机器,而灵机一动者(甚至标新立异者),便能带动整个语文教育世界。更何况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基于此,本文仅就素质教育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初步探索,以与同行们商榷。
二、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利用好主阵地:课堂。同样是在课堂内,还要将讲读课与自读课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对于讲读课,在时间的分配上,要做到在“三精”(讲要抓住课文的精要,讲出课文的精华,并讲得精彩——北京市特级教师时雁行)的前提下,尽量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多练。一般来说,学生的时间每节应占1/3以上,至少应有15分钟的时间(一节课按45分钟记)供学生读、练,教师仅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加以提示,再辅之以释疑、答难即可。而对于自读课,学生阅读理解的时间应占一节课的2/3以上,教师应致力于一个“导”字,蜻蜓点水式的点评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就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看,从讲读到自读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迁移的认知过程。假设讲读课是“举一”的话,那么,自读课则是“反三”。自读课既是为讲读课服务的,又是讲读课的重要补充和升华。在分清主次、明晰谁是教学主体的情况下,课堂阅读教学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需要补充的是,如果学生在课内遇到的篇目不合自己的阅读胃口,阅读心理消极的话,教师可采用精彩的导入、挂图、多媒体等手段调整学生心绪,改变学生消极阅读的心态。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固然离不开教师在课堂内的系统讲授,但由于课堂教学无论在时间支配还是涉猎宽泛方面皆受制约,故课堂阅读教学只能起到示范引导作用。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还离不了让学生在课后充“电”,即课外的大量阅读。林语堂先生在对大学国文教育颇有微词时认为:中文系的学生可以摒弃教师的导读,读完古典四大名著就可以了。虽然他所说的“读”与时下所谈的“读”程度迥异,但从中说明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著名作家王蒙指出:“……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否能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加强阅读的份量,给孩子选择的空间。”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就规定初中生每学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八十万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需要“两手抓”,既要读文学史,又要读文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遇而讲古代、近代、现当代文学史、文化、文学常识。譬如,在讲《范进中举》一文时,可穿插讲述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讲《故宫博物院》时,可穿插讲些中国古代的亭台轩榭等建筑风格、布局,欧洲建筑的“哥特式”等;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由金翠莲向鲁提辖唱喏、道万福生发开去,讲一些古代的礼节常识,亦可由鲁提辖自称“洒家”、金翠莲自称“奴家”引入,讲些古代的称谓知识,以免有些学生将古代所谓的“犬子”理解成“狗的儿子”而授人以柄,贻笑大方;讲“通感”时,除了介绍“通感”的定义外,还可以告诉学生这一修辞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其《通感》一文收在《七缀集》及《钱钟书散文》等书中,“通感”最有名的例子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讲具体作品时,穿插相关的文学史等知识必然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只要教者有心,文学史或者文化常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当然,开设一些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也不失为授业解惑的好方法。文学史的讲授可在初中三年践行,大致把握这样一个体系即可: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六朝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鉴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讲授时不必过细或面面俱到,以点带面或择其精要来讲,也是大有裨益的。有了文学史、古文化常识做基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拾级而上,选读一些有代表性、经典性的作品。阅读的作品在循时段(文学史体系)、循序而进的情况下,涉猎面宜广博不宜狭窄,古今中外都应在选择之列。大致说来,《诗经》、《楚辞》、《论语》、《老子》、《孟子》、《左传》、《战国策》、《史记》、《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唐宋家散文选》、《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儒林外史》和四大名著当在首选之列。其他如鲁迅、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钱钟书、冰心、余秋雨、路遥、贾平凹等人的作品亦不可忘却。中外文化宝库典藏丰富,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首次增加了“课外阅读推荐数目”,尽可将其作为指南来指导学生。
需要指出的是,博览绝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而是要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涤荡、性情得到陶冶,叩开我们美好心灵的门扉,一句话,即要学以致用。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诵读和积累外,还有何良方呢?不妨说,新修订的《大纲》中增加的初中《文言文背诵目录》,使我们在指导文言文的背诵方面有章可循。我们可以组织一个语文兴趣小组,让一些喜欢古文化、有志于发掘古文化的学生能有一个表现自我的天地。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过去那种大包大揽的作风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期达到“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 传播能力
2012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里的“汉语国际教育”既着眼于国内,也放眼于海外,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和文化教学。专业名称的调整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新标准和新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了解中国国情,能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工作的本科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早在专业名称变更之前,很多学者就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定位以及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做了深入思考和全面论述。亓华提出“汉语国际推广绝不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李凌艳认为,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解和知识拥有,与汉语知识的功底同等重要”。国家汉办2007年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五大模块中第二模块即为“文化与交际”,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内容,明确提出如下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毕业生基本流向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从事对外交流工作或在企业、公司、银行等从事翻译、文秘工作;继续攻读与专业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不论哪个方向,都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另外,根据有关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能力的调查,很多志愿者教师存在心理调适与跨文化适应能力薄弱、跨文化施教能力不足、文化传播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反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不可或缺。
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传承”,二是“传播”。“传承”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积淀,是对中华文化精髓和发展动态的理解与把握;“传播”需要的是理论的指引和技巧的运用,是对传播规律的尊重和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应从文化知识学习、文化技能掌握、文化素养提升、传播能力构建四个方面着手。
一、文化知识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系统掌握中华文化常识、世界文化常识、汉外文化对比等基本知识。
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要在掌握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突出中华文化特色,包括民俗文化、人文地理、饮食文化、哲学智慧、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三个层次。很多人觉得我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潜移默化地自然习得的。其实,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学习,身处本民族文化中的人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对于母语文化的认知停留在器物、民俗事象等层面;理解不到位,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不能准确把握;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或盲目坚守文化自大,或在强势文化面前不自信,缺乏文化情感立场的坚定性。所以,对于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华文化知识,除了要在知识层面得到提升外,还要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恰切理解和理性认同。
世界文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获得与中华文化进行参照比较的相关知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世界文化常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更要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特别是要把握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知己知彼”,以顺利实现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文化知识这部分课程的学习,着眼点应放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与对话上,教学内容要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文化知识类课程在设置上要坚持整体性、渐进性的原则。整体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容上既要相互关联,又要避免重复。教学单位应对本科阶段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进行整体观照,把握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比如“中国简史”与“世界简史”两门选修课可以考虑同期开设,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外历史大事同时纳入视野,共同观照。甚至还可以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便于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历史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渐进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要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古到今、从内到外最后再对比的顺序来设置。比如“中外文化比较”课,必须在学生先学习“中国文化通论”与“外国文化通论”两门课后才能开设,只有先熟悉了进行比较的内容,“比较”才会有效进行。
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古今平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是因为对中国现实的文化状况和发展态势感兴趣才选择学习汉语的。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有助于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有助于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他们规划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在2013年举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上,专家们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建构与传播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形象。因而,作为未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化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包括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技能的掌握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在学习中外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过硬的中华文化技能。文化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能力。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华才艺”作为一门必修课承担着文化技能训练的重任。中华才艺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才能、技巧与艺术。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表现,它以直观的形式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才艺形式多样,传统的中华才艺有书画、舞蹈、太极拳、武术、戏剧、相声、中国民间工艺(剪纸、中国结、泥塑)、中国传统乐器等;现代的中华才艺由传统才艺发展而来,包括中国歌曲演唱、中国菜烹饪、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在海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深受汉语学习者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所有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把中华才艺作为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精通汉语、熟悉中华文化、拥有中华才艺的国际汉语师资十分紧缺,因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华才艺课的设置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才艺”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而是贯穿本科四年教学的一个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核心课程,又有辅助课程。一般来说,适用于海内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才艺形式,往往具有展示性强、入门快、效率高的特点,在汉语课堂中,书法、剪纸、中国结、太极拳四种才艺形式应用最多,因而可将这四种内容作为才艺教学的核心课程。其他如传统乐器、舞蹈、戏剧、茶艺、烹饪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开设。“中华才艺”也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应时刻与其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互动。比如,中华才艺课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练习如何用外语教剪纸,如何用外语教别人包饺子。中华才艺课与教法类课程也有交集,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才艺本身,还要学会如何教授这些才艺。
中华才艺课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个贯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中华才艺课的教学不能只集中在一两个学期,也不能只局限于课时之内。一门才艺的学习,需要不间断的训练,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学到的只是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技巧,只有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避免“学得快、忘得快”情况的发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考虑到才艺课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拉大教学间距,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艺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和师资,保证课程格局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杜绝简单随意、上交一份作业即可过关的传统方式,采取“平时作业+‘滞后’考核”的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延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才艺课程的作业或作品是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反馈,有了这些反馈,一门才艺学习结束之后就没有必要马上进行考试,而是应给予学生更多练习和实践的时间,到中华才艺课程全部结束后,再依开课顺序集中考查以前掌握的才艺,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的连续性,有效督促学生常学常练。在实践模式上,要充分发掘校内的实践机会,同时努力搭建面向社会的实践平台。例如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成立才艺兴趣小组,老生带新生,专业带业余,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鼓励学生开展才艺展示活动,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纳入该项课程的考核之中;利用留学生教育资源,积极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学互助桥梁;建立中国文化体验室,为中华才艺类课程提供专门的场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几项基本的文化技能,为将来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奠定牢固基础。
三、文化素养的提升
文化素养不同于文化知识,它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气质和精神。文化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陶冶、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以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经过吸收、内化和融通,最后转化形成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文化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濡染和熏陶。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首先,鼓励学生发现中华文化之美,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由衷热爱。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体会汉语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篇章之美。只有让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让他们热爱、熟悉中国文化,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他们才能在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一位国际汉语教师,对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挚爱,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这首先就会赢得外国学生的尊重和敬意。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增强文化判断力,积极应对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其次,以文学为突破口,通过经典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加深其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具有文化深度和国别特色的艺术手段,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信息的载体,文学教学具有强大的社会认知功能。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文学教育目的有:1.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启迪审美感悟,提高文化品位;2.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中以中国文学为主,以外国文学为参照。中国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只取一瓢饮,也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做一个概括性梳理,让学生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需要对某些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必修课课时有限,可以考虑增设选修课,如“文学名篇选讲”“中国典籍选讲”等,以鉴赏为主,课上多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文化观点,同时加强课外辅导,为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项研究提供指导。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开设了“文化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三,积极拓展课内外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进文化,感悟文化,提升素养。文化知识的学习以记忆为主,文化素养的提升以体验为主,经典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之美,然而跳出书本则需要学生在广阔的现实世界中获得切实的文化体验。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我们都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也能变成身边的文化展示和体验基地。例如定期组织文化讲座,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过来,与同学们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乡土文化背景,让学生准备小型的文化讲座,介绍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布置文化选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最后在课上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等等。文化体验还要走出课堂,结合各培养单位所在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普遍特点,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地域文化是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它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文化浸润作用,以往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大中华文化的教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不足。文化考察不一定局限于名山大川,文化体验也不一定只是参观名胜古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有代表性的工厂和企业,有自己的博物馆、纪念馆、老街区,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参观考察、学习体验,了解当地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民居、服饰、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使学生在体验性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文化信息,形成文化理解,进行文化思考,最终转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四、传播能力的构建
这里所说的“传播能力”涵盖了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两方面的能力。“传播”和“交际”来源于同一个英语单词“communication”,二者含义大致相同,但在使用时各有侧重。“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是人们通过符号和媒介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社会传播主要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类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意见、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的含义比较接近,因而,人们往往倾向于用“交际”指人际传播,用“传播”指面向群体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国际汉语教师在海外传播汉语及中国文化,不仅要实现有效的人际传播,还要借鉴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模式和方法,积极开拓多种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化传播与交际”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但是,传播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类课程的中外文化要素,发挥课内课外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情境中获得相应能力。传播能力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跨文化意识”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理解、接受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文化属性,也要认识到他人的文化属性,并去认真探究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理解交际对象的行为。培养跨文化意识,重点在态度和情感层面,必须提高个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除了熟知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理论之外,更多地来自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同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传播学原理,但是有关交际与传播的基本知识和具体策略必须掌握。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自己即是传播主体,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受众心理与需求,选择适宜的传播媒介,尊重传播规律,排除“噪音”干扰,提高传播效果。只有传播主体素质高、能力强,传播媒介使用恰当,受众才能全面了解传播信息,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部分内容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三,借助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案例分析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的目的。案例分析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有量的积累和质的保障。教师通过认真筛选,不仅要选出适合学生水平、与所涉及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还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经过整理引用到课堂中。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获得文化传播的宝贵经验;案例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创造实习实训机会,增加学生跨文化传播的实战经验。学生在了解既有交际规约和掌握一定传播策略后,还需要亲历跨文化情境,才能对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一般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实习单位的确定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统一安排,二是学生自主解决。各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发多种实习形式,如建立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模式或与其他高校国际交流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合作协议,与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机构或与外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尽量让学生走出去,接触异文化,并适时给予实习指导,完善实习评价体系,避免实习流于形式。由学生自主解决的话,应注意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另外,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战训练。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参与或负责策划多种文化传播活动,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教学对象设计相应的语言文化传播方案,注重传播的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象的传播模式及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的文化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自觉的文化传播意识和出色的文化传播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为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东北亚地区比较文化创新团队”[批准号:WT2013009]、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项目编号:2014-RCY-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丁芳芳.文化差异的解读――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A].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文言文的教学是进入课改后最为混乱和困惑的: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但文言文深奥难懂,学生难以有效的合作,教师要精讲少讲,不能满堂灌,在新一轮课改下,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
一、学案——课前预习充分
要摆脱“满堂灌”的弊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愉快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益。那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主要从两方面来让学生做好预习。
1.充分朗读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先给学生以范读,避免学生积错难改。
学生在课前就能把文章读通顺,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给学生自主学习,便于教师的精讲点拨。
2.学案为引
课前预了朗读,还要干些什么,很多学生往往茫无头绪。因此,教师每节课前都精心准备一份学案下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学案进行预习,学生就不会盲人摸象,无所适从了。学案重在引导,教师可以从作家作品,写作背景,重点词句,脉络文意等方面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预习自学。
如教学《岳阳楼记》前,我设计了一份学案,首先提出预习要求: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重点字词字音、释义;文章思路、主旨等。然后在学案上对范仲淹的生平、作品,《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等都作了详尽的介绍,把重点的词句,文章的思路等也都一一点出,这样学生预习起来思路清晰,预习有所依。
二、教案——课堂反馈点拨充分
由于学生在课前对课文有了充分的预习,因此课堂上教师就不必再对文章做繁琐的门面介绍,也不必再给学生熟悉课文的时间。真正的课堂教学,我主要把精力用在三个环节上:
1.检查反馈
课堂开始教师就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包括重点字词的读音、释义和朗读。教师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进行。如自我推荐朗读,小组推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通过个人比、小组比、班级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朗读检测效果。
2.质疑问难
学生针对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质疑问难,如字词的释义,句子的翻译,主题的理解等等。学生的问题,教师仍以学生解答为主,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补充。这一环节最能体现学生的思维,也最能检测学生是否深入钻研课文。
3.精讲点拨
古文难,难就难在一些词语句子的解释与现在的用法、习惯往往有出入。然而,在文言文中,同样会有大量的规律性知识,比如“词语活用”“宾语前置”“固定句式”等。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完全可以独立读懂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章,并随着教师地指导循序渐进,经过一个时期,学生自己要读懂简单的文言文是完全能行得通的,同时,还可再延伸到课外的文言文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把规律性的东西授给学生,讲通讲懂;学生要做的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识记、消化这些规律性的知识。此外,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都可以根据不同文章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精讲点拨,不必面面俱到。
三、巩固案——巩固训练充分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样的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文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的文言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中考;复习;实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32-01】、
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实践的过程,中考语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内容多,要求高,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高效地复习,中考前的科学指导对考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筹帷幄,删繁就简,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平日教学要按教学要求保证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为中考复习赢得时间。基础知识中像生字、解词、诗词课文背诵默写、文学常识、文化知识、修辞、仿写等内容,要在单课学习时,就要认真学习,扎实训练;单元复习时要系统整理,查疑补漏,检查巩固。在单课学习时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注重学生答题方法的训练。此外,要注重单元作文训练。单元作文都是根据单元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要求设计的,单元课文是写作最好的范文,学生易于模仿,如长期坚持训练,对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谋篇布局、构思立意都很有帮助。有了扎实的各项训练,在中考复习时,只要系统看一遍,再选典型试题训练检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语文复习要研究中考试题,精心设计,复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中考语文考查内容多,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求高。积累运用里有考查字音、形、义的掌握和运用,有文学常识、文化知识、文学名著、背诵默写等语文积累的考查,有修辞、标点、判断并修改病句、仿写、对联、筛选概括信息能力等语文能力的考查;阅读中有小说、散文、诗歌、说明文、议论文等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有古诗文的释词解句、分析理解及赏析能力的考查,写作中既要考查学生三种文体的写作能力,更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认识水平、思想境界。所以,在组织复习时,教师一定要对复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各题在试卷中的分值比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课时,作专项复习。
(一)基础知识琐碎,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分类整理和分项训练,根据历年中考的考察方式和学生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分重点训练标点、病句、修辞、仿写、改错别字等内容,而将背诵默写、文学常识、名著阅读让学生重点记忆后再作专项练习来查疑补漏和巩固。
(二)文言文的复习则应紧扣课本,我们应明确一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求字字落实,忠实原文。重点放在九年级两册书的文言文复习上,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以课内文言文带课外文言文。侧重文言实词、古今义、一字多义、“之”“而”“于”“者”“焉”等常见文言虚词、重点文言语句的翻译,进行比较阅读,理解思想内容等。七、八年级的文言文捡重点篇目复习,重在疏通文义、理解思想内容上。古诗词重在背诵默写,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赏析文章的遣词造句。这部分是学生知识上的难点,故要花较多课时,但也要注意不能费过多课时。
(三)现代文读,中考中所占分值比例大,学生因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限制,易失分,所以要分文体训练,教给学生有关的文体知识及答题方法和技巧,并多做阅读训练,学生是能掌握的。
(四)在写作训练上,首先要加强基本功,平时可按照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进行一些单项训练。要体现“六个一”:拟好一个题目,写好第一段,写一组排比句,引用一句名言名句,写一个好结尾,写一副好卷面。注重文章的整体性,体现“五个好”:好题目,好开头,好例子,好段落,好结尾。
笔者通过钻研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发现一般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变化不大。中考试卷一般分为“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一般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再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要重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中考语文复习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运用”和“综合性学习”部分是学生中考得高分的关键,所以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如语音、字形类,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避免误读误写。语法知识的考查将会渗透到病句修改中进行。词语的理解运用,尤其是成语要求学生能依据原文理解写出解释。诗词默写考试的范围基本是考纲规定的必考篇目,复习时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我们可以尝试把全部诗词默写在一个本子上,批改后针对错别字专门识记。
名著导读的复习,一般根据考纲规定的必考篇目,让学生对每篇名著内容有总体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专题复习。然后老师搜集相关材料和练习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点滴时间进行记忆,这种方式效果比较显著。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易失分的部分,考查方向是学生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概括分析能力。而命题的素材一般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及社会热点问题。题型无外乎读图表、写宣传语、主题语、对联、祝福语、拟短信等形式。在复习中一定要有相关的文化常识的积累,从命题来看,不会过于难,宗旨仍是考查语文能力。一旦学生掌握技巧,应试也不会是过难的问题。
二、强化现代文专题复习训练
老师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不能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固定答案,要像人们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授予学生终身受益的方法。
教师可以进行各种文体的专题复习,依照各种文体的阅读问题的基本知识点,发现规律,总结考点,以考点为基准来落实复习的成效。教师在具体的复习时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分为记叙文和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专题,因此教师备课至关重要。
三、重视文言文阅读的训练
文言文考试的范围一般是中考考纲规定的必考篇目或一些简单课外文言文。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对必考篇目全面复习,例如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等。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一般标准答案以课本为准,所以要求学生熟记字词的意思。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这要求学生一定要背熟每个句子的意思。对于内容的其他方面考查就大致应该与现代文相似。所以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及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识记要点,分析理解,总结规律。同时,教师可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用多媒体展示,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复习就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坚持作文训练
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所以,在语文复习过程中不能把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寄托在一两周的专项复习上,应在每周、每学期、每次阅读训练的同时训练写作。“话题作文”仍然是近几年考试的主流。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我每年总是搜集近两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考试时能用上一些有说服力的事例,后来中考中作文总是拿高分。同时让学生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写法技巧,好的开头结尾,排比句及名言警句等,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每年我总是喜欢买《中考满分作文》,让我的学生学习里面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初三学生虽然学习比较紧张,但每天必须“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或练习书法。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提醒学生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同时还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我教的学生我总是从初一到初三天天练习书法,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读本;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语文读本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举措,我国在200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并发行了高中语文的新教材,即是指高中语文的教科书和相对应的高中语文读本,并且于2002年时,对其二者进行了修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首要学习的是课堂上的语文教材,但是由于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有限,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因此,教材中课文的数量和教材中的内容也是有限的,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语文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由此,课堂之外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高中语文读本正是在重视母语教学、学生大量课外阅读需求量的背景和要求之下诞生,可以说高中语文读本的产生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革新的必然产物。
一、高中语文读本的编写特点
(一)高中语文读本深化延伸课时内的教学内容
在高质量的教学要求下,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与有限的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无法达到统一协调,这时高中语文读本就承担了一部分教学内容,其中不但包含了一部分有助于教科书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更有一部分对于教科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仅仅依靠教科书,并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理解能力和开拓知识面的需求,而语文读本的存在就能很好地弥补语文教材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它更加能够帮助学生避免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所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高中语文读本在编写时更注重与教材的结合,巩固教材内容的同时,侧重课外延伸的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内的学习,并满足课外阅读的要求。
(二)高中语文读本与教材共同作用
不同于传统对学生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后,教育体制展现更多的是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注重于学生自身锻炼其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能力培养,因此,修订后的高中语文读本和教材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读本的阅读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在阅读课外文章的同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自身的学习能力加以运用,进行自我的学习和锻炼,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加强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于高中语文读本和教材的共同作用,学生更容易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语感,提高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也会得到意外的成果。
(三)高中语文读本传承文化古韵
对于教学而言,不仅需要完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将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下去,因此,语文不单单是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丰富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而高中语文读本作为最直接的文化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着重于文化传承的考虑,其文言文的选择更是体现了古代文学作品的精华之处,加强学生的理解,在古代文学背景、体裁、常识等方面都有涉及,相比于以往单一的知识训练,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审美阅读,高中语文读本在加强学生课外学习质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文化传承的方面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也为学生加强文言文理解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言文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文言文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要。2003年出版的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教学也有涉及,除了对于文学鉴赏有着一定的要求之外,对文言文实际阅读的要求也有着新的标准。脱离教科书的限制,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要对教科书外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修订后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言文也有了新的要求,从侧面鼓励学生减少学习负担,将更多的精力用在阅读和理解之中,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主体地位。而在高中语文考试大纲中,对于文言文的要求,也从传统的理解字面意思的考试形式逐渐过渡到文言文语言的深入感受和体会中去,由此不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更增加了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拓展量,从而使古典文化得到更加全面的渗透。
对于更好地完善文言文的教学行为,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高中语文读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高中语文读本的存在,打破了以往文言文学习中的“死教”、“死学”模式的限制,改变教师古老呆板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从根本上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从“题海”中过渡到真正理解、真正体会、真正领悟的模式中,从而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钻研,将学生们的兴趣导向文言文的领悟之上,摆脱书本从一而终的单一形式,拓展文言文的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自主能力,潜移默化地吸收文化精髓,领悟民族精神,增强自身文化底蕴,取得学习和教学上的重大突破,达到兴趣学习的目的。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读本中的文言文内容,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相互呼应、相互关联,在帮助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学习能力,做到内外兼修,真正掌握文言文的知识要点,使学生“乐学”、“好学”。
三、结语
高中语文读本是高中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理念,它为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延伸都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的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此,高中语文读本应当被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与高中语文教材相辅相成,那么,教师和学生都将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
比如,教《宋定伯捉鬼》、《狼》这一类情节较明显的课文时,我先把课文编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
二、“读”字当先,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通过朗读、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记住了,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也就品味出来了。诵读的越多,越能触类旁通。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采用多种形式有目的、有效果的读,在读中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内化,陶冶情操。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好读的形式:课前预习时默读;顺从文字时小声读;课上学习时较难把握的文章,可由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容易把握的文章可让学生自己朗读,还可齐读、轮读、分角色读;师生对读和配乐朗读等;课下记忆时可诵读;巩固复习时要边想边读。
如我在《岳阳楼记》一课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设置了多个读的情景:课文录音、多媒体画面、轻音乐、画面和文字的合成体,同时设置了读的层次:跟读、点名读、自由读、齐读;学生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在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中,真正地积累了语言,积累了情感!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如柳宗元《捕蛇者说》的“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一句中,“腊”不读“là”而应读“xī”。司马迁《陈涉世家》一文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应读“pī”等等。这样的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或听录音)一遍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句读,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学生通过反复读,不断揣摩着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长期潜移默化,培养了较强的语感。
三、积累知识,教会方法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课文中的字词可让学生分类识记。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和重点实词,学生通过分类整理,再写出相应例句。这样,就将散乱的知识条理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至于常见的虚词,如其、之、以、于、而、则等,先由老师帮助他们按词性归类,然后归纳相同用法和不同用法,再布置作业,让学生从已学古文中各找出两个例句。再有就是文学常识了,采取让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将一课、一单元乃至一册书中的作家、作品和出处,按朝代顺序整理出来,更便于记忆。
然而,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首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有:“走”系列词——步、趋、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左迁。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四、拓展迁移,提升能力
美国学者贾德指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而这迁移体现在文言文学习中就是将课内积累的一些知识,转化为一种能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也正是教师要训练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特别是中考,为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从2003年开始出现课外文言语段的阅读理解,也是重在考查学生运用相关文言知识、从课内向课外拓展迁移知识的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值近年呈现着不断上升的趋势:2001年,在满分为120分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为20分,2002年为23分,2003年为28分,今年则上升至30分,占试卷总分的四分之一!
除了分值的变化,随着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难度的逐年递增,考点也逐步由偏重简单识记类的积累向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并重的方向转变。顺应这种变化,同学们在新学期中除了要在文言文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还应该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
第一阶段:背诵名句名段名篇
文言文背诵在升学考试中是以默写的形式来考查的,评分要求很严格,整句中错一字就不得分,因此在平时学习中,除了准确的背诵之外,还要在准确无误的默写上多下工夫,在动口的同时也要重视动手,避免因写错字而失分。
中考文言文默写题型主要有二种:⑴识记填空题;⑵理解填空题。识记填空题一般给上句要求续下句,或给下句要求填上句,如今年中考第1题“---------,清泉石上流”;第2题“夜阑卧听风吹雨,----”;第3题“----------,------,怡然不动”。这类试题测试的是机械记忆,考生只要能熟练背诵,不写错别字就能解题。理解填空题一般有明确的答题指向,要求按提示填出所要求的内容。如今年中考第4题A组“《书湖阴先生壁》中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是------,----”;B组“《别董大二首(其一)》中,诗人给友人以勉励与自信的诗句是,”。这类题虽然同是默写填空形式,但它只提示默写课文的篇名和指示默写语句的内容,没有给出默写语句的上下文。这已不是单纯地测试背诵基本功的问题,同时也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是记忆与理解运用的结合。做此类题首先要能准确理解提示,然后调动积累才能正确填写答案。
《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初中阶段背诵的文言诗文总量在2万字左右,并了解著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特点及相关的文化常识。而近年中考,命题相对集中在30余篇名作上。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们可将主要精力放在名句名段名篇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的理解记诵上。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文言诗文中,有些文章可称为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曹刿论战》、《出师表》等,对这类佳作必须将全文熟记于胸。也有些诗文,流传于世主要是因为其中某些句子或段落特别出彩,学习这类诗文,就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名句名段的积累上。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赵翼《论诗》中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第二阶段:积累实词熟悉句式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的实词积累在150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
如2004年中考卷第5-8题,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亲贤臣,远小人;其两膝相比者;半山居雾若带然;尔辈不能究物理。第13题,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等。初三学生要想具有“借助注解与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和理解其内容的能力”,关键是要积累一定数量文言字词及常见句式的知识,所以学习文言文应该重视对字词句的基本含义的了解和积累。所谓基本含义这里有两重意思,从字词的角度说,任何一个字词都有它的本义与引申义,文言文学习应重视常见实词的本义及主要引申义的认读,如2004年中考第5题中的“远”、“比”、“究”,它们的释义分别为“疏远”、“靠近”、“研究”,是这三个常用实词的本义或主要引申义,积累这一类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彰现之处,也是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之一。
在文言字词的认读中,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文言课文中有些词语的意义,由于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发生了变化,认读时要注意这些词的古今词义差别,决不能用今义去释古义。古汉语中,还有一种我们称之为“通假字”的现象,即古人用此字来代彼字,通假字的读音和词义,一般都同于假借的字,如“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中的“诎”同“屈”,解释为“弯曲”,学习文言文时,也要重视这类通假现象的认读。
在句的认读方面,除了要通过多读熟悉文言常见句式,如表判断的“……者……也”;表疑问的“何……有”,还应重视词性活用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词性活用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关键词词性的改变,句义也就跟着变化,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能根据这个词原来的词性去理解了,如《黄生借书说》中“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的“汗牛”就不能解释为“出汗的牛”,应解释为“使牛出汗”。平时学习中要对这种词性活用的现象勤加总结。
从句的角度说,把握基本含义的意思是理解句子表达的主要内容,初三学生认读文言语句,不必拘泥于语法句式等知识,也不必拘泥于字字落实,能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能用现代汉语阐述句子的基本内容即可。
2003年开始上海中考语文卷中出现了课外文言语段,这一考试内容今后仍将延续下去,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初三学生“能独立阅读课外浅易的文言诗文。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积累,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读懂文言诗文的内容”的要求。但是在命题中会坚持两个原则:选文浅显易懂和注重课内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今年文言课外选文《北人食菱》浅显易懂,所有试题解题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都能在课文中找到依据,也就是说,课外文言的考点仍是课内知识以及建立在课内学习基础上的文言阅读能力:第12题⑴“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⑵“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命题者分别列出4个课文选项供选择,⑴A.衣食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C,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⑵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第13题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句式“夫……也”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过(句中的“坐”课内文言中没有学过,命题者特意提供了注释“坐:因为”)。
第三阶段: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我们学习文言诗文要重在理解诗文内容和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诗文,有的描绘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哲理,有的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有的寄寓了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阅读这些诗文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如2004年中考语文卷第10题“《黄生借书说》第①段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了的观点”。
关键词 文学类课程 小教专业 教学有效性
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教师,专业课程教学急需改革,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儿童文学”、“外国文学”等小学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抓手,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对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在高校教学改革活动中早已启动。由于国内各高校对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定位及专业的差异,教学改革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文学类课改主要限定在宏观思路上,缺乏具体的改革措施,更未能深入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同时,文学类课程教学研究成果都是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的借鉴性有限。笔者和文学类课程教师讨论后认为,小教专业文学类程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课程基本知识,更要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精选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课程是为专业建设服务的,要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文学课程内容丰富繁多,但课程的学习应紧跟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小教专业开设文学课程,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外文学的发展轮廓,了解中外文学思潮及文学流派的基本情况,掌握文学的基本常识。但文学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掌握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通过文学经典作品的研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及鉴赏、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为贴近专业发展,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课程教学在保留文学经典内容的同时,还应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取。笔者认为,一是要淡化“史”的观念,以经典作家作品为教学的主要载体,以经典作品解读勾勒文学史发展历程;二是要把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及小学生喜欢的作家作品纳入课程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建立有效链接,更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课程不应强调文学史知识教学,不应求全而讲授过多的作家作品。古代文学应将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诗文名家作品作为教学重点;现当代作家应将鲁迅、徐志摩、冰心、老舍、萧红等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儿童文学应关注安徒生、叶圣陶、金波等中外名家作品;外国文学则重点解读莎士比亚、雨果、歌德、巴尔扎克、高尔基等名家名作。中外名家名作是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同时,这些作家作品也是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与鉴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2探索教学方法
“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如何不断地探索更为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是每一位课程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和文学组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其中三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1)建立讲授―接受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务必要改变课堂上教师包场的局面,尊重并保障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尝试以问题或课题为纽带探究性学习。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是传统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成了“一言堂”,成了“灌输”教育,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是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能力的关键,应切实贯彻在课程教学中。
(2)积极探索专题报告教学法。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得”,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外的“习得”,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与课外自习融为一体,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3)择机开展课堂讨论。古代文学章海凤老师在古诗教学中,将古诗分为离别、山水等专题,每一个专题要求学生对作品的精读、分析、鉴赏、研究成果以课堂讨论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展示,这是对学生的阅读、分析、鉴赏、研究、写作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是语文能力的一大提升。
3创建教学资源库
网络的高速发展与普及给课程教学带来丰富的教育的资源,其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课程教学拓展了无限的空间,更可以借此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校园网络建设都很完善,这为课堂空间的延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库,可以有效拓展课程教学的内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教学补充形式。利用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师生也无须见面,就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答疑(下转第110页)(上接第93页)。“儿童文学”和“古代文学”已建成校级精品资源库。
在创建课程资源库建设中,文学课程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经典作家作品教学为教学单元,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及时上传网络,一方面可以让课堂没有听懂的同学课下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课件推动教、学共享,师生互动。二是研发“原典研读”系列课件。课程老师结合经典作家作品教学,在教学课件之外,制作内容更为丰富、容量更大的“原典研读”课件,主要从作家创作自述、作品简要介绍、重要研究观点、主要研究论著目录、名师点评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这一系列课件,有效延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三是经典作家的影视资料收集、上网。影视课外欣赏,是一个有效的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式。四是教师研究论文和学生优秀作品选登。师生论文,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最适合的作品,也给学生以亲近感。五是完善n程试题库建设。试题库,可以让学生明白课程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性。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利用教学资源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尝试。
4建构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体系,是引导学生课程学习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组织系统。文学课程以前的考核,一般比较重视知识和理论,以书面考试形式完成。笔者认为,作为小教专业的文学课程的考核,应按照专业育人的要求,尽量遵循“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变一元化考试为多元化考核。考核体系的构建,既要检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进行考核,全方位地动态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
基于以上思考,文学课程教师进行了积极的教学实践。除了期末的课程考试,也很重视平时的形成性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课前五分钟的“文学讲坛”。每节课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安排一个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一部(篇)。这样的演讲训练,既强化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拓展了课程学习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品分析与鉴赏能力,落实了专业培养的目标;二是“读书笔记”写作,要求学生精读经典作家作品,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与思考,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解读与鉴赏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课程作业,这是对课程授课内容的巩固与思考,根据学生的作业写作情况,按百分制进行评分。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资源 课标教材 课外阅读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材料的挖掘在逐步深入,对阅读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日趋合理,阅读教学的效果显著增强。然而,一些教师还是更多地局限于教材与课堂,未能超越教材与课堂。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重视渗透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立足课堂,抓住牛津教材,利用初中英语课标教材,不放松课外阅读的指导与反馈,全面落实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重视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的渗透。《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部,2011年)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英语背景文化既是学生英语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学习英语语言的最终归宿。教师应结合语言教学材料,日常生活词语、常识、典故,结合英语文学原著、原声影视作品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创设语境,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在牛津初中英语课本教材和日常的其他报纸杂志阅读范本中,有着大量与英语背景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有必要对阅读材料加大英语背景文化挖掘力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对“I”的使用,西方文化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却不使用“I and you”,“Who is it?”你是谁?表达的则是敲门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英语中“Thanks”的意思较广泛,如在回答“Your drawing looks beautiful.”时说的“Thanks.”,或“Thanks all the same.”之类,在汉语中就较少见。英国人行走时,靠左行,与中国人靠右行不同。男子就餐为女士安排座位、澳大利亚的羊群文化、袋鼠、树袋熊等。背景文化信息的获取,教师可让学生事先预习,自己准备,上网或查找报刊,也可让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例说》(王俊著)。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适时点拨,补充说明,不失时机地渗透背景文化,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语言文化,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阅读教学。
一、合理利用牛津课本阅读资源
英语牛津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Part Reading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巧妙地使用扫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细读(close-reading)这些阅读技巧,创造性地处理这一部分的教学。首先设计“语言点细节问题”,根据阅读课文材料,精心设计部分“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问题浅而易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材料内容,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其次设计“整体理解性问题”,精心设计部分“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人物行为,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意思。同时,设计一些“趣味思考性问题”、“拓展性问题”,进一步促使学生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能力和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
二、加强初中英语课标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做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新英语课程标准把阅读技能目标描述为: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纸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意,找出或获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相关信息。初中英语课标教材阅读量大,词汇丰富,题材多样。教材编排篇目权威,话题全面,语言地道,内容鲜活。它完全符合新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目标的要求:教材分六册,每册由若干话题组成,每个话题又由几个单元组成,各单元分别由名家介评、介评原文和文库荟萃组成。在课程设置上,每周有两节英语阅读课时。教师可充分研究教材,落实各项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三、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反馈
英语课外阅读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把教科书内所学到的东西加以充实、巩固﹑延伸,并进行应用发挥。教师应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可以和教材材料情节或知识相关联,也可以和教材材料结构相似,可以有一些情景,功能话题方面的介绍,也可以是介绍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泛读,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班级展示交流。
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发展个性、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多途径、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
[2]禚凤香.素质教育与英语课程标准.吉林教育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