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4 10:48: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第1篇

首先,帮助教师思考公开课和常态课。公开课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和思想的展示,应也是提供思考和研究的范例,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学生则更多关注的是课堂表现,忽视内在知识和思路的完整性。常态课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课堂,更多是知识点的讲解和学生的全心参与,在时间和内容上更自由些。正如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话:“一个人写了一辈子小说,写得好不足为奇,写得不好才真叫奇怪呢。”教师品读教材也是这样。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成败的关键是把握思维的主线,怎样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下“方程”一课的教学中,准确地把握知识脉络的主线:从一年级1+( )=9,迁移到四年级s=tv,从字母表示数到寻找等量关系,从建立等量关系到解方程。教师怎样在熟知知识结构和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利用情境和问题串为学生搭建一个“建构―内化―解构”的循环过程,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算数思维迈向代数思维。教师在品读教材知识的顺应、同化与迁移的过程中,以教材知识点的整体性、相关性品读教材,而不是割裂地看待知识的传授,只注重对教材的面面俱到。

常态课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忽视了知识的意义联结与整体建构。在教学上,每节课都有一根“思”线,那就是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比如,语文教学中《一夜的工作》一课,这节课的重点是:从一夜工作的情景中,体会总理的劳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品读教材、设计教学时,带着这样的问题“课文哪一句话概括地写了一夜的工作?”学生自然在文章的结尾找到了概括性的词语“简朴、劳苦”。在集体反馈、品读感悟环节“让我们再走进总理的一夜,看看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总理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劳苦”的。以此为“思”线,全文自然展开,接下来在品读中感悟,整节课教学水到渠成。

品读教材的“思”线还要围绕重点作必要的补充,以求课堂讲授内容具体、深入、明确,使重点更加突出、丰满。对于非重点的教学内容,则予以适当精简,概而述之。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始终保有“建模”的思想,把例题、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题串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例题重在通过画线段图协助学生理解题意(运动方向、同时出发、运动时间和速度等),两种解法沟通了与乘法分配律的联系,两种解法的异同实际上是看待事物的两种方式:分开看和整体看,但都是殊途同归。同时,“试一试”也有必要与例题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整理思路,初步建立联系――虽然运动方向完全相反,但基本的解题模式是一致的,然后再把“练一练”放进来进一步建模:把黑板上导入新课时的板书“路程=速度×时间”完善成“路程=速度和×时间”,就可以进一步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原先学习的路程问题都是一个物体运动,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是两个物体以一定的方式运动,其基本模式就是“路程=速度和×时间”。接着,练习里的两道题都是相遇问题的变式,第1题是环形跑道,第2题是工程队开凿隧道,我们只要提问,这两题与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有什么关联,放手让学生表达、比较、归纳、建构即可。这样,这节课就是一节思维丰满的数学课,这根“思线”就是数学“建模”的思想。

在品读教材把握“思”线的同时,还要分清主次,特级教师支玉恒说:“那种把教材所有内容无巨无细都钻得深而透之做法,并非聪明之举,如果进而把这些东西都放在教学环节当中,则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实面面不到。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式的教学,是绝对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灵活调动教学内容,可以围绕中心问题合理变动顺序,力求从系统发展过程中突出中心环节,做到既有中心,又有重点,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第2篇

对学校“中年教师”语文阅读教学常态课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从理解教材、目标设计、实施策略、课堂效能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比较,就“中年教师”阅读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中年教师阅读教学策略中年是人生辉煌时期。中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往往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然而在现实环境下,学校大多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因为青年教师精力充沛、理念先进、可塑性强。与此同时,中年教师这一主流群体往往缺乏关注,缺少引领,实际工作中也少有创新。为此,笔者对部分学校“中年教师”语文阅读教学常态课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从理解教材、目标设计、实施策略、课堂效能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比较,就“中年教师”阅读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从参与调研的“中年教师”阅读教学整体情况来看,教师大都能较为准确、全面的解读文本,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在教学中着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度拓展和链接课外知识,丰富学生语文积累与情感体验,在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方面做出了探索与引领。

一、把握教材重点,关注目标学法

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应有一个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来引导、支撑。如目标得以很好的实现,做到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的有机结合,会使学生准确理解内容,心灵得到舒展,思想得到慰藉,情感得到升华。从具体课例来看,老师们都能较为准确的把握和处理教学重难点,做到了学有方法、学有目标的。如陈老师的《松鼠和松果》一课,教学“聪明活泼”一词时,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加以识记,并相机穿插说话练习,充分体会松鼠的机灵可爱。接着,仍以“聪明活泼”为转折,提出“松鼠为什么不快乐了呢?”继而理解后文中“保护树木,植树育林”的基本思想,同时深化了对文中“聪明”一词的认识。教学设计线索分明、以“聪明活泼”贯穿教学始终,较好地突破了重难点。再如,刘老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一课,出于对略读课文的考虑,刘老师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学要求――“让学生画出感动自己的语句”,接着和学生一起细读体悟“一把、一盏、一尺、思索、审阅”等关键词句,耐心倾听,巧妙点拨,细致梳理,在理解“生活简朴”与“工作繁重”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写下对总理的赞词,实现了略读课文为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发展服务的目标。

二、突显学生主体,做到顺学而导

学定教,顺学而导,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的以学生的“学”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纵观“中年教师”阅读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对于教学环节有效而细致的设计,老师们努力体现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如付老师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以李白诗歌情怀开阔、想象绮丽作为铺垫,教学中紧扣“香炉、紫烟、遥、挂、飞、疑”等字眼细致推敲,深入感受瀑布景观之壮丽、耳闻目睹之震撼。教学中付教师不失时机的点拨拓展,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唯有课前充分细致的备课,才能在课上灵活有效的驾驭。再如梁老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以“小女孩的处境悲惨与渴望幸福”为线索,准确而精炼的提出了“现实中小女孩失去了什么?”与“火光中小女孩渴望着什么?”两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将残酷现实中的“失”与幸福火光中的“得”层层展开,缓缓深入,加之情真意切的配乐朗读,无不引发听者对于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

三、摆脱教学定式,革除无效教学

“中年教师”对于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或常用的“教学策略”要善于反思,勤于纠改,逐步革除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要坚持有效教学,坚决不实施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举例来说,如杨老师在《夏夜多美》一课中,指导学生逐一勾画出蚂蚁与其他动植物的对话,继而指导朗读,体会情感。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读未入境、情欠自然。回顾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重在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培养读书的兴趣。唯有体会乐趣,才能培养兴趣,一句话,“读有百法,‘趣’字当头”。所以,在阅读教学的或者朗读指导的起步阶段,大量的勾画批注是否有效就值得商榷了。反之,如果能在此利用小黑板出示对话,并有针对性的就某一对话通过表演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充分指导,待学生入情入境时,在安排自主练读其他几处对话,效果是否更为理想。又如梁妍芳老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空间,对于学生的所思与所感,梁老师大都表示认同,教学过程平稳而顺利。那么,教师的广泛认同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引导呢?教与学的对话过程怎样才能体现探究理解与升华情感的初衷呢?所以,我们要注视课堂引导评价的策略上,努力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质疑、交流,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收获。而不是找出来、说一下、感受到就好,如若那样,课堂教学也便会失去它的价值。

四、教学有理有序,更应有情有趣

纵观“中年教师”阅读教学课例,老师们大都有着自己成熟的经验、与青年教师相比较而言,教学过程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在课堂调控与目标呈现方面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也就是所谓的“有理有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十分渴望在课堂上感受到语文教学细腻的“情”与灵动的“趣”,渴望老师们能用娴熟的教法构建出不失活力与激情的语文教学。因为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为注重思想与情感的浸润,更需要教师丰富内涵与饱满精神的牵引,唯有如此,语文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发展,反之,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未必能发挥它的价值。

第3篇

一、精简教学环节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解题,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正音、正字、解词、分析。而且有些教师在每篇文章上都是根据这样教学模式,不肯漏掉任何环节。其实这样面面俱到、环环不漏的教学,往往只会蜻蜓点水而且还挤占了学生主动创新的时空。因为在这面面环环中肯定有一些内容是老生常谈,缺乏新鲜感,学生听来有耳无心,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难以集中,更不用说创新了。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必须使得方案要有吸引学生思考的亮点,而且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和了解学生实际,突出教学主线,科学地简化教学环节,特别是要削减那些浅表性的活动,改变教学中的刻板呆滞状态,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流畅。只有流动的思维,才能激发出创造的火花。

如一位教师教学《林海》一课时,着重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了解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特点。二是紧扣关键句子,理解人与山的密切关系。三是激发学生想象,领会大兴安岭“兴国安帮”的含义,整个设计教程简洁,主线突出。课堂上学生大部分时间用来阅读、思考、质疑、解难,不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得到落实,而且学生学得主动。课堂上,如果学生懂了,他的思维就要向纵深展开,这时候教师如果还是喋喋不休地讲,等于拉住他的思想不让其往高处走、深处流,学生的创新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发展的机会。

二、合理安排提问的解答距

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深浅把问题分为四个等级。一是微解答距,学生看书即可回答。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烈火烧身时的外表、神态?”,“‘我’看到这情景,心里怎么想的?”等提问内容,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二是短解答距,答题与课文内容有些变化,不是照本宣科地回答问题。如问:“从的动作行为看,他是怎样一个人?”学生需要通过理解并概括才能得出他是一个严守纪律,视死如归的战士。三是长解答距,它需要综合有关知识来解题。如问学生“是什么力量使这位年青的战士在烈火烧身的剧大疼痛中坚强地忍受下来?”学生需要对课文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四是新解答距,要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答,答案有一定的创造性,有较高的难度。如变换角色,当时烈火烧身的是你,你将怎样想、怎样做?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又一个微解答距、短解答距的问题,要求学生静心听,齐声答,而且希望学生都按教师事先想好的答案来回答,就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所发展的只是机械的被动的“应答”,与我们所要培养的具有主动创新精神的“探究”的人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适当提高解答距的等级,多设计一些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的提问,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结合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循序渐进,提问的解答距始终应控制在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或者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把较长解答距的提问分解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靠学生的努力,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高一级的现有发展水平。

三、多角度、多元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精简课堂的提问,适当延长提问的解答距,并不是意味着教学设计变得粗线条了,因为在这疏旷的背后,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的主动探究思考,是以学生创新的细密来充实教师提问的疏旷。

(1)预留质疑的时间。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时,当一个学生把自己认为还不十分理解的问题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同时,他已经弄明白了问题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如有位教师在教《小音乐家扬科》临结课时,留了十分钟,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学生先后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诸如:“扬科躺在长凳上,人更加瘦弱了。在这奄奄一息之际,他似乎又来到了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写?”“扬科走进地主的食具间,仅仅是为了看一下、摸一下小提琴,为何会被打致死?”“扬科死后,为何睁着眼?”“为什么要写白桦树哗哗作响?”该教师根据不同内容、性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在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适当地展开,增强解题效果。

(2)创造讨论的机会。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如一位教师在教《一夜的工作》时,针对文中“吃得花生米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讨论:今晚的花生米到底是增加了,还是没有增加?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明白看上去好象没有增加,其实今晚已经增加了份量;增加了还这么少,平时就更少了。这正突出了生活的俭朴。这样的讨论对学生理解文意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第4篇

下面的这些教学案例就充分展示了老师们的智慧和艺术,他们的课堂“导得实、导得巧、导得活”。

一、“导”在提纲挈领处

一堂精彩而独具匠心的课,开场很重要,往往一个老师的巧妙开场便能让听课老师恍然大悟,理解这堂课老师的设计精华所在。一位老师教《珍珠鸟》一课,其中有个很巧妙的提纲挈领式的设计,便是教师非常巧地抓住全篇的句首“真好!”二字,感受珍珠鸟对于冯骥才先生的几处“好”,体会珍珠鸟对于冯骥才如朋友、亲人般的关系,再反过来去寻找和想象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好,从而真正地体会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又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教师开篇即让学生猜文中严监生临死前躺在病床上伸出两个手指头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出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以及赵氏对这两个手指头的不同猜测,教师板书于黑板,其实便是把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包含其中了。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直观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教学,理解便容易得多,教师此“导”所谓导在提纲挈领处。

再如《灯光》一课,“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是整篇课文的“文眼”教师开篇即板书于黑板,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这条线索进行探究,这就是老师导得妙,导在提纲挈领处,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导”在学生困惑处

“学导课堂”中老师的“导”之功应体现在恰如其分之处,也就是在学生困惑处,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便能让学习如破山之水,通畅无阻。如一位老师教《伯牙绝弦》,教师让学生通过课文注脚理解了关键字“善、江、峨、念、志”的意思,从而扫清全文理解的障碍,接下来的教学水到渠成。再攻克“伯牙那么喜欢鼓琴,在钟子期去世之后,为什么能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又很巧妙地利用了一段链接资料让学生了解伯牙在钟子期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知音,从而明白知音对于善琴之人的重要性。最后又通过一个巧妙问题的设置“伯牙这一绝还绝了什么?还有什么是绝不了的?”给予课堂延伸拓展,留给文本一个意味深长的解读。

又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老师在让学生感悟文章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时,不是采用一般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读语言,说好在哪儿,能体现人物什么性格特征,而是采用了别出心裁的“换语言表演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替代文中所用的三处洪教头的“来!来!来!”在四人小组中表演,从而一目了然地感受到原著中采用的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表达方法—人物语言的重复,让读者对《水浒传》中那么多主要人物心中都有个比较鲜明的印象,脑中一出现某个人物,口中就会念出他的经典语言。对于林冲的经典语言则是通过联系全原著以及他的历史背景,对人物命运有个比较直观、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不敢!”二字以体现人物略有些窝囊和懦弱的性格自然深入人心。

再如《一夜的工作》一课,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总理的伟大时,就是导在学生困惑的问题上。如当学生提出“总理为什么白天不批阅文件,要晚上加班呢?”“总理为什么不先批阅我的文件,而让我等到天快亮呢?”……这些问题时,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相关资料解决,在解决这些困惑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因此说,导有法,导到学生困惑处,便能攻克教学难点,引导课堂畅如行云流水,有张有弛,让学生学得得心应手。

三、“导”在知识的缺陷处

小学语文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手法并不少,但常见的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学生们因常涉及到且老师常点拨而比较熟悉,而如拟物、通感、白描、象征等这些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是学生知识的缺陷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借用一双慧眼予以适当的点拨,这样会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甚至是表达能力。

一位教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学生默读完课文就巧妙地抛出一个问题:题目虽然是《林冲棒打洪教头》,可是作者却花很多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就有了“反衬”这个答案。此时老师马上引出这是西方引过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而我国古代早就有了类似的方法,然后老师出示“唐代贵妇图”“导”出背面铺粉法。学生对于“反衬”并不陌生,对于“背面铺粉法”却很陌生,教学这样的古典小说,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这样相关的知识点。

再如一位老师教学《儿童诗两首》中的《童年的水墨画》,其中有一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学生肯定不解——草地上怎么会蹦跳着笑声呢?老师花不多的时间带出“通感”这修辞手法,既为学生解惑,也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

还有《藏戏》一文中第8-16自然段中讲到不同人物的面具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各种颜色又代表着各自不同的意义,一位老师在出示面具课件时就点明此处是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

四、“导”在表达方法的迁移中

翻阅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在最后一点不难看到“领悟……的方法”“学习……的写法”等等,由此可见,表达方法的迁移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是相当重要的。

一位老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则是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他的教学重点落在“小说创作”的写法指导上,而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出自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儒林外史》,因此教师时时抓住小说创作的几个要素:情节、悬念、意外、夸张,除了本课教学,还链接了许多外国文学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对这几个小说创作要素有更深的理解,并让学生不段反复诵读这几个词来强化概念,从而明确小说创作要想好看,吸引读者,这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教学“悬念”一词的概念时,教师有个很巧妙的设计:如果把这篇课文作为评书范本,猜猜说书人会在哪个故事情节后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从而让学生明白该在小说创作中什么地方留悬念,埋伏笔,方能起到出乎读者意料的作用。

第5篇

[摘 要]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也是有章可循的。教师若遵循学情,在学生认知出错时,在学生成功出彩时,在学生学而不达时,在学生产生异议时,在学生出现“意外”时都能巧妙应对,就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动态课堂 以学定教 学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44

新课改以来,“生本课堂”逐渐深入人心,它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善待了学生差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呈现生成性、开放性以及多变性。因而,“以学定教”的动态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与实施,并在复杂多变的动态教学中依据学情,运用自身的智慧,灵活地调控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笔者以为,从大的方面看,课堂教学中展示的学情一般可分五种情形:一是出错,二是出彩;三是不到位;四是产生争议或疑问;五是出现“意外”。如果我们都能依据学情,巧妙应对,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认知出错时——耐心纠正,反诘归谬,及时巩固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的检查交流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生字读不正确的情况,此时教师不宜单纯机械地否定、纠正了事,而应延迟评价,依据学情,随机调控。当然,这样的引导方式也可以运用到写字、说话等方面。

【案例1】苏教版六年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最佩服谁时,有学生说佩服白骨精的持之以恒。这时,教师就问学生:“是的,白骨精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但是她干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当学生说是做坏事时,教师又追问:“那么,她如果越不泄气,就越怎么样?”学生说:“那坏事就越干越多了,对人们的危害也就越大了!”教师随即反诘:“如果像你刚才所说,那么,你是佩服她坏事干得多,危害大了?”教师和全班学生都发出了笑声,在笑声中,学生也明白了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全面地认识事物,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很正常。智慧的教师不会简单地否定,而是顺水推舟,通过反诘归谬,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案例中的教师这样的应对、调控策略,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二、成功出彩时——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强化提升

如果说【案例1】是在学生学习出错时的引领,那么学生在获得良好学习成果时就应进行推广共享,化个别的成功为集体的成功。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资源。

【案例2】人教版三年级《月球之谜》

我根据学生朗读的停顿,把这些“谜”分成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讲看到的现象或事实,后一部分是提出的问题,并让学生同桌间进行练读,一个读现象部分,一个读提出的问题。接着进入展示阶段,第一组学生读得不够好,在我的情境引导下再读,进步仍不明显;第二组学生读得还好,经我再一点拨,第二次读得非常到位。于是,我觉得火候已到,就及时引导:“同学们,让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读一读!第一遍我们(师生)合作读,我读现象部分,你们读提问部分,注意语气、语速。读后,同桌合作再读一次。”

的确,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模仿,学习从模仿开始。同样,这样的推广也可以运用于写字、识字、说话等方面。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照着样子做,照着样子学,就能让学生在推广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提升学习的效果。

三、学而不达时——发挥主导,正确引领,用心呵护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同样也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面对学生的认识偏差,或是有悖于文本正确价值取向的理解,教师就当“该出手时就出手”,给学生以有效、正确的地引领。

【案例3】人教版二年级《丑小鸭》

《丑小鸭》的教学已临近尾声。突然,一个学生漫不经心地说道:“我认为,丑小鸭没什么可高兴的。因为,她本来就是天鹅蛋孵出来的,那她长大了当然就是天鹅喽!”全班一片寂然。一会儿,只见语文教师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对全班学生说道:“那位同学说得完全正确。的确,丑小鸭长大了肯定是天鹅。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假如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假如丑小鸭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害怕了、退缩了,那么你想一想,丑小鸭长大了能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学生的神情举止中,教师明白了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教师趁势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那只在充满嘲笑、歧视、侮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天鹅会是怎样的……

案例中的学生存在认识的偏差,教师抓住这一学情,通过引导,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了白天鹅美丽的内涵和文本的主旨。

动态的课堂充满着我们难以预见的情况,特别是在学生展示自己不甚完美的学习成果并受窘时,我们要抱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要呵护学生的自尊。教育是爱的事业,不能因为我们的疏忽而让学生的心灵受伤。只要我们心中装满关爱,做到以生为本,并坚定课堂上所有的生成点都能成为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条,那么受窘的学生也能获得满脸的灿烂。

四、产生疑义时——耐心倾听,探因求源,待机而解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因此,当学生对文本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理解感悟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解答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案例4】人教版六年级《一夜的工作》

在理解句子“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时,有学生提出异议:不对,应该是增加了!

我一愣,说:“我想你有你的理由,请说说你的理解!”“‘好像’只是‘好像’,并不能说明事实,我认为是增加了,只是增加之后还是很少,给人感觉好像没有增加,这更说明了生活俭朴。”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尊重,心里装着学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就一定会换来课堂无边的精彩。

另外,当学生对文本理解产生疑问或异议时,如果解决的时机还不成熟,就需要等待,应先存疑,让学生在深入文本学习之后再来解决疑问,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

【案例5】人教版五年级《珍珠鸟》

初读后进入交流环节,有学生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也有学生说珍珠鸟是不怕人的鸟。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性问题,就先存疑,让学生在课尾再来讨论,就会有更深的理解:“那它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鸟呢?让我们学习了课文后再来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学了课文后,我让学生回顾存疑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了怕与不怕其实取决于人的态度。

教师待到时机成熟时再来解决疑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最后水到渠成,使学生学得深入有效,既不会浮光掠影,印象不深,课堂也显得更高效。

五、出现意外时——反思成因,紧扣教学,因势利导

课堂总是让人感到意外,当然这里所指的意外不是意外的出彩或出错,是指出现与自己的教学预设、教学内容相去甚远的课堂突发事件。课堂突发事件在课堂中被认为是一种危机,阻碍着课堂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但同时这些危机也是一种教学良机,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贵教学资源。

【案例6】人教版四年级《五彩池》

课堂交流时,一位学生问:“五彩池里能否游泳?”当时我想:“这不是有意捣乱吗?”就装作没有听见,只是含糊着过去了。其实,这个学生的提问虽出于其天生的好奇心,但却颇具探究价值。如果顺势让他们展开思索,或许将大有收获。因为五彩池里能否游泳,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池水深浅如何,二是池水是否干净,三是池中有无危险。而这些内容,在课文中或明或暗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材料信息,可惜课堂上未能让学生展开研读。

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应迅速地对“意外”资源做出正确判断,巧妙运用教学机智及时调整。同时教师可以借此为切入点,顺着新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工作,把预设与生成巧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突发事件上回归到学习当中,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课堂中还有一种经常出现的意外就是冷场。冷场的出现,多数与教师备课没有备学生有关,或者说与教师对所教的学生不够了解有关。但是,教师若能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巧妙地引导冷场,调控冷场,往往能够使课堂豁然开朗,重现课堂教学的一片盎然春色,重展课堂教学的一片勃勃生机。

【案例7】苏教版二年级《有趣的发现》

一位教师在教学《有趣的发现》一文时,在课堂行将结束时,教师问:“达尔文考察时能根据昆虫翅膀的规律发现其形成的原因,我想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发现。来,说说吧!”出乎意料的是,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了下来。学生们或皱眉不语,或低头沉思,教师充满期待地看着学生,可仍旧没有一个人举手。怎么办呢?此时,教师面带微笑地对学生说:“这样,我先来讲一个我童年时候的发现吧!”“好!”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39个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教师。教师讲了一个小鱼出水与下雨的关系的发现。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嘀嘀咕咕起来:“啊,这么简单呀。”“我也有。”学生纷纷举手……

当然,造成冷场的因素是很多的。面对冷场,如果引导得当,反而是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参与教学对话的绝妙机会,还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像上述教学片段,面对冷场,这位教师沉住了气,在经过短暂的思索后,机智地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巧妙地采取了合适的方法,有效地处理了这次冷场,反而掀起了一个课堂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