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需求分析示例

需求分析示例

时间:2023-06-04 10:48: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需求分析示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需求分析示例

第1篇

关键词:Flash; ActionScript2.0; 课件; 绘图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8-11ppp-0c

1 引言

Flash是最广泛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之一。利用Flash课件能将抽象的知识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对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内容。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做两类控制:一是控制课件内容的演示顺序,二是根据当时学生的反馈信息,在计算机上做临时的板书说明、指示难点和重点等。因此,在课堂演示型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实现简单人机交互,也就是要实现一定的交互功能。

2 需求分析

在多媒体课堂演示型课件实际操作中,对教师需要的功能实现方法的分析结果:

(1)控制课件内容的演示顺序的需求实现方法

只需要在课件中添加能跳转到前一帧、下一帧、第一帧、退出系统的功能按钮即可。

(2)在计算机上做临时的板书说明、指示难点和重点的需求实现方法

可以通过在课件上增加画直线、画矩形的功能来实现。使用画直线功能,相当于拿着一支笔在课件上一笔一划地写字,也可以直接在重点、难点下划线;使用带填充色的画矩形功能,可以覆盖一些课堂内容,便于课堂提问以及知识点的回顾。这个需求的实现方法可以归结为设置绘图格式。

课件需要功能的整体功能可以用图1的用例图表示。

图1

控制演示进度功能的需求分析结果如图3的用例图所示。

图2

设置绘图格式功能的需求分析结果用图2的用例图表示。

图3

3 实现方法

3.1 控制演示进度功能的实现方法

(1)对照图2的分析结果,在Flash8中新建一个名为“按钮”的层,然后在舞台的适当位置(如右下角)添中图4所示的四个按钮,依次对应图2的各个用例。

图4

(2)分别单击图4中的各个按钮,然后在“动作”面板中输入以下的语句:

3.2 设置绘图格式功能的实现方法

(1)这项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比上面所述的要复杂,在实现这项功能的时候,如果利用Flash这个软件自带的示例文档和帮助文件,可以提高效率。在Flash8安装文件夹内“example”子文件夹中有一个 “drawingapi.fla”的文件,提供了画直线,矩形,选择线的颜色的方法。在帮助中的搜索“removeListener”,可以找到Mouse.removeListener 方法的示例,其中提示了如何利用单击鼠标这个操作,实现画线与取消画线功能的循环转换。

(2)对照图3的分析结果,在Flash8中新建一个名为“绘图控制”的层,然后在舞台的适当位置(如舞台的最下方)添中图5所示的四个控件,依次对应图3的各个用例。这四个控件可以直接从“drawingapi.fla”复制后再修改标签来实现。

图5

(3)在“绘图控制”的层输入以下语句。

// 使用多重循环创建一个保存WEB颜色设置的阵列

var colors = new String("00,33,66,FF,CC,99").split(",");

var color_array:Array = new Array();

var color_array_fill:Array=new Array();

for (var r = 3; r

for (var g = 0; g

for (var b = 0; b

var rgb = colors[r]+colors[g]+colors[b];

var gbr= colors[g]+colors[b]+colors[r];

color_array.push({data:"0x"+rgb, label:"#"+rgb});

color_array_fill.push({data:"0x"+gbr, label:"#"+gbr});

}

}

}

//将阵列中的颜色组合在下拉列表框中显示出来

fillColor_cb.dataProvider = color_array_fill;

strokeColor_cb.dataProvider = color_array;

//设置可以选择的绘图类型

shape_cb.dataProvider = ['直线', '矩形'];

//下面的实现方法来自帮助中“removeListener”的搜索结果

//下面的实例在舞台上附加三个按钮,并让用户在运行时用鼠标指针在 SWF 文件中绘制线条。一个按钮从 SWF 文件中清除所有线条。第二个按钮删除鼠标侦听器,所以用户无法绘制线条。第三个按钮在鼠标侦听器被删除后添加鼠标侦听器,所以用户可以再次绘制线条。将下面的 ActionScript 添加到时间轴的第 1 帧:

//把按钮的X坐标改为负数,避免显示出这三个按钮

this.createClassObject(mx.controls.Button, "clear_button", this.getNextHighestDepth(), {_x:-110, _y:10, label:'clear'});

this.createClassObject(mx.controls.Button, "stopDrawing_button", this.getNextHighestDepth(), {_x:-120, _y:10, label:'stop drawing'});

this.createClassObject(mx.controls.Button, "startDrawing_button", this.getNextHighestDepth(), {_x:-230, _y:10, label:'start drawing'});

//三个按钮都设为不可见

clear_button.visible=false;

stopDrawing_button.visible=false;

startDrawing_button.visible=false;

startDrawing_button.enabled = false;

//下面的示例每当用户在运行时单击、拖动和松开鼠标时使用 Drawing API 绘制一个矩形。

var thisClip:MovieClip=this.createEmptyMovieClip("canvas_mc", this.getNextHighestDepth());

//当按下和释放鼠标时创建一个mouse监听器

var mouseListener:Object = new Object();

mouseListener.onMouseDown = function()

{

this.isDrawing = true;

thisClip.pos1 = {x:_xmouse, y:_ymouse};

x1=thisClip.pos1.x;

y1=thisClip.pos1.y;

thisClip.moveTo(x1,y1); //一定不能漏"thisClip"

};

mouseListener.onMouseMove = function()

{

thisClip.pos2 = {x:_xmouse, y:_ymouse};

x2=thisClip.pos2.x;

y2=thisClip.pos2.y;

if (this.isDrawing)

{/* 使用drawing API在舞台绘图有两种类型的图可供选择 */

with (thisClip)

{lineStyle(strokeWidth_ns.value+1, strokeColor_cb.selectedItem.data, 100);

//根据不同的选择绘制直线或矩形

switch (shape_cb.selectedItem.toLowerCase())

{case '直线' :

lineTo(x2,y2);

break;

case '矩形' :

beginFill(fillColor_cb.selectedItem.data);

lineTo(x2, y1);

lineTo(x2, y2);

lineTo(x1, y2);

lineTo(x1, y1);

endFill();

break;

}

}

}//结束if(this.isDrawing)语句

updateAfterEvent();

};

mouseListener.onMouseUp = function() {

this.isDrawing = false;

};

Mouse.addListener(mouseListener);

var clearListener:Object = new Object();

clearListener.click = function() {

canvas_mc.clear();

};

clear_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clearListener);

//

var stopDrawingListener:Object = new Object();

stopDrawingListener.click = function(evt:Object) {

Mouse.removeListener(mouseListener);

evt.target.enabled = false;

startDrawing_button.enabled = true;

};

stopDrawing_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stopDrawingListener);

var startDrawingListener:Object = new Object();

startDrawingListener.click = function(evt:Object) {

Mouse.addListener(mouseListener);

evt.target.enabled = false;

stopDrawing_button.enabled = true;

};

startDrawing_button.addEventListener("canvas_mc", startDrawingListener);

this.createEmptyMovieClip("", this.getNextHighestDepth());

canvas_mc.onRelease = function() {

this.clear();

};

4 结束语

第2篇

培训需求分析是对培训对象现状与将要达到要求的系统分析与探索。它是与组织和个人的业绩分析及目标设置紧密相关的。

培训需求分析工作是培训工作的起点,对整个培训工作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培训需求分析为整个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开展准确的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工作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几个问题:培训要达到什么目的?通过培训要使哪些具体行为和表现得以改进?目标和手段是否现实?投资回报率的估算?。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它通过寻找员工的现实绩效与目标绩效之间的差距,明确整个培训活动的目的,使培训活动更有针对性;通过了解员工培训需求的实际情况,发现实现培训目标最适合的培训方式与手段。

2、培训需求分析为以后的培训计划与组织,培训实施与评估工作建立了明确的目标和准则。

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与培训活动的其它环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只有在充分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之后,才能明确培训目的,然后根据培训目的进行培训课程的开发及培训的实施工作;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制订出的确切的,可检验的、可衡量的培训目标,为培训结束后的培训效果评估工作提供了标准与依据。

3、培训需求分析是保证培训工作的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有利工具。

在开展员工培训时,除了需要考虑培训的效果,还应考虑培训的成本问题,而培训成本不仅体现在直接投入的资金上,也体现在员工接受培训时所占用的生产时间上。实施培训的最大成本实际上是员工因参加培训而失去的生产工作时间,它和培训差旅费合计约占总成本的80%。而培训措施本身的直接成本,包括课程设计开发的费用,只占总成本的小部分。培训开始前对培训的投资回报率的估算,有利于使培训的成本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水平。所以应该认为培训不是纯成本消费而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投资手段,那么在投资之前自然需要做好投资前的分析工作了。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

在呼叫中心内部通常采用两种培训需求评估方法:即工作任务分析法与工作绩效分析法。

1、工作任务分析:评估新员工的培训需求

工作任务分析用以确定从事新工作员工的培训需求。由于客户信息服务工作的专业性,没有经验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在这种情况下的培训,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工作绩效而进行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开发,因此通常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培训内容。对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人员的工作任务分析如下:

(1)客户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电话开展热线电话呼入与电话呼出等客户服务工作。

(2)执行任务的频率是:每个工作日。

(3)各项任务的完成标准是:达到规定的服务品质标准。

(4)在什么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使用计算机、网络及电话系统。

(5)每项任务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是:服务产品专业知识、客户服务知识、电话服务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专业的声音、计算机操作及相关软件使用等等。

(6)需要进行的培训包括:请见下表,这是一个新员工入职后的专门技能培训大纲,供大家参考:

客户信息服务员培训大纲示例

培训课程主要内容负责人时长(小时)

CSR专业知识1.服务产品专业知识2.客户服务基础3.电话服务技巧4.电话礼仪5.积极心态的培养6.塑造专业的声音7.角色模拟培训部32-40

操作专业技能1.服务界面操作2.外呼状态定义及操作3.数据整理及表格制作质量管理部4-6

1.计算机的使用与硬件维护2.界面报错状况紧急处理技术部1-2

2、工作绩效分析:确定在岗员工的培训需求

工作绩效分析是指检验当前工作绩效与要求的工作绩效之间的差距,并确定是应当通过培训来纠正这种差距,还是应通过其他的方式(如工作调动,激励措施)来改进。工作绩效分析必须先确定希望员工达到的工作绩效标准是什么,然后对员工目前的绩效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差距。在呼叫中心管理中,工作绩效分析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服务品质管理工作,对在岗员工的服务品质进行评估,发现目前工作中在岗员工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过电话监听监控,对目前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在岗人员培训需求。

(2)通过员工工作效率分析发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训需求。通常情况下,呼叫中心通过多种指标,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估,比如通话时长、事后处理时间、通话量等等,在发现员工的工作效率与之前相比有所下降,或没有达到标准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增加了新的业务信息或公司政策发生了变化,而员工还不熟悉),提出相关的培训需求。

培训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工作绩效分析的核心是要区分开不能做和不愿做的问题,首先,确定是否为不能做,如果是不能做,就要了解具体原因,包括:员工不知道要做什么或不知道标准;系统中的障碍;需要更多的工作辅助设备;人员选拔失误导致雇用不具备工作所需技能的人或者培训不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不愿做的问题,这是指如果员工想做的话他们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是不愿做,可能就得改变奖励制度,也可能要建立一种激励制度了。

另外,除了进行培训需求的分析与评估,还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培训需求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1)定期开展培训需求调查活动:在呼叫中心内部建立起培训需求信息收集系统,定期下发培训需求调查表,收集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希望得到的培训。

(2)培训申请制度:可以在呼叫中心内部建立起培训申请制度,如果员工希望某些专业性培训,可以按照公司的培训申请流程进行申请,在申请得到批准后即可由公司报销相关培训费用,参加培训。

“”版权所有

三、案例及总结

在本文结束之前,笔者希望用一个实际案例分析来使大家更加清楚培训需求分析的工作内容与步骤。笔者曾为某公司呼叫中心的客户服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服务,在培训实施之前将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培训需求调查。本次培训需求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问卷主要针对目前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希望开展的培训、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在将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后,发现目前客户服务人员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主要集中在:投诉电话的处理技巧;如何减缓压力;如何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由于大部分学员比较年轻,所以希望采取活泼开放的培训方式。通过需求调查就基本确定了本次培训的几个大的方向及培训的方式。

第二步:现场调查阶段。现场调查阶段主要采取在呼叫中心现场进行电话监听方式,这样可以收集大量现场录音进行电话录音分析,发现目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对电话录音分析之后,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客户服务缺乏统一标准;通话时长普遍超过既定的标准;电话引导能力与控制能力不强;处理投诉电话技巧缺乏。通过现场的实地调查,就进一步明确了本次培训的重点,明确了本次培训需要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3篇

关键词:房屋租赁;百度地图;路线规划;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091-03

Abstract: Due to urbanization and growing demand for rental housing,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that allows landlords and tenants more convenient and timely access to required information.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 housing rental system with SSH framework and B/S structure, and with use of Baidu Maps API, to achieve hous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display, automatic route planning and tips for best showings. Compared to the current widespread use of the Ganji, 58 city platform, the system with more convenient and intelligent.

Key words: house rental; baidu map; route planning; system design

1 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住房紧张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大部分人其实都没有能力购买房屋,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想要留在城市发展必须要有落脚处,因此租房是个合适的选择,但是目前房屋中介市场鱼龙混杂,存在很多不可靠因素,对于租房者来说就需要通过便捷的租房网站获取到当地可靠的一手房源信息,以便顺利地租到自己想要的房子。

移动互联网扩展了租房场景,让互联网企业瞄准房产中介O2O,重塑房东、租客和经纪人关系,形成便捷高效的信息流与服务流,大幅提升了行业效率。未来以门店为中心的传统房产中介模式,将迅速让位于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启线上下单、线下看房的“新租房时代”[1]。出租房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落脚点,与社会治安治理、社会公共管理密切相关,因而加强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研究已成为外来人口管理的关键[2]。

本系统主要提供一个网上的平台,房东可以在网站上自己需要出租的房源,可以对的房源进行及时、方便的管理,想找寻房源的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搜索符合自己需求的房源,无论是求租方还是出租方都可以占据主动权,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信息的,实现双方消息实时共享。

同时本系统创新性地集成了百度地图的API,实现百度地图的部分功能,利用百度地图进行线路规划,实现看房路线的自动规划。

2 系统分析和设计

2.1 开发环境

本系统在windows系统下进行开发,使用My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oracle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免费的开源web容器tomcat作为服务器。

本系统采用B/S架构实现[3],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后台用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4]作为整体架构进行搭建,利用注解减少xml文件的配置,提高开发效率。视图层用JSP和JSTL技术进行展示,布局和展示效果用DIV+CSS技术进行修饰,前端动态效果用jQuery[5]实现。

2.2 需求分析

普通用户访问本网站可以进行房源的浏览和求租信息的浏览,浏览房源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搜索条件进行查找,未登录的用户不能够直接进行房源的和求租信息的,只有登录过的用户才能够对此进行操作,未注册的用户须先进行注册才能够登录。管理员用户可以登录系统的后台并对网站的所有信息进行维护,拥有最高的权限。

2.3 系统设计

根据前面的需求分析,可将其划分成前台和后台两部分,系统前台包括浏览房源模块、出租模块、求租模块、租房知识模块、个人中心模块,后台模块是由管理员来操作,对前台的模块信息和数据进行维护管理。

3 看房路线自动规划

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流行的房屋租赁网站,如赶集网、58同城等都包含二手房及租房模块,但它们的租房模块只进行了房源位置显示,并没有对路线进行规划,下图4显示了一个示例:

缺乏路径自动规划显然会增加看房者的额外操作,因此本文系统集成百度地图功能,充分利用其API对房源路线进行详细的自动规划[6],以方便用户使用。集成步骤如下:

Step1:从百度地图官网上下载web开发中的JavaScript API;

Step2:选择获取秘钥选项,通过手机或邮箱注册之后会生成一个访问应用的密钥;

Step3:获取完秘钥后,根据其提供的示例DEMO,把需引入的JS代码复制到本系统中jsp页面中即可,ak换成自己所申请的密钥:

Step4:通过transit.search("","")方法查询路线,参数分别为起点和终点,终点即是房源位置,起点为用户注册时填写的地址,设置之后便可进行地图路线的搜索,如下图5所示:

4 系统实现

系统利用JAVA语言开发。在进入登录页面的同时会加载验证码,验证码生成后是存放在会话session中的,当页面重新加载、鼠标点击验证码或者验证码输入错误的情况下都会对验证码进行刷新。验证码一般是用来防止批量注册的,还可以有效防止SQL攻击,本系统用kaptcha生成验证码[7],kaptcha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验证码生成工具,为谷歌的一个开源工具包com.google.code.kaptcha,把它集成到spring的配置文件中,在项目的lib库中加入对应的jar包并在配置文件中进行相应的配置后,便可以进行调用访问,根据配置文件中属性参数的不同可以改变验证码的生成样式规则。

首页下方有一个搜索框,可以输入关键字对房源信息进行搜索查找。主界面的左右两侧会有最新房源和最新求租信息的推荐,显示时按照时间倒序进行排列。为使得网站的访问速率加快,只显示前十几条数据,减轻网站访问的压力,同时提供优质房源的推荐。页面刷新方式为AJAX异步刷新以减轻服务器压力[8],提高用户体验。

系统实现了多样化的搜索条件,根据搜索条件的不同,所展示的房源信息也会随之而变化,始终保证房源信息分页显示。点击房源信息后,系统会自动进行房源路线规划并加载房源路线信息,如下图7和图8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SSM框架和B/S架构设计和实现了房屋租赁系统,并指出了市场现有软件在易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证明了可以利用百度地图的开放API为用户提供更简便的租房服务。

参考文献:

[1] 邓薇. 2015,移动互联网开启新租房时代[J]. 互联网经济, 2015(3): 20-23.

[2] 陈伟锋. 城镇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与管理模式分析[J]. 文摘版:经济管理, 2015(3): 29-29.

[3] 郭涛, 曹建, 安晨光,等. 基于BS架构的DGA在线监测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4, 31(8): 82-85.

[4] 薛峰, 梁锋, 徐书勋,等. 基于Spring MVC框架的Web研究与应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3): 337-340.

[5] 周玲余. 基于jQuery框架的页面前端特效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3(1): 61-63.

[6] 付林, 闫强, 李祥. 基于百度地图的小区域导航实现方案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5): 223-226.

第4篇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平台;微信公众号;CMS内容管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017-02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性地解决航空公司服务管理工作中一些长期性的困难带来了可能,具体表现在:第一方面,随着行业、企业业务规范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公司服务管理体系(CSM)、服务首问责任制等逐渐走向深化,一线员工较难通过原有纸质手册和PC端(个人电脑终端)实现大量关键信息的快速提取和准确查找,而微信公众平台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案。第二方面,公司内现有的服务类业务通告大多需要及时传递,但服务队伍的日益庞大,要依赖OA系统已很难实现及时性的需求,而微信公众平台在及时有效性上有前者无法企及的优势。第三方面,随着信息量的增大、人员的增多,面对面沟通的高覆盖率难以实现,借助纸质报纸、杂志等传统信息载体,已很难达到使服务理念与服务文化深入人心的程度,而微信公众平台却能达到信息传播的高覆盖。第四方面,由于公司一线员工工作性质所限,其作息时间弹性较大,业务培训手段亟待丰富,碎片化培训模式亟待引入,也客观上要求下一步的培训工作需借助移动互联技术。第五方面,移动互联技术为区域内服务系统的干部员工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全流程服务链条的打通。

1 微信公众号的定位

公司服务微信公众号是以公司服务系统工作人员为服务对象的,供其快速查找公司各级服务类政策规定、检查通报、奖励与典型案例,为其推送服务文化、理念、业务通告,提供服务类课程碎片化培训,并实现跨部门沟通交流的微信移动互联平台。

具体来讲,创建公司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可满足以下五方面需求:一是实现一线员工对服务类政策规定的快速查询;二是实现服务类业务通告、检查通报、奖励及典型案例的快速推送;三是实现碎片化培训模式;四是建立移动端沟通交流平台;五是传导正能量,培育服务理念,营造服务文化。

2 需求分析

通过需求调研和分析,分公司服务微信公众号相关业务包括以下内容:

1)微信公众号菜单包含公司层面,事业部层面,以及面向整个分公司的沟通交流平台三个一级菜单,信息的权限分别对应运质部、相关事业部,以及整个分公司。

2)公司层面具体有五个菜单,分别为政策规定、航站业务、服务检查奖惩、CSS通报、服务风险提示。

3)事业部层面具体也有五个菜单,分别为竞聘信息、员工福利、信息公告、培训、其它。

4)沟通交流平台为四个菜单,公司产品、跨部门信息公告、公司新闻、员工留言板。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设计

由于公司需要将数据保存在我们的服务器上,所以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处理流程规范,需要在公司内网搭建相应的服务器,用于数据的管理和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交互。需要实现如下相应的功能:一、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服务器的接互,二、对数据、消息内容的、管理。

3.1.1 系统交互流程

用户在微信客户端中发送一条消息给公众号后,消息首先发送到腾讯的微信平台服务器上,然后微信平台服务器再根据消息的接收人数据将相应的消息封装为XML格式消息转发到我们自己搭建的微信应用服务器上,微信应用服务器接收到消息后,经过对消息的解析,得到需要具体调用的操作以及相应的条件数据,根据这些信息到后台的CMS系统中通过访问数据库表查找到具体的内容(根据CMS系统的特点,查找内容可以再细化为通过数据库方式和API接口调用方式,为了快速实现相应功能,我们采用了直接访问数据库方式),获取到相应内容后,应用服务器根据微信公众号平台接口规范,将获取的内容封装在XML格式的消息中发回给微信应用服务器,微信应用服务器再将返回的消息转发到用户的微信客户端中,最终完成一个请求和响应的全部流程。

3.2 系统选择

公司目前有一套使用Java开发,基于JBOSS服务器的B2C的微信公众号开发运行环境,因此根据公司对IT系统发展的规划,我们决定使用目前现有的开发运行环境来实现微信应用服务器。而后台内容管理系统则选择用开源的系统,并且与公司目前的开发环境所采用的技术保持一致,因此在常用的几个开源内容管理系统中,选择了JSPXCMS系统,该系统采用的SpringMVC框架与公司目前使用的技术框架基本一致,对后期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将更有利。

3.3 系统整合

因为项目工作安排,公司微信应用服务器的开发工作由另一项目组负责完成,而我们则负责后台内容管理系统的开发,并与公司微信应用服务器对接联调。通过对JSPXCMS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前期对JSPXCMS只在展现层做了部分修改以实现了对内容页面在手机客户端的支持,同时,通过对数据库数据字典的学习和总结,实现JSPXCMS系统中栏目、内容和微信应用服务器的对接联调。

3.3.1 展现层修改

因为JSPXCMS最初设计为在PC端浏览使用,所以在页面展现上都是按照PC端大显示器的模式来设计的,而我们的内容则将显示在屏幕尺寸较小的手机或者平板客户端上,所以第一步是要实现屏幕尺寸的自适应,通过在网上查阅页面响应式设计的相关信息,在模版HTML文档标签中增加一行标签:

maximum-scale=1.0, minimum-scale=1.0, user-scalable=no" />

上段代码的意思是,让viewport的宽度等于物理设备上的真实分辨率,不允许用户缩放。接着再修改页面CSS定义中关于页面宽度的设置,从而实现了在手机以及平板客户端的较好展示。在项目的实际修改过程中,根据手机设备的分辨率不同,我们采用了最低的320像素,以最快速和简便的方法实现在不同手机上均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第二步则将原有系统中页面上其他与实际需要展示在手机端的数据内容不相关的内容从页面模版中去掉。由于手机端界面空间有限,因此我们只显示和实际内容相关的文字,经过对首页模版,栏目列表、文章内容页面几个模版的修改,去掉原PC端需要展示的侧边栏、滚动新闻、网站公告等栏目后,最终完全到达了在手机客户端上较好的展示效果。

3.3.2 数据层和微信应用服务器的对接联调

微信应用服务器需要从CMS内容管理系统中获取用户需要的内容和数据,就需要知道JSPXCMS内容管理系统中栏目和内容数据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栏目和内容数据又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因此我们接着对JSPXCMS数据库的结构进行了学习研究,通过系统的数据库说明文档中的数据字典说明以及实际库中数据对比结合,明确了保存栏目和内容数据信息的表以及表结构,其中:

1) 栏目的主表为cms_node,关键字段以及内容示例如下:

"f_node_id","f_parent_id","f_info_model_id","f_number","f_name"

"45","1","2","notice","网站公告"

2)内容数据的主表为cms_info,关键字段以及内容示例如下:

"f_info_id","f_node_id","f_publish_date"

"130","76","2014-07-09 15:42:36"

3)内容详细信息表为cms_info_detail,关键字段以及内容示例如下:

"f_info_id","f_title","f_meta_description"

"130","客舱测试","你所期待的“XX航好声音”?....."

4)内容大字段表为cms_info_clob,关键字段以及内容示例如下:

第5篇

关键词:WEB体系架构;信用卡管理;审核;申请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1-0084-03

信用卡[1]是一种简单迅捷的信贷服务,银行通过对用户的偿还信贷能力进行预测分析,然后再授予用户一定的消费额度,用户便可以使用信用卡进行直接消费,不需要支付现金,信用卡作为支付工具、结算手段以及信用的载体,其便捷的功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使用,有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2003年我国的信用卡发放量在三百万张[2]左右,在2006年年底的时候,我国信用卡的发放数量便已经达到了5000万张,而到了2011年,我国信用卡的总发卡量突破了两亿张。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众对信用卡进行消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并给银行带来了数量巨大的用户积累以及极大的利益。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信息化的数据量庞大的信用卡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设计出高效的银行信用卡信息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1 系统开发模式

该课题采用的是B/S架构模式[3],即Browser/Server架构模式,该模式是当下被广为使用的WEB应用程序开发的架构,该模式时C/S架构模式的一种延伸,目前主要的网站,特别是商务性的网站都是基于B/S架构建立起来的。相比较C/S模式而言,B/S架构方便了用户直接使用,不需要用户安装太多的程序,并且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方,通过不同的接入途径访问和操作相同的数据。

B/S软件架构模式下开发的应用程序是把系统的关键部分在server上进行实现,将客户端进行了统一化,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发维护系统的难度,用户只需要在服务器端安装好SQL Server、Oracle、MySQL等数据库,在主机上通过WEB浏览器就可以实现和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连接、访问。

对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开发、维护和升级的成本特别的高,而在B/S软件架构模式下开发应用程序的话,能够大大地降低这些费用,所以,B/S结构被广为使用。

2 需求分析

在整个系统开发的过程中,需求分析[4]是开发功能完善的系统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对系统进行完备全面的需求分析之后,才可以开发出来满足客户需要的系统,若整个系统的需求分析不明确,通常会导致系统开发的失败。

通过分析某银行信用卡业务[5]的实际工作流程:首先,客户提交信用卡申请单,信用卡业务人员再对客户的资料进行存储和管理,然后,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审批,这个过程需要对申请人进行资信审查,查看申请人是否存在不良的信用记录、有无重复提交申请单、是否是公安备案人员等,还需要根据客户提交的信用卡申请单里的联系电话,拨打电话核实资料中的重要的信息,还要审查需要提交的影印件资料是否齐全,总行的信用度是否达标,如果以上指标均审核通过之后,那么该申请人的信用度为良好,可授予信用额度,审批通过后,信用卡管理人员将会对信用卡进行管理。由这些业务的需要,确定了系统的功能,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卡信息管理、对客户申请信用卡的审核及其流程查询、销户申请的审核以及重要文件的上传下载等。

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 系统用例图

用例D是用于将系统的主业务流程图示化,从而用图的方式来描述用户的需求。用例图是由用例、参与者以及用例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的,它可以简单明了地反映出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

一般,信用卡审批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初步审核客户的申请信息:

通过征信系统获得客户的数据信息,将这些信息和客户提交的申请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再根据客户的职业信息对申请进行分类,最后纳入不同的审批流程。

2)进一步的信息验证:

通过电话验证客户填写的联系方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要对客户的其他重要信息进行评估,比如,如果客户所从事的工作具备很高的风险性,那么就需要确定出该客户的信贷风险度,最后再将该步骤得出的审核结果登记到系统库内。

3)确定最终的审批意见:

在进行了上述申请资料的初审和信息验证两个环节之后,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做出是否批准客户信用卡的申请,填写通过申请或拒绝的原因,并对审核通过的客户设置信用卡的消费额度。

信用卡审批人员用例图如图2所示。

4 系统管理员用例图

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对信用卡审批的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也就是说,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对信用卡的申请流程中的各个进度进行查询,包括客户资料是否核实通过、信用度评估是否通过、是否为客户进行了开户等,还可以对重要的文件进行上传下载等。系统管理员用例图如图3所示。

5 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1)主机操作系统:Win7系统。

2)编程软件:Visual 2010。

3)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

4)处理器:Pentium 4 以上机型。

5)内存容量:2G以上。

6)硬盘容量:320G以上。

5.2 系统功能的实现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要进入系统,首先得进入系统登录界面进行身份验证,分别输入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只有当账号和密码都正确了,才可以成功进入系统内进行操作。

系统的主界面左侧显示了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模块:客户管理、信用卡管理和系统维护。客户管理模块下又分为:开户、客户资料管理、账单查询等子模块,信用卡管理模块下又分为:信用卡申请单管理、信用度评估、信用卡审批、开卡和信用卡销户等子模块,系统维护模块下分为:文件上传、文件下载和业务监控等子模块。示例:信用卡审批模块界面图如图4所示。

6 结束语

本系统主要实现了对银行信用卡相关业务的管理,从对客户申请单的处理、客户个人信息的管理、信用度的评估到最后的确认审批的整个流程都设计了相对应的功能模块,还实现了对客户的申请流程的监控查询,方便了信用卡业务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系统的安全管理方面,设置了系统登录模块,只允许信用卡业务管理人员,并要求其输入正确的帐号和密码,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但是,由于时间、条件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本系统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比如,信用卡业务的实施并不是十分地完整;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后,系统内会积累大量的客户信息以及客户使用信用卡进行交易的信息,这些海量的数据必然存在着某些潜在的规律,那如何有效地挖掘数据的规律将会为银行提供业务上的决策支持,帮助银行挖掘出潜在的重要客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同时还有助于发现客户的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娜娜.信用卡业务历史沿革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3).

[2] 杜云生.信用卡消费市场细分研究[D].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4.

[3] 李云云.\析B/S和C/S体系结构[J].科学之友.2011(1):6-8.

[4] 周绍景, 唐艳, 邱发林. 浅谈软件需求分析方法[J]. 科技信息, 2007(2): 37-11.

[5] 王涛. 信用卡业务实现[M]. 北京: 人民邮电大学, 2005: 90-126.

[6] 何明. 信用卡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湘潭: 湘潭大学, 2010.

[7]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8] 刘润东. UML对象设计与编程[M]. 北京: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1: 34-45.

第6篇

关键词:输入法;Qt;Windows;嵌入式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发展,目前嵌入式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嵌入式系统的资源有限,国内用户对于轻量级的输入法的需求日益迫切[1]。目前,由于嵌入式系统中使用的中文输入法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导致系统运行非常缓慢,影响到用户的体验。Linux系统下的Qt无法使用汉字,只能通过Windows中的文本编辑进行粘贴复制到所需汉字的地方,而且在开发板上并没有外接键盘或者其他输入文字的设备,操作非常不便捷,造成了一些困扰。虽然找到了很多相关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都不够完善。因此,本文研究了关于Qt输入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在Qt上植入一个小系统,方便以后的使用。嵌入式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现如今国内人员对于轻量级输入法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外的嵌入式输入法,都是在Qt平台下应用和开发的。在Qt5.7版本之后,Qt正式引入输入法(支持中文拼音输入法),但它基于QML设计。本文设计基于Qt的嵌入式输入法软件的目的是设计一个能够便捷使用的输入法。在使用Qt进行嵌入式开发时可以方便地输入中文,并且无需外部输入设备即可方便地输入和修改文本。本设计可应用于Qt开发板或其他电子设备,为以后修改各种信息提供方便,大大提高了开发板的使用效率。

1系统相关开发技术分析

1.1Qt简介Qt是一个非常完美的c++应用程序框架,一个全面的跨平台框架,而且它是一个可以很好学习C++的平台。Qt本身是非常庞大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组件[2]。使用Qt,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站式”解决方案,例如不再需要学习STL,不需要使用c++,不需要四处寻找解析XML、连接字库和访问网络的第三方库,因为Qt已经将这些技术嵌入其中[3]。Qt5的基础模块EssentialsModules,可以在所有平台上使用。扩展模块Add-onModules构建在基础模块之上,可以在任何一个能够运行Qt的平台上进行适当引入,所有模块只需应用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GUI)模块。QtGUI模块,它提供了GUI程序的基本功能,提供了所有图形用户界面程序所需的通用功能[4]。1.2输入法的字库介绍对于开发一个输入法来讲,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字库。字库的资源有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相应的字库。本文实验所用字库包含一些常见的词组、短语、汉字。1.3QtCreator开发平台介绍QtCreator是一个使用Qt开发的IDE,属于非常友好的开发环境,非常利于刚开始接触Qt的开发人员使用[5]。QtCreator在测试Qt的应用程序的时候非常快速高效,是一个先进的可视化调试器[6]。QtCreator中包含了QtAssistant、QtDesigner等工具。可以从开始菜单启动它们,也可以在安装目录中找到[7]。所有这些工具都已经集成到QtCreator中,但Qt示例和演示只在Qt4中可用,在最新Qt5中已经被删除[8]。

2系统需求分析

2.1需求分析的简述需求分析就是首先要明确需求方的需求,开发方根据这些需求去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即明确“需要做什么”,是开发一个产品的首要前提[9]。本设计主要是实现一个可以用于嵌入式平台的Qt轻量级输入法,也可以用于其他各个平台,输入法所占用的系统资源非常少,其输入法的界面简洁、美观、易于用户操作,并且具有非常好的移植性和扩展性。2.2系统功能分析本文设计的基于Qt的嵌入式输入法软件系统主要功能如下:①“切换键盘的状态”功能,用户选择此功能可以切换中文、英文、字符数字的模式;②“切换英文大小写”功能,用户选择此功能时可以切换英文的大小写;③“删除字母、汉字或字符”功能,用户选择此功能可以删除刚输入的字符。2.3可行性分析2.3.1经济可行性分析只有将效益以及投资进行比较,才可以说明在系统的经济可行性。本文设计的基于Qt的嵌入式输入法软件投资较低,只需要配置相应的软件以及一台可以运行的电脑,此外本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Qt中无法输入汉字的问题,而且占用资源较少。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信息化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设计的基于Qt的嵌入式输入法软件前景十分广阔。2.3.2技术能力分析根据系统开发的功能需求分析,则选择采用Qt5进行开发,Qt5是Qt的最新版本,因此从技术上讲,这是完全可行的。

3输入法的总体设计

3.1输入法功能模块的设计分析Qt输入法的功能模块图主要设计了Qt输入法功能的总体层次结构。具体功能模块有软键盘功能模块、英文大小写输入模块、中文输入功能模块、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数字功能模块。具体Qt输入法的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3.2输入法的原理3.2.1AbstractKeyboard与KeyboardKeyboard类通过继承AbstractKeyboard类,而继承于QWidget。之所以没有直接继承于QWidget,是因为本文系统所设计的Qt输入法有多个键盘,其中包含有数字及字符键盘和字母键盘。若是单个键盘的话,这种情况下则可以直接让Keyboard类直接继承于QWidge,而本文设计的输入法若是直接继承的话,会导致切换键盘的时候变得非常麻烦,不可直接继承。在AbstractKeyboard类中提供了name和setName接口,其原因是这两个接口可以更加方便地标识多个键盘的情况。3.2.2Keyboard与KeyButton一个键盘(Keyboard)存在多个按键(KeyButton),因此Keyboard需要通过h1、h2、h3、h4构造多个按键,绑定在Keyboard类的switchCapsLock槽函数用于实现英文大小写的切换功能。3.2.3KeyButton与KeyModeKeyMode处于KeyButton中,其主要的任务是表示出按键的多种不同的显示方式。例如,以键盘的第一个字母为例,当从大写字母转换成小写字母时,按下变换大小写的按键,A则会变成a。KeyMode中的Mode是个结构体,它包含按键的key值和按键的value以及按键在界面的显示值,还有按键的类型。其中的按键类型(Type)为枚举类型(enum)。关于键盘使用的原理,当用户按下键盘按钮时,KeyButton会像Keyboard发送一个pressed的信号,随即会触发onKeyPressed槽函数,AbstractKeyBoard则会向Qapplication发送按键事件,用户则可使用键盘。用户使用键盘顺序图如图2所示。关于切换按键模式的原理,以切换大小写按钮为例进行分析。当用户想切换按键模式时,按下切换大小写按钮,则KeyButton向Keyboard发送一个pressed信号,Keyboard接受到信号之后,则会触发事先绑定好的switchCapsLock槽函数,随即遍历调用KeyButton里的switchCapsLock函数,KeyButton则会根据自身的Mode的模式显示对应字符,就可以进行大小写的切换。用户切换大小写键盘如3图所示。3.3输入法流程图使用Qt输入法的整个流程如下:首先打开已经打包好的.exe程序,默认模式是小写英文字母的模式,可根据对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输入模式,Qt输入法主要模式有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模式、中文模式、数字以及字符模式,选择相应模式进行输入;其次,输入时,若是不小心输入错误的字母、汉字、字符,则可以点击删除按钮进行删除,在汉字删除的时候,可以删除候选框和输入框两个地方的汉字,即根据光标的地方去删除相应的内容;最后,不使用键盘时,点击关闭键盘,即可退出程序。

4字库的设计与实现

输入法中总共包含两个字库,根据需求,本设计所选的字库比较小,若以后有更大需求使用者可以自行添加。对于中文输入则匹配符合拼音的中文,取拼音首字母进行索引,在匹配中文同时,可以模糊查询字库里面的内容。将这两个字库加入到Qt的资源文件中,即可引用。一些常见的字和词组的内容如图4所示。

5结语

第7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虽然很年轻,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近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国家建设需求的推动下,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是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理工科第一大专业。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量大,社会需求面宽的现实,“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为《规范》)。其中,“战略研究报告”建议改变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趋同性,鼓励办学单位对毕业生的分类培养,取4个可能的方向,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规范》参照Computing Curricula 2005,分别详细给出了四个方向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覆盖它们的必修课程组示例。

《规范》体现出的“分类培养”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同,人们普遍认为中国800个左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按同一种模式或者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是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的,许多学校也希望得到分类培养的具体指导。但是,如何理解和实现“信息技术”等新的专业方向的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基础,更好地实践《规范》,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现已建成的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希望能够按照4个专业方向公共要求来构建一些基本课程,每一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在这一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来形成符合《规范》的完整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这一组课程是“耳熟能详”的,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材的角度,在开始走向规格分类实践时,也是一种现实做法。

一、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要推荐一组课程,当办学单位希望按照《规范》描述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无论四个方向中的哪一个,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实现。显然,符合这个要求的一组课程不是惟一的,我们着重考虑了如下几点原则。

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4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学时以下。所以按照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学时以内。

4.尽可能成熟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些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将在专业教育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将这些课程进行适当改造后构成公共核心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所以选取的课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成熟课程。

5.体现本专业教育基本特征

课程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层面上更是如此。所以课程要对技术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有较好的体现。除了学科抽象、理论两大形态使得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去深入体会外,还要考虑社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实现一些系统的研究、构建和维护。因此,选择的课程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有引领作用。此外,在本学科发展异常快速的时候,这些课程相关的内容应该是成熟的、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

二、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

(1)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包括函数、关系与集合、基本逻辑、证明技巧、图与树。

(2)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包括程序基本结构、算法与问题求解、基本数据结构、递归、事件驱动程序设计。

(3)算法(AL)28核心学时,包括基本算法和分布式。算法。

(4)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包括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汇编级机器组织、存储系统组织和结构、接口和通信、功能组织。

(5)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包括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原理、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文件系统。

(6)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包括网络及其计算介绍、通信与网络、网络安全、客户,服务器计算举例、构建Web应用、网络管理。

(7)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包括程序设计 语言概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8)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包括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

按照各个方向核心知识结构的要求,公共核心知识体系覆盖计算机科学341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60.9%,覆盖计算机工程246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4.7%:覆盖软件工程199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0.3%覆盖信息技术136个核心学时,覆盖率为48.4%。

三、核心课程

公共核心课程共包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这些课程的名称都采用了尽量一般化的处理,即后面没有诸如“基础”,“原理”或者“技术”之类的字样,为学校开设具体课程留有空间,学校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添上适当的限定,进一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表1给出了各门课程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和所需要的学时数,和各个学校相应课程的实际教学时数相比,其中有的课程必修学时数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所需要的总课时为448。希望各个学校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通过强调某些内容来体现自己的特色。

四、专业方向必修课程示例

按照各个专业方向必修知识体系的要求,以7门公共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相应方向的必修课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给出的仍然只是“示例”,各个办学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必修课程,并制定出恰当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15门课程共计776学时。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社会与职业道德。16门课程共计理论学时920学时。

软件工程方向必修课程示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和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软件代码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16门课程共计920学时。

信息技术方向必修课程示例: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社会与职业道德。17门课程总计920学时。

五、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

无论开办哪个专业方向,都可以在这里提出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根据不同方向的要求添加若干课程,形成“必修课程”集合(完整覆盖《规范》中的核心知识结构),然后再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当一个学校希望开设多于一个专业方向时,教学资源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共享。如果一个学校要将原来的教学计划改造为“信息技术”方向,许多已有的课程都可能被利用上。

第8篇

关键词 Java 项目驱动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Java语言编程作为一门软件开发核心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一开设,学时数常常在64课时以上。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思想,掌握面向对象的设计思维方法,并为后续的编程相关课程(如:Javascript、J2EE)打下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暴露出许多问题,使得最终很难达到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过度依赖书本和老师,缺乏独立思维能力。(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3)学生会编程而不会调试测试。(4)学生缺乏团队协作开发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项目驱动”①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首先,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基于老师的灌输和演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久而久之,便会失去自主思考的意愿和能力。从而使许多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记忆的过程,通过记忆老师的“标准答案”来学习Java编程。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最终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仍然很难独立完成程序的编写任务,因为他们始终没能理解语句之间的内在关系,不知道何种情况下使用正确的语句。灌输式教学还带来另一个弊端,即学生大多只知道一种统一的“正确答案”,没有探索发现新方法的习惯,不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忽视与实际应用案例相结合。许多教材往往将Java语言按照语法分类划分不同的章节讲解。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不同章节的内容结合起来,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变量数据类型时,因为当时还没有结合类和方法的知识,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它的用处,几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当讲到类和方法时,学生又早已忘记以前所学的变量类型等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割裂的Java语言的整体性,使学生无法从总体上理解Java程序的运行原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第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同学在编程操作时,往往只是简单模仿老师的演示,甚至照抄书本的示例代码。由于这些代码都是已经经过调试的正确代码,所以学生几乎从来没有遇到任何的错误,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调试技术。而在实际工作中,调试是程序员最常用的开发技术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编写代码。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编码,轻调试。学生一旦遇到错误,则不知所措,使其无法满足Java程序员的岗位要求。

第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每个学生为单位单独练习编程操作,没有分组讨论和互相协助分工的过程。这导致学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不会使用版本控制软件与其他程序员共同开发一个项目。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企业实际大型项目的开发环境。

2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创新

针对以上传统Java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项目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项目驱动”是指以实际项目情景引入为先导,以学生动手实践为核心,以教师讲解答疑为辅助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学生发现新知的过程,更能激发其学习热情,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从四个阶段,分别描述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2.1 组建项目小组

由于高职院校中,班级的人数一般至少在30人以上,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需要把一个班的学生划分为多个项目小组,而每个小组必须独立完成项目要求。②使用项目组形式教学的优点在于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开发环境更接近于软件开发企业真实情况。组建项目小组的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一节课进行。并应严格按照以下原则:(1)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限制在5人以内。(2)小组成员应按照不同基础水平进行搭配。其目的是使得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同学帮助和促进积极性较低的学生学习,同时做到优势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3)小组中各个成员的分工必须明确。一个小组内,应推举一名项目组长,负责项目监管和统筹其他成员的工作。组长必须保证每位成员都有适当的工作量,不能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同时,组长一职可以轮流担任,以锻炼不同学生的领导能力。

2.2 项目情景引入

每次课程开始时,老师先从一个假设的真实开发项目引入,提出用户的需求,并让学生做简单的需求分析。通过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容易适应企业中的真实开发环境。

2.3 项目实施与监控

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必须首先将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并把整个项目划分为多个子任务,最后将这些子任务分发给每个小组成员完成。此过程中,老师与组长肩负监督和协助的职责。特别是当遇到技术困难时,老师应视情况予以解答。如果技术问题是以前已经讲授过的知识,则以启发学生思路为主,讲解为辅。如果涉及到新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联系项目,统一进行讲授,解释其功能原理。通过这样的实施过程,避免了老师先入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首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此时,老师的角色类似于技术顾问,而学生则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4 项目结果评价

在各小组的项目实施完成之后,组长应提交本组的项目实施报告。其中包括项目的分工、主要的技术思路,以及最终的代码文件。针对各小组所提交的报告和代码,老师要进行认真的评审,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其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加以讲解指正。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在错误中学习,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和错误理解,并立即得到纠正。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和个人的表现进行打分或评级。其依据主要来自实施阶段的积极程度、协作水平、完成度等方面。

3 小结

通过基于“项目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避免了传统方式的种种弊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第9篇

关键词: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数据查询;多表查询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关系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它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它是由埃德加・科德于1970年首先提出的,并配合“科德十二定律”。现如今虽然对此模型有一些批评意见,但它还是数据存储的传统标准。标准数据查询语言SQL就是一种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语言,这种语言执行对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检索和操作。

1 数据查询

所谓数据查询(数据检索)就是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表中找出用户所需的数据,只要表(关系)中存在,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它找出来,SQL的查询功能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本文主要研究讨论多表查询。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一个关系数据库根据需求分析后得到很多表,而且表与表之间互相存在一对一,一对多或是多对多的表间关系,这些表中的数据往往互相有较为紧密的复杂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要查找用户所需的数据时就得用多表查询才能实现用户的查询目的和要求,比如在仓库数据库中分别有四张表,仓库表,职工表,订单表和供应商表,这四个表两两存在一对多的表间关系,一个仓库可以有多名职工,一名职工只能属于一个仓库;一名职工可以经手多笔订单,一笔订单只能由一名职工经手;一家供应商可以完成多表订单,一笔订单只能由一家供应商完成,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要根据仓库表中的数据作为条件查询检索供应商表中的数据时,必须得用基于多表的连接查询才能完成。

1.1 简单连接查询。简单连接查询的SQL语句格式可总结如下。Select from 注:连接条件是两个表的主外键相等,主表表名.主键=子表表名.外键 如:仓库表.仓库号=职工表.仓库号。

如果from后面跟两张表,则是两个表的简单连接查询,有一个连接条件,如果from后面跟三张表,则有两个连接条件,如果from 后面跟四张表,则有三个连接条件,依此类推。而且查找数据的条件和连接条件必须用and连接,连接条件之间也用and连接。

示例:在仓库管理数据库的四张表中检索出回民所在仓库的仓库信息。对应的SQL语句为:select 仓库表.* from 仓库表,职工表 where 民族=’回’ and 仓库表.仓库号=职工表.仓库号。

从这个简单连接查询实例来看。在基于多表的简单连接查询中,第一先确定最终要查询的数据所在的字段来自于几张表的几个字段,查找数据的条件涉及到几个表的几个字段,其次根据表间关系确定查询涉及到几张表,然后确定连接条件。且where是必选项。

1.2 嵌套查询。嵌套查询的意思是,一个查询语句(select-from-where)块可以嵌套在另外一个查询块的where子句中,称为嵌套查询。其中外层查询也称为父查询或主查询。内层查询也称子查询或从查询。嵌套查询的工作方式是:先处理内查询,由内向外处理,外层查询需要内层查询的结果来支持,但内层查询不需要外层查询的支持。示例:Select城市from仓库表where仓库号in(select仓库号from职工表where工资=4532)。

在这类嵌套查询中,带有IN或ONT IN谓词的嵌套查询在实际应用中用的最多,这里的IN相当于集合运算符∈。本文在阐述嵌套查询中就以带有IN或NOT IN谓词的嵌套查询进行阐述,带有比较运算符的子查询、带有ANY或ALL谓词的子查询、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就再不做详细阐述了。

1.3 超连接查询。超连接查询分为内连接和外连接,外连接又分为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和全外连接。如果表中不匹配的数据不需要出现在查询结果中,则用内连接。如果在查询结果中两个表中不匹配的数据都要出现在查询结果中的话,则用全外连接,其对应表中对应字段用NULL表示。其SQL语句格式为(以基于两张表的超连接为主):Selectfrom on [where 查找数据的条件]。示例(以全外连接为例):select仓库.仓库号,城市,面积,职工号,工资 from 仓库表 full join职工表 on 仓库表.仓库号=职工表.仓库号JOIN连接格式在连接多个表时的书写方法要特别注意,在这种格式中JOIN的顺序和ON的顺序正好是相反的。

2 三种多表查询的特点及规律

在以上研究的三种多表查询中,基于多表的简单连接查询中,要查询的数据所在的字段可以是来自于一张表的字段,也可以是来自于多张表的字段,而查找数据的条件可以来自于一张表的字段,也可以来自于多张表的字段,即使没有查找数据的条件,但连接条件必须得有,在其SQL语句格式中,where是必选项。

在嵌套查询中,通过实际应用可以得出,嵌套查询不管由几个查询语句块组成,它们都是基于单表的简单查询构成的,而且最内层的查询结果就是其外层查询的条件,没有内层查询的结果,就不可能得到外层查询的结果,执行顺序都是由内往外执行的。

在超连接查询中,这种查询往往是在有关系的表中出现了所谓的不匹配数据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而使用的查询,到底选用哪一种主要取决于查询结果中要不要出现不匹配的数据和出现哪个表中的不匹配数据而定。

如果要查找的数据来自于多张表的多个字段,则可用连接查询和内连接查询,查询结果相同。如果要查找的数据来自于一张表的字段,而条件发生在不同的表中,则可用连接查询,嵌套查询和内连接查询,查询结果相同。

3 结束语

SQL的查询功能,尤其是多表查询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实际应用中要视具体情况来决定用哪一类,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对SQL语句的查询功能运用的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贺桂英.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第10篇

一、系统分析

设计多媒体CAI课件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在信息的存储、处理、呈现及人机交互方面的优势,以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这种最优化的目标,在进行CAI课件开发时,首先要对整个课件开发项目进行科学的系统分析,以保证开发工作的有效性。

1.需求分析

目前,大规模计算机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还没有完全实现,我们应该对每一个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开发项目作认真的需求分析。对设计CAI课件进行需求分析,其实质就是看该课件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其中最主要是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学生的一般特征

学生的一般特征的分析不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但对教学内容的具体举例和学习者水平的确定具有制约作用。一般特征包括学生的年龄、年级、社会经济背景、学生所在的地区等。即使是对学生的一般特征进行简单的分析也会对CAI课件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比如古诗的学习,即使是同一首古诗,从幼儿园到大学老师都讲,老师讲的方法和内容却不一样。幼儿学古诗是简单的记忆,幼儿老师是用形象的语言、图形和动画让幼儿体会古诗描绘的优美意境。而对大学生讲古诗,则更多的是讲解该诗的写作背景、遣词造句,让学生体会其意境和诗词的写作技巧。

(2)学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现状

在设计CAI课件时,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分析和估计。因为基本知识是学生进行再学习的基础,基本能力是再学习的本领。如果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没有正确的分析,估计过高则学生学习时难以理解产生畏难情绪,估计过低则学生学习时索然无味产生厌学情绪。对于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分析可以参照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来估计,也可采取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法来获得。

(3)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学生学习的特点,它直接影响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CAI课件要能适应具有不同学习特性的学生,否则运用CAI课件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要受到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分析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获得,也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

2.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是对教学目标规定的期望水平,以及如何将学习者的实际水平转化为这一期望水平所需要的各项知识内容的详细剖析过程并阐明教学目标。阐明教学目标就是阐明教学所要传递的信息、解决的问题、建立的概念、学习的技能、改变的态度等。教学的目标要准确和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具有以下四要素:行为、条件、要求达到的目标和行为主体(学生)等四要素。明确阐明教学目标就必须包括这四要素,否则教学目标就会模糊不清。比如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中循环控制一章的教学目标阐述:学生学习完循环控制一章的知识后要掌握C语言中可以用哪些语句来实现循环、循环的嵌套、循环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循环语句和其他语句之间的配合等。

3.资源分析

资源是指设计CAI课件所涉及到的物质条件。资源条件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经费、设备、人员、时间等方面。对资源进行分析,实际上就是考虑资源条件是否具备。这些资源条件可以分为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资源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开发课件的客观可能性如何。

二、系统设计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确定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是课件制作的核心。首先根据教学目标找出各个知识点,确定每个知识点的子目标,然后根据每个子目标,将知识点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教学单元的设计。课件的教学单元按照内容不同可分为课文单元和问答单元两种类型。

(1)课文单元设计

课文单元设计主要用于显示教学内容,如一个概念,一条定律,一个示例等。课文单元设计首先意义要明确。课文单元要显示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信息都要有明确的意义。在课文单元中所使用的语言和图例应当规范化,不得有二义性。其次,屏幕上的信息不能过于拥挤,要保持清晰,要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屏幕中央,使学习者能很快发现教学内容。为了突出重点,可以在屏幕中央采取动画、反体、闪烁等技术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图形、文字的安排应简单明了,尽量保持平衡,要注意屏幕的美感。再次,还要注意设计要有节奏感、要利于导航、生动活泼等。

(2)问题单元的设计

问题单元提供了类似于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教学环境,旨在对学生进行训练和个别化的教学。问答单元是人机交互活动的主要部分。在CAI中,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也常用问答单元的形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测验。因此,问题单元是计算机提问中的重要环节。问答单元不仅涉及到对问题的描述,对学生回答的解释判断与反馈,而且涉及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和CAI的应变能力。它包括计算机提问、学生回答、计算机判断和反馈、退出系统等步骤。

2.框面设计

课件设计的最终结果是课件中每一帧框面的设计。框面设计也称屏幕设计,是课件设计中最基本的工作。框面设计是根据每个教学单元的结果,确定教学单元中教学信息在屏幕上呈现的位置和具体内容。计算机的屏幕是传输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它所呈现信息的形式,对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要合理地安排。首先屏幕上显示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完整的,而且意义是明确的。在一幅屏幕上的语句不能支离破碎,意义含糊不清,图形和动画也要围绕要说明的内容安排。其次,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要引人注目,屏幕的内容有限,应该防止大量的文字、公式占满整个屏幕,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因此,要以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为主,正确运用色彩、特征、图像、动画和字符显示等技术,不要在屏幕上滥用色彩、图像和动画,以免画蛇添足,影响教学效果。对于主要文字可采用变体、闪烁等技术,加强对学生的刺激。

3.脚本编写

文字稿本主要是由学科教师按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将知识内容和呈现方式描述出来的一种形式。制作脚本是以文字稿本为基础改写而成的,是沟通课件的构思者与课件制作者之间的桥梁,为课件的技术制作提供直接依据。制作脚本的主要内容包括:界面的元素与布局,画面的时间长度及切换方式,人机交互方式,色彩的配置,文字信息的呈现,音乐或音响效果和解说词的合成,动画和视频的要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等。关于制作脚本的具体格式也没有一定之规,但它一定要清楚直观地将屏幕外观设计、各元素的内部链接关系和人机交互机制这三项内容表达清楚。

4.素材的准备

第11篇

关键词:薪酬管理系统;B/S+C/S;.NET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 2105-0033-04

一、引言

高校薪酬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繁杂的日常性工作,政策性强、数据量大、变动频繁,各薪酬项目的录入、维护、统计、发放等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而且极易出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成为数据处理的公用支撑技术,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薪酬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减轻了相关业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薪酬管理效率,显示出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技术路线上,随着Internet技术和Web技术的进步,基于B/S架构的MIS系统的开发变得越来越流行,相对于传统的C/S架构,显示了巨大的先进性。但在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表现、功能定制、响应速度和安全控制等方面,C/s架构仍然具有B/S架构无法替代的优势。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只有将主要以数据库为处理对象的统计、分析、控制作为主体的业务处理技术(C/S技术)与采用web技术的信息查询、系统(B/S技术)的有机结合,才是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的最佳解决方案。

.NET是微软推出的支持生成和运行下一代应用程序和XML Web Services的内部WindOW$组件。是一种面向网络、支持各种用户终端的开发平台环境。概括起来,.NET Framework具有跨语言、跨系统平台、安全、对开放性互联网标准和协议的支持等优点。.NET框架提供的、等组件,使得开发基于C/S或B/S架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变得更加高效、快捷。

本文通过对高校薪酬管理信息化现状、未来办公模式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建立并实现一套基于.NET架构的高校薪酬管理系统。从业务层面上看,系统的设计方式使得薪酬数据可以在相关部门间同步流转,并存储在同一数据库平台,实现了数据的高度共享,对改进薪酬管理模式、提高薪酬管理效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系统需求分析

开发高校薪酬管理系统应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应用需求为核心,坚持技术为应用服务、为管理服务的思想.薪酬管理系统的开发应能协助用户到达以下基本目标:以统一的电子流程来保障薪酬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集中管理;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给不同用户赋予不同的薪酬数据维护、相关信息查阅、获取综合分析报表的权限;建立良好的安全与备份、恢复机制,保障系统及数据资料的可靠运行。

1.功能需求

主要包括:教职工个人的基本信息管理和维护,以便于业务人员对薪酬级别、标准等进行调整变动;提供帐套设置、标准维护、月度发放等常规功能;对很多高校设立的岗位津贴进行单独的管理和发放;各种临时性、一次性收入的管理(如课时津贴、项目奖励等);支出维护、工资校核、计税、银行帐号维护等财务管理功能;各类薪酬报表的进行统计、打印:对薪酬业务人员和教职工个人提供不同的查询功能和查询方式:根据用户的分类,实现不同的权限和角色管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优化、数据清空等各种系统维护功能。

规划中的高校薪酬管理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

2.性能需求

主要包括:操作界面友好.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各种数据维护操作,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的使用;具备高度的数据存储安全性和访问控制安全性;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可伸缩性,必须考虑到将来的应用,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整;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系统用户数量将会逐渐增长,应该保证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的情况下动态扩充系统容量,包括硬件的可扩展性和软件的可扩展性。

三、系统结构设计

根据用户对象及其功能需求,将系统从逻辑上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设计。一部分面向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业务人员,此部分功能对应的用户数量较少,但需要维护的数据量却很大,对系统的响应速度、交互性和灵活性都有较高的要求,该部分采用三层C/S结构实现;另一部分面向校内教职工的网上查询需求,此部分功能对应的用户数量众多.但涉及的数据量较少,主要是对信息的查询、收集等,在校内任意一台安装Browser浏览器的计算机上都可登录本系统.故采用B/S结构来实现。

总体上,将系统分为三层结构,前端是用户层,为客户专用程序(C/S)或浏览器(B/S);中间是业务层,由应用程序服务器和Web应用服务器实现;后端是数据层,由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管理。

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四、系统数据库设计

1.数据表的建立

在高校薪酬管理系统中,各类数据表共有20余个.按照业务范围和性质分为人事数据表、财务数据表和其他必要的数据表,包括教职工基本信息表、年度考核信息表、基本工资帐套项目信息表、收入税率表、临时收入信息表、银行帐号信息表、用户信息表、单位代码信息表等。限于篇幅所限,下面仅例举基本工资帐套项目数据表的结构和用途。

2.数据库的优化

为了使数据库易于使用、维护,方便进行结构扩展。提高数据检索和更新的效率,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处理。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创建索引。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个或多个列的值进行排序的结构,利用索引可以快速地访问数据库中的信息。

(2)使用事务。事务包含了一组完成同一项任务的数据库操作命令,所有的命令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向系统提交或撤消操作请求,即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在系统较为复杂的业务处理过程中引入事务机制,实现对整个过程的共同提交或回滚,极大地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建立关联。数据库系统依赖于在两个数据表中找到的匹配值来建立关联,进行匹配的值基本上都是主键和外键。通过建立关联,可以提高系统设计和实现的灵活性.同时还能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适度冗余。在数据库设计中,规范化的设计思想一般是尽量减少数据冗余来节省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率。但如果数据库的规范化程度过高,在一个查询的应用中要经常涉及两个或多个数据表的属性,就必须频繁地进行联接运算,以致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另外,适度的冗余也便于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因此,在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的前提下,我们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对表、记录、属性、值等都采取了适度的冗余。

五、系统的实现

1.系统的开发环境

系统开发环境为:采用Microsoft Visual 2008作为系统的集成开发工具;采用C#,JavaScript、HTML作为系统开发语言;采用Internet Explorer 6.0作为B/S

客户端浏览器;采用IIS5.0+作为B/S部分的Web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服务器运行平台;采用Microsoft SO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2.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

(1)Microsoft SOL Server 2005存储管理系统数据

SOL Server提供了丰富的编程接口,并且和Win―dows操作紧密结合。NET的数据访问技术专门针对SQL Server作了扩展,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存取效率。本系统的数据主要指薪酬信息数据、用户信息数据和系统维护数据。其中用户信息数据、系统维护数据可以在SQL Server 2005中直接编辑或从外部数据库导入。薪酬信息数据则需要通过用户登录系统后,按照相关的业务需求和规则进行定义、维护。

(2)C#和JavaScfipt实现客户端逻辑

本系统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的体系结构,其中.C/S部分使用C#语言开发专门的客户端程序.供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业务人员维护薪酬数据,B/S部分使用Internet浏览器作为客户界面.以便于教职工登录网页。查询个人薪酬信息。同时利用JavaScfipt与HTML编写客户端网页代码,实现部分客户端的应用逻辑,客户端脚本就在用户的本地执行,不用提交到服务器,也不需要刷新页面.一方面可以提高执行速度。提高系统使用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可以节省网络带宽,减轻服务器的压力。

(3)组件技术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

系统采用组件技术实现与SQL Server数据库的交互:首先使用的Connection对象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使用Command对象创建操作命令,使用DataAdapter对象从数据库获取数据,并保存在DataSet对象中。其中每个DataSet对象可以包含多个DataTable对象的实例.表示对数据库中相应表集合的存储。用户可以通过断开连接的方式对表数据进行编辑,待所有操作完成后再一起写回数据库实现更新。在某些简单查询界面,使用DataReader对象与数据库建立快速连接的数据访问方式。

(4)技术创建动态网页

本系统B/S部分的主要开发技术为,它在系统开发中起着粘合剂的作用,将客户端组件、客户端脚本语言、服务器端组件、服务器脚本语言完美结合在一起。利用提供的丰富的控件可以很方便的创建各种动态网页。采用事件驱动、前台HTML代码和后台代码分离的机制,使得系统逻辑变得十分清晰,开发的效率也大大提高,系统地维护也更加容易。

3.系统主要应用功能实现

系统有两种类型的客户界面,一种是面向业务人员的C/S专用程序界面,一种是面向校内普通教职工的B/S浏览器查询页面。前者使用.NET平台的Windows Form技术和C#语言开发实现,后者则在平台上使用C#语言实现后台代码,结合JavaScfipt、HTML代码生成动态网页。由于用户需求和数据访问量的差异,这两种界面的侧重点和实现技术有很大不同。C/S用户的数据访问量和维护量较大,界面上使用了大量的DataGrid―View和ComboBox等各种控件,以实现数据的表格式修改和各种条件组合的定制功能,满足系统的交互性、响应速度及易用性需求;而B/S用户的数据访问量及维护量均较小,界面强调信息的表现形式,由服务程序调用后台的C#代码,并结合JavaScript和HTML语言.动态生成查询页面返回给浏览器客户端,只提供少量的编辑与自定义功能。下面为人事档案信息维护和教职工查询模块的部分代码示例。

(1)人事档案信息维护

在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的交互上,利用对象来实现。本模块中主要的数据访问流程如下://定义数据库连接对象

String connectionString。”Data Source=Pers;InitialCatalog=payroll;User ID=sa;Password=”;

SqlConnection connection=new Sql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曲;

//定义SQL字符串

String jbxxSQL=“Select from jbxx”;//定义数据适配器对象

SqlDataAdapter jbxxAdapter=new SqlDataAdapter0bxxSQL,connection);//定义数据集对象

Dataset ds=new DataSet0:

//打开数据库连接

Connection.Open0;

//使用DataAdapter对象的Fill方法填充数据集的数据

jbxxAdapter.Fill(ds,“jbxx”);//定义数据表对象,存储数据库Payroll中表ibxx的数据

DataTable dcJbxx:ds.Tables[“jbxx”];//添加Bindingsource对象jbxxBindingSource,将其DataSource属性设置为dLjbxx,将DataGfidView绑定到该Bindingsource对象上,然后对表格的各列的DataProp-ertyName属性进行设置,绑定到dt_ibxx的相应列上。//,用户编辑维护DataGridView表格中的数据。//,定义CommandBuilder对象,调用DataAdapter对象的Update方法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源

SqlCommandBuilder cb_jbxx=new SqICommand-Builder(jbxxAdapter);

jbxxAdapter.Update(ds,“jbxx”);

(2)教职工薪酬信息查询

薪酬查询页面实现的主要思路是:使用Web控件和HTML标记语言进行页面的布局,在与后台数据库的交互中,使用对象创建连接,实现查询请求,实现页面查询的数据访问技术与C/S模式部分类似。

实现查询的代码示例如下:

∥建立连接

SqlConnection conn=new SqlCormection(conStr);

Corm.OpenO;

//定义数据适配器对象

sqlDataAdapter da=new SqlDataAdapterO;

//建立Command对象,queryStr为根据用户选择而生成的SQL语句

da.SelectCommadn=new SqlCommand(queryStr,conn);//定义数据集对象

DataSet ds=new DataSet0;//读取数据,填充数据集中的tableslr表格,并提取到临时表dt中

da.Fill(ds,tableStr;

DataTable dl=ds.Table。[tableStr];

DataView dv=dt.DefaultView;//绑定到DataGrid

this.DG.DaaSouree=dv;

this.DG.DataKeyFidd=id:

this.DG.DataBind0;

conn.Close0;

第12篇

摘 要:随着以计算科学为核心的人机交互、图形图像、虚拟现实、普适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课程建设,我们正在开展从《人机界面》到《人机交互》的本科生课程改革。本文从课程历史与现状分析、研究型大学相关课程现状与分析、课程知识点设置建议三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阶段进展。

关键词:人机交互;课程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课程历史与现状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学院开设的本科生课程《人机界面》/《人机交互》已经具有相当长的历史,近年来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平均约130人/学年。

在2004年以前,北航计算机系/学院的本科生课程《人机界面》,重点讲授人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面原理和设计方法,主要有人机界面的概念和发展、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界面开发环境和工具等内容。

随着以计算科学为核心的人机交互、图形图像、虚拟现实、普适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考虑到学生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需要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课程建设,我们开展了从《人机界面》到《人机交互》的本科生课程改革工作。

事实上,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虽然该课程的名称仍然为《人机界面》,但是教学方案已经增加了大量关于人机交互的教学内容,例如人机交互的概念和发展、人机交互技术与设备、多通道人机交互技术等内容,其中人机界面与人机交互各占一半教学内容。

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根据本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部署,通过学院领导、资深教授和授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将本科生课程《人机界面》更换为《人机交互》,并且确立为计算机学院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以人机交互的知识点为主导。虽然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还需要从学科需要、知识点、课程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人机交互》课程建设。

2 研究型大学相关课程现状与分析

根据对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相关课程现状的调研和跟踪,我们分析了与《人机界面》/《人机交互》相关的课程特点和发展趋势。大部分研究型大学以《人机交互》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本科生课程,也有小部分大学考虑到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需要,继续以《人机界面》为本科生课程,但是其教学内容充实了大量的人机交互知识点。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人机交互课程(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主要讲授构造有效交互的原则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机交互设计能力,加深学生对人机交互因素的理解,以课堂作业(40%)和期末项目(25%)为主要课程考核指标。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人机交互设计课程(Introduction to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的认知学、概念原型、设计方法、开发工具和环境等内容,以课程讲授、小组讨论和课程实践为主要教学形式,以课程实践(50%)和课堂作业(20%)为主要课程考核指标。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人机交互方法课程(Introduction to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Methods)重视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借助人机交互的发展历程讲述主要的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强调人机交互系统和工具的设计、实现与评估。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人机交互课程(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主要包含用户界面设计基础、人机交互元素、人机交互模型、人机交互软件、输入输出设备、可用性、先进交互方式等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阅读文章并发表评论(25%)、课程项目(35%)和课程实验(35%)为主要考核指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人机交互课程(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从用户交互的行为出发,强调人类认知系统、交互行为分析、交互任务分析、交互表示和原型、面向应用的交互设计和系统,注重学生的需求分析、原型设计、应用测试等能力,以期末考试(40%)、合作设计(39%)为主要考核指标。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人机交互设计课程(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主要包括交互设计心理学、交互设计原则、人机交互模型、协同设计方法、交互软件设计和实现,强调“交互硬软件的设计如何影响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用户界面设计与实现课程(User Interfac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主要侧重于设计(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实现(人机界面的构造和实现技巧)、评价(人机界面可用性的评价技巧)等,强调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课程项目(40%)、课程作业(30%)为主要考核指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界面设计、原型和评价课程(User Interface Design, Prototyping, and Evaluation)主要讲授交互设备、交互方式、对话模式、实例分析、面向用户的任务分析和设计方法、开发工具、测试方法等,以课程考试(45%)和课程项目(45%)为主要考核指标。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虽然以人机界面技术(Human 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为课程名称,但是以人机交互的知识点为主要课程内容,例如鼠标、键盘、游戏杆、头盔显示器、音乐控制器、数据手套等输入方式,以及图形、触觉、音乐、3D声音等输出方式,强调特征提取和数据映射策略等信号处理方法,其教学特色涉及面部表情交互、语音识别方式、手持式交互方式等内容。

3 人机交互课程的知识点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机交互,是研究人、计算机以及它们间相互影响的技术,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方式和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处理器速度、存储器容量等飞速提高的历史,也是不断改善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人机交互技术,如鼠标器、窗口系统、超文本、浏览器等,已对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人们的生活。

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焦点之一。美国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技术报告”,将人机交互和信息管理列为新世纪4项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之一,其目标是研制“能听、能说、能理解人类语言的计算机”。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等均将先进的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列为予以特别关注的资助项目。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移动计算、普适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机交互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

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机交互》课程知识点,应该随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而不断改进。通过调研、分析和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内外专业规范,不难发现其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4个方向,在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和技术变化等方面均将《人机交互》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机交互,重点在于:理解交互用户和交互对象的行为,根据“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设计、开发和评价人机交互系统。通过调研、分析和参考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机交互》课程讲授学时大部分为36或48小时(实践学时约18小时),并且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的概念与历史、认知心理学、交互软件设计、交互系统设计、交互方式和设备、交互系统应用、交互系统评价等知识点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