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

时间:2023-02-14 21:3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素养

第1篇

一、我国电视节目形态融合现象分析

在娱乐真人秀节目中,2013年1月18日,湖南卫视播出了中国首档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真人秀《我是歌手》,在这档节目中,节目采用了观众短信互动的方式,在节目开办的复活赛中,还运用网络平台,让观众在贴吧发帖支持自己喜爱的歌手,来获取最终的复活名单。这些方式的应用,无疑是把电视与手机、网络这些“第五媒体”融合到了一起,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和节目的吸引力。在娱乐真人秀节目方面,如《快乐女声》,在电视读报节目中,曾有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马斌读报》、凤凰卫视杨锦鳞的《有报天天读》、江苏卫视原来的一档节目《孟非读报》等,这些节目在媒体形态上将电视和报纸融合在了一起,在节目形态上将新闻播报和新闻评论结合在了一起。关于读报节目,马斌这样说:“读报原本是和电视特性不相配的,我们的节目能成功,胜在‘内容为王’,虽然我们的消息来源是二手的,但每一条新闻都经过重新包装,融入了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读报节目的出现,将资源整合了起来,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重要的资讯,这是读报节目成功的原因之一。电视节目形态融合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这些融合类新节目的成功原因,还有主持人这一重要环节。作为节目的呈现者,主持人对于文化素养这一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我们更应该审视一下在电视节目形态融合趋势下主持人的文化素养。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素养的范畴与界定

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包括: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生活阅历以及学习能力。文化素质是节目主持人的艺术修养、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是主持人业务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主持人只有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达到沟通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最佳效果,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的需求。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公众人物,无论是在镜头之内还是镜头之外,都应该有一种文化自觉精神。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这里所说的文化特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电视媒介的正确导向,在这其中,主持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汉语中对“文化”一词这样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种价值标准,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还是一种艺术创造。“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化素质,一般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狭义的文化素质,一般是指某个人所掌握的以书本为载体的文化知识,而广义的文化素质则泛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任何对于契合该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的方向,甚至包括人的行为举止、穿衣打扮、生活阅历等各个方面。”

三、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素养的提升

电视节目形态融合是对节目的创新,创新是为了争取受众资源,增强电视节目传播的影响力。有了好的传播方式还要有好的内容,特别是融合类的节目,由于节目中形式多样,切忌形式大于内容。电视节目以其图文并茂、可视性、生动性、可感性等优势,在媒介传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电视技术依然优于其他的传播媒介,媒体以及媒体人应当树立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主持人的传播活动与栏目定位有很大关联,关于文化素养的提升与重建,不仅仅要从主持人自身做起,还要从我国电视节目方面着手。

1.主持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

2013年1月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与《中国广播电视年鉴》联合的“2012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中,受媒体关注的“十大主持人”分别是:崔永元、周立波、撒贝宁、孟非、董卿、谢娜、张绍刚、朱军、何炅、白岩松。这些主持人之所以受大众欢迎,都是具有一些成功的原因。(1)丰富的生活阅历。一位主持人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对事物有深刻的见解。否则,会在节目主持中暴露种种问题。试想,一名刚刚20出头的主持人,如何与60岁的老者产生思想的碰撞?所以,主持人特别是年轻的主持人,一定要多多历练,努力使自己的文化积淀变得厚重起来。生活阅历是主持人文化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2)学习能力。事实证明,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都具备很强的主动学习能力。电视节目主持人处在大众传播媒介最前沿的位置,特别是在电视节目形态融合的趋势下,主持人不单单是主持一种节目形态,多个领域的介入势必要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在节目中如鱼得水。主持人的学习能力也是文化素养的一大组成部分。(3)丰厚的文化底蕴。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在访谈节目中最能够凸显出来。从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现状来看,具有较深文化底蕴和修养的主持人比较匮乏。特别是在谈话节目中,会出现主持人被嘉宾“牵着鼻子走”的现象。例如,林白和姜华对易中天的采访,主持人完全不能够掌控现场,易中天也直白地说“你们今天完不成任务了”。关于访谈类节目,笔者认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主持人是杨澜,她的睿智和能言善辩散发着文化的魅力。(4)良好的口才能力。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良好的口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持人的谈吐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讲究说话的技巧。这是建立在主持人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的基础上的。主持人在与观众、嘉宾交流的过程中,要讲究情与理的交融。语言应真挚、自然、和谐、含蓄。例如崔永元,他幽默的话语、敏锐的思想、良好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使他受到了大众的欢迎。(5)亲和力与人文关怀。主持人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交流、沟通氛围,说出的话语信息要给受众以启发和感受。亲和力可以消减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这是一种心与心的平等与交流。这一方面朱军比较具有代表性,他的主持风格以煽情著称,在《艺术人生》中,很少有人能够经得起他的“催泪弹”,他总能够拨动观众最为敏感的神经,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2.做文化高素质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主持人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每一个主持人都应该对自己、对社会负起责任,避免踏上明星化路线的误区。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对社会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竞争性尤其激烈,传播速度极快,如果不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会犯那些贻笑大方的错误,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会被社会所淘汰。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主持人整体的队伍建设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艰巨任务。总之,作为传播主体的主持人,在电视节目形态融合的趋势下,更应该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只有这样,中国的电视事业才能欣欣向荣。

作者:陈友胜 单位:福州电视台

第2篇

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提出“安全文化”一词,正式将“安全文化”概念引入核安全领域。“安全文化”的引用对各国提高核电的管理水平,确保核设施的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事情都存在风险,若这种风险可以被接受,就认为是安全的。通常所指的“安全”概念是指不存在不可接受风险的一种状态。

文化是一个群体做事的方式方法以及所反映的价值观、信仰等,是社会环境中的人为部分。一个核电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首先应从自身的角度正确理解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单位内部的体制及各级人员对安全的态度和响应。其次应建立良好的组织和个体的安全文化。仅仅依靠体制、内部分工职责并机械地执行严格的程序是不够的,需要将安全文化根植于组织和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应从培养良好的安全文化素养开始。安全政策、建立良性管理体制是一个组织建立良好的核安全文化的前提;在实际中正确执行和理解政策以及关注由它引发的安全意识环境是必要条件。培养每位员工具备良好安全文化意识的基础,是在实践中形成有益于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养成重视安全的工作态度。

安全文化的三个阶段表面上是对组织的行为划分,其内涵也是对人的行为的划分。三个阶段具体可以理解为:第一阶段,核电厂营运单位及核安全监管部门以是否遵守法规标准来衡量安全性,对人的自身行为和态度对安全的影响认识不足;第二阶段,虽然认识到人的行为和态度影响安全,但仍以程序和法规为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三阶段,充分认识到人在安全意识方面对安全的影响,即个体文化对安全的影响,强调人员交流和培训。安全文化强调“从事任何与核电厂核安全相关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的献身精神和责任心”“,安全第一的思想”“,内在的探索态度、谦虚谨慎、精益求精,以及鼓励核安全事务方面的个人责任心和整体自我完善”。制订程序的目的是防止工作人员发生系统性的错误,保证工作的质量,而安全文化在遵守程序的基础上,还要求员工以高度的警惕性、实时的见解、丰富的知识、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来正确履行所有安全重要的职责。

员工的献身精神、安全思想和内在的探索态度等特性都是无形的,但对安全文化的作用却是有形的。在实际工作中无形的特性会自然地导出有形的表现。安全是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责任。建立和强调安全文化是确保个人、公众及环境的安全,提高核电厂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方法。提升全员安全文化素养,就是要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方法和态度、接受安全文化培训。核安全文化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提高。安全文化重在培育、重在创新、重在实践。核安全文化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作者:周春福 单位:南昌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学院教授

第3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英语教育;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6-0022-01

一、中职教育及学生特点

(一)中职教育特点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都是将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与普通教育相比,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此可见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使得一些文化理论课程变得举足轻重,甚至学生也认为自己应该多掌握一些专业技能知识,其他的理论知识可有可无。然而在现代化的社会之中,这种教育教学观念需要及时改变,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学生特点

来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因为自己初中成绩不佳,无法就读高中而选择中职学校;第二种是因为自己没有主见全听父母的安排而来到中职学校就读;第三种是想学习一门技能尽快来到社会工作。无论是哪一类学生在中职学校就读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负面的情绪,在面对学习时态度就会十分消极,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尤其是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就已经十分头疼了,到了中职学校之后再次接触英语自然也会更加头疼,完全没有参与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心理情绪入手,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英语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

二、中职英语教育中文化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跟随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对某位教师的喜爱,而认真学习这位教师所教授的科目,这就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依靠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内容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较为抽象、难理解的,教师想要在英语教育中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那么则必须在英语教学内容中逐渐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英语教育,从而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另外,目前大多数中职英语教师都存在着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根据这一点中职学校可以及时开展教师研讨会、交流会,使教师在交流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培育方法

在中职英语教育中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开展英语教学,并在英语教学中逐渐渗透素质教育,以此来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如教师在讲授英语课文时,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文章背景知识,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另外,教师还应该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等,或者采用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了解英语文化知识,从英语文化知识中逐渐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外教开展英语讲座,开展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活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综上所述,本文对中职英语教育的文化素养培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在中职英语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等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的特点来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尤其是教师应该多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并在英语教学中逐渐渗透文化知识,这样才能达到培育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文化素养;声乐演唱;艺术表现

在当今音乐人才辈出的社会,要想脱颖而出、做一名优秀的歌唱艺术家,就需要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对一个成功的声乐演唱学习者而言,良好的天赋是其走向艺术圣殿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实现音乐梦想,必须进行各个方面的训练,如演唱者必须重视除音乐之外其他素质的培养。很多世界级音乐艺术家,之所以能在音乐艺术领域中获得巨大成就,与他们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有密不可分关系。因此,一个演唱者必须寻找到提高文化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声乐演唱与文化素养

(一)声乐演唱与文化素养的相关问题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一般来讲,人的素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一个人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相同的素养。只有经过长期训练,将所学知识完全融会贯通,并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才能称得上是有素养的人。声乐演唱艺术是文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领会音乐的精髓,必须先获取一定的文化知识,只有将二者融汇贯通,才能让人们发现自我,清晰地认识人类社会,欣赏、接受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因此,声乐演唱者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一方面应重视专业训练;另一方面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实力,丰富文化内涵,唯有此,才能真正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二)在声乐演唱中提高文化素养的意义

声乐是指用人声表现的艺术形式。演唱者可以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情。但具体到实践中会发现,让一个人的声音变得动听很容易,但要想真正打动人心却十分困难。许多歌唱者总是盲目地相信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自身内涵,唱出的歌曲总是十分空洞。所以,演唱者要想获得艺术上的突破,绝不能仅仅依赖先天条件,必须注重对其他方面的培养,认真领会歌曲的风格和情感,以及舞台表现形式等。音乐艺术发展到现阶段,教学方式已经与传统方式大为不同。在过去,教师大多采用口耳相传或是口传心授的方式,偏重于乐曲曲调的传授,对演唱者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较低。如中国各个地域、民族口口相传的民谣、东北二人转、陕北的信天游等,大部分由人们代代相传,没有书面体现形式。人们在演唱时也大多是发自内心而唱,并不懂得音乐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这种传统,人们开始注重对演唱者各方面素质的考评。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也加入了“文化艺术知识考核”这一环节。

二、文化素养在声乐演唱中的表现与作用

(一)在歌曲创作背景与歌词理解中的表现与作用

由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环境等因素,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各不相同。因此,演唱者的文化素质越高,阅历越丰富,对歌曲的掌握越到位,才能以最为准确、合适的方式演绎作品。作者之所以会创作歌曲,必定有想要表达的、独特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因此,演唱者在看到一首曲子时,不应该急于演唱,而是要沉下心来,仔细了解歌曲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创作初衷。如果演唱者不注重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仅靠个人片面的理解去诠释歌曲,那么表达出的效果可能与原作品相差甚远,甚至会完全曲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能否提升文化素养,能否深刻地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词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唱效果的成功与否。歌曲是一种极其精练的艺术表达形式,所以歌曲的歌词往往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演唱者如果想淋漓尽致地展现歌曲的艺术魅力,就必须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详尽了解。只有充分了解歌曲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创作初衷,掌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思想内容,才能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作品的内涵、情感和意境。倘若演唱者并不具备相关知识,那么在面对一些经典名曲时,就可能无法理解其内容,更谈不上精确地进行演绎与表达。总之,只有正确理解原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主题以及时代意义,才可以准确地表达出艺术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二)在音乐作品风格把握中的表现与作用

音乐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风格更是变幻无穷。因此,演唱者除了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意境外,还必须掌握风格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是属于各个民族的独特艺术,具有极强的民族特点,一个真正优秀的演唱者,应当对世界各个地区间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精确地把握歌曲风格。首先,是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下音乐作品风格的把握。现代翻译家傅雷曾经说:“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首先来自于他的直觉,直觉产生于天赋,以及后天习得的传统,虽然它有一定的准确性,可面对的,毕竟是来自他国的事物,所以除开直觉,还必须借助其他方面的知识来做出更为详尽的诠释。”东西方文化存在极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同样影响着音乐艺术。中国古典音乐注重含蓄,采用“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韵律优美而典雅;而西方音乐则注重艺术表达上的迫切真实,多用大小声调、和弦。因此,若想同时掌握好两种不同歌曲的唱法,演唱者本身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才能把握这之间的差异,对歌唱作品进行精确的演绎。其次,对不同民族与地域音乐风格的把握。我国是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宽广的土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和语言也有很大的不同,创作出的歌曲更是风格万千。作为声乐演唱者,只有对各民族的音乐风格用心了解,才能以适合的方式进行演绎。为了让各民族间更好地相互了解、融合,我国贯彻实行普通话教育。但在演唱艺术方面,却不能把所有的歌曲都用普通话进行演唱,否则就会失去鲜明的民族特色。如陕北的信天游,在歌词中就有许多当地人的习惯用语。如果演唱者用普通话进行演唱,就不能获得很好的演唱效果。笔者认为,富有特色的语言是表现歌曲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译音演唱与原文演唱也存在着极大差别。因此,作为演唱者,应当提高文化素养,深刻了解各个民族的语言习惯,通过自身的艺术手法表现出属于各民族的独特感情。

三、提高演唱者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注重音乐学习中的文化氛围,拓宽阅读视野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天长日久、潜移默化的方式,最终能改变一个人的存在。因此,笔者认为,应选择在极富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演唱者如果想在未来的艺术生涯中取得成就,就必须注重文化素质培养,不断提高综合素养。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多读和多记,尤其要对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音乐名家传记,以及音乐知识方面的书籍广泛涉猎,从而开阔视野,在面对不同国家、地区的音乐作品时,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不会束手束脚。

(二)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任何学科都不会孤立地存在,即便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学科,都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关联。如果想要全面地认识、掌握、发展某一门学科,有时也需要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声乐学习亦是如此,只有演唱者掌握了充足的学科知识,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声乐作品的再创造,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第一,注重语言文字的学习。人类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是语言文字。这是提高演唱者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贯穿整个声乐学习的始终。如果一个演唱者,根本无法理解其他国家音乐艺术作品的含义,只是进行最简单的拼读和吟唱,那么唱出的歌声是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也就不能触及听众的心灵。另外,演唱者在学习之余,应掌握一两门外语,即便短时间内无法做到,至少要了解演唱作品的内容和含义,并清楚每句话的语气,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第二,注重在演唱实践中提高文化素养。在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和文化素养后,演唱者还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成果。演唱者在演唱时,应当用心体会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并通过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作品的文化底蕴与意境,从而扩展文化视野,积累文化经验。

四、结语

歌唱艺术是音乐艺术中最亲切、最具感染力的音乐表演形式,也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艺术形式。演唱者在歌唱时,不应只注重声乐技巧,还要对于作品的风格、情感等进行了解。因此,要想声情并茂地表现一首音乐作品,与演唱者的文化素养息息相关。演唱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演唱者只有理解把握好作品的音乐风格、创作背景、歌词和情感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才能演绎出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

参考文献:

[1]于宪淼.歌剧《伤逝》中悲剧人物子君的形象塑造与演唱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张芦菲.谈歌唱者的修养[J].大舞台,2010(3).

[3]李进.时代的声音,音乐的烙印——记“80后”一代的音乐品读[J].科技信息,2011(16).

第5篇

1、提高中国文化素养符合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当今的就业市场需要多元化的外语人才,对于英语相关专业而言,社会上普遍需求的是英语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在此应运而生,培养能用英语进行诸如商务、旅游、物流、外贸、文秘、会展等商贸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在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决定沟通质量的是代表中国形象的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自身的英语水平。

2、谙熟中国文化可以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英语业已成为世界语的今天,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强调英语与商务的结合,注重发音标准、表达流利、语法运用得体等,其重视程度甚至远远胜于对中国文化涵养的关注。而语言内在的思想性被忽略甚至被淹没,因此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很难发挥出来。换言之,倘若学生凭借自己较高的中国文化涵养来进行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学习障碍将会大大降低,英汉双语的相互切换也会迎刃而解。

3、熟悉中国文化有利于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应该是把优秀的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其优秀精华的文化应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与英语这门语言站在文化对等的位置上对话。在对外汉语教学日益盛行的今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尽己之力通晓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讲解方法思路,在商务活动中使世界通过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璀璨文化。

二、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的缺失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中提到“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中出现“失语”现象,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不足。例如,介绍鲁迅先生故居的一段话中很多学生把“故居”一词翻译成“oldhouse”,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地道的说法是“formerresidence”。同时,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实用性,讲求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结合。作为只有36学时的选修课,课时有限,任务紧张,很多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没有真正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与提高。

2、日常教学频频出现中国文化缺失

过度重视英语及英语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导致英语文化的内化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深入,许多学生成为英语通、西方文化通,俚语通,而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许多学生的认知荒漠:课堂上问及学生“杞人忧天”、“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词句无法用英语解释出来。今天的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了段落翻译项目,而且频频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要说“四合院”“、茶马古道”“、敦煌石窟”、就是“少林功夫”、“吉祥文化”、“筷子”等很多中国文化常见语的译法学生都闻所未闻、瞠目结舌。比如,在介绍孔子的一段话的翻译中,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孔子(Confucius)、儒学(theRuSchool)、孔圣人(MasterKung)。学生英语水平虽然大幅提高,母语文化却丢之脑后,这不得不说是失衡的英语教育造就的悲哀。

3、学生测评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忽视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的测验评价体系依然比较传统地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听力考试材料来源基本上是BEC、BBC、VOA、CNN,文化背景都是清一色的西方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与商务活动,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口语考试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发音标准、表达流利、地道清晰、商务术语准确等因素;阅读、写作、翻译考试也多是传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计算题等,中国文化元素依然难得一见。

三、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强化对策

全世界早已掀起了“汉语热”:孔子学院的设立、汉语等级考试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稀缺都足以为证。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以英语语言为桥梁、深化英语与商务专业知识相衔接的专业,学生内在的中国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可以有所倾斜

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大一全校开设的大学语文之外,可以考虑自己开设现代汉语及汉语语言学等课程。毕竟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学的过程中一定会不自觉地发问:为什么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学校从未开设过汉语语言学呢?很多学生会盲目认为英语语言学在重要性上一定胜过汉语语言学,因此造成了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顾此而失彼。条件允许的话,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与中国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英文讲解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通史、古代诗词及名著赏析、对外汉语教学等课程,应体现哲学、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化、艺术等中国文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母语人文涵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学习氛围。通过这些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加熟悉中国文化。

2、日常教学将中国文化贯穿始终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中国文化修养,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日常教学中成功实现中国文化的汉英切换,注重中西文化对比、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外汉语宣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时,可以启发学生用英语讨论中国文化的象征,学生热烈讨论中会涉及长城、孔子、筷子、菜系、丝绸之路、天安门广场、故宫等许多中华文化象征,启发学生尽可能详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元素。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熟悉中国特有文化的英文译法,多多积累中国文化各种英文介绍,例如,可以参考作品中涉及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林语堂、钱钟书和赛珍珠的作品及英文版的《中国文化》等书籍。

3、完善学生测评体系,强调中国文化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测评不仅应该单独设置中国文化课程的考核,还应在综合英语、精读等课程的测试中体现中国元素,加入相关检测试题,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系统复习,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素养必然会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考试中尽可能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在学生的各类测试中增加中西文化比较,根据主题与作者观点,适当进行广泛的跨文化对比分析,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系统教学、讲解、反复训练、复习、检测等环节实现学生熟练用英文较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

四、结语

第6篇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院校学生的课外朗读存在以下几点现象:一是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整体朗读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二是学生缺乏必要的朗读指导,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朗读的内容;三是没有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朗读材料,没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四是没有良好的朗读环境。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学生缺乏良好的朗读环境。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加强课外朗读的指导以及有效地开展课外朗读活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利用课外朗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与探索

(一)创建浓郁的课外朗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外朗读氛围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多方位的配合。学校方面:校团委发起了读书倡议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好读书、读好书”;班级建立了读书角,营造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学校图书馆开放了朗读区域,为学生朗读提供了场所;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朗读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方面:开设了朗读方法和技巧的选修课,加强对学生朗读指导,解决学生在朗读中的困难。学生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朗读活动,激发自身的朗读兴趣,提升朗读能力。在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下,营造了浓郁的朗读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化的熏陶,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编写有特色的朗读教材

编写朗读材料解决的是“学生读什么”的问题,即学生应该朗读什么内容。首先,要对中职学生日常阅读的内容做简要的分析。中职院校女生大多爱读一些言情小说,男生则爱好魔幻小说、科幻小说,而对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等经典文学作品知之甚少。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内容。学校精选编写了诵读经典系列读本“晨风雅韵”。内容编选根据各年级的学习基础,由易到难,共分为三册。第一册主要是面对刚入校的新生,“立规矩、养习性、学做人”为选编材料的宗旨。古诗文选取短小精悍具有启迪作用的诗文,现代文则选取有故事性、以情动人的名人佳作。并配以图文并茂的介绍、通俗流畅的翻译以及画龙点睛的赏析。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达到规范自身行为,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第二册围绕培养学生学习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为编选材料的宗旨,选取先秦散文、诸子百家作品以及现代散文和诗歌。内容涵盖了爱国情感、人生励志、自然风光。通过诵读,学生能够修身励志,提升文化素养。第三册书在编选时结合高年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这一特点,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规划人生方向、陶冶个人情操为着力点。内容上选取两宋风月、明清雅韵等古代经典诗文,编选了篇幅短小、难度适中、适合学生朗诵的篇目。通过诵读,学生能够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深厚底蕴,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晨风雅韵”这一经典系列读本很快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通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加强课外朗读的指导

朗读方法的指导解决的是“学生怎么读”的问题,即学生在朗读中应该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为此,我校首先开设了“朗读技巧及训练”的公开课,由语文教师对班级领读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培训中针对何谓朗读、朗读的目的、朗读前的准备、朗读的基本表达手段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其次,经过培训的班级领读人员,在班级朗读活动中对其他同学加以指导,进而做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最后,开设了朗读训练的选修课,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系统全面的朗读方法指导和技能训练极大地解决了学生在朗读中的困难,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获得乐趣,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四)开展特色的朗读活动

1.开展长期的课外朗读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学校开展了长期的课外诵读活动———“晨风雅韵”晨读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生利用每天早自习时间进行经典诗文诵读。学生在领读的带领下齐声诵读,学生对每篇经典诗文都会经历“识读、诵读、熟读”的过程。通过对经典诗文的持之以恒的诵读,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利用早自习晨读,不仅使课外朗读有了时间上的保证,更能让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开始美好的一天。

2.结合学校其他活动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任选自己喜爱的经典诗文和诵读形式。每次比赛大家都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选手还互相请教切磋,更好地把握朗读的技巧,体会朗读的情感。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第7篇

关键词:高校 学生 体育文化素养

一、研究目的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调查我国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状况,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为体育工作者指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调整,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阳光体育运动真正在学生中开展起来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黄河科技学院、南昌工学院、大连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等16所我国部属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学校)预科学生做了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14份,有效率87.7%。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析。总体来说,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良好。相比而言,学生运动技术知识掌握情况次之。体育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较差,例如,25.1%的学生认为“假如踝关节扭伤了,应该停止运动立刻热敷”。学生身体锻炼知识掌握的情况最差,例如42.8%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后半小时可以进餐”是错误的。从调查得出,父亲文化水平的不同对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大致呈正相关;家庭月收入水平的不同对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存在差异(p<0.05),大致呈正相关;而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所在地、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对预科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差异不大。77%的学生认为他们是通过电视来获取体育知识和体育信息的;56.2%的学生认为他们是通过与人交谈获取体育知识和体育信息的;55.9%的学生认为他们是通过网络获取体育知识和体育信息的;53.1%的学生认为他们是通过报纸获取体育知识和体育信息的;48.2%的学生认为他们是通过杂志来获取有关体育知识和体育信息的;仅37.5%的学生认为,他们可以通过体育课来获取体育知识、体育信息。在所有的获取体育知识、体育信息的途径中体育课排在最后一位。以上说明,学生平时对体育知识、体育信息的获取还是相当主动的,电视、与人交谈、网络、报纸等都是他们获取体育知识、体育信息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体育教学中体育知识、体育信息的传授力度还不够,有待加强。

2.学生体育意识情况比较分析。调查显示,学生有较强的体育意识。例如,88.3%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能得到很多乐趣;95.4%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消除身心紧张和疲劳,而且可以提高生活质量;92.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会1-2项体育项目,使我们终生受益;65%的学生认为通过上体育课,能使自己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而有35%的学生对“通过上体育课,能使自己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持怀疑态度,说明我们的体育课无论是体育技能还是体育健康知识都需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我们的体育课充满信心。性别差异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男生的体育意识优于女生;而不同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等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体育意识影响不大。

3.学生体育欣赏水平比较研究。调查显示,有50.2%的学生不赞同、不太赞同或不清楚“在体育竞赛中即使裁判员出现错判、误判,当场也应该服从。”说明相当多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受过体育比赛的熏陶,或者说不经常观看、欣赏体育比赛。性别差异对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男生优于女生;家庭月收入的不同对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存在差异(p<0.05),大致呈正相关;父亲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存在差异(p<0.05),大致呈正相关;而不同家庭所在地、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等对学生生的体育欣赏水平影响不大。

4.学生体育行为现状分析。整体来说学生的体育行为基本上呈正态分布。调查中有38.1%预科学生除了上体育课从不参加体育活动;仅有7.8%的学生“为了体育活动常常花钱购买体育用品”,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很少或从不“为了体育活动常常花钱购买体育用品”;仅4.7%的学生经常“课后复习体育课上学习过的内容”。这表明,我们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呈脱节状态,体育教学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体育行为服务,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学生对体育课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不是十分感兴趣。性别差异对学生的体育行存在显著差异(p<0.01),男生体育行为优于女生;而家庭所在地的不同、家庭月收入的不同、父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等对学生的体育行为影响不大。5.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调查可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驱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其次是通过体育运动娱乐消遣、培养自信心;同时在体育运动中促进人际交往、缓解精神压力也是预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这表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除了共性的动机之外,男、女同学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女生偏重于减肥健美,男生偏重于已形成了运动习惯。在调查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紧张和缺少体育场地器材;其次是怕累不想运动和没有适宜的体育项目;再次是没有恒心和没有合适的伙伴。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是相当大的,这更需要体育运动来调剂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另外,体育场地器材条件改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同学之间融洽的体育合作关系等都是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四、结语

1.结论。

1.1学生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体育运动状况呈脱节状态。体育保健知识和身体锻炼知识有待加强。

1.2父亲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对预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体育欣赏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大致成正相关。

1.3性别差异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优于女生。

1.4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2.建议。

2.1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融入中华武术文化元素,弘扬民族精神,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对女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力度。

2.2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体育保健知识、体育锻炼知识的传授,以1到2项体育运动项目为载体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培养。

2.3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欣赏大型体育比赛,提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

2.4学校克服困难提供足够的体育场地器材,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把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宋太成.教育论丛[M].北京:中央族大学出版社,2006前言.

[2]张强.如何在教育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EL].

[3]骆伟.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3)95-97.

第8篇

一、设立班级图书角

目前,阅读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很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为孩子买书、藏书,带孩子逛书店、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学生手中都有很多读过的书。如何让这些书籍不闲置并且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动员学生把读过的书奉献出来,放置在班级图书角内,让其他学生借阅,实现“奉献一本,阅读十本”的目的,让学生手中的图书真正漂流起来。图书角建立起来后,教师要从班级内竞选图书管理员,让那些办事认真、真正喜欢图书、喜欢阅读、喜欢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来担任。图书管理员要在征求班级全体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制订班级图书角管理规定;对图书角的书籍进行登记、编号,对有破损的书籍及时修补;借出去的图书要让学生定期归还等。为了保证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二、充分发挥板报作用

黑板报是可以随时更新、变换的一种班级文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黑板报的作用,为学生补充语文知识,随时为学生注入语文学习的“新鲜血液”。教师可以将黑板报设置几个固定的语文栏目。另外,写字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学生的写字要求是正确、规范、美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训练和指导外,还可以在黑板报一角开辟写字专栏,让学生随时展示一下自己的写字风采,组织学生评议,让学生听听其他同学的建议,及时改进自己的不足。

三、设立小作家赏析专栏

教室在建设的时候,墙壁基本上是留白的,为的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后期可以尽情装饰和发挥。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留白处,设置一些专栏,让学生茶余饭后瞄上两眼,接受点语文新鲜内容。如教师可以设置“小作家”赏析专栏,即选择班内学生的优秀习作,教批改、学生认真修改、誊抄或打印后,张贴在专栏内,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再此基础上,定期组织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让学生从同伴的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感受榜样的力量,激发其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小作家赏析专栏是简便易行并且深受学生喜爱的,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被广大语文教师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

四、巧用黑板一角,设立每周一诗专栏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136首必背诗文。这些诗文被专家根据难易程度和内容不同,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年级和学期,实行分散背诵、积累的形式。要想既让学生背过这些诗文又不至于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必须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完成这些背诵任务。教师可以在班级黑板的一角设立每周一诗专栏,每周提前将一首诗文抄写在黑板一角,让学生自己找时间背诵,教师在学生背诵过程中稍加指导和督促。为保证背诵效果,教师一定要在每周拿出一定时间进行集中检查,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表扬完成较好的学生;对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让学生继续完成背诵任务。

五、创办班级小报,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班级文化除了以上张贴在墙壁上、抄写在黑板上以外,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就是编辑班级小报,展示班级和学生的风采。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好了,搜集资料、自行打印材料已不是难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家庭的辅助教育作用,创办自己的班级小报。为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办报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从稿件采用、页面设置、图文编辑、排版、发行等,教师只在最后对稿件的质量把把关,提提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让学生改进即可。班级小报完成后,要充分发挥它的宣传作用,让同学之间、家长之间,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在全校发行和推广,扩大影响力,从而达到宣传学生和班级的作用。

第9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中国画;对外传播

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融汇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被世人称为国画。中国绘画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是具有中国意味的艺术形式。

一. 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性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创

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多种手法,相对西洋画来说,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

1.中国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中国画讲究以形写形、比例匀称。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究焦点透视,也不强调自然界对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外物的肖似,而是讲究“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从而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景观,在观察认识当中,也不自觉地与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社会意识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1]

2.在艺术手法和艺术分科上,中国画有其独特特征。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主要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

3.中国画在构图、透视方法、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构图一般采用长卷或立轴,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采用散点透视,它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用笔和用墨,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方圆等变化,以表象物体的质感。而对于用墨,则讲求敷、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形体,烘染气氛。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材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

二、中西绘画在艺术观念上的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再现和写实,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还应该是文化观念的不同,这种文化观念上的差异直接影响绘画过程中对周围事物观察方式和表达方式。

西方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艺术以“模仿”为中心。总的来说,西方绘画直接反应人类社会,真实的表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反映社会演变,所以西方绘画可以称之为“艺术的镜子”。

中国画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偏重于主体精神的体现,也就是说画家自身的思想在绘画中占主要地位。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就是天人合一,自然、朴实、返璞归真为美,这个在中国华丽表现得非常突出。在材料和色彩的运用中,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运用科学的手法,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思考。[2]

三、中国绘画艺术的对外传播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人画家对西方绘画技艺的态度有褒有贬,贬多于褒。但是评价态度比较谨慎。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接触传统中国画后,他们对中国画法的看法,却基本持否定态度。在看待传统中国画上,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绘画是一些毫无生命力的线条的拼凑,中国人采用图画的范围极广,连工匠作坊都会画画,不过在制作时,特别是雕塑和画工的技艺,都不具备欧洲人所掌握技巧,或者不会运用透视法,所以中国画不大生动自然。

这一观念直至19世纪中叶日本的“浮世绘”在欧洲的传播,西方对东方的绘画艺术才有所改观。当时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日本展示出百余幅浮世绘作品,引起西方印象派画家的注意。他们发现浮世绘所描绘的内容不讲究透视,没有明暗对比,用线条来勾勒形象。而这正是传统中国画所影响的内容。所以,西方画家接受浮世绘的绘画理论,也就暗含了接受了传统中国画的部分绘画技巧和理论。通过浮世绘这一桥梁,西方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的认识逐步理智、成熟、完善。[3]

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国画的过程中,可以将“形”与“神”分越彩觥M夤人认为传统中国画没有写实,不讲究形似。那么,传播工作者可以引导外国观众先抛开“形”的问题,让他们在欣赏中国画时,可以参照西方现代美术的鉴赏方法。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徐悲鸿、和林风眠等大师借助西方绘画艺术和理念来改革传统中国画,使传统绘画艺术现代化。

四、结语

同时,中国画在国际上没有被叫响,或者影响力不高,主要是我们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一是我们自身不够重视。我国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中国画对我们习惯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讲,年代久远,曲高和寡。但是对外文化传播的工作者决不能妄自菲薄,甚至忽略、轻视传统中国画。我们是文明古国,最标志性的符号就是古董,就是文化遗产。而传统中国画则是最直观的名片。所以我们自身要重视起这门古老的绘画艺术。二是西方人对传统中国画理解有障碍,这就会导致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会自觉不自觉地掉入到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全球话语权当中。从而对传统中国画自身的历史文脉关注度就会降低。最终会失去我们自身的特色和个性。三是中国缺少足够分量的文化传播使者。西方全民信教,在这些国家诞生了职业传教士。他们在宣传本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时,不遗余力,甚至不辞辛苦深入到别国去。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许多外国学者也发挥了传教士的角色,他们积极地把本国的宗教、文化、制度传播到我国怼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付海菊;包永江;;由画入化――中西绘画背后的文化差异性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第10篇

一、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诗、词)的综合体

声乐艺术的整体构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除音乐、诗词外,还必须具有第三种因素,即演唱者,这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脱离了声乐艺术这个前提之后,歌词本身便可以诗或词的形式存在;音乐便以纯音乐的形式流动;而演唱者视为声乐艺术这一特殊表现形式而存在。

声乐艺术作为音乐的一个不同表现形态,首先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体,这也是我们一般认识中的声乐艺术的构成方式。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看,音乐与文学(诗、词)分属两个不同的艺术形态。音乐与诗、词都以时间的形式存在,即起始、、尾声,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唤起欣赏者审美体验的共鸣。

歌词要尽量避免使用生涩怪僻的字句与深奥难懂的词语;同时,也要接受声乐作品表演时间的限制,它与书面语言有着明显区别。诗、词语言的音调无确切的高低关系,音乐旋律却有相对准确的高低关系构成,诗、词语言主要功能是表义,音乐旋律主要功能是表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又是相辅相承,而不可分割的。

二、声乐演唱的过程是演唱者全面技能的施展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声乐演唱者需具备的素质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身体素质、音乐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歌唱表演是演唱者全面技能的施展,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标志着对演唱者乐感、表情动作、音乐联想、智慧,以及音乐感受等才能的全面考验。

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利于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和情绪。歌曲的情感和情绪两者是歌唱表演至关重要的因素。欲使观众从演唱中得到情感美的享受,首先要搞清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然后沿着情感和情绪的指引,而发生和发展歌曲的思想感情。从心理学角度说,歌唱是情绪和情感艺术。因为感情主要是通过感受来表达的,这种感受就是情绪和情感的内部心理状态。歌唱的情绪和情感是深入理解歌曲思想内容时产生的。可见,歌唱是以声音来表现情感的。

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能积极地影响和推动人的认知,激发想象与联想,提高思维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它符合人的审美意识由外在向内心深处发展的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的辩证统一,这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理解情境―获得感受―表达感情。

(1)理解情境:每一部成功的声乐作品都是既表达丰富的情感又孕育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情与理互相制约,互相渗透。情可感人,理可诲人。有着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扣人心弦的歌声常常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给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这不仅仅是因拥有高超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还是那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2)获得感受:获得感受不仅需要演唱者积累知识和阅历,甚至要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更多的是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与思想内涵的挖掘。

(3)表达感情:如果说理解情境,获得感受是演唱前的准备工作,那表达感情则是演唱者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最直接的体现演唱中的情感流露不仅要求演唱者技巧纯熟,更重要的是演唱者要将音乐融于心变成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自然地从心底里流出。

三、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

所谓二度创作,即声乐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过程。歌唱表演必须广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把歌曲的感情呈现给听众,使感情作用于听众的心和灵魂。所谓艺术处理,一是声音的变化对比表现在音的高低、强弱、刚柔,声音色彩等几个主要方面。二是速度变化对比表现有稍快的小快板,有节制的中板,以及渐快与渐慢、突快与突慢等。三是情绪的变化对比表现有:欢乐与激动的声音是响亮而有力的;忧郁与悲伤的声音是低沉而黯淡的;亲切与温柔的声音是纤细而委婉的等等。四是歌曲风格的变化对比。风格千差万别,主要表现在有地区风格、民族风格、国度风格等。

由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所以艺术家们的情感也一样必定独具个性。透过作品我们总能窥视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艺术家学识修养的体现,也是品德修养的体现;不仅是心胸、气度或意志的体现,更是人格的体现!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课程;职业素养;有效办法

中职学校的重要使命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术人才,而文化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责无旁贷。但目前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是否真正发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呢?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

一、目前文化课程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角度开展问卷调查笔者对所在中职学校部分学生职业素养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覆盖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程度、接受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学校文化课程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情况等方面。收回有效问卷197份,反馈出以下主要问题。(1)在了解什么是职业素养方面:仅14.7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74.62%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了解,10.66%选择不清楚。(2)在对自己的职业素养满意度方面:仅5.13%的学生选择了满意,63.4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31.42%选择了不满意。(3)在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接受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竟有高达69.54%的学生选择可以通过学校的文化课,有高达73.1%的学生认为文化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非常重要。(4)在学校目前文化课程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满意度方面:有高达62.44%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27.51%的学生选择不满意。学生对文化课程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有诉求,有效落实文化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任务要求迫在眉睫。2.从文化课教师角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某学校语文、英语、德育、数学四个学科的教师,回收调查问卷59份,回收率为100%。意在通过调查找准文化课程中存在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文化课教师在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1)在教师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了解程度方面:有20.34%的教师非常了解,67.8%的教师比较了解,11.86%的教师不太了解,大部分教师都对中职生职业素养有所了解,了解程度比较高。(2)在文化课程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高达85.76%的教师认为成效一般,有11.69%的教师认为较差。大部分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但培养成效不理想。(3)在文化课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上存在的困难方面:10.55%的教师欠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意识,50.85%教师不知如何契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入,20.34%的教师缺乏有效的培养模式方法,18.26%的教师提出没有明确的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文化课教师在开展职业素养培养时困难不少,需要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才能很好完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任务。

二、案例分享是提高文化课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办法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灌输理论模式往往效果不好,教师应该契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兴趣。而好的教学设计案例分享借鉴,又是帮助教师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办法。下面的教学案例分享以供教师借鉴。有的德育课教师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明白敬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把学生自由组合分成4个小组,每组利用10根面条、胶带、棉花糖,要求各小组10分钟内搭一个以棉花糖为顶的塔,看哪组搭得最高哪组获胜。学生对此兴趣盎然,活动后让学生反思讨论,在搭塔的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了职业素养的内涵,明白了敬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再从企业需求评价角度引申讲解职业素养的丰富内涵,明确具备什么职业素养的学生最受企业欢迎。有的语文教师以任务驱动法要求每个小组制作完成以“工匠精神”或“大国工匠”为主题的手抄报一份,要求主题突出,语言简练,材料丰富,设计美观,且要求小组成员介绍解说手抄报进行作品展示。实践表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了沟通、协作的能力。同时还很好融入了对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的教育渗透,比直接灌输职业素养的说教形式效果好。

三、进行课堂职业素养评价是教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

职业素养评价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通过评价反馈意在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意识,不断促进职业素养提升,使职业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首先,学生自评。每次课或一周要求学生进行一次自评,每项以分值的形式给自己评价打分。评价项包括本次课是否完成学习任务,是否与其他小组成员和谐有效沟通,是否坚持全神贯注听课,是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团队精神,完成任务时是否有责任心和荣誉感,是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担当并克服困难,是否在课堂互动中具有较强的参与表现力,能否做到管理自我遵守纪律,是否做到有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等。其次,教师评价。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打分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每个学生都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举足轻重,就像一面镜子,更能让学生认知自己职业素养的情况。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包括上课能否做到自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否做到保质保量,能否做到坚持不懈,能否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承担任务,能否与他人和谐有效地沟通,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否具备学习创新能力等。学期末学生要根据平时多次自评的数据完成自评报告,教师也要完成对每个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报告。积累中职三年的职业素养评价报告装订成册,形成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手册。学校根据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手册优先推荐优秀学生实习就业。课堂职业素养评价目的是使学生树立职业素养自主自觉培养的意识和并积极指导行动。

四、借助线上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学生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也成为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线上教学平台,购买职业素养方面的相关视频课程。这些信息化数字资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锦上添花。校企合作开发的线上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大大地拓展了学生职业素养学习的内容。例如,《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视频讲座,介绍作为一名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形象和礼仪》视频讲座,讲解在一个职场中人在职场中的形象和礼仪,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合乎职场的礼仪规范;《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视频讲座,强调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中国人的敬业精神与职业境界》视频讲座,讲解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职业困扰的心理调适》视频讲座,强调心理调适的重要性与方法;《职场关系和职业技巧探讨》视频讲座,讲解进入职场后如何处理职场关系等等。为丰富线上平台的信息化资源,教师积累上传教学内容中关于职业素养的视频资源,同时要求学生搜集上传关于职业素养的视频资源,还建议师生共同开发制作关于职业素养的校本视频资源。建成职业素养的相关视频资源库,供学生24小时随时登录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职业素养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登录平台学习视频资源的次数和时间情况,线上给出分数和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良性互动。

五、研究文化课教学内容中契合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体系是根本

中职学校德育、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如何在教学内容中找到职业素养培养的契合点,是教师备课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内容体系研究,使原有的碎片化职业素养教育成为内容广泛、学科交融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使不同学科文化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同向同行,才能真正体现职业学校的文化课程区别于普高的文化课的性质,最终实现中职文化课程对学生业职业素养培养的全方位一体化(见表1、表2)。中职文化课程职业素养培养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明确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向、任务、要求,教学的定位更加准确、明确,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参考。

第12篇

【关键词】行为文化;人文素养;关系;协调发展

"行为"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和心理学术语。在生物学意义上,"行为"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主要的手段,主要表现为生存行为。与"行为"相关的学科有行为生物学、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包括人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情感力量等,是一个人经过人文学科训练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密切相连,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是一种爱护人、关心人的精神。

行为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体的关系的反映,是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投射,行为文化着眼点在于人是工具,是从生物学意义上理解人,而人文素养的着眼点在于人是目的,是从人类本体主义立场理解人。

一、行为文化的概念溯源

行为文化源于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认知和社会行为关系的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把人当成生物的人,分析人的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心理发生机制。文化的定义有各种各样,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最为经典,他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是狭义的文化的定义,而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定义偏重于精神领域。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或"civilization","culture"有"陶冶、休养、栽培、培养"的意思,而"civilization"的词根是"civilian",本是"市民"的意思,是农村相对的一个概念。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行为文化通过规范一个人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组织和团体的要求,是对人身体的规训和惩罚。行为文化的目的在于增强个人对组织的认同,由于长期的规训,人的行为渐渐失去自主性,人的个性变弱或不复存在,人只表现出符合组织需要的某种行为模式。行为文化的优点在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组织可以以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文化,使本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从而增加自身的认同感(identification),从而表明自己组织是独一无二的。行为文化是一个组织整体发展的结果,是组织发展一定程度的产物。可见,行为文化具有两面性,其优点和缺点都是明显的。由于行为文化的实施对象是人,是一种逻辑实证的形式,要求每个人符合组织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的创造性。行为文化是对人的身体的一种行为规训,可以说是重理性,轻感性的,是对人的身体的压抑,不利于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其优点在于,可以增强组织的身份认同,凝聚人心,提高工作效率。

二、"人文素养"概念溯源

"素养"是一个人所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表现。一个人的素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的素养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是平素的修养。然而,人的素养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人的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受到人文学科的熏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素养,这种素养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成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的发展来提高的,但艺术教育并不等于人文素质教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文素养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培养,同时也是历史长期积淀的过程。人文素养通过后天的培养可以提高,并非一成不变。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不断进步的,同时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需要文学艺术教育来发展,是后天可以习得的,从而内化为人的一种血液,终身受用。

人具有个性,每一个人是一个宇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存在主义认为"他人即地狱"。人的存在是一种荒诞的存在,人的在世状态是"烦",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人会畏惧将来可能出现的某种情况,从而产生焦虑。为了实现天、地、神、人的和谐运动,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就需要培养人的人文素养,从而对抗技术统治和工具理性的统治。雨果说:"比天平更高的还有七弦琴。你的共和国把人量一量,称一称,随后加以调整;我的共和国把人带到蔚蓝的天空里。这就是定理和雄鹰之间的区别。"人文素养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使人获益无穷。

三、行为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行为文化是对人身体的规训,通过制度等惩罚性的措施加以实现,良好的行为文化有利于组织的健康发展,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归宿感,其缺点在于忽视人的个性,压抑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不符合人本身的自然规律的发展,这样的人是一种单向度的人,如同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零件,是一种标准化的生产,是大机器生产的产物。就像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所说:"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可见,对于梅花的违背规律的做法,结果使梅花都病了。而人文素养恰恰可以弥补行为文化的这种缺憾。因此,行文文化和人文素养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人文素养过于强调自己的个人利益,强调人的特殊性,这容易形成个人主义,危害他人的存在,不利于组织的正常发展,而行为文化正好可以矫正人文素养的不足之处。

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外在机制的干预,正确的行为文化可以抑制人的不良习惯的发展,使个人的发展同集体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从而使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最大化。行为文化和人文素养的关系如同水和火的关系,可以彼此取长补短。行为文化如果实施得当,将会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性中有许多恶的东西、惰性的东西和不良的东西,这就需要人们自己加以克服。有时候,自我监督机制失灵,就需要外在的力量加以干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倾向,这就需要发挥人的理性的力量。人的理性,从广义上说,属于人文素养,是人自身的免疫系统。而外在的干预机制如同药物,主要在于唤起人的内在免疫系统的机能,从而进行治病,祛除心魔,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外在机制过于强大,违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文素养将是扭曲的,平面的,没有生气的,是生病的梅花。而行为文化如果不符合人文素养的发展规律,必然会对人文素养起到反作用。如同药物过量,就必然会危及人体健康。因此,行为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能否提高人文素养,就看能否将这把剑运用得当。当人文素养和行为文化协调发展时,组织和个人都会得益,这样的人将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组织将是健康的组织。个人会以归属这个组织而感到自豪,组织会因为有这样高素质的成员而取得巨大业绩。

人文素养和行为文化的内在机制在于个人和组织的关系,这是人文主义和集体主义张力的表现。人文主义重视人,尊重人,在管理中以人为本,作风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顾及各方利益,从而有利于管理工作的推进。行为文化重在强调组织的集体利益,是组织对个人的要求,是一种符号化的形式。行为文化的发展与整个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长期积淀的过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培养成员良好的人文素养,要发展组织健康的行为文化,需要以宽广的眼界来看待这个问题,要明白人文素养和行为文化的各自职能及其利弊,从而克服其消极方面,发挥其积极方面,使二者协调发展。要认识到行为文化和人文素养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循序渐进,从而取得巨大成绩。希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盘散沙的局面,也不是单向度的人,而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人是目的,而并非手段,人是组织中鲜活的个体,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将会伴随着组织的发展而发展。

四、结语

行为文化是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文素养是文艺复兴后对人自身价值的发现,是对人的内在自然的认可。行为文化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只是以文化符号的形式展示出来,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人文素养是内在的,是人的重要品质,是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统一。行为文化是对人体的压抑和割裂,人文素养是对人体的解放。行为文化是理性的,人文素养是感性的,二者协调发展才能构成完整的个人,才能形成健康的组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泰勒.人类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