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8: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究其本质,是一种语言,以数字化为语素重新解构现实世界。当以通讯技术为首的现代科学技术超越式发展之后,以信息诠释创造为特征的信息技术迅速颠覆了整个世界,以及人类的观念。信息技术缩短了时空,丰富了现实世界,为企业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冲击。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必须向信息化寻求出路。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被提升至战略层面,投入不断加大,企业信息化理论迅猛发展完善。几十年来,涌现出了一系列成熟的企业信息化理论体系,比如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理论、电子商务理论、办公自动化理论等。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信息化产品,一些企业受益于这些产品,将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但是,大部分国内企业并未从中受益,甚至受累于信息化投入,无法获得预期收益。如何借助信息化实现企业管理上的变革、优化和提升,推动信息化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始终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不得不高度重视的课题和难题。
2破题
笔者认为,国内企业信息化成果之所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在于信息化建设理念偏颇,以及信息化技术人员匮乏。目前,信息化理论基本聚焦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电子商务,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对于信息化工作本身却少有涉及。再者,国内的信息化人才多偏于技术,工作缺乏规范,团队合作意识差,在技术与现实之间建构平衡的人才奇缺。鉴于此,2012年底,中国铁路物资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司”)提出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开发了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统,一是探索信息化工作本身信息化理论体系,以及北京公司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二是借助信息化工作系统的实现,明确信息工作规范,建立共享机制,以成果倒逼,培养北京公司信息化人才。
3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统介绍
3.1系统简介
为规范信息化的日常工作,使信息化工作“有记录、可跟踪、便查询、能管理”,北京公司自行研发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统,功能包含了耗材管理、维修管理、软件管理、结算管理、运维管理、网络安全、机房管理、网站平台、设备管理和报表管理等信息化工作模块。信息人员将日常的工作记录下来,一方面,在形成具体工作规范的同时,增强了信息管理的可视性,便于了解企业信息系统和信息行为;另一方面,也可形成有效的信息知识库,有利于信息人员及时查询参考,从而提高信息化工作效率与质量。
3.2系统设计
3.2.1功能模块设计。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统是基于开发工具OracleAPEX开发的。OracleAPEX,全称是OracleApplicationExpress,是为Oracle数据库设计的一种基于网络浏览器的快速应用开发工具,它采用WEB开发界面及申明式的框架结构,通过向导功能创建、修改、查询、删除Oracle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完成提取、校验、转换等相关操作,最终以报表、表单、图表等形式将结果呈现在网页上。
3.2.2安全性设计。系统采用创建APEX用户账户来管理现有用户账户和更改用户口令,将用户账户分为工作区管理员、工作区开发者或最终用户,并创建用户组限制对应用程序各个部分的访问。在应用程序中创建验证方案及授权方案,以实现应用系统的安全性设置。验证方案用于用户登录时用户名及密码的验证;授权方案用于用户权限的设定,实现登录人员根据其编辑、查看、管理员权限属性,访问控制相应内容。
3.3系统功能介绍
3.3.1耗材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管理。耗材管理和设备管理是根据公司《计算机设备管理办法》相关要求部署的,功能包括耗材和设备的出入库操作,耗材的库存情况,设备的调配、修复、报废、售出等记录。结合耗材的领用登记制度和设备的购置流程规定,对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保证计算机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和使用,保障公司经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软件管理是根据公司《软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开发的,功能包括软件介质的入库、分配与交回管理、软件的报废、软件正版化检查等。通过此模块,可以对已有的软件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此提升正版软件的利用率与整体效益,保障正版化工作顺利推进。
3.3.2维修管理、结算管理。维修管理主要用以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后经修理恢复正常运行时建立的维修台账。在系统中维修和设备相关联,在设备详情中也可查询到设备的维修历史记录。结算管理主要是耗材、设备、软件等采购结算事宜。结算信息包括物品名称、供应商、数量、单价、采购日期、结算日期等。
3.3.3网络安全、网站平台。网络安全模块根据制定的网络可用性指标记录每天的网络情况,以及对公司WIFI设备和关键网络设备配置信息的维护。网站平台模块用于记录北京公司网站及行业信息短信群发功能的日常巡检情况。通过这两个模块,可以对公司的网络、网站平台日常运行情况进行管理和总结。
3.3.4机房管理。机房管理模块主要用于计算机房日常巡检工作、UPS设备电源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视频会议调试和参会管理等。通过此模块,可以方便管理机房运行情况、机房动力及室温稳定情况、UPS电源设备运转状况,以及视频会议的管理等。
3.3.5运维管理。北京公司一直将信息系统的运维工作视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注重体系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运维知识的积累。运维管理模块将日常运维操作信息化、运维经验知识化,通过构建运维知识库,便于运维人员及时查询参考,提高了信息人员运维水平和运维效率。
3.3.6报表管理。报表管理模块展现各功能模块的明细和汇总查询的结果,由耗材报表、维修报表、软件报表、运维报表、网络报表、机房报表、网站报表和设备报表组成。APEX可以方便地构建数据库数据报表应用程序,快速生成显示SQL查询的HTML报表,还能以HTML、PDF、RTF(兼容MicrosoftWord)和XLS(兼容MicrosoftExce)l格式下载和打印报表。
4系统应用情况
一、基本情况
年,全局共信息58条。其中,工作动态15条,政务公开4条,图片信息10条,工作制度16条,办事指南7条,通知、公告1条,政策法规5条。
二、具体做法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构。
年,我局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工作管理,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管理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各科室具体承担相应的职责,并落实相应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一是认真学习、交流。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组织人员赴省管局就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学习提高。
二是积极参加集中培训。我局安排人员参加了市政府信息化工作管理办公室举办的信息化工作培训会,掌握了具体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参加了省委党校组织的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培训。
(三)完善制度,建立渠道。
一是完善工作制度。按照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局实际,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制度、上网信息管理规定等相关工作制度,保障了全局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网。开通了机关事务管理局信息公开网页(),设有“机构职能”、“领导分工”、“政务公开”、“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工作动态”等栏目。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形成规范的信息公开网站体系。
三是及时报送信息。按照市信息化工作管理办公室要求,每周及时报送信息1—2条。
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会计造假;内部控制;防治措施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相继问世及其在会计信息处理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快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效益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会计的研究领域、深化了会计理论探索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为会计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提供了便利的方法。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在中外企业、上市公司实行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会计系统客观存在的安全缺陷进行的违纪、违法和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信息化条件下财务造假与舞弊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和主要作法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是指某些人员为了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在使用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时,利用业务便利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偷窃等故意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作法主要包括: 非法篡改业务数据, 在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 通过虚构、修改、删除会计数据等手段来达到舞弊目的;非法篡改财务软件应用程序或数据文件;非法修改、截留、销毁输出的财务报表;其他非法手段, 如冒名顶替、盗取密码或利用网络黑客程序非法进入、拍照、拷贝、仿造或利用终端窃取会计信息等。
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软件自身并不完善, 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缺陷
由于各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开发方式不同,种类繁多,给会计信息化的舞弊行为创造了便利条件。就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而言,目前市场上就有数百种之多,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功能结构和用法各不相同,其内容设计和售后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网上交易、网上会计还存在一些漏洞,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外泄或财务系统遭到攻击。有些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的财务软件在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上更是存在很多不足和隐患,如:系统源程序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容易被修改和盗用;财务软件系统功能不全,很多都缺乏完整的操作日志,权限混乱、责任不清等。
(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很多单位领导也知道会计工作信息化的优越性和必然性,但是对具体的信息化过程不甚了解,对会计信息化给单位财务工作带来的新方式、新问题认识不足,甚至有些领导认为,会计信息化也是换汤不换药,不加改革,还用以往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结果使财务工作一团混乱,漏洞频出。二是缺乏有效地系统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财会部门不能做到专机专用,财务人员不能正确操作计算机,造成系统内部数据的破坏或丢失, 影响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三是财务人员岗位分工不清, 没有严格的授权制度。实行信息化后, 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均被计算机和程序所替代, 应该及时调整,按照软件的要求和单位需要,重新设置会计人员的岗位和权限,做到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否则就会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薄弱, 操作人员可能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 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 以达到舞弊目的。如总账和明细账都由计算机根据审核后的会计凭证自动登记和归集, 取消了手工条件下两者的核对工作等等。而不少单位没有及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此加以约束。四是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有其特殊方式,应该建立完善地管理制度,采取新的保密措施。常见的会计信息备份不及时,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不能及时归档, 或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 或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等, 都可能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
(三)财务人员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欠缺
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到今天,会计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大多以网络形式进行,这要求财务人员既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 还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技术。而目前一般会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的不够透彻和熟练, 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认识不足, 对财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 对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
(四)内部审计监管不力
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疏忽大意或对系统了解不透, 不能及时发现软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使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解决。尤其是上市公司或集团公司,由于组织庞大、系统繁杂、会计信息来往频繁,更容易出现舞弊现象。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工作本身不是太了解, 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不熟悉, 或对远程审计等手段陌生,因此对出现的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五)财政、税务机关等业务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目前看来,一些业务主管部门对会计信息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以税务机关为例,只是利用现代化手段部分地实现了网上或远程报税,却没有启动远程监管或远程稽查,对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和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对一些单位的舞弊行为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和警告。
三、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的防治措施
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给组织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利用ERP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现象必然会有所增加,甚至花样翻新。虽然这些舞弊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有较高的智能化, 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就可以起到提前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一)选择适合自己单位特点的财务软件
在购买财务软件或管理软件时,结合本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尽量购买市场上开发比较成熟的通用商品化软件。 购买后, 应先进行一段时间的不间断试用,尤其注意整个系统的权限设置、初始化设置、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完善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与商家联系解决。
(二)提高组织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财务部门应该利用一切方法,向单位领导说明会计信息化给单位财务工作带来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防治建议,让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调整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范与控制能力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基本工作规范》中指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 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单位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针对专业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既要有严格的授权控制,如通过对不同人员权限的分配、设置密码等手段对上机操作和动用系统资源加以控制,必须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操作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 不允许软件开发人员有会计记账、修改、出纳等权限等;又要有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如按内部牵制原则实行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互相制约、互相监督, 从而防止工作差错或故意舞弊等现象的发生。
此外,制定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和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等保证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完整准确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着力培养复合型的财会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全社会都应着力培养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专业管理人才,即“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 以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同时,财会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既要有良好的职业能力,也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对现代化会计人才的必然要求。
(五)加强审计监督,尤其是内部审计监督
加强审计监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这要求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系统本身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 并审核和评估其程序的合法合规性。二是审计监督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第一时间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完善内部控制与牵制制度;三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加强对舞弊手法的甄别能力, 同时要加快审计电算化、信息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以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审计和全面监管的要求。
(六)加强外部监督
根据集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相关要求,联交所在紧扣功能服务升级,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围绕民需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服务机制,在为市民办事服务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拿出的具体举措如下:
1、制定和落实《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措施:深入开展服务质量重点攻坚行动,开展“党员亮身份、服务塑形象”暨“两岗一号”创建活动,加强党建与服务双促双融。以深圳市“质量月”和集团“服务质量月”为契机,设立公司“服务质量月”组织服务质量专题文化活动。深入推广品牌,以共同市场为理念,打造“以深圳为中心”的产权交易战略联盟,使具有交易特色的优质服务文化厚植于全体员工。
成效:2021年3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2年具体落实。2021年4月优化内部服务工作方案,6月15日前完成流程优化成果文件,9月15日前完成优化后的工作流程培训,10月31日前公布优化内部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全面梳理优化工作流程,完善监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2、建设服务热线、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措施:拓展监督渠道,开通“服务热线”和“投诉专线”,实现一线接通,建立服务监督评价体系。对服务单位不定期开展服务质量审计与评价,督促落实问题整改。成效:投诉专线已开通,服务热线正在筹划,已与电信服务商进行初步接洽。
3、其他便民举措。完成《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和《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办法(试行)》起草;推进业财融合系统、小汽车增量调控竞价系统云灾备信息化建设和资金融通平台二期建设,其中业财融合系统已完成招标采购工作,小汽车增量调控竞价系统云灾备信息化建设正开展需求调研。
一、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和主要作法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是指某些人员为了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在使用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时,利用业务便利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偷窃等故意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作法主要包括:非法篡改业务数据,在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通过虚构、修改、删除会计数据等手段来达到舞弊目的;非法篡改财务软件应用程序或数据文件;非法修改、截留、销毁输出的财务报表;其他非法手段,如冒名顶替、盗取密码或利用网络黑客程序非法进入、拍照、拷贝、仿造或利用终端窃取会计信息等。
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软件自身并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缺陷
由于各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开发方式不同,种类繁多,给会计信息化的舞弊行为创造了便利条件。就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而言,目前市场上就有数百种之多,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功能结构和用法各不相同,其内容设计和售后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网上交易、网上会计还存在一些漏洞,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外泄或财务系统遭到攻击。有些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的财务软件在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上更是存在很多不足和隐患,如:系统源程序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容易被修改和盗用;财务软件系统功能不全,很多都缺乏完整的操作日志,权限混乱、责任不清等。
(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很多单位领导也知道会计工作信息化的优越性和必然性,但是对具体的信息化过程不甚了解,对会计信息化给单位财务工作带来的新方式、新问题认识不足,甚至有些领导认为,会计信息化也是换汤不换药,不加改革,还用以往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结果使财务工作一团混乱,漏洞频出。二是缺乏有效地系统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财会部门不能做到专机专用,财务人员不能正确操作计算机,造成系统内部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影响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三是财务人员岗位分工不清,没有严格的授权制度。实行信息化后,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均被计算机和程序所替代,应该及时调整,按照软件的要求和单位需要,重新设置会计人员的岗位和权限,做到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否则就会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操作人员可能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以达到舞弊目的。如总账和明细账都由计算机根据审核后的会计凭证自动登记和归集,取消了手工条件下两者的核对工作等等。而不少单位没有及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此加以约束。四是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有其特殊方式,应该建立完善地管理制度,采取新的保密措施。常见的会计信息备份不及时,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不能及时归档,或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或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等,都可能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
(三)财务人员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欠缺
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到今天,会计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大多以网络形式进行,这要求财务人员既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技术。而目前一般会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的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认识不足,对财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对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
(四)内部审计监管不力
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疏忽大意或对系统了解不透,不能及时发现软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使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解决。尤其是上市公司或集团公司,由于组织庞大、系统繁杂、会计信息来往频繁,更容易出现舞弊现象。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工作本身不是太了解,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不熟悉,或对远程审计等手段陌生,因此对出现的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五)财政、税务机关等业务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目前看来,一些业务主管部门对会计信息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以税务机关为例,只是利用现代化手段部分地实现了网上或远程报税,却没有启动远程监管或远程稽查,对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和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对一些单位的舞弊行为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和警告。
三、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的防治措施
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给组织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利用ERP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现象必然会有所增加,甚至花样翻新。虽然这些舞弊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有较高的智能化,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就可以起到提前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一)选择适合自己单位特点的财务软件
在购买财务软件或管理软件时,结合本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尽量购买市场上开发比较成熟的通用商品化软件。购买后,应先进行一段时间的不间断试用,尤其注意整个系统的权限设置、初始化设置、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完善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与商家联系解决。
(二)提高组织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财务部门应该利用一切方法,向单位领导说明会计信息化给单位财务工作带来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防治建议,让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调整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范与控制能力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基本工作规范》中指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单位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针对专业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既要有严格的授权控制,如通过对不同人员权限的分配、设置密码等手段对上机操作和动用系统资源加以控制,必须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操作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不允许软件开发人员有会计记账、修改、出纳等权限等;又要有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如按内部牵制原则实行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从而防止工作差错或故意舞弊等现象的发生。
此外,制定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和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等保证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完整准确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着力培养复合型的财会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全社会都应着力培养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专业管理人才,即“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同时,财会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既要有良好的职业能力,也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对现代化会计人才的必然要求。
(五)加强审计监督,尤其是内部审计监督
加强审计监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这要求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系统本身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其程序的合法合规性。二是审计监督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第一时间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完善内部控制与牵制制度;三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对舞弊手法的甄别能力,同时要加快审计电算化、信息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审计和全面监管的要求。
(六)加强外部监督
按照卫办发[2003]74号《通知》精神,卫生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再次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直属单位认真遵照执行,以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卫生事业加速发展。
各地要根据《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及业务需求,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要严格遵守:“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既要满足近期的目标与任务,又要兼顾未来的开拓与发展。
《通知》敦促各单位及时将卫生信息化工作要点、工作步骤和进展情况上报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保证《规划》所制定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与实施,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各级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卫生化对于降低整个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明确需求、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要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要把信息化建设投资纳入卫生事业经费预算,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专项投入,专项使用。同时,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信息化建设投资应仿照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建立审批制度,选择先进、适用的软硬件产品,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努力实现以信息化投入促进效益增长,以效益增长加大信息化投入的良性循环。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发展要求,以职能转变、政务公开、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的,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网站和数据库建设,集成和优化卫生信息网站资源,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卫生政务信息。
同时,要加快卫生信息化标准制定,建立、健全卫生信息化建设规章和政策,创建良好的卫生信息化发展环境。各地各级卫生机构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务必本着“标准先行”的原则,避免由于标准不一、各行其是而造成的失误与损失。
关键字:信息系统工程 工程监理 标准化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简介
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在政府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且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
信息系统的工程监理是一种基于信息化建设专业评估、过程控制、系统评测和技术调研的服务模式,它贯穿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各个环节,对项目的投资、工期、质量、合同等多个目标进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其最终目的就是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工程的建设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工程风险。监理方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在项目过程中不仅承担项目质量把关协调等工作,能够客观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针对项目参与方较多的大型信息工程项目,协调作用日益突出。同时监理方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方,在项目过程中不仅承担项目质量把关协调等工作,还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也是目前工程监理逐步代替专家咨询制的一个原因之一。
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与标准化
在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实施信息系统工程是努力实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由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高风险的特点,科技含量高,所涉及的领域宽广,很多业主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不多,缺乏自身对信息系统工程控制能力,这就使得业主和承建方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很难保证工程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许多业主单位对由专业的第三方监理单位对信息系统工程进行监理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信息技术标准是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开展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当业主与承建单位签订了建设合同后,监理人员就需依据法律法规、合同和技术标准监督和管理项目的实施,公平、客观、独立地协调和解决各种问题和分歧。在信息系统工程所涉及的法规、标准、规范比较多,但目前很多标准特别是软件工程标准都滞后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因此,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与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标准化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提高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率、工程质量、技术性能的可靠保证。
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标准化现状
从2002年12月,原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2002]570号)以来,全国各地相继推广和普及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制度,并相继出台了文件和政策,推动信息化工程项目实行监理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已经看到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目标控制能够发挥重要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理念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知和接纳。但是,由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起步较晚,除了原信息产业部颁布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资质管理办法》和《资格管理办法》等规定、办法外,以及极少数个别省市出台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规范,在国家层面上还没有制定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相关监理工作标准、质量标准、监理规范,也未对业主行为进行明确的规范,目前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中,只能参照建筑或其它行业监理的相关标准、规范。由此可见,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主管部门应适时推进并制定相关法规与标准规范,引导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向着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推进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标准化进程。
4、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标准化的问题分析
4.1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对标准缺乏了解,参与度较低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自身能力的差异,监理标准化整体结构出现分化:一类是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重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的标准化工作,形成了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实力强大的监理标准体系。其监理业务规模较大,管理规范,能集中在某一项或多项专业工程领域,从事着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选择承包商、监督管理施工、直至工程竣工验收甚至包括项目后评估的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另一类是完全不了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标准的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其监理工作主要在施工现场实施旁站、或仅仅实施施工阶段的质量、投资、安全等某一专项监管的监理人员。
4.2标准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实践的需要
从现有的信息系统监理规范和标准来看,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按照相应的信息系统工程的特点及其对应的标准,粗略介绍该类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任务和要点,并套用通用监理规范和标准,以指导实际的监理工作,但在现实监理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和对具体监理项目的适应性。
4.3标准体系不够完善,配套标准不够健全
信息系统监理的主要业务范围涉及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资源系统、信息应用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根据国内信息系统监理的实践来看,信息系统监理涵盖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结构化布线工程、智能大厦工程、软件工程、系统集成工程以及有关计算机和信息化建设的工程及项目。当前,我国尚无一套完善的信息化项目监理制度,相应的监理法规、监理内容、收费标准等也都没有制定,特别是收费标准问题,大多数用户采用协商解决。因而影响了监理工作标准体系的建设,所形成的标准较少,配套标准实施工作困难。
5、推进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标准化的策略
5.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形成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服务市场。随着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全社会信用意识真正的深入人心,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应逐步退出具体而细微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自身的调节作用,在规范政府管理职能的同时,注重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5.2做好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
一方面加强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标准化知识培训,使得标准化工作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具有专业性强和风险大的特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标准化,以及监理执业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应当是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5.3积极健全标准体系
信息系统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工程项目,其是一项高知识密集、高风险、高智力的劳动,给监理工创新的成分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少,导致现有的监理标准和制度不能约束创新的脑力劳动。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工程需要结合不同行业特点、企业战略和管理流程等,而不同行业的标准、建设项目特点等也给监理标准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所以要加快并积极健全信息系统建设的规范及详细的成套标准,形成丰富的可供监理人员对项目监理和控制提供参照的依据和标准,充分发挥标准体系及标准化的效果。
6、结论
我国信息系统监理事业发展几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在信息化建设项目监理过程中,标准化工作在思想认识、实际操作中等诸多问题。但在信息系统监理行业推行标准化,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做好标准实施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等措施,确保我国的信息系统监理事业做稳、做实、做大,做出我国的监理和咨询品牌。
参考文献:
[1] GB/T19668-2008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 邓州,我国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误区[J],标准科学,2010(2)
[3] 徐全平、葛乃康,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简介[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4)
摘 要 处于“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信息的迅猛发展既带动了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环境、公众参与方式的变革,也给工会联系职工、服务职工带来了更多机遇、更多挑战。本文从研究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优势入手,对企业数字化工会建设现状进行介绍,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索了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和改进数字化工会建设的对策,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稳定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 工会 理论 实践 研究
一、数字化工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数字化工会建设是推动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煤炭企业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职工队伍结构呈现出新变化新特点,职工利益诉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出多元务实的趋势。
(二)数字化工会建设是工会密切联系职工的新渠道
经济新常态下,职工的利益诉求多样化对工会服务职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数字化工会建设,建立工会与基层、工会和职工之间联系互动,可以及时了解各基层工会的动态信息、职工的思想动态,将职工真实的利益诉求反映到相关领导和部门,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防止群体性上访事情发生,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工会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数字化工会建设是提升工会干部素质的现实需要
工会组织如何把握新趋势,找准工会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有效结合点,使工会工作更好地服务企业改革发展、服务职工群众,都离不开数字化的运用与实践。
二、神宁集团数字化工会建设情况
(一)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夯实工会基础管理
围绕央企一流数字化工会创建目标,注重基层基础建O,研究制定了《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创建“三型五家”工会实施办法》、《创建“三型五家”工会考核细则》、《车间工会规范化建设手册》、《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工作及民情周志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通过管理制度,不断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突出维权服务,积极推进集团、基层、车间、班组四级工会联建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创建,全力打造“安康、民主、文化、和谐、活力”五位一体职工之家。
(二)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强化数字化工会管理平台创建
为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神宁集团工会将数字化工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2013年研发了数字化工会信息平台,该平台依托和分享集团公司完善的内部局域网资源,利用一网(局域网工会网站)、一厅(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网上展厅)、一刊(《宁煤人》数字期刊)、一平台(工会业务办公平台)的媒介融合,初步形成了实体、网站、微信“三位一体”的工会数字服务平台,走出具有神宁工会特色的数字化工会建设之路。
1.业务办公平台。一是从创建“三型五家”工会出发,研究开发了涵盖组织业务、经济保障、宣传教育、女工工作、帮扶中心、协同办公6大六大业务领域的31个一级模块、77个二级模块和39个三级模块的工会业务办公信息平台。二是创新工会业务考核模式。依托工会数字化平台,采取网上查阅和集中总结讲评的方式进行年度综合评议,形成工会年度工作考核=上半年考核成绩×30%+(基层互评×20%+年终网上考核成绩×80%)×70%的工会年度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网络进行电子化、数字化的考核,实现集团工会与基层工会的工作交流互动和数据汇总,建立工会工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工作部署平台和业绩考核平台。
2.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网上展厅。一是为更好地推广应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为职工搭建更广阔的创新交流平台,工会创建了职工经济技术网上展厅。二是制定了《神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网上展厅管理办法》,以制度强化数字化工会创建成果应用,规范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在网上展厅展示的流程和标准,确保了网上展厅所的创新成果的质量。
3.热线电话和民情周志。2013年,集团工会下发了《工作及民情周志管理办法》文件,规范了基层工会建立职工服务热线电话和工会主席民情周志,形成了热线电话工会主席周阅签、月汇总、季整理上报制度,健全了热线电话和民情记录,做到了闭环管理。2016年上半年,各级工会接访处理涉及职工利益的来访、来电、来信225案次、246人次,查民情、听民声、想民难,畅通了职工利益诉求渠道。
4.电子困难职工档案。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掌握各基层工会在平台上填报困难人员各类统计报表和困难人员档案录入、困难帮扶、大病救助、金秋助学、结对帮扶等情况,按照自治区总工会规定的困难员工标准,做到致困原因清楚,脱贫措施明确,帮扶救助到位,档案更新及时,最终达到数据精准,帮扶精准的目的。
5.微信公众号。面对职工思想多元化的进展和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集团工会依托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媒体,积极探索并创建“神宁工会”微信公众号,设立工会动态、劳模风采、媒体声音等多个栏目,及时展示工会工作动态、便民信息,虚心接受公众监督、吸纳职工意见和建议,打造一个工会工作者与职工共同参与、共同交流的信息共享平台。
(三)创新思维模式,锻造复合型工会人才队伍
在数字化的经济时代,信息思维素质和信息思维能力已上升为工会服务职工能力的主要要素。为此,神宁集团工会不断强化工会干部的信息思维方式,增强其信息意识,要求工会干部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掌握信息知识,加强网络安全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其信息思维能力,切实把工会系统信息素质这块“短板”补上,进而全面有效提高工会服务广大职工会员的能力。目前,工会干部共计288人(专职276人,兼职74人),覆盖集团、基层、车间、班组四级工会,其信息思维素质和信息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数字化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在硬件配置上,机关不存在问题,但在车间、班组工会电脑数量不足,一台电脑供好几人用,专兼职工会工作人员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录入工会信息和数据。职工人手一台更难,全员使用数字化工会系统,更好地为职工服务还需进一步努力。
2.在持续改进上,数字化工会信息平台中有很多业务需求需要完善。如组织状况统计、计划生育工作统计,特别困难职工情况统计与区总、全总数据不链接,重复工作,不能实现三级工会录入、二级工会利用、集团工会统计和导出功能,真正起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需要不断改进。部分工会干部对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认识掌握不够,对年轻职工的思想特点了解不多,微信内容的策划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工会工作的发展和职工群众的新期待。
四、新媒w环境下加强和改进数字化工会建设的对策
1.加大数字化工会投入。加大工会数字化宣传力度,要广渠道、多形式地宣传工会数字化平台建设成果以及工会服务职工的新举措,提高职工群众对数字化工会的知晓率和认同度。设立数字化工会建设专项经费,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突出服务“软件”建设。
第一条为适应我局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确保计算机设备及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有序、高效,并规范计算机使用人员的操作行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计算机包括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计算机。本办法所指的网络包括外网、内网和专网。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组织和监督信息化建设,研究、决策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编制局信息化工作规划、计算机日常管理和培训;各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购置、开发、使用、指导和咨询;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选型、安装、维修;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供应、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计算机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遵章使用计算机及网络,并对本科室人员执行有关计算机管理规章制度负总责。
第五条各科室设兼职计算机管理员一名。计算机管理员在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具体负责本科室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日常管理、简单维护、故障报修、各类软件的使用指导、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以及与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络工作。有关计算机管理员的具体工作,按照《*市审计局科室计算机管理员职责》执行。
第六条计算机使用人员负责保管好自己的计算机和随机配件,遵守操作规定,定期进行查毒杀毒、内部磁盘整理、外部污垢清理等维护工作。笔记本计算机使用人员要妥善保管随机资料和配件,遇调机时要完整交回原套资料和配件。
第三章计算机的使用规定
第七条计算机开机时应先开外部设备,后开主机,关机时顺序相反。一天工作结束后,应切断总电源。
第八条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放置位置应相对固定,未经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不得随意挪动、拆装,以免损坏设备。
第九条计算机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自行更
改系统设置、修改CMOS参数、增删系统文件、私自更新版本,防止由此造成计算机瘫痪、设备故障、设备损坏、机内信息资料丢失或破坏。
第十条计算机使用人员应定期对重要文档进行备份,以免造成重大损失,定期对过期文档进行删除,以保证硬盘的使用空间。
第十一条计算机都要安装瑞星网络版客户端软件,及时升级保持最新版本,如使用其他杀毒软件,务必要每天升级,保证查毒性能。计算机中还要安装木马专杀软件或安全卫士,定期或特定日对计算机进行木马、病毒查杀毒操作,以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各科室应遵守有关保密安全规定,计算机内不得保存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信息,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安全按照《*市审计局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使用外来数据盘,必须先检测、清除病毒后方可使用。如遇无法清除的病毒,应及时与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以免病毒侵扰计算机及网络系统。
第十四条计算机使用人员在工作时间里应使用与审计工作相关的软件,不得将计算机用于非工作内容。严禁计算机使用人员私装、私卸计算机软件(如游戏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等)。
第十五条外单位人员以及本局人员家属,未经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不得使用本局计算机及附属设备。跨科室使用计算机设备的,需征得该科室负责人同意。
第十六条笔记本计算机不得存放在被审计单位,不得让被审计单位人员使用本局的笔记本计算机,谨防审计信息泄漏。
第十七条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遇无法自行排除的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暂停工作,并及时向本科室计算机管理员报告,先由科室计算机管理员协助解决;仍不能解决的,则由计算机管理员将发生故障的过程、原因做一个详细说明,经科室领导审批后,报送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业人员完成对故障的分析判断,或进行维修排除、或提出修改意见、或对外联系处理,并将申报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备案。
第四章网络信息系统的使用规定
第十八条计算机及系统设置参数(如用户帐号、登录口令、IP地址、系统路径、远程拨号号码等)为局内部工作秘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外泄露。
第十九条严禁窃用他人口令登陆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不得在他人已登陆的情况下使用系统,若需使用必须首先退出他人帐号后,并以自己的用户名重新登陆,工作完毕后应立即退出,以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有序。
第二十条计算机使用人员必须及时处理本人公务电子邮件,凡需要保存的文件应下载到本地机。
第二十一条网络操作时不得随意运行、修改有关调整系统
设置的软件。开设共享目录时,应注意设置访问控制口令(如共享打印机),并在完成工作后立即关闭共享,以保证本地机文件的安全与保密。
第二十二条有关局门户网站的管理办法,按照《*市审计局门户网站的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有关网络管理员岗位的具体工作,按照《*市审计局网络管理员工作职责》执行。
第五章硬件设备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采购,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由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与协调。
第二十五条各类硬件设备的配备、调度、报废应遵循先进与实用、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由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论证、计划、选型、调配、审核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各业务科室若有增添、维修、报废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需求,先提出申请,后由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级领导的意见统一安排办理。
第二十七条新增设备时,由局办公室负责办理固定资产登记,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科室交接设备时,需办理领用登记手续。
第二十八条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非正常途径
增配的设备,经确认可能会对计算机及网络造成影响的,有权将其卸下,并通知所在科室。
第二十九条凡未经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私自增配计算机或设备,引起系统资源冲突,造成计算机故障的,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条计算机使用人员应定期对所使用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包括硬盘的整理、设备的除尘等,以保持设备的清洁、完好。
第六章系统及应用软件的管理
第三十一条计算机的系统及应用软件的配备、开发、安装、使用必须与工作相关,各科室专用软件的购置、开发应报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立项。
第三十二条通用软件由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负责组织安装。特殊专用软件安装应由需求部门向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由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审核、安装、备案。凡因擅自安装引发的故障,自负其责。
第三十三条各科室需要引进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应向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提交书面申请,由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申请的科室进行磋商,经调研与论证,并提出建议,报局领导审批。
第三十四条各业务科室需要自行开发小型专用辅助审计
软件,应以书面形式向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并提交初步的需求说明。如开发工作涉及相关科室,涉及科室应予以配合,以保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十五条提倡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工作需要开发适用的小型应用软件,并对有关人员给予奖励。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开发成果组织技术鉴定,并向局领导提交鉴定报告。
第三十六条遵守国务院《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本局引进或开发的各种计算机软件不得私自复制、解密,未经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不得外借,禁止使用盗版软件。
第七章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第三十七条局办公室为计算机低值易耗物品核算的监督部门,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计算机低值易耗物品计划、采购、建帐与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
第三十八条计算机低值易耗物品包括软盘、优盘、移动硬盘、鼠标、插座、墨粉合、色带、打印纸、杀毒软件、及价格低于2000元以下的小型设备等。
第三十九条各种低值易耗物品的发放标准和使用期限由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科室计算机管理员领用时要登记,使用时要爱惜、节约。计算机使用人员调离本局时,须归还使用物品的原物,否则按规定折价赔偿。
第八章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十条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科室提出的各种申请应及时处理。对通用软件安装,软硬件故障的判断、排错等进行常规处理,同时记录备案。对于短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应提出解决方案并通知申报科室。对于需要外修或更换器件的设备,在及时向申报科室说明的同时,积极与维修单位联系。
第四十一条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为各业务处提供有关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最新信息、技术咨询,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烟草商业系统分公司法人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41-01
实施分公司法人一体化,是烟草商业系统改革的方向。实施分公司法人一体化后,将全区烟草公司所有的人、财、物统一起来,综合利用,必将克服条块管理、各自为政的弊端,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局面。目前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如ERP系统,为这一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支持。表现如下:
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成了行业广域网和企业内部局域网,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实现迅速及时的下达指令、上报数据创造了条件,也为发挥集团优势,综合利用各单位资源提供了便利。利用行业局域网,充分发挥分公司的管理职能,建立涵盖各级经营实体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应以现有的模块为基础,加强人、财、物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1 建立详细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
目前,烟草商业企业的人才建设现状堪忧,主要表现在企业急需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体现在企业员工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普遍较低,尤其运用信息化技术落后严重,导致我们干同样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员与要素,成本居高不下。为什么会产生以上问题呢?这是由于我们的企业没有意识到人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与储备上滞后了。这已严重阻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人才,是推动我们企业发展最为紧迫和必要的工作,如今唯有迎头赶上。IT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平台,只要我们加紧人员培训,提升员工信息化建设素质。
1.1加强人员培训。首先要求企业内部各层级的人员必须接受:管理信息化的观念,理解企业的管理特性,增强实施信息化时应具备的观念与战术战略;其次促进员工对信息化工作原理的认识与理解,改进在现有工作条件下固有的工作方式,学会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开展工作;再次是设计与创造在信息化管理条件下的措施和办法,为员工顺利合理开展信息化工作提供支持;第四设置培训目标,选定培训方向,强化技能考核,达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程度,保证企业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第五创建人力资源数据库,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搭建平台。
1.2实施持久管理。信息化的开端必然带来各种冲突:新旧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冲突、新旧工作方法的冲突、员工素质、工作绩效与管理效果之间的冲突,这些都是一件新事物开展所必须经历的。要求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要有成功的决心,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持久的管理,利用制度外加恒心和毅力坚持,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一些企业信息化工程效果不佳或失败,期间有设计、措施失误、不到位的问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层没有必胜的信念,结果半途而废。在ERP建设上,坚持就是胜利。
2 建立快速反应的财务管理网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烟草行业的财务部门是实现信息化最早的部门之一,但绝大多数企业目前仅仅以计算机代替了手工记帐,只站在信息化的起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是: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已全部到位,但尚未形成资源共享的网络,各经营实体之间相互隔离,财务数据提取,报表的编制都是以手工为主,企业闲散资金的利用、财务核算等优点尚未体现,财务人员信息化知识匮乏,信息化技能低下,资源在大量浪费。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企业未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列入优先发展行列。
为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整合企业资源,推动效益发展,企业必须尽快建立起现代化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为此应做到:
2.1增强对财务系统信息化的认识。财务系统信息化就是变枯燥的财务数据为融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办法,实现各经营实体之问的信息对接,消除各单位财务的“信息孤岛”,供上级适时便捷查阅下属单位财务状况。
2.2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是:变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系统从原来独立、封闭发展到完全融入企业管理的整体中,实现与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广泛融入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信息化技术。要以信息流和资金流管理作为我们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加强成本控制,实现财务信息的全面高效集成,使企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状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2.3人员要求。要求财会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将专业财务知识和最新经营管理理念、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2.4方法。规范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创造ERP的实施条件,将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物资决策计划、经营战略决策与财务管理融合,把数据资料与工作绩效、经营效果挂钩,实现财务管理信息数据为这些部分的协调、正常运行提供支持,发挥财务管理系统在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2.5技术支持。采用ERP,融合Internet、Web技术,设计财务状况、损益和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系统,积极发挥ERP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功能。
3 强化、完善统一的销售信息系统
3.1建成高速快捷的信息通道。以现成的省级公司、市公司、县级公司卷烟销售系统三个层次为模板,完善内部局域网建设,形成环环相扣的信息通道。完善电信交换机(PBX)实现卷烟销售系统与市话台网的语音连接。市、县之间分别采用路由器实现相互联接,发展成一个一体化网络,便于各地之间信息互通,产品调剂。充分利用中国烟草卫星专网和电信中继台网,构筑一条宽阔便捷的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
3.2全面发展电子商务。综合企业各项资源,建立企业主页,通过网络卷烟商品品牌、价格信息。利用网上配货系统,开展电子商务,电子结算,为客户提供宽渠道的挑货选货途径。
财会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系统,为确实做好财会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必须研究其安全风险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1)服务范围广。根据《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专项规划》,财会系统包括会计核算、资金管理、收入管理、运输清算、成本管理、财务监管、财务预算、物资管理及会计从业资格9大系统33个子系统,涉及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含有关合资公司)和站段(含非运输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系统用户遍布全路。
(2)安全要求高。财会系统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建设,系统深度应用,与业务工作高度融合,相关各业务工作对系统依赖性较高,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工作效率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以资金管理系统为例,资金管理系统涉及全路资金集中结算、资金统筹调度、资金安全监控和账户管理等内容,特别强调系统的安全性,资金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达到乃至超过国内金融机构的水平。
(3)关联影响大。资源共享是财会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资源共享不仅包括系统软件、应用程序、硬件设备、网络通道等的共享,也包括各应用系统中生成的信息资源本身。共享范围既包括了财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共享,也包括财会系统与其他运输业务系统之间的共享。以财会系统有关参数字典为例,一个参数字典产生错误,会导致有关系统数据同步产生问题。
(4)风险环节多。财会系统安全风险环节较多,各有特点,对于子系统而言,既有中国铁路总公司集中的运输清算系统和资金管理系统,又有铁路局集中的会计核算和收入管理系统;对于业务工作而言,既涉及核算工作、收入工作,又涉及清算工作和资金工作;从对外沟通角度,既需要和财会管理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同步工作,也要和统计、运输等其他部门协作交流,还必须时时得到信息化部门的具体支持;从具体问题看,既有技术层面的,又有管理层面的问题。
(5)工作难度大。财会系统庞大而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其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财会信息化管理部门在具体面对安全问题时,应根据系统特点,针对人员、能力、职责等诸多具体问题结合不同业务要求开展工作。
2财会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针对财会系统安全风险特征,分别采取规避、预防和分散3种管理策略,以应对财会系统安全风险,确保财会系统持续平稳的运行。
2.1风险规避策略
规避风险是策略性地回避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一般而言,规避风险策略包含2个方面:一是降低风险后果发生的概率,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降低风险损失程度,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2个方面。根据工作实际,风险规避策略主要是指采取技术手段,应对硬件平台方面存在的风险。
(1)事先控制措施。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如采用数据库压缩技术和各种临时措施(如删除历史数据的索引,以腾出空间,需要时再建),暂时缓解运输清算存储空间不足问题;暂时启用报废旧服务器临时作为单机运行设备的备用机;加强对不达标机房的巡视和管理,力争提前预警风险;遇有突发性、临时性工作需要,临时借用其他办公用计算机,或者减少设备数量,以增加工作量和降低部分工作效率来换取基本工作要求的保证。另一方面,立即启动硬件平台应急补强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硬件平台方面存在的问题。
(2)事后补救措施。一是对运输清算历史数据分内容、分时间进行逻辑备份,一旦清算存储空间严重不足,导致日处理流程无法进行,则按预案要求,根据内容重要性、时间远近,删除部分已备份内容,腾出空间;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确保有关人员在岗在位,遇有设备故障,立即抢修。
2.2风险预防策略
风险预防所采取的措施都是事先性的,主要是指管理措施,其内容与风险规避的内容相近。采用风险预防策略主要为应对新功能开发、日常运行维护、在线运行系统升级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1)严格按照《铁路财会系统信息保密管理办法》、《铁路财会系统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财会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财会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规范化工作力度,并适时进行落实检查,切实预防信息系统风险的发生。
(2)根据财会系统实际,逐步制定《铁路财会系统总公司硬件平台管理办法》、《铁路财会系统维护管理办法》、《铁路财会系统开发管理办法》、《铁路财会系统维护人员管理办法》、《铁路财会系统信息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工作,预防风险发生。
2.3风险分散策略
财会系统风险分散策略主要关注数据存储方面。
(1)在磁带库日常备份基础上,进一步以各个系统为基本单元,对关键时段数据单独备份。
(2)对各系统单独备份数据分别存放在有关服务器及移动存储介质上,确保单独备份数据实现“同地异介质保存”。
(3)在资源共享的原则下,进一步研究利用铁路局设备实现“异地异介质保存”。在上述所有风险规避、预防和分散措施均已经完全落实到位之后,若仍然出现安全问题,则必须严格按照《铁路财会系统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理。
3结束语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以来,规划司按照部党组要求,认真落实“三定”职能,理顺关系,找准定位,积极开展工作,组织部内相关司局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编制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新增中央投资安排等重点工作。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为进一步做好规划、投资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当前,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工业和通信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将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增长方式粗放、创新能力弱等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
2009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更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我国产业振兴的关键一年。做好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规划与投资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部党组的要求,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做好工业行业规划工作,研究制定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方向,引导社会投资,促进工业和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
充分发挥好行业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规划司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以企业技术改造为抓手,积极推进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升级;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规划为引导,按照自主创新、促进两化融合、产业优化升级、集约发展要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
(一)按照国务院部署,抓紧制定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9个重点产业的振兴规划,积极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配套政策措施,努力做好规划实施相关工作。
(二)继续组织好“十—五”规划中期评估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统—部署,对“十一五”主要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同时结合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提出进—步推动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开展农业机械、粮食加工等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
(三)启动“十二五”重大课题研究。通过定向征集和公开征集方式,确定“十二五”重大前期研究课题。抓紧研究和制定规划管理办法,完善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规划方法和制度。
积极引导和促进社会投资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规划司紧紧抓住当前经济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组织结构,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
(—)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贯穿工业化全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紧研究技术改造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工作。以技术改造和重大投资项目核准为抓手,推进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协调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应急通信设施等通信业重大工程,有力促进国家通信网的升级。
(二)全面落实灾后重建规划,积极推动重建规划配套政策的落实。加强协调和指导,做好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资金落实工作,尽快启动具备条件的重建项目开工建设。组织开展工业对口支援,鼓励东部地区工业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重建。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重建任务按期完成。
(三)引导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研究创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和两化融合示范园管理办法,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指导意见,健全管理机制,引导优势资源集聚发展、集约发展。积极推动汶川地震灾后产业集聚区恢复重建和产业合作园区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
规划司将做好新形势下的规划和投资工作,面临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规划和投资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工作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规划体系。从规划方法和理论、规划管理、规划支撑和保障三个方面,对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出台规划管理办法,初步建立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规划工作体系,探索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