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8: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双重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教学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重点讲授内容之一,对学生中文水平的推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呈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双重文化思想的冲击下,呈现了愈加复杂的发展态势。如何在双重文化视角下,促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文和国学研究学者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的环境,在保持古代文学基本思想的同时和现代化的文化思潮以及教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重点讲授内容,在历史文化的承载上和学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上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和文学文化的构成,失去了传承的历史感,一个民族的来路和精神将会泯灭,而失去了文学性,我们就很难寻找到中华文明形成中诗性的发展轨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占据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文字依据和历史积淀。当前各大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从知识层面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和规律的重要支撑。是分析中国文学名家和作品的重要载体;二是从认知层面上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文学思想培养、文化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最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二、双重文化视野下如何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双重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传承中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外来的西方文化则有着多样的表征和特色。当前在全球化大势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已经逐步进驻到我国国民的思想中。例如学生对古代中国提倡的“三纲五常”和西方提倡的“平等自由”的选择,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中华文明传统跪拜礼仪,也逐步被握手、拥抱所取代。并不是说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不好,但是深入的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际上正面临着逐步消融的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出双重文化视野下,必然也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教学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继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诗经》的征引,到汉朝时期将“五经”作为学宫,再到唐诗、宋词、清朝文学的发展,都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存在价值。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双重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传统文学的精神内核,追求古代文学内容的本质。从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观点中[1],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生活年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和创作风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修养,并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与作家之“志”相似的“意”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将传统的语境和现代文学创作相结合。
(二)引进西方文学和教学理念
传统和历史并不是止步不前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样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是如此。双重文化的影响发展已经是当前历史不可逆的一股潮流,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展,所以就只能适应。实际上19世纪末,的开展,所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是有用的。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教育理念的发展确实存在巨大的优势,对于古代文学教学首先在思想上,提倡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西方文学,如金开诚先生所写的《系统论与文史研究》就深刻的揭示了这一观点。其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古代文学资料,提升传统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注重中西结合和情境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现代化双重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果单一的沿袭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者摒弃传统理念让西方文化成为主流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倡“中西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要保持传统的文学内容不变,利用西方自由、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后,阐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主要是因为当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已经大大远离了当时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产生的年代,学生根本不可能在思想上深入的追溯到作品产生的背景中。因此老师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和人物背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同感。
三、结语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糟粕和精华并存的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当代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该在坚守民族精神的立场中,重视双重文化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接纳外来的先进文学思想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利用古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的“骨骼”,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作为文学认知提高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高方.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78-180.
关键词 :师范学校 ;古代文学; 困境 ;改革中国古代文学是师范学校中文专业 的主干课程之一 。学生学 好古代文学课 ,能够掌握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 知识 ,掌握古代文学作 品的分析方法和鉴赏技巧 ,以更好应对 中小学 语文 教材 中古代 文学作 品 的赏析 。近年来 ,由于新思潮 、新观念 的不断涌现 ,学生的价值观 和审美取向发生 了改变 ,对 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逐渐减弱 。古代文学课教 学如何走 出困境 ,已成为必须解决的主要 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要在 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 、自觉性的基础上 ,改革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效率。
.古代文学课面临的教学困境中国古代文学是 中华 民族 历史 文化 的积淀 ,是 传统 文化 的重要 载体,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豪感 ,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古代文学作品体现的崇高思想和高尚情操以及人生睿智,对当代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 义和借鉴价值。
然而 ,随着时代的进步 ,价值 观的改变 ,古代文学 因难 以发挥即时效应 ,而备受冷落 。一 些学 生片 面的认 为 ,占代 文学 只是些 陈 旧的东西,很难适应现代生活 ,应该多学些法律 、经济 、营销类课程 ,以满 足人 才市场 的需求 ,在 社会上 寻找立 足之地 。中文系学 生没 有读过 《诗经》、《论语》等重要的文化典籍,没有看完 《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许 多学生 只为应付考试 ,并没有通过 阅读来体味古代文学 的意 蕴 ,更有一 些学生 ,不知 晓学习古代文学的用途 ,这些现象都暴露 出对古 代文学课 程的社会价值 的群体 性怀疑。学生 的消极态度 ,导 致学生学而 无味 ,教 师教 而无趣 。由此培养出来的学 生只会死记硬背 ,缺乏创造性 ,缺乏对 民族 文化 的深刻理解 ,使古代文学教学 陷入 困境 。
.改革古代文学教学的建议由于古代文学教学模式一直遵循满堂灌 的旧式方法 ,从根本 上禁 锢了学生 的创新思维 ,加之教师知识 体系老化 ,阐释过于空泛 ,更 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必须直面挑战,积极探寻改革之路,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交流,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气息,提高古代文学的学科魅力 ,以发展的眼光研究古代文 学教 学 ,以当代人的目光审视古代文学教学,使古代文学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
.1以听为主 ,激发学生学习欲 望“听 ”是基础 ,“说” 是提升 。学 生只有 愿意 听,听得懂 ,听到知识 ,才 能激发 “说” 的能力 。教师要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 ,以讲故事的形式为主,借助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爱听 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欲望 。同时 ,增设讨论 课时 ,要学生对文 中的人物和事件发表 自己的感受 和想法 ,就感兴趣 的内容提出问题 ,老师和学生共 同探讨。
.2.详 细解读 ,培养学生感受能力教师的解读是一种传达的力量。学生通过教师的详细解读,用心灵欣赏作品,更深层次的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中文老师可以运用古今结合的解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自觉性 ,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 观、价值观起到 良好 的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 中,可 以把古老的话题同现代故事联 系起 来 ,让学生从中得 到人生感悟 ,在感受文学作品的同时 ,对学生 的人生观产 生积极影响。2.3分析意境 ,训练思维,陶冶学生 高尚情操 。
意境指 的是客观生活 、景物与主观思想 、感情相熔铸 的产物 ,在 文学作 品中具体表现为情景结合 。它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饱含着作家 的情感,特别能激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使欣赏者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教 师在教学 中,要注意带领学 生进入作品意境 ,仔细分析 ,让学生身临其境 的感受文中情景的交融,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提升学生 的审美观。
.创新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对策.1传统与现代的教 学模式相结合在古代文学教学 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课堂上教师讲授是最主要的传统教学手段,形式单一,在课时紧张时,讨论课将被缩减 ,这一举措阻碍 了学生发挥学 习主动性 ,削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加之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老化 ,知识陈旧 ,对多媒体教学 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很难改变传统 的板书形式 ,学生对课堂教学缺少新鲜感 。因此 ,要改变当前古代 文学教学的困境 ,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积极有效的解决古代文学 日益边缘 化的问题 。
.2应 用电子化古籍 ,与多媒体教学形成优 势互补古籍 电子化 已成为书记发展趋势 。采用多媒体教学 ,把电子古籍 和多媒体课件两者结合起来 ,不但可 以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 ,还增加课 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 ,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 了巨大的方便。应用电子古籍和多媒体教学可 以快 速提高 学生古 文阅读 能力 ,增 加古代 文学 的知识性 、趣 味性 、互动性 ,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教学资料 ,有利于突 出教学重点。例如在诗词教学中,在屏幕上演示讲读篇目,配上背景音乐和优美画面,教师给予疏通与点拨 ,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增设 多媒体配乐朗读环节 ,用 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此外 ,教师也可以利用 多媒体创设 良好的教学环境 ,给学生放映与教学有关 的部分 片段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参与讨论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 目的。
.结束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师范学校 中文专业的必修课 程 ,对中文专业 的学生从事 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不可磨灭 的作用。古代文学专业教师要在尊重历 史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 时代特点 ,改善古代 文学教学环境 ,改进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多讨论 、多研究 ,促使古代文学课 教学尽快走 出困境 ,开创古代文学课教学 的新篇章 。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双重关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ay Attention to Significance and Tradition
――The New Thinking and New Design of Current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ZHANG Liho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us, in the university literature courses, it's an ancient tradition of strong foundation course, it has always been the backbone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courses, specialist courses. So the ancient literature curriculum long way to go, need to constantly explore and research.
Key words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double attention
1 古与今――强化古代文学教学的时代意识
古代文学作品能够流传至今,说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及不朽的艺术魅力。面对这些精华之作,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亦应该立足于今人,以今视古,使之植根于现实、关注现实。公木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研究・史之史》一文指出:“研究的对象产生于古代,立足点和着眼点则紧贴现实。不仅是用今人的理论去分析古人的概念,才能够得出科学的认识与确切的评价;而且,也只有从现代思想与古代思想本质的联系里去发掘、去寻找,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①由此可见,古代文学研究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也要与时俱进。
用当代意识创造性地发掘、阐释、激活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价值,使之与现实世界发生意义联系,并转换成为一种精神滋养和审美愉悦。在教学中不仅要阐明作家作品原来的创作动机和本来意义,更重要的是要阐明文本的内在价值和对我们现实所产生的意义,从而拉近古代文学作品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距离,以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达到育化心灵的效果。
用当代意识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丰富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认识我国先哲高度的科学思辩和科学成就的同时,受到科学素养的浸润和启迪。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地理、物理、数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蕴含着高度的科学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当代意识去发掘、阐释它们,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精神的滋养与熏陶。
用当代意识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超前意识”,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探究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因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们充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陶冶他们的性情,使他们能够更适应社会,更知道前进的方向。
2 源与流――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
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是源,古代文学是对古代文化的浓缩与精华,是流。古代文学的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注意将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中来,同时更要注意文学与文化的关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察源知流。
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在传统的古代文学的讲述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对一部部作品的解读,将每一部作品的内容、艺术特色阐释的很全面,但往往忽略了文学作品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联。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不是横空出世的,是有着长久的文化传承的,正如弗莱所说“诗歌只能产生于其他诗篇;小说产生于其它小说。文学形成自身,不是从外部形成:文学的形式不能存在于文学之外。”②说明后来的文学艺术的样式是来源于原始的文学艺术的样式的。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文学传统的挖掘。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鬼魂”文学的创作始终不绝如缕,“鬼魂以幻象的形式出现”,人死时脱离肉体的魂幻化为鬼,在人死亡之后继续存在和能够独立活动的灵魂常常被称作鬼魂,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这种来源于人对未知力量恐惧的鬼魂形象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鬼魂文学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但是,鬼魂文学与鬼魂文化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鬼魂文学是借助鬼魂文化所进行的新的艺术想象和新的艺术创造。鬼魂文学中的鬼魂形象已经不是原来鬼魂文化中的鬼魂,而是作家以全部生命热情和潜意识投射而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因此,这一类文学创作是植根于先前的文学传统的。
文学与文化传统。20世纪中叶以来,在文学研究坚持自身研究的前提下,文学的文化研究成为历史大的发展潮流。“文学研究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微观上讨论某一部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个性、景物相衬、因果关系,也不局限于从宏观上探讨某一历史时期出现哪些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即不仅是直接孤立的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和文章结构,亦不是间接的从某一作家的家庭背景或社会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对其创作的影响。事实上,一部文学作品是在以上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下产生出来的,而且还有意无意的接受它学科的‘渗透’和‘融合’。因此文学研究必须透过传统的视野,进行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剖析研究” 。③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注意打破时代界限,通观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发展的流程,从而贯通古今,梳理出文学创作的发展脉络、演变历程,寻找到后来文学创作的源头和模式。当我们讲述前一段文学时,一定要注意它对后来文学的影响;当我们讲述后来的文学创作时,也要时时回顾先前的文学,寻找到其原型发生、流变的脉络。④文学创作总是遵循一定的模式、传统来进行的。只有在大文化模式、文学模式的统摄之下,我们才能发现文学源远流长的文化河流,才能真正做到查源知流。
文学作品与文化语境。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注重的是文本的字、词、句和段的解释,只是单纯地就文本解读文本,很难或根本不可能揭示文本的真正意义。在以往的《诗经》的讲授中,教师们非常注意《诗经》的“诗教”作用,或者只是单纯的强调《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脱离当时的文化语境,以儒家的经学家的思想来解读《诗经》的篇章,沿袭前人的观点,不加深入的追究与思考,就可能会断章取义扭曲其原本的含义。《诗经》中许多与爱情相关的诗作如《关雎》、《莒》等都有有关“采摘植物”的描写,爱情与采荇菜、采莒等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为什么会把它们组接到一起,难道仅仅是“兴”的艺术手法吗?只有我们冲破历代经师名儒们的“政教”、“诗教”的迷雾,将《诗经》与当时的文化语境联系起来,才能寻找到正确的答案。从文化阐释的角度来解读,这些植物都是女阴崇拜的象征物,这些诗是古人生殖崇拜、祭祀仪式、宗教仪式的一种文学性的记录。只有把握了这种文化语境,才能真正理解《诗经》的深刻内涵,也才能使学生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努力还原当时的文化语境,将文学文本放置于文化语境之中予以解读、阐释,做到知源查流,真正揭示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的一个新的重要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如影随形,血肉相连,很难剥离。文学既是某一特定历史文化时空的产物,同时还忠实地再现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因此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既是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体会古人的生存智慧的过程,也是建构自己的生存智慧的过程。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挖掘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更要注意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下、文化传统之中去揭示每一部作品的深刻内涵与意义,将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引入到教学中来,真正提升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
本文章为“破学科与跨文化――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教研项目的结项文章,项目编号jsjy200944
注释
①公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之研究・史之史.文学遗产编辑部:百年学科沉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8.
②[加]诺斯莱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97.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分析探讨
1高职院校中古代文学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探究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课程,于学生而言其开展大有裨益,进行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和文学形式的发展过程,对文学的文体有基本的掌握,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梦里。其次便是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文学作品中真正感受古人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真正理解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存在的内在意义。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开展古代文学教学活动,能够通过作品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之下更具崇高的文学情怀,必要时能够将此运用于工作和学习中,促进我国文学事业的持续性发展。[1]
2高职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析
2.1通过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
古代文学课程的开展,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启发来进行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指的就是教师在践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兴趣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通过两者融合的方法来激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学习的个人兴趣,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占有主动地位,教师通过客观合理的引导,能够帮助在学生探寻问题时起到一语拨千斤的效果。启发式教育关键之点就在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强调与引导,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寻文学作品中的相关知识,并结合个人兴趣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达到学生思维拓展的成效。甚至可以说,启发式教学就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自发的去开启古代文学的学习之旅。例如老师在讲解曹操的《短歌行》时,教师可以针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诗进行提问,而对于这句话教师提问的重点并不是在于诗歌字面意思的翻译,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曹操经历的了解于掌握,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几个字去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2]此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作者提出的“问题去解读其他内容。通过提问来进行启发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解读方向,把握其文学价值。
2.2借助情景式教学感悟学生
除了启发式教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权健教学来进行课程教学研究。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品所蕴含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学习氛围生动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准确的体现出学生对于作品的把握程度及理解,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心理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情感感悟,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陶冶学生情操。例如在学习著名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老师可以在朗读之时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使学生在进一步感受到诗歌所传递出来的意义,同时通过自我想象在脑海中勾勒相关画面,使学生能够自发的感受当时的情景,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再去学习《诗经豳风》中的《东山》一诗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视频,在课堂之上播放给学生,或者是制作成有特殊效果的课件,都能够使作者形象和诗歌内容更加直观的呈现给学生,直接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感知与获取。
2.3利用表演式教学拓展学生
表演法也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表演教学与古代文学课程的融合,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把握文学作品的精髓,并融入自我的情感。谣言法教学的开展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借助自身的文学想象将文学作品“生动化”,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创新性[3]。例如教师在讲解关汉卿的《窦娥冤》时,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人物形象进行区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再通过小组讨论来这角色进行分类表演,让学生自发的去收集相关的表演道具,推敲作品中的台词,在这个文学作品的演绎过程中,学生对于《窦娥冤》自然能够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在表演时融入个人想法的展示,更能够体现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理解的独特性与再创造性。
关键词:文化学;古代文学教学;地域文化因素;学习兴趣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高校自然科学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却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变得越来越冷门,古代文学学科是其一。这种 “冷遇”不但体现在高校的招生和就业上,同时也使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
近年来西安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在本地高校日益高涨的建设地方经济文化的热情下,充实、加强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地域文学知识,有意识对其中的一些乡土特色进行挖掘、渲染成为了在现阶段我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一、引入地域文化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迫切意义和必要性
将地域文化因素古代文学教学中,不仅是因为古代文学内容本身对地域文化知识就有所涉及,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以及现今古代文学教学急需改革的迫切性。
长期以来,现行的文学史教材编纂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时间为线索,对于文学的空间问题则极少去考虑。并且,绝大多数教师在讲授时按部就班的使用现行教材,地域文学教学的自觉性也因而难以催生。由于地域文学知识常常受到忽视,导致了学生大量缺乏相关知识,地域文学的教学问题随着时代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不可否认,西安正在走向世界,而通晓本地乡土历史的人似乎太缺少了,西安市作为十三朝古都,文化遗址景点名胜丰富,近年在发展文化产业旗帜的引领下,一大批融入了历史渊源和现代景观设计的文化公园应运而生,如曲江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等,这些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市民的娱乐放松提供了好去处,在休闲之余,却很少有人去追寻这些遗迹的人文内涵。因此,地域文学知识与古代文学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也能对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的问题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充实地域文学知识,对于陕西省本籍学生乡土自豪感的培养以及本地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的承接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地域文学或许给人以一种局促的感觉,但是当我们对其了解越深,越能感受到其广阔的内容,无论歌舞升平的盛景还是满目疮痍的末世,都被一一展现。既有生动外部世界,亦有真实的心灵图景。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建设理当在地域传统的土壤上深深的扎下根来,同时,作为地域文化传统中重要而形象的载体,如果学生对地域文学能够有更多的了解,就会加深对于自己乡土的热爱,从而对家乡做出更多贡献,因而对于当地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西安本地高校云集,每年都有无数的学子从全国各地赶来求学,当他们掌握一点当地的地域文化知识,不但可以从文化上加深对西安的认知,有助于自己更好地融进西安这块热土,更可以把西安的风土人情弘扬出去,扩大西安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庖丁解牛的过分运用,对古代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性缺乏重视。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主义思潮泛滥,认为世界上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理性世界还是感性世界都可以层次化、数量化、程序化。这样必然造成对人的精神家园的恣意蹂躏和践踏。中国古代文学在我国古代先民的情感诉求与审美上有着集中的反映,如一味地加以科学归纳,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把对美的追求变成条分缕析的干巴知识,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文学素养。
2.对学生的主体性角色认识不足
作为人文社科教育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很容易导致教师的专横独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原本生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一下变得死气沉沉。
笔者在高校讲授大学语文课程两年有余,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视角,并且其解读视域也逐渐个性化,因而,如果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仍不加以重视,要想达到授受双方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也就变得不切实际。
三、地域文化视野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地域文学的基础之上。地域文学和文化可以丰富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同时在西安在发展国际化大都市的大背景下,亦可培养一种尚德尚智、求实求新的教学风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下方法途径值得尝试和借鉴。
1.课外实践考察
地域文化的教学更为倾向实践,这是课堂教学单一的弥补,同时,对于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在讲授地域文化结合古代文学作品时,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进行实地考察,由此将文学情景再现。如在学商隐的《乐游原》一诗中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可以带动学生前往位于西安东郊的青龙寺参观,因为此诗正是写于此地的乐游原上,对风吟唱,忆古思今,不但可以让学生对诗歌本身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和理解,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师可以成立相关的科研团体,以阅读书目介绍和文献资料提供等形式从而将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的热情充分的激发出来。另外,可以大胆地让那些基础扎实且善作思考的学生参与研究地域文化课题,达到读书笔记由课题形式带动,毕业论文的写作由读书笔记带动的形式,这样既能能够将第一手文献资料掌握,同时,能够理性的思辨地域文化现象,从而将学生独特的创新能力引导、激发出来。
3.学科交叉渗透
文学研究在人文社科研究的体系中从来都是一种宏观性的研究体例,要善于对学生从大文化的背景出发,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交叉多种学科,另外,也要以多元化的形式对地域文学和文化设施进行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交融着文、史、哲等学科,明显的不平衡性存在文学的地域分布中,并且,文学的地域特征又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的特征。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该强调地域性和文化性,应该强调用新的文化观念和美学观念来阐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以便进一步促进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小芒: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的地域性策略[N].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20.
1茶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随着茶的不断发展,其已经不再单纯地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感的寄托。中国的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囊括了非常多的古代文学元素、近现代文学元素以及人文情感元素。正是由于这些元素的影响,使我国茶文化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性质,成为人们争相研究的对象。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客观的物质属性和主观的情感属性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过去,茶就是一种简单的饮品,就像喝水一样,人们并没有赋予它非常“高贵”的形象,也没有发挥出情感寄托的作用。而随着茶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茶文化的雏形,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它的研究,不仅让它客观的物质属性价值有所提高,同时还赋予了其主观上情感的意义,使得茶这种简单的饮品由于茶文化的形成而脱胎换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茶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所表现出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也越来越明显,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提高公众在品茶过程中的精神修养,让饮茶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茶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全球,英国人民具有饮茶的习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英国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对于提高茶文化的影响力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对于很多研究者而言,茶文化所代表的是大自然的生动之美与艺术界的灵动之美,让人们可以从更高雅的角度来看待茶文化,去品味茶的内在魅力。发展至今,传统中国茶的发展与传承有两个走向,一是采用过去的农业思想来种植、生产、销售茶品,主要以茶叶原材料作为发展基础;二是保持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变,但是在每个环节都融入相应的茶文化,来提高茶的文化韵味,相当于给茶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很显然,第二种发展思路更符合人们对高雅饮茶行为的需求。事实上,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人们对品茶行为不断规范的历程,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要比单纯地物质需求更紧迫,这也是促使茶文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儿女必须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类型之一。研究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不仅可以让人们从更全面、更系统的角度学习、理解、应用茶文化,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将茶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2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结合策略
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这片肥沃的土壤,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有机结合到一起,不仅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丰富中国古代文学的有效手段。而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其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包括有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艺等。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虽然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喜欢饮茶,但是最正宗、最有代表性的仍然是中国的茶品。只有通过对中国古代茶文化深入地研究,他们才能学习、了解茶的本质,才能在品茶的同时感受到茶的内在魅力-茶文化。为了使人们更好地学习茶文化,同时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我们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2.1积极宣传、推广茶文化知识
茶文化是支撑中国古代文学的力量来源之一,也是提高其影响力的重要保证。虽然国内外有很多人有饮茶的习惯,但是他们对于茶文化却并不了解,每次喝茶就是简单地将茶叶放入水中,一会儿过后就开始饮茶,周而复始,根本就没有考虑其中所涉及到的茶文化。他们的这种行为就是对茶文化缺乏认知的外在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发展茶文化其实就是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手段。先知先觉,只有让人们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才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同时有意识地翻阅有关茶文化方面的典籍;相应的,在有关描写茶文化的典籍中,必然会涉及到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所以学习茶文化就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而当人们有学习茶文化知识的意识以后,他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同时才会着重研究中国茶文化。因此,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和茶文化,就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力度,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继承者、传承者,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发扬光大。
2.2鼓励民众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都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并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兴致并不高,他们只是将饮茶当成了一种行为习惯,并没有将饮茶看成是多么高大上的事情。但事实上,单纯地饮茶而不去学习其中所蕴含的文学元素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因为这不仅不利于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传承者这个媒介,所以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公众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研究它们的本质,看看茶文化与对联、茶文化与诗词、茶文化与曲子有什么样的关系,只有搞清楚这些关系,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结合到一起。作为国家发展未来的大学生群体,更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就要具有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意识,并且付诸于行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做一名优秀的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继、承者传承者。
2.3追本溯源,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内在联系
中国人在饮茶的同时,注重的是一个“品”字,要求的是“唇齿留香”。好的茶叶不仅具有养生的功效,同时还可以让人们在饮茶的同时联想到一些高雅的词汇去形容它、赞美它、歌颂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用茶水来招待客人已经成为一种待客之道、一种生活习惯,但是绝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这种行为习惯的来源是哪里,也不知道其中所涉及到的茶文化有哪些,更不知道他们的这种行为与中国古代文学有什么样的联系。所以,这种以茶待客的方式并不见得有多么悠久的生命力,一旦出现新的待客饮品,那么茶水的地位将岌岌可危。所以,这就要求人们应该追本溯源,去研究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去更好地应用茶水去招待客人,增强它的文学底蕴。
[关键词] 城市文学;文学史;空间形态;当代意义
Abstract: The meaning in literature history of researching the Chinese ancient urban literature is re-surveying and studying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from a spatial angle of view, digging and making use of the urban literature resources fully that had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is good for rebuilding a space-time concatenate, more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history.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ancient urban literature can also provide a wide historical sight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text for the present literature.
Key words: urban literature; literature history; spatial form; present significance
近年来,在中国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呈现热潮的背景下,中国古代城市文学开始进入当代研究者的视域。城市文学属于古代文学的特殊分支,在内涵上与乡土文学、山水文学相对应而存在,具体是指以古代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形态为观照视角,以人与城市关系为枢纽,以城市的物质构成、生活状态、文化品质、人文景观以及城市居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其内容围绕凸显城市特点这一中心向不同层面展开,具体包括勾勒城市风貌、书写城市印象、表现异于乡村的都市生活形态、彰显由城市激发的物质欲望、描写个体都市体验、刻画各类市民形象以及以文学的方式对城市进行文化定位与评判等等。
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首先,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充分重视并认真研究古代城市文学,才可能建构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文学史写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文学发展历史自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文学史写作必然是多样化与系统性的有机统一。自清末黄摩西撰写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以来,先后有数以百计的同类著作问世,内容由简到繁,容量由少到多。无论单本断代史抑或多卷本通史,无不将时间(具体言之是朝代)作为写作纲目,通行的写法是以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为线索,依次介绍历朝历代主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重要作家及其优秀作品。考察时代对文学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理念贯穿于各种文学史写作始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悠久,覆盖地域广阔,文体繁多,内容丰富,作家队伍浩大,成员无数,名家名著层出不穷,任何一部文学史都难以将其全部囊括,挂一漏万势所难免。随着文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弥补通史写作相对粗疏和过于简括的不足,及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学界前辈与时彦不断推出各种分体文学史,如诗歌史、赋史、词史、散曲史、散文史、小说史等。此类著作仍以时间为贯穿全部材料的线索,只不过是就某一类特定文体的历史演进状况作出较为详细描绘和评价,由于笔力相对集中,对对象特征的挖掘也因此更加系统和深入。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视角之所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民族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意识高度发达,而空间意识和宇宙意识则相对薄弱。将时间作为文学研究的唯一观照角度,便于撰写者们把主要精力或全部精力放在勾勒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把握文学的时代风貌之上,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即容易忽略文学存在的空间布局及其形态,从而导致诸多研究空白长期得不到填补。
文学的价值及其发展规律既可以在时间的延续中体现,也可以通过空间分布形态去认识。“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任务,是清理并描述中国文学演变的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1]而文学的演变包括了文学空间分布形态的演变,如果通过对文学创作中心空间移位的研究,对作家地域分布规律的把握,对地理环境与作家审美心理对应关系的揭示,同样能够发掘出文学发展的某种规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地域观照、空间批评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被带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探讨地域、空间对古代文学创作及其发展的影响,遂成为文学史写作的一个新思路,在这一背景下,各种地方(省市)文学史相继推出。当学者们开始从空间视角去重新认识各种文学现象时,又明显表现出对产生于乡村的田园文学和山水文学的浓厚兴趣,在高度自觉的研究意识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完整而科学的研究系统,并由此取得丰硕成果,诸如山水诗史、游记文学史之类著作的出现即为标志。相比之下,对文学产生的另一空间背景城市以及城市文学则普遍缺少关注和重视,不仅参与研究者少,而且缺乏明确的研究意识与系统的研究方法,城市文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城市文学特色没有得到总结和提炼。毋庸讳言,城市文学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古代城市文学是全部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以作家与城市之关系为切入点进入文学史研究领域,势必发现许多新问题。例如,文学家的生存空间与创作空间的构成形态究竟如何?他们与城市的关系有何共同点?城市遭际与城市体验以何种途径、何种方式对其创作产生影响?其中的规律性与特殊性体现于何处?文学家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又如何内化为文学文本中的城市形象?我们能否从古代作家创作的城市文学文本中寻找到古代所存在的城乡差异?欲圆满地回答此类问题,不仅需要借助时间线索,而且需要空间观照视角和区域文化观念,如果采用时空并置的双重视角,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建构必将更加完整和系统。
此外,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城市文学与乡土文学具有相互影响与渗透之关系,二者共同造就了古代文学地图的丰富多彩,欲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内部构成体系,同样不能缺少城市文学研究这一重要环节。研究城市文学史,从另一个向度呈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乡土文学文化特质的认识,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其次,城市作为古代社会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文化空间,不仅铸就了古代城市文学特殊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格,而且成为许多重要文学样式的策源地及其发展繁荣的催化剂。研究古代城市文学,是推动古代文学史研究多元化格局形成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古代文学史研究的深化。
城市文学的本质与特色,归根结底决定于城市文化的本质与特色。中国古代城市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兼备军事防御、政治统治、文化整合、经济推动多重功能,尤以政治功能最为突出和重要。虽然它与西方近现代城市以乡村为对立面,以脱离自然、悖离传统为崛起前提完全不同,尽管城乡之间在很多时候并无截然划分的空间界限,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仍然逐渐具备了区别于乡村的鲜明特质:第一,以人与人、人与物为主要关系结构。城市居民的异质性构成在相当程度上遮蔽了人际之间的血缘、地缘关系,交换关系占据了较大比例,功利色彩较为明显和浓厚。第二,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改变自我居住地的创造性产物,其诞生与不断发展充分显示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与此相联系,城市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彰显创造力量,淡化无为意识,崇尚功利追求,张扬世俗精神。第三,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城市通常作为帝国的行政中心而存在,“政治,而不是商业,决定着中国城市的命运。”[2]因此,城市极易激发人们对于政治的联想和欲望,而城市居民较之乡民,也更容易遭受政治的辐射和影响,更易于感受皇权的存在和威慑。城市生活浓厚的政治色彩、商业色彩以及世俗化色彩,经由创作主体心灵的感受与投射,赋予城市文学文本相应的文化风貌,功利性(包括政治功利和物质功利)、世俗性、娱乐性构成了古代城市文学最核心的意义要素,以富为美,以俗为美,成为城市文学审美取向最突出的特征。对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才可能在与乡土文学的联系和比较中,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既二元对立又多元并存的文化风貌。
作为大量财富聚积地和商品集散地的城市,无疑能够为文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它成为许多重要文学样式的策源地及其发展繁荣的催化剂。考察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小说创作与城市的密切关系,早期小说产生和传播的空间背景不可能是以单家独院为主要居住方式、缺少人际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广阔乡村,而应是人口相对集中、信息传播比较方便的区域,只有城市哪怕是早期的城镇才可能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国古典小说经宋元由文言而白话的转折,至明清进入全盛时期,与此同步的正是古代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与昌盛,以及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后者为小说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戏曲的情况与小说大体相同,古典戏曲的繁荣(包括创作与传播)同样离不开城市经济的繁荣,其中,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欣赏水平直接影响到戏曲的发展与审美趣味。古代小说戏曲研究欲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提高,强化和扩大城市研究视野,非常有必要。
再次,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文学还具有现当代文学史意义,可以为现当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与意蕴深厚的历史文本。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创作和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审视既有成果,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现当代尤其是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的话语体系,主要建构在西方现代城市理论基石之上,而西方城市文学则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参照系。与重视横向移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纵向比较的环节显得十分薄弱,在当代学者的研究观念里,历史上“乡土文学异常发达使得中国在某种程度是成了一个乡土文学的国度”[3]。“历史经验”的缺失,源于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的不足或者不力,现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缺少了历史的纵向座标与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资源,中国文学史因此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层”现象。
城市文学的研究价值并不与其历史地位和历史评价构成正比关系,事实上,中国古代作家群体因与城市的不解之缘,而成为城市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尽管由于农业文化传统所铸就的“乡土情结”的巨大影响,“叶落归根”、“富贵而归故乡”被古代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视为理想的人生归宿,城市只不过是个体生命中的“驿站”,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城市的观照和书写。无论匆匆过客抑或成功地进入者,城市总会在留下他们足迹的同时,向其心灵世界投射自身的影像。城市之于文人作家生命的重要性,不仅仅因为标志另一种外部生活环境或另一种生活方式,还在于它参与了个体的人格建构,并成功地转化为艺术创作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城市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不但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古代作家的生存状况与历史遭际,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生长于农业文明的港湾里,社会的个体成员毫无例外地具有“农村”背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向往和欣赏城市生活,纷纷离开农村,选择新的生活环境与新的生活方式,显然具有“告别”昨天的文化意味。当然,这种“告别”尚未形成解构和颠覆,不过,其中所表现出的对后起的文化方式的认同趋向,正随着历史的发展由隐而显,由弱变强,逐渐汇入了当代人的观念形态之中。人类在进行改变生活空间、建设城市的实践活动的同时,也以渐进的方式不断改变着自身。研究古代城市文学,发掘内化于文学空间的思想文化价值,无疑可以更加清楚地勾勒出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足迹,为现当代城市文学研究提供广阔的历史视野。古代作家群体在城市观照和评判方面表现出来的某些共同的“先天性”缺陷,也完全可以成为现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的纵向参照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术界不断传出关于强调“打通”文学研究的时代壁垒,提倡建立大文学史、中国文学通史的研究体系的呼声。深入系统研究古代城市文学,为后世中国文学研究提供文学资源与文化资源,无疑是“打通”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p1.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人本思想、和谐理念和担当精神等方面。古代文学教育者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互动教学,让学生在接受古代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的同时,更好地认识人生、社会,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人文素养;互动教学;大学生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2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4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4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YGJ1431)。
收稿日期:2014—09—19
作者简介:潘莉(1978— ),女,江苏新沂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一、人文精神的意蕴及其与古代文学的关系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的典籍《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原意是指礼乐教化。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既是古代先贤圣哲心灵历程的形象化历史,又是塑造炎黄子孙人生观、价值观的珍贵教科书,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体现了古人“关注民生”的“人本”思想。勤政爱民的民本意识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认同,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人文精神的财富。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古人“人生不朽”的价值追求。早在先秦时期,先贤就已经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了。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肉体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短暂,思考以“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来提高生命的价值,以达到精神的“不朽”。中国古代文学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古代文人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甚至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很多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家对天地自然的精微体悟以及天、地、人之间圆融统一的和谐之美。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人文精神的宝藏,如何将其挖掘出来,传播给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在文明社会中传递正能量,是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并完成的课题。
二、互动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一)变教师主导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讨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中,教师还是采用单一讲解的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和激情,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事实上,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价值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学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视之为流动的人生课堂。教师要合理地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主动探求文学知识之外的人文精神,如古文的美学律动、古人的心理文化等。学生甚至可以直接点评现代作家的创作和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积极互动,深入研讨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还古代文学课堂以温情脉脉和生机勃勃。
(二)变知识灌输为情感体悟和审美,增强学生和古人之间的精神对话与互动
目前,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学史基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轻视甚至忽视作品的朗读、分析和体悟。戴建业通过对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31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设置情况的统计、分析,认为目前大学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和常识的灌输,相对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和体悟。这个结论值得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多年来,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舍本逐末,将原本富有哲理意蕴内容的理解和体悟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字词默写、文句简单翻译及层次结构分析。这种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学习文学的真正意义,导致的结果就是青年学生兴趣的萎缩、心灵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芜。我们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摒弃泛泛谈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的讲述模式,而应更多地关注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及其思想形成,深刻体悟作家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作家、感受作品,通过作品还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再现一段段形象的历史,接受各种富有认识价值的思想与观念,实现从文学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飞跃。
(三)变就事论事为紧密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双向循环、互动
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就事论事、割裂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诚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学蕴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可以超越时空,照亮当代人们的心灵。这种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论事式的,它要求通过对某事、某物的认知上升到对社会、人生乃至宇宙的观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体悟这些崇高精神并能够运用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各不相同,贫富也很悬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化。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贡满足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态度,并提出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追求。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是,我们能够决定自己对待人生和贫富的态度:贫困病患,不忘安贫乐道;富贵安康,仍能温、良、恭、俭、让。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能不抛弃,不放弃,用平和之心坚定地走向预定的目标。
三、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育的内涵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就是将它们挖掘出来并传授给学生,以优秀的作品提升其人格,以高尚的精神净化其灵魂。
首先,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培养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经世致用。古代文学中既有对社会所有阶层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共同要求,也有对某一个阶层提出的“仁以为己任”的要求。与此相关,关怀民生、建功立业便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子普遍的心理期待和人生追求,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反复歌咏的重要主题。我们研究古代文学佳作,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其对景物本身的描写上,而应重点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的。
其次,要引导学生观照自然,领悟人生的哲理和诗意。观照自然就是要引导学生体悟天地之大美,战胜生活中的苦难,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幸福。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对自然的观照中追求人生宇宙的真、善、美,积累生存智慧。党月异说:“人文精神所具有的超越性,执着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寻求一种人生的信仰,让人们不因生活困苦而失望,不因环境改变而沮丧,不因遭受挫折而萎靡,不因生活优越而没落。”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社会,古代文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意义和趣味,培育其高尚、完美的人格,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
[
参考文献]
[1]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2]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3]党月异.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J].名作欣赏,2010(3).
【关键词】对外汉语;古代文学;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是以古代文学知识为核心的文化教学,二是语言技能的培养。由于中国语言本身的特点和中外文化的差异,学生会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诸多的不适感。跨文化层面的问题往往是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其中的语言往往是无法用正常的语法思维去解释的。那么教师在此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能力,做到如何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容易让学生接受并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一、古代文学的语法、语义让学生难以理解
首先,文学语句中往往包含着汉语本身的文化内涵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无法完全用语法解释清楚。例如:古代诗词中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最易被错误理解。正确解释: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
而对外汉语课上学生则很难理解和接受。在我们古代,“床”的解释有很多种:井台;井栏;“窗”的通假字;取本意,坐卧的器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在散文中,句子的主语总是明确给出,只有在个别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主语省去的句子,而在古代文学中,诗人为了语言的简洁凝练,句子的主语常常是不出现在诗句当中的。例如 杜甫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只有谓语,没有主语。
题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在这首诗中,前两句没有主语,但隐含了主语“”,第三句给出了主语,主语是“我”。这是一个很好地主语变换的例子。在古代文学中,这些都给学习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难以按照正常的语法思维去理解。
《江雪》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的诗,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这诗虽没有一个“雪”字,却能让人想象出一幅铺天盖地的雪景,耐人寻味。
古代文学内敛的语言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对外汉语课上,学生常常会问一些让我们觉得很奇怪,但在他们眼里又很正常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首先应当予以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动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切忌予以打击,这样他们才会愿意趋近中国文化。其次,应当尽量利用图片多媒体、影视资料等把当时的历史的、景物的等方面的内容形象的展现出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其中的真正含义。
二、词汇翻译的不准确性、不对应性
有时候,同一个词语承载的文化意义有所相同、甚至相反,甚至很难找到与其相似的词语来解释。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时候,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很容易理解,甚至觉得某些词汇运用到恰到好处。而对于留学生对中国词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产生的不适应感会很强烈。这样学生很容易对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产生怀疑。有一些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已经具有了某种特定的意义。
例如:“竹叶、杨柳、”等在古代都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其主要特点是形式简洁、内涵丰富,具有传承性、象征性等特点。又比如“流水”,人们往往会想到时间和愁绪;再如“月亮”代表思念、“折柳”代表送别;再如植物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梅花含有高洁、傲寒、不屈之意,翠竹是清雅劲直品格的象征,兰花孤芳自赏、怀才不遇,展现高雅情趣。
这些物象中国人就会习惯地联想到它们的意义及稳定的指向。这类词语虽然可以在留学生的母语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表达,但其母语却不具有这些意象所包含的丰厚的内容,难以将其独特喻意全部表达。因而,这些词语并不能引发学习者的情感想象,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不明白其中的意味,而且会与母语文化产生冲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问及学生为什么会采时,学生回答:给死人用。这与陶诗中对高雅情致的追求大相径庭;再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两句交织着历史感与现实感,但学生面对“明月”和“关”这两个充满思念与战争描写的词却无动于衷,而且会生发出疑问:战争怎么会有那么长时间?这些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东西,必须经过老师的充分讲解才可以让学生明白,否则,仅凭字面学生是无法感受到其中的滋味的。因此,先要启发学生寻找这些事物的特点,如让学生发现秋天盛开,不与春花争妍斗艳,不畏暮秋的严寒。继而,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中喜好类比的思维模式,这在经典文化中都有所表述。总之,对于汉语词汇中已形成的意象,或是留学生母语文化中没有的成语典故,要先进行词汇本身的学习,教师要耐心地给学生介绍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并试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但也一定要注意,不能强迫学生去接受一种概念,尤其是不要造成学习者与本国意象的冲突。是可取的方法。
综述,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来讲,对汉语和汉文化自身应该具备比常人更多的知识和更深刻的理解,这是能更好教授外国学生的一个先决条件。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做好学科定位,明确教学目标;2、紧密结合实际,丰富教学内容;3、改进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的束缚,采用情景教学法,图片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从教学形式上贴近学生的文化心理及实际水平。从教学内容上来讲,适当地选取内容简单的文学诗句及作品,并加以白话文来通俗的解释,让更多的学者容易接受,而不至于产生厌烦心理。在选题的时候,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选取可以与学生母语文学进行对比的作品,这样学习内容就会具有针对性和相关性。从教学方法上来讲,选择合适的课堂用语,降低教学语言的难度,同时要在教授的过程中降低说教性,增强趣味性,运用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具体、感性地理解中国文化,从而消除他们学习的困惑。从教学目的上来讲,古代文学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阅读及交际能力,因而要以文化为线索进行,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最终让学生具有同中国人进行交流的文化能力。另外,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具体问题参见附表。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调查,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和感受如实作答。您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保密的,仅供研究之用。
1.您的国籍(Nationality)?
2.您的(religion)?
3.您现在就读的学校是?
4.您所学的专业及方向(What is your Major?)
5.您现在就读的年级(Grade)?
6.为什么选择学习汉语?(What led you to select your major?)
7.你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什么?(How do you understand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8.现在的课程中有“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吗?(Have you ever had the course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during your undergraduate years?)
9.你希望你的汉语课程中有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吗?(Do you want to have the course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10.你所参加的考试当中涉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考核吗?(Do your examination contents includ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11.你认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对自己的汉语学习重要吗?(Do you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for studying Chinese?)
12.你喜欢“中国古代文学”吗?(Do you like Chinese AncientLiterature?)
14.不喜欢“中国古代文学”的原因是?(Why do not you lik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15.您最喜欢什么形式的中国古代文学样式?(What is your favorite form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16.你认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对自己学习汉语有帮助吗?(Does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have any positive influence on your Chinese-studying?)
17.你认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对自己的汉语学习的哪些方面有影响?(In what way do you think ChineseAncient Literature can help you study Chinese?
18.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会提升您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吗?(Will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increase your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参考文献:
[1] 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 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2).
[3]沈光浩,何林英. 语言接触对于汉语派生式新词语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15(2).
[4]沈光浩.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报,2014(1).
[5]时培根.浅论刘备“善哭”的性格内涵[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7).
[6]冯立鳌.三国风云 人物正解[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国学;古代文学;思想价值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73-02
一、国学思想的思考
国学的内涵极其深厚,主要包涵中国古代的历史学、经济学、思想文学、技术学、地理学、哲学、政治学、科学以及建筑学、数学、书画学、星象学、音乐学、医学等众多方面。换言概之,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学说。我国国学起源于清代末期,由于人们常把传人中国的欧美学术称之为“西学”和“新学”,因此,中国学问固有的形式则被“国学”一词代表。国学大师们眼中的国学内涵都各不相同,但不管从何种国学思想中分析,我们都能得知其与我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必然联系。国学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中国学术文化中的所有内容,而狭义上则简称为儒学,在几千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大家孔子便在其论诗中表明“群”、“兴”、“怨”、“观”的作用,由此可见,对于实践思想的重视与儒家思想的人世早已深入到我国思想文化价值的内涵中。此外,国学还分为传统与新兴两大类,传统的国学主要包括学术研究与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以郦学为例,通过深入研究这部作品,从而形成一门学问。国学在某程度上体现了文人的爱国情节,在中国文学历史思想价值的发展过程中,文学艺术逐渐由传统的思想向现代转变,这一转型的过程对现代与传统学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承接的作用,立足现代的文学形式,看待传统国学的思想内涵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对待。
二、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
(一)史部
在史部中,对史书进行收隶是其主要内容,这些史书的涵盖面非常广,包括地理类、时令类、杂史类、正史类、别史类、编年类和职官类等十五大类,在史记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古人的壮志豪情。在史部中,有一部恢宏著作是不得不提的,那便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这部优秀的作品得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被其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主要的特点就是在相当的时期内,同一事件对人们的不同看法都被记录在内。《史记》为史学奠定了独特的文学地位,不仅对通史体裁进行了先行的开辟,更对我国古代散文、戏曲、小说和纪传等文学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二)经部
作为国学的核心部分,学习经学是提升文学涵养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分书类、易类、四书类、诗类、小学类和孝经类等十类。纵观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以儒家著作的思想精髓为主力的作品不在少数,多数作品的美学范畴与审美观念都与儒家经典密不可分。以我国古代的诗歌为例,其表现特征主要含蓄委婉,而对意境的追求则要求诗歌的含义深刻,使人品味无穷,“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将送别的思念延伸至远方,就很好得体现了这一内容要求。加强我国古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多加了解文学的范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集部
集部主要分为总集、文学理论和别集这三大类。对诗词的专集与总集进行详细收录,包括诗文评、别集、词曲、楚辞和总集这五类。在集部中,我们主要对《诗经》进行深入的剖析。早初期,《诗经》的普遍称呼为《唐诗三百首》,作为一种流传极其广泛的唐诗选集,其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儿童启蒙性读物,还是一部经过历史沉淀历久不衰的文学经典。而《唐诗三百首》最早又被称为“诗三百”,相传,经过孔子的删订,“诗三百”在后世的经典地位被确定,因此统称为“诗经”。《诗经》以优美的词句来体现感情的丰富,这种借诗抒情的形式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诗歌具有象征性,一首诗歌中常常除了表达显意之外,还能体现出言外之意,一首仅仅对事物进行阐述的诗歌不能算是好诗,将寓意与显意结合在一起,不仅能使诗歌内涵更具层次感,还能使诗的主题思想更加意味深L。
(四)子部
子部主要是对诸子百家的类书及著作进行采集,包括道家类、法家类、儒家类、农家类、兵家类、释家类、杂家类和医学类等十四种。在子部中,道家与儒家是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为例来进行详细的解析。道家崇尚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庄子与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中,《庄子》一书详尽阐述了庄子倡导的理论和思想。这本著作通过对虚拟寓言故事的采用,体现了生动奇特、想象丰富、寓意深刻且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长河中,庄子与周子早已将文学方面的语言发展到玄远高深的境界,对后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道”达到了其思想主张的最高境界。如若对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哲学理论没有深入的研究与了解,便无法立足古代文人的角度,认识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及精神世界,最终也无法分析与研究他们的经典作品。
三、国学思想体现古代的文学价值方面
(一)综合性思维的引入
现代文学学科的多方面发展给文学创造了独立的机会,文学与史学合一的局面被制度化与专业化打破,文学、史学和哲学被“分家”。其中,文学主要分外国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学和当代文学这几大类,而古代文学则被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和唐宋元明清层面,在各个不相同的层面中,按照戏剧、诗歌、小说和散文等体裁进行了更深入的划分。详细的分门别类使研究范围更加明确,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学者进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问而学问,并没有通过科学合作与独立品性产生一种传统学问通研古今的责任感。现代化的文学学术专家取代了古代的通儒,现代文学的严格限定、艺术特色、明确指向、实践方法和独立系统等一些文学特性能够加快研究者的模仿操作能力,能快速提高社会意义、人物时代背景的分析与古代艺术特色的叠加的文学研究的步伐。狭隘批判的古代文学研究观念降低其本身的学术气度,造成历史意识流失,在对国学与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学者要统筹全局,引入综合性思维,加强专业的研究技能,拓宽广阔的研究视野,才能更深入得体现国学与古代文学的思想价值。
(二)历史观念的角度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古代文学所持有的同情态度与历史意识相互制约与平衡。文学者们通过有限的历史文献综合了解与连接,常常将自身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和学说纳入到古代文学说,以此来阐述古人的思想意志。由于现代学科在发展的背景下对传统的价值体系与观念进行了摒除,且改变了旧式研究范式不成系统的局面,研究者们可以一边享受研究思维解禁后的自由,另一边也要担负起对新范式进行优化和创新的使命,从自然科学领域和西方科学理论中学习相关的方法,对其进行吸收与借鉴。历史意识是语境的一种还原思想,它要求学者在研究时要站在作者的心理世界与原始时代方面,为双方创造平等对话的条件,其中,研究者的思维模式处于自由状态,可以在对话中随意展现,但不能直接通过文学著作进入作者的生活,否则,超越了历史的限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现代人的独角戏,而不是超越时空界限的文学对话。
(三)对传统文学的珍视
在当代的学科文化研究中,需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传统的文学进行研究。西方理性学派认为,对待传统文学要在批判中继承,这种思想实质上已经对传统文学持否定态度,在对传统文学进行研究前就已经在潜意识中产生了排斥的思想,尊敬与信任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否决了传统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扬与继承,从而形成传统民族文化思想层面上的断裂现象,进一步导致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与批判。古代文学少不了理性与科学精神,传统文学遗产并不仅仅表现古老文字的形成与古代文学文明的发展,其蕴含的思想、精神和性情才是文学研究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通过国学以珍视的态度来对待古代文学是对传统优秀文学的一种肯定。
四、两者思想价值的共通之处
国学的思想核心主要为忠德思想、信德思想和孝道思想这三种,这三种思想与古代文学所体现的价值有共通之处。“百行孝为先”,这是古代文人对孝道的首要看法,古代社会的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古人称其为万物善良的源头,《弟子规》中指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句诗表明,当我们的身体受到损伤时,父母会担心,但当我们的德行品性受到破坏时,父母会因此感到羞耻,这样称之为不孝。古代人用忠德来感化百姓,使百姓受到合理的教育,并将此种品性教化给后人,普通百姓要忠于自己的上级,对君主的美好德行进行继承与发扬,忠与孝是相互统一的,百姓不仅要恪守忠孝之德,以此治家,还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关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对他人的父母与兄弟姐妹也要适当的关心孝敬,这是作为普通百姓应恪守的最基本忠德。信道,信是做人立身的根本,信德是治国、利国的根本要素,在古代社会活动中,信德是人们修身律己的法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俗肌!靶拧笔侨擞肴酥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对于社会的稳定亦有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治国,还是交往相处,诚信是基石,是决定一个人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经典诵读”;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1-0064-03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传统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而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并不完全适用。而且,现如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矛盾,那就是教学内容的庞杂与课时数有限之间的矛盾。因此,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该是课程改革探索的首要任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以文为主并实行“经典诵读”,以此回归文学本位;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贯通古今,并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实行“经典诵读”,回归文学本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受到一直以来文学史模式以及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念影响,很多都是讲文学史必讲作家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和影响,讲文学作品必讲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审美性重视不够,导致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直观体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逐渐丧失,导致“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1]尤其是受课时被压缩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规律的把握,而忽略对文学作品细微的情感、艺术和审美质素的阐发,往往将鲜活的文学作品变成了注解文学史的史料,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适宜,更不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笔者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以文学史为主,而是需要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的以文为主,回归文学本位。要想真正让学生回归文本阅读,实行“经典诵读”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文学经典是历经了几千年风雨历练和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积淀着广博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之魂,充分体现了先人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尤其是那些反映积极进取、忧国忧民、识礼重义等儒家人文传统的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平复急功近利的心态,塑造健全的人格很有启发和帮助。
“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从道德修养、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等方面受到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比直接对他们进行说教更有效,而且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这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学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背景上,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诵读和基本分析、鉴赏的文学作品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作品讲读、分析的时候,多运用描述性、抒情性的语言,重视意境的感染和心灵的触发,并注意加强诵读指导。“经典诵读”不仅仅能够提高人文素养、夯实专业基础,同时也能够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视野,培养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力,进而磨砺思想、提纯情感、积蓄能量、放飞理想,而且,文学经典是民族语言艺术的典范,诵读经典同时也是对汉语言精妙境界的至高体验,可以说,“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对语言艺术的精微训练,这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很有助益。
目前,一些高校采取以“经典诵读”为辅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并以背诵默写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方式进行考核,这种做法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中都值得推广。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感到不适应,而他们一旦真正进入作品,形成诵读习惯,就会逐渐被吸引。而一旦这些经典所承载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在学生的思想中确立了主流地位,这对于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塑造健全的人格均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弘扬中华灿烂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一个贯通古今的过程。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用性、现代性,努力想办法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拉近学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离,引导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及其历史变化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师还应该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人文价值,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这些经典作品与他们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血脉相通的,尤其要注意发掘这些作品经过时代的大浪淘沙后,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建构起到的重要意义,以此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展他们人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有些办学者和研究者似乎有意无意地把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和汉语言专业完全等同视之,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的区别,只注重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忽视文化知识的传授”。[2]尤其是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每人都是光荣的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那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通过与作家和作品穿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能够建立起与前贤今哲对话的平台,拉开与现实世界的距离,看到一个有别于现实功利世界的更加丰富博大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功利追求的人生中看到一种更加高尚的人生,懂得更多处事做人的道理,懂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将来很可能成为跨文化的交流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世界范围内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余秋雨先生曾经指出,“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是人类共通的精神价值,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文化以差异并存为美,以消除差异为丑,文化上的差异,绝大多数构不成冲突。”[3]所以,教师要注意中外文学比较时的态度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将来的教学和文化交流中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各国文化,包括能够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勇于过滤其中的糟粕。
三、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作为艺术结晶的文学作品,它不是简单的再现现实,而是体现了经提升之后的理想的精神境界。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承载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美学特质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之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然而,现如今的教学大多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和审美的熏陶,把本来生动的、立体的文学变成了缺少生气的、平面的知识。很多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时候,往往是直接灌输给学生一些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根本没有进行真正的审美阐释,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会渐渐失去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
对此,教师首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文本鉴赏和阐释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先撇开围绕作品的外在说明,直接把学生领到作品面前,并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审美氛围。比如使用一些诗性的、形象性的语言,或音乐等多媒体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之中,帮助学生进入一种自由的审美状态,鼓励他们对作品本身的结构、语言艺术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重新唤起学生的文学感觉。例如唐诗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诗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按部就班地讲授作者生平、师生朗读作品、分析诗歌内容、师提问生回答等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审美感受。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专业人士的朗读录音,并让学生充分朗读作品,再加上教师在讲解中运用富于感性和诗意的语言,可以丰富学生的视听,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绝非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它更是一个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领悟那些蕴含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包括经世报国的博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豪迈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等,使他们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和自己身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偶遇风雨这样一件小事,苏轼却赋予了它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人生的起伏是多变的、是突然的,是无法预知的。在人生的风雨中,重要的是心态,如果能以乐观洒脱的态度去面对坎坷,泰然处之,总会有云散日出的时候。教师由此可以联系苏轼在黄州的经历,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苏轼在这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背后,仍然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精神。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古代文学知识的传声筒,更应该肩负起传道的责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文学教育者最重要的责任。
总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文史结合的基础上,以文为主并实行“经典诵读”,实行“经典诵读”,以此回归文学本位;教师应该努力想办法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拉近学生和古代作家作品的距离,并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人文价值,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鉴于中国古代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和特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把审美教育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以诗性阐释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杨柏岭.文本・美育・文化:当代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9):44.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地域元素;场景还原
中文专业自二十世纪以来为许多大学常设之系科,其学科研究方法逐渐摆脱感悟启迪式的言说方式,而着重从学理上阐述文学发展之轨辙,从讽喻回归人性阐释视角,强调经典本位回归与文学场域的场景复原,但是,随着文学研究的逐渐推深,对文学史阐释的细化渐成趋势,学界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呼声渐高,其中,在“重写”背景下,调整文学阐释向度,即由历时性向共时性过渡转化蔚为潮流。[1]与文学史写作相应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长期以来亦注重开掘本门课程的知识性与理论性,而对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学文化活动背景则多不谈或言而不详,其中文学发展之区域性特征在课堂讲授中被边缘化就是显明体现。鉴于此,本文以唐代关陇地区的文学活动为例,探究在唐代文学教学课堂上融入区域文学的路径与意义。
一、关中文化的精神内涵
关陇是唐代重要的文化区域,陈寅恪先生治中古史,提出“关陇集团”理论和“关中本位政策”说,借以解释隋唐制度之渊源和唐代兴衰之原因。他指出,关陇文化“乃关陇区内保存之旧时汉族文化,以适应鲜卑六镇势力之环境,而产生之混合品”[2],“李唐皇室本出自于宇文泰之胡汉六镇关陇集团,实具关中、代北两系统之性质”[3]。关陇地区地处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其地风高土厚,其民质朴刚直,其风雄深雅健。自姬周始,就为世瞩目。至秦汉,秦踞关陇而制六合。隋唐因周秦旧壤,开全盛之世。至宋,张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雄心,据关布帐,设席授学,遂将关陇文化精神融于宋明理学,关陇文化最终汇入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巨流之中。就内核看,关陇文化精神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致用的经世精神。周秦以来,关陇士人就以世为志。文王之化成礼乐与秦王的变法图强皆以现实事功为导引,两汉关中大儒韦贤、杨震等治经皆以经世致用为准绳,司马迁修史更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导向。魏晋以降,关陇士人则持守旧说,惨淡经营,以入世精神肩负教化异族之使命,进而使传统文化统绪未坠。其次,重开拓的探索精神。关陇文化对于宇宙、天人具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这种思考,绝非玄想所得,而是基于实际的畅想。司马迁对“天人之际”的思考,更多来自于古今之变中,张载对“天地之心”的理性把握,亦归之于对往圣绝学的思索。玄奘负笈西行,既是对彼岸世界的追寻,也是对现实苦难进行超越的探知。最后,重功业的现实精神。关陇处于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过渡地带,与胡人的长期对峙、交往中,亦使关中土著渐染武勇。故而,自汉以来,朝野就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之说。[4]
二、唐代文学教学中植入关中文学元素的途径
中国地方师范院校古典文学课程重在为学生系统梳理古代文学变迁的过程,使学生掌握重点文学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涵育学生对文学作品情感精神内蕴的美学感受和理性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立足于本地区,若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融入课堂,通过分析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感知中国文学的奇丽与多元,则无疑会促进其文化人格的建立。(一)打通古今,擅长“穿越”对于接受主体而言,古代文学多为数百年甚至千年以前人们内在情感的诗性传达,时移世易,沧海桑田,居于现代,对古代自然会有难以逾越的时空隔膜,这为文学的传播与接收造成困难。针对此种情况,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如何才能使学生零障碍的走进古代文学作品,与古人穿越时空进行精神对话,会启发我们在教学方式与途径上多动大脑。其中,因地取材,重视乡土文化、文学与古代文学主体的契合、衔接,用地域文化开启理解古代的方便之门,或许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陕西师范大学位于关陇文化腹地,隋唐时期几乎所有诗人都进入过该地区,并留下许多文学遗产,为唐代文学教学积累了大量反映现实的素材,并为文学作品和文学事件的时空和场景复原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场景还原”是近年较为时兴的一种研究方法,其要旨就是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加以考察,进而使学生怀有“理解之同情”,如此作品分析与史实讲授结合,或许会为传统的文学教学辟出一条新路。“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写的正是离我校仅数里之遥的终南山的自然风光。“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章八元《题慈恩寺塔》)则再现了距离我校老校区仅百米距离的大雁塔的雄姿。运用“场景还原”和现地研究,无疑可使学生设身处地的与古代作家、作品实现“无缝对接”。(二)推动融合,互动交流经典作品大都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成为民族文化瑰宝和国粹。但是,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打通古今文学之壁垒,使古代文学接现代社会之地气,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应积极思考的。笔者以为,梳理并总结好历史悠长的地域文化元素,带领学生进行名作咏诵之同时,加强现地考察、现地研究的力度,是一条可行的新路。唐代尤其是盛唐文人多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经历,遍交权贵,砥砺性情,亦带动了文学在地域空间流动和社会阶层间的对流。他们中许多人会在交通驿站、名胜古迹、仕宦之处以诗言志、用赋体物、以文载道,仰观宇宙,俯察品类,因此这些以地域为载体,保存于乡土的作品,成为今天丰富古典文学知识的良途。陕西师范大学校内之历史遗存,如杏园、启夏苑宾馆、“明德门”小区、天坛操场都为我们在不出校园的情况下,对唐人诗歌与精神的理解形成无形的助益。例如,汉唐以来,关中就有“长安韦杜,去天尺五”的民谚,说明韦杜两族在长安地位显赫。其族居地韦曲,培育出诸多优秀诗人,如韦应物、韦庄、杜佑、杜牧等,他们在自己的诗篇中对故里也都提及。“徘徊洛阳陌,惆怅杜陵曲”(《春中忆元二》)、“做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温泉行》)、“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都表达了唐人的乡关之思,韦曲之杜陵无疑成为走进诗中的最佳孔道。[5](三)资源植入,加强实践植入,是将课本之外的元素、资源在课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予以运用,以辅助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就作品理解及教学而言,将地域文化元素植入其中,可以丰富对作品接受的维度,并读出其中蕴含的多重意义。教学资源植入,一般主要有如下形式。1.植入前的准备考寻古典文学中与乡土文化元素相关的部分。如可由学生思考,“长安文化与唐代诗歌、传奇的关联”“华清遗迹与诗歌中的华清题材”“长安城格局与唐代政治诗歌中的长安城”,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要求学生实地或利用互联网主动进行文献检索,使其由被动转向主动。2.植入环节将准备好的材料在课堂活动中带领学生植入到作品分析和文学史的梳理中,使文学史与日常生活相关联,以现代的涵义赋予古典新的意义。以笔者所在关中而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将关中文化有机渗透到学校的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定能使区域文化特色在实施过程中得以弘扬。如《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地处长安城东,晚唐李商隐此诗以状写乐游原之景而闻名千古,但其意涵却颇有末世衰飒之感,堪为晚唐时代精神之写照。又如《杏园》:“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由末句,我们不难想见唐代科举考试新科举子游宴之盛况。3.综合实践以综合性文化采风活动,带动学生在知识结构与文化思路上打通古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其文学批评、鉴赏水准和文学审美修养。所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体验感受周边的厚重文化,对加深理解古代作品大有助益。唐人杜牧《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诗中勤政楼、中秋节、高楼、月色、紫苔,巧妙营构出了怀古伤今的典型环境,绵绵不绝的细雨更是触发了读者心中的历史苍茫感。这里描写的兴庆宫、勤政楼是盛世气象的标志,离学校空间距离并不算远。让学生到这里实践,会使他们对这首古诗以及连带的此类题材有更为深入与真切的感受。在关中地区还散布着很多历史遗迹,如战国遗址函谷关、自然壮美之景华山黄河、气势雄浑的汉唐帝陵、梵音氤氲的寺庙、气象万251千的终南山等一系列景象,这些都是学生开展实践学习,提高文学素养的人文景点。
三、余论
在以唐代文学为代表的古代文学课堂上,我们应该将地域乡土因素视为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或学习视角,努力把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历时性研究与结构性分析、文学发展趋势与基层文学解析研究有机结合,在情感、心智上都尽量回到历史现场。“努力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和中国人的意识出发去理解、审视古代文学现象和事件,从文化的地域流动与阶层对流中研究文学发展的趋势,又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国家制度和国家观念中出发理解具体地域中‘地方性文学知识’与‘区域文化’被创造与传播的机制”
[6],或许才是我们讲授古代文学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平原.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01.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38.
[4]班固.赵充国辛庆忌传[A].汉书(卷六九)[M].北京:中华书局,1962.2979.
[5]王伟.唐代关中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