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时间:2023-06-04 10:48: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

第1篇

文?I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08

1竞合理论概述及问题的提出

竞合(coopetition)是指两个或以上企业(或组织)之间在一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同时又在另一些活动中展开竞争。竞合观念来源于这样一种共识:在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中,价值创造过程及价值分享过程都会涉及一个部分一致的利益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竞争和合作问题同时存在,并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竞合。

竞合理论出现在我国理论界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而被旅游学者引入研究则更晚,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竞合理论在研究各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市场定位,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等方面成果较多。

从竞合理论的角度来看,丽江旅游处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区,该旅游区涉及四川、西藏、云南三省的82个县(市、区),其中云南包括大理、香格里拉(原迪庆州)、怒江、丽江的24个县(市、区)。仅从云南所涉及的区域来看,丽江旅游文化资源所面临的竞争就包括大理白族文化、香格里拉藏族文化及怒江傈僳族、怒族文化等。虽然各种文化类型各有其特色,但如开发不当,不能体现其文化精髓,则很可能增强彼此的屏蔽效应和可替代性,对旅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丽江旅游文化开发有其值得倡导的方面,比如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在开发中保护等,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目前丽江已经离纳西人的丽江越来越远,而成为都市人追求小资情调的天堂,这种发展趋势,对于丽江,无论是旅游发展方面还是文化发展方面来说都是危险的。

2丽江旅游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2.1文化开发利用不足

丽江文化的精髓就是以大研镇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纳西象形文字、纳西乐舞及纳西节日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得较为充分,纳西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还有很多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比如象形文字和纳西乐舞,其开发层次还处于观光型的基础层次,没有上升到广泛参与性的更高层次。因此它们给游客传达出的也仅是纳西文化的皮毛。

2.2古城人口置换严重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丽江旅游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时期,大量外地客商云集于此。他们在古城中收购或租用原住居民的房产,开始在古城中做生意,而原住民人口则纷纷选择到新城居住。因此原来古城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情趣都随着原住民的离开而逐渐消失,而古城更像是穿着纳西文化外衣的城市CBD。

2.3过度商业化

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将文化进行商业化包装,这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必然,但是,丽江的商业化开发有些过度的倾向。上述古城人口置换是一个例证,还有就是古城中酒吧及西餐馆的广泛分布也是一例。现在的丽江古城一到晚上,几乎成了烧烤、啤酒、流行音乐的胜地,知名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也受到部分游客的青睐,但是大多数游客依然对其所造成的喧嚣、浮躁的氛围表示不满,认为其不符合丽江原本的情调。

2.4缺乏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规范的管理体制是重要保障。客观的说,丽江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对于如何处理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的关系还是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管理的缺陷。例如,很多制作和出售纳西象形文字相关产品的商家,他们没有掌握象形文字的基本内涵就随意开发产品,一些象形文字书法产品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甚至是错字、别字,这无形中对纳西文化是一种伤害,归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造成的。

2.5对丽江文化精髓的理解有误区

丽江古城是纳西文化的聚集地,是上千年的纳西文化的精髓,它是整个丽江旅游产品的核心。但是现在古城给游客的体验,除了纳西建筑、青石板的街巷外,就是各种旅游品商店、酒吧和餐馆,丽江古城从“恬静”、“闲适”的文化意念,开始转向“小资情调”甚至是“艳遇”。丽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之于当今社会的价值,但是却走在了远离本真,迎合游客价值观的道路上。

3竞合理论下丽江旅游文化开发的途径

基于竞合理论,作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各个旅游地,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更

好的实现竞合机制下的互利共赢格局。作为丽江来说,文化是其旅游发展中的灵魂,把文化这篇大文章做好,是提升其旅游形象,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丽江旅游文化的开发。

3.1充分挖掘丽江旅游文化内涵

丽江的旅游文化定位应该是“高原姑苏”的闲适、恬静和天人合一,与现代都市社会的浮躁、逐利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商业化包装,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切不可舍本逐末,一味迎合游客的趣味,有时甚至是迎合低级趣味,比如“艳遇之都”称号的泛滥,有学者通过网络文本的分析发现,“艳遇”一词与“东巴”、“民族”等代表丽江的名词出现的频率几乎是相同的,甚至其对游客的文化感知影响更大。(赵仁玉、李洪波)而“艳遇”真的就是丽江文化或者旅游文化的核心吗?显然不是。丽江旅游文化的核心应该是,近千年历史的大研镇、东巴古籍、纳西音乐、节日、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等等。

3.2民族特色生活方式的再建构

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津津乐道于根据纳西族的传统民居改造而成的客栈,认为这就是体验了纳西族的生活了,当然,民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现在在丽江古城经营客栈生意的80%都是外地客商。要还原真实的纳西生活,感受纳西人民与世无争,在细水长流中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的生活理念,仅仅靠老房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丽江独特的民族与地域生活方式进行再建构,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和社区参与原则,控制商业规模,规划好开发的商业类型,尽量还原丽江原本的自然人文生态面貌,让游客能够感受一个真实的丽江。

3.3加强丽江旅游文化开发的监督管理

第2篇

关键词:土家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一、重庆土家族文化的特色及旅游价值

渝东南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造就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艺术。文学有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之分。以口头文学最为丰富多彩,有歌谣、传说故事,还有音乐舞蹈、戏剧等。

1、重庆土家族的文化特色

民间传说:黔东北土家族的传说故事,内容丰富,数量也多,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历史传说,英雄人物故事,与大自然作斗争故事,神事。历史传说中,以《还人头愿》故事流传最广,故事叙述了由“杀人祭白虎”转变“梯玛”在额头上划口子以血代替杀人的经过。《香火与财神》描述了土家族人民至今还供奉的求财四官司神的原因。传说严、罗、冉、唐四人逃来印江,因烧沉香木取暖,香烟飘到南天门里,感动了玉帝,玉帝赐他们四块金砖,并封其执掌民间生财致富的官职,因此在黔东北地区,特别是印江一带的土家族,家家户户的香火上都贴“酉溪显化求财有感四官神主”或“酉溪显化严罗冉唐四官神位”,以求保佑。此外,还有与历史事件有关的题材,如反映清初吴三桂反清故事的《落印潭和马脚迹》等。

音乐舞蹈:音乐有劳动号子、山歌、神歌。演唱时有的还需乐器伴奏,有的边唱边舞。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如锣、钹、鼓,其次是吹奏乐器,摆手舞是其传统歌舞,称为“舍巴”,来源于古代“巴渝舞”,商末武王伐纣时,军中的巴人作战时手持坚锐的兵器,边舞边进,勇不可挡。由此便发展成为一种摆手舞。

戏曲:戏剧有傩戏、花灯戏和木偶戏等。木偶戏传入较晚,大约在清末才传入黔东北地区。花灯戏较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傩戏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2、重庆土家族文化的旅游价值

土家族民居建筑造型别致,装饰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土家族建房习俗一般包括看风水、挖屋基、伐青山、立屋竖柱、上大梁及落成仪式等环节,体现了土家族独有的宇宙空间自然观以及神灵无处不在的神化现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居住文化。是土家人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还有土家族的民俗风情,特色的摆手舞、歌曲、戏曲都是发展旅游的亮点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二、旅游开发对重庆土家族文化的影响

重庆地处西南地区,经济相对东中部地区来说还比较落后,旅游开发能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对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现在就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1)增加渝东南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存和生活条件

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旅游业带来外汇收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提供当地人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家庭收入增加,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2)民族文化得到延续

随着成千上万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带来了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得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得到复苏,并已融入旅游市场,得到了重构和新生。

(3)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当地居民在享受旅游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消除了过去面对所谓主流文化的文化自卑感,越来越倍加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由衷地产生了维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

2、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1)民族文化被同化加快

旅游的开发使大批游客持续不断地长期涌入,每个游客所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旅游目的地民族——土家族人来说,每天都在接待游客。因此,这种接触与冲击是持久的。一般而言,来自文化强势地区的旅游者对相对处于文化弱势地区的接待地居民会起一种示范效应,其所带来的思想及文化由于成为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争先效仿的对象。现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往往对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生环境进行改变和破坏,加速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

(2)传统文化被商品化

传统文化舞台化、商品化。在旅游市场上,因片面追求旅游效益,而不顾当地社会人文资源的特性,进行完全趋从于旅游者口味的运作,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族文化,将其传统的舞台艺术化、商品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虽然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里,能有效刺激游客,使之产生旅游消费的作用。但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使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日益商品化。

三、渝东南土家族文化开发的战略

1、土家族文化开发的优势

(1)品牌优势

一是具有“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品牌。酉阳始终致力于摆手舞的挖掘、整理、推广、普及工作。突出了四抓:一抓挖掘整理,二抓创作提高,三抓推广普及,四抓硬件投入。现在,酉阳土家摆手舞已成为极具民族特色融观赏性与普及性相统一的群众性广场舞蹈,成为武陵山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3年3月,国家文化部授予酉阳县为“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称号。二是具有“重庆市民歌之乡”品牌。酉阳县文化工作者曾无数次深入全县的村村寨寨,访问众多的民间艺人,录制了大量的演唱资料,并将酉阳的民歌、山歌收进了全国十大艺术集成之一的《民歌集成》。

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群众文化 保护与利用

自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保护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文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1]群众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中的具有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它具有主体的群众性、风格的通俗性、来源的基层性、效果的实用性、作用方式的渗透性等显著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是the Cultural Intangible Heritage的翻译,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起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所设立的项目“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译成中文则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杰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非物质”的涵义为“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

1、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为基础、互相丰富

群众文化起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体现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不断发现、创造、积累的文化艺术财富。那些动人的先民故事以及神秘的远古神话,手口相传,经过几代的积累,形成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本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它是民族个性及民族审美习惯的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技能。它的形式主要有: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俗、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这些都是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群众文化中。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也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2]鲁迅先生这段话十分生动地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置根于群众文化之中的道理。应该说,不论何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或是劳动者协调动作、抒发心声、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提高效率的 “工具”,或是劳动之余的自我娱乐。

2、群众文化的繁荣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群众文化的生存、积累、发展、创新与繁荣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利用。群众文化要在群众中扎根,就必须具有鲜明的、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的特色。当群众文化重视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群众文化就繁荣;当脱离或摒弃了民族民间文艺遗产,群众文化就萧条就衰退。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应当是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断增加新内容,创造新形式的大众文化。群众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大多取自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熏陶习染、承传积淀下来活在当代的智慧结晶提炼出来,使之传承发展,发扬光大。例如民间秧歌、民间传说、民间戏曲、客家山歌等。

二、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及存在问题

博罗位于珠三角东北端,历史悠久,自秦时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岭南文明古县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医药文化、宗教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罗县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挖掘、申报,目前博罗县省级非物质文化质遗产项目有石湾镇端午龙舟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质遗产项目有福田舞春牛、龙华大鼓、罗浮春酒制作技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观音阁德源楼糖果、湖镇围点灯习俗、横河扎灯技艺等。

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保护,受到外界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保护意识淡薄。由于宣传工作滞后,一些地方对保护工作认识还不到位,对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造成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相关知识知道得不多,保护意识淡薄。

2、流失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一些经济项目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综合环境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使得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及流失。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一些地方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3、开发利用方面存在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文化上的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外来文化的装饰替代了传统装饰,现代建筑替代了传统民居。民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史诗自然流失。

4、人员资金不足。基层保护机构非常薄弱,博罗还没有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缺乏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和正常的进出机制,专业人员极其匮乏,且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

5、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抢救性的工作,而且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但目前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大,工作面较窄,效果不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但目前却只有文化部门在唱“独角戏”,未能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以上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开展,影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可喜的是,博罗各级政府、有识之士及民间群众已开始意识到非物质文化既是宝贵的资源,同时又面临着严重的流失的问题。今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

1、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遗”、保护。博罗积极配合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非遗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挖掘申报工作。今后应当加大工作力度。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整理和申报工作。

2、启动知识产权保护程序,对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进行域名登记和商标注册保护。

3、将非物质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运用学校教育手段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把非物质文化引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就受到非物质文化的熏陶,在学会自己民族的传统技艺和潜移默化中融入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4、利用节庆搭台,充分展示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繁荣群众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塑造民族心理的平台。利用节日展示、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形成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民族传统节日。同时,吸引了众多游客,有效推动博罗文化旅游的发展。

5、强化对外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一是创作原生态歌曲,拍摄电影、微电影等,弘扬传统文化;二是编辑书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永远保存下来;三是利用各种传媒宣传传统文化,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遗产宣传。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对于可以实现产业化开发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要从全局出发,在了解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着重把那些既能显示民族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资源,确定为非物质文化资源品牌经营的战略目标,并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经营创新,集中力量培育优势品牌,组建非物质文化支柱产业。在开发利用上要重申适度、合理原则,不能过多过滥,因此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开发,有序开发。

四、结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依然艰巨繁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提高认识,加强引导,统筹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完善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加强督导,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文化传人,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保护、市场机制与规划调控的关系,保护和利用好博罗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新时期群众文化。

参考文献:

[1]吴一平.群众文化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第4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必要性;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9(C)-0065-01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毛南族人民世代居住。这里山青水秀,洞多景奇,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历史变迁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外来的文化,现代社会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毛南族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窘境。

一、毛南族概况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他们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他们是岭西的土著居民,主要居住在环江县一带的山区,素称“毛南之乡”。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族聪明勤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的文化艺术。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工艺精湛;毛南族的节日丰富多彩,庙节、分龙节;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傩戏是毛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表演过程中始终戴着被称为傩面的木制面具;“毛南三宝”――菜牛、石雕和花竹帽,特别是花竹帽编织工艺则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上述种种民族文化使得毛南族人民具有许多无形的、内在的、体现毛南族文化价值所在的民族精神。

二、毛南族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毛南族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旅游冲击带来的严峻现实,使得开发毛南族文化资源,继承、发扬和创新毛南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一)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毛南族那些古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重新得到开发与恢复,传统的编制手工艺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得到发展,传统的戏剧、舞蹈等重新被挖掘搬上舞台。这些原先几乎被遗忘和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旅游的开发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其他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没有的独特文化资源。(二)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毛南族地区有着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毛南族文化开发建设,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毛南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本身,反过来也能有效地促进毛南族文化建设。

三、发展现状

(一)传统手工艺陷入困境。花竹帽是毛南族的象征,实用又美观,既是毛南族妇女日常喜爱佩戴的生活用品,也是毛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定情的信物。在现代社会及旅游开发的冲击下,花竹帽编织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花竹帽编织工艺技术的传承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困境显得越来越紧迫。首先是花竹帽编织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其次,传统毛南花竹帽的用料是金竹和墨竹有资源匮乏的趋势。(二)民族节日中不良成分的影响。节日文化中畸形的消费观所造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节日中的诸多禁忌严重束缚着毛南人的思想行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等。民族节日就应体现这个民族精神世界,但是一味地扩大其中的不良成分,甚至为了迎合某些旅游者那种猎奇的心理,那么对于构建其精神家园、发展民族文化都是一个桎梏。(三)戏剧歌剧遭到严重断层。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傩戏是毛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靠毛南族艺人在民族口头文学的基础上依据个人想象创作。由于傩文化主要靠历代傩师招收传人,目前掌握此种技艺的人是少之又少,复杂的工艺加上旅游业的冲击,很多年轻人缺乏动力去学习,使之遭遇严重断层。

四、对策

(一)加强政府职能,保护传统的毛南族艺术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保护传统的毛南花竹帽手工艺,就需要提升其价值,使之具有一定的效益,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编织花竹帽的工作,手工艺人也才有动力去继续延续这一传统工艺文化。而在这方面,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形成一定的旅游开发市场,针对特殊工艺制品,发掘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加强相关培训;针对傩文化的流失,应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为其调查、传承做好基础工作,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二)开展民族间的节日文化交流,使节日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由于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历史遭遇,他们的节日文化也各具特色。在发展旅游业中,应积极开发利用毛南族节日文化中独有的民俗风情,并加强节日集会的物资交流功能。要使毛南族的节日文化更加富于生命力,除进一步发挥民族的独创精神外,还应积极开展民族间的节日文化交流,尤其是与临近民族相同的节日,在各民族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吸收其他民族节日中的积极成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三)毛南族发展文化产业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毛南族文化建设必须走产业化道路。要充分利用毛南族文化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运用现代管理和经营理念,推出毛南族文化精品,并大力宣传,树立形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好铺垫。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充实和巩固现有文艺表演团体,并有计划地组织各团体之间的以及对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使其健康发展。

毛南族文化绚烂多彩,具有独特风格,不仅是毛南族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精神源泉,而且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毛南族文化建设,对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促进毛南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张艺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刘正明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覃立新.毛南族史志概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张华,张周来.广西毛南族文化在呵护中传承.西部时报.2005年第009版.

[3]戴庆厦(主编).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立法保护;保护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各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性的独特展现,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它融民族性与大众性于一体,是各族人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与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总览我国传统文化,它以儒家思想为内核,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亦融入其中,形式丰富,覆盖了多种艺术形式。经千年文明演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特质和风貌,是民族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同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性质:一是具有无形性;二是具有传统性;三是其创作的主体具有群体性;四是其传承和发展具有动态性和不平衡性:五是具有某种公开性;六是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一)无法适应现代化生活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全球一体化的加剧,使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不断渗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我国非物质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地――农耕文化遭到巨大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逐渐被遗忘;市场经济和就业观念,导致年轻人不愿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使“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保护机制的不完善

有的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地方文化部门积极性很高,但当地政府在落实资金、建立保护工作机构等方面的措施不力,致使一些地方资源的普查、抢救、保护工作迟迟不能开展;有的地方保护工作缺乏领导,保护思路不清,盲目开发,对“非遗”歪曲和滥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导致“非遗”保护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影响了文化建设的全局。

(三)立法保护力度不足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但“重申报轻保护”、“重利用轻管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基层“非遗”保护机构仍较薄弱,相当一部分市县级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许多地方尚没有专门的负责人,理论研究仍落后于保护工作的实践。我国已于今年三月通过了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具体实施效果有待观望。

(四)财力支持不足

自2006年以来,中央财政专项拨款补助地方进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截至2009年,四年来已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经费为5.86亿元,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保护经费的逐年增长体现了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但与我国丰富的“非遗”项目资源相比,“非遗”保护经费还远远不足。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非遗”濒危程度日益严重,这些保护经费的投入显得“杯水车薪”。

三、韩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韩国、日本与我国文化同宗同源,且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起步较早,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强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自觉意识

在韩国,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广大民众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韩国一年四季都拥有各种民俗文化节,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了民族传统文化。这些节庆活动完全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且一般规模也相当大。在传统节日中,韩国各大旅游景点都对穿着传统服饰的人们免费开放。正是通过文化普及教育的形式,民族文化得到了保留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性保障

日本政府官方对文物保护十分重视,颁布了许多国家级和市级的“文化财”项目,并将有重要意义的民间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韩国也是较早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着力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半个世纪以来,韩国陆续公布了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金字塔式的文化传承人制度。韩日两国均制定了“文化立国”战略,并建立相关机构支援文化产业。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

1950年,日本率先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政府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政策和健全的法律法规,用管理经济市场的方法管理文化市场,通过机制化的法律法规手段来调控文化市场,逐步建立起完备、成熟的文化市场体系与网络。韩国早在1962年就颁布了《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至今已经进行了14次修改。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奖惩制度,有力保障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四)“非遗”的现代文化产业化保护

韩国电视剧是韩国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工业的成功结合。韩国认真思考和研究了本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以及其他周边国家地区的国情和文化,广泛借鉴众多其他文化产业强国的成功经验,立足自身的文化和地理优势,巧妙地把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现代传媒工具有机的相互结合,多方位多渠道的向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推销他们引以为自豪的韩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方向

(一)加强国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自觉保护意识

加强国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保护意识,积极倡导各族人民热爱、珍重、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韩国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启示我们,应利用学校教育,从孩子抓起,构建民族文化认同感;另外还应结合各种宣传方式,倡导全民认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远程教育网络等媒体进 行广泛宣传,并通过在农村、街道社区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有效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加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相关政策和知识的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意识。

(二)构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是分不开的。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和健全的法律法规,根据各种产业所占的市场份额、税收比例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用管理经济市场的方法管理文化市场,通过机制化的法律法规手段来调控文化市场,逐步建立起完备和成熟的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将有力的保障民族传统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立法保护“非遗”,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然而,由于我国缺乏专门的“非遗”保护法律,致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很大影响。如我国的民间文学《花木兰》,被国外公司制作成卡通影片并获30多亿美元的收入,但民间文学《花木兰》无法获得知识产权保护,自然无处获得相应的收益。为此,我国新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它的出台将“非遗”保护的有效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拓展保护资金来源保障传承人生存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韩日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各项财政、基金扶持以及灵活的投资体制。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商业性赞助以及公益性的捐助是文化艺术团体经费的主要来源,其数额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和拨款。因此,我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设立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预算,直接或间接提供资金,对传统文化产业和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扶持和补助;各级地方政府还应通过税收减免制度等扶持措施,鼓励企业、机构、团体、组织对文化产业进行资金投入;同时,动员社会各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传统文化人才;对已经消失或濒危的传统文化形态,要组织专家挖掘并实施恢复抢救工程。完善的政策体系是民间技艺传承人得到发展的重要保障,尽快出台对其的补贴扶助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四)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已成为各国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我国历史悠久,长期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因此他邦也保存有与我国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相应保留遗存被先行申报的象现也已经出现。在文化产业全球化加速的今天,谁先理解并合理利用相关国际法规,谁就会对共同的传统文化现象抢先实施申报,并肯定能在今后的文化产业领域里占得先机。

(五)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合作开发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同样要以战略性发展眼光认识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深度和综合开发力度,集中优势资源,逐步打造有影响的国际文化品牌。对内可加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对外可潜移默化地扩大我民族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这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积极的作用,更会提升我国文化产业产值在世界市场的份额。

目前,我国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传统玩具、木雕、刺绣等工艺技术类文化遗产,歌舞等表演类文化遗产,神话、史诗等民间文学类文化遗产,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类文化遗产以及传统医药术、食品制作、冶金术等知识经验类文化遗产,已逐渐步入市场,并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始了它们的产业化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遗产的持有者不但从遗产产业化经营中获取了高额回报,同时还在经营过程中弘扬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附着于这些文化产品之上的民族精神。

毋庸置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l世纪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合作开发之路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6篇

关键词:江西;人文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危机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危机之后,上世纪 80 年代人们经过反复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这是人类发展道路上一种新思路。最早在1987 年由挪威首相 Bruntlant 在其出版的著名的《我们的共同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已被广泛置于有关的学科领域和各相关的行业的范畴研究,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当然也必须涉及。由于经济的驱动,盲目的开发旅游所产生的结果是: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对旅游粗放式经营管理,旅游设施的病态膨胀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样的发展必然是不可取的。一种新观念在宏观旅游管理领域中产生――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人类认识到自身的生存环境正在面临着巨大威胁的背景下,科学界提出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保护旅游资源及它所包含的旅游环境,尽量减小对环境的破坏:依据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通过科学的开发、利用、规划,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利用效率;依据社会效益为目的原则,从而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的需要,促进社会稳定地可持续发展。

区域人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开发旅游业的地区在加大旅游业投资,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保护人文旅游资源,不断提高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及水平,力求能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系;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既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又可以同时维持人文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实现旅游经济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力争留给后代一个良好的人文旅游资源环境。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保护在当前旅游事业发展的转型期当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三、江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江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但就目前来说,一些地理位置集中、条件优秀的人文旅游资源,没能够结合到一起,进行系统地规划,形旅游资源发展的综合效应,真正保护了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总结起来江西人文旅游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资源种类丰富。江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中国旅游强县1个、A级旅游景区99个(其中包括5A级2个、4A级40个)、全国文明旅游景区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9个以及一大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特别是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全省形成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和“红色摇篮”、 “绿色家园” 、“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

2.资源破坏严重。旅游活动开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它能创造巨大的综合效益,当然也带来了负面的系列效应。人文旅游活动的开展,势必产生环境的污染,存在更大隐患的是这些环境的污染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实体景观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就在这个过程中,当地这些居民日常自发形成的、带有地方浓郁特色的传统文化风俗遭到强烈冲击,出现了利益至上的思想倾向,对于很多传统的民间技艺、习惯民俗不够重视,很多旅游资源需得到传承和保护。

3.保护力度不够。人文旅游资源被人为破坏,大多都是由于公众缺乏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对人文旅游资源可开发价值并不了解。对于江西省而言,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江西省人文旅游资源多数旅游景区地处不发达地带和乡间山区,当地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够高,使得对于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缺位;其次,人文景区当中的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对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不够完整,过度强调人文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四、江西人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江西省多数人文旅游资源是通过建立各种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来开发管理的,但是景区的发展程度往往是不尽相同的,管理人员的配备本来就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多年来,江西省一直想通过庐山景区的示范作用,为全省人文旅游资源树立标杆,带动人文旅游产品相关产品的开发,但是真正实现旅游线路组合的景区是很少的,形成了井冈山景区和庐山景区支撑江西省旅游的局面,不利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体发展。因此笔者通过总结和归纳为江西人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前期措施。由于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这就决定了在开发利用江西人文旅游资源时,保护是第一位的,开发利用则是后续的工作。人们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缺失是多数人文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跟自然旅游资源一样人文旅游资源也存在脆弱性和难恢复性。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区所处的各级开发商、政府部门、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人员有必要进行专题培训,让他们了解江西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价值、属性,充分认识到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开发中的基础地位,认清当前全国旅游发展趋势,在利用开发经营中自觉运用资源保护意识,对江西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不同的人文旅游资源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民俗的保护方面,则需要从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充分挖掘江西省人文民俗内涵。

2.后进措施。江西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涉及的部门是众多的,同时也和当地社区的发展利益密切相关,与这些部门和社区进行发展合作是取得更好保护效果的必须前提,明确分工,公平分配利益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处在人文旅游资源所在的各种景区内的居民和社区,必须要求他们参与人文旅游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如对于景区的基础设施维护、古迹维护、消防防火等工作,与此同时必须照顾社区的基础利益,通过多元化开展农家乐、药材种植、旅游商品、特色水果种植制作等途径进一步帮助他们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使他们成为资源保护的主题,而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补贴。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单纯依靠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是非常有效的补充。其中社区、非政府组织、公私企业集团和地方政府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保护主体,它们参与管理和保护旅游资源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提升措施。从大的方面,要立足于全省旅游资源特点,结合江西省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制定全省的旅游资源发展总体规划,要有前瞻性和操作性,同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规划的指导作用,为全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从小的方面,各景区依据景区自身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况,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本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发展规划,使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的具体管理规定以及建设管理起到作用,决不能单单以盈利为目的,必须做到保护与开发两手抓。特别是在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方面,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一方面,江西省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国家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法规,推动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另一方面,各个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也必须在国家、地方法规框架下,制定自身的管理规定,要尽可能做到程序性、完整性、可操作性。江西省要立足于自身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规律,不仅要进一步充实执法力量,注重与地方社区的联动,同时必须加强执法人员管理。

五、结语

根据江西省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旅游发展中更加重视自然旅游资源的偏见,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把握各方面的协调,使得自然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能协调发展,必须积极发展人文景观旅游。可持续利用强调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发保护管理的水平,争取获得旅游经济增加值的充分提高,尽最大可能对人文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文旅游资源整体系统的完整性与维持它的正常的发展能力,不要去影响当地居民后代的利益。笔者认为江西省未来旅游资源发展可重点规划旅游区、游览路线,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达的优势,挖掘各地资源特色,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提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桂华.旅游资源学,1999(12).

[2]李梦星.庐陵文化纵横谈,2002(09).

[3]杨振之.“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民族研究,2006.

[4]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2003(10).

第7篇

作者:王伟 单位:保山学院人事处

由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民间艺术的生存延续也必然受到影响和冲击。作为富含民间文化信息的木版年画,曾经在民间兴盛一时的纸马艺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唯有云南民间还部分地在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富含民间文化信息、与人的精神意识息息相关的民间木版年画——纸马艺术也将逐渐走向衰亡。为了保护云南纸马艺术,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民间百姓继续固守不能养家糊口的纸马刻板与销售主业,也不能硬性要求已经没有神灵信仰观念的民间百姓去用纸马祭祀和祝祷。

但是,倘若我们难以固守云南传统民间文化与纸马艺术的最后一道防线,断了云南民间文化艺术的香火,那么我们这一辈人必然会为失去这样有着丰富原始文化内涵的、神秘古朴的纸马艺术而痛心疾首。对纸马艺术的记录、收集和抢救是一种被动的保护,同时也是急切、有效、势在必行的一项文化建设工作。如果能为纸马艺术营造一个良好的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对纸马艺术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那么,科学构建纸马艺术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空间,开展纸马民俗文化实践活动,这仍然不失为对纸马艺术积极、主动地有效保护。

借助旅游业来保护民间文化艺术是目前民间艺术保护性开发的一条现实途径。旅游业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旅游业并不仅仅只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突出的文化性。旅游的过程是物质与精神双重消费的过程,因此旅游的文化内涵是旅游活动中主要的精神内容。云南的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将纸马艺术介入旅游产业,这既是对旅游业的丰富和开发,同时也是对纸马艺术的一种开发性保护。因而,在旅游活动中,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传统民间纸马艺术,促进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同步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开发和文化艺术产业开发合理并存,这是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开发共同研究的课题。

虽然民间艺术并非为旅游而存在,但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现实境遇与旅游业的共同开发毕竟可达到双赢的结果,因此,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旅游景点可以将民间艺术作品开发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和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这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具有支持和补充的作用。在旅游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开发的方式与手段要尽量做到不对原生态的民间纸马艺术有任何歪曲或损伤,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比如,在保山西庄的文化旅游开发中,旅游景点开发者可以把纸马雕版传承人张元文的纸马艺术作品作为文化旅游产品成套出售,可以设立保山西庄纸马艺术展览厅,除了展示有代表性的纸马艺术作品和雕版外,还可以演示纸马的刻板、印制及使用方法和过程,对于有云南特色的关于纸马诸神的神话传说也可作以介绍。总之,在保山西庄的旅游景点设计上,旅游景点开发者应该深入挖掘纸马艺术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这对提高民间纸马艺人经济收入、促进纸马技艺的传承与延续以及促进旅游业的兴盛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来看,旅游业对纸马等民间艺术的开发与利用虽然有所重视,但挖掘的深度、广度以及设计、制作、销售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当地领导重视不够,开发数量少,品种单一,加工粗糙,质量低劣,技艺保护不利,传承后继乏人,生产机构和组织管理规范化不够等。这些问题既对旅游市场有所影响,也对纸马艺术保护不利。在纸马旅游商品与纪念品的开发过程中,相关的设计、包装、营销管理等也要配套,要视纸马艺术的具体情况合理开发,一定要杜绝过度开发的状况出现,要尽量保持云南纸马艺术神秘古朴的艺术特色。总之,不管选择何种形式,在保证质量和纸马艺术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对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是促进纸马艺术保护与发展旅游业的有力措施之一。

与注重旅游业经济性与文化性共同兼顾以促进纸马这种民间艺术的保护性开发相比,建立纸马文化博物馆所也是对纸马艺术的直接保护。当然,建立博物馆是多元的,同时也与参观旅游密不可分。博物馆的建立除了静态的民间纸马等文化艺术品的陈列、展示之外,还包括纸马等艺术文化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展示。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博物馆可以新建,最好是旧民居、文化遗址等改造成博物馆。艺术品的陈列展示既有收集、归类的标本式的综合展示,又有原生态的生活展示、生产方式及纸马文化艺术品的原样陈列。这种陈列展示力求自然、真实,就像民间常见的纸马铺的摆放样式一样,少有雕琢及人工化的成分。展览的同时可以销售。这种陈列方式也使人身临其境,具有参与性,而不是被动的观察。博物馆样式的总体目标不能脱离对纸马艺术的原生态保护,当然还要与其他设施、服务等相配套,以求做到对纸马艺术的有效保护和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总之,建立博物馆是较为普遍的文化艺术保护与旅游结合的方式,也是实际可行的。

如果说旅游开发与传统民间纸马艺术的保护相结合有失文化的真实面目和生态特征,那么将本就与巫术、祭祀、祭奠有密切关系的纸马艺术与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等日常生活内容有机结合,这可能是更为有效和至关重要的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方式。只有为纸马艺术创造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才更有益于纸马艺术的成长。以民间传统节日为例,节日的仪式、庆典、祭祀、祝祷是民间节日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一项重要的文化生活。如果春节没有粘贴、焚烧各种纸马的祭祖供奉仪式,没有对联、剪纸、彩灯和鞭炮等等要素,不仅年味寡淡,年节的文化和艺术也就没了踪影,因为年文化就是由这些不同的文化要素共同组成的。云南的民族节日众多,而这些节日都离不开纸马,比如大理的三月街、保山的花街、陇川的木瑙纵歌、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和傈僳族的刀杆节等。只有在这些民族节日里,纸马艺术才能够找到自身的文化生存空间。目前,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云南的民族节日日益兴盛。

地方政府也格外重视组织有特色的民族节日文化旅游活动,这就给纸马艺术提供了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这些节日里,纸马艺术能够在节日祭祀活动中焕发生机,能够恢复到原初的状态,比纸马文化博物馆更能够恢复它的艺术本性。因此,将纸马艺术放置到民族节日之中,这要更有利于对纸马艺术的本质性保护。当然,纸马艺术如何在民间百姓生存空间中找到一片真实自然的天地,既不完全取决于我们对文化的期望,又不能完全依赖民间百姓的选择和文化自觉,而是取决于社会是否能够给他提供一个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所以,纸马艺术的文化生态保护不仅是民间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而且还需要政府、学者、民众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p#分页标题#e#

虽然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同等重要,但生物的灭绝与文化的灭绝并非出自同样的原因。自然界的生存是天造地设的结果,并非人类所设,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如果文化形态失去了,人类也将面临着精神的失落。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文化生态保护同样也应该是有意识的选择。总之,我们既要保护纸马文化遗产的某些文化元素和文化模式,也要保护和培养优良适宜的文化生态。云南纸马艺术的生态开发与保护是一个极为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8篇

民俗文化,指的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事项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于一定的旅游设施开展旅游活动。地方性、特色型、神秘性等满足了游客猎奇、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旅游从发展伊始,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比如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等等。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湖北宜昌长阳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该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一、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称。长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强县,被誉为“梦幻土家,巴土天堂”。长阳文化三宝为山歌、南曲、巴山舞,流传至今的哭嫁等众多奇风异俗,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长阳也是人类文明、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多文化交融汇聚,合生共存,文化底蕴厚重。巴文化在这里传承,使长阳县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如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化石洞遗址,香炉石遗址、白虎垄廪君陵、石柱观、始建于唐朝的著名道教宫观天柱山景观等。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歌舞文化之乡”的美誉,2006年,长阳“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阳山歌、薅草锣鼓、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先后举办过“中国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和“缅怀巴人先祖,弘扬巴土文化”座谈会。长阳独特的白虎信仰、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饮食习俗、茶文化等,无论在审美还是在求知、尝新方面,对于外来游客具有难以抗拒以及难以复制的吸引力。

二、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性

民俗旅游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并存,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它还包含有以下一些特征:

1、地域性和文化性。“由于各民族在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民族发展历程、社会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人生礼俗、婚葬习俗、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经过世代传承与传衍,存在一定的发展和变异,不同地域创造的民俗环境和民俗氛围,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才形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垄断性。”[1]各民族在繁衍过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他们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本就是鲜活、动态、真实的民俗文化展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也让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可能。

2、神秘性和独特性。民俗文化是在长期传承的过程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它保持了最初的原始色彩和神秘性,在漫长的传衍过程中,虽然外在形式发生些微的改变,但其内核和母题并未流变,并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纵深发展,每一种民俗事项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应时而生,不断传承,生命力旺盛,作为长阳地区的丧葬习俗,与白虎信仰有机结合,特别的唱词、独特的丧服以及独特的动作,使其保持了一贯的神秘性和独特性,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3、发展性和参与性。民俗文化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纵深演变,它是一定地域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当下的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型旅游已经明显滞后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加强旅游服务的参与性和旅游体验的参与性,符合游客求知求异的特点,也成为外来游客了解和认知长阳民俗文化的窗口。让游客近身体悟土家文化,或者能亲自参与编制西兰卡普、唱一曲山歌、跳一段撒叶儿嗬等,民族文化的原初性和不可替代性,会让长阳民俗文化旅游保持恒久神秘的魅力。

三、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唤醒旅游地人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旅游服务,加深与外来民族的了解,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伴随长阳民俗旅游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民俗旅游稳健发展。

1、民俗旅游事项开发庸俗化、商品化趋势明显。“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吸引游客,有些开发商,摒弃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脱离当地民众的生活,随意改动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光学、影音等技术,使得民俗文化展示过于舞台化、屏幕化、艺术化、瞬间化和庸俗化,失却了民俗的本土和乡土气息。”[2]观众能较直观感知当地的民俗,却未能深谙其间蕴藏的内涵,也不知其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不能一味迎合游客猎奇心理,追求热闹、回避精华,流于媚俗,甚至加入一些不健康和落后愚昧的内容,忽视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漠视民俗固有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扭曲民俗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内涵,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2、民俗文化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和创意。目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产品较少。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略显单一,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集民族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民族旅游产品的挖掘,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从而影响了游客在长阳的逗留时间,长阳欲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注重建设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设施和场所,还应加大民俗文化精神环境的挖掘与保护。“民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道统,在传承、开发、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受众群体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3]同时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理念,在旅游路线和景点之间进行区域联合,但各景点又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3、民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民俗旅游开发,打破了长阳固有的封闭落后状态,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价值观、消费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激烈碰撞,大量信息进入,干扰了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在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外来的语言、服饰、食品、习俗等,会对长阳已有的民俗文化产生冲击,使其产生变异,导致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逐渐消失。开发民俗旅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比如每年黄金周,长阳沿江人满为患,食宿短缺,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旅游垃圾等会影响长阳本地居民原有的生活秩序。伴随民俗旅游的推进,长阳民俗文化生态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

四、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1、发展民俗旅游,应加大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政府调控力度。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法律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政府部门及旅游开发者应有选择性的扶持具有一定历史社会价值的民俗文化事象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优秀民俗文化的开拓与创新,比如对民间艺人进行调查、登记,并能提供时间、机缘、场所给他们表演,并为他们提升技艺以及传授技艺提供条件,注重开发原始的土家村寨,尽可能给予财政扶持,倡导全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2、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静态与动态双向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更加完备。加大对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力度,尽快建立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赏性民俗旅游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村镇两级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展馆、土家古村落的保护等等。作为长阳想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需要进一步加深旅游地的流域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发掘,比如当地的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展现当地的生产活动,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等等,增强旅游行为的参与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增进该地旅游资源的稀缺性。虽然长阳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旅游相关产品,但仍存在与景区文化关联性不大,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吸引力,旅游产品的推介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也成为长阳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3、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民俗旅游,应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其在个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有序发展,确保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张力。例如传承至今的婚丧习俗以及独特的白虎信仰等文化形式,存在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台歌舞或一个展馆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形式包罗万象,应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展现。长阳工艺独特的西兰卡普、用作婚庆、丧葬的哭嫁和撒叶儿嗬等,植根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古朴而独特,应避免将民族文化过于商品化和舞台化,而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应加强当地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了解土家文化的渊源,注重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营造一种全员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不能随意添加、篡改长阳地区的民间文化,遵循民俗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开发的民俗事项,应植根于长阳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4、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生态环境是实现民族风俗旅游的载体。旅游业是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4]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其永续利用,是长阳地区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和生命线。在生态环境系统相对脆弱的山区,民族风俗旅游的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更要加强调保护与管理,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旅游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观念和做法。

第9篇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包括新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及内蒙古和广西12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达686.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其人口共3.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全国8个民族省区全部在西部,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500余项,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总数的75%以上。据权威部门统计,至2003年7月,中国已有29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其中西部地区有12项。在国家先后批准的101座历史文化名城和75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西部地区分别有34个和199个。而这只是文化资源其中的一部分,可见西部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之丰厚。但由于观念的落后,体制的僵化,忽略了文化的经济和产业性质等原因,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谁能相信有着如此丰富的可开发性民族文化资源的民族,竟然会与贫困结缘。因此,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还需要合理规划,不断推进。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才刚迈开步子,相差的距离还很远,甚至还不到实际文化消费水平的三分之一。例如,我国央视2002年收入约60亿元,而美国的一部《泰坦尼克号》就卷席全球,不仅赚到无数观众的眼泪,而且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赚回约20亿美元,间接地从附加产品中收入了53亿美元。据有关调查,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英镑,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20%,意大利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25%。文化产业已成为“朝阳产业”和引导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前提,文化竞争也日益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题,世界各国无不把文化产业定为本国在新世纪的优先发展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就是在国家有关法规的规范下,使民族文化按照商品经济规律走向市场,创造效益。走产业化的道路,才能以文养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就是激活民族文化资源存量,优化文化产品生产要素的组合和推动民族和民族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深刻地转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并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进程。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不仅可以改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是民族文化本身得以传承、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我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殷厚独特,开发前景无限。我国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却未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面对如此现实情况,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西部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必须抓住机遇,以更高的姿态迎接挑战。

二、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依托关系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中国各民族以民族或一定地域为单位,长期开展并因此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中的特色体现,具有充实的文化内涵和特质,而且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产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开发的市场价值是非常巨大的。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映托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特征、审美情趣、生产劳动、宗教活动、节庆娱乐、婚葬习俗等一系列民族文化特征,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极具观赏性、娱乐性、教育性和传承性等特征。不少民族地区为满足和吸引游客,打造并推出了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旅游活动。如东北地区鄂温克族的滑雪、狩猎;蒙古族的赛马、摔跤、射箭等等,为民族体育旅游产业拓宽了前景。其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非常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在一些地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效益,但在其发展规模、组织结构相对较小或不合理。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推动下,以民族文化产业为依托,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路线,才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商业包装,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推广和宣传,必定会取得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势必极大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并进一步加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不断加强产业体系的完善和巩固,并鼓励和推动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增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加地区经济收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更无形地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使民族体育研究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以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三、发展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对策

1、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方针,完善相关法制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市场前景无限。西部各省市、各地政府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时应进行宏观调控,制定适合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不仅要把民族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纳入到西部开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也要把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纳入到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并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由于西部大部分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文化与经济结合的渠道还比较少。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引导,给予政策性的倾斜和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并规范和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要立足以促进国民经济新的增长和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地上,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开发民族文化产业。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中,强调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并不是要求各级政府把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统一包办,而是要求各级政府在民族文化开发、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调控,并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团体和个人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确立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文化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文化形成产业,就应该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生产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文化产品,抢占民族文化产业的高地,逐渐形成具有西部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而在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中,应遵循开发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应用新兴科学技术,吸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并以创新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同时还应遵循收益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要以牺牲或抛弃民族文化为代价。在开发资源的同时应两者兼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好地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综合开发利用。那么在对民族文化资源良好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也会产生良性循环。

2、寻求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契合点,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向产业化迈进

(1)依托民族文化产业,走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在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的第三大产业,据联合国有关人士预测,旅游业将发展成为第一大产业。现代旅游已经从最初的对人造实物景观的观赏,日益转变为对文化的鉴赏和体验,现代旅游的最大目的在于寻求新的刺激,在新的环境中改善人的心情,以获得最大限度的休闲和放松。这种从静态的观光性旅游向动态的参与性、娱乐性、休闲性和探险性旅游的发展,正好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旅游产业找到了契合点,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西部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西北地区有大漠、黄河、丝绸之路、华夏历史丝绸之路、华夏历史文化长廊;西南地区有奇山秀水、植物王国;青藏高原地区有雪域高原、世界屋脊、大江源头、神山圣水。一方面,凭借这些优势资源,可开展登山、攀崖、滑雪、漂流、穿越沙漠、横渡江河和极限运动等具有高品位和无法比拟的体育探险旅游。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节日盛会精彩纷呈,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回族的“开斋节”、藏族的“望果节”“、赛马节”、哈萨克的“啊肯弹唱会”等,动人的民族歌舞,奇异的民族服饰和饰物,也为民族体育风情旅游提供无限的资源。再者,民族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赛马、射箭,藏族的抱石头、格吞(双人拔河),苗族的划龙舟,壮族的抛绣球,侗族的抢花炮等,通过改变相关竞赛规则或降低竞技难度,必将极大地吸引广大游客积极参与。走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道路,既可以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收益,也能使外来游客进一步体验和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既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传播,又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将一些面临失传或流失的特色民族体育文化加以保护和重新塑造。更重要是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发展平台,可谓相辅相成,一举两得。

(2)立足民族文化产业,构建“体育文化+市场”发展新模式

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但有了资源,并不等于有了产品,而有了产品也并不等于有了顾客,产品只有被消费了才能实现它的自身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的民族文化,是参与性极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因此,在西部体育资源的开发中,可创建“体育文化+市场”的运营模式,这种运营模式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既适合实施西部民族地区扶贫致富的特色战略,又可以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建“体育文化+市场”的运营模式,一方面可以利用民族的传统体育节日盛会作为开发资源。如:1981年云南地方政府利用大理白族传统“三月街”节日文化活动,并将这一活动逐渐演变成融民族体育、文化、娱乐和贸易活动为一体的民间传统集会。组织物资交流大会等经济文化活动,有利地推动周边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还把“三月节”誉为“洱海边上的广交会”;1991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期间“,蒙交会”和“购物中心”的商品贸易额和对内、对外的经济技术协作签约额共达30亿人民币。更重要的是这次“那达慕”大会向全世界宣传了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蕴藏的经济实力和开发潜力。传统体育节日庆典通过合理的开发后与其他劳动产品一样可以转化为商品,与经济资本一样能带来物质利益,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开发资源。如:新疆的“达瓦教”绝技第六代传人,“高空王子”阿迪力在征服了许多高山峡谷后,2004年阿迪力在龙庆峡举行了“欧洲之旅”誓师仪式。这次阿迪力不仅成功地向30米高,80米长的钢丝发起挑战,而且还向观众表演了“蒙眼踩碟子”走钢丝,头顶倒立,高空体操,独轮车绝技等“,达瓦教”绝技的强势品牌在欧洲地区进行推广,极大地鼓舞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而在当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范化的同时,可以通过申请体育器材的商标专利权,寻找合作伙伴等来增加经费来源的渠道。也可以通过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的比赛名称权、主办权等进行拍卖,筹备资金和经费,达到少花钱也可以举办大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进行招商引资。除了上述的开发资源外还有非常多的具有优势的资源有待开发和利用。通过这种“体育文化+市场”运营模式,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体育资源产业化的发展,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这一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上的独特优势。

四、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史氏家族;遗迹;旅游开发

以史浩、史弥远和史嵩之等为代表的南宋四明史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史氏家族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中,取得了“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的辉煌仕宦盛况,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的政局,同时也对史氏家族的故乡――宁波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宁波市东钱湖和月湖等地,还留存有不少与史氏家族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不仅是南宋四明家族活动的历史见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

一、南宋四明史氏家族主要历史文化遗迹

(一)环东钱湖史氏家族历史文化遗迹

东钱湖位于宁波鄞州东部,现为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唐朝中叶之前,东钱湖处于未开发的天然湖状态,从唐中叶到北宋,东钱湖成为一个较为完备的人工水利工程。到了南宋,随着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东钱湖逐渐完成了从人工湖到人文湖的转变。南宋四明史氏家族将东钱湖视为他们的祖居地和后花园,回乡或致仕后活动于环湖一带,死后又纷纷归葬东钱湖畔。由于东钱湖与南宋四明史氏家族的密切关系,在南宋朝野,东钱湖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诸多官僚士人前来定居、游玩。而南宋时期,宁波人口的不断增加,大量的湖泊不断因“围湖造田”而废弃,东钱湖却因为史氏家族的关系,非但没有被废弃,反而多次大规模疏浚。至今,东钱湖依然保留着与史氏家族相关的历史遗迹主要有:

1.史氏祖居等建筑遗迹

如今世人能见到的史氏宗祠为“林染桥史家”宗祠,位于东钱湖东岸的下水村,现祠中放有史诏、史氏三相的画像,至今村落中还有不少史氏后人。下水西村除了史氏宗祠外,还有一座“德行桥”和一座“八行堂”。“八行堂”、“德行桥”都与史诏有着密切关系。史诏被乡里誉为“八行先生”,这在封建社会里是非常崇高的尊称。旧时,每逢大年初一,史氏都要在八行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之情,并激励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东钱湖流传着的“七里香街脂粉香”的传说。所谓“七里香街”,是指南宋东钱湖的下水村曾有过一条长街,这条长街从下水村的官渡起,经过下水岙直到慈云岭下,这条长街店铺林立,多达600余家,其中不少以卖香蜡以及胭脂花粉为主,故称“香街”。

2.霞屿寺与“补陀洞天”

《延四明志》载,“霞屿禅寺在鄞县东南六十里东钱湖心,小屿兀然于其中,中大资史岩之凿山为观音洞,仿宝陀之山而建,且割田以奉。”这里所说的观音洞就是“补陀洞天”。因为 “补陀洞天”在霞屿岛上,去“补陀洞天”进香者需乘舟渡湖,这与进普陀观音道场相似,另外“补陀洞天”是仿普陀观音道场供奉观世音,所以也有“小普陀”之称。宁波民间传“补陀洞天”是史浩为其母所凿。传言说史浩母亲想去普陀山拜佛,因为史浩母亲双眼失眠,史浩怕母亲受不起海涛之险,故开凿此洞,供其母进香,俗称“小普陀”。

3.岳鄂王庙

岳飞是南宋初年著名的抗金将领,也是百姓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宁波岳鄂王庙位于莫枝镇莫枝堰,为三进五开间硬山顶建筑,由门楼、中殿、后殿及东西厢楼组成,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宁波传统祀庙风格。内外檐廊全部采用斗拱卷蓬结构,梁、柱、牛腿、雀替等部件均雕有精致的龙凤、花卉、人物等图案。庙内原有匾额、楹联甚多,今尚留十余块,且多出名人手笔,其中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所书“赞化襄勤”更属珍贵。

据传,东钱湖之所以创建岳鄂王庙,一是起源于南宋宰相史浩首倡为岳飞昭雪。 二是来源于岳飞之孙岳甫出知明州及其与史氏等大族的交往。

4.南宋史氏墓葬石刻遗迹

东钱湖史氏家族石刻群,现为我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位于宁波市鄞州东钱湖,范围约8公里,现有南宋时代的墓前石刻遗存180余具,其中史氏家族占了绝大多数。由于南宋时期的帝王陵墓荡然无存,因此东钱湖这批保存完整且宦迹显赫的石刻群具有相当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素有“江南小兵马俑”之美誉,是研究南宋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实物。在艺术价值方面,石刻群中石雕的花纹、排列及文武大臣的冠戴,为后人研究南宋冠服艺术、美术和雕刻艺术提供了珍贵史料。在历史文化价值方面,现存的东钱湖史氏石刻群,在“孝”文化上的反映较突出。

(二)环月湖史氏历史文化遗迹

月湖位于今宁波市城区的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北宋年间月湖形成景观,并逐渐成为时人观赏游玩之地。

史浩府及其四子府第

史浩府第被称为史太师府。公元1163年,史浩拜为右丞相后,举家从东钱湖迁还月湖东岸洲史家的旧居,目前史浩府第遗迹可考之处,只有史浩珍藏皇帝所赐御书的宝奎阁,明末宝奎阁始称宝奎巷。明清以来,宝奎巷一直为官宦、高富商居宅,现供宁波博物馆使用。

1207年,史浩之子史弥远被宋宁宗拜为右丞相,宋宁宗将月湖西北部的芙蓉洲赐给史弥远建造相府,当时在月湖西北雪汀,史浩的小儿子史弥坚修建了尚书第;史浩的大儿子史弥大封为少师,修建了少师府。如今,史浩四子宅第中只存尚书桥一处了。

2.碧书楼

月湖芳草洲上,史守之建造了藏书楼。史守之为史弥大之子,其深居月湖藏书,藏书达万余卷,宋宁宗赐御书“碧”,因此史守之藏书楼被称为“碧书楼”。如今,碧书楼原址现在为宁波市儿童公园。

二、南宋史氏家族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构想

(一)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理念

实践证明,文化遗产保护得越好,其利用价值也就越大,旅游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旦传统文化因过度开发或保护不力而丧失殆尽,旅游业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四明史氏家族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特殊文化资源,任何开发建设行为都应以不危及文化遗产及其原生环境为原则,既要避免对文化遗产进行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和错位开发,又要克服保而不用、消极保守的现象,努力拓展合理利用的方式与途径,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除东钱湖石刻群等文化古迹以外,四明史氏家族的其它遗址地下仍有可能埋藏着大量珍贵的遗物和遗迹。因此,在保护史氏家族历史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对现有遗存加强专题调查、科学研究和考古力度,为旅游开发工作提供历史依据和内容也至关重要。

(二)坚持资源整合和区域旅游合作理念

现代旅游业发展已经从景点、线路以及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到区域之间的竞争,区域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宁波市的远景规划,东钱湖地区将被打造成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型旅游度假区和华东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因此,开发史氏家族文化旅游,既要注意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打造各自的品牌,又要全面认识东钱湖地区和宁波市的资源整体特色,按照特色互补、风味兼顾、项目搭配合理等原则,将史氏家族文化资源与东钱湖区域内的湖泊山岳、民俗风情、建筑古迹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并充分考虑到与周边旅游地的衔接,与宁波市以及浙东地区构筑合理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模式

四明史氏家族虽然给宁波历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但目前宁波当地人对于四明史氏家族及其遗迹了解甚少,而其已经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知名度更低。如东钱湖石刻群为我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填补了我国南宋时期美术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艺术史的空白,有“江南兵马俑”之称,然而它的知名度却有待于提高,因而必须加强宣传力度。史氏家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宣传促销要在东钱湖各景区、景点利用自身优势自我宣传促销的同时,更要注重突破地域、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限制,使用合力进行共同宣传促销,以便在较大范围内形成轰动效应。另外,要利用宁波市天一阁、溪口、东钱湖等已有的名牌效应,带动史氏家族文化资源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四)重点塑造孝文化旅游主题形象

孝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四明史氏家族在历史上声名显赫,孝文化是其家族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八行”中的孝在史氏家族遗迹的墓葬、岩洞、寺院以及风俗文化中的龙舟竞渡都有表现,对于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开发史氏家族文化旅游,应该以家族文化为主线,充分挖掘史氏家族的孝文化内涵,以孝文化为旅游主题形象,并整合与史氏家族相关的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举办孝文化旅游节庆、开发孝文化旅游主题产品,以达到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爱家、爱国的良好风尚,将旅游开发与宁波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五)精心打造旅游产品

第1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互动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单方面的突飞猛进,还需要充分体现其内在要素结构的协调。换言之,地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增强,而是包含文化在内的综合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地区的发展将民族素质、文化传统看成与经济物质同等重要的因素。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完全能发挥重大的作用。湖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拥有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浓厚,如何应用文化上的优势发展经济,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是我们必须审视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有一点得到大家的共识,即要增强地区发展的推动力,减少阻力,要解决各个地区发展的相容性、协调性,就必须不断融会人类社会的先进文明。没有任何一个地区仅靠经济的强大就能长治久安,那些成功并维持了发展地位的地区一定是向社会提供了某种文化或制度。所以一个地区的发展必然包含物质的,也包含精神的。经济物质因素是地区发展中“硬”的部分,文化则构成“软”的部分,两者有机联系,相互作用。

文化的发展不像经济那样易显成效,经济物质在短时期内就能获取,但是文化需要更多的立足于自身,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因此经济易求,而文化需要一个长期培育和积累,其影响也不如经济的立竿见影。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有形载体,文化是经济的无形延伸。总书记的三个代表能很好的诠释这一点。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促进先进文化,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一个有着强大经济背景地区的文化具有更具有诱惑力和渗透力,只有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一个地区的优势。现实往往很多的物质产品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在使用中展现其精神效用。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特殊形式存在,更应打造属于自己民族的品牌,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应充分包含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加深人们对自己民族的理解,适应市场的竞争,利用文化去争取经济的一杯羹。

二、湖南少数民族文化特点

湖南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有一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及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县区。此外,还有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半数的县、区,99个民族乡。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五普”统计数据,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641万余人。全省55个少数民族中,世居的有8个,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人口达639万余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7%。湖南少数民族的民俗独具魅力,特别是湘西、湘南,独特的美景与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土家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风雨桥,苗族的刺绣、蜡染,演绎着古老而瑰丽的历史文化蕴涵。火把节、芦笙会、四月八、毛古斯舞,飘逸着浓厚的民族情愫。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喜歌喜舞。维吾尔族血液之中渗透的诗、歌、乐、舞汇集的木卡姆艺术传达着民族宗教礼仪和警示箴言,传诵着乡村俚语。苗族能歌善舞,每年踩花山时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舞蹈,谈情说爱,戴高贵富丽银冠着精美花饰百褶裙的姑娘,展现了风姿绰约的美丽,也展示着民族的精湛银饰工艺和蜡染刺绣服饰工艺。壮族外柔内刚,才思敏捷,以歌述志传情,三月三的“歌圩”青年男女起舞欢歌传唱着山歌好比春江水[1]。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与文化的繁荣

文化资源作为湖南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要发挥其价值,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以文化为平台,构建适应于湖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保护,更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使其服务于地区经济,让经济与文化在市场机制中相互融合,实现共同繁荣。

民族文化产业的构建必须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从上面对湖南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分析我们能看出,“诗、歌、乐、舞”是湖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产业开发价值。在保护扶持的前提下对这些资源特色加以开发利用,就能形成规模巨大的文化产业群。有学者指出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城市,应建以长沙为轴心的中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区[2]。

1.以民族特色产品为依托,促进民族文化走出去

要发挥民族文化的价值,首先必须让民族文化能走出去。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宣传湖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打造精品,树立品牌。苗族的刺绣、蜡染作为传统的艺术工艺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其银饰的加工工艺和服装的制作工艺并没有生产出更多吸引人的产品。民族产品的设计必须以市场为依托,产品设计应趋向于多元化,满足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产品还未能进入世人的视线,仅仅在民族内部流传。观念创新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这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改变民族人自己的观念和习惯。对自己民族的产品进行包装上市,让更多的人通过产品去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信息。

2.以文化旅游为战略突破,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繁荣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再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以地域性的形象色彩和本土文化吸引全球的观光,是宣传、发展、利用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着先天的关联。湖南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缺乏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深度不够。如能以文化艺术为战略,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内涵为特色,搭建区别于一般旅游的形式,丰富旅游的内涵,从现象旅游到文化旅游,必定在经济和社会效益都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3.以产业政策为蓝本,坚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符合产业政策法规,政府应加强对民族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对能真正发展为产业的文化应去粗取精,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一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社会效益为第一,让群众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精神效用。同时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打破文化只能官办的传统思想,改变政府对文化经营的垄断,依靠市场来运营,制定秩序规则,保证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文化产业遵循市场规律去运营时,文化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艺术生产其自身的规律,不能只看到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文化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3],否则急功近利,设计的产品与文化似是而非。

参考文献:

[1]王雅荣,张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推进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9):106-108.

第12篇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民族文化;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保障

1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背景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它意味着贵州的建设发展不仅仅是贵州自己的事情。对贵州省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国发2号文件中提绲墓笾荨拔宕笳铰远ㄎ弧逼渲兄一就是要在全国率先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这标志着贵州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按照中央部署,我省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当前和未来更长时期推动民族工作、促M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的目标和方向。[1]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既要求各民族在政治上体现团结和进步,又包含着各民族在经济上实现科学发展,还包含着各民族在文化上呈现繁荣进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也是民族振兴和区域发展的强大力量。

2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中推进民族文化信息化保障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党的十会议上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体现了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高肯定。

作为国家重要文化服务机构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不仅承担着国家和社会赋予普通公共图书馆的职能,而且承担着服务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需求、精神需要等重要职能。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别具特色的一类图书馆。它们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展现我们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体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是天然的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把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转变为发展的动力,图书馆必须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高学府,国家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尤其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凯里学院图书馆党支部被评为黔东南州委教育工委“两学一做”示范点支部。我们责无旁贷理应担当起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服务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出本地区在贵州特色的创新与实践。

3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中推进民族文化信息化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一)提供文献信息化保障。

1. 民族文献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信息资源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使之代代相传、荫泽后人。作为具有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图书馆,应该不断挖掘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化保障、建设,正是对少数民族文化最好的诠释和传承。[2]凯里学院图书馆通过对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状况的分析,通过需求调研,结合本地的资源特点,确立了以苗、侗等民族文献及黔东南地方文献为重点的特色馆藏建设目标,以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为目的,开展资源的搜集、整理和信息化开发利用。收藏的2万余册各种载体的黔东南地方文献、苗侗文献已形成了特色馆藏,服务地方的同时还吸引了国内外读者前来查阅,并依托internet为CALIS成员馆读者提供特色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在促进本民族文化繁荣与推广上得到了进一步彰显。成为我校乃至本地区极具特色之亮点。

2.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我校图书馆将大量苗侗文献数字化,旨在保存和保护民族文化,同时以纸质和数字资源形式全面提供保障。自建有《凯里学院特色馆藏数字化服务平台》、《清水江文书数据库》、《苗族侗族文化专题数据库》、《苗族侗族研究论文资料全文数据库》、《苗族侗族研究论文篇目数据库》等特色资源数据库。

(二)构建多元载体的民族文化信息化资源馆藏。

民族高校图书馆构建馆藏文献资源除汉语、英语等主流语言外,还应包括少数民族语言的文献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形式有物质及非物质等多种形式,以此我馆构建了多元载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库。凯里学院图书馆 “苗侗文化博物馆”。这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载体改变了传统的地方民族文献静态、纸质存储方式,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献中的活态遗存,极大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在2016年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中,以我校图书馆馆中馆“苗侗文化博物馆”申报的《特色与深度――凯里学院图书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特色延伸服务》案例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了二等奖。在总结会上专家评委指出:“我馆的理念与经验值得推荐与推广。赛前他们对于凯里这个地区是不听闻不了解的。赛后,通过凯里学院图书馆在本区域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延伸服务,让外界认识了解到这个地区以及民族,震撼于这个古朴而原生态的民族。感动于中小型图书馆在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推广与利用上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为其它欠发达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推广、经济发展指出了创新特色的发展思路和推广平台。”

(三)发挥对民族教育的教学辅助作用。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指出:民族高等院校要坚持办好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民族语言、民族医药、民族艺术等相关专业,积极为全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凯里学院图书馆创建申报成为“民族文化知识科普教育基地”,旨在通过建设专门的平台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

(四)逐步开展面向民族地区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缩小民族地区的信息差距。

1. 面向基层单位,开展各种信息推广、技术指导活动。高校图书馆部分承担起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加强扶持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派出专家对民族地区基层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开展业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培训指导工作。这样既为政府节省经费投入,又能使群众更多地融入到信息化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2. 面向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制作发放热点信息简报提供决策咨询。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因此,我校图书馆将视角投向本地区发展中最紧迫最需要的,把目光放在全国各种媒体信息上广泛收集,整理。如:一期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简报》的推出,为本地区发展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信息化服务和保障。

3. 面向社会,充分研究本地区信息需求,选择那些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在力所能及的领域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信息化服务。[3]如:为当地科技基地建立、民族医药研发、民族旅游发展,以及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建设,非遗申请等项目提供信息服务保障。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使我校图书馆逐渐成为了带动黔东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坚实基础,成为本地区民族发展、进步、创新的智力保障。[4]

4. 面向偏远乡村民众,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高校图书馆利用寒暑假与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支乡支教活动,到少数民族群体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生活信息宣传、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专题信息服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文化展览、阅读兴趣培养等阅读推广活动,并建立重点扶持联系点形成长效机制。少数民族群众对政策新闻的理解,对社会信息、教育信息、健康信息的需求与满足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5. 面向民族地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信息空间。凯里学院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拓展课堂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激发灵感提供信息资源保障。每年_展“好书伴我行”读书月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好书伴我行”读书月活动――凯里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在2015年“首届贵州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中荣获第一名佳绩,并代表贵州省参加 “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 获华南赛区三等奖。比赛肯定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信息环境下阅读推广理念、定位、组织形式及方法等方面的做法与贡献。激励了图书馆不断创新开展文化服务,继续引导大学生阅读优秀民族文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认识、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深刻意识文献信息化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上的重要意义,从而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建设家园、造福民族、乃至强盛国家的伟大事业中。[5]

参考文献

[1]何选高,钟海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构想―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宁夏农林科技,2013(4) :(75)

[2]左方.民族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亮点:地方性知识服务―以民族医药文化为例.图书馆论坛,2009(4) :(135).

[3]殷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思考.图书馆学刊,2005(2):(9).

[4]龚剑.全民共享目标下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谈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塑造和职能延伸.贵图学刊,2009(4) :(8).

[5]马凌云.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作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4) :(14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