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生的价值观

人生的价值观

时间:2023-06-04 10:48: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生的价值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生的价值观

第1篇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在信息科技空前发达的现代,他们往往受到某些不良媒体和某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而导致对美的认识产生扭曲。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小学生因自身缺少自制力,缺乏对外界不良影响的抵抗力,本身的心智结构处在不断地建构和成长中,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向小学生传授了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观念、思维和另类思想,使他们的观念、思想受到影响,受到潜移默化,久而久之找到一种认同感。在生活中讲享受、讲奢侈,比谁的家庭更富有,甚至看不起贫穷,认为贫穷是一种丑陋。这种扭曲的观念在学生中大面积地存在,针对这种现象,我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了引导。在教学《穷人》这一课时,文章对桑娜一家贫穷的景况作了详细的描述,我首先让学生讨论自己现在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相比如何。相当多的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有个别学生现出了轻蔑的神情。在讲到桑娜与丈夫讨论要不要收养隔壁的孩子时,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讨论,将自己代入角色之中。很多学生最后下的结论是不收养,因为经济困难,该把他交给福利院。这一点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知道,这群可爱的孩子内心里还是隐藏着极大的爱心的,于是我提示道:“当时沙俄统治下的社会是非常黑暗的,根本没有什么福利院。如果没有人收养西蒙的孩子,那么这个可怜的、幼小的小生命就将活活饿死,你们忍心吗?”学生似乎没有考虑这一点,一下子议论纷纷。“好,老师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希望你们慎重考虑。”这一次大家都选择了收养西蒙的孩子。试问有谁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就这样消逝呢?甚至有同学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说自己吃少点,让给孩子,孩子那么小不用很多粮食的。他们已经开始学会同情穷人了。但我知道这是浮于表面的,他们的灵魂还没有被震撼,对于贫穷,他们还了解得太少。在课文的最后,我说:“贫穷并不可耻,只要我们多一点爱心,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些被贫穷逼死的人。”接着我播放了一些贫穷国家饥民的图片给他们看。学生静静地看着一张张灰色的、没有任何绚丽色彩的、触目惊心的图片,我知道此时已不需要任何的语言了,他们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已经慢慢地渗透到他们身上的每一处。从学生写的课后感中,我看到了一颗颗纯洁的心灵,那个与他们相隔遥远的世界改变了他们。之后,在学校举办的一次募捐活动中,我们班成为捐款最多的班级。可见,世界上最纯洁的美莫过于人的心灵。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学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我选我》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小抄写员》能让学生明白责任的重要性;《小珊迪》教会人们要有诚信;《鹏程万里》使学生明白从小要有远大的志向;《寒号鸟》使学生懂得了勤劳光荣,懒惰可耻……

小学生就像一个没有桨的水手,其人生之船将驶向哪一个彼岸,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在人觉得可爱的一切东西中最有一般性的,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如果我们的学生也觉得生活就是美,活着就是最好的,他看到的听到的都使他觉得美,那他的世界一定是五彩缤纷的。我小时候常听老师说:“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可如果花朵生植的土壤已经开始变质,在残害这些花朵,那么祖国的未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一些学生正因缺乏正确的判断美丑的能力,所以一味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当作美好的东西加以模仿。因此,我们通过语文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鉴别美丑的能力,使他们能理解和判断事物,不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一贯地实施美育,那必将更好地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更加积极配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培养出千百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2篇

关键词:人生观;价值观;高职大学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2-0011-01

对于同一种事物,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是每个人对于世界的独特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价值观相近的人生活在一起,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分歧,相反,价值观迥异的人生活在一起,则容易产生矛盾。一个人若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其个体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而变得扭曲。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很多高校以此为主题开设了相应的课程。

一、高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

高职学生也是大学生,但与一二本院校大学生相比较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差异。高职学校的校园环境与教学方式等与本科院校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无形中会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树立。一些高职学生对于人生目标尚不明确,学校安逸的生活使他们的学习闯劲有所松懈,整天浑浑噩噩安于现状。另外,部分高职大学生在与社会进行接触的时候,其人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产生了矛盾,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不相符。在一项调查中显示,高职学生的人生目标多以个人目标为主,选择适应社会目标的人少之又少。部分学生太过看重金钱,甚至把挣钱的多少当成衡量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上是不成功的,没能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影响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因素

(1)家庭因素。家是和我们每个人关联最大的场所,它是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树立的第一个场所。不难发现,一个从健康家庭环境里走出来的孩子,其心态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性格也相对阳光、活泼、开朗。反之,在不和谐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來的往往是负面情绪比较多。

(2)教育因素。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学生接受的教育并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高校采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重要影响。但很多高校并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以至于学生在校成长过程中缺乏自我认知,不能通过有效途径获得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方法。

(3)社会因素。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既能给学生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带来积极的影响,也能带来负面影响。为降低社会因素带给高职学生的不良影响,社会各界应积极寻求整改社会风气的方法。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思潮冲击着高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因此,社会应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等积极向上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把不良影响扼杀在摇篮里,给学生提供一个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健康环境。

三、树立高职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策略

促进高职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该从三方面做起。首先,家庭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健全、健康的家庭和父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会在无形中引导着孩子的成长。例如,有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其中M的父母是高中教师,家庭氛围和谐积极,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M大大方方,性格活泼开朗,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够快速地和别人打成一片。另外一个学生H,父母很早就离婚了,然后各自又组建了新的家庭,自从H不断奔波于父母各自的家庭后,她变得越来越沉默、悲观起来,心有怨恨,经常抱怨生活。其次,除了家庭环境外,学校应该开设相应课程,积极引导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走向。虽然有的学校开设了德育课程,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课程形同虚设。学校应该将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当成首要任务,建立良好的校风与学风,使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再次,社会是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大环境,社会相关部门应该想方设法优化社会环境,新闻文艺以及相应宣传部门应承担起宣传社会积极面的责任,引导学生的价值走向。要坚决杜绝和消灭社会不良风气,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结束语

总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阵地,应加大德育力度,成立专项整改方案,并积极落实。高校应该针对高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分析影响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因素,采取树立高职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戴翔东.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2]黄琴.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几点思考[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3]苗忠.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为学;指导作用

一、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2.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3.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为人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具体的说就是人们对人生的价值追求,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的总的看法。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其核心问题是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大学生是社会知识精英,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未来大学生群体会执掌国家权力在国家重要岗位任职。

1.选择崇高的人生观。崇高的人生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主义等。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选择决定着他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前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能帮助大学生选择崇高的人生观。现在社会错综复杂,各种各样的诱惑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考验,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才能选择正确的人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实现大学生的价值追求。2.防止错误的人生观。错误的人生观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厌世主义人生观、禁欲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等。现当代社会资源丰富多样,享乐方式多元化,各种各样的诱惑充斥着整个社会,大学生怎样才能抵制住这些诱惑防止陷入享乐主义的漩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关于客观对象的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有的学者则认为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意识,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仰、倾向、主张和态度的观点,为人们的行为提供行为取向、行为尺度和评价标准。

1.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的缺失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的价值判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矫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认识。

2.发挥价值观的反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反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反作用于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为学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作为大学生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以社会这样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把学习这份工作做好学习态度是第一位,学习态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即不管是什么,好的坏的都学,不能正确的区分知识的糟粕,第二种是理性的学习态度,即对知识有一个理性的把握,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二是死学,死学是指埋头苦学,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对于这部分大学生他们难以正确处理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二)选择正确的学习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爱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取向。

注解:

第4篇

摘要:当前,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大潮中,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意义重大。在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无疑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直接关系着学生正确的政治信念、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诸方面因素使得中学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实效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一现象理应引起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研究。本课题正是基于当前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以及中学思想政治课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实效的现状而提出来的。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主要是针对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运用哲学原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所要培养的科学人生观,就是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在实践中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课堂教学中渗透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既要做到不搞形式主义,落到实处,又要让学生乐于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收获。

一、要立足于现实,有针对性,增强时代感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可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而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这就要求我们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材固然给学生真知灼见,使其明辨是非,但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不仅是知,更主要是行,是知与行完美结合。教师教给学生的往往仅仅是教材中的一些死知识、老观点,有些东西学生已经听了许多次,教师如再不停的讲,不停的要求,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这种注入式的教育手段受到学生的抵制,品德思想教育要求更多的开放性、民主性,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要更加务实,必须贴近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教育的终级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所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学生当前的思想实际,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传统思想越来越受到西文思想文化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意识形态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式上的选择性在不断加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家庭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以往的一些旧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往往不相符合,这样学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选择就面临着更大的空间。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握住这种情况,不结合学生的所处社会环境、家庭情况以及他们个人的思想实际,我们所传授给他们的那些思想就会受到抵制和质疑,甚至会出现更恶劣的后果。所以,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增强时代感,结合学生的现实,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那种效果。

二、利用矛盾,促进教育

德育过程中一个主要矛盾就是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与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程中,要明确提出要求,让学生结合要求,进行讨论、辩论,教师再加以辅导,这样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的冲突已是我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更大问题。过去我们比较重视社会责任,无私奉献的教育,但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道义型价值取向与现在的功利型价值取向并存,这是我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效果。大学生张华的事迹在社会上的不同反响,正是这一问题的最好体现。而对于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辩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辩论可以解决一些我们在教育中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情境化教育,从现实生活中提出实实在在的德育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选择判断,进行自我教育。在情境化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利用以往所学的知识,结合问题,从中分析出善恶、是非。我们在提出问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将进一步促进我们的教育,提高我们的教育效果。

三、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大多是没当班主任且担任教学的班级多,与学生的接触会较少。要加强政治教师与学生联系,一是教师要花时间去了解,从作业、考试等途径多与学生交流。二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有高尚品德和渊博知识这样会得到学生的敬佩和信服,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此一来,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大提高。正如卢梭所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四、教师应创设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的条件

第5篇

【关键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有些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所以在确定目标后,他可以披荆斩棘一路向前,最终到达他所预期的人生目的;而有些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走向哪里,所以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他盲目向前,一路走,一路蹉跎,甚至撞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而结果却是碌碌无为,虚度一生。为什么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呢?我觉得这和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所谓人生观,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这其中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一个人的人生观基本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道德观、审美观、公私观恋爱观等等。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一系列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这个人的人生观,也就决定了他是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还是卑鄙、狭隘、自私的人。

所谓价值观,就是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基本准则,这个基本准则决定你做还是不做,而这个做还是不做的界定线就是这个人的价值观。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关于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一种取向和选择。价值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是促使人们做事的内部动力,它决定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上所花费的精力的多少。如果一个人认为权力高于一切,那么追逐权力就是这个人做事的核心动力;如果一个人认为金钱高于一切,那么一切向钱看就是这个人做事的标准;如果一个人认为快乐高于一切,那么是否有能够获得愉悦感就是这个人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决定了一个人做不做这件事,和这个人在这件事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在社会化的生活中逐渐培养、发展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等对其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人在知识不断积累和经历不断丰富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确立的,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所形成的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是就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类的繁衍生息,社会生活中的人的价值观也会不断的变化着。但总的趋势是新的价值观挑战传统价值观,而在各种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新的价值观战胜传统价值观,价值观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世界观,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总体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就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我们把世界观划分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新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建立在旧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是对旧的世界观的继承和发展。一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有的态度和采用的方式是由这个人的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科学合理的世界观可以为这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而错误的世界观则会把这个人的实践活动带上歧途。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三者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宽度和深度,一个人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这样的人生观,有怎样的人生观就有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世界观决定了你对世界的认识,从而促进你对人生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它决定了你对人和社会的认识,也就确定了你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则直接影响到你做每件事,这种行为准则决定了你做还是不做一件事,以及你在这件事上所付出的努力。所以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三观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生观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追求,世界观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所以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面对现在这个充满了各种诱惑的世界时,更应该要树立世界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的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具体分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权利,但无论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首先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等等只要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责任,然后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取得自己预期的社会地位,这一切都是无可厚非的。再者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常说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其实生也有终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有些人活着只把利益放在首位,他做所有事情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有利他就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样的人即使最后取得成功,他的生也是轻于鸿毛,也是被世人所唾弃和不齿的;而有的人即使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也在默默无闻的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散发着人生的正能量,这样的人即使他平凡无奇,他的生也是重于泰山,也是值得被世人所尊重和敬仰的。

所以说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的人生旅途才有远处的灯塔,手中的指明灯和脚下延伸的路以及披荆斩棘的勇气,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6篇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熏陶作用,当前很多学校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把建设工作和其他的教育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育效果,对高职学校而言,应当在学生人生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培养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

校园文化;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念;培养工作

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健康的校园环境中培养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人生价值观培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因此,高校应当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推动校园内文化氛围建设,以此来塑造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1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正在逐步发生转变,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当前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简要概述如下:①理想和信念淡薄,高职学生是社会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支柱人才,但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高职学生丧失了远大的理想,甚至很多学生存在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思想,从而造成了其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忽视了对社会的贡献;②“亚文化”风潮的滋长,很多高职学生追求当前流行的时尚文化,但是这些文化都严重削弱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同时这类文化的泛滥也污染了健康的校园精神环境,严重阻碍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优良人格的塑造;③消费情节严重,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当前很多高职学生的消费观念不健康,存在着严重的攀比情节,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追求时髦的恶性循环中,通过信用卡来过度消费,整个校园弥漫着严重的消费主义情节;④群体行为缺乏规范,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缺乏集体主义的观念,有些学生游离于群体生活之外,更谈不上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这集中反映了人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缺失。

2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培养中的策略

2.1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引导性: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学校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坚持体现校园文化的教育特色,把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例如,学校可以把集中体现优良品质的好人好事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认知模范典型事迹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从而逐步端正自我的人生价值观。

2.2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教育性:

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要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教育性,在校园文化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建立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宣传内容,让学生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素养,使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从而在多样中立主导,实现主旋律与多样化的有机统一,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健康发展。

2.3坚持校园文化和教育工作结合: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精神灵魂,是引导全校师生精神面貌的归属,因此校园文化构建应当和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维持两者的平衡性,实现校园文化和教育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工作模式。校园文化要注重对校风校纪的规范,通过其教育作用来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同时高职学校要针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自觉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弘扬合乎时代要求的校园先进文化,努力消除各种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塑造校园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4推动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建设载体:

网络平台的兴起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学校要重视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来开展教育工作,同时要善于抓住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构建积极向上、趣味性十足的教育平台,并有针对性地开辟一些理论网站和健康论坛,传播优秀的校园文化内容,围绕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积极引导,牢牢把握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3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由于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当积极构建校园文化平台,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坚持校园文化和教育工作相结合,并构建完善的网络平台,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者:李智良 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调查分析;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73-01

为了更好地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纠正,提高其成效并且提高其理论教育水平,XX技术学院抽中了全年级的四个班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在这次关于价值观的抽样调查分析中,共100人次参加。调查方共发出100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有88份。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基本上是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些许问题,面对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让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关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价值观的基本情况分析

1.高校学生关于人生价值观公私关系的基本观点

价值观与人生观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人生目的的认识以及在进行实践评价时所持的看法与观点,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其表达是人们社会目标以及社会需要的实现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了价值观基本情况的统计。其中大公无私的比例占了16.7%,先公后私占了16.7%,公私两利占了44.4%,先私后公占了22.2%,自私自利没有人选择。通过这个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年制高职学生人生价值目标取向在二维度空间中的程度变化以及性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其价值观存在着偏颇,价值观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个人主义的利益与集体主义、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牺牲个人利益,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认识。因此对于思想向上的价值观态度我们应该进行鼓励与支持,对于情绪消极的学生,我们应该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2.上进心不足——综合素质偏低

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必须重视的一项教育内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程度不高,因此对价值观的认识不足,这种情况普遍反映在高职学生的思想中,却被教师所忽视。

(1)自信心的磨损。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打击,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以及鼓励,便容易出现缺乏自信心的情况,从而放任自己,这是一种十分不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正确的社会观,个人的价值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培养,树立自信心,明确是非判断的能力。

(2)主动学习的态度。高职学生由于学校环境以及师资力量低下等因素,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其上进心不足,对于学习没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也没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认为学习是为他人学习的,与自身无关,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形成的结果。学生感受不到存在感,从而心思便没有放到学习上,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才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以及价值观。

3.对网络的利用不足

对于学生而言,在上网时的选择顺序是:电影、音乐、QQ聊天、游戏。有38%的学生对于学校的校园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关注;认为没有必要关注校园网的学生占15%,从来没有上过校园网的同学则占到了26%。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学生对于网络的资源利用非常有限。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而没有更好的认识,会让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偏颇。

二、如何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

学院一定要从多角度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价值观认识,让其能够明确是非,对发生的事情能够正确判断,正确对待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充分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教育应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用多媒体中的光、声音、图像等特点和一些影视的数据,将抽象的内容转成具体形式,以生动的方式讲解哲学的道理,让学生可以受到人生、价值、世界观的教育。教师应该充分的接触网络,从网络中了解了天下的大事,网上新闻、事件、热点等进行讨论,让学生可以从正面以及反面两个角度来提高思维和自我的修养。

2.加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师是学生思想修行中的一盏明灯,因此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价值观树立的道路上,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不容忽视。

(1)明确教师责任制。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计划考核,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制定一套思想转变的方案,明确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从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关系中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

(2)加强日常生活的管理。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一系列励志故事与名人案例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身体锻炼让学生明白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使高职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3.着重情感的投入。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一定要让学生从周围客观的事物中去思考问题,进行评价。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之后本身就存在着对自身评价不高的情况,所以应对他们多加关爱,进行情感的投入才可以更好的与之交流。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工作需要学生努力适应社会变化形式,教师针对学生的结构不断地探索新方法,做到以人为本。努力建设素质高的教育管理队伍,做到从学习、思想、生活、行动上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价值观导向偏颇问题,应该对学校的师资结构以及学生的心理建立咨询调查站,让学生可以就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咨询,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要: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的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大学生生命伤害及暴力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大学生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滞后,从而提出强化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以此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信念。

关键词:大学生 生命意识缺失 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1.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具体表现

近年来,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地方高校,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生命伤害事件及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先有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河南大学生李征杀人案,现又有“我爸是李刚”和“药家鑫案件”等等。这些频频发生的悲剧,让人们不得不质疑,我们的天之骄子究竟是怎么了?为何他们如此漠视生命?在此现象背后,究竟缺失了什么?其实,这些事件的发生并非都是偶然的,在我看来唯一能作为答案的就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缺失。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自我否定生命价值。虽然多数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生命价值,但还是存在少数大学生自我否定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命,无法清醒意识到自身生命责任之所在,由于受到来自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近些年大学生自杀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这除了其自身意志薄弱的原因之外,还与其自身生命价值观的模糊有着密切联系,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意识的严重欠缺。

(2)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在当前信息时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在接收到的复杂的信息中,相当一部分掺杂消极的、暴力的元素,这些信息严重误导大学生对他人生命的认识和态度,又由于大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倾向严重,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会不顾一切甚至伤害他人的生命也要保全自己的利益,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容易产生摩擦和冲突,导致近些年大学校园中伤害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2.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分析

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即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的认识、态度、评价等的总称。探讨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的原因,可从社会、教育和当事人等多个方面进行:

(1)社会因素。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义世界的解体,生活在这种社会大变动中的人们开始丧失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从而使自身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人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1]。

(2)教育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促进生命发展乃教育之本,所有教育应以生命来教育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和完善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在我国,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逐渐物化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已经产生了异化,教育的目的比起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强调片面的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3)个人因素。各种生命暴力行为的发生,不仅仅昭示了当事人个性心理的扭曲与畸变,也揭示了当事人责任感的缺乏,尤其是对生命责任感的缺失,同时还与他们抗挫折能力差和自身意志薄弱密切相关。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大学生生命伤害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高校教育特别是有关生命德育、生命伦理教育的缺失,从而导致有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程度扭曲,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既不懂得珍爱自己生命,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其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轻视生命现象层出不穷。近些年来,大学生生命伤害事件和暴力事件不断发生,甚至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些都表明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从而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急需关注生命价值观教育这个课题。

2.大学生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沉迷上网、厌倦学习、感情纠纷、沉于享受、精神空虚、就业压力,迫切需要德育教育能引导大学生反思生活、澄清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如何对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是世界观的一种,包括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态度。而生命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必然对人的行为起导向作用,它贯穿于人们的一切认识活动和行为之中,决定着生命的性质和方向,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有无以及生命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大学生人和看待生命及生命价值,能否发现和创造有价值、有意义人生,以及能否提升人生的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改善社会环境

人是社会的存在,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以人为中心,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给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观,就是要他们都来真正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命,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意识。

2.开展生命观的理论与实践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其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3]。“人不是纯粹的动物,人是意义的存在,人生必须追问意义,活在意义之中”[4]。

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教育方面主要是要求大学生多接触和了解社会,多参与到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中去,让大学生充分体会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人在改造社会中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坚定他们珍爱生命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信心。

总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和艰难的系统工程,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其特殊性,单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协调合作,才能强化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让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取得最佳成效。

参考文献:

[1]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82-83

[2]孔庆蓉.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J].山西大学学报,2006(3).

第9篇

关键词:价值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每年经过高考的洗礼,千千万万的考生步入了大学殿堂,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走进了象牙塔。然而近些年大学生犯罪率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些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是令人万分痛心的。究其大学生犯罪的根源在于缺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拥有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更关系到我们的社会和国家。

一、培养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所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老师是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韩愈所谓之“道”,指的是伦理道德,即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韩愈将传道置于首位,足以可见培养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多么的重要。但是我们现在的一些中小学学校仍然单一地追求升学率,采用精英教育、选拔式教育的管理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略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学校的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误导。因而,学校要培养青少年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教育者务必将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而且我们的各级教育监管部门更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它应该是一个持续的、系统的过程,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石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1)要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务必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与那些备受父母呵护、拥有幸福童年的孩子相比较,父母离异的孩子由于幼小心灵所遭受的伤害,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扭曲,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如何疼爱他们,这种爱仍然是不完整的,极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向畸形发展,进而形成极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父母与孩子朝夕接触,父母的言行是孩子通往社会的第一座桥梁,时时刻刻都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父母必须在生活中为孩子树立典范。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写道:“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途径。(3)孩子在初步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后,需要进一步地进行强化和巩固,而这种强化和巩固是通过父母的欣赏和认可才得以实现的。父母要懂得欣赏孩子,和孩子平等地相处,不断赞扬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三、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

人的属性是社会的,人的成长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应该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近年来令人们倍感欣喜的是有很多网友将他们身边的好人好事视频上传至网络,并很快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点击率一路飙升,进而引起新闻媒体关注,成为当日的热点新闻。这些视频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正是由于它们让每个人的心里都能感觉到一股暖流。这股暖流必然会给每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公益广告现在已经成为众多电视节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句简短的广告词、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都会给每一位观众带来视觉及听觉上的冲击,进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培养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体,而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发展。要想使青少年全面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整体教育思想,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第10篇

。生命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这对我们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我国学生生命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如今,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表达能力,在任何事情上都强调自己的主体意识,并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1]只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的价值应该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在他们的认知中,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人生幸福是个人幸福,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普遍倾向于功利主义、实用利益和物质利益。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物质利益大于精神追求。一些学生甚至认为金钱是衡量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唯一标准。他们未来的目标是赚大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只取决于知识、人才、机会和社会关系,而与个人道德无关。如今,许多学生不讲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举止粗鲁,谈吐粗俗。常见的有高分低能和高分劣德。

。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利益原则和等价交换对培养我国中学生的自力更生精神、利益观、竞争观、创新意识和奋斗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经济存在盲目性、自发性等弊端。利益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高中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市场经济中,利益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它加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促进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高中生的成长。另一个例子是等价交换原则,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但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将导致“一切向钱看”的想法,这不利于我们高中生的帮助和奉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多元化的社会信息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我们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仍然不足。在复杂的思潮和信息中,很容易迷失自我,存在着多重矛盾和摇摆局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大国。西方国家一直试图通过文化影响我国人民的思想,导致我国内部的矛盾。因此,我们的高中生必须在多元化的社会信息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提高自己的“眼力”,保持自己的本心。

。[3]高中教育是一种传统的、纯粹的、理想化的教育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高中生不得不面对大量世俗的、具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导致他们的思想矛盾和困惑。此外,在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的高中生是sti他们不能正确运用辩证法来认识自己和他人,尤其是自我意识的膨胀,不愿意接受教师和学校的灌输教育,渴望奋斗和奋斗,渴望肯定自己的才能,因此他们过于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s、 产生忽视群体的观念。

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找到积极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高中生生命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未来能够以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进入和参与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更加健康。参考

[1]张婷。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价值观现状研究[J]。学术理论,2016(3)。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631

1、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德育教学,是如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教学工作,主要就是德育教学,德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再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思想道德上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教学的结合,才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成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

2、德育教学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训模式现状分析

2.1德育教学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德育教学使学生跟社会的接触更多了。德育教学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跟社会的接触也变得更加的频繁,所以,德育教学其实是有利也有弊的,并不总是有力的方面,也有很多对学生不利的方面。随着学生和社会的接触的日益的频繁,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德育教学在带给学生更多的机会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危险。德育教学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其中嫩免有些方面会和学生的需求有所偏差,所以,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使学生在道德上有所迷惑,在道德的认知上,难免会因为不成熟,不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这时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来帮助学生进行矫正错误的认知。

2.2德育教学的发展目前还不够完善。德育教学,如果想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就必须结合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德育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就有可能使学生在观念的形成阶段受到误导,从而不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而学生一旦带着这些不正确的观念进入到社会中,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以后的学习生活,所造成的恶劣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德育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如何顺利地进行是值得深思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3、德育教学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训模式现状研究

3.1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德育教学旨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而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的教育,是教育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教育的一大难点,道德不像是科学文化知识,能够通过书本来更加清楚的认识,道德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道德的教育还要回到生活中,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不至于犯错。

3.2是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与教学中,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德育教学,旨在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有所提升。这其中和核心价值观是分不开的。脱离了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学是不完整的,是没有办法更好的实施的。相对应的,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依托于德育教学而更加深入,而且广泛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没有了核心价值观,德育教学没有办法更好地实施,相应的,脱离了德育教学的背景,核心价值观也不好更加的深入和发展,所以核心价值观与德育教学是分不开的,而且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和德育教学相结合,才能够使彼此的作用能够相得益彰,都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核心价值观应该在德育的教学中被充分的深入,然后德育教学也应该充分的利用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是新一代的学生能够形成更好地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使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成为新一代的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

4、总结

总而言之,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和德育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能够更好的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德育的背景下,充分的渗透核心价值观,充分的引导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尽量的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等诸多的方面,及时的通过核心价值观进行矫正。是学生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肩负起中华人民的伟大复兴的重任。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生 人生价值观 教育

一、当代中职生人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

据调查,从总体上来看,在世纪之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代中职生,他们所持的人生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上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中职生对与伴行的复杂深刻的社会变革现象,缺乏辨证的、理性的、科学的判断认识能力,由此在人生价值观上产生了一些困惑和偏颇,主要表现为:

1.当代中职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矛盾。他们既注重理想与信念的追求,又注重实际,厌烦空头政治和形式主义;既注重精神生活的高雅充实,又追求丰厚的物质生活;既崇尚知识,而又苦恼于知识界的辛苦、低收入的窘境;既注重对金钱的渴望,又恪守取之有道,无奈于生财无门。这些困惑与诸如职校客观存在的教学管理相对落后的现状、青春期生理、心理的躁动,毕业时、就业时的惶恐不安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他们既追风赶潮又优柔寡断。

2.当代中职生人生价值观存在偏差。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方面,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普遍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凡事突出主体意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相当多的人认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说法,在他们的眼里通常讲的人生价值就是自我价值,人生设计就是自我设计,成人成才就是个人成名成家,人生幸福就是个人幸福乃至家庭幸福;理想就是个人理想。

二、中职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首先,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中职院校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以及开拓、求实等观念的树立,使他们日益表现出独立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中职学生的成长氛围。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逐利性,强调物质利益最大化,重视对个人自身利益和局部利益的保护,加之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诸如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唯利是图等不正常现象及社会分配不公等现实,使一些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产生了困惑,使阅历简单,基本是在“象牙塔”内生活的中职学生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观念。其次,党内个别人的失范行为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影响。

2.网络文化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影响。网络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网络中的多元文化、自由虚拟等特点,又极易造成中职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与无序,使他们在价值选择和道德行为上采用多重标准,功利性突出。

3.中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一是部分中职学生文化课底子相对薄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强调自我意识,集体观念不强,不能正确对待就读中职学校的现实。有些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应有的荣誉感或对所学专业了解很少,缺乏对自身的正确定位,对前途感到迷惘,因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破罐子破摔。他们自卑心理强,理想模糊,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矛盾心理突出。二是学生的各类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身心健康成长面临新的困惑。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权威观念和信息单向传播方式,体现着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三、当代中职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要充实有时代特点的德育内容,探寻教学“供求结合点”。加强职校价值观教育课的教改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职校生的特点,成长成才要求与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有的放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要加强学生的思维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其知识和人生阅历不深,对于是非观念、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理解的比较浅显,加之入世,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潮的影响,他们看问题往往是片面的、横向的而不能全面、纵向、宏观地看问题。因此,要认识和把握学生思维偏颇之所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公德教育,进行美育和身心健康教育。

3.加强隐形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性,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隐形教育指采取不那么明显的直白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正确的思想道德等。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无形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仅仅处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辩证法指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而,要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积极向上,顺应主流意识。

4.开展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同社会实践相结合。依托学生公寓和学生社团,加强队伍建设,创建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寝室。公寓、寝室是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时刻用健康向上的内容、高雅有趣的活动充实公寓生活,丰富寝室文化,使学生在细微处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心灵的触动,达到教育的目的。二是通过开展有声有色的学生社团活动,寓教于乐,有目的,有计划搞一些有品位,有教育意义社团活动,如组织学生深入城市和农村参加科技扶贫、义务扫盲、信息咨询、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加强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建设,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5.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把人生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施以教育,做到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健全、社会变革和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使得学生极易接受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负担重、独立性差,学生中的竞争、择业问题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职业学校阶段是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这里,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形成自己的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工作者要不断总结经验,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考,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辛淑英.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