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统计数据分析

统计数据分析

时间:2023-06-04 10:4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数据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统计数据分析

第1篇

自入世以来,我国的汽车出口发展极为迅速。由海关统计数据,2001年,中国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额为19374万美元,出口数量为22779辆;到了2005年,中国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额已达到190396万美元,出口数量为1084309辆。我国汽车出口总量上看成绩喜人,但细看下来,情况却不容乐观:据计算,中国入世五年来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数量增长了46.60倍,而出口额只增长了8.83倍,这与同时段进口额增幅略超出进口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现象并非小问题:出口量增幅远大于出口额是汽车大部分瞄准低端市场低价出口统计上的表现。据海关统计分析显示,2005年我国整车出口企业共有1025家,其中出口量在10辆以下的就有600家,出口仅1辆的有185家,近900家企业的出口额仅占全国整车出口额约10%。随着中国低价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他国逐渐采取反倾销和关税壁垒措施来应对。

二、汽车出口价格低廉成因分析

低价的原因自然包括了中国的劳动力水平相对较低,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许多品牌汽车也选择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的环境下生产,但同样高价出售。这说明,低价不仅是劳动力成本低导致。

汽车出口低价的另一原因是中国相对缺乏自主品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同质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大,顾客对价格的变动极敏感。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为使利润最大化采取降价的方案,最终基本只能得到正常利润,无法获得超额利润。目前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还屈指可数,且大部分局限于模仿水平,真正进行自主创新开发出顾客很难找到替代品的汽车的情况还很少。汽车大量的同质化使得厂商选择打价格战。

着重于模仿而非创新也使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知识产权纠纷不断。美国、欧盟、日本在与我国的经贸谈判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即是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而国内汽车企业在知识产权的拥有数量和质量上与外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相比都远处下风。一方面,不少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合资的方式进行品牌扩张,并积极通过商标注册维护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国汽车厂商也把精力放在模仿而非创新上,很多没有清晰的发展自主品牌的意识。

出口秩序混乱,一些汽车厂商不规范生产,是出口低价的另一原因。一些厂商出口翻新车、报废车,或者用废弃零件生产的汽车,这类汽车要价低廉,但质量一般没有保障,更不必说销售及售后服务,这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面对难以鉴别优劣的汽车市场,消费者一般也不会出高价去购买可能面临质量风险的汽车。中国低质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大量出现将会对中国整体的汽车出口都带来负面影响。

可见中国汽车出口量增幅远大于出口额增幅折射出了包括缺乏自主品牌,出口秩序混乱,生产不规范等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引发反倾销、知识产权纠纷,对中国汽车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促进我国汽车出口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的思路

为促进中国汽车出口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推动技术与质量的升级

中国一直以来采取“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并未发挥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加工贸易方面,大部分情况中方只赚取一些加工费,并未得到技术外溢的收益。即使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我国企业也普遍存在“大钱搞引进,小钱搞改革,没钱搞消化”的问题。引进技术不能引进核心技术,没有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大部分厂商制造出同质产品,极易导致价格战的出现,不利于厂家战略发展。

目前自主创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正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与扶持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政策坚定地进行自主创新,推动自身的发展。

2.加深知识产权认识,着重自主品牌打造

我国大多数汽车企业中并未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经营管理的范畴,真正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并不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使得部分企业出现要么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从而引起纠纷,要么在合作中放弃了知识产权的权利要求,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单单是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需要主张自己的知识产权权利要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正确且充分的知识产权的认识将为自主品牌的打造提供有利的环境,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出口秩序,要求企业保质保量生产销售

商务部等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中国汽车出口进行引导和推动,以改善中国汽车出口环境,为高质量汽车的出口搭建平台,加强相应的服务并提高效率,规范汽车出口的秩序,并且通过广大企业和行业组织等中介机构的努力,以实现汽车出口的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莹: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7

[2]笪莉萍:我汽车零件出口屡遭反倾销[N].上海青年报,2006年8月30日

[3]刘彬彬:汽车产业知识产权问题引起关注[N].中国工业报,2006年9月22日

[4]汪张林:跨国汽车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战略与我国汽车企业的应对[J].电子知识产权,2007

第2篇

财政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等等是财政局工作的主要内容。执行国家财政财政税收政策方针,制定地方财政发展规划,管理和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是财政局的重要社会职责。统计是财政局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手段。通过统计工作的开展及时获得统计信息,依据统计信息制定地方财政发展规划决策。

一、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区别

通常人们会将统计数据理解为统计信息,但理论上二者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认识二者的差异才能有效开展统计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1.统计数据是指统计或某种业务活动产生的量化记录,通过数学汇总和计算,得出的结果为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呈现了单位或企业的日常活动现状。之所以说统计数据不是统计信息,是因为统计数据还是比较原始和粗放的。首先,统计数据只反映了对事物或事件的量化记录,还存在“量化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问题。其次,统计数据能否对管理和决策发挥作用还需要经过一个统计数据分析处理过程。最后,当前社会的经济形式越来越复杂化,统计方法和数据收集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一些非量化记录的统计数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非量化统计数据的出现使统计数据更加不能直接用于统计分析和应用。

2.统计信息是建立在统计数据基础上的。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需要收集和参考大量统计数据,只有统计数据在对管理和决策发挥支持作用时才能被称为统计信息。可见统计信息是与管理过程息息相关的。对财政局而言,现有的财政体系保障统计数据可以搜集到。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就代表的各个财政局的管理水平。能否将统计数据转化为对地方财政有支持的信息是统计工作要攻克的难点。信息的有效性远远比统计数据更有价值。

二、财政局管理中做好统计信息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财政局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在财政收支以及财政政策制定方面都需要以有效的统计信息为基础。做好统计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对财政局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1.重视统计信息的开发。统计信息开发是以统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为基础的。首先,将数据搜集、使用和管理有机结合,获得有效的统计信息。以研究为目的开展数据收集,可以提高数据的针对性。例如:某地财政局为了解地方经济中哪些是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开展统计调研,最后得出统计信息显示绿水农产品在各个产业中位居第一。以研究目的开展的统计数据收集大多能转化为有效的统计信息,得出统计结论。其次,财政局在统计信息收集和生成过程中最好聘请专业的统计顾问或高级统计分析师完成。一方面,财政局是财政政策制定的决策者,希望活动价值较高统计信息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得不承认财政局在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还缺乏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以非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投入统计数据收集和生成还可以打破常规产生一些新想法和建议。最后,在财政局内部建立其统计统计共享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统计信息的开发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繁琐的工作,通过各个部门都会开展一定的统计活动。通过建立财政局内部统计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统计信息开发。

2.在统计信息利用过程中重视经验、知识、系统的应用。通过统计信息开发获得大量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怎样才能转化为对决策有作用的统计信息,就需要对统计数据做科学而严谨的统计分析。首先,地方财政在管理和发展上都会呈现一定的规律和特色,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管理者,在统计信息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经验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组织和指导地方农业“四税”收入方面,不能仅仅依据统计信息安排财政工作,还要结合当地农业现状和地理现状来科学规划。以此为基础制定的财政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执行,并对地方经济发挥有效促进作用。其次,当前统计科学发展迅速,在统计数据分析方面有很多处理方法,例如:时间数列的外推预测方法、截面数据分析中的类推方法等等。掌握统计分析处理知识和方法对统计信息利用工作开展有重要帮助。最后,统计信息利用的系统性主要强调在财政统计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可“断章取义”。财政体系是一个完整系统,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产业都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在统计信息利用过程中要纵观全局,收集全面的统计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处理。例如:在制定税收补贴制度决策时,不仅要研究对目标行业或企业的影响,还要研究对相关产业链以及整个地方经济的影响。

三、结束语

财政局是国家重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保障社会经济活动顺利开展有重要价值。在地方经济和地方财政管理方面,财政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对管理决策的支撑作用,可以帮助财政局在财政管理上做出科学而有效的财政决策。因此,重视统计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3篇

【关键词】电力统计数据质量;真实性;准确性;策略

保证电力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是仅靠某一个部门就可以做好的,它涉及到统计的制度、体制、管理等各个方面,只有把它们各自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了,才可能从根本上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电力统计数据质量出现真实性和准确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统计数据作为电力企业发展基础保障,统计数据不仅能为电力企业决策提供基础信息,还能促进电力企业日常经营的正常开展。因此,电力统计数据质量真实性和准确性若存在缺失现象,势必会影响着企业发展。对此,保证电力统计数据质量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推动电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前提基础和保障,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而分析电力统计数据质量出现真实性和准确性缺失的原因所在,对提高电力统计数据质量有着指导作用,值得探究。

1.1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信息数据增长速度呈现出爆炸形态。在面对日益增长数据信息,部分电力企业员工思想却未跟上时代步伐,停留在原有手抄报表阶段,没有充分认识到统计数据其报送工作必要和重要性。这样不仅导致员工未深刻认识工作岗位,还会影响到数据质量。[1]而造成员工认识不够本质原因有两方面,第一,领导因素,领导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缺乏,没有重视统计工作,导致员工未意识统计工作重要性;第二,统计工作人员本身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员工需要不仅学习进步,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来应对今后统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2统计管理相关体制有待完善

针对电力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电力企业中各类统计业务是安排不同部门进行负责,而不同部门还需分别将统计资料报送给主管领导,再对外进行报出。但是由于电力企业没有设立专门部门来主管企业资料信息,使得企业的统计信息所提供资料存在不一致现象,没有及时掌握、收集所需各类统计资料,且企业内部部门间很难做好信息资源共享和互换,进而导致统计数据失真现象产生,这对于基层企业表现更为突出。

1.3统计分析的质量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统计工作不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汇总,它要求统计人员认真分析统计数据,成为领导决策重要数据依据。运用统计成果作为统计工作归宿,统计工作时有效运用统计成果能让企业日常工作具备前瞻性、权威性及直观性。伴着电力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大量历史数据积累在系统中,而在大量数据里提取具备价值信息是统计工作所面临问题。[2]现实中,大多电力企业统计处理方法难以适应于大量数据的处理,这些首先导致信息的孤立,难以实现不同系统间信息共享,其次要浪费大多时间找寻企业决策分析所需数据,再次不可及时预测和监控各业务,最后难以发现数据后面潜在规律协助企业决策和分析。从另一方面来看,统计数据分析与应用不到位,数据呈现形式和表格过于简单,没为企业提供有效准确信息,数据分析的方式不当,大多采取传统简单比较方法,不能解释数据背后深层内涵,进而影响到统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得数据质量准确真实性难以突显。

2.提高电力统计数据质量真实性及准确性的策略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可看到电力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湖南省电力公司邵阳隆回电力局工作人员,势必要在综合分析电力统计数据质量出现真实性和准确性缺失原因基础上,抓紧时间来纠正不足,培养综合素质符合时展要求统计人才、完善统计系统管理制度、健全统计体系管理体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等,从而确保统计工作和谐、快速、高校的完成。下面就应对策略给予具体详细分析。

2.1培养综合素质符合时展要求统计人才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剂,统计工作的开展与人才息息相关,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统计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并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培训作为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最直接手段,为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养,开展行之有效培训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培训员工要在企业发展共同目标和统一员工基础上开展,目标在于加强员工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要通过规范化、有计划员工培训来有效增强员工业务能力,转变员工工作的态度,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这样还为企业人资管理创造了良好氛围,伴着时代进步,员工知识与操作技能难以适应企业发展,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可通过培训对员工进行考察,考查员工胜任能力,协助员工不断更新掌握知识技术,进而增强统计数据真实性及准确性。

2.2完善统计系统管理制度

统计系统管理制度作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规范基础,它能保证统计工作按照规章制度顺利开展。完整统计系不仅包含统计部分,还包括各个部门,例如审计部分等多部门参与,这些部门通过相互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保证各部门间交往符合规范要求,需要各部分根据规章制度按照必要方式来运行。为此,首先要求建立一个统计部门,这个统计部门要和其它部门相独立,统计部门所从事业务不被其它部门所影响,同时各个子部门均要归总统计部门管理;其次,在统计系统的内部部门间要构建规范交流和沟通渠道,确保统计数据传输准确性和真实性。

2.3健全统计体系管理体制

虽然大多电力企业统计体系管理体制相对较健全,却因为电力统计体系受到较大改革阻力,而存在着一定不足,这些不足尤其体现在执行困难上。为健全统计系统管理体制,可从两方面进行完善。首先,要让领导意识到统计工作必要性,只有领导意识到统计工作必要性才可全力支持,给予精神上、经济上和政策上的鼓励,进而统计体系管理体制能获取本质上进展,电力系统数据质量真实性及准确性才可获得保障。其次,要建立考核体制,将数据质量的高低和统计人员经济收入密切相连,用于提高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最后,纵向和横向比较其它单位已经获得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健全统计体系管理体制。

2.4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统计工作也要顺应时代潮流,更新和完善统计方法。因传统统计分析工具难以使用现代电力企业发展要求,为摆脱这一局面,更新统计分析方法,使用信息统计方法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更新统计数据分析方法,首先要采取新型数据收集的技术工具,新型数据传输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型调查方法多种多样,如网络调查就为较高效率调查方法,通过网上调查可快速有效收集企业决策所需信息。网上调查常见形式包括抽样调查、网上普查,通过邮件形式随即抽样来发放调查表,再从被调查人员那收集问卷恢复。实际调查中,还可联合多媒体相关技术,为回答者提供各样测试方法。其次,采取新型数据分析模式来增强统计结果运用度。面对日益增多统计数据,为在大量数据中寻找对企业发展有价值数据,就需使用到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等统计分析工具,来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统计工作效率,与电力企业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与应用的程度。

3.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是电力企业管理与决策的科学依据,只有借助于真实准确地统计数据,才能制定出科学可行的生产计划来;同样对问题定量的分析,也必须要依赖于真实准确地统计数据才能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因此,电力统计数据质量真实性和准确性若存在缺失现象,势必会影响着企业发展。对此,保证电力统计数据质量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推动电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前提基础和保障,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科]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电力统计 数据质量 真实性 有效性

电力企业统计工作能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科学保障,数据质量的真实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其管理与决策的有效性,只有真实有效统计数据才可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寻求最优方案。分析电力统计数据质量出现真实性和准确性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提高电力统计数据质量真实性及准确性的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一、统计在电力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将统计数据当作支撑,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以企业进行年计划的编制为例,来论述统计数据是怎样为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首先应该结合近年来年度指标的完成状况,然后再综合当前整个省市的总装机容量、水火电比例、平均利用小时等等,从而能够得出年度电量计划,进而再将全年一切的指标分割为若干个个体,这样领导决策者就能够按照每一个月的具体完成状况,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从长计议,进而对下一个月的指标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的损耗,保证全面计划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企业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巨大作用,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SIS系统、一体化管理等在电力企业当中的科学合理利用,积极的推行办公自动化,每一个的级别的管理人员应该将统计数据细化成为一个个小的目标,并将具体的任务安排到个人,进而实现企业的细化管理,确保信息的准确,管理细化。

二、提高电力统计数据质量真实性及准确性的对策

(一)健全统计体系管理体制

为健全统计系统管理体制,可从两方面进行完善。首先。要让领导意识到统计工作必要性。只有领导意识到统计工作必要性才可全力支持,给予精神上、经济上和政策上的鼓励,进而统计体系管理体制能获取本质上进展。电力系统数据质量真实性及准确性才可获得保障。其次。要建立考核体制。将数据质量的高低和统计人员经济收入密切相连,用于提高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最后。纵向和横向比较其它单位已经获碍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健全统计体系管理体制。

(二)完善统计系统管理制度

统计系统管理制度作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规范基础,它能保证统计工作按照规章制度顺利开展。完整统计系不仅包含统计部分,还包括各个部门,例如审计部分等多部门参与,这些部门通过相互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保证各部门间交往符合规范要求,需要各部分根据规章制度按照必要方式来运行。为此,首先要求建立一个统计部门,这个统计部门要和其它部门相独立,统计部门所从事业务不被其它部门所影响,同时各个子部门均要归总统计部门管理;其次,在统计系统的内部部门间要构建规范交流和沟通渠道,确保统计数据传输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建设交流平台实施同业对标

只有建立统计交流平台,才能促进统计数据信息的传递,完善电力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统计工作提供了重要工具,企业应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统计信息网络,公布各项信息。为了保障特殊信息的安全性,信息网的数据不涉及企业敏感数据。企业还应实行统计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统计人员例会,除了对前段时间的工作做总结外,还要安排好下一阶段的工作,提高信息统计的科学性并保证能及时有效地提供正确的统计信息。

(四)电力企业统计模式需要改变

电力企业的统计工作必须从注重事后分析转向注重事前分析,由注重定性分析向注重定量分析转变。在统计方法上应尽可能通过科学的推断、统计去分析数据,以便能更好地掌握电力企业内部的运行情况和当下的发展状态,以辅助制定决策。电力企业统计工作也要摆脱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根据相关的统计制度、统计政策改变手工手段、纸介质报送资料等方式,实现网络传输信息和录入信息。

(五)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统计工作也要顺应时代潮流,更新和完善统计方法。因传统统计分析工具难以使用现代电力企业发展要求,为摆脱这一局面,更新统计分析方法,使用信息统计方法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更新统计数据分析方法,首先要采取新型数据收集的技术工具,新型数据传输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型调查方法多种多样,如网络调查就为较高效率调查方法,通过网上调查可快速有效收集企业决策所需信息。网上调查常见形式包括抽样调查、网上普查,通过邮件形式随即抽样来发放调查表,再从被调查人员那收集问卷恢复。实际调查中,还可联合多媒体相关技术,为回答者提供各样测试方法。其次,采取新型数据分析模式来增强统计结果运用度。面对日益增多统计数据,为在大量数据中寻找对企业发展有价值数据,就需使用到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等统计分析工具,来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统计工作效率,与电力企业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与应用的程度。

(六)培养综合素质符合时展要求统计人才

培训作为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最直接手段,为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养,开展行之有效培训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培训员工要在企业发展共同目标和统一员工基础上开展。目标在于加强员工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要通过规范化、有计划员工培训来有效增强员工业务能力,转变员工工作的态度,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这样还为企业人资管理创造了良好氛围,伴着时代进步。员工知识与操作技能难以适应企业发展。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可通过培训对员工进行考察。考查员工胜任能力。协助员工不断更新掌握知识技术。进而增强统计数据真实性及准确性。

第5篇

为拓展统计执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针对性,日前,丰台局队与丰台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召开了题为“如何做好统计工作”的专题座谈会,此次座谈会获得与会单位的一致好评。

组织方式新颖。此次座谈会以讲解与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丰台局队执法队和园区统计所向参会人员发放了调查表,了解企业对丰台局队统计工作的满意程度,征求企业对统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参会单位典型。园区管委会在科技园区上千家报表单位中选取了2010年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的31家报表单位参会。这些单位对全区GDP和税收都有很大贡献,企业规模较大,情况较为复杂,有三资企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和私营单位等。

研讨内容丰富。座谈会将基层企业准确报送统计数据的重要意义延伸至统计工作的发展。从统计法律法规主要内容、统计违法行为种类、重点指标差错原因分析、如何避免数据差错等四个方面对企业如何守法进行了讲解,重点强调了统计工作的严谨性、统计数据的规范性以及执法检查的重要性。

座谈成效显著。此次座谈提高了企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与会人员达成共识:不仅要认真学习相关的统计报表制度,还要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并使之常态化;不仅要在提交报表前进行细致审核,还要在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建立数据审核机制;遇到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统计人员进行调整时,应及时与统计局队相关科室沟通备案;遇到填报疑问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确保数据提供及时准确。(张敏)

门头沟局队“快准细全”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为更准确掌握数据背后隐含的区域经济运行规律,进一步提升统计的服务功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门头沟局队从“快准细全”四方面入手全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建立写作信息库,快速整合数据。局队按照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区域信息和整体信息、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进行划分,实行专人分工负责制。细化各信息专员职责,第一时间将采集的区域内外经济信息进行编辑,并放入写作信息库以及时更新,确保数据整合的快速性、时效性。

纵横多向对比,准确调用数据。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多向互动、多维反馈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从区域内外各数据环节进行多向纵横对比分析。建立了本区域统计专业数据――本区域部门经济数据――区域外经济数据三点及面的立体数据模式,注重从整体层面和系统角度完成对各类数据的调用。

深入挖掘细节,细致把握数据。局队注重各科室之间的数据交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深入各个细节挖掘经济数据之间的关联和影响,捕捉细小数据中反映的经济变动情况,确保从细处把握数据,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对区域经济的启示作用。

第6篇

1 引 言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共享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普遍行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统计信息大量涌现,信息数据收集的种类和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了有关信息安全的法规及相关制度,舆论媒体对统计数据的关注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有关国民经济的各种统计数据因存在虚假和泄露隐私受到质疑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大量的隐私数据和共享已经对隐私和信息安全构成威胁,隐私数据的泄露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1]。如何保证隐私数据在或使用时不被对应到特定人和特定部门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统计信息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得到,统计数据按属性可分为4类:① 能直接识别个体身份信息的显式标志符(eid),如身份证号、姓名、社会保险代码等;② 有助识别个体信息身份的准标志符(qid),如一些组合属性;③ 敏感属性(sa),即隐私信息;④ 非敏感属性(nsa),即非上述3类的其他属性。本文所述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隐私保护主要是指对统计数据中个人敏感信息的安全保护,是防止不法分子对个人敏感信息非法窃取的私有信息保护[2]。隐私攻击者除了能访问的统计数据表外,还可能通过文献资料、技术文档等获得的统计数据表中所采用的隐私模型和实现算法等。我们假定攻击者可能获得的数据信息统称为背景知识。通常攻击者都是从背景知识中获得目标对象的qid属性(如出生日期、性别、出生地、邮政编码等)。

用户对经济统计数据的第一要求是查询结果必须准确。从这个前提出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互的序列表模型,它能保证敏感信息不泄露,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统计数据的信息损失,提高统计数据的效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大数据集的隐私能很好地进行保护,而且丢失的重要信息少,能够满足统计数据的需要。

2 隐私保护模型

为了解决隐私保护问题,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① 匿名保护。为了保护个人信息,在数据时,对能够直接标识个人身份的标识符进行删除或加密。② 扰乱、随机化数据技术。通过对数据的随机化处理,增加数据“噪声”,使得数据不再反映真实的世界,从而无法被滥用而侵犯个人隐私。当然,关键的技术是要从处理后的数据中获得有效的分析结果。③ 分布式的隐私保护技术。双方或多方进行数据分析挖掘时,由于某种原因,参与者不愿将数据与他人共享而只愿共享数据分析挖掘结果。这需要运用密码学技术来解决实际的隐私问题。如安全两方或多方计算问题等。④ k-匿名技术。它要求在公布后的数据中保留一定数量的个体特征,从而防止匿名处理后的数据被链接攻击,造成个人隐私泄露。

研究者们根据隐私保护方法建立了很多隐私信息保护模型,如k-匿名模型[3]、l-多样性模型[4]、t-closness框架[5]和个性化匿名模型[6]等。这些隐私保护模型都是针对可能存在隐私泄露建立的。

3 基于统计应用的交互序列模型及算法

3.1 序列模型

第7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 数据质量 影响因素 方法措施

近年来,人们对审计工作的关注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统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需要具有三个特性,即精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多领域、多方位和多格局的转变,对统计工作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应当不断的完善统计工作,分析影响统计质量的各项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统计的质量。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一)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影响着最终统计数据的质量

要确保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就需要对统计对象做一个系统全面的统计。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的统计数据有利于系统的反应,调查对象的整体状况,同时为研究分析人员得出正确的分析数据和分析规律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存在一些统计数据不完善的现象,统计调查单位有遗漏统计数据的现象。这其中主要是基层统计的问题,基层统计单位的统计人员素质往往达不到要求,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普遍不高,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影响着整个统计数据的质量

首先,统计方法和指标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标准,同时,统计方法在不断更新,各地区的接受程度不一;其次,由于各种利益性的诱惑,会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导致瞒报、假报和漏报的现象;最后,调查人员的素质也会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由于调查人员对统计工作不重视,造成漏报或不按要求填写的现象。

(三)统计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也会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传统的依靠人工和手动方式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和手段不利于我国统计事业的发展,制约着我国统计工作的进步。国家和省一级的政府具有比较先进的统计方法和手段,对于信息化和网络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基层的统计工作却没有将信息化和网络真正的用在数据分析上,致使统计没有发挥应有的预测和事先分析。

(四)统计制度的不完善,统计法律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统计的质量

一方面,我国的统计制度还不完善,统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到位,统计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繁重的统计工作面前,容易滋生厌倦的心态,不重视统计工作的质量,急于完成指标,不负责任的单凭自身的经验和意愿任意填写统计数据,致使统计数据的质量无法保障。另一方面,我国统计的相关法律和法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整个社会对统计事业的法律意识稍显淡薄。

(五)现行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完善统计数据的质量

我国对于地方财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评价通常是通过统计数据的最终数字来反应的,考核的指标也是数据指标。我国正在不断的完善对于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和方法,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各地方容易滋生攀比的心理,为了取得好评价结果,往往会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导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二、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应对措施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事业的命脉,在进行统计工作时需要注重统计工作的每个环节,将确保将统计数据的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需要注重数据搜集的工作

统计工作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进行数据的搜集,也就是对考察对象信息的采集过程。统计数据的高质量要求数据的搜集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一方面,需要统计工作人员采用统一的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搜集,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需要定期的监督和检查调查人员的素质,建立统计回访制度,严禁一切代报、不报和补报的现象。

(二)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

我国现行的考核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考核数据反映结果。这使得一些地方的政绩考核数字化,与实际情况脱轨。一方面既不利于统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政府对地方的真实考核。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着重培养领导班子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确保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和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减少人为的误差

首先,应当完善统计工作人员的配置工作,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对统计工作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加强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明确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提高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等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以提高数据分析的水平;然后,需要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明确统计工作人员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方式,如实的记录统计数据,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最后,需要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统计工作人员按制度和程序开展工作。

(四)需要不断的改善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手段

统计数据的方法是统计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完善统计方法,改变单一和过度依赖性的调查方法,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统计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将先进的统计科学技术应用到统计工作中,以便提高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力,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减少人为性的错误问题,有利于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

第8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物资管理;库存;标准化

在实际工作中物资统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一些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统计工作是提供报表给政府统计部门或上级统计主管部门,很少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工作,造成企业管理者轻视统计工作,认为统计工作仅仅是加减、汇总数据、及填报报表,减弱了物资统计职能作用。统计数据口径、关键字段标准不统一,统计指标填报随意性极大,失真的统计数据,直接对正确的决策造成了影响。

1统计分析的创新应用

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复杂的数据分析知识体系串成有机的整体,从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和加工,到战略数据分析、经营数据分析等综合分析,最后到数据成果的呈现,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加强物资管理。淋漓尽致的发挥数据的作用,使得数据分析在物资管理的各环节中体现价值[1]。

(1)明确职责,确定创新方向

以某石化企业的为例。物资统计管理归属于物资中心管理科,管理科本身职责是负责开展物资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企业管理、统计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更有利于把物资统计跟物资管理工作相结合,首先制定了创新方向,把统计分析与动态管理、绩效考核、专项管理、管理提升相结合,开展物资管理工作[2~5]。

(2)强化信息管理建设,提供物资统计数据

企业现有信息网络为健全的统计信息网路,建立以ERP系统和中国石油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给统计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源。根据物资管理的需求,在ERP系统中新增了多项辅助查询报表,针对了解库存情况,开发了库存概览报表;针对了解物资收况,开发了物料收发明细表;针对了解订单情况,开发了采购订单明细表;针对了解物资账龄情况,开发了物资账龄管理报表。原来每张报表涉及数据源达十几万条数据量,统计人员有很大的工作量,现在实现系统自动生成报表,海量数据集中处理,数据客观可靠,报表数据寿命延长,减少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6~10]。

(3)加强统计标准化管理

该企业对物资采购业务数据统计标准进行统一,以保证物资统计报表与KPI指标数据从系统中准确提取,减少地区公司数据收集上报的工作量,开始规范关键数据标准化字段。对采购科室提出了加强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了填写标准字段的规范表,对即通知之日起以后发生的业务,按照通知的要求填写关键数据标准化字段。

2具体实施方案

2.1统计分析与库存动态跟踪管理相结合

(1)进行数据准备

每月初,财务封账后,从ERP系统中导出上个月库存明细表、收入明细表。其中库存明细表要与财务部门进行数据的核对,确保数据准确不再变化后,这个明细表可以使用了,收入明细表是不与财务核对的,物资部门与财务部门记账方式不一样,以系统数据为准。

(2)进行数据汇总

对明细表进行加工,按照管理的库存类型进行明细分类,分别汇总上市一级库生产和积压,上市二级库生产和积压,未上市生产和积压等,这样的划分更加符合库存管理层次的要求。依据汇总结果,制作库存动态汇总表,按照两级库存管理,制作成一级库存动态汇总表,按照账套类型,分别对上市一级库生产和积压,未上市一级库生产和积压,项目库存收发存金额进行汇总。制作成二级库存动态汇总表,按照二级单位汇总,并附有期初、期末库存金额对比。

2.2统计分析与绩效考核管理相结合

每年年初,根据管理需要,各单位都会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并将指标分解到有关单位,定期考评。发挥了统计信息反馈、监督的职能。对公司物资管理中重点工作进行了监控和预警,奖惩措施的使用,促进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由被动工作转为主动工作。

2.3统计分析与专项管理相结合

新增库存数据是从ERP中开发的物资账龄情况中提取数据源。依据新增库存明细数据,由采购科室完成新增库存形成原因明细数据。主要内容包括,新增数量、新增库存金额、计划提报单位、项目名称、形成原因等。采购科室核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分析新增库存计划来源、管理单位、剩余原因,补充空白项目后,反馈给管理部门。

2.4统计分析与管理提升相结合

该企业将统计分析与物资管理提升相结合,针对如何提高物资采购招标率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深入分析,找到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意见,深入的挖掘数据,多角度分析,力争达到促进物资采购管理提升这一目标。物资采购实行统一管理、两级集中采购的体制,其中一级采购物资执行集团公司集中采购结果,二级采购物资由物资中心组织采购。只有二级采购才归物资中心管理,提高物资采购招标率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二级采购物资管理。从ERP系统中导出订单情况明细表,然后按照两级集中采购管理要求,分成一级物资采购订单和二级物资采购订单,取二级物资采购订单数据进行分析。以采购方式汇总数量和金额,并计算占采购订单数量及金额比例[11]。

2.5实施招标率分析

将采购方式按照招标情况汇总,通过计算得出每个科室的招标情况,招标占比情况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以整体招标率33%为分界来划分,超过33%的科室有动设备、静设备、原料科、化工科,其余科室都在之下,最低进口管理科、电气科、备件科、材料科等。可以把重点放在招标率比较低和较高的几个采购科室进一步分析,找出差距点。通过分析招标率较低或较高的采购科室,都存在可整改的问题。

3统计分析的实施效果

(1)库存动态管理成效

每月初,库存基础数据以及动态汇总整理之后,统计员会将这些数据表单发送到各采购科室和二级单位相关人员信箱。各库存管理单位利用这些数据具体分析库存变化的原因,对当前的库存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库存控制具体措施。

(2)绩效考核管理成效

通过统计分析数据在业绩考核中的应用,对采购科室来讲,更加明确了工作重点,从采购计划源头抓起,加强提报计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加强平库利库管理,合理利用库存,降低库存储备。对二级单位和专业技术部门来讲,平库利库成为管理常态,库存动态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奖惩机制的合理使用,提高了积压库存的利用率,计划提报更加科学合理。每季度进行绩效考核,从各方面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用数据衡量工作成效,在平库利库管理方面取得了成效[14,15]。

(3)专项管理成效

二级单位上报计划时需要提高计划准确率,避免重复上报计划,造成重复采购。领料员与保管员充分沟通,对已经到库的物资要跟踪到货进度,及时出库。对不需用物资及时与计划员协商,变更计划,减少新增库存的形成。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二级单位机动科与物资供应站及时沟通。由于计划的出口不一致,导致部分计划已造成新增,但物资供应站不知情的情况。建议二级单位各部门相互沟通,严格审核本单位计划。

4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中国;菲律宾;香蕉;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006-03

[作者简介]郑国富(1981-),男,瑶族,广西桂林人,讲师,研究方向:东盟经济;杨从平(1975-),男,瑶族,广西资源人,讲师,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国际物流。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2年“边疆问题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JZD201200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2年度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2RCGG004。一、引言

目前,菲律宾是全球第二大香蕉产地,仅次于厄瓜多尔。据菲律宾农业部统计,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约45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南棉兰老区、南他加禄区、卡加拉区和米沙鄢西部等[1]。长期以来,香蕉已成为菲律宾主要出口农产品,2012年,香蕉出口额占其水果出口总额的6251%。目前,菲律宾香蕉种植、加工、制造及出口带动国内约50万人就业,香蕉产业在菲律宾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菲律宾一直是我国香蕉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品种以贡蕉鲜果为主(卡文迪什香蕉,Cavendish banana)。2012年5月10日,中国深圳检验检疫局发现一批菲律宾进口香蕉中含香蕉肾盾蚧等有害生物,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随即发出警示通报,宣布暂停受理自菲律宾起运的出口商及其果园和包装厂的香蕉进口业务,并对此前菲律宾已发运至中国海关的香蕉须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入境。与此同时,中菲两国在黄岩岛和南海部分岛屿及海域问题争端也在不断升级,致使“中菲香蕉贸易战”备受关注。其影响完全超越纯粹的贸易层面,对中菲双边贸易乃至两国关系发展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两事件紧密相随,国内外部分学者、官员和民众认为是中国对菲律宾在南海不正当行为的“惩罚”。菲律宾香蕉种植与出口商协会主席安蒂格认为,“黄岩岛对峙事件导致中方对进口菲律宾香蕉实施了更严格监管”。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中菲香蕉贸易战是中国对菲律宾在的“以经逼政”策略。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表示,对菲律宾香蕉采取严厉检验检疫规定是中国经贸部门、质检机构加强对进口食品监管的必要行为,是完全遵循和符合国际惯例及国际法准则的,不能将此事与黄岩岛事件直接挂钩。

二、中菲香蕉贸易的基本状况

(一)基于中方统计数据分析

1贸易规模

2008年,中国自菲律宾进口香蕉127877万美元,占中国香蕉进口总额的9230%,该比重创下近年来最高水平。2009年,中国自菲律宾香蕉进口额同比增长2076%,达到154421万美元。2010年1月1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各成员国逐步履行降低关税与减少非关税壁垒义务,2010年和2011年,中国自菲律宾香蕉进口额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299%和7872%,其中,2011年,进口再创新高,达36703万美元;2012年,进口299114万美元,较上年减少67916万美元,下降1850%,自菲香蕉进口额占香蕉进口总额的8179%,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但菲律宾仍是我国最大香蕉进口来源地。对菲律宾而言,2011年,中国自菲律宾香蕉进口占菲律宾香蕉出口总额的7790%。2012年,因中国对菲律宾进口香蕉实施严厉检验检疫新规定,直接导致中方自菲律宾香蕉进口受阻,该比例大幅下降至4617%(参见表1)。

2贸易数量

2008年,中国自菲律宾香蕉进口数量为317774万吨,占中国香蕉进口总量的8770%。2009年和2010年,中国自菲律宾香蕉进口数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其所占比重却呈逐渐下滑趋势。2011年,中国自菲律宾进口香蕉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69383万吨,增幅5886%,占中国香蕉进口数量的8475%。2012年,中国自菲律宾进口香蕉496404万吨,下降2846%。

3进口均价

2008―2012年,中国自菲律宾香蕉进口均价呈递增趋势。2008年,中国自菲律宾香蕉进口均价为402美元/吨,2011年上涨至529美元/吨,2012年,又迅速上升至603美元/吨,明显高于进口均价(491美元/吨)。

(二)基于菲方统计数据分析

1贸易规模

2008年,菲律宾香蕉出口总额为405671万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18414万美元,所占比重仅为454%,排名第四位。前三位分别为日本(5367%)、伊朗(1663%)和韩国(856%)。2009年,菲律宾对中国香蕉出口额下降2228%,中国市场所占比重仅为397%,排名仍保持第四位。2010年和2011年,菲律宾对中国香蕉出口金额出现高速增长,增长率分别达13129%和12737%。其中,2010年,菲律宾对华香蕉出口3310万美元,占香蕉总出口的1037%,排名上升至第三位,前两位为日本(5255%)和伊朗(1213%);2011年,菲律宾对华香蕉出口7526万美元,占比1597%,排在第二位,仅低于日本(250415万美元,5315%)。2012年,随着中菲香蕉贸易战的爆发,菲律宾对中国香蕉出口增速放缓,增长率仅为2236%,但出口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2087万美元,占菲香蕉出口总额的1421%,排名第二位,仍低于日本(30742万美元,4745%),所占比重较2011年下降176个百分点(参见表2)。

2贸易数量

2008年,菲律宾对中国香蕉出口122549万吨,仅占香蕉出口总量的559%,排名第四位,低于日本、伊朗和韩国。2009年,菲律宾对中国出口香蕉数量大幅下滑3130%。2010年和2011年,菲对华香蕉出口数量大幅增长9692%和11643%。2012年,菲律宾对中国香蕉出口数量增速放缓,同比仅增长1794%,出口数量达到423211万吨的历史峰值,占当年菲律宾香蕉出口总量的1598%,仅低于日本(1085053万吨),所占比重较2011年下降165个百分点。

3出口均价

2010―2012年,菲律宾对中国香蕉出口均价呈递增趋势,出口均价分别为200美元/吨、210美元/吨和218美元/吨,显著低于同期菲律宾对日本香蕉出口均价212美元/吨、257美元/吨和283美元/吨,也略低于同期菲律宾香蕉出口均价201美元/吨、230美元/吨和245美元/吨。

三、中菲香蕉贸易战影响的经济学解析

(一)基于中方统计数据的中菲香蕉贸易战对中方的影响

1中国自菲律宾香蕉进口金额与数量小幅下降

2012年,中国政府对菲律宾香蕉进口采取严厉检验检疫措施,抬高进口门槛,直接导致中国自菲律宾香蕉进口的金额与数量两项指标双双下降,其中,进口金额下降1850%,进口吨数下降2846%,菲律宾香蕉在中国香蕉进口市场份额中下降近10个百分点。这对国内香蕉种植业发展相对有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进口对产业的冲击。

2中国香蕉进口市场结构小幅调整

2012年,中国自厄瓜多尔、泰国、缅甸、哥斯达黎加等主要香蕉贸易伙伴的进口金额及吨数出现大幅增长,尤其自厄瓜多尔(中国香蕉进口第二大来源地)的进口金额与数量均出现大幅增长。2011年,中国自厄瓜多尔香蕉进口金额仅占中国进口香蕉总额的131%,而2012年,该比重已大幅跃升至846%。尽管2012年中菲两国爆发香蕉贸易战,但菲律宾香蕉在中国香蕉进口市场中的地位依然较为牢固和突出,仍居于首位,这种市场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变。

3中菲双边贸易继续保持增长

中菲两国香蕉贸易战对双边贸易发展总体态势并无太大负面冲击。2012年,中菲双边贸易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双边贸易总额增长1229%,略低于2011年增长率(1616%),其中,中国对菲律宾出口增长1601%,自菲律宾进口增长936%。其主要原因:首先,香蕉贸易在两国贸易中比重很小,对两国贸易总体发展影响甚微;其二,对菲律宾而言,“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使其难以再寻找相同价位的替代品;第三,中国国内巨大市场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对菲律宾而言极具吸引力。

(二)基于菲方统计数据的中菲香蕉贸易战对菲方的影响

1菲律宾对中国出口香蕉金额与数量均保持增长

尽管2012年中国对菲律宾香蕉进口采取严厉检验检疫措施,但全年菲律宾对中国香蕉出口金额与数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各项指标不减反增,其中,香蕉出口贸易金额同比增加16827万美元,增长率为2236%,相对2011年的12737%大幅放缓。菲律宾政府为了应对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严厉新规定,积极鼓励国内蕉农调整生产与包装,加强香蕉出口装运前检验检疫,督促及时防治与清理出口香蕉中所含各类有害生物病虫,以减少出口时可能带来的不必要损失与麻烦。

2菲律宾香蕉出口市场结构小幅调整

2012年,菲律宾对世界香蕉出口金额为64788万美元,同比增长3751%,但相对于2011年的增速下降了10个百分点,出口吨数达2648369万吨,同比增长2939%,基本与2011年增速持平。2013年1―4月,菲律宾香蕉出口金额达到28176万美元,同比增长6761%。

随着中国香蕉进口市场门槛抬高,迫使菲律宾香蕉出口市场开始逐渐转向其他国家(地区)。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2012)曾指出,因为菲律宾与中国发生纠纷,原本由中国进口的大部分香蕉被运往日本和韩国市场,2012年,菲律宾对日本、韩国香蕉出口金额分别增长2276%和2435%。在菲律宾香蕉出口数量前十位合作伙伴中,对沙特阿拉伯出口增长138178%、对中国香港增长35595%、对科威特增长32140%、对美国增长15865%,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菲律宾对俄罗斯香蕉出口增长最为迅猛,出口数量同比增长62倍,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25倍。

3中菲双边贸易继续保持增长

2012年,菲律宾与中国双边贸易合作仍保持546%的较快增长,略高于菲律宾全国外贸增速(505%),但已明显低于菲律宾与美国(671%)、日本(604%)、中国香港(1923%)、韩国(1122%)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增长率,其中,菲律宾对中国出口贸易金额仅增长093%,既低于菲律宾全国出口贸易总额增速(823%),也低于菲律宾对日本出口贸易增速(1145%);菲律宾自中国进口贸易金额反而增长较快(971%),显著高于全国进口增速(266%),也略高于菲律宾自美国进口贸易增速(926%)。

四、结语

(一)中菲香蕉贸易战的影响效果评估

中国质检总局对来自菲律宾香蕉加强检验检疫,短期内给菲律宾香蕉进口造成了一定阻碍,但因中菲双方统计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双方对此评价呈现截然不同的结论,具体表现为:据中方统计数据分析,中菲香蕉贸易战对菲律宾向中国出口香蕉影响较大,而据菲方统计数据分析,中菲香蕉贸易战对菲律宾对中国出口香蕉影响较小。对菲律宾而言,为了应对中国对菲律宾香蕉进口的限制措施,一方面,已积极采取加强自身生产、加工和出口检验的标准;另一方面,逐渐实施市场多元化策略,大力开拓其他国家市场。2012年,菲律宾香蕉整体贸易发展所受影响不大。鉴于此,即使中国欲采取“以经逼政”策略,选择具体实施行业则更为重要。

(二)加强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根基

2012年4月,中菲两国因政治和领土冲突升级,进而引发“中菲香蕉贸易战”等系列摩擦。从最终的经济效应结果剖析,对菲律宾的全球香蕉贸易、全国外贸、国内经济发展等影响极为有限,但却反而会增添中菲双方民间在相互认知中的隔阂与矛盾,尤其对菲律宾国内与此次事件密切相关的利益人(如蕉农、制造和出口商)。 面对中菲两国在政治和领土上的冲突,以经济策略解决政治问题是一把“双刃剑”,尤需慎重。 长远来看,积极加强双方政府协商与经贸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进一步促进中菲两国民间友好合作与交流更是未来两国关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

[参考文献]

[1]胡小婵,张慧坚,方佳菲律宾香蕉产业发展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3):178-180

[2]中菲两国经贸特使在菲华商利益代言人――访菲律宾工商总会理事长蔡聪妙[J]中国对外贸易,2012(10):36-38

第10篇

为此我进行了数学实践活动“小小流动超市”,我把这次活动定性为一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出售家中的闲置物品,让闲置物品流通起来,其中我就把这次活动与数学的统计教学结合起来。现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数据分析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小小流动超市”活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对数据分析和思考的问题中,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经过思考让学生做出判断、预测。

二、学会根据问题背景对统计量作出合理的选择,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小组成员为在“小小流动超市”活动中更好的推销自己的产品,就需要调查大量的数据,课前学生为推销自己的商品,做了大量数据调查。调查后我组织学生尝试比较,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体会调查数据太乱,从而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学生进行了分析整理。最后对全班学生喜欢获得哪些物品、商品价格、喜欢的人数、商品质量、服务质量、销售手段等相关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理。使销售方案逐渐趋于完美。

三、获得和掌握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获得和掌握统计方法,才能产生正确的数学统计思维,小组成员分工从不同的角度判断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

1.“我分析、我创收”

(1)调查班级里有多少同学有个人小金库。(2)调查同学的物品需求、商品价格、喜欢的人数、商品质量、服务质量、销售手段引起哪些思考?(3)讨论该如何让自己的闲置物品流通起来?

2.“我创收,我理财”

第11篇

一、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基础数据的采集是统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采集的准不准,质量高不高,直接关系到统计信息汇总的质量。抓好统计信息源是做好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的关键一环,是提高统计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要健全社会保险统计体系。二要统一统计口径。三要严把数据审核关。

二、调整统计调查方法

一是完善调查内容。及时追踪政府的宏观决策,积极开辟社会保险统计调查新领域,及时、全面的为政府重大决策的实施提供服务,为本级部门的重点工作和重大决策提高服务。积极研究尝试开展涵盖社会保险、人才就业、劳动关系等多领域的调查,监测和评价统计指标体系。

二是调整调查频率。在工作中,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不同的调查内容,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调查频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以灵活多变的调查方法,跟踪观察复杂多变的统计对象,以满足多层次、多部门、多目标的统计信息需求。

三是提高调查效率。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加快统计调查工作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社会保险统计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统计调查提供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和便利。社会保险统计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基数进行信息管理的同时,应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在今后工作中,从完善统计结构软件入手,着力进行统计信息网络建设,能大大方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一是确定统计分析目标。针对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的状况,社会保险统计分析,分清形势,确定有针对性的分析目标,特别是抓住社会保险工作实践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突发性和趋势性的问题,充分利用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政策措施和建议。

二是做好基础数据采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信息工作的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体现在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适应性等方面。如何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从被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数据收集、整理、汇总、上报的全过程,从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困境,包括范围、取得渠道、指标来龙去脉,数据的采集操作制度化,以及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制度。原始记录是统计基础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必须做细、做准,不得有半点的虚假,这也是从源头上杜绝了虚假数据的产生,保证了社会保险统计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是深入开展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社会保险统计要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重点是加强统计分析,做好决策咨询调研工作。统计分析要由简单的就数论数,数字文字化,转到对数字背后的深层关系进行分析,对数字背后的社会保障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大大丰富社保统计工作内容,提高社会保险统计产品(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统计调研报告等)的质量。通过实行重点课题责任制度、统计分析定期评估制度、热点问题及时追踪制度等等,使统计分析质量持续提高。

四是建立表内和表间平衡关系。社会保险统计报表是一个完善体系,报表内部、报表之间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保证逻辑关系合理是填报统计报表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基层统计人员更好地掌握报表的逻辑关系,确保报表填报的严密性,减少填报错误,提高填报质量,要对报表表内和表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统一和规范,并将这些平衡公式录入统计软件,从而使数据之间,报表之间保持合理的逻辑关系。当因录入或其他的原因使统计数据出现差错时,表内和表间平衡关系都会受到影响,统计软件能够自动地、及时地为统计人员提出错误,是统计失误在基层就能够得到解决,从而提高统计报表质量。

五是实行统计数据库与业务数据库对接。实现统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对接是一个多管齐下的系统工程,要业务、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等多方努力,真正实行统计数据库与业务数据库对接,才能从基础经办机构统计工作中消除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和假报现象,减少统计失误,保证统计分析的科学性。

四、提高统计服务意识

社会保险统计信息工作对社会保险政策、业务政策的出台都是重要的辅助工具,树立服务意识,利用社保统计这个工具,是我们做好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基础。

一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险统计信息工作。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社会保险统计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各级业务部门领导要重视社会保险统计工作,经常了解本统筹区社保统计的基本情况,通过社保统计的数据分析本行政区社保工作的利弊,更好地为社会保险工作的决策服务。

第12篇

【论文摘要】所谓统计思想,就是在统计实际工作、统计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统计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等思想。文章通过对统计思想的阐释,提出关于统计思想认识的三点思考。

一、关于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既研究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也研究统计方法。统计学是继承和发展基础统计的理论成果,坚持统计学的社会科学性质,使统计理论研究更接近统计工作实际,在国家和社会得到广泛发展。

二、统计学中的几种统计思想

2.1统计思想的形成

统计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经历统计观念、统计意识、统计理念等阶段。统计思想是根据人类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开展各种统计实践、统计理论研究与概括,才能逐步形成系统的统计思想。

2.2比较常用的几种统计思想

所谓统计思想,就是统计实际工作、统计学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统计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现分述如下:

2.2.1均值思想

均值是对所要研究对象的简明而重要的代表。均值概念几乎涉及所有统计学理论,是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均值思想也要求从总体上看问题,但要求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故也体现了总体观。

2.2.2变异思想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它的前提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2.2.3估计思想

估计以样本推测总体,是对同类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认识方法。使用估计方法有一个预设:样本与总体具有相同的性质。样本才能代表总体。但样本的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响,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

2.2.4相关思想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变化中,经常出现一些事物相随共变或相随共现的情况,总体又是由许多个别事务所组成,这些个别事物是相互关联的,而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总体又是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形成。因而,总体中的个体之间、这一总体与另一总体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

2.2.5拟合思想

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所有实际事物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这种方法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拟合的成果是模型,反映一般趋势。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和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

2.2.6检验思想

统计方法总是归纳性的,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可信,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

2.3统计思想的特点

作为一门应用统计学,它从数理统计学派汲取新的营养,并且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学方法,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在统计思想的体现上与通用学派相比,还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其基本特点能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1)统计思想强调方法性与应用性的统一;(2)统计思想强调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统计思想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4)统计思想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三、对统计思想的一些思考

3.1要更正当前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统计学家高尔顿曾经说过:“统计学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非凡能力,当科学的探索者在前进的过程中荆棘载途时,唯有统计学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条通道”。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可能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此外,有些人认为方法越复杂越科学,在实际的分析研究中,喜欢简单问题复杂化,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其科学含量。其实,真正的科学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追求复杂化。与此相关联的是,有些人认为只有推断统计才是科学,描述统计不是科学,并延伸扩大到只有数理统计是科学、社会经济统计不是科学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至少是对社会经济统计的无知。比利时数学家凯特勒不仅研究概率论,并且注重于把统计学应用于人类事物,试图把统计学创建成改良社会的一种工具。经济学和人口统计学中的某些近代概念,如GNP、人口增长率等等,均是凯特勒及其弟子们的遗产。

3.2要不断拓展统计思维方式

统计学是以归纳推理或归纳思维为主要的逻辑方式的。众所周知,逻辑推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基于观测到的数据信息(尤其是不完全甚至劣质的信息)去产生新的知识或去验证一个假设,即以所掌握的数据信息为依据,归纳得出具有一般特征的结论。归纳推理是要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透过偶然性去发现必然性。演绎推理是对统计认识能力的深化,尤其是在根据必然性去研究和认识偶然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3.3深化对数据分析的认识

任何统计研究都离不开数据分析。因为这是得到统计研究结论的必要环节。虽然统计分析的形式随时代的推移而变化着,但是“从数据中提取一切信息”或者“归纳和揭示”作为统计分析的目的却一直没有改变。对统计数据分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同样的数据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分析结论;二是我们所面对的分析数据有时是缺损的或存在不真实性;三是我们所面对的分析数据有时则又是海量的,让人无从下手。虽然统计数据分析已经经历了描述性数据分析(DDA)、推断性数据分析(IDA)和探索性数据分析(EDA)等阶段,分析的方法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与人类不断提高的要求相比,存在的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须深化对数据分析的认识,围绕“准确解答特定问题并且从数据中获取一切有效信息”这一目的,不断拓展研究思路,继续开展数据分析方法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2004,(05).

[2]庞有贵.统计工作及统计思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