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精细化服务具体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手术室的工作量一般都很大,而且患者的病情有时候又不受控制,很容易发生突变,工作中也存在较多的环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护理方面出现差错的几率较高。因此医院相关领导部门要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方面的工作,在护理这一部门内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规范,从而可以培训出高职业素养的护理人员[1],减少在看护患者的过程中的出错几率。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诊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作对照组,在这200例患者中男患者106例,女患者94例,年龄范围在30~72岁,平均年龄(55.25±4.8)岁,从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患者112例,女患者88例,年龄范围在(57.2±5.1)岁,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实验结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看护照理,在手术前按照惯例对患者进行询问,在此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手术前把手术过程的详情内容告诉患者,在患者进手术室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消毒和检查,手术后应该对患者做一些必要的感染防护措施[2]。在手术室期间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环境:手术室中存在较多的细菌和病菌,容易造成感染。因此这就需要医院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手术室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良好完善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就比如对接送患者的推车管理中,在将患者从病房运送到手术室的过程中应使用内外交换车,在运送手术室需要用到的消毒药品时应该使用专门的交换车,为了更好地减少细菌感染应该对手术室地面进行定时
的杀菌消毒,在打扫手术室地面时应格外细致[3],注意不要损坏地面,而且在地面有破损的地方应着重进行消毒,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
1.2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如果想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就要求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达到较高水平,而且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提升他们的专业服务能力[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用SPSS18.0分析,用(±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在对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3.结论
患者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然比较短暂,却是疾病治疗的关键环节,在手术过程当中患者身心脆弱,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高低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手术环节,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控制手术风险,改善手术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4.1%)明显高于对照组(67.6%),精细化的手术室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不适感,精细化护理与整体护理相结合可以保证手术安全高效的进行,而且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由于病人对手术有一定的畏惧,所以在手术前一定要做好细致的心理疏导,而且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要从生理和心理上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可以减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几率。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入院后的教育,使他们对医院更加了解,保持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适宜状态,在手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以免发生意外可以及时进行抢救[5]。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进行精细化的护理,促进患者可以更好更快的恢复。
综上所述,为手术室中的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会很大程度的减小。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冬梅.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0):242-242.
[2]杨再英.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探究[J].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7,32(2):00091-00091.
[3]英.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 33(33):445-446.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民,医保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技术、服务水平、甚至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患者、医保机构、医院之间的关系,做好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医院的重要工作。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医保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医院通过医疗保险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通过医疗保险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能使医保基金合理使用,使医院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同时打造医院品牌,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措施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民,医保的范围越来越大,参保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医院的医保患者占据了更多的医院份额,医保付费方式根据基金收支预算实行总额控制。总额预付的实施结束了按项目报销的粗放式管理时期,踏入精细管理阶段[1],对医院的医保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2]。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医、患、保三方中,医院是联结保方和需方的桥梁,要加强医保管理,只有“医、患、保”三方达成协商共管、良性互动的“双赢”监督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使医疗保险真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新医保政策给医院带来了机遇,同时医保管理部门对医院也提出了诸多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问题。医院如何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做好精细化管理,这又将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1精细化管理含义
实际上,精细化理念在我国古代就被提出,古书上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就是精细化的意思。今天提出的精细化理论最早来自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质量管理和丰田的生产方式[3]。精细化管理一步步被人们熟识和接受。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以减少浪费为目标,改进医疗服务过程、降低成本、重视质量控制的精益管理经验和案例,逐渐被广大医院管理者所认同,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医院管理中得到很好应用[4]。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以最优化、最简洁、最经济的手段实现一个最为理想的效果,以规范化为目的、标准化为前提、数据化作保证、信息化作手段,将目标进行细化,落实到各个环节中,让每个环节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从而发挥效力,实现整体的执行效果。
2实施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满足了医保管理部门对医院的要求
在新医改政策下,医保管理机构对医院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控,以及对不合规的医疗行为加大了经济处罚力度,因此,医院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解读医保政策,加强内控制度,完善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使其符合医疗保险要求。
2.2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是获得群众认可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患问题的加剧,使群众认可,群众满意成为医院重要的核心要求。医保政策执行越到位,医保问题解释越详细,就越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医院医保管理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参保病人的候诊、住院时间,使服务流程简洁明快,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行为文明规范,服务措施便民利民,服务环境舒适安全,服务信息公开透明,提高病人满意度[5]。
2.3医院医保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医保要求增加,群众需求增多的情况下,医院不但要获得社会效益,还要获得经济效益,医院收入增加,才能使职工满意,医院得到持续发展。因此新医改下,医院管理必须要进行改革,精细化管理是医院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建立先进、科学的组织管理架构,优化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服务流程标准化,各个环节保证精细化和规范化的分工,从而提高医院效率,推动医院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医院要以消费者满意度作为发展目标,工作责任无界限,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竞争力,提倡精细化管理的细节理念。这样能够以最高效率、最低成本、最优品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同时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带来良好的绩效。
3实施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强化管理制度,完善健全管理监督体系
建立医院医保管理领导小组,由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分管副院长领导,医保办主任主管,并赋予相应职能。医院医保办与医务科、门诊办公室、护理部、财务科、药剂科及信息中心等人员相互配合,各个部门人员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同。医院要严格制定医保办公室工作制度并规定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合理布置安排医保办的工作。对医院日常的医保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及时了解掌握医保政策、医保动态,预防发生不合规的医疗行为,为医院决策提供合理建议。临床科室由科主任负责,并设立医保监督员,形成可以层层落实的医保管理体系。
3.2提供精细化服务,满意患者、服务患者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在医疗保险体系的医、患、保三方中,医院是连接保方与需方的桥梁。充分发挥好这个桥梁作用,就需要医保人员不断增强其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医保患者。提供各种便民设施,设立方便门诊、导医站、志愿者,主动服务患者、帮助患者。重视患者感受,设立投诉专线,并对出院医保患者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3.3细化制度规范,加强内控,提升医保内涵质量
建立、健全医保管理制度,规范医保行为,让医疗行为有章可循,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执行医保审批制度,加强处方管理,将医保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中,促进医护人员参与医院医保管理意识,减少过度医疗,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3.4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做好医保政策培训和宣传工作
医保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6],要及时、准确、透彻地理解政策,必须要加强培训和宣传。只有让医务人员和参保人员都熟悉医保政策、及时了解医保动态,才能保证医保政策的顺利贯彻执行,为此医院采用多种渠道及方法进行医保政策宣传。通过医院的广泛宣传,使患者能够及时了解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选择更有利于患者的诊疗方案。通过进行医保知识、政策的专项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利用医院内网信息平台最新的医保政策等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医保知识的更新,提升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3.5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药品专项费用治理
严格执行医保政策,促进合理用药管理。临床用药要与医保病人的疾病诊断相符;用药范围、用药品种、用药数量要符合医保规定。医保办每月监测分析消耗较大的药品,关注残余药量问题和监控问题较大的中成药、辅助治疗类用药。对于不合理的用药限制使用或停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培训、约谈或经济处罚。
3.6控制住院成本,探索总额预付制下的科室指标考核体系
根据医院总额控制指标,定时监控各科总量指标、药品费用指标、门诊及住院次均费用、人头人次比、住院天数、药占比、个人负担比例等指标,及时向各科室反馈。同时对使用特殊药品、特种检查和诊疗项目和高值耗材实行告知审批制度,以达到降低患者住院成本和合理治疗的目标。
3.7建立奖惩机制,激发精细管理内在动力
医保办管理医院医保工作的日常考核、费用管理、联审互查、综合管理等综合考核评比,以及医院内部的审核、审查等不断强化内外监督机制。每月考核结果在医保通讯中公示,通过院周会、绩效考评会等形式进行反馈。对考核达标,指标完成好的科室给予奖励。对考核不达标或因医保部门拒付的医疗费用,由科室和个人承担相应的经济处罚。通过检查、评价、反馈、奖罚的精细管理过程,医保服务质量实现持续性改进,提升医院医保综合管理水平。
3.8加强信息系统保障,及时监控反馈相关指标
①医保的精细化管理依托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结合医保政策的规定,计算机中心为满足医保管理的各项指标需求,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数据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加强环节管理;巧用数据信息,提高管理的时效性;强化数据分析,找出费用的管控点。②以数据指标为基础,以加强精细管理。总额预付支付制度下,掌握医保患者已发生费用、预测即将发生的费用和找出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对医院各管理层来说非常重要[7]。然而由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简单,且与北京市医保业务组件相互独立,信息无法共享,导致获取精确数据信息困难[8],管理指标不能细化,数据反馈时间长,管理滞后。通过信息化系统,将医院的整体资源纳入其中,才能真正做到数据的准确和完整[9]。建立数据统计模块,有利于实时显示、分析各项医保数据,准确预测费用、制定管理目标,极大地辅助了决策者的方案评价选择准确度,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10],从而有的放矢出台控制措施,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量化指标。创建医保数据数据库,为医保工作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3.9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做好物价管理,确保费用的公开、透明
严格执行医保收费项目价格,掌握医保药品以及自费药品情况,正确与医保系统进行对照。执行自费项目签字制度,增加患者知情权,防止重复检查以及减少不合理费用的发生,提供每日费用清单,增加费用透明度。每月定期向社保中心报送结算材料,做到真实、完整、准确。
4建立医保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医院应立足和倡导医保费用精细化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将传统的单纯费用控制管理理念,转变为对人的管理。因此需要考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保证医院的当前效益和长效发展。探索一套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方式,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医院运营效率[11]。
总之,医院医保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性的工作,在新的总额预付制下,只有加强精细化的管理,有效制止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以医院的效率为核心、以患者的需求和满意为目标,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医保管理的环节中,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倡导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服务理念,用心以善,治理从严;策划要活,治理要死;管理格式化,团队职业化,才能有效推动医院管理工作的实施,实现医院的长足发展,全面提升医疗保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张海燕 单位: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保办
[参考文献]
[1]魏俊丽,赵冠宏,严松彪,等.公立医院改革形势下北京市某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实践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5):33-35.
[2]陈洁,赵冠宏.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疗机构经济运营的影响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7):545-546.
[3]朱新凤.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与提升[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3):48-49.
[5]严艳.浅议医院医疗保险的精细化管理[J].价值工程,2012,31(24):172-173.
[6]李扬,郝晓刚,杨燕,等.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医保审核中的运用[J].中国医疗保险,2013(10):49-51.
[7]贺涛,王昆,武娜,等.总额预付背景下医保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1):52-54.
[8]晓玮,但秀娟,张瑶,等.军队医院医保指标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5):431-433.
[9]闫冰,张蘅.通过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医保管理[J].科学管理,2011,26(11):47-48.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细节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的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未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仪器设备管理(29.3±4.2)分,护士配合(28.8±4.2)分,消毒隔离(19.3±3.7)分,护理质量安全(97.3±16.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采用细节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字: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手术室护理安全;应用效果
手术室护理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且工作时间较长,在繁忙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隐患。手术室护理缺陷严重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细节护理是以患者核心利益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将手术室内工作精细化,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现手术室护理中逐渐广泛应用细节护理,以给予患者细致、贴心的服务,整体性提高手术护理质量[2]。但良好管理制度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关键手段,本研究旨在探究手术细节护理管理在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中,男106例,女72例,其中79例行鼻科手术,81例行咽喉科手术,20例行骨科手术,手术时间为35~332min,平均为(152.3±14.6)min。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患者;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术前严重营养不良;术中出血量高于300ml。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且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未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具体措施为:①组织手术室护理长、护士成立手术室细节管理小组,并开展细节护理管理会议,制定管理方案;②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参与技能培训,并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各资深护士传授自己手术室细节护理技巧与经验,相互交流,增强细节护理专业技能,保障手术室细节护理安全有效性。③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需护士长与护士在术前检查手术用药与器械,避免出现差错。④定期举行工作总结会议,针对近期出现错误,分析总结并加以改正,吸取经验,提高护理安全性。
1.3疗效评定指标。①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估指标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消毒隔离,分别对应30分、20分、30分、20分,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手术护理质量越优。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其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手术室术前准备、护理技术、护患沟通及护理舒适度等,总分为0~100分。其中满意为高于85分,比较满意为60~85分,不满意为低于60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且经t与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仪器设备管理(29.3±4.2)分,护士配合(28.8±4.2)分,消毒隔离(19.3±3.7)分,护理质量安全(97.3±16.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当今医学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也逐渐增长,护理人员不仅给予医学方面服务,还需在生理、心理上提供护理服务,因此手术室细节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研究显示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还可综合提高护理满意度[4]。细节护理强调做好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最终不仅需保障手术顺利完成,还可帮助患者恢复,护理期间应尽量控制手术中出现的应激反应,并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5]。细节护理需依靠护理管理进行,良好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具有重大作用[6]。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照组未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仪器设备管理(29.3±4.2)分,护士配合(28.8±4.2)分,消毒隔离(19.3±3.7)分,护理质量安全(97.3±16.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经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后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提高的患者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陈海涛.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2014,35(21):4790~4791.
[2]王维琴.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6):568~569.
[3]傅菊红,梁柳芳.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771~772.
[4]冯淑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4):5517~5518.
[5]欧阳凯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937~938.
关键词:深水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at the county level into "deep water area", the basic goal of the reform is profit-driven inhibition of public hospitals, public welfare for the public hospital, the basic idea is based on clear government and public hospital authority boundary, clear positioning of public hospital.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at the county level has been clear, the task is clear, reform has been from the past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 in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stage, into the part of the substantive progress and fully open stage.
Key words: deep water area; county; public hospital; reform
R197.3
随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步入“深水区”,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抑制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基本思路是在明晰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权责边界的基础上,明确各类公立医院的定位。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向已经明确,任务已经清楚,改革已由过去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步探索阶段,进入部分工作的实质性推进和全面推开的阶段,为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实质性突破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应根据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定位着手完善自主化的治理,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问责,规范和完善两权分离的操作办法。同时,由于实现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要求更高,因此可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探索法人化的治理。公立医院应从机构改革入手,减少管理层级,实现组织扁平化,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和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建立起有序的人才竞争、健全的绩效考评激励和公平的晋升等现代化管理机制,以提升服务质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科学公平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由政府办医主体与院长签署绩效管理合同,合理确定具体的量化指标,考核结果与院长履职评价、机构编制调整、财政经费预算、医院领导班子和相关人员聘用、奖惩及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挂钩。
规范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供应,重塑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一要提高试点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通过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既治好老百姓的病,又降低了药品费用,从而减轻群众的疾病负担。二要各试点使用的基本药物,全部纳入统一招标,通过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以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三要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供应,可以市为单位来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此来压缩高值医用耗材中间采购环节和费用,解决价格虚高的问题,待省级集中采购工作启动后纳入省级集中采购,进一步降低医用耗材的价格,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二、提升医疗服务效能
公立医院提供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其基本职责。随着一系列便民惠民政策措施的实施和推广,公立医院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方面开始得到改进,人民群众开始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好处,但其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因此,要更快和更深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让更多人民群众更加切身、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明确县级医院功能定位,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建立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分级分类管理,明确提供服务的范围和功能。县级试点医院要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括推广应用适宜技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开展危急重病人救治和部分重大、疑难疾病的接诊、救治、转诊等;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等。
加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各试点医院信息系统(乳山市、中两院已建立),努力推动远程医疗(乳山市人民医院已经开通了与北京大医院远程会诊网络对接),组织制订实施一批试点医院临床路径。同时,要认真落实优质护理、便民门诊、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惠民措施,提升县级医院服务水平。
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要以现有人才为基础,要坚持需求为导向,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针对性教育培训;同事配套相应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培训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引进的人才是否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都要建立相应考评制度;重点培养人才,逐步建立健全高级人才数据库,开展动态管理和跟踪培养;整合对口支援帮扶资源。对口支援和帮扶,要对资源进行整合,有针对性开展支援帮扶,争取帮一个成一个,帮一次就要见到效益,(省厅确定城乡对口支援乳山的三级医院是青岛海慈医疗集团),确保在人才、技术、管理、重点专科等方面给予帮扶,提高县级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技术支援、免费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对镇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建立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对紧密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精细化的分级负责诊疗,使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危急重病人到县级医院就诊,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
三、改革补偿机制
全面取消“以药补医”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改革补偿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重点和难点,其承担的社会功能和政策性亏损应该得到合理与足够的补偿。首先必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合理分级补偿机制。由于长期的财税体制问题,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稀缺的地方财政资金在短时期内可能能够补偿到位,随着百姓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需求的提高,这种靠地方政府补偿的持续性难以维持,更加增加了县级财政的压力,县级财政本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改革财政对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投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平衡和可持续性。所以要明确补偿项目、标准,在资金投入和财政分担比例上向财政困难县倾斜。
其次要充分发挥医保补偿作用,推进新农合从扩面提标向提升质量转变。取消以药补医,如果完全依靠财政补偿,政府“背不动”也“兜不起”,应发挥医保支付补偿的作用,随着筹资水平的加大,资金管理的压力和风险也在加大,新农合应发挥更大效益。着力提高统筹层次,全面推进新农合统筹工作,扩大医保保障范围,提高补偿比例,降低管理成本,保障基金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积极推动医保、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其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合理控制费用的作用;充分提高医保、新农合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推行电子病历、建立居民健康卡等工作,加快推进异地结算,规范基金管理,建立多渠道的补偿机制。
医疗资源的科学规划,规范政府和社会对医院的投入机制,目前,我国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在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实行多渠道筹集医院基本建设资金的制度,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民营医院来补充医疗资源的不足,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民营医院。制定促进民营资本和社会力量办医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形成公立医院良好运行的公平竞争环境。。
【关键词】 6S管理; 护理; 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4-0084-0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6S in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LI Li,ZHANG Xiao-yan,WANG Lian-y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4):84-85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6S management in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including finishing,rectify,cleaning,cleaning,security,quality,there suscitation room,therapeutic room,rescue vehicles,office area and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each department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rewards and punishment system,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neat and orderly,first aid equipment and medicin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fixed laying,regular inspection repair,cleaning,so that it is in the standby state; the emergency process can be optimized,at the same time for patients to create a clean,comfortable environment,conducive to th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reduce the cost expenditure,increase the success probability,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Therefore,6S is suitable for the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6S management; Nursing;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
“6S管理”是从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国内常见于商业管理,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与方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6S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其他行业中,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医院作为服务行业,工作对象直面患者,任何细小的疏忽和失误时常关乎到患者的生命与安危[1]。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急危重症患者集中的场所,急诊抢救场现场常常处于拥挤状态,为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将6S管理作为基础性的管理运用于急诊护理管理,营造安全、舒适、合理、便捷的就诊环境,使护士养成自觉遵守规定、凡事认真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达到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目的。
1 一般情况
急诊就诊环境拥挤,患者入院急,变化快,病情复杂,人流量大;工作人员多,除本科室定岗工作人员外,还有部分进修、轮转、培训班学员和实习生;抢救仪器、物品、药品品种多,使用率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护士短缺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护士主要精力均用在完成患者抢救治疗及护理方面,常常出现使用物品随意放置和急需物品慌忙寻找,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2]。笔者所在科室共有护士45名,承担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室救治以及全院的静脉输液任务,有急救车一辆,抢救及留观床位16张,输液座椅45个。自2012年12月开始运用6S管理模式,
2 实施方法
为了让6S管理深入人心,每日利用晨会、每班例会及每月业务小讲座进行培训,学习6S基本知识与规范,并将工作实施方法和分工逐一规范,使护士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在排班模式上做出改革,通过竞聘上岗,选出组长5名,每班实行组长负责制,护士长作为总体安排及督导,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书面和口头总结,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制定奖惩制度。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6S操作规范,按病种设计药、物种类,数量表,规范放置位置,实际制作卡片,护士每天按照卡片核查、整理、补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照标准进行整改。
3 具体措施
3.1 整理(Sort)
将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必要的,除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是节约空间、营造清爽的工作场所,即要与不要,一留一弃[3]。
3.1.1 抢救室 抢救室主要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室内备有齐全的急救药品及急救仪器,抢救室抽屉内备各种检查单、诊断证明书、处方,规范位置,数量恰当。
3.1.2 治疗室及清创室 治疗室及清创室有无菌物品柜和一次性物品柜,安装消毒机,每日消毒一次。入治疗室需戴口罩、帽子,严禁医务人员外的人员进入。抢救室及清创室限制家属陪护。
3.1.3 抢救车 抢救车内物品班班交接,对快过期的物品及时清理。药品品种、数量按要求配备,确保无过期、损坏的药品。检查急救仪器性能是否良好,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3.1.4 办公区域 对办公区域内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对过保留期资料经请示后销毁,保留期内资料分类整理、放置并标识,存档资料及时上交档案室。公共区域不出现私人物品。
3.2 整顿(Straighten)
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定点分类放置、并加以标示。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利于及时准确拿取所需物品,营造一个整齐的工作环境。达到科学布局,取用快捷的目的。
3.2.1 抢救室 按使用频率、固定摆放位置将用物标识,排列整齐,由专人管理,每次换班是清点并补充、记录。急救药品固定放置于抢救车内,按固定基数,编号排列,定位存放,每次用后及时补充并记录,每次换班时均检查,确保处于备用状态。急救器材放置于使用点附近,便于操作,用后及时处理并放回原来位置。
3.2.2 办公区域 将办公区域分为办公区和生活区。前者用于日常工作如书写各种护理资料等,后者用于日常生活如更换衣服、饮水等。
3.3 清扫(Sweep)
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对卫生死角进一步清扫,确保所有台面一尘不染,使玻璃窗明几净。除督促清洁工每日打扫卫生外,还要对抢救仪器进行清洁和保养,如每日更换湿化瓶,定时消毒吸引器管道等。严格区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并分类放置,保持地面的清洁卫生。
3.4 清洁(Sanitary)
将整理、整顿、清扫日常工作制度化,使环境处于整洁、舒适状态。将每班人员分组,分区域,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将工作使用到的仪器、物品和地方进行彻底、反复的整理、整顿、清扫。每组由组长负责实施,护士长负责检查,通过执行情况评定绩效,从而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3.5 素养(Sentiment)
经上述4S的规范管理后,每位工作人员均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自觉遵循规定工作,工作人员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从而提高其工作素养。6S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素养,人员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将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4]。
3.6 安全全(Safty)
安全是急救护理的重中之重。确保急救绿色生命通道畅通,各类急救药品定点分类放置,急救仪器保持备用状态,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4 效果评价
(1)提升质量:重视环境合理布局、抢救设备的安全管理,安全性、舒适性有明显提高,提高了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5]。(2)降低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各种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科室经济效益[6]。(3)提高效率: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物品摆放有条理,减少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7]。(4)提高素质:护士素质得到提高,培养一种自律的工作习惯,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推进6S管理的实践证明,实行6S管理模式是提高护理服务,推动护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护理人员在行为规范、护患沟通等方面得到提高,将被动工作转化为主动参与管理工作,做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护理人员养成慎独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杨明莹,古启启,袁慧云,等.6S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实践与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54-56.
[2]吕国荣,陈芳,蒋如彬.精细化管理的58个关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97-201.
[3]刘秀君.5S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1):150-151.
[4]许璧瑜,成守珍,王饶萍,等.血液净化中心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9):59-60.
[5]杨明莹,李佳,古启启,等.6S管理方法在边疆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3):52-60.
[6]苏永波.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工程项目合作伙伴的选择[J].价值工程,2012,31(8):31-33.
[关键词] 疗养院;健康体检;医疗质量;质量控制;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6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a)-0166-0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新兴的健康管理服务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1],包括健康体检在内的健康管理已成为我国当前的朝阳产业,为顺应这一潮流,疗养院都相继建立了体检中心。但健康管理在我国还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学科,服务对象较狭窄,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还停留在疾病治疗和自我保健上,学科建设还不够成熟,缺乏系统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总体处在初始发展阶段[2]。为了确保健康体检质量,疗养院当前应该创新健康体检质量管理模式,通过现代医疗质量控制的方法,达到健康体检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 构建科学完善的健康体检质量管理体系
1.1 创新质量管理模式
现代疗养院已将疗养医疗服务理念由单纯性疾病治疗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四维健康医学”转变[3],体检中心也成为现代疗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我国体检中心形式多种多样,质量管理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没有专门针对健康体检的质量控制组织或部门,更谈不上完整的健康体检的质量控制体系。疗养院体检中心也同样存在健康体检医疗质量控制缺失的问题。因此,疗养院应构建一个基于高度信息化水平的健康体检全面质量管理新模式,即通过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的方法把质量管理渗透到健康体检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名参检人员,对健康体检全过程的质量进行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质量控制范围要涵盖体检环境、体检设备、医技水平、服务态度、体检流程和医德医风等医疗服务内容,以确保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优质高效的健康体检服务。
1.2 建立三级质控网络
构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是医院发展的根本[4]。因此,疗养院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要完善质控组织,建立三级质控网络,对疗养院的健康体检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其质控网络应分三个层次,即质量管理监控层、执行层和操作层。每级组织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监控层由疗养院质控部门负责,主要任务是制订健康体检质量管理规划、质量目标及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健康体检全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与考评等,调查分析健康体检中的医疗、护理及相关服务保障的缺陷,指导下一级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执行层由体检中心质量管理小组负责,主要任务是负责督促体检中心全体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负责检查各体检科室医、护、技质量,发现体检中的缺陷与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并对健康体检医疗质量定期讲评,按规定要求定期汇报质量管理的有关资料与数据。操作层为各体检科室质量管理层,为质量管理的未端,体检科室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有效的科室分级质量管理机制,增强质量意识,自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1.3 完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内部整体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保证。没有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会使工作状态混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缺乏科学、有力的管理方法则难以防范和应对医疗纠纷[5]。疗养院要完善体检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科室工作制度、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院感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等。不得使用尚无明确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医疗技术用于健康体检。
2 开展全面有效的健康体检质量控制
疗养院健康体检应遵循医疗质量形成规律和特点,运用信息化平台,对健康体检进行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实现医疗服务过程的环节质量实时监测和控制, 有效提高疗养院健康体检医疗质量综合管理水平。
2.1 健康体检前馈控制
在医疗行为发生之前做出的质量控制称为前馈控制,是一种预先的质量管控。疗养院要利用信息化平台,定时采集、统计有代表性的健康体检的各种信息,运用先进的前馈控制技术网络分析法进行认真、反复的预测,把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同预测相比较,并进行补充、修正、完善,使之更符合健康体检实际。比如,超声检查是健康体检的瓶颈问题,疗养院要采用前馈控制技术进行建模、预测、修正,配置最合适数量的超声医生,这样既能有效完成超声任务,又控制人浮于事的现象。又比如对质控点的健康体检信息进行抽样,发现体检质量问题来决定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等。
2.2 健康体检现场控制
在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称为现场控制,是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最为直接有效的控制方法。疗养院质控人员运用信息平台和深入体检现场等方法实时控制体检中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和体检质量。如制订的健康体检流程是否合理;体检设备是否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计量和保养、检修;科室是否对可疑的结果及时组织校对和会诊;科室对重大阳性结果是否经科主任或具有高级职务的医师校对并确认;健康体检报告是否包括受检者一般信息、体格检查记录、实验室和医学影像检查报告、阳性体征和异常情况的记录、健康状况描述和有关建议等。质控人员对过程管理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及时的纠正。
2.3 健康体检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发生在健康体检工作完成之后,对大量健康体检的各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对发现的体检缺陷、问题要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措施,并从中找出内在规律,为下一环节医疗质量的提高提供处理办法。比如健康报告的内容是否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等,如果发现某项体检结果不准确,质控人员就要及时分析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的体检工作中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缺陷,使健康体检处于更完善的良性循环中。
3 确保健康体检质量控制有效落实的措施
3.1 注重服务流程的质量控制
流程管理是20 世纪90 年代企业界最早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6],在健康体检活动中,方案设计和管理流程至关重要[7]。健康体检服务流程包括个人体检流程、团体体检流程、总检流程、结果报告流程、跟踪回访流程等,每一个步骤以及关键人、关键时间节点都应该规范。与一般医疗活动更多依赖医务人员经验的模式不同,体检方案设计的优劣、体检流程的严格掌握在体检质量管理中占更多的比重,体检流程的改善是提升体检者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健康体检中,要制订流程性作业文件,统一操作标准,将流程明晰化、透明化,消除流程中的重叠区域和空白地带。体检流程设计要做到既合理,又顺畅,并充分考虑餐前体检项目和体检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在确保体检质量的前提下,要科学分流,在合适的时间将客流分布到合适的位置,减少体检等待时间,避免受检者跑回头路,以发挥仪器和参检人员的最大效益为目标。
3.2 强化医疗质量实时控制
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是运用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本理论,采用决策技术、预测技术和模拟技术,把医疗质量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医疗质量管理模式[8]。疗养院健康体检要针对当前质量管理方法单一,监控手段落后等问题,加强健康体检质量管控的信息化建设,要建立一整套基于信息化的健康体检实时质量控制模式,质控组织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直接提取和网上查询等信息采集的方法实时监控质量指标和质控数据,对健康体检的医疗质量全面展开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特别是健康体检的过程要施行实时质量控制,并经过持续质量改进达到健康体检质量的不断提升。疗养院信息化管理体系要支持各种主流健康信息系统数据接口和各类健康监测设备,兼容国际国内所有医疗信息规范,能汇总个人多份体检数据,进行科学对比等。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是当前健康体检质量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强化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才能确保健康体检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切实有效。
3.3 开展健康体检环节质量控制
环节质量是健康体检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疗养院各级质控组织的工作重心应放在健康体检的每个环节上,只有抓好健康体检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质量,才能把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体检环节是一个有机结合的长链,一环扣一环,若上游环节出现问题,必然影响下游环节的质量,也就会使整个体检质量下降。如护士没能按规范要求采集血标本或没能及时、无误地送检,就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体检中心质量管理小组也可分成外科组、内科组、护理组、医技组等,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对每个体检环节严格做好监督。体检中心还要抓好服务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要开展微笑服务、规范化服务,对仪态仪表及服务时间等也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只有在服务理念、服务环境、服务措施上扎扎实实下功夫,服务品质才会提升。
3.4 抓好检查与奖惩制度的落实
质量检查制度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保证健康体检质量的持续改进,需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查制度。疗养院质控部门要定期对体检中心进行医疗质量检查,收集意见与建议,分析体检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体检中心要建立经常性质量检查机制,通过现场巡查和抽查等多种形式对健康体检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要把定期检查与经常性日常质量检查结合起来,要利用疗养院质控部门定期对体检中心进行医疗质量检查的机会搞好质量教育工作。各体检科室要建立核查和自查制度,如放射读片、总检报告等都需由上一级医生核查并签名。各体检科室核查时若发现可疑的结果要主动参阅该受检者的其他项目检查,排除人为因素,确保结果可靠。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调动工作积极性,疗养院要严格按综合目标考核方案有关的医疗质量的内容进行奖惩,奖惩要分明,以达到鼓励在体检过程中服务态度好、医疗水平高,技术熟练,经常受到受检者表扬的医务人员。对违章违纪,给受检者造成身心危害或有损体检中心形象的均应受到处罚。
医疗质量是健康体检的核心内容,疗养院应创新模式,建立三级质控网络,构建一个基于高度信息化水平的健康体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健康体检进行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同时,疗养院还应注重健康体检服务流程的质量控制,实时监控质量指标、质控数据和健康体检环节的质量,抓好医疗质量检查与奖惩制度的落实等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健康体检的医疗质量,使疗养院的健康管理学科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2.
[2]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 3(3):141-147.
[3] 董茂生.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1):1004.
[4] 欧兵玺.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的时间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11,7(7):25.
[5] 马树民,郑守虎,梁锐,等.防范医疗纠纷[J].中国临床医生,2009, 37(12):72.
[6] 吴升,罗毅,成玮,等.改进军队疗养服务模式的探讨[J].人民军医,2010,53(8):631-632.
[7] 曾强,王晓钟,马俐华.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