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教案网络

英语教案网络

时间:2023-06-04 10:4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教案网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教案网络

第1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高职高专 职业能力 英语教育 教学技能

我国大多数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为“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教学实习”,除了“教学实习”,其他三个方面都偏重于理论,实践层面的教学技能鲜有涉及[1]。对于加强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原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有明确的要求[2]。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3]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理念,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目标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1]。这个标准明确了师范生的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并举,强调了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师范生的课程教学应理论结合实践,以教学能力为线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的重要技能之一,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4]。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以培养小学英语教师为主要目的,要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必须增加实践机会。“英语教学技能”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促使课堂教学结合实践基地的实训,实现课程内外一体化,让学生实践和体验英语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因此,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

1.以培养高职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为主线,课程教学和实践基地训练紧密结合,构建课程内外实训一体化的模式。

2.该模式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高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从而提高其职业能力,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

一、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协助)和引领,并利用必要的学习媒介和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5]。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者在与他人交往中、社会互动中构建知识和技能。因此,本研究提倡课程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与实训基地充分合作,探索课程内外一体化的改革,以构建学生的英语教学技能。

(二)教学技能的构成。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技能有大量的研究。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克别夫・特尼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6]。莫里逊和马肯尼亚认为教学技能是“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极为常见、有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7]。国内学者李克东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8]。旬渊则指出教学技能是由可观察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各种外显性的行为表现与教师原有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学情境的把握、对教学行为的选择等认知活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9]。

1994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2]指出,教学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因此,教学技能训练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的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媒体使用技能、组织课外活动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

本课题根据以上研究,并结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11)[10]对小学英语教学中“说说、唱唱、演演”的要求及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提出英语教学技能课程重点训练高职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对此,该课程设计了五大教学能力的训练:英语儿童歌谣演唱和套用能力、英语游戏设计能力、英语教案设计能力、英语课堂教学能力和英语说课能力。

二、调研阳江地区小学英语师资质量,定位专业职业能力

(一)调研的时间和目的。

1.前期调研

2011年5~7月,通过专业调研了解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发展现状和用人单位对我院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要求;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调整等改革提供借鉴思路和参考依据。

2.后期调研

2014年8~9月,设计用人单位问卷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经过该研究培训的毕业生的教学能力。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

主要采用文献法、德尔菲法(Delphi)和问卷调查三种调研方法。

1.文献法

主要为两个方面资料的查询,一是通过阳江市各县、区教育局查询我市目前小学英语师资的素质水平情况;二是研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英语课程标准》等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相关文件,梳理出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要求对应教师素质的要求。

2.德尔菲法(Delphi)

为了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本课题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收集专家意见。受访专家共12位,他们分别是来自阳江市县区教育局的英语教研员、国家级和省级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等。专家们均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具有英语本科学历和小学高级至副高的职称,对该工作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熟悉、理解本课题所涉及的内容。通过专家意见收集,课程组了解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和使用情况,同时预测培训师范生英语教学能力模式的有效性。

3.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根据施行模式和内容设计用人单位问卷和毕业生问卷,进行后期调研,了解课程内外一体化训练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的效果。

(三)前期调研的结果和分析。

1.根据调研了解到国家英语新课标实施十年后,突出的英语师资的质量问题仍然制约着阳江市英语教学的均衡发展,全市小学英语转岗教师仍占英语教师总数的1/3。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反映转岗教师的教学质量普遍不尽如人意,而且当年很多老师转岗教英语并非他们自愿。特别是经济落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小学,合格的英语师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因此,在教师队伍中,需要补充经过严格训练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替换部分现有的英语教师岗位。

2.受访的专家共12位,他们一致认为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除了专业基础知识过关,教学技能也要扎实。专家们反映,由于缺乏足够的英语教学技能训练,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教学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其中91.67%的专家认为毕业生分析小学英语教材能力需要提高;75%的专家认为毕业生把握不准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83.33%的认为毕业生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91.67%的专家认为毕业生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91.67%的专家认为毕业生需提高说课能力等。同时,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后需要很长的工作适应期才能适应小学英语教学,严重地削弱了他们的职业能力。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缺陷,反映专业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过于注重理论教学,教学实践的比例太少。

(2)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简单的模仿,真实的工作实践条件少,体现不出“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要求,难以培养真正的教学能力。

(3)评价方法单一,以笔试为主,不能实现过程评价,难以考察学生的教学能力。

(4)实训安排不合理,难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等。

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滞留在教师讲授、学生学的层面,缺乏学生做的过程。此外,没有紧密相连的实训基地,难以安排更多真实的实践工作。

调研结果表明,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缺失,弱化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达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要培养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加强实训,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有效地构建学生的职业能力。

受访的专家认为下列课内课外模块训练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英语教学技能:(见表1和表2)

表1 专家对课内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英语教学技能各个训练模块的认可程度

表2 专家对课外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各个实训项目的认可程度

专家们认为,师范生要提高专业水平,教育见习应多听英语课堂教学,多看小学优秀教学视频,进行课堂模拟,互相进行试教、互相点评,并在课外实训项目中不懈地摸索与钻研来提高教学技能。因此,课程内外一体化对训练师范生的英语教学技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对准职业能力的需要构建课程内外一体化的模式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培训学生的教学能力。

根据调研结果,《英语教学技能》课程在内容上由理论加实践组成,主要由以下五个个模块构成:

1.儿童英语歌谣教学与套用模块。

主要训练学生熟练演唱小学阶段的英语儿童歌谣,并根据教学内容套编歌谣,灵活应用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效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气氛,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歌谣Oldmac Donald,在教完动物单词后,可用这首歌做复习巩固,也可用在课前做warm-up(热身)活动,还可用于lead-in(导入)。例如:Today we’ll go to old Macdonald’s farm.Guess, what animals can we see? 教师还可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变换歌词,如把新学的单词和句型套入学生熟悉的旋律中,用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2.英语游戏设计模块。

主要训练学生设计各种英语教学游戏,如词汇教学游戏、对话教学游戏、课外英语活动游戏等,有效强化教学效果。例如词汇教学可以设计拍蚊子的游戏来巩固新教的几个词汇:老师把刚教的几个词汇卡贴在黑板上,老师读,叫到黑板前的几个学生拿拍子拍一下正确的单词,达到巩固音形一致的效果。

3.英语教案设计模块。

主要让学生分析小学教材,了解小学英语教案的基本结构,突出重点难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理解教案的写作基本原则,训练学生设计小学各年级各种课型(词汇、对话、阅读教学等课型)的授课教案。在每一种课例教案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用具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

4.英语课堂教学模拟模块。

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小学各年级各种课型(词汇、对话、阅读灯等课型)的模拟授课训练,培养学生组织小学各年级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能力,包括导入、提问、评价、调控、多媒体应用、指导活动、组织教学等能力。

5.说课模块。

让学生了解说课的含义、特点、意义和原则,了解说课对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出的要求;并掌握英语说课讲稿的要素及撰写方法以及英语说课策略。通过说课训练,提高学生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通过儿童英语歌谣教学与套用、英语游戏设计、英语教案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模拟和说课五个模块的训练,学生能熟练设计小学各年级各种课型的授课教案和说课稿,独立组织小学各年级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学生还会根据教学内容套编歌谣,设计教学游戏,创设课堂和校园英语学习环境,添加小学英语教学活力。因为各个模块的训练都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合作展开的,每次作业,都是先通过小组练习,然后小组派代表到班里汇报比赛(每次代表是不同人),每一模块的评价都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形式,充分培训了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

(二)结合实训基地,精心设计课程内外一体化实践模式。

人类的认知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发展到实践,社会实践是认知的目的、基础和检验其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社会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的发展不仅仅通过信息的积累,更是通过在个体参与的实践共同体中交流、分享、共同构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师发展观认为,教师的学习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过程,在与他人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审视自己的知识、教学观念,重塑对教学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培养教师职业角色[11]。总之,课程内学的内容,是课外实践的基础;课外实践的反馈信息,促使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

因此,本研究结合《英语教学技能》课程的课内教学展开,在学院的精品课程平台上建设了网络课程平台(http://221.5.51.173/solver/classView.do?classKey=2344068&menuNavKey=2344068),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上传优秀的资源和小组在微格教室的授课训练录像、教案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平台互相观摩,互相点评。根据斯金纳的理论,“信息即时反馈”是一项重要的微格教学步骤,它包括“录像重放―自我分析―评价讨论”三个环节[12]。通过指导老师及同学的反馈评价,使授课的师范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达到学生自我监控、师生共同监控的双保险,从而提高教学技能及培训效率。

同时,该课程的设计以教学能力为线索,利用我院的附属学校的教师资源、兼职教师资源和实习单位的教师资源,实行“双导师制”,施行课内实操和课外实训一体化,施行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见表3)。

表3 课程内外一体化实训施行表

备注: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于1998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有44个教学班,学生2339人。

学生入学的第一至第五学期,进行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夯实理论、专业知识,也为教学技能训练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培训学生的教学技能,从入学的第三学期一直到毕业,我们结合课程内容,采用“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进行课程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模式,课内模拟与课外见习/教育实习相结合、优秀生实习与全体学生顶岗实习相结合、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教学与竞赛相结合等。

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我院附属学校见习,初步感知从一年级到七年级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等能力。第四学期开始外语教学理论学习,理性认识小学英语教学,同时开始选拔该年级优秀学生轮流在课外担任附属学校的助理班主任和助理英语教师,协助班主任和英语教师开展课外辅导、课件制作、家访等工作。在这一学年内(第四、五学期)采用轮换的方式,让大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实践机会。第五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在微格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包括英语歌谣、英语游戏设计、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和说课等,理论与实践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同时先安排部分优秀生实习,具体的做法是:优秀学生先到实训基地实习或到农村小学支教两周后回校以班为单位进行实习经验交流,《英语教学技能》课程的指导老师将已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分到班里各个模拟教学实训小组,带动其他同学进行模拟教学训练。接着系里组织该年级的学生举行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学,同时选拔学生参加省级教学技能比赛,促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第六学期采用两种实习形式全面铺开整个年级的顶岗实习,做到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主要安排到我院附属学校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安排校内外指导老师进行到位的指导。分散实习的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在学院和系的协助下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主要由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指导,学院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则通过走访、电话、电邮等形式进行跟踪指导。

由于建有网络课程平台,学生不仅在校内校外都随时可以利用,毕业后也可以通过平台查找需要的教学资源或者展示自己的优秀课例、教案等,为师范生反思自己的成长和为下一届学生的实习前教育提供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打下结实的基础。这正符合David Kolb的体验学习理论:体验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学习需要反思和内化,学习最好的结果是产生行动的方案,并将方案化为一个个小的实施细节加以落实[13]。

通过课程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模式设计和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论和实践的应用无缝结合在课堂模拟教学和真实的小学英语教学环境中。在师生的共同评价中,学生不断地反思调整,逐步具有组织教学活动的英语教学能力,达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的要求。

(三)评价体系的改革,完善课程内外一体化的效果。

1.创新评价体系

为了有效地检验课程训练模块的效果,本研究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探索考试形式“岗位任务化”,即把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与学生的职业岗位任务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准确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英语教学技能》课程成立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训练模块)设计游戏、编写英语儿童歌谣、设计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和说课等。每一模块的评价都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建立和生成对教学的深刻的自我认知意识和能力,缩短课堂模拟教学情境与实际工作情境之间的差距。

2.后期的调研结果分析

2014年10月,课题组在2012、2013、2014届毕业生(参加过课程内外一体化所有项目的毕业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49份(回收率81.67%)。毕业生认为课程内外一体化的训练模式对小学英语教学有帮助,该课程的评价体系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其中毕业生认为非常有帮助的,教学内容在实习中可以马上使用的课内教学模块中英语教案设计占93.88%(46/49);英语课堂模拟教学占100%(49/49);认为有帮助的英语儿童歌谣教学与套用占71.43%(35/49)、英语游戏设计占79.59%(39/49)和说课占93.88%(46/49)。

毕业生认为非常有帮助的课外实训项目为到实训基地实习(2周)或顶岗置换,支教(2周)占97.96%(48/49)、教学技能比赛占93.88%(46/49)、顶岗实习占95.92%(47/49)。毕业生认为这些实训项目能快速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其他实训项目也被毕业生认为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教育见习占75.51%(37/49)、附小教师的教学助理占100%(49/49)、网络教学平台占65.31%(32/49)等。

2013年课题组于附属学校当教学助理的调研学生中被附属学校的领导教师认为胜任助理工作、非常有帮助的占92.57%;同一年顶岗支教的农村小学领导和教师的调研学生中被认为支教学生胜任小学英语教师工作的占100%;因教学优秀被支教学校推荐上校级或区级公开课的学生占93.75%。

所以,本课题根据阳江地区小学英语教育人才的需求,紧扣小学英语教师的岗位特点,探索具备开放、互动、课程内外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可以有效构建师范生的英语教学技能。

四、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要立足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加大实践,才能有效构建学生的职业能力。《英语教学技能》课程教学中以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线索,把该课程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模块,紧密联系实训基地开展课外实训项目,探索并实践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的实践体系,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一体化的模式,较好地弥补自身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的教学现象,有效地训练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构建其职业岗位能力,使其毕业后可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英语教学,成为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实现以最短的时间从入职的“适应期”过渡到“成长期”,以最快的速度成为教学能手。同时该课程网站可以为全国的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教学技能学习平台,提高其职业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需要深入研究提高毕业生的认同率,而网络教学平台的材料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可会,谢幼如.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优质案例库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

[2]原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S].199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2011]6号.

[4]刘宗南.微格教学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26.

[5]牛义,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工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0.

[6]胡淑珍,陈钧.教学技能: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丛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7][日]井上光泽.教师的实践能力与课堂教学[J].高教研究:中日教师教育交流专辑,1998:1-3.

[8]李克东.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89.

[9]旬渊.教师教学技能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4,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25-33.

[11]邓晓芳,刘芝花.试论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同伴录像在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中的有效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0.

[12]江晶晶.英语微格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

第2篇

一、 教学设计的意义

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叫作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使诸要素之间联结起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可以说,实施课堂教学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教学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

二、 教学设计的依据

在英语教学中,不论是宏观设计还是微观设计,不论是整堂课的设计还是片断的设计,我们都应以语言学教学理论为依据,着重考虑三个方面:

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可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被称为教育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如英语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这些无法在具体教学中一次性实现,而是长期努力的方向。近期目标被称为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s,这一目标,主要确定一节课教什么内容,通过那些活动方式来学习。

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特点和教学媒体条件等,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学生的各种特点因时代、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兴趣、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作为安排学生学习活动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黑板、挂图、实物、幻灯、投影、电视、录音、视听光盘、计算机等教学媒体,特别是现代教学媒体使用的效果已被许多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所肯定。

⑶教学评价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结束时,利用多种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对所实施的教学活动进行评定。它在课堂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 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改善。通过教学评价,获得反馈信息,找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教学的途径。2.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学习必须有动机,动机促进兴趣,兴趣激励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才能有进步。通过评价,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对不足之处的分析亦能使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与促进学生学习。通过教学设计,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明确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并明确检查目标是否达到的方式。课堂教学设计对帮助教师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改进课堂教学有重要作用,是教师应有的教学技能之一。

三、 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

1. 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

2. 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语)

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 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3. 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pair work, group work, task-based activities, role play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information gap),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

4. 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⑵有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⑶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条件的话,英语教师要努力学习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术,不断探索多媒体英语教学,发挥其应用作用。

5. 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例如,学生阅读课文前给出一些问题,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能正确回答出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确定阅读的重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根据国外一些研究,这种提问可以分为5类:

⑴ 回忆性提问,即利用所谓的事实性问题,让学生追忆所学习过的基本内容。

⑵ 理解性提问,指教师为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所提出的问题。

⑶ 分析性提问,指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原因、结果、条件等的提问。

⑷ 综合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所作的提问。

⑸ 评价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判断能力所作的提问。

第3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工程建设国际合作日趋频繁,尤其是2015年亚投行的成立,对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桥梁工程是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对外工程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为了工程建设对外合作的需要,必须在土木工程领域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又熟悉英语的涉外人才。采用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尤其是桥梁工程这样的专业课程。

一、桥梁工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涉外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程建设国际化日趋明显,外国建筑公司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公司也承接或合作开发大量国外建设项目,“一路一带”战略的推进必将进一步扩大土木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其中的桥梁、公路等基础设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需要技术人员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通晓外语,能与国外工程技术人员有效沟通,并能翻译国际标准、招投标文件、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在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专业英语方面的能力培养。2.对外学术交流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大量青年学者出国留学访学,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始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我国学者在英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逐年增多,水平也不断提高。这要求我国学者不但专业素养要高,还要能熟练应用英语,能与国际同行自由交流。我们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虽为应用本科,以培养土木工程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但每年都有部分优秀学生考入“211”,甚至“985”院校,从事学术研究。以2015年为例,道桥方向有2人考入湖南大学,2人考入长安大学,还有数人考入长沙理工和重庆交大等原交通类部属院校,如英语不好,会直接影响这部分优秀学生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

二、桥梁工程双语教学现状

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低。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双语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根据文献[1]的结论,需要学生的英语四级优秀或通过六级,才能顺利开展双语教学。桂林理工大学位于西部地区,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主要生源来自广西,当地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低,不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和足够的词汇量,对他们开展双语教学,势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影响部分同学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但不采用双语教学,针对直接影响这部分优秀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班,因材施教,仅对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开展双语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并不可行。2.合适的双语教材缺乏。双语教材应鼓励使用一体化设计与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自编教材,逐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双语思维的能力[2],但目前国内尚没有桥梁工程双语教材。桥梁工程属于专业课,中外之间规范不同,度量单位也不一样,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也有所差异。西方原版教材必定是基于所在国规范的,如荷载取值、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荷载效应组合等均与国内不同,采用原版教材,授课中必须讲解中、外两种规范,极大增加了学习难度,影响学习效果,也导致了学生对中国规范不熟悉,学非所用,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3.双语师资缺乏,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刚学完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的口语水平与英语教师形成鲜明对比,大部分学生对我们专业教师的口语水平不满意。这反映了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外语授课能力。多数院校的教师往往难以达到,如笔者所在教研室,讲授桥梁工程的教师达4人,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科研经历,精通专业知识,但大部分缺少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备一次课需要2—3天,压力极大,需要阅读大量外文资料,掌握讲授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专业词汇。

三、双语教学实施方法

双语教学是一种“学科教学”,是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学科教学,既要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又要完成学科教学;而非“语言教学”,理想的双语教学应当做到通过教学和环境,通过强化训练,使英语达到能够替代或接近母语的水平[3]。但鉴于桥梁工程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和教师的英语水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同时采用中英文教学,以学科教学为主要目标,只要求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和准备考研的学生阅读英文资料,作业和课程设计用英;而英语基础差及不考研的学生,只把课堂学习当作一种专业英语的补充。

1.双语教学分组。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个人发展规划等,将学生分为A、B组,A组为英语基础好和准备考研的学生,要求认真阅读英语教材,用英语完成作业;B组为学习一般的学生,不作具体要求。

2.教材的选用及课件、例题的编写。笔者中文教材选用姚玲森主编的《桥梁工程》[4],英文教材选用JIMJ.ZHAO编写的《engineeringbridge》[5],课件用中英文编写,并做好英文例题,供学生参考。在双语教学内容方面,中西方类似的内容,如设计荷载类型、梁桥和桥梁墩台采用双语教学;而中西方差异较大的内容,如荷载效应组合、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等,只采用中文教学,避免加大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

3.课堂教学。由于桥梁工程知识点多,知识点间关联性差,涉及很多专业词汇,且大部分为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跟上讲授进度,在授课前先上传所有课件、辅助资料与相关视频,让学生课前做针对性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授课先以汉语讲解,然后以英语解释,解释专业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用的词和短语也应尽量简单。讲述重要的关键词使用英文教材中的原词、原句,让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解释原理时,尽量用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讲解同一专业知识内容,用一种讲解学生可能听不懂,但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甚至于只换一个单词,学生会恍然大悟,提高专业词汇的使用频率,使学生耳熟能详,便于他们听懂和理解。

4.作业、课外阅读资料。课前将相应的英文阅读资料穿上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编写英文版例题,供学生做作业时参考。要求A组学生用全英文完成作业;B组学生可用英文,也可用中文,不做强制要求。

四、双语教学效果分析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做调查问卷,A组学生反映看外文教材就跟看中文教材一样没什么困难了,都感到收获非常大,不仅在专业知识层面上达到了目标,而且认识了大量的专业词汇;还有学生表示,采用双语教学后,学习英语兴趣更浓了,以前目标是学以致用,现在则是为用而学。

五、结语

面对桥梁工程中西方设计规范、设计方法差异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于评估的现状,采用分组做作业、考核等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明确双语教学的定位,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语言为载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角度来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30(1):65-74.

[2]张子新,胡欣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6,24(6):117-118.

[3]张惠玲.关于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3):62-64.

[4]姚玲森.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