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专业分类

大学专业分类

时间:2023-06-04 10:4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专业分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专业分类

第1篇

关键词:信息素养;分类培养;非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63-02

当前,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在信息时代里具有信息素养的大学生,应该要有适量的信息知识作基础,要有敏锐的信息嗅觉发现潜在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机会,还要有掌握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手段,这样的过程,同社交礼仪一样,要有符合时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信息道德做约束。

一、信息素养及其分类培养研究现状

信息素养培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他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应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美国的迈克・艾森堡和鲍勃・伯克维茨两位学者在1955年首先提出“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是一种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的网络主题探究模式,用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有人认为,Big6技能是“信息素质重大成果”。胡家荣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措施研究》中认为,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看,国内高校培养大学生掌握信息基本原理、提高信息能力的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检索课(文献检索课)”和“计算机基础课”,其他课程门类非常少。目前,国内外针对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实证研究更是尚未深入探究,较为相关的研究热点是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就业导向和推介机制等问题,而不是指向教育教学本身。

二、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反映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各高校的主要做法是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少有基于本科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质量标准进行的研究与改革工作,具体到某一基础课程如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更是少之又少。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具体实施

1.开展非计算机各专业培养目标中对信息素养要求的调研。作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对于教育的价值和教育质量,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全面地加以审视,从整体上辩证地加以考量,结合客观情况,实施分类分层教育。许多著名高校都有针对性地提出或实施分类、分级、分层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方案,其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计算机科学原理(概论/导论)”、“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兴趣特长拓展”。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设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实训式教学等。继续深入研究发现,一般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给出明确的信息素养方面的培养要求或目标(与计算机关联紧密的电气和信管类专业除外)。

2.开展抽样调查,分析处理调查数据。作者参考了国内外重要的标准和大量实用资料,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编写了《南华大学隐性知识和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新生用)》,用于测量大学新生的信息素养状况。共印制问卷600份,根据我校的专业类别构成和教学任务分配情况抽取了12个专业班级作为样本,发放591份问卷,实际回收503份,具体发放情况如下。

对原始数据中的答案项(含100题)分解成100个独立项,然后进行筛查,清除严重缺项和马虎作答的,再逐条核对、更正机阅出错的项,清理后得到可用数据471条,再将其进行数字化编码转换;接着应用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国际专业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如下统计分析:项目分析,剔除个别鉴别力低的题项(84题的t检验结果p=0.303>0.01,相关分析结果p=0.654>0.01,鉴别力低,删去);计算调查数据的克朗巴哈α系数,问卷的信度符合要求;验证调查数据的效度,整理问卷题项形成两级评价指标。

给多位信息化领域专家发放《南华大学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试用版)专家意见征集表,填写比较判断矩阵,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目前收集到15位专家的比较判断矩阵,录入计算机后,进行一致性检验,除1位专家以外,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另考虑到1位校外专家对信息素养领域熟悉程度不高,最后确定13位专家的判断矩阵用于指标权重的计算。将上述权重用于制定《南华大学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再以本评价体系计算之前调查到的471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3.依托信息素养调查分析数据,制定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路径。作者从大量的实证研究数据中分析得出,当前新进校的大学生一般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但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还有很大欠缺,且由于专业学习的需要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差异,亟需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素养培养并分类实施。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结合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制订详细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计划,具体路径为:首先,确立信息素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加强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其次,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按照不同的层级和需要制定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案;第三,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信息素养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专业信息能力并整合到各门课程教学中,最终把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各专业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第四,依托大学优质信息化资源,广泛开展各类综合素质提升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素养培育环境。

4.结合研究成果,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提升本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力度,作者所在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了一批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管理和实践的专职教师,不断深入研究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的各项方法和手段,同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和不同专业后继学习的需求,从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隐性知识的传递和转移以及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培养和提高等方面着手,充分融入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理念,自2012级新生起,对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采取了“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的改革。其做法是,依据新生信息素养调查分析数据,按学生信息化掌握水平将之划分为两级,分别编入高级班和普通班,开展分级分类课程教学。具体划分如下:

①高级班:入学后通过上机考试(相当于国家计算机二级水平)选拔,免修相应课程,单独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I(C++)》、《软件技术基础》(含综合实践)、软件开发讲座等课程,推荐参加ACM计算机程序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模竞赛、挑战杯等竞赛培训。

②普通班:再按专业类别划分为3类。

理工类: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C)I、II,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水平。

经管、医学、建筑学类: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VB)I、II,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水平。

文法、外语、艺术设计类: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与VBA I、II,要求达到国家一级水平。

同时,依据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结合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实际情况并兼顾学生获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的需要,重新编制修订了计算机公共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包含3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并根据新版大纲和新编教材改写了教学日历、教案、课件等其他教学文件。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加强了立体化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搭建了在线测试和考核平台。

四、结语

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按照专业的职业特征和人才培养的不同点,深化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分专业教学改革及实施,从而探索出了一条高校分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创新路径,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研究内容新颖,包括:一是以高等教育的社会取向和人文取向为价值导向和质量标准,来设计和实施大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实施标准,研究视角新颖;二是分专业在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为所用”、“学为所愿”,从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满足学生在信息素养上的社会要求和个人内在要求,研究过程具有创新之处;三是将探索出一条适应高等教育教学需要的学生信息素养分类培养路径,并力求分析构建出一套适应信息素养分类培养的模型,这项研究内容本身就是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丛荣华.基于任务驱动法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30(4):116-118.

[2]胡家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措施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6,(1):14-15.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分类教学;分级教学

近几年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迅速兴起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其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首要问题。而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又关系到整个地方本科院校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究。

一、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源问题。由于高校扩招,只要达到分数线,学生一般都可进入高校学习,因此不排除一些物理基础薄弱的同学进入物理专业的可能。其次,来自教育强省和重点高中的学生物理基础较好,而来自教育落后地区和普通高中的学生物理基础较薄弱。由于基础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上学习,老师采取折中方法授课,于是出现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够”,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完”的现象,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也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教学组织问题。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相对匮乏,大学物理教学基本由两个行政班级组成一个教学大班,教学效果欠佳,两级分化问题严重,要解决这一矛盾,有必要按学生入学实际水平组成不同层次的班级,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物理水平。

第三,教材问题。以湖南工学院为例,我校共37个本科专业,需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专业有22个,都采用同一套“十二五规划”大学物理教材。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例题与习题并没有与所教专业建立密切的对应关系,不利于学生后期专业课的学习。此外,目前大学物理教材只注重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对现代科技与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很少涉及,教材中缺乏高质量的照片与插图,显得枯燥。

二、大学物理分类分级模式的实现

当前已产生许多关于大学物理内容分块与学生分级的教学研究[1-3],但很少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研究及考虑新建地方院校。我校属于新建地方工科类院校,大部分专业是工科专业,都需开设大学物理,但各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学分安排也不同。因此,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再对学生进行分级,最后通过教务处重新组班教学。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

依据不同专业对大学物理知识的不同需求,选用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材,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大学物理A》运用于材料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分两学期教学,共11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学;《大学物理B》运用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一学期教学,共8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学;《大学物理C》运用于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一学期教学,共8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大学物理D》运用于土木工程等专业,一学期教学,共8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和光学。分类后,教师要结合不同专业后续课程进行教学,重点讲授与学生专业课程内容相关的物理知识,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分类。

(二)对学生分级

依据学生入学后的物理摸底成绩与第一学期期末高等数学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把《大学物理X》(X=A,B,C,D)分别分成I、II两个级别。对不同的级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I级要求学生具有相当扎实的中学物理基础与高等数学知识,不仅能从表面上接受物理定律及定理,还能独立完成其证明,知道每一个物理公式的来由及理论依据,主要是培养他们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II级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学物理基础与高等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原理、规律,能应用学过的原理、定理、公式解决与专业相关的问题。

三、分类分级教学模式取得的进展

在2013级与2014级中,我们采用了大学物理分类分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对教学结果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上主动配合老师,打破了之前沉闷的课堂,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及格率显著提高,并呈现出明显的正则分布图像;与物理相关的不同专业课老师反映,学生能把学过的物理知识运用到专业课知识中;同时,在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力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这些充分说明了大学物理分类分级教学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杨新建.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分级教学模式探讨[J].物理通报,2015(3):29.

[2]魏相飞,吴兴举,袁好.应用示范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分级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1):68.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分类指导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发组织在一起的青年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参加大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在社团文化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超越了性别、专业、年级、学历的限制,从事活动也更加体现青年学生的主流思想,因而社团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凡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门类繁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许多社团之间在文化活动内容上新意、大量雷同,偏离了社团文化建设的正常轨道。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同门类的社团缺乏专业性的规划与指导。因此,为了繁荣校园文化活动和提高社团发展水平,需要从分类指导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社团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一、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分类指导的意义

(一)优化大学生社团资源配置。在民主自由的大学校园里,自由平等的参加大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学业之外的生活重心之一。但是,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投入分析,学校能够提供的社团活动资源支撑相对是有限的,如社团活动的场地、社团的日常协作。在满足大学生社团集体共同目标和群体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学校大学生社团指导部门需要把掌握或控制的资源转移分配到大众化、创新性、特色化的社团发展的领域,使社团的组织结构和活动范围符合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避免相互模仿、雷同重复的社团组织和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中蔓延扩散,影响校园文化的品质和青年学生参加社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突出大学生社团文化主题。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力的源泉在于社团突破了学院、系、专业、班级团支部等既成组织的局限,将更多地青年学生以自愿性、合作性、创造性的文化活动组织起来。在“人以群分”的大学生社团中,兴趣爱好类、社会公益类、学术科研类、理论学习类等社团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无序的大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不可能将青年学生组织在一起开展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大学生社团文化主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不同社团有的放矢、共同呈现的结果,而不是一个社团的四处突击、全方位发展。

(三)便于大学生社团科学指导。有别于学生党团支部、学生会的严肃,大学生社团是非官方的学生组织,在组织形式和日常管理上比较自主随意。但正是这种自主性往往成为大学生社团持续发展的羁绊。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有专业教师或思政老师指导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影响广泛、方式多样、效果显著。社团发展极易被青年学生认同,而且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为了让大学生社团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就必须需要必要地社团指导队伍从贴近学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视角,指导大学社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社团存在独特性的同时提升社团发展的活力和激情,而不是让社团仅仅为了收会费而存在。

二、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

(一)兴趣爱好类社团的分类指导。兴趣爱好类社团多是青年学生基于个性、爱好、兴趣建立的协会组织。诸如:乒乓球协会、微影协会、演讲口才协会、舞蹈协会、戏曲协会、文明礼仪协会等。对于这类社团的指导要帮助社团仅仅围绕社团的核心吸引力开展开文化活动,其展现青年学生的自我创造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可以从校园生活的大众生活化视角出发,关注学业之外通过活动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引导青年学生更加愿意在兴趣爱好展示在我、表达自我,进而提升社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社会公益类社团的分类指导。社会公益类社团是指那些以校园弱势群体或者全社会为服务对象的协会组织。在社会公益类社团(如:志愿者协会、助学社、法律援助社、爱心社、爱社区委员会)中青年学生的工作直面在校大学生、校园中的服务性组织以及校园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这就需要社团协会做好因势利导工作,把握社会公益社团奉献自我时间、精力、资源,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宽度。

(三)学术科技类社团的分类指导。学术类社团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提高青年学生学术水平建立起来的,与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指导教师紧密结合指导社团的专业,专注于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为社团发展根基。社团需要少做一些娱乐性的活动避免走向专业团结“小群体的误区,多依靠定期、不定期举办相关讲座、专业竞赛报告会、学术可敬研讨会把握社团建设宗旨,并通过学术交流、专利创新等方式对专业问题进行学术性探讨。

(四)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分类指导。理论学习类社团旨在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水平,以大学生理论学活动开展为重点,紧扣时政信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社团指导队伍把握社团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围绕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梦等内容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社团要着眼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通过理论性学习和实践性活动开拓青年学生的本土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引导青年学生从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出发,不断地塑造自我品格、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 田海斌,高朋敏.建设优秀社团文化探索高校实践育人新途径[J].高校辅导员,2013(1).

[2]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R].中青联发[2005]5号,2005.

第4篇

卡内基大学分类是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的一项标志性研究成果。从首次公开发表至今, 该分类标准对美国高等院校的评估作出了很大贡献。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卡内基分类经历了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六次修订,对分类的具体内容、分类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要变革。总体来看,最大的一次变革是2005年的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体系变革,将之前的单一分类体系变为综合性分类体系和选择性分类体系,即“6+1”分类,“6”个分类是指基本分类、本科教育分类、研究生教育分类、入学学生类型分类、本科生类型分类、规模和住宿设置分类,“1”是指高校自愿参加的社区参与情况分类。由单一的分类到“6+1”分类的变化体现了分类体系在具体内容上愈加细化,分类标准愈加弹性化。

二、2015年版本的变化

2016年2月1日,2015年版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该版本仍沿用2005年版的六大类别,采用了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istics)和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的最新数据。

与2010年版相比,2015年版共囊括了美国4665所高校,只比上一版本增加了30所,增长不到1%。但这1%增长率的背后,是将近10%的学校的变动,且大多数是盈利性机构的变动。许多学校的重组也是10%变动的重要原因。例如,美国最大的私立盈利性成人教育大学――凤凰城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在2010年版中是根据位于不同城市的不同校区,以74所计入总数,而在2015版中则被计为38所州级机构;另一所私立盈利性机构斯特雷耶大学(Strayer University)则由2010年版的一所机构变为2015年版的18所州级实体。除盈利性高校外,佐治亚州对该州的公立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合并,因此,在2015年版中佐治亚公立大学仅有55所,比2010年版减少了14所。

2015年版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基本分类的改变。在基本分类中,对于授予副学士学位机构的分类标准,由2010年根据公立/私立、学校规模、办学所在地等因素确定的14类,改变为根据课程定位(过渡、职业&技术、混合)和主流学生类型(传统、非传统、混合)确定的9类。另外,将两年制专门学校单独分为一类,与四年制专门学校相对应。

三、2015版卡内基分类详细介绍

(一)基本分类

2015版卡内基分类在基本分类(Basic Classification)中,将4665所机构分为7大类: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硕士学位授予院校、学士学位授予院校、学士/副学士学位授予院校、副学士学位授予院校、专门高等教育机构、原住民院校(见表1)。

1.博士学位授予大学

在2013-2014年度,授予研究、学术型博士学位(不包括专业博士学位)数量超过20个的大学,细分为三类:极高度研究型大学、高度研究型大学、适度研究型大学。划分的标准主要依据科学与工程类的研发支出、非科学与工程类的研发支出、科学与工程类的研究人员、在不同学科领域授予的博士W位数量等指标。

2.硕士学位授予院校

在2013-2014年度,授予硕士学位超过50个,但授予研究、学术型博士学位(不包括专业博士学位)数量不超过20个的大学,又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硕士学位授予院校。

3.学士学位授予院校

在2013-2014年度,授予学士学位数量超过总授予学位数量的一半以上并且授予硕士学位数量少于50个的院校。文理科学士学位数量超过总学士学位数量一半的院校,归类在“文理”组,其他院校归类在“多领域”组。

4.学士/副学士学位授予院校

包括每年授予副学士学位超过50%的四年制学院(至少有一个学士学位项目),一些专业高等教育机构、原住民学院和硕士学位授予院校也在此分类中。该分类又细分为混合型学士/副学士学院和以副学士为主的学院,其中混合型学士/副学士学院授予学士以上学位数量超过90%,以副学士为主的学院所授予的学士以上学位数量低于90%。

5.副学士学位授予院校

对于授予副学士学位机构的分类标准,是2015版中变化最大的。由2010年根据公立/私立、学校规模、办学所在地等因素确定的14类,改变为根据项目定位(过渡型、混合型、职业技术型)和主流学生类型(传统、非传统、混合)确定的9类。副学士学位授予院校共有1113所。

6.专门高等教育机构

此分类是根据在一个领域及其相关领域所获得的学位数量比例,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的学位。如果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特定领域获得学位数量的比例超过75%,则该机构被称为专门高等教育机构。在特殊情况下,75%的比例可能会适当放松,并且把两年制和四年制的机构分别分类。

7.原住民院校

该类院校指的是美国印第安纳高等教育协会的成员。该类院校共有35所。

(二)本科教育分类

本科教育分类主要关注本科生教育,而不考虑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便是在研究型学校中,本科生也占据了在校学生的主体。本科教育分类基于以下三个主要信息:获得本科教育学位(副学士或者学士)的比例,获得文理学位、专业领域学位、两年制机构中职业技术领域学位的比例,在同一领域获得研究生学位的情况。所有的分类是按照2013-2014学年的数据分类而来,共分为21类。

(三)研究生教育分类

主要是根据研究生教育项目进行分类,分为两大类:学士后型和博士研究型。学士后型指从该机构所获得的学位为硕士学位或者专业博士学位,博士研究型指至少被授予一个研究/学术型博士学位。在每个大分类中,又根据毕业生的广度和在特定领域或者组合领域的集中度进行细分。

(四)入学学生类型分类

根据录取的学生层次(本科生、研究生)分类,本科生又分为两年制和四年制。

(五)本科生类型分类

本科生类型按照三个因素,即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本科生的比例、第一年第一次入学学生的背景和学术成绩、转学生的比例,分为16类。

第5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物分类学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40-03

植物分类学是农林院校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必修课程。植物分类学实习是该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环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验证并巩固课堂教学中的所学内容,认识实习区域内的常见植物,巩固常见科的识别特征,了解科学研究过程中植物标本采集、分类及鉴定过程,为相关专业课程的顺利进行及将来进行相关研究奠定植物分类学基础。植物分类学实习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到的形态术语知识及分类学的基础知识,通过野外进行植物标本采集、分类、科属鉴定,完成实习报告。植物分类学教学实习,不仅有利于学生验证和深刻理解植物学理论知识,了解不同的生态类型,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是培养学生从事野外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植物分类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由于实习环境条件的改变、不同时代的学生兴趣特点变化及先进电子科技手段的普及,传统的植物分类学实习方式表现出了诸多缺陷。在总结长期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当前植物分类学实习的教学特点,以新疆农业大学林学、园林和园艺3个专业5个班级学生为试点对象,通过调整实习方式和实习内容等,将实习效果与以往班级进行对比,将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讨论,为相关农林院校植物分类学实习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新疆农业大学农科类专业植物分类学实习的教学计划为5天,包括4天外业和1天内业,实习时间集中在6月下旬完成。实习地点在校园和学校周边的农田、荒漠、植物园及雅玛里克山区域。在总结以往实习的基础上,我们分析目前的实习方式及特点,发现实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实习季节过于集中,不能兼顾不同物候期植物的采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新疆北部分布一类特殊的植被类型,即短命植物。该类植物利用早春雨水和融化的雪水提供的土壤湿度和一定的温度生长发育,是在干热季节来临之前迅速完成生活史的植物[10],于4月中旬开始萌发,6月中旬之前完成生活史干枯。在新疆,短命植物有211种,隶属27个科97属,主要集中在十字花科、紫草科、菊科、豆科、伞形科和禾本科等[11]。此外,新疆大多数木本植物的开花期集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长期以来,我校植物分类学的实习集中在6月下旬,无疑将失去对短命植物和早春开花木本类植物的观察与采集。

对植物形态特征的描述,通过编制常见植物检索表,熟悉植物检索表的结构及使用,是植物分类学实习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对不同物候期植物关键形态特征的观察,利用所学的分类学知识对形态特征进行描述,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对不同生长阶段植物进行检索,鉴定植物科属属性,是将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集中的教学实习也无法完成这一教学环节。

2.实习方式单一,缺乏将现代摄影拍照及互联网络工具与植物分类学实习的有机结合。以往的植物分类学实习,更注重传统的以采集、分类及鉴定为主的实习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照相功能及网络传递功能日益完善,这为学生进行野外植物摄影及利用网络互相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在以往的植物分类学实习中,由于实习时间过于集中,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既能够完成植物标本的采集,同时又能够对不同物候期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拍照及比较,因此,未安排植物摄影实习。

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也是植物分类学的重要实习内容,由于各种原因,在以往的实习过程中,没有将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列为实习内容,使得实习缺少了提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缺少实习区域植物名录,实习缺乏目的性。在以前的实习过程中,由于时间集中,学生主要以采集标本、分类鉴定为主,没有相关的植物名录资料,采集过程缺乏目的性。

二、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将集中实习调整为分散实习,取得较好效果。在2015年3月,我们对实习过程及内容做了调整,将集中实习调整为分散实习,实习时间调整为4月25日至6月25日,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每组6~7人发放实习工具,下达实习内容,要求学生根据组员时间,利用周末等空余时间,在校园及邻近校园的妖魔山等区域进行标本采集。指导教师根据不同植物的物候期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下旬和6月上旬,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组织实习,解决分散实习存在的问题,6月下旬组织集中考核。

结合往年实习的特点,试点班级的实习报告增加了部分新内容:①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写出100种采集植物的属名(拉丁文)、科名(拉丁文)及识别要点。②植物形态的描述,要求选择所采集的10种植物,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每种不少于150字.提示:可从生活型、株高、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方面进行描述。③标本制作与植物摄影。每人提交1份上台纸的标本,每人提交一种植物不同角度拍摄的3张照片,组内不得重复。④检索表的编制。对10种植物编制一等距检索表。通过对实习形式和内容的调整,标本数量较往年明显地增多,实习报告更加充实,考核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对植物形态术语的理解程度好于往届,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2.增加植物摄影与植物标本制作内容,增加学生观察及动手能力。传统的植物分类学实习过程中,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分类及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实习报告。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学生手机照相及图片网络交流的功能发生极大变革,如何将手机的这些功能充分利用到植物分类学的实习环节,如何利用学生喜欢拍照、喜欢将植物图片进行网络交流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是目前植物分类学实习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们在实习报告中增加了植物摄影内容,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兴趣。学生通过对植物的特殊部位观察拍照,提高了认识植物的兴趣和识别植物的能力。对于一些不认识的植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咨询,提高了识别植物的数量。同时,将自己拍摄的植物图片在网上进行搜索对比,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植物分类学课程的学习途径。

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是植物分类学实习的另一重要环节。学生在完成植物标本的采集、分类、鉴定之后,最终将标本上台纸长期保存。在以往的实习过程中,由于实习时间过于集中,采集的标本在短期内不能压干,因此,没有涉及这些内容。为了提高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能力,实习环节增加了植物腊叶标本制作内容,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标本在班级内展示,互相之间进行学习。植物摄影及标本制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周边植物的观察兴趣,将植物分类实习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提高了实习效果。在课程结束之前,为了鼓励学生,我们选择了部分学生制作的标本和照片进行展示,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植物识别氛围。参加实习的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标本和照片,参观学习他人的标本和照片,认识了更多的植物,掌握了及制作标本和植物摄影的技术。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参观中不仅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植物,还会掌握许多的植物知识,这在校园内产生较大的反响。因此,本次实习过程的改革,取得了超出预想的好成果。

3.编写不同实习区域植物目录,提高实习质量。为了提高植物学实习效果,我们编写了《新疆农业大学校园植物名录》、《乌鲁木齐市妖魔山植物名录》、《新疆农业大学谢家沟实习基地植物名录》和《新疆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及其他相关资料[12-14]。以往学生在校园及周边实习时,由于缺少相关资料,实习存在盲目性。再加上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类鉴定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存在方言或学生没有听清楚等,实习报告常常出现错字、别字。植物名录等相关资料的整理编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使他们在实习的过程中更加有目的性,高效地完成实习报告,这对学生进行植物分类学实习起到较大的作用。

植物分类学实习是该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观察分析及科研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实习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并理解植物分类学课程内容,并进行后续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利用有限的植物资源和实习教学课时,高效地完成实习课程内容,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部分专业植物分类学实习过程及内容进行改进,我们取得了初步效果,为为其他专业植物分类学实习改革提供经验,也希望能够为相关专业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井飞,郝佳彤.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5,291(9):104-106.

[2]金水虎,李根有,楼炉焕,等.植物学教学实习改革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34-137.

[3]马纯艳,卜军,不寸亮,等.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模式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286-288.

[4]徐爱东.植物学野外实习的三点体会[J].生物学教学,2005,30(2):18-19.

[5]王微.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1):88-90.

[6]杨文权,慕小倩,易华.农业院校中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3):7-9.

[7]周越,段玉清.植物学野外实习特色教学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0,(2):85-86.

[8]吉乃提汗・马木提,谭敦炎.新疆农林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初探[J].高教学刊,2015,(18):97-100.

[9]苗芳,姜在民,程金凤.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2,29(1):108-110.

[10]杨娜,赵和平,葛风伟,等.2种独行菜萌发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5,32(4):760-765.

[11]毛祖美.新疆北部早春短命植物区系纲要[J].干旱区研究,1994,(3):8-15.

[12]周桂玲.新疆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

[13]周桂玲.植物学实验指导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4]朱进忠.草地科学实践教学指导[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Reform and Practice on Plant Taxonomy Field Work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iLiXiaTi・Hasimu,AMaNuLa・Yimingniyazi,BaTeEr・Bak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rass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stitute, Urumqi,Xinjiang 830052,China)

第6篇

【关键词】重庆高校;体育;就业;管理模式

近年来,在“健康重庆”逐步实施进程中,重庆市各中小学面向社会通过招考引进了大量体育教师,给应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机会,但仍解决不了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一是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性格特点辅助其制定职业规划,实现人尽其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出口问题。根据近年来重庆市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及衡量人才标准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为:体育教师、体育指导员、公务员、警察、报考研究生、自主创业、企业员工。基于此,本课题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分类指导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有共同职业倾向的学生相对集中,有组织有计划分类别地对学生实施职业意识及职业素养培训,将学生的职业定位与社会紧密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重庆市开设体育教育专业院校的体育院系学工部及200名2010届毕业生和200名2011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18项,经专家审查筛选12项指标为问卷调查内容。共发放问卷400份,其中向2010届毕业生发放200份,收回问卷182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1%;向2011届毕业生发放200份,回收问卷193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6.5%。

2.结果与分析

2.1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整体状况分析

根据近年来学生就业渠道分析,学生就业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完全按照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有效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立足完成培养学生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基础上,必须开设和举办能胜任其他工种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培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出口的质量问题(见表1)。

从表1中显示,以体育教育专业能力和素养实现就业的渠道为体育教师、考研和体育指导员。近3年所占总比例分别为40.38%、49.8%和49.22%。数据显示,近50%的毕业生须跨专业求职,这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接受相应工种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训将是他们适应社会需要的前提。

2.2 重庆市高校体育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拓展情况

根据走访调查显示,重庆市高校体育院校几乎没有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大多开展的都是与专业相关的活动,没有形成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如此一来,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形成只能处于自我摸索状态,学生得不到系统的思想洗礼,得不到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培训,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馈途径和机制,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可预知,这就严重背离了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使命。

2.3 重庆市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对在岗的182名2010届毕业生进行就业岗位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从事体育本专业的毕业生对岗位的满意度比跨专业求职的学生满意度高出将近45个百分点。究其根本原因,说明跨专业求职的毕业生不是主动就业,在校期间缺乏对相关职业的了解及知识能力上的储备,无法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与社会接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导致对当前岗位的不适应。

2.4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途径分析

对2011届的193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途径呈现多元化,没有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线的现状,反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之外的途径居多。不难看出学校在引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教育上不成系统,还是按照单一的培养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后果是学生在校期间得不到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定位指导和培养,在毕业后不能从事本专业时,就业方向盲目,心理状态不稳定,在择业时就很少考虑自身能否胜任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入到陌生的工作岗位上。

3.结论与建议

3.1 围绕就业工作全程教育规划,探索一种新的班级学生管理模式

即将就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培养与班级管理融为一体,实行学生管理与就业工作有效结合的全程就业教育管理模式。这也是一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的形成,使得就业教育和就业管理工作形成了一种持续的内在推动力,也使得在就业工作中学生参与就业能力训练的主动性更强,同时,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的针对性更强。

3.2 分类指导管理模式的构建

图1

3.2.1 按照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律,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分类指导管理模式的第一步是学生实现自我评价阶段,如图1所示。即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实行宏观层面的就业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心理测试以及相关活动,使学生正确客观的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学识、性格、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3.2.2 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指导学生分类确立职业规划目标,如图1二所示。即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择业倾向和就业目标分类形成四个小班。分类的依据是以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渠道为导向,以学生初步职业定位为前提。因此,分类的目标为:将就业志向指向公务员、警察和村官的学生分类为行政管理班;将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分类为考研班;将就业志向指向个人创业和企业的学生分类为创业班;将立志本专业学学校教师、社会指导员及健身教练的学生分类为教育班。

3.2.3 分类制定学生系统职业发展规划,强化落实分类干预措施,如图1三所示。各班学生根据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完成体育教育专业各项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第二、第三课堂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学习和训练自己就业方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学院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将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渗透到二、三、四年级的辅助教学活动中,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培训计划进度,负责组织落实相应的培训活动和实践活动。

3.2.4 关注分类个体的发展情况,建立系统的效果评价体系。在实施分类指导管理过程中,贯彻和执行各项措施具有阶段性和交互性,学生在培训及实践中能否得到提高,除了具有科学系统的干预体系外,配套的信息反馈机制必不可少。

3.2.4.1 定期开展理论及实践能力测试。根据不同的培训和实践内容,制定测试方案,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通过分析学生测试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信息,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

3.2.4.2 坚持以赛代练的培训策略。在分类指导管理过程中,有效推行竞争机制,每一次培训和实践训练都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枯燥性。

3.2.4.3 注重反馈就业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及人才标准。采用毕业生举办专题讲座、典型事例教育、用人单位回访等形式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强化学生在分类指导中的定位及角色意识。

4.结束语

重庆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反映了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标准,要改变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广质量差”的局面,高校应在建立“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际,紧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培养目标定位入手,坚持因材施教,加强分类指导,构建以系统的学生核心竞争能力培养体系为主线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章铭,张俊涛.从高等教育看大学生就业[J].消费导刊,2008,12:152-154.

[2]梁文芳.大学生就业危机及其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9(5).

[3]刘胜,王超英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1(3):84-87.

第7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近几年在创办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分类培养现代特色型人才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将对该校在电气专业上的特色教学实践进行介绍。

石油特色鲜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和教育部共建的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行业优势,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59年的炼厂仪表及其自动化专业工业企业电气化方向,起初招生规模仅为1个班,至今已扩至每年招收6个班,可想而知我们的教学培养和学生就业两方面压力都非常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讨论,决定创办具有石油特色的教学模式,既兼顾自身专业的特点,又融合石油、石化行业的特色,在专业教学方面强调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走特色教学、分类培养的道路。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实施措施。

专业特色教学与分类培养的具体实施措施

具有石油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

在修订专业培养目标时,我们提出,本专业培养从事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方向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面向石油、石化,具有鲜明的石油特色,适应石油石化和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创新意识,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工程方面的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能在石油石化、地方及其他领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的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因此,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特色突出。

培养方案突出了石油石化特色

我们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探索和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了以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三大原则为基础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教学内容涵盖了石油石化专业的背景

不论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中,教学内容涵盖了石油勘探过程、石油开发过程和石油加工过程等背景知识和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同时,教师及时地将科研项目中的成功案例编写进教材或讲义中、将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

专业特色教学与分类培养的良好效果

第8篇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中都忽视了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缺乏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力图弄清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体要求,以指导导师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交际能力;基础能力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国内外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的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

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尽管以上各种概念定义各有不同,但都指出了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根据本文的研究实际,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我们采取了第一种定义。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这一点已经获得普遍的认同,那么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哪些能力,也是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应该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还有学者认为五个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一是就业动机和良好的个人素质,二是人际关系技巧。三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四是科学的工作方法,五是敏锐的广阔视野。这些说法各有其道理所在,但是依然不能区分出就业基本能力和最终能获得较好工作的优势能力,因此本文采用了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的划分,以凸现大学生就业的能力层次。基本能力是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业观念、就业技能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是指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差异化能力是指个性化,创新性能力。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的定量的调查方法,即针对2009.10~2010.4月之间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启事进行数学上的统计。鉴于招聘单位之多,,因此我们没有采用现有的分类方式,我们对现有的分类体系做出了进一步的综合。根据我国的学科大类划分原则(分为理工、经管、文史、医科、农业),结合人才招聘市场职业分类(计算机、电子、IT通讯业、工程技术、财务管理、法律、经济管理、销售、客户服务、行政管理、新闻媒体、文秘、高校教师等),寻求两者的契合点,最后将职业分类总结为三个大类:技术研发类、经管行政类、资讯文教类。其中技术研发类包括计算机通讯业、工程技术、财务管理、法律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经管行政类包括了经济管理、销售、客户服务、文秘、行政管理等,咨询文教类主要是指新闻媒体、高校教师等。在大类基础上,我们每一个职业大类选择160个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进行分析,最后调查对象确定为各高校就业信息网上面的480则招聘启事,我们对其中的招聘条件进行了分类,一是客观选项,例如:年龄、性别、身高、专业等学生的不可改变的条件,二是可培养、改变的有关就业能力的选项。鉴于此项研究的目的旨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参照,为导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提供依据,我们抛开了前者,仅对与就业能力相关的部分做了数学上的统计。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的需求,我们还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并对我校经济管理专业2005~2007级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回访,了解他们在求职、工作中的体会。

三、结果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一下企业对求职者的大致要求,我们先在不区分就业能力层次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即对招聘启事中出现的招聘要求进行统计,分别统计各项具体要求出现的频率,统计发现,对求职者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学习意愿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艺、学生干部,党员,实习和项目经验、创新能力、政治面貌10种要求。对统计结果排序发现用人单位的对大学生的要求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见表1)

除此之外,被提到的频率较多的还有创新能力、实习和相关项目工作经验、学生干部经历、吃苦耐劳精神、部分还提到了政治面貌要求。根据我们前面的对能力的划分,企业对基本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学习意愿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专业能力指:专业知识和技艺;差异化能力表现为:学生干部,党员,实习和项目经验、创新能力。在此我们隐含了一个要求就是就业技能的掌握,从用人单位来说,并不会对求职者提出就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但是实际上,就业技能直接关系到用人单位能否通过筛选简历、笔试、面试来考察一个求职者。因此,就业技能也当属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国内一高科技企业在校园招聘会上直言“不会写简历的求职者,也不会是个好员工。”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专业知识与技艺”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对该结论的解释是用人单位的务实精神,招聘新人的目的在于为公司所用,为公司创造价值,因此专业知识和技艺名列第一。我们发现,“敬业精神”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二位。表现为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热情,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学习能力”排到了第三位,据我们进一步的个案访谈发现,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并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只能作为一个知识的积累,因此到公司后保持学习的能力和状态,能够迅速融入单位工作氛围,尽快创造价值才是公司更为看中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四位,“实践经历”列第五位。我们认为这两个指标实际上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对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单位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值得指出的是“外语能力”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8位(倒数第3);可见这些因素在单位录用大学生中的作用并不大。结合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访谈,发现一般企业中对外语并没有要求,因为很多岗位并不需要很高的英语水平,“外语能力”只在某些特殊行业和单位中有较高的要求,大多数用人单位并不是太看重这一点。

(二)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是参与就业竞争的基本条件,主要指人际交往能力、就业观念和应聘能力,良好的工作态度,也有部分特殊岗位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计算机能力和政治面貌做作出了要求。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是指基本的表达、沟通能力,所谓应聘能力体现在应聘方式、应聘简历和应聘时的面试表现。工作态度主要通过人格测试的方式考察。

基本能力是企业招聘的首要条件,但是各个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实际出发,其对基本能力的界定也有所区别。例如:外企以及涉外工作的岗位对英语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六级及以上、根据调查几乎所有的跨国大型企业都是英文招聘启事,都要求网上填写英语简历,英语水平在此地成为进入招聘的基本能力。约不到10%的研发类岗 位要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大多招聘启事上仅要求熟练掌握或者是擅长。这类岗位往往都需要对面试者进行考核,因此证书的作用不是很大。2009年校园招聘的统计表明,新闻媒体对外招聘的不多,主要依靠从实习生中选拔产生。其他职业对基本能力的要求趋向一致,主要强调沟通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就业观念,强调作为一个企业员工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

(三)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衡量一个求职者是否合格的核心要素,是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一般通过查看学习成绩表、证书、资格证书进行考核。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专业能力并不是指学生本科所学专业的专业能力,而是根据不同岗位不同需求对专业能力要求做出的一个分析。对研发技术类岗位来说,学习成绩和项目经验尤为重要。根据对部分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访谈,他们尤其看重专业核心课的成绩,认为这代表了一个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资格证书(招聘企业提到了哪些资格证书?)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格证书往往更能代表学生的一种实力。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主要表现为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一般认为文史类学生进企业或者机关主要从事行政、文秘等职务对写作能力要求较高,而和本专业专业知识并不“对口”,因此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成为文科学生的必备能力,代表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经管行政类职业和核心能力是指学生的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对管理专业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实践,组织和领导能力。

(四)差异性能力。

如果说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是获得工作的基本筹码,那么差异性能力则是体现求职者优势,帮助其获得更好职位、更高薪水的高层次能力。拥有差异性能力的人主要是指哪些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大赛获奖,文体特长、综合的知识背景等人,但同时也应当包括哪些拥有较高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求职者。

现在大学生培养属于大众化教育,因此要出类拔萃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已经毕业学生的反馈来看,多数认为社会实践有利于求职,因为社会实践是锻炼和培养自己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丰富的实践经验即可以证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显示出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能够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被给予了“愿意做事、勤奋”的评价,这和单位的要求是符合的,同时这些学生也具有学习快、上手快的特点。企业的人力资源对获奖持较高的关注度,获奖的层次、类型、以及原因都是体现一个学生实力的最佳途径,一般来说,考试成绩优秀是代表上课认真,复习勤奋,获奖则代表着具有更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知识背景的多样化是取得就业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去年吸收了大量人才的营销类职业,对学生的专业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相当多的大型电子类企业则提出了理工类背景最好,同时兼备理工类背景和管理学知识的人最容易受到青睐。在一些岗位的招聘启事中,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要求“有文特特长者优先”,这种情况下,多才多艺的人更容易获得该职位。同样,在日资、法国等外企的招聘或者与这些国家有贸易往来的企业中,第二外语则成为差异性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定华,[美国高中课程改革考察与分析],教育研究,2007

[2]万森林、张平,[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

[31周忠华,[实践教学:学业和就业(创业)的基础],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林晓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基本职业能力探讨],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高等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O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29-02

数学不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切技术改革的前提。它在科技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技术工具。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强调数学是工具,但在实际教学时仍然注重理论的证明和枯燥的计算,没有注意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感受不到数学作为工具的作用,所以对学习数学兴趣不大,信心不强。为了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成为综合素质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一定要改革目前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一、积极实施和推进课程分层分类教学

分层分类教学是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学生分成层次不同或专业类别不同的几个组,教师再依据分组情况分别制订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都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知识需求,可以培养多层次人才。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给目前的大学生进行下面的分类分层教学:

1.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科学定位

因为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学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各地区的高考试题和评分标准也不相同。新生入校后要举行摸底考试,依据学生的实际文化水平、素质能力、兴趣爱好、专业不同进行分类,针对各类学生要制订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分类培养。在学生的分层分类过程中,也要适当参考学生本人和家长的意见。

2.按不同层次制订不同的课程标准

根据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可以把数学课程分为许多类别,再依据学生不同的基础情况,把各个类别再细分层次,下面以我校的高等数学设置为例,进行简单介绍:把高等数学分成四类,每一类都分成A班和B班进行个性化培养;第1类信息技术类,72学时,一学期,教学内容:高等数学和离散数学;第2类电子、电气、通信技术类,72学时,一学期,教学内容:高等数学和积分变换;第3类其他工科、生物技术类,56学时,一学期,教学内容:微积分学初步;第4类服务、管理、经济类,64学时,一学期,教学内容:微积分学初步和概率统计。依据上面方法给学生进行分类以后,依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制订了8套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争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3.分层分类进行教学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要主动掌握所教类别学生的文化基础、专业要求和接受能力,保证全部学生都能学会。在掌握全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以后,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深度和难度,适当去除一些过于困难的知识点,如复杂的论证过程,真正实现“实用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领全部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4.依据不同层次进行课程评价

第一,不同学生对于高等数学来说,他的要求和目的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第二,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时,要改变传统评价办法,采用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可以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学生过程包括学习活动的出勤情况、课堂上独到见解的提出、作业完成情况、参加实验情况以及在实验中的表现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5.分层教学的效果

在高校开展分层分类教学,能够分别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知识的需求,真正实现快乐学习、按需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专业性

第一,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数学教师要知识渊博,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调查中可以看到,大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机械地讲,有的老师甚至只把课件读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再就是因为一些教师的自身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身数学修养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把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搬到课堂上来,如把数学知识存在的对称美等现象传授给学生;

第二,利用启发型和研究型等教学方法。教师起引领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主体,领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有目的地引领学生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探讨问题,从而使得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

第三,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中得到提高。把全班同学按7―9人一组进行分组,组内同学轮流讲解本节内容,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计算思维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17-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景与主题

2012年8月8日至9日“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2012)暨大学/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论坛是在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等八个学术组织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核心技能与信息素养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之后,为了推进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促进竞赛与教学相结合而举办的。论坛的主办单位与大赛的主办单位基本一致,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理工分委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计算机教育》杂志社等。中国铁道出版社承办了本届论坛。谭浩强、冯博琴、蒋宗礼、高林等知名计算机教育专家以及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戴建云教授出席了会议并作学术报告,来自全国180余所高校共计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论坛以“新时期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题,重点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开展了研讨,围绕当前的热点“计算思维”及其作为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核心的问题,专家学者呈现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参会代表表达了不同的感想与认识。

围绕主题,共有13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分别是冯博琴教授的《计算思维驱动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思考和实践》、谭浩强教授的《研究计算思维,坚持面向应用,锐意改革创新》、高林教授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与解决方案》、吴文虎教授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十年的再思考》、卢湘鸿教授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与应用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北京大学计算机改革介绍》、戴建云教授的《计算思维与信息决策思考力在台湾的实践经验》、王挺教授的《课程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初探》、管会生教授《计算思维:从中国古算具到图灵机——纪念图灵诞辰100周年》、蒋宗礼教授的《深化内涵,以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办学水平》、温涛教授《T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袁玫教授的《核心技能、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侯冬梅教授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从IC3的实践看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等。论坛中还举办了两个专题沙龙,分别就“应用型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国际标准认证IC3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参会代表普遍认为: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的新一轮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更多是针对研究型大学提出的,而对于应用型院校,还需要积极研究计算思维的内涵,研究计算思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处理好计算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关系;国际标准认证IC3的应用,在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值得推广;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中的大学计算机教育,也同样面临诸多类似问题,需要及时启动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进程,以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

2 共识与争鸣

论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研讨,有共识,也有不同观点的争鸣。

2.14点共识

1)大学计算机教育急需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在提高,所以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对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的要求也在提高;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不断加强,使得大学入学新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这两方面的变化对本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很多学生已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作为智能工具的计算机的应用;另一方面,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未能很好解决专业服务的问题,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秩序难于控制。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学校开始削减大学计算机课程学时,甚至计划取消大学计算机课程,这也造成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争议。与会专家、教师都认识到推动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2)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分类设计。

必须重新规划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重新设计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改革必须分类分层次进行,不能搞一刀切。教指委有关专家指出“不需要也不可能将计算思维的所有概念全部灌输给所有的学生”“应用领域不同,使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要求、方法和程度不同,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就不会相同,需要进行思维活动的深浅、参与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导致大学计算机教学必然多样化,要分类分层对待”。教育部教指委文件已提出将大学本科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按学科专业门类分为6类设计。因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类型的,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也是分类发展的,所以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分类进行,不仅要按学科专业分类,而且要按教育类型分类。首先要根据本科、专科(高职)不同培养层次划分为本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和专科(高职)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本科层次中又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进而再按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专业门类需要,综合考虑进行课程体系的分类设计与实施。

3)在大学计算机教育中引入计算思维具有前瞻性。

科学思维是人类智能的重要体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到哲学层面的结果,进而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自古以来,数学的发展形成了逻辑思维;物理学生成的实验思维成为实证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论等提升了人们的系统思维能力。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以及全社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计算思维的概念被明确提出并在不断地被清晰化和系统化。计算思维是对传统计算机应用能力体系的提升,是计算机科学新发展的产物,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对计算思维的深入研究,计算思维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科学思维方式,指导各类专业工作,成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支持。因此,会议讨论认为:在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维具有前瞻性,很有必要。

4)对计算思维还需要深入研究。

目前,计算思维成为计算机教育讨论的新热点,由计算机界提出,以计算学科为基础,其目标是构建形成普适性计算思维理论体系,已引起广大学者与高校教师的高度关注。目前计算思维的定义仍限于计算学科化的概念术语解释,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引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认识上、教学上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与争论。

有专家认为计算思维在“教学”层面上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表达体系,其内涵、外延还没有得到清楚的描述……计算思维为什么可以成为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对此应当进行深入探讨。有专家认为计算思维目前还仅在计算机界内部讨论,并没有研究透彻,对计算思维诸多要素的提取还局限于计算学科的专业术语,难于被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成为普适性思维方式,有待提升到哲学层面。有专家认为计算思维目前的讨论只是初步的,并不成熟,应作为学术问题展开研讨,进行交流,百家争鸣,集思广益,而不要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急于贯彻,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取得共识。

尽管与会专家、教师从各自不同视角发表了对计算思维的看法,但对于“将计算思维从计算学科提升成一种科学思维方式,还需要加强深入研究”是大家的共同认识。

2.2两点争鸣

“论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与计算思维培养问题尚存在一些不同观点的争鸣和讨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计算思维能力与信息应用能力的关系。

“论坛”研讨中对计算思维在非计算机专业本科/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计算机应用中定位的讨论,其实质是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与信息应用能力的关系问题。

有专家认为要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应加强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在计算思维指导下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建设。在这一观念指导下,专家结合自身实践探索提出了理科、工科、文科类非计算机专业以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方案,介绍了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经验以及尚存的困惑。

有专家认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注意正确处理培养计算思维与面向应用的关系,培养计算思维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计算技术,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与提高,应用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本质永远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要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具备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有专家认为新形势下信息应用能力的内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技术技能为主的信息应用能力必须向以行动能力为核心的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思维要服务于信息行动。在这一认识指导下,专家介绍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以计算机学科理论、知识应用、基本技能为基础,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以信息行动能力为核心,以信息应用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和解决方案。

还有专家以国家精品课程“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为例,介绍了递归、抽象、枚举、搜索等计算思维诸要素如何在“问题驱动-理清思路-建立模型-构思算法-程序实现”的程序设计过程中运用,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极好地诠释了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行动过程的关系,强调了只有在问题解决的实践中才能培养计算思维与行动能力。

来自台湾的专家介绍了台湾地区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它将信息处理能力与批判思维能力很好地结合,着力培养学生信息决策思考力,这也是当前国际的主流趋势。尽管一些提法与大陆不同,其实质还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

在大会讨论中,针对计算思维能力与信息应用能力的关系问题,来自全国大学的一线教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看法,给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也提出不少疑问。

2)对当前大学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状态的估计。

在对新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方案讨论中,就主张取消作为“狭义工具”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学内容,专家、教师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不同观点的本质并非是否定计算机作为“狭义工具”的重要作用,而是对当前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掌握状态上存在着不同的估计。

主张“取消”的实质是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提升使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有的甚至比教师还要强,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入学新生,因此本科与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消减学时或不用开设了。但由于信息技术并未列入高考内容,也鲜见对全国范围内大学新生计算机基本技能水平的调研数据,使主张“取消”缺乏实证依据。

在论坛中专家对2012年“大赛”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警示。从分析数据看到,在2012年大赛中,大陆有28个省、市、自治区的202所高校的1万多名在校学生参加,总决赛阶段从1万多名参赛者中选拔出534名学生进行决赛。在总决赛中,针对基于国际IC3标准的计算机基本知识、概念及IT工具使用的上机在线竞赛,竞赛结果显示这些经过选拔参赛并进行一定辅导与练习的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和概念掌握的平均成绩仅为及格。本科生比高职生平均成绩略高。同类学生平均成绩不高,且标准差和极差过大,说明对“狭义工具”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严重不平衡。按省、市、自治区统计的平均成绩看,经济发达、沿海地区的平均成绩与西部地区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而对重点高校参赛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重点高校的成绩要好于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但不均衡,仅有两所重点大学平均成绩较高,多数重点大学的平均成绩接近总平均成绩,还有一些重点大学的平均成绩在总平均成绩以下。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一般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情况不会好于参加总决赛学生的这个竞赛结果,所以,不支持“在全国范围,进入高校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观点。实证研究结论是“大学新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总体在提高,但严重不平衡”,掌握好“狭义工具”仍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基本功,只是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要建立在“不平衡”这一实证研究基础上。

在与会专家学者给出的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设计中,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对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的认识和探索,也反映出对“狭义工具”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中的不同态度,也许这正是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形势下,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良好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按类招生 专业分类 应用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008-02

高职院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本专科阶段前1~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大三时再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自主选择专业[1]。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含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3个专业。3个专业统一以“医学技术类”招生,考生若倾向3个专业中的一个,就只需填上“医学技术类”即可。通过按大类招生进入大学以后,考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各大类下的各个专业内涵,边学习、边选择,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为合理的组织班级教学,在学生来校报到前,先进行初步专业意向选择,以便于办理报到手续和编班教学,这就要求在学生报到前,在网络上提供一个B/S结构的专业分类系统,让学生进行远程专业选报,学校根据学生专业选取情况来通知学生开学时所报到院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校编班的盲目性,便于院系对学生的管理。

1 专业分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 技术综述

系统的开发环境,本系统开发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使用的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2008,使用的开发语言为C#,使用的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0,使用的Web服务器为IIS5.1。

该专业分类系统的设计根据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和模块化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使用微软公司的3.5技术开发与实现,充分利用开发Web应用系统的特点,利用其提供的大量易用控件和功能强大的类库,以及良好的代码结构,实现高效专业分类系统的开发[2]。

使用的开发语言为C#,C#是一种安全的、稳定的、简单的、由C和C++衍生出来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在继承C和C++强大功能的同时去掉了一些它们的复杂特性。C#综合了VB简单的可视化操作和C++的高运行效率,C#以其强大的操作能力、清晰的语法风格、创新的语言特性和便捷的面向组件编程的支持成为,NET开发的首选语言。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的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SQL Server是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很好的伸缩性、对Web技术的支持、数据仓库等功能[3]。

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Web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降低了后期维护和使用的工作量。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需升级服务器端即可[4]。

1.2 功能模块设计

专业分类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分为:管理员模块(登录、查询、统计、数据导出)、学生模块(登录、读取分类文件、专业选取)等。管理员模块核心为统计,学生模块核心为专业选取,专业选取运行界面。

1.3 系统的总体流程

系统力求简捷易用,稳定性好。

学生模块:学生通过考生号和身份证号双验证,验证成功后登录到专业分类系统的界面以后,需要办理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阅读学校专业分类指导文件、验证考生信息、专业选取、获取开学报到院系信息。

管理员模块:管理员登录到专业分类系统的界面以后,可以按专业类查看学生的专业选取情况,可以统计每一大类学生对各专业选取人数及所占百分比,可以借助GridView控件的数据绑定技术导出Excel格式文件进行更为详尽的数据分析。

2 系统关键技术

2.1 数据库设计

专业分类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比较重要的环节,该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是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本系统采用的是SQLServer2000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stu2011,数据库中包含的表主要有学生信息表,管理员账户表等。虽然在本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中,所能用到的学生字段信息非常有限,但为了达到与数字校园其他应用子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以及后续的各系统间的数据库导入导出的对接问题,在数据库各表的设计过程中保留了相应的冗余,它们的结构分别如以下几点。

(1)学生信息表(T_student),记录每位新生的考生号ksh、姓名xm、性别xb、民族mz、考生类别kslb、身份证号sfzh、总成绩zcj、录取专业类lqzy、第一专业志愿wdzy1、第二专业志愿wdzy2、批次pc、科类kl等基本信息,字段类型除总成绩为float外,其余均采用varchar。其中考生号ksh为主键。

(2)管理员账户表(T_admin),记录每位管理员的用户编号userid、用户名username和密码userpass,用户编号userid字段类型为int标识种子字段,其余两个字段类型均为varchar。其中用户编号userid为主键。

2.2 数据库接口

3.5中的提供特定程序类Connection用于与数据库对话,如专供用于连接SQLServer的SqlConnection和SqlCommand,使用SqlConnection对象连接SQLServer数据库。在Web程序配置文件Web.config中统一定义好连接字符串,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后期修改,Web.config文件中数据库连接配置信息如下代码所示,在该连接字符串数据库密码为空,在系统真正部署时,为提高系统安全性数据库必须设置密码。

2.3 系统实现

学生模块,学生登录采用考生号和身份证号双核对,两号输入正确后登录成功,阅读学校关于专业分类的正式文件,然后点击“我已阅读”按钮进入专业选取界面,接着根据所报专业类,如图1所示,就会在第一专业志愿选取后的下拉列表框中出现可以选报的专业,这样可以避免选错,新生选取完第一个志愿以后,借助这个下拉列表框的SelectedIndexChanged事件编写代码,主要使用C#中的Switch语句来指定在第二专业志愿选取后的下拉列表框中出现除第一个专业以后可以选报的专业,这样设计可以提高程序的容错性,两个志愿都选取完成后,更新数据库。

管理员模块,统计是专业分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采用表格和若干个标签控件Label,统计查询主要使用SQL的统计函数Count(),统计结果先通过格式类型转换,为统计精确保留两位小数再赋给Label的Text属性,学生在网上选取专业并确认以后,各部门管理员根据学生同一大类中的专业选取统计表,进行报到安排,如所报到院系、教室和宿舍排布等。

3 结语

本系统采用框架实现了基于B/S的专业分类系统。为广大学生提供熟悉的Web界面,既方便了大一新生对专业意向的选取,也使高职院校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专业选取情况并进行开学报到布置及编班管理。河北省张家口教育学院作为高职院校从2010年开始对部分专业按大类招生,2010级、2011级按大类招生的学生在报到前通过网络利用该系统成功的进行了专业意向选取。

参考文献

[1] 熊晓燕.地方高校实施按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7.

[2] 章立民开发实战范例宝典(使用C#)[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12篇

〔摘 要〕对《中国图书馆分类》(第五版)的修订情况进行了概括,通过与中图法(第四版)的对比,结合英语类文献分类实践,对现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H31”英语类目设置的不足,提出了修改建议。

〔关键词〕类目设置;英语图书;《中图法》(第五版);H31

1 “H31英语”类目修订概况英语类文献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图书馆馆藏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针对第四版“H31英语”大类的不足和实际需要对某些类目做了修订,通过增设新类目、增改类目注释等使类目更加清晰和实用,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调整、规范了英语类教学用书的类目与分类方法。将H319.3(4版类名:教学法;教材、教学参考书,4版入H31)的类名改为“教学法、教材、教学参考书”,并在“H319.3教学法”类目下增设了8个下位类(修改内容见表1),以容纳和规范中等以上英语教学用书的归类,使教学参考书有了明确的归类,改变了此类文献原来过于集中于上位类(H31)的现象。如:图书《现代大学英语教程》,中图法第4版只能归入H31,而第5版可明确归入H319.39这一新类,方便此类文献的分类排架管理及用户检索利用。二是通过增改注释,说明类目含义或类目之间的关系,增强类目理解或使用说明。如“H319.32语音教学”增加注释为:“口语教学入此。教材、听说读练习等入H319.9”(修改内容见表1)。笔者根据多年英语类文献分编的实践,结合《中图法》(第5版)“H31英语类”的学习、理解,对类目修订成果和类目注释的不足之处做客观概述,并撰写此文,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2 “H31英语类目”修订成果解读经过此次修订,英语类绝大部分类目的类名概念清晰,对于提高文献标引质量和用户检索效率起了积极作用。

2.1 关于“H31(专业英语入有关各类)”的解读类目注释是对类目的补充说明,通过增加修改类目注释,来容纳新主题、疑难或常见主题内容。《中图法》第5版的“H31”类目的注释为“专业英语入有关各类”。如:《国际商务英语》(高等学校国际贸易类教材)为F-43。这使专业英语类图书在分类上有了明晰的定位,方便了编目人员的标引。但在工作中发现,类似于《机械专业英语写作教程》、《机械专业英语阅读教程》之类的图书是应该入“H315英语写作”和“H319.4英语阅读”类目,还是归入“TH机械学”大类呢,这给编目人员的分类标引带来了困扰。此次类目的修订,对于专论各学科专业英语的教材,包括词汇、修辞、写作等该如何归类,没有明确的说明。笔者认为,文献分类必须遵循学科属性的原则,即文献分类标引必须以其内容的学科和专业属性为主要标准,作为专业英语的教材也应归入有关学科,并借用总论复分表-4或-6进行复分,如《生物学西班牙语词汇》,应归入生物类Q-61。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用书如果具有多专业共性特点,在英语的有关类目可以作互见分类。但有时专业外语不易区分,也有可能是供专业与非专业读者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各科读物,对于该类文献,则应分入语言类,利用通配符组配。如,《轻松听懂BBC新闻》,可以归入“H319.4:G”。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英语类文献类目设置解读Mar.,2013Vol.33 No.3表1 《中图法》第五版和第四版“H31英语类”部分修订对照表

修订类型中图分类号类目名称及注释第4版第5版修改注释H31英语总论英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的著作以及中等专业以上英语教材、课本、教学参考书等入此。例:《英语》(许国璋编)分类号为H31英语总论英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的著作以及中等专业以上英语教材、课本、教学参考书等入此。中等学校以上(包括中等专业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法、教材、课本、教学参考书等入H319等有关各类。例:《英语》分类号为H319.39。专业英语入有关各类。如:《国际商务英语》为F7-43〈中等专业以上英语教材、课本、教学参考书,5版改入H319.3〉H310.42中国专论国家英语水平考试(WSK)、EPT英语水平考试、大学英语考试等级水平考试等如此中国总论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