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3-06-04 10:4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90-01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现状,我国初中生物学习在国人看来并不重要,其主要原因是中考并不开设生物课的考试,只是在高中水平测试的时候才会考,所以并未引起初中生及其父母的高度重视。然而,生物学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类发展的最基础的物质。所以,只有学好最基础的东西,以后的路才会顺利的走下去,才能更好地发展。

一、现如今我国初中生物学习的现状

初中生物是我国中学生关于自然科学事物的最基础的课程,也是人类了解自身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最重要最基础的一门学科。生物学科的学习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发展,是学生踏入科学世界的必要的一步,初中生物是最基础的物质世界,所以不得不引起重视。然而,在我国,初中生物的学习并未有多大的发展。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多多少少存在着有学生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比如说,课堂上,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学习,而是把这门课程当成了可有可无的,娱乐的课程。生物课堂上有学生睡觉,还有学生说话,做别的事情,没有去重视生物课的重要性,这一现象在我国初中生物课堂上是很常见的。

二、关于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的概述

1、我国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的概念

什么是初中生物学习的动机呢?首先,学生要明白动机的含义。所谓的动机是指你有做某件是的原因或目的,不需要涉及别人的行为方式或行动。那么同理可得,初中生的生物学习动机就是指在所谓的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意志与学习生物的过程结合起来,促发学生自己学习的一种行为方式,并且产生一种学习的倾向,把这种主观意志倾向付诸于学习的行动的一种行为方式。

2、现如今我国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的内容

(1)关于初中生初中生物学习的动机之一就是被动接受,完全没有与自己学习之路联系起来。因为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明确要求初中生要有最起初生物课程,也是丰富初中生课堂学习的一种方式。在我国,许多初中生没有一种明确的学习界限,只是一味的被动的接受。因为在中考中不考生物,因此学生们也就不会将生物课和像其他的语文、数学、英语一样平等对待,并不花时间去学习了解。这样一来,在我国初中生物学习的课堂上,学习生物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2)我国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的另一个内容就是为了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生物课程的学习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学生并没有对生物课程给予重视,虽说是必修课,然而不参与中考成绩的评估,这又是另一个严峻的问题。

3、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研究的意义

(1)对于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2)学习初中生物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人类生物,进一步接触到人类奇妙的人体结构与人类起源,更好的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3)学习初中生物能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领域,丰富知识,增强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的影响因素

(1)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改革方面。在我国的中考改革制度中明确规定生物歇息成绩不参与中考成绩的评估。基于这一原因,许多学生和家长并不注意生物成绩的高低与否。

(2)关于出现生物学习动机现状的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也是其原因之一。好的学习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个认真学习的学生不论是什么课程都会好好地听课,相反的,不好的学习态度就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

(3)关于出现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也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一个教学方法有趣的老师,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喜欢老师一定程度上也会喜欢这个老师带的课程。因为有了学习兴趣,生物学习就会变得有趣,有意义。

四、关于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案列

在我国某省份某中学的生物学习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讲课,然而学生却在课上不认真听讲,睡觉,说话,做其他与生物课学习无关的事情。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传统,知识理论,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另一个中学,学生们在生物课堂上就显得很活跃,积极发言。

五、关于现如今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的解决策略

1、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初中生物学习的重视。这样,慢慢的各个学校就会重视这门课程,学生们也会努力认真的学习,生物课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2、学生自身要端正学习态度,尽可能不要有偏科现象,全面发展自己,更好的丰富自己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3、另一方面,老师要改变自己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要一味的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方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学习动机现状不容乐观,我国要采取各方面措施来改善初中生物学习的这种懒散不认真的现状。在科技生物发展的21世纪,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就要不断地改变,适应时代的步伐。想要取得好的生物成绩就要改变教学方法。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初中生物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多元化、具有创新精神的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改革;途径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深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已经逐步转变为有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学生思维,能够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无数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往往就是全面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容易出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地方。不同的教学水平,往往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能够有效地体现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促进教师开展主动探究式教学,改变学生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观点,力求教学理念的创新

初中生物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典型的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生物的基本教学方法就是实验、观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动脑筋,主动去创造条件,尽力去完成济南版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实验内容,以促进学生养成较好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性很强、涉及面很广,还可以适当开展一系列的生物科技活动来扩大学生学习的范围。例如,在讲授《种子的萌发》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去用黄豆发芽或者绿豆发芽,让学生亲自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对黄豆或者绿豆的发芽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并且对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认识,让学生能够从书本上走出来,更灵活地获得知识、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三、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正在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初中生物教师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上课只需要听讲记笔记即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兴趣大大降低。

要想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教师就应该将初中生物的教学重点切实转移到学生身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力争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题,而应该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建议结合学情,突出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加以释疑解惑、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力求“点石成金”、给教师以启迪,谨求抛砖引玉。并以新修订的2011年《课程标准》为基准做教学思想的开放性引导,把自完全放给教师。

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程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爱学习的老师。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初中生物的学习望而却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觉得初中生物课程枯燥乏味,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应该在初中生物课程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对于初中生物教材的实质内容要善于挖掘,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应该让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相互联系起来,使初中生物课程变得具体形象起来。

(2)对于初中生物课程的导言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程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每节课建议增加课时建议、作业设计等,每章开始的“知识体系”建议细化为知识点内在联系更为密切的“系统概念图”。

五、注意学生的智力和情感的个体差异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为:“智力由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组成,是一种较为综合型的认识能力,其中智力的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智力实际上是理智与情感二者相互协调的产物。Gardner教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校中是没有“差生”这个概念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智力。将情感因素融入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地消除。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以批评为辅”和“以赞扬为主”的办法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荣誉感和自豪感,切勿让学生自暴自弃,或者产生自卑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适当照顾乡镇中学,部分农村学校因环境条件和教学时间所限,部分探究实验、生活调查、实践活动等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不利于操作,可适时、适当地增加部分更切合农村学校实际的、可操作性更强的替代方案及实施建议。

六、结语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明显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主动性和激情,大部分学生不再把学习生物学当作负担,认为生物课可有可无的思想也大有改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大有提高。

参考文献:

[1]丁梅梓.试谈新课程初中生物“情感体验”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10(03):134-137.

[2]孔少影.构建理想课堂 实施生物有效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5):102-105.

[3]潘卫宏.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学). 2009(03):144-148.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85-01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目前非常需要解决的事情。中招考试中生物分值的下降,使得初中生物被人们不重视了,但是从学生和社会方面来说,生物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所以,作为生物老师,要积极地利用课堂,以课堂为抓手,使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出成果,让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点,大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作为生物老师就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地学习,认真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着力发挥生物学科的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做的更好。学生只要喜欢上生物,想去学、愿意去学了,自然就能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就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许多种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做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所以,老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就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真实感和生动、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果。

二、着力提高生物老师自身的专业修养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

老师是引领人、传授人,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差与老师有直接关系。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性教学就是学生的接受内容的百分数乘以教学内容总量。可以看出,有效性的教学主要取决于二个方面:一是教学对象,二是教学内容。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得知,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不是教学内容,而是取决于学生,也就是学生对课堂学习专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关心学生的变化,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认真研究后觉得,要想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老师要精心备好课,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老师备好课能提高教学效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备课特别的重要。教学过程中的计划要靠每一堂课去落实的,如果老师不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甚至下降,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扎实有效的备课,再加上认真上课,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老师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的,是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的,是要查找大量的非常好的教案的,吸取人家好的地方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有变化的、有差异的学生,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

2.启发探究的课堂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

老师上的每节课的效果如何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决定这节课的成与败。备课只是老师走上讲台比较重要的铺路石,而且能走上讲台并不代表就有能力讲好课,能够把一节课上成功,这才是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学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现代教学论认为:在学与教双边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着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最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3.练、讲相结合,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反馈练习是检验课堂所学的内容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针对初中的学生,课后布置练习多数是不能够落实的,所以,虽然课时不多,但是老师也应该尽量合理安排,做到练讲相结合,课堂反馈。反馈当堂化能够很快检测效果,薄弱的地方可以通过课后的练习、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再作巩固,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能认真地解决问题。初中的生物教材每一节后会有一份课后练习,但是联系的设置不可能是讲完课后,我经常把它们穿插在课堂中,传授完一个知识点就适当地利用后面的习题,这样不仅立即巩固,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有时候,我是在开始上课就布置很多练习,主要是用来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入新课。

4.采取幽默的语言,进一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是需要好的课堂氛围的。老师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新的知识,增加本领,探索奥秘,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愉快的课堂会让学生如饮甘泉、如沐春风,个个心驰神往,人人充满活力。有效地进行课堂气氛的调节,老师的作用非常大,而老师的幽默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在上课的时候,会经常运用比较通俗生动的语言,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尽量做到提醒加上风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打破课堂上的死板氛围,使得课堂氛围活泼生动,让学生都喜爱上生物课。

参考文献:

[1]陈玉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生物学通报》,1994年第10期

[2]来颖、赵志伟、汲生荣,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5期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困生;转化;对策研究

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要经过有对准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与补救或矫治的学生。初中生物学科的“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学习困难,难以达到《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他们通常对生物学科缺乏兴趣,并且学习方法不当、上进行不足,他们当中有的语数外成绩较好,唯有生物学科不好,或者他们当中有些是一阶段较好,另一阶段较差。在我们实际的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困生,笔者认为生物学科学困生的转化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生物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初中生物课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奇趣横生。同时,初中生物课程的编排体例也迎合了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可读性较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药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在上课中药充满激情,利用自身的工作激情来感染学生,让他们迅速集中精神进行学习;二是生物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创设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三是教师上课要有声有色,生动有趣,才能启发和吸引学生喜欢学习生物;四是利用生物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向学生展示充满奇趣的生物界;六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

二、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良师益友,也是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突破口,更是学生战胜学习困难的强大动力。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悉心关怀学生的高尚情操等教学情感去诱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生物学史上的科学轶事去唤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也可以通过生物实验、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去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现象、寻找生物规律的良好习惯。比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昆虫标本、图画、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或者利用节假日,带他们去植物园、动物园参观。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辅导学生的学习

由于学困生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我们可以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对生物学困生进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了解他们生物学习哪方面存在困难,把他们分为学习基础、学习动机等各类层次,教师在进行备课中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梯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好本节课的生物知识。同时,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将全班的同学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安排一名生物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帮带活动,并且在每个小组进行一些列的有关生物学内容的活动,让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动脑,参与讨论,为本组得到奖励而努力,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动力。比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不追求复杂的教学内容,但是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对选择的生物学问题从易到难,让学困生回答,同时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提问和回答的机会,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四、重视学困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教育

大多数初中生物学困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和生物实践的障碍,这些都与他们自身的生物知识有关,这就造成了许多的生物学困生情感、态度消极。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因此,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更加关注和尊重生物学困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生物教师在对生物学困生进行批评引导的同时,要注意时刻给他们正向性的评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做到对学困生不排斥,不偏见、不惩罚、不挖苦讽刺。同时,在他们取得成功的时候对其放大性评价,按实际情况激励性评价,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进步。除此之外,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帮助他们寻找“闪光点”、“根据地”,建立“起飞”基地,让他们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从劣势中找出自己的优势。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可借助手势、板书、实物、实验、情景设计等直观形式,启发生物学困生解答较为简单的问题,并在以旧代新、以新复旧的学习中吸引初中生物学困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加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让他们鼓起勇气,抬起头来,重新开始。

总之,初中生物学困生的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从心坎里热爱学生,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行为,他们的学习不良情况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有的甚至可转化成为优等生。

参考文献:

[1]刘杰群.初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0(11)

[2]农志标.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

[3]纪朝阳.浅析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J].成功(教育).2011(07).

[4]蔡炫斌.实施初中生物有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0(08).

[5]谢明.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J].文教资料.2007(01).

[6]踪磊.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0(11).

第5篇

【关键词】生物课堂 教学方法 教学实效

在当前初中教育教学中,每一个学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这一门学科也不例外,由原来作为初中毕业生升学的参考科目,变成如今的中招考试科目。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呢?下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1]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就必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首先,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再配以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其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或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等开放式的章节,如果老师一味去讲,则会索然无味,教学的实效无疑会大打折扣。这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其在老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明显体现,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盎然,教学实效自然就会提高。

二、注重课堂导入的新颖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是一节高效课的良好开端,因为一节课开始前,学生往往还在处于下课时的放松散漫状态,要实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段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课堂导入。如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教学开始时,先让一位学生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完后问学生为什么小蝌蚪开始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妈妈呢?接着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再如:在上《生物适应环境》这节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把自然界中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等图片展示给学生看,比如北极熊如何适应寒冷的极地生活,大耳狐是怎样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生存等。然后紧接着就是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把课前制作好的不同颜色的纸蝴蝶放在教室不同环境,再让每组代表寻找纸蝴蝶,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析,什么样的蝴蝶容易被发现,什么样的蝴蝶很难找到这一问题,由此导出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点。

三、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借助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就需要加强生物实验教学。首先是重视加强学生探究实验教学。探究实验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可以4-6人一组,针对课本中某些现象或结论,学生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过程中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亲自动手,合作互助,最终得出结论。这类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一种途径。其次是要充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实验课,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初中生物教材中,课外实践活动比较多,教师应充分挖掘,合理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关心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与他人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用课外知识来充实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中,我们的生物教师总是细针密线,鞭辟入里,把知识讲得很细,讲得很全,做到“滴水不漏”,非常“成功”,实际上却走进了一个误区,这种“成功”恰恰就是一种不成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权利被剥夺了,创新思维被磨灭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特点大胆进行取舍、合理调整,积极引导并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创造能力。例如:在《生物的特征》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话语机会”,让学生罗列出校园中的生物,学生回答后,追加提问“这说明大家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了解的,那你认为他们有哪些区别?”给予小组充分时间讨论后,如实将学生的回答罗列在到黑板上,此时,教师还不急于给出正误的判断,而是把最终的“裁判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通过学生的深入讨论、分析、辩论,最后获得正确认识。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是整个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因此只要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一、初中生物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优势

在初中学习阶段,生物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课程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科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生物科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对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十分重视,应该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展开教学,初中生物课程由于其学习性质是非常特殊的,不同于初中的数理化理论性那么强烈,它涉及到的知识点往往去人类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可以说很多知识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门抽象的、微观的学科,初中生物课程这样特殊的学习性质,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手段要格外优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结合新颖的教学手段,结合科学技术带来的优势,不断改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性格已经基本形成,并且具体自己独特的思维,有自主选择权,相应的兴趣和爱好也相对比较多,在初中时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学生对所学的科目并不是一入门就有兴趣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应该最大限度的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抱有兴趣,对所学的定理能够从本质上了解,可以说只有学生对生物课有兴趣,才能进行应用创新,充分的将生物知识进行应用。

2.提供和谐的初中生物课堂气氛,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初中时期是学生与大学时期的一个纽带,所以教师对学生往往只重视考试分数,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只是机械的对其进行知识灌输,课堂的模式是教师一直讲,学生机械的听,可想而知,这种机械死板的教学方法是不会有良好的效果的,特别是针对初中生物这种比较微观,抽象能力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采取引发兴趣、设置悬疑等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激情最大限度的调动,充分管制每一个学生,保护他们的求知欲,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还应该运用创造性的提问方法,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物课程的内容大部分是涉及到生物生命学、细胞学的内容,如果在实际的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积极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就很难真正进入生物课堂,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充分利用生物实验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初中生物课程的特殊性就是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知识教学,那么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利用生物课程的优势积极进行思考,生物实验是学习生物课程最重要的方式。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来带来的优势不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生物实验课程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形成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在实验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将抽象微观的生物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生物实验展示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索性的实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不断培养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生物实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其他教学手段都不能比较的。

4.采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对初中生物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带来的教学便利,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由于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抽象微观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就是比较吃力,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于学生的积极引导,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对生物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优势,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对生物有比较清晰的把握。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教学,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对于生物课程的展示,让学生充分地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只有学生对生物学科有充足的兴趣,学生才能够发现生物学科的魅力,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生物知识是无处不在的,通过对一些微观课程的多媒体展示,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对于提出的探索性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或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将问题迎刃而解,在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学生的思维的干涉,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生物知识能够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见解,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5.在生物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地提问,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对生物知识进行积极的发问,这就说明学生真正的进行了思考,只有在学生进行提问时就是学生创造力的起点。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对思考、勤思考,促进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提问的好习惯予以认同,并予以适当的鼓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有非常正确的认识,在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发现问题并且最大限度的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问题的解决途径,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想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教师就必须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利用多种途径,提高课堂趣味性,让学生有兴趣地进行学习,丰富课堂内容,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良好的前提下,有技巧地设置悬疑,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黄海潮.初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文理导航,2015.

[2]卢晓东.论初中生物“资料分析”栏目的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14.

第7篇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与目标

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情感教育的含义与情感教育的目标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情感教育的含义。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认知的知识因素为基础和前提,对学生的反映、情绪以及信念等进行密切关注,以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多数学者将情感教育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角度来看,情感教育就是保证学生得到身心愉悦的教育;其次,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的目标比较复杂,不过经过归纳与总结,主要应有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三个方面。所谓道德感就是指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包括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观、环境道德感以及行为规范道德感等内容。所谓理智感就是指一个人在智能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与其求知目标相符合的情感,一般来说理智感是与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需要紧密联系着的,理智感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所谓审美感就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艺术中各种事物是否与自身的审美标准相符合而产生的情感,审美感与一个人对美的鉴赏和创造的需要是紧密联系着的。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这一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和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初中生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不过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初中生物学科长期不受重视、记与忘的矛盾较突出以及学生厌恶生物学科等几个方面。在我国,目前有很多学校都将生物课程安排在下午,而一般来说学生在下午都处于较为疲惫的状态,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开始生物课程的学习,即使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类“小课”不够重视与关注,是导致生物课程教学效果整体下滑的重要原因。记与忘的矛盾在任何学科任何学生身上基本上都是存在的,不过在生物学科中这种矛盾似乎更加突出,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来说,课时本来就较少,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得在课堂上来完成与实现,所以虽然有很多学生能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较好的把握,但一段时间过后还是会出现测试成绩不佳的现象,究其原因则在于记与忘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厌恶也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厌恶多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生物课程的枯燥等,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兴趣;其次,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意义。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必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归结起来,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情感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重帮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因素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其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初中生物课程主要讲述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环保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其对环境保护以及能源节约等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

对于情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注意,以更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其一,教师应对生物课程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鉴于生物课程与自然、环境等的联系较为密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积极对生物课程中的资源进行挖掘,以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其二,教师应在教学中以情施教,以理育情。所谓情感教育当然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投入自己的情感,自觉地把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看作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在每一节课上,都能积极通过各种言语与行为等来感染学生,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与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其三,教师应尽量保证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接受能力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特点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除此之外,生物课程的内容贴近生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调动其学习兴趣,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与情感的双重教育,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新的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其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目前已经在很多课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中生物教学具有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点,但情感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样是非常有价值与意义的。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含义与目标、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在具体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与实践中要加以规避。

作者:黄南鲜工作单位: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镇中八农业中学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生物,对生物知识不容易掌握,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关键。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方向和足够的学习、探索的动力。有一次在与一位语文教师谈话时,她告诉我:“班上的学生喜欢上你的生物课,在日记中也提到了。”其实学生们喜欢上生物课,很大的原因是我把学生的热情给激发出来了。下面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堂导入,酝酿情绪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课导入如同影视剧的“序幕”一样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能吸引住学生的课堂导入方法精心设计,如设疑、讲故事、设置情境等方法进行导入,扣人心弦,使学生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一内容时,我选择了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来进行导入,首先我拿出了办公室的一盆绿萝,问学生:“同学们的家里有没有种花呀?在种花的过程中,最常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这盆绿萝同样需要什么?”逐步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植物需要浇水”的事实,并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枝繁叶茂的植物图片,使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这些图片资料,对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最后以一句“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的疑问,顺利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关注,同时,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课,更能牢固的掌握新课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强兴趣

(1)多媒体引趣

多媒体能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于一体,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可亲可近的艺术世界,使教学更加生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的生殖》这节内容时,我首先展示了男女生殖系统结构的图片,以使学生们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然后又用多媒体展示了和卵子形态的视频资料,以及播放了、卵子排出及受精过程的动画演示课件,使学生完全了解了精卵结合的全过程,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游戏激趣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种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式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生物课堂气氛,也能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做中学,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人体的呼吸》这一内容时,我自制了六只小帽子,上面分别写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按小组对号入座,从而让学生知道各器官的准确位置。然后再由学生自己依次介绍各器官的相应知识,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实验增趣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利用实验可以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通过实验接触到一些感性的知识,而且,实验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人体的神经调节》这一内容时,我选择了让学生做膝跳反射实验,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发现自己的小腿会自动地跳起来,好像不再受大脑的控制。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4)故事诱趣

学生都是爱听故事的。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能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例如在学习《食物链》这一节的内容时,我给学生讲了一则耳熟能详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然后再引出猫抓老鼠、蜜蜂采蜜等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使学生们明白它们是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再例如学习《生物的遗传》时,可以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寓言故事引出课题,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的。

三、走出课堂,提高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走出课堂”的教学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我带学生走出教室去感悟植物对阳光,水分等的争夺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让同学们在大自然中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我们才最有切身体会,师生关系越融洽,课堂气氛就越好,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与学生可亲可敬,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敢说心中所想、敢问心中疑问,使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去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但教师也要把握好这个和谐的“度”,不能让课堂乱了方寸。

总之,培养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努力去探索和总结,真正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初中生物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00-01

随着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物科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在人类生产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生物作为生物科学的基础,对发展这方面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的生物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生物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生物老师必须立足课堂,从各方面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素养,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重视备课,提高教学效率

备课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教法和突破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还有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生物知识能学以致用,每堂生物课都能让他们耳目一新,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就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备课中要作到三备:一是根据积攒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备出一份大而全的详实教案;二是在上课前参照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案进行再思考,明确“教什么”“不教什么”,选择最佳的切入点,理清思路,重点突出,任何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的教学活动都应大刀阔斧地砍去;三是上完课后及时反思教学中的得失,记下亮点,了解不足,删除华而不实、繁杂之处。

二、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对认知活动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从而以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这是生物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

三、注重生物实验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科与其他纯理论性的学科相比,具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诸多充满乐趣的课程实验,用形象直观的展示使学生更直接的感受知识的存在,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逐步深入领会知识,强化学习效果。比如,养小蝌蚪,观察蝌蚪如何成长为小青蛙,将每天的变化都记录下来,最终形成总结性的书面东西,加深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印象,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具有一个时间过程的实验课题,将生物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随时随地的观察学习,潜移默化中,生物知识就已深入到脑海中去。

四、有效倾听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从教师的耐心倾听开始。教师在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在传统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提问后马上就叫学生回答,而且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马上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这种做法教师不是有意的,但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在倾听时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小肠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这一问题,学生一般不能回答完整,这时教师可以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此外,激励性反馈还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成功体验,这也是初中生物教学加强“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

五、提高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已经成为广大任课教师教学设计的主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渐渐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要标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也可以把握学生的思维活动脉络和情感的倾向,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后评价,将学生的知识反馈梳理起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不仅提高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也完善了教师的教学策略。

总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教学要有效,教师必须要有心,在研究体会课程标准、备课执教等方面处处做有心人,真正做到学生学得主动、教学组织生动、师生有效互动,在单位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育教学;有效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目标。在初中阶段,课堂教育是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改变传统的生物教育教学思路和观念,采用科学、多样的教学手法。

一、现阶段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思维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生物在教育教学中也存在着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安静地听讲,中途穿插着教师的提问,这是教师一直以来所采取的最普遍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课堂参与程度低,学习效率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差。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由于教师长期僵化的教学观念导致的,传授知识一直以来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而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则完全忽视。同时,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以知识掌握的牢固与否作为提高学生考试能力的保障。因此,教师一直将知识的灌输作为课堂的主要任务,将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忙于记录教师所讲的内容,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在这种教学观念和教育思维的指导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多为枯燥的理论传授,侧重对书本知识进行梳理、讲解和补充,而不注重对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缺乏相应的实验课,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上,对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和问题却不甚了解,使生物教学趋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其实用性。

二、完善初中生物教育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对生物的教育教学进行改进,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就需从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能力上进行改进,使其不断与时俱进,与时代相适应。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定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内容,防止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还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束缚学生的思维,于生物教学无益。

(二)教师要改变教育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1.改革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创新思维往往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讨论,而不应为了强调严肃的课堂纪律,紧闭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由学生自由组合,集思广益,对生物课上的一些课后问题进行讨论。

例如,教师在讲解蝗虫的有关知识之前,可以提出一些诸如“蝗虫是靠什么感知外界信息的”这类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常识和对昆虫的了解,查阅相关的书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论观点正确与否,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够调动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见识,积极讨论,组织答案,这个过程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有很大的作用。

2.重视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

生物课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然而在许多的教学中,教师都只注重学生的理论和书本知识,忽视了实验课的重要性,这不利于刚刚接触生物知识的初中生对生物得到直观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相关理论知识讲完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课,让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结构,自己动手看细胞在不同酸碱情况下的变化。学生对这种环境下学习的知识记忆能力更强,同时更有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一些生物现象,捕捉昆虫仔细观察,了解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性,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对生物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利用新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有些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学生不常见的动植物,学生对它们的认知程度低,很难理解。若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则能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一些3D特效做成的,如种子发芽过程之类的动画,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书本上的图片和教师的讲解所不能实现的。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初中生物教学是学生接触生物知识,真正了解大自然规律的开始,对于学生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符合学生特点和心理需要的教学方式,在和谐的课堂和自由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和重视生物课,提高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新课改;生物;教学

我国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二十世纪初提出“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在中小学义务教学阶段认真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和运用。

1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首先,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这说明有些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之前并没有搞清楚初中教师应该传授什么样的生物知识,或者某些初中教师对某些知识也不甚了解;其次,初中生物知识教学存在着随意性。在教学目标中,无论是对知识讲解的范围,还是讲述的方式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和规定,这就会导致在教学中,教师不再认真的去研究初中生物知识,只是随意的去讲解一下,教师了解的就讲的详细,教师本身不清楚的就一笔带过;最后,初中生物知识教学存在着走向形式化的趋势。面对着中考巨大的学习压力以及重要的教学目标,使得生物教学在初中教学中越来越变得不那么重要,学生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参与教学的环节,这就影响了学生由知识到能力的一种转变。

2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的僵化:在初中的生物学习中,学校和老师大多采用的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方式,教学模式非常僵硬和传统,在生物课堂上广泛出现了“一言堂”的现象,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必定是事倍功半的。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中无法占据主动地位,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不仅如此,初中学生承担的压力很大,这样僵化的学习模式会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长远来看,生物老师在生物课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会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下降,如果无法培养学生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今后激烈的社会中必然会遭到淘汰。

2.2教学观念落后:初中生物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差、缺乏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总是喜欢充当“主导者”决策,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述,学生的参与很少,甚至是零参与。教师还认为,初中生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升学压力,只要取得高的分数就可以了,因此老师常常采取“题海战术”,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重大。该教学方式下,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加上一些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较差,就更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上的落后。

3初中生物教学教学新方法

3.1注重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过程中,忽视了生物实验的重要性,那么就会造成学生理解不深刻等多方面的问题。生物实验在初中生物学习中是充满了乐趣的,适当的让学生亲自操作,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对于初次接触生物的初中学生而言,他们还无法真正理解课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一生物中的“显微镜的使用”这一章节时,学生对于课本上的使用步骤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发生知识的遗忘,并且学生表示单纯的记忆常会让自己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该情况,教师在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还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将显微镜带进课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进行理论学习之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教师再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更为具体的解释和纠正。该教学方式有助于形成师生共同协作的学习方式,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表示,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能轻松、快速的形成永久性记忆。

3.2创作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学习生物需要引导学生更好的走出课堂,走向鲜活的自然和生活,引导学生经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感知生物的价值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史和生活观、初中所学的大部分生物知识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初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教材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各种生活现象发现问题,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解决该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3.3合理的布置生物作业:初中生面临的巨大压力便是中考,各个学科任务非常多而繁重。生物老师盲目的给学生布置生物作业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效果低下而且会使学生产生敷衍塞责的态度。因此合理的布置生物作业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老师应该对生物作业进行精心的布置,通过合理的控制生物作业难度结构,重视与书本的结合,充分兼顾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才能起到生物作业应有的理想效果。对于在生物学习中学生掌握较为薄弱的部分,可以让学生做一个错题本,避免错误的重复,老师也应该做重点的讲解和归纳。

3.4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教师可以把握时代的机遇,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去。初中生物知识虽然总体上难度较小,但是对于初次接触的初中生而言还存在较多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比如在学习生物链这一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粉笔加黑板的方式像学生展示一条又一条链条线,学生越学越糊涂,教师越说越头疼。教师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利用精彩的“动态课件”为学生们展示复杂的生态链结构,学生对于丰富多彩的幻灯片教学更能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能更加快速的融入学习情境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面对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师和相关的校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落实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教学反思,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应该加强积极的交流与合作,针对学生和教学中出现的具体情况,适当的改变教学方法和践行正确的教学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作者:左朝琼 单位: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参考文献:

[1]彭奇志.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新探[J].知识经济,2014,13:177.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用最有效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的收获,是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策划,只有精心备课、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注重课后反思,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初中生物在升学考试中的不重要性,导致很多学生从思想上对生物的学习不够重视,看着是“副科”,使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热情不高。教师只有纠正学生的这一看法,摆正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才能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掌握知识要点。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即喜欢一个老师就会认真听他的课,对某一学科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结合日常生活情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生物课程内容,领略生物科学的无穷魅力,唤起探索生物奥秘的好奇心,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让其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二、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比如在提问过程中,老师要尽量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对表现好的同学要积极赞扬,对于回答不准确的同学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生物知识竞赛教学方式,让其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应用,以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应用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的最终目的是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学习生物的兴趣,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生物知识,形成生物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应该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实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师生互动和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体现了教师的“教”,更注重了学生的“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即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才能达到。互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构建和谐、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