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

时间:2023-06-04 10:49:08

科学发展

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发展问题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评判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解读上述六个基本特征我们会发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好的促进公平正义,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平和正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蛋糕”的不断做大,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公平正义问题日益凸现。如何切实做到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如何顾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社会的整体、全面和谐,促使社会稳定发展,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强调“科学”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定下一个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党和政府一直强调的。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任务与新的机遇,它同时还需要新的智慧和新的发展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先生指出:“我个人觉得可以作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一个是惠普的改革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利益分割的时代已经到来,并表现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共同贫穷的时代早已经成为历史,只强调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也正在成为历史,而让全体国民分享发展成果并逐渐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已经到来。单纯强调经济发展乃至gdp增长至上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长期的奋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是一项短期的任务,同样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南。

二、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1、发展的全面性就是全方位多方面共同发展

发展的全面性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构成发展内涵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要全面;第二是各主要方面内部各方面的发展要全面。具体地说,不仅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要全面,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全面,而且生产力、经济、人、社会本身的发展也要全面。因此,着眼于全局,从局部着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2、发展的协调性就是按比例地和结构合理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而且也是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党中央提出“五个统筹”就是协调发展观的集中表现。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协调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收入的差距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达到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协调各个区域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和收入差距,实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协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改变任意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不惜代价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协调本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关系、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的关系、自主研发能力和引进先进技术的关系等,从而加快提升综合国力。

3、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

持续性发展就其本来意义是指人类世世代代都能持续不断地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应当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总体上的不利影响,不应当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代际间的公平问题。当今世界,即使是同代人之间,也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甚至出现社会冲突。因此,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关注环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关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的平衡、资源有效配置;二是人类之间的和谐,如社会公平分配、代际间的可持续发展等。可持续发展就是高尚文明的发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及人类间和谐地发展。

三、科学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有四点:一是人本,即以人为中心、为根本着眼点;二是全面;三是协调;四是可持续。其中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由人本的派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就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人的能力、素质、需要、独特个性、社会关系等诸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构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条件。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依靠人们长期的努力去创造。

总而言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第一,全面满足人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满足人民的政治需要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需要;第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第三,全面发挥人的才能,包括通过教育、激励和竞争机制,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这三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归根到底,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科学性、具有指导性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指导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表现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上;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上,因而具有科学性。

第二,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统一体;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是由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三大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在于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第四,科学发展观始终以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此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经退居次要位置,从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五,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视为一个历史范畴和历史过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论我们的个体成员或局部地区期望值有多高,我们不可忽视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历史过程。

科学发展观所反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也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严峻现实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使经济社会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家能够安定团结,社会能够和谐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恰恰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过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好字当头,在“好”字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当前,安徽等中部省份普遍迈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安徽省委书记说:“发展是崛起的‘总钥匙’,不发展最不科学,抓发展得讲科学。”(人民日报10月21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以科学的方法推进科学发展,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

科学发展的真谛在于“科学”,抓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科学”二字。同志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曾经形象地把任务和方法比喻为过河和桥、船的关系。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实现崛起,也有一个任务与方法的问题,既要提出科学的目标,又要确立科学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方法。一言以蔽之,抓发展得讲科学。

科学抓发展必须提升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越来越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越来越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真理力量,就在于它以丰富的思想内涵、严密的内在逻辑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知与行,首先要解决知的问题。认识的深度、思想的高度,决定实践的力度。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思想极为深刻,只有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准确地而不是模糊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理解和掌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想,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抓住学习实践活动这一契机,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真正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变为一种根本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切实做到学而真信、信而真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科学抓发展必须强化能力素质。立足省情,走具有自身特色、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崛起之路,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然十分复杂,任务繁重而艰巨。科学发展是一种能力要求。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没有过硬的本领是不行的。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他们是不是具备谋划和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现崛起的进程。科学发展能不能上水平、人民群众能不能得实惠,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真本领的试金石。作为科学发展的引领者、正确思路的决策者、实践行为的示范者,领导干部要真正担当起领导科学发展的责任,就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提出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开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局面。

科学抓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机制。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制度、健全的体制机制具有导向鲜明、规范有力、监督有效的重要作用,最能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当前,加快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很多属于体制机制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的科学发展意识不强、行动不自觉,重当前轻长远、重“显绩”轻“潜绩”等问题,也同体制机制不健全紧密相关。推进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机制,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机制,努力形成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实现崛起的体制机制优势。

科学抓发展必须发扬优良作风。科学发展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不发展最不科学。推进科学发展,必须有优良作风作保障,特别需要真抓实干。群众看干部,不仅看干部怎么讲,而且看干部怎么做。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人民群众最反感;作风飘浮、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人民群众最不满意。推进科学发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戒虚、戒假、戒浮,求实、求真、求深,动真情、出实招、求实效,脚踏实地、崇尚实干,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求发展上。要求积极优化干事创业的环境,鼓励干部群众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干,敢走新路,敢破难题,敢当重任。积极鼓励,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真正形成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批评空谈者的社会氛围和“有为才有位”的积极导向。

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人的发展;全面发展

实践与推动科学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这既是实践中必须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也是以往实际工作中解决不好、甚至是经常被忽视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

发展是历史潮流,更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怎样才能科学发展,这不是简单的一纸口令,也不是言出即有的想要结果。必须正视科学发展所须要的先决条件,正视促进科学发展的人的因素;必须把实现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一、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本质

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如此。但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条件有别,实践和认识也有所局限,因此对发展的理解在循序渐进,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在逐步深入。

建国初期,顺应历史潮流,把新中国引入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总结苏联和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了如果不发展,不改变落后的状况,挨打是不可避免的论断。作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指出要适合中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把“发展”引用到政治生活中,并就此作了独特阐释。他把中国发展,看作是摆脱贫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认为中国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两个不同表述的同一个问题。他强调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同时又称这条“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突出了发展在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决定性意义,表明我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围绕如何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以为首的党中央,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进行了新概括。认真研究和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拓展理论视野,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新的发展实际,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含义,既包括对于事物矛盾运动和转化的哲学认识,包含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规律与相互影响的正确判断,也包括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发展的功能,提高自身存在的价值。追求发展主要是追求提高促进和谐发展的功能,追求增强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的功能。同时,发展的根本还在于,能否时刻注意解决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并在对这两者矛盾运动转换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握变革与调整的机遇。这就是发展的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全面发展的内涵,既是对发展规律综合的、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又是对发展的各个事物系统的、局部的、相互关联的作用规律认识和了解。不能总是顾此失彼,也不能强调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发展的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必须要时刻注意各发展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经济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更要注重人的发展;区域发展不能丢掉整体发展,整体发展又必须注重各自特色与相互融合;城市发展不能忽略乡村发展,乡村发展必须要有工业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必须在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中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全面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二、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必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科学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主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科学发展的所有活动中,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是决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内在品质所在。科学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科学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离不开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又对人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作用;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和互相促进的,两者在矛盾运动的质与量的变化过程中和合向前发展。

读史使人明哲,历史的教科书无不给我们许多启示。即便是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三十年,也同样有许多经验和教训。认识发展容易,但认识科学发展艰难;想要发展简单,但要推动发展不易。作为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历史发展,一切成败皆由人定。尽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着和创造者,但也不能忽视少数人对历史和社会发展所起的特定作用。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无疑对人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科学发展究其本质来讲,就是使抽象的、观念的东西,通过运动发展,变为现实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使不适应、相互矛盾的事物,通过变革发展,变为和谐的、相互统一的具体的存在。

从当代中国来讲,科学发展就是要使发展成为主题,使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使发展能够带动生产关系实现和谐,是发展能够巩固夯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使发展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不断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最大限度地不断改善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中的一切问题,真正在科学决策上做文章,在全面组织实施科学管理上下功夫。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理清发展的思路,制定科学发展的对策,下大力气解决好影响我国发展的城乡统筹问题、区域协调问题、工业化与现代化问题、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问题,贫富差别问题、就业问题、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等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难题。

解决科学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包括:一是如何正视和认清影响我国全局战略发展的重大难题和问题,把握和找准具体重大难题与问题,这对实施和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二是理清各种矛盾和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搞清楚如何解决和怎样解决的逻辑顺序,尽可能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使诸多问题能够迎刃而解,推动科学决策和制定政策的有效性;三是对某些特殊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特殊手段,创造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人的发展究其实质来讲,就是用科学的思维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全面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人,还要用先进的文化知识、科学的管理理念、驾驭系统操作和可控的能力来塑造人,培养思考人类、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现代化人。

多年来社会风气令人担忧,贪污腐化愈演愈烈,为官不为让人见而不怪;正气难以弘扬,路见不平却袖手旁观;自私自利、欺上瞒下,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玩世不恭、贪图享受,这似乎成了社会普遍行为。经济发展令人欣喜,但发展并没有带来应有的人的进步,相反滞后于发展的人,甚至还在制约应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决策不科学或缺乏整体意识,似乎问题当紧了才不得不去解决;以为有钱有资本了,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对国家、对他人不再关注、不再有责任了;考虑本单位的利益多了,集体国家观念淡薄了,公益和社会性的活动不再作为;为富不仁,,贫富悬殊,百姓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种种行为和劣迹,都是人的不发展的现实表现,都是满足现状和享乐安逸所导致的结果。

人的发展必须是有为的,有为的发展必然是思考发展、促进发展的。如果所有社会人,都能够在其所从事的职业当中,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求实创新、追求理想、服务于人,那么,推动科学发展就必将成为现实,科学发展就必将带来新的发展天地。

三、科学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这两者中,必须清楚人是第一要素,是决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发展的人,只有人的现代化发展,才能推进科学发展,也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发展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因素。正是人民群众蕴藏的无限创造力,创造了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了生产关系变革和社会进步。为此,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同志早就指出,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也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含义或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则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同志也指出:我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先锋队性质、党的最高理想和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赢得民心,积聚力量,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才能实现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崇高理想。

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这是决定能否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决定科学发展观能否贯彻落实的问题。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强调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这既是发展的客观与现实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前提保障。

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着眼点,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以人的发展状态作为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志。这里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这不仅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包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

二是全面发挥人的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力。要通过教育、激励和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各行各业的人都能有充分展示自我的天地,谋划组织、创造创新、精于业务、互助友爱,以不同的姿态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发展。

三是全面满足人的需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生活质量。经济社会发展,最终体现在不仅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和娱乐的需要,而且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需要、良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需要等。

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必须做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证,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就越迅速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越丰富,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经济社会越发展,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更好更快进步。

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必须坚持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是相对的,是以物质文化条件为基础的。我们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发展条件不能脱离初级阶段实际。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又要从我们国情的实际出发,根据现实可能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现实和未来的紧迫感、使命感,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发展,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关注人的因素,注重人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要坚持在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做文章,在深入研究实际问题方面下功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一支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没有对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和预测分析的正确决策,就难以推动发展,就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必须要有发展的新思维,有发展的新举措,要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在不断改革中谋求发展。切实做到发展要依靠人,发展的成果要惠及人。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这个发展大局,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有全局观念,继续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协调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是要不断解决好“三农”问题,解决好就业和民生问题,处理好政府与百姓的和谐关系。真正走出中国特色的、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4.

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10-02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显然,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意蕴,对于准确把握和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意蕴着规律性知识体系和价值性知识体系之义

众所周知,当代汉语的“科学”一词原本是外来词汇,译自英文或法文的science,1897年,康有为在其《日本书目志》中从日文中引进了这个词。然而什么是“科学”,一直存在着多种不同见解和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研究活动;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是一种游戏活动;等等。显然,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意蕴,必须从整个词组出发,而不能只局限和拘泥于对科学一词本身的理解。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从词组构成来说其含义依循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也就是说,发展必须“科学”而不能“非科学”更不能是“反科学”。因此,如果将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仅仅理解为一种探求自然规律的研究活动,或者一种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互动关系的社会建制形式,其内涵都过于狭窄而显得不够恰当,如果将其理解为一种文化模式或者游戏活动则仅论及科学自身的某种性质,那么就完全没有将科学作为发展的限定词来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依赖和遵循科学所提供我们的知识去进行,这里的科学知识不仅指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知识体系,也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德文“wissenschaft”或者与拉丁文的“scientia”内涵相当。实际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本身是紧密联系和相互结合的,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研究必然要落实到人文社会当中,二者绝不能孤立地割裂开来。这一点,其实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分离只是一种受历史制约的暂时现象,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举例言之,关于“环境科学”的问题就需要涉及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建筑学、生物学与农学、自然史、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相关领域。

在此理解上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意蕴着规律性知识体系之义,是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在内的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探索,正如《辞海》所指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2]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所形成的是规律性知识体系,是对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追寻和揭示,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也会随着方法、手段和认识能力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同时我们又认为,“科学”还意蕴着价值性知识体系之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主要以价值性知识体系为核心,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体现人类所独有的价值认知,其核心内涵包括人的价值和权益、社会制度建设、人类文明等等。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科学”第一层意蕴在于发展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以及满足人类社会的正当合理价值要求,必须立足于规律性知识体系和价值性知识体系的二者结合,才能获得准确、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二、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意蕴着合理方法和理性思维之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原理和规律,凡是符合事物内在原理和规律的行动都能推动事物发展,反之则会造成干扰、后退甚至灭亡,人类社会发展当中也蕴含着“逻各斯”或者说“道”的指向,也即发展必须符合“理性”的理念和方法,种种无视理性要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法可能会将发展带入歧途甚至招致毁灭,这里所谓的理性既包含着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理性也包含着人类认识的主观理性,是二者的结合和统一。

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这必须而且只能依靠“科学”所能提供的规律性知识体系和价值性知识体系做出正确的回答。在此前提和基础上,还必须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对此,科学发展就是要求发展要遵循“既合乎客观理性又合乎主观理性”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指出了发展要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道路,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而言,“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以说,这一有关发展道路和方法的精辟论述中深刻地蕴含着社会理性、历史理性和认识理性三者高度统一。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类运用理性通过实践活动从而创造自身历史的过程,能否进行理性思维,是否善于理性思维,是大至文明小至个人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理性是现代社会的首要特征,现代化实质就是一个理性化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的各个领域不断展开和发展的过程。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理所当然地意蕴着应用理性思维去推动社会发展的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意蕴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融合之义

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不仅包含知识性体系和理性之义,更重要的还有其精神性内涵,而且它不仅仅是狭义的(自然)科学精神,还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原本同根同源,两种精神的沟通与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正确途径,其中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和展开过程,人文精神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发展观要求将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与为人民谋福祉的根本方向结合起来,必然要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的内在融合。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在于“求真”,实事求是地探索事物内在规律,以及实事求是地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都是从中国现实出发得出的实事求是的结论。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中国改革发展不但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还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还要照顾到历史和文化。只有尊重客观事物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才能因势利导,游刃有余。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关键在于“求善”和“求美”,其核心是“人”,关注人的尊严、人的幸福、人的发展、人的价值。科学发展观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价值判断标准,充分地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还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争取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只有将“求善”和“求美”的人文精神贯彻到中国改革发展实际当中才能确保发展过程中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更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贯彻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融合。首先,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有的理性精神,即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扬弃”,在社会领域表现为批判性创新。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只有坚持批判性创新,将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改革实质在于创新,创新的前提必须要对旧有体制和机制的怀疑和批判。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敢于善于批判,有勇气和智慧发现自身不足并予以改正。同时对批判和创新的推崇,也要求科学发展观当中包含着必要的包容精神。科学发展观不是僵化和教条的理论,更不是可以直接应用的政策法规,其本身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因此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在于正确把握其中的批判、创新和包容的精神内涵,重视其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式,以此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思想原动力。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既意蕴包括规律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在内的整体知识体系之义,还意蕴合理方法和理性思维之义,又意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融合之义。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人的福祉和社会进步的实践发展观,要真正和彻底地贯彻和落实,就要把生产力发展与人类的价值需求统一起来,把“求真”和“求善”、“求美”结合起来。否则,如果不实事求是、盲目发展,就一定会出乱子,如果只顾经济发展,不考虑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不尊重处于共生社会中的人的权利也会多走弯路。如此而言,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要求在促进人们物质财富提升的同时,还要把维护共生社会中人的正当权益、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追求。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新经济;建设

1我国实现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际形象和地位不断攀升,其基本经验如下: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设计方案,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阵风,注重切实效果,有重点、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20世纪80年代,我国紧紧抓住发展乡镇企业这一历史机遇,快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进入90年代,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把加快现代化建设与调整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市场经济的思想和办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设计推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以此推进市场化进程,改变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运行效益。

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方法,认真处理各种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注重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和环境等各种关系。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强调环境保护,尤其是近年来重视和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利用资源,针对我国实际,注重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本观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社会形成改革进取的良好氛围。20年来,我国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许许多多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好形式和好经验,全国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及时发现和总结群众实践中创造的典型经验,为群众办实事,妥善处理全局和局部、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努力使各项决策符合群众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有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即支持鼓励一些地区发展个体私营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民营经济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竞争力也由此不断增强。

2新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实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政府坚持邓小平同志改革发展理论,以解放思想为强大武器,从改革创新着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2.1新型工业化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我国要确立竞争的比较优势,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我国把引进资本引进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快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层次,三是按照沿江,沿路,沿湖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和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2.2国际化

在新一轮利用外资过程中,一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为着眼点,以开发区建设为主要载体,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强攻知名跨国公司和龙头型企业,建设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孵化器”,构筑产业链延伸的较高平台;二是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引导实力较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建办境外非贸易企业,以此带动技术和产品贸易发展。

2.3市场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自主性骨干企业集团;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壮大民营经济,重点支持一批私营企业集团和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换。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改变以经济总量论英雄的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公共职能,推进全国整体全面协调发展。

2.4城市化

以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大我国”为目标。研究城市,发展城市,针对我国经济基础好,城乡差别不大的特点,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环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保障。一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主导,切实加强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推动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集聚力、辐射力的重点中心镇,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是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构筑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3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出发,对发展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是与邓小平的改革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的。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影响快速发展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很多。例如居民的消费进入了更高层次,供需均衡难度更大;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会上升,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存在向外转移的压力,等等。加上原来的一些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劳动力素质等问题,都给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经济迅速发展,增加了新的难度。因此,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作为我国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发展经济、致富百姓的根本目的,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统一。为此,除了要坚持上述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外,还要特别重视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3.1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这种资源环境特征决定了今后我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切实提高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利用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这一特征,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集成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3.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行政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我国经济生活中小社会强政府的状态并没有彻底改善,“行政经济”的痕迹还很深,一些领域由于政府管理与服务不到位而出现各种社会矛盾,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好政府应该做的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的水平。

3.3努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均衡发展

随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以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社会结构均衡将是一个全新的突出的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一方面要重视经济增长使全体人民收入同步增加,保护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均衡的问题,培育和发展中间收入阶层,积极探索和发挥各种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缓冲压力,化解矛盾的职能和作用,形成多元的社会稳定均衡机制。

参考文献

第6篇

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

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物质支配水平、生态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创造水平的综合度量。

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只有上述三大宏观识别同时包容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之中,存在的“发展形态”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总结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从近来专家和媒体发表的一系列谈话和文章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理清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脉络。

l、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提出,宏观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不协调、非典的袭击、去年上访人数骤增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三方面背景。

2、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重要的理论总结,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对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重要讲话的正确性的概括阐述。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则对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和人民性作了概括阐述。以下是该文的重要观点: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

二、科学发展观“一观二论”结构的特征

三、科学发展观在

飞秒瞬间判断派别的特征

四、科学发展观成长过程的特征

最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形成“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择善而固。从而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由偶态变为常态。

科学发展观写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

中国共产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2.要充分认识

解放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大力破除不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障碍,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觉改革不符合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

第7篇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提供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我国既面临继续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任务,又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压力。新形势新任务对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出了迫切需求。

科技战线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表率,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着力转变发展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自主创新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明确目标,真抓实干,务必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改善民生、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部署,统筹安排。

我区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兴起,为我区开放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平台。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凸显了我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创造了重大机遇。自治区党委制定了《科学发展三年计划》,针对*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的区情,提出我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思想。科技部门要认清形势,进一步转变观念,落实科学发展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我区发展新跨越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服务。当前,科技管理部门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强化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提高抓大事、谋长远的能力,抓好科技规划、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加强科技工作统筹协调和科技资源的整合,抓好创新环境的营造;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机制和制度,提高服务自主创新的水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深入开展“科技惠民”活动,促进科技成果惠及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

二是要认真实施*科学发展科技三年计划。围绕服务和支撑自治区科学发展三年计划,以提升全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实施第四轮创新计划为抓手,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推进创新要素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企业集聚,实现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要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促进科技自身科学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服务自治区“七大产业”的发展,选择一批高校、重点科研院所以及重点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重点扶持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北部湾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北海海洋生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我区特色优势品种和产业为重点,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

第8篇

2009年10月26日

前不久,我校召开了学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动员大会,使我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思想认识,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政治觉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领会、认真总结,主要心得如下: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充分认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全局,着眼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创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同时也标志着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实践检验与证明、日益显示出强大真理力量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更是科学、有效地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当今我国正面临应对金融危机的考验,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紧迫性,要认真加强学习,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具体工作中,要组织好对学生的教育,抓紧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方面抓好课堂教育,利用课堂这个载体加大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围绕新时期学生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广泛开展“话题大家选、是非大家辩、答案大家找”的“大家谈”活动。

三、结合工作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务实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

建设节约型和谐校园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响应党中央号召,落实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赋予学校的责任。

    (一)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学校事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基础。当前,学校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来加快学校的建设发展。其次,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猛增,学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加大了校园的承载负担,特别是水、电、办公用品、教学设备及耗材等资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在此形势下,建设节约型校园势在必行,这不仅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保持我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保障。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办公用品,采购物品管理。学校由总务部门集中采购物品,多年来,本着勤俭持家,严格预算开支的原则,按需采购,不多花钱,不乱花钱,使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把进口关,建立出入库制度,加强库存物品的监管。

    2、建设节约型校园要树立改革意识

    改革是推进学校后勤工作发展的动力,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给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积极开拓,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加大高科技技术投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要改进管理方式,推进节约型校园量化管理。

第9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构建;统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两次重大的创新,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深刻阐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准确理解二者的科学内涵,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其提升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它包括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条件等丰富内容。同志在“6.25”讲话中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总结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界定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来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

(1)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和目标。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坚持全面发展,追求和谐共生,即通过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和共同发展,要求一定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共生发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及时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其次强调坚持协调发展,追求和谐优化,即要求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所以说,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要体现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制度变革等具体目标,但归根到底都是着眼于全体人民幸福的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稳定有序、安定团结。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价值诉求。

(2)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人际关系层面的和谐;②利益群体和阶层关系层面的和谐;③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面的和谐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和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是推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和统筹兼顾。

而要实现公正、有序、可持续、协调发展,以史为鉴,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对整个小康社会建设的指针作用。⑴科学发展观扬弃和超越了那种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又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发展标准”等重大关系全局的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与目标,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和前提。②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它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明确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着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统筹兼顾、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谐,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③它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与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必须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④它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要求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兼顾各方利益和需求,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10篇

科学的发展观是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近年来特别是去年非典危机的经验教训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和自然规律与时俱进的认识和把握,也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当前全党全国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hn6年,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需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准确把握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更快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准。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准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联系到自身,我们应做到三点:

首先,必须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不能只顾当前,牺牲长远,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局部要服从全局,全局要照顾局部,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准。

第三,必须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推进。结合我县就业工作,当前我县劳动力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是扩大就业。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广开就业门路,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从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11篇

观作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三)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

这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全面发展就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经济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条件;社会发展既包括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正义、司法公正、市场公平等,又包括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知识文化教育、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本领、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塑造等。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面向21世纪的发展,不是单一目标的发展,而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

这就是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协调 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人均公共

产品的占有趋于合理,享有的公共权益趋于均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充分有效发挥;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便利;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和享受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地区之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地区之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互动。

(五)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这也是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

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统筹兼顾工作。统筹就是兼顾,实质是协调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方面各领域各地区的各种重大关系。“统筹”的主体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历史变革。统筹是对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总体工作布置的要求,而不是把什么都“统”起来,不是要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不该干预的事情。统筹兼顾,首先是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兼顾,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兼顾,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向再就业工程、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保护倾斜。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出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强调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强调人口增加、生产扩大、消费升级都要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当代人发展要泽被子孙,建立长效机制。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不搞单一的发展模式。

二、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正确看待GDP不能把发展与增长混同起来。“发展”包括了“增长”,发展要以增长为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增长”并不能代表“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公平等更为广泛的方面。有人认为,应当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提出发展=经济增长 社会变革的观点。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只有明显的量的增加,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科技等明显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不平等、政治动荡。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看待GDP。GDP是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在正常情况下,GDP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GDP又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虑GDP的增速和趋势等因素,决定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因此,GDP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对它的重要作用必须加以肯定。但是,以GDP作为重要综合性经济指标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主要是难以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结构,难以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合理性和社会公正性,不能反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情况。因此,如果单纯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就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其质量、结构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上述问题相联系,我们必须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反对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理由,忽视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和否定经济增长作用的倾向;又要反对用经济增长取代其他社会目标发展和实现的倾向。

(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三高”必然是低效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稳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和产品质量。加快企业的改革改造,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社会环境。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三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保护环境。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节约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以机制转换为动力,加快体制创新。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格,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三)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循环模式,努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新型生产方法,其实质是一种物耗和能耗量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清洁生产,将来还会进一步发展。发展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是一种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减量化是在生产投入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再使用是指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可循环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排放无害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而传统工业经济则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必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们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日程。为此,一要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利用一定的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工艺、技术和产品。二是尽快研究制定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的、与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制定并实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大力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四是加强取水用水的定额管理,抓好废水资源化利用,搞好高耗水工业和水资源紧缺地区的水资源节约和代替工业。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第12篇

这些问题虽然唐山财政以自己的行动给出了我们一些答案,但他们和许多地方财政一样,依旧存在着疑问。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专家,希望他们提出一些可操作性思路。参与此次讨论的专家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尚希;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许正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梁本凡。

《新理财》:“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来好几年了,那么财政究竟该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

许正中:中国的改革到了非常重要的节点。从政府支出上来说,就是要建立公民普遍服务体系,让人能够充分流动,让人能够自由生活,让人能够自由发展。

现在财政政策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政策的马赛克”。即政策多变性。简单来讲,如果发展的路径是科学的、方法也是科学的、结果是可持续性的,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其基础是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与社会的发展又是统筹的。具体到财政方面,应当至少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前提下,与当地的发展融合,与当地民生融合。这是一个难题,但也是财政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刘尚希:财政的科学发展,必须以人民为基础。上学贵、上学难以及看病贵、看病难,一方面反映出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在公共消费上做得很不够。民生,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经提出,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民生财政也应运而生。关注民生的财政,才是科学发展的财政。

梁本凡:关注长期的稳定持续发展,才能谈得上是科学发展。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是在压榨完一个税源的所有价值后才考虑转型或者开发下一种税源,城市应该未雨绸缪,在旧的税源枯竭前,计划培养新产业。而财政就应当在这种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这才能谈得上是财政的科学发展。

《新理财》: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形之手”,如何发力?

许正中:在辅助当地政府的政策方面,财税政策有很多发力点。首先是对传统产业升级,运用财政手段去推动它。第二,将来的竞争将是区域经济的竞争。财政就要建立“MOP”(多元开放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技术、技能、创意、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等等机制。这里面,产业一定要和金融高度的结合。其次,还要发挥税收政策和政府采购的优势。

第三,财税政策的发力点要着重放在产业融合和人才的聚集方面,使城市有较为长远的发展空间。

梁本凡:我想除了对政府的政策支持外,最重要是财政要打造地方城市的创新活力。我们主要说像唐山一样的资源型和重工业型城市,至少财政可以做到两点:

第一,发展替代产业。原来因资源而起的工业,随着资源的耗尽,工厂生产戛然而止,大量设备成为摆设,造成极大损失,所以要把设备盘活。对财政来说是循环经济的建设,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城市整体建设的一个好的着眼点。

第二,发展新型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让资源型企业对资源不再依赖。调整资源型城市的单一结构,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

《新理财》:加大财政在民生发面的投入成为必然趋势,但如何避免“民生财政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误区?

刘尚希:我认为,扩大所谓的民生支出,并不意味着是民生财政。只有当所有的财政支出,最终都有利于改善和保障民生,最终有利于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时,才算是民生财政。所以唐山的十二年免费教育显然是个好例子。在财政支出构成上去划分哪些是民生支出,哪些不是民生支出,那无异于说,财政支出一部分是以人为本,一部分不是以人为本。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不是以人为本的那部分支出应当取消。因此,从逻辑上看,确定“民生支出”的比例,实质上否定了民生财政,等于承认财政在民生这个根本问题上阳奉阴违,民众岂能不质疑?

回来解释一下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个本就是民生,就是人自身的发展。民生财政,也就是说作为国之公器,财政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民生上来。不言而喻,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是从理念到决策、从目标到手段、从制度到管理的全面转变,只有转变到位了,才能算是搞“民生财政”。否则,无论支出结构怎么调整,哪怕所谓的“民生支出”比例达到100%,也不是民生财政。

《新理财》:近几年国家级经济区纷纷设立很受关注,比如曹妃甸国家战略区,如何利用好“政策红利”,树立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许正中:中国所有的成功在于先行试点。从财税政策上来看,这些国家经济区,在实行上述我提到的“MOP”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政府采购,在中国,政府具有很强的资源配置能力,政府采购在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税收政策作为调控手段确实很灵敏,但是现在税收政策和产业结合地越来越多,和区域结合地越来越少。

梁本凡:其实这是一个区域发展成本的问题。一些地方财政不愿意把大批的资金投入到开发新区去,理由是大量的企业搬迁会减少财政当年的收入。某一届政府为了当届的财政收入而阻止大财源搬迁,其实财源还是本地的,只不过影响它当年的收入而已。那么当地财政就要做好辅政的工作,一个地方政府是否有远见,和一个地方财政的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

《新理财》:以上的问题落实到财政身上,财政自身的改革也很重要。甚至于具体到唐山,应当如何从科学发展上“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