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时间:2023-06-04 10:49:09

技术创新

第1篇

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引用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来源。熊彼特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创新属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范畴,创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

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 Altshuler),这个复合型天才在1946通过提炼成千上万个优秀发明专利,从中得出一套创新方法―TRIZ。他指出,任何发明创新都是为了解决矛盾冲突;技术系统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发展进化。

创造发明与创新的区别在于,创新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因此,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为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其创新也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理解创新的目的并不难,但探讨创新与创造发明的区别更具有指导意义。如何理解创新的内在?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到复杂机电装备,从微积分到图像分析处理技术,从分子原子学到纳米制造等等,产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新产品几乎不可能在剥离技术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仅仅停留在让世人知道某项技术可以实现人们的愿望需求,那么此类活动即使包含再多的技术、再复杂的重组要素也不是创新活动,而只属于发明创造,是研究人员的个人喜好。因此,创新活动的另一个基本动作就是开发设计产品―只有商业化的产品才能带来收益,才算是完整的创新活动。

将技术、生产要素与用户需求相结合就是产品创新―产品是技术的载体,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表现和验证形式。总而言之,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品开发,而创新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方面。

由于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在很多方面颇为相似,所以它们往往会被混淆或被错误地对待。这会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重要决策,给企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公司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术在农耕时代甚至更早时期就已经存在,只不过那时不被称作技术而是技艺、手艺,且大多掌握在能工巧匠手里。这些能工巧匠生产出来的东西也非产品,因为那时候不存在社会化大生产。虽然手工制品的一致性较差,却蕴含着科学技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会懵懂地利用自然现象或资源进行原始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诸多生产要素在缓慢无序的、反复偶然地进行重组。产品是在工业革命到来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而出现的。而技术是随着科学探索、实验研究与社会化大生产而来的。文艺复兴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大发展,人们系统化地建立起了各类学科,尝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个体进行科学解释。这些学科也为服务于产品的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决定创新的生产要素开始有目的、有顺序地组合,人类在不经意中走进了技术创新的田园。

技术创新导致生产要素不断重组和累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令用户目不暇接。

那么技术创新必然导致产品创新吗?如果这一命题成立,那么在逻辑上两者可统称为技术创新。然而,产品,尤其是创新产品,是通过复杂的产品研发才得以实现的,并且存在很大的风险。根据美国管理协会对部分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在美国,企业50%以上的新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产品研发的成功率仅有10%左右。而国内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率更低,普遍在10%以下。

影响产品创新的因素很多,其中技术因素尤为重要。成功的技术创新是产品研发、产品创新的前提和关键,但技术创新却不是影响产品创新的唯一因素。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能快速获取产品及产品涉及的技术信息。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度却在逐渐降低。由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不得不快速创新以留住用户。用户需求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地相互影响,它们在使产品种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用户产生了选择困惑。人们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狂轰滥炸”之下,一改过去对技术突破的崇拜、欣赏态度,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甚至毫不知足。但苹果、阿里巴巴等非技术型超级企业却用新产品、新技术一次次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人们仿佛又找回了久违的崇拜感,欣然追逐着创新。正如任正非所说,“人类需要的不是颠覆,人类需要的是技术高质量的继承与发展”。

以客户需求为基础,技术创新即可实现产品创新,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就是将用户的体验做到极致才获得成功的。尽管如此,苹果也不能抹杀早于其产品创新的技术创新,只是苹果没有亲自做而已。尽管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发达的地步,但依然不能说在人类的科技货架上供给已经足够。实际上,客户需求与技术创新依然存在冲突、矛盾―企业无法依照用户需求选配技术,生产产品。如今,随着技术储备相对过剩,已经不是技术支配产品的时代了,而是用户需求。《任正非管理日志》就明确了用户需求的重要性:“华为的观点是,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是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明确将技术导向战略转为客户需求导向战略。”

第2篇

我国的艺术瑰宝多不胜数,杂技技术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超绝的艺术技巧,使得杂技艺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传统艺术都面临这一个抉择。对于杂技艺术而言,创新是保证杂技艺术青春活力的最好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杂技艺术,并探究了杂技艺术的创新问题。

杂技是我国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艺术生命力十分顽强。改革开放以来,杂技艺术跟本文由收集整理随时代的发展,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几年来,杂技艺术向着创新的路子发展。所谓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现代元素,使之能够更好地贴近人们的生活。最近这些年,我国的杂技艺术在国际杂技比赛中揽获得各种大奖,每一个节目都是集合无数人力的心血之作,让观众叹为观止。这也充分说明我国的杂技艺术家们在重新中取得的艺术成就。杂技技巧越来越精华,艺术品位也越来越高尚,我国的杂技艺术正焕发着无穷的青春活力。杂技艺术是我国古老的一门肢体表演节目,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素材,对于社会、经济、人文科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杂技艺术不断吸取各种精华,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技艺完善、表现丰富的传统艺术。我国的杂技艺术主要包括平衡、魔术、健身、翻腾与抛接等种类,其中每一种都有一个传统将之淋漓表现,现在我们看到的杂技表演一般都是其中几种的结合。

对于杂技艺术的继承,就是将历史积累完善的技能与表演节目发扬光大,而创新,就是在传统上做出改变,以便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和观众的审美观。杂技艺术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其所传达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也体现了一种思想。所以,杂技艺术的创新不仅仅包括艺术形式的创新,还有艺术观念与艺术思想的创新。杂技艺术一种以技术为核心的综合艺术,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演员的形体语言与各种高难度动作。所以,杂技艺术的创新不仅要创造难度高、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技巧动作,还要对杂技的艺术观念、艺术思想、灯光、舞台、音乐等众多因素结合起来,用现代思想与科技对杂技艺术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将绚丽彩的杂技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杂技的创新可以分为三大层面。

艺术观念的创新:艺术观念就是艺术思想,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观念对于人的行为具有重大作用,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正确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而杂技艺术的创新,也建立在艺术观念的创新之上,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强化创新意识。杂技作为一种集技巧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复杂的、特殊的艺术活动,必须通过创新为之不断注入活力,缺少了创新,艺术就失去了生命力。每一个杂技从事者和杂技艺术家都应当拥有创新的艺术观念,不能局限在陈旧的思维中,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敢于突破,超越前人、超越自己。其实不仅仅是杂技艺术,每一项艺术都是这样,就如美学家彭吉象先生所说:“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与创新。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

运用创造思维。创新意识,要以具体运用创新思维为智力支持与有效保证。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指那些创造了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创造思维具有强大的力量,并且具有灵活、开放、有效许多特征,它能够打破传统观念和规矩的约束,另辟途径,用特殊的方法解决问题。影响创造思维的因素有两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洞察力的敏锐程度、想象力是否丰富与知识的掌握范围;非智力因素则包括动机的正确性、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因素。

思想内容的创新:思想的创新,是杂技艺术创新的首要体现。其

主要包括杂技节目的主体、形象、题材与形象等等。我国在思想创新方面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许多优秀的杂技节目由此诞生。比如曾经获得众口好评的杂技剧《花木兰》,以杂技的手法成功塑造了花木兰的形象,是思想内容创新的典范。再比如更早的《快乐炊事员》,通过杂技的技巧将劳动的快乐与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很好的表现出来,也是思想内容创新下的艺术精品。

第3篇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成都高新区”)是以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精密机械、通信、光电显示为主导产业的集群。在中国55个国家高新区中,知识创造与孕育创新能力、产业化与规模经济能力排名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排名第二。自从波特1990年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集群就在国家竞争优势与格局的形成与技术转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随着时间转移,地域集群如何影响该地区企业的创新和成功是组织科学中需充分研究的课题[2]。为了分析在传统的严格管制和区域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作者考察了成都高新区的起源与发展,研究其在促进技术转让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这有助于理解企业高层决策是如何影响其他公司在该地区的行为,国际战略和企业家精神的竞争优势是否可使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由于科学园区往往会导致快速增长、行业内企业的地理聚集,因此正越来越多地被用来促进技术转移与区域发展。

2理论背景

2.1集群: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是由地理上接近,在某特定领域的业务上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公司和相关机构构成。作为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参与人员竞争力[3]。然而20世纪后期的技术和社会变化已对组织形式和特点产生了深刻影响,市场和层次之间的分界线变得模糊不清,建立在区域网络基础上的工业系统成为构成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因素[3]。一个地区的工业系统具有三个维度:本地机构和文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工业结构突出了社会分工,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之间联系的程度与性质决定了产业集群的优势。拥有发达工业系统的集群更加灵活,比那些实验和学习仅限于个别企业的有更强的技术活力[3]。得益于集群中的互补性,集群内企业容易获得专门的投入、员工、信息、机构和公共产品。生产力与创新是集群互补性提升后的结果。集群企业之间的联系不需要企业牺牲灵活性来换取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低进入门槛促成了新企业的产生,通过创业和高增长潜力进一步增加了集群的优势[4]。类似于企业竞争优势,集群优势意味着集群更有生产力,比别人更创新。Porter(1998)解释了集群与生产力、集群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集群和新业务的形成[4],假设集群是同质性的,则公司的汇聚导致了高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如硅谷这样的集群成为促进技术转移和吸引创新集群的重心。

2.2集群形成背后的动力集群、技术转移和创新依赖于创新过程中各个阶段所提供的知识的不同来源。创新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设备投入,包括公司相关制造产业、大学R&D集中度、工业R&D集中度和商业服务提供者集中度所构成的网络[8]。一旦企业的技术不确定性、制度压力相似,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会鼓励企业采用模仿知名企业等模仿整合模式[5]。当面临不确定性时,企业为了节约搜寻成本,会去模仿其他组织的行动[6]。由于集群往往与先进技术、快速增长行业、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相联系,所以高水平的相互关联很可能会使得企业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而采取模仿行为[2]。集群是个聚类过程,组织模式本身对其他组织的作用往往受到高技术产业环境不确定性和剧烈动荡的影响[2]。当两个企业聚集到一个地方时,竞争双方更注重对方的行动和战略信息。为此,竞争对手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展正式和非正式关系。集群也是企业集体努力,控制生产者生产的结果。需求方面,企业集群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供应方面,企业集群可以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取信息和劳动力,公司可以建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关系,以利用互补优势。

3产业集群:成都高新区的案例

3.1成都高新区的先决条件科技园的资源主要是围绕如下几个特征来配置的:与大学或其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正式的业务联系;知识型企业与其他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将技术和业务技能转移到组织现场中的管理功能[7]。这些带来了在集中网络空间的中小企业集群,它们常常利用柔性生产技术,其特点是与本地企业具有广泛联系[8]。当然,并非所有相似或者相关产业的小企业的空间集聚就构成科技园,其必须具有一个有效运作的企业网络[12]。其实一个集群在产生之前是很难识别其是否出现的,先决条件导致研究人员去研究促进产业集群出现的区位因素:军事基地、研究型大学、科技园区、国际机场、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娱乐设施[9]。例如,先决的区位因素至少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半导体产业会在美国硅谷发展起来,斯坦福大学为技术工业园提供了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该地区已经存在了一些电子公司,旧金山湾还有大批军事和航空航天设备的潜在客户。类似情况也存在于成都高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经济格局。在之前停滞的经济中酝酿了巨大能量和动荡,这有利于企业活动产生。不同于前苏联大棒式改革,中国采用了循序渐进和步步为营的改革方案。这些外部变化带来了更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与合作[10]以及企业家精神的诞生和兴起,更灵活、自负盈亏、以技术为基础的公司的增长。成都高新区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成都高新区主要分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分别位于成都南郊和西郊。成都南郊和西郊一带以其研究和教育机构密集程度被誉为四川地区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智力集中区。虽然中国对该地区自“一五”和“三线”时期开始已进行了多年投入,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政府才认识到科技知识的商业价值。在那之前,科技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与产业相独立的,由于对专业人才进行严格限制,研究人员也缺乏将研究成果商业化的动力。伴随着改革开放,创新氛围开始涌现,政策试图通过建立市场化的机制来重新组织现有研究制度,如政府大量削减中科院下属研究机构的研发经费,鼓励中科院自筹经费和市场导向的投资。中央政府还设立项目,如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直接支持成都地区某些科学研发,这也引发了科技创业的热潮。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的重新布局及新方案和项目形成了高技术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鼓励了国有科研机构成立密集的、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来挖掘其创新潜力。

3.2成都高新区的诞生和发展企业集群有时候起源于一个快速成长并取得成功的新创公司[11]。在北京中关村的示范效应下,一些人开始扮演冒险者,如1992年11月成立的成都倍特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批准的,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第一家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股份制试点企业。这是在美国硅谷成功例子基础上,得到技术转移和扩散的中国化模式。然而,这个模式在头两年面临着相当大的、深深植根于传统指令性经济的质疑。这种情况到1993年开始转变,并在随后发展成为一种带来高新区建设与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支撑为主的转化的重要经验。企业有加强合法性、避免新责任的动机[12]。加强合法性的一个主要方法是取得政府机构的支持,这在中国转型经济中尤为重要[13]。成都高新区诞生和成长背后的有形之手是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作为监管机构,管委会处理诸如许可证、税务、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就业及高新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事务。在企业增值服务方面,建立了专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创新投资公司等专业服务团队,帮助解决发展困难和问题。在创新创业服务方面,不仅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园,还配套了创业辅导、风险投资等服务措施,尤其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的“梯形融资”体系在全国范围产生了示范作用。另外,还特别重视培育本土的大企业、大集团,每年锁定一批重点企业,在市场开拓、上市融资、政策扶持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内培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同时还监督企业,确保它们遵纪守法。作为奖励,管委会会给表现良好的企业颁发证书,这个证书是企业申请国家科技贷款的先决条件。如果公司的业绩不佳,不仅会从高科技企业名单中除名,还会丧失诸多优惠待遇[13]。

4成都高新区的成长路径

4.1成都高新区的技术转移和创新一旦网络集群通过自发分拆或位置因素得以初步建立,则其他新创业公司会继续寻找附近的竞争对手。如果第一家进入企业取得成功,其供应商、技术工人、投资者等变得可用,会降低后续企业进入成本,使该地区更具吸引力[9]。成都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的典范之一[13]。该地区在历史上已因高密度、高质量的研究人才及大量发明和专利存量而著名。但技术优势并未商业化以创造财富,直至科学园出现。在政府鼓励技术引进而不是销售进口和零件组装的战略推动与网络经济效益的拉动下,自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以来,中国形成了许多类似的高科技创业企业集群,成都亦是如此。这些科技园已经成为中国孕育大量高科技产品的温床。

4.2成都高新区的创业文化临近性、资源共享以及新兴集群有助于提升创新环境。集群可以利用当地力量推动本地企业行为[4]。大量分化或新建企业的创业精神可以推动企业创新和文化发展。此外,由劳动力资源、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组成的网络会刺激创造力和思想交流[3]。竞争者、供应商及其他相关业务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交流会泄漏竞争对手的信息和创新实践[3],促进集群内企业竞争信息的发展与完善[2]。成都高新区的大多数高科技企业已经接受了政府主张的“四原则”,即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负盈亏、自作和自我承担损失责任。对此,企业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给予回应,国有科研院所和企业里的研究人员与科学家已被卷进到市场竞争当中。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就是一个成功例子,其转制而来的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ASIT)是中国软件行业50强之一。在行政职务、管理和人才方面均实行市场化运作,其支付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设备、技术和人才使用费,并用部分利润为研究所发展提供支撑[13]。同样,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也成立了几十家高科技企业。创业领导者的存在是科技园区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在成都高新区中,从国有企业中分化出来的企业以及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孵化出来的创业企业担任了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

4.3成都高新区的战略概要成都高新区中企业的一个主要战略是专业化和差异化。其大部分制造企业都缺乏持续的、专门化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变化配置,小批量生产专业产品。成功的企业家则是那些选择了与他们的上级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相关的细分市场的战略。更重要的是,即使对细分市场,进入也是不公平的。原因在于中国不同部委控制下的大多数工业部门中的刚性、垂直的国有企业体制,各部委强大的行业控制力所形成的壁垒是很难进入的。但也有诸如生物医药、计算机软件、新材料等少数例外。这种模棱两可的区域边界给了企业家采用边界模糊战略的巨大机会。其主导逻辑就是政策未明确禁止的事就是可以做的事[14]。另一个关键战略在于该地区已经网络化了。企业和其流通区域内的供应商共享资源与知识,并成为包含所有成员公共利益的社区的一部分。在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竞争对手之间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4]。它们分享在大学、熟练人力资源、高素质供应商网络以及风险资本池等方面的关系[2]。这些相互关系的延伸促进了集群的形成,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集群的存在性[3]。华人社会交往被广泛认为是由非正式的人际关系所组成的[13]。成都高新区中,企业家们一直试图将个人之间的非正式人际网络转化为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间关系。由于成都高新区中两个企业之间主要存在信息共享和投入产出交易两类联系,因此,信息交流主要靠如下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定期的高新区调研信息网络,有超过5种调研信息提供区内不同类型产品的目录,主要是为了支持上级部门和党工委管委会以及区内外各企业及时掌握情况。二是非盈利组织和活动,它们分别存在于不同时期,解决不同的问题,例如有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改革政策,谋求小企业信用担保或新创企业投融资处理办法的投资说明会;有为了弥补企业资本运作不熟悉的局限,加快全区企业改制上市进程的上市培训会。这些沟通方式加强了企业与其不同上级政府部门下属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与不同类型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显著地促进了合作创新。

5成都高新区可能面临的挑战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成都高新区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显示出结构转型特点中衰老的迹象。判断方法是对比不同时间点高新区内企业的组成。成长初期的特点是橄榄状结构,如图2。长远发展中一定要尽量避免出现北京中关村那种集聚经济正在被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少数几个玩家的市场结构所占据,使得模仿和聚类的竞争压力减少,最初高度创新的公司竞争策略已经失去了势头,其他公司更多表现为对大公司的依附而非竞争。这种限制竞争的视角会产生“盲点”,限制公司的创新潜力,影响其绩效[2]。随着集群进一步发展,规模过大,交通拥堵,集群饱和可能会慢慢切断集群经济的优势[2]。随着生活费用、房地产价格和技术人员工资的持续上涨,可能会出现集聚但不经济的情况。当前中关村科技园中,企业被无差别的竞争搞得不堪重负,多样性的优势正在减弱[14],集群所需的技术和财政资源正在降低,创新动力也在下降。这些变化最终使其他地区更具吸引力。当制造业出现过大规模时,集群经济可能就会受到破坏,规模经济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集群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5.1阶段过渡与结构会改变对成都高新区而言,二次创业阶段的特点是产生更多创新和推动新一轮增长的能力不足。与早期阶段的发展经验相比,要尽量避免发生如下变化[14]。(1)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减弱。随着经济发展,启动成本、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都会显著增加,导致有些大公司开始投资房地产,控制住巨额的商业和工业财产。同时,高新区土地价格的迅速上升也对新公司成立形成了限制。随着经营成本上升及知识产权保护缺失,企业很可能会变得不那么积极地投资于研发,而更喜欢追逐短期利益,导致相关行业垂直分离,使得越来越多公司不看创新和核心技术,只看股票上涨,并容易落入多元化陷阱。(2)高新区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成都高新区目前的社会结构是扁平和简单的,这非常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发展,使该地区成为有抱负的企业家创业的天堂。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资源会集中到已完成初始资本积累,并取得了较大经济实力的大企业,留给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机会所剩不多。橄榄状结构代表了更有利的营商环境。而金字塔型结构则是大企业和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控制了关键的资源和政治联系。这种体制结构是不稳定的,抑制了中小企业发展,限制其向上流动,切断了集群的可持续增长。(3)区内主导的创业文化衰落。如果大学的发明难以获得适当回报,带来新资源和创新的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里的智力资本慢慢会被受保护群体与特殊利益的政治网络结构所取代,主要的研究机构就会成为旁观者,而非创新和技术转让的领导人,高新区与高校学术机构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深。出现只有很少R&D创新活动、很少新初创企业、新进入者和先进入者之间很少联系、很少的自我成长的局面。这会是企业持续自主创新的一个明显缺陷。如果区内大量企业把业务重心转向贸易,则高新区会堕落成一个电子产品交易市场。

5.2成都高新区的推动因素与转型地理分化可能会削弱强大本地网络的形成[14]。从历史来看,高科技企业中研发中心的设立是临近于总部的,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后,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迁入成都高新区。截至2007年底,园内有外商投资企业700余家,园内主导产业产值已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7%。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这种分散主要与土地需求和产业关联直接有关。统计显示,成都高新区只有不到30%的产品正在进入其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有些产品和工艺已经标准化,随时可以转移到其他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地点。第二,虽然当前成都高新区的办公室/店铺租金相比于成都其他地区要高15%左右,但相比于北京中关村地区每平米6000元人民币/800美元左右的价格而言,仍非常便宜,增长速度也较缓慢。所以,目前成都高新区还处于大量企业不断移入园区的阶段,但以后很可能会出现如北京中关村内因为租金等商业成本过高,造成园内企业不断移出的现象。虽然成都地处中国内陆,离北京、上海等政治、经济中心较远,但当地政府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即使是国有企业,在处理外汇流入、生产决定等方面都需要与其合作。因此,包括联想、英特尔等在内的企业已经占据了成都高新区顶层,使得高科技企业可以避免刚性的旧体制约束。当然,在这些新趋势出现前,仍有更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将国外或国内东南沿海地区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区域总部转移到成都,尚无一家企业从园中撤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家需要在成都高新区发掘新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在中国建立合适的社会网络极其耗时与昂贵,但不可或缺。网络一旦建立了,企业家是不太愿意放弃的。这会促进高新区内企业领导、风险投资机制、技术转让等的重新定位,以帮助大学和科研院取得适当回报,建立有利于中小创业公司,而不是大公司与垄断力量的要素市场。许多高科技公司被迫专注于其他业务,如房地产开发或进口产品的销售。很多小公司宁愿获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不愿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减少了对部分企业继续R&D投资的激励。长期下去,公共和私人利益可能均会受到损害。

第4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内在动因;外部动因

中图分类号:G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09-01

1 内在动因

1.1 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对创新需求有重要影响,企业目标与创新的本质特耦合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需求的强弱。由于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利润最大化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两种情况。追求短期利润的企业往往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的激情,此类企业一般不具备较强的创新动力。以中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则大刀阔斧,通过扩大投入不断改进甚至革新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获取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可见,追求中长期利润稳定增长的企业目标与技术创新的特性有着较好的藕合度,是产生技术创新要求的最佳企业目标。

1.2 企业家创新意识

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所引导的技术创新是主动的“我要创新”的行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领导力量。创新理论家熊彼特指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是持续创新的意识。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创新活动的最高决策者,必须具有真抓实干的品质和持续创新的精神。二是机会意识。对机会的敏锐感觉和把握是企业家的重要才能之一,是企业家实现创新的重要条件。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注重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为企业展开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1.3 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动因不仅取决于企业目标、企业家创新意识与创新本质的耦合程度,也取决于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本质的藕合程度。没有创新能力的创新要求只能是创新的幻想,具备创新能力的创新要求才具有现实性。现实生活中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只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现实基础,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效果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技术创新能力应当包括创新决策能力,创新技术能力,信息能力和资金能力四个方面,具备优秀创新能力的企业的不断追求先进精神和持续创新的欲望推动着创新的不断深入。

1.4 企业内部制度因素

内部制度因素主要指企业内部是否存在有利于创新的正式制度规章及非正式制度安排,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激励安排、企业文化等。对于企业治理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杨建君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选择,企业家的技术创新选择行为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结构属性。企业的治理结构与企业的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在市场控制治理结构下,企业倾向于产品创新选择,在组织控制治理结构下,企业倾向于过程创新选择。内部激励方法是企业推动创新的另一种方法,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激励,调动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使员工真正感受到创新的收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愉悦,反之,对创新激励不足,或者是不重视创新激励的企业,其创新水平和动力就会明显不足。

2 外部动因

2.1 科学技术发展

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投入为特点的技术经济活动,新技术既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发展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一个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在其宏观动力和内在运动规律的共同作用下,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不断应用于生产,成为推动生产基础变革的强大动力。熊彼特认为,“发明推动”是产品创新的动力起源,正是技术发明的出现,激发了企业家力图通过其商业应用而获得超额利润的冒险渴望,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2.2 政府行为作用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土壤,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刺激与约束力量。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正向刺激促使企业产生获取超额利润的预期,逆向刺激则危及企业的生存。正向拉力和逆向迫力与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结合,是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基本动力。虽然市场机制直接推动了创新,但其在某些领域的“失灵”使得政府调控成为必需。

一般来说,政府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主要

体现在宏观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按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差异可以分为动力型、引导型和保护型三类。

从表1中可以看出,动力型政策对创新的激励作用最大。而在动力型政策的各项具体政策之中,其激励程度又有所不同。企业接受优惠贷款的政策方式效果最好,其次为重奖、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和减免税。

2.3 市场竞争

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动力,而市场竞争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助燃剂。市场需求引发企业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技术创新,使创新成为可能。市场竞争则促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进行更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

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首先,竞争迫使企业快速收集情报资料,准确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为技术开发作好前期准备。通过情报资料收集,企业更好地确定技术开发的方向、任务和要求。

其次,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开发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产品,以最大化地迎合市场需求。

再次,竞争能改变观念,增长技术开发者的才干。无情的市场竞争促使市场参与者树立起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同时,又推动企业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加人才储备,为企业进行更有效的技术创新提供智力保证。

2.4 市场需求推动

市场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最终场所,而市场需求则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起点。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地变化,当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一定规模时,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和收人水平,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并引导企业以此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拉动和激励。

整个技术创新可以分为技术发明(技术早期开发)、技术革新(技术的局部改良和发明的工业化应用)和技术推广(技术成果的扩散和转移)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牵引作用在三个环节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首先,技术发明阶段,市场需求为把科学发明由科学原理转换成技术原理以及为技术创新课题的提出和形成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技术目的。其次,技术革新阶段,市场需求为技术发明的完善化和工业化应用提供适用性的前进路标。再次,技术推广阶段,市场需求为新技术从一个应用领域向其他应用领域的扩散、移植和综合提供新的社会前景,为整个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市场需求休系的形成、演化和变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飞绒,龚建立.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J].软科学,2001,(15).

第5篇

【关键词】港口科技创新;绿色技术;创新;节能;思路

引言

绿色技术创新也称之为生态技术创新,它属于技术创新中的一种。绿色技术创新一般将环境保护作为目标,它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想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对以往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目前,绿色技术已成为当今发展的潮流,它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技术创新已经普遍运用于港口建设当中,它是我国港口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绿色技术创新需要科学的统筹规划及实施,对于港口企业来讲,可以在很多地方运用绿色技术创新,例如港口功能布局的优化、港口专业化的建设、港口装卸工艺的改革以及港口作业高能耗的减少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运用绿色科技创新,对码头各方面进行优化改造。

1张家口港口原有功能布局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张家港港口始建于1968年,它所承担的主要货种有件杂货和散货,件杂货和散货分别有两个不同的装卸公司承担,张家口港口建设投入使用40多年来,随着港口规模的日益扩大,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不断攀升,港口原有的功能布局已经很难满足使用要求,其工艺布局上存在着很多问题,现对其功能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1港口工艺布局错位,排放量大

由于张家港港口每天的散货进港量巨大,原有的散货码头不能满足要求,以至于常常出现在件杂货码头接卸散货的现象,使得水平运输车辆的大量介入,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排放量急剧升高,能耗大幅度增加。

1.2港口布局混乱,货物交叉污染现象严重

张家港港口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没有考虑目前货种繁多的情况,因此在港口的作业布局上,没有划分明显的货种作业区域,致使港口布局给人的感觉非常混乱,货物交叉污染现象严重。

1.3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港口货物堆存区距离周边居民的生活区较近,给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2港口的绿色改造

2.1空气源热泵及余冷、余热回收系统改造

张家口港务集团公共浴室内大概每天有一千多人淋浴,该浴室每天定时开放,据不完全统计,该浴场每天需要100余吨的热水,这些热水都采用燃煤锅炉加热的方式,由于燃煤锅炉加热方式的运行成本较高,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鉴于这种情况,现对浴室进行绿色改造,采用全新的空气源热泵取代原有的燃煤锅炉加热方式。和传统加热方式相比,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以空气作为热源,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而且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

(2)具备冷气回收装置,当为夏季时,可以将制热产生的冷气运用到办公室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空调的使用;

(3)具备洗浴水废热回收,采用洗浴废水热量回收系统,提高进水温度,降低制热能耗。

2.2大功率设备改造

2.2.1门机变频技术改造

门机作为港口装卸货物的主力设备,它在港口货物搬卸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门机是一类高能耗设备,一台门机的装机容量高达600KW。因此需要对门机进行变频节能技术改造。近年来,张家港港口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其30台门机的变频技术改造,通过变频技术改造后,门机在能耗上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据相关数据表明:经变频技术改造后,每台门机的节电率约为30-35%。

2.2.2皮带机节电器和流程软启动改造

通过在皮带机上安装一定数量的节电器,有效的降低皮带机的能耗。据不完全统计,皮带机安装节电器后,其节电率大概在15-25%,由此可见节电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张家港港口的皮带机上均安装了一定数量的节电器。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通过技术创新,在皮带机货物流程维护修理方面,采用模式启动代替传统的正式启动,相比正式启动模式,模式启动在不启动电动机的前提下,就能够对皮带机进行维护检修,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2.3采用船舶经济车速,降低船舶燃油消耗

第6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创新模式

1、引言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IT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更是成为了一个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命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提高企业产品中的技术含量,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早已确立,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巩固,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这对于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国外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技术型企业在技术、资金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而且缺乏核心的企业竞争力。根据对我国传统企业的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都是采取简单的仿造进行产品的研发,然而,这种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我国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2、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在针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其次是企业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的发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1)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技术创新不仅决定着企业技术发展的具体行为,同时对于企业的命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的贯彻企业的技术发展路线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当属日本企业,其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模式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在与欧美企业的竞争过程中,日本企业选择将技术创新的思路主要集中于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方面,即通常所说的技术融合的创新思路,其在对欧美技术产品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同时加入了本国的元素,使得其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这些技术创新思路都为日本企业的快速崛起起到了推动作用。以目前的智能手机研发为例,智能机的快速崛起和发展给手机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然而,在智能机的研发过程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那就是智能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十分快,而且对于外观和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技术创新的模式在智能机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对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研究发展,虽然我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巨大,但是其在整体性能和技术创新层面与国外大品牌还有着较大的差距,针对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还不够完善。因此,要想使得我国的智能机在整个国际化竞争中获取优势,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创新的模式建设,要加大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并且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好产品的技术发展路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获得长远发展。

(2)企业发展发作用于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需要对其他企业的率先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和借鉴,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的技术创新模式有所不同,导致了企业的研发侧重点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说,无论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选择哪一种创新模式,对其技术能力研发能力都有着很大程度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具有独立开发能力的企业更是如此,同时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持。在进行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合理评估,要根据企业的研发能力选择较为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模式对于企业的研发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企业研发能力判断不准确往往会导致企业选择错误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第二,要根据企业的资金能力进行选择。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高科技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然而这部分资金投入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此,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资金投入能力选择恰当的技术创新模式;第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发展进程对于技术创新同样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在小型企业中容易产生一些技术层面的新思路和构想,然而在一些大型的企业,由于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技术创新能力被无情剥夺,对于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3、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根据对我国目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发展,其技术创新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即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以及合作创新。

(1)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即企业进行率先的技术创新,在一种缺乏技术引导的情况下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其主要依靠的是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组织相关的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和研讨,并且最终完成技术成果的商业化生产的过程。自主创新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泄密风险,然而资金和技术实力是自主创新面临的重要难题,这主要是由于自主创新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企业具备进行自主创新的技术实力,还包括后期的拓展市场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门槛。

(2)模仿创新。模仿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与自主创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采取的是对自主创新技术成果进行技术跟踪和,然后企业通过引进整套的技术设备,并且在此基础上组织本企业内的相关技术人员技术进一步的技术创新,结合实际的需要进行技术的完善和再次创新。通常情况下,模仿创新对于中小型企业较为适合,这主要是由于其较低的技术创新危险和成本决定的,然而,模仿技术创新模式的一个很大弊端就是企业需要被动的接受技术先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目前模仿创新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许多大型的技术创新性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更好的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3)合作创新。合作创新主要是企业通过与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的方式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主要的经济学原理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采用合作创新的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实力,推动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采取合作创新的模式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和风险,而且还可以有效缩短企业技术创新的周期。

4、结束语

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好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各个方面的实力,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技术开发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永红.中小企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式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7年10月

[2]张世君.论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关系及技术创新模式[J].特区经济,2007年01月

第7篇

[关键词]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 F2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8-0019-08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是国家促进产业技术的行动纲领。一个国家基于特定时期的技术状况和市场环境,需要与其适应的产业技术政策。当下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更多地需要转向于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建构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保护和保障作用,提高我国整体的产业技术核心竞争力。本文即以我国已经出台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为依托,论述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产业技术联盟构建为研究对象,探讨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构建问题。

一、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与技术创新之关系:以《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为解构对象

产业化环境与制度的完善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有时尽管企业专利技术本身比较成熟,技术实力强,但受到实施转化的产业化环境的影响,导致转化受阻。例如,武汉全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拥有LCOS芯片和光机方面完整的知识产权以及整机批量生产能力,在该领域处于优势地位,但该技术在本地实施转化时一度受产业链不配套的影响。

产业技术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技术创新是在特定的产业中进行的,并且与相关产业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基础则是企业技术创新和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为此需要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机制,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重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整合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其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本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又受到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深刻影响。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能够通过科学、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和融造自主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有力地指导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企业技术创新与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两者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我国产业技术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落实市场需求与政策引导相结合、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原则,瞄准世界产业技术前沿,重点开发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设备和产品,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对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与具有巨大推广应用价值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实用技术;通过培育和创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和行业创新;通过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和扶植促进产业发展的技术联盟,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促使国家创新资源的整合和互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另外,从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技术体系的角度看,在产业技术政策指导的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还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发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替代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形成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6月联合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该政策对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对策作出了全面规范,有利于指导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该政策的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也将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根据该政策的规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开展企业的研发工作,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一是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为此,企业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形成尊尚创新的企业文化和知识产权意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特别是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同时,应注重培养企业的创新型人才,使其能够胜任企业创新活动。该政策要求的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包括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这一点确实非常重要,现实中我国很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成效不佳,就是因为其并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1]

二是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和基础性工作。在我国,目前从事技术开发的主体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角度来说,需要大力强化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才分布格局下,企业科技人才比例偏少,创新资源不够,更需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加大对技术开发的力度。同时,随着技术集成度的加大、复杂程度的提高以及基于我国现有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有限性,也非常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我国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之间建立产学研或者企业技术联盟之类的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实施突破和集成,形成自主开发产业技术的能力。此外,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方面,《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平台。这种服务平台不仅对扶持广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升其进行技术创新的水平、配套能力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技术水平非常重要,而且对大中型企业而言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是强化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从企业经济行为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也是一个获得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过程,特别是对于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和需要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核心技术研发来说,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多。而且,技术愈复杂,风险程度愈高。信贷支持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命脉。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一点同极端重要,因为中小企业尽管可能有实用的技术,但往往缺乏资金,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对中小企业金融创新模式就很重要。

四是促进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和我国产业技术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节能、环保、新能源开发、再生资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等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应予以重点支持。为此,在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实施中,也应当体现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关注相关技术的发展。

五是鼓励企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指南》的产业技术,引导企业通过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增强核心竞争力。《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指南》为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提供了蓝图和指引,为我国企业进行产业技术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指导。根据该指南,企业可以选择符合自身特点和产业技术发展需求的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六是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技术改造也是企业技术创新链中的重要内涵。技术改造可以使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高技术的使用效率,推进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企业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新技术运用于技术改造之中,可以整合自身技术力量和资源,加速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同时,企业技术改造也需要财政和金融的积极支持。为此,需要研究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财政金融政策,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强劲的金融支持。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提出,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的引导”。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涉及产业技术的法律法规是规范我国产业技术发展,使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步入正规和法制化轨道之所需。围绕产业技术的法律法规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以全面、系统地规范产业技术开发、运用和产业化运作行为。目前我国有《科学技术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涉及产业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等政策性规范,地方一级也有一些相应规范。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需要适时修改、完善现有规定。总体原则是,需要坚定不移地确定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法律法规保障和促进产业技术的健康发展。

二是制定和完善产业技术发展规划。产业技术发展规划与国家科技计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一脉相承,需要与其有机衔接。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需要以此为指导,本着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的原则,对重点行业应制定专门的产业技术发展规划,以提升重点产业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针对重点产业技术,需要通过纳入国家重大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等形式,着力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共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开发,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三是制定《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指南》。该指南应随着产业技术发展情况和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及时修订。通过该指南,指导各地方、行业、企业和研发机构的产业技术开发活动。在确定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和思路上,《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提出,“鼓励发展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战略性技术;积极发展关联性强、制约我国产业总体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通用性强、应用领域广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的共性技术。”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技术标准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在技术标准建设方面,要求加强对技术标准建设的指导和协调,着力于对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重点技术标准的建设,促进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向国内技术标准的转移,协调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和技术标准的关系,加强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在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的研制和确权方面,指出应适应产业技术发展需要明确不同时期需要掌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通过研制和创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产业机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依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其提出应努力提高我国知识产权执法水平与效率,建立一定的机制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促进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还提出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化技术发展阶段的特点,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力度给以合理定位并适时进行调整,以使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产业技术的创新、转移和扩散,创建自主品牌。当然,这一点还需要通过立法修改与完善的形式加以实现,而在当代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环境下知识产权立法确定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水平除了考虑本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以外,还深受我国参加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制约,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无论如何,在确定我国知识产权适当的保护水平和范围时,尽量考虑我国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需要是很必要的。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在“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强化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部分指出,要立足自主创新,发展产业技术。针对创新的三种基本形式,推动原始创新是建立创新体系和实现创新跨越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关键。集成创新有利于整合技术资源优势,在关键领域和重点领域实现技术的突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则是后发企业利用全球技术资源,赶超国外先进技术水平,促进国内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的重要途径,这在日本等国家有成功的经验。[2]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国家制定政策和制度加强指导和引导,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该政策提出的主要对策有:①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审批和核准中,将制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作为重要依据,以利于自主产业技术成果的研发、转化和产业化。②防止和规范盲目、重复引进问题,定期禁止引进和限制引进技术目录,禁止或限制进口高消耗、高污染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和装备。③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统筹和协调,包括:国家统一组织招标以满足国内很多企业需要引进的技术和装备,协调相关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④通过国家财税政策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资金投入积极给予支持,重点是对国家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及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科研仪器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确有必要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在鼓励企业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提出要支持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企业可以通过采用合资、合作、并购乃至直接投资的形式在境外设立技术研发机构,以组建研发联盟等多种形式利用海外优势的研发资源,提高技术水平。政府需要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引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内外企业之间,开展技术合作,鼓励和支持“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相互依托、互为促进的合作方式,重点突破国内紧缺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同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海外优秀科技人才来我国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提高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在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方面,该政策还提出鼓励国外的风险投资、咨询机构参与国内产业技术的研复发和产业化工作,提出应注重提高国际技术合作的质量和水平,除了鼓励企业企业引进具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产业技术外,强化合作渠道和措施,建构政府搭台、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充分合作的中外合作研发格局。

最后,《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对“健全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实施创新人才战略”提出了政策性措施。①健全技术市场和加强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市场是连接创新成果和产业化应用的信息平台和转化平台,对于实现产业技术创新、推进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健全技术市场方面,需要发挥政府对技术市场的引导、监督和管理的职能,构建行业自律、公平竞争与规范有序的技术市场环境。在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技术中介服务组织,规范技术中介服务行为,加强技术中介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培养具有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中介服务人才。②建立鼓励企业等单位和个人参与技术交易的机制,包括主动进入技术市场开展技术开发和服务活动,促进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③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与合理使用机制。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对战略高技术人才和转化高级技能人才与优秀企业家人才予以重点培养,通过产学研等形式共同培养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加强对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通过对技术骨干等实现期权、股权激励等形式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特别是以促进产业技术发展为核心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建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和氛围,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合理使用和制度创新。

从上述对《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产业政策与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上述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就具体内容可以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中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通过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保障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国家产业政策从宏观层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规范和指导。当然,上述《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规范仍需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去推动和落实。

二、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之基本策略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是近些年来国家促进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和机制。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即指出,“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和系统性,是实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与技术创新战略融合的理想模式。其基本的作用机制是,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在技术创新全过程中融入知识产权战略思维和策略,使技术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持高度的互动性,以知识产权战略指导技术创新性活动,最终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能力同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严重妨碍了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阻碍了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残余外,与我国科技体制与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尚未从根本上衔接有直接关系。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需要在科技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深入改革,逐步过渡到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上来。

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企业成功实现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方式之一。根据笔者调查现有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情况以及一些政策性规定,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以下是值得重视的内容和策略。

第一,探讨多种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形式,建构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企业可以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联合建立研究院、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形式构筑产学研创新基地和实体;通过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共建专利池等多种形式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对产业、行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和其他重要技术研发项目,在若干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企业可以场地、资金、设备和部分技术为要素,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位要素,通过合资、合作、联营、入股等多种形式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建设实体性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机制。

第二,创建和加强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实践证明,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是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构建与运行产学研成果转化平台,能够使产学研成果及时得到改进、完善,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例如,共性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可以带动企业的工程研究开发、信息交流、产品分析检测以及人才培养;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校科技园建设培植为产学研成果的中试和孵化基地。还如,建立大中型企业中试基地,采用试点和示范等形式,通过其与高校和科研所所的深度合作,在技术装备、技术工艺和系列新产品等方面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第三,政府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强对产学研的组织和引导,支持企业与地区科技计划项目嫁接,在企业提出研发课题基础上,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对地区重点产业和共性关键技术项目,政府委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产学研活动中的协调与合作,建立由科技、教育、金融、人力资源、经济等部门参与的产学研协调与合作机制。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时,适当向产学研项目倾斜,也有利于产学研技术创新活动。另外,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引导民间资金和风险投资,以入股、合资、合作等形式建立产学研科技成果孵化器,以联营、兼并、重组等形式发展孵化器。

第四,重视服务于产学研的科技服务和创新平台建设。在政府支持下,建立和完善科技基础平台,包括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研究院、科技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建立和完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为企业参与产学研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技术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有效模式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不同的市场经济主体,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在研究开发中共同投入,互利互惠,共担风险,建立联合研发机构,成立合作实体,共同进行研发活动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对参与联盟的企业和其他主体来说均具有独到的优势。具体地说,主要体现于:一是降低、分散创新的风险。创新是一种存在较大风险的探索性活动,特别是就原始创新而言,创新的难度更大、不确定性更强,技术开发失败的风险和创新成果进入商业化运作的风险均较大,在战略联盟的情况下则可以分散和降低这些风险。二是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创新资源,单个的创新机构的创新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在战略联盟内则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提高创新的效率。三是降低创新研究和创新成果运用的交易成本,获取创新知识外溢的效益。战略联盟可以以共享的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能,增加单个创新主体难以获得创新资源总量,从而降低创新资源的获取成本。同时,通过运用联盟内部的共享资源,在创新成果运用上也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以集群的形式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作为“联盟”,技术创新战略具有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由于战略联盟通常是在一定的产业环境下进行的,是在特定产业或产业间形成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要宗旨,我国近几年颁发的有关促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部门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就主要是从规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角度作出规定的。这方面主要有:《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国科发政[2009]648号)。此外,《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国科发政[2009]269号)等也涉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等问题。因此,以下关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探讨,也主要以上述规范为基础、从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角度加以分析。

不过,这里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企业技术创新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企业技术创新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纽带和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立足于企业技术创新,离开这一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失去基础和前提。同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过是以联盟的形式在产业环境下实施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技术创新同样需要在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引和指导下适时对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确权和科学管理,将及时将创新成果进入产业化轨道。另外,与企业单个的技术创新不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还涉及产业内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就未来创新成果归属和利益分配的约定、对创新成果的保密,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风险的分摊等问题,直接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具体言之,战略联盟上述优势的发挥,需要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战略融入技术创新联盟的每一个环节,其别重要的是战略联盟内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战略联盟建立时,先需要签订联盟协议,其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其重点内容。战略联盟协议至少应对知识产权问题做出如下规定:联盟内各方提供的知识产权的数量、类型和产权归属,利用知识产权的利益分配;合作研发成果的权利归属、风险负担与利益分配;战略联盟内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机构与人员;战略联盟内商业秘密尤其是核心技术的保密和风险防范;合作研发成果市场化的风险和利益分配等。以知识产权归属和收益为例,战略联盟在建立之初,参与联盟的各方需要提供一定的技术、资金以及人力资源,对其中知识产权在联盟中的使用权应作出约定。更重要的是,在联盟运转阶段,会产生大量智力创造性成果,需要事先根据联盟各方合作的方式、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情况约定创新成果的权利归属和未来收益分配。

根据《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办法》)第1~3条的解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该组织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其主要任务则是,“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支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实际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可以视为一种产学研合作机制,它是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重要任务之一。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规定,产业战略联盟应将目标定位于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是围绕十大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的联盟组织。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当立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从战略高度促进产学研技术创新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重视联合攻关和技术标准建设,共享知识产权,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已整合创新资源。同时,重视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建立于市场需求接轨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

根据前述规范,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角度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强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规范和引导,探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构和发展的有效方式和措施。上述规范无疑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但由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动态性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政策和制度规范也需要与时俱进。加之现有规范总体上仍稍嫌原则和抽象,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逐步完善。另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实践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技术创新战略的的重要形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实践可以为探讨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类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2)立足于企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办法》第6条规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要以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所以需要以企业为主体,是因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国际创新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所产生的技术成果,最终也需要通过企业进入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角度来看,正因为其本身缺乏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市场化机制,需要通过与企业联手,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开展合作,实现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实现各方之间有所互补、利益共享的结果。

(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要求。同时,应充分重视政府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转中的作用,包括政府制定和实施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制度和办法,发挥政府引导和指导作用,建立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活动从创新环境、制度规范、财政税收政策、产业化实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条件。

(4)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构和运转,应高度重视其中的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内的诸多法律问题,建构充分、有效的法律运行机制,全程保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法律保障之下稳步发展。具体地说,主要涉及以下问题:①在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面,由于其属于松散型的合作创新组织,需要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形式确定参与联盟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既对联盟各方的行为进行约束,也对其利益予以保障和体现。由于该联盟是基于技术创新而构建的,联盟契约应当有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和任务。这也是该联盟契约与其他契约的不同特点。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运转中涉及知识产权问题[3]方面,除了总体上需要以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从技术方案立项、研发、产权确认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中实施知识产权的全过程管理,以及营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面,除了满足上述几项原则以外,还应从满足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出发,有利于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有利于形成和掌握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涵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应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创新链的形成以及重点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

在审查联盟成立的条件上,除了审查参与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经费管理制度以外,还应着重审查是否建立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利益分享和保障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办法》即规定,“联盟研发项目产生的成果和知识产权应事先通过协议明确权利归属、许可使用和转化收益分配的办法,要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保护联盟成员的合法权益。”

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时,应依照《科学技术进步法》、《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等的规定,明确对国家科技计划形成的知识产权的权属和实施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技术创新总体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具有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能力和条件,在实践中承担了很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这些项目取得的成果必然涉及知识产权的归属、利益分配和相应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问题。根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办法》第27条规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由项目(课题)承担单位依法取得。该联盟在组织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应依据联盟协议在项目申请书和任务书中约定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许可实施以及利益分配,以及联盟解散或成员退出的知识产权处理方案。并且,联盟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有向国内其他单位有偿或无偿许可实施的义务,向境外转让或许可独占实施的,须报科技部批准。另外,建立成果扩散机制也是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办法》规定,对承担政府资助项目形成的成果有向联盟外扩散的义务。《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则提出,“推动联盟建立和完善技术成果扩散机制,向中小企业辐射和转移先进技术,带动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

(5)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总结实践经验,是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重要途径。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试点、示范工作类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有利于以点带面、总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经验并加以推广。按照《关于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可以选取一批具有代表性、成长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探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及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办法》第10条则明确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试点工作,支持试点联盟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探索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任务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探索发挥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探索整合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探索率先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等。充分调动和发挥联盟各成员的优势和积极性,使试点联盟为更多联盟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

(6)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在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需要重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承担主体。

(7)重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体制机制创新与资源配置的有效结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转需要大力资金投入,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保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资金和融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在联盟先行投入的基础上,国家科技计划积极探索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等方式支持联盟的发展。经科技部审核并开展试点的联盟,可作为项目组织单位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第22条规定, “鼓励银行、创业投资机构参与联盟,向联盟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创业投资机构对联盟企业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优先支持。”这些规定体现了贷款优惠、补助和金融机构融资等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资金保障。

(8)发挥地方和行业协会的在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作用。对此,《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提出,应“指导和鼓励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构建支撑本地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行业协会发挥组织协调、沟通联络、咨询服务等作用,推动本行业联盟的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办法》第29条、第32条则分别要求各地方和行业协会,“紧紧围绕本地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支柱产业,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本地区重点领域联盟的构建。”“各有关行业协会围绕本行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沟通联络、咨询服务等作用,推动本行业重点领域联盟的构建。”这些规定旨在强调充分发挥地方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晓青.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第3版)[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29.

[2]冯晓青.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第3版)[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10.

[3]张平. 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4-6.

National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y Policy,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On the Mechanis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Feng Xiaoqing

(Manag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Research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第8篇

摘 要:高采厂工会多年来高度重视发挥群众智慧,重点扶持行政科技立项以外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职工群众参与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高涨。2014年以来,高升采油厂在油田公司工会扶持下先后成立了“尹华专家创新工作室”、“吴成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堵庆丰劳模创新工作室”、“熊瑾技术创新工作室”,厂里又下拨专项资金成立“高升采油厂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以劳模、专家、技术能手为主的三个层面群众创新工作室的建立,为员工创新提供阵地,为研讨提供平台,为开拓视野创造条件,为全厂群众性创新工作的推进、部分生产技术难题的破解、创新人才队伍的培育均起到积极促动作用。

关键词:创新;团队优势;新格局

第一,发挥团队优势,科学推进群众性创新工作。三个工作室汇聚了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成军、中央企业岗位技术能手钱勇、油田公司级技术专家尹华在内的全厂各单位的创新精英近40人,他们分成六个团队(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下设四个创新小组)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在技术创新推进工作中,本着“三抓五定”的原则开展工作。即,三抓:一抓选题立项。积极拓展技术创新活动载体,抓好项目的选题立项;二抓具体措施。项目确立以后,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创新措施;三抓创新推广。通过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总结推广项目的实际效益和应用推广工作。五定:定项目。将收集整理的管理难题分门别类进行确定;定人员。将项目具体负责人、参与人进行分工确认;定时间。将项目的实施起始时间进行确定;定措施。帮助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定奖励。做到创新活动全程受控,年度总结表彰。通过此操作法,科学有效地保证了技术创新工作扎实、持续、高效开展。

第二,发挥技术优势,有效破解生产技术难题。三个工作室以解决生产中发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头开展“问题”管理法的推广与实施,带着“问题”投入创新工作、认真查摆各种“问题”,分类分块地寻找解决办法,在消灭“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如“吴成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基层站队设立“问题”管理公示板,站队员工都可以把“问题”写到板上,成员定期收集和整理这些职工群众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记录到《“问题”管理法记录本》上,在创新例会上再次提出“问题”,供成员研究讨论,然后进行立项攻关。今年以来,仅该工作室就收集整理管理难题136项,现场解决85项,立项攻关25项,已经解决22项,还有3项年底完成。“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则推行“专家会诊制”的管理办法,定期邀请厂内技术专家和技能专家对项目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会诊,提出解决技术方案。将专家会诊意见作为创新项目下步工作指导意见,确定项目整改方案、时间、责任人,并严格按进度开展工作。

第三,发挥平台优势,加速完善人才培养渠道。三个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创新技术,更加造就和成长技术创新人才。一是带动全员性的技术培训平台建设。工作室成员在技术创新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三到现场”工程,即:现场培训、现场指导、现场考核。“尹华专家创新工作室”还对工作室技术骨干实施区块承包制,每个骨干负责一个区块,从地质到工程都必须熟悉精通,对区块存在问题必须了然于心,该项制度迅速培养出相应的技术骨干5人,为采油厂创新人才的成长起到助推作用;二是带动技术性的青年岗位成长平台建设。工作室注重培养青工的创新能手,尤其是吸纳大专毕业生在创新中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11位创新能手与13位青工签订了“师带徒”合同,对口培训、分层培训,考评与培训相结合,为青年员工的快速成长提供了便利条件;三是带动联动性的长效机制平台建设。三个工作室尽管成立时间均较短,但已经迅速形成技术创新设计、立项、试验、改进、推广长效机制,并成为我厂构建群众性创新工作新格局的重要板块。围绕“三室”创建,工会组织协调统筹,科技等部门论证指导,生产部门提供便利条件,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统分结合、各方联动的协调机制。

通过三个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我厂群众性创新工作迎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岗位员工原本自发性、随意性、滞后性、孤立性的技术创新变成了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有保障的集体行为。群众性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也逐渐成为高升采油厂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载体。三个工作室一年来研发创新成果13项、获得国家专利5项,组织200人次培训和技术交流,直接和间接创效2200余万元,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9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机会;过程

中图分类号:F4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146-04

自熊彼特创立创新理论,提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大多从客观角度对创新过程和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李兆友教授从主体的观点,提出技术创新是主体参与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创新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过程

[1]。进而又从过程论视野[2]和文化视野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研究[3],这些观点夯实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深化了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技术机会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对技术机会的研究,要从熊彼特的机会观谈起。熊彼特认为,“‘客观机会’……一直是进步的先决条件[4]。”目前,技术机会主要用在演化理论中,作为抓住经济发展背后的驱动力的核心概念,反映的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可能性[5]。从技术机会的观点反思技术创新,有助于拓展技术创新的研究视阈,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技术创新过程。

1.技术创新是对技术机会的认识和实现的过程

技术创新活动是包括诸多阶段或环节的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阶段的划分不一定十分明确,各个阶段的创新活动也不一定按线性序列递次进行,有时存在着过程的多重循环与反馈以及多种活动的交叉和并行。而一般来说,技术创新是以创新构思的产生为起点的,创新构思则必然包含了对某些尚未利用的技术机会的感知。随后,企业不断加深对技术机会的认识,并在战略-机会-环境耦合的基础上,围绕该技术机会展开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技术创新是对技术机会的认识和实现的过程。

对技术机会的认识过程同样也包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及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过程,这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首先,对技术机会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原因之一就是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指对技术机会的认识要受到技术机会本身的限制,技术机会作为一种具有偶然性的过程性的存在,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而创新主体的认识也受到一定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其二就是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具体包括创新主体的警觉性、个人基本特质、先验知识、认知学习能力、资源禀赋等方面的限制。其次,对技术机会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这种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的,没有终点。技术机会是无限的,技术创新实践是无限的,创新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无限的,因而以技术创新实践为基础的创新主体对技术机会的认识也是无限的。最后,对技术机会的认识与实践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指创新主体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技术创新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静止的、抽象的看待二者的统一。由于技术机会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发展过程的无限性,创新主体的认识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需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对技术机会的实现过程,构成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另一方面。创新实践,指的是创新观念的付诸实施,创新主体需要借助于客观手段并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对创新客体加以变革,以实现技术创新的特定技术-经济目标[6]。对技术机会的认识过程执行的是认识功能,是为了获得创新构思并提出创新构思的设计原型,以指导技术创新实践的执行。而对技术机会的实现过程,即是在这种创新观念的指导下执行的具体操作功能,目的是把对技术机会的认识转变成现实的技术创新产品,并进而推动其进入商业化过程,最终实现创新利润的目标。这种对技术机会的实现活动是创新主体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对技术机会的实现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第一,是确立技术机会实现的目的和方案,而目的和方案的选择要坚持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就是选择必须反映创新主体的创新收益的目标,要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技术机会认识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创新方向和路径;合规律性就是选择必须尽可能正确全面地反映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多种属性,也就是使技术创新实践符合一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当然,对目的和方案的选择还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技术创新实践一开始就要进行目标和方案的选择,这是以对技术机会的认识为基础的,是对未来要产生的技术创新成果的提前反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第二,创新主体依据技术创新实践的目的和方案借助一定客观手段作用于客体。对技术机会的实现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科学的企业管理,其中包括配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等措施。第三,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结果,以此修正实践目的、方案。可见,这种反馈活动可以调节实践本身。这三个环节构成了对技术机会的实现的运行机制,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技术创新实践的运行机制。

2.技术创新是在一定的技术范式下利用技术机会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般来说,技术创新涉及问题的解决。这种问题可以是某种“缺陷”,即某种产品或工艺使用过程中的不匹配或低效率,也可以是某种尚未满足的需求或者新的需求。对于这些问题,当前可用的信息本身并不解决问题,唯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某个问题的创新解决包括“发现”和“创造”,具体地说,问题的解决需要使用从以前的经验和正规知识中获得的信息;然而,也包括就创新主体来说的具体的未系统化的能力。技术范式在用技术创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关键,因为它提供了技术经济问题的解决“模式”。技术范式既是一个样本,是开发并改进的人造物,例如汽车、集成电路、车床等,每个都具有特殊的技术经济特点,又是一系列直观推断法,例如,“我们从这里可以走到哪里?”,“我们应该研究什么?”“我们应该利用什么知识?”等等。此外,这些基本的“样本”的开发与改进还包括具体能力和“规则”的发展,也就是倾向于把研究过程集中在特定方向上的典型的问题、机会和目标。当然,研究过程中的程序、能力和试探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各个技术所特有的,即每个技术范式包括特定的“技术变迁的技术”。总之,技术范式实质上就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试探的经验汇总[7]。换句话说,技术范式定义了进一步创新的技术机会和有关如何利用这些机会的基本程序[8]。变化的技术机会依赖于每一技术范式的性质,依赖于能直接受益于科学进步或其他技术突破的程度,依赖于技术的“成熟期状态”。

在一定技术范式下,企业利用技术机会的能力和知识具有一定的累积性和默会性。企业在搜寻新的技术机会过程中,并不考察所有的可能性,而是“当地的”,即在当前知识的邻近区域搜寻。学习和当地搜寻新技术机会的累积性特点都暗示了企业是建立在过去的专门知识领域的基础上。而且默会知识根植于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当中,成为企业核心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最根本的源泉,这样企业默会知识对技术机会的选择也具有企业特有的特点。这是一种优势,造成了其他企业的难以模仿和进入壁垒。但是,这种对技术机会利用的默会性和累积性也会带来一定的锁定性和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反映了历史发展对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影响,意味着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任何体制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社会环境,沿着既定的路径,体制的改变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不断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继续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无效或低效的状态,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在技术范式转换时,老技术企业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之中,看不到新技术的潜力和新市场的巨大,对自己的旧技术充满信心,创新的方向主要锁定在旧技术轨迹上,企业越是技术创新,就越是远离新技术轨迹,导致最终被市场淘汰。因此,在一定的技术范式下利用技术机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解决路径依赖问题。另外,有研究人员认为,技术创新是新旧技术范式之间的转换,具体地说,当技术的特性发生变化,由一种技术范式转换为另一种技术范式,就必然引起技术上的创新;同样,技术创新的出现也即意味着技术范式发生了转换[9]。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无疑前半句话是正确的,技术范式的转变必然引起技术创新;但是技术创新的发生却不一定必然意味着技术范式的转换。因为技术范式不是指某一具体的单个技术,而是共同体共同持有的思想和技术体系的模式。

3.技术创新是通过技术机会展现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过程

从技术创新的内部结构及发展历程分析,可以发现技术创新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技术创新的共时性是具体分析某一时间点上所有技术创新的构成与运行情况,而技术创新的历时性则是从技术体系变化发展的全过程着眼,对技术创新的不同状态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这样,从技术机会的观点来看,共时性的技术创新是通过技术机会展现技术范式的过程,历时性的技术创新则更多的是通过技术机会展现技术轨迹的过程。下面对技术创新的共时性和技术创新的历时性予以具体分析。

技术创新的共时性反映的是特定时间点上我国或某一区域的技术创新的状况及运行程度,此时技术创新是处于特定技术范式下。技术范式规定了人们解决技术问题时所依据的一定的技术期望、工艺知识、现有技术水平及资源利用模式等,它规定着技术的领域、问题、程序和任务,也规定了进一步创新的技术机会和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机会的基本程序,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这种技术创新也就是在一定的技术范式下利用技术机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在通过利用技术机会的基本程序和利用什么样的技术机会来展现特定的技术范式的过程。

技术创新的历时性反映的是任何一项技术创新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历时过程,恰恰是这些序列发展着的技术创新活动导致了技术体系的演进变化。技术演进的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技术演进没有充分的技术机会时,新的技术范式不会产生,即使偶尔出现苗头,也会因为不能生存而迅速消失。第二阶段,主导设计形成,新的技术范式出现,并且随着技术机会的不断增多,新技术范式的技术状态逐步提高。这一阶段技术演进呈现线性的技术轨迹,主要对应于技术生命周期中的成长阶段。第三阶段,更新的技术开始萌芽,技术演进开始分化为两条技术轨迹,并进而分化成四条、八条、十六条等,这时技术演进表现出非秩序性,并加大这种非秩序性,进一步走向混乱,此时的技术演进呈现非线性的技术轨迹。随着新出现的技术机会的不断增大,技术轨迹逐步增多,在该阶段的中后期,技术系统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混沌,这一阶段主要对应于旧技术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和新技术生命周期诞生阶段的前一部分时间。第四阶段,技术系统已经进入了完全的混沌期,各种各样的技术机会窗口纷纷打开,并且巨大的混乱正孕育着巨大的秩序,所以这是实现技术跨越、技术赶超的有利时机。在该阶段,不仅存在着旧的技术范式与可能的新技术范式的竞争,而且,这些可能的新技术范式之间也在进行着竭力竞争。这一阶段主要对应于旧技术生命周期的衰弱期及新技术生命周期诞生期的后一部分时间或其主导设计出现前的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这一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都充斥多技术之间市场的和技术本身的竞争,并且各种技术的发展前景不甚明朗,此外,第三阶段的中后期已经进入了事实上的混沌。尽管如此,相对于第三阶段,第四阶段非秩序性进一步加强,技术系统更加混乱,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系统的演进,第四阶段比第三阶段蕴涵着更多的技术机会,因为它更接近于日后确定的技术范式,或者新技术范式在混沌末期必将孕育而出,新的主导设计的出现,标志着混沌的结束[10]。

另外,一般来说,技术总是系统地存在,各个技术创新活动在交互作用中实现,又在交互作用中发展。这样,在普遍联系和交互作用下就形成了多样的技术机会,在多样的技术机会中贯穿着不同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从长远来看,发明路线往往是相互“杂交”的多路线而非单一路线,技术变迁过程有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双重特性。也就是说,在同一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中也存在着多种技术并存的状况。企业在技术轨迹中,在设计体系、市场观念、经营方向、核心能力等影响下,会衍生出一系列技术子轨迹,在不同技术轨迹及其子轨迹的影响下形成企业多元化[11]。在诸多的技术子轨迹中,还存在着技术轨迹中心。因为在某个技术领域内会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在进行不同程度地发展,技术轨迹就不会只是一条“单一车道”,而是可以并排行驶的较宽阔的“大马路”。其中有少数技术比其他技术发展状况好,这些技术“行驶”在路况好的“马路”中央部分,即技术轨迹中心,它们组成了技术轨迹的主干[12]。这种说法与技术范式的硬核和保护带理论有很大相似之处。即技术轨迹的展开是技术硬核中已经包含的内在发展逻辑的展现,即后期的技术发展轨迹已经隐秘性地嵌合在已知的技术硬核中[13]。此外,技术轨迹还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因为技术演进不仅依赖技术本身的演进规律,还会受到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和企业本身特征的影响,使得技术轨迹变得更加复杂。

技术机会是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因此,可以把技术机会区分为作为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表现形式的技术机会和作为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补充的技术机会。这样划分的标准就是看一个技术机会是否表现其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凡是表现了特定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就是作为表现形式的技术机会;反之,就是作为补充的技术机会。毫无疑问,技术创新过程通过作为表现形式的技术机会很明显地展现了特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关键在于分析技术创新如何通过作为补充的技术机会也展现特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因为技术创新活动是普遍联系的,各条技术轨迹之间也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交叉和重叠,当然至于不同的技术轨迹何时交叉、怎样交叉,这并不是确定的。这种交叉和重叠就带来了作为补充的技术机会,也带来了新的技术轨迹的形成。技术轨迹的形成是无数个企业通过长期的技术范式叠加、演变而来的,技术轨迹具有历史性,也就是后面的技术轨迹有赖于既有的技术轨迹,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一种新范式取代旧范式并被更新的范式所取代的过程,就构成技术发展的轨迹。而且,技术创新还是市场、人文、社会、制度协同进化的过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增加其演进的复杂性。这样,虽然表面上看,作为补充的技术机会是纯粹偶然的,似乎通过这种技术机会无法展现特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但是从深层次来看技术创新利用技术机会也展现出特定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交叉与重叠,体现出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李兆友.技术创新主体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52-61.

[2]李兆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05):313-317.

[3]李兆友.文化视野中的技术创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01):30-32.

[4]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81.

[5]Holmén, Magnus, Mats Magunusson and Maureen Mckelvey. What are Innovative Opportunities? [J].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07, 14,(1): 27-45.

[6]李兆友.技术创新论――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53.

[7]Dosi, Giovanni. Sources, Procedures, and Mi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8, 26: 1120-1171.

[8]乔尼瓦•多西.创新过程的性质[A].C•多西,C•弗里曼,R•纳尔逊,G•西尔弗伯格,L•苏蒂.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C].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76.

[9]蒋艳.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范式转换的催化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22-25.

[10]吴晓波,李正卫.技术演进行为中的混沌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2,20,(05):458-462.

[11]杜跃平,王林雪,高雄,赵红菊.技术轨道与企业多元化[J].预测,2004,23,(06):33-37.

第10篇

[关键词]国际技术 贸易 创新 发展中国家

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国际技术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其一,国际技术贸易日趋活跃,规模不断扩大。科技进步以及技术信息的传播加快,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其二,技术转让“软化”。纯知识或信息形态的软件技术转让,如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情报等等,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三,国际技术贸易格局呈现多极化,但发展不平衡。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等原因,国际技术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发达国家在技术出口中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其四,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跨国公司控制了相当份额的国际技术贸易;此外,跨国公司以技术输出带动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改变了以往对发展中国家单纯的资本输出。影响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包括发展中国家创新的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诱导的反应机制等。而国际技术贸易(技术引进)对提高发展中国的技术能力、改善创新诱导的反

应机制都有重要的作用,并最终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一、国际技术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一种存量,它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技术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形的技术能力,表现为创新主体技术存量水平的增加。二是隐含的技术能力,表现为创新主体的成员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组织经验等。就国家而言,常常表现为一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寡;就企业而言,具体表现为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技术技能以及组织经验。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技术贸易直接引进技术,能够提高本国两方面的技术能力,并最终影响到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引进技术,无论引进的是成套生产设备等硬件,还是专利技术等软件,都直接提高了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从而也提高了该国有形的技术能力。其次,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引进技术也能提高发展中国家隐含的技术能力,因为技术的引进常常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员工对新技术的学习、掌握的过程。

二、国际技术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诱导反应机制

国际技术贸易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或经济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融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甚至政治为一体的复杂过程。譬如说,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属于技术贸易的范畴)进入中国市场,它首先要从国家有关部门获得市场准入的许可,这可能要涉及到政治问题;它要寻找合作伙伴,考虑投资的成本收益问题,这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内在固有具有的企业文化、经营文化会影响到众多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是文化方面的问题;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新颖有效的特许经营方式被众多的国内厂商所模仿,形成了遍及全国的连锁经营热潮,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制度性创新。因此,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而已,换句话说,国际技术贸易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从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角度而言,国际技术贸易的外部效应主要表现在它改变创新主体的内在意识,并改善创新主体内外部的制度环境,从而使得发展国家创新诱导的反应机制更加灵敏,最终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首先,国际技术贸易能够改变发展中国家创新意识缺乏的状况。很多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一种维持传统和稳定为主调的社会意识结构,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借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常常会陷入“累积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之中,也就是说技术创新在低水平上的停滞发展。而这种恶性循环是内在力量所无法克服的,这时候需要一种外在的推动力量,使其能够跳出这种恶性循环,而国际技术贸易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外在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改变的是创新意识方面的问题。正像上述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的例子一样,技术的引进带来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新变化,先进的经营模式所具有的明显优势促使大量的模仿,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显然,在这一过程当中,企业和个人都经历了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认识、接受到模仿,甚至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进行二次创新,这种普遍性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一个国家创新意识的兴起。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机制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只有具备创新意识的国家,政府才会对技术创新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为技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其次,国际技术贸易能够改善创新主体内外部的制度环境,促使发展中国家创新诱导反应机制的灵敏化。从引进技术的企业来说,为了充分利用引进的技术常常需要在企业的组织管理方面做出较大转变和创新,也就要改变企业内部的制度环境,比如说企业为了利用维护一套价值昂贵的生产线,需要新建立专门的技术部门,负责对其进行维修和改进,同时加强企业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制度,这些制度性的转变和创新都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在国家层次,政府为了保证技术引进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专门的技术金融制度以确保技术引进的配套资金。而且在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技术贸易需要建立起一整套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否则,就难以从国际市场上引进技术,即使能够引进也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为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损害技术出让方的利益。也就是说,国际技术贸易客观上提出了对发展国家改善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主体更好地对创新的市场需求做出正确的反应,最终有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机制,并提高其水平。

三、小结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充分地肯定了技术创新对“比较优势”的积极意义,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就国际贸易的双方而言,国际贸易对各自的技术创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辨证地看,如果能就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作一长期分析的话,两者之间显然不仅具有一种互动效应,同时具有一种长期增长效应。因为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加上对当今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而言,不仅需要各国独立的技术创新,同时为了节约稀缺的世界经济资源,需要各国尽可能地分享这种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技术创新,而国际贸易正好能实现这种意图。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处理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

题上,不仅需要做客观的长期和短期经济分析,同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到制度的、文化的、政治上的成本和收益。

参考文献:

[1]刘仁平.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6

第11篇

[关键词] 创新资源 知识资源 自主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

一、重视企业创新资源的原因

1.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人类社会正大踏步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决定一国竞争力的根本因素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我国企业多年来实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战略,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高,难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企业甚至掉进了技术依赖的陷阱,难以走出“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将经济增长方式更多的转向依靠自主技术创新。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就是企业以自我为主,以形成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为目的的科研活动(高旭东,2006)。只有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我国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竞争力。

2.创新资源的表现形式

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密切相关,但只有独特的、难模仿的、难转移的关键资源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Barney,1986)。按照Barney的观点,关键资源有三个评判标准:一是有价值,即占有和使用有价值的资源,能够带来潜在的竞争优势;二是稀缺性,只有有价值且稀缺的资源才能带来真正的竞争优势;三是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有价值和稀缺的资源为企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将持续到竞争对手成功模仿或替代了这种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有很多种,但是,研究表明,以核心技术为主体或基础的“知识资产”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所必需的资源。

我国学者高蔚卿提出的“企业资源与产业竞争阶段匹配模型”(高蔚卿,2005)认为,企业的发展与其所拥有的资源密切相关。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可以凭借土地、劳动、资本等资源获得竞争优势;但是在竞争的高级阶段,企业只有凭借诸如专有技术等知识资源才能获得显著的竞争力。

3.企业创新资源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凭借土地、资本、劳动等资源的投入,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因而不少企业认为不需要核心技术等关键性知识资源,通过引进技术,就可以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事实上在很多产业内,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利用国外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快捷途径,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即使加工能力很大,也只能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对企业而言,其价值的核心自变量是技术,即企业的技术资源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技术价值越高,其核心竞争力就越强。为了提高竞争力,我国企业的创新资源观必须从依靠土地、劳动等通用性资源转向重视核心技术等知识资源的获取。 转贴于

二、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与创新资源的关系

1.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模式的根本动因:获取创新资源

提倡比较优势理论的很多学者(尤其是韩国的)认为,后发国家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过程的创新是追赶发达国家的可行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普遍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获得技术资源,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可见后发企业追赶先发企业所发生的技术引进,不仅很难使后发企业获得核心技术等关键性资源,还容易陷入对国外技术的高度依附。

2.创新资源是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我国许多企业就是因为缺乏知识资源导致自主技术创新信心缺乏,不敢进行创新。事实上,企业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资源反映了其技术知识基础。企业的技术知识存量越多,在相应的自主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效率就越高,需要克服的困难就越少,所花费的时间也越短,自主技术创新的信心也就越大;否则其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则大得难以估量并令人不可承受。

三、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

1.建立高效的研发体系

经济全球化使得以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为主体的知识资源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跨国公司为了在一些相关技术领域获得技术垄断,通过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积极申请专利。我国企业要想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获取关键性技术资源,必须建立高效的研发体系(高旭东,2006),这要求企业在R&D上舍得投入,以开发自主核心技术为研发目的,而不仅仅是以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为研发目的。建立以开发自主核心技术为目的的研发体系既有利于创新的产生,也有利于企业在研发实践中对外部知识进行吸收,积累技术资源,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2.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学习能力

知识资源的获取是一个昂贵的过程,其落脚点在于学习与创新。不学习,不创新,就不可能获得新技术。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学习的意识,引进技术后不重视技术学习,难以形成技术资源的积累,这是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资源薄弱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积累关键性知识资源,在知识资源的积累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否则,若企业不重视技术学习,即使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迅速形成跨越几个等级的先进生产力,最终这种跨越也是不成功的,因为引进的专有技术和购进的专利都会因为其他企业的进步以及时间的推移而不再有战略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凭借土地、劳动、资本等通用性资源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以核心技术为主体的知识资源方面却严重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竞争力。为了获取知识资源,促进自主技术创新,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应该建立高效的研发体系,并加强提升自身的技术学习能力。

第12篇

技术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是**全省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是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时期。全省深入贯彻"科教兴省"战略,积极实施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工程》和《浙江省**工业交通技术发展纲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一是关键技术攻关有突破,产品技术含量稳步提高。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突破工业生产中的35项关键技术,实施了国家和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项目计划,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开发成功国家级新产品303项和省级新产品6744项,**年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1.41%。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建立了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2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联合开发产生丰硕成果,县(市)及企业技术创新试点取得新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和社会各方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明显增强。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创新机制,初步实现了技术创新由政府推动向企业自主创新转变,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四是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到**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17.5%,比**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五年来的技术创新实践充分表明:注重企业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是促进技术创新自身发展的战略要点;坚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为主与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基本路子;加强技术创新与企业改革改组相结合,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技术创新机制的重要保证;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是构筑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方法。

当前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创新的观念和方式不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技术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还不强,技术创新投入还不足;不少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体系与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指导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时期是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技术创新的大推进时期。技术创新面临新的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技术创新压力加大。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研究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技术创新水平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二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技术竞争、产业竞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和推广运用有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是企业在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全面展开。沿海发达省市为争夺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普遍加大技术创新和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应对挑战,在原来的体制优势和先发优势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是进入新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技术创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是: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贯彻"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全省经济整体素质。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技术创新工作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浙江体制创新的优势,充分发挥广大企业的创新活力,推进技术创新。以体制改革开道,进一步集聚国内外技术创新资源,加快建立技术创新的新机制,不断获取技术创新成果,形成技术创新的集成优势。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应用面广、产业关联度大、作用力强的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特别是对传统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的共性技术,集中科技资源,重点攻关突破。

--坚持跨越发展与有序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遵循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稳步推动由低而高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又按照发挥后发优势的要求,力争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在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发展前沿,集中力量组织技术攻关,推广运用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发展大跨越,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

--坚持政府引导与全社会推动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技术创新的整体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改进和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到**年,全省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8%;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

--到**年,50%的主要传统工业生产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10%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80%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传统产业和骨干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

二、主要行业技术创新重点及关键技术

(一)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以数字通信设备、接入网设备为重点的网络及通信技术产品;开发以软件、信息系统为主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开发以光有源与光无源器件、光通信设备为主的光电子、光通信产品;开发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音视频产品为主的信息家电产品;开发以集成电路、片式元器件为主的微电子产品;开发以高档磁性材料、单晶硅材料、光纤预制棒、压电材料、声表材料等功能材料为重点的新型信息材料。

关键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微电子及光电子技术;数字、网络及通信技术。

(二)机械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发展高档豪华大客车、专用车和大排量摩托车及新型发动机,开发为轿车、微型车、重型车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及大型汽车模具;开发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工业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及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大型空分成套设备,发电与输变电成套设备,冷热源与通风成套设备以及新型纺织成套装备,制药化工用成套设备,高档印刷、包装成套设备;开发工厂化农业成套设备;开发以设计智能化、加工过程柔性化和整体管理集成化为特征的智能集成制造系统;开发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及专用成套加工设备;开发高精度轴承、高温高压特种泵阀、智能低压电器等机械基础件;发展出口特种船舶。

关键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化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激光加工及先进热加工技术。

(三)化学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氟化工材料,有机硅材料,新型工程塑料和密封材料;开发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和生物农药新品种以及农药新剂型;开发高效催化剂,各类新型助剂,高档颜料、染料、涂料和农药、医药中间体;开发生物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工业表面活性剂、信息材料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

关键技术:新型催化及合成技术;精密分离提纯技术;生物化工技术。

(四)医药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医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及抗感染的新药;开发生物工程药品;开发控释、缓释等新型制剂;实行中成药二次开发;开发新型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

关键技术:新型制剂及辅料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中药提取纯化技术;新型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五)纺织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复合型纤维、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及面料;开发大豆蛋白纤维技术;开发以土工合成材料、汽车用纺织品、高档粘合衬、高性能多功能过滤材料为重点的产业用纺织品;开发高保真、数字式喷射印花丝绸产品;开发高档真丝复合丝及面料。

关键技术:化纤仿真、天然纤维开发及织物后整理技术;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复合印染技术;产业用织物和复合织物制造技术。

(六)轻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食品新产品和海洋生物食品;开发食品保鲜、保藏和增进食品风味的新型酶制剂;开发工业技术配套用纸、特种纸及高档纸板;开发新型的洗涤用品;开发节能高效电光源产品和高性能电池;开发智能化、节能型、环保型家用电器新产品,发展模糊控制技术、变频技术,开发家用电器中的各种传感器关键部件;开发具有防水、防油、防污功能的高档服装革,具有阻燃性、耐光性的汽车坐垫革等汽车工业用革,高档家具装饰用革;开发新型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和工业及工程塑料制品。

关键技术:食品加工保鲜技术;以表面涂装为核心的表面处理技术;新型助剂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七)建材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特种水泥、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开发以混凝土砌块、高强度轻质墙板等为重点的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以塑料管及配套管件、建筑涂料、防水材料、建筑用硅酮结构胶为重点的新型化学建材;开发以建筑卫生陶瓷及五金配件、竹木制品为重点的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开发以玻璃纤维、高强度玻璃钢、特种陶瓷、特种玻璃为重点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关键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和混凝土添加剂生产技术。

(八)冶金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电子引线框架铜带、水箱铜带、变压器用铜带、超长冷凝管、内螺纹高效节能管;开发低合金钢、合金钢和稀土材料、金属功能材料、新型耐火材料及硅材料;开发高纯金属和高精度金属箔;开发铜锌物料鼓风炉炼铜锌分离技术。

关键技术:炉外精炼技术。

(九)共性的关键技术

清洁生产及环保技术;纳米材料的应用技术;新型节能降耗及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三、推进技术创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观念和工作方式,加强规划指导

切实把技术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新的观念和新的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从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为主向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转变;技术创新管理,从常规管理向符合国际惯例转变;技术创新方式,从抓项目为主向抓项目和创新体系建设并举转变。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贸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协调动作,努力解决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开展。根据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实际,组织制定并实施技术创新规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实效明显。

(二)突出重点,抓好专项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关系我省**产业发展的25项关键技术,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6个省级重点技术创新专项滚动计划(即新材料专项,产学研联合专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专项,工业信息化专项,先进适用技术专项,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项等)。实施6个省级重点技术创新专项,在我省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行业和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使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产业化程度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继续编制实施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省级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试制试产计划,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开发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三)加大政策引导,完善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对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政府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折旧,企业年综合折旧率可达12.5%,重点骨干企业综合折旧率经主管财税机关核准可加速30%,高新技术企业可达到25%,中试设备折旧可再加速30-50%。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稳步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1%提取,高新技术企业可提取3%。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制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加快形成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

(四)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创新能力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重点抓好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争取建立各具特色、运作有效的100家示范性企业技术中心,并在**已建立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再发展一批。对已建立的企业技术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体系建设,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建立若干行业技术创新基地。**争取建立100个产学研示范联合体,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技术创新的各类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100个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基础和信息等优势,建立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信息服务、融资服务、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功能强、辐射作用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创造条件,加快我省产品创新中心的建设。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举办技术创新专题活动。

(五)扩大对外合作交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在技术创新各领域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加强区域性技术创新合作,加大与国内外技术创新机构的交流。重点选择若干领域加强和国际著名创新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来我省创办研究机构或创新中心。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各类技术开发中心;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贸易与国外企业建立"动态联盟"等方式,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发达国家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国外各类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国际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