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院疫情工作措施

医院疫情工作措施

时间:2023-06-04 10:49: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院疫情工作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院疫情工作措施

第1篇

一、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辖区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爱卫部门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开展经常性全县防蚊灭蚊,翻盆倒罐,填堵树洞,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室内外蚊孳生地,消除积水,杀灭幼虫和成蚊,降低蚊虫密谋,控制或消灭登革热传播媒介,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降低发病风险。

宣传、卫生、爱卫、教育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广泛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使群众自觉行动起来,清除室内外白纹伊蚊孳生场所,预防控制登革热。

二、加强预警监测,严防疫情发生

继续在凤城、敖江、江南、东湖、县医院等建立监测哨点,按照《2014年县登革热监测工作计划》开展登革热蚊媒监测和人间疫情监测。各监测哨点6-10月份每月开展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和布雷图指数的监测,在流动监测点内进行成蚊密度监测;5-11月份在人群中开展正常人群抗体水平调查和发热病人抗体调查。

三、提高医疗诊治水平,及时报告疫情

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组织医务人员,疫情处理和监测人员登革热疫情诊疗、判断和处理等培训,重点是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各级医疗机构要不断提高登革热诊疗水平,减少登革热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及时将病人送我县指定的县医院救治,做好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收治登革热病人的县医院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防止院内感染。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登革热病人或疑似病人应立即电话报告县疾控中心,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四、规范病人管理和疫情处置

在疫情发生时,各地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登革热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等文件精神,加强传染病管理和蚊媒控制,及时规范处理疫情。对轻症病人就近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5天,密切接触者进行15天医学观察。隔离区内应有防蚊措施,并进行灭蚊。及时采集病人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学试验和病毒分离,以明确诊断。疫情证实后,应向相关部门通报情况,采取综合措施,紧急杀灭成蚊,消除蚊虫孳生地,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2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从贯彻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蔓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加强协调,层层发动,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明确职责,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加强疫情监测、报告与处置工作。要按照各类传染病防控的有关要求,科学有序地进行疫情监测、预警和网络直报,重点传染病要实行“零”病例报告制度。要加强消毒、救治药械等应急物资采购和储备,强化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防控工作的监管与指导,及时处置疫情,并随时做好应对局部疫情暴发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落实托幼机构和小学晨检等卫生管理措施。区教科文委要对辖区托幼机构包括民办托幼机构进行全面排摸,明确掌握情况,指导督促托幼机构和小学建立晨检制度,落实消毒、通风、洗手与食堂卫生管理等措施,开展教师相关防控知识培训,对儿童与家长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实施缺课儿童登记与初排,及时报告疑似病例,发生疫情后按规定采取停课等措施。

(三)加强疫情防控,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区卫生局要建立健全各类传染病防控和医疗救治技术专家组,加强疫情趋势分析研判与处置评估、疑难病例病因诊断,及时研究制定重症病人救治方案与措施,强化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人和医疗救治提供技术支持。要严把病人救治关,对确诊病人全部实行市三院定点收治,做好留院观察或住院隔离治疗,最大限度减少危重病例。要全力做好患儿医疗救治工作,对危重患儿及时转市医院治疗,杜绝死亡病例发生。严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截留收治病人。

(四)正确引导舆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区广电办要切实加强舆论引导,重点宣传各类传染病防治知识,讲清“可控、可防、可治”道理,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做到防治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切实提高儿童和家长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防护技能。

(五)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各地各部门要继续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把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河道、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切实加强公共场所、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五小”行业的卫生监管工作,发动群众大力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清理环境垃圾和消除卫生死角,积极营造清洁、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

三、统一指挥、综合防控,建立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组织和协调力度,建立健全综合防控措施和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强化责任,加强协作,及时汇总分析,准确掌握疫情及防控工作情况,加强信息互通,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防控工作。要严格实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力,造成传染病流行、蔓延,引起严重不良影响和一定后果者将根据有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3篇

一、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具体分管防控工作

组员: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

二、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在同一学校短期内学生因病缺席异常增多(一学校达3人以上)或累计发现流感病例达10例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校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对发病较严重的班级用漂白粉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双重消毒。

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9、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上报校长,按有关规定上报市卫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置。

第4篇

主要是针对当前乙脑疫情,今天县政府召开会议。对疫病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对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和其他方面工作一并强调。刚才卫生局王泽英同志通报了近期我县乙脑疫情的基本情况,并对对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和其他方面工作也一并进行了安排,都完全赞同,请各乡镇下来以后,认真加以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增强对乙脑防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强领导。

类似的会议也开了不少,今年县委、县政府对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今年的疾病防控工作力度较之往年大大增强,单就乙脑防控工作也做得很不错。从统计报表的情况来看,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中8月龄至14岁的儿童平均接种率达到92.1%重点对象8岁以下儿童平均接种率达到96.7%无论是重点乡镇还是其他乡镇,接种率都还是比较理想的接种率已经远远超出了形成有效免疫屏障的接种率;从事后疾控部门对27个乡镇的快速评估检测情况看,已大致接近报表显现的接种率,应该说,前一阶段各乡镇都高度重视,乙脑防控工作效果明显。但我不能盲目乐观,近段时期以来,局部乡镇已经呈现了乙脑散发病例,病例出现后,县上高度重视、非常敏锐,总的要求就是要防微杜渐,就是要遏制乙脑疫情在县蔓延,防止在县出现因乙脑疫病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尽管前一阶段我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刚才,王局长已经就局部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很全面、很具体。归结起来,主要表示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单个乡镇内,村社与村社之间乙脑防控工作不平衡,尽管以乡镇为单位的免疫率已经很高了但村社之间的免疫差异较大,刚才王局长通报的几个事例中,仅以榕山镇符阳村为例,乙脑病例出现后,疾控部门对符阳村进行了流调,对31个儿童的调查结果标明,仅仅只有5个儿童接种了乙脑疫苗,尚有26个儿童没有乙脑疫苗的接种史,而以榕山镇为单位的接种率已经超越了95%那么就说明榕山镇村与村之间工作差异就很大,符阳村就是典型。二是环境消杀工作力度有待加强。前期工作着重是接种疫苗,这项工作开展得很好,而相较而言,环境消杀工作要滞后一些,尽管前阶段在猪疫病防治工作中,对环境消杀工作进行了一些硬性规定,各乡镇已非常重视,对圈舍进行了消毒,但是这项工作还要加强,特别是进入暑期蚊虫容易孳生,更应注重环境消杀。三是对疫情的监测显得比较主动、缓慢。尽管前几次疾病防控工作会上已经就这项工作进行了强调,要求对疫病监测要做到四早”但事实证明这项工作做得很不够,做好了疫苗接种工作后,就是要做好对散发病例的监测,一旦发现散发病例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请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警觉、高度重视,不要以为接种率已经很高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要克服畏难情绪、克服侥幸心理、克服麻痹思想,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乙脑防控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细。

二、进一步落实几项防控措施,强化责任。

要象去年那样,一是要落实领导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实行县乡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县卫生局具体负责实施全县乙脑的预防控制工作,其他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我县乙脑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特别是针对免疫的空白、盲区的几类人员,二是要进一步落实预防措施。第一是要做好查漏补种。要重点针对外出返乡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遥远村社儿童和留守儿童这四类人群开展查漏补种,维护易感人群。第二是要认真开展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搞好环境消杀工作,开展防蚊、灭蚊,切断传达途径。

切实做到四早”各乡镇要认真全面地开展乙脑疑似病人的搜索,三是要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从今天起各乡镇对乙脑防控工作实行零报告制度。发现病人要立即上报,立即诊断治疗。这里要强调一点,乙脑的确诊必需经过严格的实验室顺序,各乡镇各相关单位在发现有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的病人后,不得擅自向上级相关部门演讲,必需送经县医院收诊,专家会诊,经卫生局审核后报告。

包括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四是要强化培训措施。主要是针对医务人员。不论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的都要进行一次乙脑防治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识别能力和救治能力。

其他医疗机构在接诊有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的病人时,五是要落实好救治措施。县上确定了县人民医院为全县乙脑病例定点收治医院。要立即进行抢救处置,并将疫情及时演讲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及时转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不得截留病人,县人民医院要无条件收治,并成立专家组,对危重病例及时会诊,全力抢救,超出县人民医院救治能力的危重病人要及时转市级医院救治,不能让病人私自出院,杜绝死亡病例发生。对家庭困难的无论是疫苗接种环节,还是对病人进行救治环节,一律实施救助。

除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外,六是要落实宣传工作措施。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群防群治。宣传工作也要抓好。宣传、文体广电部门要配合卫生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广泛开展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墙报、宣传单、通信等方式,加强乙脑防治宣传工作,做好居室灭蚊、防蚊工作,特别要注意对儿童的防护,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维护能力。

今年乙脑防控工作的总要求就是不能发生大面积的疫病、不能因乙脑疫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因乙脑疫病死人。

三、认真抓好其他卫生工作

但今年气候异常,一是做好夏秋季节其他疫病的防治。尽管目前还没有出现全县性的大的自然灾害。要做好抗大灾、防大病的一切准备。要做好肠道污染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卫生部门要做好应急准备。各乡镇要加强对群体性聚餐的管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县府办将下发《做好夏秋季节污染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请各乡镇按照《通知》要求认真抓落实。

第5篇

 为切实做好我市结核病防治整改工作,确保结核病防控策略在我市顺利实施,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部署,根据省卫生厅《关于2013年上半年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的通报》(鲁卫疾控字[2013]53号)要求,对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制定了工作对策,现将有关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初诊患者数较去年同期下降;

(二)确诊患者数较去年同期下降。

二、整改目标

(一)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占辖区总人口的3%;

(二)积极发现结核病人,完成省市下达的工作任务;

(三)医疗机构疑似肺结核病人报告率100%,转诊率100%;

(四)结核病追踪率达到100%,追踪到位率达到95%,总体到位率在90%以上。

三、整改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抓好组织领导

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重大公共问题和社会问题。要求我市各医疗机构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市2013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的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

 要求我市各医疗机构进一步细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悬挂横幅、板报、宣传栏、宣传品等宣传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深入开展结核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不断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对结核病人实施优惠政策的知晓率,营造我市结核病防治宣传氛围。

(三)加强疫情报告,积极转诊病人

要求我市各医疗机构要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落实《结核病疫情报告制度》、《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切实做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加强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工作。

(四)构建三级网络,落实病人追踪

疾控中心、镇(街)卫生院(中心)和村卫生室(诊所)进一步完善三级追踪网络,对医疗机构报告未到定点医院就诊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实施三级网络追踪,及时反馈病人追踪到位情况,不断提高病人追踪实效。

 

                          ***市卫生局

第6篇

为加强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各项措施的监督检查,市卫生局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督查组,督查组组长由市卫生局局长助理金志强担任,副组长由市卫生局预防保健科副科长吴荣霖、市卫生监督所所长金建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孙国祥担任。市卫生监督所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开展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工作任务

(一)监督检查本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情况。

(二)监督检查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情况。

三、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和环节

(一)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职能科室

1、是否制定了本地区的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工作预案并建立健全了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组织机构,将具体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人。

2、是否按照不同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了全市禽流感防治应急培训工作。

3、是否根据工作预案组织落实了演练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做好了人员、技术、药品和物资准备工作。

4、是否组织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及有关公共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是否制定了本单位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工作方案、建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流程,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2、接到发生动物疫情的报告和通报后,是否与当地农牧业部门沟通联系,第一时间派出专业人员到达疫区现场,做到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3、发生动物疫情后,是否直接开展对动物疫情密切接触者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在疫情发生地及周边区域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的监测。

4、发现动物疫情密切接触者出现流感样症状或患肺炎时,是否立即按有关技术指南采集标本,并按规定送上级实验室检测。

5、对于进入动物疫区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从事解剖、病料采集和运输的工作人员是否采取了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

6、对医疗机构上报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死亡病例,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提请组织苏州市级专家组筛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是否按预警病例立即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7、是否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不明原因肺炎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筛查和报告的通知》的要求,对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主要包括传染病预检、分诊,筛查、疫情报告及管理,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并制定了定期检查制度。

8、接到疫情报告后,是否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是否及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医疗机构

1、医务人员在接诊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等发热呼吸道病人(体温超过38℃伴有呼吸道症状)时,是否认真询问有无与病死家禽接触情况、所从事的职业、同类病例接触史等流行病学情况,并进行了相应的临床检验和医学影像学检查等。

2、对有病禽接触史的发热呼吸道病人,是否及时转市属医疗机构检诊,是否立即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是否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可能涉及传染病的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立即通过网络直报,同时报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否按照要求采集了患者血清及咽拭子标本,对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是否按照要求采留了肺组织标本(针穿),以备进一步确诊。

5、重点检查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建立健全了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组织机构,是否成立了医疗专家救治小组,是否充分准备了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是否落实了医院感染控制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工作措施。

(四)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1、是否购入和销售死鸡、死鸭以及无检疫检验证明的禽类及其产品。

2、在禽肉加工和餐饮环节,是否严格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禽肉是否彻底加热、烧熟煮透后才供应。

四、监督检查要求

(一)重点监督检查有禽类死亡报告和禽类养殖业较发达的镇、村,其他地区也要进行监督检查。

(二)要狠抓落实,要加强对疾病控制机构的督查。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从严检查,特别要检查有关工作预案、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

第7篇

一、目的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控制和有效消除高致病手足口病疫情对人的危害,大幅度降低发病率,保障全镇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组织领导

赵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镇长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包保镇村干部为成员的赵庄镇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同志负责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同时建立村级、组级手足口病防治信息网络,各村村委会主任任村级信息网络组长,各组的组长任本组组级信息网络的组长,负责本村本组的手足口病防治的全面工作。

各村成立相应的组织,成立包括包组干部、村医、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6包保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制。

三、疫情控制

(一)自**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或可疑病例进行报告。

(二)村卫生室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或可疑病例时,要立即转诊至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或可疑病例时,要立即转诊至县人民医院,同时填出转诊单,并注明包保责任人,并写清症状和体征,并注明为可疑病例。

(三)全镇局部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四、培训工作

镇中心卫生院和镇防保所要加强对辖区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水平、操作流程和报告意识。

五、应急处置

镇政府、镇中心卫生院做好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的准备,做到“物资、人员、技术、经费”四落实,一旦发生暴发疫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处理,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5岁以下婴幼儿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对5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发热和/或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等相关症状的,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镇各中小学、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病情痊愈2周后才能返回学校或幼儿园;

5、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上级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上级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6、定期开卫生防病健康教育课,教育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镇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候诊及就诊区域应定时清洁消毒,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发现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或可疑病例时,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应立即送定远县人民医院(定点医院)检查治疗,不得截留治疗,不得直接转往县外医疗机构。同时做好转诊车辆的消毒工作。

3、诊疗、护送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县卫生局和定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七、公共宣传和健康教育

全镇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手足口病包保责任制的通知要求》,要大力开展人手足口病科普知识和应急处置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康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措施,并组织居民(村民)开展个人防护自救和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全镇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防护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群众和非政府组织自觉配合和参与政府的应急工作,为人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二)

最近,我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疫情,该疫情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为切实做好我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起的常规传染病之一,主要发生对象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该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口途径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临床表现主要是手、足、臀、口腔粘膜等部位斑疹和发热为特征,一般愈后良好。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中心校决定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夏明月任组长,瓮运华任副组长,各小学校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中心校,电话),由瓮运华任办公室主任。

各村小要高度重视,分别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校长任组长,教师为成员的工作机构,并制定好防控工作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工作目标

通过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一旦发生肠道病毒EV71病毒感染疾病疫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全面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科学有效控制疫情。

四、工作措施

(一)卫生防病措施

学校要对学龄前儿童和学生进行手足口病和其他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宣传,教育儿童和学生及时主动报告发热等不适症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

(二)医疗防治措施

1、明确诊断标准及临床诊断。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临床诊断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

2、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

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及疑难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子、餐钦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

(三)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培训

1、提高学生防病知识水平。

各小学要以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开展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学生家长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进行消毒,要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早就诊,并积极配合治疗。

五、加强督促检查

中心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内的托幼机构、学校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学校饮食、饮水与环境卫生、晨检制度、健康教育等卫生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因措施不力、工作不落实而造成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扩散蔓延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严肃处理。

六、各校责任区划分

学校名称

责任人

备注

七、工作要求

1、要求各小学充分认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抓好落实。

2、各小学要保证防治疾病所需的一定经费,及一定的物质保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三)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针对当前手足口病高发的情况,我校高度重视,制订了鲁庄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幼儿园负责人为成员的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建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责任制,由专人负责手足口病的监控报告工作。

二、加强宣传:

(一)宣传工作要点:

通过晨间谈话、午间活动等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对广大的师幼开展有关手足口病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目的与任务。对于肠道传染多发季节,加强有关不饮生水、不吃过期变质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防病从口入”的有关行为的强调至关重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宣传栏、家长会、告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每个幼儿家长各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的卫生知识宣传健康教育,让家长知道该病可防、可控、可治,了解和掌握相关预防知识,让家长和我们幼儿园共同筑起一道安全保垒!

(二)、宣传主要内容:

1、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戒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6、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7、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三、做好环境整治、消毒工作:

1、做到“三清、三灭”:“三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厕所; “三灭”,即灭鼠、灭蚊、灭蝇。

2、活动室、午睡室保持良好的通风,无人环境下定期用紫外线灯消毒;教玩具每天消毒,在含氯25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或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幼儿个人用品(茶杯、毛巾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被褥、床垫每周暴晒一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及时翻动,并且个人专用;被套、枕套、枕巾每周洗一次)按要求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以及其它可能触及的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加强园内食堂、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饮用水传播途径。

四、加强幼儿晨检、午检及幼儿缺勤的追踪调查工作

1、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幼儿有手足口病等疑似症状或传染性疾病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并送医院检查。

2、对缺勤的幼儿,老师要及时进行调查,摸清原因,并进行跟踪追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园领导报告。

3、经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4、因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幼儿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资质的医疗单位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开具健康证明后方可入园进班复学。

五、信息报告

1、手足口病的报告责任

责任报告单位:鲁庄中心幼儿园

责任报告人:带班教师——联小负责人——园长

2、手足口病报告时限及程序

第8篇

一卫生行业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医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各项“准入”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首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建立了诊疗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确定了医疗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具体的管理人员,确保医疗质量的提高。

第二,加强了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服务态度得到了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第三,狠抓了卫生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准入。*年全区规范了12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医务人员的上岗资质检查,做到了持证上岗。

二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逐步建立

(一)建立健全了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类疫情得到了规范管理。

首先,制定了*年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要点,指出了工作重点,明确了工作目标,为搞好*年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打下了基础。

其次,进一步重申了疫情报告制度,公布了疫情值班电话,为掌握疫情动态迅速处理可能发生的疫情流行做好了准备。

第三,建立了疫情网上直报系统,坚持了疫情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二)突出重点,认真开展各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1爱滋病防治工作

首先,调整了全区爱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其次,管委会与各办事处签订了爱滋病目标管理责任书。

第三,加强了爱滋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各办事处生产队及居民点广泛的开展了防治爱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治知识不断深入人心。

第四,有效地落实了防治措施。1开展了主动监测。全区主动监测111例。2开展了母婴阻断监测。全区实际监测58例。查出阳性1人,已采取了阻断措施。3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已经启动并逐步实施。4在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100%发放了安全套。

2结核病防治

①市*年5月14日在市结防所协助下,开展五三高中结核病pdd筛查1519人。阳性22人。全年共转诊31人。

②区防疫站设立了结防接待工作站,负责对全区结核病人进行转诊治疗。

③区防疫站对市反馈的病例进行了全程督导查询,全程督导率为100%。

④问题:一是结核防治项目未在我区实施,经费未落实。二是查痰点因无经费而未开展工作。

3疟疾防治工作

一是抓了全民预防服药,计划3500人,已落实。二是主要抓了现症病人的治疗和前两年病人的休止期治疗,全区应休治24人,全程休治24人。扩大休治42人。

(三)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报告及时,处理到位。*年全区传染病发病总数7例,总发病率11/10万。全区传染病病人探视回访率达90%。

三血防工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我区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疫区,有螺面积大,密度高,且有螺地段地形复杂,人畜感染率高,血防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抓好全年的血防工作,全面落实血防工作措施,首先,调整充实了全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各办事处也调整了血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专班。其次,召开了血防工作会议,层层签订了目标考核责任书。今年3月,管理区召开了全区血防工作会议,到会的有各办事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血防专业人员,会上学习了省市有关血防工作的文件,系统地讲解了血防工作的技术要求,培训了办事处分管领导和血防专业人员。同时管委会负责人代表管理区与疫区办事处签订了*年血防工作目标责任书,为搞好*年血防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认真开展查灭螺工作,全面完成了药物灭螺工作任务

第一,培训了专业技术人员。

*年上半年全区对各办事处血防工作人员进行了三次业务培训,共培训30人次。

第二,按技术要求,认真开展了血防查螺工作。全区血防查螺工作从3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旬结束。调查钉螺面积3748万平方米,查出有螺面积76.47万平方米,其中易感地带48.33万平方米。螺点主要分布在季河天门河青木当河石龙干渠高湖干渠等5条水系及受其影响的灌溉区域,其中主河道有螺面积631亩。

第三,分类指导,认真开展血防查螺督查工作。根据全区查螺情况,区血防办多次到疫区办事处开展了血防查螺质量督查,并根据环境状况,明确了*年要求灭光的螺点。

第四,认真开展了以灭阳杀蚴灭易感地带为主的灭螺工作。全区投工投劳12000余人次,铲草除障面积80万平方米,药物灭螺面积72.16万平方米。在灭螺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千方百计组织农工铲草除障,力求高质量高标准,确保有限的灭螺药物发挥最好的灭螺效果。针对易家岭办事处赵坡队农科所居民点螺情严重的情况,区血防办会同易家岭办事处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灭螺措施,一是动员农工铲草除障进行药杀,该队动员农工4000余人次,铲草除障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全部进行了药物灭螺;二是针对屈家岭办事处回龙寺队东岳队螺情严重的情况,该办事处投入劳力1500人次铲草除障面积8万余平方米,并进行了药物灭螺。龙潭队提前组织劳力将18条主沟渠毛渠铲光铲净易感螺点率先得到了灭杀。何集办事处对高湖干渠进行了铲草药杀,对司马河滩进行了抽槽灭螺。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全区易感地带得到了有效处理,至今无1例急感发生。

2认真开展工作督查,确保灭螺措施落到实处。区血防办工作人员每天到疫区灭螺第一线认真开展工作督查。按照草净灭螺的原则,确保灭螺一处巩固一处。同时市血办也对我区血防工作十分关心,先后多次派工作组到我区督导检查血防工作,为全区灭螺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三)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疫区居民血防意识

今年3月市血防办给我区提供了1万份宣传资料,已全部发放到位。同时区血办还印制了100本血防条例宣传资料,已于5月底前发放到疫区生产队和学校。在学生血防知识的教育中,我区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了血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课。同时区电视台还播放了血防科教片,适时报道了血防工作的开展情况。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血防知识不断深入人心。

(四)加强晚血病人的筛选,确保晚血病人得到有效治疗

今年以来,区血防办组织了对晚血病人的调查工作,确诊了4人,已上报市血防办。其中3人已治疗好转,1人死亡。

四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大

(一)区卫生局按照区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的工作意见,对全区流通领域及食品批发零售商进行了彻底的清查,未发现违法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行为。

(二)加强了卫生许可证的管理,进一步规范食品营销市场。

(三)对全区米面油生产厂家加强了管理。对生产过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了监控,未出现公共事件。

(四)加强了学校卫生监管工作,区卫生局对全区学校派出了卫生监督员,学校卫生的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杜绝了无证上岗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

五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认真开展

在妇幼保健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对全区69名孕妇进行了监测,建卡率为90%

(二)对60名妇女进行了健康体检,全区查出妇科病人8人,均得到了及时治疗。

(三)对全区26个托儿所幼儿园进行了检查,要求不合格单位进行整改并根据规定办理准入手续。

(四)以发放出生医学证明为契机,对散居儿童进行了建卡,建卡101人。

六爱国卫生红十字等工作逐步开展

在红十字工作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献血法》及《湖北省义务献血实施办法》和省市有关精神,我们规范了临床用血渠道,使血液制品正规采购率达100%,确保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2为全面完成市卫生局下达的义务献血指标任务,元月中旬,区红十字会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采取多样化的宣传形式,使义务献血的目的意义深入民心,提高认识,积极参与义务献血。全已完成义务献血192人,全区共采集鲜血近5万ml,完成了无偿献血任务。

在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中,我们以创建活动为主,开展了清洁环境整治家园及群众性的除“四害”活动,良好的卫生工作和生活习惯在全区逐渐形成。

七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安排

我区卫生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在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须进一步加强,机构不健全人力财力不足是开展工作的主要困难。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开展工作督查,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始终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中心,以群众是否满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卫生资源,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监测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认真开展卫生监督,依法管理卫生系统的各项工作。

第9篇

成功防控非典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公立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文件,明确指出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强化医疗机构中疾病控制的职能和作用,对疾病的早期预警及有效防控、促进居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正值医改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公立医院公益性如何体现,如何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建立群众得到实惠、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的长效机制是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在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肿瘤防治、慢病预防、心理卫生、口腔保健、紧急救护等5个市民健康教育基地,四年多来,我市在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正逐步成为促进群众健康的阵地,极大地丰富了医疗卫生机构预防保健的内涵。陈竺部长对我市发挥公立医院优势,推动防治结合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卫生部确定将我市作为创建防治结合型公立医院试点城市。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树立“以病人为根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应对当前群众健康面临的疾病谱变化的巨大挑战,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的进程,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服务模式转化,进一步明确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建立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并融入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防治结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三、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模式。

(一)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各医疗岗位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各类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二)建立一岗双考的科室和医护人员可量化的考核评估体系;

(三)建立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机制,为公立医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保障条件;

(四)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任务完成率达100%,就诊患者及家属群众受益面达100%。

四、试点范围

2012年,在市级健康教育基地所在的医疗卫生机构,即市立医院、中心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开展试点;2013年,在全市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推广。

五、工作内容

(一)健康促进与教育(健康促进医院)。将医院建成可预防疾病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基地,在就诊前、中、后过程中开展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宣传、生活和行为干预(运动、膳食、心理等)、健康管理等服务,改善就医环境,建立与社区互动式的密切联系,为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健康保健服务。

(二)传染病防治。感染性疾病科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呼吸道、肠道发热门诊、传染病科病房);疫情报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的腹泻、发热及流感样症状监测;院感消毒及医疗废弃物处置。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伤害、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监测及死亡报告;疑似食源性疾病、职业病监测及报告、精神类疾病监测与报告;建立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口腔疾病等可预防疾病的行为干预、健康管理等防治结合方式。

(四)妇女儿童保健指导。妇女儿童健康咨询、行为干预、健康管理。

(五)心理咨询与疾病康复服务。心理咨询、心理干预与心理疏导,康复指导与服务等。

(六)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院前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心理治疗、传染病防治等处置。急危重症、意外伤害的院前干预;危重病、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紧急救治、各种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猝死的急救。

六、进度安排

2012年1月-2月:市卫生局制定《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示范机构试点工作方案》;

2012年2月-3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口腔医院、急救中心、妇儿保健中心、中心(肿瘤)医院等机构分别制定《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精神卫生、口腔卫生、院前急救和伤害预防知识、妇儿保健、肿瘤与职业病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

2012年3月-4月:各试点机构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和科室岗位工作规范,3月底前上报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卫生机构组织培训和具体技术指导;市卫生局协调有关部门核算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及疾病预防控制科室设置;

2012年5月-9月:各试点机构组织实施;其中7月份各试点机构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自评,并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阶段性评估;

2012年10月:市卫生局组织对试点机构进行评估,完善工作方案和工作规范;

2012年11月:召开全市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现场会,总结和推广创建工作经验;

2013年在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创建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市卫生局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创建防治结合型医疗机构领导小组,曹勇局长任组长,牟新民副书记、魏仁敏副局长、张华副局长任副组长,组织人事处、规划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疾控处、医政处、应急办等处室负责人为成员。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核定科室和人员编制,核算服务成本,协调相关部门制定财政保障政策;组织工作评估和督导检查,推广经验做法。

各有关单位要完善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对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收集、上报工作进展信息,对创建工作进行评估评价以及经验总结与推广等。

各试点单位要根据《试点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本单位工作方案、科室岗位工作规范和考核评估标准,并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市口腔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中心(肿瘤)医院在制定本单位方案并开展试点的同时,要制定医疗机构行业相关业务工作规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组织制定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慢病防治工作规范,并负责牵头组织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定期效果评估。

(二)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长效机制。在医改框架内会同财政、物价、人社等部门核算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制定财政保障、价格保障、医疗保障长效机制,体现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体现预防保健服务价值,引导医疗机构“防治结合,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取向。积极争取市编制部门核定公共卫生管理科室和精神卫生、口腔疾病预防等社会防治机构设置,在医疗机构成立疾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和设备,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医院信息化系统防治结合管理,提高疾病监测、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康复保健等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10篇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就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

2003年5月,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并颁布施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卫生局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加强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规为主要内容的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并健全了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切实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基本概况

(一)、全县卫生系统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现有县属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0个,其中县级 5个(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1所,防疫站、保健所各1所),乡级20个,另有卫生技术培训中心、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红会门诊各1个、预防保健站2个。全县有村医疗站154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有卫生专业人员696名,其中中级及以上专业职称282名。全县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150余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70余名。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

受县卫生局的委托,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执法监督、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任务。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2003年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

(三)、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情况

平罗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繁重而艰巨的医疗救治任务,于2002年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平罗陶乐医院设置病床5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材料、宣传标语、设立咨询点等多种形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规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坚持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病管理、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据统计,一年多来,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多份,悬挂横幅20多副,刷写宣传标语400多条,接受咨询6000余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7场次,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通过宣传培训,增强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了解和支持,进一步加强了我县公共卫生工作,为顺利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面对突袭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5月国务院紧急制订并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成立了平罗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平罗县卫生局。实行防“非典”工作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制订了《平罗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县卫生局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卫生检疫、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组织。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原则,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做好防治“非典”工作的紧急通知》(平政发[2003]62号),把贯彻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同其他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县卫生局也把贯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卫生工作计划,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同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并进行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年终兑现奖惩。

结合“非典”和人间禽流感防治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一是制定并完善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工作预案》、《发热病人预警监测工作方案》和《人间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预案》,为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指导依据。二是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组成了疫情监测、调查处理、消毒隔离、医疗救治等若干分队,为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为满足“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救治和观察鉴别,筹集资金在县人民医院改造建设了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病房,在原县中医院住院部建立了配备60张病床的医学隔离留验观察站(可随时启用)。四是在县人民医院传染科病房建成了具有30张病床,配备了先进设备的传染病房,配齐了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为各类传染病人的科学、规范救治创造了条件。2003年全县先后共出动疫情应急出理350人次,组织调查处理传染病疫情26起,对258名可疑症状者和接触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集中医学隔离留观、家庭留观人员3614名。

(三)、强化措施,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认真落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了以县卫生防疫站为龙头,县乡医疗单位为枢纽,村级医疗站为依托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实行传染病填卡逐级上报制度。自开展防治“非典”和禽流感工作以来,全县上下进一步完善了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相关制度,实行了“非典”和人间禽流感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县卫生局和卫生防疫站设立了疫情室,公布了疫情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开通了“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专报系统”,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县卫生局还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门诊医务人员对就诊病人进行门诊登记和可疑病人筛查,对传染病依法进行填卡报告。通过实行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确保了发现疫情及时上报,杜绝了漏报误报现象,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公共卫生配套建设。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克服县财政困难的实际,不断加大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优先保证了预防保健事业经费的投入,保持对防疫站、保健所正常经费的足额拨款。坚持将农村预防保健经费10万元和结核病控制经费3万元列入财政预算,给予及时足额划拨。加大跑项目、引资金工作力度。自1995年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县医院、中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防疫站疾控楼和全县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进行了翻建,使全县卫生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引进和购置了大量医疗诊断治疗设备,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配备了B超、X光、心电图机等新三件,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医疗诊断条件和诊疗质量,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对于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应激能力。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尤其在2003—2004年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灾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县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突发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预警、应急控制处理缺乏统一、科学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完善。

通过“非典”防治工作,我们虽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但从“非典”防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部分领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机制的重要性,没有从预防、预警方面去长远考虑,存在遇到突发事件盲目应战的思想;二是部分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协调,相互推诿的现象;三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决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持有反对态度。

(二)、公共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严重滞后,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缓慢,卫生技术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

目前我县虽已形成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的决大部分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无力购买医疗设备和引进新技术,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条件差的现象;二是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受房屋条件所限,均没有设立规范的传染病门诊,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存在医疗隐患;三是县卫生防疫站虽然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大楼,但建设资金不足,缺口40万元,同时由于缺乏设备配套资金,无法配备较先进的检验设备,而现有的检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四是平罗县医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制约了急救业务的开展和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陈旧,“120”急救系统及车载设备几乎没有,只能应付一般情况的急救和普通传染病的治疗需要,不具备应对较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县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条件简陋,设置床位少(仅为6张),一旦发生多例“非典”病人,将无法应对。且县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在医院内,与其他病员及医院职工家属区较近,无隔离带,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五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公共卫生科室不健全或形同虚设,村卫生室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仍然存在;六是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七是县、乡(镇)两级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以及村委会的作用,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寓条于块,条块结合,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预防、预警、控制和处理综合应急机制。

(三)、经费紧缺,限制了公共卫生尤其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有效开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县卫生防疫站除搞好计划免疫和结核病防治外,还相继开展了慢病防治监测、爱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业病监督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而这些项目所需经费均未列入县财政预算。同时由于工作量的增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但县财政对此实行增人不增支,自收自支的政策,导致医疗单位出现缺人才但又用不起人才的现象,业务经费的投入不足和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我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肩负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工作,承担着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许多工作都是无偿服务。近年来由于县财政经费较为紧张,划拨给乡镇卫生院的经费只是职工档案工资的60%,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30%~40%,而业务收入又无法弥补职工工资的缺额部分。工资待遇低,加上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造成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卫生工作的质量。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1、建立健全全县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指挥和组织系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重大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任务,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部门乡镇协调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组织保障。卫生部门也将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负责医疗卫生单位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2、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报告制度。建成以县卫生局为中枢,县级疾控、医疗、监督机构为技术依托,以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和预警网络,进一步规范监测、报告和分工协作制度。

3、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整合“非典”、禽流感防治、食品卫生安全、职业中毒、重大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修改完善各类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科学分工,严格责任,逐步建立起包含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在内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4、建立全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大卫生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并对应急救治队伍每年实行专门强化培训和定期演练,努力造就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本着业务覆盖全面、技术过硬、组织严密、反应迅速、协调高效的原则,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择优选拔各个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并分设各个专业应急工作组,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业务单位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以应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后继处理之需。

(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共卫生工作的硬件条件。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政策、项目支持,加大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县乡二级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同时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经费的必要投入,本着协调同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公共卫生投入适度超前,按比例逐年增加,尽快使原本比较薄弱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地改善和加强。

2、建设设施配套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借助国家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资的良好形势,积极争取县疾控中心设备配套项目,全面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和更新,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

3、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同时,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建设卫生监督执法指挥调度中心,配备监督工作必备的车辆、设施,充实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

4、加快县医院传染科病房的建设,积极利用国债资金,按照新时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需要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平罗县中医院旧址新建一座高标准、高配置的传染病楼,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医疗垃圾焚烧等设备,并对原中医院旧病房进行改造,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医技科室,同时应通过多方筹资,购置呼吸机、监护仪、X光机等设备,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装备。新建的传染病楼将承担全县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处理任务。

5、改扩建平罗县 “120”急救中心,拟新建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规划建立一个急诊手术室、血液净化室、急诊内、外科病房,扩建临时输液室、观察室、抢救室、内外科诊断室及会诊室。急救中心将新增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监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血透仪及附属设备、手术室设备、救护车及车载抢救设备,对现有部分老化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发挥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6、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建设。继续实施以房屋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套为主的农村医疗机构“三项建设”,力争在5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诊断急救设备的新三件(心电、B超、X光)的普及配置;在10年内实现急救设备洗胃机、呼吸机、心电除颤仪、麻醉机、尿、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在中心卫生院的普及。

7、建立先进、快捷的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报告信息网络。在目前县级疫情实现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争在5年内使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办公自动化,并实现微机联网,建成结构完整、功能全面的卫生管理信息网络,为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指挥处理提供先进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

第11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皖政〔*〕77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到2010年,力争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规范化卫生院、每个建制村有1所规范化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更加完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0%以上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其余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全部具备中专学历,乡村医疗卫生人员100%具有执业资格;建立健全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全省中等偏上水平。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调整乡镇卫生院的数量和布局,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立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多余的乡镇卫生院可转为医院、门诊部和村卫生室等。切实改善乡村卫生服务条件,5年内建设70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69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鼓励和扶持社会和个人举办农村卫生机构,统筹纳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纵向业务合作,增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

(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落实保障经费;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市、县(区)与省级平台并网运行;逐步建立全市相对统一的补偿方案,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水平,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度资金节余控制在筹资总额的15%以内;取消定点医院区域位置、分类性质和隶属关系等方面的限制,减少报销环节,取消病人转诊转院审批制度;采取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等办法,鼓励开展和选择中医药服务项目;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为农民提供安全、高效、价廉、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资助农村五保户等生活困难群体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参合资金。对参加合作医疗的五保户,可实行零起付线;对因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大病患者,在按规定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后,再给予一次性定额医疗救助。

(三)切实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实行农村在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普及农村在岗卫生技术人员中专学历教育,鼓励已取得执业资格的农村在岗卫生人员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参加各类高等医学教育学习。大力组织实施中央财政补助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轮训乡村卫生机构技术人员。选派卫生院临床技术骨干赴省、市级医院进修,为每所卫生院培养2—3名业务技术骨干。逐步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待遇,从*年起,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编制内在职人员工资的财政差额补助标准,并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乡村医生(每建制村1人)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在乡镇卫生院全面建立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四)建立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机制。组织三级医院支援县医院,二级医院(包括县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对口支援工作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严格执行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主治和副主任医师前到农村卫生机构定期服务的制度。从*年起,从县及县以上医院每年选派50名(其中,市级医院10名、县级医院40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挂职,每个周期一年。挂职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派出单位解决,市、县(区)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继续执行公开招募医药卫生类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政策。对挂职和招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技术人员,在生活保障方面予以优先照顾,形成吸引人才到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

(五)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对开展一类疫苗免疫预防接种、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控制处理、妇幼保健和爱国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予以保障。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和管理,突出抓好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切实做好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完善农村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产科建设和人员培训。积极创建“爱婴卫生院”,认真实施“降消”项目,不断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完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招聘制度,实行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职工全员聘用制,因事设岗,公开竞岗,合同管理;切实分流、清退卫生技术岗位上不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改革内部分配制度,体现服务技能和劳动价值,并向技术骨干和重要岗位倾斜。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管,提高诊疗质量,规范收费行为。全面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业务、药品、财务及人员等实行统一管理。村卫生室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对纳入市民生工程建设的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建设和管理。

(七)依法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依法执业的监督检查,严格农村卫生机构、人员、技术准入监管。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农村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医疗服务市场等卫生综合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行医、无证生产经营等危害公共卫生的行为。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及其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依法严厉打击扰乱医疗机构秩序、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深入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实际的药品监督体系和供应体系,严厉打击向农村销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逐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或跟标采购,鼓励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集中配送药品。加大对农村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降低农村药品价格。

第12篇

根据院行政及院二甲办就我院二甲复审相关工作的具体安排和部署,我科认真组织实施,制定了健康管理中心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科室管理的各项工作措施,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分工模式,确保二甲复审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复审工作开展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科室方案为准绳,快速推进二甲复审工作落实

根据医院工作的统一部署,我科参照我院《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并结合省卫计委《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考评办法2015年版》的相关内容,制定了符合科室实际,易于科室管理及操作的科室二甲复审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充分明确了各级各类科室人员职责,并以定期的科室内会议、业务学习讲座、护理部晨会等形式逐条学习、逐条领会二甲评审考评办法,在科内形成了处处都是评审范围、事事都是评审内容、人人都是评审对象的良好工作氛围。方案还进一步就复审动员部署阶段,标准实施、自评、缺陷整改阶段、落实预评,完善阶段,强化整改,冲刺阶段,以及全面准备迎检阶段五阶段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形成了有预案,有落实,有制度有落实,有具体工作要求有落实的工作局面,切实把医院及二甲复审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整章建制,加强制度落实,以二甲复审为契机,助推

科室制度化建设

1、二甲复审工作开展以来,科室不断建立完善科室工

作制度,科内结合医院要求,先后制定完善了科主任岗位职责、护士长岗位职责、主检医师岗位职责以及体检医师、医技岗位职责等二十二项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工作制度、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安全防范制度、体检质量控制制度、重大阳性结果及时反馈制度、健康随访制度等重大科内医疗制度19项,参照制定了仪器操作流程12项,体检操作流程3项,应急抢救流程11项。

2、以落实会议制度为抓手,认真向科室人员宣传医院

政策,分析科室情况,商讨科室决策,科内共进行全员参与的会议27次,组织二甲专题会议5次,以会议形式向科室人员传达了二甲复审的工作要求,为顺利完成二甲工作做了制度保障。

3、为进一步加强科室人员业务水平,以及充分落实科

内业务学习制度,全年科内开展全员参与的业务培训讲座5次,科内业务学习共计26项;仪器示教11项;闭卷考试13次,其中2次半年考试。每次科室业务考试人平分数均达到合格水平。今年在医院进行的三基业务考试中,我科人员无连续不合格现象,在二甲复审进行的三基操作考试中,我科参与的医生护士均以高分通过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考核,为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做了一定贡献。

4、应院二甲办工作要求,我科制定了科室突发事件应

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同时还制定了消防演练方案、突发事件演练方案,并组织科室人员就突发事件、消防进行了实地演练,今年参与医院和科室组织的火灾演练3次,组织参与突发事件演练3次。在医院今年组织的突发事件演练、消防应急演练中,我科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三、健康体检质量持续改进

1、今年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优质护理

管理制度,形成了定期进行专题学术讲座的工作模式并定期就体检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议讨论,全年来科室共进行了质量讲评会议 次,突出问题及时调整改正,我科新系统上线来,我科主动作为,多次就体检流程、科间协作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基本理顺了新系统工作程序,有效保障健康体检新老系统安全过渡,没有出现重大生产安全及隐患事故。

2、参照湘雅附三医院体检套餐内容,结合我县常见病

多发病发生情况,进一步优化体检套餐内容,并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标准新制定了4种套餐内容。护理部进一步加强对体检流程的监督管控,设置专门的体检导引岗位2个,科主任、护士长适时查看体检服务过程,及时发现分流拥挤体检岗位,前台协助岗位适时掌控重点部门如B超科室的检查状态,根据体检人数多少及时协调超声影像中心增派体检人员,保障体检流程顺畅。科室根据体检场地实际情况设置设立了便民措施,在候检区设置了书报架、饮水机,科室还自费购买室内花卉,打造出科室精致、高端服务环境。

3、我科根据科室体检安排情况,每个工作日均进行体检满意度调查,二甲工作开展以来,我科进行满意度调查1386份,满意率达98%。

4、安全管理方面,科室加强对科内各项应急预案的落实,抢救设备齐全、完好,科室组织专人定期核对,体检报告专人审查核对确保7-8个工作日出具。主检医师对体检报告质量进行全面把控,今年,为提高体检报告质量,科室提高了主检医师奖金分配系数,加大了对体检报告各环节监察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有效保障了体检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科室院感及传染病管理

1、科室认真落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办公区域、诊室、洗手台等处均配备了快速手消毒剂,护理部不定期组织进行诊疗操作培训,要求掌握无菌操作原则,科内并就相关培训进行考核。院感科多次在我科进行工作督导,我科均无重大院感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