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才培养总结

人才培养总结

时间:2023-06-04 10:49:11

人才培养总结

第1篇

(一)随着行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车间一线岗位人才培养问题日益凸现,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1.关键岗位人才空缺对生产造成影响:一线技术含量高、与产品质量关系密切、培养周期长的关键岗位,当面临员工请假、休假、调岗、离职、出差等情况时,此时车间必须有其他员工填补空缺。尤其在《员工带薪年休假管理办法》出台以后,每位工作满1年员工都享有每年最少5天假期,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时培养出岗位“后备人才”,当岗位面临后备人才匮乏的情况,势必对车间生产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2.一流企业对一流员工队伍的需求:企业在“争创一流”过程中,对员工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员工不能只满足于掌握单项专长,而应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生产实际中成为“多面手”、“万金油”。同时,车间通过培养更多岗位人才,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企业技术进步与流程再造的要求:近几年来,各卷烟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的速度加快,技改后,生产作业流程随之变化,原有岗位会出现合并重组,这就需要有掌握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

4.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按照国家局指导思想,烟草行业跨省重组,组建大企业、大集团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郑州、新郑卷烟厂联合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确立,企业更高层次联合重组迫在眉睫。面对新一轮的岗位竞争,广大员工迫切要求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施基本模式和主要做法

在培养模式方面,车间从学习理念、环境、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1+2+3+4”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即:“树立一种理念,营造两种环境,建立三种机制,运用四种方法”。

(一)树立一种理念,转变思维方式

面对行业竞争的新形势,车间对员工进行合理引导,教育员工要终身学习,并在车间内部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把工作的过程看作学习的过程,把学习看作工作的一部分,使工作和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思想上转变员工思维定势。

车间党支部开展“四个一”读书活动,发放《没有任何借口》、《你在为谁工作》等针对性很强读物,使员工观念有了根本转变。同时为发挥榜样带动作用,车间多次组织先进技师、优秀青工进行现场经验交流,通过优秀员工先进示范作用,激励人,带动人,为全体员工提供仿效的榜样。

(二)营造两种环境,丰富学习载体

为给员工学习与交流提供平台,车间先后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有效营造两种学习环境。

1.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车间先后为专业维修人员,建立学习室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学习室包含学习区、资料区和讨论区,资料区设在电修室和设备室,可方便员工自由查阅技术图书资料;讨论区则成为“创新活动专区”,可方便员工交流学习经验,开展创新活动;另外,车间还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合组建河南省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建立烟草生产过程工业网络实验平台,并印制该平台《试验指导书》等学习资料,丰富了电气专业人员对监控画面制作、plc在线编程、网络组建等方面学习内容,该实验平台项目在全国烟草企业中尚属首家使用,该项目也于*年顺利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

2.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车间以“知识共享”立足点,组织专业维修人员收集设备相关资料,建立设备维修经验库;车间还组织牵头,结合职工兴趣爱好,开展各种学习论坛与读书活动,以此拓宽职工知识面。如成立新闻写作团队、电脑爱好者协会、工艺攻关小组等。通过广泛交流使员工对如何学习有了全新认识,营造出共同进步的新局面。

(三)建立三种机制,规范考核流程

1.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车间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对员工竞争上岗、学习培训情况、工作创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先后制定《人员竞争上岗管理办法》、《学习培训管理办法》、《制丝车间绩效考核方案》三种机制,车间还以维修工段为试点,推行维修工分级管理,把考核成绩以百分制形式进行月度汇总,并与员工全年的工作业绩进行挂钩,以此对员工进行分级管理(级别从a+档到f档),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2.为规范人才考核流程,车间还以三种机制为保障,不断创新管理形式,加大员工绩效考核力度。为每位员工建立“制丝员工学习档案”,设计员工培训学习分册,对员工全年参加培训次数和情况进行考核统计,针对员工学习工作情况进一步挖掘岗位的后备人才。

(四)运用四种方法,注重培养实效

1.扎实开展员工‘内培外训’。员工培训内容更趋多样化,在内部培养方面,为了不影响企业生产工作,车间敢于借助专家‘外脑’,聘请美国ab公司、西门子公司等技术人员、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来车间定期集中授课,讲述前沿技术领域的相关应用;另外,在外出培训方面,企业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的外出培训,参加外出培训后归来的员工,必须把所学内容再进行内部培训授课,由此使更多员工充分受益。车间定期开展“每周一课”,如变频技术、网路技术、plc应用技术、机械制造等专门培训。

2.有效开展操作人员‘订单式’培训。所谓‘定单式’培训,就是结合生产需要,车间有针对性地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授课,主要采取“机旁示教”和“兼职培训员”两种形式。在“机旁示教”中,车间挑选关键岗位分包维修工通过现场集中授课方式,讲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和操作基本技巧,使岗位操作工对关键维修技术都有所了解。另则,车间还指定设备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担任兼职培训员,对参训员工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评,这种“以点带面”的学习方式,有效丰富了现场操作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开展维修工“ab角结对子”活动,即两名维修工一组结成对子,并制定详细学习计划书,师徒之间必须掌握对方所承包设备维修技术,通过师徒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逐步形成了“老、中、青”三层梯队技术力量,防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断档。

4.建立现场操作人员轮岗机制,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工序交叉人才培养方式。在横向培养中,车间要求叶段、烘丝段、梗丝段、四掺加香段中控工相互学习交流,中控工必须熟练掌握各工艺段中控操作技能。另外,要求中控工至少要培养1名本地操作工掌握中控操作技能,每位本地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该岗位中控操作;在备用工中挑选两名素质较高的培养对象,使其在实际中掌握关键岗位(切丝机操作,烘丝机本地操作,香料厨房操作、膨化电控)的操作技术。

三、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施的效果

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员工素质、后备人才储备、企业技术进步等多方面产生了明显效果,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

(一)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

1.通过此项管理方法实施,丰富了广大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实践能力,为车间储备充足的岗位人才,有效解决车间人才缺失的困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在制丝车间成为员工自觉、自发、自愿的行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员工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仅*年一年,车间共完成厂级创新成果12项;在职业资格证书取得方方面,*年车间培养高级以上技术等级资格员工11人,其中一人取得工程师资格,四人取得维修技师资格。在全国“泰山杯”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中,车间两名选手还获得sq34切丝设备第三、第四名好成绩,并被推荐为“行业技术能手”,取得我省烟草行业同工种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二)丰富了后备人才储备

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施,使车间后备人才培养逐步走向正规。在关键操作岗位,一个岗位每班次至少有三人会操作关键岗位设备;在关键技术岗位,培养了多名操作技术能手,弥补了关键岗位操作人员不足现象,完全达到了车间人才培养目标。以下为车间关键岗位后备人才培养对比表:

(三)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1.员工参与车间技术革新、劳动竞赛、科技攻关、设备改造等活动积极性空前高涨,车间员工结合所学知识,勇于开展工艺创新活动。其中《松散回潮安装烟饼分离机》、《提高切丝质量工艺创新》等新工艺新技术已在制丝工艺生产中得以运用,为车间工艺生产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难题。

2.技术创新项目水平和档次得到大幅提高,团队革新项目硕果累累。车间广大员工依靠团队优势,开展了多项节能革新活动,其中《车间滚筒类节水节电改造》、《车间照明智能改造》、《提高加料机水分cpk值》、《干冰烟丝膨胀伺服系统供电改造》、《整改1线真空回潮机返抽控制》等14项革新活动已经应用于车间生产中,对企业的“提质降耗节能增效”起到了作用。以下为车间技术革新项目数量对比表:

3.群众性qc小组活动得到蓬勃发展,为更好加快技术成果转化速度,车间把技术革新与成果申报紧密结合,并把该项作为员工成才量化考核指标。由于成绩突出,车间有多个qc课题获得“省优”、“国优”等称号,*年制丝车间第五qc小组《减少贮叶柜故障维修时间》成果,获得“国优”称号,维修工段电工班获得国家级“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称号。通过qc活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学技能、练技术、比贡献”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为企业创造出巨大效益。

(四)营造了员工和谐氛围

第2篇

 盐边县遴选优秀干部和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第二期培训个人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盐边县遴选优秀干部和人才第二期培训班的集中培训,为期14天的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理论层面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有提高我们能力的课程,使我体会到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领导对我们这些基层干部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使我倍受鼓舞,受益匪浅。在这里,首先感谢县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领导给我们一次加深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专家的悉心教授辅导。 参加此次培训,我充分认识到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珍惜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培训班保持高度一致。在整个培训中,我态度端正,目标明确,通过学习,不仅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启发了思维,更拓宽了我的学习和工作思路,明确了今后的努力目标和发展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可以总结: 

一、本次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会议、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大力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水平及能力素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执政能力,大力推进盐边县“五二七五”战略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在此次培训学习期间我认真自学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要求自学的内容;认真听取了《以史为鉴,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铸就成功》、《党的十八大党章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等专题讲座,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到今天的不易。其中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刘敏同志讲授的《以史为鉴,牢记使命,勇于担当,铸就成功》这门课让我记忆尤为深刻,通过学习使我认清了我县面临的优势、机遇与挑战。优势、机遇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二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机遇;三是攀枝花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机遇;四是国家支持西部地区跨越发展的机遇;五是市委领导的重视,提出了新的要求;六是扩权强县的新要求。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七个方面:一是我县地理位置欠佳;二是我县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特别是南北之间的发展;三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四是发展方式粗放,生产要素制约明显;五是经济实力不强;六是北部片区是发展的短板;七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与加快发展的现实还有差距。虽然我县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非常严峻,但我们相信县委政府必定能够狠抓机遇,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稳发展。

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通过《党的十八大党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依法行政案列分析》、《中青年干部沟通与协调能力》等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不但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理论,还要学习一些法律知识,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是打基础的一步,只有把学习搞好了,实践才有基础,行动才有导向。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一是必须把握好正确方向,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是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三是必须端正思想作风,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四是必须增强组织纪律性; 五是必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努力在掌握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使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

此次培训,我始终用党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自觉遵守学习纪律,无迟到、早退现象,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做好学习笔记。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领悟党的先进性,在思想上杜绝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时常不断的挑战自我,激励自我,我一定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致用。

第3篇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

摘 要: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为社会提供最多技术人才的资源库,注重的是学员的实践能力了,所以实训基地的建设尤其重要。

关键词 :计算机;基地建设;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G65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196-02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51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江苏省重点职业中学、首批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249亩,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在校学生5 000多人,是一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

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是首批江苏省示范专业、省品牌专业、无锡市重点专业和第三批国示范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实训基地曾被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3年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苏教职〔2012〕34号)要求,申报成为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建设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我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学校锐意创新,多方借力,深化实训基地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基地特色,取得很好的成效。

一、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细化计算机专业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原有的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专业优势得到削弱。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专业办学的市场导向原则,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充分的调研论证,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的重点转到专业的“精细化”发展上。一方面对原有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进行内涵的提升,突出“3+4”(3年中职+4年应用本科)一体化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的社会紧缺的计算机类的应用型专业,2013年,新开设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2013年以来,学校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性学校建设过程中,计算机应用应用专业深化与江阴市信息化协会的合作,成立了由政府、企业工程师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利用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开展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成效显著。

二、积极教育,厚德励技,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学校坚持面向信息服务业,及时把握IT发展动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终身学习发展能力,达到计算机应用类(办公自动化、数字媒体制作、网络技术应用等方向)中级工技能水平的具有项目主管潜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基于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本着“积极德育塑人品、积极教学育人才、积极拓展绘人生”的原则,创新学生积极教育体系。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完善“积极德育”工程

学校实施德育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聘请社会劳动模范、行业企业技术能手等人员担任德育导师,通过讲坛、授课、交流等形式,借助德育导师的模范与引领,培养学生的专业修养,创新德育课程教学。

2.剖析专业及课程,夯实“积极教学”工程

学校以“积极教学”为落脚点,通过专业剖析,厘清计算机专业相应的岗位职业活动,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本着“生产合格产品,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学思路,以典型项目(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同时,学校联合企业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制订课程教学标准,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专业技能课程特色教材。在专业细化、小班化教学、项目推进的实施下,学校创造条件让学生进入好企业、有发展的岗位进行定岗实习,通过企业的培养使学生成长为优秀的员工,这样才能使专业办学出现良性循环。

3.开展“九个一”活动项目,做强“积极拓展”工程

学校在实施职业教育“双证制”的前提下,每年举办计算机文化节,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并将课堂实践教学模块向课外拓展,以“九个一”项目为主线(做一名金手指、装一台电脑、组建一个局域网、设计一个网站、办一份电子报刊、出一份海报、制作一分钟宣传片、获取一张ATA证书、走进一家IT企业),分层递进,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社团,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一专多能,考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目前为止,我校计算机专业利用江苏省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项建设资金300万元(江阴地方财政需配套350万元),按照省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评审要求,第一年度到帐的200万元,学校根据实训基地申报书中的规划,将新增和改造10个实训室(具体见项目申报书)。学校将省财政计算机实训基地专项拨款到帐的200万元前期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个计算机基地建设项目。

序号建设项目内容预算资金(万元)

第一,改造第4、第5、第9、第11和第12机房,报废五个实验室计算机 216台。添置一体化教学用计算机200台。并将1、2机房改造成2个高级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将第4机房改造成1个印刷编辑排版综合实训室,第5机房改造成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室,第9机房改造成1个图形图像实训室。 75.5

第二,改造和扩建1个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 44.5

第三,新建2个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室。 53.5

第四,计算机实训基地的网络改造。 22.5

第五,其它(学生创新工作室、各室投影设备等)。 4

合计 200

此外,企业对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也给予极大的帮助与支持。学校现代图文工作室,全部由江阴现代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三、夯实基础,锐意创新,完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学校围绕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强化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基地管理体制。

1.实施“分线分块”管理,构建基地日常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框架如下:

岗位名称工作职责

实训中心主任总体负责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各项工作;负责实训教学安排、职业技能鉴定安排,实训中心人员管理。

实训指导教师负责学生计算机类实训教学实施。

辅导员具体负责计算机专业实训德育工作,指导实训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

对外培训与校企服务110负责人具体负责对外培训和企业技术服务,包括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管理,承接对外项目开发等业务。

2.积极实施实训基地日常巡查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学校实施实训基地安全巡查、教学巡查制度。重点查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与班主任沟通,并立即加以解决。

3.实施实训基地晚自习值班制度

学校为了让实训设备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增加计算机设备使用率,增强学生计算机专业动手能力,晚自习安排计算机系的学生在机房进行自习,让学生合理利用这段时间,完成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学习训练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技能。为此,学校实行晚自习值日制度,计算机专业教师晚自修都要轮流安排到机房辅助管理,避免夜间可能出现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有效开展。

第4篇

农村实用人才一般是指在农村经济活动中,掌握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经营创新能力,能不断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在农村经济实践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他们活跃在广大农村,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学习、接纳、应用、传播先进实用技术的重要力量。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农村秘书网网址:实用人才总体规模、层次、结构、分布等情况,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农村产业化发展对农村现有实用人才情况展开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我市农村实用人才现有4399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77。其中:从人才类别来看,种养业能手2430人(种植业能手1701人,养殖业能手729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55%;农村经纪人835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9%;能工巧匠377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8.5%;农商业者757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7.5%。从文化结构上看,初中文化的2797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63.5%;高中文化的799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8%;中专文化的507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1.5%;大专文化的296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6.7%。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的__1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25,35-45岁的1455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33,46-54岁的1280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29,55岁以上的523人,占实用人才总数的11。这些当地群众公认的农村实用人才中,有技术职称的1160人,其中中级职称的63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的有263人左右,获得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有122人,获得农广校中专或职业中学中专以上学历的有2165人,获得绿色证书的有742人。

几年来,我们__市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培养和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市场,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促进了农业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地位作用

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农村实用人才长期活跃在市场与生产者之间,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因此他们的经营范围和提供的信息,往往成为生产者无形的订单,成为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指挥棒。种养业能手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和成功的范例,示范带动了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如__镇的赵奇,每年光种植花生一项收入可达10万余元,通过他的带动,现在该镇种植花生面积已达1000多公顷;__乡的陈凤涛发挥养鹅技术专长,利用自己养鹅基地的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养殖大鹅,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一批种养大户的带动下,全市花生等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到2.53万公顷,养鹅达到302万只,从而拉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其二是创新了农业经营体制。一些农村实用人才通过组织成立行业协会,运用产业化的经营形式,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经营体制和方式的创新,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玻璃山镇在獭兔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形成了一定的总体养殖规模后成立了养兔协会,现已吸引养殖户110多户,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现在我市各类经营、生产性质的协会已达103个,并且都已达到一定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其三是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在农产品卖难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农村经纪人对帮助农民及时将农产品推向市场,为农民提供生产和技术信息,解决农民的盲目种养起到了重要作用。__乡的韩国仁在几年的牛、羊销售经纪人的基础上,今年创办了销售协会,从而带动整个那木乡畜牧产业的发展,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现在全市有800多名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农村农产品经营市场,搞活了农产品流通,达到了与农户双赢的局面。

其四是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一些农村实用人才在学了一技之长后,主动到城市和外地找市场,带动本地农民外出务工,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市__乡的张辛成,依靠自己瓦工技能,在外地承包工程,几年来已在本村转移劳动力150多人,使他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村”。在农村能工巧匠的带动下,目前全市就此一项转移农村劳动力已达3万多人。

三、存在问题

近几年我市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了积极措施,农村实用人才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我市农村实用人才的现状可以看出,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实用人才分布不平衡,现有村级农村实用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全市189个行政村中有31个村的农村实用人才远远低于全市农村实用人才的平均值;农村实用人才中63%是生产能手,其他各业实用人才所占比重偏低,造成了农民就业渠道单一,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

2、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高技能人才相对不足。从调查结果看,我市人才层次偏低,缺少高技能人才,从而制约了我市产业项目的开展。我市现有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为1160人,平均每个乡镇61人,每个村只有6人。

3、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有待提高。据调查,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大多从事基本农业生产,而从事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和特色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相对较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知识范围和知识水平仍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4、农村人才队伍管理仍不规范。通过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调查,我们发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内容与农村对人才需求的脱节,存在着学非所用的现象。一方面造成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实用人才、实用技术、技能的短缺现象,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农村实用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上,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

四、对策措施

针对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从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和总体素质出发,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在培训对象上,要实行多层次培养。

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需求,在大力发展主产业科技培训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农村其它行业所需的实用人才进行培训,确保多层次、有重点地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依据相关部门工作职能,按农村实用人才的不同行业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明确分工,确定重点培养对象,落实培养责任,在培训对象选择上按工种和行业特点,对种养大户进行重点培训,技术人才强化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同时要打破传统观念,拓展培训对象。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本着“不拘一格,但求实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传统的农村实用人才观,充分认识到外出打工返乡优秀青年、农村外来的各类经纪人队伍、优秀的部队转业军人等都是农村新型人才,明确了只要是对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起到积极示范带动作用的一律纳入培养范围。

2、在培训内容上,要实行多样化培养。

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内容,关系着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质量的高低。要在培训内容上下功夫,根据需要调整培训内容,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在对农村实用人才现状及需求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年度培养计划,每年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500人左右;培养20__名农民致富骨干;为农村中小企业培训职业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800人左右。根据培养规划,对培训内容、培训课时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有章可循,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把握实际,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制定重点培养内容及规划,同时明确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类别和数量,加快建立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建立市、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为培训内容服务,不走过场。

第5篇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 振兴 应用型 人才培养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有过辉煌的成就,直到1978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到2006年,东北三省的GDP总和只达到广东一省的75.95%,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在全国的排位分别为第8、14和22位。从前一度繁荣的老工业基地却由于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等因素使其丧失了领先于其他区域的地位,并逐步老化和相对衰退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洼地”。

如何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优势发挥问题成为重要议题。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应用和传统技术的改造以及技术创新和管理的创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等各方面都急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目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相对比较短缺,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障碍。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急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从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上看,中专以上学历者占人才总量的1.2%,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人才总量的0.4%,大学本科学历者占人才总量的42.3%,研究生学历者仅占人才总量的9.8%,还有4.4%是无学历或其他学历者。人才学历由低到高呈橄榄状态,与理想的柱状分布相差甚远,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相比,学历层次偏低,整体创新能力后劲不足,远远不能满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

从黑龙江省人才状况来看,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不甚理想。由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已有人才专业知识老化,而且人才的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和规范化意识不强,对国际惯例、世贸组织规则及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等方面知识了解不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应变、决策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不能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导致黑龙江省人才总量较大的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部分学科、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新的产业优势,专业人才培养相对完备的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壮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势。

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良好的综合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时展的要求,也是面向高新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工程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强是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型本科教育更要把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工程应用教育的生命。应用型人才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工程知识的传授,但这种知识传授必须要有一个使学生亲身感受和内化的过程。从国际竞争来看,实践与创新才是根本。实践教育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精神、锻炼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转贴于

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主要力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性较差。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各高校对此做了不断的研究与探讨,归纳起来总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识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本位,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既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又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关系。

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的能力。它既区别于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的服务于生产、服务及管理第一线,并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实用型人才,又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培养的通识型、综合型、研究型人才。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这需要在教学实践上正确处理好能力培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在处理三者的关系时,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统一、整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针对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应把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同时也为终身教育做准备、打基础。这是因为,应用型人才应该既要具备知识基础,又要培养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四个突出特点,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避免知识面过窄,又要防止出现一味地追求厚基础,而忽视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因此,为了达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系列课程建设为基础,实践与创新教学体系创建为重点,以教学评价和调控为手段,充分发挥教学基层和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新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工程。

三、搭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平台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把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始终坚持人才培养面向现实需求,不为理论而理论,从实践中找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使高等院校更好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企业生产、社会服务的整个过程中。

比尔·盖茨在《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中预言:“在21世纪重要竞争方式的改变中,高等教育扮演的角色具有决定意义的。”近些年来,对人才资源的巨大需求使得企业对引进人才和已有人才培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人才为对象的合作也成为发达地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内容,从而使以人才交流和人才培训为内容的产学研合作广泛开展。

第6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管理;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

电力是带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供电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社会和客户对电网企业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势必需要一些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生产人员。然而,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因素,和原有电力行业自身的垄断地位、市场化程度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人力资源整体结构性供需失衡、人才资源规划存在问题。

2.一线人才储备不足,缺员明显

目前,供电企业新进员工数量较少且多为高校毕业生,实习一段时间后大部分流向管理层,同时由于女性员工不能登高作业、年龄超过45岁的员工不能爬杆作业等电力行业生产特性及用工特点的限制,导致生产岗位断层明显,人员结构老龄化,缺乏懂技术、有经验的青年员工,部分岗位结构性缺员较为严重。

3.人才队伍没有形成规模,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

(1)培训实效性不强。为了提高职工素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供电企业投入不少培训资金,主要通过技能鉴定、专业培训、后续学历学习等形式来提高广大职工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但是部分职工更多地关注理论灌输及考试结果,业务水平却没有提高,造成培训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

(2)复合型人才缺乏。供电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较低,人员流动较少,缺少多样化实践锻炼的机会,员工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缺少综合素质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降低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效率,也阻碍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4.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和长远观念

一些企业在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上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缺乏总体规划和长远开发人才资源的意识,人为地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5.公司内部人才比例及人才当量密度普遍偏低

以某公司为例,截止到2013年4月公司员工总数为199人,结合最高学历、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职称等参数取其最高值,人次当量密度折算系数整体分布情况为:1.2的系数合计9人,占总人数的4.5%;1的系数合计80人,占总人数的40.2%;0.8的系数合计96人,占总人数的48.24%;0.6的系数合计8人,占总人数的4.02%;0.4的系数合计1人,占总人数的0.5%;无折算系数合计5人,占总人数的2.5%;人才比例折算系数整体分布情况为:1的系数合计25人,占总人数的12.56%;0.8的系数合计47人,占总人数的23.61%;0.6的系数合计60人,占总人数的30.15%;无系数合计67人,占总人数的33.67%。

综合分析可见,该公司人才当量密度及人才当量密度增长率、人才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中间学历(专科)人员较多,年龄结构较平均(40岁左右),由此也导致人才当量密度增浮较小员工本人提升文化、技能水平的积极性较低。而该公司学历和技能较低人员主要集中在近几年即将退休的员工,动员和鼓励去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难度较大;二是学历为大专的员工平均年龄也在40岁左右,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对公司统一安排的技能培训和鉴定不重视。

二、具体举措与实施过程

以某公司为例,为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关注一线员工职业发展,搭建员工岗位成长平台,引导员工在职业发展中实现技术成才、岗位成才,提出了以强化职工学习意识、提高应用能力、开拓创新思维为主旨,围绕“学习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实施“人才培育工程”的工作思路,在职工队伍中广泛开展“树发展理念,强自身素质”主题教育活动,使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

1.培养目标

基于不同类型人才的结构及特征,以专业培训为基础,构建职工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理论能力,为职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职工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创新引导为方向,构建职工创造事物、改造事物及对新思想、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与发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职业素质提升为关键,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精神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的行为举止。通过对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最终达到职工队伍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2.实施内容与过程

(1)创新培训工作模式,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全面培育“学习型”人才。“学习型”人才是指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环境、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变化,能够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工作需要的人才。

近年来,某公司不断加大内部培训的密度和力度,积极探索培训创新模式,结合基层实际,围绕如何在员工队伍中培养造就人才、实现人才综合开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提出了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的“四式”培训法,即:集中式、班组式、交叉式、互助式。集中式:按照各专业课题、项目,集中统一组织专业培训班;班组式:以班组为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实时、实地进行培训;交叉式: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部门人员进行岗位交叉培训;互助式:成立学习小组,通过“交流、研讨、互学”模式,组织员工进行互助学习。

除了以班组形式开展的自主培训外,还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组织了大量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如:开展站队级干部管理学系列培训课程;开展新员工野外体验式拓展训练;举办优质服务、企业文化、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等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同时不断拓展外培渠道,可与某些电力大学联合举办在职本科班、研究生班,鼓励员工后续学历教育,为强化员工学习意识、全面培育“学习型”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加强岗位技术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重点培育“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准确、熟练地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日常工作中、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岗位人才。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工作的结合。提升实操培训基地、多功能教室硬件质量,经常组织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充分利用党政工团培育青年的途径,积极拓宽青年人才培养的渠道,针对青年员工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问题,采取“压担子,促成长”的培养方式,借助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技术岗位对青年员工进行了实践锻炼,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注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成才。

(3)基层创新,促进职工创新思维,精心培育“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及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公司乃至社会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人才。

采用经验交流、合理化建议等方式积极开展互动式、开放式的技术改造,结合QC创新创效活动、技术攻关和“五小”发明创造等活动加强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培养职工用创新思维的方式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地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员工创新能力、促进技术革新及科技创新项目成型的目的。

三、实施成效

1.储备了持续发展的人才力量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地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培养各类人才,以达到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以高级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人才队伍,是保持公司发展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2.开拓了职工集体创新思路

根据情况,可以成立创新工作室为广大基层职工提供了建设思路,因地制宜,结合专业特点和班组建设情况,在共同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不断总结、归纳,提升了创新能力,且能产生巨大的群体效应。

3.缓解了公司结构性缺员问题

随着生产设备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网建设任务的加重,输变电工区出现了输电专业和变电检修专业在岗人数比定员人数少的结构性缺员问题。通过结合生产现场作业进行的检修带运行实地教学,使运行人员逐步掌握了检修技能,检修人员对设备运行也更为熟悉,改变了以往运行和检修分开的管理模式。以往变电设备一旦出现缺陷,就会出现运行人员不会处理而检修人员在各变电站之间疲于奔波的局面。

第7篇

[论文摘要]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正面临着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应以人才集聚优化提升产业,以人才优势催生创新优势,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是广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于推动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技能人才短缺将成为制约广东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必然带来就业方式的转变,高技术含量就业岗位的增加要求社会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使技能人才总量比2005年增加了178万,其中高技能人才比2005年增加了29.05万。尽管如此,由于技能人才总量的增幅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协调,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总量虽然增加了,但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未能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广东生产总值21701.28亿元,技能人才总量657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1933.5万人(含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33.98%,其中高技能人才98.5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5%①②。2007年,广东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年均增幅14.5%;技能人才总量835.62万(截至2007年上半年)③,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2145.4万人④⑤(含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注:在2005年的1933.5万人基础上,加上2006年和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11.9万和100万)的38.9%,比2005年上升了4.92%;高技能人才总量截至2007年上半年,达到127.6万,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5.27%,比2005年的15%上升了0.27%。根据《广东省“十一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目标,以技能人才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的4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20%来测算,广东目前需要技能人才901万,缺口65.38万;需要高技能人才180.2万,缺口52.6万,占技能人才缺口总量的80%。从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广东省2007年第一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本季度,具有技能等级的求职者数量为54.08万,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增长了78.94%和29.39%,但各技术等级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尤其是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需求与市场中求职人员之比分别是3.79、1.91、1.65、2.18、1.83”,均远远高出劳动力总量1.31的求人倍率⑥。

从以上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广东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应明显不足,与广东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如不能尽快改善,将成为制约广东经济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

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路径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来源于三大渠道:一是各类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培养的高级工;二是各类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三是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就业训练中心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基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由于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陈旧,所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只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这与广东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笔者认为,要加快广东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应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精湛的生产劳动技艺,能从事技术含量大、劳动复杂度高的工作。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仅靠学校的课堂学习是无法实现的,它必须紧密结合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在实际岗位中进行现场传授和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并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运用和验证学习的理论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技巧,逐渐提升,从“生手”向“熟手”转化,这需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实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而提出的,以“能力本位”理念为依据,它注重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动态性与技能提升的渐进性,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所以,高职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并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将工学结合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2.完善“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机制,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催生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推进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拥有一支职业培训师式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但非常遗憾,这是所有高职院校最薄弱的环节。要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创造条件并形成制度,让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这要求生师比有一定的机动性。二是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三是要鼓励教师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四是把企业的“能工巧匠”请进校园,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五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各高职院校的评估、项目申报,对教师的职称申报有刚性要求。

3.建立校企融合式实训基地,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生手”向“熟手”转化的通途。校企融合是工学结合最有效的途径。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能力是技能,高职院校应在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技能上下工夫,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能力本位转变,狠抓实践教学,加强校企融合式实训基地建设,为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物质保证。校内可建仿真模拟式实训室,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平台。除校内建设具有与专业相匹配的实验室外,更多的是要把视觉触及到校外,主动联系企业行业,稳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解决、弥补校内实训资源的不足。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建立校企融合式的实训基地,即学校与企业实行人财物的深度融合,校企双方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实现生产与实训一体化。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关键在于学校与企业要找到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实现“互惠双赢”。

4.以项目导向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高技能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和难点,项目导向作为推进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起到了带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引领作用。项目导向是指课堂教学以“项目”为主线贯穿课堂的教学活动。项目导向式教学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整合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探索以课程为核心、以技能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项目导向注重现实情境的创设,把现实生产生活中明显的或隐含的要素应用到情境创设中来,一方面体现不同学科的特有功能,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6.加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力度,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学需要。“十一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安排2个亿,建设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和中职教育实训基地。笔者认为,广东目前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还不够。建议:一是除省财政投入外,各地财政也应加大对本地区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二是挖掘民间资金,调动企业行业积极性,鼓励、扶持他们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为政府、为教育排忧解难。三是组织高职院校集体攻关,申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资助的实训基地建设。

第8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190-02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者,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前进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技工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文件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技工院校的主体地位,并赋予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

1 嘉兴地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1.1 嘉兴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概况

“十一五”期间,嘉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三次产业融合、互动,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7.3∶58.8∶33.9调整为2011年的5.5∶57.6∶36.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7.2%,比“十五”期末提高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嘉兴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从工业经济为主体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转变,推动“嘉兴制造”走向“嘉兴创造”。

1.2 区域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据调研,到2015年、2020年,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需求为6万人、15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万人、2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力争达到24.6%、29.4%。在高技能人才需求中,一产约0.8万人,二产约6.4万人、三产约2.9万人,其中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占总需求的70%左右。

1.3 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嘉兴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聚集度的不断提升,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面临新挑战,呈现出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等特点,已成为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突出表现在:一是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目前,全市获证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30%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二是高技能人才行业分布不平衡。嘉兴市现有的高技能人才中有一半以上分布在传统产业,而新兴的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三是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存在技能断层的问题,青年技工操作能力和经验不足,老一代技术工人技能老化,高技能人才队伍老龄化问题突显。

2 技工院校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的现状与地位

2.1 技工院校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

嘉兴技工院校以嘉兴技师学院为龙头,引领桐乡高级技工学校和海宁高级技工学校、平湖技工学校和海盐理工学校的五所区域技工学校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技工教育培训网络,初步形成区域职业技能培养培训体系,拥有在校生15000人,开设专业门类较为齐全,涵盖社会急需的大部分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电气工程、计算机、光机电、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会计、酒店管理等专业。形成了以高级工、技师教育为龙头(高级工、技师班占总在校生人数的28%左右),中级工教育为主体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实现三年制中级工教育、五年制高级工教育和六年制技师教育,同时,承担了区域外来务工人员、失业职工、失土农民培训任务,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SYB创业培训和退伍士兵培训等多门类多层次培训任务,近三年各类社会培训累计达到41000与人,鉴定32000多余人,其中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人数4519人,已成为嘉兴区域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主力军。

2.2 技工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2.1 技工院校的硬伤——“学历”障碍

技工院校颁发学历最高只能到中技层次,游离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之外,学历问题阻碍了高等技工院校对优质生源的延揽,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技工院校良性发展的制度。很多学校为解决学生的学历问题,往往挂靠高校或电大,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和优质生源的流失。

2.2.2 教育教学改革的滞后——质量有待提高

技工院校虽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上量很大,但质不够,尤其是在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比率偏低,与企业的契合度低。原因主要是:一是技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二是理论的缺失,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缺乏明确有效的指导;三是观念上的滞后,无论是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客观性必要性方面思想认识滞后;四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系统很不完善,组织机构建设的滞后,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科研能力薄弱。

3 以技工院校为依托的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作为技工院校,要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发挥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按需办学,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以综合职业能力培训为目标,以一体化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建设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和与之相配套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和人才评价方式。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做好市场调研,按需办学

技工教育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只有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紧贴市场,按需办学,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也才能由此求得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技工院校应当依托现有的职业培训力量,根据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产业发展对应度高、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

3.2 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

单靠学校一方之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难以达到社会所需要人才质和量的要求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必然技工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因此,必须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论研究,包括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内容等方面的研究,促进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观念的与时俱进。

3.3 扎实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

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模式成为改革的热点,特别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技工院校研究和改革的重点,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完美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快速培养技能人才。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是技工院校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只有依托企业,通过校企共建来完成。因此,一体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就至关重要。并努力培养专业的领军人物,使之成为专业建设校企双带头人,课程建设校企双骨干教师和校企合作双向兼职双重身份的领军人物。

3.5 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技工院校必须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道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趋势,按照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充实和完善国家职业标准。建设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实训基地。

3.6 人才评价机制建设

通过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规范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及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基础,以岗位要求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区域内提供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服务。

技工院校作为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生力军,要围绕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突出特色的方针,调整专业设置,探索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办学模式,要不断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培训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技术革新和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能力,真正推进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使技工院校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占领制高点。

参考文献

[1]陈李翔.新技师是如何炼成的(上、下)[J].中国培训,2008:9-10.

[2]文延莉.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方法与途径的探讨和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7(12).

第9篇

1国内、外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以及我校现状

1.1世界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大都具有“工学结合”的特点,比如英国的“三明治”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企業主导型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典型代表有英国的“学徒制度”与德国的“双元制”,这是一种职业教育完全由“学院承担”转化为“企业主导,学院为辅”的培养模式二是由学院主导的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比如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这是一种“学院为主导,企业参与其中”的改革模式。三是学校与企业合股办学培养模式。此种模式是这些发达国家为了推动合作教育而采用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结果。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校不再隶属于教育部门,而是变为自主经营、独立办学的实体;第二,合作教育成为学校与企业两者内部的事,形成了校企间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关系,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第三,学校成立董事会,学校的发展基本按照企业的运行模式来运作。

1.2国内现状

工商管理专业引入我国至今不过30多年的时间,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全国大约130万,每年的高职大专毕业生大约70万。当下,般对着企业宏观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各类企业总量呈几何级数增加。对于各类工商管理人才的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也在发生裂变。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越发贴近企业实际。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工商企业管理人才缺口达530万人。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可达90%以上。可见,不论是潜在需求量还是现实需求量都很大。

1.3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区域之一的厦漳泉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开始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但还缺乏一种成型的模式加以推广和实施,因此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职成﹝2011﹞6号文件的规定,本课题的研究对在未来指导我院乃至我省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通过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对实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更多适合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2.1将“培养职业经理人计划”作为专业建设的主线,建立工商企业管理教学质量学校培养标准,改进学校培养模式,建立结合企业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构建科学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长效机制,实现转变教育理念,探究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式与模式的改革。

2.2学校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和产业的管理专家提出建设与改革意见,或者直接参与到学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来。学校和企业建立校企师资互动平台,企业为学校中青年教师提供管理、经营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着力构建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2.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调整与改革,逐步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2.4进一步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健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激励机制,补充学生成绩评价与考试考核标准,逐渐完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发展的思路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之下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过程不断地进行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步评价总结、创新发展、最终评价总结,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步评价总结是创新发展的首个阶段,这就要求学校要对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性的分析,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然后再对原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估和总结,同时尝试改进原有模式中不足的方面,而在这个阶段中,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和教师已经对原有模式非常熟悉,会愿意主动承担创新发展可能会带来的责任和风险,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要转变发展理念,让管理层和教师意识到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这个阶段中需要搭建起良性的沟通桥梁,进行教师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表达和传递意见,消除内心的抵触情绪。在创新发展阶段中,需要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负责改革相关的管理层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进行具体阐述,再明确规划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未来的发展道路,经研讨过后得到学校管理层的认可后,再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的集体智慧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具体运行细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要集思广益,广开言路,鼓励多方参与到模式创新的制定中来,避免一言堂和个人主观意见。第三个阶段是最终评价阶段,它不仅是对于一、二阶段的强化和巩固,也是和第一个阶段有重叠的内容,在这个阶段中会由于部分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新模式在结构与管理中存在不稳定的状况,其中产生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创新发展受阻,因此,在此阶段中就要及时对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修正,以此来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稳定性,增强管理层与教师对于创新发展策略探究的勇气和信心。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4.1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具体内容是围绕着培养职业经理人这条主线,建立起由专业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业内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参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建设、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2立足于学生能力培养,创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方法体系,实践应用对于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主线,将教材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专题讲座相结合、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堂情景教学、仿真实验情景教学以及现场情景教学,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情景,体现“学思结合”的教学过程;创建校内外资源整合的开放式、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为知识的转化、理论的生化以及专业能力、素养的提高构建关阔的空间,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知行合一”。

4.3校企结合,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設。一是聘请知名企业的高管或者有关行政部门的领导来校授课。二是采用大学生导师制度,聘请企业管理经营担任职业导师。构建一支专兼师资比例适当,年富力强,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过硬的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师资队伍,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学术理论水平、实践运用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4.4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渐进式、多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提升能力、注重应用、做优做精、诚信可靠”作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培养的主体方面,鼓励多方参与,把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行合作融合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协同与合作创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逐步推进知识点--能力线--素质面的发展,进行知识点的切入,能力线的培养,素质面的构建,实现培养“能力优、应用强、做优做精、诚信可靠”的复合型人才。

4.5构建全面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激励机制。将教学、教育质量置于首位,对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管控。在学生入学到学位授予的整个阶段中的每个环节都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适当调整成绩评估与考试考核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对指导教师、任课教师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和岗位培训,健全教师管理规范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第10篇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48-03

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是华东师范大学为探索高校教育与科学研究发展新模式而成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院,其宗旨是探索现代大学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构建推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理工类学科交叉融合的试点平台。研究院成立以来,党总支一直在思考怎样围绕其宗旨把学院的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党总支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有效地推进学院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有序开展,并探索结合研究院自身的特点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作为基层党组织,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紧紧围绕着以党建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主线,根据研究院的建设目标和特点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党建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1.强化人才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在人才队伍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学院党总支把对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解决好党员的理想信念、目的宗旨和保持先进性上。加强对党员进行党性修养及党员标准的再教育,使他们一事当前,首先想到自己是党员,应该树立党员形象,意识到不仅要有高深的学问、先进的技术,而且要有高尚的情操;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针对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宗旨淡漠,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现象,因势利导,结合教学、科研、参观学习考察及专题学习、主题报告会等组织学习讨论,激发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和自觉性。针对我院教工支部人员年轻化,专业方向多样化等特点,党总支针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一对一的谈心活动,认真听取他们在生活中、工作中的迷茫与困惑,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和精神上的支持,更新其观念,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基层党组织两年的努力,现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党员为核心,具有创新意识和观念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支优秀的学术人才队伍的形成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整体上形成一个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使现有人才得到发展。学院党总支结合自身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培育良好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典型。尤其对广大教师所熟悉的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宣讲,鼓励人才冒尖,营造出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二是培养良好的内部协作环境,整合资源,共同攻关,形成上下齐心合力,密切配合,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将跨学科的交叉融合落到实处;三是培育良好的外部辐射环境,学院党总支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人才,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深造,实现引进工作向全国和国际辐射,构建人才高地,形成高质量创新人才梯队。在学院党总支的支持下,我院两年来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队伍,积极采用PI负责制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研发团队,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中心和六个研究所的梯队。另外,为了给青年教师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学院党总支还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学术交流研讨会,邀请“青年英才计划”、破格教授等传授成功经验,鼓励青年教师合作研究,共创新成果;带领青年教师去其他高科技企业考察活动等,让青年教师争取多出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应用前景广的科技成果,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供给问题。

二、基层党建促进学科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的是否坚强有力,是决定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之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参与学科建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断增强党员的综合素质,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1]。另外,学科建设是保证高校教学、科研任务完成的一项根本性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在学科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是基层党总支的一项重要工作。鉴于此,研究院党总支广泛听取党员意见,按照规定的民主程序,将党性强、作风正、有工作能力,学术水平高或学术上有后劲的年轻同志遴选进基层党组织。从而保证了党的基层组织中有绝对优势的学术骨干,从组织结构上提高学术含量。只有处在这样的学术氛围和群体结构中,学科建设才能达成共识,得到更好的发展。科学与技术跨学科研究院由多个研究所组成,相对比较分散,针对这一特点,随着党员数量的增多,将以学科点和研究所为单位成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支部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是否出色,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使支部工作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紧密相联,并加强对支部目标管理情况的检查、评估和考核。这既规范了支部工作,又提高了广大党员参与支部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支部的工作水平,增强了工作效果,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促进了学科发展。正是在这些措施下,研究院在成立两年后获批了药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了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学科点的零突破。

三、搭建产学研平台,凝聚党的力量

在基层党建与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结合中,党总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重要工作,制定了学院的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在人才培养中,结合学院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修改了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修订了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多门学科中开设了双语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基层党建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基础上,党总支注意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教师的积极性,实现了市场—科研—开发—产业—市场的良性循环,形成了产、学、研发展新模式。例如在党总支的促进下,研究院下属的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在2011年就已有两项新药专利成果得到了转化,技术转让总金额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其技术已经被一家制药公司进行下一阶段的新药研发。另外还获得一家上市企业100万捐助及多项与企业合作的研发项目,还与NDT国际公司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合作等,这正是在党总支领导下探索产学研创新发展新模式的成果。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生产、教学和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创新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专业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高校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实现科研成果商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研究院下属分子治疗与新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国内外重大新药创制的发展需求和态势,结合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重点围绕小分子药物发现和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进行联合攻关,短期内主要针对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和仿制药开发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高效药物合成关键技术,积极推进在研新药的本地产业化;中长期内针对重大恶性疾病如癌症、病原菌感染疾病以及代谢类疾病等实现重大突破,通过实现一系列自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核心技术向市场转化,提高上海创新药物研发能力,加速药物研究产业化进程,提升制药企业国际核心竞争力,推进上海乃至全国制药企业从仿制到创新的转型步伐。在此过程中培养制药行业的相关紧缺人才,培育创新团队,促进产学研结合和学科交叉。研究院的学科建设围绕着这个平台的发展战略,保持自身特长和优势,加大了此产学研平台建设,推动了交叉学科建设。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科建设直接服务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我们没有为了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而是利用产学研平台,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对于教学、科研的发展带动、引领的作用。两年来在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社会和学校的认可。在专业建设、科研、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表明,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大应用型交叉学科科研力度,以增强党的凝聚力来推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可行的。

四、成效与反响

作为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需要以转变和更新观念为先导,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基层党建为指导,以产学研为载体,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凝聚党的力量,即将基层党建与创新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党总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推进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重要工作,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特点,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年轻,实验室集中等独特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科研—开发—产业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研究院产、学、研发展新模式。

在党建工作实践中研究院实现了以下两个目标:第一,通过推进产学研结合,以党总支为领导核心,整合了研究院技创新资源,加强完善了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在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中凝练了科研队伍,推进了重点学科的建设,使一些知识(如专利)和科技创新成果得到转化和产业化;第二,通过党建和学科建设,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多元化和实用型创新人才,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与企业技术需求的对接,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双赢。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党总支始终坚持围绕构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抓党建,使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更好更快地推进研究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了研究院的产学研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向阳,张继平.高校基层党支部参与学科建设的途径探索[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1):43-44.

[2] 蔡青,蔡亮,万美容.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5):68-69.

[3] 冯友梅,李斌.在学科建设中凸显党的战斗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21-22.

[4] 刘锦宋,晓东.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推动高校学科建设[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3):42-43.

[5] 刘筱.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模式培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86-87.

第11篇

一、人才保障体系建设总体目标

建立一套涵盖选、用、育、留全过程、全方位的人才保障体系,打造一支中层管理人员水平高、一般管理人员能力强、生产一线人员技能佳、班组长素质优、新进员工成长快、专家人才业务精的优秀人才队伍。

二、人才保障体系建设主要举措

1. 建设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体系

(1)素质需求预测模型。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对人才学历、专业要求进行分析,构建素质需求预测模型,提高人才选择的针对性。

(2)结构需求预测模型。按照人员配置率、专业紧缺指数、核心人才储备等因素,构建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合理分析下属单位人才需求。

(3)总量需求预测模型。根据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目标,结合自然减员、人才流失、新增设备人员需求情况,构建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科学规划人才需求总量。

2.打造系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1)中层管理人员。以更加新颖、高效的培训形式,培养能力素质,更新管理观念、拓宽管理思路、提升管理能力;加强对参培率的管理,开展效果评估与跟踪,不断完善培训模式。

(2)青年后备干部。突出实践锻炼和岗位培训,为其提供锻炼能力和发挥作用的实践岗位,使其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提高综合素养。

(3)一般管理人员。对能力弱项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总结,建立能力模型,制定专项计划,以情景模拟为教学模式,以案例演练为评估手段,着力提升综合能力。

(4)班组长。根据年龄、任职年限等设置差异化课程,以2年为周期,实施管理技能轮训,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5)班组青年骨干。制定并实施“常青藤”培养计划,遴选班组青年骨干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纳入班组长后备人才储备,定期考核,滚动调整。

(6)生产一线人员。合理利用培训资源,将实际工作作为培训项目;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的“传帮带”作用,推广班组技术讲座;开展岗位规范考试与技能人员动态考核,予以奖惩,促进技能水平的持续提升。

(7)新进员工。利用“师带徒”培训和外送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给任务、加担子,实施五年系统培养,引导、督促新进员工尽快成才。

(8)专家人才。选拔管理、技术、技能类专家,对其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能力项进行培训,通过对贡献指数的考核,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能力,培养更多人才。

3.设立规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1)细化评价指标。针对各类人才,区分职位特点,突出专业类别,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内容,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2)量化评价标准。在量化评价指标、明确指标权重的前提下,将评价指标与人才的实际作用结果联系起来,按照设定的公式,制定完全量化的评价标准。

(3)改进评价方法。引入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先进理念,采用人才测评、人机对话、情景模拟、心理素质测评等现代方法实施评价。

(4)规范评价程序。评前准备阶段,成立评价组织,明确责任分工,确定评价对象,制定评价方案;评价实施阶段,对各评价项目进行打分,按照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再结合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并予以公示;评后管理阶段,反馈评价信息,总结评价经验,兑现评价结果。

4.构建全方位的人才激励体系

(1)任职激励。优化配置各层次人才,建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通过竞争上岗来促进各层次人才要素的优化配置。

(2)分配激励。全面完善薪酬体系,通过优化奖酬分配形式,采用复合型激励手段,适当提高人才的保险、福利待遇水平。

(3)绩效激励。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让人才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绩效状态,实现自我能力提升;加大考核结果的应用,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有效关联。

(4)培训激励。建立科学培训机制,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要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方针,开展培训,为其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实现“学以致用”。

(5)环境激励。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制度、规章,营造积极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人才工作效率。

第12篇

关键词:人才吸引;作用;对策

面对新常态的经济形势,苏州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风险挑战,人才作为稀缺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显著。以创新为经济发展灵魂和内在动力的新经济时代,人才成为一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战略资源。苏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要从过去的人口红利向未来靠人才红利转变,从过去靠投资拉动向未来靠人才劳动转变。从人才吸引计划看,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扮演着人才吸引的核心角色。虽然政府主导人才战略的工作,体现人才战略的重要性,但是人才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只有通过市场作用优化配置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不能激活人才吸引和使用的双主体――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那么人才很有可能出现低效甚至无效使用。

有效增强企业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就是企业进一步做好人才的使用和培训工作,促使人才把高校中与企业实践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有效激l人才对专业技能的运用和历练,推动高人才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全面提升。

企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主体,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技术创新是推动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企业面临来自外部的竞争日趋激烈,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才能在挑战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并自觉寻求新兴产业的转型发展。苏州的经济发展要实现新型工业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针对苏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增强企业在人才使用和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将学校的基础教育与企业的后续培养紧密联系,是推动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

一、苏州地区人才资源的总体现状

苏州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领先,地区人才资源总体状况良好。早在2010年,苏州市就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建设人才强市作为苏州发展的根本大计,以高水平发展集聚高素质人才、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近年来,苏州市抢抓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转型发展的机遇,坚定不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城市。全市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增长率,总体显示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截至2013年年底,人才总量超过195万人,高层次人才超过13万人,引进留学回国人员累计超过1.5万人。目前,全市共有157位高层次人才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其中创业类95人,约占全国14%、全省47%),创业类人才总数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403人入选省“双创计划”,连续七年位列全省第一,各项人才工程均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苏州人才发展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高层次人才正逐渐成为苏州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速奋进的最宝贵资源和最强劲优势。

由此可见,苏州地区的人才总量比较丰富,较大层面上满足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但是,调查过程中发现,苏州地区企业的人才结构分布不均衡,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比较紧缺。企业获取难度较大,而普通岗位的人才相对富余。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苏州地区企业人才吸引和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人才吸引和培养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政府代替人才使用的主体――企业,在人才吸引中起主导作用。为吸引和激励有关人才,政府各级部分先后出台重点产业、创新产业、紧缺产业等人才的实施计划,但是人才引进到企业后,重使用,轻开发培养,未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能。企业人才培养渠道单一,培养动力不足。人才培养一是靠自发分散成长;二是靠地方的职业院校进行培养,企业自身缺乏系统化、规模化、制度化的科学培养体系,表现出培养速度慢,培养规模小的特点。

(二)企业在人才工作中重使用轻开发和培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州地区绝大部分的企业对培训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由于培训工作的专业化深度不够,培训体系尚未完善等原因,培训的投资效益不明显,加之对人才外流的担心,培训工作的效果未明显,导致企业在人才工作中轻培训开发,人才的潜能未被充分挖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对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激励机制是帮助企业留人,降低员工流失率的重要手段。苏州地区企业激励机制的不完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激励范围的局限性,企业对人才的激励往往集中于高端的技术和专业人才,忽视对普通人才的激励或者激励不足;第二是激励方式单一性和不完善性。企业对人才的激励主要表现为物质方式,且未深度结合人才的需求,激励效果不强。激励只有在满足人们需求的时候才能转变成强大的动力。虽然物质需求依然是员工的主要需求,但是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企业在应对这些新变化上所采取的措施不足。

通过对苏州地区企业人才对薪酬水平和薪酬制度满意度水平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满意度程度不高,是引起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将影响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对激励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一方面薪酬水平、和谐的社会关系等反映人们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因素依然是主要的激励因素,但是新生代的员工可能更看重的是职业升迁、企业良好发展前景,因此成就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等需求的因素也已经成为影响员工积极工作的重要因素。

(四)企业人才的培训工作重当前轻未来,重业务技能轻思维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大型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对培训的重视程度明显比中小型企业的重视程度要高,说明企业越发展越成熟,对培训的重视程度越高。对企业培训目的分析结果及企业目前的培训重点的分析结果均表明,企业进行培训主要着眼于眼前和短期的工作任务和业务技能,而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方面、员工自身的发展成长等方面的培训考虑欠佳。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之一企业培训缺乏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规划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岗位职业要求和业务部门的要求,而不是企业长期的战略规划和企业员工自身的发展需求,员工培训很少结合企业的考核结果,即未作为一种激励制度固定下来,使得企业培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培训存在的其他问题是培训面向的对象窄,培训受众小,培训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三、有效增强苏州地区企业人才吸引和作用发挥的建议

(一)创新制度设计,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吸引人才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如何通过更好机制和政策环境把人留住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战略议题。政府制定人才政策时应覆盖全方位的人才,优化人才布局,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对于企业发展来说,高端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领军人才作为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确实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中层人才、技能人才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布局人才结构,才能让企业发展长远。因此,政府应对人才区分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人才政策,比如在吸引大学生毕业后留苏工作,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优秀的中青年人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可以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引进和培养并重;而对高端技术专业的领军人才,可以提供科研环境、长期稳定的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促进产学研合作,丰富人才引进渠道和方式

苏州地区企业人才的发展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院校培养和后期的自发成长。部分企业因短期内看不到培训的成果而积极性欠佳。部分企业虽开始重视培训、也积极推行到员工培训,但是培训的面还不够广,培训的系统性、全面性欠佳,缺乏完善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培训体系。总体来说,企业自身对人才培养速度慢、培养规模小。政府牵线促进产学研合作,丰富人才引进渠道,也促使企业将培养人才的工作提前。建立加强学校和企业联系的教育计划,组织教授担任企业顾问,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于技术和专业性较强的高层次人才来说,让企业有机会参与高校的学术活动,了解科技和学术前沿。让学校优秀的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实验室去实习,使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后备人才,提高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技能人才来说,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不但可以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而且将企业的岗前培训前移,可以让员工尽快投入正式的工作中,节约了成本和时间。通过深入的合作,企业将对员工的岗位要求深入渗透到学校教育,也可以提前将企业文化灌输到准员工身上。

(三)建立人才使用和培训相结合机制,深入挖掘人才潜能

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就是督促企业不仅仅单方面使用人才,同时也要不断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深入挖掘人才潜能。企业在人才工作中重使用轻培训,很重要的原因是培训缺乏效果评估,看不到培训的投资回报率,而且有些培训的效果不能在短期内显现在工作绩效上,加上人才外流的担忧,使得企业不愿意在培训工作上耗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首先要让企业意识到,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不仅局限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企业应根据人才使用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对不同的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需求分析,找出人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检验培训成果,让企业感受到培训带来的变化。

其次,企业培训应该覆盖高中低各层次的全部人才,而不是少数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培养结构优化合理的人才梯队。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队伍,应施之以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不仅要注重当前技能的培训,也要将行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理论知识传授给员工;不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等培训方式,也要注意引进慕课、管理游戏、拓展培训等新型的培训方法。

此外,为提高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政府可以制定人才培训政府补贴政策,对紧缺人才的技术培训,采取企业、个人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原则,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

(四)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

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使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完善薪酬激励体系,才能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帮助企业留住人才。为此,对企业所需的紧缺人才和特殊贡献的高端人才,可以实行灵活的薪酬制度,专才专用,比如可以实行协商工资制度,给予特殊薪酬待遇,个别国际人才可以由全球人才市场来定价。完善人才的薪酬激励体系,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体现人才劳动价值、合理规范的薪酬体系,使企业人才获得合理而稳定的收入,从而稳定人才队伍。在薪酬的构成上,也不局限于工资、奖金和福利三大块,可以提供科研津贴、人才专项补贴等方式。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将人才的发展前途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在一起,激励人才不断创新和行为长期化。随着人才的日益年轻化,激励也要注意密切结合人才的需求变化。激励的动机不仅仅满足人才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加要注意人才对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人才进行一定的授权或者给其晋升职位赋予人才更多更大的责任,使其才能在企业中充分发挥,有时比物质激励更加有效。企业也可以通过组织技能比赛,评选“首席技师”等活动可以给予人才技能上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张瑾.我国吸引和有效发挥高端人才作用的对策研究[J].济管理出版社,2014.

[2]刘楼,黄爱民.人才资本内涵、特征与运行规律探析[J].南方人口,2004(02).

[3]桂昭明.人力资本论纲[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11).

[4]李志新.发挥企业在经济转型中的主体作用[J].探求,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