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

时间:2023-06-04 10:49: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项目如何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研项目如何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 项目审批 经费管理

1 概述

科研项目管理过程较为系统和复杂,既包括前期规划、组织和论证,又包括后期实施、鉴定和保障推广等。项目管理关系到科研进行的各个环节,课题负责人要树立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稳步推进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

2 科研项目管理的内容

2.1项目管理原则

①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②划分层次,规定出各自负责的具体的范围、任务和方案将项目进行分解。③制定项目保障机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及时跟进,确保课题项目研究如期完成;④实现信息共享,保证所需信息完整准确,划定责任范围,各司其职,彼此配合协调。⑤建立风险应急机制。⑥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2.2 管理的要素

①项目分解结构:项目分解要注意完整、连贯合理,不仅要可行,还要为接下来的预算和监测环节提供可靠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完成。②项目的组织和策划:在此阶段,项目责任人一定要明确各区的工作范围和关系,做好协调和配合。③项目阶段划分和策划:通过对项目节点进行阶段划分的方式,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划分,结合项目成本和预算,预测可能遇到的风险,不定时的进行评审。④进行技术追踪:重复处理各个环节信息,准确测算出产品的周期和状态,做好课题的技术处理。⑤信息的消化和处理:对一些项目中遇到的重要信息要进行适当处理和转换,确保其准确无误,做好记录和文件存档工作。⑥控制预算成本,实时跟进:在人员管理和资金安排上,控制得当,保证研究顺利进行。⑦建立后勤保证机制:采取必要手段,在保证各项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尽早发现,及时处理,确保方案顺利执行。综合后勤保障。

2.3 管理的全过程

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张弛有度,合理安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3.1 立项审批阶段。立项程序:先由研究单位组织评审本单位的重大科研项目建议,并进行仔细的筛选;随后对通过评审和可行性论证的项目要进行确定项目的立项;最后要由项目研制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签订合同。

评审的原则:科研项目要遵循创新性、可行性、可用性、合理性等原则。

评审的标准:科研项目是否得当,所选的课题是否有针对性,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等等。

2.3.2 研发实施阶段的管理。科研项目管理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保证科研项目质量、成本和进度,同时尽量减少失败风险。①质量管理。科研项目的质量是要保证科研项目能够在合理的工期内,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质量水平。②时间管理。科研项目的时间管理主要包括:估算整个项目的工期;制定项目工期计划;对项目活动的顺序、项目活动的工期和项目活动所需资源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工期的进度计划。③成本管理。科研项目要做好项目资源计划、项目成本估算、项目预算编制和项目预算控制等前期工作,严格控制项目预算。

2.3.3 总结评价阶段。总结评价是科研项目研究的最终环节,主要涉及对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和分析,有其特定的方法和规律,一般包括:评价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常规形式以及参照标准等。①评价的内容。评价时主要涉及项目的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等方面。②评价的方法。主要有迷糊处理法、专业评价法、文献检索法和逐层推理法等。③常规程序。一是评价主体和实施方案;二是评价实际效果;三是评价结果经验。④评价的原则。主要有:绩效性原则、实时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简洁性原则。

3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对科研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实行责任聘请,促进人员流动;在管理上,加强对全程的监测,及时跟进;对项目的成本分析和技术管理要素力求准确无误;建立风险应急机制;加强对核心技术资料的保密管理等。

3.1 项目管理负责人实施竞聘制

项目管理负责人实施竞聘上岗,可面向本企业在职在岗职工公开竞聘,择优聘用。

①职责:项目管理负责人负责分管研制项目的管理工作,并分管研制项目的生产管理工作。②资格条件:政治素质好,敬业爱岗,忠实于本企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能够承担岗位工作。③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策划能力和扎实的工作作风。④年龄在40周岁以下,理工科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本(相关)专业技术或相关管理工作3年以上者。⑤报名者须经资格审查通过后,才能进入竞聘答辩。⑥向考评组陈述:本人综合情况,与竞聘岗位相关工作经历,与竞聘岗位相关的工作业绩,竞聘岗位具备的条件及工作目标等。⑦由考评组对参加竞聘者相应工作经历、工作业绩、任职条件和工作目标等进行提问。⑧经竞聘考评组考评,将考评成绩公布。取前两名由本单位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组织考核,经考核通过,确认符合条件者,在本单位公示三天。无异议者,由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正式下文聘任。

3.2 加强组织管理

项目管理负责人要对项目管理中的型号立项、计划、费用、质量、人员、沟通、风险、合同、综合等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奖惩严明、及时兑现。

3.3 加强全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者要在研制过程中加强与用户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需求的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用户主管人员的变化、技术的改变、新技术的产生、经费的变化等等都可能引起需求的变化。

3.3.1 课题日常管理。①科研项目实行课题项目组长负责制。②项目办公室每年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③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进度计划及经费预算一经确定,课题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或修改。④研究工作中形成的所有资料不得短缺,不得据为己有。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摘抄和发表。⑤实验记录应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科研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名称、方案、人员、时间、材料、环境、方法、具体的实验步骤、过程、结果等,并应准确记录观察指标的数据变化。⑥实验研究人员调离工作,应将全部实验记录资料、归档材料、文献卡片等全部上项目组,项目组组长签字后,方可办理调离手续。⑦记录实验设计、操作过程、研究内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记录本、其它记录资料以及相关材料,属于研究所所有,各课题组使用。⑧研究工作全部结束后,由负责人撰写总结报告及有关论文,并将结题报告上报项目办公室。

3.3.2 科技成果管理。①科技成果是指在实验或理论上有创造性,有一定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材、新药物、新理论、新认识等等。②凡在科技工作中取得的具备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符合科技成果范围,均应按国家、省、市成果登记办法进行登记,否则不允许申报成果奖。③申报前应将相关资料报研究所办公室,并通过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初审。④将科研项目成果从高到低进行依次处理,按国家、省市、院校等不同级别提交申请,并出示鉴定意见,及时更新信息库。⑤参选项目的责任人要向成果鉴定组织提交材料,并做好该课题的学术报告。

3.3.3 科技档案归档。①由科研项目小组独立完成的项目,主要交由总负责人处理保存,与其他单位、组织和个人共同开发研究的项目,由主办方予以妥善管理。②获得优秀称号的项目,主办单位应在信息公布后的三个月内,整理相关课题资料和证明交由上级领导备案。

3.3.4 经费管理。①课题研究小组的预算资金管理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小组自定或者上级领导拟定的项目方案,经研究和论证后,由主要责任人涉及课题项目实施方案,并附上项目的经费预算和使用分配报告。二是课题研究小组拿出总活动预算资金的10%,作为活动经费使用,剩余资金再根据方案需要合理支配。②经费的使用要有详细的报告说明,一切按项目课题研究管理的一般程序进行,未经上级批准同意,不得随意动用。③项目资金预算的使用 一是由主负责人按一般程序进行,每次使用要有详细的明细。二是所有资金使用要由课题研究所长批准报销。三是课题研究所需材料要经小组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可购买并记录使用情况。

3.4 计划管理

科研项目的计划管理主要分为成本预算、项目跟进以及必要的后续监测等。计划管理要根据阶段性目标,有重点的进行方案设计。

3.5 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评审环节,降低风险,保证研究圆满完成。

3.6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项目研究的重点,只有进行科学的预算,才能确保项目研究顺利进行。具体来说,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严格控制预算,保证活动经费的使用有理有据,不能超出原有计划。

3.7 保密管理

加强保密管理,要做到: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保密意识。组织承担任务的有关人员学习与科研项目生产有关的保密管理规定,深化对管理要求和程序的理解,避免出现泄密事件。②强调科研项目代号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科研生产过程中,能够使用代号的地方,不能出现项目名称,能够进行简化的,不能填写项目全名称。③加强知悉范围控制。特别是项目的核心指标、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进展情况等,要严格控制在工作需要的范围内。④科研项目召开会议,进行外场试验时,组织部门要进行参加人员的控制。⑤组织部门做好会议审批和保密预案。在会议、试验涉及的各环节要落实保密责任人,并严格执行保密预案。⑥在与项目外协单位进行沟通时,要求只能交流与其相关的内容,严禁提及项目总体功能、指标以及进展情况。⑦科研人员在撰写论文、上报非密材料时,不能出现任何信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项目管理涉及面广,操作程序复杂。因此,在实际管理中要认真谨慎,不能有所遗漏。科研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新。一方面,建立健全科研决策机制,鼓励科研工作者多参与项目管理,建言献策,不断提出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建立相应的绩效奖励机制,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对贡献突出的组织和个人予以奖励。

参考文献:

[1]徐梦丽,邹国晨.国防科研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国防科技信息,1998(5).

[2]侯胜华.新形势下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2).

[3]宋景岩.军工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应用策略[J],航天工业管理,2009(4).

[4]曹驭日,何正斌.国防科研投资体制的弊端及对策[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4(6).

[5]刘莉,张明娟.西方R&D管理模式的演变及我国企业之借鉴――

以深圳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7).

第2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科研项目;控制

引言

科研项目是科研院所业务的主要支撑,如何提高科研项目管控水平,确保科研项目稳步推进实施是科研部门日常工作的重点。而合同管理是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因为科研项目都是以任务合同书的形式订立的,可以当做是一个合同来管理;而每一项科研项目的实施又是由无数个分包合同组成的,因此有效的合同管理可以为科研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以提高科研项目管控水平。这对科研单位的科研计划管理和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有着指导性意义。

1科研项目实施中合同管理面临的问题

1.1合同信息缺乏准确性、实时性

合同管理贯穿于内部业务展开的整个过程,完善的合同管理是科研院所健康运作的重要标志。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由于涉及的部门众多,需要管理的合同要素也各不相同,低下的数据利用率和不断膨胀的数据量,造成信息不集中、实时性不强,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费时费力等问题[1]。

1.2合同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科研项目实施中的合同经费支出采用的是项目负责人审批、合同管理部门审批、财务管理部门审批、领导审批共同负责管理监督的机制。由于管理制度不顺畅,合同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必要的共享平台,数据缺乏有效的组织,造成合同管理和财务经费管理脱节。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合同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是值得考虑的问题[2]。1.3科研计划统计无数据支持以往的科研计划统计依靠于手工汇总的纸质化阶段,统计工作往往是由合同管理部门通过对一线部门的合同整理汇总而成,这种传统的手工统计方式准确率及效率都很低下,影响科研计划上报的真实性。而且由于统计的方式单一,造成信息汇总困难,难以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无法满足合同分类型统计及查找,因此无法为一些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从科研课题立项到完成、成果的社会影响及其转化效益等情况,都离不开科研统计提供的数据,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分析都需要可靠的数据[3]。

2基于用友系统的合同管理模式

由于科研项目是科研院所业务的主要支撑,以往科研项目实施中的合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是必要趋势,因此我们将用友软件与科研项目管理相结合,探索出一种新的有效的合同管理模式,提升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合同管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管理对象:一是,科研单位所签订的科研计划任务书;二是,在每一项科研项目具体实施中所签订的各项分包合同。其中科研计划任务书是在科研项目确定后,由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对科研项目的目的、意义进行介绍,对完成该科研项目的具体措施、方法和研究进度作出计划安排的技术文书,是一种报告体科技应用文,它是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立项的重要文件,而科研计划任务书的统计数据是科研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体现,只有对这些科研项目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才能使得统计数据准确,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才能对科研项目做到有效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每项科研项目都有着相应的预算管理,如何对项目支出做到全局把控,必须依靠于有效的合同管理工作。因为每一份分包合同体现的是都是相应预算的支出,因此对合同管理到位,就可以对项目的整体支出有了全面把控。

2.1合同管理的准备阶段

合同管理部门在合同管理实施前,将历年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总结,在合同管理软件实施前对合同类型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合同下进行相应设置。科研合同作为收款合同分为国家级项目、省市级项目及其他;分包合同作为出款合同分为采购合同、外协加工合同、测试化验合同等,使得合同分类清晰,便于管理。同时根据合同金额对合同进行分组管理(根据合同金额分为A、B、C三类),根据合同金额制定相应的审批制度,审批流程见图1,并有效分配管理时间及精力,使得合同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2.2合同管理的执行阶段

2.2.1新建合同当合同签订生效时,在合同管理软件中新建一个合同,录入合同相关内容,包括名称、性质、所属合同组、合同类型、对方单位、负责人等基本信息。因此合同信息以标准化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中,为后期合同信息的数据共享及有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2.2合同的履约管理科研项目中的合同管理要求组织专业化管理,在科研项目具体实施中,由于实际情况或计划失误发生变化,可能使项目考核指标与合同实施偏离,如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会影响科研项目进展。通过对合同监督与履约跟踪,对合同履行情况分析,找出偏差的地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最终顺利的完成合同需求[4],从而完成科研项目考核指标。2.2.3合同的变更管理由于科研项目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客观因素和项目实施的影响,合同双方会根据需要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动和调整,因此合同变更管理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合同变更是指修改和变化原合同内容,经过双方盖章方能有效变更。

2.3合同数据的统计分析

通过把用友系统和项目管理想结合,可以直接看到项目中各项经费的支出情况,便于一线部门查看该项目预算额度的开销及剩余情况。其次可以以各种口径统计合同数据,并及时反馈给一线部门,以便他们工作的开展。

3结语

3.1加强过程监督,实现科研项目全程管理

通过对合同的统一要求,使得合同信息以标准化形式存储,实现了合同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使管理呈现动态化。这样使得合同编码唯一,统一了合同编码与财务项目编号的一一对应,解决了长期以来合同信息与经费信息无法实时对应的问题,方便了管理部门与一线部门可以实时掌握项目的到款及支出情况,促进了经费的合理使用,为经费管理提供有效支持,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3.2加强数据利用,实现数据有效统计

通过将用友系统应用到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提供出动态的、准确的合同信息,使得合同数据及时准确,合同管理部门能够随时获取最新数据,一线部门可以了解项目进展,大大提高了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共享性,缩短了科研项目计划统计上报工作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龙.中国某公司合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

[2]刘沐,谢素萍,皮新玲,刘硕.从科研项目管理现状浅谈项目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2):47-50.

[3]夏雪.发挥科技统计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6):249-250.

第3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 经费预算 经费管理 预算执行监督 信息化

引言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仍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业科研需求,不能摆脱我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低下的现状。如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如何对有效的农业科研经费进行监管,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财务人员如何提前介入项目申报立项前期,参与经费预算编制?如何加强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监督,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监督?本文试图从制度建设、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等多个层面对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进行探索与尝试。

1. 存在的问题

1.1项目经费预算存在的问题

1.1.1对科研经费申报预算的编制认识不足

科研经费申报预算的编制应遵循“目标相关性原则”、“政策相符性原则”和“经济合理性原则”。但科研单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科研单位的负责人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行经费预算编制时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1.1.2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存在差异

部分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导致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形成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项目指南的制定者并非真正的项目实施者,他们很多人可能从未经历过真正的科研工作,而且农业科研过程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项目实施中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往往在项目指南中并不能完全体现,导致项目预算的不科学。

第二,项目实施者并非财务专家,对项目指南中可列支费用的科目内容的不熟悉和不理解出现超比例开支,进而违反预算的情况。

第三,预算编制依据与预算执行依据的差异。科研事业单位执行的是《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经费预算往往是依据项目指南或者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编制的,项目预算的具体内容与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容易导致预算的编制偏离预算的执行。

1.1.3未建立科研经费预算监督考核制度

在科研项目结题验收环节未进行经费预算监督考核、实施奖惩。目前各农业科研单位只是针对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经费总量等情况进行奖励,并未对项目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考核,更未对预算执行较差的项目进行惩罚。没有建立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制度,使预算流于形式,缺乏控制力,也因此导致现实中存在大量科研项目大多结题未结账,结余项目资金仍然由项目主持人自由支配,用于非原项目预算列支的开支范畴。

1.2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重科研项目经费的申报,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对于目前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来说,科研项目资金是稀缺资源,争取科研经费也成为科研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广大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都特别重视,但一旦争取到经费后,又疏于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尽管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财政经费的绩效评价,但科研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毕竟还未有成文规定,国家对项目经费管理缺乏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更注重项目立项评审,其次是项目结题验收,而没有阶段性的定期检查和绩效评价。一旦项目未通过项目审计和验收,科研经费被浪费已成事实,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进行弥补。

1.2.2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

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各企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与ERP(企业资源计划)已实现了无缝集成。我单位于1997年即进入到会计电算化阶段,所用财务管理软件为用友系列。但财务管理系统相对封闭,其账套数据不能被其他系统共享利用,而财务管理软件供应商又不可能为账套数据的特定应用进行定制开发,这就限制了财务信息的流通、挖掘、综合利用,甚至形成了财务信息的“信息孤岛”。对于项目核算数据来说,其结果是无法有效完成对项目经费预算的全程监管。

2. 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与手段

2.1创新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

因为农业科学研究具有创新性和研究过程的不可预见性,从而决定其工作量和所消耗的费用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对科研项目工作的各项经费开支进行准确地估算和测算。对一个不确定具体项目而言,所需费用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显然,当前普遍采用的固定预算编制方法不符合科研经费运动的规律。应采用在一定区间值范围内的弹性预算编制法,对研究活动中发生的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预算调整事项,按照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核批。需要追加预算时,可按照规定程序报相关部门审核、批复。另一方面,在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遵循目标相关性原则,项目经费的预算一定要与项目研究的任务目标相关;遵循政策相符性原则,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遵循经济合理性原则,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

2.2创新管理机制,财务人员全程参与科研项目管理

预算具有严格的指令性和约束力,是财务决策的实施过程。它从本质上体现了财务管理的宏观特征,体现了预测未来、规划现在、约束过程、实现目标的财务管理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指导性,因此确保懂财务管理的人员参与预算编制是使预算管理发挥作用的前提。由于各科研项目所研究的领域不同,每个项目都有其研究的特殊性,其经费使用的侧重点亦不相同,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整体发展战略以及阶段性目标,提出总预算方案,然后财务人员再根据具体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总体预算方案进行全方位分析、分解、论证以及反馈、沟通和协调,并在调整中达到一致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预算方案一经确定通过,便具有了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所承担责任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甚至个人就会充分发挥一切潜能,严格执行实施,顺利完成。

在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财务人员应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对项目经费的各项开支,参照经费预算进行管理、监督并提出合理建议。定期将项目经费的各项开支情况进行分类、归并。具体核算出每个预算科目的实际开支金额,并与预算数进行对比,以便及时发现每项开支的结余和超支情况,进而进行调整,保持与经费预算的高度一致。如有不可预见事项发生导致项目经费实际支出与项目经费预算出现较大差异时,可以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预算调整。财务人员应参与项目经费的验收、审计工作,建立内部审核制度。只有在项目经费管理中做到了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科研管理人员三方共同参与、密切配合、责权明确、各负其责,科研事业才到蓬勃发展,才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2.3加强科研项目经费全过程管理,完善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机制

预算行为本身是一种控制行为,预算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控制制度,任何一项控制制度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预算评审机制,对科研项目预算的遵循性进行有效监督,才能保证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和开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应采用全过程管理,从项目立项申请、资金预算、阶段性的中期考核到结题验收建立起一整套的管理、监督评价机制,从项目质量、进度、财务支出预算多个方面进行跟踪控制,减少资金浪费,降低项目风险,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主要措施为:

第一,加强项目的中期评价,不但要重视立项评审和结题验收,更要重视中期检查。对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弥补,并以中期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预算划拨的依据,避免结题验收不过关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第二,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做好日常成本费用的登记,尤其是间接成本费用的分类和登记,确保间接费用合理分摊到项目成本中;

第三,监督项目经费及时按进度形成支出,这不但需要经费划拨部门的配合,也需要科研项目执行部门的努力。

2.4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监督,建立考评激励机制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时跟踪预算执行、及时发现、分析预算差异并调整预算,加强预算的事中控制。农业科研项目要进行项目研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在科研项目结题验收环节进行经费预算监督考核、实施奖惩。对项目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进行分析、考核,对预算执行较差的项目进行惩罚,对预算执行较好的项目进行奖励。建立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制度,加强预算控制力。

2.5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实现项目经费管理信息化

当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地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提升其竞争力。

项目经费管理的信息化正是要打破财务管理“信息孤岛”,使财务管理软件中针对各项目的经费收支数据能够被提取、二次加工,形成项目经费支出的监控数据源,对项目经费收支进行实时监控,加强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监督。

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

3.1系统目标

完成财务管理软件项目核算数据的采集,预算数据的采集,生成项目经费收支动态数据,完成项目经费支出与预算数据一致性的比对及监控,成为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项目预算执行监督的有效工具。

3.2采集接口

3.2.1用友账套数据采集接口

针对用友的账套数据库建立专门的数据侦测机制,当有相关项目核算凭证数据变化时,其对数据采集模块发消息,由数据采集模块主动向用友数据库建立连接,提取相应的凭证数据通过网络传送给项目经费数据库,通过特定的业务逻辑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最终形成项目经费的收支、预算汇总结果。

警示功能:若项目出现支出金额超过预算金额时,提醒财务管理人员加以注意,及时检查财务凭证数据的准确性或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调整预算(超支金额及超支比例用红底白字标出,参见图3)。

查询功能:根据给定的项目编号或项目名称,系统自动检索符合条件的项目经费预算金额、实际发生金额,按成本费用的代码降序排列。系统用绿色3D方块表示预算金额,用红色3D方块表示实际支出金额。

警示功能:若项目出现支出金额超过预算金额时,提醒财务管理人员加以注意,及时检查财务凭证数据的准确性或及时通知项目负责人调整预算。此时代表实际支出金额的红色3D方块会闪烁(图4中“5.差旅费”的红色方块高度超过绿色方块,其会闪烁)。

3.3.3项目经费实际支出与预算的构成图

如何有效控制项目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使之与预算相一致,有必要在各个成本费用的支出比例上进行平衡,防止出现一些成本费用支出超出预算比例,而一些成本费用无法按预算完成支出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项目经费预算的构成比例饼图和实际支出的构成比例饼图,两者布置在一起进行比对。

同样的成本费用其预算占预算总额的比例及实际支出占支出总额的比例一目了然,以预算构成图为参照,提醒项目人员均衡使用经费。如图5所示,淡蓝色代表的“5.差旅费”占实际支出总额的比例为11.41%,而其在预算中所占比例为8.08%,已超过了预算比例(超出并不一定代表相应的成本费用已超支,只是提醒其比例结构有问题)。在项目结题审计前期,两个饼图比对的结果趋于一致,则表示项目经费的实际支出与预算相一致,预算执行很好;反之,则表示项目经费的实际支出与预算相背离,预算执行很差。

4. 结束语

加强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既要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更新管理理念,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预算编制质量,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切实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高校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探讨[EB/01].豆丁网

.

[2]隋玉银,王蔚.预算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勇、王茜.关于建立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8(5):305-308.

[4]沈建新,郭媛嫣.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91-6593.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科研 学生创新能力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12-03

科研是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是为新知识的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因此,科研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方式。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现阶段产业变革时期需要培养大量具有创造力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如何将科研工作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快速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

一、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攻坚单位,学院视科研工作为强校之本,在玉米、甜瓜等作物育种方面成果显著,是广西科技厅认定的第二批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也是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育种课题承担单位之一,同时学院在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生物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学院80%的教师都主持或参与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但学院教师也面临着教学和科研难以兼顾的困难。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高标准、严要求,项目研究时间长,尤其是作物育种等农类科研项目需要进行跨年度的连续实验,研究劳动强度大,耗费精力很多。虽然高水平的科研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能将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能会形成新的、系统的、科学的体系,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宝贵素材,但这些科研项目骨干研究人员既是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学骨干教师,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平均授课课程达到3至4门,年课时达到500多节,甚至600多节,此外还要承担指导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班主任或者行政工作等任务。因此,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师精力有限,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而科研项目研究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一再延期难以结题的情况。

此外,学院升格后对高职生科研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缺乏利用科研培养高职生创新能力的意识与途径。一方面学院缺乏学生科研的传统氛围。教师科研项目很少吸收学生参与,只是教师自发组织大二、大三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分担一些重复单一的实验工作。高职生主动参与科研的意识也不强,参与的学生数量也很少。另一方面学院缺乏学生科研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学院没有引导扶持学生科研活动的专门组织机构和管理措施,很少向大学生提供科研活动必需的经费、场所等条件,没有把大学生科研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和学院科研发展规划,学生的科研活动往往是自发和盲目的,科研方向和目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性的训练、培养。实际上涉及学生科研的教学环节也就是大三半个学期内完成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而这些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往往难以做深入研究,只是对一些表面的感性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罗列和文字描述,真正能深入做科研的学生比例很少,取得科研成果和奖励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高职生最多只能接触到科研的初步感性认识,谈不上通过科研培养其创新能力。

美国学者纳尔福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有过精辟论述:在较低科研水平上,科研的增长由于智力的支持和激励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上升,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但是到达一定极限点后,由于过多的科研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则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时二者是一种替代关系。因此,探索如何将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具有现实必要性。

二、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效融合的途径

第5篇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22-0091-02

摘要:2016年6月1日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措施,更大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这些措施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权力下放,给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更大自。科技创新需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但这不意味着必须对财政资金的监管留有空白,因此,建立既可以M足科研人员对自的需求,又能够满足公众对财政资金更严格监管的需求的管理体系非常必要,文章旨在探讨能够融合两种需求的路径――即科研项目预算、财务和决算三位一体改革初探。

关键词:科研项目 预算 财务科研 项目决算

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存在两大矛盾,一是科学人员对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要求更大自,二是社会公众对公共财政资金要求更严格监管,这两大矛盾严重桎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特别是从2012年以来,国家对科研项目的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和差旅费等的规定越来越严,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管理的诟病越来越多,科技创新积极性受到影响。如何在提高财政监管水平下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至关重要。本文将就传统的财政资金预算、财务或决算的某一点的监管转变为对预算、财务和决算整个系统的监管进行探讨。

一、科研项目管理中预算、财务、决算三位一体改革必要性

目前科研项目管理中的数据分三块,一是项目预算数据,二是项目财务数据,三是项目决算数据。

项目预算数据是科研人员根据初步试验设想估算出来的,但目前实际情况是项目预算成了项目验收的硬约束,而科研人员对预算调整等政策又不重视,因此很多项目在验收时遇到各种问题,甚至面临验收通不过的风险。项目预算是估算数,但最后演变成为项目管理或验收是否通过的标准,有失偏颇,所以科研人员意见较大。

项目财务数据是项目执行过程中最原始的、最客观的数据。因为财务核算就将经济活动真实准确、完整地加以反映,不允许人为任意改变,这是财务人员的底线,也是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但目前财务数据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因此,如何将财务的客观性数据转化为项目科研活动的客观反映,值得深思。

项目决算数据是项目经费使用的真实反映,这个数据应该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的特征。但是目前的项目决算表一般是由项目组人员,或者由项目组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编制的,决算表编制时也是以通过项目财务验收审查为目标,因此,具有较大的人为操作性。

项目预算数据、财务数据和决算数据这三块数据有密切的联系,也相互约束,但现实中这三块数据被分割管理:科研部门管理预算,甚至科研部门连预算也不管,只负责帮助项目组申请项目;财务部门管理财务数据;决算没有人管理,最后只有项目组自己或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这部分数据。因此如何建立这三块数据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并在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体现监管理念非常必要。

二、建立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一)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将项目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决算管理融为一体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系统。它通过对科研项目预算提前设定、优化财务日常报销过程,实现项目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约束,从而实现科研项目决算数据的自动输出。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如下页图所示(内为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二)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步骤

1.对科研项目按照不同管理政策和方法分类。随着国家对科研项目的进一步整合,各类科研项目管理规定日趋一致,但是不同项目还是有不同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加强管理,需要将科研项目分为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地方项目和横向项目,其中国家科技计划可以分成基础前沿、公益性、市场导向项目、重大项目等;地方项目可以根据地方项目的管理情况再进行细分,也可以统一管理;横向项目不同于其他两类项目,资金使用更自由,所以需要单独管理。

对科研项目分类是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后续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基础,因此,在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之前进行梳理分类非常必要。

2.建立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任务是建立项目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关系到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也关系到项目决算数据的可靠性。因此,为了提高数据的可对比性和可对接性,减少多次加工数据的工作量,建议国家科技和财政等部门应加强沟通,颁发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之间对应关系的指导性意见。这既可以为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行助力,也可以更加丰富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更可以将我国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推向更高层次,为以后财政科研资金的规划和配置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

3.建立集预算约束、财务报销和决算报表生成于一体的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以项目预算为起点,以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为基础,实现科研项目经费的日常报销功能,最终自动生成项目决算报表。该系统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融入到科研项目的日常财务报销过程中,科研人员在报销每一笔经费之前,系统先根据预算判断是否有预算、预算金额是否足够,这一步通过后才可以进行财务报销,这时财务的管理功能开始体现,比如支出是否合理合法、票据是否合规、手续附件等是否齐全等。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将管理过程痕迹化、智能化,实现了项目的全局控制,节省了人力,使科研人员更专注于科研工作,财务人员更专注于财务管理工作,既提高了科研效率,又提高了管理效率,整体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优势

(一)解决了科研项目决算编制的责任主体问题

系统中科研项目决算数据是根据科研项目预算数据和财务数据自动生成的,这样数据的最终责任主体就是科研单位,而不是科研单位某个部门,减少了单位内部推诿扯皮的现象。

(二)减少了科研项目决算数据的人为操作性

系统中科研项目的决算数据受到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约束,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这样就降低了每个项目结题时人为操作决算数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决算数据的真实性。

(三)减少了科研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减轻了科研经费管理压力

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科研人员在项目批复后只需关注科研实验活动和经费支出,不用再人工记录各个预算科目的预算数和支出数,也不用时不时到财务部门对账,项目从立项到项目预算、项目支出、直至项目结题所有的信息都在系统里完整呈现,而且这些基础信息可以加工成其需要的信息,减少了科研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减轻了科研经费管理压力,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为科研人员申请新课题提供参考。

(四)减少科研项目审计成本

目前科研项目结题审计,因为审计内容比较复杂,而且大部分是会计师事务所给科研单位出具决算数据,因此审计收费比较高。使用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后,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只需审计科研单位的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的对应公式,以及这些公式的合理性,并根据公式确定重点关注领域,科研项目决算也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编制,这样审计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就会相应减少,审计收费也会相应降低,从而降低科研项目审计成本。

(五)整体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其实就是大数据,它提供的是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查看利用,也可以再加工分析,还可以与其他管理系统对接。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为科研项目管理提供更多有参考性的建议,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J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国家科研项目 科研经费 问题 风险管理 诚信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十以来中央政府提出规范化工作的改革发展方向,指出规范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成为与战略、规划、政策同样重要的国家治理手段。曾对规范化治国明确提出,规范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涉及经济、技术、科学等管理范畴。

科研项目管理是从近几十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各行业所采用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各有差异,但其基本原则和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中国科研管理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很大。国家科研经费项目涉及的经费是由国民生产收入重新再分配而来,具有严肃性,因此如何管理在科研领域里的国家经费,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立规矩,就是建制度,是防范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规矩立好了,才有路可走,才能越行越远。

一、规范化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必然性

科研项目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包括项目的研究范围、组织、进度、成本、质量和后勤保障等,科研项目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整个科研周期并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评估等手段达到科研项目目标。

科研项目管理也是一个风险管理、信用管理。规范化科研项目管理是通过一系列规范体系,贯穿从科研项目管理的原则方针、组织要求、科研全过程,从而控制技术、进度、经费等方面的风险,这些准确而可操作的全面的规定,有利于刚性地管理国家经费科研项目,不仅仅要达到科研项目目标,而且还要做到目标的具象化、真实性、可追溯性和科研经费的明晰化、责任化、可审计化、成果化。这需要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实施规范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它不是简单的部门行为,而是多个部门综合行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化、商业化和国际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国家经费科研项目管理风险简述

传统的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存在许多方面没有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重复立项、立的项目需求性不强、经费使用管理存在真空区、项目评审专家评审能力参差不齐、专家立场不中性、项目验收完成后科研设备长久闲置,最终只会报废处置,造成无效用的经费投入,致国家经费损失巨大。

第一,申报项目:项目负责人制定科研项目目标、计划、预算等;其风险是:项目负责人主观上存在风险,重复立项、立的项目需求性不强。第二,专家评审,筛选立项,其风险是:专家权威风险,无法保证立场的中性。第三,项目执行:科研项目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设备使用管理、中期形式报表,其风险是:经费使用风险。经费管理存在真空区。第四,项目验收:其风险是:验收专家评估风险。立场如何确保其中立性。项目完成后没有技术成果转化的机制,致使研制出的设备长久闲置,成为垃圾,无人问津,多年后报废处置,造成国家经费无效使用。

第二,传统的国家经费科研项目管理方法的弊端是:个人主观因素过多,管理松散,工作衔接不严谨,科研人员与风险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组织分工,往往是对立的态度,两者因为关注的领域不同,沟通不畅,造成管理真空区,从而形成风险累积。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部门,更没有风险管理者事前、事后参与到科研管理中的可操作的机制,做不到事前、事后管理,而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中结算管理。缺失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

三、规范国家经费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探讨

(一)在申报项目阶段

加入科研计划部门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工作报告。科技人员协助风险管理者做出经济和科技的两个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范的科研立项工作是立项时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统计经济数据,做出调研分析报告。科研计划部门要参与进来,科研技术人员协助风险管理者一同搜集相关数据,做出经济需求和技术需要分析报告,以往只是科研项目负责人做科研技术可行性报告。现代国家经费项目更加重视对国家的、民生的需求分析。为了杜绝盲目、非经济立项,需要科技战略部门和科研信息部门提出经济上的搜集要素,如:外界政治经济环境因素、技术的改变因素、新技术的产生因素、经费的变化因素,做好经济和科技两方面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要对各种相互有抵触的需要加以权衡。从而帮助决策者充分理解科研目标的需求,准确把握经费投放的靶位。

(二)评审立项阶段

在专家评审立项阶段,建立专家科研个人诚信机制,包括建立科研专家诚信机构、制度、推出守则及惩戒办法、建立科研诚信档案、专家诚信评级、投诉管理等制度。

(三)在项目科研阶段

第一,建立科研项目负责人个人科研诚信管理模式,同样包括:建立科研人员诚信机构、制度、推出守则、惩戒办法、建立项目负责人的科研诚信档案、科研人员的信用评级、投诉管理等制度。

第二,经费统筹部门是事中参与到科研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部门。国家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科研项目人提供需求清单,由统筹部门按清单去市场询价,统筹部门统筹直付,统筹部门做出采购分析评估报告,以备事后审计。

第三,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管理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包括:立项申请、制定合同与计划及费用核算、质量控制、参加人员选择、外部内部沟通等有关项目科研风险控制等综合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管理。保证科研技术可描述性文件归档,科研技术的可控性管理,科研成果可追溯性。

第四,网络管理部门是简便并严谨的风险管理工具。还需要建立规范化管理电子网络,划定责任界限,协调相互间接口。在网络的每一级明确控制、评估和证明质量合格的目标。科研项目组织标准化:标准要形式化具有可操作性,明确参与者的职责、相互关系、权限等,协调参与者与现有组织结构间的关系。加强规范化全过程管理。总体上,规范化的国家经费科研项目管理包括风险管理,细分可分为:规范化的财务风险管理、规范化的人员风险管理、规范化的设备使用风险管理、规范化信息/文件管理。

第五,财务部门是记录成本和进度的风险管理部门:不仅仅是为保证人力、设施、材料和资金的最佳使用,提示科研项目负责人项目的可行性,及同类科研项目的可比较性。规范化成本管理,科学化、定量化。在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成本模型并严格成本控制,目前采用粗放型的成本估算,缺乏定量控制办法,科研项目缺乏预算定价依据。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和经济精算分析,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型,当务之急。

(四)项目验收阶段

项目验收阶段,同样需要建立验收评审专家诚信管理机制。保证专家中立性。确保公正评审。

(五)项目验收后,建立技术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市场验证,跟踪评估。

技术成果转化部门是事后参与科研成果价值评估风险管理部门,长期跟踪技术成果,做出技术成果转化情况分析报告,以此也可把它作为以后评估立项目时或验收时对评估专家的诚信评级加分还是减分的诚信数据采集的参数、同时也作为对项目负责人的诚信评级时的诚信数据采集的参数。

三、结束语

本文意在提出未来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涉及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及管理系统、市场调查与分析、财务管理、诚信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诚信评估与客户关系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此框架建立严谨的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制度。只有当风险管理部门介入到国家科研经费项目的管理里来,才能在事前、事中、事后对项目的风险做出测量并准确预警,同时提示决策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国家经费损失风险,让国家经费高效使用。

参考文献:

[1] David Apgar R isk intelligence: learning to manage what we don’t know[J].Journal of R isk & Insurance, 2008, 75(04):1082- 1085.

第7篇

关键词:高校 科研项目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51-01

目前我国的科研体系中,高校占有重要地位。在科研项目的立项方面,高校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而且呈现上升趋势。高校在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国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

1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

科研项目管理的管理过程有:课题申请、立项、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入档等过程。区别于其他单位,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具体有以下几点。

1.1 项目来源范围广

目前,我国高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和校设科研项目。其中,纵向科研项目是指国家、部(委)、省、市、县等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以及高校与国外政府、学术机构间科技合作项目;横向科研项目是指各类企业、社会其他单位及个人委托研究、开发的项目;校设科研项目是指由学校设立的各类科研专项项目。可以说,高校科研项目的来源涵盖了各个层次,上至国家层面的项目,下至企业委托开展的研究,高校都有涉及。

1.2 精力分散

高校科研人员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要承担科研任务;另一方面还承担着教学工作。高校科研人员在职称晋升过程中,承担科研项目和教学工作都是考量的标准。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承担科研项目过程中很难集中精力。

2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过程管理缺乏

高校科研人员存在“重申报,轻执行;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一般来说,科研人员在看到项目申报通知后,会积极组织课题组人员,认真研究通知精神,严把项目申报书的质量关。但当项目获批后,科研人员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新项目的申报上,在已获批项目的执行和组织实施方面积极性不高,难将研究落到实处。同时,由于课题负责人往往同时负责多个项目,难将精力集中。

2.2 科研成果难以转化

在项目申报时,为了提高获批几率,高校科研人员往往会提出取得某某研究成果的预期目标。但在科研人员完成科研项目,取得科研成果时,往往对成果转化重视不够。这和高校不直接和生产对接,研究成果难以和生产需要紧密结合有很大关系。但也存在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取得了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企业也确实需要相关成果和技术,但缺乏一个平台,相互无法及时掌握信息的情况。

3 有关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3.1 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规范化管理

高校承担大量的科研项目,如何实施有效管理,已成为各高校关心的热门话题。尤其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的持续增加,科研项目的不断增多,要求高校要及时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实现高校科研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应针对高校科研项目实际,探索一套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规范从科研项目立项、执行到结题、验收的全过程。

3.2 加强监督,确保项目执行质量

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是确保项目顺利开展,保证研究质量的有效办法。要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的管理职能,尤其要调动学院作为科研人员直接管理单位的积极性。在科研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学校科技处和学院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应进行中期检查、评估、预验收等。此外,还应调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审计处等在科技经费的监管和审计中的作用,确保科技经费专款专用。

3.3 重视知识产权,促进成果转化

高校应针对知识产权管理、成果转化,逐步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导体系。高校科研处、科研人员应充分重视知识产权,并将知识产权保护贯穿项目执行始终。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应及时申报专利,并对专利进行分类管理。高校应成立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专门管理部门,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形成的成果及时和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及时、迅速转化。

参考文献

[1] 耿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

第8篇

意义,科研处的主要作用在于规划、引导、组织、协调、监督、鼓励等方面,合理处

理好各种作用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高校科研处的管理作用。

[关键词]高校科研处 科研管理 科研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01-02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科研处的作用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它掌控着学校的方方面面,并且起到主导方向的作用,但是科研处所在的位置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规划、引导作用

高校既需要发展还需要拥有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其中包括学科特色、教学特色、校园文化特色,这些都需要相关的规划和导向,其中科研处起到是掌舵人的作用,对高校的文化起到规划和建设导向的作用,在科研处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多个短期科研规划依附一个长远的规划,短期以年为单位,长期的五年或者十年为一个单位,进行计划的制定。科研处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学科教学的特点,高校的经济性情况,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和热点,以发挥高校的优点为目的,发挥科研人员的热情和兴趣,鼓励其申报多种的课题。更为重要的是科研处需要根据学校人才的实际情况来鼓励其申请相应的项目和基金。对基础科研能力较强的科研人员,需要鼓励其积极申报国家以及省的自然科学基金,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对某些科研人员对应用研究比较感兴趣这种想象,鼓励其申请省级以上的科技项目,为实践生产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也可以担任某企业的项目的主持者,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科研处需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认清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总趋势,在掌握相关的社会基础信息的同时,坚持科研处自身的管理原则,择优选取具有重要的意义的课题。科研处在对课题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展现地方的特色,还要将学科间进行交叉研究,将科研的内容丰富化,将学科间相互融合,提升科研水平。科研处对科研项目从开始申报、立项,到项目的过程管理、结题鉴定、申报奖励、科研成果档案归档、科研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的管理,指导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一)科研项目申请

高校科研人员申报课题时,会考虑很多因素,至于如何选择一个较好的研究课题,这期间需要科研处的指导作用,科研处此时的主要功能是将相关的政策进行宣传,这是科研处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正确地指导他们进行课题申报,帮助他们进行申报表的填写,提升申报的效率和正确性,能否将课题申请书高质量的完成,直接关系到课题能否成功申报,这种过程对科研处管理人员来说是一种考验。因此,科研处要履行起自己的义务,对申报课题的每个过程进行严格把守,抱括课题的研究内容如何纂写,课题的研究计划,课题研究的人员,以及经费上的预算等。

(二)科研奖励申报

当科研项目已经达到计划并且取得某些成果时,科研处要对科研成果进行积极的科研结题鉴定,然后要快速地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转化成其真正的经济效益,来实现科研成果的实际化,充分发挥其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研人员在对科研成果进行申奖的过程,科研处对申报人进行指导,尤其是申报书中对科研成果内容的介绍,主要的发明和创新点以及经济效益的计算等,对相关内容进行科学地安排,提升申报的成功率。

(三)科研经费使用

科研经费支撑着科研活动,在科研活动中,科研处对科研基金起到指导的作用,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化地支配,是科研处的重要内容。

二、组织、协调作用

高校科研处所承担的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组织作用,它是管理层次的核心内容,科研当中从最开始的各种项目的申报、中标,到项目取得科研成果之后的成果鉴定、成果推广以及报奖的整个过程,科研处的组织作用始终作用其中。科研处另一项作用就是,为高校申请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研处管理人员要持之以恒的宣传,并且鼓励科研人员进行课题的申请,安排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人对相应的科研课题进行分担,其次就是向各级主管部门进行申报项目的宣传,就其优点,可行性、实用性、相关的优势学科,科研人员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能力、研究经历,以及该项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争取获得他们的认可,并且愿意为该项目进行经济的资助。一旦项目成功申请之后,科研处要对项目主要科研人员进行组织学习相关的科研项目的规章制度,之后要对科研项目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对项目的落实情况和进度进行监管,这期间不仅要对科研项目的主要成员、经费分配、计划要了如指掌,还要不定期地对科研项目进行核查和监管,以确保科研项目能够顺利地进行。科研项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多个部门相互配合以及整个课题组的所有人员的不懈努力的结果,其间的部门与部门,研究人员与研究人员的衔接过程都需要科研处的支撑,协调课题各方面按计划进行发展,科研处的作用正是减少了整个科研过程所有复杂的部门,使项目进行更加清楚,排除障碍,减少浪费时间的过程,促进课题项目的正常运转。

三、监督、鼓励作用

众所周知科研处的作用在于管理科研,其中,监督科研管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是组织作用的衍生体。科研处在组织某个科研项目的同时,需要对该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根据课题的计划书,对其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更为重要的是对科研经费的应用要严格监督把关,同时也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科研经费,使其真正的为科研项目进行服务,保证经费的最大化利用,避免经费滥用的现象发生,科研处在对科研项目掌控的同时,还要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科研项目正常运转。科研项目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产物,科研人员需要牺牲时间和精力,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智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所以,科研处应该采取奖励的措施,对成功完成项目的科研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激发其他科研人员更加有激情投入到科研事业当中,高校也可以设置相应的科研基金来奖励年轻的科研人员投入科研事业,保证他们具有一定的科研实力,为他们申请项目做好前期的准备,同时也为已经成功申报科研项目人员,但是项目资金没有到位的,解决了燃眉之急,暂缓经济的不足,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高校科研处也可以设立相关的科研奖励政策,对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奖励,对能够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作者进行奖励,对能够申报国家专利的作者进行奖励,同时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激发大家的科研热情,调动在校其他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为科研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科研处在整个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所用作用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只有科研处能够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高效、优质地为广大的科研人员提供服务,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发挥科研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毛建梁.项目管理理论在高职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01):46-49.

[2]易静,张亮.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2(14):144-145.

第9篇

关键词:国防;科研经费;科研项目;预算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一、前言

国防的意义在于维护国家和领土的完整,保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独立,巩固自己的建设成果不为别人窃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国防科研项目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而伴随着当代经济管理和认识论的日新月异,科研成本对总成本的重大决定作用也开始被人们所了解,人们也越来越关心科研经费的实际用处,是否投入与产出成正比,是否经费的投入真正提高了国防科研的进展。本文将浅要分析国防科研经费预算的控制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为规范国防科研投入和建立完善的国防科研项目预算控制机制提出解决方案。

二、中美两国国防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对比

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并且按照国防经费管理机构的职能与任务,建立了一整套十分完善的多层次的国防经费财务管理体制。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管理是十分有效的,具体可以概括如下:其一,美国国防科研经费投资决策的指导原则。即:国防科研经费的投资决策必须能够保持美国军队的作战装备的技术优势。美国国防部和三军正是在这些指导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工作来实现其“合理使用国防科研经费,大力增强美国军事实力”的目标。其二,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管理程序和政策制度。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的管理是有着十分科学和比较严格的程序的,这些管理程序严格地控制和管理着美国国防科研计划的项目,使其朝着管理一体化、实施层次化、决策科学化和分析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国防科研经费状况包括基础性预算管理状况和机制性预算管理状况。我国国防科研基础性经费用于自然科学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以及高科技技术专项费用等。为建立统一且规范的预算管理机制,我国进行了以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为核心的财政预算管理机制改革。对于这种预算编制方式来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沿袭了前苏联“统收统支”的财政预算编制模式。这种粗放的、传统的预算编制模式重收入管理、轻支出管理,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为了使我国的预算编制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财政部从 2000 年起,开始了以部门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编制工作改革。

对比中美在管理科研项目经费方面,我们易发现,美国国防科研经费的管理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这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防科研项目的进展,有效的提高科研项目的效率。相比而言,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地方需要改进。

三、我国国防科研经费预算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一)不合理的项目预算编制

许多军事院校和国防科研单位在申请立项时,科研人员对于财务预算知识的缺乏导致其对预算科目内容不熟悉,完全凭个人的意愿进行经费的预算花费,这是极不科学的。课题经费的预算与实际的经费使用有偏差,这就造成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漏洞。如前所述,重视项目立项而轻视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是国防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科研经费执行缺乏监督

项目实施过程中,考核的尺寸把握不严格。目前,多数科研单位只是针对科研论文和科研课题经费总量来评定项目的成果。并未在对课题经费的实际使用过程与预算差异做分析对比。常常出现科研机构经费在结题时未完全对上账,甚至结余的经费仍由项目主持人自由支配。在这之间缺乏了严格的监督机制。

(三)科研经费控制不足

科研经费一般都是由单位内部审计,而一般的国防院校和军工科研单位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这样以来,审计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就遭到破坏。在遇到问题时,通常都选择回避要害,抓小放大来解决。这样根本起不到有效的监督,科研经费的控制就是一纸空文。

四、有效控制国防科研项目经费的措施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科研活动带来的社会效益不断增大,资金投入越来愈多。由此,科研活动受到比以往更多的重视,资源分配与利用效果日益受到关注。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如何才能提高国防经费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为国家的国防建设服务是不容忽视的话题。下面结合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几条措施以供参考。

(一)构建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体系

科研项目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申报的项目往往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首先,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技术价值进行探讨。其次,在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体系中要体现技术和效益。由于科研项目归根结底是要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我们在项目立项时,要充分考虑到投入与产出,严格考察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以及申请者是否具备资金、技术等实力。最后,科研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招标项目,申请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包括良好的人员素质、完备的仪器设备、良好的资信情况等。

(二)“拿来主义”,引进美国等发达国家有效的措施

首先,增大预研比重。从美国国防部多年来的战争经验可以看到,军事上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是武器装备的优势。而武器装备的优势都来源于武器装备的预研工作里的科研成果。从美国国防部1989年施行的“国防部关键技术计划”以来,极大的促进了高新技术成果向应用的转化。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其次,突出军民两用思想,重视改进现有的装备。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萨达姆埋于地下的武器装备,这就源于美国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而在和平时期,这种雷达用于民用方面,只是分辨率低于军用的。这种军民两用的思想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科的发展。因为不仅仅国防机构在研究,其他商业机构和大学也在推进该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炜.中美两国研发经费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10).

[2]杨碧红.浅谈国防科研财务管理[J].经济与贸易趋势,2007(05).

第10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71-02

一、研究背景

我国科研院所主要从事高精尖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承担着来自于政府、各部委、军方等多个渠道的各类科研项目,少则年均几十项,多则年均几百项。随着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日益重视和科技投入的明显增大,科研院所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项目难度也不断提高。科研项目任务量的迅速增长和项目难度的增强既给广大科研院所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又对科研院所传统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各院所必须加强项目统筹管理,转变项目管控模式,确保各项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那么针对科研项目开展积极有效的绩效评价,成为促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提升的重要方式。大部分科研院所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主要以项目验收,满足项目任务书要求为终极目标,在科研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是按任务节点进行非量化考核,以保证科研项目的按期完成率,但对其完成质量、对院所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缺乏有效的评估。因此如何对科研项目开展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如何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不仅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且对科研院所科研能力的提升和长期发展十分有益。

二、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1.未按重大节点进行有效考核,科研项目进度控制不力。大部分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虽在年度计划中明确了重大节点和一般节点,但对于节点的具体完成形式和考核方式并未具体确定,导致对节点的考核和把控不到位,流于形式。2.缺乏有效激励考核政策,导致项目团队效率无法有效发挥。目前科研院所一部分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是在全新的领域开展,缺乏积累,难度较大。然而从事这类创新性大、技术攻关难度大的科研项目研究的人员奖金,与从事已有一定技术积累的科研项目研究的人员奖金基本没有差异,这样极大地打击了部分研究人员的科研攻关积极性。3.缺乏有效激励考核政策,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目前大部分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后续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差,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是有产品转化前景的科研项目缺乏后续投入和管理,同时缺乏有效的考核政策,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能持续创收的比较少。

(二)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科研项目考核管理效果不佳,大多流于形式,造成“考核处处在,结果不实在”的局面。具体问题在于:1.没有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绩效评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合理,绩效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绩效评价的操作过程走样,考核结果应用单一。2.项目评价周期不合理。大部分科研院所对于科研项目评价都是按照季度或年度进行,所有项目都按照这种方法单一考核,但科研项目本身重大节点周期各有差别。3.评价指标设置不够合理。指标设置主要是按照任务目标分解指标,缺乏差异性,没有重点和针对性。4.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根据经验判断的,缺乏科学性。

三、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综合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路,构建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达到有效考核和激励。并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以最小的参与度达到最大的管理效果。希望通过有效评价,可以做到:科研项目按进度节点完成,科研项目完成质量有效控制,科研项目经费严格预算,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引导科研院所科研项目专业发展方向,鼓励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

四、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科研项目全过程阶段划分

根据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分为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立项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必要性、经济性、可行性及风险性等;实施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验收阶段主要考查项目成果与立项要求符合性、经费使用情况、项目成果先进性、成果转化情况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

(二)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流程

可以分四个步骤来设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详见图1。1.指标库建立。通过收集大量相关指标来建立指标库,主要采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管理专家头脑风暴的方式,建立科研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指标备选库,以供将来各类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时选择使用。指标库的建立为今后各类项目评价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指标的建立要遵循有效性、独立性、可行性的原则。2.指标的选择。对初步建立的绩效评价指标库中的指标进行筛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拟首先通过专家咨询,以管理专家评分等方式,了解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进而通过关键绩效指标法选择指标。选择时要注意考虑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性和非财务性指标的平衡和重点突出,并根据各单位自身的科研项目激励政策导向,选择适合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评价方案。3.指标权重的确定。在选择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后,下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就是这些指标权重的设定,将已选择的绩效评价指标按照科研项目评价各阶段进行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德尔菲法分别确定其权重。不同的权重设计可能会使评价结果出现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可以选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即在层次分析法中引入德尔菲法,这样既简化了计算、提高了一致性,同时还保留了层次分析法较好的数理逻辑性,从而使得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4.评分办法设计。根据已知的指标权重设计评分标准,对每项指标的扣分和加分办法和极限值做出明确规定。设计过程中注意评分的公平、公正和可操作性,避免评分办法过于复杂,增大评价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三)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例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流程,探索性地设计了以某科研院所为例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供参考。详见表1。具体评分时既可以根据各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评分标准,也可以简化处理,例如根据各个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将得分划分为三个档次,较好的得分范围为权重的70%(不含)~100%,一般的得分范围为权重的40%(不含)~70%,较差的得分范围为10%-40%。

五、结束语

传统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绩效评价,首先在周期上一般是按自然年度考评,并未针对项目本身研究周期评价;其次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关注技术性指标,往往技术指标达到要求了即可。因此根据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分别开展绩效评价,符合项目本身研究周期的管理需求,更有适用性。同时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正是将财务要素和非财务要素紧密结合,也关注流程标准性要素和后期成长性要素,按照此思路构建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地考评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更为细致全面。

参考文献:

[1]杨道建,赵喜仓,陈海波.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3)

[2]李丽亚,宋杨.科技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4(6)

[3]王凭慧.科技项目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11篇

《烟草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于2007年 10月24日正式出台,为烟草行业知识产权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行业知识产权的数量和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距行业发展的要求和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一、烟草行业知识产权创造的现状

1.烟草行业中国专利申请量有了快速的增长

通过对世界范围烟草行业的专利检索分析(截止到2009年2月23日),可以看到,投入研究该领域技术的国家较多,但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英国仍为主要的专利拥有国,其中:美国在1950-2009年间累积的相关专利共有8276件,位居第一位;位居第二的是日本,专利数量为6469件;中国位居第四位,专利数量为4597件,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发达国家近年的申请量增长速度不快,有些国家甚至增长率在下降,而中国自2002年起从每年不足200件,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每年近600件,增速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快的。

2.中国烟草行业缺乏世界级的知识产权强势企业

在专利数量的排名中,尚无进入前8的中国烟草企业。通过申请活动年期和公开活动年期可以看出,前8位烟草或烟草关联企业的申请年份很长,最长的莫林斯公司共有64年的申请活动年期,较短的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也有35年的申请活动年期,中国烟草企业专利申请活动年期较短,大多在4年到8年。同时,各烟草巨头也十分重视全球的专利布局,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英美烟草公司(60国)、雷诺烟草(60国)、B&W公司(59国)、菲利普莫里斯公司(57国),即便较少的国家也在20以上,中国烟草企业国外专利布局还很少。

3.国外烟草公司大举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

通过检索中国专利数据库发现,国外烟草公司在中国申请了大量的专利,进行了比较完善的专利布局。在中国专利申请量前10名中,国外公司占了6席,主要包括豪尼机器制造股份公司、吉第联合股份公司、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等。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烟草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创造仍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核心,尤其是知识产权的国际布局,更是拥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国烟草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产权创造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

通过全国各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多年的指导和引导,企业领导、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意识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未能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科研项目管理中去,表现在科研项目与专利申请之间联系度较低、科研项目产出的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不高等方面。

2.科研人员在查新检索时运用专利文献的专业技能不足

科研项目立项前应当进行系统的查新检索,但目前大多数烟草企业的科研人员在查新检索时,运用专利文献的专业技能仍显不足,致使少数科研项目存在重复立项、研究工作闭门造车等现象,不利于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和研发效率的提高。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很强的专利文献检索等知识和技能,根据项目需求选定相应的专利文献数据库,综合利用各种检索手段和方法,确定最优化的检索表达式,利用专利管理软件下载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再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分析手段,形成完整的专利信息分析报告,以指导科研立项和知识产权创造工作。

3.专利律师服务针对性不强

知识产权创造工作离不开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他们在知识产权领域,尤其在专利申报、诉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远没有律师行业的业务成熟和完善。因此,行业内普遍的服务模式是,企业有了创新成果后,把材料交付专利律师撰写专利申请文件,但双方缺乏深入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工作中,与企业共同探讨如何创新、如何进行专利布局等工作内容。

4.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创造的管理不够完善

科研人员基本上都知道,科研项目立项前要查新检索,科研项目研发过程中需要及时申报知识产权,但由于科研项目管理中缺少中间环节的控制和辅导,致使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创造的管理不够细致。就立项前的检索来说,应当检索到什么程度,预期产生的知识产权成果从哪个技术环节产生,产生几个专利,如何进行布局都应当有明确的要求和判断标准,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致使科研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仍显不足。

三、加强中国烟草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的对策

经过专家学者多年的理论研究与探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在此增加:当前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不足之处,本方法的优点是什么。重要的是如何采取适合本行业乃至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鉴于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了“1•2”工作法(图),即:制订一项科研管理制度,采取两项具体措施,以利于较快促进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

1.一项科研管理制度

该制度中明确了专利等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是科研立项的必经程序,要建立专利文献数据库、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确定项目研究背景、研发方向、拟攻关的内容、具体技术路线及预期的创新成果,以上内容要有详实的文献资料的支持。科研过程中适当增加控制点,如专家研讨会、中期汇报、项目阶段性验收等,通过制度上的保障以实现知识产权创造的科学管理。

2.两项具体措施

(1)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参考范本

这项措施主要是解决企业科研人员专利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技能不足的问题,给科研人员提供标准的参考范本,以明确该项工作的目标与标准。

参考范本中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项目目标、技术构成、专利等文献的检索、采用的专利数据库、定量分析(该技术的国别分析、发展趋势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发明人分析等)、定性分析(该目标涉及的技术问题是否已经解决、如何解决的、有何技术启示等)、拟研究的技术路线、拟形成的创新成果等。

同时,对专利文献的查新检索工作要求在立项评审时具有再现性。

(2)采取科研人员和专利律师密切配合的1加1工作模式

针对科研人员专利文献的检索利用技能不足和专利律师服务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加强了流程管控,聘请专利律师采取顾问式的服务方式,一方面辅导科研人员建立专利文献数据库,进行专利文献的检索、解读、分析、利用;另一方面,共同商讨如何规避对手的专利布局,创新成果如何保护,如何进行我方的专利布局,采取何种专利战略等。通过一两个项目的磨合,以达到科研人员能独立掌握此项工作。

四、案例支持

运用“12”工作法,作者在《卷烟保润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等项目的管理中进行了有益尝试。

一是根据1加1的工作模式组建了项目研究团队。项目组根据项目需求,确定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要求参与项目的专利律师具备相关的技术背景知识、丰富的专利文献检索、分析、利用的经验,参加每周一次的项目工作会议,辅助指导项目组的知识产权创造工作。

二是严格按制度开展知识产权查新检索和分析。项目组对如何提高卷烟的保润性能相关的专利等科技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了解了在天然植物保润剂和新型分子水库保润剂等方向尚未有公开的研究成果,该技术问题也没有得以解决,因此本项目预计形成天然植物保润剂和新型分子水库保润剂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的加大,高校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筹措的经费呈大幅上升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规模也成为一个大学实力的象征。针对不同类型资金应遵循不同的细化科研管理制度,然而高校粗放式的科研管理方式导致现行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

科研经费总量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能力的重要指标,很多高校对科研经费到账金额非常重视,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管理层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却相对忽视。各级管理者包括项目负责人普遍带有这种观念,认为科研经费是项目负责人自己申请的经费,应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学校财务和其他部门应减少对项目资金使用的干预。因此,使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益很低,这一点在横向科研课题经费支出上体现得更为突出。

2.科研经费缺乏预算管理

在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下,高校的科研经费预算分配缺失、预算执行不力,预算经费的下达与执行相分离,很多人把编制预算认为只是为了获得项目经费的过程,经费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按预算执行,只有当进行结算审计时才会想起与预算对照向预算靠拢,预算的严格性根本得不到保证。财务人员客观上受到现有财务软件预算控制的局限,对需要预算控制的项目未能按合同要求进行预算分配,只是在项目总额控制下进行报账,最终导致课题实际支出内容及金额往往与预算严重不符,支出随意性大,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底。

3.科研经费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目前各高校都制定了有关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但现行的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仍不完善,在建立科研绩效评比制度和科研经费具体使用管理办法上还有不足。许多高校对科研项目缺乏监督管理,缺少合理有效的控制约束机制,高校内部审计不能做到对科研项目等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督。

4.科研经费成本核算粗放

一直以来,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本核算管理都较为薄弱,会计核算不够科学精细化。对科研项目中的各项成本要素支出不能准确、科学的核算,特别是一些间接费用。各类费用支出核算过于简单,导致核算口径模糊,不利于科研项目使用机型考核,以及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除此之外,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费、科研人员劳务费的核算不能据实分摊,还有一部分高校根本没将这些间接费计入科研项目成本进行核算,而是直接在教育事业费中支出,给有限的事业经费增添了不小的压力,造成了科研项目研究成本不实,并在某种意义上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二、财务部门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措施

1、增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意识,健全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促进科研经费管理首先要树立高校科研经费是学校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科研活动健康开展的有力保障而不是项目负责人个人经费的观念。包括学校领导、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项目负责人,都应当认识到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项目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是保障科研工作取得预期结果的重要基础。明确科研经费不是项目负责人个人的经费,应严格按照立项批复的经费预算专款专用。而在树立了正确的科研经费观念的基础上,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则在具体层面上控制指导科研经费的使用。同时要注重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的宣传,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深入人心,使科研人员树立科学、规范使用经费的责任意识。

2、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支出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课题评审评估和课题经费安排的重要依据。所以对于预算的编制,首先课题负责人主观意识上要重视预算工作,必须了解并清楚相关预算及财务管理制度。其次,在编制预算时要明确研究任务,紧密围绕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研究周期、研究进度和实际需要等内容对各类经费进行测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三,预算的编制需要由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共同参与,财务人员参与预算制定可以根据项目立项要求,参照同类科研课题的实际支出,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对各项明细支出进行合理分配,核定费用比例。最后经过科研部门进行反复论证,调整数据,形成编制结构合理的细化预算,这种方式使预算既适应研究工作的需要,又符合财务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预算的可操作性。

3、建立良好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强化科研经费监督管理

高校财务部门应根据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机制,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监督是保障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得以全面落实的重要手段,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在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上要相互协作、配合,共同监督。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监管程序做到使高校科研项目的经费审批,报销等相关手续更加合规化、完整化,使科研项目的账目核算更加准确,能够及时发现违规现象,指出并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