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

时间:2023-06-04 10:4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事故案例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事故案例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游泳场馆 游泳安全 游泳事故案例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码:A

游泳是人们在夏天选择的最佳运动方式,即可以避暑还可以增强体质。但是游泳作为我国第一批危险性体育项目(2013年5月1日公布)之一,其他的项目是滑雪、潜水、攀岩。游泳安全的问题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听到游泳馆出现溺水事件或者野游溺水等,由此可见游泳安全的重要性。①游泳安全主要包括游泳馆的设施、游泳者、水质、教练以及救生等方面的内容,充分重视各个方面的问题,才能防止游泳安全问题,本文根据具体的案例展开了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将以近几年游泳馆的安全事故的例子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走访武汉几家游泳馆观察其安全保护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泳协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嗽拇罅康南喙刂识和信息,同时通过中国知网搜查相关文献,对所有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并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案例分析

本文以某些游泳安全事故为案例进行说明,具体分析了案例发生原因,并提出加强游泳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1.2.3 现场调查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我国游泳场馆游泳教学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人将在武汉大小游泳馆进行实地观察、调查,收集第一手的资料。

2 游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基于游泳场馆设施,安全事故的发生

2.1.1 案例回顾

案例一:2008年,一8岁女童由其母亲带到张家港某室外游泳池游泳,大约四十分钟左右,死者母亲发现孩子不见了,救生员下池寻查,在池边深水处发现死者,将其救起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14岁的方某是潜山县梅城镇人,今年刚从潜山四中初三毕业。2016年6月26日下午,方某花15元购票进入潜山县游泳馆游泳,没想到身高约1.5米的他在水深不到1.1米的游泳池内溺水身亡。

2.1.2 案例分析

首先,案例一的游泳馆的基础设施不合格,根据要求游泳馆应在深、浅区设有明显的标志物。其次,游泳馆的水质要求不合格,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游泳场馆安全设施不合格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救生员和教练员的工作。②最后,救生员没有过多的关注游泳者,如果救生员可以对游泳者多一点的关注悲剧就不会发生。

2.2 基于游泳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2.2.1 案例回顾

2013年7月15日下午5点30分左右,吴中区小石湖路附近的“阳光100健身连锁店”内的泳池中,发生了一幕悲剧:11岁男孩小易(化名)在学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据小易的父亲介绍,事发时孩子正在深水区游泳,溺水后教练未能及时发现。

2.2.2 案例分析

首先,教员安全意识差。学生刚学会游泳不允许去深水区进行联系,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其次,教学安全管理不当。在游泳教学中,教练应该掌握和了解每个孩子的动态,严格要求学生在教练不在的情况下不能下水。在深水区游泳时,教练员必须在岸边观察学生的安全。③最后,救生员没有及时发现。救生员在教练员教学时,也应观察学生的动态,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有孩子在深水区游泳时,应及时制止让其在浅水区继续。

3 游泳场馆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

3.1 游泳场馆安全设施

游泳馆的基础设施要符合国家或者是游泳产业的相关的规定。任何符合规定的游泳馆都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第一、游泳池的底部或者是四壁要呈现浅色,游泳池中的水也要保持一定的可见度。第二、深水区和浅水区要要明显的标志,浅水区的水区不能多于1.5米,要配备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第三、举行夜场需要具有专业的照明设备,水面的亮度不能少于80勒克斯,而且要配备各种设备,比如电器、机械等设备。并且游泳馆要配有医生,救生器材也要符合标砖,安全标示的处理都要规范。

3.2 游泳馆从业人员的情况

在调查的27游泳馆中,对于从业的教练员和救生员127名进行分析。持高级,中级,初级教练证以及无教练证分别为1、36、71和17人。

根据国家体育局以及救生协会管理规定,考取教练员证书必须持有同等级的救生员证书,因此持有教练员证书的游泳教练都应该具有应对泳池急救的能力。根据调查的结果发现:很多教练都有一定的急救能力,拥有教练员证的人数占了86.4%,仅有17人教练员证,占13.6%,属于无证上岗,不具备上岗资格。由此可见,还是有部分游泳馆没有配备专业的人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救生员以及游泳教员职业道德偏低

有些救生员没有责任心在工作时间,玩手机睡觉的情况比比皆是,对于会游泳的游客关注度不高,在泳池发生紧急安全事故时,无法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导致安全事故。游泳教员在上课时,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不足,无法关注每个学员的动向,导致事故发生。④

4.1.2 游泳场馆设施不全或者场馆环境不合格

游泳馆的基础安全设施不完善、救生设备缺少(救生杆、救生圈等)、深浅水区的标志不明显。游泳馆中的卫生情况不规范或者是没有达到标准(有些场馆池水余氯量低于标准:个别场馆的设施不能正常的使用),有关的消防设施也没有在场馆中安置,难以保证游泳者的安全。

4.1.3 泳客安全意识薄弱

有些泳客,能按照泳池规定在泳池内游泳,比如:酒后游泳、跳水、潜水、在逆向泳道内游泳等原因,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还有部分游客在吃饭过后随即游泳造成安全隐患。还有些游泳者因为自身的心理、生理等问题以及薄弱的安全意识,对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也缺乏很好的把握,因此就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2 建议

4.2.1 加强大众游泳培训教练员和救生员队伍的建设

注重教练员与救生员的监察和管理,坚决禁止无证上岗。并且要提高救生员、教练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救生员应该具有冷静的心态,熟练的技术,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对现场的情况作出敏锐的判断。教练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素养,还应该掌握一定的现场救助的能力。面对这种现象,可以对救生员何教练员开展救生大赛、检测、现场急救的训练等,提高救护能力。对教练员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完善,并查缺补漏,完善培训内容的切实实用性,也要定期的参加国家级或者是省级培训等,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能力。⑤

4.2.2 积极改善游泳场馆的硬件、软件设施

首先,场馆内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需要符合规定,特e是引起安全事件的一些因素:水的质量、深浅水的区域隔离标志和夜场的照明情况,水的清理要及时到位,水的消毒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第二、救生器具和材料的安放要合理,要符合标准,设备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安全标示的设置要符合相关的规定。要保障广播宣传等的顺畅,安全警示牌、宣传牌以及示意图等都要醒目。

其次,游泳场馆要配备专业的人才对场内的基础设施和器具尽心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保证场馆内的设施保存完好,严禁使用过期或者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器具。此外,场馆中也要建立巡查、保管、维护等管理提示在,并让专人负责管理,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每个游泳场地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符合相关部门的标准。

4.2.3 加强对泳客的安全意识,以及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

应在游泳场馆内放置安全表识,加强泳客安全意识的提高与管理。在游泳场馆显眼的地方,放置安全标识,让泳客意识到游泳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泳客在游泳场馆内一些危险行为,救生员及管理者应及时制止并说明其危险性。

注释

① 李志超.对游泳教学安全问题的几点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141-142.

② 樊朋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锻炼者安全感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③ 唐春芳.武汉市游泳市场经营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

第2篇

关键词:小动物;差动保护;整改防范

0 设备接线概述

山美水电站#3机为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型号SF30―36/6500,装机容量30MW;#3主变型号为SF7-40000/110,容量40000MVA,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3发电机保护装置采用许继生产的WFB-811系列微机发变组保护装置;#3主变保护装置采用许继生产的WBH-812系列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图1为主接线及保护配置原理图:

1 事故的发生及处理

1.1 事故前设备运行状态:

#3机热备用状态,#3主变运行状态,110KV山泉线运行状态。

1.2 事故发生及处理过程:

2009年11月11日晚22::13′,值班监屏人员突然听到从10KV高压室方向传来“嘣”一声巨响,上位机语音报警并显示:“#3机差动保护动作”、“#3机灭磁开关跳闸”、“#3主变事故保护动作”、“#3主变163开关跳闸”;厂用电备自投动作,#4厂变407开关分闸,400V母联410开关合闸。

值班人员立即查看保护动作情况:发现#3机保护屏上显示差动保护动作,#3主变保护屏上也显示差动保护动作,查主变动作电流A相差流为19.45A、B相差流为14.17A,根据三相电流显示判断是A、B相(19.45A、14.17A)。随即对发电机出线、母线汇流排、#3主变本体及套管引出线等差动保护范围内设备进行外部检查无发现明显故障点。根据故障时有较大声响且在10KV高压室有较大烧焦味,即拉出#3机603开关进行检查,发现603开关A、B相真空泡烧焦现象,且A、B相上触头有烧损痕迹,进而检查发现柜内地上有一只还在流血的老鼠。至此,可判断故障原因为老鼠从电缆层顺着电缆孔洞跑进开关柜内,在上触头A、B相间引起弧光短路,烧损真空泡并引起保护动作跳闸。

处理:对受短路电流冲击的设备进行检查试验。检查母线汇流排及其支撑绝缘子均完好无损;检查机组及主变保护整定值正确,保护动作正确;对#3主变及低压侧至短路点间的设备进行试验,测量绝缘电阻和交流耐压试验均合格;测量#3主变绝缘电阻、直流电阻均正常;对#3主变油化验合格;#3机603开关A、B相真空泡烧损较严重,送厂家进行更换维修。

2 原因分析

分析此次事故故障点明确,故障原因清楚,保护动作正确。但在事故发生后,有些值班人员有疑问:为什么#3机在停机状态差动保护还会动作呢?其实,原因就在于本站在保护配置上采用大差动保护方式。如图1所示,#3机差动保护电流回路引接于0CT和3CT,保护范围包括发电机及其出线、10KVⅢ段母线等设备;#3主变差动保护电流回路引接于2CT和4CT,保护范围包括主变及其引出线、10KVⅢ段母线、#3机603开关等设备。因此,#3机差动与#3主变保护范围有重叠部分,而短路点又刚好在重叠范围内,当 d(a.b)点发生短路时,虽然机组在停机状态,但由#3主变向短路点提供短路电流,并流经4CT、3CT,从而使主变、机组差动保护均产生差动电流而动作。保护动作后163开关跳闸,造成10KVⅢ段母线失压,继而引起厂用变失去电源备自投动作。

3 整改和防范措施

水电站一般地处山区,主要防范的小动物危害有猫、蛇、鼠等。分析我站历年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因小动物引起的事故占有一定比例,如1991年7月17日,因蛇爬进10KVⅡ段母线引出线造成#2主变10KV侧620油开关烧毁,使保持连续10年的安全生产记录嘎然而止,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不良影响。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本站在防范小动物进入的措施还不够严密,存在薄弱环节。对此,我们采取了下面一些预防和整改措施:

3.1 硬件措施

(1)孔洞封堵:对厂房内各柜电缆出入孔、洞遗留缝隙、空洞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封堵。进入开关室的电缆沟、架空电缆进开关室的墙孔等孔洞进行严密封堵。封堵材料采用专用防火泥。

(2)母线汇流排防护:对全厂所有硬母排进行包热缩材料处理,热缩材料采用高中压母排绝缘热缩套管,它具有阻燃、绝缘、防小动物、散热系数高等特点。同时,对母排护网有破损的地方进行修复,母排下方移动遮板有破损的进行更换、遮严密,防范猫蛇等进入。

(3)门窗防护:各配电室、控制室门窗、排气通风孔、百叶窗等加装不锈钢窗纱。在各配电室门内侧加装防鼠隔板,隔板采用环氧树脂绝缘板,高度45厘米,设置固定槽可拆除。

(4)室外电缆沟防护:110KV电缆沟里有发现猫的踪迹,因此,对升压站电缆沟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理,电缆出入口处孔洞严密封堵,电缆沟盖板损坏进行修复并盖严密。

(5)采取适当的诱捕和预防措施:在较常发现猫鼠等场所布设适量的粘鼠板、鼠夹、捕猫笼等诱捕措施;根据季节性特点,每年4-5月份在厂房周边、各配电室、控制室出入口施放防蛇药物,

3.2软件措施

(1)断绝食物来源:厂房内乱倒剩饭菜是诱引猫、鼠等进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禁止值班人员在控制室内饮食,并要求将剩饭菜倒入专用的有盖密闭的桶内,杜绝食物撒落地上,清洁工要及时清理剩饭菜,有效断绝其食物来源。

(2)做好厂区卫生管理,消灭小动物栖身之地:及时清除厂区周边杂草垃圾;清理厂房内卫生死角,特别是杂物间、工具间;定期检查电缆沟有否鼠窝等及盖板有否破损漏洞;定期清理打扫电缆层环境卫生。

(3)随手关好柜室门:要求值班人员进出各高压室、控制室要随手关好门窗,巡视检查和操作各开关柜、户内外端子箱、操作机构箱等要随手关好柜门、箱门,并将此项工作列入运行管理日常检查考核制度之一。

(4)开展群众性防小动物活动:在安全生产奖罚里设立消灭小动物专项奖,对在厂房区域内捕捉或打死蛇、鼠、猫等小动物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广大职工积极消灭小动物。

(5)建立专项检查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安全员、管理员对全厂防小动物设施进行专项检查,发现漏洞、设施损坏、缺失等及时消缺整改,确保各项防范设施完好无损。

4 结语

本次事故案例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一是分析保护动作不能简单认为只有设备在运行状态才可能动作,而应以保护所涵盖的设备范围、保护配置、有否外部设备提供短路电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准确判断故障点;二是水电站、变电所一般处于较偏僻的山区,因小动物引发的一、二次设备短路、断线、接地等事故危害不容忽视,因此,认真细致地做好防范小动物的各项软硬件措施是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我站实际总结了一些防范小动物危害的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作者简介:余孙培(1972-12),男,福建永春人,工程师,现从事水电站运行、技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水轮发电机组值班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2.山美水电站“11.11”事故通报

3.山美水电站历年事故资料汇总

第3篇

关键词:支模架工程;坍塌事故;原因分析;防治措施;法律责任;

一、事故经过

杭州某公司车间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2353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为8000余平方米,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5m,最大垮度10m,于2007年5月底开始施工。2007年7月10日部分二层楼面支模架基本搭设完毕,7月16日下午3:30左右开始浇筑混凝土,当浇筑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时,二层楼面于下午4:10左右突然发生坍塌事故,一名民工被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还有7人不同程度受伤。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1、材料问题:承重支模架搭设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扣

件;大部分钢管壁厚只有2.8-3.0mm,部分钢管壁厚甚至只有2mm;部分扣件有裂缝和破碎。2、现场施工问题:支撑架体未设置纵向和水平剪刀撑;缺少水平拉杆,支撑架步距过大;支撑架体立杆底部未设垫木,立杆接长及顶步双扣件加固方式不符;支撑架体受力杆件之间用铅丝绑扎代替扣件连接;支撑架体未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二)间接原因:1、施工单位管理问题:支模架专项施工案未经企业技术

负责人批准,现场支模架搭设与专项施工方案严重不符;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严重缺少,项目经理不到位,现场无专职安全员;2、监理单位严重失职问题:将不合格的钢管、扣件等按照合格签字验收;未对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认真审核,未对支模架搭设进行验收,在未取得总监理工程师混凝土浇捣令的情况下,现场监理员默认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浇捣。

三、防治措施:

(一)严把材料关

合理选用钢管、扣件等材料是保证施工安全的首要措施,要强化安全责

任追究制度,严格材料进场检验,杜绝使用劣质产品。支模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规定的ф48.×3.5mm钢管,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和有裂缝、破碎的扣件。(二)严把方案编制审核关:

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要符合工程及施工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计验算项目及采用参数必须覆盖住实际存在与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和危险的情况;对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设置与工作状态、构造和连(拉)结要求、施工工艺和使用条件、杆件变形和基础稳定等一切可能影响支架工作安全的控制事项,均有明确严格的限控指标、要求或措施;对危险的环节、部位、事项和因素有可靠的保险和保护措施,必要时应设监测或监护;对可能出现的隐患、异常情况与突发事态有全面和充分的考虑,有到位的应急处置和安全排险救助预案;有对各级相关人员技术安全责任和及时反馈情况的规定或要求;有对方案、措施实施情况的考察、记录、研究和总结要求。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必须亲自对施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工艺合理性进行审查并对方案的正确性负责,所有的签名必须本人签署,不得代签。

(三)严把现场组织管理关

项目部要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制度;项目经理要到位,要按规定配备足够的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对其进行责任落实和目标管理考核,确保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以及对钢管、扣件质量的检测和验收制度;抓好架子工的专项技能培训与考核,提高施工队伍业务水平,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架子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应以专项施工方案和各种规范标准为依据,查验支模架现场实际搭设情况与经审核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各种规范和标准。验收人员应包括项目安全、质量等技术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四)严把浇捣关

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

(五)严把监理关

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监理职责,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在搭设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和检查力度,发现异常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对施工单位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而继续施工的,要及时向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在签发混凝土浇灌令之前,必须对支模架体系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确保支模架实际搭设情况与经审核通过的专项方案一致。

四、法律责任

(一)施工单位法律责任:施工单位支撑架体立杆底部未设垫木、支撑架体未设置扫地杆等行为违反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的第6.1.9条(强制性条文),应当按照《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2号)第十八条“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监理单位法律责任:监理单位未对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认真审核,未对支模架搭设进行验收等行为违反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第十四条部分条款:“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应当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工程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一)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规定进行处罚。

五、结束语:

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事故的预防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加强,要认真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及《安全生产法》,规范安全行为,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保护好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冯金荣 方荣伟. 谈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及注意事项[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5(07)

第4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建设;研究

“煤矿安全”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多、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熟悉煤矿井下灾害的发生机理,掌握煤矿灾害治理的基本手段。

一、精选教学内容

“煤矿安全”系统地阐述了矿井瓦斯、矿尘、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规律和具体防治措施。该课程的总学时为40学时,课程的讲解内容较多,学时较少。要求任课教师了解煤矿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程的重点,以便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如果课程内容不分主次,必然会造成重点知识不突出。因此,我认为“煤矿安全”课程最重要的内容应放在瓦斯涌出和突出的防治、煤矿顶板事故的预防上,这两种灾害对煤矿危害最大。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效果。第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精彩的开始能够引起学生对煤矿安全课程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收集大量典型实例,精心准备。

教师一定是在自己精熟的情况下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认真地学习。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教师的讲解应该更形象化、具体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但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地挑选集合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手法,更好地结合板书的内容解释有关知识点,最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注重案例分析

一些技术的理论计算分析非常枯燥,如果这些部分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讲解,会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就能防止犯同类的错误。讲解案例分析时,应将事故的来龙去脉都原本地呈现给学生,同步讲解灾害常见的预防措施和应吸取的教训。比如,在讲授瓦斯部分时,可以用典型事故案例:2005年2月14日15时01分,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直接原因为3316风道外段大量瓦斯异常涌出,工人违章带电检修,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案例分析能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将来矿井实际工作提供间接经验,有利于矿井事故的防范。

在讲授“煤矿安全”过程中,笔者通过精选授课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注重案例分析环节入手,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建设“煤矿安全”课程有更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其建.煤矿安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第5篇

关键词:电力安全 安全教育 案例培训

在电力安全教育中,对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是安全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的培训效率是加强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可靠保障。然而,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浅析目前安全培训的弊端,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电力安全事故教育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

一、电力安全培训的弊端

1.思想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安全培训相对一线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缓慢,不能立竿见影,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一些企业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走过场,同时,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到下属职工,受训人员常常也不能对电力安全培训重视起来,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2.培训方式简单陈旧。照本宣科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通病,即便是多媒体教学已普及,只是模式上的变更,教学形式并未出现新的效果,而安全培训应该具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传输,不利于提高电力安全培训的效果。

3.管理人员培训缺失。当前,大多数企业把安全培训的重心放在一线职工身上,而管理人员及领导者通常不在培训之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培训人员安排,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动上、意识上的培训缺失。电力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更大,他们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将影响着整个电力生产状况的安危,因而对管理人员进行电力安全培训将更为重要。

二、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作用

目前,电力安全事故培训模式化,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经济损失,形成事故文件下发各部门组织学习,效果无从反馈,下面我从一起安全事故,浅析一下安全事故案例培训对各级各岗位人员的作用。

案例:某供电局在修复农村低压线路故障过程中发生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的一般人身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1)电杆损坏严重,抗弯强度大幅下降,已不能满足登杆作业的强度要求。(2)防倒、断杆措施不足。(3)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采取的措施不足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事故间接原因:线路组成构件强度配合不符合要求,当线路遇外力冲击时扩大了受损范围。

暴露的问题:(1)故障抢修管理方面,作业班组执行故障抢修管理制度刚性不够;(2)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图纸设计流于形式,没能结合现场山地的实际设计,以至工程无法按图施工;二是盲目施工,施工单位在无法按图纸施工的情况下,未办理设计变更,更换导线,并加大线路档距;三是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失职,未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办理变更;四是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严重的“以包代管”,没有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在材料发生变更、竣工图与原设计方案出入较大的情况下均未能督促相关参建单位履行设计变更手续;验收流于形式把关不严;(3)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不到位。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案例培训在安全培训中具有以下作用。

1.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有管理人员认为,我抓好生产,完成生产指标已经很不错了,安全与我何关?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到位,这样的安全事故本可以杜绝的。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案例培训,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原因,教育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线职工的事情,管理作用也很重要。

2.事故案例培训的普遍适用性。安全事故案例,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各环节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到位,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上述案例教育设计人员,因为设计没变更、现场设计不到位,造成施工无法按图施工,验收人员把关不严等均为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3.事故案例培训效果明显。安全事故案例,血的教训,极其严重的后果,深深震撼每一位学习人员,培训的过程同时也是警钟敲响的过程,这种无形的影响势必使电力安全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4.事故案例培训意义深刻。案例培训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创新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防范的重要意义,宣传效果明显,教育意义深刻。

第6篇

1对象与内容

1.1对象。2000级护理专业大专生118人,2001级护理专业大专生98人,2002级护理专业大专生113人,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

1.2内容。教材采用高等院校统编教材《护理学导论》,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资料,并提供给学生参考书籍的书目和网址,如;;;haoy-等。

2授课方法

2.1小组讨论法。在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相关理论的授课中,由教师先进行集中授课,然后根据所讲内容给学生布置4~5个讨论题,讨论题应结合课程内容。如进行护理理论教学时,教学的重点是理论的具体应用[1],我们选择了“理论的产生背景是什么”,“理论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理论对护理实践有何指导意义”等题目作为小组讨论的问题,并提供多个临床相关病例,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理论(如Orem的自理模式、Newman的系统模式、Roy的适应模式)对照相应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小组讨论人数6~9人为宜,并指定1名学生为组长,负责讨论召集工作,调动全组成员积极进行准备。教师深入小组参加讨论会,各组在讨论结束后推选1~2名学生作为本组代表在全班课堂讨论上发言,课后将书面总结报告上交教师,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在小组讨论中,要让参与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法可以集中全班的智慧,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较量,达到同学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教师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动机等,做到因人施教。

2.2案例分析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过程。在案例分析中,教师的角色是制导者和推动者;学生作为案例的主角来观察问题,需要对所研究的问题先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决定怎样去解决问题。在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时应注意选择内容得当的案例。案例运用的时间可根据情况安排在课始、课中或课尾[2]。如讲授护理与法时,在讲到医疗事故的处理时,结合2002年4月我国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加改进内容,如患者可以复印其医疗、护理记录;举证责任倒置;关于医疗事故的赔偿力度明显增加等,并穿插“1例错用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在案例分析进行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可根据所学知识,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针对案例给出分析,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2.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就是提供给学生某种情境,要求一些学生担任各个角色并出场表演,其余的学生观看表演,并注意与培训目标有关的行为。表演结束后扮演者、观察者和教师联系情感体验来讨论表现出的行为。表演的学生可以谈谈自己对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自己表演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对其他角色的看法;旁观者可以谈谈对整场表演或对某个细节的观感,以及自己从中领悟和学习到的东西。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将表演与现实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在讲授人际关系与沟通交流这一章节后,我们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创设场景:李女士,38岁,已婚,因大便变细且带血5d,食欲差而入院,医生怀疑是大肠癌,准备做进一步详细检查以确定诊断,患者非常担心,脾气变得焦躁不安。作为她的责任护士,你准备怎样与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怎样正确运用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技巧与其沟通并收集资料?学生分成8~10人/组,先用10~15min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讨论角色扮演的要领,然后由3名学生分别扮演李女士、责任护士及李女士的丈夫,3名同学分别予以记录,其余学生观看并给出意见。角色扮演期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不要给予过多干预。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形象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其中“移情”的运用能使学生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谅患者的感受,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2.4小教师授课法。开放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让学生走向讲台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开放型、多种能力训练的综合模式,学生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吸收和掌握知识[3]。如在讲授健康教育这一章后,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病人健康教育指导课件,要求内容通俗易懂,能为病人所接受和理解。学生按兴趣原则自愿分成8~10人/组,分工合作,利用自习时间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制作精美课件。课堂上,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精美课件。如一组学生使用Powerpointing制作的“孕产妇产前一般知识宣教”,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阐述了孕产妇产前的饮食指导、预防与保健指导、用药指导、产前检查指导、个人卫生指导及护理方法指导,并辅以大量生动鲜明的图片和漫画,整个课件配以柔和优美的mid.文件音乐,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

2.5竞赛法。在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教学中,涉及到护理学的发展史,内容繁多且覆盖面大,靠教师单纯讲授只会增加课时。为此,我们将此章节作为护理知识竞赛进行。事先将学生分成8~10人/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充实知识,然后利用3个学时进行知识抢答竞赛。知识竞赛分2组题型: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由各组抽签决定必答部分;抢答题分别设计小组团体分和个人得分。抢答时,以口令“开始”后10s内计时,超过10s算弃权,10s后答不出来,由其他小组或同学抢答。竞赛法能增强学生兴趣,简便易行,灵活性强,且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7篇

随着安全思想教育不断深化,企业要求员工进行事故案例剖析和写安全心得体会来绷紧安全这根弦。然而,笔者发现有些职工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东拼西凑的长篇大论几千字,实为凑文字数量,所写的安全心得不是自己的心得。可以看出有些职工对这种活动还未能引起重视,成为走形式、走过场,从而没起到真正的实质性意义。

安全生产最大最危险的隐患是人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笔者认为事故案例剖析和写安全心得值得大力提倡,能有效地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在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应加以学习推广。安全心得不一定要写得长就有收获,而是职工对事故案例剖析后发自内心感触,哪怕是简单的几句话。

事故案例剖析是提高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捷径。通过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让事故教训变成财富,从中吸取营养得到启蒙来改进和完善安全工作。通过了解他人发生的事故,吸取事故教训,就有可能使自己少发生一件同类事故。学者这样评价在安全上聪明人与愚蠢人:聪明的人是在他人的身上吸取教训,而愚蠢的人是在自己身上吸取教训。试想,一个人需要在自身发生安全事故来吸取教训,实为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事故案例剖析是学习安全知识的形象生动课。案例剖析通过多方面、多视角事故还原,使其一件件活生生的事故案例形象生动,使职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安全意识更容易深刻地加深印象。同时避免安全思想教育只宣贯条款、只喊口号,读起来枯燥、空洞,不易记忆。从活动中可学到相应的安全知识,促进在日后的工作中遵章守纪,更不失为提高职工事故防御能力,所以案例剖析对学习安全知识富有特殊的帮教意义。

事故案例是安全意识和行为的一面镜子。组织职工学习讨论各种事故案例,深刻剖析事故案例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最能使职工从鲜活的事故中震撼心灵而引以为鉴。通过事故案例解剖,知道了造成事故的原因,违章在什么地方等,使职工在面对类似事件时,更加明确地晓知类似情况该做什么、不该怎么做,若不按章执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造成什么样的伤害等等。通过这面镜子,使职工接受教育、举一反三、引以为鉴,警示遵章作业,起到收紧安全弦,防止大家在工作中发生类似的事故,以免重蹈覆辙。

第8篇

案例分析

司机疲劳驾车时一种较为普遍的违法现象,因疲劳驾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更是比较常见。从生理学角度讲,司机在行车中由于驾驶作业使生理上、心里上发生某种变化,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低落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驾驶人连续开车2小时后,由于连续不断地处理交通信息的结果,脑氧气减少,中枢神经疲劳,感觉迟钝,注意力变得散漫,不愿再做麻烦的动作,省略正规的驾驶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判断和操作都容易造成差错,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样的情形如果发生在视线较差的雾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交警提示

岁末将至,驾驶人朋友出门在外切忌长时间连续驾驶,只有保障自身安全,才能与家人亲友幸福团聚。长途驾驶的,应配备2—3名驾驶人,每名驾驶人连续驾驶车辆的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并且均应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

6、客车未避让行人造成的交通事故

案件经过

2009年9月22日17时10分许,本市驾驶员陈某驾驶天津号牌的“宇通”牌大客车,沿塘沽区福建路由南向北行驶左转上海道时,与在人行横道线上通过道路的行人王某发生碰撞,造成王某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09年4月26日21时05分,内蒙古驾驶员杨某驾驶天津号牌的客车,行经塘沽区云山道职专北门时,将正在横过道路的学生赵某撞倒,造成赵某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09年1月10日,河北省驾驶员刘某驾驶河北省号牌大客车沿遵玉公路行驶中,未能及时避让正在横过公路的行人张某,将张某撞倒,造成张某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这些规定有利于让机动车驾驶人对行人保持高度的注意,防止因疏忽大意而发生交通事故,同时也是与国际上通行的规定一致。以上几起事故案例,当事驾驶人驾驶车辆行驶中均未做到对通过道路的行人进行避让,更没有停车让行,造成采取措施不当发生交通事故。

第9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叫xxx,来自大柳塔煤矿连掘一队生产一班,下面我给大家简要汇报我们的工作做法。

一是坚定信念,做安全理念的宣贯者。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强化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在我们班组,安全知识的学习宣传培训实现了“三化”。学习实现常态化。每旬组织召开一次学习例会,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两级公司安排部署进行宣传培训。培训实现精准化。重点加强三类人员的培训: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情绪发生波动和出现不安全行为人员,有效抓住管控重点。学习方式多样化。采取见缝插针法,班前会专门利用5分钟对当班作业危险源进行辨识,全班开展讨论;利用交接班车上时间,对当班重点作业项目安全措施进行强调,并探讨、改进确保安全的作业方法;采取案例分析法,对采取视频、漫画等方式,组织员工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36次,提升学习效果。

二是恪尽职守,做安全生产的监督者。安全监督岗员为公司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最基层和基础的保障,我深知责任重大,一直抱着“让兄弟们平平安安下井,也要让兄弟们平平安安回来”的想法,把安全监督贯穿到工作中每一个环节。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监管,将片帮管理和设备调机管理流程化,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去年8月的一个中班,我在监护片帮支护时,发现帮网作业人员没有进行敲帮问顶,仔细观察发现帮部情况不稳定,我立即通知他们停止了作业。在敲帮问顶时,掉下来一大块片帮煤,重重地砸在地上,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如果当时不是抱着安全第一的想法,不知后果有多么严重。自那以后,我更加小心谨慎。除了排除外在的不安全因素,更重要的是纠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通过“一案五问一改变”,将员工身边的不安全行为作为典型案例,每周一案,让员工自问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产生的后果、我得到最深刻的教训、避免事故我应该怎样做、我最想对工友说的一句话,今后工作中我不想改掉哪些不良行为。引发员工思考和触动,最终从思想上、行动上进行改变。2017年,我查出安全隐患159条,纠正和帮助不安全行为50余人次。班组的安全生产氛围日益浓厚,员工的安全意识也大幅增强。

三是提升本领,做安全监管的践行者。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青岗员,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本领既是自身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工友们安全的有效手段。我一方面通过参加培训、自学,保持安全理念和理论水平不掉队;其次通过对各类事故案例的收集、分类和分析30余起,找到作业风险点和事故多发处60余处,提升了安全监督水平;同时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思考和总结高效且安全的作业方法,并与工友们交流,付诸实践,切实将安全落到实际生产中。

青年朋友们,成绩属于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率先垂范,全力发挥安全监督作用,用自己的责任心和双手,为神东的高质量发展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之堤!

第10篇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要求,为认真做好年突发事件应对总结评估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评估内容

(一)基本情况。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分别汇总总体情况及其所包含分类别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年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情况,以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与年度相比较的情况等,并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二)应急工作总结评估。对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根据本辖区、本部门工作实际,从组织领导、预案编制演练、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资金准备、监测预警预报、应急防范处置,以及恢复重建、调查处理和科普宣教等方面和环节,对年应急管理工作及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既要认真总结防范处置工作中好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又要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三)工作建议。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四)典型案例分析。根据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各选择1至2个典型案例,对应急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评估分析,以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预案,改进工作。

二、总结评估工作的组织安排

(一)各乡镇、街道和庐阳工业区负责汇总编写本辖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并以正式文件报区应急办备案。

(二)区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分为四个编写组。各组的参加部门负责编写本部门、本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各组牵头单位负责提供本组典型类别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工作有关总结分析材料,并在各组成员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汇总形成本组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报告,报区应急办。

区政府有关部门分组如下:

自然灾害组:由区民政局牵头,区农委、区林业局、区科技局等参加;

事故灾难组:由区安监局牵头,区建设局、公安庐阳分局、质监庐阳分局、环保庐阳分局等参加;

公共卫生事件组:由区卫生局牵头,区农委、区林业局、质监庐阳分局等参加;

社会安全事件组:由公安庐阳分局牵头,区民政局、区民族宗教局、区教育局、区建设局、区局、庐阳消防大队等参加。

三、评估分析工作的有关要求

(一)各乡镇、街道、工业区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总结评估工作,各牵头部门要指定一位领导具体负责,做好组织协调和计划安排,有关单位要组织精干力量积极参与,全面、准确地进行总结分析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要做好各方面基础数据统计和材料汇总工作,各项数据的统计要规范、细致,避免重复和疏漏。要按照定性与定量、文字与图表、概括描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估分析,做到语言精炼、层次清晰、内容充实并配以典型实例。

第11篇

【关键词】矿井通风与安全;案例分析;拓展;教学反思

在当今新技术、新成果快速发展应用的时代,采矿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矿井通风与安全》作为煤炭行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等特点,对于缺少通风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和掌握。而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都是到煤矿工作,作为未来矿井的中级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必须将通风安全学好,融会贯通,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分析教材特点,掌握教学重点

煤炭技工学校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是为矿山企业培养具有中级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矿山的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安全系统工程,其中主要包括矿井提升、排水、通风、运输、调度、采掘和机电等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又包括采区巷道的布置及生产系统,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及生产流程等,故技工学校《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不仅涉及到矿井通风的压力与阻力的测定、矿井通风的动力、工作方法、通风方式、通风设施、风量计算、各种灾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避灾、救灾、自救与互救等内容。培养面向煤矿从事矿井通风及瓦斯、粉尘、火灾等检测、防治类安全工作的岗位群。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不能掌握通风与安全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职业操作技能,那么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将无法突出通风与安全检测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点。

2.紧扣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

矿井通风与安全是系统阐述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并分析讲座煤矿灾害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课程。矿井通风防止瓦斯突出与爆炸是其中的关键内容。教师应很深入是了解课程有关这方面的特点、教学目标。适当的给与较多的学时,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矿井瓦斯时,应该讲授瓦斯爆炸的原理与机理,重点放在瓦斯爆炸及突出的防治方面。如区域性防突和局部防突的原理及技术措施,并尽可能结合本公司各矿井的实际情况,分析哪些情况下适合用保护层开采防治瓦斯突出,哪些情况下适合用预抽采煤层瓦斯防治突出等等。

3.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因才施教

3.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

“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为此我不断地钻研教材,要求自己吃透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不仅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知道哪些同学在某个问题需要如何举例、讲解方能接受;备教法,研究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因为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在讲课上尽量将书本知识生活化、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转化成让学生能看得到、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易于接受的东西,这样以来他们就不再感到陌生、不再感觉特别难学不会,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认真批改作业

我们都知道作业的功能。对学生来说,它能巩固知识、强化能力、有效拓展、评价自我、改进学习策略、完善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又能掌握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业批改是师生双方互为了解、互为分析、互为评价、互为提升的一个过程。因此,我在批改作业时,都非常认真仔细,将学生错误之处划出,把学生叫到当面来讲解、改正,以便学生能牢固掌握。

3.3降低难度,给学生一个成功的机会,为其树立自信

因为这些学生不同于一般学校的学生,他们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兴趣,更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如果按普通学校的学生那样去要求他们,肯定不会收到什么好的效果。所以,为了让学生都能有点收获,我只好把标准降低,让"学生们跳起来能摘到梨",使他们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3.4不断学习,大胆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利用网络及下矿调研等机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新装备的应用,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一个个血腥的案例,教育学生安全的重要性,时刻给学生敲警钟,“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生产对煤矿企业的重要性。

4.结合典型案例,深刻认识教训

从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往年的事故案例中,选择比较典型的案例,给学生分析讲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如同身临其境,加深印象。

如在讲到瓦斯突出时,结合2002年11月20日22时45分,龙山煤矿11081下顺槽在距车场平台45米处清煤时发生了一起中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约300吨,造成5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的案例。在讲到火灾事故时,结合大众煤矿08年 “7.30” 瓦斯燃烧引起火灾事故案例等等。从矿井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预防措施、应吸取的教训等方面详细介绍,让学生不仅被动地接受教材上的死知识,而要学会能对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增加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事故分析方法。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有助于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5.查阅资料,拓展视野

查阅大量的书籍及网络资料,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瓦斯防治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理论发展和技术革新。在课程教学时将该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能时刻了解和掌握该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及时做到知识的更新,而不能只是依靠书本的知识照本宣科的传授,以拓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6.做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6.1成功之处

以问题以驱动,逐步深入学生的探究与认识。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态。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煤矿安全事故的认识更加深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牢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6.2不足之处及补救措施

因个别同学的基础太差,参与案例分析讨论时,显得明显得知识欠缺。故要在下节课时要想办法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他们降低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12篇

[关键词]复合顶板特性 冒顶原因 破碎顶板 管理措施

在煤矿这个高温行业中,时时刻刻抓安全生产,但时不时还是会有灾难发生,这都不是我们愿意看见的。在矿区发生冒顶事故,复合顶板冒顶事故相当严重。分析,研究,探讨破碎顶板的控制对预防顶板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复合顶板特性

在复合顶板条件下绝大部分冒顶事故,是属于无显著矿压显现的冒顶事故。事故前征兆不明显,有时防不胜防,对安全威胁极大。复合顶板的特性是下软上硬,下部软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0.5m,且不大于3m。容易发生离层,在软硬顶板之间常有极薄弱光滑面,粘结力很小极易分离。

二、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原因

1、冒顶特点

(1)冒顶前工作面顶板压力大,支架无变形损坏,支柱无明显下缩。

(2)大多情况下,冒顶前工作为伪顶,直接顶已沿煤壁断裂,冒顶前有明显征兆,推垮时速度较快,靠采空区的支柱往下倾斜,顶板掉渣。如判断正确,人员必须马上撤离。

(3)多发生在初采、初放及周期来压阶段。

(4)在任何工序都可能发生,多数发生在移梁及移溜过程。

(5)冒顶发生后支柱没有断,只是倾斜。

三、复合顶板冒顶原因

1、在推采过程中,支架初撑力、刚度不够时,就会发生冒顶。

2、在推采过程中,维护不及时,背顶不严,支架不牢固出现漏顶,就会出现大型冒顶。

案例分析:

朱家河煤矿11503工作面冒顶事故。11503工作面走向长度662m,倾斜长127m,煤层厚度3.5m,煤层起伏不定,为典型的复合型顶板。初采时,机尾20m处机组未及时打贴帮柱,出现漏顶,支柱支撑力不足,造成推垮性大冒顶13m。

事故原因:

1、未及时维护,初采时特殊支护不到位,未及时打贴帮。

2、支柱初撑力不足。

3、局部漏顶支架托空,造成大面积伪顶、直接顶推倒支架。

四、破碎顶板工作面管理措施

1、加强生产地质工作,掌握回踩工作面复合顶板、底板及水文情况。

2、掌握复合顶板矿压规律,尽量选择相对稳定的层位。

3、要认真编制切实安全可行的技术措施,对工作面抓重点,两端头,变化带,加强特殊支护等等,严格按照工程质量管理。

4、适当加强支护密度,但要有利于护顶;用塑料编织网护顶等措施。

5、严格正规循环作业,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

6、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学习及熟记岗描,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不定时检查作业人员。同时企业应奖罚分明,个人应向标杆学习,争先创优,坚决杜绝“三违”,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

总之,我们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要求身边的同事,按照标准要求去生产。那么,煤矿这个高温行业就不在那么可怕,每一位职工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参考文献:

[1]王树玉.煤矿事故分析和防治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华奇.矿山地质.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3]侯三成.采煤工.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4]朱家河煤矿生产科事故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