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9: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渔业科技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科技 海洋开发
一、海洋经济概述
(一)发展迅猛,竞相开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洋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根据市场调查显示:2000年,全球海洋市场产值为5340亿美元,而到了2010年,全球的海洋市场产值达到了15 000亿美元。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使得一些临海国家开始重视自己的海洋资源。为了大规模、全面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许多国家制定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组织专家对其海域进行资源勘测,制定开发方案。可见,发展海洋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二)知识经济
海洋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用各种手段对海洋所蕴藏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的开发和利用。因为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环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开发海洋的技术及所使用的工程材料与陆地也大不相同。因此,要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海洋,必须先发展海洋科学,掌握海洋资源的特点。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从海洋资源勘探到资源的开采、再到海洋资源的加工生产都离不开知识系统和高新技术的支持。
(三)开发与环保统一
伴随世界海洋经济的迅猛增长,海上的各项工业生产活动也多了起来,尤其是海上的石油钻井平台。海洋开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能源和财富的同时,也给海洋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深海底资源开发造成的洋底塌陷、海洋运输石油管道产生的漏油以及运油船舶对海域的污染等。针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世界上主要的海洋国家均制定了有关法规,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调整海洋开发和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开发与环保的统一,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四)海洋经济转型
高科技的应用使海洋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改造,捕捞业从近海捕捞走向远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精加工的现代海洋渔业;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船舶设计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现代船舶制造的自动化、现代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由于一系列的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开发,利用先进技术改善传统产业,逐步形成了在新高技术武装下的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二、海洋经济形态
伴随现代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出现了很多类型的海洋经济企业,大体上有四种主要的海洋经济形态。
(一)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是最早的海洋经济形态,就是通过一些渔具在海洋中进行海洋生物的捕捞,不过,其产品已不只限于鱼类,还包括蟹类、虾类、海星、海胆等其他海洋生物。近代海洋渔业发展迅速,在传统海洋捕捞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海洋渔业加工、海洋养殖等海洋经济形态。
(二)海洋矿物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形态就是海洋矿物开发。目前主要是通过在海洋上搭建钻井平台,对洋底蕴藏的石油、天然气进行开采。也有对海底锰等黑色金属进行开采的,由于要深入海底开采,耗费成本太高,目前仅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三)海洋药业
在海洋中有很多海洋生物体内含有特殊的药用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降压和抗凝血等药用价值,对海洋生物加以捕捞,并从中提取药物成分制成药物产品,由此海洋制药业便发展起来。目前海洋药业已进入产品开发阶段,并已经有多种海洋药物获国家批准上市,像河豚毒素、多烯康、角鲨烯、盐酸甘露醇等。还有多个海洋药物进入临床研究,很快就可以上市。
(四)海水利用
海洋中存贮着丰富的水源,蕴藏着强大的能源。海水利用就是通过现代的科技将海水蕴藏的能源加以利用,像利用海水的涨潮落潮运动开发出的海水潮汐发电。通过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转换成淡水,解决部分省市的缺水问题。还有利用富含盐分的海水来制取食盐,都是对海水加以利用。
三、海洋科技发展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影响
海洋科技的发展对我国海洋经济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四种海洋经济形态的分析,我们可以知晓海洋科技发展随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
不管是海洋渔业的发展,还是海洋矿物的开采,以及海洋药业和海水利用都是依靠海洋科技为基础的。没有海洋科技进步制造出来的捕捞设备、采矿设备、制药设备以及海水淡化、潮汐发电等仪器设备,就没有这些经济形态的产生,完善的生产设备是这些经济形态产生、发展、辉煌的基础,而海洋科技的进步是这些设备得以研制出来的基础,可见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的发展是海洋科技发展的前景
反过来由于海洋经济发展采用的生产设备简陋,功能不全,也为海洋科技的研发提出了要求,为了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新技术的研发,新技术的实验,又促进了海洋科技的进步。
可见,海洋科技的发展与海洋经济的发展相互作用,最初是海洋科技的进步带动海洋经济大力发展,而后大力发展的海洋经济又促进了海洋科技的进一步研发,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发展。
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科技的进步,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但海洋科技不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决定条件。发展海洋经济还需要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大力援助。先进的海洋科技发展加上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与援助,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将指日可待,而海洋经济的发展又会带动海洋科技的研发投入,必将换来科技与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殷克东,王伟,冯晓波等.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2):107-112
[2]乔俊果,王桂青,孟凡涛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科技政策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11,(6):5-10
(五)测土配方施肥农户观测点跟踪调查3户,涉及面积200亩,其中水稻80亩,玉米120亩,施肥建议卡3800份。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样板100亩。
(六)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治面积为9000亩,防治效果达96%以上,为受灾农户挽回了一定的损失。一年来累计完成的“两杂”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为2300亩。
(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农业工作站积极争取县农业建设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测土配方项目的实施;二是州际接边地区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三是抓好稻飞虱防治工作;四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期管理工作;四是规划申报中低产田改造23610亩。
(八)强化渔业管理,发展水产养殖
坚持“以法兴渔、强化管理、公正严明、服务渔业”的工作方针,大力宣传《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查处渔业案件,保护渔业资源和渔域生态环境。累计推广鱼塘105个,面积169.7亩,完成产量85吨。
(九)完成冬季农业开发450亩,其中冬辣椒200亩,引进冬荞新品种250亩,冬早蔬菜950亩。
(十)积极配合乡财政完成农资综合补贴及种粮补贴面积核实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品种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经费不足,缺少试验示范基地﹑缺少仓库。农民科技意识淡薄,“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对我乡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阻碍。
(二)办公设备陈旧,缺少相关的办公设备,开展专业性工作不便。
(三)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成本增加,农民购置率低,造成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产量受阻。
(四)产业矛盾比较突出,致使蚕桑产业发展比较缓慢。
前言
1997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由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组成。2003年,浙江台州市成为第一个非创始会员加入协会,形成“15+1”的长三角“城市峰会”架构。2004长三角城市峰会上江苏的盐城、淮安,浙江的金华、衢州,安徽的合肥、马鞍山,这六个城市不约而同地向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正式递交入会申请,力陈各自成为长三角合作组织成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让“15+n”格局“芙蓉出水”。2008年初,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这是总书记在准确把握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着眼于全国整体发展战略布局作出的重要指示,那么在这种世态下,如何发展安徽渔业船舶制造业的课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就安徽省融入泛长三角经济以后,如何推动安徽渔业船舶制造业发展加以探讨。
安徽省登记渔船39172艘,总吨位353005,总功率340251.87千瓦。有渔业船舶设计企业5家,制造和维修企业21家,从事渔业船舶船用产品生产的企业12家,种类4种。
由于安徽省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起步较晚,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安徽省的捕捞渔船大部分是由过去的小造船厂生产,目前经过认可的渔业船舶制造企业,除皖江轮船运输公司合肥船舶修造厂每年建造3――4艘本省的渔业执法船外,其他船厂基本上不生产渔业船舶。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我省渔船众多,每年需要更新和维修,而另一方面,我省渔业船舶修造企业数量少而且不生产吨位较小的渔业生产船舶,渔业造船企业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
从国家渔业生产来看,海洋渔业实施“有进有退”的调整,一方面对近海渔船实行减船任务,另一方面发展远洋渔业,继续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大洋性渔业的结构调整。
针对目前国家政策和我省的实际情况,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中,应本着既有利于自身又有利于长三角、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独具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产业等优势,将功能定位于建设面向长三角的五大基地。我就安徽省船舶企业融如长三角经济有以下几点意见。
1 促进安徽造船企业进入渔业船舶生产领域
目前安徽省有造船企业130多家,而从事渔业船舶修造的企业只有21家,除蚌埠、和县、无为有三家造船厂可以建造所有类型的渔业船舶外,8家企业生产45米以下钢质渔业船舶,其他10家只能建造30米以下的渔业船舶(其中三家只能生a12米以下机动渔船)。鉴于目前的情况,我认为应该在对安徽各类船厂进行分类指导的基础上,鼓励我省造船企业从事渔业船舶的修造。小的造船企业的目标定在内陆省份渔业船舶修造上,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设计出一批适应安徽省内不同水域的标准船型。大的船舶企业目标放在沿海大洋性渔业船舶和大型渔业执法船舶的设计生产,在提高船舶性能的同时,提高船舶的科技含量,争取在泛长三角船舶制造业占有一席之地,2007年上海就新增了2艘大型拖网加工船和1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
2 以长三角为中心,提高船舶配套产品生产能力
现代造船工业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是船舶配套工业,与造船工业紧密相连,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套配套价值在整个船舶交易额中也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同时也是直接影响船舶成本、性能、效益、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关系到船舶工业综合实力和出口竞争力的强弱。目前,安徽省船舶配套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是:规模较小、分散经营明显、严重的缺少自主品牌、不存在竞争的压力,所以目前需要加大力度发展船舶配套产品的科研、生产能力,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技术跟踪,培养二次创新、自主设计等能力,提升长江三角洲船舶配套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8月15日江苏熔盛集团在合肥成立合肥熔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建设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3 积极推广安徽造船品牌效应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省海洋与渔业科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促进科技进步和成果产业化,根据有关科技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局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计划与成果的管理。
第三条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是指围绕海洋与渔业产业的发展而开展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以及为提高行业综合管理水平而进行的软科学研究项目。
第二章项目的申报和审批
第四条申报原则和条件
(一)申报项目须符合国家及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的需要,符合我省及本地区海洋与渔业开发与综合管理的计划目标,有利于促进海洋与渔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培育海洋与渔业经济新增长点,带动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促进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申报项目须是我省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或对决策部门有重大科研(参考)价值的,或对行业科技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并在全省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其研究成果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较明显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申报项目应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明显促进海洋与渔业产业的发展,并能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或行业科技进步,具有较强的引导示范作用。项目实施后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申报项目单位须是海洋或渔业管理部门和经有关部门核准登记、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海洋或渔业开发和研究的企事业单位,并具有承担项目相关的基础与条件。
第五条申报程序
(一)凡是申报我局科研项目,由第一申报单位填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科研计划项目申报表》(附件一),填写时必须实事求是,并同时提供项目说明书,内容包括:1、项目立题依据(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概况和发展趋势);2、研究开发内容和预期成果;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4、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5、项目实施方案和计划进度;6、资金筹措和匹配落实情况及资金用途;7、其它应提供的有关材料(如承担单位背景材料,药物、饲料等特殊行业的生产资质证书等)。项目说明书使用A4纸,装订整齐后,夹在《申请表》中,一式三份全部打印。
(二)各市、县项目需通过所在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申报。市级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对申请表和说明书内容的真实性、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项目是否有匹配资金、申请单位资产情况等实事求是签署具体意见。国家和省属单位申报项目,可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直接申报。
(三)同一项目负责人申请的项目,原则上不得超过一个。已获资助的项目在完成之前,一般不再受理原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申报新项目。为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能在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中承担实质性的研究(开发)与协调工作。
(四)项目上报时间:项目一般每年申报一次,须于每年11月15日前将申报下一年度的申请表(一式三份)以及项目说明书等材料三套报送我局。
(五)各市海洋或渔业主管局和直接申报单位应对项目进行严格筛选,按项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集中排序形成汇总表,一式二份加盖公章后一并报送。
第六条项目初审
(一)我局科技处负责对申请项目进行初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
1、申请手续不完备,相关资料不齐全。
2、申报书填写不符合规定,未按要求打印。
3、不符合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安排范围和有关规定。
4、申请经费过多,我局无力支持。
(二)凡要求我局转报上一级(国家海洋局、农业部、省政府等)科研计划的项目,按上一级单位要求的程序与规定办理项目申报手续。我局对项目材料审核,备案后统一报送。
第七条项目评审
(一)申报项目经初审后,我局将组织局技术咨询委员会对符合申请条件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立题正确性、技术先进性、指标合理性、技术路线可行性和承担单位基础条件、课题组人员组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的评审。
(二)技术咨询委员成员对本人参加的项目实行回避制度。
(三)对技术咨询委员会评审确定的项目,将由我局综合平衡、经局领导批准后编制并按规定程序下达年度计划。对列入市海洋或渔业主管局科研基金的项目,我局在综合平衡时给予优先考虑。
(四)对重大科研与开发项目我局将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第三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八条新上项目计划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与我局签订项目合同(附件二),项目合同按规定的格式要求填报。(应在计划下达1个月内向我局报送合同草案,认可后打印并盖章,一式五份报我局科技处)。
第九条项目合同是计划执行、检查、项目验收、评审、鉴定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更改,如果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不可抗力原因需要更改,应由承担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经市海洋或渔业主管局(国家和省属单位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我局批复后生效,否则仍需按原合同执行。
第十条各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项目年度检查制度。各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负责检查本市年度项目计划进展情况,落实项目承担单位填写相应的年度检查表(见附件三)、经费决算表(见附件四),并审核、汇总项目年度检查表和年度经费决算表。于次年1月10日前一式三份汇总上报我局科技处。并同时报送WORD软件打印的软盘或E。国家和省属承担单位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可直接报送我局科技处。
第十一条各级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随时掌握进展、督促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为确保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每个项目经费采取一次审定,分期下达办法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分期下拨比例和时间视项目实施情况而定。
第十三条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停止下一年度拨款,或不安排第二年度的项目计划。
(一)不按规定格式、时限上报项目材料(包括不上报计算机软盘)。
(二)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例行检查时不予合作甚至拒绝检查。
(三)弄虚作假和贪污、浪费、挪用经费等,除撤销资助外,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四)其他违反本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项目结题管理
第十四条项目验收
(一)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验收由我局科技处负责受理,并组织验收。
(二)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任务完成后需提出项目验收申请报告,并附有关文件资料,经所在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我局审查合格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必要时,委托市海洋或渔业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三)项目验收原则上采取现场验收的方式,由七名以上同行专家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参与项目实施的专家不得作为验收组成员。项目验收意见由验收专家组组长签字后生效。
第十五条项目结题
项目结束后,承担单位应及时撰写课题完约报告(说明指标完成情况与经费使用情况等,详见合同条款第七条),整理课题资料,并将完整的课题资料一式三份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我局科技处审查。对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分别作如下处理:
(一)由于资料不齐的,限两个月内补齐后重新报送。两个月内不补齐的视同不报材料处理。
(二)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未完成合同书预定的目标,应以书面形式予以说明,由承担单位领导审阅、单位盖章,连同结题项目材料,经市海洋或渔业局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我局批复、备案。
(三)由于主观原因未能按计划合同书进展和质量要求开展项目工作或完成质量极差者及不报送任何课题完约材料者,三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或该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申报。
第十六条项目鉴定
对全面完成合同指标的项目,其成果要求鉴定的,项目承担单位向我局申请科技成果鉴定。
(一)鉴定范围:列入我局科研计划内的技术成果,少数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
(二)申请鉴定的条件
1、已完成合同约定的任务要求;
2、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人员名序异议和权属争议;
3、资料齐全并按规定建立科技档案;
4、应用技术成果已经过必要的试产、试用阶段,其测试数据准确、完整、符合有关要求。
(三)申请鉴定资料要求:提交鉴定的技术资料及其文件名称应根据不同行业、专业和领域的特点而定,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合同书、课题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总结、工业产品检验报告、产品标准及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化审查报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报告和应用情况证明等,其中检验报告是指国家或省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应用情况证明须由成果直接使用单位出具详实报告。企业生产的新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企业的产品标准应经标准审查,并按有关规定,报当地标准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填补国内外空白及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应有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省科技厅认定的科技信息(情报)机构出具查新结论报告,非国家、省认定的科技信息(情报)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无效。
(四)鉴定申请程序
1、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由完成单位或完成人提出,并按统一表式填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成果鉴定(评审)申请书》(附件五),附全套提交鉴定的技术资料,向我局科技处申请鉴定
2、我局科技处在收到鉴定申请后进行形式审查和技术性审查,并在三十天内作出是否同意鉴定的答复。对同意鉴定的科技成果,批准并以鉴定许可证形式通知申请鉴定单位。不同意组织鉴定的,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3、申请鉴定的成果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同意鉴定:
(1)不属于本办法成果鉴定范围的;
(2)未按本办法规定程序申请的;
(3)不具备本办法规定的鉴定申请条件的;
(4)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情况不清楚的;
(5)一个项目成果分拆成几个不能独立应用的成果,要求分别鉴定的;
(6)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人员有名序异议和权属争议的;
(7)有剽窃行为或弄虚作假的;
(8)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对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
(9)其它不够科技成果鉴定条件的。
(五)鉴定组织单位和主持单位
科技成果鉴定由我局负责组织。必要时可委托市海洋或渔业主管局主持鉴定。国家特殊专项产品的鉴定,按国家有关规定,由产品归口管理省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
(六)鉴定形式
1、会议鉴定:指由同行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采用会议形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评价。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并经过讨论答辩作出结论的,应采用会议鉴定形式。
2、函审鉴定:指由同行专家组成函审专家组对科技成果的有关技术资料,以书面形式进行审查、评价,不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和答辩即可作出评价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函审鉴定形式(附件六)。
(七)鉴定委员会和函审专家组
1、科技成果鉴定实行专家负责制。鉴定委员会和函审专家组是对科技成果进行技术鉴定的专家组织,专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应占三分之二以上。
2、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由我局选聘,申请鉴定单位可提出建议名单,但不得自行聘请。参加鉴定工作专家的增补或变更必须征得我局的同意或认可。
3、鉴定委员会由七至十三人组成。鉴定结论必须经过鉴定委员会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4、采用函审鉴定时,函审专家组由五至九人组成。鉴定结论必须依据函审专家组专家四分之三以上多数意见形成。
5、聘请的同行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该行业或该领域的高中级技术职务;
(2)对被鉴定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
(3)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6、对于专业技术职务偏低或没有专业技术职务,但确实学有所长,并被同行专业技术人员所承认的人,经我局认可并聘请,可以作为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聘请非专业人员担任鉴定委员会或函审专家组成员。
7、成果完成单位、任务下达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人员和其它与该成果有密切关系的人员以及不具备对该成果进行技术鉴定能力的其他人员,不能作为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
8、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应当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全面认真的技术评价,并对通过的鉴定意见签名负责。
9、鉴定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按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办法》有关条款执行。
(八)鉴定内容
1、科技成果鉴定的主要内容是:
(1)审查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准确、统一,并符合规定;
(2)审查是否完成科研合同要求的指标;
(3)对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作出评价;
(4)对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
(5)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对不写明“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的鉴定意见,应退重新鉴定,予以补正。
2、鉴定结论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或有明显失实的,我局或者主持鉴定单位将提请鉴定委员会或函审专家组补正。
(九)通过鉴定的成果应形成科技部统一格式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由我局签署意见,盖章后生效。生效后的鉴定证书是我局颁发的证明文件,是技术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的唯一合法证明。鉴定证书签发一式五份。
(十)鉴定管理
1、提出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应严格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批手续。有两个以上计划任务来源的科技成果鉴定,均应取得计划下达部门的同意。
2、与省外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可向我局申请鉴定。鉴定申请书须由完成单位共同填报。
3、鉴定未获通过,不能形成相应的鉴定结论的,由主持鉴定单位将鉴定情况如实记载,以纪要形式报我局备案。待该成果具备鉴定条件时,可重新申请鉴定。
第十七条软科学成果、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等的评审
(一)评审范围
1、列入我局科研计划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2、未列入我局科研计划,但对我省海洋与渔业的决策产生重大作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或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二)软科学等成果由我局组织评审,评审不实行委托。
(三)申请程序
1、项目按合同要求完成之后,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评审申请,填报统一格式的《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科技成果鉴定(评审)申请书》和附上全套资料。由项目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后,送我局审查批准,以评审许可证形式通知完成单位。
2、提交评审技术资料,应根据不同类别的成果特点而定,一般须包括:
(1)软科学研究成果:任务合同、研究报告(总报告、分报告、计算机程序和软件)、成果采纳应用单位以及有关背景材料等;
(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任务合同、研究报告、已发表一年以上的主要论著、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国内外论文引用情况、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等;
(四)评审形式
1、成果评审采取会议和通信两种形式,我局根据成果特点选择采用。对跨地区、多学科、协作规模大、技术难度大的成果,采用会议形式评审。通信评审通过评审有关文件资料对成果做出评价。评审委员须填写评审意见表(见附件七),我局安排专人对评审意见进行整理、汇总。
2、评审结论须经三分之二以上评审委员多数通过。
(五)评审委员会
1、评审实行委员会制。委员会应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1)评审委员会由我局确定。评审委员会的总人数,应视成果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为7-11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应占1/2以上。
(2)成果完成单位人员、参与该成果研究的人员、顾问不得进入评审委员会。
(3)评审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按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办法》有关条款执行。
2、评审委员会承担下述任务:
(1)对提交的全套资料进行审查,以任务的执行情况、成果作出的结论、阐明的现象、特性或规律、所提出的决策方法、政策建议和实施措施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成果的水平,创新性、可行性和适用性,科研效率以及研究方法或推广应用情况及前景、产生的效益作出确切、科学、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
(2)指出成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通过评审结论。
(六)通过评审的成果应形成统一格式的《科技成果评审证书》,由我局签署意见,盖章后生效。生效后的评审证书是我局颁发的证明文件,是项目完成通过评审的唯一合法证明。评审证书签发一式五份。
第十八条成果权益和保密
(一)我局科研项目的成果权益属我局和承担单位双方。承担单位在进行推广、转让时,应先征得我局同意。
(二)其它单位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申请由我局鉴定或评审的,除按前述条款以外,还需经项目下达单位审核同意并提交有关单位立项的材料。
(三)科技成果的保密要求,按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执行。
第五章附则
一、2011年农业生产运行情况
(一)农技推广工作
1、粮食生产情况:一年来,镇农业工作站加强对春耕备耕及春播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抢抓节令,早计划、早安排,各项措施落实到位。2011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500亩。大春作物播种面积24700亩,其中玉米9600亩,水稻9000亩,大豆1700亩,杂粮3600亩,薯类800亩;全镇小春作物播种面积5800亩,其中,蚕豆1700亩,豌豆1800亩,小麦1400亩,冬荞500,其它400亩。
2、“两杂”良种推广情况:
2011年完成推广“两杂”面积11195亩。其中杂交水稻5895亩,规格化3000亩;杂交玉米5300亩,规格化3500亩,优质稻800亩。
3、实施各项试验示范项目情况:
试验超级水稻2组,其中粳稻1组,推广试验新品种20个,其中杂交玉米4个。完成紫谷推广试验50亩。
4、冷凉山区水稻良种实验示范及推广情况:
推广的冷凉品种有:楚粳2号、滇杂36号等品种,种植面积150亩。冷凉品种试验示范在老围村蜜蜂沟组引进冷凉品种滇杂28、滇杂29、滇杂31、滇杂36号试验5亩。
5、经济作物生产情况
完成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223亩。其中:蔬菜2500亩,花生900亩,烤烟5175亩,茶叶4648亩,完成茶叶产量72.5吨。
6、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1)全镇共有桑园面积1500亩,其中新植面积450亩,管理面积1070亩,饲养面积950亩。2011年共饲养1059张,产鲜茧42.69吨,产值83.826万元,最高单张产量66千克,产值1320元,最高饲养户17张,产鲜茧770千克,产值15400元,最高亩产值4150元。
(2)老桑园已改造(嫁接)625亩,建立高产桑园示范地400亩,建立科技示范户150户。
(3)完成蚕房建设125间,其中大蚕房57间,小蚕共育室9间;改造大蚕房59间。
(4)完成发放小额贴息贷款30.8万元。
(二)农机工作
1、认真抓好国家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落实及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一年来,共推广微耕机95台,其中享受农机购置补贴64台,享受补贴资金12.49万元。超额完成县农机管理站下达的农机推广任务,完成率达207%。发放农机安全知识资料200余份,签订农机安全责任状60份,签订农机安全生产整改告知书30余份。
2、完善基层农机咨询服务,逐步更新农业机械旧老的局面。
(三)本着“惠农到心头,强农到地头”的工作方针,深入村寨﹑田间地头20余次,受训人数达2213人。 完成了全镇“粮食综合直补花名册”录入工作。
(四)科普宣传工作
推进科技体制创新和人才强镇战略。进一步落实科技目标责任制,加强科普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切实抓好科技试验示范,为科技推广做好基础性工作。 全镇已完成34个取土点的测土配方施肥抽样调查及土样送检、数字录入工作。 完成各种科技培训91 期655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2500余份。
(五)测土配方施肥农户观测点跟踪调查3户,涉及面积200亩,其中水稻80亩,玉米120亩,施肥建议卡3800份。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样板100亩。
(六)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治面积为9000亩,防治效果达96%以上,为受灾农户挽回了一定的损失。一年来累计完成的“两杂”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为2300亩。
(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农业工作站积极争取县农业建设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测土配方项目的实施;二是州际接边地区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三是抓好稻飞虱防治工作;四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期管理工作;四是规划申报中低产田改造23610亩。
(八)强化渔业管理,发展水产养殖
坚持“以法兴渔、强化管理、公正严明、服务渔业”的工作方针,大力宣传《渔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查处渔业案件,保护渔业资源和渔域生态环境。累计推广鱼塘105个,面积169.7亩,完成产量85吨。
(九)完成冬季农业开发450亩,其中冬辣椒200亩,引进冬荞新品种250亩,冬早蔬菜950亩。
(十)积极配合镇财政完成农资综合补贴及种粮补贴面积核实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品种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经费不足,缺少试验示范基地﹑缺少仓库。农民科技意识淡薄,“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对我镇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阻碍。
(二)办公设备陈旧,缺少相关的办公设备,开展专业性工作不便。
(三)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成本增加,农民购置率低,造成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产量受阻。
(四)产业矛盾比较突出,致使蚕桑产业发展比较缓慢。
(五)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
(六)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农业行政执法难度大,致使许多涉农法律法规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存在。
四、2011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以“两杂”为主,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在抓好“两杂、两化”工作的同时,抓好冷凉山区水稻良种推广力度,力争农民增产增收。认真做好宣传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使农民科技意识逐步提高,以科技引导农业生产发展,以科技促农增收。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为民排忧解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好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机机手培训、备案管理以及证件审验核发工作。对无牌无证的拖拉机驾驶员发送整改通知,加大宣传交通安全教育和农机推广工作,加强农机执法力度。
(三)进一步抓好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四)全力抓好蚕桑产业种、养技术指导工作。
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规划,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台州市位于规划中的南翼,台州湾循环经济集聚区成为规划中九大集聚区之一,台州诸多岛屿开发和保护也纳入了规划。本文在海洋经济成为热点、科技兴海成为共识的宏观背景下,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明晰台州市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现状,剖析台州市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台州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体系对策建议。
一、台州海洋经济与科技发展现状
(一)海洋资源比较丰富
从海洋经济发展视角来看,台州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深水岸线和港湾资源丰富,蕴藏着健跳港、头门岛、大陈岛、龙门港、大麦屿等深水良港选址。二是渔业资源相对充裕,台州近海海域是全国最佳的海水养殖场所之一。三是可开发海洋能源储量较大,潮汐能、风能储量丰富。四是旅游景点较多[1]。
(二)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海洋经济是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利用海洋空间而进行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在实际使用中,人们更多采用海洋产业这个概念。按照我国国家海洋局的标准(GB/T20794-2006)[2],海洋产业划分为两类三个层次,即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两大类,海洋产业又分为主要海洋产业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1、海洋经济初具规模,发展较快经过多年发展,台州市海洋经济已有一定规模。2008、2009和2010年台州市海洋及其相关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8亿元、260亿元和296亿元,增加值年增长率分别为15.8%、17.5%和13.9%,可见,台州海洋经济绝对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2008、2009和2010年台州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0.8%、0.81%和0.77%,而台州市国民经济地区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分别为0.65%、0.61%和0.61%,可见,近几年台州市海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都超过其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地位。2、主要海洋产业拥有一定规模按国家海洋局的分类标准,近几年台州市主要海洋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1.73%,这一比重相当于台州市国民经济在全国占比的2.8倍,超过台州海洋经济在全国占比的2倍,台州主要海洋产业在全国占有较大优势,其中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行业规模较大。台州制造业发达,在滨海地带更是集中分布了一批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3],主要有:三门核电,华能火电,台州医化园区,台州大石化项目,沿海汽摩配产业集聚区,路桥废旧物资回收产业集聚区,根据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经济分类,这些行业都不在海洋产业统计范围内。
(三)科技兴海成果显著
1、海洋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建立健全了科技兴海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了科技兴海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推动各有关涉海部门加强对科技兴海工作的领导,促进科技兴海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编制科技兴海中长期规划,加大科技三项基金向海洋科研和推广方面倾斜。
2、海洋科技研发和推广取得重大进展企业积极承担省、市、县三级海洋产业重点课题,围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名优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增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海洋捕捞渔具渔法调查等项目开展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研究和产业化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青蟹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技术在全省获奖;推广“大型船舶数字化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了很好的效益[4]。
3、海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展加快积极争取与全国海洋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姻,建设了一批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比如:玉环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大院名校与区内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设立产学研基地和硕士生工作站,每年举办科技活动周,通过这一系列平台促进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武汉理工大学在台州设立华东船舶设计研究院,为台州船舶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中国国际(台州)船舶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加强了台州船舶产业与世界的联系,提升了台州船舶产业的科技水平。浙江金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与国内多所科研院校合作,组建实验室,开发新型高端产品30多个,申请10项发明专利并授权5项[5]。
二、台州海洋经济与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1、海洋经济相对规模较小从海洋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看,台州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沿海省份平均水平,这说明台州市海洋经济总体相对规模不大,海洋经济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来看,台州市海洋经济的第三产业相对规模最小,2010年仅占全国的0.53%,甚至低于当年台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0.61%这一比重。第二产业相对规模也不大。2、海洋经济生产效率低下台州市主要海洋产业生产率普遍不高,从表2可见,2008、2009两年其人均增加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台州海洋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粗放型特征明显,包括规模上占优势地位的主要海洋产业也不例外。3、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从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10年台州市的比例关系为22.4:44.8:32.8,而全国的比例关系是5.4:47.1:47.5,台州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国家海洋局的两类三个层次产业划分来看,2010年台州市的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732%、0.003%和0.167%,可见台州市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发展最为滞后,海洋相关产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这反映出台州海洋经济发展尚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支撑体系,尚未建立与海洋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科技平台、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从产业结构比较中可以发现,台州市海洋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尚处于较低层次,海洋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一方面造成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二)海洋科技实力不强1、海洋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0》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共有海洋科研机构186个,其从业人员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7888人,浙江省的数据分别为18个和1171人。相比之下,台州市海洋科研力量相当薄弱,按国家海洋局统计标准台州市没有一个专门的海洋科研机构。台州市海洋科技专业技术人员零散在各涉海机构,缺乏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科技人员。台州市海洋教育几乎是空白,目前还没有一所专门的海洋教育机构,也没有与海洋产业直接对接的专业。2、海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亟待加强台州海洋科技的创业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科技成果推广中介服务机构不够完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机制和体制尚待完善[6],海洋高新技术超前创新研发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有待加强,信息技术在科技兴海中应用程度较低,海洋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对船舶、海洋生物药物、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与保健食品等重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研发、实验和检测等科技支撑条件建设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创新急待加强,科技资源需要重新整合调整。3、海洋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台州海洋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具有“低、小、散”的特征,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研究部门和研发人员,缺乏研发能力、缺少自主技术。部分企业规模较大,拥有独立研发能力,但同样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科技人才缺乏,投入能力有限,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p#分页标题#e#
(三)海洋科技要素保障不足
1、海洋人才开发机制需要完善
台州区位优势不明显,对海洋科技人才缺乏吸引力,这更需要好的吸引人才机制,但当前台州在吸引海洋科技人才方面政策不够优惠,子女教育、住房等各项配套措施不到位,对人才的考核奖励机制乏力,在收入分配上也没有明显的倾斜政策。
2、海洋科研投入亟需加大
与宁波、舟山、温州等地市相比,台州对海洋科技的财政资金投入偏少,这直接影响到海洋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的实施和海洋科技人才的留用。融资渠道单一、贷款难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老大难问题,这在台州海洋企业中同样表现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海洋科技投入。
(四)海洋环境压力较大
台州沿海工业发达,位于沿海的台州市医化园区、路桥废旧金属回收产业集聚区、已立项的台州大石化炼油项目都对台州海域环境产生不可低估的环境影响。台州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三、提升台州海洋经济的科技支撑对策建议
(一)构建台州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与浙江其他沿海地市相比,台州的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最为薄弱,但公共服务平台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一体化和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建设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科技兴海的基础性工作,台州应当投入足够的财政资金,优先发展。
1、设立公共研究机构,整合台州海洋科技资源建议由台州市政府牵头成立台州海洋研究院,以研究院为核心,整合台州市海洋科技资源,加强和密切台州市各涉海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台州海洋研究院可采取会员制,台州市涉海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涉海中介服务机构和涉海管理机构可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台州市涉海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可以个人会员身份加入。由政府筹措资金为研究院建设高水平涉海实验室,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添置完善实验设备。研究院职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通过公开招聘课题负责人,有偿借用会员科技资源,着重解决台州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二是开展海洋产业技术标准制定和产品质量检测,培训海洋技术人才;三是建立海洋科技信息库,紧密跟踪国际国内具有先进技术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科技研发动态,实时掌握国内外最新研发项目、研发成果,重点关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行性高的科研成果,并将所获取的科技信息及时向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推介;四是联络国内外大院名所,为台州企业与大院名所联系牵线搭桥。
2、举办台州海洋科技活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议由政府出面组织台州海洋科技活动,如:海洋科技活动周、海洋科技论坛、海洋科技人才洽谈会、海洋科技产品展等,通过综合报告、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以及专家与企业的对接洽淡等方式,在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官员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加深台州涉海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台州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3、发展台州海洋教育,培养涉海技术人才一是在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台州高等院校设置直接为海洋产业服务的专业,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台州海洋科研实力,并为台州涉海企业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二是鼓励国内外著名高校与台州高校联合办学,为台州培养海洋高级技术人才;鼓励国内外著名高校在台州开展在职培训业务,提高台州涉海企业员工素质。
(二)培育壮大台州海洋技术创新主体
企业和企业性中介服务机构理应成为海洋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台州海洋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应是引导海洋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提升涉海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一是通过财政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提高研究与开发经费比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涉海实验室、中试基地以及博士后工作站,引导企业从国内外积极引进各类涉海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建各类海洋科技创新载体。二是注重海洋科技项目向企业倾斜,支持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省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等研发任务,力争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涉海创新型企业。三是积极扶持涉海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涉海高技术人才进入企业工作。
2、大力发展台州海洋技术服务中介创造条件引导国内外著名海洋研究机构、院校、涉海著名企业,以及台州本地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台州创办海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为台州优势海洋产业服务的中介企业,如:专利技术成果数据库、科技信息网站、生产力促进中心、各类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质量检测中心、科技咨询机构、科技评估机构、专利机构等,构建台州海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台州涉海企业研发海洋技术,培养培训技术人才。
3、利用优惠政策凝聚海洋科技投入要素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海洋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扶持力度,台州市、县(市)科技管理部门确保一定比例的科技专项经费用于海洋的科技研发、人才引进培育、创新载体建设、新兴产业培育等;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贴、绩效奖励和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参与实施海洋科技重大专项;引导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等加大对涉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支持台州涉海企业上市融资或进入股权转让平台交易。二是重视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加大海洋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在所为”的引才理念,吸引国内外高层次海洋科技与管理人才到台州工作,积极鼓励更多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以讲学、短期聘用、咨询服务、技术合作等形式为台州服务;设立海洋科技创新载体人才专项基金,引进和培养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海洋科技骨干和海洋高技能人才,重奖在源头创新、高新项目引进并使之产业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以科技园区和基地、重点实验室为主要载体,加快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培养一批科技型企业家,加强培育、吸引、凝聚高素质创新和创业人才;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入股,采取技术股份、技术分成、技术奖励等办法,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在职进修培训、专业院校定期培养等方式,提高现有海洋科技人才水平。
(三)提升台州优势
海洋产业科技实力根据台州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把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船舶业作为台州海洋科技工作的突破口,重点发展。#p#分页标题#e#
1、突破优势海洋产业技术瓶颈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海洋造船业、海洋渔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产业技术创新,增强台州优势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海洋船舶制造方面,要强化自主开发设计,着力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开发能力,积极发展油船、化学品船、工程船、工作船等特种船舶及船用设备。在海洋渔业方面,重点开展海洋生物资源、滩涂与湿地资源的协调与可持续利用、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物修复控制理论的研究、减少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研究,陆海相互作用与海岸带生态修复研究,良种选育,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试验推广,水产养殖重大病害防治与控制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品养殖、加工和食用安全,近海及远洋渔业信息,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保鲜、运输、贮藏等全程控制技术和装备。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上,加快高活性、高特异性海洋药用物质开发,进行化学修饰改性,发展具有确切疗效的海洋药物,建立药源—药用物质—海洋药物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药物产业链。重点开发甲壳素等活性物质提取技术以及天然海洋生物多糖、海洋生物毒素及其衍生物的提取与精制等技术,争取在抗艾滋病、抗肿瘤、卫生保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的影响表现为利弊两方面且弊大于利。有利的一面,气候变暖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农作物生育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沿淮稻谷种植面积扩大,作物冻害几率减少。不利的一面,气候变化导致暴雨洪涝、旱灾、冰雹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导致作物产量波动增大,农业生产的气候不稳定性增加。暖湿天气也导致安徽省病虫草害加剧,发生区域不断扩大。气候变暖易使水质变化,导致巢湖等湖泊藻类爆发频次和规模加大,影响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渔业生产。相关学者进行了未来安徽省气候变化的模拟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二十年,全省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皖北地区稍明显。降水变化的不确定性较大,高排放情景下,全省降水逐步减少。此外,农业生产既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亦是“肇事者”,农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据测算,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集中于能源、建材、农业和钢铁等领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20%左右[2]。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挑战
安徽省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农业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突出体现在:一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农业生产难度加大,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整体不足。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边界问题仍不明确,存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概念交叉错位的问题,现有技术对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性缺乏科学评估。三是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框架下,解决区域突出问题的技术措施聚焦不够,区域共性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仍不够系统深入。四是应对气候变化多领域交叉研究开展较少,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关系密切,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技术研究开展较少。五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点集中于工业节能减碳领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投入相对不足,农业生产减碳潜力仍待发挥。
3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科技发展战略
3.1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定位
一是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农业生产发展基础性地位仍需强化。粮食安全问题是农业生产的核心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发展农业适应和减缓技术的前提是保障农业粮食生产的稳定。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由于中国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耦合性,生态脆弱区内的农民更易由于气候变化影响造成贫困,应制定政策实现农民和农村发展的公平性[4]。三是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布局一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突破一批适应与减缓关键技术。四是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将抗逆性强的优良动植物品种、节能型农业机械装备、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等知识培训传授给广大农民群体[5]。
3.2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科技发展目标
加强农业领域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在抗逆品种选育、粮食丰产技术、农业灌溉节水、农业污染防治等领域实施农业适应能力提升示范工程。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在农林废弃物利用、增加农林碳汇、新型环保肥料施用等领域实施低碳农业科技推广工程。到2020年,农业领域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逐步减少,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量化指标包括: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肥料、农药等资源利用率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节粮型畜牧业比重提高至30%。
3.3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科技发展重点任务
3.3.1稳定粮食生产、加强特色农产品选育继续加强粮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推广高产低耗抗灾型耕作技术。继续加强安徽省具有产量潜力大、品质好、综合抗性突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稳定粮食生产,壮大农业支柱产业。重点支持耐热、抗虫、抗病毒、抗倒伏、高产等高抗性小麦、水稻、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棉花、油菜、番茄、辣椒、茶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及畜禽类农产品选育技术发展。
3.3.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根据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方式,建立区域性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在江淮丘陵地区推广水稻节灌溉技术,在渠灌区重点发展渠道防渗技术,在淮北平原地区推广大沟蓄水水资源调控技术,在城市周边郊区推广大棚蔬菜微灌、输配水自动量测控制技术,在皖西、皖南山区推广自压喷灌技术,在缺水地区推广低压管道输水、微喷灌技术。
3.3.3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循环生产方式重点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新型控失肥、缓释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构建大宗作物、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积极推广生物质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等,加快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在农村的使用。
3.3.4加强农业灾害监测预测研究、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研究农业减轻自然灾害综合技术,结合暴雨、洪水、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监测、预警技术,开展农业灾后应急处置、综合减灾等技术研究。研究农业减轻生物灾害综合技术,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建立农业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模型。
4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关键技术框架
通过充分收集和总结现有文献,重点调研本地区具有优势水平的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结合技术实现的研发基础、技术应用的产业基础、技术应用的经济成本、技术实现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目标的贡献程度等评估指标,构建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农业关键技术框架。
5安徽应对气候变化农业技术实现途径
5.1制定适应与减缓技术清单
农业领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巨大,结合本省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需求,凝练本省技术与项目资源,评估并优选现有成熟技术,吸收领域内最新研发趋势,制定本省农业领域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技术清单,加快工程示范性好的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重点技术成果的转化运用与推广,引导地方行业内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
5.2强化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
以丰富的数据支撑开展农业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模型,建设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监测系统,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尤其是负面影响的系统评估,明确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是进行顶层设计辨别技术需求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
5.3广泛争取资源协同创新
通过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资源,协同气象、农委、环保行业等专项支持,尽可能争取本级财政支持以及对外科技合作等资源的支持,在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省市创投基金、政策性金融机构等金融工具的支持下,引导并扶持本地农业企业开展适应技术与低碳技术研发与生产。
5.4建立区低碳农业示范园区
低碳农业示范园区是集科技攻关、示范推广、规模生产、协同创新为一体化的产学研组织形式。安徽省在节水灌溉、粮食丰产、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已布局一批示范工程,可进一步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向示范园区内集中整合形成综合配套技术,建立一整套包括排碳减量化、废物再利用及能量再循环的低碳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解决地方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
5.5开展农业科普宣传活动
农业领域内适应和减缓技术的应用必须考虑受众主体农民的接受程度,宣传示范作用对于提高农民接受新型农业科技有着很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建议利用专项培训班、科普大篷车、科普宣传手册、田间教室、现场观摩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讲低碳农业科技知识。
6结语
关键词:蓝色经济;结构调整;着力点;切入点;对策
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现代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等。蓝色经济是以蓝色理念为基础的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理论。它以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主线,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工业、海洋生态产业等。
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快,总量持续上升。但总的来看,我国海洋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呈粗放型发展,高能耗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十分明显。海洋经济最发达的广东、山东和上海,2008年三地区总计占到全国海洋产值的53%以上。其次,海洋开发仍以利用自然资源为主,海洋产业发展的结构不合理。2009年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占全部海洋产业增加值的77%。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电力、海洋化工业、海水综合利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海洋新兴产业产值只占5%。最后,不同区域海洋产业结构不均衡,区域海洋经济的空间分布呈现较显著的两极分化态势。
二、加速发展蓝色经济的必要性
蓝色经济事关国计民生。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依赖海洋。21世纪是海洋世纪,逐鹿海洋,竞争海洋,深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大势所趋。海洋是维护经济发展的“蓝色大动脉”,上升到国家层面,是一个国家海洋发展的“蓝色战略”。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矛盾的重要途径。
第一,我国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五”期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3.6%(按可比价计算),200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095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广东、山东等省市的海洋生产总值均超过3000亿元,天津、海南等沿海省市的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1/3。海洋经济已跃升为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近年来,在海洋经济总量取得飞跃的同时,海洋经济的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也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据国家海洋局2008年2月15日的《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介绍,200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492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5.1%,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11%。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151万人,比上年新增加就业岗位191万个。2月22日,国务院批准并印发《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首次的海洋领域总体规划。将目光转向海洋经济,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把海洋作为陆地资源开发的后备战略基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产业,几乎都与海洋产业相关。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高科技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
第三,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切入点。海洋工程技术、海洋医药与生物技术、海洋化工技术、海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都是国际技术创新的前沿,海洋产业的每一次发展总是伴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创新。当前,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带领下,船舶科技发展不断取得突破。通过海洋科技创新,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海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利用和其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崛起,部分新兴海洋产业逐步形成规模,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海洋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如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水产品深加工业、海盐精细加工业等。
第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改善民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立足点。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协调发展日益重要。培育以海洋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和生态环保产业,有利于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加速发展海洋经济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蓝色经济。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岛、海洋带和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
第一,以更宽的视野调整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们深刻领悟改革开放重大战略决策,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大转移、长三角率先发展的重大机遇,放眼长三角、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以“更宽的视野”审视各地海洋。坚持“跳出海洋看海洋,立足海洋求发展”,借鉴国内外沿海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辩证分析各地的区位、资源、环境优势和现实劣势,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和海上花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在经历渔业经济为主、旅游经济为特色、工业化起步等发展阶段以后,逐步把工作重点从“渔、港、景”调整为“港、景、渔”。
第二,明确产业重点,实施精品战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我国海洋经济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旅游、海洋船舶、海盐及海洋化工、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根据我国的海洋资源和环境优势、现实开发能力,可以将海洋产业划分为先行性产业、主导性产业、骨干性产业、发展性产业和服务性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要依据各地区海洋的实际情况,突出各个时期的海洋产业开发重点和开发时序。海洋油气综合开发业是海洋主导性产业。我国各海域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储藏量巨大,开发潜力很大,可以发展成为配套的工业体系,建设大型的油气综合开发产业化基地。市场前景看好的油气综合开发业具有产业链长的特点,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不仅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能够带动配套项目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区域经济实力。要鼓励地方企业开发和国内外联合开发,做大做强油气综合开发业,这是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发展先行性产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大力推动骨干产业――滨海砂矿业、海盐及海洋化工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发展。
要创立我国海洋产业的品牌,打造我国海洋产业的“航空母舰”,将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海洋油气综合开发的系列产品很多,应重点突破创精品。我国海洋旅游资源和环境独具特色,要建立有品位的综合性强的能吸引大量国内外客源的旅游项目。各地海洋渔业要重点规划、重点建设暖水性水产苗种产业带和对虾、罗非鱼、鲍鱼、石斑鱼、珍珠等五大精品水产品生产基地,着重在质量安全和环境监控整治、金融信贷业、信息网络业、科技教育业和经营管理业等产业环节加大开发研究力度,创新特色鲜明的名牌水产品,以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
第三,加快转型升级和产业化进程,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重点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区域率先发展,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经过不断调整完善,提出了“二、三、一”产业发展思路。在具体的产业发展方向上,要坚持“转型、发展、培育”,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现代渔业等产业,加快促进产业转型优化升级。第二产业方面应重点培育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临港工业快速扩张提升,促进船舶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行业快速发展,大力提高船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产业方面应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探索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第一产业方面应努力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做精做优传统特色渔农业,积极发展休闲渔农业。
从我国海洋资源分布状况和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分析,我国各地海洋可以建设四大海洋开发基地,即渔业开发基地、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油气综合开发基地、材料和医药等海洋综合开发基地。建立综合性的开发基地,就是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走产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培植一批市场优势明显、品质特征突出的产品,狠抓产品的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和市场开拓,从市场、流通、原料、加工、包装、运销、信息、金融、服务等全过程实行产业化经营和管理,加快产业化进程,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并通过大企业的带动作用,把分散的个体生产活动拉入产业化的产业链之内,促进产业升级,形成产业群,不断拓宽国际国内市场,着力提高产业化水平和产业经济效益。
第四,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海水养殖业和增殖业时,首先应根据环境容量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养殖污染。通过渔业资源增殖保护、以热带水产品及环境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核心形成监测网络的渔业环境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等三大体系的建设,促进渔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油气综合开发业、海洋旅游业、滨海砂矿业、海水综合利用业和海洋药物加工业等海洋产业的开发和发展都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监测、严格管理、以法治海等措施,求得海洋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和减灾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重大海洋污损事故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理和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站点布设和预报能力建设,加大监视监测力度,有效监控海洋环境污染状况。同时,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力度,积极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加强陆海联动治理海洋污染,全面推进入海水系流域污染整治,进一步加大对沿海重点行业、企业污染的整治力度。
第六,加强领导,建立省海洋经济发展协调组织。做大做强海洋优势产业,构建海洋产业化体系,创立海洋产业的品牌,实现海洋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海洋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组织协调。海洋产业协调发展涉及到全省国土环境资源、建设、交通、科技、旅游、工业经济信息、地质矿产、食品医药、能源、水务、气象、安全生产等多个相关部门。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速海洋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应成立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协调组织。
第七,深化海洋体制改革,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机制。从我国情况看,目前我国海洋管理部门的综合定位、编制机构、职能设置等多个方面已明显不能适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综合管理的需求,因此应当着手研究海洋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问题,使我国海洋经济和综合管理工作有较大的发展。
第八,进一步关注渔区民生诉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海洋公共资源配置要更多地考虑到多数群体的利益诉求,促进和谐渔区建设。要认真解决涉及渔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扎实推进征用海域滩涂补偿和困难渔民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养殖污染损失补偿机制,明确事故认定、损失核定等责任及有关补偿标准与办法,使渔民损失得到合理的补偿。参照被征地农民的有关安置政策,将被征用、占用水域的渔民纳入失地农民安置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综合开发[DB/OL].news.省略,2011-04-01.
2.晏维龙.启动蓝色经济引擎[N].人民日报,2011-01-10.
3.张传胜.立足打造亿吨大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N].南方日报,2011-07-31.
主 持 人:陈思廷《食品营销》主编
对话嘉宾:孙颖士大连獐子岛渔业副总裁
王天深大连棒棰岛海产营销总监
黄文忠山西酩醍酒业董事长
毛传福上海大山合集团董事长
马春雷山东七彩庄园蔬菜基地副总经理
主持人:孙总,在您看来,未来海珍品行业的竞争将会呈现哪些新的特点?
孙颖士:现在渔业界个体程度比较高、比较分散,还没有能挑起脊梁的大企业,还没有很强的品牌来建立一个标准。
但在未来水产行业,可持续、有责任的发展将成为企业的共识,企业将更加注重生态、环保、低碳、可持续或者多样化的养殖密度以及科技发展水平。
同时,由于资本的活跃和物流的发达,未来将有很多企业注重品牌,通过提升品牌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国际竞争力。
主持人:王总,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您认为海参品行业未来竞争的形势会有什么变化?
王天深:第一,我觉得整个海参产品进入奢侈品领域的形势已经形成,包括我们公司注册的原种辽参,獐子岛注册的马牙滩海参,都以高品质、高价格占据了整个市场,也在消费者市场获得了好评。
第二,从产业格局上来看,未来中国海产品产业会形成三种势力:第一种以大沿海为核心,比如辽参产业的高度聚集,这种势力将会继续引领整个中国海参产业;第二种是以青岛、烟台、玉海为核心,串联整个中低端消费市场;第三种是近几年快速崛起的以福建海参为代表的养殖势力,我个人比较忧虑这种势力,它可能会成为一个搅局者。
第三,从市场供需方面来看,到目前为止,整个海参产业经济总值达到600多亿元,它超越了传统的虾和蟹,已经跃升单品价值最高、利润最高的这样一个品种。
第四,从品牌竞争来看,现在海参产品的竞争,已经由单一产品营销策略或者模式的竞争,升级为整个营销技术和营销组合的竞争。这个营销技术和营销组合,包括产业链、品牌价值、终端渠道网络、营销系统、营销团队的实力等层面展开的一种多维度、多元化竞争,具有单一优势的企业将很难在复杂的海参市场生存,海参企业正在谋求一种复合优势。
最后,从整体来看,未来中国海参产业的发展将会以“分化”为主旋律,包括产业链分工分化、区域市场分化、全国品牌分化、消费者对海参品牌认知分化。这些分化将助推整个海参产业的经济总值迈向1000亿元。
主持人:“让老百姓喝一点纯粮酒”这句话很朴实,让我特别感动。我想请问黄总,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酩醍会选这样一个时机来做这样一件事情――“只做纯粮酒”?
黄文忠:近几年,中国的白酒行业在整个大食品行业里炒得非常疯,炒理念、炒概念、炒时尚。各大品牌纷纷提价,新生品牌也不断诞生。但是,我们老祖宗酿的酒不是勾兑的,而是用真正的粮食经过28天发酵酿造的纯粮酒。
白酒是中国老祖宗饮用的一个高端奢侈饮料,发展到现在已经把它卖“掉味”了,卖的不是酒了,我们消费者喝的都是酒精。我们希望自己首先站出来,让全体消费者都能喝上一点我们老祖宗喝的酒,改变市场上浮躁的氛围。
主持人:大山合集团在产业链上优势突出,这种优势是怎么从香菇种植延续到品牌产品上的?
毛传福:大家普遍认为,绿色农业后是海洋农业,实际上还有一个白色农业,就是食用菌产业。农业是我们企业的基础,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科技创新,是唯一一个被称为“科技小巨人”的企业。
我们的健康食品研究所有一个指导思想:让健康、营养能够更简单、更方便。产品在通过检验时,一个基本点就是让人食用更便利。我们开发的一系列产品都围绕这个核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个行业原来可能不太注重食品安全,但因为有做国际贸易的背景,我们企业最早用工业的理念修建基地。简单地讲,就是引入了溯源体系,让消费者更放心。
主持人:马总,您怎么看待休闲食品细分行业带来的变化?七彩农庄又会怎样去应对这种变化?
【关键词】海洋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海洋是天然的资源宝库,资源种类丰富,资源可利用价值很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海洋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地,世界各国对于海洋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广东省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紧靠东南亚,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西连北部湾经济区,南邻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广东海域辽阔,海岸线长,滩涂分布,陆架宽广。全省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3倍,大陆海岸线4114公里,居全国首位。海岛1431个,海湾510多个,滩涂面积20.42万公顷,探明滨海砂矿4.7亿立方米,近岸海域石油资源97亿吨,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1]。
2.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
“十一五”时期以来,广东省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海陆联动开发,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进海洋综合开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加快海洋产业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总量连续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广东海洋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海洋产业基础雄厚,海洋科技力量基础较好,文化和地缘优势突出,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2011年广东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80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6%,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1.5%,连续十七年居全国首位;已经形成了海洋渔业、临海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全面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在海洋产业布局方面基本形成了三大经济区,还有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湛江等增长快、外向度高、富有活力的海洋经济重点市;在传统海洋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通过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而且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洋生物医药开发利用、深水抗风浪网箱、海水种苗繁育等多项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渔业生态补偿机制,基本上建立了海洋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制定颁布了《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2011年,广东省获批《广东海洋经济试验区》,具有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广阔。
2.2 挑战
2.2.1 海洋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面临转型的关键期,但是三次产业比例不够优化,传统海洋产业链较为低端,以渔业和运输业为主,各个地区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带动和支柱产业支撑,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能满足当前产业转移的迫切需求,亟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使区域产业布局合理化,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广东在“十五”期末的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40:37,而同期全国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17:31:52,产业结构明显不够合理。而且东西翼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单一,发展基础薄弱,动力严重不足。海洋产业中海洋油气、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船舶工业也没有形成相互关联和主导产业带动的局面,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持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2.2.2 区域海洋产业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经济区拥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优势比较突出,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粤东经济区发展重化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港口资源、渔业资源也很丰富,成为广东经济的发展的核心,具有相当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是,粤西经济区发展状况却相对落后很多,粤西经济区包括茂名、阳江和湛江三市,这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是很完善,导致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对这个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粤西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更是处于低端的发展水平,第一产业占的比重仍然很大,第二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2.2.3 海洋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近年来,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垃圾排放、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填海造陆、过度捕捞等活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破坏,港口工程建设和各种海岸活动对海岸区域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和水体污染。污染已经从水中的动物,扩展到整个近海生态系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导致大部分渔民上岸谋生,环境生态污染致使许多海鲜已经成为毒物,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和目标,海洋产业的发展需要海洋资源的支持,需要海洋环境的保证,切实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迫在眉睫。
3.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3.1 加快科技发展,调整海洋产业结构
加快渔业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水产品安全质量,发展生态渔业,推动科技兴海重大项目的研发和科技投产工作。注重渔业基础理论研究,加强良种培育、病害防治、集约化养殖、海洋生物技术和水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与推广。海洋交通运输业应搞好集装箱运输系统和能源运输系统建设,引进开发进出港船舶调度引航系统和施工船舶监控系统等高科技系统。广东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要立足于国内外市场,重点发展冷藏集装箱船、大型原油和成品油轮、液化天然气船和多功能渔轮,提高海洋工程基础设施和成套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海洋新兴产业产业链长、关联性强,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将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政府在支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思路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要注重三个转变。一是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带动型转变。二是从数量增长型向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型转变。三是从分散自发型向区域统筹型转变。促进滨海旅游多元化发展,科学利用自然风景区,渗透人文精神,提高滨海旅游中精神和文化消费的比重,形成现代文化产业。要加快发展海洋信息服务业,建立和完善海洋信息数据库,建立海洋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海洋信息共享平台。
3.2 促进海洋经济落后地区发展
海洋产业地域组合的不均匀分布会导致区域差异的产生,致使某些地区在区域范围内处于落后的地位。需要充分发挥港口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和由此带来的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品流,建立保税区、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基地,促进物流、航运服务、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石化、钢铁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港口成为沿海地区发展的一个个节点,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形成沿海海洋产业带[3]。发展主导产业,比如临港工业、船舶制造、海上运输、渔业旅游业等等,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发展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形成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海洋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着重在区域内寻找和培育带动产业发展关联程度最大的主导产业,优先保证其发展。
3.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面临发展海洋产业资源环境压力加强的困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环境。为强化海洋资源开发过程的管理,必须制定相应的海洋产业政策,尽早颁布实施四个方面的政策法规:整体开发与利用海洋的政策,限制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规章,引导性、优惠性政策,鼓励投资流向污染少、效益高的海洋产业的政策。需要依托于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海洋资源向纵深方向发展,优化配置海洋资源,制定海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海洋产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积极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技术,重视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重点污染海域的整治和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实施和完善生态环境分类管理制度。
4.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保障措施
4.1 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海洋开发综合管理能力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是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发展海洋经济来说就要完善海洋管理体制,及时纠正错误,使之符合客观海洋经济的发展,规范各级涉海部门的职责划分,明确有关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配合协调的管理体系。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要建立集中集约用海以及海域使用权招、拍、挂等新机制[4]。坚持科学用海,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用海需求,探索建立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制度。研究解决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权证的法规政策关系,探索建立海域使用论证管理中心、海籍管理和海洋测绘中心、海洋权属管理和产权交易中心。推进海洋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海域执法力度,建立海上监察队伍,加强海监和渔政等海洋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省内行政管理海域的巡航监管和对海洋涉外活动的监管。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支撑体系
加快海洋运输、海堤防灾、渔业港口、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开发保障能力。加强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港口码头建设,以及航道、防波堤、锚道、导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机场等配套运输体系建设。建设高标准的海堤防灾体系,对重要地区的海堤,坚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定标准达标加固,提高防御风暴潮的能力。加大渔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国家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建设步伐,并配套建设一批海岛型渔港和二、三级渔港。加快油、气、电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和输送网络一体化建设,完善沿海和岛屿综合交通、供水、供电等体系。加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建设,对海洋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和管理,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构建蓝色生态屏障,保障海洋经济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运行。
4.3 推进财政扶持政策,拓宽海洋经济发展投融资渠道
加强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综合运用担保、贴息、保险等金融工具,诱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海洋开发建设中。建立分层次的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出资的担保基金应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按商业原则来运营,为提高效率,应该委托由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机构来操作和经营,政府出资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5]。设立海洋产业发展专项贷款,优先安排、重点扶持海洋开发重点项目,实行差异化贴息减息政策,全力推进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建立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建设政府诱导型投资系统,降低风险,提高参与度。在符合国家规定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以及民间基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市场因素,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海洋保护与开发领域,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组织经营多形式的发展模式。
4.4 建设科技经济发展配套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海洋人才队伍
高新科技的发展水平是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的短板,需要打造一支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规模大、素质优、层次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要加强海洋人才教育,实施高级人才工程,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整合海洋科技队伍,组建产学研机构体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模式,引导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结合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培养各类专业技能型和科研型人才,形成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中高级技师为主体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建立以一流科学家、工程师为核心的多层次的科研型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推进人才环境建设,消除政策性、体制性和机制,形成科技规模效益,使得人才汇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5 加强区域海洋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协议机制,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城市之间的合作,只有通过区域合作才能扩大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解决海洋开发资金短缺的问题,区域经济的联合协作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区域间通过协作,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和市场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6]。要推进沿海城市间基础设施、产业和市场的功能衔接,促进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产业的协作配套,避免产业雷同、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并促进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发挥市场配置港口资源和其他交通设施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协调作用,加大区域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加大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可通过与其他省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等形式,加强人口、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政策、法规合作,完善跨地区的区域市场运行机制,努力营造各类海洋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7]。
5.结束语
发展海洋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坚持陆海统筹、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重视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能力,创新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建立政府诱导投资体系,建立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等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证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
[2]白福臣,贾宝林.广东海洋产业发展分析及结构优化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4),30:19-22.
[3]吴以桥.我国海洋产业布局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1):56-60.
[4]郑伟仪.海洋行政管理是建设海洋强省的有力保障[J].产业经济,2011:66-68.
[5]吕薇.借鉴有益经验,建立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2000(5):58-63.
【关键词】贵州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一、贵州省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1.地理条件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东部,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建设基地。全省幅员面积为17.62万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和丘陵占92.5%,山间小盆地占7.5%,喀斯特地貌发育比较典型,是全国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
由于贵州处于长江、珠江两大河流的上游,全省65.7%的地区属长江流域,34.3%属珠江流域,加之贵州高原地势东斜,对两江中下游地区呈居高临下之势,因此建设好包括贵州在内的西南高原山地生态系统,不仅对河湖泥沙淤积,调节汛期洪峰,保障水电工程安全和中下游地区的“民安物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贵州的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大大加强,贵州农业发展也依据贵州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宜性决定农业生物的分散性和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在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农业科学设计的前提下,全省农业的区域布局坚持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发展的方针,并确立了“生态立省”的战略,从而从根基上确保全省农业生产发展呈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2.全省农业发展成就显著
2.1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五”期间末,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68.93亿元,增长速度为3.7%,实现了3.5%的年增长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77元,年均增长4.7%,实现了4.5%的“十五”目标。200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540.27亿元,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2797元。
2.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五”期间粮食总产量达5540万吨,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年均产量达1108.1万吨,到2008年又达到1158万吨,尤其是在2005年农村人口人均产量突破400公斤大关的基础上,又增加到431公斤,确保了农村人口粮食稳定自给和全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全省油菜籽、烤烟、蔬菜、水果、花生、茶叶、甘蔗、蚕茧等主要经济作物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
2.3畜牧水产业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统计显示,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19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上升为34%;2008年畜牧业产值又达到291.65亿元。2008年全省肉类、禽蛋、牛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161.46万吨、10.8万吨、4.3万吨和7.8万吨,总体呈增长趋势,受市场影响各年有增有减。
2.4种植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实有耕地面积为449.4万公顷(国土资源数),2008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2万公顷(统计数),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2万公顷,占63.2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9万公顷,占34.42%;青饲料等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1万公顷,占2.38%。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薯类、小麦、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烤烟、蔬菜、茶叶、水果、药材、糖料等,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我省主要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位置。
2.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构成由2000年的69.1:5.2:24.5:1.2,调整为2005年的59.2:4.3:34:1.7。2008年又调整到57.1:4.3:34:1.3,农林牧渔服务业占的比重增长较快,达3.3%。农业比重明显下降,牧业比重大幅上升,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生产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结构也呈现积极变化,2005年烤烟、油菜、辣椒、蔬菜等作物布局已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已占农作物的1/3以上,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2000年的8.7%上升到2005年的23.7%;2008年,全省经济作物及青饲料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已达36.8%,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30%。一批具有我省独特资源条件、明显区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基本形成,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兴农业产业。
二、实现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首先,在资金上投入上,要确保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确保国家农业财政支出和财政总支出的同步增长。同时,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措施,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实体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并发挥农户闲散资金的作用,引导农户资金向农业倾斜。其次,在科技投入上,各级政府应树立以科技为先导、科技兴农、科技强业、科技兴黔的思想,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财政在制定投资计划和调整投资结构中,要向农业科技倾斜,要重点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的建设,支持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和推广。
2.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环保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把环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控制城市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加强资源与环境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老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限期治理和关闭那些工艺落后、管理不善、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在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的条件下,要采取最坚决的措施保护耕地,坚持“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增殖并重的方针”,走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生态意识。利用各种渠道,在我省广大群众中开展生态农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群众逐步树立生态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3.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认真落实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挥乡镇企业在专业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作用;抓好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和服务工作,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继续清理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加大对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为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切合实际地制定消除农村贫困的制度、法规和政策。
4.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⑴培育和发展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⑵政府应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⑶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⑷立足本省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⑸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革农村现有教育模式,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水平
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一方面,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缓建的经济建设项目资金转用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另一方面,政府应当考虑将财政补贴和扶贫资金的一部分转为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之用,变单纯的经济支援与教育扶贫。
其次,改革农村现有的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我省特色的办学模式。针对我省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科技素质普遍低下,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受过教育、培训的技术能手奇缺的状况,应对我省农村教育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选择适应我省的教育发展为重点,做出相应的层次安排。
再次,继续普及6年~9年基础教育,巩固现有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一、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领域对外投资活跃,投资额呈迅速增长态势
随着我国农业领域对外贸易的日益频繁,许多知名农企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颇具规模的海外农业投资项目,同时对外投资额也呈稳步增长趋势。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2015年农业对外投资行业VC/PE融资案例数量共发生30起,融资规模约9.443亿美元,环比增加15.47%。2015年农业对外投资交易案例达到229起,交易规模不断上升,同比增涨了37.51%。另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2014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净额从53398万美元增长到203543万美元,增幅为73.7%。截止到2015年,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额达71.79亿美元,占全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0.9%,持稳步增长趋势。
(二)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区域逐渐扩大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逐渐成为农业对外投资大国。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国家从32个增长到93个,合作企业增加到750多家。同时,投资区域也在不断扩大,如在拉丁美洲、俄罗斯等地建立了大豆、粮食等生产基地;在中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开发了天然油棕、剑麻、橡胶、木薯等稀缺性农产品的种植。并与60多个农业领域的投资合作组织建立起联系,这些工作组主要分布在东盟、非洲、俄罗斯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和国家。此外,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我国农业领域在新兴市场的对外投资也在不断拓展,如欧盟、蒙古国和东盟等。截止到目前,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区域从之前的以非洲为主,逐渐发展为与世界上52%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农业投资合作,进而逐渐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
(三)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前期,投资方式以单一的政府间合作和资源开发为主。当前农业对外投资方式趋于多元化,发展以半合作、半市场化的农业对外投资和政府间的合作方式开展。例如,技术援助、渔业开发、水稻栽培、生产劳务合作和租赁土地等。其中,对非洲国家农业投资以技术援助、渔业开发和水稻栽培为主。据东方网显示,中垦集团在非洲开发了6个农业项目,其中采用技术援助的项目为3项,水稻栽培的项目为1项,渔业开发的项目为2项,总值共计3800万美元。另外,对俄罗斯的农业投资合作,以生产劳务合作、租赁土地、买地等方式为主。据中新网显示,2014年中国与俄罗斯奔萨州政府签订了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协议——“关于开展农业合作的协议”。协议中规定中方以生产劳务合作、租赁土地等方式对俄罗斯的农业进行投资,并加强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投入。
(四)海外并购逐步增多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企对外投资升温,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并且规模不断扩大。据2015年农业并购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并购活动从2012年以来加速增长,在2012年—2014年,农业对外并购数量分别为13、25、57桩,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其中,养殖和饲料行业发生的并购占总量的50%以上,农产加工、渔业、种植业的并购占总量的23%。另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5年农业领域并购市场完成交易案例数量有125起,环比增加68.92%。此外,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中粮集团以15亿美元收购新加坡来宝公司51%的股权,又以12.9亿美元收购荷兰尼德拉公司51%股权项目。这两个项目是截至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最大的并购。随着中国农企实力壮大和海外并购的经验累积,总体来看,中国农业领域海外并购逐步增多,成效显着提升。
二、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国际占比低,跨国经营规模小
当前,发达国家农企产业化、技术化和机械化程度都比较高,在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很多环节已经实现了跨国经营。如全球90%的烟草贸易属于菲莫等7家跨国公司范围;当今世界粮食贸易的8层以上都被四大跨国粮商所掌控,即嘉吉、ADM、邦奇和路易达孚;全球性种子产业被美国孟山都集团、德国的KWS种业集团和法国马格兰种业集团等企业所垄断,这几家大的种子集团占了世界种子行业贸易额的73%以上的份额。然而,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据新华网显示,2015年我国超过1亿美元的农企对外投资仅占总投资额的8%,而500万美元以下的占到了总投资额的68%。由此可见,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国际占比较低,经营规模偏小。
(二)融资贷款不到位,制约了农企海外投资发展市场
前期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资金支持不到位限制了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发展。而国外资金制度比较完善,如韩、美、欧等国家对农企海外投资设立了激励专项体系和资金。而我国对农业海外投资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国家补贴政策。因此,国家支持力度的不健全,资金投入的严重滞后等原因,制约了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据新华网新闻显示,我国与越南签署的农业对外投资综合建设项目,由于资金短缺、配套设施跟不上,核心科技人员不足等原因,5家进驻企业中4家无法经营下去而离开。另据新闻网显示,发达国家财政投入到农业对外投资领域的资金占总投资额的30%-50%,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10%-20%,而我国平均只有7%。这就加大了农企在对外投资时需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提高了成本,对我国农企海外投资长期发展不利。
(三)技术含量较低,限制了农业深度加工的发展
我国农业对外投资集中在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的层面,还没形成以技术与投资为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目前我国以初级产品加工、合作经营和资源开发为主要。跨国并购、深度加工、高科技生产等方面的经营投资较少,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据中国农业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到阿根廷投资15亿美元,其中以初级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为主,如种植大豆、开发耕地、培育玉米等。湖北省农垦局与中谷非洲有限公司联合在莫桑比克加扎省市郊种植棉花、水稻和大豆等农作物,其中初级加工、资源开发类的产品占总投资量的69%,而通过深度加工和使用高科技生产的农作物只占19%。另据中国信息网显示,美国在农业对外投资中多以深度加工和高科技术农业为主,占总投资额的89%,而我国在农业深加工领域的投入只占23%。因此,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应逐步向深加工、高科技发展,摒弃以往的低效率、高耗能的初级农业加工。
(四)信息公开程度低,政府与企业间信息协同较差
我国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等机构所掌握的农业对外投资类信息并不少,但是信息碎片化,公开程度低,企业获取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我国农企在海外投资中难以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导致我国一些农业海外投资企业被迫放弃在国外投资。据新华网显示,中国对南非农业投资项目,前期企业在当地投入了36万元,但因对当地人文环境,社会制度和政策法规的不了解,盲目投资,使资金亏损80%,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2014年中粮旗下子公司在巴西的投资项目,因我国政府与企业之间对接不畅,信息获取难度大,对投资国的信息公开程度低等原因,投资项目前期亏损58.6%。而据环球投资网显示,美国在南非的农业投资项目前期投资计划只是围绕在初级加工领域,但是在通过信息服务的帮助下,农业投资从初级加工发展为深度加工,提高了农企海外投资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积极对接政府与企业的信息协同,对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有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的完善途径
(一)提高重点领域科技经费投入,创立世界级品牌
提升我国农企海外投资竞争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方面,加大农业对外投资重点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深化科技交流,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增强科研院所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合作,搭建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健全技术输出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在海外投资的实际应用。明确技术输出领域,运用成熟的新兴技术积极出口。另一方面,创立世界级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提升农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高科技水平,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开展创新实践。支持农企自主兼并、鼓励建构战略联盟,推进农业组织资源整合,重点扶持农业对外龙头企业。提升科技资金投入。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行业核心机密采取法律保护,积极提升我国农企对外投资的竞争力。
(二)对农业海外投资提供税收优惠,积极鼓励扩大投资范围
发达国家为鼓励农业领域海外投资,在所得税和农产品返销关税方面实行补助政策。我国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税收方面出台税收延付、税收抵免和税收豁免相关补助,并鼓励农企海外投资。其中,为出口的生产资料、设备应该提供关便利,减免不必要的税费。对缴纳了所得税的,在本国纳税额中予以抵扣,避免双重纳税。对供需缺口大的农产品返销国内时,免征进口税费。另外,对跨国农企在征税协定的国家已缴纳的法人税、所得税时在国内应以减免。针对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领域对外投资项目,国家按比例对各个企业征收不同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对于我国农产品资源开发战略性跨国农企,减少所得税缴纳比例方面的补助政策。
(三)加强农业对外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建立政策补贴体系
为缓解农企海外投资前期高昂的市场开发成本,我国应对农业涉外项目建立金融支持与政策补贴体系。体系中应建立输出银行、海外投资公司为我国农企提供股权融资和贷款。设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建设基金,支持与投资计划有关的可行性调查、企业对外投资亏损、市场开拓前期费用和农产品资源回运费等。同时,通过专项基金补贴政策,鼓励农企开拓国际市场。在农业对外开发、供应链建设、产品促销体系建设等给予补贴。在发生突发性农作物灾害、反倾销应诉、贸易摩擦等应该对农企实施援助。对在国外加工农产品的企业和建立生产基地的公司给予优惠待遇。另外,可以借鉴美国农业补贴方面的措施,如灾害补贴、货款差额补贴、直接收入补贴、反周期补贴、资源保育补贴和农产品贸易补贴等措施。美国的农业补贴呈现出提高农补水平、调整补贴方式、扩大补贴范围、补贴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从而对国家农企海外投资进行政策导向机制,加强补贴体系的建设,降低企业独自面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压力。
(四)建立农业对外投资保险制度,降低农企海外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