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我觉得做得较好的方面
1、不局限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例如:教学“第几”,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猜第5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一致。
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5种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
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各种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人按男女分,上厕所时男的上男厕,女的上女厕。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
二、不足与困惑
1、我虽然参加了过培训,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
2、像好多课得准备很多的材料,但平时上课,自己本来就很忙,不可能一一去准备的。
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没有配套的课件等。
4、一年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这在我们学校显得更为严重,农民工子女较多)。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三、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兴趣教学 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说,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自身特点与认知规律,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强化趣味性教学,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创设有效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环境,要以学生的生活常识、实践经验以及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创设对于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要积极认真地创设学生极为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环境,真正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使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就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逐渐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有关的环境过程,进而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有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甚至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创造思维。此外,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平时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有意创设科学合理的环境与氛围,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也可以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进而使其求知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的教学活动中去。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创设科学合理有效的环境与氛围,就能够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带来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探究知识的乐趣。
二、组织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尤其重要。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活动中,老师必须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就可以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进而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水平。
三、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
低年级的学生充满好奇心,但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很短,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更有效地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找规律》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初步学习可能性方面的知识。我在教学中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老师参加了亲子义工的工作,星期天到了一个养鸡场帮忙,看到了第1个笼子里养了一只母鸡,第2个笼子里养了两只母鸡,第3个笼子里养了一只母鸡,第4个笼子里养了两只母鸡,那么第5个笼子里养了几只鸡?第6个、第7个呢?这样的引入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了助人为乐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接着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农场为背景,创设了小鸡吵架、捡鸡蛋、搬鸡蛋等生动有趣的情境,请学生在帮忙劝一劝、动手分一分、合作抬一抬等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初步感知学会了有关找规律方面的知识。
四、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习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是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常用策略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要使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仅仅凭借老师的语言讲述,是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求的。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必须借助多媒体等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让他们真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逐渐具体化。此外,老师要善于把学习、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更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促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观察、触摸、操作、思考有关数学问题与现象,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机会,把有关数学知识的外现动作过程同内隐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化,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在学生自身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动手比一比、看一看、拼一拼等,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工作计划表就是使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工作计划的内容,表格是工作计划的工具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1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动力,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围绕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扎实开展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利用每单周三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间,配合教导处组织备课组老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和先进经验,学习阳光课堂的相关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倡导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抓好课堂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质量,把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色溶于一体,积极采取集体重点准备、个人能根据班级实际加以调整、教后能及时地做好教学反思。尤其是要以教导处提出的建立阳光课堂为重点,切实做好自身备课。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有针对性、教学有成效。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新教材所蕴含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自主地学、能动地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和发现,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打造阳光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穿插组织一些集体备课后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以及反思性教学交流、研究活动。
集体备课实施程序:
(1)分工协作:由主备教师要提前对后一周(5课时)的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备课组其他教师在集体备课前,也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形成基本的教学思路,为讨论交流作好准备。
(2)交流修改:由备课组长组织好本组教师,按照已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活动。先由主备教师就预设的教学设计作详细地介绍,供其他教师学习、思考。后备课组其他成员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讨论交流,各抒己见,,优化方案,达成一定的共识。
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集体备课的教案可以借鉴优质教学资源,但须杜绝将网上下载或往年备课直接打印的"拿来主义";主备人须依据自身教学素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可操作的教学预案。
(2)集体备课"交流修改"前,由主备人确定每次交流5课时中的"1至2个重点课时内容",并告知其他成员认真准备,以利于"交流修改"时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每一次集中交流的时间有限,期望通过此举措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交流的效率与质量。
(3)建议备课组成员加强教学反思性研究,鼓励教师以"教学问题记录表"的形式将"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与年级组其他教师探讨、反思,寻找归因。从而能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补救措施。
(四)重视教学管理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将继续加强"教学五认真"工作管理。备课组长配合学校领导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集体备课效益"为突破口,做好教学的各项常规工作。
(1)备课:以集体备课活动为抓手,加强交流研讨,突出个性修改,切实提高质量。
(2)上课:围绕集体备课教案,扎实组织课堂教学;继续关注学生"双基"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成长;关注教师教学水平地提升。
(3)作业批改: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规范作业格式和教师批改行为,确保一课一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课后反思:认真写好课后反思,将课后反思与集体备课活动、数学教研活动等结合,规范研究的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对以上教学常规工作要求的强化,努力在数学教师中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研究性学习,强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意识。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务教研处和数学教研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认真学习,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备课组中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年轻教师的研讨研修作用,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研能力。
三、工作措施
优化备课组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校本研修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四、工作安排
1、集中学习,制定本学期年级组数学教学计划,落实组内活动安排。
2、组内集体备课:《认识人民币2》——主备人王群。
3、主备人执教组内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组内数学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观课,评课研讨。
4、主备人执教校级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
5、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6、商讨家长会交流事宜。
7、网络晒课:制作课件、撰写教学设计、上课录课。
8、组内商讨,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9、撰写三个一评优教案、论文。
10、学科教学总结,期末检测。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3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继续围绕学校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工作思路
在本学期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这习惯一块知识的教学,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而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本学期目标,落实任务。
三、预期目标
1、提升一年级数学教师课堂组织的能力
2、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
3、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新课程研究,勤反思、勤撰写,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处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教务处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精心准备,把握“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教学目标”这一主题,重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上下功夫,集体备课的流程一般为:组长先确定教材交组内老师分散备课,然后在个体备课的基础上集中进行讨论,集体设计一份比较优秀的教案,这份教案由下次上课的老师进行施教,最后进行说课评课等。
7、积极准备一年级的口算比赛。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4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的“信息化生态课堂”为基准,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组成员情况分析
我们学科组有两名数学老师,徐时旺老师从教近三十年来一直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的执教风格,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相信她会带动我们学科组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对待工作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但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些欠缺。我们组两位老师都多次执教区镇公开课,一度受到领导的好评,基于此,我们要发扬“团体作战”精神,互相学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持集体备课,认真落实不流于形式,贯彻数学组的工作计划,为创先进备课组而努力。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和研究,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课改实施水平,重视对学科课程的研究,加强信息化生态课堂的建设。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3、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
四、本学期活动内容
1、每单元至少一次集体备课。
2、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和研究。
五、具体活动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5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文化滋养、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开展本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结合二年级数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策略
用心研究、科学实践、确保质量、促进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注重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备课:按不同教龄段的要求进行分层备课。
在备完全册教案的基础上,坚持课前修改和课后反思,教研组长坚持每周检查,并签注意见和建议。教导处每月抽查。
2、听课、评课:认真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
特别是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做好资料收集和记载。
3、作业与辅导:
布置作业的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时收作业,及时批改和发还作业,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规定交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帮助教育。加强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4、研究落实的提优、辅差工作计划,对本班本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及时解答疑难、补习指导。
可以建议:建立错题记录本(随时记载)、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载,重点是学困生)、知识要点整理本(每单元集体备课整理,教学过程中完善,到期末整理成有序的知识要点)、建立后进生辅导记载。
5、教研组坚持按计划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认真记载,认真总结。
在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专时专用,与平时随机的听课、评课、研究等活动相结合,既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探索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用心研究
(1)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实践计划,本学期应有至少10%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并订出典型课例进行研究,本学期至少应安排5次相关的教研活动。
2、科学实践
(1)结合学科和年段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每位教师在组内展示一节相关研究课。
(3)教研组提供一节相关课例在大组内展示。
(4)本年段结合拟定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从典型课例入手总结提炼出相关模式。
四、本学期特色工作
1、坚持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
2、坚持快乐周末练习的设计。
3、开展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五、各学月工作重点安排
第一学月: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参加期初的教材分析,初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学月:继续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第三学月:现代课堂教学展示课,举行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第四学月:结合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问题;感悟;思维交流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课往往存在刻意追求形式之风,使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执教的教师几乎都使出浑身解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环节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淋漓尽致、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兴致勃勃,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把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落到实处了。其实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同时也折射出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数学问题少了,同时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的提高少了。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课堂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一、少一些华丽情境,多一些数学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 一:小学五年级课本中《通分》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小红的一家对自家小果园的设计方案如下:
爸爸:这块地的3 5种桃树, 1 5种葡萄。
妈妈:这块地的1 2种苹果树,1 3种橘子树。
小红:这块地的3 15种月季草莓, 4 10种梨树。
师:根据他们一家人的不同设计方案,你知道他们各人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
生1:爸爸最喜欢吃桃子。因为1 5 和 3 5相比,它们的分母相同,就比分子,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所以“ 3 5>1 5”这就说说明爸爸最喜欢吃桃子。
生2:妈妈最喜欢吃苹果了。因为1 2和1 3相比,它们的分子相同,就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所以 “1 2>1 3 ,”这就说明了妈妈最喜欢吃苹果。
师:那小明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谁知道呢?说说看?
[没有学生举手]
师:看来大家不能做出判断了?是吗?
生3:因为 3 15和4 10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所以无法进行比较。
师:看来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都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通分”。好吗?
这样创设的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复习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旧知。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二、少一些低效活动,多一些思考感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讨厌的,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一件乐事。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其实,只有沉下心来,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学,才能还数学教学本应有的特色。
案例 二: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的教学练习课片段
师:明明要买38元钱物品,他手中有一张50元、四张10元、2张5元、5张一元的钱,怎样付钱给售货员?请你帮帮忙,好吗?
(老师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
生1:可以付一张50元,再找回12元。
生2:也可以付4张10元,再找回2元。
生3:还可以付3张10元、2张5元,再找回2元。
师:真聪明!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生4:直接付 3张10元,一张5元和3张一元。
师:真不错!明明该好好谢谢你们了。
这时课堂上掌声不由自主地响来了。学生在老师的大力表扬、热情鼓励下,创造性思维得到迸发,体验到了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少一些空泛提问,多一些思维交流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
案例 三: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拓展思维练习课的教学片段
师:“把10、20、30、40、50这几个数填入下面的圆圈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再把你们的想法进行汇报,好吗?
生1:我们小组这样填: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填的:
师:真棒!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3:我们小组是这样填的:
师:今天,你们各小组的同学都很棒!
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师生智慧型的探究对话活动,使学生在老师的表扬、鼓励中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很快在对话交流中发现了规律:数字10、20、30这三个数都可以填入中间的圆圈里,再选择其他的四个数字分别组合到上下、左右的圆圈中。
这时,学生们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先要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同学分享,向老师汇报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提的问题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与学生进行思维交流,既能让学生经历规律的生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概括性。其实,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在学中玩,又在玩中学,既轻松,又开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同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使思维更加灵活、敏捷。
四、少一些过程铺设,多一些能力提升
特级教师朱乐平说的好:不要对一节课求全责备。课堂教学中,不要给本节课定太多的目标,要从课堂整体入手,考虑每节课的特点,或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过程体验,或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落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新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强调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充分、数学思考、又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个过程的铺设都尽可能 “齐”和“全”,其结果往往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少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应该做到有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让它生命的本色重见阳光!
参考文献:
[1]《新课程》
[2]《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计算能力;养成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加强练习,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基础的计算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为了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要加强练习。在刚开始练习时,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方法。在算理明、思路清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练习的题量,加快练习的速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使学生感到口算也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每天安排3至5分钟,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使学生看到算式就能较快地说出得数,将算式与得数直接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转化为技巧,达到口算准确熟练。
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浓厚的兴趣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是有效学习的源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都是一个新的开端。策略:利用故事情节,激活兴趣;依托学具操作,引发兴趣;感受生活气息,浓厚兴趣;融入现代技术,延续兴趣;微笑亲近学生,传递兴趣。以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从而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忘我实践,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人教板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8页例7《100以内数的顺序》一课时,我创设了去蜜蜂大城堡做客的故事情节,串联教学内容。课伊始,我深情地宣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蜜蜂王国的国王盛情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到蜜蜂大城堡去做客,高兴吗?蜂王为了表示他的诚意,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请柬。我们只有破译了请柬(即百数表)上的密码,也就是正确地填写出表上空格里的数,才有资格进入城堡中去。聪明的你们有信心吗?情节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他们认真地观察填写,积极的探索表内规律.通过填数,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理解,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将“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等排列规律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对数的顺序的本质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重视口算,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加强口算训练对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发展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口算练习。如:教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为了能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我经常采用“视算与听算”两种形式的练习。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f出得数,引发练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很重要,其中新课标中就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到了教材中,从中就不难看出估算能力的重要性。估算在数学计算以及实际生活当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估算能力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能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提高数学计算与浅析硕士论文能力;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不足;可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基本正确。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四、利用错题资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做练习时,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面对出现的错误,我们不能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而是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我常常用“数学医院”的形式,把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暴露出来。当医院的“红十字”旗出现时,学生都很激动,纷纷争着当“大夫”,“大夫”要说出“病因”,并把“病”治好,就评“好大夫”。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断能力,从错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严格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时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规范的计算过程进行计算,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计算后要及时检查,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3.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预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换加数乘数等验算方法。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孙雪兰.《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2
一、本组基本情况
本教研小组由3名老师组成,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数学教研小组。在这样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为本组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任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本学期初,我们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了3位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是素质。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本组教师还积极配合班主任对班集进行恰当的,科学的管理,硬是做到不让学生出现安全事故,顺利的、完整的送走每一个学生,让家长放心,学校放心,老师们更是不辞辛苦,尽心尽力的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情。顺利的送走了又一批毕业生,安全工作做得好。
在教学方面。“坐住板凳,狠抓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好每一本作业,保证数学知识的关联性”,是我组在数学教学上的共识。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开展了两次集体备课,两次业务学习,并由徐开老师代表六年级数学组参加年级研究课大讲赛,执教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获得了第三名。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们也不会停止对自己的提高学习,每周一下午,三名教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力求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除了组内组织学习之外,还积极参与到其它组际去学习。本学期我们与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进行了交流与学习。
三、存在的问题
1、对听评课的基本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虽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也有待于大家继续研究。
3、有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把这些理念贯穿与自己的教学之中?其实大叫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却还在不停的进行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
4、学生成绩好象是不错,但是老师用的时间却不少,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实际存在的问题。
四、反思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提高,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我们认为应该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从而提高教师听评课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发展;实践性;学习动机;教师素质
首先,传统数学中得教学与生活的严重脱节和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弊端已经日益暴露出来,学生们拼命的死学,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越来越弱,甚至有学生说,你给我一道算术题我会正确运用公式很看看算出准确答案,但是千万不要把他放到实际生活中去,因为我并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也从来没想过。其实这样的学生并不是个别。这与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教材是有一定联系的,甚至有些版本的教材到现在还是会出现一些“老掉牙”的问题:如“修一条水渠…”,“加工一批零件…”这样的例题本人念小学的时候就出现的例题了,显然是实际脱离了学生生活,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还不会涉及到修水渠加工零件。这种模式是不足取的。由此说明数学生活化太有必要了,只有回归生活天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
其次,虽然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已经被大家所认可,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在积极改变这一现状。那是不是说明传统理论就应该舍弃了呢?本人并不赞同这一点,生活化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先拿一个课堂教学的例子来说,小学一年级老师组织学生认识人民币的使用,课堂上,教师拿出一元问同学们这是多少钱?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一元!这种教学就显得重复和累赘,一年级的学生完全已经具备了认识人民币的能力,早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背景下就具备的能力。这看似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但作用并不是很大。重复学生已经会的知识和所具备的技能,反而冲淡了数学应用本身的味道。这种类似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应该避免的。在传统教学与提出数学生活化的理念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学到数学知识,又要遵循数学趣味发展性原则。
我们应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为次,针对本人在课堂实践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本人有以下几点心得:
第一,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教学课堂上,如果我们教师从玩游戏开始,讲班级学生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结局的问题中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最后游戏结束,我们再归回课堂,讲述理论知识,学生会更快的领会和运用。同时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所在,也会更加自觉的有意识的在生活中运用到数学。
第二,创设生活化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情境。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导入,上课前,老师首先让同学们观察一下教室里有多少排座位,分了多少组。同学们观察了一下回答到:5组,7排。老师又继续问:那么你们在数一数我们班上除了老师有多少位学生呢?有聪明反应快的同学抢先回答到:有35个!老师又继续追问:那么小朋友是数出来的呢?还是用上节课老师教的方法呢?沉默几秒,也是给同学思考的时间,有同学举手回答说5×7得到35.老师又接着问,要是我们把全年级的同学都聚集到一起上课,有18排座位,19组,还有同学能更快的解答出来么?谁都知道这是很难数出来的。于是同学们又陷入了思考。老师引导说,同学们很难算18×19,但相信同学们应该会很快算出20×18,估算一下就是180人,同学们,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一个新的方法——估算乘积。那么同学们都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便都来了兴趣议论好一阵。有同学说老师还可估算成20×19,18×20,20×20.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下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今天的估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相似,估算是可以把其中的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再确定估算结果。这个案例就很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估算的题材,让数学学习成为自主的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提高自身素质,遵循多样性与主体性原则。除了要围绕生活中的数,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如在探索分数成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一课时,教师就充分发挥了多样性与主体性原则,首先,出示情境,让同学们动手用彩纸的五分之一剪一个三角形的图案,剪三个三角形需要多少张彩纸? 然后组织全班分组交流。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可以把加法的板书跟乘法的板书写在黑板上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用乘法计算。在具体情景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作者单位:唐山市路北区鹤祥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 王志跃,数学教学不妨用“两条腿”走路——知识和德育——《年、月、日》教学反思[J];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26期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
我国倡导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新课程改革,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能把握主动性。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下面我主要围绕当今课堂教学理论的发展,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关键的一步就是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实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学习热情及思考方式的发展。只有上述几个方面协调同步发展,教学目的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教师与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扮演辅导者的角色。教师实施教学行为时,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反应,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及教育理念,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以教材为参考进行。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及主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具有目的性、弹性及引导性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教师应切实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听课,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教师应更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撷取各个方面知识的能力。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及点拨的重要作用。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鼓励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例如用得最多的方式是小组讨论,也可以进行全班交流。第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利用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时,我总是会用一些小红花奖励表现好的学生,如上课发言积极的,作业认真的,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的,等等,都给予小红花作为奖励。这样得奖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没有得奖的也变得更起劲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课堂教学的优化
1.实施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情景教学有以下几种方式:(1)问题性情境。实施教学活动时,尤其是数学教学活动,教师更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要提得好、提得巧,才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趣。(2)游戏性情境。小学生年龄较小,适宜在教学活动中插入游戏,游戏性情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例如:我在教授一年级数学中的双数和单数的时候,教完新课以后,我就在班上做了一个小游戏。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预先写好了一个单数或一个双数,然后我先在教室里宣布要求,再请符合要求的学生上来排排队。如“十位上是4的双数”,“在10到20之间的单数”,等等。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游戏兴致很高,通过不断重复这样的游戏,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3)生活化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将枯燥的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生活问题,探讨自然规律的热情,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时,我就带领同学们实际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比如篮球场的长和宽,还让同学们从家中带来一些常见物品,比如大米、黄瓜等,请同学们一起合作测量。通过实际测量,同学们切实体会到什么样的物体适合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使知识更容易掌握。(4)开放性情境。实施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及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知识创新,不断发现新问题。
2.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严格按照教学知识点进行授课,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借助其他辅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及形象。比如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天平、立方体、时钟等教具,通过教具演示教学,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1.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教学方式是否有效主要通过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告诉学生数学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另外,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信息反馈。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课堂学习状况,以此了解学生的学生效率,从而使得教学得到不断创新和改进。
2.确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告诉学生这个数学公式是什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推导,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不断创新,带着创新精神融入到学生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更热爱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444;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99-01
提升学生注意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这需要学生与教师身心合一,展开互动交流、实践探究。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能力稍弱,容易导致课堂涣散、较难管理、课堂效率低。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实践研究发现,要想提升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不仅需要有基于他们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的较为适合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引入趣味游戏活动,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
案例1:一年级“加与减”。课前,教师故作神秘,说:“现在不上课了,我们来玩一个趣味游戏,大家想不想参与?”学生兴致勃勃。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出颜色相同的20颗扣子,有圆形与正方形的,有2个和4个扣眼的。教师提问:“大家能不能按照一种分类方法将它们分类呢?”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与同桌互动分类。有的按形状分,分为方形与圆形的;有的按扣眼数分,分为2个扣眼和4个扣眼的。教师继续引导:“能不能将分好的两类,再细分一下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小组间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思考和讨论过后,每个小组继续着手第2次分类,按形状分类后的小组接下来按扣眼数分类,反之则相反。趣味游戏活动,是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注意力的较好策略。部分学生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但如果选用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他们会非常乐于参与到游戏中进行学习与探索。结合“分扣子”游戏,可以考察他们的思维能力,其中的互动游戏与提问引导,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他们在游戏中认识了颜色、扣眼数、形状的区别,使学生对这些元素的认识更加深刻。游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全身各部分器官,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潜力,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
二、实施高效竞争模式,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案例2:“击鼓传‘数’”竞赛活动。小学低年级数学主要是学习20以内的加减乘除。对于数的认识、基本数的四则运算,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另外,还需要学习数在生活中的基本运用。组织“击鼓传‘数’”竞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字的趣味性,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深化对数字和四则运算的感受。课前准备一些卡纸,每套卡纸上按规律写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如6张卡纸依次写下5、+3、×2、-4、×5、÷4,并为每套卡纸编号。6人为一组,每个小组一套卡纸,教师喊开始,记录时间,时间规定为1分钟,观察哪个小组能最快、最准确地完成卡纸上的问题。结合学生态度、配合程度、准确度、速度等,选取出最优小组、最搭配小组。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无数次“请安静”“请坐好”等话语,似乎成了课堂的代名词,而这些正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外在体现后教师的反应。为避免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也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入竞争模式。基于学生的好胜心理,运用竞争元素,可以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竞争中,让学生在竞赛中使思维得到锻炼,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三、鼓励展开实践活动,深化学习运用反思
案例3:“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趣味实践活动。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发现知识、探索规律的能力及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组织了“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趣味活动。该活动采用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互助的形式,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将课堂还给学生。2人为一组,选好卷尺,测量身体各个部分的长度:头、步长、脖子周长、双臂平伸的长度、身高、腰的周长等。每做好一个长度的数据记录,再拿它与其他长度相对比,会发现很多趣味知识。比如,若用双手抱紧一棵大树,就能得出大树的周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步长和步数,算出家到学校的距离,以及拳头的周长与脚长相同等。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他们自主动手实践、互动参与、积极探索,热情分享自己的发现,在注意力提升的同时,还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与方法,培养了类推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活动主题目标,他们会专心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希望很好地表现自己,潜意识中的他们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任务为驱动的活动形式,能激活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深入实践、学习与探究,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系统,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探索,奠定数学学习的基础。
四、结束语
学生注意力的提升是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短期的刺激实质作用不大。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参与学习的兴趣与决心,鼓励他们在活泼、有趣、和谐、互动的数学课堂中,勇于探索与发现。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及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科学调整、有效实施,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审题习惯;审题能力
审题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识字量和理解能力的制约,审题过程就更加难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一年级学生数学的审题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会学生读题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识字量很少,每次做作业时都需要教师读题。教师在读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题时不要添字或漏字。教师要把题目完整无误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题目的意思。当然有些初次碰到的题目类型,教师可以在读完题以后,对该题目的意思进行讲解以后再让学生做。
(2)读题时要让学生看着题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的识字量就会提升得比较快。对于题目当中经常出现的字词,有些虽然学生不会写,但他们已经会认了,明白了这些字词的意思,从而能正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3)对于题目当中的重点字词,教师在读的时候应该要响亮一些。如在比一比的练习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在长的后面打“√”。教师在读此类题的时候应该重点突出这个“长”字。
2.放手让学生读题
到了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许多学生对于题目中出现的字词都已经认识了。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读题。读题的方式可以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或者小组读,这样可帮助那些后进生。到了第二个学期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了。在学生读完题以后,教师可以请某个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和要求,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的关键字词,让全体学生清楚题目的意思。
3.要求学生正确读题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对学生读题形式和要求做出以下两步要求:
第一步,要求学生读题时能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用手指或铅笔指着题目逐字逐句地读。读题方式可以采用集体读,如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读题时把重要的字句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比如说把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这里的“从小到大”很关键,教师在学生读完后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个词圈出来。
第二步,要求学生能够单独读题,并要求学生在读完题后再默看题目,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
二、通过对比练习和开放式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1.对比练习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多出一些对比练习。对比练习的好处在于比较直观形象,可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解题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两位数的意义的时候,教师可以出一些这样的题: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72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转化时,可以出这样的题:1张10元能换( )张1元和( )张2元;1张10元能换( )张1元或( )张2元。这些题目单独出现时,许多学生经常会搞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这些题目一起拿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从而让他们明白这些题目之间的区别。在第一学期的时候,用数学这块内容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许多学生在做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该用加法还是减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此类题目进行反复地比较,多让学生说说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这些题目的意思,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开放式练习
开放式练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设计此类习题。比如在教学计算的时候,可以出这样的题:( )+( )=15;( )-( )=6;在学生解答完题目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又如在教学分类的时候,可以给出几个算式让学生来分类,如3+4=7,9-5=4,2+2=4,6+1=7;让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在复习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出两个条件,如红花有8朵,绿花有6朵,让学生通过这两个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那么教师在学生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分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题能力。
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遇到有些题目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在教学排列问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小明的左边有3个小朋友,右边有5个小朋友,问一共几个小朋友?或者是这样:从左往右数小明排在第四个,从右往左数小明排在第六个,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样的题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想,恐怕很多学生会做错。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来站一站,又或者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一画,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又如在教学比多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第一行摆了8个,第二行摆比少3个,要摆几个?这样的题学生在第一次做的时候,如果让学生直接做,很多学生会算成11个。但如果在做题之前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者在草稿纸上画一画,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了。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田万海.数学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03.
[2]孙凡哲.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3.
一、增强了科组成员教学理论学习,提高了思想觉悟。
实施新课程,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数学科组在学期初就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立足校情,实践创新”的工作新思路,积极组织科组成员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类有关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听专家讲座、看光盘、观看课例、析个案、与专家对话等。例如三月份派出*、*、梁志伟几位老师参加广东省在清远举行的小学数学评优课观摩活动,四月份科组里梁素兴老师参加了中山市小学语文、数学骨干老师赴东北师范研修学习活动,通过老师们外出学习活动及进行学习反馈总结等大大提高了科组里老师思想觉悟,增强了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开设讲座,做辅导报告,引导科组成员领会新理念;通过讨论、学习成功的案例,大部分老师尝试新课程的教学;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时,更新教育观念,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能上学,也要上好学。一个好的教师除了热爱教育事业,还要树立明确的教育观念,学会反思和研究。一个小学教师需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要时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和教学观念。
二、落实科组工作计划和总结。
数学教研组根据学校教育工作的安排,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各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学期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工作重点。各年级通过认真展开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然后结合本组实际,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进度计划及班主任工作计划,并以此为根据,时时、处处把工作落在实处,把计划既当作是对工作的指导,又当作是对工作的监督,由于计划制定周密、完善,再加上全组教师共同协作、集体努力,力求做到有的放矢、脚踏实地的开展教研活动,并且在每个期末制定工作小结。
三、教研活动专题化、系列化,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这学期为推进新课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交流,我们科组里安排11节的数学教研课,高中低年级都有,分别在一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这些教研课都按计划完成了,每一个上课老师都是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没有半点马虎,同样听课的老师也认真参与,积极讨论。通过听课,发现这些老师的课很多环节、细节给我们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比如:*老师和*老师课堂中那种饱满的精神状态,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始终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善于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激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活”字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学习。*老师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用生动亲切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神态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老师是我们科组最年轻的老师,但教学能力进步很快,具有较好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课堂教学各环节严谨,扎实,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得非常好,例如她在这节《找规律》教学中,强调学生从多方面去寻找事物的规律,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谭全通老师和梁葵红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善于组织教学,常规训练有素,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那种严谨的工作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还有*老师和*老师规范的板书等等,都值得我们听课的老师学习。从老师们的教学可以看出,我们的数学老师都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有较高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
通过开展系列化的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数学科组里各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评课能力。这学期的教研课都实行了同级组互评,大家再归纳综合的方式。一年级的课是梁平玉老师代表发言,五年级的有吴镇昌主任,六年级的是凤英校长和卢栩香老师,还有冯汝清、林淑颜、梁志伟等老师也对相应的课做出了中肯的评价,这些老师在评价的同时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在对别人的课提出意见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学习和反思,从而创设了一个非常好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学习的机会。
四、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本学期末,我们科组的梁葵红老师承担了镇六年级复习课的数学交流活动,同年级组谭全通、卢栩香老师积极主动的帮助她选课题,找材料,订方案,大家献计献策,经过了认真的集体备课、评课,梁老师在这次承担的六年级数学复习课中表现优秀,效果良好。交流会上,市教研室的吴国辉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都受到了同行和其他学校老师的好评。只要有数学研讨活动,学校就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参加,让骨干教师先走一步,然后很好地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年轻人成长。
五、主要成绩和努力方向。
从新课改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在实施、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对低年级数学教学评价的一些尝试时体会到:
一、要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对其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应注重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厘米这一课时的课前导入,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小组合作找出答案,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1)自己想出其他的测量方法(如用书本量,用手量等);(2)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测量;(3)通过小组合作,探索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交流不同的测量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可以采用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怎样评价低年级的小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呢?我觉得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低年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表内除法口算后,有的学生掌握很快并且计算速度很快,每分钟能达到20—30题,(《标准》要求每分8—10题),而有时间的加强练习,努力训练,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而不是在学生学完相应的内容后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应马上达到,而是在本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尺度。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这一点的评价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好坏起着非常的关键,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从日常生中发现并且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来: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能否表达出解决问题的大体过程,解题思路,解题结果。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师:猜想一下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征。生1:我猜想对边一样长。生2:我猜想对边相等。生3:我猜想对边长度相同。师:同学们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生1:我们小组想用直尺量来验证。生2:我们小组想用折一折来验证。生3:我们小组想用数格子来验证。汇报:生1:我们小组用直尺量我们先量一下上边有12厘米,下边也是12厘米,就证明上下对边相等。然后再量一下左边有8厘米,右边也是8厘米,就证明左右对边也相等。生2:我们小组用折一折,先上下对折发现重合,就证明上下对边相等,再左右对折发现重合,也证明左右对边相等。师:应该说完全复合才行。生3:我们小组用数格子,发现上下对边都是12格,左右对边都是8格。就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师:第2种方法很快能验证出来,我们为他们鼓掌。
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低年级的儿童刚刚进入学校,他们对数学的感受对于今后是否喜欢数学学习、能否学好数学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什么、掌握了什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已的特点,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自身条件加以选择。不同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也不同,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待学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如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差异必然存在,对优生可以简单说一句“很好”,对学困生不防多鼓励几句,或全班学生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不仅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更重要地张扬了个性的学习品质。
五、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哪些进步。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学习一学期后对优等生的评语可以这样写:小明在数学学习中,能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知道如何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制作的统计图很出色,乐于提出问题,常常能想出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计算的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改掉马虎的毛病。这样的评语以鼓励为主,同时也提出了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
学生阅读了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实际上也是与教师的一次情感交流,他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