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课说课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说课;困惑;说课案;说课稿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24-04
说课者在说课活动中有的表现较为优秀,有的一般,还有的效果明显较差,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究其原因,除了说课能力有别,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说课者对说课产生的困惑各有区分,困惑越多且长期未解,就越难在说课活动中有良好的表现。那么都有哪些困惑会困扰着说课者或阻碍其能力提升呢?下面从说课准备中、说课实施中、说课结束后三个维度展开讨论。
一、说课准备中的困惑
在说课活动中能否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与说课准备是否充分有关,也与对准备工作重点把握的准确与否关系密切。具体而言,包括态度是否认真,是否足以引起了高度重视,以前对说课理论与方法的积累是否丰富,准备工作的关键点把握等诸多方面。那么,在说课准备阶段,说课者常有哪些困惑呢?
1.关于说课文稿撰写的困惑
在以往的区域性说课比赛中,组织者都要求参赛教师每人提交一份说课文稿。有的事先规定了说课文稿的结构要素,有的是让说课者自主确定文稿的撰写内容。说课前撰写一份完整的说课文稿就如同我们上课前要撰写一份教学设计一样,不仅要认真对待,而且还要在要素齐全的情况下把握关键点。通过与部分说课者的交流发现,有一些说课者对如何撰写好说课文稿存在疑惑,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知道哪些要素是说课文稿必须要呈现的内容;二是在诸多要素中如何做到详略得当;三是说课文稿上呈现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说课时的讲述内容。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困惑,说明当前说课文稿尚未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可以效仿,也说明困惑者对说课这一衡量和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教研活动,未能把握住关键。所以,在准备说课文稿的时候会不知所措,结果就会写出自己不够满意的说课文稿。基于这类困惑,我们需要理清有关联但又不完全一一对应的两项内容,一个是为说课现场准备的可参考的稿件,可简称说课稿,就如同我们登台演讲时的演讲稿一样,所写内容可以与所讲内容一致;另一个要准备的是一份说课设计稿,是一份较为详细的文本,它与说课时要表述的内容有关联但不完全一致。为了与说课稿区分开来,可以将完整的说课设计稿称作说课案。具体而言,说课案是需要提交给组织者的文本文件,而说课稿是可以拿到说课现场用于提醒自己说课的稿件,二者的内容是有区别的。这样一来,说课者的困惑就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如何撰写说课案,一个是如何撰写说课稿。提交给组织者的说课案相似度较大,因为组织者大都会有统一的格式规定,但是,说课稿就不见得人人都统一了,最好能够体现出自主性,既要讲清楚合理和新颖的设计,还要体现出语言表达的技巧。
2.关于说课幻灯制作的困惑
说课比赛或一般的教研活动中,有的要求制作说课幻灯,以PPT的形式呈现。但也有只要求口头表达的活动,如职称评审、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等活动中,往往采取口头表达方式。参加不同活动有着不同的要求,要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制作幻灯的时候,部分说课者就对此有一定的困惑,提出的问题有“可否在PPT制作时穿插视频材料?”“可否把要说的内容全部呈现在PPT上?”实际上,这既牵涉到PPT制作的内容问题,也是技巧问题。说课比赛中,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不同的说课者幻灯制作形式和内容有所区分,有的文字内容多,有的图文并茂,还有的几乎都是图片、表格,很少见到文字。除此之外,在视频的处理上,有的穿插有视频资料,有的只是静态的图、表和文字,既没有音频也没有视频材料插入其中,那么,应如何消除说课幻灯制作的困惑呢?首先,我们要把握好视频材料需不需要的问题,这根据个人说课设计而定,如有的说课者在其中插入了自己事先做的示范视频,有的在说课过程中插入了几十秒的学生练习的视频等。但要把握住视频长度,一般以几十秒或不超过一分钟为宜,视频不能过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因为说课毕竟要以说为主。其次,PPT上呈现的内容原则上是越简单越好,上面所呈现的内容不是提供给说课者阅读的,而仅仅是提示作用,最好是提纲挈领的,文字不可过多,标题和关键词出现即可。当然,图和表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呈现。总之,PPT是辅助于说课者的可有可无的形式,“有”就要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无”也不会对说课效果有太大影响。因此,要合理把握其内容、形式和呈现方式。
3.关于说课创新体现的困惑
体育课上有无创新,往往在评优课上被看作是较为重要的评价点。在说课准备过程中,或许也有人会问:“说课案文本的设计是否需要考虑创新”,这与上课是否需要创新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上课而言,假如是常态课,设计合理能够顺利上下来就基本上算OK。但是,假如是要参加观摩或评优比赛,最好能够在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在某环节尽可能地体现出创新性。因为创新的课,一般都是比较有想法的课,能够给他人带来一定启发。从课的设计中就能够看到任课教师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创新设计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课,其创新设计更值得提倡。基于此,说课准备过程中,对课的设计如果能够考虑到方法、手段上有所创新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创新体现在课的什么阶段更好呢,建议放在基本部分的主教材学习期间,尤其是要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手段选择时考虑创新更为适宜。因为,这个时候的创新能够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情况下学习一节课上最重要和最难掌握的内容,教学目标自然能够顺利达成。所以,说课案文本的准备过程中考虑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4.关于背诵说课稿件的困惑
在说课现场,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说课者在说课时,让人感觉是在背诵说课稿,而有的在说课时不停的低头看说课稿,还有的完全在说,既没有背诵的迹象,也不是在断断续续念稿子。这样一来,有人就会问,说课准备阶段是否需要将说课稿事先背诵下来,是不是背诵的越熟练说课的时候表现越好呢?这样的疑惑并不为怪,因为,有诸多说课者在说课的时候会反应出紧张的状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说课前把说课稿背诵下来也未免不可。但是,如果是想达到比较好的说课效果,就不太主张背诵说课稿了,因为,凡是靠背诵说课稿说课的,比较容易在说课现场忘记部分内容,出现卡壳或间断现象,轻者做短暂思考后能回忆起下面的内容,重者会忘得一塌糊涂,不得不终止说课。因此,说课水平高低不是靠背出来的,而是要在设计环节下功夫,不仅要吃透教材,熟悉学情,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好重点和难点,根据目标要求和重难点突破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手段等等。这些如果在设计的时候了如指掌的话,最起码从课的角度无需背诵这些内容。然而,尽管主张准备阶段不背诵说课稿,但是需要牢记要说课的内容顺序,即把说课的内容架构在大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要明确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除此之外,还要能够把握各部分要说的关键点,而不是把逐字逐句的内容都事先背下来。记住关键点以后,能够在说课的时候体现两个“活”字,一是“灵活说”,二是“说活”,而不至于把课说死,死记硬背很容易把课说死。当然,对于新手来说,可能刚开始不敢尝试不背说课稿的做法,以后能多参加几次,比对一下背与不背的效果有何不同,就能够自然做出最适宜的选择。
二、说课实施中的困惑
对说课实施过程的把握是有技巧可言的,但有些说课者不仅没有及时把握技巧,反而有一个个未解的困惑,诸如不知道说课过程中能否看说课稿,不知道可否在说的过程中穿插动作示范,也想了解说课时间该如何合理分配,更想把握哪些地方需要细说深说,哪些环节可以略说浅说,甚至还有说课的语速语调等语言节奏如何把握的困惑等。
1.关于说课时可否做动作示范的困惑
过去我们在参与说课比赛的时候,无论是听众还是评委,都会发现有的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中做了一次或多次动作示范,而有的说课者自始至终都没有做一次示范。那么,有人就提出:“说课的时候是否需要做动作示范?”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困惑,一方面确实看到了说课时有的做示范有的不做示范;另一方面也确实没有看到哪里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一定要做示范或不做示范。因此,有这类困惑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要想消除该困惑,我们需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说课的时候该不该做示范;二是做示范效果如何。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说课的过程中需不需要做示范,这一点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当然,做与不做示范都不为过,关键是要看做示范是否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如果不能带来更好的说课效果,那不做也罢。所以,就说课过程中的示范问题无须做更多的讨论,前提是尽量根据效果来确定。当然,对于不便做示范的动作不要强求示范,否则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很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说课内容是体操技巧类的话,假如在说课的时候突然伏在垫子上做起了头手倒立,或者是仰卧在垫子上做肩肘倒立或仰卧推起成桥,说课过程中说课者穿插这样的示范就显得不妥,一是会占用较多的时间,二是不一定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尤其是示范不完全成功的情况下,负面影响就更可想而知了。为此,假如能够在说课的时候表达清楚,在有限的说课时间内,不做动作示范可能会更紧凑些。
2.关于说课时间如何合理分配的困惑
无论是专门的说课比赛,还是职称评审中要求说课,或是应聘教师职业时的说课面试,说课时间一般都会有明确的规定,少则10分钟以内,多则15分钟左右,无论规定的说课总时间是长还是短,都会牵涉到所说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分配问题。不免就会有人提出“如何合理分配说课时间?”那么,如何在确保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各部分时间呢?通过对过去说课活动的观察了解发现,有的说课者各部分说课内容的时间几乎是平均分配,内容上都是在详细阐述,固然时间上也就没有特别的倾向性。而有的说课者却不然,不仅内容呈现详略得当,而且时间分配上也体现出了重点和关键部分占用的时间明显较多,需要简单介绍的内容时间上也没有更多的浪费。那么,如何分配时间更为合理呢?在此提几点建议:一是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讲述本节课是“如何设计的以及将如何实施”这方面的内容上。二是要注意合理把控时间,意思是说,有的说课者,说着说着时间到了,但内容还没有说完,这说明各部分时间尽管在准备的时候做到了合理的布局,但由于现场说课的时候未把控好节奏,结果出现了时间不够用现象。这一点在说课准备阶段就需要反复操练,以确保准确无误地完成说课内容。
3.关于说课语言形式如何把握的困惑
有人或许会问“说课语言形式如何把握?”诸如,说课是否需要开场白?需要什么样的开场白?说课对象是评委还是学生?(即是对着评委或听众,还是模拟对着学生讲)等等。说课比赛往往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开场白太长会浪费自己有限的说课时间,如果没有开场白又会觉得太突然。基于这种考虑,建议开场的时候直接说“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主题是……”,把要说的标题说出了即可,无需大段的寒暄或自我介绍。简单的介绍既是礼节,也是引入说课的有效方法。具体到主要表达的内容要说给谁听的问题,当然是评委和听众,而不是学生,因为,说课不是在上课,面对的对象和主要目的,都是要让听课者听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他们会根据你的表达做出判断。因此,说课语言是面对评委和听众,是一种介绍性的,而不是讲课似的语言风格。可是在说课活动中,经常会听到有的说课者并非如此,而是一开始就好像是在模拟上课,给人的感觉不是在说课。还有的是边说边上,或边解释边上,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说课。除此之外,说课结束的时候,或许有人会问,是否需要说结束语,这一点,要根据情况而定,如果没有超时,就可以比较从容地说上一句,“感谢大家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简单大方又礼貌。大家知道你完成了说课。假如时间不允许,紧紧张张刚好把要说的内容说完时间即到,或者已经超时了,那么,后面的结束语不说会更好些。但值得说明的是,整个说课过程中要少用第一人称“我”字,例如有人总爱说“我设计了……”、“我让学生做了……”等,这些语言表达形式都不提倡。
4.关于说课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的困惑
上课过程中有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说课过程中也不免同样会有突发事件,这就面临着突发事件如何巧妙处理的问题。过去在参与说课活动的时候看到,有的老师遇到说课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束手无策,而有的无论遇到什么突况都能从容应对,还有的无论发生什么都继续淡定自如地说着该说的内容。这就表现出,不同的人对说课突发事件的认识不同,处理方式和能力不同,达到的效果就会各异。有人曾问:“如何巧妙处理说课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区分突发事件的类型,从严重程度上来看,有影响性较大的严重事件,有一般性的,也有影响性不明显的小事件。从突发事件引发对象来看,有说课者自身引发的突发事件,也有外界环节或他人引发的。从突发事件发生的时机来看,有说课一开始就出现的,也有说课中间,或说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出现的突发事件等。无论什么情况下出现突发事件,对于一个正在说课者而言,都会做出反应,也有可能都会想到如何应对。然而,该如何应对才最适宜呢?其关键的是要把握如何才能对说课不产生负面影响,至少影响性应控制在最小范围。比如,带有说课稿的说课者,假如说课过程中突然遗忘,最快速的反应就是低头看一眼随身携带的稿子,有幻灯的话,回看一下PPT上的内容。尽可能让听众或评委感觉不到你出现了遗忘现象。另外,假如是在示范的时候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或尚未顺利完成示范,这个时候不能再继续做一次示范来弥补,因为假如第二次示范再不成功的话,影响就会更大。因此,错就错了,弥补的方式是要尽可能地讲对。
三、说课结束后的困惑
说课活动有的在现场除了要打分数,紧接着还有专家提问环节,说课者就要根据专家的问题进行回答。还有的说课比赛后要求说课者写出反思或小结,或者要求说课者进行自评。无论何种形式或要求,说课者都有可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诸如,有的说课者对如何答疑存有困惑,有的搞不清楚该从哪些方面写反思等。
1.关于说课后应对专家提问的困惑
有的说课者在说课结束回答专家提问时,表现出十分谦虚的态度,甚至谦虚到不知道用何种语言来回答问题的地步;有的紧张得语无伦次,本来能够顺利回答的问题,却出现了颠三倒四的语言表达;还有的因紧张而像口吃一样吞吞吐吐,不知道是会还是不会、知还是不知。尤其是遇到“爱挑毛病”的评委,心理素质不够强或准备不够充分的说课者,听到问题大脑会一片空白,无言以对。那么,该如何机智应对评委专家或听众的提问呢?说课结束以后,针对专家们的提问,一般情况下,我们无需紧张,用语要谦虚,但谦虚不能过度。回答问题要充分考虑到提问者所提问题的关键,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与专家们平等交流。假如面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真的难以回答,最好能够谦虚地说“抱歉,老师,这一点我考虑的不是很周全,希望得到您更多的指导。”因此,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的问题,用交流学习的态度应对,就不会出现尴尬或失态现象。
2.关于说课后全面深刻反思的困惑
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在课后需要写课后反思,反思越深入全面,就越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说课也是如此,尽管说课活动不要求说课者在说课结束以后撰写说课反思文本,但是,就说课者个人而言,要不断地提高说课能力,把握说课技巧,不仅需要说课后进行深入的反思,还最好能够付诸于行动,把反思的内容记录下来。或许有人会问:“说课后该如何全面深刻反思呢?”若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是因为过去或许不常反思,另一方面或许做过但不知道如何做得更好。基于这一困惑,首先要认识到说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要重视说课后反思,并坚信它对个人专业技能的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再次,要能够行动起来,每次说课后都能够静下心来想一想,本次说课成功与否,对于说课前、中、后的表现自己是否满意,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以及还要反思专家提出了哪些问题,当时是如何应对的,还有哪些进一步学习的地方,整个说课过程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启发是什么等等。如果每次说课结束以后都能做出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发展的步子将会远远超过不愿或从不反思的人。
3.关于评说课具体标准确定的困惑
只要是比赛,无论是上课还是说课,都会有具体的评判标准,说课是从哪些角度评价的呢?这一问题也经常让不少人对此产生困惑。如有说课者曾问:“说课好坏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说课主要评说的能力还是课的设计水平?”等。说课比赛、体育教师资格考试、新任教师面试等,不同场合下的说课,其评判标准各有不同,有的是看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的设置、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手段选择等等,还有的是按照提交的说课文稿材料和现场说课两个方面来组织评判工作。但无论如何,对于评说课而言,实际上我们要把握两大方面,一个是课的设计水平,另一个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设计水平一方面通过说课案文本可以了解大约20%左右,另一方面通过说课者现场对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实施措施的描述把握设计水平,通过说课者的语言表达还能够大约了解40%左右,剩余的40%左右的比例可以用于评判说课者说的水平,包括语言的精炼程度、对设计内容的熟悉程度、达到详略得当效果的时间控制、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等。为此,作为一个说课者,既要注重说课前的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还要能够通过语言把设计的课表达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在说课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说课法;学校体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18-010引言
说课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来考评教学者教学能力的一种方法。说课法要求教学者在没有学生互动配合的条件下,利用简短的时间,将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措施等逐一演示出来,使评课者对教学者的教学意图有所了解,从而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笔者在数年的学校体育学教学中,深感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的必要性,因此在学校体育学教学中引入了说课教学法,以使学生教学基本能力得到综合培养。
1说课法对高校学校体育学教学的辅助作用
1.1 说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在学校体育学教学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关于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方面的内容,仅靠理论教学,学生对这些实践性强的内容体会不深,理解不透,对学生日后的教育实习以及实践教学能力产生影响,高校学校体育学教学效果无法充分体现。在说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会、亲身运用,通过反复的练习,对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的时机、效果,教学组织措施的使用都会有切实的体会,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
1.2 说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必须常抓不懈。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性格过于内向、害羞,不善于语言表达,在日后的教学中并不能真正发挥所长,教学效果不佳。有些学生登上讲台时过于紧张,声音发颤,语言表达词不达意,归根结底是平时锻炼少,语言基本功不过关。作为体育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突破的一关。很多学生通过数次说课练习,在人群中大声讲话,胆量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自信心增强,在教育实习中都有良好的成绩。
1.3 说课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对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的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在学校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教学技能进行了传授,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缺少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在说课教学中,学生要对教学目的深入理解,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对教学设计认真思索,对教学手段方法筛选运用,对教学组织严密设计,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也是学生各方面知识融汇串通的实践,有利于学生迅速提高。
2说课法在高校学校体育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说课法在高校学校体育学教学中的训练需要经过认真的研究,仔细规划,制定好实施的详细计划,逐步实施,不能操之过急。
2.1 第一阶段:语言表达能力训练阶段该阶段的时间安排在学校体育学教学的初始阶段,侧重于对学生教学基本功—语言表达加以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向全班师生讲述生活故事、影评、读书观感等,题材、文体不限,时间简短,3-5分钟即可,锻炼学生的胆量及语言表达能力。
2.2 第二阶段:教学专项能力训练阶段随着各种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法、教学设计等知识逐渐传授给学生,说课的第二阶段可随之进行。如课堂教学了体育知识教学的常用教学方法,即可组织学生对其中的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演练,发现学生在各种教学方法运用上的优点及不足之处,由教师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及时掌握该项知识点。
2.3 第三阶段:说课综合训练阶段该阶段应在学校体育学的教学接近中后阶段才开始,该阶段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同时对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有一定认识。在说课法运用中,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提交说课稿,教师审阅,修改后,在全班师生面前进行说课练习。要求学生能将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教学主要内容、教学组织措施等方面通过10-15分钟简短的展示出来,体现学生对一节课的综合把握。
3说课法体育教学注意事项
3.1 说课教师要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如果说课教师没有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较强应变能力,那么面对评委们的提问和置疑很容易“卡壳”。
3.2 体育说课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演示体育教学有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特点,如示范优美、动作刚劲的教师可以通过现场示范来代替过多的语言,动作本身就是无声的语言,是最好的“多媒体”。
3.3 不要忽略教学预计说课者对说课内容应该有一个预计,并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计中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意外伤害情况、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等。
3.4 说课整体要流畅,各个环节过渡要自然比如,“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下面我重点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接着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特色……”。
3.5 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说课的目的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然后再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应当明确的是理论来自实践,首先应抓实践,否则,说课的“理论依据”就便成了“纸上谈兵”。
4小结
说课法有利于弥补学校体育学教学中理论知识较多而实践运用较少的弊端,通过练习,让学生既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又能很好的把书本所学转换为自身所用,既克服了学校体育学教学中的单调枯燥,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学以致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业.浅析启发式教学法及运用[J].中国校外体育,2011,(06).
当前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重,教师待遇与其他行业差距加大,教师职业倦怠严重,不愿意更新知识甚至甘于平庸的现象十分突出,对于部分教师而言,更出现了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排异反应”。同时,以分数为主要指标衡量所谓教学质量的现行考试制度仍大行其道,学生的分数与教师的各项考评和利益息息相关。所以,部分教师为了眼前利益,不顾学生长远发展,通过时间加汗水来获得高分的做法愈演愈烈,为了获取高分,体罚、变相体罚、讽刺挖苦等违背师德的做法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空洞的说教无济于事。随着“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和治庸问责的强力推进,我校(注:此处指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官垱小学,下文同)响亮的提出在“比武中提能,家访中修德”的口号,并不断加强“比访”活动的推进力度,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得到显著提升。
一、以新理论新技术支撑“比教学”活动
我校在全省启动“比教学”活动前,就一直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展示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准备,上一节优质课。这一活动坚持多年,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高效课堂的推进,这种传统的教学展示活动越来越没有生命力,教师们期望有一种新的形式来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能力。为了使“比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积极探索实践“先培训、后比武”的“比教学”模式,坚持新理论不学透不比武,新技能不熟练不比武。
1.学校通过4~6周时间,分教研组组织学习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让教师深刻理解创建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基本做法和有效模式。比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杜郎口,到底在改什么》一文,让教师深刻理解杜郎口中学创建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据、基本做法和实际效果,感受到新理念带来的新变化;组织学习《不让每一个教师掉队》的理论文章,分析教师掉队的原因、危害及不掉队的办法,让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接受新理论与新技能是教师终身的追求。利用教育部远程教育平台,组织教师学习北师大教授钱志亮先生的《有效课堂哪里来》等专家的报告,这一系列的“洗脑”活动,把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终身学习等理念深深根植于教师脑海。组织教师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明教授主讲的《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专题报告,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有效方法,自觉消除职业倦怠等不良心理,把学习新理论、新技能转化为自觉行动,为高效课堂的创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2.扎实开展以计算机、电子白板使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使所有专任教师能够熟练操作电脑、白板,能简单制作课件,收集整理资料并广泛用于教学。我校教师大多是从周边不同小学和原官垱中小学留下来的,受当时办学条件制约,大部分教师没有使用电脑的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通过培训骨干,然后由骨干引领,开展系统的电脑操作和白板使用培训。2011年秋,先后组织四场电脑使用培训,通过结对帮扶、老手带新手等方法,使得全体专任教师均能熟练操作电脑,学校还组织了四场培训,培训中文处理技术、资料下载与收集处理、PPT课件和白板课件制作、白板操作与使用。短短一年时间,信息技术以及白板使用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掌握,为高效课堂的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3.骨干引领,带领教师提能力。我校地域偏僻,办学条件艰苦,无法让每位教师都到外地去观摩名师的讲学,但是每年都会在每一学科选派一名骨干教师到宜昌、武汉甚至更远的地方去观摩学习。去年以来,各学科均有骨干教师参加省内的公开课、示范课或专家讲座。这些骨干教师回来后,将名师的课进行“克隆”,将专家的报告进行“复制”,让每位教师均能感受到专家、教授的课堂教学,由模仿到自成风格。
4.扎实组织校级“比教学”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了新理论、新技术的支撑,有了专家、骨干的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不再是“盲人摸象”,也不再是“应付差事”,真正成了教师们展示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的大舞台。“比武”活动由过去领导督促、教导室安排变成教师争着上比武课,课后自觉请同行、教研组评讲。2011年秋,9大学科,32人参加校级比武,16人参加镇级比武获奖,3人参加市级比武并获得好成绩。这在一所教师老年化严重、地域偏僻的农村小学实属不易。本学期,我们从三月份开始,又进行了近6周的新理论、新技术培训,然后拉开新一轮“比武”的序幕,截止5月底,已经有9大学科31人次展示了31节课,评选出10名教学比武优秀教师,1个比武优秀教研组,编印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说课稿、优秀教学反思、优秀专题辅导和优秀总结等五本文集,学校被推举为当阳市“比教学、访万家”先进单位。课堂丰富了、精彩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从音、体、美等小学科课堂教学已经能够说明这些变化,如体育课,过去就是“赶羊羊”,现在,一堂课下来,队列、体操、游戏、体育基本技能等井井有条;音乐不再是唱几首歌,乐理、视唱、节奏、舞蹈等渗透到每一节课;美术课不再是画几幅涂鸦之作,视图、色彩、明暗、手工等贯穿教学始终。我校教师并没有受过专门的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教学的培训,能有今天的变化,正是源于我们认真谋划并精心组织“教学比武”活动,把“比教学”活动真正当作提升教师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以献爱心、献真情推进“访万家”活动
爱是教育的本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今基础教育尤其是偏远农村基础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分析并拿出应对之策。比如,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留守学生不断增加,我校现有留守学生85人,占在校学生20.5%;随着本地大量人口迁移到城镇,大量云贵川渝自主移民迁入本地,自主移民子女成了我校又一特殊群体,目前在校自主移民子女61人,占在校学生14.7%。除此之外,人们观点的改变,离婚率不断增高,单亲家子女也在增加,目前我校单亲家庭子女达11人。面对这样一个个特殊的教育群体,要求每位教师必须了解他们并真心实意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这样才能实施有效教育。在今年的师德教育月里,我校提出自己的副主题“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做同事喜欢的同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奉献爱心,用爱心感化教育每一位学生,在“访万家”活动中,学校要求必须带着爱心走进学生家门。
走进留守学生家里,感受父爱母爱的缺失,带去父亲、母亲般的温暖。家访活动中,学校要求留守生家里必访,85名留守生,班主任进行认真摸底,建立档案资料,学校“访万家”领导小组将他们安排给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家访,家访教师事前必须全面了解留守生学习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工作情况,进入家门,要帮助留守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他们感受到父母亲的爱,比如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整理衣被等。带去的是父爱母爱,收获的是不断升华的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