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时间:2023-06-04 10:4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第1篇

1、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1月22日,经国务院同意,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长城保护总体规划》。

2、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园,也称骊山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

5、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2017年8月,北京市及房山区相关部门对“猿人洞”的修缮工程正在进行,预计2018年春天安全棚全面绿化后,“猿人洞”将开门迎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这座仿照中国大唐都城长安而建的城市,如今既保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又不乏现代感,为世界旅人所青睐。

千年故都源自大唐

京都市面积约8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距离关西经济中心大阪约40公里。

公元794年,作为当时日本首都的京都(其时称“平安京”)以唐代都城长安为模板建设而成。京都坐落于一个盆地之中,北部被山地环绕。受地形所限,平安京的规模相当于唐代长安城的1/3,但其整体格局基本仿照长安,城市方方正正,街道横竖笔直,中轴线两侧近乎完全对称,犹如棋盘一般。

当时的平安京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京部分仿照了唐代洛阳城,右京仿照长安,而日后右京因为地形原因不宜居住,遂逐渐被废弃,京都的发展也就以仿照洛阳的左京为主,故而有了“洛阳”的别称,京都市内很多地名也都有“洛阳”二字的痕迹。

在京都旧城的北部等周边山区,分布着大量神社寺庙。1994年,京都及其周边的17处寺庙神社等被集体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日本第5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京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最早的神社建成于7世纪。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建于1603年的二条城,初建时为江户幕府将军的住所。

总体来说,这17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拥有数百年至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京都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性建筑。虽然不少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多次遭到意外毁灭(最近的一次是1950年金阁寺火灾),但后人总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尽可能复建,因而能传承至今。

规划专家、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说,京都古城虽然模仿唐代长安而建,但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古城没有城墙。

以木制建筑为主而又不设城墙的京都,没有像历史上中国的大多数古城那样毁于战火。事实上,日本过往不乏战乱,居于京都的天皇大多数时间又缺乏武力护身,甚至大权旁落。京都没有遭到毁灭性破坏,能够保存至今,可以反映出日本人对京都文化的敬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京都也因丰富的文化古迹而免遭轰炸。

日本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京都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地的游客,不少会到散布在京都各地的文化遗产中去追寻历史。

京都市文化市民局文化财保护课课长西森正晃说,京都市的文化遗产展示了京都作为日本首都超过千年的历史积淀,这些传统建筑,是传承京都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建筑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不同年代颁布的法律法规是重要保障。

早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就开始了文化古迹的保护行动。

1897年,日本颁布了《古社寺保存法》,对神社寺庙等历史古迹建筑进行保护。1900年,京都市开始对城市景观进行保护和规划。1919年日本制定了《都市计划法》。1924年,京都对建筑物高度进行了限制。

二战后,日本持续加强对京都、奈良等古都古城的整体保护。

1950年,日本颁布了最重要的一部文物保护法《文化财保护法》,这也是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唯一的国家法律。《文化财保护法》的前身是1919年制定的《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护法》和1929年制定的《国宝保存法》。据西森正晃介绍,京都也有一个《京都文化财保护条例》,但这并不只是特意针对世界文化遗产,而是针对所有等级的文化财产。1966年,日本制定了《古都保存法》,次年,又制定了《古都保存法施行细则》。

西森正晃说,世界文化遗产周边的缓冲地带,虽然不在《文化财保护法》的保护范围内,但是《古都保存法》和《都市计划法》设立的“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和“风致地区”(风土景致),以及《市街地景观条例》等的有关规定,都对世界文化遗产周边建筑物和广告物等的高度、规模和颜色等有具体的限制,其中还将文化遗产设定为重要的眺望视点场所,旨在确保从文化遗产范围内向外能够看到的自然景观。

日本实行政教分离原则,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大量宗教设施都拥有非常高的独立性,平时的管理维护工作一般都各自独立承担。西森正晃说,京都并没有关于文化遗产的专门预算,不过,对于国宝和重要文化财等的大修,国家会提供50%到80%的补助金。各宗教设施除了会收到捐献和香火钱以外,观光收入应该也能占到很大的比例。

此外,由于世界文化遗产全部被认定为史迹或者特别名胜,根据《文化财保护法》规定,除了特别轻微之处,变更其现状有特别严格的规定,需要获得文化厅许可。对保存文化遗产有影响的行为都不会被许可。在基础设施整备、监控设备设置、设备更新等时候,都要注意不能对文化遗产产生影响。

记者在京都走访世界文化遗产时还注意到,绝大多数世界文化遗产都极为注重细节,小到一个护栏、一把座椅、一条小路,都尽可能地使用砂石竹木等自然材料,这样会显得整个环境浑然一体。除了人气最高的金阁寺和清水寺周边商业气氛较浓外,在龙安寺、仁和寺等处也能看到,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单位都非常“低调”,既没有醒目的招牌宣示自己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没有太多的商业设施,甚至要想在寺庙内购买一些纪念品也难以寻得商店。

古都如何现代化

京都连续两年被颇具影响力的旅行杂志《旅游与休闲》杂志评为世界最具人气旅游城市。周牧之说,这与其长期明确的规划思路是分不开的。

近百年来,京都的城市发展也面临现代化冲击,京都市对城市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应对方针。

一是“保存”。1930年,京都市将北部大面积山区设定为“风致地区”,对其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金阁寺等大量世界文化遗产都位于城市的北部,这一设定抑制了京都向北面扩张,使得北部山区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得以完好保存。

二是“再生”。对老城区,京都并不封存,也不翻新,而是有序地“再生”。西森正晃说,京都给老城区制定了很多的建设规则,让城市建设开发者不能随意地建设。例如,城市对新建筑的高度、外观、广告等都有严格的限制。1950年,京都制定了《京都国际文化观光都市建设法》,1956年,制定了京都市室外广告物条例,1958年城市开始禁止电线杆广告。一系列极为详细具体的城市发展规则,让京都的景观极为规范有序,街道宽敞整洁。

第3篇

内容摘要:如何选择有价值的材料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相当关键。首先要合理定位,为材料选择确定理性的目标;其次要感性的把握,通过教师自身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来寻找材料;然后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多层选择;最后还要精心删选,使得材料达到简洁、科学、有效的组合。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材料选择理性定位感性把握多效选择精心删选

国外学者认为:“教师的重要活动之一是筛选和精简资料,对资料进行相当专业的评判,以便适用于学生,使他们能对资料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提出他们的想法时有效地运用资料。”①所以选择材料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是极为费心费时一个环节,正如选料对于成就美味相当关键一样,选材对于成就一堂好课很关键。笔者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执教了人教版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专题一第2课《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下面就结合这一课的备课过程,谈谈新课程历史教学中的材料选择。

一、理性定位

做任何事都应该有的放矢,为选择材料确立一个合理而准确的目标和方向是工作开始的前提。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言:“即如历史,材料无穷,若使治史者没有先决定一番意义,专一注重在方法上,专用一套方法来驾驭此无穷之材料,将使历史研究漫无止境,而亦更无意义可言。”②材料是“取之不尽”的,真正的困难是到底要找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材料才能真正解决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理性的定位是材料选择过程的重要步骤。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为例,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材料,无论是文字、图片、影视应有尽有,关键是太多,不知道要什么。因此,通过对本课内容完整的任务分析,明确本课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达成的目标,从而确定材料选择的基本方向和功效,在此基础上,材料才能真正为我所用,材料本身也能真正做到“尽其材”。

首先,目标定位在于新课程本身,在必修和选修的不同模块中,新课程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定位,这需要教师在备课前能够对其加以准确的把握。新课程历史教学的精神是“育人为本”,三维目标中最深层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设置选修6模块《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传承文明的责任意识。“在认识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时,能自觉地意识到: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最原始、有力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传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爱护文物是每一个文明人义不容辞的权利和义务。”③俗话说:触景方能生情!选择生动的、有益于触发学生情感的材料来创设情景在本模块的材料选择中尤为关键。

其次,目标定位在于对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的解读。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为例,根据教学指导意见,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认识保护文化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体会保护世界遗产是历史与未来赋予的传承文明的重任。”④同时教学指导意见指出:“本课理论性较强,又是学好本模块其它单元内容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可选取本地的、生活中的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的历史文明的真切感受,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⑤分析指导意见可知:本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体会文化遗产的价值,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材料的选择也自然应以此目标的达成为根本。

二、感性把握

目标定位为材料选择确定了理性的方向,但是选择材料还需要一双感性的眼睛。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只是要求学生达到的一个目标,也是要求教师达到的一个目标,而且教师必须先达到这一目标。因为只有用动情的眼睛,才能找到让学生动情的材料,而教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寻找材料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对教材及相关概念形成充分而完整的认识、寻找有价值的材料呢?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尝试多种途径去实现这个过程。

教材是理解概念的首选。初读教材,从埃及的文化遗产到中国的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没有一项能在脑海中留下痕迹。再细细研读几遍,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到底是怎样一种价值?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原则该如何理解?充斥脑海的是模糊的概念和无数的不解。可见教材虽然用最典型的材料和最精练的语言来阐述,但是深度地把握相关概念还需要更广阔的视角。

网络是提供广阔视角的重要途径,往往能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热点新闻、评论、图片、视频很多:各国各地的申遗热;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两难问题;城市化建设中保护派与开发派尖锐的交锋等等。从文化遗产在网络中的热度可知,文化生活日益重要的今天,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然而网络呈现的资料虽然丰富多彩,但是良莠交织,让人眼花缭乱。

书籍是很好的帮手,可以系统深入去理解陌生而遥远的知识。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楼培编的《世界文化遗产图典》,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浙江省文物局编著的《意匠生辉——浙江历史遗产的文化品读》,两本全彩页的图集借助精彩的图片呈现和简洁的文字解读让文化遗产的价值淡淡的浮出,读书的过程中,有一种冲动慢慢的强烈起来,本课要给学生讲解的是多么美妙的事物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红婴所著《世界遗产精神》用很生动的语言解释了文化遗产的概念,简单而言,文化遗产就是记录着特殊历史文化信息的符号,人类可以通过解读这些符号了解过去创造未来,这关系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沙龙出版的《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专家对于遗产保护中热点问题的探讨,从中可以发现隐藏在各种热点背后的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严峻,而关键问题在于公众对文化遗产的陌生和保护意识的淡薄。

除了读书外,身临其境的体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去了桐乡乌镇和海宁硖石,乌镇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画卷,海宁的盐腔皮影戏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以一种古老的艺术享受。在亲历现场的过程中,笔者逐渐感悟到了文化遗产它所体现的价值,也进一步认识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推动我去发掘、去传递这一信息,对文化遗产的情感也自然而然生成。

三、多效选择

在理性定位和感性把握过程中,教师对于本课所需材料的判读能力得到加强,下一步的任务是多选好料。按照怎样的标准去选择材料呢?新课程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情境空间,所以材料选择要从这一规律出发,用不同的砖瓦构建不同的空间,让学生层层递进地实现情感的体验与意识的形成。

首先要选择能够清晰传达信息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对关注的主题形成初步的认知。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为例,本课将教学目标的达成定位于以下三个载体:海宁盐腔皮影戏、北京城、中东地区古文明,通过体现这三个层面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对文化遗产普遍价值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形成一种保护意识。因此,能够让学生对这三个载体的价值和魅力有真切的了解和体验,对整节课最终目标的达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皮影戏不是学生所熟悉的文化遗产,以下材料从文字、视频到实物能够构筑一个有质感的欣赏和体验空间,使学生形成对盐腔皮影戏价值的认知。

材料一:《汉书•外戚传》曰:“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初,武帝爱其兄延年。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帝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夫人少而早卒,帝思今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帝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帝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材料二:南湖晚报报道:2006年海宁盐腔皮影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专家第一次听到盐腔皮影戏的时候,激动的哭了!他们以为南宋时江南流行的南曲唱腔早已消失,却在盐腔皮影戏中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来。因为耍皮影的都是些文化水平有限的农民,言传身教的传承过程中,这个唱腔几乎没什么改变。

材料三:一段海宁盐腔皮影戏的视频——《闹龙宫》

材料四:实物皮影。

北京城是一个学生熟悉而且带有特殊情感的载体,通过故事、视频和文字构筑一个回味和体验的空间,使学生形成对北京城价值的认知。

材料一:一段央视制作《故宫》的视频片断——肇建北京城。

材料二:《百家讲坛》中一个关于的北京城建筑的故事:

“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是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的,中国官员出于礼仪,带他从外城沿着御道去晋见皇帝。这位使节进入北京外城,左右都是灰瓦灰墙纵横交错的胡同和不怎么高大的四合院。当他穿过第一道城门大清门的时候,眼前忽然是另一片景色,高大的红色城墙,金色的琉璃瓦,白色的华表,白色的金水桥,远远望见的是天安门。穿过天安门,远远的望见两边的钟楼鼓楼,已经开始钟鼓齐鸣,中间是北京最高的城门午门,当你越走近午门,人显的越渺小,这时使节的心理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了。穿过午门,终于进入紫禁城,前面是通往太和殿的最后一道门太和门,穿过太和门之后,高高坐落在三层白色石阶上的太和殿呈现在眼前,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材料三:丹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罗斯穆森在《城镇与建筑》一书赞叹:“整个北京城匀称而明朗,是世界的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建筑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建筑学家贝肯在《城市建设》一书中赞叹: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整个城市深深浸沉在仪礼规范和宗教仪式之中。它的设计是如此之杰出,这就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其次要选择能够和学生的已有认知形成剧烈冲突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中,鲜明有力地突出文化遗产现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去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形成保护意识很关键。惊人的数据、爆炸性的视频、感性的文字在表现冲突和强化感染方面较为有效,以下材料能够构筑一个让人惊心动魄、感慨万千的体验空间,激发学生的对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产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材料一:“海宁民间皮影老艺人仅存8人,懂得传统唱腔的仅2人,均将至70岁高龄。”

材料二:“1957年,47座城门城楼、箭楼和角楼被拆除,如今仅有3座残存。”“在北京城墙被拆除的前一天晚上,梁思成绕着北京城墙走了一夜,哭了一夜。”

材料三:“2007年5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游客近11.48万人次,超过最大容量2.3倍。建国初北京有大小胡同7000余条,到20世纪80年代统计只剩下3900条左右,近一两年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30万座左右,目前仅剩约10几万座。被政府列入重点保名册的院子,只有几百个。”

材料四:关于两座巴比伦门的故事:“有100座城门,号称百门之城,但是保留下来的只有一座,就是巴比伦门。19世纪80年代的时候,德国侵略者来到巴比伦遗址,把这座城门硬生生的切割成一块一块,然后运回德国重新粘合起来,这座巴比伦门现在就矗立在德国柏林博物馆。后来伊拉克人无奈之下,只能在原址上一模一样造了一座。”

材料五:“2003年4月,美军5分钟的轰炸,埋藏在伊拉克地下5000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被摧毁。随着美军攻入巴格达之后,仅在48小时内,一座世界闻名的博物馆就被洗劫一空,至少有170000件藏品被盗。”。

材料六:巴米扬大佛被炸的视频。

最后还要选择理性而富有深度的材料,通过厚重的信息让思维冲突后的学生获得认知的升华。因为形成初步认知和思维冲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理性的牵引与总结,学生所获得的体验容易混乱无序,所以理性的材料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最后的阶梯”作用。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课中,当学生完成对文化遗产价值和问题的了解和体验后,给予理性的点拨让其感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这个感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

材料一:这是一种失去记忆的痛。——梁从诫

材料二: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托克维尔

四、精心删选

材料已经相当充足,新的问题又随之显现:每一段材料都是自己寻觅到的珍珠,但是这么多的珍珠是一堂课无法承载的,甚至会让学生眼花缭乱,适得其反,相信很多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瓶颈。因此,为了更有效、而又能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实现目标的达成,必须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一次忍痛割爱。当然,更重要的是放弃哪颗珍珠?留下的珍珠是否是最光彩夺目的?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完成这一过程。

第一:根据材料的简洁性来组合。在构筑教学情境的过程中,简洁的材料组合能够减少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的阅读量,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思考、形成认识;简洁的材料组合还能避免节外生枝,不至于削弱要表达的主题。例如关于盐腔皮影戏,材料一、二、三、四都为了让学生了解皮影并体验其价值,在设计中最后舍弃了材料一有关皮影的传说,虽然这段材料能够让学生对于皮影的历史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于突出盐腔皮影价值的主题作用不大,反而显得累赘,其它材料已经足够能表达出盐腔皮影的价值。

第二:根据材料的有效性去衡量。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完成体验的材料就是有效的。例如关于北京城,材料一、二、三都是用于突出北京城的价值与魅力,最后仅选择材料二外交使节为北京城魅力折服的那个故事。材料一这段视频虽然表现力强,能够迅速占据学生的思维,但正是因为它能直接占据思维,反而由于影像角度的有限而局限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能自由地去体会北京城的宏伟气势与文化底蕴;材料三罗斯穆森和贝肯对北京城的赞叹能够提供不同的声音,但是文字过于生硬,又为结论性评价,当这样的文字呈现时,就是强行的把北京的魅力灌输给学生;材料二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能带领学生和这位外交使节一起穿过北京的一道一道城门,最后被北京城的建筑艺术和深厚底蕴所震撼,让学生通过无限的想象体验北京的魅力。大刀阔斧地删减后,充分发挥一段材料的作用就能完成体验北京城价值的环节。

第三:根据材料的科学性去判断。材料传达的信息是否正确,关系着学生能否得出科学的认识。例如关于颇受关注的中东地区文化遗产,伊拉克战争破坏古文明和炸毁巴米扬大佛,这两个例子都是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典型例子,而且给人的冲击力特别强,但是把这两段材料呈现给学生,很容易引导他们形成这样的认识:伊拉克战争和政权应该绝对被否定。事实上很多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到底该如何判断,还需要时间去不断证明,人们对历史和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我们选择材料不但要考虑突出主题,还要考虑会不会产生其他不一定科学的认识。所以在设计中东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这一环节时,只留下两座巴比伦门的故事,而充分运用这个故事,已经足够让学生体会战乱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同时能理解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两个概念。

删减的过程虽然有些痛苦,许多自己觉得很不错、甚至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材料,最终又不得不放弃,但是删减材料对整个备课过程具有重要的灵魂作用。首先删减材料是合理调配课堂时空的需要,也是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手段运用的需要。其次删减材料的过程更是对所选材料进行再分析、再解读的过程,而正是在对所列材料进行重新解读、删减的过程,才使材料最大限度实现了其在课堂中的价值,教师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教学环节的有机组合和对教学目标任务的深层反思,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价值。

材料选择虽然只是备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从定位、把握、选择到筛选极大地考验着教师对材料的判读和选择能力,而提升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用心去发现材料,用心去精选材料,让材料感动自己,再通过这些材料把感动传达给学生。新课程就是“心”课程,当你用真诚的心去准备和对待这个人与人交流的过程,就可以产生共鸣,让新课程历史教学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与成长的平台。

参考文献:

①唐纳德•汤普森:《理解历史:程序与内容》,载阿拉里克•迪金森等编:《学习历史》,转载于《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序,第1页,三联书店,2005年3月。

③《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聂幼犁教授做客中国历史课程网实录》,《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3期。

第4篇

全球100多个国家,目前大约有900多项世界文化遗产。我计划以10至15年的时间走遍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通过行走以及与遗产地各阶层人士的对话,记录下感悟并与大家分享。

走完一个世界其实是容易的,但是改变一个世界太难了。希望把我所见、所闻、所思、所痛都能如实向世人表达。当然了,我还是一个诗人,我希望表达的这个世界更有诗意,我希望我所触摸到的世界文化遗产都将永远承载着人类的记忆以及未来。

令我十分惊奇与感动的是,在我行走的各国收到了极大的反响。以我在德国的经历为例,当地的许多媒体都以关键版面报道“一个中国人关注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实之前中国人在德国走动的不算少,但大多以经济项目为目的,第一次来一个“只谈文化”的人。

当然,作为商人,在旅程当中我也会关注到许多与产业、企业经营相关的内容。比如说我在西班牙旅程中的经历,就让我想到了国内有关于房地产泡沫的大讨论。西班牙的地产业在1999年到2007年期间,是欧洲最火爆的、给西班牙经济带来收获最大的支柱产业,但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西班牙经济立即陷入衰退。这种情况,值得许多过度依靠房地产发展起来的中国城市引为镜鉴。

在行走的过程当中,我还思考了这几年中国的海外投资行为。在我们许多海外投资的目的地,我看到了在国内难以观察到的景象,比如说我们在南苏丹的石油投资,由于当地一直难以平息的战乱遭遇,项目很难按计划执行,再比如中国企业在阿根廷某地的产业投资,因为抢了当地人的工作机会,遭受到了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而举步维艰。这令我产生了一个困惑:我们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这些投资是否成功呢?只从投资达成的角度来评价的话,以上两个项目缔结都十分顺利,但如果从投资最后获得的利益效果来考量的话,这两个投资实际上算是失败的投资。

我们还需要更多地探讨走出去的方式与代价。像美国、德国对于来自中国的战略投资态度都十分审慎,只愿意将一些即将淘汰的产业与高风险的项目开放给中国投资者,我们不能够再一味不问收获地把钱投在这些项目中。

当然,作为“文化苦旅”,我今年收获最大的部分仍是在文化领域的思考,在与各地文化遗产传承人与保护者的对话当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此前不为人知的新故事,这给我思考中国商业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很多新的角度。

之前我提出希望中国能够提倡儒商文化,儒商在定义上,在我看来要分为两个范畴来看,一种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概念,就是一个家伙有些文化,就是儒雅,能把这个人和挖煤的或我们这些做建筑的“土豪”分割开来。

但真正的儒商应该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基因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在我看来,“儒”的定义还包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可以令自己与企业富足起来,还要自发的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可以当得上“儒商”的称号。

1.怎么看2014年的中国经济?

单就商业地产来讲,我不同意北京这种大城市有商业地产泡沫的说法,现在所谓泡沫主要是出在模式上,大商场、百货零售这类项目的确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开发方向应该是依附于高端服务业的写字楼物业,而不是一味地建造商场。

第5篇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后两个标题内容。本节内容是:体会聚落差异源自环境差异,认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聚落的发展表现,在变化中发现问题――传统聚落在消失,在探讨传统聚落价值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应该以体验领悟、分析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发展,顺应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突破学生学习的畏难心理,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和应用价值,在思想上获得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产生无限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创造力。为其合作学习、多元化学习、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理解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

(2)通过理解体会传统聚落的内涵与价值,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聚落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进一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体会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和思想实践上的智慧高度,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乐于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教学难点】

聚落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法、交流合作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推陈出新,创设情境

展示课件中不同聚落的图片,启发学生分析:分出乡村还是城市,人们从事什么样的劳动生产活动,师生互动得出聚落的本质差异在于劳动生产方式。

转承:劳动生产方式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环境,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手段,所以必须立足于环境。因而,聚落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件演示)

二、水到渠成,新知分布

1.聚落与环境

师:探究事物间的关系必须弄清两个方面:(1)弄清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影响。(2)理解相互适应表现。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教材中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图,还可以联系生活,活跃了思维并勇于探索发现和推断,使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师:聚落是环境的产物。(学生认同后继续)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不仅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还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智慧和改造水平。

展示课件中东南亚热带雨林区的民居,西亚热带沙漠区的民居,学生讨论。

转承:民居建筑适应于环境,更适用于生活,它体现了环境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传统聚落记录人类智慧的发展进程,它是浓缩了的历史,而现代民居则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并在飞速发展中。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回望历史,农耕文明的发展,生态退化出现了;如辉煌的巴比伦古国就是在发展农耕中,生态恶化后过早陨落的;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在发展与变革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权衡利弊,以保证进一步的发展。聚落的发展我们应如何面对呢?(课件演示)

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总结聚落发展表现及出现的变化。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引发学生对消失中的传统聚落的关注,先抑后扬,牵引着学生的心。

生:总结传统聚落的价值。

师:全世界人民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已经把在乡村和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了。

生:根据生活所见回答。

师:总结归纳:(1)立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圈建保护。(3)异地迁建保护。

转承:有些极其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某国某地为保护自身特色和历史的珍宝,而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文化瑰宝了,那就要把它们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了。

生:根据课件中图片回答,了解37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中有6处属于传统聚落类的文化遗产。

三、开阔视野,迁移拓展

师:放眼世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聚落还有很多,这里是?(课件演示)

生: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师:真棒哦!我们了解一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么这里?(课件演示)

生:中国的威尼斯――苏州。

师:我们来谈谈你们对苏州的印象。

生:水乡,园林,人间天堂,苏州工业园区。

师:苏州是我们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城,小桥流水、民居老街、大小园林,真可谓是移步易景啊!

四、晒晒收成,展我风采

师:展示课件中关于苏州的组图。

生:根据课件所展示的图片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与环境的适应,和对苏州发展的建议,让学生把本节所得的思想加以应用,实现内化。

五、归纳总结,收获累累

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强化重点难点。

第6篇

2008年宁波被正式列为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城市之一。由此,宁波成为国家组织的多重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所在地申报城市,宁波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工作也出现了新的局面。

宁波“大运河(宁波段)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 于2008年成立。“积极参与中国大运河申遗”被写入宁波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市上下合力推进申遗工作。目前,我市在完成大运河(宁波段)保护和申遗“资源调查、遗产点遴选与市本级保护规划编制”等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展开以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第二阶段工作。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三大命题始终贯穿其中:

一是浙东运河(宁波段)在中国大运河整体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二是反映浙东运河(宁波段)文化遗产的主要对象和构成体系是哪些?三是如何因地制宜,有效推进本区段运河遗产的保护与申遗工作,使之与高速发展的宁波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取得双赢。

浙东运河(宁波段)在中国大运河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2008年10月下旬,国家文物局领导和相关专家曾明确指出:“隋唐运河已纳入大运河申遗范围,(长安与)洛阳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宁波则(通过浙东运河与江南运河相连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大运河不仅是沟通中国南北的水上通道,而且还是连接世界的大通道”。这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也符合隋唐以来中国大运河历史发展的实际,对宁波来说意义更为重大深远。

…………

除此之外,浙东运河及沿线城乡,也是我国重要的明清浙东学术思想的传播通道。余姚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出生地,绍兴、余姚、宁波是浙东文化与学术思想代表人物的主要活动空间。以姚江(浙东运河东段)为纽带的沿江三县余姚、慈溪、鄞县更是以空前绝后的科举奇观震惊天下,在明代近三百年间,共有921人考中进士,以“科举金三县”的形象灿烂于中国的科举史和文化史,成为一个世代相传的地域传奇。

宁波港与航运漕帮是促进闽粤妈祖信仰向运河沿线及北方(以天津为代表)传播演变的重要地区。

宁波也是江浙两地沿运河城镇地方戏曲的产生和传播地之一。有甬剧、越剧、姚剧、四明南词、宁波走书等戏曲艺术(江浙两地几乎每个沿运河城镇都有一种本地剧种,并有多种戏曲艺术传播,与运河文明息息相关)。宁波还是麻将牌的诞生与传播地。

宁波是大运河南端的出海口与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城市,内河运输与海上运输相互连接,具有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的双重特征,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具有代表性。

第7篇

1、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历代皇帝多以封禅泰山为最高荣誉;

2、景区内已登记的古树名木数量高达11043株,其中既有被秦皇御封的“五大夫松”,也有千年不倒的汉柏、唐槐;

3、保存有不同年代石刻1800多处,既有“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之称,中国摩崖石刻之首的经石峪金刚经石刻,也有凤毛麟角,被鲁迅先生誉为“汉晋碑铭所从出”的秦刻石“李斯碑”;有风行大江南北,专以驱邪避凶为名的泰山石敢当,也有遍布华夏、护佑苍生的碧霞元君祖祠;

4、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卢卡斯教授考察完泰山之后,向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委员们提议将中国的泰山定义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泰山成为世界范围内有史以来第一个“双遗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当下,经济全球化正在将全球融为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各国所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会因地域、贫富、种族的差别而将它割裂,保护历史财富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承载着这些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依附于其上的人类文明也必然会消失。中国,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

积极参与者,因环境问题、保护意识、非法偷盗、城市化建设等原因正进入一些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高危险期”。同时,中国也正在吸取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构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播保护意识,用实际举措与行动投入到全球如火如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去。

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从“闭关锁国”进入到“开放包容”的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10月,宁夏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村民王生军站在自家地里的一座被发现的古墓旁,望着面前因盗墓被破坏了的耕地发愁。自从考古队一走,每天都有人在墓坑附近出没、溜达,考古队还未挖掘的几座古墓已被迅速抢盗一空。“我不知道这里还有没有‘宝贝’?但如果这50亩田地反复被人挖掘,不能适时保墒,来年恐怕连小麦都没法种了。”王生军无奈地说。

与世界其他历史悠久而文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样,中国也在承受着本国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与流失的“不可承受之重”。据著名文物专家陆建松教授介绍,中国目前估计有30万处以上的历史文化遗迹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曾透露了一组数字:2004年,全国共立案文物犯罪案件971起,其中盗窃文物案件481起,倒卖文物案件131起,走私文物案件11起,盗掘古墓葬案件348起。而在法国的文物商店,一位出访的陕西文物专家却看到了四五百件陈列着的中国青铜器和石雕。

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主要缔约国之一,环境问题、保护意识、非法偷盗、城市化建设等原因使中国进入了一些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高危险期”。同时,中国也正在吸取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构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播保护意识,用实际举措与行动投入到全球如火如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去。

遗产保护工作:“矮人一截”

在记者调查采访的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都道出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欧洲国家相比,都感觉“矮了一截”。

其实,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领域,中国并不落后,中国历来就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文物收集、整理、研究的体系――金石学。早在宋代,中国就有了文物研究著作《金石录》与《隶释》等著录专著。但到了近代,尤其是以来,因为国家的战乱贫困,大量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流失,甚至出现了整个的文物遗产被盗取的悲剧(如敦煌的典籍)。20世纪后,在“全盘西化”、“破旧立新”等激进思想的影响下,处于意识形态弱势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又被视为“现代化与革命化”的障碍,处境悲哀。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又使许多历史遗产濒临灭绝,而经济利益促动下的功利行为更使“华夏瑰宝”面临重重危机。

在北京,因产权不明导致一些文物古建被长期占用,年久失修。在四川,贫困使农民铤而走险,重庆大足石刻的佛头遭到砍盗。在云南,世界遗产“三江并流”因旅游过度开发、保护不力,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摘帽”。在上海,由于经费与场地问题,上海历史博物馆与近3万件文物竟然无处容身。在江苏,运河河网与沿河古镇因工业化、城镇化而消逝。在全国各地的文物景点,“某某到此一游”的题文总是无处不在。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保障、扶植资金的不足;保护意识、保护知识的缺乏;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扩张;功利心态与市场意识的膨胀都成为了中国“矮人一截”的原因。

遗产保护意识:根在民间

较之欧美国家,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论是意识、理念还是措施、行动都存在一定差距。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我国创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面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不再“地大物博”的悲哀,在压力与挑战下,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加速调整期”。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与全民、与政府、与经济建设、与旅游利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成为了“脱困”的出路。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认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第一,要尽快立法,做到有法可依。第二,要改革管理体制。遗产管理权应由国家统一管理,直接管辖国家级和世界级遗产。第三,对于违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应坚决整治,以恢复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四,国家要加大遗产保护上的资金投入。最后,要培训遗产科技人才,加强遗产科普教育。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最近再次呼吁:提升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行保护工作的“人民总动员”才是开展工作的出路。

从理论举措到计划实施,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保护环境开始改善。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把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建立起一个从单体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到历史性城市的全方位文物保护架构。2006年起,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同年,国家财政部特别设立了2.5亿元的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对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实施全面保护,并在国家文物局新增两个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专业司。

一批民间群体自发保护文物事件也出现了。在陕西宝鸡,王宁贤等5位农民意外发现了一处窖藏,主动参与现场保护,使距今2800多年的27件青铜器得到了及时的保护,顺利出土。在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洪水冲毁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上百名侗族村民自发地跃入洪水中,抢救回了风雨桥73%以上的构件,使风雨桥得以重建。

遗产保护目标:融入全球

2007年12月9日,在上海同济大学,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遗产司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签署了合作协议。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国――中国与法国,在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领域达成了合作共识。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遗产司米歇尔・克莱蒙司长认为:“法国愿意同亚太地区的政府与民间共同来开展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中方认为,法国古运河保护工作的经验可借鉴用于中国京杭大运河沿岸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近年来,类似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例子并不少。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从“闭关锁国”进入到“开放包容”的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努力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文物机构与国外保护机构建立了紧密、长期的合作。在西安秦始皇陵,中国通过德国文物专家的帮助,用先进技术还原了兵马俑的彩绘,使失传的中国古代工艺得以再现。一些国际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也纷纷在华设立分支机构。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西安设立了“西安保护中心”,而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江苏苏州分别设立了针对自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专门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搜集、专业培训与研究咨询工作。同时,中国也承担起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责任,积极参加了肯尼亚联合考古、柬埔寨修缮吴哥窟等国际联合行动,并与意大利等国签订了文化遗产保护协议。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曾表示:文化遗产领域多种形式的合作,使中国获得了国外的经验,也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中国这几年和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组织,各个方面的、政府间的、非政府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合作成果为我们所用,在合作中把我们的传统技术传给了他们。

遗产保护未来:留住“本根”

在江苏苏州,古城、小桥、窄巷、流水,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格局被基本保留了下来,而在它的不远处,一座全新的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新城开发为老城保护让路的措施,使留存千年的吴文化遗迹,避免了被现代化湮没的悲剧。虽然如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苏州老城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历史文化遗产上的伤疤,它的城墙被永久性地毁坏了。可见,任何一个没有保留历史痕迹的繁华都市都是“失忆”的。

同样,一个没有文化本根的国家也是“失忆”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终极属性是文化与知识资源,是过往历史与先人传递给今人的直接承载之物,其最重要的价值是社会教育、历史借鉴与研究鉴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国民欣赏自然与精神活动的介质,作为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崇高的“瑰宝之物”严加保护,供国民世代享用。在德国,人们将1961年修筑、1989年拆毁的,曾是两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界线的柏林墙墙根磨光,嵌在大街中,铸上“BERLINER MAUER l961・1989”字样的铜牌。以警示国人不要忘记国家分裂的历史。

第9篇

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

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茂陵于建元二年至后元二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1961年3月4日,茂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08月,包括茂陵在内的29座汉唐帝陵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关键词: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旅游资源道教

1引言

旅游资源是—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往往还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旅游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2.2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

重要场所。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2.3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

2.4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

4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

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新晨

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

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中华文化;文化复兴;传播

一、高度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势及对中华文化复兴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具备诸多有利因素。首先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如浓郁厚重的文化传统、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独特的人文景观、物华天宝的自然环境等;二是已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2000年我国已步入小康社会,当今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根据需求结构变动的经济发展规律,随着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消费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教育、旅游、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三是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相对较少,而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是符合国情、扬长避短的一种战略选择。

文化产业对中华文化复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可增强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延续发展从未中断的文化体系。在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背景下,通过文化的内聚力提高民族的凝聚力需要坚实的载体。文化产业是“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新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使中华文化以更多形式和途径融入国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它可成为凝聚人心,提升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能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其次,可加快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时代需要。文化通常通过产品对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中华文化产品能适应发展的需求。文化产业能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强文化意识的普世性和开放性,并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精华,提高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增强其自我更新和改良能力。再次,可推动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崛起。众所周知,由于国际体系惯性及语言、社会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崛起,在世界范围内面临诸多不利,存在着有形与无形的束缚,西方强势文化的霸权行径更使中华文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文化产业可激发中华文化历史性、资源性的优势,并可通过产业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助推文化复兴,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此外,中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能有效抵御强权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在世界上树立一面中华大旗,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极为有益。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不断帮助极少数发达国家达到许多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在当今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下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尤其是文化层面的利益,并将文化作为中国迈向世界中心的桥梁,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从国内来看,目前,在我国城乡,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相对于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言,已经形成“战略性短缺”, 这既关系到建设良好城市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等环境,也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

二、使文化产业成为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利润的增长点已形成共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它也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世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许多国家也都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但在全球化的世界市场上,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也只有少数文化能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从当今世界文化格局可以看出,拥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的国家,都在充分利用其文化传播的优势影响世界,并使自身文化呈现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奠定了基础。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经济发展健康快速,而文化传播亟待加强。中华文化要成为强势文化,必须借势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合力。

西方文化产业的兴起早于我国,西方文化产业对其文化传播也有着巨大贡献,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其本国文化扩张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文化产业研究和成果转化日益增多。但现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国际文化贸易逆差大,缺乏自主品牌与民族品牌,文化影响力与文化产业的产值极不相称。我们要研究解决好如何在文化产业中倡导、融入中华文化,并借此提升文化产品民族品牌、增加国际竞争力。如何在文化产业中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改造其劣根性,使文化产业健康的发展,造福当代,影响后世。

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资源分布情况看,产业链不完整,尚未形成充分细化的纵向分工,难以确保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的规模效应。迫切需要有序地丰富和完善其文化产业链。如,文化风尚的形成往往有这样的市场操作方式:先在技术平台上培养和形成特定的文化消费偏好,然后才催生大规模的内容产品市场。我国一些文化娱乐企业可以走先构筑最新技术平台,再强化内容创新的发展路径。文化企业根据文化产业自身的价值规律,在技术领先情况下,确立盈利模式,把吸收创造的资本反哺到内容创意和内容生产领域,使企业的持续发展促进文化的持续发展。

要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与中国文化产业的互动。从时间纬度上看,互动的变化对文化影响力的增长有着良好的边际效应;从地区纬度上看,使不同地区间、国际间互动的差异对文化产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保有良好的边际效应。可以说,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的互动是能够循序渐进、持续增长的市场化的力量,在延续文化企业的生命周期的同时,也丰富、创新了文化传播的内容。文化产业可成为推进中华文化强势传播的主力军。我们要借助产业之路,延伸文化之路。要科学分析环境,利用文化产业化解所谓“崛起困境”,通过文化“软实力”实现和平崛起,使中华文化持续发展。

三、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助推文化资源的保护

全球化时代,失去文化的主导性,就只能处于文化弱势,进而影响和制约本国文化经济发展。中华文化资源中有着中国人永远需要的文化根源和民族身份认同,中国人也永远需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文化产业领域,每个国家应选择自身强项来发展。文化资源丰富即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提高文化资源的主导性意识可增强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提高保护力度。我们尊重文化的共生性,多样化,并且中华文化本身也是数千年来多种文化聚合而成。虽然文化有共生性特点,但缺少主导性,势必造成文化板块中资源的缺失,并丧失国际舞台上共生资源甚至固有资源的话语权。中国文化资源丰富,由于过去一段时期主导性意识不足,现代保护手段落后,存在着被一些国家“掠夺”、“歪曲利用”的严重现象。我国政府自1990年以来,连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2003年,我国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此同时,制定了《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在新的形势下,政府也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制定,最大限度争取我国的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同时,政府对文化产业因势利导,强化内功,使文化产业的各个子类在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做足文章。这些,无疑都为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是,浩大纷繁的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借助产业运作的力量,运用现代产业手段和市场化操作,利用市场这个巨大的空间。

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在市场条件中寻找和建立资源保护和市场状大的方式。我国许多地方在对待文化资源方面盈利性强,保护性、建设性不足。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因而要将抢救与保护放在首位。如,各地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或展示中心;分级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要抓住历史机遇,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化遗产作为载体,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要求,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将文化遗产当做珍稀物品加以保留的同时,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将其转化为服务于人类现代和未来生活的文化财富。其中,文化产业起到了一个引擎作用。在现阶段的中国文化产业资源体系中:文化遗产的国有比率过高。应通过文化产业来主动地发挥文化资源的多方面综合作用,使文化资源多渠道地进一步融入经济发展、融入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互动、互补的机制,使文化产业反哺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将能够纳入产业范畴进行保护和抢救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与服务,科学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传播,将具有含金量并能盘活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做大做强,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如,将一些濒危的民间传统艺术品和艺术表演形式,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抢救、整理,通过文化产业的广泛传播而推向市场;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富有历史内涵的文化生态区以及民间礼仪和习俗,通过市场服务的形式进行挖掘、抢救和整理。这些运用产业手段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的合理、科学的开发,将会为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与补充。

四、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空间

第12篇

岁月唯独难以改变的是热爱文化的心、传承文明、让万物欣荣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2006年6月10日上午,世界文化遗产地――青城山举行群众登山活动暨万人签名活动。青城山风景区管理局职工李春艳发出倡议:“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实事做起,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增强社会责任感,传承文明,坚决爱护文物,抵制与文化遗产保护不相符的行为。”其倡议当即引起强烈反响,1万余名登山爱好者、大中专学校学生纷纷在宣言条幅上签名。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中国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央视导演阎东由衷的感叹:“遗产,不仅是家庭留给我们的物质,也是自然进化赋予我们的精神,是自然界的神奇造化和历史长河中绚丽多彩的生活飘过的痕迹。今天,当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重新检视大自然和先民留下的一切,不能不让我们感慨万千,我们为曾经拥有的一切辉煌感到欣慰,同时也为传承未来的重任在肩而惴惴不安。”

珍视遗产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遗产日始于二十年前现代化的欧洲国家,最早确立文化遗产日的是法国,在这一天法国有一万多个名胜古迹和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全社会想尽办法通过对遗产的亲近,来重温历史、感受先人,体验其中本民族的精神个性和文化之美,从中获得无上的光荣和自豪。

今年6月10日的这个“文化遗产日”,是我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从此,我们这个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华夏民族,要一年一度地纪念祖先留下的文明遗产了。

有“文明守望者”雅号的冯骥才说,“我们民间创造的这些东西,它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一种特性,我们的理想,还有我们的审美。通过非常民间的方式,这样一代一代的文化进行非常优美的传承。这种传承对于中国人尤其重要。这个传承有两个精神,一个是历史精神,一个是文化精神。中国人应该对自己文化的创造、文化的积累有一种自豪感和光荣感。”

遗产日是一个人为的主题日,需要全社会的呵护培育。每一个公民都是这一天的主人,都有责任为这一天尽力,也有福分享这一天独有的精神和文化的快乐,把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绵绵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