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发展战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社会转型;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战略;战略调整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社会
(一)社会转型的具体内涵
“转型”本是一个生物学范畴,以后逐渐的被移植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借喻社会的变迁,即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往往蕴涵着社会生活中、及人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一般而言,社会转型包括三方面含义:其一,社会体制在较短的时间内急剧转变;其二,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其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5]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社会转型则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发生的急剧变化。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就单从经济体制的变革而言,我国分别经历了以、国有改革以及建立企业制度、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代表的三个阶段。与此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整个中国社会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经历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对于城市地域而言,这种变革集中表现为社会体制转轨、政治体制改革、社会阶层分化重构、社会发展阶段转变以及城乡文化变迁五个方面。
(二)社会转型的阶段性界定
本文认为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性过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内涵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转变过程,我国的社会转型大致可以划分为转型初期、中期及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按以下几个指标测度进行界定。(1)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测度;(2)从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测度;(3)从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测度;(4)从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的测度。其中,第一种界定指标是社会体制转变的主要测度,第二种是社会结构转变的主要测度,第三、四种是社会发展转型的主要测度。这四大测度不仅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性划分指标测度,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效果评价测度。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在这一时期社会具有以下特点,(1)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正处于市场规范和调整阶段;(2)城市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发展战略急需调整充实;(3)我国正在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与升级阶段;(4)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由此可以看出,磨合与调整是社会转型中期的关键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次审视我们的城市发展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城市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成为消费的主要载体和流通中枢,从长期为其它产业“配套”的位置上升为经济发展的“主角”,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城市化水平已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目前的37%。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市覆盖的面积达408.9万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了2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重由1990年的20%增加到42.6%。2001年市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达37.7%,比1990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城市已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
关键词:连云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07901
连云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端,南连长三角经济圈,北接山东半岛城市群,东与日韩隔海相望,西依大陆桥经济带,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东部重点海港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长三角地区重要成员城市。在连云港阔步迈向沿海开发新时代的关键时刻,备受关注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于6月10日经国务院第六十八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这标志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具备了良好的开发建设优势。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政策聚焦优势,为连云港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连云港确立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明确提出按照特大城市的标准把连云港建设成为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国际性海港城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弥足珍贵的港口岸线优势,为建设“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提供了坚实支撑。拥有海岸线205公里,其中包括44公里深水基岩岸线,不仅可以建上百个万吨级以上码头,而且可以建多个10万-30万吨级码头。连云港是全国主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和中西部最便捷出海港,去年吞吐量、集装箱运量分别达到1亿吨、300万标箱。到“十一五”末,港口吞吐量、集装箱运量分别达到1.2亿吨、400万标箱,逐步成为长三角和渤海湾之间区域性国际枢纽大港、集装箱干线大港和带动区域发展的组合大港。
近海临港大面积的产业用地优势和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特色产业优势,为发展大型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产业基础、提供了广阔空间。沿着深水岸线,有可供开发的面积1500平方公里,有属于国有工业用地性质的低产盐田300平方公里,且全部处于港口群的近边腹地,非常适宜布局大型临港工业。
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对外开放优势,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有力依托。1984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已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12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被江苏省确定为三大国际商务中心之一。
海陆空河兼备的集成交通优势,为快速汇聚生产要素提供了便捷通道。海运开通了50条远近洋航线,可到达世界各主要港口。公路是规划建设的全国45个主枢纽之一,铁路可直达全国各大中城市,沿海高速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拉近连云港与上海的时空距离。民航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等10多条航线,并着手开辟至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外、海外航线。
山海风光优美的生态旅游优势,为建设一流的海滨城市、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了良好条件。连云港是东部沿海少有的有山有海、山海兼备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也是距离上海最近的具有海滨风貌的城市,是中国人居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城市建设的规划思路为以海滨新城为核心,以新海城区、东部城区、赣榆城区为三极的“一心三极”空间结构,营造出一流的人居、创业、旅游环境。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吹响了连云港临港产业总冲锋的号角。作为江苏沿海开发主角的连云港,超前谋划、反应敏捷、积极策应,6月12日,连云港市经贸代表团就随省政府在日本东京召开沿海开发合作说明会;6月17日,又在韩国首尔举行沿海开发座谈会;6月19日,在香港举行各界客商联谊会;市政府及时召开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并紧锣密鼓地筹备7月1日在上海举办连云港沿海开发合作说明会及产业、港口、旅游、房地产、新闻专访等若干专项推介会,迅速拉开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序幕。
规划将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实质性地提上国家战略层面,对在连云港实施一大批重大事宜一一提出具体政策意见,这将给连云港市带来更为直接的政策导向上的重视、项目布点上的倾斜、舆论环境上的支持,连云港真正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连云港应该以更加到位的认识、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快捷的效率,抢抓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各项政策事项的争取落实,前期准备越充分,政策落下来的希望就
越大。连云港市应紧锣密鼓地分解落实政策的对接任务,
扎实做好政策事项的跟踪对接,确保力度跟上、争取及时、对接有效,最大限度地放大政策资源效应。
第一,搞好规划对接。主要是加强全市各类发展规划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对接,包括连云港总体规划以及以港口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海域滩涂开发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环保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都要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相衔接,都要按照最新的要求抓紧编制、调整和完善。
第二,搞好政策对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内含的政策很丰富,但这些政策早落下来还是晚落下来、落在连云港还是落在别的地方,关键在于汇报争取,在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此同时,《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不同于实施意见,其明确的许多原则性政策,需要通过积极争取,将其延伸拓展转化为具体政策。在这个十分重要的关节点上,连云港一定要见势早、动作快,切实加强与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争取对接,以自己细致到位的工作,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
第三,搞好工作对接。一方面,要搞好与盐城、南通之间的工作对接,强化相互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协作,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保持江苏沿海开发的“一盘棋”。另一方面,要搞好市内各部门、各县区之间的工作对接,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围绕一个目标、形成强大合力,保持全市沿海开发的“一盘棋”。
关键字:生态;技术;要点;规划
当前,生态化进程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它需要生态学、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等理论相结合,同时又要协调经济发展。生态规划需协调自然、人、城市三者关系,从而形成互利共生的完整体系。要在规划方案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元素,抓住其规划设计要点则变得尤为重要。
1 概念浅析
1.1 生态的概念
生态指的是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1.2 生态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是在城市、环境、生态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城市的自身条件,协调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布置生态的建设体系,生态规划就是要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济、环境、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
2 生态城市规划要点及案例分析
就宏观空间尺度而言,城市生态规划需要考虑山体、河流水系、植物、动物及栖息地、土地、生态多样性以及廊道等几方面要素。本章结合《汕头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2-2030》来探讨生态规划设计要点。
2.1 山水规划――汕头滨海山水都市格局
自然山体是地质长期演化的结果,河流水系是地质和生态长期演化的结果,二者都是是区域“山川胜形”的基本自然资源,是维系区域“生态流”顺畅的基础资源。
(1)汕头湾和C石山构成最重要的山水城市意象的场所,集中打造海湾滨水空间。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打造市域空间发展模式。依托C石山,将滨海河流作为背景,内湾作为焦点,汕头湾作为城市首要的滨水开放空间,提出不同类型水岸岸线形式及布局模式(图1)。并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区域性供水通道,加强水资源保护;规划区域排水通道,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危险物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2)根据汕头市域山水格局的感知特征,设计三条主要的交通动线。滨海大道沿汕头海岸线,作为感知汕头城市魅力和山水格局的主要交通廊道。生态绿道位于汕头市域北侧的自然山体中,具有旅游和人文的特色。
(3)制定浸水假设划定特别警戒区、警戒区,作为相应沿海沿江地区用地格局的安排标准。充分利用道路的防护避难功能,形成防潮堤、绿地缓冲带、生产区、干线公路四层防护体系,对于处于危险区域的住宅、工厂、公共设施等进行搬迁或加固。(图 2) 分析以上规划得出,宏观山水生态规划要点在于保护区域内的山体水体基本结构,维持自然山水格局,设立生态敏感区,并依托山水地势建立交通走廊,另外还需建设水岸线退让,以维护区域内的生态安全。
2.2 植物绿地生态规划要点
植物与绿地是区域实现生态平衡的基础生物资源,是对区域实现“生态调节”的主要物质载体。其具有地域性特征,并且节点绿地多为标志性的地域性景观。另外,连片的绿地多为“生态敏感区”,需特别保护。
(1)该方案将汕头C石山打造为城市中央公园,维持C石山绿地的适宜规模,使之形成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斑块,城市中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之所在。谋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该方案还注重小公园关键节点更新、牛田洋湿地绿道建设、珠港新城水岸生活化转型等方面。并在汕樟路和金新路形成林荫环路,组织中心城区不同组团的绿地系统,建设多层绿地空间结构。(图3)
分析以上规划得出,植物、绿地生态规划要点在于维持绿地规模、类型以及合理的空间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绿地量,营造圈层加网络并以乔木为主体的绿地结构体系,以维护和提高区域内绿地的生物多样性。
2.3 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与生态廊道以及生物多样性规划要点
野生动物是自然界的组成成分,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伴侣,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标志现象,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之一。
廊道是“生态流”的通道,是自然生态过程的关键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及生态“斑块”稳定性的物质载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基本保障,是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保障之一。
(1)该方案依托汕潮揭自然生态资源和绿色开敞空间,构建“三面环山、一面拥海”的区域生态格局,设立多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持区域复杂生态系统结构,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2)该方案还依据当地山脉、河流水系、主导风向、主要“生态斑块”的空间布局以及野生动物迁徙路径规划出多条区域生态廊道,以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分析以上规划得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与生态廊道以及生物多样性规划要点在于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依据区域山脉、水系、主导风向以及主要生态“斑块”的空间布局特点设立多条生态廊道,并空出动物迁徙廊道;并建立自然保护体系,以提高生态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2.4 土地生态规划要点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的基本资源。因此,保护和维持规划区域“生态用地”的适宜规模、土地类型的合理结以及提高单位面积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构尤为重要。
该方案已设立多个自然保护区类,以维持“生态用地”的一定规模。就城市中心区而言,提出延续汕头城市生活的基本尺度――以支路网划分的基本街区。(2)地块划分原则为“初划规整,尺度宜小,均质平等”,形成汕头城市建设的基本项目单元。(3)提出建筑密度的基本控制要求。合理提高单位面积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强度,并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总量,防止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如图4)
3 结语
生态城市规划是一系列综合的设计过程。它需要更行业从业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与广大市民的协同努力来实现。规划工作者应遵循景观生态设计原理,提倡生态规划,使生态理念体现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各生态要素的效益,这不仅是从业者要遵守的原则和准则,也是从业者要肩负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丁雷,赵昆.浅谈生态城市规划[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9
【关键词】概念性规划;城市主题文化;规划
尽管概念性规划是一种新引进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体系,
但在近年来的城市实践中,它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概念性规划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城市特色危机问题
呢?就是没有把概念性规划上升到主题规划,概念性
规划应有之意就应该是主题规划,可是因为我们的概
念性规划没有主题,所以我们的概念性规划还是一个
泛泛的城市规划,只是在僵硬的城市总体规划上多了
点空间发展内容而已。自2001年中国引进概念性规
划后,我们每个城市基本上都搞了概念性规划。而名
为概念性规划,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结果
每个城市都搞了概念性规划,但城市的特色并没有规
划出来,城市特色没有规划出来,城市特色危机就自
然出来了,岂不知概念性规划还缺少一个主题,没有
一个主题贯穿于概念性规划之中,概念性规划就是城市
发展战略报告的一个翻版报告而已。概念性规划如何
突破,那么就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新的规划理念,
那就是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主题文化发展
战略规划是建立在概念性规划之上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
全新规划体系。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弥补了
概念性规划几个方面的不足和缺失。
一、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缩小
了城市总体规划和概念性规划两极
分化的问题
概念性规划是一种超空间、超时空、超地域不受
约束的一种规划,它是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僵硬体系而
应对的一种规划,而目前这种概念性规划和城市总体
规划造成了一种两个极端的问题。一个是城市总体规
划体系僵死过硬,一个是概念性规划“天马行空、异
想天开”。而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不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规划,而是在城市
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供一个有主题依据的,有主题
空间布局,有主题前瞻性战略思想的一种空间发展战
略规划体系,它赋予了城市总体规划新的主题空间内
容,新的主题空间时空,新的主题空间地域,新的主
题空间发展目标。也就是说,把城市总体规划僵死和
概念规划泛泛的内容,通过一种城市主题文化融入到
城市发展战略之中,既打破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僵硬状
态,又调节了概念性规划的泛泛不足,使城市总体规
划更具特色性和主题性,使概念性规划更具超前性和
前瞻性。
二、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着重
强调城市主题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造成城市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
单一问题的结症,就是我们在概念性规划中没有把主
题定位在首位,而是把城市主题定位在了次位的位置
上,这样的概念性规划,城市怎能不产生特色危机?
我们现在概念性规划的四个核心是: (1)、以人为
本;(2)、可持续发展;(3)、和谐共处;(4)、城市
的可达性。而唯独没有城市主题定位,这样的城市规
划城市怎能不产生特色危机问题呢?
在从概念性规划的目标看:(1)、创建完美的社
区;(2)、建设一个公园及室外休闲系统;(3)、为
居民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 (4)、改善居民就业状
态;(5)、绿色空间的界定与保护;(6)、环境保护
与改良;(7)、城市废弃物的无害循环处理;(8)、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塑造城市特色;(9)、都市
中心区的发展趋势与发展管理;(10)、都市区高新技
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11)、都市区内交通与区
级交通。
从以上目标内容看,把塑造城市特色放在了第八
位上。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主题规
划,如果文化主题都没有界定出来,另十项内容就显
得空泛和缺少主题统领能力,这样的概念性规划正是
造成城市特色危机的根源所在。
而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强调的是主题的标
志性和统领性,主题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纲,纲举
才能目张,没有主题,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就等于没有
纲,没有纲就不能做到纲举目张,所以城市主题文化
发展战略规划强调的是城市发展主题,而城市主题文
化就是城市发展的纲。
三、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的出现将使概念性规划成为历史
英国把概念性规划叫做(结构规划),波兰把概
念性规划叫做(城市与区域规划),香港把概念性规
划叫做(发展策略),美国、新加坡叫做(概念性规
划)。可见概念性规划的内容繁杂和相互不统一,有
这么多概念性规划模式,我们的城市究竟采用哪一
种,这首先就带来了概念性规划的混乱性,因为这种
概念性规划的混乱性,甲城市用英国的,乙城市用美
国的,丙城市用波兰的,丁城市用香港的。这种鱼目
混杂的城市概念性规划,怎能不让城市概念性规划乱
成一团。这说明概念性规划还不是一个严谨的学科,
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由于理论的不成
熟,也导致了城市概念性规划设计理论的不成熟。如
何把这些不规范的概念性规划,提升到一种科学规范
的规划理念,那就需要创新,那就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突破,没有创新和突破,这种不规范的概念性规划,
就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无法克服的弊端和问题。城市特
色危机越演越烈,就是概念性规划自身体系不科学性
所造成的。而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性规划,是在各种
概念性规划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一种全新主题规划概念,
它的出现将使概念性规划成为历史,城市主题文化发展
战略规划,是当今世界最前沿和最创新的科学规划体系。
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
划,区域规划,详情规划的静态规划基础上,和城市
发展战略编制性规划的动态规划基础上,既有静态规
划的各种功能内容,又有动态发展规划理念,把城市
总体规划静态内容赋予动态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以
一种城市主题文化发展为指向的一种全新规划理念。
它强调的是一种静态和动态的统一,静态和动态的和
谐,静态和动态的完美,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
战略编制性规划二者之间找到了一条契机和结合点。
另外,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是一种集大成的
发展战略规划,它把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详情
规划,城市发展编制性规划,城市旅游规划,城市文
化产业规划,城市雕塑规划,城市色彩规划,城市形
象规划,城市品牌规划,融合成一个大规划内容的发
展战略规划。它是以俯瞰全局的视角进行城市
空间布局,从而为城市提供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方略,
提供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指向,提供城市主题文
化发展战略实施步骤,提供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行动纲领,提供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运作模式,
提供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品牌,从而把城市提升到
一种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中国城市化――机遇与挑战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4
[2]刘君德,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
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经济;城市发展;互动
一、 会展与会展经济
(一)会展的定义
国内外对于会展的概念定义众说纷纭,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国外的一种看法,即会展是会议、奖励旅游、集会以及展览的统称。国内有很多学者照搬这种典型的定义。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国内学者认为,会展在外延上包括会议、展览以及大型节事活动。这种表述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简洁方便,为我国很多学者接受,也是广义上的会展概念。狭义上的会展概念则只包括会议、展览会。笔者综合国内外的观点,认为会展活动应当是一种交流活动,其特点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举行的,并且所围绕的主题是特定的。总而言之,从狭义角度来说,会展包括展览会和会议,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会展除了包含狭义的会展内容之外,还包括其他大型活动。
(二)会展经济的定义
会展经济有四个特性。第一,会展经济具有依托性,其依托的主体是会展业,会展业的主要内容则是举办各类会议、商品展示和展览等活动。第二,会展经济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经济活动以及会展活动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才得以形成。第三,会展经济的目的是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运输业、电信业以及广告业等等。第四,会展经济的特征鲜明,表现为消费数额大、计划性较强等。综合会展经济以上四种特征,笔者认为会展经济指的是,以会展业为发展凭借,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从而使得城市地区一些相关产业获得发展,从而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现今社会较为特殊并且重要的一种经济形态。
二、城市发展会展经济的客观条件
会展业是否能够良好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其中最能够影响会展业发展的是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产业基础。在发展会展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积极考虑城市的一些具体情况,通过对城市自身的了解,做到扬长避短,使城市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客观条件。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比较适合会展经济的发展呢?笔者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认为一个较为适合会展经济发展的城市,应当具有以下四种特性。第一,气候条件较好,资源环境较为优异独特。我们观察那些会展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其中的一些要么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独特,要么气候非常舒适,适合人居住,要么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比如,我国的一些著名旅游城市,北京、上海以及香港等,这些城市的会展经济之所以如此发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城市具有这些优点。第二,交通网络方便快捷。会展经济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活动,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其主要交流对象是商品、资金以及技术,这些经济实体的运输与经营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物流的运送与传输。因此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的城市,举办会展会更为方便。第三,会展城市有自己的优势企业,市场运行规范。会展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城市产业的发展水平,而市场规模同时也决定了会展经济的发展规模。如果一个城市拥有很多知名品牌的话,其声誉将会大大提高,从而使更多的企业和客商闻名而来。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第四,展览场馆设施齐全。举办会展活动是为了企业或者商家之间更好的进行产品交流、业务交流。好的展览场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客商前来。第五,拥有全国服务意识,具备齐全的服务功能。会展虽然具有区域性,但是其接待的是全国甚至全球的企业与客商。因此,一个会展不仅要有服务于区域的能力,更要有服务于全国甚至国际的能力。比如会展经济在上海、北京以及广州等城市发展的就比较好,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具备服务于全国甚至国际的能力,不管是区位条件、文化氛围还是社会环境都是国际化的水平。因此,完全能够承担举办国家级博览会的重任。
三、会展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一)为城市带来直接经济利益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会展业的利润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之间。这一丰厚利润回报,是会展经济能够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发展的现今,会展经济跻身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众多增长点之一,其经济特征表现为,成本低、收入高以及赢利丰厚。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每年都会举行大型会议或者博览会,很多展商以及客商,都从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因此,会展经济能够为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这也是近些年来会展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会展经济除了能够为城市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之外,还能够带来周边产业的发展。是新型的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具有辐射性的,会展经济发展了,交通、旅游、餐饮以及广告等行业也将会从中获得商机,获得丰厚的商业利润。除了对现行的周边产业产生影响之外,会展经济还能够培育出一批新兴产业群。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因会展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产业带动系数高达10,而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因其发展而产生的产业带动系数,也达到了9。这一数据表明的是,举办一次展览活动,获得的经济收益是1,其他相关产业的收入则是9。可以看出,会展经济在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由此受益的企业有很多,如旅游、物流、餐饮以及住宿等等。会展经济就像是一个“动力引擎”,使得区域产业不断聚集,不断发展,使得各产业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较高的产业关联系数,使得城市各种资源更好的被利用起来,从而成为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
(三)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能够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是将城市向外推广的重要手段。好的城市形象如同城市的品牌,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无形资源,吸引更多的国内以及国外的企业或者客商前来投资。而会展业则是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为整个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增加城市社会就业
如同上文所介绍,会展经济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繁荣发展,行业相关性较强。从会展业自身来说,要举办会展活动,需要一系列的工作人员,如策划人员、设计人员、建造人员以及服务人员,会展业自身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就业。此外,其他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必然需要更多的从业人员,因此会展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说,间接的增加了城市社会就业。
四、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互动策略研究
(一)将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战略密切结合
会展经济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一个作用便是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将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战略密切结合起来。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依赖于一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区域交通条件以及文化经济现状。城市发展会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特定城市的地理环境、区域交通条件以及文化经济现状,这也就是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比如大连本着打造服装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国际服装节,便是将会展经济同城市发展战略良好结合的重要例证。
(二)政府从宏观战略角度管理会展经济
我国很多城市认识到发展会展经济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于是很多城市政府开始致力于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城市政府的管理与推动手段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会展经济在一些城市的不景气。会展经济最能考验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因为会展经济不可能脱离政府而自行发展,相对于其他经济形态来说,更加依赖于政府的管理。但是政府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够过度干涉,采用不正确的推动方式与手段。比如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会展经济,而投入大量的资金,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直接策划一系列的会展活动。但是这类会展活动往往成效不大,从会展活动的举办机构上看,其机构主要是政府临时组建的事业单位,策划活动的能力不强,直接导致的后果浪费政府资金,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政府应当从宏观战略角度管理会展经济,退出主导会展经济的舞台,调整自己的角色,努力成为积极引导会展经济发展的政府。
(三)使会展经济完善城市结构功能
会展经济的特色在于,其会跟随城市规模与职能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会展经济都是聚集在较为发达的城市,但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同样也有会展经济。这些城市的会展经济则各具特色,并且可塑性非常强,当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职能发生变化时,会展经济也会发生变化。即会展经济促进城市结构完善,而城市结构完善后,又促使会展经济自身发生改变。二者是呈螺旋状上升的形态。因此,要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使其在完善城市结构这一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使会展经济与城市对外开放相结合
根据实践经验,会展经济在一些国际化的大都市举办效果更佳,而会展业也的确在朝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城市对外开放的步伐,使会展经济同城市对外开放之间相互结合。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会展经济发展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看好,很多展览中心都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这对中国各大城市来说不只是挑战,更是机遇,因此加快城市对外开放的进度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邹树梁,王铁骊. 会展、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演进分析[J]. 湖南社会科学. 2011(04).
[2] 罗薇.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J]. 大经贸. 2008(02).
【关键词】科学 城乡规划 决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课题研究的实践
近年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以下简称“规划局”)始终坚持以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的视角探索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编制完成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个层次的50余项课题研究成果。
(一)围绕城市发展战略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贯彻国家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哈尔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城市发展战略,以建设现代化国家化大都市为目标,探索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走向国际化的北方现代大都市――城市设计行动规划》、《哈尔滨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暨自由贸易区规划研究》、《哈尔滨中俄自由贸易区规划研究》、《哈尔滨空港新区(自由贸易区)规划》、《哈尔滨空港新城概念规划》等系列研究成果。
(二)围绕城市空间拓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化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等要求,探寻城市因快速发展带来的空间和土地需求规模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中心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城区及城市周边军事用地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周边用地整合等规划手段进行城市空间的拓展和改造,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规划课题研究》、《哈尔滨市推进“节地(JD)城市模式“研究》、《哈尔滨市城市土地规划效益潜力等级划分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
(三)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按照我市“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发展思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长期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纲领,打造“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努力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美丽哈尔滨”的目标。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绿地管理体系与实施对策研究》、《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低碳专题研究》、《哈尔滨市落实“四节一环保”规划管理与设计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
(四)围绕城乡统筹发展
根据国家做出的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贯彻 “五个统筹”、“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的发展号召的要求,实现哈尔滨市城乡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的区域中心性城市建设,构筑和谐、发展、高效的哈尔滨。编制完成《转型期哈尔滨市乡镇群体空间分合研究》、《哈尔滨市远郊乡镇集聚规模适应性研究》、《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规划(2009-2030)》等系列研究成果。
(五)围绕城市交通发展
按照哈尔滨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以高质量、高效率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客货运输需求为宗旨,以改善城市交通条件,缓解城市公交拥挤矛盾,提高公交运行效率为目标,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快速、高效、安全、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快速公交系统(BRT)近期建设规划》、《哈尔滨市举办大型赛事市内交通组织及应急方案》、《哈尔滨市立体交通规划――构建哈尔滨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系列研究成果。
(六)围绕改善人居环境。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关注社会民生、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空间布局、配备完善设施、保障公共安全等手段,构筑哈尔滨良好的人居环境。编制完成《哈尔滨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哈尔滨市中心城区调控规划方案》等系列研究成果。
二、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课题研究的重要作用
通过全面深入的课题研究,不仅准确判断城乡发展与城乡规划的新趋势,实时调整规划工作的方向,增强规划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引导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实。从《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到《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研究始终坚持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将国家战略与哈尔滨实际相结合,充分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哈尔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指导了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哈尔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课题研究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立足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面向世界、面向实际、面向未来,从突出问题入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抓住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战略构想和解决方案,从而为城市战略的制定提供切实指导,为政府制定城市发展长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哈尔滨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第三,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的水平。从城乡规划管理角度入手,开展《哈尔滨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创新研究》等课题研究,深入分析国家的政策方针及国外先进城乡规划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战略部署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围绕规划决策机构建设、规划审批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创建一个高效的审批管理系统;围绕完善法制体系建设,强化执法监督职能,建立一个透明的执法监督系统等等,全面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的水平。
第四,引领了城乡规划编制的创新。按照《城乡规划法》鼓励科技创新的要求,课题研究从法定规划编制体系入手,坚持树立前瞻性、全局性、协调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创新规划理念,创新规划方法,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一关键点,以面向管理、有利实施,强化调控为目标,通过搭建规划编制和管理平台,制定项目库,引导城乡规划工作的创新,为新时期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哈尔滨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面对国家发展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哈尔滨还存在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社会软环境亟待改善、城市开放度亟待加强等问题。
一是如何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生产要素不能平等交换,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使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因此,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今后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二是如何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是人口、产业向中心城镇、中心村集聚的一个过程,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调整的必由之路,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的切入点。但哈尔滨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从人口集聚、空间规模和经济结构等方面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如何抓住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规划引领,构筑合理的城镇体系,协调推进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统筹三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妥善解决城乡差距过大仍是今后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是如何改善民生服务推动哈尔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提升改善民生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就是说,应把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病、环境污染、盲目建设和过度建设等问题不可避免,因此,如何将改善民生服务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推动哈尔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发展;发展策略
1 “智慧城市”提出
上个世纪末,美国副总统戈尔首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1]。所谓数字地球,就是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科学、合理、有效的整合城市各项要素,进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持。到了2008年。IBM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并与2009年公布了“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分别从智能化、互联化和感知化对智慧城市进行了具体阐述[2]。到2010年,我国许多大城市逐步加入了“智慧城市”发展的行列,北京、上海、无锡、郑州等,成为我国第一批发展“智慧城市”的城市。
2 “智慧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经济风暴过后,各行各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如何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3]。“智慧城市”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并以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战略,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有以下点:
2.1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调整和变化,我国城市也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方式,未来,以智能化、创新化的发展思路将引领各大城市新一轮的发展。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中各种信息的互通以及无缝对接,进而实现对城市的控制、管理和决策,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构建智慧城市,利用高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化信息技术来改造城市的各项设施以及城市功能,推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智能化管理,对于提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增强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基础就是科技,科技的创新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占据科技创新优势,才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金融风暴之后,各国为了快速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争先抢占科技的领头人,极大的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智慧城市的提出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新一轮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造就了大量的新兴产业以及科技技术的提高,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2.3 进一步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
创建“智慧城市”,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网络体系与城市各实体经济的物联网,包括城市交通、商业、物流、通讯、能源等都要实现智能化,这对于城市基础设、公共服务以及城市管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智慧城市”可以实现城市整体的规划与管理,对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提高和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3 “智慧城市”设计与发展策略
3.1 以创新为先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城市间竞争的重要因素,也将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城市中心的发展逐步转向以知识为主的聚集空间,在大部分城市中心都建立了以高校、科研、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为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科技已经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要构建“智慧城市”,首先要为知识创新提供一个广阔的智慧平台。这个智慧平台是一个开放性平台,要面向全社会,作为创新活动的基础,服务于创新活动。作为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创新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配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基础,构建知识创新体制,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知识创新,促进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4]。
3.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人才已成为二十一世界的第一生产力,发展智慧城市离不开人才[4]。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政府管理的基础是人才和科技,人才是基础,科技是支柱,因此,要发展智慧城市,必须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必须有突破、有创新,用新时代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去培养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5]。构建智慧城市是需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之上的,缺乏人才是无法实现智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要想构建智慧城市,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3.3 加快智慧产业的发展
智慧城市是需要一整条高度发达的产业链支撑的,其中包括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新材料等,这就为城市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因此,在构建智慧城市的同时,必须做出本城市的发展战略,让本市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积极的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真正成为智慧城市技术的提供者和利益的受益者。作为政府,必须制定出本城市产业的发展战略,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的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3.4 以人为本
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灵活、便捷、安全、舒适、参与性强、高质量生活、低污染、低能耗的智慧型城市生活,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因此,在构建智慧城市时一定要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6]。智慧城市不仅要实现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电力等各项城市功能的智能化,更要融入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新理念,为人们建设一个真正和谐、真正高质量城市环境的同时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总之,智慧城市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智慧城市在实现智能化的同时,也要融入更多的城市文化,展现城市独有的人文特色,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锐捷网络为智慧城市建设提速[J]. 电子政务. 2011(07)
[2] 天雨.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J]. 中国新通信. 2011(18)
[3] 刘月君. 切实做好城建档案价值鉴定工作[J]. 兰台世界. 2012(12)
关键词:新经济;城市经济;创新
新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城市经济创新的重要因素与动力,它推动着城市新经济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新经济的影响下,城市经济内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科与研究领域,城市经济的研究范围也有了新的拓展。城市数字经济、城市知识经济、城市网络经济、城市信息经济、城市虚拟经济等一大批新的城市经济与研究新领域的形成,标志着城市在新经济的影响下,城市经济的创新以及研究这种创新的城市经济学均有了长远的发展。
城市经济创新既是城市新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又是城市传统经济重新焕发活力的机遇所在。中国城市经济,目前大部分主体上仍属于传统经济范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加快,高科技,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扩张与发展,中国城市经济创新将会很快地到来。这种发自生产力第一线的创新,这种主要由企业主导的创新,将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上层建筑、精神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及时、尽早、深入地研究城市经济创新,对中国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城市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加快研究城市经济创新或城市新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
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具体城市来说,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进行规划必须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和科学的判断和预测,具有前瞻性。新经济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正如上所述它促使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因此,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首先就得认真的对新经济进行研究,根据新经济模式的内容和框架,来确定城市经济发展与创新的方向、目标、结构、布局,进而据此来安排城市的规划和建设。21世纪世界城市发展很快,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2000年7月4日,由巴西、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共同倡议的“21世纪城市未来”国际会议在柏林举行。会上,21世纪城市国际委员会发表了《21世纪世界展望报告》。报告指出,2l世纪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2000年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猛增到50亿。到2015年,世界将有358个百万人口和27个千万人口的城市,21世纪城市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非农业化、农村人口过剩,以及服务业、交通业和通讯业革命。报告说,21世纪头25年,世界发展肩负着五大全球性的共同任务,即降低世界大多数地区的人口增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环境污染,向再生产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转变,建立在高密度国际城市网络中能迅速推广的制度。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灵魂。
2 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中,城市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中心或是经济网络中的结点。城市之间,特别是大城市之间不仅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相互之间存在剧烈的竞争关系。哪一个城市落后,或发展缓慢,哪一个城市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被淘汰。我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在朝着国际化城市前进,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作用,并壮大和发展自己。发展新经济,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是经济接轨的重要条件,也是最好的机会。城市经济创新和城市新经济的出现,为我国城市经济跳过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障碍。实现“蛙跳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3 培养人才的需要
新经济同时是知识经济,知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智力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因此,21世纪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城市的人才和人力资本。如果说前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主要靠区位,工业社会城市发展的主要资源是资本,那么信息时代城市发展主要靠人才,可以说,21世纪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靠人才。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育寓于经济之中,生产、经营、教育、研究都成为企业的主要功能,而且教育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研究城市新经济不光是为了引起对教育的重视,更要加强城市的教育投资,而且要改变教育的方式,促进教育与经济的更密切的结合,其中也包含教育、科研与经济的结合。
4 加强城市管理的需要
加强城市管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城市管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人口多,而且部门广,头绪杂,用传统的办法进行管理总是力不从心,而且成本很大。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发生质的变化。例如,应用通信技术实行智能化的交通,可以明显地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减少交通的事故率,更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城市道路。几乎城市管理的各个系统和部门,各个领域都可以利用和发挥通讯技术革新。所以,研究新经济是加强城市管理的需要。
5 制定法律和执法的需要
城市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产生许多新的部门、系统、企业,涌现大量新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出现许多新问题,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规范,制定法律、法规和条例。网络经济和新经济一方面为城市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为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例如,确认网络经营者的身份,认定新经济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新经济的秩序,打击新经济的犯罪行为等。由于新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的,因此管理和执法会遇到传统经济时代所不曾遇到的新问题和困难,必须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制定适用于高科技的法律。要制定法律必须首先进行研究,提出理论基础和法学原理。
新世纪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必然,以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已成为主流,同时传统经济将与网络经济密切结合,并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我国新经济的发展也是必然趋势。
浙江的小城市建设,是和浙江的小城镇发展紧密相关的。浙江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度也高,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之地,由此导致浙江的小城镇的发达。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浙江共有334个镇进入了全国千强镇的行列,占三分之一强,全省人口超过5万、财政收入超过5亿的大镇共51个,这为浙江目前推进的小城市发展试点工作提供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小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浙江小城市发展的产业基础是农村工业化而来的中小企业集聚,小城市发展的财政基础是省管县的财政体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工业化推动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也使得一大批小城镇涌现出来了,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像一对孪生兄弟,支撑着浙江经济的半壁江山,并成为浙江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适应这种状况,早在20世纪80年代,浙江就有了小城镇发展战略。著名的社会学家把当时的温州模式概括为“小城镇、大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但是很快,小城镇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上世纪90年代,人们这样形容着浙江的城市化:“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最典型的如杭州湾南岸连接杭州到宁波的省道,在很多地段几乎形同一条市内交通干道,车行几十公里,看不到农田的影子,只见公路两边都是前店后厂式的家庭作坊和带有浙江乡村特点的排屋。随着这些家庭作坊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走到了头。20世纪90年代以后,浙江省开始酝酿大城市发展战略,但是却没有太多的资源支撑这个战略,浙江的财政体制是省管县体制,即县级财政直接向省级财政负责,中心城市和县之间没有财政联系。在这一波大城市发展战略中,杭州市将周围的萧山市和余杭市并入了杭州市区的版图,这使得杭州市的GDP总量进入了长三角前三的位置,但是依旧没有触动省管县体制。萧山和余杭,虽说成为杭州的市区的一部分,但财政依旧是独立于杭州市本级之外。发展大城市需要的投入显然不可能依靠中心城市统一地区财政收入来支撑,好在浙江的快速的市场化进程提供了城市化的新动力,这就是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浙江的房地产业启动得相对较早,早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2000-2005年),杭州市就提出“游在杭州、住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在实行过程中发挥了最大潜能的实际上是“住在杭州”。房地产业成为新世纪推动浙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在房地产业的推动下,浙江的主要城市,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房价迅速冲上了中国第一梯队,像杭州这样的城市,在全国房地产商眼里,俨然成为和上海、北京相提并论的“一线城市”。以上回顾可以使我们看到,浙江省迄今为止的两条城市化主线,一条是农村工业化带动的城镇化的道路,其结果是在形成一大批工业强镇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土地资源的非集约利用和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以及大量的半乡半城形态的空间集聚体。另一条是房地产业推动的城市化道路,其在迅速改变省内各大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房地产商的暴走和房地产价格的飙升,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和环境压力,同样也很快使得这样的城市化走到了头。浙江在2010年再次提出发展小城市战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就像工业化有其固有的逻辑一样。城市化也有其全世界共同的规律。这主要体现在城市化四个方面的特征的协调:人口的集聚、二三产业的集聚、基础设施的完备和城市文明的形成。分别表示人口的城市化、产业的城市化、空间的城市化和文化的城市化。以此来衡量浙江小城市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其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特别是在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提供科教文卫产品,构建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形成城市文明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
更应关注小城市发展的群体效应
浙江目前正在进行的27个小城市建设试点,带有两个特点,体制创新和财政投入,前者是延续了浙江体制改革的传统做法,进一步下放权力,将过去县级或地级市才具有的行政审批权下放给列入小城市试点的中心镇,期望依托列入试点的中心镇较为强大的财力,加之以省财政适当补助的方法来改善原有小城镇建设的短腿,将原来半乡半城状态的“小城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置和公共服务和大城市基本无差异,只是人口和空间规模较小的“小城市”。
但一个关键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这就是稀缺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问题。当下要素资源的稀缺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不仅仅指资本要素,最关键的还是高端稀缺资源,譬如,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以及其他公共事业和产业转型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以及这些资源集聚后产生的城市创新功能,小城市能否实现这些资源的充分供给,如果不能,又如何保持小城市的发展魅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要关注单个小城市的发展,更要关注小城市发展的群体效应,关注小城市和其他城市间的联动,关注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和一体化程度。明确地说,发展什么样的小城市?孤立的、离散的、碎片化的小城市,还是发展连续的、集群的、有机联系的小城市?这是小城市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
有人以欧洲的例子来证明,以为发展小城市是一条可行的城市化道路,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欧洲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城市的成功,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系列特定的单个小城市的成功,但实际上这些小城市的成功发展,是建立在欧洲作为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完备的社会基础设施,快捷的交通、通讯条件,同质化的社会经济和保障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条件之上的。在那里,任何一个小城市,其背后支撑的都是一个由快捷的交通网络和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构成的城市体系和城市集群。由此可见,构建适合小城市健康发展的城市联动发展体制和机制,构建由中心大城市带动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以充分发挥小城市之长,弥补小城市之短,这可能是小城市发展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推动小城市发展,这本身没有错,特别是在浙江省,农村工业化带动的一大批半乡半城的小城镇,有必要通过加快小城市发展步伐改造成为真正的城市。小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功能的特化,虽然小,但是有特点,就能保持城市竞争力的实现。小城市成功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其居民又必须能像大城市居民一样获得全方位的城市功能的配套服务,而功能特化的小城市肯定会在某一功能上有所缺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就需要保证小城市能方便、快捷、低成本地从周边的其他城市,包括大城市、中等城市或其他小城市获取功能补充,建设小城市,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城市间的功能互补的问题。
合实力的中等城市,实现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转变,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珠海发展模式。珠海的发展是新兴城市运用"后发"优势,科学规
划城市的一个典型范例,它的基本经验对我国新老城市加快实现城市化、现代
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战略选择──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
1、确定"绿色战略",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统筹兼顾,构建合理的自
然生态系统,努力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
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观点,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注重抓好环境保护,
保持两者协调统一,是坚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珠海
以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现代化花园式的海滨城市为目标确定城市发展战略,从
实际出发并科学地预测城市发展需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的要求,
避免经济建设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陈规老路。
2、实施"人本战略",致力于社会全面进步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最大限
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人的生存、自尊和自由,其宗旨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
需求,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珠海努力加大对
城市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的投资,为市民创造了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
运用多种形式营造特区文化氛围,积极促进文化精品生产,积极筹建大型文化
设施,预示了未来珠海在建?quot;精神家园"方面,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遵循发展的
整体性、长远性和持续性原则,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地发展。
珠海摒弃了关于发展单纯指经济增长的传统观点,珠海积极控制人口增
长,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和第三产业,实?quot;再就业工程",解
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安排问题,深入发展城乡集体经济以及
个体私营经济,拓宽就业领域。
二、未来发展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珠海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化、现代化发育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准,
投资环境日趋完善,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但是,同珠海要
在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珠海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许多
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1、基础资源短缺,经济总量不足,经济质量偏低,基础工业薄弱,成为
制约珠海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追赶知识经济的列车的压力和巨大
的跨越正等待着珠海人去勇敢地面对和肩负。
2、经济社会发展在整体上、层次上还有许多不协调之处,人口、环保工
作和相应政策还有待调整。
3、文化积淀上先天不足,内涵不够丰厚,品位也不高。文化代表了一个
记者:江社长,您好。我们知道《楚天都市报》曾经办过地方版,由于各种原因停办。这一次的地方版与前者有何区别,创办的目的何在?
江作苏:曾经的地方版是没有独立刊号的,新创办的地方版则拥有独立刊号。再次创办全新的《楚天都市报・襄樊版》,旨在进一步放大《楚天都市报》的品牌优势,助力襄樊的发展,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效的舆论引导和智力支持;为当地市民奉献更实用、更“合味”的精神食粮;与当地媒体协同共进,做大做强文化传媒产业。
记者:这份报纸的创办与集团已有的规划是否不谋而合?
江作苏:媒体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们的发展不是盲目的,而是与地方发展相配合的。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武汉为主,襄樊、宜昌为副的“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战略。这两个城市既然是副省域中心城市,就应该有相对应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报纸。但仅仅有地方报纸是不够的,因此省级党报集团去办报是合理的,省委宣传部也支持。
目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已在宜昌全资收购了《三峡晚报》,而《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的创立又使得集团在“一主两副”的城市发展战略上实现了全覆盖,完成集团三地“金三角”报业战略的布局。
记者:请您谈谈《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创办的具体过程?
江作苏:曾经的地方版停办后,集团就在着手寻找新的刊号,后来和《荆州日报》谈,他们主管的一张《科教导报》整体划转,就是现在《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的刊号。接管后,如果走外延式发展路线,本来是可以再新办一种报纸的,但集团选择了品牌延伸的战略,把刊号用于《楚天都市报》的品牌强化和延伸。
这样的举措与集团实施的“一主两翼”的媒体发展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所提出的“一主两翼”是以报纸为主,以期刊和新媒体为两翼。湖北地处中部,时应中部崛起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期,2008年我们贯彻这个战略就有了一些新的发展。现在创办《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符合国家对于报业资源优化调整的策略,又使得我们的报业继续做强,这是走集约化发展之路的选择。同时,受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平面媒体在时效上要快上加快,要更加贴近读者,为当地和周边城市的读者服务,才能赢得一席之地,所以,创立地方版等贴近性的服务就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记者:您觉得异地办报在具体创办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另外,与《辽沈晚报・铁岭版》有何异同?
江作苏:关键问题是要地方党委支持,如果地方党委不支持,就不好办。这次总署批我们的报告时,就专门问襄樊市委支持不支持。我们专门给襄樊市委书记写报告,他很开明,同意我们去办。如果市委支持,又有独立的刊号,应该说在具体创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少了很多。
“铁岭版”是《辽沈晚报》和《铁岭晚报》合作,用《铁岭晚报》的刊号创办的,而襄樊版是独立的刊号,是利用都市报的品牌优势和办报人才去独立办报。下一步我们也准备学习铁岭的办法,现在已经在和一家地市报的晚报在谈。目前襄樊版的发行主要依靠随都市报赠送,但仅仅是过渡阶段,水土相服后肯定会独立发行。
记者:《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创办之后,会加剧襄樊当地的报业竞争吗?
江作苏:竞争是肯定有的,但创办该报之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襄樊已经拥有新闻资源和信息资源,已经为了解襄樊读者的需求、办好地方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楚天都市报》在襄樊有一定发行量,增加地方版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强了地方性和服务性,不会像新办一种报纸那样与原地域上的报纸产生新的恶性竞争。
记者:地方版是否会造成新闻同质化呢?
江作苏:目前襄樊已经有了一家办得不错的晚报,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可能还无法很好地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省报丰富的新闻、文化资源,会帮助地方版办出不同特色的副刊、新闻版以及服务性的栏目。不同的眼睛看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感觉。省报在报道的角度、力度上与地市报都会有区别,省报可以从全省甚至全国的角度来看待地方的经济社会生活,同时也可以把某一地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湖北其他地方联系起来看。这可能是单独一个地市媒体不太容易做到的。
记者:在成功创办《楚天都市报・襄樊版》的基础上,集团还有新的规划吗?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抓住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抓住发展就抓住了解决一切问题的牛鼻子,抓住民生我们前进的方向就不会出现偏差。
要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引导区域差异化发展、协调发展。重庆是直辖市体制,中等省架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重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
新常态下,既要促进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又要强化改革、开放和创新“三大动力”。“三大动力”促进“三驾马车”的稳定性、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形成经济发展的“混合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平稳换挡、结构升级和方式转变。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
要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毫无意义。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当期可承受与长远可持续相结合,坚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完善制度安排相结合,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
要进一步搞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重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集中在“两翼”,没有“两翼”小康,就没有全市小康,没有贫困地区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
创新城市发展战略,统筹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直辖市体制优势,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城乡协调发展,使重庆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重庆市长黄奇帆
努力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通过产业链上中下游集聚、同类企业集聚、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使重庆成为国内重要的网络终端产品制造基地和汽车生产基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庆市长黄奇帆
借鉴“中国制造2025”和欧洲工业4.0战略,加快培育和壮大市场前景好、资本密集、技术含量高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利用资本市场定向增发、IPO上市、私募基金、创新机制等手段,全方位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重庆市长黄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