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发热患儿的护理

发热患儿的护理

时间:2023-06-04 10:4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发热患儿的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发热患儿的护理

第1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呼吸道感染;小儿;发热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疾病,患儿常伴有发热症状,若发热症状严重时,可使患儿出现抽搐、惊厥等情况,患儿家长极易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运用科学、可信、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作为证据,根据患儿具体的情况、愿望与需求,并结合临床护理的经验,给予患儿最佳、有效的护理[1]。本文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呼吸道感染患儿7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呼吸道感染患儿7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在2-12岁,平均年龄为4.6±1.7岁。患儿就诊的体温在38-39.8℃,平均温度为38.5±0.2℃。排除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儿。两组患儿是在家长知情同意情况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组,所以年龄、性别、体温等方面相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数据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①提出问题:第一,给予患儿退热药物30分钟后,仍没有较好的退热效果,家长心里会很焦灼,易引发护患矛盾。第二,当患儿熟睡时,仍采用肛温测量方法,易引发家长不满,也不利于患儿恢复。②需要解决问题:第一,肛温与腋温的差异。第二,对于病情不同的发热患儿,应采取的降温措施。第三,降温措施实施后起效时间应为多少。③循证支持:采用退热、体温、发热、小儿等关键词,从知网查询文献47篇,根据文献的科学性,同时结合临床经验与患儿具体情况,确定结论。④护理干预:第一,体温测量方法。有资料报道[2],对997例患儿进行不同的体温测量方法,其体温差异结果显示,当外界温度达25℃时,肛温比腋温高0.3℃,若外界温度低于25℃时,腋下温度与肛温相差较多且不固定。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将室温调整为25℃,并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其了解肛温测量的准确性与重要性,取得家长的配合,另外在患儿熟睡时,采取腋温测量方法,结果酌情加上0.3-0.5℃做为患儿的体温测量值;在患儿清醒时,采用肛温的测量方法。第二,退热方法:首先,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向其讲解小儿发热相关知识以及体温骤降危害等,缓解其恐惧、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另外,对体温≤38.5℃的患儿,暂不给予退热药物,指导其多饮水及对症处理,严密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对患儿体温≥38.5℃的患儿,遵医嘱给予口服药物,同时给予全身温水擦浴与局部的酒精擦浴。对超高热且伴全身的中度症状患儿,给予温水擦浴降温,暂不给予退热药物。对四肢冰凉症状的患儿,采取药物降温治疗,给予保暖。对始终不能够退热的患儿,重复给予药物进行降温,并补充水分。第三,体温测量的时间:物理降温后30分钟给予患儿测量体温;药物降温1小时给予患儿测量体温[3]。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与数据进行分析,将χ±s为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行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的判定标准为P

3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炎症,常感染的部位为鼻腔、喉、咽等,其病发率较高且不受条件的约束[4]。若患儿高热处理不当,会造成脑部、肾脏等器官损害[5]。我们在采用循证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发热因素给予综合性考虑,同时采取了较多预防性措施,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与家长的满意度。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肛温测量方法,因其忽视了患儿与家长的感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融洽了护患间的关系,也提高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我们采用全身温水擦浴与局部酒精擦浴降温方法,提高了降温效果,同时也减轻了患儿身体大面积接触到酒精,而引起刺激性的反应,这样更有利于热散发。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体征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了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轻了患儿家长的精神与经济负担,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融洽了护患间的关系,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白雁荣,范国义.发热患儿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8(03):23-24.

[2]刘桂苹.浅谈儿科传染病发热时降温措施选择[J].中国实用医药,2011,11(02):157-158.

[3]许逢梅.例谈询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01):109-110.

第2篇

[关键词] 发热;儿童;健康教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c)-141-01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加之各系统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功能很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使其体温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异常。当婴幼儿肛温超过37.8℃,口腔温度超过37.5℃,腋温超过37.4℃,可以认为发热。有部分儿童对发热的反应较敏感,甚至引起高热惊厥。临床上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发热感到恐慌和焦虑,迫切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作出降温处理。针对家长在发热患儿表现出的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对其进行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是科学治疗和护理发热成功的关键[1]。

1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2007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发热患儿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个月~4岁。惊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神志恢复快,时间短,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2实施全面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分析小儿发热的原因

2.1.1非感染因素①年龄越小,器官系统的发育越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整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加之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散热和储热功能低下,使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②一日内体温波动:一般清晨2∶00~6∶00体温较低,傍晚8∶00体温较高;③饮食与衣着薄厚:日常进食、进水可使体温升高,衣着厚,温度较高,反之较低;④沐浴与运动:热水沐浴、哭闹等都使产热增加:⑤季节性温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⑥新陈代谢率: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体温高。

2.1.2感染因素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母体提供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易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起急性、全身性、局部性感染,使体温升高。

2.2收集家长对发热婴幼儿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家长在患儿发热而无明显症状时难以发现,一旦发现患儿发热和高热时表现出惊慌失措。②患儿家长对小儿发热症状发展估计不准,常急于要求采取降温措施,对医护人员采取保守措施表示不理想。③年轻的父母,对小儿发热的护理经验不足,面对婴幼儿发热表现出惊慌失措。

2.3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

①正确判断小儿发热。②了解常见发热的护理方法。③能实施物理降温方法。④列出小儿发热的预防措施。⑤掌握发热时的急诊信号。

2.4健康教育干预及评价

2.4.1健康教育方式对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多以个别指导为主。

2.4.2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①讲解何谓小儿发热及判断方法。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判断孩子发热可以借助体温计测量,在婴幼儿确实体温升高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动作等。②描述发热过程及其临床表现,发热过程分为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与体温下降期。③讲述发热的护理方法。a.症状观察,注意体温升高程度及变化规律,观察呼吸、脉搏、意识状态变化;b.患儿应安置于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环境;c.卧床休息:发热时机体消耗增多,代谢加快,食欲下降,能量供应不足,因此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保持舒适;d.补充水分及营养:高热时代谢增快,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减弱而导致食欲下降,加之退热时大量出汗,导致机体明显失水、失盐,鼓励给患儿多喝水,少吃多餐;e.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高热时因唾液分泌减少,加之机体消耗增多,消化能力减弱,营养缺少,不利于症状康复,因此注意保持患儿口腔、皮肤清洁;f.高热39℃以上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一般家庭以冷敷、温水和酒精浴常用;g.药物降温:婴幼儿发热时,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如补感敏、小儿退热栓、中成药等;h.讲授发热的预防措施和需就诊的情况:平时应适当安排婴幼儿户外活动;定期预防接种,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平时衣着适当,根据气候和活动量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促进新陈代谢;当患儿高热时,出现惊厥、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提示病情危重,应紧急送医院就诊。

2.4.3效果评价通过对其家长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并实施于我们的整体护理过程中。结果患儿治愈率达100%,平均病程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

3讨论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许多原因引起,对机体来说有时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小儿由于解剖生理特点方面的因素,高热容易导致惊厥,失去保护性意义,如不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采取有效措施,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如果采取了及时、有效措施,则会使患儿很快康复[2]。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家长的自我保健与护理患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第3篇

【摘要】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58例单纯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 通过对发热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采取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控制体温、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除3例既往有惊厥史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外,其余患儿均未出现惊厥。结论 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惊厥的发生。

【关键词】高热惊厥;患儿;体温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是由单纯发热引发的惊厥,多见于1-3岁小儿,在儿童期的发病率为2%-5%[1],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者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小儿高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惊厥发作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单纯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58例。发病年龄6个月-1岁15例,1岁-3岁32例,3-6岁11例。有高热惊厥史者12例。体温38℃—39℃21例,39℃-40℃29例,40℃以上8例。 

2 护理干预

2.1 基础护理 保持室温18℃-20℃,湿度55%-65%,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清新,通风良好,光线不宜过强,治疗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保证睡眠及休息,病床安置护栏,以防坠床。给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取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食及半流食[2]。

2.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高热惊厥与发热程度密切相关,多数惊厥在发热后12小时内发生[3]。因此,对于发热患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每半小时测量1次体温,如患儿出现精神不振、寒战、肢体发凉、呼吸加快等,说明患儿此时体温正处于上升期,易发生惊厥,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因此,一定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2.3控制体温 (1)无惊厥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5℃时,首选物理降温,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冰袋用毛巾包裹后使用,防止使用不当造成局部冻伤,置于颈旁、腹股沟、腋下等大血管处,10分钟更换一次,亦可用32℃-34℃温水或30%-50%的酒精擦浴。擦浴时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等变化,注意胸部、腹部、足心禁擦,避免引起不良反应。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如无效,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2)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时,除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口服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必要时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常规加服苯巴比妥[4],苯巴比妥有保护神经作用,可降低脑代谢率,使脑耗氧量减少,减轻脑损害[5]。使用药物降温后,由于患儿出汗退热,应及时补充温开水,防止大量出汗造成脱水,及时更换衣被,防止受凉。半小时测量体温,使用药物降温后如体温再次升高,4-6小时后可再次给退热药物降温。

2.4 心理干预 高热惊厥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指导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发热时的表现,掌握退热药使用方法及剂量,教会家长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明确高热惊厥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教会家长紧急处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及时采取物理以及药物降温控制体温,指导患儿家长尤其是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加强体质锻炼,预防感冒,注意天气变化,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拥挤的场所活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控制高热患儿发生惊厥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小结通过对高热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控制患儿体温,避免惊厥的发生,对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小兰.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8) 

[2] 张桂花,王孝女.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

[3]张洪莹等.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及出院指导 .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26)

[4]张丽华.循证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05, 19( 8) 

第4篇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观察 患儿 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352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为常见。该病的潜伏期多2~10天,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由于该病传染性强、传染途径广、传染速度快、在短期内易发生大范围流行,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其纳入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

临床资料

本组手足口病患儿39例,男20例,女19例,<3岁21例,>3岁18例。这些患者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发热。②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伴随明显疼痛,手掌、脚掌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且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③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所有患儿均予抗病毒、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5~8天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溃疡愈合,饮食恢复,大部分患儿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出院后1个月回访无1例复发,治愈率100%。

护理措施

消毒隔离: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所以一经确诊,就应将患儿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度适宜的病房内给予隔离治疗。而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后应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浓度为500mg/L的有效含氯消毒剂泡手;所有诊疗用物、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都要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呕吐物及粪便用含氯消毒液配置成1:100的浓度,混合1小时后倒掉,垃圾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外贴特殊标签,焚烧处理;病房内每天通风2次,用紫外线循环风定时消毒,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避免交叉感染。

皮肤护理: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均出现多发甚至泛发的炎性丘疹、疱疹,由于汗液刺激皮疹常继发感染。因此,要每晚给患儿洗澡,并保证患儿衣服宽松、柔软,床铺平整、干燥,被褥清洁;勤给患儿剪手指、脚趾甲,破溃处及时涂龙胆紫药液,进行各种注射或贴胶布时要避开皮损处;对于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患儿大小便,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护理:手足口病患儿会因口腔黏膜疱疹、溃疡等引起的剧烈疼痛而影响食欲,加之发热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容易感染。可用棉签蘸3%碳酸氧钠溶液擦洗患儿口腔,然后在溃疡面涂上锡类散,已有溃疡的患儿要给予金因肽局部喷雾,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休息与饮食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如有剧烈活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易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因此患儿应当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在饮食方面注意增加营养。若患儿因发热等原因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应配以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刺激性食物,必要时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发热的护理:体温升高是手足口病患儿最常见的症状,护理人员要注意每2小时监测体温1次,发热时每30分钟1次。体温37.5~38.5℃的患儿应予散热、温水浴等物理降温,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达到38.5℃及以上,则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若患儿有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跳过速等反应,则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做腰穿、心电图、X线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心理护理:由于疼痛刺激以及陌生的隔离环境,患儿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因此护士在接待患儿时,态度要亲切、和蔼,取得患儿的信任,由于该病需要实行隔离治疗,家长可能很难接受,此时护理人员必须向家长作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取得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来共同帮助患儿进行治疗与康复工作。

讨 论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该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重在预防。家长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若发现小儿出现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作为护理人员,应在掌握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供全面、科学、高质量的护理,来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35.

2 张湘婷.73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7):1553.

3 王仁春.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2):186.

第5篇

【关键词】 小儿;高热;护理

高热为儿科疾病较为常见的症状,许多病因均可引起发热。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反应。除一些少见的情况外,发热本身对机体并无益处。高热使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消耗量也大大增加。由于氧消耗增加,产热过多,因而心率加快,而加重心血管负担。发热可增高颅内压,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或抑制,对6个月到5岁年龄组的儿童增加良性热性惊厥的危险,而对原发癫痫的病人则会增加其癫痫的发作次数。发热时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缓慢,可引起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持续高热可使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恢复健康。

1 一般护理

1.1 患儿需卧床休息,以减轻机体负担,小儿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散热,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否则易导致高热不退。

1.2 室内环境安静,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也要避免阳光直射。病室适宜温度为18~22℃,适宜温床为55%~60%。

1.3 多饮水:发热时或服用退热剂后,患儿常会大汗淋漓,大量消耗体能,这时应多喝白开水,可在水里加些盐和糖,以补充出汗所丢失的水份和盐,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有利于降低体温。如果患儿不肯多喝水,可适当冲淡牛奶给患儿喝。

1.4 饮食护理:总体原则是易消化、富含营养、少量多次饮水,避免强求患儿饮食量而导致患儿胃肠负担过重。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应给患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少荤少油腻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并在孩子病愈后每天增加1~2餐,增加营养,让孩子尽快恢复由于生病造成的体重减轻,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要注意饭前、饭后、睡前一定要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2 降温护理

2.1 物理降温

2.1.1 头部冷敷 冰袋降温是临床上常见的方法。适用于体温不是特种高的一般患儿,可以降温并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方便且安全有效。方法是将冷毛巾或冷沙袋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2.1.2 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可用30%~50%浓度的酒精用小毛巾沾湿反复擦拭大动脉经过处。促进周身血管扩张,加速散热。擦浴中要随时观察病人面色,脉搏,呼吸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疯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新生儿因解剖生理的特点,不适宜酒精擦浴降温法。

2.1.3 温水擦浴 采用比患儿低温低1℃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

2.1.4 冷盐水灌肠 既可降温又可通便,可用生理盐水200~300mL,温度以4℃~6℃为宜,将肛管用甘油等油擦拭后插入,再将准备好的盐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夹紧10分钟左右,以防盐水排出。

2.2 药物降温

2.1.1 解热药 阿司匹林较安全而有效,此外安乃近,消炎痛,扑热息痛等药可选用,但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大汗促使低血溶量性休克的发生。

2.1.2 口服降温药或用小儿退热栓:患儿退热每隔4到6小时使用一次,以免发生多汗,肢体厥冷等虚脱现象。

2.1.3 25%安乃近溶液滴鼻:此法简单有效,适用于5个月到一岁左右的婴儿,每次1~2滴,滴入鼻腔,一般1小时以内既可降低体温。

3 口腔护理

注意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3~4次每天。婴幼儿可勤喂开水,既利于退热,又可保持口腔清洁。如有口唇干裂,可用甘油加等量水,轻轻涂抹。

4 心理护理

以温和的态度和亲切的语气关心体贴患儿,陪同患儿做一些有趣的游戏,让患儿父母陪同患儿一起,发现患儿优点给予表扬及鼓励,以取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以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紧张,这样可以帮助患儿放松,起到促进小儿疾病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护理分析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近年来儿科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引起的腹痛可反复发作,腹痛部位及性质易变,缺乏特征性,故临床护理时腹部情况观察非常重要。要根据患儿的症状特征做好临床护理。现将我院儿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8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儿科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住院病历28份,其中男 15 例,女 13 例,男女之比1:0.86,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4岁,平均住院天数6天。

1.1 诊断依据:

患儿年龄在2~7岁,均为反复发作阵发性腹痛,每次持续3~10分钟。体查腹部平软,麦氏点无固定压痛。其中10例无明显伴随症状,体检时发现咽、扁桃体感染体征;18例伴有上呼吸道高热症状,受凉起病,轻咳发热、流涕3天以上 ,咽部有充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 B超提示:肠系膜淋巴结显示。化验室结果提示LYMPH(淋巴细胞比例)在45.34~56.45%之间。

1.2 方法

根据患儿的起病情况,腹痛特征,发热时间和B超提示进行回顾性护理分析。

2结果

28例患儿根据医嘱给予美洛西林钠抗感染,炎琥宁抗病毒治疗,康复新保护胃粘膜,小儿回春颗粒止腹痛和药物降温,护理上实施症状护理后临床治愈率为100%。

3护理分析

3.1腹痛护理分析:28例患儿均有不明原因腹痛,腹痛不固定。偶可在右下腹扪及一肿物既淋巴结肿物。其中10例患儿体温在正常范围。18例患儿有发热情况,病前2天均感全身不适,咽痛,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6例伴有恶心、呕吐,4例伴有腹泻。此病症状容易与阑尾炎相混淆。所以护理时特别关注腹部情况特征和临床特点,避免误诊和漏诊。腹痛厉害者,采用暖水带热敷脐周围,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对于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患儿在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耐心细致地了解其发病过程,根据发热和腹痛的先后顺序,判断有无误诊和漏诊情况。一般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先有发热后有腹痛腹,常常固定压痛点为阵发性、痉挛性痛,少数有反跳痛及肌紧张,而阑尾炎是先腹痛后发热,症状恰恰相反。

3.2 饮食护理分析:饮食给予清淡,营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吃过硬、 过热、过冷及过分粗糙的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少食易产气的食物。忌食酸奶,因为酸奶有刺激肠道的作用,可以加重腹痛的发生。

3.3 心理护理分析:因为年幼的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常常用哭闹来表现身体不适。护士要主动关心体贴患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患儿交谈,使患儿保持稳定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良好的心境使精神放松,增强抗病的信心,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年幼的孩子可给喜爱的玩具,通过逗弄、哄抱、安抚等接触分散注意力,消除其恐惧的心理。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于年长儿,用良好的语言主动于患儿沟通,使之主动配合治疗。

4结论

本院收治的28例患儿年龄在7岁以下,一般认为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认为与肠道炎症和寄生虫病有关[1]。以冬春季节多见,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并发。临床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腹痛以右下腹或脐周疼痛多见,阵发性、痉挛性为其特点,痛点不固定,无腹肌紧张。肿大淋巴结的分布以右下腹和脐周为主,这是由于小肠系膜含丰富淋巴结,其多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以回肠末端及回盲部的淋巴结最丰富,加上小儿淋巴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屏障作用差,所以呼吸道、胃肠道的细菌、病毒等感染常累及肠系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回盲部的关闭作用使得肠内毒素或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在回肠末端滞留的时间较长而吸收较多,因此以右下腹痛、右下腹淋巴结肿大常见[3]。 临床期望影像学检查能够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确诊提供佐证,而常规B超检查在多数情况下是首选的检查手段[4]。根据以上的疾病特点,护理时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注意腹痛与发热顺序,先发热后腹痛属内科情况,也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之一。麦氏点没有固定的压痛点。注意与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肠套叠相鉴别。

参考文献:

[1] 姜纬.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J].中华全科医学,2008,6 ( 9 ):972-973.

[2] 周锋.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75-4576.

第7篇

关键词手足口病患儿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178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5月收治手足口病患者148例,其中男101例,女47例,年龄0.3~7岁。0.3~1岁的14例,1岁~3岁99例,3~7岁35例。发热127例,其中低热55例,中度发热30例,高热33例,体温在40℃以上的7例,热程2~5天。所有病例均有口腔黏膜改变,检查口腔可见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舌、硬腭、软腭、扁桃体和咽部多发小疱疹。手、足、臀部皮疹表现为丘疹、斑丘疹和疱疹,其中手部107例,足部104例,臀部43例,均在1~2天内出齐,2~5天后消退。

方法:隔离患儿,将患儿与其他患儿隔离,设置专门区域收治,患儿日常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彻底消毒,患儿及家属应勤洗手,做好接触隔离。病区地面及公共设施、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消毒,保持患儿室内空气流通。

发热的护理:①患儿发热期间,如体温在低热或中度热37.5~38.5℃,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或给予冰袋,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布洛芬口服液、退热栓等药物降温。②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半小时要复测体温,增加测体温的次数,及时了解降温效果。③发热期间,指导患儿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口腔护理:患儿因口腔内疱疹破溃、口腔糜烂、口腔溃疡引起疼痛而拒食,哭闹不安,因此要加强口腔护理,大龄儿童可在饭前饭后用温开水漱口,婴幼儿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拭口腔,避免用剌激性溶液,对于口腔糜烂、口腔溃疡的患儿可用康复新液漱口或直接涂于创面,因康复新有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功效。

皮肤的护理:患儿因手、足、臀部皮肤出现皮疹、疱疹,在护理时,要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勤洗手、勤换衣、勤剪指甲。衣服要松、软宽大。每次便后要用温水清洗,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可涂擦紫草油。疱疹破溃者,可局部涂擦百多邦软膏,以预防皮肤感染。

饮食护理: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因进食困难或拒食患儿造成脱水,酸中毒者要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或静脉营养。

心理护理:患儿由于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身心不成熟,依赖性强,不会合作,加之受环境、家庭和教育的影响,会产生忧虑、烦燥不安、发脾气等情绪,在护理中要与父母配合,及时沟通。并给予患儿关爱、鼓励和表扬,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正确执行各项药物治疗,是保证疾病康复的前提。本组病例均给予对症抗病毒治疗,如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维生素C,合并感染者静滴抗生素,因此,护士一定要准确执行医嘱,按时、按量完成药物治疗,并及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

结果

148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痊愈,病程一般为5~7天。

讨论

第8篇

【关键词】二级医院;儿科门诊;手足口病;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69-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1]。及早控制病情,预防重症发生至关重要。做好手足口病的筛选工作,对重症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2]。襄阳市2011年3月发病人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且出现死亡病例,为此2011年4月襄阳市全面启动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我院作为二级医疗机构,设立了小儿发热与疱疹门诊,一旦出现确诊病例及时转至市传染病医院为定点医院,传染病医院负责统一收治确诊病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由三级医院进行救治。现将我院儿科小儿发热与疱疹门诊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8月小儿发热与疱疹门诊成立以来,共接诊发热皮疹小儿3229人次,其中隔离水痘患儿18人次,确诊隔离并转送手足口病患儿74人次,年龄4月至6岁,散居儿童发病41人次,幼托儿童31人次,学校2例。未出现一例重症及死亡病例。

1.2 门诊护理流程

1.2.1 完善手足口病护理应急预案 根据省市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科就诊人群实际情况,在近三年手足口病疫情防控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防控措施预案,配合省市卫生局和医院防控小组,学习我院传染科、急诊科医护专家有关传染病和急救护理方面的经验建议,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做好手足口病救治工作,制定我科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和护理工作流程。

1.2.2 成立科室护理小组 护士长为护理方面负责人,科室院内感染护师为小儿发热门诊组长,小儿发热皮疹及导医分诊台均选派儿科经验丰富的护士,明确职责。落实各项工作,设备,物资,急救药品仪器,消毒仪器,药品等耗材配备,人员排班、调控等,将2008年以来有关手足口病所有文件、学习培训资料集中在小儿发热皮疹门诊室醒目位置供医护人员随时学习参考及正确执行上级政策。准备随时接受省市部门检查督导工作。

1.2.3 全员技术培训 全科护士认真组织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培训,医院有《医疗简讯》每周通报手足口病疫情的相关信息,学习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传染病防治法》、《湖北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条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医疗救治预案》等。重点培训护士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早期发现重症病例及救治护理技术。随时学习襄阳市手足口病防空办公室文件,主要内容有:市中医院中医药推荐方案、手足口病首诊负责制、医疗机构手足口病预检分诊登记表、手足口病疫情报告管理方案、确保护士熟练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流程,提高护士早期发现及时配合医生有效治疗患儿的能力。

1.2.4 储备必需的救治药品、物资、仪器,确保随时使用 发热与疱疹门诊有醒目的标志,就诊流程指示标识,设置独立的候诊区、诊室,专用厕所,专用洗手消毒设施,快速手消毒剂,体重秤,血压计,体温计,快速血糖仪,退热药,微量输液泵,心电监护仪,氧气等急救设备。良好的设备配置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是提高EV71感染重危患儿救治成功率的基本保证[3]。

1.2.5 分诊台护士预检分诊制度 做好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 严格按规范运作 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门诊设置明显的“手足口病就诊流程”标识,在医院门诊大厅处设分诊台及登记本,所有发热或皮疹患儿由分诊台护士查体温、预检皮疹情况,引导发热出疹的患者自觉到发热门诊就诊,及时发现并配合医生按程序规范转诊至市传染病医院;如发现有重症或高热患儿,及时报请我院专家组会诊专人护送转诊至指定三级医院治疗。

1.2.6 发热皮疹诊室护理 配合医生执行首诊负责制,协助落实门诊登记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加强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切实“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的措施,特别是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诊断、救治能力,加强信息沟通,及时通报重症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完善诊疗记录,建立项目齐全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患儿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消除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院防治工作。

1.2.7 加强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 规范消毒隔离措施 重点加强儿科门诊、急诊、儿科和新生儿病房等重点区域的管理,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1.2.8 普及健康教育知识 全科护士对小儿家长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积极收集资料,配合医院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宣传图、健康教育手册、健康处方等,宣传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政策,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医院内交叉感染。

2 结果

预检分诊发热皮疹患儿中,及时准确预诊分诊,未出现一例重症病例及院内感染事件发生,防止了辖区内疫情的蔓延。以上做法既保证了积极诊治手足口病患儿,又使日常工作正常进行,有效应对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安全。

3 体会

3.1 方便了患儿就诊 开设小儿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进行分诊分流处理,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制

3.2 严格疫情报告管理 无漏报错报误报

3.3 强化培训提高防治水平 我科护士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了2010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及手足口病急危重症相关知识,院感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儿科传染病知识及护理技能。

3.4 物资筹备齐全 多科分工协作并密切配合 在医院各级领导带领下,药剂科、总务科、消毒供应室、急诊科、感染科等科室密切配合协助和支持,保障了发热门诊的顺利运转,同时加强了领导和各科室之间的学习沟通合作,有利于以后护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3.5 完善的应急机制 各类文件制度齐全,在科室运行过程中,合理调配资源,医务部是保障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S]. 2010

第9篇

【关键词】川崎病 护理 健康教育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本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硬性水肿,指(趾)端膜状脱皮;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不久,全身皮肤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整个发热期或更长;口腔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皱裂、出血或结痂,舌突起呈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少数可有心肌炎、心包炎、关节炎;血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升高,血色素轻度下降,大多数患儿血小板增多,血沉增快;尿检查有蛋白或脓尿。患者有极少数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轻度肝炎,1%~2%患儿死于冠状动脉血管炎。因此,加强对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万尤为重要。

1、治疗

主要是抗凝血、抗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有无冠状动脉或心脏的损害。本病预后良好,大多数经治疗可获治愈。临床上常用静脉滴注血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来治疗此病。病死率为0.5%~2%。死亡原因多为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可突然死亡,多发生于病后3~4周。

2、护理

2.1 休息 急性期患儿应卧床休息,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各种刺激。

2.2 饮食护理 每日给患儿食用清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应避免给患儿食用酸、碱、热、粗等食物,并鼓励患儿多饮水。

2.3 高热的护理 每4小时一次监测患儿体温并记录。高热时给予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应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及时擦干患儿身上的汗液,并及时更换潮湿的内衣裤,保持患儿全身皮肤清洁干燥。且保持床单元的清洁整洁。

2.4 皮肤黏膜的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2次,饭后应及时嘱咐患儿用清水漱口。口唇干燥者,可用维生素E涂口唇每日1~2次,及时处理患儿口腔溃疡。

洗净患儿双手,随时保持患儿双手清洁,并剪短患儿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引起皮肤感染,对半脱的痂皮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去除。患儿肛周可涂少许液状石蜡。

2.5 药物治疗的护理 护士应嘱咐其家属给患儿准时服用阿司匹林,住院期间护士应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患儿应密切注意有无肝功能损害及消化道症状。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时偶尔可见皮疹,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休克等,护士应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治疗。

2.6 并发症的观察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心率、心音的改变,并注意观察患儿有无气急、烦躁不安及患儿面色、精神状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可对患儿进行24小时心肺监护,以随时了解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

2.7 心理护理 因其家长缺乏对此病的认识,担心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入院后其家长往往惊慌、焦虑,护士应及时、耐心向家长交代病情,并给予安慰,消除家长紧张情绪,使其家长积极配合治疗。

3、健康教育

3.1 患儿入院后,护士应及时、耐心地向家长讲解该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消除患儿和家长的紧张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2 急性期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锻炼,如有冠状动脉损害应避免剧烈活动。

3.3 在疾病的恢复期,患儿仍会有关节处疼痛,此时,可给予适当理疗,放置热水袋,定期的按摩等,并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行走,以活动肿胀的肢体。

3.4 正确准时服药,阿司匹林为本病的特效药,服用时间较长,一般为3~4周,长的可达2~3个月。因此,要特别注意观察患儿的药物反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皮肤出血,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消化道出血等反应时,可适当给予氢氧化铝凝胶以减低消化道的刺激症状。

3.5 向家长讲解本病的预后,患儿出院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要注意天气冷暖,根据气候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感冒。指导家属正确准时给患儿服药,并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减量,最后停服。定时随访,2年内每3~6个月1次,2年后每年1次,定期做心脏超声、C RP、血常规等检查。少数患儿病情可能复发,如出现复发,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第10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患儿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6岁,平均4岁。

2 病情观察

2.1发热的观察

早期多为高热,体温在39℃以上,呈弛张热型,热程长达1-2周,发热期间密切监测体温的变化。

2.2皮肤粘膜的观察

患儿发热1-3天后可出现皮肤粘膜损伤,表现为猩红热血样皮疹。斑丘疹或各种红斑样皮疹,在1周内自行消退,观察肛周皮肤有无潮红或脱屑,发热的同时可出现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糜烂,口唇樱红干燥、肿胀,杨梅舌,舌面有小溃疡,继而出血、皲裂,也可出现手足硬肿,双眼结膜充血。

2.3心血管损害的观察

心血管损害的高危期在发病后2-3周,其间应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心率、心音的变化,如在急性期出现心前区杂音、心率不齐、心脏扩大则提示冠状动脉损害,同时注意血压、四肢末梢循环及尿量变化。

3 护理

3.1发热的护理

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入院后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物理降温。急性期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代谢,减少能量消耗,多采用温水擦浴,头部枕冰枕或冰贴,也可在大血管行径的部位反复轻轻搓擦,以增加降温作用,经降温处理后1—2小时复查体温,退热时出汗较多,水分大量丢失,予多喂养或静脉补液,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被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2饮食的护理

患儿由于发热,口腔粘膜溃疡影响食欲,稍大的患儿应鼓励进食,予以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勿食过热、过咸、过硬或辛辣食物,以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

3.3心血管的护理

川崎病病变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应密切观察患儿面色、精神状态,定时测心率、听心音,定期作心电图、心脏B超、超声心电图及血心肌酶检查,当心肌损害时,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3.4皮肤粘膜的护理

患儿发热1-3天出现皮疹,表现为猩红热样批政、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多见于躯干,注意观察皮疹消退及进展情况,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臀部,涂鞣酸软膏。勤剪指甲以防抓伤,在出现脱屑时,告诫家长不要人为撕拉,损伤皮肤完整性,应让皮肤自行脱落。穿棉质内衣,保持床面的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口唇有皲裂的涂消毒石蜡油,较大的患儿给予1%-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漱口,不能合作的给予口腔护理。

3.5药物治疗的护理

川崎病患儿都有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易凝,形成血栓。阿司匹林和潘生丁可防止川崎病并发心脏梗塞。有冠状动脉扩张者,阿司匹林应当延长,一般冠状动脉病变恢复时间2-5个月。阿司匹林应在餐后服用,减少对胃肠道刺激,如有呕吐,应准确估算药量,重新补吃,保证药物足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皮肤、牙龈出血、黑便、皮疹等。定期查血常规,注意血小板变化。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宜早期足量应用,可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丙球为血液制品容易污染,在准备输液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现用现配,输液中经常巡视病房,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滴注,遵医嘱予非那根、地塞米松等治疗,症状缓解后缓慢输注。输液速度过快易诱发心力衰竭,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

3.6出院指导

患儿需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避免情绪激动,出院后限制活动量,1年内不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告知家长恢复期可出现心脏损害,遵医嘱坚持服药,避免漏服,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多饮水,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做超声、心电图,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定期复查血小板和血沉。

参 考 文 献

第11篇

1.1护理方法

1.1.1研究组:给予小儿手足口病综合全面性护理。

1.1.1.1心理护理:患儿口腔内疱疹、溃疡等严重影响食欲,患儿哭闹情绪低落,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给患儿讲故事、做游戏等分散患儿注意力、安抚患儿情绪,减轻患儿紧张情绪积极的配合护理。

1.1.1.2饮食护理:手足口病导致患儿口腔溃疡、消化功能减弱等,因此护理人员给予患儿流食、无刺激性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多摄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食物,并且讲究色香味来增加患儿食欲,鼓励患儿多饮温开水,还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使水电解质维持平衡状态。

1.1.1.3口腔护理:通过正确的口腔护理可以改善患儿不适同时可以促进溃疡快速愈合,饭后及时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患儿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洁,用西瓜霜、冰硼散等药物涂抹溃疡处,对于流涎的患儿及时擦干并清洁口周。

1.1.1.4皮肤护理:皮肤出现疱疹时用阿昔洛韦软膏进行涂抹,在涂药后家长密切看护,避免患儿误食,饮食前将药物及时擦去,同时保持床单及皮疹周围皮肤干燥和清洁,经常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疹处引起感染,小婴儿加强臀部的清洁、干燥护理,尽量避免使用纸尿裤,降低红臀的发生率。

1.1.2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隔离护理,保持隔离室通风良好,每天对病房用紫外线照射2h,地面用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同时让患儿勤洗手,并密切监测患儿体温等变化情况。

1.2观察指标比较

2组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护理3d后疱疹数量显著减少、无渗液且基本结痂,无发热等症状,食欲良好;有效:护理4~6d后疱疹数量有所减少,且出现干燥结痂,食欲恢复良好;无效:护理6d后疱疹数量未见减少,有渗液和发热症状,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

研究组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

患儿通过治疗和护理后口腔溃疡、发热、食欲下降等有所好转,疱疹基本消失。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5%高于对照组的8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12篇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消毒、卫生宣教,做好发热护理、抽搐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20例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20例患儿缩短了住院天数,痊愈出院。结论 本病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只有对症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卫生宣教。

2008年4~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20例,经过精心的治疗,细心的护理,2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5.5岁,平均3岁;住院天数最短的8 d,最长的18 d,平均13 d;轻型12例,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精神差、烦躁、哭闹;重型8例,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发热、呕吐、抽搐,体温在39℃~39.5℃。实验室检查:WBC升高6例;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升高9例;体格检查:有阳性体征的10例。经抗炎、抗病毒、镇静、营养脑细胞药物、降颅压等治疗效果满意。本组患儿入院时皮疹已消退者10例。

2 护理

2.1 消毒隔离 本院成立了手足口病专业病房,实行严密隔离。房间每天用紫外线照射1 h;地面、床头柜、床头、凳子、患儿的用具、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每升含有效氯500 mg)擦拭;被褥、衣服在阳光下暴晒;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用等量的消毒剂(每升含有效氯1000 mg)浸泡消毒半小时后倒掉;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后用液体皂流动水洗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2 发热护理 本组病例均属中枢性发热,药物降温效果不好,均采用物理降温,用40℃左右的温水、35%~40%乙醇或冰袋降温。擦浴时动作轻柔,关心体贴患儿,嘱其多饮水。

2.3 抽搐护理 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同时备好氧气、吸痰器及抢救物品,抽搐频繁时用开口器或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放置牙口中间,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痰液及呕吐物,病室保持安静,操作要轻柔,以减少刺激。

2.4 皮肤护理 患儿手掌、足掌疱疹因搔抓而继发感染,一旦抓破,疱疹液会引起病毒扩散,加之高热、降温时出汗,呕吐物易弄脏衣被,因此,应保持皮肤清洁,穿柔软宽大的衣服,经常更换。洗澡时用温水,床单要清洁、干燥,勤修剪指甲。臀部有皮疹的患儿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5 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 患儿因高热、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而影响食欲,应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易消化的饮食,以略凉为宜,不能过酸或过咸,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用刺激性溶液漱口,可用棉签蘸3%碳酸氢钠溶液擦患儿的口腔,然后在溃疡面涂锡类散[1]。

2.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测量体温、呼吸、心率及血压,特别是体温、呼吸和心率,观察抽搐的次数及持续时间,神志、精神的变化。本组患儿神志都是清醒的,但烦躁哭闹不安的占多数,少数患儿有嗜睡现象;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准确记录到护理记录单上;躁动不安时,按医嘱给镇静剂,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入睡时间;用降颅压药物时一定要快速静脉推注,加压滴注时护士一定要在一旁看守,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和疗效。

2.7 静脉留置针护理 本组患儿均用脱水剂,有时间性。轻型1~2次/d;重型4~6次/d。为减轻患儿痛苦,笔者对本组病例均采用了静脉留置针,写上穿刺日期,每班交班并观察局部有无发红、肿胀现象,判断留置针是否脱落和局部是否有感染现象。通过采用静脉留置针,明显减轻了患儿因多次静脉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有力的配合了对本病的治疗。

2.8 心理护理 由于口腔、手足疱疹的疼痛刺激,加之颅压升高导致头痛、烦躁、呕吐,又处于陌生、被隔离的环境中,患儿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用和蔼的态度爱护患儿,多鼓励和夸奖,给患儿讲故事保持其情绪稳定,对较大患儿耐心解释,争取配合治疗。鼓励多进食,以增强免疫力,争取早日康复。

2.9 健康教育 教育患儿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不要吃生冷食物。嘱其在家多通风,勤晒衣被,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预防措施及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表现等知识,要做到对本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教会家长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饮食护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 讨论

本组病例是手足口病引起的病毒性脑炎。所以,要从预防手足口病做起。手足口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也可经过接触含病毒的疱疹液传播,属局限性疾病,临床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及卫生宣教、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过程中,配合临床药物治疗,加强了本病的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引导患儿及家长消除恐惧心理,树立科学的疾病观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地遏制了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进一步发展,使医务人员和家属对本病有了新的认识,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