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4 10:4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反思

第1篇

一、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深入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的,它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想让自己的学生到哪里去。如果目标设定的不准确,不全面、不细致,那这堂课肯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就是因为教学目标影响一节课的成败,所以,教师在反思时首先应反思教学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反思目标是否准确

在制定教学目标前,教师一定要了解所教内容应达到的学段目标,同时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情。这些都是教师准确制定教学目标的前提。

(二)反思目标是否全面

在新课程下,教师要确定目标必须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四个方面进行确立。现在的课堂,每一节课都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制定的目标全面了,才能更好的设计教学环节。如果目标有缺失,教学环节必定有疏漏,也就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反思目标是否精细

如果在制定目标时,内容是泛泛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拿到另一节课中仍然适用,那就说明这个目标是不合适的。就拿语文教学为例,课文后面总有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呢?当然方法是多样的,但要根据课文内容,确定出最合适的方法指导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在目标中就要就要把这个方法写进去。只有在制定目标时更细致一些,就更便于教师的课堂操作了,课堂的时效性才更强。。所以,反思的制定目标是否做到准确、全面、具体,是反思教学首先要做的。

二、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选择是否得当,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较大。每一节课,都有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有提升、拓展学生认知和能力的重、难点。教师教学技能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运用否科学、合理、巧妙的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方法找的好,就会让一节课生辉不少。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充分的设计与预设,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同时,在课堂上还要能及时的根据生成,随时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课后就要认真分析哪种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发挥了作用,实效性强,哪种方法运用的不恰当,应当进行怎样的改进。所以,反思每节课教学方法方面的得失,对以后教学水平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反思教学环节

我们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往往是这三部分,即导入、新授和练习。从形式上来说,这是一节比较完整的课了,可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它就像是我们写作文时列的写作提纲一样,只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我们真实的课堂是是难以预料的,是随机性比较强的。有时需要补充,有时需要删减,有时需要调整顺序。不管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它都会影响整节课的完美程度。因此,我们要反思教学环节时不仅要关注每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更要关注这个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同时还要反思每个环节中的预设是否充分,反思上下过渡是否自然,反思教师的总结语是否放在了恰到好处的地方,反思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认真反思教学环节,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

四、反思习题设计

第2篇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能使年轻教师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教学反思认识的几点误区

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甚至将教学反思纳入教师考核之中,可还是难以步入常规化,更难走人自觉化,多是在被动中流于形式化,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新负担”。

1 对教学反思认识不到位

很多老师认为反思就是作检讨,在教学评议时,只管道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也不去思考真实与否,认为说的不足点越多,反思就越深刻,否则就是蜻蜓点水,有敷衍之嫌。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反思自然变得被动起来。

2 学校的不合理规定

有些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反思作出了硬性规定:每一节课必须在教案本上写出教学反思,字数不低于多少字;每学期上交几千字以上的教学反思若干篇,以备上级检查。有的学校则只要求老师在教案本上随意写上几条提纲,以示教师有教学反思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这些只看数量不看质量的机械要求,无疑是对老师的一种强迫和戏弄。每一节课都要有反思,这种僵化要求,无异于逼鸡下蛋。结果使老师只会反感教学反思,而不会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3 缺乏学反思的自觉性

很多老师习惯于“年年岁岁书不变,岁岁年年课相同”的机械重复中,习惯于多年习以为常的“套路”,不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只是低头走路不抬头看路。不去思考,哪来反思?一些教师把写教学反思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其内容要么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要么东扯西拉,要么摘抄文稿,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如此的反思被一些老师戏称为:“一个活动一个小反思,一个主题一个大反思,根本反思不出啥有价值的东西,教学还是老样子呀。”

三、反思该反思些什么

1 反思成功之处

每节课都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导入、有趣的对话、典型的案例、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独到而有特色的小实验、有益的启示、精彩的教学设计、恰如其分的多媒体应用等等。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握教材内容,并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

2 反思失误不足之处

任何人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即便教师再熟悉教材、学生,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如表达不清、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等。如果教师把课堂中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在教学反思中,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这样做一定能促进今后的教学,为以后的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3 反思课堂灵感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而在课堂实施教学中,随着教学的展开、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深入,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在特定环境下产生,若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4 反思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是初学者,许多在教师看来是“易”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却是难点。教师要详细记录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状况,包括对所授知识的接受程度,重点难点是否已经掌握和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日积月累,既丰富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这些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课后利用教学反思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四、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总之,对于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实践,我们也经历了从陌生到初步了解的过程,当然,在实践与探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困惑甚至盲点,但是,有我们对反思性教学和教学反思的正确认识与执着追求,相信它会大有用武之地。

第3篇

一、教学反思的现状

当前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敷衍应付。一些教师把写教学反思(课后记、教学随笔等)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这样的“反思”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其内容要么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要么词不达意,东拉西扯;要么摘抄文稿,权当“反思”。

(二)隔靴搔痒。有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表层化,反思不深刻,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作深层次反思。例如“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除少数同学外,一般掌握得还可以”,“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除个别环节外,其余都实现了教学目标”,如此等等。这类“反思”不痛不痒,它只停留在发现问题(“少数学生”“个别环节”存有缺憾)这一层面上,而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未作理性化的思考。

(三)等同于教学总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别无两样,把教学反思完全写成了教学总结,呈现出的内容是对某一个教学阶段(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周)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肯定这一阶段的教学成绩,寻找不足。这类“反思”的主体成分主要是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是对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

可以说,上述形式的“反思”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它存在着诸多值得我们反思和需要纠正的问题。

二、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所关涉的种种问题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反复、深入、认真地审视与思考的过程与行为。在教学反思中,教师通过不断反省教学行为、澄清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塑造教学风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个人的教学能力。因此,教学反思既是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策略。

三、教学反思的特征

教学反思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一)批判性,即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当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用“不满”的心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与提升。当教学反思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时,我们的反思才深刻。

(二)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以此来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教学反思”若无创造性、不能“更新”自己的教学,那就是无效的反思。

(三)自主性,即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是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研修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方式。反思教学是教师的职业的内需,而不仅是外来任务。教学反思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决定着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自觉地、自主地进行才有收获,靠外力作用、被动的“反思”是达不到反思目的的。

(四)发展性,即能使教师得到发展。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教师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挑自己的刺,敢于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突破自我、突破自身封闭,在反思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高境界迈进。这也正是教学反思的目的所在。笔者认为,符合以上特性的反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才能真正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作用。

四、教学反思的内容

课堂教学是教学实践的主渠道。因此,在作教学反思时,我们的思维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否则反思就容易无的放矢。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对象的反思,一般针对三个方面: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一)对教材(教学内容)理解的反思。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所体现的课程价值及教育功能理解得是否透彻、到位?教学目标界定得是否准确、具体?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确定得是否恰当?对教材的调整、挖掘是否科学合理?

(二)对教师教的反思。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策略是否科学?教学理念是否体现教材的本质?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符合教材的需要?教学环节(过程)安排(预设)是否优化并得以实现?

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受,或多或少,或“得”或“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问”来梳理。

(三)对学生学的反思。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作为互动的一方,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即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程度怎样)?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联系得是否紧密(如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有无必要)?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状况如何(即课堂教学效果怎样)?学生学习状况的自我认识是否清楚明白(即“我”学得怎样)?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到位?

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上来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五、教学反思的策略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学反思理念的核心,也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我们将有助于促进、优化教师教学反思行为,有利于提升、完善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方法称为教学反思的策略。

教学反思要“思”之有据。这里暂不谈对教学中成功之处的反思,主要谈对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或困惑的反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有些是个别的现象,有些则属共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四个策略”找根源。

策略之一:对教材质疑。出于稳妥,有时的教学是“照葫芦画瓢”:铺垫是教材的“复习题”,新授内容是教材的“原例题”,反馈是教材

的“做一做”,巩固是教材的“练习题”……这在事理上本无可非议,可教学下来总感觉心里不是滋味。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对教材质质疑:复习的知识是否有利于新知的展开?例题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反馈的练习是否具有反馈的功能?巩固的习题是否灵活有趣?如果“没有”,就当跳出教材用教材,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融入例题与习题之中,体现教学的生活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展现教学的价值观。

策略之二:与学生换位。出于责任心,有时的教学已尽了全力:该讲的讲了,该问的问了,该做的做了,该练的练了……这在常规上无可挑剔,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效果不很明显。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与学生换换位: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如果学生是这样,我该怎么样?是不是不该讲的也讲了,不该问的也问了,不该做的也做了,不该练的也练了?如果“是”,就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这一切,让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策略之三:和他人比较。有些教师的教学像“赶鸭子上架”:直观、谈话、操作、演示、验证、归纳等多种手段并用。这在经验上无可厚非,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没有起色。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和他人比较一下:在学校里听一听同行的课,在刊物上看一看他人的设计,在录像中观一观名家的课例。然后反思他人的教学好在哪里?自己的教学弱在何处?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

策略之四:请名师指点。为了创新,有些教师追求“前沿”:创设贴近生活的实际,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安排充足时间的实践,组织双向互动的合作……这种精神无可指责,可教学下来总感觉特色不够鲜明。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请名师指点一下,或邀同行听一听自己的教学,评一评得失,在“听”与“评”中“把脉”,还可请名师改一改自己的典型教案,做一做公开课展示,在“改”与“做”中“会诊”,从而使自己由“当事者迷”向“当局者清”的目标迈进。

第4篇

《绝句》这首五言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色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绝句教学反思范文,望大家喜欢。

绝句教学反思范文一优秀的古诗大多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悠远,有着无限的魅力,是陶冶情感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我经常鼓励学生多读古诗,以增强自身语言文字修养。但是一直收效不佳,总感觉学生在完成任务,而不是自觉自愿地爱上古诗。所以借着这次上组内教研课时,我把握机会上了古诗《绝句》一课,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的美,从而真正爱上古诗。

《绝句》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诗歌以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氛围。全诗一句一景但又合而为一,通过景物完整表现了诗人复杂细致的内心活动。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通过欣赏画面理解诗意然后再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诗歌的色彩美,如: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感受诗歌的结构美、对偶美,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鸣翠柳——上青天”等。

另外还要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诗人用短短四句诗,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这么美好的画面,怎能不让学生好好体会呢?

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一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来赞美春天,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引入诗境。

其次,在讲解诗意时,我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赏析画面,初步理解诗意,然后用讲故事的形式融入诗人的生活,体会诗歌的意境。

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先出示两个黄鹂在翠柳之间鸣叫的画面,想象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这天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这样把四句诗歌融入画面,融入故事,学生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在观察,在体会,自然而然自己也就仿佛置身于其中,也能够切身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情感了。

另外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我还挖掘了文本的空白点,把诗歌的创作背景渗透给学生,并结合《春望》、《草堂》这两首诗让学生理解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使学生和杜甫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最后,就是让学生反复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升华情感,让他们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不过,在教学时感觉自己还是提点过多,应该多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品味,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只要当好一个领路人就足够了!

绝句教学反思范文二《绝句》这首五言绝句极其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色图。这首诗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寓情于景,显示出春天蓬勃的生机和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情。反复诵读此诗,给人一种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带着对这首诗的喜爱,我饶有兴致的开始了教学。

上课伊始的“说说关于春的成语”比赛一下子将气氛领了上来,孩子们似乎进入了春天的世界,一双双小手高举过头,一种“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教室。

古诗教学,少不了“指导朗读”。在游戏导入,激发兴致后,又紧接着让孩子们自由读诗,边读边想想哪句古诗最能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孩子们在小组里面大声的朗读着,说着自己的想法,那景象,好不热闹。“我觉得春风花草香这句诗最有春天的感觉,因为春风一吹,花儿都开放了,草儿也从土里钻了出来,探出脑袋张望这美丽的世界,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觉得这就是春天”“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的心情怎么样呢?”“很高兴,很欣喜!”“那你能将这句诗大声的朗读出来吗?”“能,……”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在孩子们个性化的解读中,我完成了对本诗的教学。让孩子们的自主、自由的解读代替老师的枯燥乏味的解释,但同时又从孩子们的回答中给予指点引导,并进行朗读的指导。

或许是自己对这首诗的喜爱,或许是孩子们的表现很好,或许是这样的教学设计较为合理,本堂课孩子们和自己的状态、配合都非常的默契,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沟通交流中,一起走进了那富有诗意的春天。

绝句教学反思范文三今天上了《古诗两首》中的《绝句》,这是一堂考核课。

我一直觉得诗歌是教学的难点。我跟曹校说起此事,曹校说:“那你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备一下,尝试一下,说不定会得到进步。”于是我便决定试一试。

以往的诗歌课,会给学生讲解意思,板书通常以文为主,这次曹校建议我将其用简笔画来展现!故这课的板书设计成为简笔画。不过上完之后,我觉得有许多的不足:

首先谈谈我自己的感受吧:

1、在变诗这个环节,我自己在上的时候,觉得有些生硬,过渡把握得不是很好。

自己讲着讲着就有些生硬了。

2、我总是觉得自己有个毛病,那就是在上着上着课加入一些原本教案中没有的东西-,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我分析有两个:(1)、自己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周全;

(2)、我还没有全面把握学生的学情。这也变成我好几次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原因。这次就加入了生字分类。

3、没有把握好时间,后面有明显拖延时间的嫌疑。

然后,谈谈张老师的意见:

1、张老师认为我在范读方面还需要加强。

这次我没起到范读的作用。没有提醒学生应该注重的停顿。

2、在学生寻找完景物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在写字中可加入学生的修改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写字进步的乐趣。

曹校同样给了我很多意见:

1、基本功方面:(1)、要多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

(2)语言要抑扬顿挫,起伏变化,这样才能更有吸引力。

2、识字应是先自读,然后指名读、分类,最后测读,教学一定要遵循先会再测的规律。

3、在描绘寻找景物时要学会渲染,不要太干瘪。

第5篇

【关键词】 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进行探讨。

一、教学反思与感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自己或别人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剖析,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想到的方法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再进行反思。这就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的过程。所谓教学感悟就是通过教学实践,对一些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归纳,并升华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对于这些问题与困惑进行反思,从中就能够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让教师去思考探寻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也就能够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在上课或听别人上课的过程中,只要认真分析,都会受到一定的启示,获得一定的感悟。教师将这种感悟慢慢地积累下,就能够变成经验,最后由经验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再来指导教学实践。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教学感悟则能够让自己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效率。

二、进行教学反思与感悟的有效途径

(一)在新课标学习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1.是避免走入新课标精神下新误区。从当前新课标实施以后的现象来看,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行为得到了初步改变,如讲解少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多了;合作交流多了,被动接受少了。考试评价更加注重关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综合素养的考查,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但是,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精神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避免防止出现以下几种倾向:神化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张扬自主个性,忽视习惯养成;盲从“独特感受”,缺乏“价值引导”;倾情“随意生成”,忽视“精心预设”;片面创造教材,忽视正确运用;倚重“学科综合”,淡化“学科特点”。

2.是要对有关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深入反思,灵活处理。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更加注重与学生实际的联系。例如我在教学《爱在屋檐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教材中的理由父母子女关系只倾向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并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这个道理,而是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实际,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有的学生是父母再婚后组合家庭,很多同学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理解。当有的学生不太理解随父母再婚的组合家庭时,老师又通过讲解生活中感人的实例,学生终于明白: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和养育之恩,这种关系是不能够选择,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在钻研教材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上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怎样用好用活教科书》指出:“有了好的教科书,不等于就能搞好教学。实际上,教科书只能是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思想品德教材的理解、运用和发挥,取决于如何通过教材去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反思”:怎样.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具体教学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如何.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体系。不能否定,现行的教材都能较好的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里发展顺序而进行编写的。但是,还应该明确,编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发展的规律,而且是从编者视角出发的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规律。因此,教材难于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识和心里发展上的差异。基于这一事实,教学时,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和内容顺序,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体系。

(三)在教学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教学过程是最值得反思与感悟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保合作探究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地方,笔者对此也深有感悟,并认为:要确保合作探究的实效性,就必须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首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应该让学生先预习,熟悉政治教材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文中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进行充分地思考。其次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要求学生应该联系所学的思品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反思分组是否科学,是不同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还是按学生的座位编号前后桌分组。前者有助于学生相互促进,后者便于开展小组活动,不同的分组会有不同的效果。再次是待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之后,还需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因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充分,所以在合作探究交流时,大多学生都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最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反馈的内容及时进行反思,如果发现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应该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对于是属于教师自身出现错误的地方,应该向学生坦诚。教师在教学结束后,一定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将有关教学感悟写下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在不断的积累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自身的教学能力也能够得到明显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反思,对于做得好的地方进行总结,在不断的反思与感悟中,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探究,在课标学习、备课和教学后等环节进行反思,及时写下教学中的感悟,从而促使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公惠荣.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04:90-91.

第6篇

一、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

会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把解决问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解决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作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反思作业的解题过程,并作为作业之后的一个反思栏。

鼓励学生结合解题后的反思,提出问题,并将其指定为反思内容之一,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还能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培养。这对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显”是十分有益的。通过解题后对习题特征进行反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对习题进行重新概述,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完题后经常通过反思题目的特征,加深对题目本质的领悟,从而获得一系列的思维成果,积累属于个人的知识组块,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强化教师对“教”的反思

教师要加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完善教师教学艺术。教师对“教”的反思具体如下:

(一)教学活动前的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

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看,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考虑学生实际;二是有些老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经验,凭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老师的“懒”。要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在教学过程中反思

一是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有的教师设计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但要问每个活动景象的用意,每个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时,有的教师竟说不出个所以然,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二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思维活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三是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了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同时,教师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个个争先恐后发言,课堂秩序较为混乱,教师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敢进行有效管理,课堂的有效时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三)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

第7篇

一、 案例

题目:从放东西说起―主次矛盾原理教学。上课伊始,老师先将案例放到课堂上展示,并发动学生积极思考,然后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把深奥的哲学原理讲得十分透彻、现象。这既解决了教学任务,又展示了案例教学在课堂上的魅力,一举两得。

教具:一只广口瓶,一些大小石块和沙子。

教师先将大石块放入瓶中,直至不能再放入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是否已满?”

学生答:“满了。”教师再将小石块放入瓶内大石块的空隙中,直至不能再放入为止。

然后再次问学生瓶子是否已满?学生已悟出什么,回答说“未满。”

教师问:“为什么?”学生回答:“还有沙子可以放入。”教师说:“对了。”然后在放入沙子,一直到满为止。

教师:“请同学们考虑,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工作再紧张,总有空闲时间,要学会占空子等。无论怎样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教师:“你们回答的都对,但我想告诉你们一个更深刻的道理。请大家继续看实验。”

教师先将小石块放满瓶子,然后问能否放入大石块,学生答不能。教师问能否放入沙子,学生回答可以。教师再将小石块倒出,然后用沙子放满瓶子,再问能否放入石块,学生回答不能。到此,实验完毕。

教师:“现在,请你们将前后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看它能说明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人总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事情总有大小之分,如果先做小事,就像先放沙子。最终必然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最终失去抓大事,取得大成就的机会。这个道理在哲学上就叫做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二、反思

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生动而富有哲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创新的一次有价值的尝试。

1. 能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案例教学是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它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应该用于何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而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增长实际操作的能力。

2. 能够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中,学生要独立地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自己着手实际演练,因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案例教学多采用生活中的事例,经过编写形成的案例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紧密相连,或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案例讨论,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采用案例教学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第8篇

小学教学课改反思

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东津镇中心小学 王秀云

全区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一年来,我校也在紧紧围绕“二五五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样做无疑是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作为实验班教师,我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也进行了反思,下面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某些环节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设计的导学案内容尤其是练习部分还没进行完,下课的铃声就响了,反思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如下几点原因:1. 虽然教师已经汲取了课改的思想并也按模式备课,但对教材研读的不够,对学情备的不充分,在课间也不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很好的调整教学环节;2.学生认知的差异,导致教师过多地关注后进生,从而影响教学进度;3.农村学生性格内向,信息闭塞,导致学生严重动不起来。但我还有一点认为,特殊情况下预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比如学生的思维把课堂延伸了,这种情况是可以接受的,并不需要教师刻意的去抵制。

二、当前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深究其含义无非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为主,提倡个性化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就目前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一个班里能做到“自主、探究”的学生不会超过三分之一,而能合作学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要与城里的学生那更没法比,如果学生动不起来的话那还谈何课改?我也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我觉得这与我们是农村学校这个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不是说没有教师的责任,我认为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 教师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性;2.充分发挥这方面做的好的学生的榜样作用;3.着重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制定一定的评比办法,激发学生潜在的欲望;4.注重班级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建设。

三、二五五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要发挥多元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我觉得评价学生要适当,要综合好的方面和差的方面,不应该一味的表扬,甚至不论好坏都表扬。我认为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有的就该表扬,有的就不该表扬,有的应该在课堂上表扬,有的应该在背后表扬,有的表扬是鼓励性的表扬,有的是批评性的表扬……而且表扬不一定要用语言,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欣赏的手势,足可以起到评价的作用。这里我就产生一个问题:教师在评价的当时想到是什么?可能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但我觉得应该以一种自然的状态去评价,而不应该为表扬而评价,这样反而矫揉造作失去了评价应有的光环。

任何一次课改并不是一件今天说,明天做,后天就能成功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在不断实践中进行反思然后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形成属于符合自己的符合课程改革思想的教学模式。

第9篇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以”“更”两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过程性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借助多读,感情性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情感目标: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

二.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

三.教学准备:1、课件,生字树。

2、学生课前搜集小松鼠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猜谜是大家最喜欢的,今天我来让大家猜一个迷语: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

生:这是松鼠。

师板书:松鼠。

师:你对它了解吗?

生甲:松鼠生活在树林里。

生乙:松鼠喜欢吃松果。

生丙: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帮助它跳跃,它的尾巴又能当被子。

师:小朋友知道的真多。刚才有小朋友说松鼠喜欢吃松果(板书:和松果)那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师:请小朋友把小黑板上的生字自由读一遍。

生自由读

师:请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生甲领读。

生乙领读。

师:请同桌之间互读互纠读音。

生开始活动。

师:你能用巧妙的办法记住生字宝宝吗?

生甲:我记住了“聪”,耳朵灵,口会说,心灵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师:你就是个聪明的孩子。

生乙:我记住了“泼”,头发在洗澡。

……

师:其余的生字,我们小组合作来学习。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回指导,扶差。

师:下面我们开始“一看二想三读”的环节,将生字宝宝放进我们的小脑袋里。

(师指导,生记字)

师:下面我们来做“摘松果的游戏”

大屏幕后面出现一棵挂满松果的松树,学生上台摘松果,并将松果背面的生字读准,就可以把松果拿走。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真能干!接下来我们写字,相信也能把生字写漂亮。我们先观察生字“以”、“更” 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观察并轻声地说。

生先描红并分别各写一个。

生把已写好的字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互相评价,师随机指导书写较差的同学。

师:小朋友通过努力写出的字真漂亮。下面我们来读课文,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大声说:有!

师:这篇课文应请几位小朋友读课文?为什么?

生:应请6个小朋友读,因为课文有6个自然段。

师: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

生甲: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因为它蹦蹦跳跳,很可爱。

生乙:这是一只喜欢大森林的小松鼠。

生丙:这是聪明的小松鼠。因为它看到树越来越少就要想办法了。

生乙:这是一只保护环境的小松鼠。它看到树越来越少,很着急。

师:你们看,一只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呢?

出现课件:一只小松鼠向大森林奔去。

生甲: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怀着愉快的心情蹦蹦跳跳地向大森林跑去。

生乙:一只聪明的小松鼠兴高采烈地挎着篮子跑到松林里摘松果。

师: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画的?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自然段。

生甲:这个小朋友读得还可以,可是还不够高兴。我能读得比他高兴。

师:他读得很高兴,脸上笑嘻嘻的,多高兴哪,谁能读得像他一样高兴?

生丙、生丁读,齐读。

师: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松鼠吃着吃着,忽然到了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划出小松鼠想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第2、3自然段。(课件出示这2自然段的文字。)

师:他们会吃什么?到哪里去住呢?

生甲:他们吃果园里面的苹果、桃子等水果。

生乙:不行,松鼠不吃苹果、桃子等水果,再说那是果农种出来的不让他们吃。

生丙:松鼠可以住在石头缝里,吃草,吃山核桃。

生丁:松鼠住在石头缝里会不舒服的,他不吃草,山核是人工栽培,不让他吃的。

生:他们可以到别的松林里去住,吃其它树林里的松果。

生:别的松林里的松果也会被住在那儿的松鼠吃完。他们去了,那儿已经是光秃秃的一片了。

师:小松鼠的心情怎样?

生甲:他很担心,担心没东西吃,没地方住。

生乙:他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生丙:他很害怕,害怕松鼠们都会死去。

师:那你们就带着这种担心、着急、害怕的心情读一读其中一两句。

生自由读。

同桌配合读。

师生配合读。

师:小松鼠多着急,他会想什么办法?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教学反思

我的这则教学设计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和情感体验。这节课在识字教学环节中,让孩子自愿当小老师,教识字方法。朗读时,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去朗读。

二.巧设游戏。在识字这个很枯燥的环节中,设计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摘松果的巩固生字游戏,既给学生带来了活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生字。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 简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23-02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和改进的过程,教师应当把每一堂课的结束都当作一个新的开始进行反思,重视教学反思,以此促进高校教师迅速成长,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一 何为教学反思

反思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它帮助人类理解分析自身的行动诱因、决策过程和行动后果,以此帮助人类提升下一次行为的有效性。简言之,反思就是一种事后思维,是人类对某次特定行动计划、决策以及实施成果的审视过程。

教学反思是教师重新回顾和认识教学实践活动,对自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教学设施、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成效等进行全面审视,从教学研究的角度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反问、探寻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点,总结有效经验,并把它们变成有规律可循的认知,以此来指导以后的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成效和专业化水平,帮助自身从教学型教师转变为专家研究型教师。教学反思可以从教师的理念领域和行为领域两个角度进行,内容主要有对教学观念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对教学反馈的反思等几个方面。

二 为何要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成效中所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是一种具体的研究行为,是促进教学成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加速教师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

1.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培育新人的特殊职业,是一个持续成长完善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增加知识量和提高品格修养的过程。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不仅仅向学生传授学术知识,也是从简单传授知识的教学新人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研究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同时通过教学活动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术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论总结,但教学目的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达专业知识,而是要将所知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学生个体表现各异,因此要求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汇总经验,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学会在实践中反思各种问题,解决问题,时时更新教育观念,在主动反思中获得更多教学发展和教学创新的机会,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2.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需要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自我修炼,要有不断的学习投入和反复的研究,要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审视中提高。在教育快速发展,教育理论更新迅猛的时代,教学实践表明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少会出现与教学目标存在偏差的现象,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坚持终身学习,掌握教学研究、教学反思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坚持、自我控制,在教学结束后主动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帮助更好地开展以后的教学实践,还要进一步通过反思提炼出教学思想,构建新的教学观念,最终升华为“个人教学理论”。这种行动研究的反思模式将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成为促进反思型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的活动复杂而又具有创造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和任务,教学成果与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态度和采取的教学行动方式方法密不可分,因此教学反思的方法也可以有很多种,本文仅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反思的方法。

1.自我反思的方法教学工作日记法

教学工作日记法是学校制订详细的教学工作日记本,要求教师按期系统详细地记录自己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感受等的全部内容,作为进行基本资料收集整理的教学反思方法,记载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准备过程中吸收到的新知识和理论、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和失误方法手段、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疑点和难点、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的反应、学生作业完成状况对知识掌握的反馈等,这种记录记载得越认真详细,就越能揭示一些其他方法不能获得的有效细节信息。从本质上分析,教学工作日记法就是把教学反思这种单纯的内省活动外观化,通过对教学工作日记的记载不断回顾、分析、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对各种教学事件的敏感度,可以改进教学、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发展并提高教师自身的反思能力。

在对教学工作日记法进行运用时,必须对教学反思有正确的认识,教学反思是一种工具,其用途在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将反思的经验理论运用到之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才是有效的教学反思。

2.上下沟通的反思方法教学空间建设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传播信息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教学空间建设法是指教师借助专业网站平台(如世界大学城),将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整理上传发表,并连接学生的学习空间建立起“教学地图”,将知识全面显性地向外界展示,向外界分享教师思维和专业知识,跟学生进行课堂外的网络互动和交流,记录教师与学生的发展轨迹。这种网络直观地展现,使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科知识,又能和教师在网络中自由地互动和交流,自由地向教师展示自身的需求和风格,相对于课堂上严谨的沟通模式,这种方式更能够帮助双方进行深度沟通,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到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反馈,使教师能由个体反思走向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教学实践方法,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快速进步成长。

第11篇

海南华侨中学 王 颢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教学反思的类型

1.“课后思”:一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记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2.“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如:月考后质量分析。

4.“期末思”:即通行的期末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末考核,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原本是我教学中的一种随笔,自己坚持写了多年。那时并没有谁来要求我,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即时灵感。

在那些灵感中,我曾经记录了孩子们课堂上闪光的身影,留下了我心中许多的不自禁的感动;那里有我教学经验的精彩描绘,也有我工作不慎时捅下的漏洞;在那里,我曾经不断地刷新一个真实的自我,也曾经轻轻地汲取营养为自身内需做补充;那里有我的忧虑和困惑,那里也有我的欢歌和笑语;更值得一提的是,那里记载着我尝尽了酸甜苦辣后的欣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换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小成功。我曾经在内心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真心地感谢吧——教学反思。它给了我一个工作反省的机会,给了我一方滋养孩子成长的沃土,给了我一片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帮助我一天天变得成熟、变得聪明。我永远会对它有一份钟情。

后来,教学反思不再为我所有,却衍生成教学备课中的一种规定。它要求我们写出东和西,写出南和北。有些方面俱细之极很不容易被接受。尤其是教学中没有什么触动而无病时的反思,简直叫人觉得是一种难受。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112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把教学技巧内化,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那么,如何内化、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更不是能在一两堂课中就能得出问题的答案的,而是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地小结。这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就是教学反思的过程。这种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了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等诸多具有新色彩的“新角色”。这些角色的出现,使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逐渐“活”了。然而,在这些“活”的课堂气氛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历史与社会教师如果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又不作认真反思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后让他们死记,而不鼓励其思考分析,这样一个只会“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的历史与社会教师,绝不可能成为称职的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也要坚决摒弃。但“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发言”真的是评价一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吗?细心观察我们的课,尤其是在有同行听课的时候,为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挖空心思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历史小故事”、“班级大讲坛”等环节生硬地塞进课堂。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可这节课对学生三维目标是否达成,却不予理睬。这样的课型,难道就值得提倡吗?活泼的课堂气氛固然不可缺少,但这是我们教师所要追求的唯一目标吗?这种课堂其实追求了华丽,却缺失了实效、失去了自我。

我们常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其实用到课堂上来同样有用。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数学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历史与社会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所以目标不同,课堂类型肯定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科目,不同的课题,课堂结构也是大相径庭的。比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知识点较多,且重难点集中,需要教师讲解,而《人在工厂》却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既能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而且换一种课堂模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不同的课有不同的模式,教师根本就不用为了追求新课标而生搬硬套,过分注重课堂形式,而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于不顾。不同教师有不同个性,只有在教学中生成一种适合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才能独立自我。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那么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内容呢?反思不是简单地回忆记录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理性思考,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比自己教学中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水平逐渐提高。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学、如何教、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

教师反思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例举常用的几种:

一、通过撰写教学后记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后记即课后对本堂课的感悟。可以是成功的地方,以便日后借鉴;也可以是不足的地方,以便日后完善。这样,既可以防止教师教学感受的流失,也可为今后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把零散的教育思维变成统一的学科体系理论,更是给自己的成长留下坚实的脚印。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这一章节时,笔者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就详细讲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两次革命,且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列宁小时候的趣事,二月革命的背景,七月流血事件等)。但一堂课下来,笔者突然发现,自己是捡了“芝麻”而沾沾自喜,自己甚至都没有讲清两次革命之间的联系,没有讲明白理想是什么,理想又是怎样变成现实的。笔者这不是丢了“西瓜”吗?之后,笔者写下了自己的想法,重新备课。把重点放在的关系上,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是从资产阶级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是从资本主义道路到社会主义道路。笔者不敢说这样修改后有多完善,但笔者相信,自己的二稿比一稿要更关注重点和难点。如果这也是进步的话,那就是笔者对课堂进行了反思,是反思让笔者有了点滴的进步。

二、通过邀请同行听评自己的课来反思教学

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邀请同行听评自己的课能吸取同行集体的智慧,不断开拓自己的教育思路,但同时要有不怕被“揭短”、被“批判”的精神。有些或许是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一个“亮点”,但在同行看来却是多余的,需要删除的东西。而对自己存在不足的地方,同行可能会尖锐地指出。其实这样的“揭短”和“批判”正是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的台阶。邀请同行观察自己的教学及与他们交流,从中听取同行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会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最终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

在邀请同行来听评自己的课的同时,教师更应该主动走出去,主动去听同行的课,尤其是名优教师的课,通过听取他们的优质课,去发现他们成功的地方。去看那些名优教师是如何把握课堂,是如何重新整合教材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问问自己:如果是我来处理,我会怎么安排?静心想想,我该怎么样把名优教师的“优”变成自己的本事。这一过程是反复“咀嚼”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过程。这种反思多了,会发现自己对课堂教学是“游刃有余”了,这不就是成长的足迹吗?

三、通过阅读教育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习各类教育教学文献,可以帮助我们走出陈旧的观念,接受当下最新的教学信息。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始终处于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前沿。通过阅读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这不也是成长的一个“捷径”吗?

四、通过积极撰写科研论文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善于工作的人往往善于总结。教师积极将自己的教学反思撰写成文就是一种总结的升华。通过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可以帮助我们挖掘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这样我们可以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撰写科研论文,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论,而这些又是指导我们今后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教师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其他任何培训措施所不具有的功效!

进行教学反思,不仅能促进我们改进教学工作,增强教学本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在其他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