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昆虫记读书心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昆虫记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昆虫记读书心得范文600字,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昆虫记读书心得范文600字一
我记得小时候我是很讨厌昆虫的,因为总觉得它们的样子很让我害怕。尤其是蜂,蜂的刺使我不敢接近它,因为我被刺过。但读了《昆虫记》后,我不再昆虫们那么反感了,反而觉得它们变得可爱了。
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亨利.法布尔。他写的《昆虫记》里面,有好多昆虫的名字,有很多是我连听都没听过的,尤其是蜂的名字,我以前只知道两种蜂的名字:竹蜂、马蜂,但没听说过什么采棉蜂、采脂蜂……
竹蜂和采脂蜂的居住之处颇为有趣,它们是住在遗弃的蜗牛壳里。那些爱捉弄蜗牛的朋友们可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倒霉的正好拿到的是已经居住了采脂蜂的蜗牛壳,那就只能怪自己了。采脂蜂往往选蜗牛壳中大小适宜的一节做它的巢,它们常常用细砂嵌在树胶上做成有图案的膜。在用树脂和沙粒做成的盖子下,还有第二道防线,用沙拉、细枝等做的壁垒。在第二道防线后面就有两间房间,一间大的'给雄峰住,一间小的给雌蜂住,因为采脂蜂的雄峰比雌蜂大。
有时候,采脂蜂筑巢的时候,会因一个小疏忽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如果采脂蜂在一个蜗牛壳中筑巢,但它却不知道蜗牛壳已经有主人了,等巢里的蜂长大了,它们咬破了胶膜,冲破了防线,想解放自己。但是,它们的通路被一个陌生的家堵住了,因为这壳原本的主人的幼竹蜂还在孕育。就这样,可怜的幼采脂蜂就因母亲的一个小疏忽就结束了生命。
这一个小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小小的错误是不可忽视的,它可能会酿成一个让自己终生后悔的结果。
昆虫记读书心得范文600字二
我是一个非常爱看书的小女孩,所以,从小到大读了许许多多的课外书,如幼时读的世界童话大师,丹麦作家安徒生爷爷写的《白雪公主》、《丑小鸭》、《灰姑娘》……前段时间读的著名作家秦文君写的《女生贾梅》、《逃逃》、……。还有近期才开始读的《小丫林晓梅》。从我看过的这几本书里,你大概就知道了我是一个爱好看哪种书的女孩。没错,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好看小说书和童话书,最讨厌看历史名著和百科知识系列的书的女孩。可前不久,张老师却安排我们读一些科普书,这可烦倒了我!放学以后,经过几小时的挑选,我终于决定买《昆虫记》!回到家里,原本是带着无奈的心情读《昆虫记》的,没想到读了以后,我一下子就被书中的内容给吸引了。
《昆虫记》这篇著作是法国著名困中加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才完成的。这本书里介绍了毛虫、蝉、鞋子、蟑螂等几十种昆虫。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蝎子《白蝎自杀之谜》这一节。有人说,蝎子遇到危险就会自杀。于是,作者就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烧红的木炭围成一圈火墙,然后把一只白蝎子放进火墙里。热浪烤在蝎子身上,它倒退着卷成钩子,一会儿伸直,一会儿弯曲,动作快极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阵抽搐,接着,就一动不动了。作者用镊子把它夹到一块凉沙土上,过了一个多小时,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蝎子竟然奇迹般的活过来啦,和以前一样变得生气勃勃了!这个实验证明,根本就没有蝎子自杀的这种事情,无非是人们乱猜测而已!
读了这一节,我不禁思绪万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不会自愿结束生命。其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自杀都是一种胆怯的表现。大家都认为生命是一种很宝贵、美好的东西,既然上天赐予了我们小小的生命,那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苦难,珍惜生命,也回报他人。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人因为某种原因自杀了,著名艺人张国荣也在多年前跳楼了。我认为,这些人简直还没有一个小蝎子勇敢。由此,我曾还联想到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我就是一个例子。我经常会因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就生气,苦恼,有时候甚至干脆不做,去问同学答案,这应该也是一种怯懦的表现吧!我们应该学习蝎子的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做一个坚强而又勇敢的人!
啊!真没想到,我竟然被一本科普系列的书给吸引了。我认为,我读了这一本《昆虫记》,简直比读好几本童话书和小说书要强的多。以后,我要听老师的话,多读读历史名著,也许还会有一些不小的惊喜呢!
昆虫记读书心得范文600字三
《昆虫记》是世界上极为特殊的一部经典,从第一卷到最后一卷,整整跨越了30年。作者笔下的昆虫,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昆虫记》宛如一曲奏响在美丽田野中的昆虫之歌。
当我看完《昆虫记》时,我正坐在书房里。窗外是那永不变的高楼大厦与城市那灰蒙蒙的天。我问自己,当我蹲下来认真观察地上蚂蚁搬家时,那是多久之前?当我静静享受着夏风,听树上的蝉振鸣时,那是多久之前?当我拿捕虫网笼住蝴蝶再放飞,与蝴蝶嘻戏于山间,那又是多久之前?好像,那真的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儿了。或许当很多人看完这本书之后,也和我一样心中纷纷响起对过往惬意生活的无限向往。
这也就是《昆虫记》的魅力所在,它是用悠悠的30年时光,一点一点慢慢“熬”出来的。30年,10950天,法布尔日日都在观察昆虫,并记载于书中。在我认为,《昆虫记》就是一部昆虫研究长卷。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法布尔观察昆虫,了解昆虫,记录下昆虫不为人所知的一切,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他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看待昆虫,引导我们对生命、对大自然的尊敬和热爱。法布尔与《昆虫记》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也永远留在了昆虫们的心中。
闭上眼,细细回味书中的内容,更加向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光。此刻,或许薄翼金蝉在窗外高树上伴着夏风长鸣,或许舞姿翩翩的蝴蝶在阳光下忽飞忽落,或许清透网丝上露珠晶莹透明。回望世界,如此多彩!
昆虫记读书心得范文600字四
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吧,他1823年2月22日降临在法国南部一个叫圣莱昂的小村庄里面,现在就让我们去细细的观察下他写的那些昆虫吧!
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具体说了12种不同昆虫,他们分别是蝗虫、天牛、长腹蜂、圆网蛛、蟋蟀、松毛虫、萤火虫、螳螂、蝉、寄生虫、蝈蝈、肉蓝蝇。
那我们先来说说蝗虫吧,蝗虫的长腿带有锋利的锯齿,它的后腿可以弹跳的很高,它有个坏毛病,专门喜欢偷吃庄稼,一般来说,它们下卵一次性可以在20颗到30颗左右。
接着,讲一讲小天牛吧,天牛小的时候“最可爱”,竟然没有五官,然后它们靠什么进食呢?原来,它们只吃木屑生长,每只天牛可以生出2个天牛幼虫。
再结着呢,我们观察下长腹蜂吧,长腹蜂比较喜欢在暖和的地方悠闲的生存,它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圆网蛛。
最后,简单介绍下圆网蛛,它只要是飞的昆虫都吃,它的家喜欢安在一些雨下不到的地方。
好了,在这我就不把这么多的昆虫一一解说了。下面。说说伟大的法布尔吧!
法布尔,40多岁才有他梦寐以求的实验室,在近花甲之年的法布尔还很凄凉地说:“虽然愿望实现了,但是实现的也太晚了一些,他和其他的昆虫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别人把昆虫钉在木盒里或泡在烧酒里观察,而他却把它们放在很干的瓶子里养着,其实,法布尔也是一个民主主义者。法布尔一生犯了3个大笑话,这第一嘛,就是他在地上观看蚂蚁搬走一只死苍蝇,第二件事,一天夜里,他提着灯笼,在田野里看蜈蚣产卵,不知不觉就天已大亮,这第三件事,就是他爬上一颗树观察螳螂的活动,最后竟然被别人误会,把他当做是可恶的小偷了。
读完《昆虫记》以后,让我自我感觉收获颇丰。因为我对昆虫的了解,已经止步于仅仅对他们的厌恶来的那么肤浅了。所以,以后,我应该看更多更多这些方面的课外书,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昆虫记读书心得范文600字五
在许多的科学书里,我最喜欢《昆虫记》。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融合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苍蝇等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
我从书里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他仔细的观察。从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昆虫是可爱的,是有感情的,他们是大自然的生灵,是人类的朋友,而不是令人憎恨、厌恶的对象。在法布尔的书中,昆虫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扮演着主角。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法布尔的精神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要写完十卷《昆虫记>>是何等困难,这不仅需要耐心与毅力,还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法布尔他却做到了,他观察某种昆虫,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几天,或更长的时间,这还不够说明他的耐心与毅力吗?他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用一生的时间写完《昆虫记》,他的这种可贵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只有用心去品味这本书的精华,才能对他所研究的昆虫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一、学生名著阅读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一些留守学生因缺乏父母在生活上的关爱、行为上的管教和学习上的辅导,往往容易性格孤僻、感情脆弱,普遍存在着读书观念淡薄的问题。在调查座谈中,六年级一名曾经成绩优秀的留守学生很坦诚地对我们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家现在有钱了,干嘛还要那样苦读书呢?再说好多同学都说读不读没关系,反正没人管。”
(二)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够
调查中45%的学生称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的主要原因是在校写作业,回家了还是写作业。农村一些家长的素质较低,既不会教孩子学习,也不会教孩子做人。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名著中有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实际去挖掘名著的现实教育意义,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来完善自身。比如从《西游记》中,可以让学生学习惩恶扬善和爱憎分明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阅读《水浒传》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忠诚和信义;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从中找到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永不轻言放弃的人生态度等。
二、农村留守学生名著阅读策略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书,要学生做到从读书中悟出一定的道理,让学生理解读书是方式、途径,悟情、悟理才是目的,要使读书落到实处。要让农村的留守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教师应多动脑筋,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学生们,这样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立足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前提。中学生的求知欲旺盛,他们一旦对名著阅读产生兴趣,就会认真阅读名著,但农村的文化氛围不浓,初中生对于名著的阅读兴趣不大。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向他们推荐一些与其生活和心理靠得很近的名著,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1.用作家艰苦的生平激趣。现在大部分农村初中生是“留守学生”,生活比较艰苦,平时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有繁重的家庭劳务等着他们,即使有一点空余的时间,也被电视和网络所吸引,对大部头的名著根本提不起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有意讲述一些农民出身作家的艰苦生平,吸引学生对这些作家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阅读这些作家作品的兴趣。如通过讲述作家季羡林儿时苦难的家境、窘困的生活和家境变故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季羡林的《赋得永久的悔》、《牛棚杂忆》等作品的兴趣。
2.简介作品中农村生活的片段激趣。在中外名著中,有很多作品是描述农村生活的,看到似曾相识甚至熟悉的生活场景的描写,更容易引起农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意识地简介一些能引起农村初中生共鸣的片段,会激发他们阅读该名著的兴趣。如教师在课堂上生动讲述法布尔如何不顾危险捕捉黄蜂的片段,就能很容易激发起农村初中生阅读法布尔作品《昆虫记》的兴趣,因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都捕捉过黄蜂,被黄蜂蜇过,法布尔的经历就如他们亲历一样,老师生动讲述的场景不正像自己的吗?情感的道路一打通,阅读《昆虫记》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二)创设条件,营造阅读氛围
1.设立名著书架。可以发动学生将家中的名著(连环画、小说等)拿到班里,在教室的后角设立“名著书架”(以小组为单位或以班级为整体),让学生在空暇时间进行翻阅,实现资源共享。
2.适时名著交流。根据各班实际,半个月、一个月或两个月举行一次名著交流会,让学生自由发言,可讲述名著精彩的片段,也可说一本书的概况。
3.汇演展示名著。利用学校节目演出之时,展示几个名著片场,让名著深入人心。
你试过放下手里的活儿,放下心里的一切,坐在椅子上,捧起一本书,细细地品读吗?那是何等的快乐啊!我常常因此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阅读,带给我无数种思绪。
当孔明七擒孟获时,我暗自佩服;当司马大军兵临城下时,我隐隐担忧;当孔明七星坛祭风时,我无限期待;当火烧赤壁时,我拍手称快;当孔明身死五丈原时,我默默哀叹……读《三国演义》,我常常思绪万千。一次次惊喜,一次次担忧,一次次期待……所有这些,编织成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
阅读,让我不断地充实自己。
我,就好比人生路上的一辆不断向未知前方奔驰的汽车,而阅读就是这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座座加油站,它总是能及时出现,不断给我提供前进的力量。
我喜欢阅读,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昆虫记》……它们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空虚时,它们带给我充实感;孤单时,它们就像一个伙伴,陪在我身边。成功时,它们教我谦虚;失败时,它们给我鼓励;愤怒时,它们让我平静;高兴时,它们跟我同乐……
阅读,启发我感悟人生。
阅读,就要读好书。一本好书,可以让心静下来,从“压力山大”中脱身,让烦恼顺着阅读过的每一个字溜走。如果不慎读到一本不好的书,当然也会适得其反,就像是给汽车注入劣质的机油一样,会损伤思维的零件。
我喜欢反复读一本好书,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眼,甚至一个标点,都能启发我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这三个哲学问题,我都能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我喜欢反复读一本好书,每读一遍《鲁滨孙漂流记》,我都能获得不同的感悟。读第一遍时,我学到了鲁滨孙的坚强和坚持;读第二遍时,我突然明白,人在磨难中需要顽强的意志;当第三遍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悟到:希望,是人生存的信念。有希望、有目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我热爱阅读。一本好书,就像一位益友,让我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进退;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向导,帮我找到人生的目标;一本好书,更像一位良师,教我体会深刻的人生哲理。一本好书,就是一座加油站,为我提供前进的动力。
所以,对于我来说,阅读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这种快乐,是金山银山也换不来的!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各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关键词】农村学生;阅读教学;指导阅读
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字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各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成绩的好坏,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读,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在思想上受到启发和教育。
“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是新课标对阅读的总要求。可是语文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将属于学生读的时间,过多的用在了对课文的讲解、分析上,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阅读,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多读,从读中理解、体会、质疑。所以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农村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不强,阅读量不大。在课余时间不爱读书,他们最喜欢的是看电视或打游戏。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在家长和学生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就有抵触情绪不愿意买,即使买书,也只买作文书,学生阅读书籍的范围不广泛,很少学生读到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等读物,家里基本没有藏书。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为了生计纷纷外出打工,有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祖辈来带,祖辈们有很多只能给孩子煮饭,根本管不了孩子的学习,小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贪玩。他们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老师的监管,就没有了自觉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农村学校有些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只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讲,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懂,课堂上挤占了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我们要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让学生通过阅读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相机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看的书,让每个学生都与书交朋友。可以在班上建一个图书角,每个学生把家里的书带到教室放在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一个书香教室。教师可利用班会课开展一些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还可将班级学生的优秀读书笔记汇集成册,使学生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读书的乐趣。从而喜爱读书。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喜欢表扬,对读得好的同学及时表扬,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听的同学来讲,也会努力争取读好书,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老师的鼓励中,学生会产生更强的成就心理,更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主动阅读。另外我们还可采用多种形式来读,朗读、轮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教师还要利用阅读教学向学生多推荐适合他们的儿童读物。如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后,学生对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产生了敬佩之感,我就向他们推荐看《鸡毛信》,学习课文《景阳冈》后,学生对打虎英雄武松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就推荐他们在暑假时看《水浒传》,学习了《卡罗纳》,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习了《蟋蟀的住宅》,我就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多读有益的书,扩大阅读范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能把课余时间用在阅读上。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讲方法地去读,其意义和收效也是不大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第一、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读漏字不加字;第二、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句子清晰,停顿适当,语言流利顺畅;第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使学生在读中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提高朗读效果。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全班一起读,分组读,个人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带读等等,通过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质疑,要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体会思想感情,从读中产生感受,并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阅读做到了“手脑并用”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让孩子爱上读书。
犹太人是最爱读书的民族!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子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书甜如蜜。读书就像蜜蜂在采香甜可口的蜜一样,当你打开一本本书,就像来到了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如果我们也能让孩子们尝到书甜如蜜的感觉,还愁他们不爱书吗?
1、以课堂为基地,激发阅读期待
从孩子们刚入学起,每一节语文课我都会作为奖励,抽出几分钟和孩子们分享读书的快乐。刚开始,是图文并茂的绘本,我慢慢地翻过,让孩子们边欣赏漂亮的图画,边讲述书中的故事,他们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得到了视听的最高享受。接着是童话、《十万个为什么》、《谜语大全》、小诗歌、生活故事、脑筋急转弯……一般都不把书里的所有内容讲完,我希望孩子们在享受这快乐读书时间的同时,也能爱上这些书,有阅读的期待和欲望,这样读书就成了他们的一种需求。
2、以兴趣为主旨,不功利读书
记得一次开家长会,一个家长问我:我的孩子最喜欢读《爆笑校园》,每次看他读得入迷,我都很生气,这种书可以读吗?我给这位家长举了个例子:有一天中午,我走进教室,所有同学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突然有一位同学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把我和同学都吓到了,可是他自己却全然不知。我走近一看,原来他是在看一本笑话书。你想,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书,为什么不让读呢?这位家长听了欣然点头。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读书都带有太强的功利性。他们总在计较孩子能从书上获得多少多少知识,积累到多少多少好词句,学到多少多少写作方法。这样一种无形的功利目的往往就抹杀了孩子读书的兴趣。特别是低年级,让孩子爱读书最重要,不管什么书,只要喜欢,都可以读。
二、让孩子有书可读。
1、丰富孩子的家庭书架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投入都不吝啬,购书的渠道也很多,但不少家长总是盲目购书,他们不知道什么书适合自己的孩子读,哪种书孩子喜欢读,虽然书架塞得满满,但阅读率却极低。这时,老师的引导和推荐就显得犹为重要。老师推荐的书可以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列出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也可以是与教材同步或相关的书刊,如教学《有趣的书》后,向孩子们推荐《父与子》,学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孩子们去找《英雄故事》的书读,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向家长推荐《昆虫记》……还可以是传统的和当下流行的各种儿童读物。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自主选择相结合,就大大丰富了孩子的家庭书架。
2、构建学校的书香氛围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文学大师博乐赫斯的一句名言。作为一所完小,一个必备的硬件设施就是图书室,里面还必须有一定量的书刊,但很大一部分学校的图书都成了沉封的历史,它们从未被人翻过,陪伴它们的只有冰冷的书柜和沉重的铁锁,唯一被人记起,是上级领导要来检查,赶快清清它们身上的灰尘,做几张虚假的出借记录,或是年终校长在做总结时拿来说道一下。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但有的学校在构建书香氛围,在图书室的建设上就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学校设图书馆和阅览室等图书功能馆室。阅览室环境宜人,洁净的地板、整齐的桌椅、别致的窗帘,清新的布置让人感到温馨、舒适。每周每班安排一节阅读课,在这节课上,老师就可以带着孩子们到阅览室读书、看报,阵阵书香沁人心脾。
图书馆则是由专人管理,期初由班主任带领班干部到图书馆挑选一定量的书籍,充实班级图书角,并做好出借登记,学期中可以定期更换图书,期末再行归还。
班级的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随时借还,十分方便。图书角里的书刊除了向学校借阅的,还有一部分是班级里的孩子自己捐或借给班级的。建立了各种借阅制度,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催还工作。这样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
三、让孩子学会读书。
1、多元共读,榜样引领
亲子悦读: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最初是家长讲,孩子听,接着是家人共读一本书,互相交流讨论,最后可能是孩子津津乐道,家人洗耳恭听。但要注意培养好的读书姿势和习惯。
师生共读:教师怀惴着一颗童心,与学生一起阅读,读后交流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获,其乐融融,分享读书的快乐。
生生同读:班级里的孩子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并给小组取个好听响亮的名字,制定读书小组的规章制度,小组成员除了可以互相交换自己的书籍外,还可以在周末组织到某个同学家一起读书,交流心得。如此一来,班级很快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以优带差,榜样引领,效果极佳。
2、掌握方法,有效阅读
一、学校与家庭沟通
为了让“书香家庭”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家庭”,学期伊始,学校就积极与各个家庭结对子。
首先,学校向“书香家庭”推荐阅读好书。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他们感兴趣,也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精神。因此,我们学校利用校信通短信,向家长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鼓励学生每人带一本课外书到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每天多读课外书,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带头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常和学生交流、探讨读书心得,尽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阅读兴趣,开始给孩子们推荐整本书,我们先后推荐了《童年》、《唐诗300首》、《名人传》、《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爱的教育》、《昆虫记》等等。今年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孩
孩子们的读书和写作兴趣。孩子们怕写作,主要是觉得没什么可写,不知道怎么写,我要引导孩子多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帮助孩子积累素材。
二、倡导亲子共读书活动
其次,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活动。2016年3月,开学之初利用家长会,老师讲解班级微信的好处,并一一介绍了加入班级微信的方法,建议家长开通微信。班级微信就是学校和家长、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家长朋友可以互相交流,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疑惑和问题,也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提出班级建设意见或建议。
我校一直要求亲子共读好书,每天都布置有读书任务,要求每天读书半小时,并由家长签条,督促孩子读书。充分利用校讯通向家长们发送短信,或通过家长会讲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为孩子阅读
提供有利的条件,督促孩子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多和孩子一起读读书,并跟孩子交流读后感,以自己的读书热情去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并全程记录共读全过程,把读书感悟写在微信上。
三、活动反思
本次“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从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到评选结束,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上报材料来看,差距较大,总体
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现在:
(1)家长的重视程度和在准备材料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否认,本次活动的出发点是正向的,但家长对此次活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却千差万别。有自始至终就非常支持重视且按学校制定的实施方案真正付诸行动的,如五年级冯晨好家庭、六年级冯玉霖家庭他们申报材料的内容和时间上就能证明。
但大部分家庭的申报材料,是在学校或班主任的督促提醒下才做整理和准备的。缺少了评选细则中的好几项内容,如亲子读书计划、亲子共读相关记录、孩子的读书心得或小练笔等等。还有部分家庭虽然重视,但在准备材料方面没有经验,无从下手,也有的家长在编辑材料方面有一定难度,不会把图片、孩子证书的影印件等整理到一个文档中。
(2)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惑。有的家长对这项活动认识不够,有些家长因实际困难不能与孩子一起读书;有的家长坚持的时间不长,一天、两天可以,一星期、两星期还行,可是时间长了就坚持不下去了。有的家庭藏书数量还远远不足,条件差一点的甚至没有孩子的读书角,读书体系还不够健全,书香家庭的读书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3)作为学校,我们能体谅不同家庭的不同表现,因为家长在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条
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决定了在申报材料方面的参差不齐。
(4)作为家长,也应总结反思一下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真正为孩子的读书、成长,为争创“书香家庭”尽到心力了吗?是心有余力不足?还是根本就没有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如果每位家长能跟孩子换位思考一下,也许您就不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对孩子苛刻要求或求全责备了。
四、活动收获
(1)不可否认的是,通过“书香家庭”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辅导能力越来越强了,亲子共读,丰富了家庭文化生活,读书活动让不少学生家长放下扑克,丢掉电视,离开电脑,和孩子一起走进了书乡,每天晚上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读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的视野都开阔了,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2)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评出了优秀“书香家庭”。六年级的冯玉霖家庭光荣的被学校授予“书香家庭”称号,并颁发了《书香家庭》证书。家长感言,说这一次的活动,再次重温了他们童年的读书梦,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了书香的魅力。“书香家庭”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读书兴趣,实现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与学习、阅读与生活、阅读与成长的融合。此次活动学生、老师以及家长都获益匪浅。
五、活动感言
一、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班级读书会首先应该强调学生参与阅读的自由与主动,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读书会中的兴趣、心向、热情等心理因素。教师导读时要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建立对阅读的感情放在首位。学习了《小木偶的故事》后,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有这么一个木偶,他每说一句谎话,鼻子就会长一截,谎话说得越多,鼻子就会越长。由于贪玩,他长出了一双驴耳朵,还真的变成了一头驴……这个小孩叫匹诺曹,是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的人物。他能走能跑能跳,会说会哭会笑,你们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发生在他身上的事,那就更希奇了!猜猜看。你们想知道小木偶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吗?小木偶说要考考你们,来看看目录吧,看谁猜得着。”
班级读书会开展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成功的首要环节也应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读时我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木偶奇遇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步通过观察封面,达到“激趣”的目的,继而通过对猜测故事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然后我再组织学生浏览故事的目录,使学生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期待。
二、共读――营造阅读氛围
黑板报、学习园地、教室走廊布置一些读书名言、推荐一些好书,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时间全班共同读一本书,整个班级散发出浓厚的书香气息。积极正面的阅读氛围具有传递信息,影响学生行为的能力。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随时随地、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广泛的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分享自己个人的阅读体验,提高自己的认识。学生在共读的同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翻看同伴的读书笔记,也可以达到互补交流的目的。例如学生在阅读《非常爸爸》、《非常妈妈》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读书笔记:
杨红樱阿姨写的这本书非常好看,把每个爸爸的特点都生动地写出来了。爸爸就是――曾趴在地上让我们当马骑,摔跤了要我们自己站起来,考试少考了几分就会狠狠打我们屁股,当遇到危险时上前冲上来的那个人。不过,那个人不是同样的。他们也许是顽皮、幽默、执着,豁达……我的爸爸是个全面爸爸,所以我觉得我很幸福。以后我也要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也做个全面爸爸,让我的孩子也觉得幸福!
余乐平
通过这次阅读,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妈妈是给予我们生命的最亲的人,这本书上的妈妈有的童心未泯,有的优雅迷人、有的聪明绝项、有的糊涂粗心……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妈妈,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深深地爱着我们。妈妈每天都在为心,我有时还让妈妈生气,真不应该。黄雅芳
读书会的理想状态,是形成“人与人、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的立体对话。共读等于是在建设一个群体的话语新系统,也就为成员间的交流讨论提供了一个平台。此时,课外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也是孩子们的心路成长过程。
三、讨论――深化阅读体悟
讨论是班级读书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对书的讨论,不但厘清困惑、深化理解,还能分享快乐、分享经验,培养团体探索的习惯。在学生不知道如何讨论时,教师可以做示范或者给出提问的途径,如我有话题要和大家一起谈;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有话对故事的某个角色说;我有话对作者说。以下是《蓝色的海豚岛》班级读书会片段。
师:讨论之前,我们还可以讨论我们怎么“讨论”?因为“讨论”也是一门学问。先请一个小组示范一下,我就是小组成员之一,其他组员是当场选了4位同学。
师:开始讨论了,我们先做什么呢?
生:先回忆一下刚才的问题?
生:回忆梳理
师:问题挺多,我们先围绕“《蓝色海豚岛》与《鲁滨逊漂流记》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个问题来讨论吧。谁先来说?
生:鲁滨逊本来就并不喜欢那个岛,而卡拉娜土生土长在那里,心底里爱海豚岛。
师:我觉得《鲁滨逊漂流记》是凭空想出来的,而《蓝色海豚岛》是根据真人真事改写的。
生:鲁滨逊是一个成人,而卡拉娜孤身一人在荒岛时还是个弦子。
生:鲁滨逊捕杀动物没有悔改,而卡拉娜最终和动物成为朋友,鲁滨逊只有一个朋友――星期五。
生:其实鲁滨逊也没有把星期五当作朋友,所以一离开荒岛就把他卖了。
师:(从讨论小组中走出,面向全体学生)你们觉得我们小组讨论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们表现非常好,我们平时的讨论总是乱哄哄的,但是今天的讨论使我们大家耳目一新,大家发言时是逐个逐个说的,而且都说得那么利索,说到了点子上,不愧是我们班的精英。
生:我觉得××配合得非常好,很有默契,算得上是黄金搭档。
生:我觉得以他们的水平,围绕《蓝色海豚岛》与《鲁滨逊漂流记》的不同之处的讨论,还可以再深入一点。我觉得这两本书写作年代不同了,两个作家写书的目的也不同。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围绕问题继续展开讨论。
本次班级读书会,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梳理问题,抓住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示范讨论培养学生的讨论技巧。在讨论对,教师既尊重每个人的发言,又避免了成员无建设性的谈话或偏离主题的讨论。教师尽量多让学生说,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再让学生之间的观点多向交流,使班级读书会的讨论有层次,有深度,有成效。
四、延伸――拓展阅读时空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读书 语文素养 班级图书驿站 读书序列
语文教学的痼疾由来已久,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钟情远远大于对语用能力的培养,所以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出现功利性,为考分而考分。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减,造成当今语文教学的大耗时、大投入而低产出的现状。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语文越来越没兴趣,学习效率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息息相关。笔者认为:静下心来,和学生一同读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正道。
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从广泛阅读开始
语文素养怎么形成?这又回到一个老师们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大小小的教育会议、平平常常的教研活动都在泛泛而谈,有的还是领导们特别强调的。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充耳不闻,领导讲一套,我行我素又一套,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当下的语文教学“涛声依旧”。
部分语文老师认为:考分还是最重要,是语文教学中压倒一切的工作,没有考分,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笔者不是强调考分不重要,而是认为,老师们在注重考分时,不要忘记对学生的素养的培养。笔者还偏执地认为,在考分与素养二者之间,素养更要常抓不懈,因为这是在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七十五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二、建立班级图书驿站,让学生有书读
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班级的图书驿站则是班级的灵魂,引领学生走上酷爱读书的炫彩大道,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图书驿站里等待、徘徊、前行直至流连忘返。
学生的成长源泉在哪里?家长们坚信,学好书本,再报上几个兴趣班,学上一技之长。笔者却一直“固执”地认为,学生的成长原动力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持久而广泛的读书丰厚着学生的底蕴。
1.交流假期读书
休息和调整了一个假期,学生的心总是有几分狂野。笔者开学第一课总是重复着同一教案《假期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上,学生讲述假期中有趣、精彩的读书故事:三国故事演绎得扣人心弦,梁山好汉是学生心中的传奇,马小跳的故事引人入胜,海伦·凯勒的励志生活娓娓道来……交流的学生有我的预设,也有生成的精彩。
令人艳羡的前奏铺垫,读书的话题水到渠成。
“同学们,故事听完了,你想告诉老师什么?”可爱的小手如林,“我们也想静心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句句古今名言的诵读声又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那我们谈谈我们班的读书计划吧。”同学们欢呼起来,“好!好!”教室里瞬间沸腾了。
2.共享心爱图书
学生把自己家中阅读的心爱图书带进教室,成立班级“图书馆”,每人三至五本书,共有一百本左右的好书,可以任意借阅,定期换阅,形成好书人人读。
怎么管理图书?怎么读书?读书,需要时间。时间在哪里?它就在每一个人的双手里。你一松手,它就从指间溜走。因此,读书需要只争朝夕。一早到校,可以读书;午间休息,可以读书;睡觉之前,可以读书。图书驿站有两名站长管理,每周有一次换阅图书的机会,学生总是在换阅前读完一本又一本的好书,而进入下一次的读书旅程。
3.交流月月读书。
读书交流会是不可缺少的读书盛宴。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精彩纷呈,学生总像准备一个重要节目一样,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备好,有的爸爸妈妈也参与其中,称为“亲子共读”话读书。学生的交流有见地、有深度、有思想的火花闪烁。故事生动了,心得深邃了,情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在图书驿站里提炼、升华。
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学生爱上了这样的“图书馆”。在这里,学生认识了巴金、曹文轩、杨红樱、郑渊洁……走进他们,学生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面的主人公回肠荡气,历历在目;那里面的河山大川壮美秀丽;那里面的妙语人生精辟而令人回味……
4.收获读书成果
杭滢说:“老师,我的优秀习作发表了。”看着她笑意盈盈的稚气的脸蛋,笔者微笑地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说:“真好!老师为你高兴,加油!”
是图书驿站给了学生思想的种子。
学生有了这颗种子,灵魂洗练了,精神获得了新生。
三、架构有效读书序列,让学生会读书
学生读书,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导引,总是喜欢读一些文化快餐类的、幽默笑话类的,甚至是一些低俗的书籍,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与学习背道而驰。
1.倡议亲子共读
开学以后,学校倡议全校师生积极投入读书活动中。我班《亲子共读倡议书》如下:
(1)倡导孩子博览群书。语文的源头,就在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上;而阅读,是精神成长和情感发育的必需,绝不仅仅是为了语文。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引导孩子多读好书,在读书中感受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在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中汲取营养。这些书可以是童话类、小说类的,可以是科普类、人文类的,还可以是名人传记、哲学类的,无论怎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书”。
(2)提供孩子读书环境。提倡“少买一包烟,给孩子多买一本好书;少看一小时电视,多陪孩子读书”的精神,能主动地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他们思考,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3)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麻烦家长每天能督促孩子读书半小时以上,并签名认可。一同与孩子收获读书的喜悦。
(4)指导孩子写好读书笔记,并加以检查、督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读书可以拓宽眼界,丰富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提高修养;读书,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把我们从浅狭的港湾引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本本好书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脚步,让迷人的书香飘溢你美好的家园。
2.推荐优秀书目
推荐优秀书目,是有效读书的重要一环。在书海茫茫中,推荐优秀书目犹如为学生点燃指路灯塔。我为学生选择以下图书,共75本:
(1)儿童故事(12本)
《东周列国志故事》、《红楼梦故事》、《三国演义故事》、《西游记故事》、《水浒传故事》、《聊斋志异故事》、《成语故事精选》、《智慧故事精选》、《神话故事精选》、《体育明星故事精选》、《军事家故事精选》、《三毛流浪记》。
(2)文学名著(29本)
《三寄小读者》、《稻草人》、《小布头奇遇记》、《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郑渊洁童话选》、《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第三军团》、《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普希金童话诗集》、《王尔德童话》、《列那狐的故事》、《鲁滨孙漂流记》、《月亮宝石》、《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科幻小说选》、《爱丽司漫游奇境》、《吹牛大王历险记》、《骑鹅旅行记》、《木偶奇偶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铁木尔和他的伙伴们》、《捣蛋鬼日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人传》。
(3)科普读物(17本)
《数学迷宫》、《趣味地理》、《生物王国》、《人体探秘》、《宇宙寻踪》、《心理天地》、《中国资源》、《不知道的世界》、《科学王国里的故事》、《元素的故事》、《昆虫记》、《走进自然》、《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科学改变人类生活100个瞬间》、《科学的发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八十天环游地球》。
(4)文化教育(17本)
《爱的教育》、《做人的故事》、《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做人与做事》、《百家姓声律启蒙》、《千家诗》、《写给中国小学生》、《100个中国孩子的梦》、《名人的小学时代》、《中华经典诵读本》、《小学生100种必读书导读》、《大地的儿子》、《儿童圣经故事》、《国际知识问答》、《童诗三百首》、《蔡志忠漫画集》。
3.建构督促机制。
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很强,一是书目的选择随意;二是读书的时间随意。要让学生坚持不懈地阅读下去,就必须有一定的阅读机制加以保障,家长和老师都要付出适当的劳动,保持学生读书的连续性。我为学生设计了“亲子共读记录卡”,由家长和老师共同督促完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亲子共读记录卡”如下:
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亲子共读记录卡
班级?摇 ?摇?摇?摇姓名?摇?摇 ?摇 ?摇?摇?摇(?摇?摇 月?摇 ?摇日—?摇 ?摇月?摇 ?摇日)
4.检测反馈效果
按照学校的读书计划,每个年级每学期都有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通常每学期我们有两本必读书,六本选读书。学生必须精读必读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对于精彩片段能熟读成诵,对书中人物故事有清楚认识,能讲相关人物的故事。选读书可以浏览,大略地读,能够了解大概即可。
我们在语文“阶段课堂练习”中,把必读书目中的内容作为练习内容之一,也是对读书效果的一个很好检测。学生对“读书工程”的落实由完全自由式阅读逐渐向有层次、有计划地阅读过渡,真正夯实课外阅读的“量”,再由“量”变走向“质”变,让读书改变学生的人生。
当前,受应试教育阅读因素的影响,我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喜也有忧:教师、家长对学生阅读的目的为应试阅读的居多,大量的书写作业占据了学生的时间,导致可供其独立支配的阅读时间很少,再加上电视媒体的消极影响,现在电视、网络媒体兴盛,那是因为看电视、上网很轻松啊,不像阅读需要动脑筋。但是,这两种媒介无法使我们产生一种主动阅读的意识。所以网络媒体不应该成为阅读的主流。学校与家庭缺乏正确完整的阅读指导,导致学生读书兴趣不浓、数量偏少、阅读习惯不佳、能力有待提高等现象。通过家访部分学生,家中除了《小学生图解字典》、《小学生同步作文》以外,人文类和科技类的书一本没有!有关专家认为,课外阅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关系密切,老师和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小学生增加阅读量并扩大阅读面。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方法
要达到《课程标准》中“阅读量在400万字以上”这一目标,我认为,必须转变过去相对静止的阅读观念,必须转变过去教师疏于指导的做法。只有转变过去相对静止的阅读方式为流动的阅读方式,只有调动学生、班级、教师、家长四方面的阅读的积极性,还学生一个充分的阅读时间,宽松的阅读空间,课外阅读才会慢慢成为一种习惯。
1. 生生传递阅读。
以前我是布置学生阅读某种书籍后,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寻找书籍进行阅读。教师对学生读书的过程,结果及方法虽然有指导,但是由于教师本身工作繁琐,来不及检查,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此外,一部分学生常常在书海中茫茫然旋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来阅读,那些高深的书籍总是让学生望而却步。每当学生们走进书店,跨进图书馆,走马观花者多,看漫画者多,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作品的少。
生生传递阅读方式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它改变了上述弊端。生生传递,即把全班同学分成16个课外阅读小组,每组在一段时间共同传阅同一本书,并且这本书适宜学生阅读,即学生们阅读的自己喜好的儿童书籍,如《爱的教育》《木偶奇遇记》《安妮日记》《贝多芬》《昆虫记》等课表上推荐的书籍,这些书籍在学生中流动传阅,经久不息。其流程简单明了:如学生A阅读了《爱的教育》以后,将此书传阅给B,B传阅给C......如此循环,你来我往。传到两三个月后,课外阅读小组中的四个人就都读完了,全班同学坐在一起来交流交流这段时间本组的阅读感受。这种阅读方法需要本组四人经常交流,避免又偷懒的学生。时间一长,形成习惯就没有偷懒的了。
2. 平行班交流阅读。
班级的藏书始终有限,个人的藏书更有限。“一人读书,两人分享,那么读书的快乐就变成了两份”,打破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阅读习惯,是一个共同提高好途径。每个班里都设有《图书流动登记簿》,下课了,同学可以通过推荐人的带领进入其他班借书,但必须在《图书流动登记簿》填上本班推荐人的姓名,这便于追踪图书的下落。同时班里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如诗歌朗读比赛、阅读交流手抄报比赛、书签设计比赛等,邀请平行班中喜欢阅读、有一定阅读水平的同学当评委,这样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让本年级的同学有进一步的沟通与了解,还地锻炼了同学们的交友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促进了班与班之间的交流。此外,还有师生共读,教学相长;亲子流动,共同成长等方法。
三、建立评价体系
1. 依据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采用如下评价方法。
(1)资料查阅法。查阅内容:《学期课外阅读计划》、《月课外阅读计划》、《读书卡》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查阅时间:《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期初审核、期末验对,其他内容每周查阅一次。
(2)活动评价法。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搜集许多信息,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3)作品展示法。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研究人员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 评定时间与成绩显现方式。
(1)评定时间。每周查阅一次读书笔记、读书卡,组内互相评价给出等级。研究人员不定期抽查,并写出评语。每月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总体评价,并填写评价表。期末师生依据平时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名著阅读为什么这么难实施?
有社会的因素。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学生不免要被社会影响,放学回家,有电视看,有电脑玩,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些感觉器官的直接刺激自然比沉静的文字更吸引人。而且,有些名著也被搬上了屏幕,比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与其花费时间在读书上,倒不如看这些更直观的电视剧。社会快餐文化对学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快餐文化强调迅速、浅显、短小、轻松,而这些似乎都不是名著所具有的特点,所以,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尴尬时刻:学生能异口同声地背出:“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却闻所未闻“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学生能一起兴高采烈、热火朝天地谈论《水煮三国》,却说不出《三国演义》的作者。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居初三年级前列,学习《香菱学诗》时,在一个班级中要求学生写出《红楼梦》的作者,赫然有学生写到“曹雪琴”,到另一个班级中,竟然同样有学生将“芹”写作“琴”。
有现今教育实际的因素。新课程改革诚然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可评价一个学校、一个教师、一个学生的体制并没有改变,中考考场上的赢家才是最终的赢家,哪个老师哪个学生敢懈怠?于是,学生有限的一点时间早已被各个学科瓜分,被各种练习侵占。对学生来说,笔头作业比口头作业重要,硬性作业比软性作业重要,可等到这些作业都完成后,他们早已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阅读了。
有家长的因素。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如愿考进理想的学校?所以,家长们往往对孩子们“应试”方面的训练不吝千金,而对“非应试”方面的训练则不太认同。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家长直言不讳地质问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布置名著阅读,老师解释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家长追问“中考考不考”,老师无奈道“考”,“占几分?”家长再问,老师小心道“少则一两分,多则五六分”,家长不屑:“那么老师你别布置我家孩子读名著了,这几分,咱不要了,你另外布置一些语段阅读题,那是考试的大头!”呜呼,这个老师就是我。
有语文老师的因素。刚刚提到的家长言论令人摇头,可实际上就连我们一些老师也是这么想的,与其费时费力地读名著,倒不如多背两首古诗,多作两份试卷,或许考试的均分还能比别人高出几分。
于是,读名著就成了―句空话。
那么,就没有办法了吗?有。我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把握好要求阅读的时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读名著,最好是在一个适当的情景下去要求,这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后面的阅读水到渠成。这样的情境可以是学习名著中的一个篇章时,如学习《纸船》,我要求学生吟诵《繁星》《春水》,去感受伟大的母爱、纯真的童趣与美好的自然;可以是在学完主题相同的某一单元时,如学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篇,要求学生读《昆虫记》,走进那奇妙的昆虫世界;可以是进行相关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时,如在互诉“成长的烦恼”时,要求学生读《童年》,去学习如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痛苦与磨难;还可以是学相同体裁的课文时,如学《寓言四则》,要求学生读《伊索寓言》,体会寓言的深刻内涵。总之,只要教师有心,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机会,领着学生展开阅读。
二、规定任务,制定计划,要求学生有条理地阅读。
名著的阅读量都较大,而学生的学习任务又相对比较繁重,如果教师不能使学生意识到读名著也是一种学习任务,学生往往会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这样如果其他学习任务较紧,或有更吸引他们的娱乐项目时,学生可能就会将名著搁置在一边,刚刚被激起的兴趣也会随之削弱,乃至丧失殆尽。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读名著就是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之一,必须完成。让学生重视这件事,同时可以少布置甚至不布置其他的作业,保证学生有时间去阅读,之后要做的事就是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定量的名著,使学生有条理地展开阅读。
三、随堂提问,适当奖励,及时检查阅读情况。
无论哪种学习内容都要及时地检查反馈,读名著也是这样。我往往会在学生开始阅读某一名著时,特别安排每节课的第一环节对前一天的主要阅读内容加以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进一步调动学生读名著的积极性。提问的时间可长可短,由内容决定。为保障这一步骤的顺利实施,教师可与学生一起阅读,可精读,可浏览,设计出恰当的题目,以准确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做至少有四点好处:首先防止学生读书时不仔细或不认真,走马观花,起弥补作用;其次,重新回味作品的主要内容,加深巩固学生的阅读印象;第三,用文中的语言复述相关内容,潜移默化中感受典范语言的精妙;最后,为极个别没看书的学生提供了了解名著内容的机会。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后总结,真正体会名著的魅力。
一本名著读完后,一定要进行读后总结,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真正体会出名著的魅力。这样的总结课形式可以多样化,如:1.片段练习,即选取名著中最精彩的片段,以这一片段为载体,通过相关的阅读题,审视片段中的人物形象、内容、主题等,进而扩展到对整本书的相关方面的认识。如读《水浒传》后,单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片段为例,认识鲁达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理解作品讴歌梁山好汉“替天行道”英雄壮举的主题。2.交流心得。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交流对作品内容、内涵的体会与感悟,“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读《名人传》,学生交流对这些名人的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体魄,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和品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品味欣赏。品味名著中的隽美、含蓄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如读《繁星》《春水》后,要求学生背诵并品析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诗歌,感受优美的诗歌语言。4.同名影视作品比较欣赏,即引入同名的影视作品,将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比较,认识二者的异同,体会文学作品独特的叙事技巧与表现手法。如六小龄童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几乎每年的寒暑假都会重播,适当地引入到名著《西游记》的阅读总结课上,让学生比较二者在刻画孙悟空形象上的不同手法,感受文学作品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之处。
关键词 学生;课堂;文学
如何把孩子引进书本的世界,走进文学的殿堂呢?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配上一把金钥匙——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如果有了阅读兴趣,那阅读就不是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是自身的一种需要。事实证明,阅读兴趣是可以逐渐培养的。
1.书香浓浓,言传身教
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感染起许多人好学。”如果整个班级的读书氛围浓厚,这也会带动不爱读书的孩子去阅读。笔者首先号召学生自觉捐书,成立班级书吧,开展“好书漂流”活动。并推选“书吧志愿者”,负责图书的借阅、登记工作。每到午间借书时间,书吧那儿人头攒动,不爱看书的学生也自然被感染了,争着去借一本好书,不肯落后。同时,笔者自己也做到以身作则,当学生兴趣盎然读书时,自己也手捧一本书有滋有味读起来。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孩子们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激发了他们的读书兴趣。有时,笔者特意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有时,向他们介绍自己读的好书;有时,向他们请教有哪些好看的书。这种师生互动交流更是把孩子带入浓浓的读书氛围之中。
2.精心推荐,广泛阅读
很多的学生不看课外读物,并不是他们没有时间,是因为他们没有兴趣。如果他们对课外书的热情能像对动画片一样高涨,阅读能力的提高肯定很快。喜欢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喜欢看书的同学一定都体会到了阅读想象的乐趣,而不爱看书的学生却没有。他们需要一个契机,教师应该充当学生的领路人,帮他们尽快找到契机,打开阅读的大门。
(1)推荐班级盛行的读物。孩子都有向众心理,大家有的他也要,大家喜欢的他也接受。特别是班级里优秀学生的阅读喜好对班级成员更是起着明显的引导作用。班级里的优秀生喜欢读的书,把它推荐给其他同学,他们一定乐于接受。例如:低年级时,班级里孩子读的最多的是《安徒生童话选》、《365夜故事》、《小熊维尼》系列故事、《逃家小兔》、《我有友情要出租》等;中年级时,班里流行读《马小跳》系列故事、《昆虫记》、《爱丽丝漫游记》、《鲁滨孙飘流记》等;高年级时,男生喜欢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女生喜欢看阳光姐姐系列丛书。让优秀生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借给其他同学,他们一定会很荣幸地把它读完。
(2)推荐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读物。小学生的个性在生活中表现比较明显。如果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喜好来推荐课外读物,肯定能大大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推荐一些励志成长类型的故事:《每天进步一点点:勤学小故事中的101个大道理》、《成长不烦恼》、《改变孩子一生的好故事》、《你在为谁读书》等;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场面的读物:《岳飞全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喜欢音乐的学生让他们多读《聂耳》、《音乐之星鲁比鼠》、《失聪的贝多芬》的故事;喜欢体育的学生向他们介绍与之相关联的名人趣事,使他们从这些名人趣事中找到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地方,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产生兴奋,就可以将“被动”变成“主动”,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3)推荐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读物。向学生推荐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读物,他们能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读起来就兴趣盎然,也能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这些故事人物的优秀品质就更容易打动他们,激励他们。例如:《淘气包马小跳》为什么每个孩子都喜欢看?因为孩子们都能从马小跳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人从他身上看到了调皮的自己,有人从他身上看到了幽默的自己,有人从他身上看到了贪玩的自己,有人从他身上看到了不爱学习的自己。这样的马小跳让学困生觉得无比亲切,而马小跳身上的诸多优点,比如诚实、善良、爱观察等他们也乐于学习。
兴趣是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当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就会把阅读当作是一种内在需要,是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愉悦体验。他们越读越爱读,慢慢地,成为阅读的主人,阅读能力也自然而然提高了。如果说,阅读是进入文学殿堂的大门,那么,拥有了兴趣这把“钥匙”,再厚重的门都能顺利打开。
二、亮起一盏引航灯——指导阅读方法
良好的阅读方法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收获,获得更大的乐趣。阅读方法因人而异,我们提倡开放式读书,个性化读书,不拘泥于传统方法。但有些学生读不得法,拿到一本书上页翻下页,看看图画就算了事的现象却也是存在的,教师有必要指导他们有效读书。
1.好书多读——博览与精读结合
“多读”,才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储存丰富的知识。笔者认为,为节省阅读时间,扩大阅读量,可“泛读”与“精读”结合使用。泛读是为了扩大阅读量,达到“多”的目的,浏览的成份居多,例如: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交代故事情节的那些语言,就可以快速浏览。而对于一些优美的文章、精彩的片段则提倡“精读”。可以让学生“诵一诵”,读出对文中内容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并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的画面来,以加深阅读感受。还可以让学生“背一背”,把那些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精妙文段背下来,“占为己有”,这样,日积月累,脑中的词汇量就会越积越多,知识面就会越来越广。在这样的泛读、精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2.巧读好书——与作品人物、作者对话
好多学生看课外书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上,这种囫囵吞枣式的读书对阅读者来说收获极少。怎样读好一本书呢?
首先,让自己走进书中,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例如:读《灰姑娘》,当后妈、姐姐们欺负灰姑娘的时候,你会深深地悲伤;当卫兵让灰姑娘试穿水晶鞋的时候,你会激动得想大叫。这种忘了自我的阅读更能让阅读者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其次,让自己走出书本,做探寻“文宝”的发现者。例如:《拥抱幸福的小熊》人物对话写得很生动,《红舞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真实,《永远的布谷鸟》中很多的比喻句写得很传神……如果读书时能这样去关注一本书,并在自己买的课外读物上圈好词佳句,划精妙文段,写旁批感悟。长期以往,进步就非同小可。
最后,让自己走近作者,想他之所想。例如:读《鲁宾孙漂流记》,当读到鲁宾孙被困荒岛时,你设想一下他在荒岛中会碰到什么事?以后他能不能回去?会用怎样的方法回去?然后在阅读中一点一点地解密作者的思路,对比自己和作者所想,有时会觉得作者这样写太好了,心生敬佩之意;有时觉得作者这样处理并不理想,然后自己做一番设想。就这样,孩子们学着用自己的心去捉摸作家的心,用自己的热情、自己的低落、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失败、自己的酸甜苦辣去体味作家、作品人物的生活世界,在不断的忘我体验中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让自己在阅读中融入思想和情感,注入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不知不觉,他们就学会了感悟文本、鉴赏文本了。
当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进入茫茫书海时,得心应手的阅读方法就是他们在阅读道路上不断摸索的指路灯。读有所得,学有所成,他们在漫步书海时才能走得更久,更远。
三、装上一台动力机——注重读后交流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认为,阅读同样需要倾吐。分享好书,分享交流,是学生阅读的动力。
1.借读书交流会,分享阅读之乐
读书交流会的交流形式很多,比如:细品、复述、体会、表演、介绍等。细品,即学生将自认为优秀的文章(片段)与同学一道仔细品味。可以细细品味一个句子,一个细节,一个场景等。学生在细品中能更好地培养语感,增加语言积累。复述,即学生将看过的文章复述给同学听。当然,学生不能拿着故事书照本宣科,他们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上适度的想象,把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故事性强的文章适合用复述的形式交流。体会,即同学之间交流读书体会。有些文章,学生看过后会感慨万千,总想把自己的感想、体会表达出来,这个交流形式就给了他们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机会。表演,即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将文章的内容表演出来。可以一人唱独角,亦可以多人合作。这样的交流形式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介绍,即“我向同学介绍一本好书”活动。学生将看过的读物从作者到内容概括地向同学介绍,以激发其他同学阅读的兴趣。总之,学生要参加不同形式的交流,就必须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通过这些读书交流活动,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既获取了知识,又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2.借读书笔记,分享阅读之得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大部分学生读课外书只看故事情节,这样的阅读收获不大。为了提高阅读收效,可以让每位学生准备一本采蜜本,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精彩词句摘录下来,以便学以致用。如写花草树木特征的,风雨雷电自然景色的,刻画人物喜怒哀乐感情的,把这些写得精妙之处抄下来,以丰富自己的语汇。当学生的语汇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就能运用自如。在上课回答问题、写作文或平时交谈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起那些对自己表达有帮助的好词佳句,并把它运用出来,这是,教师应抓住锲机,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稳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引领学生喜爱阅读、快乐阅读。指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语文学习走向大语文阅读。让我们的学生像爱生活那样爱文学,在文学的殿堂里享受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出版社,1993.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校园阅读环境的创设上我们花了一番心思。
我们在校园里制作了40多块不锈钢版面,上面写着诸如“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一个学生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捧着一本心爱的文学书籍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阅读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等等宣传标语。
我们把近50米长的橱窗确定为“‘花蕾’文学长廊”。里面由文学办公室的老师定期更换学生的习作、读书笔记、文学活动照片等。学校每堵墙上的玻璃版面近300块全部布展学生在省级以上发表的习作。学校三层教学楼的走廊里根据不同的年级段悬挂了不同的文学标语,低年级为“习惯篇”,中年级为“立志篇”,高年级为“刻苦篇”。每个教室的外墙上挂一首(则)装在镜框里的古诗文。在每层教学楼的转角处布置了一个精致、美观的学生敞开式阅览室,配上了各种形状的小桌子,边上围着各种颜色的小凳子,供学生在午间阅览、交流、休息。
分布在校园各处的近30块风景石上镌刻了一首首颂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刻苦学习等内容的成语歌。每个教室里布置了诸如低年级“亲近童话,享受童年”、中年级“拥抱文学,享受童年”、高年级“走进文学,享受童年”等标语,还在每个教室的后面墙壁安装上了一块软质黑板,学生一旦阅读完有趣的儿童文学书籍就要求写出故事梗概,用图钉展示在黑板上。整个校园清新亮丽,个性鲜明,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
二、推荐经典的阅读书目
我们认为,人生的每个阶段的精神成长应该是由不同的书籍来滋养的。这与什么季节开什么花,什么季节收获什么果实,是一样的道理。然而人类的书籍浩如烟海,学校必须慎重地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阅读的经典书目。2008年,我们参考了一些学校的必读书目,又结合学校的特点,确定了各年级的必读书目。2011年我们根据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并结合前几年在实践中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反复征求一些专家、学校语文教师的意见,最终确定了以下各年级的必读书目,向孩子们推荐阅读。
一年级(5本):《365夜儿歌精选》《亲爱的笨笨猪》《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洋葱头历险记》。
二年级(11本):《三毛流浪记(注音版)》《孙幼军童话精选——小布头奇遇记》《列那狐的故事》、《中国名家童话——金波专辑》《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科学家的故事》《安徒生童话(彩绘注音版)》《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国民间故事(注音版)》、《小巴掌童话百篇》《克雷洛夫寓言》《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三年级(10本):《张天翼儿童文学选集——大林小林》《舒克和贝塔历险记》《调皮的日子》、《我们的土壤妈妈》、《海底两万里(青少版)》《木偶奇遇记》《淘气包马小跳(四个调皮蛋)》《中国名家经典童话——叶圣陶专集》《爱的教育》《长袜子皮皮(美绘版)》。
四年级(10本):《小飞侠彼得·潘》《小兵张嘎》《苍狼》《小灵通漫游未来(最新版)》《三国演义(白话美绘版)》《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五(3)班的坏小子》《水浒传(美绘版)》《伊索寓言精选》《昆虫记(青少版)》。
五年级(10本):《窗边的小豆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草房子》《呼兰河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夏洛的网》《小溪流的歌》《小王子(青少年版)》《鲁滨逊漂流记》《新编上下五千年》。
六年级(10本):《亲亲我的妈妈》《八十天环游地球》《西游记(美绘版)》《女生贾梅全传》《格林童话全集》《青铜葵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羚羊木雕》《繁星·春水》《汤姆·索亚历险记》。
三、上好“精品导读”课
如果说语文课本是“小教材”的话,那么课外读物就是“大教材”。“小教材”的作用是教会学生“游泳”,“大教材”的作用是让学生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畅游”。然而,学生的“畅游”到底“游”得咋样?教师必须要时时关注,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我们的做法是上好精品导读课,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所谓“精品导读”,就是教师选取一本与学生共读过的必读书目,预先备好课后在每个双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上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共读书目,包括阅读的方法、在书上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抓住优美词句赏析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方法、撰写阅读心得的方法等等。这样的“导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读有方向,读有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为学生超越必读书目,进入“海量阅读”的新境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保证晨间阅读时间
我校90%的学生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一般在7:15就要到各自的厂里上班,这样他们往往7:00就把孩子送到学校了。学生7:00就到校了,怎么安排好7:00—8:10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阅读必读书目或自己喜欢的课外图书。当然学校同时出台了具体规定,诸如: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只能阅读,不能做其他事情;各班由1名学生负责班级的早读纪律;学校成立了一支检查各班早读情况的督查队;在学校原“四面流动红旗”公布栏定期增加一面“晨读好班级”专项流动红旗。这样一方面确保了班级在没有教师看护下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五、坚持课前诵读
我们深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道理。每天上午的第二、第三节课课前2分钟为学校规定的诵读时间。这个做法我们坚持了10多个年头了。每到诵读时间,校园里是古琴悠扬、书声琅琅,琴声、书声交融,那是世间最美妙的音乐。别小看了每天4分钟的短暂时间,它竟使我校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毕业时,每人都能入情入境地背诵200多首古诗。更深层的意义是这200多首古诗能陪伴孩子的终身,使他们的心时时刻刻浸润在中华经典诗文里,即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里可能物质上不能与他人相比,但他们在精神上是足够富有的。精神富有的人其人生一定是幸福而优秀的!
六、安排好大阅读
现在课外活动的作用越来越为学校所认识和重视。是的,学生在课外活动里可以更好地发展、张扬其个性,可以更好地培育、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然而,好多学校认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只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上操场“走动”“跑动”就是,至于具体的活动目的、内容、要求基本上是没有的。我们说这样的课外活动搞的是大轰隆、放羊式活动并不为过。其实课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动”的活动,又有“静”的活动。有时“静”的活动要比“动”的活动取得的成效大得多。我校规定:每周二、四的课外活动为班班“大阅读”,即为“静”的活动。在大阅读里学生尽情地与他们喜欢的中外儿童文学经典亲密接触,与作品里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学生的精神生命在这样的阅读里“润物细无声”地生长着。因为我们知道:《红楼梦》今天学生不读,明天他们会读;《木偶奇遇记》今天学生不读,也许明天他们就不会再读了。
七、重视双休阅读
学生的双休日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安排,这是我们的育人策略之一。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需要我们教师更好地做他们的“导师”。因为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每个双休日里都要布置学生约半小时的阅读任务,作为一项铁定的“回家作业”,并要求家长最好与孩子一起“亲子共读”。为了使学生双休阅读的效能取得最大化,我们编制了低年级课外阅读《采蜜本》、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精品摘录本》,内容有“好词佳句”“人物速写”“阅读心语”等等,供学生在阅读时留下“物化”的足迹。这样一方面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另方面可让教师把握学生阅读的“脉搏”。
八、举办好文学节
节日能增强氛围,能使人进入状态。我们把每年的4、5月份定为学校的“诗韵莫小”文学节,至今已举办了8届,2014年将举办第9届。活动总的指导思想是“阅读,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主题是“走进经典殿堂,赢得未来人生”,口号是“开启阅读之门,点亮心灵之灯;有思想的人最强大,爱阅读的人最美丽”。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比。校长为文学节组委会主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主任。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室、文学办公室为活动策划组。活动有3大板块组成:“专家引领——以信念点燃我们的思想”“风采展示——以活动享受诗意的童年”“欢歌笑语——以文学幸福我们的当下”。如2013年文学节的“风采展示”有:1.我的读书故事征文;2.高年级学生读书报告会;3.中高年级学生“金色童年”现场作文大赛;4.一至六年级学生古诗文诵读竞赛;5.低年级亲子童话表演;6.低年级优秀《采蜜本》、中高年级优秀《精品摘录本》展示;7.班级文学小报展评;8.三至六年级学生个人自制作品集评比;9.家庭小书房评展;10.文学班级评比等等。活动结束,我们举行隆重的“诗韵莫小”文学节闭幕仪式,邀请家长参加,分享我们的活动成果。闭幕仪式上学校还邀请上海《少年文艺》和江苏《学生周刊》等编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市教育局领导等为文学节活动优胜班级、征文获奖作者、优秀作品集获奖作者、低年级“热爱阅读好孩子”、中高年级莫小“小作家”、新命名的文学班级等颁发证书、奖品,把活动推向了,引起专家、教育局领导、家长、社会的强烈反响。
九、与作家零距离
儿童文学经典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名作家写出来的。有时学生与一位名作家的亲密接触更能激发起他们阅读这位名作家的所有作品的欲望与兴趣。近年来,我们邀请了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曾豪、全国著名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全国著名纯美儿童文学小说家曹文轩、全国著名童话作家晓玲叮当等来校与全校学生见面、对话,其轰动的场面出乎我们的意料。如今,曹文轩在我校体育馆主席台上送给同学们的四句话“我与故事一起出生;好文章是折腾出来的;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个人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我校的学生基本上能脱口而出。
十、实施阅读考级
我校试行阅读考级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量化要求,着眼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每年的12月份为学校的考级月。低年级采用评委直接进班随机抽取6名学生,进行口头问答。如:“本学期你读的必读书目是哪几本?”“×本书里有哪些小动物(人物)?”、“你最喜欢(最讨厌)哪个小动物(人物)?为什么?”这样的考级既不加重低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又督促了语文教师重视学生考级书目的阅读。三年级开始的考级全部上机进行,参加考级的学生达100%,坚决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校组织人员预先准备好题库,有组织、有安排、有监考。进入题库的题目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只要学生认真阅读,学生都能作答。考后不公布具体成绩,只发给学生“合格”或“优秀”考级证书(共8级。三上年级为一级,三下年级为二级;四上年级为三级,四下年级为四级;五上年级为五级,五下年级为六级;六上年级为七级,六下年级为八级。60分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下可以补考)。学生考级的结果记入学生期末素质报告单奖惩一栏。实施阅读考级以后,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形成了一个“学校讲阅读,教师重阅读,学生乐阅读,家长同阅读”的良性循环的阅读局面。
“立体”阅读,其实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中生活”。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普遍养成了自能阅读的良好习惯。我校学生的书包里总会藏着一两本经典儿童文学名著,连春秋游都不会忘了带上,哪怕不读,心里也踏实。常常有家长来校长室“告状”,说他的孩子做好了回家作业就一头扎进课外阅读里,吃晚饭一推再推,“严重”影响了全家的吃晚饭时间,要求校长对他教育教育;有的到深夜11点多了还在阅读;有的虽睡下了,却发现他钻在被窝里捏着手电筒还在阅读……听了家长的这些“告状”,我们既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又担心这些孩子的身体,表示马上要与这些“阅读迷”谈话。通过“立体”阅读,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每年在全国各地的少儿报刊发表习作200多篇。近年来共有20多名学生分别获得常熟市“阅读之星”、苏州市“阅读之星”光荣称号;上海的《快乐学习报》、江苏的《校园文学》报特意为我校学生开辟了专版,定期刊登我校学生的优秀习作。
“世间最强大的力量莫过于阅读的力量!”“立体”阅读培养了学生自能阅读的良好习惯,我们相信,一个拥有自能阅读习惯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幸福和优秀的!
参考文献:
[1]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