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核心价值文化

核心价值文化

时间:2023-06-04 10:4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核心价值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核心价值文化

第1篇

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寝室文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构与发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融入与创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品质与育人功能。以期使学生的寝室生活环境更加和谐、充溢理想信念、激扬时代精神。

关键词

寝室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入与创新;育人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作为高校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形态具有特有的力量,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正确对待寝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构寝室文化,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课题之一。寝室文化是性格各异的大学生之间在寝室这个载体中相互冲突和适应中反映、传播出的各种文化现象,彰显了学生的自主和自觉。其在对高校整体文化发展和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在一定层面上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一些不稳定、不靠谱的价值态度和低俗的文化品位,一些嘲讽、戏虐和虚假的信息,一些批判、围攻式的语言暴力和单纯的情绪发泄,以寝室“夜谈会”等形式传播开来,在思想内容和行为方式上构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消解力量。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意见和标准,往往会使得周围人丧失自己的判断,误导大学生对主流思想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构成大的冲击。客观地说,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内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在建设和管理的某些环节上存在着“不解”和“宽容”的情况,不但没有正确、翔实的传递正确价值观,反而扰乱了大学生的认知和信仰,造成消极影响。基于寝室文化客观上存在的多样功能和多重价值观,我们既不能因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漠视其消极影响的一面,也不能因为其“可能”存在一些消极影响而限制其发展。放纵而不加以引导和堵死而不探究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建设好大学生的寝室文化,关键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之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做出积极贡献。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寝室文化建设工作要尽快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适应高校改革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主动转换工作思路,及时更新工作方法,在寝室这片“热土”上做到守土有方法、有担当。

一、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构建与发展

毫无疑问,构建和发展大学生寝室文化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规律和特点相一致、相协调,以使寝室文化具有价值标准和发展方向。大学生寝室文化建构与发展的价值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评判标准。随着大学生寝室生活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同学们面对校园这个“小社会”的结构关系和既得利益的深刻变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这就迫切地需要寝室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使寝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相结合。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构与发展必须站在维护和发展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高度、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度、站在适应“90后”大学生个性发展和思想教育管理的角度,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制度性要求、文化传承与学生认同的关系。充分体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反映当代大学生寝室生活的新方式和青春活力;充分吸收借鉴古今的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时代精神,反映青年学子的共同愿望、价值追求和根本利益。大学生寝室文化建构与发展的方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辩证法加以明确。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寝室文化建设只有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才能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以及行为素养等。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要增强寝室文化宣传教育的通俗性和共识性;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又要掌握其对寝室文化引领的“处方”性和技巧性;既要强调寝室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又要坚决维持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底线的不可触动性;既要尊重多样化的寝室文化,又要有力抵制充斥在其中的腐朽、曲解的文化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我们要强化寝室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掌控寝室文化建构与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形成符合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手段,深入到生活在寝室中的每一名同学。通过创建核心价值观与寝室文化的双向“同构”机制,把大学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传统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梦想追求当中,丰富大学生寝室生活。

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融入与创新

当前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正在着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快创新、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生活文化,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传承之中。大学生寝室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根植于其中生根、开花、结果。寝室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大学生精神风貌、纪律素质、价值取向、政治素养的最集中体现,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强大的感召力,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其核心是通过文化传承,使学生群体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形成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对学生个人习惯的塑造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寝室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影响和作用,引导大学生的寝室文化生活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工作中,不能简单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入寝室文化领域,而要与文化传统和大学生寝室实际相结合,既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寝室文化,又批判和摒弃腐朽的寝室文化:一方面根据当下寝室文化的需要从历史传承中吸取一切有价值的优秀内容;另一方面根据现代市场经济下大学生民主管理等价值观念的新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故鼎新。在融合过程中,要敢于对旧的、不合时宜的文化实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形成新的寝室文化,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寝室文化建设之中。构建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要求对思想、制度、行为等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在“返本开新”的过程中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宣传教育当中。在融入与创新中,不可忽视出现的思想引导不到位、活动时效性差等问题。一些人机械简单化地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不能够完全引领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交流网络化、文化交流自由化背景下的寝室文化,强调与传统决裂、用肤浅的现象质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主张用西方观点来解决当今中国大学寝室文化建设问题。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在价值追求新的起点上开创新的传统,试图将传统文化割裂开来去创造独立的、背离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寝室文化是不可能成功的。寝室文化作为一种存在,良莠共存,在其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努力形成与历史传承、时代特点、学生需求相互联系的大众认同和精神追求。寝室文化建设要根植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处,不仅着眼大处,更应注重微观的“落细落小落实”,落实到每一名寝室成员,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达到实效;要紧贴新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微视”平台,加强正向引导,统筹兼顾“线上”互联网等虚拟媒介的推广和“线下”真实存在的行为,要积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机制,发挥好两种模式的优势特点,形成线上线下工作合力,增强大众的认知和知晓程度;要打造“贴民心接地气正能量”的通俗元素,以软性渗透和平等对话代替直接灌输和居高临下,固化形式,内化于心,形成价值认知和行为准则。

三、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品质与育人功能

寝室文化建设必须防止一种倾向,即只聚焦于外在的传播形态,而忽略其内在的价值品质,从而导致信息模糊、形神颠倒。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内在意向和外在指向的两面相互相融、不可分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统一于实践,通过具体的行动体现出来。提升寝室文化品质,不能搞形象工程,“求吆喝”“求名声”或求快速显现的政绩,而不注重其影响度和延续性,否则寝室文化建设项目将无论怎样具有“新意”也会很快的“夭折”。“形象工程”的思维渗透弥漫已非一朝一夕,因此而形成良莠不齐的文化泛滥、低水平重复,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也让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反感。可以肯定地说,寝室文化的“形象工程”虚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是豆腐渣工程,其危害不容小觑。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深入,寝室文化中的“经济元素”越来越多,在建设上,仅凭“权力人”的个人喜好或商业性目的,生硬地加入一些浅层次的文化符号,少了韵味,多了噱头,大学生寝室文化更易沦为“商机文化”。作为大学生特有的寝室文化,内在的、无形的精神内容依附于外在的、有形的表现符号,它犹如滴入清水中的一滴墨,随着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到其思想深处。因此,寝室文化切不可“娱乐观众”,失去其内在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品质。寝室文化不只是表象符号,更应是其内在精神的传承。要充分了解传统和现有文化的内涵与实质,掌握文化的规律,准确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具魅力的寝室文化。人的存在与发展既要受到文化的“化”,也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寝室文化是大学生在校园中思想创造和价值传播的排头兵,理应实现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促使学生成为具备家国情怀、仁义道德和社会观念的有为青年。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践行和检验。要充分认识到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深刻领会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科学把握文化传播和价值教育的相统一、相协调,辩证处理好文化基础、时代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关系;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之中,贯穿寝室文化活动开展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这一载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哲学大师、教育家涂又光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校园环境好比泡菜汤,它影响和决定了“浸泡”其中的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而寝室文化正是能够如“泡菜”一样,日久“酱染”每一层“菜叶”,具有陶冶人、启示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大学生毕业之后要走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会成为骨干人才,他们在大学寝室生活的“酱染味道”将直接作用于国家建设之中,因此,寝室文化的“泡菜理论”不容小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的寝室文化精神,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文化“化人”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每个人都在这样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的前提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育人”为使命,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遵循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真正敲打在学生的心田,使其更好地成长发展。

四、结语

建构以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寝室文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寝室文化要“高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使大学的寝室生活充满和谐氛围、充溢理想信念、彰显时代精神。

作者:梁玉玺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海彪,孙晶.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8).

[2].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

[3]郗戈,张梧.弘扬核心价值观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N].光明日报,2015-2-26(16).

第2篇

把校园文化等同于“校园装修”,其主因是学校领导层对学校核心价值的模糊。

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价值观建设存在着观念上不够重视,精神文化价值取向片面化与导向失衡的现象。价值观在内容上一方面出现多元与冲突、时代性与民族性不够,另一方面也受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物质利益的诱惑、功利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的痼疾,以及粗放式、低层次的教育扩张,导致目前中小学增量加速发展的同时,其核心价值观模糊不清、内涵质量的提升明显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关键因素。

基于此,学校管理层本身对校园文化认识不清、概念模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把握不到位,把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割裂开来,缺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有的学校干脆单纯地把显性的外在文化看成是学校文化,于是,“校园装修”就开始了。在校园里面随处可见亭台楼阁,随处可见书画雕像,随处可见标语口号,随处可见各种展室……但因为缺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个校园显得到处是文化元素,却又实在是没有文化,倒像是某个风景旅游点或者是某个博物馆。一味地模仿和照搬、照抄,让校园文化失去了自我。校园文化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虚幻、泡沫的状态,与校园文化应该体现出来的内涵相差甚远。有学者指出:“强调所谓示范性中小学的建设,但指导思想却偏于硬件的物质建设,而忽视了软件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外部的输血、投资,而忽视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以致出现了豪华建设和贵族化倾向,严重脱离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一所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建设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校价值观是一种以学校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学校核心层及全体教师员工对自己办学水平、办学成果、办学目标的主体性评价及发展性定位。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学校价值观为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指明了共同的愿景,影响着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这价值观应该是明确的、清晰的,能够为教职员工所认同的、共享的;这价值观应该是理性的、科学的,能够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学校文化的所有结构要素都要围绕着“核”运转。

找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核”,提炼学校的历史内涵和培育“以生为本”的文化精神,让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清晰起来,才是校园文化建设避免“校园装修”化的必由之路。

第3篇

一、借助杰出人物的文化熏陶,让学生心有榜样

1.借助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黄香温席、孔融让梨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通过《三字经》的模范人物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同伴;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发挥先辈榜样,学价值观。现在的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很难体会革命先辈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把《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人物故事,配以合适的音乐、解说,再现他们成长的历史画面。3.发挥同学榜样,学价值观。同学不仅是共同玩耍的伙伴,也是相互的学习进步的激发者,在共同的日常事件中体验着类似的感情,因此,在班上选取学生为榜样,同学们就会向他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评选“四好少年”“最美少年”,能为学生树立心中的标杆。

二、实施班级活动文化,让学生从小做起

1.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在“六一”,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核心价值观的多种教育和锻炼。每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学校可以召开少先队大会,庆祝全体同学的生日,重温誓词、唱队歌、重温队史,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表彰先进。2.广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根据南粤雏鹰奖章体系积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和争当“四好少年”活动,是非常好的全面践行价值观的方式。与同桌开展“手拉手”活动,先进帮后进“手拉手”等,这类小活动是非常好的“友善”教育活动。3.根据学校特色,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我校开展了“少年邮局”特色活动。首先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营建,让学生熟记核心价值观;接着让学生从小公民个人的层面设计“爱国、爱学、诚实、友善”的不同邮票;班委成立一个评比小组,选出优秀的作品;得奖的学生谈设计思路;最后在特色栏中展出优秀的作品。这样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三、制订班级制度文化,让学生接受帮助

接受帮助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班长、大队长,也有不足的地方。小学生年龄尚小,更容易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出现错误。实际上,他们的每一个缺点的背后都隐藏着优点,发现缺点就意味着马上要发现优点,改正缺点就说明优点很快要到来。学生通常只想听表扬的话,不想听批评的话。其实,帮助是不分高低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无论是什么样的意见、方法,只要能让自己进步,就要虚心接受。《弟子规》说:“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所以,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可以建立各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及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学生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给学生以行为的导向,这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制度文化,让学生接受帮助,规范行为。

作者:陈益平 单位: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镇东二小学

第4篇

一、“五四”的领导者们认为,中国的落后状况归根结底是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造成的恶果。

传统文化是“吃人的礼教”,严重地压制了人性和个性,与民主、科学等现代精神格格不入,一无可取。因此,他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再造中华”等口号,认为不抛弃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就无法摆脱封建专制、走上现代化道路。需要注意的是,“五四”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着明显的论战性质,“极端化的否定”在当时是一种论战策略。梁启超曾说过:“天下事莫难于破坏,莫易于建设。”为了尽快“破坏”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思维方式,了解并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尽快成为“现代人”,“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文化先锋们有意无意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过激化的批判,拿“中华传统文化”的糟粕与“西方现代精神”的精华相比较。中华传统文化中固然有愚忠愚孝、压抑人性的黑暗成分,但也有自省、仁爱、诚信等积极的成分;西方现代精神固然有理性、平等、肯定个体价值的成分,但也有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的危险成分。掩其精华而彰其糟粕,以此来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精神相比一无是处,显然有失公允。“五四”时期,等人针对当时“尊孔读经”的复古思潮,提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将孔孟所开创的儒家传统乃至一切传统文化与封建礼教一起作为“封建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实际上,封建礼教与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有区别的:宋明之后,儒学演化为“政权化的儒家”即“儒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在有效地帮助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的同时,也越来越显露出僵化的弊端,并渐渐与注重自省、关切个人人格发展等真正的儒家精神背道而驰。“五四”没有仔细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将传统文化作为“封建遗毒”予以一概抹杀,在当时及后来的中国人心中刻下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截然对立的印记。

二、不仅“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概念长期被误解。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继承”二字也很少能够得到正确认知。常识总认为,“继承”就是接受了前人所拥有的某物,或接着做前人所做的事。但这都是有限事物的继承,作为族群认同基础的“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性意义,它的根本标志在于价值观层面,并非有形资产,甚至与技艺等无形资产也有所区别,是所有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中最为奇妙的财富。对于金钱、房产、技艺等资产的继承总是有意识的、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但对于文化这种特殊财富的继承却极为微妙和复杂。文化有可能通过无意识的方式继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它传承下去,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自然传承过程。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是一种自然过程,这种“继承”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无意识继承,尽管具有转化创造的潜力,但也仅仅是一种潜力,要把这种潜力实现出来,还需要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面对新环境新情况的创新转化。对传统文化的有意识继承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句话中的“善于”一词很重要。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得到肯定,“国学热”兴起,一些人对于传统文化从“一概否定”急转为“一概肯定”,将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陈规陋俗也视为“文化遗产”要求保留,这是机械式的继承;还有一些人,为了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对照西方现代精神,在传统文化中搜寻一些片断逐一与之勉强对应,这是附会式的继承。前一种“继承”,无法使中华传统文化应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后一种“继承”,无非是在西方思想体系的框架内增加一点“中国色彩”,丧失了自身的文化根基,因此都不是可取的继承方式。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对活文化的继承,这种继承既面对历史,更面对当下和未来。传统文化不仅不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还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建构作用,这一视域下的“继承传统文化”必然是以创新为前提的继承,只有以创新性转化为前提,才能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提供内在资源。

三、经历了百余年的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得到应有的尊重。

传统文化需要得到继承和发扬,这一点在今天已无疑义,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这些观点很好地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源头活水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联。传统文化是有生命的“活物”而不是工具性的“死物”,更不是只能供人凭吊和感怀的古董,它渗透于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人伦日用之中,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和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工具性的、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教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但注重内省、追求和谐、富于人文关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经过创造性转化后,有能力应对西方现代精神的挑战。不仅如此,它还能够与世界其他一切文明平等对话,相互取长补短,为多元化的世界文明提供一份宝贵文化财富。中国人曾经恪守“夷夏之防”,鄙视、排斥外来文化;也曾经做过西方文明谦卑的学生,过度贬低甚至要全盘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综合国力重新跻身世界前列、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之路的今天,中国人重拾自信,能够以平和客观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也应当实现现代化、世界化,认识到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平等的一员,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话交流、互相启发,为全球多元文明格局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要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合格继承者,必须具有文化主体意识,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必须明确自身的民族文化主体身份和现代文化主体身份,只有树立主体意识,我们生活的意义才能由自己而不是别人赋予。在方法上,既要对传统文化作“出乎其外”的客观、公正、准确的了解,又要有“入乎其内”的践行、体证式认知。“中国人怎样回到传统,取决于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现在和怎样设想自己的未来。”善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熟背孔、孟、老、庄,也不是生搬硬凑地将传统文化“对接”西方现代精神,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以文化主体的身份,积极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问题,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

作者:李宁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第5篇

我们知道,在目前的国内企业文化建设中,在漫天飞舞的企业文化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难以界定清楚的关于价值观的表述,包含企业精神、企业风格、企业宗旨、人才理念等等。杂乱无章的堆砌,可能企业自己都说不清楚那些到底是什么;层次不分,难以形成对企业员工的有效指导作用。

提炼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可以有很多,当企业面对企业管理的各层面时,都可以有价值观的判别问题,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有一条,关键之处要重点将核心价值观单独提炼出来,同时围绕核心价值观再进行分解,形成在核心价值观支持下的能够对职能层文化、业务层文化及亚文化形成指导的各个价值观体系。

那什么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简单地说,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在企业哲学的统率下,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指导企业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是企业用以判断企业运行当中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则,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是企业文化生长的土壤!

三大衡量标准

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当企业或者企业个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矛盾,处于两难选择时应当如何做的时候。核心价值观来约束与激励全体员工的决策行为,尊重相关者地位或满足相关者利益。而实际上,这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基本要素。

企业家的误解

中国企业在建立核心价值观经常有一些错误的理解,喜欢大而全,所以请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撰写出一本本理念手册,殊不知这些理念可能只是哗众取宠的漂亮文字而已,结果是误导了员工又难于形成价值观体系。

伟大的企业懂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遵守基本的商业伦理,懂得权衡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利弊,知道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而如何放弃钱。恪守商业伦理,坚持基本的商业信条,从长远出发,甚至为此不惜成本,这才是未来中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代表。

企业文化是企业哲学的外在表达,企业哲学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根本。通常,企业会在企业文化的企业理念系统部分,详细地阐述其关于企业哲学的三大命题:那就是“是什么,成为什么”“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也就是愿景、使命及核心价值观三个概念。而核心价值观是毋庸置疑的基础。

第6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宁国的文化传统;开放的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126-02

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逐步由主要通过政治方式,向以文化为主要表现力的综合方式转变。文化软实力成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力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相结合。近年来,宁国市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宁国的文化传统、宁国的现实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宁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路径。

作为一个山区县市,宁国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县市前列,连续三年被授予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连续五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称号,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行列,之所以能够在安徽率先崛起,从根本上讲就是依靠开放的文化软实力,这也是宁国市今后发展最大的无形资产。宁国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也需要从文化中寻找动力、提振信心、集聚智慧、凝聚力量。构建宁国开放的文化生态,必须提升建立在县域文化、公共服务和人力素质提升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的吸引力。

一、宁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探索

1.提炼城市精神,构筑城市共同价值。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精髓,是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提炼,是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升华。它是一座城市从外到内显示出的地域性的群体精神,包含着城市内生活成员的共有价值观;它是城市被认同的价值与共同追求的境界;是城市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是城市的精、气、神。

宁国是著名的“中国元竹之乡”和“中国竹子之乡”。莽莽山冈、津河两岸、村前屋后,处处都有翠竹的身影,无论土地是否肥沃,无论雨露是否滋润,宁国悠悠翠竹都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傲然挺立。这种生生不息的“翠竹精神”,正是宁国人创新、创业、创优的真实写照,也是推动宁国率先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凝聚全市发展合力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宁国市大力弘扬翠竹文化,积极倡导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努力塑造新时代宁国城市精神。

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灵魂。在宁国,没有一条整车生产线,却拥有全国汽车橡胶密封件30%的份额;没有一条家用电器终端生产线,却拥有全国电子元器件20%的份额;没有任何建材资源优势,却诞生了亚洲最大的耐磨材料生产基地,拥有全国耐磨铸件21%的份额,荣膺“中国耐磨铸件之都”荣誉称号;宁国的工业企业很少生产终端产品,但却在末端做得小而精,80%的企业担负了发达地区产业龙头的配套角色,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基石。从闻名全国的以夏鼎湖、陈宗明为代表的“四大名旦”,到以金国清、唐新国、周夏耘等企业界“十大金刚”,宁国初步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宝塔式的企业家群体,成功研发百余种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6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奖,涌现出“海螺”牌水泥、“凤形”牌磨球、“鼎湖”牌密封圈、“司尔特”牌复合肥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是宁国“翠竹”精神的价值取向。从安徽省唯一的县级金融安全区,到全省“名牌产品”高居榜首的县级市,从第一个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制度,到率先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成为安徽61个县市中第一例;从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宁国市先后进入了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时下,“翠竹”精神正成为宁国全市上下创新、创业、创优的一种力量,一种激励,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不断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

2.打造城市品牌,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可以彰显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核心价值,对内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对外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宁国城市有三张名片:

第一张,宁国是“自然山水,宜居、度假的创业之地”,致力建设生态环保型的人居城市。宁国是水阳江、青弋江、富春江的源头,境内西津、东津、中津三条河流穿城而过,拥有峰岭地貌的天下奇观青龙湖,有北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板桥自然保护区,有地球上濒临灭绝的防癌治癌珍稀树种、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天然红豆杉群落。宁国的森林覆盖率近75%,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素有“长三角绿色氧吧”之称。宁国的国土面积2 4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与卢森堡相当相似,繁华雅致的都市风情、江南诗韵的田园风光、宛如仙境的世外桃源相兼相容,构成了一幅“东方卢森堡,梦中桃花源”的优美画卷。

第二张,宁国是“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的繁荣之地”,致力建设开放创新型的文化城市。宁国文化底蕴浓厚,东汉建安十三年置县,1997年撤县设市,儒释道文化源远流长,江南商埠文化、徽商文化和苏商浙商文化一脉相承,风土人情与“红学文化”息息相关。宁国民风开放包容,这里是清末的移民城市,在20世纪初就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传播,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曾有3万上海人在此生产生活,形成了“打造创新型城市、构建企业家社会、培育文明化市民”的城市价值理念,其移民文化素有“安徽深圳、中国上海、世界美国”之称。

第三张,宁国是“特色产业,研发、经营的总部之地”,致力建设先进高端型的产业城市。已形成汽车橡胶密封件、耐磨铸件、灯具电容器三大产业集群,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21%和80%,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十强县”、“安徽县域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市”行列,被授予“中国耐磨铸件之都”。

3.弘扬传统文化,增加城市文化厚度。宁国是个移民城市,“土著少,客藉多,五方杂居,风俗不一”。历史的变迁,移民迁徙垦荒生息,儒释道文化、江南文化、徽文化、移民文化、西方文化、上海文化、浙商文化等交融积淀共同形成了宁国的文脉,形成了“开放包容、进取创新”的文化氛围。特别是有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传统,宁国作为一个交通较为闭塞的山区县市,之所以能够在全省率先崛起,靠得就是这种多元文化的软实力,靠得就是创新创业和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宁国人愈来愈体会到宁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动力,尤其需要立足已有的文化积淀,大力传承和弘扬文化精神。从2002年开始,宁国启动了每年一届的节庆文化活动,每年一个主题,将宁国文化的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宁国文化的内涵和符合现展的精神,构建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生态文化,打造符合时展的核心价值观念。

二、宁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验启示

1.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构建城市核心价值理念。宁国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文化,尤其是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城市精神,体现和反映着该城市的核心价值理论。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城市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应该与城市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形成市民的共同认识,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使主流价值观通过文化载体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市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2.与城市形象相结合,提升城市的文化感召力。宁国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柱,集中表现为城市的整体价值观及市民的价值取向,是维系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优美的城市形象,不仅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创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城市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富有导向性的城市形象,对广大市民具有激励性,对城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对内应具有凝聚力,对外应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它对城市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应具有引导作用。

第7篇

一、草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草原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丰厚的文化积淀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诸多方面的精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草原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草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草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草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又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草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蒙古族文化传统,它贯穿于蒙古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也都体现了蒙古族文化传统。如蒙古族文化传统中的“恪守信义、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等等。因此,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草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蒙古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性的道德文化、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才形成了当今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既吸收和借鉴了草原文化的优秀内容,又对草原文化进行了综合发展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也是草原文化的精髓。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永恒的主题,也贯穿于草原文化发展的始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民族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同民族的发展历史联系在一起,体现为一种文化。当今时代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草原文化的改造和创新。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草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道德观与草原文化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是息息相通的,同时又被赋予新时代的气息、内容、形式和精神,充满新的活力,体现出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草原文化的传统道德规范的内容是先民对社会生活准则认知的逐渐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为旧的统治阶级服务的烙印;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荣辱观是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其中的精要,以先进的无产阶级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所构筑的一种崭新的道德体系。第二,草原文化的传统道德规范追寻的目的是调和社会人员间的矛盾,使之更有利于统治阶级对人们的奴役;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体现了人民主人翁的地位,以充分发挥公民个人才智,构筑现代和谐社会为目标,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第三,草原文化传统道德规范执行的约束力主要来自宗族势力、神权及君权,上层统治者则可凌驾其上,使之沦为一种维护统治的工具;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倡导、遵循与实践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的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创造精神,是为了造福全社会。

三、弘扬草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思考

悠久灿烂的草原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当今,我们弘扬草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为指导,在厘清草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形成全国各民族人民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

要达到这个目标,第一,要充分重视草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草原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见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草原文化的相通之处和密切联系。为此,我们一是要充分重视、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精神。二是要认真发掘。草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值得很好地发掘。例如,草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是蒙古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期草原文化的爱国主义已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因此,我们弘扬草原文化,发掘和培育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三是要批判地继承。通过文化的视角、文化的手段和文化的途径来审视、处理和协调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和各种复杂关系,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以及文化的审美、娱乐、教育和对社会群体的凝聚作用,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普遍共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正确认识草原文化,注意鉴别草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批判地继承,即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草原文化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能够反映各族人民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观。批判地继承,才是弘扬草原文化的正确方式。

第8篇

关键词:农耕文化;核心价值观;传承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显示,大约距今一万二三千年到七八千年左右,我国有意识的农业生产已经开始,黄河流域以种植粟类和长江流域种植稻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定型。苏州农耕文化也可以上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稻作文化“马家滨文化”时期。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先民们创造、累积了宏富多姿的农耕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和主干,温润滋养着代代华夏儿女,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厚沃土、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在农业文明的历史演进中日渐丰富扩大。学者们对其进行研究时见仁见智。统括而言,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农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主要指民居、农具、生活用具、服饰饮食、水利设施等有形的器物文化形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不仅体现在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等哲学思想观念上,对河岳山川、自然神灵祭祀崇拜的上,还体现在农事活动、节日庆典等民间习俗上,以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民谚、游艺活动等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些无形的精神文化形态上。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物候气象千变万化。中原大地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带,江南地区则多湖泊河流的水乡泽国,大西南崇山峻岭环抱着沃野千里的盆地,等等。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农耕文化,中原农耕文化、江南农耕文化、巴蜀农耕文化等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体现中华农耕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呈现出各有特色、各自不同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内涵,体现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特征,也将悠长久远的中华农耕文化塑造得内蕴丰厚、多姿多彩。

二、农耕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一)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有着“农本”和“民本”的传统。农业是国人立身的基业,也是统治者治国的根本。从西周时期开始,天子要亲耕籍田,后妃也要亲蚕,成为一种“农为邦本”的象征性仪式。“农为邦本”意味着耕耘土地的农人是立国的根基,中华农耕文化有着浓厚的民本主义思想。《尚书》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张,儒家道统的继承人孟子做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判断,凸显了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农耕文化注重和谐,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对土地、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依存性,与自然(天地)建立和谐关系是本有之义。先民们对河岳山川的祭祀崇拜,不仅是人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心愿表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与期待。在天、地、人的关系中,中华农耕文化尤其注重人际的和谐。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成为民间的生存智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寅所作的《一团和气》。画面夸张变形的娃娃团成一个滚圆,弯眉、笑眼、圆圆的脸,手捧一张“一团和气”的字幅,将苏州农耕民俗的“和”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中华农耕文化“农为邦本”“民为邦本”的思想,以及对天、地、人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建立和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二)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在社会层面有着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公道正义的置重和向往。农耕文化根系于土地,美丽的土地山川等自然环境陶养出中华农耕人对自由的渴慕,对理想的桃源乐土的向往。误入尘网30年的陶渊明,冲破“樊笼”的桎梏,开荒南野,回归园田,追求的是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命自由的境界。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一生不仕,悠游于吴地清幽浑朴的自然山水田园间,他的《耕读图卷》描画了心目中摆脱功名羁绊、沉醉田园山水间耕读相伴、性灵自由的理想生活图卷。有题诗云:“两角黄牛一卷书,树根开读晚耕余。凭君莫话功名事,手掩残编赋子虚。”

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也深深根植于华夏农耕文化土壤中。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并且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这些思想观念都可成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源头活水。

(三)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也特别推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沃土。中华农耕文化重视土地、家园,中华民族历来有着不畏,胸怀家国、心系故土的忧国忧民、为国为家的笃深情怀。苏州土地上也培育了无数爱国为民的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为国为家为民的事迹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激励来者。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十分崇尚敬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敬业乐群的价值观念。敬业乐群的根基点在于诚信为人,诚信守则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基本信条。这些精神要素可以成为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基本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丰富营养和有益补充。

三、农耕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农博馆农耕文化大观园――进行农耕文化的展示与体验

当人类步人工业文明时代,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老的农耕文明已渐行渐远,昔日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留住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就是留住民族的生命之根,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立农博馆和农耕文化大观园无疑是留住我们民族记忆最为直观、便捷和有效的途径。

位于苏州永联的江南农耕文化园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农耕文化园。园内布设了农耕历史区、土地整理区、江南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耕谚语区、农户设施区、生肖区等九大农耕文化功能区域,以不同的类别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不仅使久居熙攘喧嚣城市里的人们在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中放松身心,并在亲历的农事活动中对农耕文化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将苏州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对接起来,使新老苏州人在对江南农耕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协力共建美丽苏州,为促进苏州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推动农耕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

农耕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博物馆、大观园的展示与体验,更应是活态的保护与保护性开发,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相结合。首先,要对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和古村落进行普查,传统民居和古村落是体现中华农耕文化的经典建筑、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在普查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民居和古村落的维修保护,挖掘其富有内涵性的农耕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保护乡村清新古朴的乡野气息,保护古村落原汁原味的风土民情,保护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这些都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古老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在。

从2012年起,苏州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对17座古村落的修复保护工作,形成苏州古村落群。“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对苏州明月湾古村落发自心底的赞誉。今日的月亮湾以其幽幽的古巷、古宅、古祠堂、古寺、古码头,还有村口矗立了1200年的古香樟树,迎接着八方来客。在这江南古老淳朴的乡村,徜徉其问的人们自会放慢脚步,聆听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呼唤。回归乡土是人们心中无尽的眷恋。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出村民开始陆续回归古村落,古村落日渐“活”起来。苏州东山陆巷古村落每逢节假日都会推出东山猛将会、东山台阁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当演出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令人叹为观止。古村落“复活”使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得以再生,苏州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有助于苏州地域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第9篇

一、坚持内容创新,弘扬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新发展

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是思想有效表达和传播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培育和践行要坚持内容为王,创新取胜,以求新、求活、求实的创新理念融入到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和供给过程中。学校注重网络文化的内容创新,着重从影响力、创新力和供给力三个抓手入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实效性。打造网络文化精品,扩大影响力。围绕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细化、渗透到专题栏目打造上。如,建设学校新闻传播的权威品牌———“成电新闻网”,融合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建设成就和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新闻于一体,倡导和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打造弘扬主旋律、传播大学精神的人文精神高端品牌———“成电讲坛”,紧贴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邀请校内外学者开设系列主题讲坛,倡导和引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旋律;培育身体力行、见微知著的学校微品牌———“成电微信”、“微观固事”、“微党课”等等,以学生或教师实践力行为核心,倡导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内容上,着重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文化精品的文案策划、内容设计和传播推广等关键环节,努力在打造网络文化精品感染力和扩大社会影响力上下功夫。如,由成电微盟发起的“成电青春万岁”话题讨论,获得70万次讨论,有效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青,实现成才梦。通过校内外媒体报道,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二次传播力量,极大地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建立大数据教育研究中心,开拓创新力。学校以大数据教育中心为基地,协同学工部、教务处、信息中心、计算机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等,建立了“平台构建—职能部门—教师或辅导员—项目组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教育对策”的“思想政治教育链”,建立起了“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把握学生思想行为最新特点、动态和需求,梳理和挖掘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理解、践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精准画像和过程评估,从而使网络媒体、理论课教学和时事教育能够根据大数据呈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定制式教育和引导,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个别辅导谈话等教育方式,增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的实效性。建立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增强供给力。网络文化是一种精神性的公共产品,学校依托教育学院博士点基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价值层面和维度,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造出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公共文化产品。比如创建了思政论坛“微电马”、思政专家微博、新闻即时网评等,并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

二、注重方法创新,拓展教育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网络文化建设新路径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学校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网络媒体教育传播方式,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和践行的网络空间以及舆论引导制高点。通过创新网络平台等教育和传播途径,努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有效发挥各部门积极性,打造网络新平台。在校级层面,重点打造五大平台,即新闻资讯类网站“成电新闻网”、综合服务类网站“学生之家”、聚合类网站“成电新媒体联盟”、导航类网站“成电导航网”、视频类“影像成电”等网络文化创作、教育和传播的系列平台。同时,基于学生学习科研和思想交流等需求,研发和应用“面聊”APP手机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面聊软件坚持“去面聊,趣发现”的指导思想,设置了荣誉勋章、讲座抢票、课程查询及评教、志愿服务、新生天地、就业抢先看、奖助勤贷申请、安全伴我行,有效地将生活服务与思想教育引导有机结合;学校的各职能部门积极进行微平台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播,如党委组织部开发的“成电先锋”APP手机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将微党课、网上组织生活、互动讨论等融为一体,图书馆“书香成电”和“掌上图书馆”、档案馆“成电往事”微信平台等进行立志成才教育引导和传播;在学院层面,创建学院新闻网、微信平台、辅导员和学生微博微信等,如UESTC信软、资环港梦想湾、掌上大政管、青春生命等学院微平台。这些院校两级网络平台大力开展主题性、微细化、互动性的文化活动,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教育和践行的新渠道。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开辟网络新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等各类网络学习资源,开设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微讲座、播放微电影等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体式教育和传播,实现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互动结合,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增强信仰力量和道德力量,进一步赢得青年大学生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定力和信心。广泛寻求媒体支持,建立校外联动机制。学校与新华网、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官方微博、四川新闻网等权威媒体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媒体联动合作机制。与新浪微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电青春万岁”毕业晚会、“名校辩论邀请赛”均通过新浪微博、腾讯视频、中国大学生在线进行视频直播和图文报道,实现了以小见大的微传播和大效应,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效的社会影响力。再如,开展主题性成电形象微博推广活动,以系列精美图片展现出成电优秀学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形象,基于联动效应实现40多家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传播“我在成电等你”栏目。

三、创新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网络文化建设新动力

建立长效机制和注重专业团队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引领网络文化的基本保障。学校在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前行,有力保障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内化。创建校院两级管理,强化顶层设计。学校成立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学院设立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组,统筹各项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保障网络文化建设有组织、有秩序地持续推进。同时在党政干部和教职工中加强互联网思维和信息管理培训和教育,把开放便捷、互动分享、用户体验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和信息管理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融入到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细微工作中。建立六大机制,保障建设成效。六大机制包括以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入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激励机制,以网络文化建设纳入学院目标考核和个人考核的考核机制,以校院上下、部门协同为特点的协调机制,以师生联动、学科联动、校内外联动、网上网下联动的联动机制,网络文化创作的培育机制以及舆论舆情的反馈机制。这些机制强化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的责任意识,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化创造的涌流。组建三支队伍,培育领军人物。组建一支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人才、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两课教师、青年博士在内的50人校院两级“网络名师队伍”,鼓励他们利用自身影响力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建立学工微传播队伍,辅导员队伍建博和团队建博相结合,全面推进辅导员博客、微博、微信建设工作;坚持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原则,培育和支持学生骨干团队,全校150余个学生社团、1000余个团支部,500余个党支部、20个院团委,学生会、6大校级学生组织加入到网络文化建设中,同时学校积极培育学生网络领军人物,以优秀学生为代表展现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王志强

第10篇

影视文化所能辐射的地理范围之广、人群数量之多是文字传播等其他传播方式所难以企及的。而就影视文化的功能而言,它主要有娱乐消遣、宣传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等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市场也越来越广阔。与影视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密切相关的是其宣传与教育功能,即让普通大众在休闲娱乐的过程中完成其认识的深化,观念与价值判断的完善化,世界观的科学化。而且,影视文化在宣传与教育功能发挥方面,其最大优势是其宣传与教育这一功能的实现是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完成的,是人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生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影视文化对于特定观念、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影视文化的策划、生产与传播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伴的是其巨大的促进经济活跃与发展的功能,从策划到制作以及传播,每一个过程都与刺激经济密切相关。而且,影视文化的经济功能相对于工业生产这一经济刺激方式而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要小的多,所以影视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综上所述,影视文化产业,连接的是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是一项浩大且长期收益颇丰的工作。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影视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影视作品得以体现并传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影视艺术创作

影视文化的特征及功能决定了影视文化必须承担起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影视文化创作的指针,将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以及科学的荣辱观嵌入影视文化,以对广大观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影视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服务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影视文化这种最大众化的文化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我国大众的自觉的行为指南与规范,将理论逻辑转换为实践逻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拍好“主旋律”,让主旋律不再被大众冷落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主旋律几乎意味着“假、大、空”,即虚假而高大的人物形象、空洞的理论说教,毫无美感可言,以至于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此类影片“敬而远之”。但近几年的影视文化工作者通过实践证明,主旋律并非如他们想象中的那样,主旋律也可以演绎出丰富的剧情、生动的形象,也是可以走红的。比如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史班长、高连长等人物,将中国军人敢于承担、意志坚强、团结奋进的精神通过影片升华到了新的高度,以至于该剧在多家电视台轮番播映后引发了“士兵突击”现象,很多年轻人不但积极向别人推荐此电视剧,而且经常用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鞭策自己。又如电视剧《任长霞》、电影《牛玉儒》、《云水谣》等作品,均是以高尚的精神、生动的艺术形象,使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在精神上得到提升,从而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事实证明,那些优秀的、真正能鼓舞人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是一定会被大众接受、认可的。这就要求广大影视文化从业人员,写出好的剧本、选用好的导演和演员、拍出好的影视作品,这样才可以让主旋律不再被冷落,才可以让红色影视剧真正的红起来,进而在经济上获得丰收的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起到促进作用。(二)贴近民生,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除了革命军旅剧外,那些优秀的贴近民生、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情况的影视剧也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近几年来,国内涌现出了许多贴近民生的影视剧,这些影视作品一方面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落后的思想和观念进行揭示和批判,通过否定———抛弃———重构这一模式,对于我国国民身上存在的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象给予揭示和批判,进而促进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当下人民生活中的推广。另一方面则启示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勇于调整自我,面对现实,改革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比如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通过对中学教师林小枫与其丈夫的影视叙述,讲述了一位女性不断刺激收入普通但却甘于平淡的丈夫跳槽,其丈夫跳槽后事业成功,两人却走上离婚道路的故事,对现代人如何建立及建立怎样的金钱观、事业观和家庭观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又如《新结婚时代》、《双面胶》、《王贵与安娜》等婚姻伦理剧则促进了全国人民对于城乡文化交流的思考。上述三部影视剧的男主角基本上都是来自“小”地方,女方则都是生长于大都市的小公主。男方代表的是乡村文明,女方代表的是城市文明,两者的结合象征了城乡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这一方面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城乡之间原有的界限被打破,这是一种进步。但另一方面,影视剧又通过对这种城乡结合婚姻展开以后的跟踪展示,告诉我们城乡文化的交流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双面胶》中的男女主人公,在经过了长期的磨合后,最终以离婚告终,启示我们城乡文明的融合过程的艰辛以及结果的不可测性。《新结婚时代》中男女主人公虽然离婚,但最后复婚则为城乡文明的结合点亮了一丝希望,以何建国一方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与以顾小西为代表的城市文化终于达成了理解与共识,两位年轻人也终于再次走进婚姻的殿堂。由于文化的原因而由和谐到断裂,经过碰撞与交融最终又完成了新的和谐,这种故事叙述对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的交流有着相当的启发与促进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影视艺术评论的引导作用

影视艺术评论要做的,首先是告诉没看过的大众某部影视剧好不好看,然后通过解码影片,把藏在影视剧背后的意图与社会意义挖掘出来,让观众能更深刻地理解。与此同时,影视艺术评论还要分析影视作品中各种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法及其应用,甚至能站在影视艺术史的高度对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新的阐释;然后提出自己关于社会或哲学的见解,不论此见解是基于影视作品的内容,还是基于有意味的延伸,都是对影视剧作本身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影视评论既要和电影的创作者发生深刻的交流,探究电影创作的深层动机和与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的种种奥妙,同时也深入作品本身,研究作品本身的文本意义和形式要素。影视评论员可以说既是优秀作品的推广者,又是不良影视作品的隔离者,他们在评论中和观众同呼吸、共命运,设身处地的从观众立场出发,为观众理解影视作品打开一扇通往审美彼岸的窗户,进而为推动社会文化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加强对不良影视文化的监管

在影视文化接收群体中,有一重要群体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即青少年群体。影视文化因其声、画合一这一形象特征特别突出,很容易被模仿。而青少年因其年龄较小,其学习与模仿能力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更强,所以,就影视文化的影响力而言,其对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知识接受与行为规范、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影响明显较成年人这一接受群体更为突出。在影视作品反映、批判或美化的过程中,因其画面的逼真性容易引发青少年群体对影视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边界模糊化。而很多影视作品出于收视率需要或导演个人风格的影响,有很多夸张及虚构因素。部分影视作品中所凸显的暴力镜头在不经意间对青少年的处事方式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而在不少青春偶像剧、都市剧中,充斥着大酒店、豪华别墅、高级轿车、俊男靓女等因素为青少年追求时尚推波助澜,刺激青少年物质享受的欲望,使广大青少年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与追求肤浅化,这些都是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科学与否,既关乎青少年自身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又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建议,一方面应该对青少年观摩影视作品行为加强监督或引导,另一方面,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影片放映应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影视文化分级制度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非常完善,而从中国影视文化的受众市场来看,也正在向分众化转型。因为观众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观众的欣赏兴趣也大相径庭。实行分级制,可以促进摄制方生产出满足不同受众群体需要的影视文化产品,进而充分占有市场,从而为向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能尽量的消除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

结语

影视文化一方面意味着经济和票房,但更重要的,还是影视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文化安全。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一方面大力支持优秀的影视作品创作,另一方面加强对影视创作的指导和细化,将影视文化的副作用尽量降到最低。在新世纪的世界舞台和平台上,中国影视文化界应该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抓住时机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他艺术所不能发挥的“龙头”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李智伟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第11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独特的文化理念能够提高着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形成了很好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让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创优企业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文化;竞争力;多元

一、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许多理论研究认为,文化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营哲学与企业价值观,它很难被其他企业与竞争对手模仿,因此,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这种“内化”过程一旦成熟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规范效应,并成为企业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从而产生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使得企业员工积极地去实现其既定的目标。这种规范效应与推动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在的动因,其本身更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竞争力的积累过程当中,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指明了企业的存在意义与根本目的,并决定了企业未来努力的大方向。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就会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条件以及自身的努力来确定其经营范围与短期目标,摸索出符合其自身价值观的行为方式,并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条件的变化来不断调整并努力实现其经营业务与策略以及短期目标。在这种无限循环的过程中,企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总之,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的原因,它在企业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作用。

二、创优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1.构建企业多元文化。

1.1“善”文化。“并行不悖者为善”。“善”文化是企业所倡导的一种心态。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儒家以仁义为善,道家以合天道者为善。那么什么事企业之善呢?我们认为,企业的只要在生产安全、环境无害、员工幸福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我们就可以认为企业到达了“善”的境界。

1.2安全文化。安全是一个企业中永恒不衰的主题,“安全为天”是一个企业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理念。不论是煤矿还是电厂的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安全的陪伴。假若没有安全文化的顺利导入,其他任何的文化建设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电力建设企业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文化建设。在企业上下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文化氛围。

1.3绿色文化。绿色工程是电力建设企业在全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对基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是贯彻落实企业“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战略部署、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电力集团的需要。因此在倡导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环境责任,以打造环保型企业为己任,倡导建设绿色电厂不负蓝天碧草。

1.4家园文化。由于电力建设具有项目范围广、地理位置偏僻,生活后勤设施短时间内难以就位等特点。为避免员工将“思家”、“恋家”情绪带到工作中,所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倡导亲如一家的家园文化,以“亲情”贯彻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企业成立至今始终以“相亲相爱一家人”主体思想贯穿文化建设始终,增强企业员工幸福感。

2.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电力建设企业应当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事关企业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落实到位,在采取组织学习、强化培训、加强管理等常规措施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企业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全员广泛的文化实践活动,不断创造文化新品牌,不断打造实践新载体,不断营造氛围新强势,充分利用宣传栏、学习室等宣传教育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开展和举办以弘扬企业文化精神和安全文化理念为主题的活动。日常工作中注重制度约束的刚性安全管理和人性化的柔性教育相结合,规范班组一线安全教育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强力实施以人为本的安全行为管理。如紧紧围绕年度中心工作,以廉政文化进企业核心活动为契机,将廉政建设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职工生活等各环节,提出了“电力是我家,党风廉政靠大家”的廉洁口号,营造了“廉洁办事、干净干事”和“守廉干事、洁身办事”的廉洁文化理念。通过开展企业文化系列活动,能偶凝聚人心、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全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因此企业积极拓展文化活动阵地,为员工提供了驰骋的空间。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时常活跃着员工矫健的身影。在员工活动室,还设有各种健身器材,为员工业余时间提供最佳去处。此外,在各供电所、站项目所在地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了图书室、活动室或篮球场等,把文化阵地延伸到了基层生产一线。企业应当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塑造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体意识,使企业员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应当不断的开展企务公开、扶贫帮困、节日慰问等工作,关心慰问员工的工作生活,使员工感到受人尊重,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3.坚持表彰先进。坚持表彰先进,选树先进典型,以先进的事迹鼓舞人、带动人,对企业员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员工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同样,企业也有英雄:有创业的英雄、有销售的英雄,有创新的英雄,有认真工作的英雄,只要仔细留意与发掘,企业英雄无处不在。企业英雄需要企业方去塑造、去挖掘,然后用传播的方式让企业每个员工都家喻户晓,最后掀起一般向英雄学习的,以英雄为荣,以英雄为榜样,那么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作用与耳染目熏的作用,会让企业到处都是英雄。让企业成为英雄文化主导的企业。英雄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就是企业文化的爆光点。

4.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的精萃来建设企业文化并促进企业的发展。中国需要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梳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东西,首先需要规范的是人的道德和精神,而仅仅“拿来”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够的。就像我们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缺乏道德基础的前提下建筑好一个空中楼阁。日本在战后的经济腾飞过程中,除了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管理和先进技术外,还突出地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方式的结合。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在其名著《〈论语〉与算盘》中提出“士魂商才”的儒商人格理想。并提出儒商的基本原则是“义利合一”的概念。新加坡在他们的学校教科书中还专门设立了道德伦理课程,其主要内容就是以中国儒家文化为主的伦理思想。我国经过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熏陶,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都深深受其影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管理中,都不可能不考虑中国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如果能够主动把中国文化里的精华服务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永胜,欧日亮,王永刚.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J].中国矿业,2014年4期.

[2]李明.新形势下加强地勘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矿业,2014年5期.

[3]张如平.浅谈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5年15期.

第12篇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谐”。在多年的发展中又被概括为各民族互相依存、长期互融的精神。在世界交流方面要有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爱好者的广泛追捧。

在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里有一部分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西方文化主要强调对立和冲突,而中国的文化则是强调和谐的精神。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磨灭自己文化的短处,也要发现长处,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每种文化都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交流,这是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主流。中国本身有着自己的独特社会、文化特点,都将“和谐”作为了其价值的核心。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把目光瞄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调节世界各国文化矛盾冲突、宗教问题、世界霸权主义、环境污染问题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1 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受到的思想冲击

1.1 贬低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本国的文化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冲击。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以为常了。这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观察各国的文化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宣扬和传承,而我们已经开始攻击自己的文化了。比如,《红楼梦》对于中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巨大瑰宝,对于西方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国内有很多人去批判它,说它是一次巨大的失误。这样的偏激思想只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没有积极的意义。

1.2 只有被西方国家认可的文化才是科学的

在西方文化的日益冲击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发扬和传承。

2 怎样传承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2.1 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第一,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书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以融会贯通的,都有着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我们要将我们的文化面向大众。除了利用多种资源宣传外,也要让我们主观意愿来实现。

2.2 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世界文化多元素的发展是大趋势。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也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世界的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在面对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中,躲避和逃脱都不是办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进程演变中将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中国的文化是“和谐”,但是很多的西方人并没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中国的快速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威胁。各种对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其中西方研究者抛出的文明冲突论最为代表。其描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如果和伊斯兰文明结合共同对抗西方,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西方国家出台了很多打压中国的策略。我们要警惕这样的事件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并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而我们也要不断地从国家角度去考虑这样的问题,才能先一步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发展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

2.3 中国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能够逐步走向世界是由其独特的魅力所决定的。中国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这是世界不可否认的。在西方各国面对中国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和证明。中国文化除了在得到世人的认可之外,还因为中外文化有着很多的连接性。中西方文化虽然有差异性,但是他们的内部又包含着相似性的文化因素。在思维方面中,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只是思维阶段和主观意识不同罢了。单纯而和谐思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将不断发展,包含多种文化要素、成分的文化取长补短的融合在一起。不断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加强西方同中方文化互补的关系,就可以很好的使二者处于平衡状态。

2.4 当代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难免有不平等的存在。但是我们必须相信中国的文化不是强权文化,而是一种有境界、有追求,并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的文化核心价值,并且使其能够传承下去。文化的发展在于人们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不断将新的事物融人其中,并开发出新的文化模式使其被现在人所接受,很多文化的流失都是因为不符合现在人的价值观,使其难以被接受所以被淘汰掉。只有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精髓保留并发展出新的内容才能使其在历史长河中被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能够使人们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了解,避免冲突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对国外的文化采取吸收和包容的态度。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使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减少,减少冲突,从而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才能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减少文化的鸿沟,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丽霞.传统文化修养与跨文化交际[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