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活中的物理

生活中的物理

时间:2023-06-04 10:5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中的物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中的物理

第1篇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

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

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还要看清路边持人、路标、岔路口等。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4.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再如下面一个例子:

一般的物质(少数几种例外),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物质容易伸缩。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较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很有用处。凡需要经受较大温度变化的东西,如果它们是用两种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们的热膨胀性质,两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和桥梁时,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就是因为钢材和混凝土的膨胀程度几乎完全一样,尽管春夏秋冬的温度不同,也不会产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十分坚固。

另外,有些电器元件却是用两种热膨胀性质差别很大的金属制成的。例如,铜片的热膨胀比铁片大,把铜片和铁片钉在一起的双金属片,在同样情况下受热,就会因膨胀程度不同而发生弯曲。利用这一性质制成了许多自动控制装置和仪表。日光灯的“启动器”里就有小巧的双金属片,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能够自动屈伸,起到自动开启日光灯的作用。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

谈到物理学,有些同学觉得很难;谈到物理探究,有同学觉得深不可测;谈到物理学家,有同学更是感到他们都不是凡人。诚然,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的确屈指可数,但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你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

第2篇

1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会发现易拉罐完全压扁变形,从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用瓶子吞鸡蛋来演示大气压实验

准备好剥好的熟鸡蛋一枚,一个瓶口比鸡蛋稍小的空瓶子,将瓶子放在水平台上。点燃一支酒精棉球,放入瓶中。烧至5秒后立即将鸡蛋放在瓶口上,待瓶内火焰熄灭后就能看到整个鸡蛋被吸入瓶中。

3吹不跑的气球用来演示伯努利原理

将一个电吹风的出气口稍加改装,让出气口变成小而圆的形状,准被一个吹大的气球,捆扎好气球口,将气球放在吹风机出口正上方一米的位置,打开吹风机电源,可以看到气球松手后将一直在一个小区域内打转而不会落下和偏离。

4自制孔明灯演示浮力

选取一块轻质的纸板做底,剪取一大块轻质密封的塑料包装袋,用棉线把包装袋与底纸板链接固定好,在纸板的中央放置一块小蜡烛,一切就绪后点燃小蜡烛,并帮助蜡烛把密封的塑料袋撑开,待蜡烛烧到一定程度,整个装置就能飞向天空,从而演示了大气的浮力。

5玻璃能导电演示导体与绝缘体的关系

准备一个普通灯泡的玻璃灯芯,利用学生电路板依次把电源开关导线灯泡连接好,然后在两根导线间接入玻璃灯芯,闭合开关,发现此时的灯泡并不会亮。然后用酒精灯给玻璃灯芯加热,加热数分钟后发现原先不亮的灯泡居然亮了,从而说明的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一定的界限,待到达一定的条件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

6巧用废日光灯的灯丝来探究“导体的电阻受温度影响”实验

利用废日光灯灯丝、酒精灯改为火柴,并自制示教板。用火柴加热日光灯灯丝,看到它逐渐变暗,表明日光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火柴从日光灯灯丝处移开,停止对日光灯灯丝加热,看到小灯泡又会变亮,这说明日光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该实验经过改进后,实验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7自制电动机演示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准备好一节干电池,一块磁性较强的磁铁,两根硬质铜丝,以及一根半米长的漆包线,首先将漆包线绕城一个圆环,绕的圈数越多越好,绕好之后漆包线的两头留出来,并用小刀将留出的线头刮去一般的漆。将两根硬质铜丝链接在电池的两极并用胶布固定好,将做好的漆包线环两端架在铜丝上,用手稍稍拨动圆环,可观察到圆环不停的转动,从而验证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8扯不走的餐具演示惯性实验

在光滑平整的桌面上铺上一块光滑的尼龙布,在布上放好各种洁净的餐具,如各种碗被子盆子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就两手迅速朝一个方向水平拉开尼龙布,当布被拉开后会发现,餐桌上的各种碗具并没有被拉走,而是几乎留在了原来的位置。

9会唱歌的杯子演示不同的物体固有频率不同

准备好7个一样的杯子,将杯子擦洗干净并依次排开,往7个杯子中加入清水,且加入水的量应各不相同,然后用干净的手稍沾在被口上来回的摩擦,并细听其音调,若与音乐中的某个调刚好相符则完成了一个,然后依次做好下一个。待所有的杯子都做好了7个全音,那么上课的时候就能利用这些杯子给同学们展示用杯子演奏乐曲。

10自制水火箭演示反冲原理动量守恒

准备一个干净密封的可乐瓶,给瓶子做一个密封性较好的瓶塞,瓶塞中插入一个玻璃导气管,导气管用橡皮管相连,橡皮管另一端连着打气筒。接下来在瓶内加入1/3的水,塞紧瓶塞,然后一直用打气筒忘瓶中打气,待瓶中的气压足够大时,就能把水和塞子冲出瓶口,而此时的瓶身由于反冲作用将会飞出十多米高。

第3篇

一、 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是一项理科知识,偏重于逻辑思维,但是在初中时期,很多同学的学习往往会借助于以往的学习经验,对于物理这一新兴的科目会感到很不适应。比如一些基本的概念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感觉到不可思议等等,例如对于同一液体中的物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而在大部分同学眼中,体积越大质量就相对也大,浮力应该是越小的。这就是学习没有联系生活经验造成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建议大家要做好以下几点:

1、 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技巧: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的时候就会去联想生活中的相关生活经验,用生活经验来协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浮力知识的时候,针对很多同学将物体的质量与浮力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他们解答。浮力就是排水量的大小,比如在一盆水中,一大块泡沫所受的浮力就比一小块泡沫受到的浮力大,通过用手按压我们就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出来。另外我们在游泳池的时候也能够感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人由深水区走向浅水区的时候,自身在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小,受到水的浮力也越来越小,所以人体对池底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就导致脚底对池底的压强的增大,脚会感觉到不舒服……只要将生活中的知识有效的运用到物理学习中,就能够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2、 实验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实验是物理学习过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项目,但是在很多同学看来,实验是一种比较神秘、高端的学习项目,也导致很多同学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发挥。其实实验是比较简单的,对于一些实验,我们就可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来感受实验的效果。比如在“压力作用的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利用一端削尖的铅笔,让大家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铅笔同时用力,由凹陷程度的不同学生很容易的便得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越明显”的结论;再如在做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中,我们就可以联系常用的“拔火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小事来说明物理上的问题,简便易行,同时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 思维模式联系生活实际

前面我们提到,物理是一项理学科目,所以对于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又很难进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思维模式进行知识的理解、记忆。比如串联和并联,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家用电器、闪光彩灯我们就会有很明确的认识。

二、 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善于发现物理现象

我们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通过生活实践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同时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实用。所以在学习之余养成良好的运用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坚持“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学习之后及时的去寻找生活相关案例,总结一些常见规律,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钻研习惯:

1、 在学习之后去生活中寻找案例

《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一项本领、一个技能、一种知识,然后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去在实践行动中去验证他,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吗?通过不断的温习、实践之后还会有新的发现,也会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所以在学习之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温习习惯,当然温习不仅仅是参照课本,而且还可以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发现、探索,来加强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我们就可以在坐汽车时,在车上观察并排的车的运动情况,体验由于运动的相对性而带来的神奇的现象,并在开车和刹车时体验由于惯性使人体向后倒和向前倾的现象。另外自行车是同学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对它非常了解,它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都是用什么方法增大和减小的?同学们都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对学习摩擦的有关知识帮助甚大。只要在学习之余我们进行相关的思考、探索,相信就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 善于总结生活现象的规律

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相连的,例如: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电风扇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而且要接地是为了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厨房的炉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锋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利用以上事例进行探究学习,我们就不会感到物理是神秘的,不仅可以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利用这些案例来验证我们学习的知识、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

3、 养成良好的钻研能力

第4篇

关键词:自然科学 生活实践探索 物理现象

一、从自然现象中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我们生活中的物理自然现象很多,比如:彩虹、霜、露、雾等等,我们是否思考过它涉及哪些物理知识呢?在夜间,地面上的草、木、石块等物体由于向外辐射热量,它们的温度要降低,当温度降至露点时,地面物体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便达到饱和。若露点高于0摄氏度,水蒸气可在地面物体的表面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若露点低于0摄氏度,水蒸气则要在地面物体的表面上直接凝结成小冰粒,这即是霜。

如果在夜间不仅地面上物体的温度降到了露点以下,而且地面以上稍远处的空气温度也降到了露点,那么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以尘埃为核心凝结成细小的水滴,这便是雾。

当高空中空气的温度降到露点以下,若露点高于0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尘埃上凝结成细小的水滴便是云,而凝结成较大的水滴即是雨。若露点低于0度,则空气中的水蒸气将在尘埃上直接凝结成雪。

由此可知,露、霜和雾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直接凝结而成的。只有雪和雨才是从天而降的,即是高空中空气里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凝结而成。

二、从物体的功能出发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

我们学习了物理就会知道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它的作用(功能)都是不同的,就拿弹簧来说吧。形形的弹簧在不同场合下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1 测量功能

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或压缩)跟外力成正比。利用弹簧这一性质可制成弹簧秤。

2 紧压功能

许多机器自动供料,自动步枪中的子弹自动上膛都靠弹簧的这种功能。此外,像夹衣服的夹子,圆珠笔、钢笔套上的夹片都利用弹簧的紧压功能夹在衣服上。

3 复位功能

弹簧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弹簧就能恢复原状。很多工具和设备都是利用弹簧这一性质来复位的。例如,许多建筑物大门的合页上都装了复位弹簧,人进出后,门会自动复位。人们还利用这一功能制成了自动伞、自动铅笔等用品,十分方便。此外,各种按钮、按键也少不了复位弹簧。

4 缓冲功能

在机车、汽车车架与车轮之间装有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来减缓车辆的颠簸。可以让我们在乘车时更舒适。

三、从物体性质出发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

1.在冬天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屋外的水管会损坏破裂。这是为什么呢?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降低至0℃时,水会结冰。纯水在0℃时密度为999,87 kg/m3,0℃冰的密度为916.71 kg/m3,即水结冰时,体积突然增大了约9%。而水管在温度降低至0℃时,体积却是缩小的。这样就容易使水管破裂。

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逐步树立同学们的科学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等。 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我们不但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还要学会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2.运用类比或举一反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

我们在学习中会运用到很多的学习方法,运用类举一反三就是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5篇

关键词:物理;渗透;科学思维;科学意识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将物理知识渗透到现代生产生活中去,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兴趣,活跃气氛。现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简单概括如下:

热学知识的应用

天气的阴晴、冷暖与人类的各类活动息息相关,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热学知识。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撒些水,靠水分的蒸发达到降温的目的.严寒的冬天如何取暖,可以运动也可以喝热水,涉及到做功热转递的知识.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散热,早春保护秧苗不被冻坏而往往采用在夜间向稻田里灌水,而白天放水,都充分利用了水的比热大这一特性。细心的人会发现,鸡蛋刚从锅里取出来的时候,如果你急于剥壳吃蛋,就难免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 原来一般的物质(少数几种例外),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物质容易伸缩。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较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这些都是热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光现象的应用

人类生存需要光。白天靠阳光,夜间需要灯光,设想宇宙无光,整个世界将陷入一片漆黑,所有生物将无法生存,由此可见光的重要性。然而光到底遵循什么规律,人类怎样利用这些规律为自己服务,这是人类研究光的目的所在。教室里通常用日光灯管而少用白炽灯,除为了节省能源外,更重要的是白炽灯这种光源容易形成阴影,而日光管是平行光,可以避免阴影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工作学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轿车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庭,据我了解,很多同学对以下关于车的问题很感兴趣:夜间行驶的汽车内不开灯是为了避免挡风玻璃反射光而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汽车的反光镜用凸面镜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光的同时也能吸收一部分光,那么从车内透射出来的光就比较弱了,没有足够的光,外面的人看不清车里的人了。

三   电学知识的应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的应用。如夜间走路用的手电,它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煮饭用电饭煲、电炒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生活中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而家庭电路中电压是220伏,远远高于安全电压,因此照明用电如使用不当,将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但假设没有电,电动机将不能转动,电力机车不能行驶,电器都不能工作,人类社会将会倒退。因此,电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安全用电原则,我们就可以驯服它,利用它为人类服务,同时我们也要节约安全地用电。

四  力学知识的应用

? ?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重力无处不在,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过程中保护羽毛。假如没有重力,世界不可想象,水不能倒进嘴里,人们起跳后无法落回地面,飞舞的尘土会永远漂浮在空中,整个自然界将是一片混浊。因此老师在讲重力时,如果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知道重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摩擦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力,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如人们行走时,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难,这是因为摩擦力太小的缘故;汽车上坡打滑时,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稻草,汽车就能顺利前进,这是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轮胎做成各种花纹也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自行车捏紧刹车是靠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滑冰运动员穿的滑冰鞋安装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而增大滑行速度;各类机器中加油是为了减小齿轮间的摩擦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行,气垫船磁悬浮列车使接触面分离减小摩檫。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都与摩擦力有关,有益的摩擦要充分利用,有害的摩擦要尽量减少。力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是很有用的,教师只要将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树立崇尚科学、研究科学、应用科学精神。

总之,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得相当紧密,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勤思考,多观察,善于创新,从物理走向生活,你就会发现:物理就是身边一门有趣的自然科学。

参考文献:

 1.物理课本八九年级.

第6篇

关键词: 物理知识 生产生活 密切联系 广泛应用

物理知识是我国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还有很多物质知识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总结而来的,因此可以说是我国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很多物理知识。力学知识就是其中之一,重力、摩擦力等力学知识的应用随处可见,杠杆的应用也非常普遍,压强的应用极其广泛。热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光、声现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更是应用广泛,电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联系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将其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物理、使用物理,借助物理知识改造世界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力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力学物理知识中,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比如,农村盖房砌墙的时候,通常都会进行墙壁垂直测试,那么这个时候就会使用到重锤线;而体育活动中,人们打排球,每次排球被拍打出去,都会以抛物线的形式下落;另外农村盖房的时候也会进行夯实,夯实这个环节没有重力作用是不能实现的。人们生活中如果没有重力则将是另外一个样子,就如宇航员在太空舱中一样,喝水的时候水会飘出来,所有物品都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桌子上,都会浮在空中,并且果实成熟之后会在重力作用之下向下掉落,这也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原因。

摩擦力是随处可见的力学知识之一,比如,人们走路、骑自行车及运输车辆的运行都依靠摩擦力。摩擦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力学种类,对人类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摩擦力有大也有小,相对光滑的地面上,人们行走起来会比较容易,而摩擦力太大的地面就会相对困难。在雪地上行驶的车辆,由于摩擦小,因此非常容易打滑,甚至出现交通事故。汽车轮胎上有很多纹路,这些纹路与鞋底面的纹路同样都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设计的,机械零件的运转都会定期进行,这样是为了减少部件摩擦力,减少设备磨损,实现设备顺利运行,摩擦力对人类有利有弊,因此应该科学应用。

再来就是杠杆原理,这个原理的应用也非常常见,人们吃饭时用到的筷子、跷跷板、农民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利用这个原理。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巧妙运用原理为自己提供了很多方便,节省了很多力气,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压强的应用极其广泛。比如,人们滑雪时使用的滑雪板宽度很大,就是为了减小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使其不会陷入雪中。而缝扣子的针多为尖尖的针头,则是为了减小压强,使其能快速穿入衣物。使用吸管喝水、抽水灌溉都利用的大气压强的原理等。

二、热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人们生活中热学知识也非常普遍,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热学物理知识,如一日三餐都需要加热,如果没有加热就无法实现饭菜成熟;冬季房屋取暖也离不开热学物理知识,人们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及暖手袋等都利用物理热学知识,柴油发动机运行的时候,水箱里必须装满水。家用电器的盖子或者外壳一般都有一个孔,这些都是热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案例。另外,农作物在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温室大棚,冬季花朵需要搬入室内,室外很多树木会被裹上厚的“衣服”,这些同样是热学知识的应用。在人们对热学知识了解更深入的形势下,热学知识的应用将更普遍,并且应用效果将越来越好。

三、光、声现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光、声现象是人类生存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人们需要阳光,植物也需要阳光。夜晚要开灯,电视电影都是利用光学原理播放的。另外,穿衣镜、望远镜及眼镜等工具是利用光学原理。下过雨的天空会出现漂亮的彩虹,这就是光的折射。还有人们啧啧称奇的海市蜃楼、日食及月食等自然现象都是光学现象。车辆是现在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夜晚车辆需要借助光线行进,都会设计远光灯、近光灯及示宽灯或者雾灯等。我国根据光学原理对各种灯光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规范。手电筒采用聚光原理实现了光的直线传播,白炽灯则通过光照在反光环的照射实现照明。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通过调节入射角大小完成聚光。

四、电学知识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最后,就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更密切的电学知识。日常生产和生活都与电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电人类社会将陷入不可预知的恐慌,同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视电脑的运行需要电,交通运输、农业生产需要电,煮饭做菜需要电,可以说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一个领域是能离开电运行的。因此教育中大力普及用电常识,让学生对电的好处及电的危险有深入认识,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电,都非常必要。

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阔,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重力、摩擦力等力学知识的应用随处可见,杠杆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压强应用极其广泛。热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光、声现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更是应用广泛,电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使其为人类社会造福。通过以上阐述的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能够看出全面分析和学习这些物理知识,才能更好地对其加以利用。在物理学知识的普及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问题,更好地体现和感受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合理地使用物理学知识,并帮助他们树立尊重科学、探究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克和.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0).

[2]郑式源.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06).

[3]刘国义.谈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1).

[4]周月琴.培养初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几点做法[J].物理教师,1994(01).

第7篇

科学思维方式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车中的光学知识就有以下几点:

一、 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二、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

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三、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

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还要看清路边持人、路标、岔路口等。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四、 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五、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国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

第8篇

关键词: 新课标 物理 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程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它包括教材与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1]。因此,新课程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局限在校内,不能局限于书本内,而更应关注日常生活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极为丰富,和学生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开发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课程资源将极具意义,极有价值。

一、家庭生活――随处可见的物理知识应用

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时间在家庭生活中度过,家庭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各种活动形式及其生成的各种信息,充满着无限生机的物理知识资源。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巧妙地抓住学生参与家庭活动时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等难得的素材资源引入教学过程,这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教师,只要找到切入点,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就会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中,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丰富意义。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房屋装潢”,有的家庭恰好在前阶段已装潢好,有的可能正在装潢,有的可能在规划中。笔者在复习物理知识时,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做好家庭调查,要求学生结合家庭实际,借助于学过的物理知识谈装潢得失,代表各自的家庭在课堂上交流。正在装潢的谈实施方案,尚在规划的谈规划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小的“家庭装潢”引出了那么多的物理知识,是笔者所不曾预料到的,获取的知识一生难忘,终身受用。现将主要情况整理如下:

1.空调

每个房间应保留好空调的位置,安置好相匹配的电源插座(立体式空调功率大约在3KW左右,分体式空调功率大约在1.5KW)。由于空气对流的原因,分体挂壁式空调要悬挂在墙壁,一般安装在离天花板20厘米左右的高度,绝不能为了美观而把它装在家具后面或里面。一位学生的家庭在装潢设计时把空调预留在家具里面,在安装空调时,技术人员告诉学生的家人,这样布放空调将不能正常工作,因为空调所制造的冷气(热气)不能很充分地在房间中形成对流,房间还没有到达预设的温度,而温度传感器上的温度已到预设的温度而停止工作。

2.测量

房屋装潢之前,应对各房间、墙壁、窗户进行实地面积的测量。一方面可以正确地购买所需的磁砖、地板、窗帘用料,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开发商有没有欺诈消费者,房屋面积有无缺失,装潢单位有无多报面积。

3.热水器

热水器有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不同楼层不同的房屋结构所选择的热水器也应不同。顶层的宜选用太阳能热水器,优点是节能高效、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无污染、寿命长、免维护。低楼层的可选用电热水器或燃气热水器,因为太阳能热水器需安装采热板,底层无地方安装;如果安装在顶层,则距离远,效果不好,费用大,又不好管理。

4.开关

不同的区域所选用的开关是不同的,客厅中可选择一般开关,也可用“夜间指示开关”,楼梯开关要选用“双连”开关或“三连”开关。

5.洗水盆(如图)

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会通过下水管流到排水管道。为不使臭味从排水管道逸出,在选购洁具的时候应选择如图C所示的洁具,不能选择如图A、B、D所示的洁具。因为在图A、B洁具管道中不能留有水,臭味通过管道扩散上来;而在图C、D洁具中,由于连通器的原理,用完水后仍有水留在管道中,能隔绝排水道中的臭味;但图D的管道太长,导致积水太多,流水不畅,所以只能选择图C所示洁具。

不仅“房屋装潢”可以物理教学所用,生活中许多的活动也都是宝贵的物理课程资源,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及时发现和挖掘。如在假期中,我们可以把握住这一时机,布置恰当的家庭作业,起到“巩固旧知识,补充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作用。

二、日常生活――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一系列活动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它们充满了情感,在进行教学时如果能把书本上的物理规范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挂上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学习物理的价值也能得到充分体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例一:用自行车充当课程资源来解决很多的物理问题,直观、有效,可以用来讨论、解释、应验下列各个知识点:

例二:电茶壶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小小的电茶壶可衍出许许多多的物理知识,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我们都可以用到它。如:

1.电流的热效应(电茶壶的原理);

2.家庭安全用电(电茶壶的三孔插头);

3.液体的热胀冷缩(烧开水时不能装满水);

4.对流现象(电茶壶烧开水时电热丝装在壶底);

5.连通器原理(电茶壶的壶身与壶嘴一样高);

6.压强(电茶壶的手柄做得较宽);

7.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电茶壶的手柄用塑料做);

8.气体温度、压强、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电茶壶烧开水不同时期气泡的大小变化);

9.汽化、液化(电茶壶烧开水沸腾时在不同季节看到的水汽情况不同);

10.声音的发生(电茶壶烧开水时不同时期发出的声音不同);[2]

11.大气压(电茶壶顶上开有一小孔);

……

例三:从简单的劳动中也可省悟出物理原理的无限力量。下雨天,汽车车轮深陷在坑洼里,很难离开,司机运用杠杆原理,利用撬棒选定适当支点,可以轻松地抬起车轮,脱离困境。自行车慢车比赛,车手适当控制轮胎中的气体量,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平稳,控制速度。

三、日常生活现象――最能激发学生探究的课程资源

物理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物理新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物理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为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学习了《汽化、液化》,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从冰箱中拿出物体时,物体表面有冒汽现象;学习了《蒸发、沸腾》,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在锅中炖蛋时,为什么锅内水沸腾不断,而碗中的蛋汤始终不沸腾;学习了《家庭电路》,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家里的台灯不亮的原因(A.小区停电了;B.保险丝熔断了;C.插座坏了;D.台灯的开关坏了;E.灯丝断了;F.灯头脱线了……)……

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学生可能留意过,但不知其所以然。只有通过深入探究,不断实践,才能透彻地理解其中的道理,更彻底地领悟到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关键是我们在新课标形势下,应积极发挥教学的主动性,慧眼识“金”,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做好“新课标”下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

所谓生活化,就是说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教学技术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物理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现象,物理课中诸多的理论知识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就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充满物理,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一、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到处有物理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来自生活,是对生活现象的总结和归纳,同时,它又反馈于生活,我们平常用的电脑、电视、手机等都与物理知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雷雨电等现象也是物理方面知识所解释的;乃至我们日常用的秤,为什么有的黑心小贩能够缺斤少两呢?把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先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高效,才能积极探究学习物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去发现物理问题,对生活中的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让他们互动探究或者实际动手操作一下,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得到的就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有更多的是亲身体验,使生活中的物理来到了课堂,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厚。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

在生活中要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物理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在学习热学的有关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想:冬天家里腌咸菜的时候,怎样选一个不漏气的坛子?让同学去探究,结果答案不同,有的同学说要先在坛子口的水槽中加上水,然后将一张燃烧的纸丢进去,等一会再盖上坛子,如果槽中的水能被吸进坛子里面,说明坛子是不漏气的,然后还谈了他所说的原理,其他同学从他的演示中也明白了热学的原理。物理新课标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必须把物理课堂放开,让学生“走”出物理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课堂上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器材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到生活中去寻找物理。

随时随地都有物理,随时随地都可以演示,例如在学习“大气的压强”时,应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说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有关生活事例,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从大量事例中找出与“吸盘”有关的常见事例: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能把桌架和桌面紧紧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来;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挤压出空气后,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向上提起;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能挂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来。这些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经过学习之后发现,原来生活中的这些事例都是我们物理学科解决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师要把物理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文本是教师对学生讲授知识的重要载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物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教师要把文本知识和生活常识联系起来,让学生积极从生活中搜取相关的信息、器材,加强物理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教师要激励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物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并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都是学生的丰富材料,教师要教会学生及时收集和整理,对于课本中的练习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尽量联系生活来解决,从而使物理教学内容也生活化。

物理来源于实践,揭示自然规律,是人们为生存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一门科学。为此,在实施物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生活教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来人们的出行工具大都是汽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汽车进行相关物理知识(惯性、摩擦、杠杆等等)的安全教育;而今电的应用已广泛地进入家庭,那就要好好学习关于电的相关知识,家里的电器出了问题可以自己修理,线路短路了可以自己接,这都需要物理知识,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物理知识,物理知识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四、小结

第10篇

生活教育理论就是指生活就是一种教育,生活无处不在,教育也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探索知识,一边学习一边应用,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这与高中物理新课标对义务阶段的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的,即,高中物理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不断探索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培养起学生终身探索物理奥秘的乐趣。

1.在实际生活中探知物理。

很多物理学家进行发明创造的最初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改造实际事物,促进人类和社会不断发展,这正是物理学的真正价值。如今的高中物理教学中都只注重老师教授的知识,探究式的教学大部分都只局限于实验室,根本没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经验性,物理教学根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让学生去探究,实际上,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恰当地引入一点自然和社会中客观存在并且没有经过加工的,最好是学生们都实际经历过的物理问题来让学生探索,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旦学生树立了在实际生活中探知物理的学习理念,他们就会以生活实际为目标,在高中物理中学到真正的知识。

2.学到的物理知识要应用于实践。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最推崇的一种教学理论就是教学做统一,其核心为做,也就是在劳力的事情上劳心。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上,就充分说明了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的基础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都可以在平日生活中找到原型,进一步加强高中物理对学生的亲和力,也为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条件。但是在现今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很少思考书本上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没有机会亲自尝试。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只局限在教材中,只局限于做习题和掌握知识点,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灵活运用学到的物理知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受教育就是为了改造生活。放在物理上来说,就是运用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改变生活,解决生活实际中碰到的困难。但如今的高中生做物理试题得心应手,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却力不从心,束手无策。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受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生活,这是学生的内在,不是任由外界制定的。假设只为学习物理而进行物理学习,那么就是在割裂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两者间的联系,失去生活联系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是死读书、读死书式的学习,完全不符合生活教育理论里活读书、读活书的理念。从这点出发,物理教学就是要将物理学习放在生活中,留心生活实际里的物理现象;善于动脑思考这些物理现象的原因,并试着去探索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积极发现并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明白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那些指导改变生活的教育才可以称作真正的教育。与此同时,老师要少用考试作为指挥棒,要给学生真正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01-01

物理是基础自然学科,在高中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新课改使物理教学模式有了一定改变,有了生活、物理和社会相互联系的理念。物理教学中要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生活与社会现状,确定教师教学的办法与学生学习的方式。所以,高中物理教学要结合生活中物理现象极其重要。

一、高中物理教学结合生活中物理现象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教学结合生活物理现象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力和创新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认为物理难,产生厌恶心理,失去学习兴趣。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像生活中剥鸡蛋的现象,鸡蛋热时急于剥蛋壳就会剥下许多肉。若是放在凉水里泡会儿,蛋壳就可以轻松的剥下来。这就是热胀冷缩的原理,这对生活很有帮助,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伽利略是发现教堂吊灯的摆动,经过观察与研究,发现摆的等时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理是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物理走进生活才能激发思维创造力。在形变的教学中,学生准备塑料瓶和吸管,通过挤压装满水的塑料瓶,吸管的液面会有变化,可以直观解释形变知识。高中物理教学结合物理现象可以把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自行车在平整路面行驶比坑洼路面快,这就可以合理地解释摩擦力。同时,结合生活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设置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欲与探索欲,使学生主动思考,轻松学好物理。

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结合措施

1、运用多种手段,创建教学情境

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生活实际,选择针对实用的声像图文资料播放。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可以播放伏打的实验过程,把不同金属板放入电解液中,组成直流电源――伏打电池。把盐水中的铜板和锌板连接产生电流。用这个作为切入点,学生会发现生活中的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学生亲手实验验证其正确性。这一过程是学生被动接受变成积极探索的过程。教师还可用实验模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亲自体验后再和教材理论比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结合课内理论学习和课外参观活动

物理本身源于生活,因物理学高度抽象概括自然现象,从实际中感受自然现象之后,再归纳总结。这种过程也符合着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课外参观到课内学习是感性认识升至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是学生课外参观是亲自体验自然现象,回到课堂之后创设相似的情境就是再现经验。在远距离输电的教学中,教师可带学生参观附近的发电站中的发电机组和它与其他设备的关系,然后由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讲解。回到课堂学生画出记忆中的远距离输电图。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与发散思维。

3、引导学生发现,结合学习和生活物理

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物理的能力,激励学生参与探寻物理。学生在参与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发生过程,联系课本来引入课堂实例。学生也有积极参与物理现象研究,选择生活里较典型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教师指明研究方向,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把物理知识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用物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比重中,为何选手都个子矮,为何筷子放到有水的杯子里看上去会是弯曲的,这些都可以发展学生思维。通过探究和思考,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必须做好备课工作,充足的课堂素材,利用课堂时间讲解物理知识和相应的现象。在抛物线的教学中,用小球展示抛物线运动,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联系生活抛物线实例,进而强化了课堂学习的内容。学习物理时,在弄懂物理知识之后还要学会应用,这会让物理课堂有趣生动,联系生活,会举一反三。这样增强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积累小常识,对生活也有帮助。

物理现象多是真实存在的自然现象,指导着高中物理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把课堂理论形象化,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生活中也有着不理想和错误的经验,这会影响教学质量,困扰物理教学。教学前期,教师要选择合适正确的物理现象,发挥物理现象的指导作用。教师也可用物理现象设置实验操作或者练习,学生课堂之余可强化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效果。这样的现象引入,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教学要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生活化,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对传统高中物理教学的创新,也是新课标的需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把知识与现象紧密联系,探寻出合适全面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与认知事物的能力,为教学奠定全面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华丽娟.关于生活中物理现象与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探讨[J].考试周刊, 2013, 22(1):101-102.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实际

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培养学生学习乐趣、改善学生学习状况、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依靠自身能力学会寻找规律、总结规律,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在探讨中掌握物理知识,总结出生活中的规律。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物理教学的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措施,旨在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当前我国物理教学模式的现状

当前我国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在物理课程开设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有些教师仅仅依靠物理课本进行死板的板书教学方式,没能结合生活实际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实验课的设置也是少之又少,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多学生表示物理学习的难度大,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造成学生普遍物理学习兴致低落,学习效果不高的现状。

二、针对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措施

(一)注重用物理现象引出教学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物理内容决定着物理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总结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相关教学材料做出好的引导功课,利用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有效引导学生思考。

(二)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做好演示实验课

物理教学要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如果学生能看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必定对物理学科有新的认识和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经常准备好物理演示课,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到物理的普遍性与我们的紧密联系。

物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物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重要,而物理本身是一门动手操作的课程,要注重实验的学习。因此,如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是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物理教学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通过有效措施一定能改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提高物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