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5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健康档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体检对象:本次免费健康体检的对象是除7周岁以下儿童和在校中、小学生以外的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参保群众。
(二)体检项目:
1、内科:血压测量、心肺听诊;
2、外科:脊柱、四肢、甲状腺、淋巴结检查;
3、五官科:眼、耳、口、鼻;
4、辅助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血生化(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B超(肝、胆、脾、胰、肾)、子宫、附件(女性)、心电图。
(三)实施方法
1、市合管办提供符合要求的参检人员名单清册交镇卫生科。
2、镇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并根据市合管办提供的名单编制体检时间计划的安排。
3、各行政村、居委根据镇领导小组安排的时间制订本单位的体检计划,按本单位计划分批负责通知,组织体检对象到本单位体检场所有序体检。各村(居)委必须安排体检场所,并组织好体检场所的体检秩序,保证体检工作的有序进行,每天安排250人。
4、各行政村必须安排三间独立、整洁、卫生并有正常电源的体检室(心电图、B超、妇产科)和1-2间候诊室。
5、卫生院准备体检医疗设备,选择业务水平高、责任性强、能吃苦耐劳的医务人员负责体检工作。
6、请各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本单位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职工回户口所在村的体检工作,参检时间半天不作旷工处理。
(四)实施时间:根据市政府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全镇体检工作必须全部结束,参检率务需保证100%。
二、完善健康档案
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这次参保群众免费健康体检为契机,完善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以户为单位建立。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对参保群众实行免费健康体检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巩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市委“人人都有一个好身体”、“建设幸福”这一重要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涉及面广,人数量大,时间较紧,任务很重。因此,要求各村(居)委、医院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各村(居)委要建立由村(居)委主任、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妇女主任、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等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做到村(居)委主任亲自抓,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具体抓,其他人员共同抓,确保体检人员的有序和安全。卫生院要建立院长总负责的领导小组,选派医务人员负责体检业务工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务求把这项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要充分宣传开展这次免费健康体检是政府实施的一项亲民、爱民的民心工程,是建设幸福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提高参保群众对免费健康体检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促进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各村(居)委、医院,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顾全大局,以对市委、市政府、镇党委政府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精心组织,过细工作,专心服务,通力合作,确保政令畅通。医疗单位要克服困难,深入基层,方便参保群众健康体检,确保健康体检质量,提供优质服务,让参保群众满意,防止“代检、漏检、错检”等违规现象发生。
关键词:家庭健康档案;建档随访;矛盾与思路【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001-02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能够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掌握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通过社区卫生服务获得居民健康信息,并及时进行健康评估,为决策管理部门完善社区健康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健康档案中反映出来的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危险因素,以及由其分析出来的卫生需求,是卫生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卫生服务计划,进行卫生服务效果、效益评价的依据;通过健康档案收集居民健康信息,为居民提供便捷、有效和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健康档案中提供了社区内全人群不同时期的基线健康资料,保证了社区卫生服务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六位一体功能的实现。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其中在健康权利中,就提到了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然而,健康档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各地都建立了社区健康档案,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健康档案面广量大,繁琐细碎,有许多矛盾没有协调,导致各地的健康档案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因此,无法满足社区居民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健康档案变成"假档""死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和解决思路。
1居民因素
健康档案是个新生事物,许多居民对它还是比较陌生的,而且里面涉及许多个人隐私,建档时会打扰居民休息,影响他们的生活,所以会遇到许多阻力;这就要求医生提前做好各种准备;首先建档要与居民而且最好是户主或者全面了解家庭情况的人员见面,交谈,冒冒失失上门往往要遭遇铁将军把门,所以在上门前要在准备建档随访的社区楼层张贴通知单,尽量选择在下班后,晚饭前这个时间段,或者节假日,晚饭后一般居民会外出散步,也不容易找到人;有少数居民不会开门,只是隔着猫眼询问一下,有些是因为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防范意识原因,所以要尽量选择合适时机,全家人在时为宜,有些人是对健康档案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健康档案的重要性,争取开门接受调查;有些居民对医生穿工作服上门有忌讳,特别是新房,所以要尽量穿便服,衣着整洁,佩戴证件;进入居民家庭要换鞋,注意礼节,风俗习惯,先要对他们进行一些简单体检如测血压,听心肺,咨询等,即可以增强居民的接受程度,也是建档案的服务内在要求,在登记血压等其他健康资料时,无意识询问一些敏感资料,对于隐私性比较强的,不愿意提供的内容,可以暂时保留,如电话,身份证信息,可以考虑从其它途径获取如派出所户口登记,但要尽量获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资料,可以查看病例,体检表等,同时要宣传建档的重要性,对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疾病的要顺势讲解生活注意事项,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具体的如控制食盐量,许多居民都不知道如何控制,可以宣传控制总量,每个月用多少盐,每年买几包盐,等,不配合调查一般都是有原因的,要尽量解除他们的顾虑,如保密性,免费用,如果没有成功,也要混个脸熟,好下次再争取容易入门。 医生建档随访遭遇闭门羹是常有的事,如果没有一套很好的工作方案,很容易频繁遭受挫折,影响以后工作的积极性。一定要注意时间的选择,不要在中午上门,许多人都有午休习惯,有些还有加夜班,影响他们休息,不光不会让你进门,还可能受骂,以后的工作就更加难开展了,最好是在居民楼道里发放健康档案,填好后收取,对没有填的可能是不懂,不愿意泄漏隐私等,再专门上门咨询,沟通,服务,也可以通过与居委会协调沟通帮助发出去,收回来,可以解决大部分基础性的工作。
2医生因素
医生因素主要是人员短缺,家庭健康档案因为涉及随访等许多医学相关服务,所以一般都是医生为主体参与,而社区医生数量是比较少的,一般大多数社区服务中心加上乡村医生只有10几名医生,能参与建档随访的就更加少了,但要负责2-3万人的社区工作,工作又是极其繁重、琐碎。这次医改,社区医院业务量明显增加了,医生护士却没有正常增加,有的医院甚至退休了还得不到及时补充,只有返聘,平时医生都要忙于临床诊疗,全部在岗时侯尚且都有病人候诊的,加上还要接受继续教育,开会培训,迎接检查等都比以前频繁的多,一般正常医疗都没有保障,医生要去建档随访只能另外抽出时间加班才行,这种状况是很难持久下去的,就更加别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了;其次是电脑人才缺乏,现在建档一般都要有电脑知识和技能,一份档案要完整输入要花大量时间,熟悉电脑操作的医生社区医院毕竟是比较少的。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尽快引进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一方面要加强社区服务站乡村医生的培训,特别是电脑培训,在每天建档随访时,就可以及时输入电脑,不能一个人做的事要两个人来做 ,当天能完成的事情,几个月后才汇总完成,即影响进度,也影响统计,考核,这样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培训、社区诊断等,提高了建档的效率,健康档案的价值,减轻了中心人员的压力,中心医生有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临床诊疗。
3设备因素
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硬件自不必说,每个团队至少要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台式电脑,由于笔记本电脑屏幕比较低,键盘比较高,不符合人性化设计,经常使用对医生的颈椎,肩关节,腕关节都会明显伤害,所以输大量数据的电子档案尽量选择台式电脑。软件系统也是非常重要,一份档案的建立要填多项表格,之后还要回单位输入电脑,一份档案的建立到完善需要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忙活至少三、四十分钟,期间无法做其他的工作。这就要求软件要性能良好,要有比较好的查找功能,数据导入,导出,链接,自动填表,默认等许多功能,要达到尽量让许多资料只是通过鼠标选择就能操作完成,尽量减少打字输入,这样才可以减少大量的工作量,如有些居民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在高血压档案中已经输了一遍资料,在糖尿病中又要重新输入一次,这是十分不合理的,应该给医生提供一个工作平台,只是输入一次数值,相关的地方就自动填充进去,高了也有相关的预警弹出。
4管理因素
家庭健康档案难建,随访难访,许多健康档案变成"假档""死档"与管理是密切相关的,首先档案建立原则是自愿加政策导向原则,单位既要响应上级的号召,又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完成,只会增加医生压力,弄虚作假,草率完成;同时要增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的严肃性,一经建立不能随意改动,健康档案相当于病历,也是有法律效力的,要引起重视。要充分利用体检资料,门诊就诊资料完善健康档案,这样既真实,又方便,不用特意上门;其次最重要的是实行绩效考核,量化考核,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复杂的工作,要有相应的奖励,及时兑现,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不能因为公平问题,影响大家积极性,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单纯某个医生,某个卫生服务机构建好健康档案也是没有意义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认真思考,积极对待,问题总能迎刃而解,健康档案建立后,可以说对个人、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健康干预都有积极作用,健康档案也成为社区医院与社区居民联系的纽带。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 重要性 个人健康档案 记录方式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31-01
居民健康档案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所辖区域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及社区健康档案等,内容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等组成。全科医生在为辖区居民提供连续性、可及性、协调性和以预防为导向的综合性个体化卫生保健服务时,必须掌握居民的基本健康资料,有利于医疗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建立健康档案尤为重要。为此,笔者阐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及其记录方式,以便于实现健康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全科医疗实践的顺利开展
在临床实践中,全科医生扮演的角色、服务方式、服务场所及其诊疗不同健康问题的性质和可被利用的资源状况,决定了其所采取的临床策略和处理方法。首先,全科医生要了解就诊者的就医背景,在充分了解和理解病人患病和就医行为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全科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为朋友式的医患关系,应了解和掌握病人的诸多背景资料。健康档案中详细记载病人及其家庭的健康问题和相关危险因素等背景资料,藉此全科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病人,为全科医生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助于与病人一起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同时,对于未就诊者,可以通过健康档案找出适宜的治疗和管理方法,对健康者开展预防。利用家庭健康档案预测每个家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服务。
1.2 有利于全科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顺利开展
健康档案讲求规范性、完整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按照全科医疗和档案建立的基本原则取舍和安排档案项目。记录规范和长期积累的居民健康档案,是全科医生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的重要资料,有利于其业务发展和成长。以问题为中心的健康记录,重视背景资料的作用,反映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处理病人的能力,利于全科医疗原则的理解和融汇贯通。所以规范,完整系统的健康档案是最好的教学资料和科研资料。
1.3 有利于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评价的顺利开展
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记载着全科医疗服务的主要路径和实施过程,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全科医生的思维判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作为考核和评价全科医生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亦可作为法律文书处理医疗纠纷,更好地服务病人,保护医务人员。
2 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方式
个人健康档案记录由两部分组成。
2.1 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
(1)病人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出生日期、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人口学资料,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运动等健康行为资料,过去史、个人史、心理评估等临床资料。
(2)健康问题目录:暂时性健康问题是指急性发生的或短期内发生的,主要健康问题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影响个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如慢性心理或生理疾患、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经济问题、异常体征和化验结果、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或医生认为是较为重要的问题等,不论诊断是否明确,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否可以解释。主要问题目录能动态记录病人一生中所发生的健康问题。问题目录应以表格的方式记录,置于健康档案的前面。确认后的问题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一记录,便于全科医生随时填写和修改。
记录主要问题时,应弄清问题发生的时间、写明问题,如能注明得到解决的时间、结果更好,否则可留空,表现无结果。记录暂时性问题时,可能前可以使难以直接看到,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这时要全面了解,依据提供的信息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最后记录为一个较为准确可靠科学的信息资料。
(3)健康问题描述――问题记录和处理方案:问题描述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方式的核心和精髓,通常采用SOAP形式进行记录,其中S表示病人的主观资料,是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病史、家族史等,尽量用病人的语言描述;O表示病人的客观资料,包括体检所见体征、辅助检查治疗和病人的态度、行为等;A表示对健康问题的评价,是问题描述最重要的部分。诊断、鉴别、问题的轻重程度和预后等是较为完整的内容;P表示对问题的处理(诊断、治疗、健康教育等)计划,记录时应按顺序依次描述相关健康问题。在描述问题前,应注明此问题为首诊、复诊或转诊。
(4)问题进展记录:问题目录中不同编号的各种问题有进展时,应按规范采用SOAP方式予以记录。若某一问题有进一步明确诊断时,在更正问题名称的同时记录最新资料于其中;随访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应添加新的问题和编号在进展记录中。
(5)会诊转诊记录:由于受到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某些疑难重症不能在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必须通过会诊或转诊才能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应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即基层医疗机构将病人转到综合性医院,后者对患者处理后视情况又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过程。对需要转诊和会诊的病人,全科医生应详细填写会诊转诊记录单。
2.2 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依据工作环境和居民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贯彻预防医学和前瞻医学的重要措施,也是全科医生的任务和工作特点之一。健康检查是进一步开展疾病防治、健康咨询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着眼于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以无症状个体为对象,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病患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这要求健康检查要从全科医生工作实际出发,抓住要素指标,防止贪大求全;以体格检查为主,以器械检查为辅;健康检查项目要做到连续性、稳定性,以便于系统观察,作出评价。在健康检查过程中,若发现特异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深入检查,特殊处理。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被检查者可以事先准备,有利于全科医生全面、科学的运筹和安排自己的工作。每次健康检查结束后,应按照要求逐一记录,建立完整的健康检查记录表。
一 家庭档案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家庭文化建设顾名思义即关于"家庭文化"的建设,按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家庭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各类文化活动来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家庭文化品位、生活质量等,从而提高整个家庭的文化素质和文明风貌。
在家庭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家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家庭文化建设需要注入新的内容,需要采取新的形式,以期把家庭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而家庭档案的出现,恰恰使家庭文化建设找到了一个这样的突破口和立足点,从而成为家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那么,为什么说家庭档案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呢?我以为,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1.家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提高家庭的文化素质、生活质量。而这恰恰是家庭档案产生的直接原因。在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同时,人们更为向往和追求具有个好与家庭特色浓厚的高品位文化生活,从而使家庭生活充满情趣、充满美感,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家庭生活的质量。
2.家庭文化建设以"家庭"为依托,家庭是其特色。而所谓家庭档案,就是家庭及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可归属个人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来源、形成于家庭;建立、管理于家庭。家庭档案的这一特点与家庭文化建设的特色恰恰是一致的。
3.家庭文化重在建设,需要通过某种形式的"活动"达到教育、提高的目的,因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创造性实践,是家庭文化建设丰富的源泉和取得成效的关键。
从上述论证中我们不难看出,家庭档案与家庭文化建设均以"家庭"为其基础,均以提高家庭的文化素质、生活质量为其目标,两者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同时,在形式上,家庭档案也符合家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与家庭文化建设追求形式、内容的创新要求相契合。因此,家庭档案与家庭文化建设两者之间的这种共通性、一致性及契合性,决定了家庭档案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 家庭档案在家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档案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它也在建设家庭文化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丰富家庭精神生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立文明家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创造文化型的家庭氛围,提高生活品位和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1.家庭档案是进行家庭教育、培养家庭美德的重要依托。
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因此,家庭文化建设除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享受需求的功能之外,更要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在当前改革攻坚、体制转轨、生产转型的特殊时期,传统的道德观念、家庭观念都发生着巨烈的碰撞,原有的说教方式已不能为大众所接受,需要另辟蹊径;而家庭档案则以其优势和特点,成为进行家庭教育、培养家庭美德的重要依托。
首先,从家庭教育的特点来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比任何教育载体都更具优势。所谓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其次,从档案的作用看,档案内容丰富,来源可靠,记录原始,其本身就可作为宣传的直接材料。因此,详实的家庭档案资料,比传统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
2.家庭档案是增添生活情趣、促进家庭和睦的有效途径。
如果说,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是家庭文化建设的一大重点,那么提高生活品位、促进家庭亲和则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又一要旨。
首先,家庭档案的开展,为人们娱乐、休闲提供了新的选择;可以有效引导人们追求健康、文明、有益于身心的娱乐、休闲方式,自觉摒弃那些不健康的、腐朽的生活方式。同时,人们进行家庭档案的收集、整理或是利用家庭档案进行家史研究的过程,不仅是自我身心的放松,也是文化型家庭气氛的创造。
其次,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家庭的亲和力增强了。全家老少一块儿整理历史,回忆往事,憧憬未来,其乐融融,一些家庭矛盾也消逝在记忆的欢笑之中。因此,开展家庭档案活动,有助于家庭和睦、建立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
再次,在家庭档案的利用过程中,可以经常性地欣赏档案,通过浏览往日的工作业绩档案、荣誉档案、照片档案等,回顾人生足迹,寻找往日的生活故事,总结人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添生活乐趣,陶冶情操。
综上,家庭档案确实适应了家庭对高品位文化、高质量家庭生活的需求,既丰富了家庭文化生活,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融洽了家庭和谐气氛,又使家庭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完全符合家庭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对于推动家庭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 深入开展家庭档案活动的几点建议
鉴于家庭档案的作用及其对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开展家庭档案活动已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建立文化型家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一个现代文明家庭理应建立一个科学的、层次分明的家庭档案,用以规范家人的行为,指导家庭经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及文化品位,为家庭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提供有益的借鉴。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开展家庭档案活动,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家庭建档中来。
首先,要加强对家庭档案的广泛宣传。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会马上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对其总会有一个认识、了解的过程;家庭档案也不例外。
其次,要注意对居民家庭建档的引导。大规模地开展家庭建档工作,广泛宣传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要注意对居民家庭建档的有效引导。
【关键词】机顶盒 居民健康档案 标准规范 安全控制
展望国内外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前景,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伴随“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处方、远程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医疗健康服务,悄然改变着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经过十几年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已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六合区卫计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将网络通信、互联网和医疗相结合,为本地居民提供基于广电机顶盒的健康档案信息在电视端查询与管理的创新应用,使居民享受更加贴身、高效、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
1 建设背景
2009年,国家卫生部启动全民健康档案计划,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资源整合顶层设计规划“4631-2工程”中也明确提出建设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可见,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一直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
六合区卫计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网络通信、互联网和医疗相结合,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通过与广电合作,借助机顶盒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在TV端的展现,使居民通过电视便可查看健康档案信息,实现居民健康服务的便捷、高效。
2 建设方案
本次项目中六合区卫计局与广电合作,将卫生专网与广电电视网络连通,通过机顶盒向本地居民提供个人健康档案信息的展示与查询。广电只负责搭建TV端展现的框架,六合区卫计局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居民数据,居民通过与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获取TV端的信息调阅服务权限。
完成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在电视端的展现首先需要落实三件事,第一点,确定开放给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的临界范围及制定相关业务标准和规范;第二点,确定整体建设应用模式;第三点是如何通过技术实现保障居民健康信息的安全性。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上三点进行逐个分析。
2.1 业务标准与规范
居民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就诊记录、病史、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考虑居民个人隐私,我们选取有资质的专家成立专家组,共同探讨和制定机顶盒共享的居民健康信息标准,以及业务管理的模式和规范。通过制定机顶盒信息共享标准、广电与平台数据对接标准、机顶盒调阅健康档案管理规范来完成居民健康信息在电视端展现的前期准备工作。
2.2 建设及应用模式
本次卫计局与广电的合作,旨在为居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健康服务。项目整体建设的数据源全部来源于六合区卫生数据中心,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广电负责搭建电视端展现信息的框架,通过机顶盒将信息展现给居民。居民想要从电视端获取健康档案信息,需要携带身份证到跟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签约,获取电视端信息调阅服务权限,查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
居民家庭健康管理TV端平台提供的服务模块主要涵盖家庭健康档案查询、老年人健康管理、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病健康管理、诊疗记录、健康教育视频、公共卫生信息公开等。
2.3 数据安全控制
本次项目我区卫生信息平台将负责按照制定的“信息共享标准”提供标准化数据源、提供数据源访问接口,广电负责搭建展现界面,居民每次从电视端访问健康信息时广电才会从平台调取数据提供展示。此外,卫生信息平台还提供调阅次数和数据内容的记录功能,确保数据每次调阅都有记录可查,保障业务安全。
同时,本次项目将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来确保居民健康信息调阅的安全性。
(1)居民需要携带身份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为单位签约后,广电才会将居民的健康信息在电视上展现,签约之后居民也可以选择在机顶盒上解约。
(2)将居民的身份证件、签约信息与居民家中的机顶盒进行绑定,居民在家中任何时候不需要身份验证便可查看自己家庭成员的信息,如果居民需要查看其它居民的健康信息则需要输入其他居民签约时使用的身份证号码及签约时设置的密码完成登录。
(3)所有开放的健康信息均有六合区卫生信息平台通过Web服务的方式提供,居民查询信息的时候实时调阅数据,而不在广电那边落地,确保居民信息不泄漏。
(4)所有开放的信息均有专家组论证,确保敏感信息不开放,保护居民个人隐私。
3 成效及预期
本次项目,我区卫计局与广电合作,通过机顶盒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在电视端展现,有利于提高本地区智慧医疗信息化水平。先通过试点社区向居民推广健康档案信息的电视端展现服务,推动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的信息化进程。
居民可随时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信息,同时,子女可通过账号密码查看父母的健康信息,以便及时、全面了解父母身体状况,即使不在父母身边,也能随时掌握父母身体的健康情况。
4 结语
本次项目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在电视端展现是一个创新大胆的尝试,未来我们会接入更多的应用,例如通过电视预约挂号、预约检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就医体验。居民可通过电视调阅的各类检查报告。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由家庭医生提供个性化的跟踪指导。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人口健康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2014.8.21.
关键词:幼儿成长电子档案 信息化 家长学校建设
家长学校是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而幼儿园年轻的家长父母们正是这场信息技术变革的实施者和受益者,一方面,他们渴望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交流沟通,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点滴,从而融合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当中;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得到及时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科学育儿指导,在信息化教育时代的背景下,我园开展了以幼儿成长电子档案为载体,推进信息化家长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搭建幼儿成长电子档案互动平台,架起信息化家校建设的桥梁
幼儿成长电子档案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去收集各类能真实反映幼儿在一定时段内学习状况、学习特点、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并将这些资料通过网络形成数据,制作并建立幼儿发展电子档案,用以进一步了解幼儿、改进教学的一种评价方法。实践中,我园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了幼儿成长电子档案互动平台,充分挖掘其生动性、直观性、发展性、个性化等特点,应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储和传递信息,架起信息化家园建设的桥梁,发挥幼儿电子档案在家校建设中的优势:
1、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优势
应用文字、声音、图片,突破视觉的限制,更加真实地记录幼儿的具体发展状态,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每个幼儿个性化的行为特征,有助于教师与家长多角度地观察幼儿的成长,共同针对幼儿的差异因材施教。
2、电子档案的交互性优势
根据家园双方提供的图片、图像等资料和文字描述,有助于教师及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从而能够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家长的记录过程具有随机性的特点,而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指导家长进行观察记录,实现良好的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体现了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
3、电子档案的直观性优势
电子档案可以借助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材料,更生动地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给幼儿留下更加美好生动的回忆。据研究,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尤其对于擅长形象思维的幼儿,应用电子技术记载的形式,使得他们更容易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体验成功,感觉自己的不断进步和长大,进而提升自信心。
4、电子档案的便携性优势
与传统的成长档案相比,电子成长档案采用现代电子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具有存储容量大,易于保存、查阅及携带,并能应用电脑、手机进行操作、交流和展示;使用光盘刻录的形式保存,既能补充文字资料的不足,又节省了空间,更有利于幼儿教师及时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配合,使家教宣传更加快捷优效。
二、构建幼儿成长电子档案内容框架,家园共同关注幼儿成长轨迹
(一)根据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研发档案框架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是立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项教育要事在幼儿心理健康档案框架的设定中,我们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出发,考虑到了以下因素:
1、针对性: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设定框架,具体包括目标、内容、过程(动态的)和评价。
2、共同性:档案的参与和使用体现全面性,即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建档并运用档案进行家园教育互动。
3、操作性:发挥电子技术的优势,设定学期、月、周、日的记录周期;设置利于文字、图像载入的版面空间;整合运用计算机与手机、网站与飞信等互动渠道与形式,从时间、空间、渠道和形式上提高档案的操作性。
(二)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记要研发档案内容
电子档案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载入内容的价值。我们从记录什么、怎么记录、记录了有何用进行了研讨,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记要有目标地预设幼儿心理电子档案的载入内容:
(1)幼儿的基本资料档案: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幼儿的个人介绍,家庭基本情况,兴趣爱好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情况。目的是让家长关注幼儿的优点,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2)教师及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的记录:预设不同年龄段幼儿心理的发展目标,从智力、意志、情绪和性格、交往四方面有目的地观察记录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状况。见后附表:
(3)幼儿的自我评价与记录
为了发挥档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自育功能,我们把幼儿的自我评价纳入档案载入内容,创设了“我的进步与努力”、“我的心情”、“我的作品”的文档,通过文档的记录引起幼儿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及评价自己,在增强幼儿自我认同感、体验成长及成功的同时,为自己提出努力的方向及目标,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实施原则,发挥信息化家校宣教沟通优势
1、加强宣教,提高建档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家长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的重要参与者,“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能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情况,也是他们与教师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采取家长会、网络及宣传栏、园本教研等活动宣传方式,向家长和教师宣传建立幼儿心理成长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长和教师了解档案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方法,调动家园共建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为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研训,提升档案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最直接的操作者,承担着记录与评价、交流与沟通等重要的责任,教师的研究与培训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组织教师研讨明确建档意义,实行“设计试行―反馈分析―择优重组三个阶段”的研中训,课题组就操作中遇到的有关档案的设计与技术问题进行反思与分析,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择优进行再次调整与组合,边实践便培训,不断优化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的操作方式,提升档案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3、三角互动,多维提升档案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和观念的更新,互动教育成为有效教育的必杀技。我们同样感到,在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加强教师、家长和孩子的三角互动,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度。为此,在本档案应用的参与面及载入内容中,充分提供了家长、教师与幼儿的互动空间,多渠道增强三角互动的频率,多维度地提升了档案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价值。
4、实时载入,有效运用档案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档案的意义在于记录事物发展的轨迹,而幼儿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作为一个教育载体,其运用的时效性将直接影响其在教育中的实效。为此,我们强化了档案的实时载入,每天、每周实时载入幼儿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辅助教育的活动计划、教师和家长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及生活中的表现状况、家长教师及幼儿的自我评价等,有效运用档案呈现幼儿的心理发展轨迹,并有效地为其领航,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近5年的实践与应用,我们感到幼儿成长电子档案是一个让幼儿的成长可见、可寻的、聚焦并提升家园对幼儿关注的载体,通过这一载体,家长参与课程建设与家校互动的频率和效度大大提升。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网络助教管理机制,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增进助教与教师、助教与孩子、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规律,进一步拓宽家园合作的思路,丰富家园合作的内涵,以幼儿成长电子档案为载体,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家长学校建设。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刘凤英 《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2.刘凤英.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3、张辉娟 《以纲要为依据,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早期教育》2003年第4期
一、门诊楼大厅
讲解人:xxx
基于医共体平台,我院目前在用的信息系统涵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远程协同服务、互联网线上服务等共计22个系统,极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老百姓就医。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所在的是第1站门诊大厅,接下来演示内容:‘健康大襄城’、门诊医生工作站
健康大襄城微信公众号开放的服务功能有29项,目前,我院已开通20项,下面将我的手机投影到大屏幕上,为各位领导进行演示。
扫码关注“健康大襄城”微信公众号,办理电子健康卡,凭这个二维码可以在全县范围内的各医疗机构看病就医。每个微信号可以绑定5个身份证号,我们可以通过绑定家里老人、孩子身份证号的方式,随时关注老人、孩子的健康状况。
“健康大襄城”微信公众号分医疗健康、出示健康卡、互联网医院三大版块。
医疗服务模块主要为居民提供在线缴费、扫码取药、报告查询、门诊费用查询(点击一次进入查看消费汇总列表,再点击进入查看对应明细),患者可以查询在襄城县医疗集团所有医疗机构的就诊花费情况,例如点击XX时间xx医院的消费明细,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舒舒服服就医。
健康服务模块包含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功能。
在“健康档案”中,通过调阅健康档案,查看自己历次的诊疗、公卫随访等信息,比如可以查看近期检验报告,(点击显示具体检验结果);可以查看影像检查报告,(点击显示详细的报告单),(点击诊疗记录)在诊疗记录选择XX时间的记录,可以查看具体的诊疗服务内容(点击一个处方查看),也可以查看具体的处方明细。(点击公共卫生,上下滑动一下)在公共卫生中可以查看自己的公卫服务项目内容。
在“家庭医生签约功能”中,居民可以点击“签约签名确认”,通过手机签名来确认自己的签约信息,已经确认的,可以查看电子签名;点击“签约医生”,查看自己的签约团队;点击“签约服务记录”查看服务包信息,(点击服务包),也可以查看家庭医生履约记录;(点击联系医生)也可咨询家庭医生,实现居民和签约医生的实时沟通。
在“慢病管理”中,患者可以随时查看推送的相关健康宣教信息,也可在慢病管理中,查看自己的血压、血糖,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以上就是“健康大襄城”微信公众号在我院的应用情况,下面给各位领导演示门诊医生工作站。
二、内科门诊
门诊医生工作站整合了基层HIS、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基层检验检查等信息系统,实现了医卫融合的新模式。
首先我们打开门诊医生工作站,患者可以通过出示居民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刷卡就诊,现在我们通过扫码进入,系统会自动提醒该患者是不是家庭医生签约人群、转诊患者。现在系统提示本患者为家庭医生签约患者。
问诊过程中,我们可以点击健康档案浏览器,经过患者授权后查看该患者的“健康档案”。可以了解该患者的过敏史、遗传史、外伤史、手术史等信息,可以查看患者近期的就诊信息、用药信息、既往的检验、检查信息,比如点击某一次记录,可调阅检验报告、检查报告的详情。查看完患者的健康档案后,可以再结合患者当时的病情描述,开具处方。这是我刚刚为患者开具的医嘱。(切换手机投屏)患者可以通过健康大襄城微信公众号的诊间支付功能进行网上缴费。完成检验检查后,可以通过手机查询报告结果。开具药品处方并支付完成后,可以通过扫码取药。这样,患者可以不用排队缴费、取报告,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如果在诊疗中发现该患者是慢病患者,还没有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可以在诊疗的同时为患者进行诊间签约或诊间随访服务。如果已经签约,可以进行诊间履约服务。
我们颍阳镇卫生院属于襄城县人民医院医供体成员单位,如果居民就诊时的病情比较复杂,可以向县人民医院申请远程会诊。(填写会诊申请单,选择会诊医院、会诊科室,填写简单的病情描述,点击确定)县医院医生接诊时,可以实时调阅患者的健康档案及就诊情况等信息,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口语化)
需要转诊的患者,可以向上级医院申请转诊。(填写双向转诊申请单,选择转诊医院、转诊科室,填写简单的病情描述,提交申请)转诊后,患者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县人民医院相应的科室就诊。
以上就是我院门诊医生工作站的演示。谢谢。
三、影像科
讲解内容:远程影像操作流程
下面由我向大家演示一下我们的远程影像。就诊患者来到诊室后,如果碰到不好确诊的病例,我们就向县人民医院申请远程影像,将DR影片上传,由县医院的专家出具诊断报告,传回我院,直接打印县医院给我们出具的《影像诊断报告》。现在平均每天能做xx个
(举例说明。以具体病人为例进行详细演示)
1坚持科学性原则
要客观实际地去收集,遵循操作程序来客观地测量采集,不能主观臆测、武断评价。用科学的统计管理方法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收集数据,达到科学性,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
2坚持保密性原则
高校应该开展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保密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关于心理档案的保密机制。在保存工作中,纸质的档案要放在专用的档案柜里,并保证它的保密性,而电子版的档案也要对其进行加密以保证其保密性,两种类型的档案都要定期检查,随时抽查以防止档案的污损、丢失现象。并且对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只限本人查阅。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心理档案材料外借、泄密。如果学生出现问题,如患精神疾病等,在学生心理和利益不受伤害时,可以让有关人员了解。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须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学校、家长。
3坚持发展性原则
大学生心理档案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定期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测试,添加新的记录,让大学生心理档案处于变化发展的状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还在不断成长,“动态变化”是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问题,不断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加以完善。与此同时,大学生也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心理档案,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遇到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沟通,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心理档案中的动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从而形成动态的信息反馈体系。
4坚持教育性的原则
心理教育的工作随着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不断变化与完善而更加具体化、全面化。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使大学生能够时刻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心理变化,明确学习的方向。学校要主动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释数据时要客观、慎重,不得乱下结论,看待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
5坚持经济性原则
学校应考虑自身能力,在建档方式上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资源,做到资源的最优化分配。在建立心理档案时,分成三类: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随时更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其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并建档;二是对大学生的发展性自测。通过测试、量表,及时分析新数据,从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疏导,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三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计划,让大学生时刻保持心理健康。同时,高校要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而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与工具,节省高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心理测试、分析系统的最大功用。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
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对大学生的全面管理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素材,高校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变化,并可以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4]。例如能从心理档案里查找到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等问题及其原因,对症下药,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能够从心理档案里查找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有助于学校教学上的分班和个别化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心理档案的存在,能从总体上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
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为辅导学生提供依据
大学生的心理档案能够全面、具体地记录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发展变化等情况。教师可根据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研究,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摸透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脉搏,对大学生辅导到位。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使老师能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动态,为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总结
高校要运用科学的处理方法来对待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个人不同情况进行诊断、沟通、教育。这样能掌握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情况,也能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总结。
4针对大学生心理状况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高校应建立必要的、及时的、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督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学生从心理档案处,掌握自己的心理状况,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就会主动寻求帮助,经过被启发,达到效果。在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人员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的共性心理问题,从而在教育中进行预防与解决。同时,在教育工作中,也可以让教育工作人员发现自身的教育问题,以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进步。
5教育工作人员在教育工作中推动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的自我认识
通过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试、评估并及时对资料进行更新,这是一种科学的记录、发展的记录,能够让大学生时刻看到自己的心理状况,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6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为大学生就业、成功地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高校学生档案中,有成绩、学籍等关于学生的记载,但目前还没有心理健康这方面的记录。如今,学生心理素质越来越被社会重视,为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学生要有坚定的信心,遇事要有耐挫力,要有竞争、创新意识。在社会的大形势下,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大势所趋。
三、大学生心理档案所涉及的内容
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这是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要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反映出来,把大学生的信息准确地提供给学校。大学生心理档案可涵盖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大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如个人身体情况、家庭情况、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发生在个人身上的重大事件等。其次,是大学生的个人心理状况,如学生个人智力、个性、心理健康、学生心理特征等[5]。大学生心理档案有如下内容:
1关于大学生基本情况的内容
能有助于教师对大学生心理进行分析,诊断大学生问题如何产生。具体有如下几点:(1)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入学年级等。(2)身体情况。如身高、体重、血型、身体发育情况,是否有生理缺陷、疾病史等,以及身体检查表。(3)家庭情况。家庭主要成员、职业、经济水平、和睦情况、家庭是否发生过重大变故等。(4)学习情况。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学习成绩、行为品德、态度、交际、体育锻炼等和获得过何种奖励,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5)重大事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如家庭变故、是够有家庭成员死亡、是否父母离异或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重大挫折等。
2关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测试及记录
为了全面、科学、及时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可进行如下几种测试:(1)《大学生健康调查表》,在新生入学时对大学生进行测试,以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2)《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以测量大学生存在的心理疾病。(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以测试大学生的性格特征。(4)《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卡特尔联合性智力测验》,以测试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5)《艾森克个性问卷》,以测试学生的气质类型。(6)《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以测量学生的兴趣、爱好。(7)《学习适应性量表》,以测试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情况。(8)《人际交往量表》,反映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等。(9)《职业咨询测验》,通过对职业的定向测验、兴趣测验,能够掌握学生对各种职业的态度和如何选择职业。
3关于大学生心理沟通、教育的详实记录
如接待的教育人员、时间、内容、交谈情况、心理问题、疏导方法、结果评议、信息反馈等。
4关于大学生心理状况变化的动态信息
如学生个人信息的变化,是否在个人身上发生过重大事件,校方以及家长的反馈和鉴定等。
5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评定
如大学生的情绪表现、兴趣特长、有无同情心、有无负面情绪、是否造成过心理创伤、是否失眠、有无轻生想法、是否有过接受咨询治疗的经历、急需咨询的问题等。
关键词:社区健康档案建立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0-02
居民健康档案是对居民健康过程的规范和科学的记录,是医疗文件的一种,包括一个人及其家庭的基础资料,患病记录,健康检查记录,疾病影响因素等[1]。随着世界人口逐渐老年化,加强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刻不容缓,通过阅读这些健康档案,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及时了解某一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掌握居民的疾病构成,及时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和卫生状况,从而为疾病管理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调研了扬州市两老社区55以上人群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资料,以对该类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本次调研选择了扬州市长居人口较为集中的琼花观和荷花池两社区,琼花社区长居人口5180人,受调查人口401人,荷花池社区长居人口4099人,受调查人口为300人。
1.2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法建立健康档案,居委会工作人员专人负责,各小组长负责通知本组的居民,调查人员携带血压计入户开展工作,调查人员为医学专业的专业人员。
1.3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宴、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身份证号码等。健康行为资料:吸烟、饮酒、饮食习惯、运动、就医行为等。临床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等。
2结果
2.1建立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55岁以上每人一份,琼花观社区建立401份,荷花池社区建立300份。
2.2健康档案的管理。
2.2.1体检。55岁以上居民接受了本课题的免费体检,完成慢性疾病筛查,检查项目包括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胆B超等。由于中老年女性好发退行性骨关节病,对两社区55岁以上女性加拍了膝关节正侧位片。
2.2.2健康档案保管。健康档案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统一编号保管[2],在社区内设有专门的档案室,集中存放,专人负责,以保证健康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连续性、规范性,使健康档案完整、准确,全面地反映个人的健康状况[3]。
2.2.3记录。老年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后,为老年居民制作发放医疗就诊卡,上面注明患者的健康信息以及健康档案编号[2],在患者就诊时医生可获得健康信息。
2.2.4开展健康宣教。中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后,分析其内容,将中老年人中的各种疾病人群分别管理,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根据中老年人的需求,定期邀请专家为患者讲授关于慢性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如何进行更好的预防等,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活动,如座谈或义诊,以加强他们关于健康知识的储备以及对良好健康行为的掌握与坚持,以对慢性病的发展进行防范[4]。
3讨论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改革、提高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政府列举了公共卫生服务为: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九类基础环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最基础的工作,是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列为九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管理机构通过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能够及时的了解居民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管理与防病干预治疗。
居民健康档案详细地记录了个人的健康问题、所患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利于及时、恰当地诊断疾病,开展个体化的药物非药物治疗[2],为防未病和已发疾病的干预管理提供依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年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慢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管理慢性病患者的主导力量,对社区中老年人建立真实的健康档案,从中筛选出重点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开展健康管理。开展对该类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及掌握社区老年人的有关资料,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将可以顺利开展,如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可以筛查出需要进行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糖尿病病人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5]。重点疾病管理利于分析掌握老年居民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变异等流行病学特征,便于诊断和处理早期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总结和发现规律性疾病,提供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促进社区健康发展[6]。
为社区居民建立有效的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健康管理系统、医疗保险机构连成网络,在现有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发放健康信息卡,将就诊卡、医保卡等融为一体,将信息联网融合资源,实行一卡通,实现医疗健康资源共享[7]。当病人就医时,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都可以直接查看健康档案,病人就诊的临床信息可以随时更新,健康档案和就诊信息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通过对健康档案的疾病分类和综合研究,了解社区老年患病人群的特点,研究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因素,调整医疗保险对社区预防保健的投入,促使医疗卫生服务从单纯治病逐步走向社会家庭的预防保健,降低医药费用[6]。
参考文献
[1]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手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5
[2]王佐卿,王树山,祝丽玲.关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思考[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94
[3]诸葛毅.农村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6:2066-2077
[4]李玉莲.基层医院对慢性病的管理域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5:466
[5]张平.浅谈社区医院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小结[J].中外健康文摘,2011-3:34
现在,不少家庭都为孩子留下了许多精彩照片,这些其实就是孩子“成长档案袋”里所需的事件片断。一个好的“成长档案袋”,应该体现出展示欣赏功能和教育引导功能,从身体、营养、运动、心理、学习、交往、情感、家长教育心得多个方面关注孩子的成长,进行事件记录及合理评价。
创建和优化“成长档案袋”的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有序化
所有进入档案袋中的材料内容应分块管理,不能杂乱无章。这里的“块”主要是指按孩子发展情况分几个方面整理所得的材料,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叫做统筹归类。如果把整个“家庭成长档案袋”看成是一个“大袋”,那么各“块”就是一个个“小袋”,起到分门别类的收集和展示作用。比如我们可以按营养保健、身体发育、运动水平、习惯养成、情感意志、学习成长等几个条块创建孩子的“成长档案袋”,还可以在每一块中加入家长的相关评价,即教育心得;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用相册管理的形式体现直观生动的特色,在相片旁边进行简要的文字说明,介绍拍摄的背景、主题内容等相关信息。
有代表性
这主要是指进入袋中的材料内容要积极向上,重点体现孩子健康、活泼、快乐的精神风貌。当然,孩子的不足也可以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把它作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教育警示片断放入袋中,以便将来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是如何从失败中走出来的,体会成长和进步的喜悦,从中受到激励启发。
按孩子的年龄段对各块内容进行分级管理
“块”的确定,主要依据孩子成长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具体到了各“块”中,我们还需要对众多的事件片断进行进一步分级管理。一般可按照孩子的年龄段来整合,这样既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孩子成长的表现情况,反映出该阶段孩子的心智水平,又可以进行前后分析和联系,从而领略和展示孩子成长进步的风采。
注意材料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关键词: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医疗改革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利国利民的大事儿,也是我过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的医疗改革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医疗该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区医疗条件越来越成熟,社区医疗基本保障条件也逐渐的完善,福利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这些还并不完善,比如像社区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问题就逐渐摆在了桌面上,如何能够最大化的管理社区的医疗信息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社区的医疗信息与医疗的管理是一个医疗改革和医疗保体系极为重要的方面,他可以对以往的社区人员的所有病史进行记录,从而帮助社区医疗有着更为完整的信息管理,帮助社区医疗的条件进一步完善,因此对于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管里社区内的居民健康档案,能够详尽的记录社区内的居民的所有的病史,提供常见的疾病信息检索、流行病的预防常识、重大疾病的预警信息、健康保健及营养卫生常识等医疗医学信息服务。如果社区有了更好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话,那么能够建立基于多个社区医院和一个中心医院的网络服务,形成区域性医疗网络,使得社区医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得到多个中心医院专家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利用网络服务信息系统还可以实现对一些突发症状的日常监护。
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是建立在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集预防、医疗、宝剑、康复还有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区医疗可提供由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全方位医疗保健服务。因此社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社区医疗信息服务系统应该为健康的人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其次社区医疗信息服务系统还得为患者提供想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输送服务,员外康复和长期治疗服务,最后社区医疗信息服务系统还得为国家提供国民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的分析统计资料,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一个社区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才能够为社区医疗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服务。
张允刚认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应该采用client/serever和Browser/serever想结合的结构模式,此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而且这种基于intranet/interent的体系结构,符合当今流行的开放性、通用性、系统与平台无关性等特点。这种模式可以将健康档案查询、信息等为主体的应用采用B/S模式,而其它交互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使用,录入档案数据录入、维护、内部查询等服务,采用C/S模式使得数据共享的管理功能几种在服务器上,从而易于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异质性和并发控制,同时明显也减小了系统的网络开销。
在数据库的涉及与数据处理功能中,应该采用集中式的中央数据库模型,这样可以设定书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和各种医学服务信息都储存在一个中央数据库的服务器上,建立了这样的中央数据库就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居民的健康大南边、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表、健康保健和营养知识表、用户权限和用户的资料表,而这些所有的信息可以涵盖全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体格检查表、辅助检查表等所有的内容。
数据存储应该采用格式化的数据存储,这样较为的简单,按照对应的数据类型输入即可,而一些常用的术语可以做成下拉单的形式,这样的话可以方便信息的录入。BLOB数据库存储的对象当数据容量过大的时候,会导致数据的存储速度严重的变缓,因此对于非格式化的数据,可以采用数据系统和文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存储,比如像一对曲线以数值形式直接存入有关的字段中,而多维图像、声音、视频等数据文件的话,可以根据测试值预先设定一个阀值,当数据库大于或者等于这个阀值的时候,在数据库中存入数据文件的路径,并且将该文件存入指定文件夹中,否则就采用这种BLOB对象方式来进行数据的录入。
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具有5个主要的功能模块,而这5个模块就是健康信息管理模块、医疗信息服务模块、家庭监护模块、通讯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只要在这个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了这5个模块的话,那么社区医生就可以通过健康档案管理模块实现对个人健康档案的检索、添加、删除、修改和统计。在这5个模块之中,可以利用家庭监护模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常监护、当患者的疾病突发的时候,社区医生可以及时地对病人实施紧急治疗,而通讯的模块可以实现与中心医院互通信息有无,这样社区医生可以得到有关专家的指导,并能够及时准确的把病人的相关信息传送到中心医院,而最后信息系统的维护模块则主要是用来完成表的初始化、用户的IP与权限的分配、密码的初始化和管理、档案归档。
在这5个模块之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而这个健康档案模块的管理应该分为普通健康档案、儿童健康档案和心血管健康档案这样三类,而这三类健康档案管理模块应该不分首次,都要各加重视,儿童健康档案能够为社区的儿童提供健康保健服务,记录儿童每次的体检情况,并且根据这些记录,为他们建立一个科学而全面的抚育方案;心血管病人健康档案除了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外,还应当记录病人的发病史及其血流变、多普勒等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结果,医生只要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为病人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普通人的健康档案是社区内除以上两类居民之外的所有居民的健康档案,而这些档案应该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家族史等一些重要的信息,并且能够为妇女提供保健服务;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信息按照居民的档案号、身份证号、所在的小区、楼号、单元、房间进行检索,在用户界面中用树型对象对病历进行检索,这样可以保证家庭监护,家庭监护是社区医疗信息系统一个最优秀的一环,它能够实现突发病像心血管病症状的及时监护,在监护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监护线程,这个监护线程用来完善对监护的报警信息传递,而这个传递的过程则是使得监控计算机收到信号发出之后尽快的显示出病人的房间号与楼号,尽快的知道犯病人的情况,根据这个信号,医疗人员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这样就可以建立了一个十分健全的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了。
二、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完成,不仅要能够了解建立一个怎么样的信息管理系统,而最为重要的是实现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而这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它是需要一系列因素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完善和建立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一)技术支持
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也学科学的各个领域和层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医院与医疗的现代化管理已经变得极为的重要了,医院要建立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信息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要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将中心医院与各个社区的资料结合起来,就能建立社区医疗信息系统。
很显然,要实现社区医疗的信息管理系统,最为重要的前提自然就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而这就永远只是一个设想,而这个设想的完成就只能通过信息技术的攻克来完成了。而这方面的相关论述在当今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已经和有着多方面探讨,比如像张允刚、谢明元等,在这里我就不在进行另外的论述了。总之,技术的支持是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完善的前提保证。
(二)政策支持
要真正的实现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推行医疗信息的管理系统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儿,而这个信息系统的推行却不是那一个领域能够完成的,必须要进行全社会的关注,因此政策的支持是少不了的,只有国家进行了政策的支持,才会大量的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尽全力的为社区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政策的保证不仅要充分的运用政策提供的便捷,而且得充分的对于我国的医疗政策进行广泛的宣传,而这宣传不仅要落实到政策的实现上,而且要落实到每一个民众的心理,只有落实到了每一个民众的心理,才能够取得更多的人的支持。
我国的医疗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这么多年,而这些也大力地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也自然支持了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全面完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最大化的运用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早的实现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而政策的支持则是社区信息系统完善的外部保证。
(三)资金支持
任何一项公共事业的完成都必须有相应的资金的支持,只有有了资金的支持才能放手从事这一公共事业的建设,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项伟大的公共事业,是一场利国利民的重大的事业,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进行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也是关系到国民的全局利益的大事儿,因此我们必须将这项活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来处理,但是这样一项伟大的公共事业必须要有大力的资金支持,而这个资金的支持很显然也必须是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的,在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政策也正是保证了这一资金的支持,而资金的支持则是必要的条件保证。
(四)人员支持
在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人员来从事相关的事宜,因而也就得有相应的智力支持与保证,它所需要的不仅是与医疗相关的人才,而且还需要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人才,因为在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过程中,信息技术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需要吸引这样一个方面的人才。
但是在这样的关键的环节中,信息技术的信息储备是一个重大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工作量,需要录入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包括这样的几个方面,而这些信息系统的传递应该分为这样的几个部分,它的实现之后包括这样的几个环节,首先是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是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在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之后,还要进行的就是家庭监护和中心医院的通信,只有完成了家庭监护和中心医院的通信才能完成对于应用程序的控制,当这些都完成了之后,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工作。而这一幢幢一件件就是为了完成社区信息系统的建立,而这个建立的过程就需要大量的人员的支持,因而人员的支持是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完成的重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允刚,刘常春,刘晓磊,刘伟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生物[J].医学工程研究,2005,2
[2]王华,刘爱亮.Visual C++6.0编程实例与技巧[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幼儿园园务管理工作,指导在园幼儿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现就我区幼儿园幼儿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幼儿档案的重要性
幼儿档案是对每个孩子在幼儿时期所有有价值信息的分类汇总,并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价,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幼儿成长档案为载体的教育评价工作,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共同健康成长,同时,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评价、反思,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幼儿档案包括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和幼儿个人成长档案两部分,其中: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又称园籍档案,是以园所为单位,汇总登记本园所有幼儿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建立园籍档案,可以进一步规范园务管理工作,维护幼儿园招生秩序,加强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个人成长档案,简称幼儿成长档案,是全面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语言、社会认知、科学探究等方面的情况,对幼儿个人成长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
全区各幼儿园均应建立健全和规范管理幼儿档案。
二、幼儿档案的基本内容
㈠园籍档案:包括幼儿所在园所、序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家庭住址、户口所在地、父母基本信息、在园形式、入(离)园日期、爱好特长、健康状况等信息。幼儿在离园进入小学前,幼儿园可以打印统一的《区学前教育登记卡片》并盖章,作为幼儿享受完学前教育的一项纸质记录,存入幼儿成长档案。
㈡幼儿成长档案:凡是幼儿在幼儿园时期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录音、录像、照片等材料均应进行全方位收集归入幼儿成长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幼儿个体成长情况: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方面的材料(如幼儿健康、生理、心理健康登记表,卫生、饮食、行为习惯调查表,食物过敏史调查表等);
2.幼儿生活写真:主要反映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趣事的材料;
3.幼儿活动纪实:主要是幼儿在各种节日、大型活动中形成的照片、作品等。
4.幼儿发展水平测评:主要是记录和反映幼儿语言发展方面、参加实践与体验活动方面、对自然常识认知与发展方面、参加艺术活动的材料、记录和反映获奖(表扬)荣誉方面的材料等。
三、幼儿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1.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关于幼儿档案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等的制度,并指定一名园级领导分管幼儿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幼儿档案进行检查和监督。幼儿本班教师是幼儿档案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幼儿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幼儿档案的管理应列入幼儿教师的岗位责任制。
2.幼儿园要在每学期初对本园幼儿进行园籍档案的录入、汇总工作,并于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二个月的第二周按规定格式将园籍档案信息(电子稿)上报区教局基础教育科。
3.幼儿成长档案应及时反馈、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评价幼儿成长档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赏识性原则——孩子的每一份作品都是他努力的成果,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赏识中获得自信;
尊重性原则——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