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愚公移山文言文

愚公移山文言文

时间:2023-06-04 10:5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愚公移山文言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文言语句的疏通上,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笔者认为,学好文言文把好字词关固然重要,但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加不容忽视。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分析,完成字词教学对教师而言仅是“教书”,实施人文教育才算是“育人”;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前者只是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后者则体现了教师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因此学习文言文,实施人文教育是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写人、叙事、写景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事有人为、人因事显、借景抒情的文章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梳理作品情节或品味文中生动优美的景物描写,畅谈自己对文中人、事、景的理解和感悟。这些内容都可成为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切入口,教师可以抓住适当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下面,我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结合文言文中的人、事、景实施人文教育。

一、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实施人文教育

如《愚公移山》一文,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之后,我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愚公移山的看法。开始,不少同学对愚公移山这一举措颇有异议:有的认为愚公移山的做法太不理智,愿望虽好,但徒劳无功:有的认为打个隧道,穿山而过最为简便:有的甚至认为愚公举家搬迁到交通发达的地方去求生存,谋发展方是上上之策……学生普遍认为愚公名副其实,是一位愚蠢的老人。学生们的想象可谓丰富、大胆,其中不乏创新精神,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愚公这一形象,我接着提出了下列问题“愚公的身上有没有可取之处?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何在?”这一问激发了学生对文本作更深层次地解读与探究,接下来的再次讨论中,学生们终于明白,愚公非愚,而是大智若愚,他的身上不仅有先辈们为造福子孙后代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而且更可贵的是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就是他挖山不止的坚定信念的体现。在激烈的讨论中,有的学生还谈到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犹如一座座大山,必须把它搬掉,我不失时机地对其加以表扬,并引用同志在第七次党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表达了自己对愚公排除万难、锲而不舍的精神的无比敬佩之情。学生听了之后深有感触,课后,许多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向愚公学习的决心。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两名学生还联系实际生活,谈到现今不少领导干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无原则地招商引资,使企业甚至在尚未解决合理排污的情况下就贸然生产,将生产中产生的污水排向生产河,造成饮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害人害己,而且殃及后代,笔之所及,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二、借助作品情节的梳理实施人文教育

如讲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我先要求学生划出宋濂早年艰辛求学的语句,归纳作者读书艰难所体现的几个方面,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何以能从一个连书都买不起的穷学生而成长为一代大儒,一个举足轻重的封建官僚?并结合历史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成功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学生讨论热烈,有的学生谈到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流传千古的励志故事;有的学生阐述了对爱因斯坦关于成功的公式的理解;有的学生引用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还有的学生表达了对自己过去不珍惜时光,虚度光阴的懊悔之情。经过一番激烈的大讨论,学生们形成了共识,深刻地理解了勤奋对成功的重要意义,增强了自身勤奋求学的意识。

三、结合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实施人文教育

对于《与朱元思书》《爱莲说》等写景性的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品读文章优美的写景语句的过程中巧妙地实施人文教育。讲授《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教师可结合作品中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生动描写,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激发学生的爱家、爱国之情;《爱莲说》一文,教师可结合文中描写莲花的优美语句,理解莲的象征意义,进而学习古人高洁的品质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总之,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资源,对学生实施有效的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第2篇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因此,要想调动学生参与认知过程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是一个行之有效。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看过的影视剧《水浒传》、《西游记》等等,激发他们读原著的热情,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再学习一些较为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言文的词汇,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动。

二、强化诵读,培养语感

吟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文言是白话的根基,在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的文言文,成人后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能力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文言学习能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文学习,要让学生“入乎其内”、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摇头晃脑地尽情朗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来,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来。因为“声入心通”、“声通义解”。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美读”和“烂读”:“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读进去;“烂读”就是一遍接一遍读,熟读成诵。只有反复诵读涵泳,读准字音、读通句读、读懂文意、读出语气、读出气势,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妙,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才思气质。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分析、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三、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学习文言文,我们应该知道学习文言文的什么。我以为可以归纳为文字、文章、文化、因为文学与文章、文化互有牵连,彼此交融。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其文章和文化是我们需要用心学习和感悟的。

四、鼓励质疑,引导探究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领悟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互相探讨。钱梦龙先生教学《愚公移山》是一个经典的文言文教学的案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以问题串联起来的。第一个阶段是学生自读质疑,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这些问题既有一些比较零碎但比较有趣,主要着眼于句义、文义理解的问题: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老愚公多大年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爸爸同意吗?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移山困难吗?劳动辛苦吗?也有一些思维强度较大、探究性很强的问题:愚公的妻子和河曲智叟都劝阻愚公移山,但说的话不一样,哪些话愚公的妻子能讲而智叟不能讲,哪些话智叟能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能讲?即使两个人都能讲的话,在内容上和语气上又有什么不同?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智不智?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全文关键词句的理解几乎都得到了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长期如此,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五、重视课外阅读,增强文言文的内功

第3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价值;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悠悠古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璀璨文化。很多民族文化精华都引入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古代先贤们的博大思想、精深智慧、精妙哲理,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面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结晶的文言文,究竟该如何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呢?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流行说法:学生学语文,文言文、周树人、写作文成为三怕。这三怕值得我们教师反思,在害怕和厌恶的情绪下学习文言文,那么文言文的学习效率何在?文言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何在?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文言文现状

教师的文言文教学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教法单一乏味,致使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更无从谈起。一些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就在于字词疏通,字词句意思理解了,文章就基本理解了。他们只注重字字落实,上课花大量时间疏通字词,逐字逐句翻译。有的教师备课囫囵吞枣,草草了事,只知道照搬教科书和“教参”,根本忽视学情,僵化地套用一种或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文言文的人文价值、文化深意荡然无存,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没有感染力,没有生命力。

(二)学生学习文言文现状

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现在的潮时代,大家都说网络潮语,谁去学那些老掉牙的‘古董’(指文言文)?”所以很多同学认为应该多接触新鲜事物、时代流行语,如“也是醉了”“且行且珍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成为他们经常交流的语句。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他们不会也不屑去深究,于是就硬着头皮敷衍了事来学习。有些同学为了考试而学,那也是考前匆匆突击背诵整理,考完就完全放之脑后。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让90后、00后这一代赶潮流的学生越来越疏离文言文,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二、明确价值,激发学习内驱力

上述现象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清,缺乏学习的欲望和内需,这是影响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首要因素。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言文的价值所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就已经向文言文有效教学迈进了一步。

(一)引导学生发掘文言文的应用价值

首先,学习文言文可以促进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文化常识、习俗等都是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学习了文言文,对这些成语、俗语、文化常识会理解更透彻,运用起来也会更准确自如。如“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学生经常把“源”字写成“园”。后来学了《桃花源记》,明白“桃花源”是在溪水的源头处,因此“世外桃源”就不会写成“世外桃园”了。其次,学习文言文可以促进写作素养的提高。如写作素材的积累,像《孙权劝学》《隆中对》《陈涉世家》等就可以增加学生写作历史人物的素材;像《论语》《孟子》《礼记》及唐宋家的文章包含了很多治学为人处世的箴言,如果在作文中巧妙引用,那么学生的习作在文采和思想上都将增辉不少。积累一定的文言文也有助于改进写作中的语言表达。韩军曾说过,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古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

(二)引领学生感受文言文的文化价值

文言文涵盖了古代文化的精粹,是反映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好好利用,尽量多拓展课文相关资料,如写作的社会背景、作者经历、作者思想等,这样学生认识到的是整个古代的文化传承变迁,也能真正认识到古代文化精华对于现代人的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曾提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可见世界顶尖人才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认可和重视。先秦诸子散文中,有许多传统美德精神光耀千古。也可以不时给学生介绍一些在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之下走向成功的人。如杨振宁先生,他曾说,影响他最深的不是他专长的物理学,而是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思想,因为幼年时所背的《孟子》在他心中形成了不可磨灭的思想准绳,成为他日后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学生听了以后,惊讶的同时也感叹,原来文言文也有如此的影响力,这无形中就增强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和动力。

三、促进文言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阐明文言文的价值、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教师也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常文言文教学有诵读法、质疑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那么是否可以探索尝试运用现代元素来促进文言文学习呢?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是否有实效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有学习主动性以及是否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肯定是能改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投入学习,让他们能自主参与到文言文课堂中,能丰富学习文言文的体验等。

(一)拉近古今的距离

文言文堪称中华文化的精华,只是学生觉得文言文同现实生活的距离太遥远,很难理解古人的精妙情思。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把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拉近文言文与生活的距离,让他们认识到经典其实很实用很有价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大家都知道于丹的《论语心得》,它之所以能够吸引广大读者,就是因为于丹能尽量联系生活的事例来解读《论语》,把《论语》生活化了,拉近了大众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她的这一做法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如教学《〈论语〉十二章》时,我首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去周游列国,在前往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这个孩子霸道地拦住了他的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能继续通行。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回话说:“那么,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它的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之后,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呀,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故事讲完了,我问学生:你怎么评价故事中的这个老师?他是谁?这样的导入首先给学生一个谦虚好学的孔子印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就会结合日常生活的事例,理解难度降低了,理解深度加深了。学完文章后,我又提到这一故事,问学生这一个事例证明了文章中的哪些格言。这就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联系起来了,学生对这两则语录的理解当然是更进一层了。然后追问学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和这两则格言相符或相悖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经历和感受。这样学生自然就得到了思想情感的熏陶,无形中会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反思修正,“见贤思齐”就在课堂上产生了,岂不妙哉?

(二)运用网络流行语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网络已经非常普及,网络流行语、年度热词纷纷亮相,层出不穷,这些“流行语”“热词”成为现代人语言交流的“新宠”。在这样的时代,网络语言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如此看来,面对当前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的网络语言,语文教师不能全部采取拒绝排斥的态度,而应该抓住时机为我所用,这在文言文教学中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如看了《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学生对张岱这一痴人很是好奇。我借鉴了网上最潮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大量介绍了作者的资料后,结合文章让学生理解张岱的“痴”,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现在的流行语瓜、雷、囧、呆代替“痴”,你会用哪一个,把这个字代进去读读文章,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对此极为兴奋,课上出现了好几个版本的“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而且学生对这些网络流行语都非常熟悉,解释起来颇有现代味道,这就把文言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难以理解的古人的思想也和现今社会打通了,学生自然印象深刻,自然也喜欢上文言文课了。学生在课后还抛出了一句流行语:师上的不是课,是寂寞。

(三)巧妙编演课本剧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有些叙事的文章,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活,很适合用课本剧的形式来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如《陈太丘与友期》《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愚公移山》《陈涉世家》《曹刿论战》等。这里的课本剧不是指经过长期训练搬上舞台的,而是课堂教学中的小表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人物有邹忌、妻、妾、客、君王等。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表演这一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分组编写好剧本,确定好角色,熟悉自己要表演角色的对白,想好一些环节的衔接,补充一些自己认为合适的情节话语。每组同学演完之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点评,指出他们表演中的优缺点,评论他们的表演和课文的实质内涵是否一致,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建议等。这样的点评其实就是对人物风貌的良好再现、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人物精神的领略,这是在表演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合影视歌作品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包含电影、电视、广播等。由此可知,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影视作品这一教学资源的恰当运用。

1.合理引入影视作品

如今媒体飞速发展,电影电视已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深受中学生喜爱。这时,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加以运用,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的优点,通过形象鲜活的画面,帮助学生了解那个距离现今久远的世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时为了表演需要,影视剧对文言文作品要进行改编,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观看影片后与课文进行比较研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教学《隆中对》时,我引入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让学生认真观看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特别是主要人物诸葛亮、刘备。看完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指出和文言文原文相比,电视表演的优劣。学生纷纷扬扬讨论后,师生再一起交流总结。这时,很多惊人之语便从学生口中说出来了。有些同学指出了电视表演中的一些小纰漏,有的同学甚至能联系诸葛亮的其他事件来评价电视表演,达到意料之外的极佳效果。当然,影视作品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把语文课上成影视欣赏课,这就失去了文言文教学的初衷,也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2.巧妙结合流行歌曲中的“古风”“中国风”元素

“古风”“中国风”是近几年音乐界出现的一种风格,“古风”是指具有古代的风韵,而“中国风”主要是指在歌词中融入古诗词句或者化用诗词的意象意境。近几年,“古风”“中国风”元素在网络中非常流行,甚至网络流行起歌词和文言文的互译,让传统和流行巧妙结合起来。这也给我们文言文教学带来启示,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并不矛盾,流行文化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比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在了解了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这首歌的歌词和课文有什么联系,请你根据课文评价一下这一歌词创作。这个问题一抛出,有些学生马上精神高涨,因为他们对《愚公移山》这首歌很感兴趣,于是边回忆歌词边讨论。课堂其乐融融,学生非常投入,而且结合歌词,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愚公的不怕困难坚忍执着的意志力和精神。最后我让同学们共唱《愚公移山》歌曲,记住这个非同一般的“愚公”。这一节课没有传统课堂的追问、逼问下学生眉头紧皱、昏昏欲睡的情景,而是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这和新课标倡导的让学生有个人的独特体验是不谋而合的。

以上列举了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实践,但任何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如果教学文言文时矫枉过正,过分追求形式,如滥用多媒体、滥用影视歌作品、随意讨论探究、放任自流美其名曰自主发现式学习等,片面理解新课标的精神,摒弃了传统的讲授法、诵读法、训诂法等教学方式。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低效学习,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学生似乎讨论得很热烈,但最终学生对重要内容却模糊不清一知半解,这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的问题。总之,我们需要找到贴近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合适方法,加以灵活运用,巧妙把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教学中,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体现文言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

第4篇

摘 要: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对文言文的教学,不仅增加了文言文的知识量,而且对教学目标进行了不断的提升。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作用。

关键词:文言文 新课程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我实践文言文教学,聆听名师的理论讲座,观看过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但对文言文教学怎样才能有从量到质的提升,我的内心依然茫然。建构有效的策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我与我的团队反复实践,科学提炼,体验颇深。

一、学生自主诵读文言文

大师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然而,置身大多数文言教学课堂,听到的是教师慷慨激昂的讲解,缺少的是莘莘学子琅琅的读书声。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重新审视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首先,朗读能唤起美感、引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学习效果当然就好。文言文朗读符合学习的心理,激起学生的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朗读能锻造想象、激发创造。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的表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文言文朗读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表达能力的最有效地途径。用高低、强弱、缓急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文言文的朗读最重要的是停顿,我们只要掌握了停顿规律就不会把句子读破。如“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司马迁《细柳营》),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根据句意应在“其将”后停顿,就不能在“其”后停顿。了解文言文词语的特点,读好停顿。古代汉语往往都是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大多是双音节,虽然词语一样,但它们的含义不一样。例如“今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这句中的“今天”是两个词语,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今天”,应该这样读“今|天下三分”。还有“可以”在古代汉语中也是两个词,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应读作“可|以已大风”,等等,这些词语特点老师应教学生掌握。借助语法知识读好停顿。文言文中一般主谓之间稍作停顿,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动宾之间稍作停顿,如:“见|往事耳”。宾语后置时稍作停顿,如:“受任|于败军之际”。把握了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再加上轻重、缓急,文言文的朗读就有了韵味。

二、丰富语文教师文言文素养

一次文言文教学竞赛中,三个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学《愚公移山》,他们的教学新奇大胆,有的甚至自己拍摄影像展示给学生。可是,我总觉得那是作秀。他们没有深入文本,更不用说探究文言知识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句子在这篇课文中是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句子。学生自己理解不透,教师仅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倒装句,如“词类活用”现象,老师也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答案,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活用?怎样活用?怎样辨析词类活用?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的“箕畚”一词是名词作状语,老师只告诉学生这一结论,没有说为什么,我想,只要是爱思考问题的学生,课后,他一定会满脑子疑惑,他们渴望知道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我不知老师们是怕讲深奥而不去讲,还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去研究文本。

三、提升师生文言文的审美能力

学生学习文美词美的《桃花源记》时却是索然无味。《桃花源记》美在何处?美在自然风光,美在社会风情,那可是作者的“胸中之竹”而非“眼中之竹”啊。灿若云霞的桃花一望无际,且夹岸数百步间没有一棵杂树,仿佛造化于转瞬之间,把江南水乡所有的桃花,都神奇的移到了文中那条无名小溪的两岸,使那里成为桃花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弥漫着浓浓的春意,给人以此景只应天上有的全新感受。如此仙境怎一个“美”字了得。老师们却视而不见,他们把所有力气花在字词的解析上去了,忽略了这迷人景致。文中字词再美,也要让学生内心去感受。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有自己认知和观点。可是又有几个老师敢放手让学生去抒写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以他们的视角去审视桃花源的美呢?老师们往往规范好条条框框,学生们也只能在框中游弋。心中所想没有说,脑中疑惑不敢问。长此以往,学生们就只剩下一个字――怕。所以,学生中有“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的流传。

第5篇

一、自由散读

所谓“自由散读”,就是全班同学各自独立的自由低声朗读。它的优势在于不必与他人配合,不拘速度,可以边读边勾画边思考。因此适用于每篇文言文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时我会要求学生边自由散读边圈画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进行解决。同时将仍有疑问的地方圈点,在质疑环节中进行交流。当然,我还会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提出其他要求,如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等。

大多数学生在明确生字读音、了解句式停顿之后,我会组织第二次自由散读。 读前,明确提出要求:出声朗读,读准字音,正确停顿,尽量读出感情;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划分结构层次或提出疑问。这样,既巩固了之前在字音、句读上取得的成果又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脉络结构有了一个整体感知和把握。当然我也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巡视,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尽量做到“面向全体”。

二、集体齐读

第一种情况是在第二次“自由散读”之后,课文新授之前。此时学生已经对文章有了自我意识的把握,但这种自我意识是否正确呢?我往往在集体齐读中迅速的判断学生有无误读、丢字、加字等错误,有无重音、停顿的缺陷,从而对全体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纠正个别学生自我意识中的偏差,当然大多数时候不需要我的指正,学生们就能从集体的声音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在书中做补充记录。

例如集体齐读《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一句时,“干”字很明显被读出了两种声调:一声和四声。但部分读成四声的学生立刻就拿起笔在书上做了标记。还有《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wú),《虽有佳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强”(qiǎng);《伤仲永》一文中“余闻之也/久”的停顿。可以说,这时的“集体齐读”为那些阅读能力欠缺、课上听讲注意力差的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第二种情况是在课文讲授过程中,对于一些十分重要的语句我常采用“集体齐读”的形式提示学生引起重视。例如在讲授《伤仲永》一文时,第三自然段以议论的形式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中心,作用举足轻重。对于这一段,我要求学生反复齐读,感受王安石对仲永的“哀伤叹息”之情,对后辈他人的警示劝勉之情,希望他们从中有所悟、有所得。

第三种情况是在文章学完之后,不论长短,我都会要求学生在课上集体齐读,再次整体把握,同时深入品味作者借文字传达的鲜明的爱憎情感,以求给这一课画上完美的句号。

三、表演式朗读

所谓“表演式朗读”就是指个人、小组或集体借助表演的形式对文章进行朗读。我在课上用到的“表演式朗读”形式主要有“分角色朗读”、“接力朗读”等。

以记叙为主的文言文大多利用人物对话突显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旨。遇到此类文章,我多采用“分角色朗x”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孙权劝学》时,我请学生分别饰演孙权、吕蒙、鲁肃,并要求学生根据人物对话的语境,各自的身份和故事情节,读出不同人物所表现的相应情感。学生们在反复练习后,自然地将孙权的“语重心长的苦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鲁肃“惊讶却由衷的赞叹”(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自得却诙谐的调侃”(“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人物性格和文章主旨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接力朗读”就是以接力的形式让学生轮流朗读。它适用于结构层次分明的文章,像《〈论语〉十二章》《陋室铭》《木兰诗》等。朗读时可一人一句也可一人几句按座位前后衔接,接力式轮流朗读,还可以小组形式进行比赛。“接力朗读”的好处就在于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表演式朗读”还包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的“快慢读”。例如,以极快的语速朗读《口技》一文的“火起,救火”的场景,借此突显火场的紧张气氛;以极慢的语速朗读《愚公移山》一文中愚公对智叟的驳斥,借此展现愚公的坚定执着、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第6篇

一、从句子语法结构出发应掌握的七点

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主语是“先帝(刘备)”,谓语部分是“不以臣(诸葛亮)卑鄙”,所以这句应在“先帝”后停顿。

2.谓语中心词和宾语之间,亦即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

如,恐/前后受其敌(《狼》)。“(屠户)前后受其敌”是动词“恐”的宾语,所以这句要在“恐”后停顿。

3.介宾短语后置亦即介宾短语作动词补语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此前面应停顿

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乎东西”、“乎南北”分别是“叫嚣”、“隳突”的后置介宾短语,所以要分别在“乎东西”、“乎南北”前面停顿。

4.提至主语前面的状语,应在状语后稍加停顿

如,今/天下三分(《出师表》)。状语“今”提到主语“天下”之前,所以要在“今”后面停顿。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名词前停顿,且将状语与中心词要连读。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句子的主语,“其一”和“犬”之间应作停顿;“犬”在句中作“坐”的状语,译为“像狗一样”,“犬”和“坐”要连读。除了名词做状语外,一般情况状语与中心词之间要停顿。如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争”是“奔走”的状语,“争”后应稍加停顿。

5.句子成分省略处前面要停顿

如,便要/(渔人)还家,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桃花源记》)。省略部分前要停顿。

6.定语修饰语和中心词构成的偏正短语之间不能停顿

如,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六七里”中间不能停顿。

7.介宾短语要连读

如,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句中“于乱世”是介宾短语,不能拆开读。

二、从句子语意逻辑出发要注意的七点

1.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今为一词的要分开读,以示区别

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和“论”都是单音节词,所以“无论”中间要稍加停顿。

2.表示突出强调的地方,一般需停顿

如,余幼时/即嗜学(《送东阳马生序》),突出“余幼时”,所以在“余幼时”后停顿。

3.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和逻辑意义,利用对语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句中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恒公》)。朗读时应把“医之好治不病”和“以为功”分别连读在一起,在“医之好治不病”与“以为功”之间停顿。

4.对古代的国号、人名、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如,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核舟记》)。“天启”是皇帝年号,“壬戌”是我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9年,称“壬戌年”。“虞山”是地名,“叔远”是“姓王名毅字叔远”的意思,“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5.“而”表示转折关系时,停顿分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而”出现在句首时,应在“而”后面停顿。如,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而”后面应稍加停顿;另一种情况是“而”出现在句中时,应在“而”前面停顿。如,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富者不能至” 但是“贫者至”,前后语意发生了转折,应该在“而”前停顿。

此外,“而”在句中除表示转折关系外,有四种情况应该与后面的词语连读,“而”后面不能停顿。①“而”在句中连接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动词的作用。如,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②“而”在句中连接两个动词,表顺接。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③“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④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如,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6.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否则就把意思读错了

如,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我”看和望的对象分别是“其辙乱”、“其旗靡”。“视其辙乱”与“望其旗靡”这两个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它们中间都不能被断开。

7.表示时间或方位的词后面一般停顿

“俄而、“先”、“中”等词,往往其后面要加以停顿。如,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等。

三、从句子语气表达出发可关注四点

1.句首发语词

“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 “何尝”、“其”、“至于”等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如,①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表说明或解释);②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表猜测或推断);③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④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表反问)等等。

2.关联词

“且”、“虽”、“因”、“惟”“故”等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如,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表议论)等等。

3.文言文中一些起到总领性的词

放在句首,加强语气,后面应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予独爱”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予独爱”后面应稍有停顿,否则就不能显示出它的总领作用。

4.句首表假设、转折、递进等的词后应停顿

第7篇

【摘 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应该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软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上多动点心思,让文言文教学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亮点。初中语文老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细心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有效牵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从而让学生爱上文言文阅读课,乐于动手,乐于探究。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探微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应该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软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上多动点心思,让文言文教学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亮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初中语文老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细心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有效牵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从而让学生爱上文言文阅读课,乐于动手,乐于探究。

一、注重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整体性

教师在课堂上抛出的一系列问题不是杂乱无章的,更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云。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以一个大问题串起整篇文章,引领若干个小问题,问题之间要有关联和主次,要特别注重核心问题的设计,反复推敲、拿捏,以问题为引导,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譬如苏教版八下《马说》这篇文章,通过反复揣摩,我确定了这节课的核心问题。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以这一个大问题串起整篇文章,引领若干小问题。我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小问题: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2.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3.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平的待遇?4.食马者的愚昧无知表现在哪里?5.当今社会怎样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通过核心问题和小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阅读课,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二、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文言文课堂教学应该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语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从而克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譬如苏教版九上《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我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1.初读课文,走近文本;2.再读课文,疏通大意;3.三读课文,合作探究。通过反复的诵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巧妙。在问题设计上,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桃花源美在哪里?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赏析。2.结合时代背景考虑,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3.合作探究:从课文中找出好词、好句、好段进行赏析,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位代表发言(提示学生可从字词的推敲、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反复的品味推敲语言,感受课文内在之美,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中学习如何运用语言,从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三、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构连生活,新颖有变化

初中语文老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领悟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要改变文言文课堂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考试大纲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吃透大纲,研究考点,根据学情,合理设计课堂提问,让文言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更有针对性、实战性,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中考。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新颖和灵活多变,要构连生活,避免闭门造车,避免问题设计陈旧、生僻,与生活脱节,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实际,要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接地气的问题,让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譬如苏教版九下《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你对愚公移山这种做法赞不赞成?为什么?根据学生的探究,我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让他们说出各自的理由,同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从这篇课文中得到的正面和反面的启示,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

初中文言文课堂问题设计是文言文阅读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课堂问题的引导,有效牵动整堂课的教学流程。课堂问题的设计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教师要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在提问艺术上多下功夫,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第8篇

文言文教学,离不开字词教学,要想理解整篇文言文的意思,必须先弄懂组成这篇文章的各个字词的意思,也就是说,掌握文言字词是理解整篇文言文的前提。为此,文言词语的梳理包含对实词、虚词的积累总结。尤其是部分文言虚词用法灵活,词意多变,极易混淆,急需进行归纳总结。

在语文考试中始终离不开文言虚词的考查,同学们经常也被它们搞得云里雾里。笔者针对近几年在中考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虚词进行归类,特别是“之、其、以、于、而”的几种用法进行了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一.“之”的常见用法。“之”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字词,但就其用法不外乎以下几种: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如《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又如《幼时记趣》中“心之所向……”(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狼》中“久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如《陈涉世家》中“辍耕之垄上”。

二.“其”的常见用法。“其”作为文言词有以下几种用法: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如《幼时记趣》“使其冲烟飞鸣”。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如《幼时记趣》“常蹲其身”。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马说》“其真无马邪?”。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如《核舟记》中:“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其一犬坐于前。

三.“以”的常见用法。“以”作为文言词用法非常复杂,具体总结归纳如下:1.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再如《赵普》中“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如《赵普》中“普跪而拾之以归”,《黔之驴》“船载以入”,这种用法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极为罕见。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再如《论语》中“是以谓之文也”。3.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这种用法是属于通假字的用法。当然苏教版语文书上还有一些关于“以”的特殊用法,这里列举一二,希望有用。“以”理解为“如”的意思,在《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也可以理解为“如果”的意思,在《捕蛇者说》中“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

四.“于”的常见用法。1.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如《愚公移山》中“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2.表示处所,译为“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3.表示处所,译为“到”。如《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的常见用法。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如《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如《论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如《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围而攻之而不胜”。

以上只是对文言字词“之、其、以、于、而”的用法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概括归纳,列举了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部分实例,不能穷尽,仅供参考。但可以根据以上用法进行举一反三,加强虚词用法的梳理,希望对大家有用。

曹波勇,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责任编校:舒 坦

第9篇

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上常存在两种偏向:一是对应当详解的词语讲得太略,不深不透,只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提出来与学生研究,而未能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词汇的分析,来体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结果学生所得到的只是思想内容上的几条筋和艺术形式上的空架子;一是讲得太详,对词语的解释无计划无重点,有时旁征博引,有时追本溯源,而削弱了对作品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的把握。

现就文言文的词语教学谈一些体会。

一、词语的划分和安排

按词语的意义、性质、作用以及学生接受的程度分为三类:

1.理解的――较深词语、成语、历史掌故、名词术语等。

2.掌握的――有生命力的词语、成语、表现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的词语。

3.巩固的――词义的比较、引申,以及学生从前学过而尚未掌握的。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将要理解的词语安排在起始课里,要掌握的词语安排在分析课里,要复习的、比较的、引申的词语安排在巩固课里。例如在《愚公移山》这课里,要理解的词语如:智叟、孀妻、遗男、始龀、匮等;要掌握的词语如:聚室而谋、险、叩石垦壤、易节、何苦等;要巩固的词语如:陇断,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中的“且”等。这样有计划地进行词语教学,就不至于碰到什么讲什么,也不至于轻重不分,详略不当。要做好这一步工作,教师要精心研读课文,正确地掌握其中的词语,才能适当地分类和安排。

二、解释词汇的方法

1.以现在的口语解释生词。如“三顾茅庐”解释为“真诚实意邀请别人”;“愚公移山”解释为“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这样不以词解词,而以现代的口语把古代词语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通俗地明显地解释出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2.适当地说明一词多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a宁许以负秦曲――宁可许给他璧,使秦国处于没理的方面。b秦贪负其强――秦王很贪心,而又仗恃其强大。c决负约不偿城―― 一定不遵守条约,不归还城池。d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生怕受你的欺骗而对不起赵王。说明一词多义,用的地方不同,意思便不同。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解释词语必须与句子结合起来,词义才确定。

3.在必要时讲清古今词义差异。如《孔雀东南飞》“槌床便大怒”、“媒人下床去”中的“床”,不同于现在的床,而是古代的一种坐具,小的只容一人坐,比板凳稍宽,年老或尊贵者坐在床上。“坐床”是由席地到用椅子的过渡。不明白这个词义,我们会怀疑古人为什么都坐在床上。

4.分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如《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崩”,本指山倒塌,这里用比喻方式引申出新义,指古代讳言皇帝的死。这样解释,既知道词语的本义,又了解到它的发展,能适当地扩大学生词语知识。但要在学生能接受的基础上提出来,而不是任意搬给他们,增加他们的负担。

解释词语,是为了扫除学习障碍,要以讲清词义为主,不需要涉及过多。至于解释词义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这要看那个词的作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对文言虚词的解释

古文中的文言虚词,如不解释清楚,对思想内容的了解是有障碍的。但虚词很多,不可能逐一解释。可以就学生已学过的虚词,把它系统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根据其作用,适当地进行讲解,并加以巩固。

四、要密切结合课文解释词义

如《孔雀东南飞》里描写刘兰芝外貌的句子:“……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头上、脚下、腰间、耳上、手上、口上都描绘到了,说明兰芝是一位“精妙世无双”的女子。“精妙”一词,概括力很强,它传神地表现了兰芝外貌的美和内心的美,两者相互映衬,形象鲜明。由此使我们觉得兰芝这样的人,不应该有如此悲剧的结局。这样一指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势力对她的毒害,便昭然若揭了。

又如《桃花源记》里的“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问津者”等词。从“落英缤纷”看到桃花源河流两岸鲜艳芬芳的奇丽景色;从“豁然开朗”看到桃花源是个幽深的脱离人世的小天地;从“怡然自乐”看到桃花源中人民勤劳淳朴,生活和平幸福。但这都是作者因厌世而幻想出来的境界,不是真实的,不可能有人寻到。因此,最后说明“后遂无问津者”。提出这些词语加以连贯,不仅能简洁地表现思想内容,同时使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

五、巩固词语

1.默词、解词。检查学生对学习过的生词是否会写会讲。

2.造句。在规定掌握的词语中挑选出富有生命力的、用得较广的让学生造句,培养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

3.译文。全译(短篇)或节译(长篇),进一步体会作品的内容,并练习写作。

第10篇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常用虚词例释

1.但 ①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②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例: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而 ①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②连词:A.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B.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C.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D.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E.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3.耳 语气词:A.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B.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驴》)

4.何 ①疑问代词:A.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为学》)B.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C.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乎 ①语气词:A.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B.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C.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②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③介词:A.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例: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B.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6.或 ①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可译为“有的人”“有的”。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许”“大概”“或许”。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表示时间,可译为“偶尔”“有时”。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7.乃 ①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②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B.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8.其 ①代词:A.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B.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C.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编者注)

9.且 ①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B.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10.虽 连词:A.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B.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11.遂 副词:A.表示结果,可译为“终于”“结果”“竟然”等。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B.表示顺承,可译为“于是”“随即”等。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12.也 ①语气助词,用在句末:A.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可译为“啊”“呀”,或不译。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B.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吗”,或不译。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C.表示祈使、命令、劝阻语气,可译为“啊”“呀”“吧”等。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语气助词,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可译为“啊”“呀”等,或不译。例: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黄生借书说》)

13.已 副词:A.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出现,可译为“已”“已经”等。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B.与“而”组成固定词组,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与前一个动作行为相隔不久,可译为“不久”。例: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14.以 ①介词:A.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B.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译为“用”“拿”等。例: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C.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于”“从”等。例: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隆中对》)

②连词:A.表示目的,可译为“来”。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才”“因而”等。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第11篇

倒装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之一,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在文言文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一句,“甚矣”谓语放到了主语“汝”的前面,应为:汝之不惠甚矣。意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宾语一般都在谓语后面,如果将它提到谓语前面,就叫宾语前置。如《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一句,“何”这个宾语就放到了谓语“似”的前面,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似何”就是像什么。

3.介宾结构后置。现代汉语的宾语通常放在介词后面,但在文言文中,宾语有时还会放在介词前面。如《桃花源记》“问所从来”一句,就是将宾语“所(地方)”放在了介词“从”前面,应为:问从所来。意为:(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从什么地方来的。

二、省略句

省略句就是省略了句子的某些结构成分。它是文言文中最为常见的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省主语。如《童趣》“蹲其身,使与台齐”一句,“使”的后面就省略了主语“之”,指自己的身体。意为: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自己的身体)与台子平齐。

2.省介词。如《山市》“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一句,“饮”的后面就省略了介词“于”。“饮(于)楼上”就是“(在)楼上饮酒”。

3.省宾语。如《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一句,“旁近”的后面就省略了宾语“书具”。意为:(他的)父亲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就借来邻居家(的书和笔墨纸砚)给他。

4.省量词。如《口技》“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一句,三处都省略了量词,应为:“撤屏视之,一(张)桌、一(把)椅、一(根)抚尺而已”。意为:撤掉幕布一看,(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根尺子罢了。

三、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大多用判断动词“是”表示。但在文言文则常用名词或名词短语等表示判断。主要形式有:

1.主语后面用“者”表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判断(“也”相当于“是”)。其形式为:“……者,……也。”如《陈涉世家》中:“陈胜者,阳城人也。”意为:陈胜,是阳城人。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相当于“是”)。其形式为:“……,……也。”“……也。”如《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意为:环绕着滁州的都是山。

3.用“乃、为、即、则、盖”来表判断。如《童趣》中“盖一癞虾蟆”,“盖”,原来是。意为:原来是一只癞虾蟆。

四、被动句

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用“被”表示。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句中含“被”字的就是被动句。主要形式有:

1.常用“……为……所……”表被动。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意为:(虾蟆)舌头一吐出来,两(只)小虫就被(它)吞了下去。

2.有时用“为”“于”等表被动。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多为用者”就是大多被他利用。意为:吴广平时关心爱护他人,士兵们大都愿意为他效劳。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文言文句子还会兼有几种句式。

【专项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要求:若是倒装句,调整句序,并说明它属于哪一种情况;若是省略句,补充省略的成分;若是判断句,指出判断的形式;若是被动句,指出用什么表示被动的)

1.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2.又七年,还自扬州。(《伤仲永》)

第12篇

翻开中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各册文言文比例都较大。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呢?既不能投机取巧,又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还要形成能力。在这里,我谈谈科学学习方法之一种――巧妙背诵法。

第一,借表达方式助记。如《岳阳楼记》共五节,第一节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事(即作记原因);第二节描绘“巴陵胜状”、“岳阳大观”(洞庭湖之壮丽景色――实景);三、四两节借想象联想的两个画面,抒“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悲喜之情(第三节写浑浊虚景以抒“悲”情;第四节以明媚虚景而抒“喜”情);第五节则论“古仁人”(实则作者)那阔大情怀和高远的政治抱负。这样分析记忆,学生就可以在总体把握、眉目清楚的前提下较容易地背诵全文了。

第二,借修辞手法助记。如《愚公移山》中最精彩的第三节,愚公驳智叟,逻辑严密,文笔犀利,铿铿然掷地有声,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老师可指导学生理解文句里顶真的手法:“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若注意了修辞特色,把这几句记准确,那么其余的便不在话下了。

第三,结合文段重点语句助记。如《醉翁亭记》二、三两节用此法很奏效。第二节前三句写“山间之朝暮也”;接着四句写“山间之四时也”,本节就这两层。而第三节则写了“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四层。这样把握,背诵就相当快捷了。

第四,根据情节导记。如《扁鹊见蔡桓公》,背诵只须把握扁鹊四见桓公的情节:“扁鹊见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候而还走……”,(亦可结合桓公病情背诵),如此指导,学生背诵自然轻松多了。

第五,根据内容要害助记。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四节,讲道理论证“得道”者则“战必胜”。若理解记忆,则可把握本节论证核心“人和”(“得道”)的实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第六,根据行文思路助记。如《岳阳楼记》第五节,非常重要,必须重点诵记。但整段都是议论,妙记就需要理解作者思路。我是如此指导的:作者先用比较设问引起议论,次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对偶佳句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之一端,显示其阔襟,以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诊断;再设问为卒章显志铺路;最后点出千古名句(在“古仁人”高远的政治抱负),让读者历久不忘。

第七,反复诵读助记。这是针对特点不明显的篇段与重难点说的。反复是诵记之母,这是心理学原理与实践早已证实了的。如《陈涉世家》文章长而特征难见;再如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中外古今不相关联,不反复就难以把握。

第八,化整为零,长文短学。即分部分背诵,这是针对篇幅长或难于速背的文段而言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即使注意力容易集中的人,而指向在一点也难于持久。面对诸种情况,我导背就使用了这种方法。《出师表》、《捕蛇者说》、《论语六则》等文,如是指导,效果很好。

上述种种,我认为仍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良好的记忆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