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教育意义

安全教育意义

时间:2023-06-05 09:5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教育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教育意义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意义;对策

1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1.1学校安全教育针对性弱

在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的针对性教育不足。安全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等,有些学校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讲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泛泛叙述各种不安全的理论,这样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安全的重要性。学校目前还缺乏对某一类型安全事件开展宣传工作,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或身边发生的实例,让学生引以为戒,这样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2缺乏安全教育专业人才

安全教育在大学里通常都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可见学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是很重视。而且代课老师并非专业出身,对于覆盖面广泛,理论和技能多的安全教育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安全教育的实践经验,使安全教育的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大学生缺乏安全知识,直接导致了防范失败而受到伤害。一些突发性的的自然灾害比如火灾、地震、台风发生时,不知道自救办法;在遇到歹徒时,不知道如何脱身,降低损伤。甚至有的学生法律知识非常匮乏,遇到不法分子不知道向相关部门报警求救。还有的学生对生活常识、交通知识的匮乏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2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2.1加强安全教育人才的专业性

拥有一支专业性强的安全教育人才队伍是保障大学生安全的基础,这需要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定期对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来提高能力和素质,组织研讨小组开展安全教育的教学研究,研讨小组可以聘请专家加入,提供宝贵的意见,保证工作的进展性和有效性。另外,组建安全教育学生优秀骨干团队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间是属于同一代人,同学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彼此的信任度更高,无形间增加了安全教育的时效性。

2.2加强安全教育管理机制

大学生出入学校非常自由,活动时间充裕,这就增加了不安全的隐患,学校应该制定或者完善对大学生的管理制度,做好安全措施。例如,学生有事请假出校,一定要随时跟家里和学校保持联系,集体出游时一定要有安全负责人,普及出游时注意的安全事项,管理好学生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学校一定要制定宿舍管理规章制度,楼管要勤检查学生宿舍,杜绝吸烟、饮酒、使用违规电器,遇到情况应及时通报,按照相应规章制度处罚。此外,学校还应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按照具体管理制度,让有责任的人承担相关责任,这样每个部门,每个人都会自觉关心安全问题,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保险制度的制定也是不可忽视的,倡导学生为自己买一份保险,以减少事故发生后的处理赔偿难度。

2.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安全教育

目前,互联网高速发展,学生每天花很多时间上网,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新阵地,唱响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主旋律。一方面,建设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网上精神家园。学校可以构建安全教育阵地,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宣传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一些有关安全的一些社会事实,引起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要搭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学院及系部可利用微博、QQ群、邮箱及飞信等网络工具建立师生沟通的平台,及时解答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各类困惑的问题,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增强大学生自信心,都会防止不安全的事情发生。

2.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变快,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有时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一些人身安全等重大问题,比如当年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件",所以学校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那些心理有疾病的学生,走出阴影,这不仅要求老师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还要求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中加以关系和照顾,形成互助互爱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当然对正常心理的学生也要加以辅导,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对生活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3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大学期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校主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安全教育。大学生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一直生活在校园的学生还不能了解社会的险恶,进入社会必然会受到打击。有些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宿舍没人的时候不锁门,导致贵重物品的丢失,轻易相信他人,容易上当受骗。有的学生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使用大功率电器,由此引发安全事故。还有的学生没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崇拜名利、金钱,导致做出一些不合法的事情,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使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以起到预防犯罪,保护自身安全的积极作用。现在的大学都是开放性的学校,学校周边会有很多生活服务设施,比如超市、酒吧、银行、饭店等等,这些复杂的结构对高校的安全防范造成很多困难。校外的这些地方经常出现小偷,或者挑拨事端的人员,经常会有刑事案件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对学校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校的招生。严重时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时刻保持警惕,以免防患于未然,从而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生命诚可贵,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所以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应该关爱生命,这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学校负责,同时需要学校、家人、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大学生安全教育这一难题,让学生更好的奉献社会。

作者:钱大海 单位: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文湛主编.学校安全工作指南[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7月第二版.

[2]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德育建设.2007(12).

第2篇

本文作者:梁海燕、梁玉娴、黄越 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现代媒体的受众面广,不仅针对学生,而且将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带动全社会学会真正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一)安全教育数字化的意义

1.用数码技术,以形象的、动态的、交互的方式讲解安全知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验和演练的过程中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尊重生命。在培养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的互动过程中直观、感性的学习和接受安全教育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规避和解决,并能将知识举一反三,提高生存技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触摸屏、LED展示屏等现代多媒体传播手段,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这将使少年儿童有兴趣学习如何“用知识守护生命”。以电子出版物为例,分为可以观看的动画视频和互动性的动画游戏两个部分。动画视频以演示、讲述为主。电子出版物拟设计虚拟人物形象,如生命守护小精灵、生命守护神爷爷、小朋友平平、安安等,将一些抗灾避险知识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视频了解各种交通、自然灾害、溺水等事件发生的原因、学习急避险技能。在掌握一定常识后,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触摸屏参与互动性动画游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选择题中,选择一种选项后,即有相对应的动画形象显示出选择的结果:选择答案错误即会看到非常严重的后果,选择正确答案则会得到数码的精神奖励。电子出版物经过悉心策划,将丰富的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动画角色设计活泼可爱,语言自然,不生硬说教。画面制作使用painter、illustrator、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与flash等交互设计软件,并配合AE软件制作效果,三维软件制作场景。形式生动,交互性强,寓教于乐,注重应用是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使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以及课余时间娱乐中学习到有用的紧急避险、防患于未然的知识与技能。电子出版物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以有限的投入满足广大师生、家长的需要,最大可能避免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将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2.数字载体和呈现方式还有利于安全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跟动性。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安全教育已经不再囿于过去简单的形态和内容,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安全隐患类型多、形态新,数字技术构架下的安全教育平台和载体可以随时更新,突出新情况下的高发问题及解决方案。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季节和不同问题分别解决。这扩大了安全教育的范畴和概念,同时,也扩大了受教育的人群,有利于不同群体的少年儿童找到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得到及时的帮助。

3.数字化还有助于构建复合型安全教育公共平台。安全教育公共平台除了有传播安全知识的作用,还将发挥“构架少年儿童和社会之间交流的桥梁”等功能。少年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需要社会的关注。其中,离异儿童、遭受暴力创伤的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艾滋儿童等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网络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更多的人聚焦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上,给予物资和精神上的救助;网络还可以针对少年儿童问题的焦点,引发公众的反思,并有利于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改善症结,消除弊病。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从身体和心理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辅导,使少年儿童得到全面发展。

(二)期望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包括学校家长在内的全社会的责任。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数字化设计研究,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家庭的幸福,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曾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数字技术使安全教育以全新的面貌和内容将更多的群体、单位纳入到安全教育的建设体系中,这将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工程。这在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全民素质、提升社会整体精神文明的发展上均具有积极意义。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安全问题;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成为学界和教育者所共同关心和关注的重要课题。开展小学《生活生态安全》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可以扩充学生的实用性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寄托,他们是否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缺失。针对这种社会现实问题,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除了关心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同时也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活生态安全》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学习。

在小学阶段,由于心智发育还不健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仍然处在一个十分低下的水平,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安全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在面对各种危机时往往会手忙脚乱,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当下各种社会问题此起彼伏,校园之外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以及校园之中的各种问题,使得学生处于各种危险的包围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社会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容易出现盲目误判的现象,在用水、用电方等面,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各种意外和危险。因此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者,应该从学生所处的年g、阶段、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审视和思考,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意识,改进安全教育手段和策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问题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正确的安全思想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应该如何根据小学阶段安全教育现状,改进安全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改进安全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下面我将结合《生活生态安全》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生态安全》教学时,应该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变学生对于安全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深刻的理解进行安全学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融入教师所设置的安全教育情境和氛围之中,改进小学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教师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安全教育而言,它的很多教育内容和学生所处的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对于学生而言不具有学科教学的神秘性和理论性,因此学生在进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学习时,容易对学习内容形成错误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只是一种游戏式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学习精力,跟随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较为平实生动,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语言大相径庭,学生也会因此而减少自身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安全教育看作是一种消遣性、娱乐性的学习,学生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学习时,会因为这种错误的学科认知而产生松懈的、游戏化的学习心理,影响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应该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进行安全学习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其所具有的重要教学意义,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的集中精力,端正学习态度,融入教师的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认真的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教师在进行《生活生态安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实例对学生进行教学,以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照抄照搬教材上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枯燥的说教型教学,而是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出发,采取实例和实际演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现阶段的小学安全教育教学中,教师习惯性的采取陈旧简单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策略方面往往是通过说教式的教学,运用班级黑板报和宣传栏等,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相关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安全教育学习兴趣,同时还使得安全教育停留在一个十分浅显的层次上,无法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安全教育的实质和目的。

针对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应该在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接受水平,在教学中穿插相关的实例,通过对这些实例进行透彻的解析,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从而提升小学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实例选择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等因素,选择适合学生观看的,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避免选择那些过于血腥的实例,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影响。

第4篇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曾经说过两条真理:“一条是,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另一条是,不是的东西必然不是,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1] 巴门尼德称“所是的东西”为“是者”,称“不是的东西”为“非是者”,基本含义为“是者”确实存在,不用怀疑,但“非是者”什么也不是,故无法谈论,不能想象,可用此哲学原理比喻人的生命:人一旦失去生命,多么巨额的补偿对他都毫无意义,生命的珍贵无法言说。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怎么重视都不过分。李岚清曾经讲到:“我反复强调学校工作要‘安全第一’,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2]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世界,这个世界鸟语花香,蜂飞蝶舞;这个世界有“阿凡达”“灰太狼”,有玻璃糖纸般晶莹透明的童话与插图,如果哪次意外事故夺去了儿童的生命,多么绚丽多彩的世界都将归寂于无。作为教育者,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伤害事故,一定要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做好校园安全教育。

二、目前校园安全教育存在的弊端

有一种说法“安全责任大于天,每天消失一个班”,说明校园安全形势的严峻,究其原因,我们的安全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中国公安大学王太元教授长期从事校园安全的研究,他认为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安全教育缺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认为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是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弱,而这也是安全教育缺失造成的,这一切说明安全教育的形势如此紧迫,需要教育工作者反思工作,查找弊端。

(一)安全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安全教育方式有待改进,因为其存在弊端,或者生硬僵化,或者趋于“游戏”。生硬僵化在于其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首先,依赖说教传授安全知识,教师照本宣科,违反儿童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学习活动枯燥乏味,学生自然不感兴趣。其次,安全引导生硬冷漠,强行压制,总强调这也不许,那也不行,极容易引起儿童抵触甚至逆反。趋于“游戏”指演练活动,主题不够鲜明,目标不够明确,演练前不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学生认识不到演练的深刻意义,因而不能从演练中提炼出严肃的主题,只是觉得“好玩”,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用安全保护代替安全教育

本着“少活动、少出事”的原则,很多学校严格限制学生活动自由,恨不能把学生装进“笼子”里,从领导到教师分抓共管,层层负责,对学生是“一百个不放心”:吃饭时有人专门“看”着,课间活动时有人专门“管”着,放学后由教师“盯”着交到家长手中,学生在校园期间,处处都有人想着、时时有人护着,真的成了“天之骄子”。

当然,儿童生活经验不足,又正处于好奇与萌动期,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他们,但如果用安全保护全面替代安全教育,则属因噎废食。首先,任何保护措施都有其局限性。第一,时间上有局限性,教师与家长的保护不是一生一世的,学生最终要离开学校与家庭,走向社会,到那时谁来保护他们?第二,保护措施本身有局限性,重大灾难与事故降临时,千钧一发,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如果学生不具备自护自救的常识和能力,谁又能及时出现来保护他们?其次,过分的保护对学生成长不利,“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贯在保护中生长的学生一旦遇到危险往往会不知所措,结果还是害了学生。所以,正确的方法是适当保护,正确教育。

(三)对安全教育缺乏信心

有的学校不愿花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因为他们对安全教育缺乏足够的信心,认为在重大灾难与事故面前,如地震、泥石流等,任谁也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所以,在校园安全教育上不愿多花功夫。

此观念经不起推敲。王太元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约80%的校园安全事故是可以通过预防和应急措施避免的,下面两个例子足以佐证他的观点。2005年6月10日,一场200年一遇的强降雨造成山洪暴发,迅速将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变成一片,造成了一百多名师生死伤,惨不忍睹。[3] 事故没有先兆,似乎不可避免,任何人都无能为力。可是仔细分析并非如此,1988年针对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颁布了《 中小学安全手册 》,其中对选择校址就做出了明确规定:“不宜选在故河道、旧池塘或河滩上,也不宜选在低洼地及风口上。要避开断层地区、滑坡地区、泥石流地区。为了避免洪水的威胁,校址宜选在当地历史最高水位以上。”[4] 痛定思痛,如果那里的教育主管部门与校长有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及时发现校址存在的安全隐患,灾难应该能够避免。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极其强烈的地震,人员伤亡惨重,但安县桑枣中学两千多名师生,迅速冲到操场集合,无一伤亡,为什么?全因为学校平时经常进行严格的安全演练。

所以,有效的校园安全教育不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在危急关头,只有受过良好安全教育的学生才知道怎样避开危险,自我保护。反之,结果则相反。

三、有效的校园安全教育措施

针对校园安全教育的诸多弊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反思,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一)在安全保护中培养学生的安全习惯

教师有责任保护学生,但保护的同时还要让保护活动对学生产生教育意义,最终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在保护时要养成学生的安全规范,懂得自我保护的道理,锻炼学生识别险情、应对危急的能力。例如儿童吃饭时,教师要加以看管,禁止学生边吃饭边说笑,防止食物进入气管造成儿童窒息;领学生乘车外出时,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勿把头、手伸出窗外;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能闯红灯;一旦遇上雷雨天,不能在大树底下、电线杆下面避雨。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了解这样做的意义,最后把这些做法内化为行为习惯,让安全保护产生警示意义。

(二)方式应生动,主题要鲜明

1.安全教育方式应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

首先,力求形式多样,如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墙报板报、学习园地、国旗下讲话、学生作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多渠道、多角度创新安全教育方式。其次,创设情境,增强体验,如“遇到了歹徒”“野外迷失了方向”“教室起火了”“遇到地震了”等,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提高自我保护技能。再次,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设计安全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幼儿园开展“争当安全小卫士”活动,让小朋友轮流充当“安全小卫士”,负责查找身边易出危险的地方,然后带领其他小朋友一起消除安全隐患;让小学生编防灾自救的儿歌、童谣;可自办宣传安全知识的手抄报;让中学生搜集、查阅有关自护自救知识的资料,集体编辑成册,互相传阅,还可就安全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怎样在地震中逃生、火海逃生应注意的法则等,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2.保证安全教育主题的严肃性

在力求安全教育方式生动活泼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主题的严肃与鲜明,设计活动时应注意以下要求:应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学生在活动中要领受具体的任务与作业,活动后要写感想、谈体会,在具体任务的驱使下,学生才会用心感受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活动才会做到任务明确,主题突出。例如在火灾的演练中,让学生总结出火场逃生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地震演练中让学生谈心得体会等。

另外,在“情景模拟”设计上也要下功夫,模拟的情境与真实场面必然有差距,这无可非议,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追求情境的逼真,如通过调节声音的强度以强化刺激,调节光线的暗度以烘托气氛,让学生产生切肤感受,教育才会入心、入脑,效果才会明显。

(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很多校园事故是学生疏忽大意造成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安全意识,总认为已发生的事故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大难临头才追悔莫及。所以,有效校园安全教育的基础在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心中时刻装着安全理念,脑中始终绷着“安全”这根弦,珍爱生命,远离事故。

1.让学生珍爱生命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首先应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懂得以下理念:生命独特,不能复制,每一个人因个性而存在,因个性而精彩;时光匆匆,生命短暂,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过去不能重来;生命神奇,瑰丽多彩。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班主任应多做工作,任课教师也责无旁贷,如语文课中有许多动人的情节,有的描写生命的坚韧,有的赞叹生命的力量,有的感动于生命间的关爱,语文教师要珍惜这些资源,给学生以启迪,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

另外,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可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失去后的痛苦,懂得生命属于自己,也属于亲人与朋友。让学生亲临事故现场,感受生离死别时家人那撕心裂肺的绝望;也可组织学生到临终关怀医院,让学生感受生命即将远去的无奈与辛酸;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事故的视频,展示各种事故现场图片,让学生观后谈感受,引导学生形成生命珍贵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五经”之首《 周易 》告诫人们要怀警惧之心,例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提醒人们提防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要反复教育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或在其他什么地方,绝对安全的地方是没有的,灾难会随时光顾,危险会随时来临,稍有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培养学生忧患意识,应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洞察秋毫,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如电线的老化、煤气的泄露、易燃品位置错误的摆放、食品超出保质期或腐烂变质、人群过于密集场所可能出现的踩踏与拥挤,可疑的犯罪分子等,发现安全隐患后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这句话不能只是一句口号,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务是教会儿童能够应对危险,自我保护,故校园安全教育乃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北京,100050)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

学校安全教育 问题分析 应对策略

教育中最主要的就是学校的安全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全面地、健康地成长的前提条件,就是对他们做好安全教育与安全防范的工作,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做出明确规定,将安全教育工作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范畴之内,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安全教育,普及他们的安全意识,注重培养学生遇事处理问题和在危险时刻自救的能力。

一、学校安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对学校安全教育理念的理解偏差

安全教育是属于那种长期的、常规的工作,它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知道相关的基本的法律常识,掌握一定的安全行为知识和能力,形成在突发事件和日常生活中能够及时无误的应对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受到伤害,保证学生能够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来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但是,在宣传安全教育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因为宣传方法不当,使其成为许多学校的作秀,安全教育的内容并没有真正地贯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及祥和的学习生活里。

究其原因,就是对学校安全教育理念的偏离。在潜意识里,很多学校把学校安全教育错误理解为“安全管理”,他们认为,只要有充足的安全设施和专业人员的配备就能保障学校安全,安全硬件设备可以成为教育中的第一要素。当学校安全事故发生时,一些学校在第一时间查找管理漏洞,却未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长期缺席。另外,各级各类学校通常用会议报告和文件的形式来加强安全教育,但是有很多因素使安全教育并没落实。比如说,在专业的安全工作人员、精力、财力等方面配备不足。现在的安全教育已经被人们称之为“行动秀”“应景之用”,这是因为他们都只是限制在板报、墙报、橱窗海报、安全教育纪念日、宣传活动以及专题讲座这些形式。

2.学校安全教育的不完善

想要贯彻执行安全教育方式,不但要重视思想,还要在实施中把整套完善的配备措施来保障。但是,学校安全教育却不能够顺利进行,因为保障机制不完美、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实施途径单一等因素。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意外伤害、信息安全、公共卫生、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网络、自然灾害以及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每个方面都需要采用适当的全面、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通过采用多主题、多途径、学科渗透、全面地展开活动,以寓教乐,慢慢地来加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在保障机制里,通过安排充足的时间,正规地展开自我保护和逃生的实际演习活动;对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安全教育学生资源建设、安全教育活动评价和督导、相关的教研课题研究等机制加以鼓励支持。然而,在现实的情况里,以上所述的三个方面出现裂痕,导致很多的管理死角和管理漏洞出现,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自身的安全素质水平的不同,不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等方面的特点,而且还不重视学习安全教育的实践活动,从而使讲座、安全课程、学科教学等活动难以显其成效;加上枯燥并单一的理论解答,更加难以调动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价值的认识和感悟以及安全意义的正确理解就无从谈起。

二、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1.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从以往学生发生的突发事件看,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所以帮助青少年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显然,首先老师就要有这个意识,就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父母把儿女送到学校接受教育,那么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权就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与义务。怎样才能帮助青少年增强安全意识呢?第一,明白安全的重要意义,爱惜自己的生命,通过开班会、橱窗板报墙报等形式来宣传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同时也可以聘请消防队员、公安民警、交警大队等相关部门的配合来做实际演练。以此更能生动形象地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第二,让青少年了解常规的安全知识,加强预防,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2.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注重师德教育

注意强调教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教师法》等法律常识的学习,作为教育者本身应当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能,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在保护青少年的人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保证自己的人身权益不受到侵害。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强化责任

有句老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所谓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是这样。作为校长,要服从上级指示,考虑到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讨论,制定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安全规章管理制度。

4.强化校舍、设备的管理

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多是因为校舍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比方说校舍内的设备老化、线路年久失修,等等。因此,学校里负责安全的相关部门要做定期的检查,及时排除隐患,并做出适当的应急措施。

5.增强学生对体育卫生的安全意识

要特别增强体育教学者的责任意识,即学校对体育工作者执行管理制度要严格,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活动中危险的比率。与此同时,在卫生安全方面也要严格监督管理,对学校商店、食堂的食品安全要重视,严格执行卫生的监督管理制度,以防食物中毒等类似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当今社会,虽然在安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追求探索,一旦找到合理的办法,就意味着学校重视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再加上安全教育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渗透,那么安全教育具有跨时代意义。所以,青少年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让学生们有一种感觉:我在最安全的地方,我是最安全的人。

参考文献:

[1]李万荣.走出安全教育的三点误区[J].江苏教育,2008,(3):51.

[2]黄顺康.公共危机管理与危机法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第6篇

“十二五”期间,扶余县把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作为吉林省“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科研基地之一,我们教科所挂帅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段的31个课题组已对中、小学,幼儿园的生命安全教育实验研究了一年之多,研究过程中,对生命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热点、难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与研究,现将取得的些许经验与业内人士共勉。

一、强化管理,建章立制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关注受教育人的生命世界。生命是人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而现行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环节往往忽视了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和需要,忽略了生命意义的追求和生命价值提升的教育,由此造成了学生生命意识的淡漠与浅薄,导致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怀疑、虚幻与破灭。学校也正因此更有责任和义务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教育在培养人安全健康成长环境里的全面发展。

据此,扶余县通过“基地”辐射全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都高度重视师生生命安全教育,均制定了科学有效、全面具体、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实行了安全目标责任制。各校建立并完善了安全教育及管理的指导、操作、检查、监督制度,实行目标化管理,采取措施,定期检查、监督。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实行事故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在先,力争把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二、重视体验,贴近生活

扶余县的生命安全教育实验研究过程注重“体验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树立生命与安全意识,提升生命质量,构建生命意义。

大多数学校都把生命安全教育作为全校的“大课”和“日常课”,使生命安全教育课成为学校的“大餐”和“家常饭”,使生命安全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1. 各校高度重视校园生命安全建设,构建安全和谐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的教学环境,“校园文化长廊”、墙壁上、实验室、饮水房、教室等每个角落都粘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最高”、“校园是我家,关爱你我他”、“水火不留情,防范要先行”等墙报、标语;利用校刊、校报刊登生命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定期组织生命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生命安全方面的实践活动。

2.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三井子镇职业中学每学期都把生命安全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组织全体师生举行紧急疏散、火灾、地震等逃生演练系列教育活动,学生代表参加灭火实践,演练后召开《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题班会,学校与各部门层层签订了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责任书。班主任与学生、学生家长分别签订了交通、食宿等方面的责任书。陶赖昭第二中学举行了防震逃生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应对防震防灾时的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同时也检验了本校《突发地震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永平乡中心校等很多学校在开学初也分别进行了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模拟演练实践活动,提升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自救自护及应变能力,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扶余县农职教中心不仅学期初举行了防灾自救演练活动,而且还把防震、防火、防水等安全自救活动延伸到了学生寝室,定期在学生寝室进行安全指导并实地进行了模拟演练。此外,各个学校都开设了生命安全教育课,使生命安全教育走进了课堂,走近了每一个孩子,使生命安全教育经常化、生活化,不再是以往的“亡羊补牢”,不再是“头疼方医头,脚疼才医脚”了。

三、关注生命,常抓不懈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要关注孩子的生命和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以积极的生存心境面对生活。这需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

第7篇

【关键词】和谐校园 大学生 安全教育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结构之间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学校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建设和谐校园,实际上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找到“不和谐”的症结,会使我们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一、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同样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安全意识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同时,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现象和薄弱环节。以和谐理念来看大学生安全教育,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尚存在许多不和谐方面。

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不同于社会层面一般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件,涉及面广,社会反响强烈,危害后果不可低估,而控制高校安全事件发生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对大学生开展广泛的安全教育。当前许多高校已逐渐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力度,然而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仍然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知识教育不和谐

这两个方面应该是相互交融的关系,即安全教育融入知识教育之中,知识教育要担负着安全教育的重任。但在现实中,知识教育与安全教育却被截然分成了两个部分。于是,就有了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安全教育的现象。

2.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与实际效果不和谐

安全教育在诸多高校的教育计划中,往往都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但事实上却都是形式上的存在。实际上,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办法不多。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安全教育理论课程尚未形成系统化且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安全教育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结合不紧密;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方法与时展的不和谐

安全教育按其理论设计来看,应该是最贴近时代、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种教育活动,因为如果跟不上时代,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便不可能达到教育目的。事实上,大学生安全教育在这一方面却十分滞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内容固化,针对性不强;在方式方法上,灌输成为唯一的方式,忽视其它方法的运用;在技术层面上,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极少,传统的说教依然畅行。

二、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安全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群体的安全教育工作是推进和形成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工程。

1.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理论的宣传与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能够起到良好的理论宣传作用。理论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者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将和谐校园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主要任务、基本特征等内容完整、准确地传授给学生。理论教育是前提和基础,理论宣传是理论教育的深化。在对学生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大学生将和谐校园理论在社会上深入宣传。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作用不仅在校园内,其影响力远在校园之外。同时,在理论宣传的过程中还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水平,使其把握和谐校园理论的精髓,为更好地开展理论宣传创造条件。

2.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

首先,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保持学校的政治和治安稳定,更有利于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容易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但也容易被错误的思想观念所误导。大学生安全教育要致力于解决有关政治稳定、国家安全和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维护校园的政治和治安稳定。

其次,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安全教育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与学生的学习和成材密切相关。但是,在当前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与学生意志不符、影响学校和谐稳定的事情,如学校新老校区建设中带来的资源条件差别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差距,高校后勤改革之后引发的学生医疗、食宿问题,物价上涨问题等。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使他们认识到这些问题只是眼前的、暂时的,会随着学校改革的完善和不断发展慢慢消除,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最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诚信意识。合作精神和诚信意识是大学生素质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合作精神是和谐社会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培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团结友爱,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这是符合和谐社会“诚信友爱”这一特征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要通过树立榜样、注重宣传、教师以身作则等方法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形成讲诚信的良好风气。

3.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地方。大学生安全教育理应在优秀人才培养方面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挥作用。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高素质人才。和谐校园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身心健康的人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不懈追求。在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教育主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形成动态的、发展的、高度和谐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目标体系。按照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使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富有创造性。

1.更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理念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对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对科教文化事业,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在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里,素质教育的本体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将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8篇

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这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临床护理工作品质和医院在民众中的良好声誉等。护理安全教育是指教导护理学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不使患者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外的机体、心理的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损伤、障碍或者导致死亡等情况[。此次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 月期间新入职的护理实习学员 120 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在常规的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中增加护理安全教育板块,观察期临床应用价值。现把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 2013 年 3 月~ 2014 年 6 月期间新入职的护理实习学员 120 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所有学员全为女性,且都顺利的完成了专业学校基本临床护理理论的学习,取得了毕业证书。以随机数字法把所有的实习护理学员随机平均分成两组,1 号作为对照组,其中所有成员年龄在 20 ~ 25 岁之间,平均年龄 21.41.2 岁,文化程度方面:本科有 35 人,大有 25 人。2 号作为研究组,其中成员年龄在 21 ~ 24 岁之间,平均年龄22.11.4 岁,文化程度方面:本科有 31 人,大有 29 人。经统计,两组学员在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一般性资料上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于 1 号对照组学员我们以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进行培训指导,根据教学培训大纲里的方法,我们结合自学、多媒体教学和几种现场演示等几种传授方式,由指导老师亲自授课培训。而对于 2 号研究组则是在传统培训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教育,其主要措施有:(1)教学模式设计。对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进行定位,设计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同时对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技巧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临床护理的风险点,并根据其风险点着重讲解,并辅以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2)实施安全教育。这个过程包含了认知阶段和强化阶段[2]。认知阶段主要是对护理操作中的各种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熟记,同时指出临床护理的风险点,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得出相对应的应变措施。而在教育强化阶段,护理学员则是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对自己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做出评价,自行判断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会在护理过程中影响或者损伤患者,同时检测能否在不同情况下作出最佳的应变处理。

1.3 评价方法在教学培训结束之后,对两组实习护理学员进行现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同时统计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以此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统计学软件 SPSS19.0 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选用 t 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 X2 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对比以P0.05作为有数理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据考核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学员在教学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明显比对照组好,理论考试得分和实践操作得分都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统计中,研究组中的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的高达2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现今医疗临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民众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在法律意识与自我维权意识方面也不断的增强。但是,在现今的护理水准与技术操作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好坏。由此可以看出,在护理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安全教育,对学员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护理安全教育将护理操作中的各种操作重点和风险点都进行了分析,并辅以实际案例进行指导培训,让新学员树立了很好的风险意识,深刻的理解到了安全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于此同时,在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新学员临床护理的实践操作,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并检验成果,在传授了许多护理理论知识之后,及时的让学员参与实际操作,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察是否有将安全意识很好的融入到自身的护理操作之中。只有理论实践双结合,才能把护理安全教育完美的掌握并且充分的体现出来。

本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护理学员在考核成绩上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在不良事件统计中,研究组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体现出了安全教育的显著效果。综上所述,在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中融入护理安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很好的提高实习护理学员对护理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更深的理解操作的意图,注重操作的安全性,值得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方面广泛推广。

第9篇

假期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假期期间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让学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愉快的假期,2021年1月5日,芦草沟镇中心学校开展了假期期间安全教育活动。

首先,韩校长利用广播,从防疫、反电信网络诈骗、交通、饮食及居家安全几个方面向学生做了细致的讲解和宣传。并对学生给予了深切的期望,指导学生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然后,班主任在班级中再次开展了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分别从交通安全,防溺水,饮食卫生,用电,防火,燃放烟花爆竹,禁止上网吧,文明玩手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学生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生活筑起了一道防线!

最后由班主任发放《假期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假期安全教育工作,切实担负起监护孩子的责任,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通过此次假期安全教育活动,既增强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又为打造安全、祥和、文明而有意义的春节长假奠定了基础。

第10篇

1.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思维的根本特征。系统都是由要素相互关联而构成的整体。若想把握其全貌,就应自觉超越看待事物联系的局限。系统思维并不忽略要素与系统内在的有机关联性。系统思维强调内因是主要的因素,也承认外部原因,从内外互动关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层次性。

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复合体。这种层次性要求主体从多方面对待复杂的事物,不搞“整体划一”,要善于发现复杂事件背后的运作机制,揭示深层次的非线性因果关系的作用。同时注重系统的连续性,注重考察系统中不同事件互动所产生的因果关系,形成描述各种问题互动关系及其变化形式的概念。

3.动态性。

任何系统都不是静止不变的,不管是系统之间还是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信息的交换。因为系统又具有时延性,使难以觉察的缓慢变化不断积累放大,所以必须学会识别缓慢渐进的过程,用动态思维代替静止思维,还要看到过程中的细节复杂性和动态复杂性。四是有序性。实现有序性目标是系统思维的内在要求。系统自身完善和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影响都是为了实现系统的优化,以便系统朝着井然有序的方向发展。然而,任何系统作为处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事物,都具有多种变化发展的向度性,也就要求主体注重优化的路径选择。

二、树立正确的学校安全教育系统观

学校的安全问题来自针对学校的各种威胁,对学校安全的威胁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国内外大量信息表明,这些针对学校安全的威胁在许多方面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由于各种生存压力的剧增,学生生活的周遭环境影响他自己的期望,那么教会他们排除障碍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实显得无比重要。安全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需要学校管理者学会用系统思维方式处理各种安全问题,目的在于能够从个体与系统的辩证关系出发审视学校安全教育不同层面的工作。学校安全教育作用的发挥不是单凭某个要素就能完全体现的。即使是某个要素充分展示自己的功能,安全教育的整体效果也不一定会因此而放大。因为“解释复杂现象不仅要估计到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而且要通过要素之间联系的总和”。如果仅仅强调从整体上把握学校安全教育效果,忽视对其组成部分的认识和考察也是不科学的。学校安全教育自身有多个组成要素,管理者只强调一个方面的工作效果是不可能保证安全教育整体效用的。学校安全教育的各个要素,包括安全教育本身,只有在关系思维中才能解读它们,“必须把每个部分放置在它们依存的系统中才使它们获得意义”,回过来再从关系中寻求解决安全问题的答案。因此,强调学校安全教育系统的整体性时,不能忽略学校安全育系统本身就是国家安全系统的一个部分,并且其构成中各部分有自己独立的整体性。比如,个体安全观是学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也是由安全主体、安全目标、安全内容和安全手段构成的大系统,可以说每一个方面又是安全观的缩影。反观当前学校对安全教育的研究与行动,往往只看到问题的局部原因,犯下更多以偏概全的错误。当前,关于大、中、小学生犯罪的报道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众多媒体和社会人士撰文或发表言论,指责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失误,认为是学校忽视法制宣传教育直接导致学生犯罪事件增多。从案情来看,不否认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与学生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之间有间接联系,但绝对不赞成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作为造成学生犯罪的“同谋”。调研结果显示,县市级以上的学校无一例外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农村学校则不能保证安全教育的正常进行。城区学校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开设了不同程度的安全教育课,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如何自救,掌握可操作性强的避险知识。同时,在室外通过模拟演练,教给学生一些更实用的逃生办法。然而,安全教育的效果是隐性的,学生自身思想消极,错误地认为自己不出事或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行,安全意识淡薄。从学校自身来看:一方面,随着在校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弱化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上相关部门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安全隐患就像布满灰尘的镜子淡出人们的视线。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校把安全教育课变成了语文课,一学期下来至多上两三次安全教育课,且没有课程计划,教学时间与教育内容随机安排,课堂上教师播放几张幻灯片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安全教育。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无知是首恶。没有对安全教育相关深切的认知,遇到危险很难应对自如,可想而知,安全教育内容对预防学生犯罪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对各类学生犯下的案件分析,发现安全教育的缺乏与轻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负面因素,这种现象一直在学校里长期存在。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缺乏与轻视主要反映在课程建设上。安全教育一直游离在课程建设的边缘,在学校里地位低下,排在“历史、地理等副科”之下,为遮人耳目,它还披上一件“光鲜亮丽的外表”,一般学校走廊、宣传栏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一旦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它才能被请进“厅堂”,领导讲过教师再讲,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因为它开展的方式过于随意,给学生一种慵懒的感觉,造成他们形成一种“危险事不关己”的错误判断,时间让警觉就变得迟钝起来,危险即便是可以脱离,但“生锈”的大脑却不能够立刻被激活。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家庭、网络了解和学习安全知识,但学校教育的目的性是不可取代的,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仍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用系统观建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

学校安全教育方方面面的变化已经影响到所有人,不过,一部分影响纯粹是消极的,它们只是促使学校在旧的模式上徘徊,而另一部分影响则是积极的,因为学校绝大多数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开始转变观念。这一矛盾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去解读它。重要的是,实施者从组分与系统的辩证关系出发审视学校安全教育发展,对待涉及的范围和对象做到具体分析。在此,以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为例,尝试用系统思维解读学校安全教育发展。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建设不是简单的“要素”建设,也不是少数几个核心要素的建设,而是一种把教育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问题讨论结合成一体的系统。虽然各组成要素在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但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圈内人”对安全教育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心照不宣,细心的学校管理者则是碍于国家课程标准象征性地在课表中设置“安全教育”一栏。即使有适切的教育内容,“赶上架”的教育者也不能较好地胜任这一课程任务,教学效果自然而然无从谈起。任何只专注于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建设的思维都是片面的。即使集中力量建设那些决定内容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也不能忽视那些对内容发展仅有支撑作用的要素,因为系统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新的状态的临界点上,决定系统发展态势的有时不是那些所谓的核心要素,而恰恰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边缘要素。实践也证明,由于负责安全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程系统的整体发展受阻甚至受损。管理者需从学校整体工作出发通盘考虑,时刻提醒自己要树立系统观念,用战略眼光“远视”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如果简单地把影响系统发展的多种因素归结为某种单一因素,或者在其中确定一个主导因素而低估或忽视其他因素,都是对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本质的误读,必将最终影响学校乃至整个安全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在《中小学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及校属各有关单位要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及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其中,经常性反映出安全教育的特殊的重要性。纵观新形势下我国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对此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进行整体建设是极其必要的。

1.以整体性为导向来建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

要努力实现安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整体发展。学校安全教育系统由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文化安全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等子系统构成,要建设安全教育课程,必须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子系统的全面发展。转变安全教育“无用”的观念,树立大安全观。处理好传统安全知识与非传统安全知识学习的关系,有重点地推进各个教育内容。与此同时,安全教育各子系统构成要素的发展也不容忽视。比如在日常安全教育系统中,既要加强防盗、防骗、防抢等日常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日常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如何保管自己的财物;也要加强社会形势及当地治安形势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保护自己。只有将整体发展与部分发展联系起来,才能保证工作的成效性。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也应该具有整合性。在设计初始阶段,可以暂时将教学活动放置一边,先讨论反馈问题。预先了解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中加入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迪•芬克博士认为,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牢牢把握核心知识掌握、学以致用目标、触类旁通目标、人性维度目标、学会学习目标和人文关爱目标等六个方面。六个目标无层次之分,课程教学中实现的目标种类越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会越好。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也应考虑全部或其中部分目标,发挥整合作用,因为它的开设目的仅用“安全”二字是远远不能概括的。此外,将安全教育课程与生命教育目标相结合,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处于萌芽阶段,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既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又学习了避开危险的方法。

2.以动态性为导向来建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组织都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中运转的,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课程建设理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如果仍因循守旧,就会越来越走向不安全。因此,系统思维能够让我们去思考如何帮助受教育者增强好奇心和学习安全知识的动机。当今威胁学生安全的因素逐渐增多,安全教育课程应适时做出调整。网络已经是各级学生学习知识和了解信息的重要工具,虚拟化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安全因素。学校一方面要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引导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另一方面,把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在网上公开,逐步完善安全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动态的课程建设不仅能建立起一种繁荣的研究文化,还增加了进行安全教育内容的范围。

3.以有序性为导向来建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

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变化是不断趋近系统有序目标的相对不平衡的过程。怀特海认为,组织进化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二是它靠内在的力量要创生自己的环境。学校安全教育课程本身是一个安全生态系统,它的建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师队伍、教学实践等若干内容。这些内容的自我发展需顺应环境的改变,网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青少年网瘾是危及安全的“毒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必然考虑到它潜移默化的“侵蚀”。为此,学校应遵循有序性原则,将课堂内外不同的教学环节连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从而保证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基础性知识安排上提前,后续理论知识、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必要时加入进行体验教学。各级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统筹,加强计划,加强过程管理,科学地、有序地开展建设工作。以“大安全”观念为指导,从思想道德规范、法律准绳、心理健康标准、安全行为规范和生理健康标准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以复杂性原则来促进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究。

第11篇

现如今为了保证幼儿的身心安全,幼儿园还有家庭就会人为的把孩子的活动区域给限制住。一些幼儿园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全天候的在老师的监控之下只允许幼儿在教室、宿舍等市内活动场所活动。这样限制幼儿的活动区域,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幼儿的身体安全,可是这样做长期以来就会束缚幼儿的发展,阻碍了幼儿的思想。而且,长期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会使得幼儿不敢见世面或者是见生人,不敢去参加室外的活动。容易造成幼儿失去创新精神,想象力容易弱化,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抹杀了其天性。再加上,幼儿长期在室内,没有接触过外界的事物容易造成他们在碰到事情的时候,出现不安,不知如何解决的情况发生,俨然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改进幼儿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情景设置方法

创造一定的情景,将各种事物、背景等运用多种方式直观的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做好安全教育需要情景的帮助。老师可以在教室、走廊、食堂、厕所等多个地方张贴上宣传安全的标语,或者是用直观的图画展现出来,既生动又不失教育的意义。例如,在营造情景的过程中,老师需要与儿童相互配合,引导幼儿去感悟和理解这些标语或者是图画的重要意义。在各个走廊中可以贴上“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还有画上“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图画,以及“上下楼梯要靠旁边走”等,而且,为了保持图画还有标语的新鲜性,老师应该按周期来更换内容,这样有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器械或者是玩具创造交通道路的情景,或者是带领孩子制作救护车、消防车,还有灭火器等事物,教给孩子这些东西的具体意义等。并且利用这些东西带领儿童开展一些情景游戏,模仿一些危急事件,让幼儿能够有亲身感受的经历,这样一来,很容易让儿童了解安全教育的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二)开展游戏方法

幼儿天生好动,并且十分喜欢做游戏,跑动等等。所以老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幼儿园老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各种游戏方式,使得幼儿在一个活泼、放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安全教育知识,教给幼儿能够学习到自救的知识。就以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来说,在开展消防知识活动之前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消防知识,提一些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幼儿能够参与到其中。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老师应该提前准备好充足的游戏工具,例如开展地震逃生的游戏活动中,老师应该借助相关的教学设备运用纸箱子,桌子等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告诉幼儿地震爆发的时候应该怎样逃生或者是怎样进行躲避,能将危害降到最低。与此同时,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发生危险的过程中不要慌乱,要进行有序的逃生,不害怕困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开展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还有安全意识。

(三)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知识渗透的方法

幼儿在幼儿园中呆的时间要比在家呆的时间还要长,所以老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安全知识的渗透,在实践中教育,更有助于幼儿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例如:在早上检查的时候,组织幼儿吃午餐的时候,组织幼儿活动的时候,洗漱的时候等等。很多时候都可以进行安全教育。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应该在多个环节进行广泛的渗透,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使得幼儿能够真正的理解到安全教育的真谛。例如,幼儿对于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比较感兴趣,鉴于此,老师可以结合这一问题给幼儿讲解一些关于电的安全知识,教给幼儿不要随意触摸电源,不要接触电等相关的危险物品。要让儿童知道它的危害。通过多媒体设备通过观察相关的动画教育短片,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

三、总结

第12篇

【关键词】安全教育;意义;措施;大学生

1引言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安全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对大学生而言,安全是其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同时也是其健康成长的前提。要想保证大学生的安全,使其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就要在校园内部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实施的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以及将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

2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意义

2.1有利于保障大学生健康发展

对于大学生来说,安全是保证其生活与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其独有的特点:首先,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基本趋于成熟,但是其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其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基本已经定型,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再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需求,但是缺乏足够的经验;最后,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自我防范能力不高。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仍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避免安全事故的侵袭,从而对其顺利完成学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还有利于学生安全学习环境的创建,对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

2.2有利于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与外界交往越来越频繁,这就增大了高等院校的开放程度,使得后勤管理制度逐渐趋于社会化。在这一时期,社会问题与学校内部问题愈加突出,治安问题和政治问题逐渐凸显,这些因素都对高校安全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威胁着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预防与消除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高校内部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应对不可预见的安全问题,尽量降低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对校园治安秩序、教学秩序与工作秩序的有效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最终实现校园的和谐、稳定。

2.3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对大学生来说,对其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可以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逐年增长,对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通过调查与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校园缺乏安全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学生与校领导没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十分必要。在校园内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应注重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并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现阶段,我国许多大学生经历的挫折都比较少,一般都是在家庭的温室下长大的,承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较差。在学校内开展安全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能促进其抗击打能力的提高,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3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就要求国家制定完善的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高校校园来说,其并不是一个具有绝对安全保障的地方,其中包含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将会给家庭、校园与社会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建立具有安全防范作用的法律制度十分重要。但是,目前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以“通知”“办法”“意见”等形式呈现,这种法律形式不具有权威性,约束性不强。因此,这就需要国家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构建完善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对学校、家长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使校园安全问题的处理有法可依,为校园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3.2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要想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就要努力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校园安全文化是在学生与教师的长期创造与传承中逐渐形成的,对校园安全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增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校安全设施的检查与维护,并注重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大对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与安全文化建设中来,为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加强与中国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并对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利用,以促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顺利进行[2]。

3.3将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要想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应当将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中。此外,高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逃生和急救等演练,并让学生对常见的人身损伤紧急救护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必要的救护技能,还要对生活中的安全知识进行普及,教会学生健身与防身的方法。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向大学生讲解必要的防诈骗知识,使其掌握防诈骗的本领,避免被骗。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同,安全教育的教学方式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相关安全知识进行讲授,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与急救演练,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到校园内部进行讲座,从多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安全知识与安全防范技能的提升[3]。

3.4建立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

在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高校要想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就要建立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如果辅导员的思想陈旧、管理水平不高,就无法很好地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了解,也就无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校领导层应当对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引起充分的重视,通过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措施,以促进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4]。首先,学校的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鼓励辅导员进行创新,使其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其次,学校应提高辅导员的准入标准,从根源上解决辅导员队伍素质低下的问题;最后,学校应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使其掌握足够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4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保障大学生健康发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同时还有利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然而,现阶段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不仅给校园与家庭带来极大的影响,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崔常铭,刘伟,刘冠廷.浅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13(03):119-121.

【2】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调查以及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1):189-190.

【3】潘静.高校安全管理与大学生安全教育[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2(0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