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战国策齐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非常好的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本文仅从传记文学角度谈谈它体现的传记文学艺术风格。一是叙事生动形象,有不少完整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具有相当的完整性,明显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二是文笔多彩,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明显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三是说理论辩,言辞犀利、精辟,明显有别于普通政论文。四是善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和寓言故事,增强人物传记的表达效果,对后世传记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一、叙事生动形象,有不少完整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
《战国策》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叙事生动形象,有不少完整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人物生平经历具有相当的完整性,文章更富于生机和趣味。
如《战国策》卷3(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章,是一则写纵横家发奋图强、锐意进取的好故事。这一章里说苏秦起初以连横术游说秦王未果,穷困潦倒,受辱于妻嫂,后来努力揣摩纵横之术,以合纵术游说赵国成功,功成名就,不可一世。又如《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从家庭说到朝政,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写到“虽欲言,无可进者”,阐明了纳谏除弊的道理,遣词用语生动而又耐人寻味。又如《燕策・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段,描写了“白衣素冠”的人物形象,并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渲染悲壮气氛,读来令人极受感动。还有《齐策・冯谖客孟尝君》、《赵策・鲁仲连义不帝秦》、《魏策・唐且不辱使命》等名篇,叙事生动具体,将诸般情节细细写来,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相互穿插,便构成了惊心动魄的故事。这种模式代表了《战国策》的最高叙事水平,都受到了历代读者的赞赏。
二、文笔多彩,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战国策》文笔多采,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有几种是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写智谋出众的纵横家。纵横家为了出人头地,免不了互相倾轧。战国时代的纵横家,是凭借非凡智慧,以身家性命为赌注,博取功名的。他们常常要只身出行不可测的敌国,进行谋略活动,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比如苏秦,显赫一时,但最终难逃杀身之祸。一种是写有胆有识的纵横家,如唐且。《战国策》卷25(魏策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章,写唐且为安陵君使于秦,与秦王论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威胁秦王以命相搏,使得秦王不得不屈服谢罪。一种是写大义凛然、不畏生死的侠客。“荆轲刺秦王”,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故事。荆轲自身未必是纵横家,但他是纵横谋略的一颗棋子。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目的是生擒秦王,逼他归还六国土地,或者杀了秦王,给秦国陷入内乱,是大谋略。荆轲以樊将军头和燕国督亢地区图,骗取秦王信任,得以面见秦王,亦是谋略。太子丹为求荆轲出手,对他尊重有加,事事奉承,亦可见战国时代统治者重士、贵士的风气。聂政的勇猛、刚毅,和荆轲一样富有传奇色彩。一种是写“知遇之恩”和报恩之“义”的义士。《战国策》卷18(赵策一)“晋毕阳之孙豫让”章,更是直接说出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至理名言。豫让远不及荆轲、聂政神勇,但他刺杀赵襄子的决心,却足以令天地动容。豫让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战国游士极重知遇之恩。豫让先后在范氏、中行氏和智伯手下做官。智伯灭了范氏和中行氏,豫让并不为他们向智伯寻仇。赵襄子质问豫让何以只为智伯寻仇,而不为范氏、中行氏寻仇,豫让说范氏、中行氏对自己与众人全无分别,智伯却是以国士之礼待自己,自己一定要报知遇之恩。战国策士,时常于险恶政治环境中行非常之事,因此主上的信任对他们尤其重要,甚至高过于身家性命。在许多篇章里,还成功描述了君王、后妃、谋臣、义士等不同类型人物,把他们的性格特征、身份、处境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手法对后世传记文学的写作很有影响。
三、说理论辩,言辞犀利、精辟。
《战国策》中说理论辩,言辞犀利、精辟。战国时代,七雄并峙,此时外交之重要,甚至超过战争。书中主要记谋臣策士的说辞,他们为使听者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尽量把话讲得严密雄辩,无懈可击,并努力抓住对方最关心的点,一语破的。如《赵策》记述触龙的说辞,他顺着赵太后的心思,从谈家常入手,然后引古论今,层层深入分析“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的危害,终于使之心悦诚服地接受劝告,让她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当人质。又如《战国策》卷18(赵策一)“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章,有一段赵国谋臣张孟谈论智士之用的言论――“国家将要灭亡,而不能去保护它;国家有了危险,而不能去安定它,那何必敬重有才智的人呢?”这句话非常好。该章记张孟谈力主赵襄子驻防晋阳抵抗智伯,又在危难之际,与韩、魏之君达成协议,结成联盟,最终联手消灭了知伯。张孟谈充分发挥非凡的见识和智慧,使得相对弱小的赵国战胜了强大的智伯,为自己赢得了不朽名声。苏秦与张仪是战国时代最伟大的纵横家,也是说理论辩中言辞最犀利、最精辟的代表人物。苏秦为合纵山东六国而奔走,最终促使山东六国结成抗秦联盟。张仪极力破坏合纵联盟,游说各国与秦之间的连横。苏秦、张仪合纵、连横所进行的谋划和游说诸侯国君的说辞,占据了《战国策》相当的篇幅,言辞犀利、精辟的说理论辩始终贯穿其中。
四、善用丰富多彩修辞手段和寓言故事,增强人物传记的表达效果。
《战国策》中善用丰富多彩修辞手段和寓言故事,增强人物传记的表达效果。如《楚策四》记庄辛说楚襄王,层层设喻,说明居安不思危之害。《楚策四》通过伯乐识骥的故事,说明有千里马在,尚待伯乐去发现。这类寓言和比喻,写得饶有风趣,常隐喻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很多后来成了有名的典故,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等。此外,《战国策》还多用工整的对偶和排比句法,使文章具有抑扬顿挫、气势贯通的特色。
总之,《战国策》在写人、叙事、说理、修辞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写人方面,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叙事方面,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说理方面,从春秋时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多样的修辞,大量寓言故事、逸闻掌故的有效运用,对后世传记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来自《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杂志
[关键词]改革 发展 竞争 统一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80-02
公元前770年,西周在幽王昏庸无道的统治之下走向灭亡,平王姬宜臼将都城东迁洛邑。从此,王室势力一落千丈,中国历史进入了战祸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将平王东迁后的周称为东周。东迁后,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纷纷实行各种改革措施,发展经济。同时,他们相互攻伐,掠夺土地和人民,使战祸波及各个诸侯国,甚至连周天子的土地也被掠夺。到春秋后期,王畿之地不足千里。在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几个霸主,他们以“勤王”为名,称霸中原,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公元前481年,继鲁、晋两国之后,新型地主阶级在齐国取得政权,标志着中原地区普遍进入封建社会,我国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历史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大转变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就这个大的转变对于各诸侯国来说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不仅变革的时间有先后的顺序,而且变革的程度也有深浅的不同,因此用一个绝对的年代作为两个时代的分界线是不容易的。在每一个国家的社会变革中,代表新旧剥削制度的统治权力的交替,新旧两个阶级的政权易手应该是划分两种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志。新型的地主阶级取得政权后进而进行一系列的封建性的变革,这就使政权的性质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至于战国开始的具体时间界定,就不能用确切的时间去表述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并且在这前后各诸侯国为了争城夺地展开频繁的兼并战争及制度变革。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亡东方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我国历史才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割据混战的战国时代。然而,在这一段时间里秦国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同样的其他六强为什么没能够完成统一伟业?本文就是从这个原因出发,简要地叙述在战国时代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强国之间的各种力量对比,至于其他如鲁、卫、宋、中山等小国暂不做叙述。
一、经济上的对比
经济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各种力量的强弱。(1)秦国。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根本就在于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长平大战前,赵豹认为赵国不能战胜秦国,理由之一是“秦以牛田,水通粮”(《战国策·赵策一》)。再则,秦国占据富饶的关中平原,粮食产量较高,能够支持持久战争。而且,秦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参加农牧业生产。早在秦惠王时,“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史记·李斯列传》),占据富饶的成都平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有足够的物质资源支持战争,这也是秦统一六国的重要因素。(2)楚国。楚国土地虽广,资源也较为丰富,然而楚国地处南方,远离中原,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这就使得楚国的经济力量稍逊秦国,但不可小视,有“横则为秦,纵则为楚”之说,这就说明楚国在七国中的力量之大。(3)齐国。齐国东居鱼盐之利,也很富有,虽没有像秦国的关中平原那样的土地,但齐国霸据东方,以其便利的水力资源和鱼盐之利,与其余六国相交换,其国家的富有程度丝毫不逊于秦楚。至于中原的三晋与北方的燕国,虽然土地较少,然而位居中原,其农业发展的条件便利,更兼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其经济发展不容小视。三晋虽强,然单独与其他各国相比,则力量就显得单薄了。况且燕赵位居北方,与匈奴等少数民族地区接壤,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其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总体来讲,七国经济力量的顺序在我看来应是秦齐楚魏赵韩燕。其经济发展程度是受地利、水利、气候等多种自然或人文因素共同左右的。
二、军事上的对比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频繁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不惜花费很大的气力发展军事。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参战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其战争的残酷性也随之增加,各国的带甲之士多则百万,少则数十万。仅长平之战,秦赵双方便投入了一百多万军队,结果赵国临阵易将,终至兵败,四十万军队被秦坑杀,可见其战争的残酷性。各大国的兵额和参战人数也达到了其历史最高,据杨宽《战国史》载,各国的兵力如下:(1)秦国:有带甲(或作奋击)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秦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2)魏国:有带甲三十万或三十六万,防守边疆和辎重部队十万,他最强大时,据说有武力二十万,苍头十万,奋击二十二万,厮徒(奴隶)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战国策·魏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3)赵国:有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赵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4)韩国:兵卒不过三十万,包括厮徒在内除了防守边疆关塞以外,见卒不过二十万(《战国策·韩策一》策士所造张仪语,《韩策一》苏秦说有带甲数十万)。(5)齐国:有带甲数十万(《战国策·齐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6)楚国:有带甲(或作持戟)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战国策·楚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7)燕国:有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战国策·燕策一》策士所造苏秦语)。这时,各国军队人数的增多,固然由于人口的增多,更主要的是由于各国已普遍实行郡县征兵制度,作战时所有及年龄的农民都有可能被强迫编入军队。
三、各国的改革
历史证明,凡是实行改革的国家,其综合国力就强,凡是改革较晚或是改革不彻底的国家,其实力就落后于他国,改革的成败,深刻影响着国家将来的实力与地位。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中,应首推秦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61年,孝公即位,商鞅入秦,得见孝公,陈说变法图强的道理。经过三年的准备,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第一次变法,秦国由于变法初步成功,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是进一步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改革,目的在于进一步追求富国强兵。公元前340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取的河西地,商鞅由于这个大功,受封于商十五个邑,号为商君。秦国通过这两次变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强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国在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已建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李悝被魏文候任命为相国,主持变法。经济上,李悝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巩固地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李悝在经济上的另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使民无伤而农益动”,主张采用“取有余而补不足”的方法,使“民适足,价平而止”,做到“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汉书·食货志》),从而达到巩固地主经济,富国强兵的目的。政治方面,李悝“撰次诸国法”,编成了一部法经,李悝“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晋书·刑法志》)。魏国经过李悝变法,首先成为强国,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与中原各国的较量中显得游刃有余。
赵国在建立封建政权的过程中,原来比韩魏两国进展得快,但在封建政权建立后,改革比较迟缓。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被迫承认魏赵韩三国列为诸侯,就在这年,赵相国公仲连进行了改革。公仲连将牛畜、荀欣、徐越三人推荐给了赵烈侯,牛畜建议“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建议“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建议“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赵烈侯因此起用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史记·赵世家》),进行具体的改革。
公元前402年,楚国发生“盗杀声王”的事件(《史记·楚世家》),接着“国人立其子悼王”,以楚悼王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取得政权,起用法家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措施在不断的反对声中展开,并且坚定地实行,初步取得成效。楚国经过初步变法也强盛起来,吴起曾“南收扬越,北并陈蔡”(《战国策·楚策三》蔡泽语),“却三晋,西伐秦”(《史记·吴起列传》),使楚国的力量更加强大了。
战国初期,韩国就进行政治改革,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政治上造成了一系列混乱,“晋之故,去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韩非子·定法篇》)。公元前355,韩昭侯起用申不害为相,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讲究统治之术。但是以这种“术”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成效是比较差的,韩国因此在七强中是比较弱的,最后先为秦所灭。
公元前357年,齐威王即位,不久,邹忌以鼓琴见威王,向威王提出“治国家而弭人民”的道理,受到威王的赏识,三月后便授以相印,邹忌推行法家政策,主张从国君行事,选择“君子”担任官吏,防止“混杂”,主张修订法律,监督清除奸吏,并重视推荐人才,“谨泽君子”。经过一系列改革,齐国在政治、经济上都有了新气象。
公元前318年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他所信任的执政大臣子之,子之的改革措施遭到了旧贵族的反对,招致燕国内忧外患,太子平死于内乱,燕王哙与子之为齐所杀。赵武灵王于燕国内乱时迎公子职于韩,并护送归燕,即燕王位,即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决心复兴燕国,报齐入侵之仇,他修筑黄金台,思贤若渴,“愿得天下贤士与共国”,采纳郭隗的建议,虚心事他,于是天下贤士“多趋燕”,中有著名的乐毅,加上他关心百姓痛痒,能与百姓同其甘苦,终于收到复国和报齐的预期效果。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开篇就讲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王嬴政亲政以后,抓住有利战机,及时组织力量展开了统一天下的强大攻势,至公元前221年,秦灭掉齐国,完成统一,结束了中国历史长达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从此进入了统一的封建帝国时代,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本文对各诸侯国的力量对比,并不是同一时期的力量对比,而是选择其在发展过程中最鼎盛的时期加以论述,粗略地叙述诸侯国在最强盛时期的力量态势。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比较,就是为了进一步证明:改革的成败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谁能改革更彻底,谁就能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地发展经济,进而能够在各种战争中取得胜利,乃至一统天下。
【参考文献】
[1]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对第一种意见,有人撰文。
杨宝生在《〈触龙说赵太后〉疑难词语浅释》(《中学语文教学》2000.10)一文中认为:
“故愿望见太后”句中的“愿望”,亦为同义复用,“愿”与“望”皆为“希望”之义,故应理解为“希望”。整句话的意思是:“所以希望拜见太后。”作动词的“愿望”古文中凡见,如《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
鞠党生在《析“故愿望见太后”》(“鞠党生之BLOG”,“咬文嚼字”栏目,2007/04/08 14:06| by admin,http://judangsheng.省略)一文中认为:
《触龙说赵太后》中“故愿望见太后”一句,课本没有注解。查阅有关资料,有的译为“想(亲自来)看望看望”(《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有的译为“要求当面看看”(《文言文的普通话翻译》),有的译成“很想看望”(《古文观止》)。其实,以上译法皆不准确。
“愿”当解为“希望”。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愿大王毋爱财物。”例中的“愿”就是“希望”的意思。“愿望”之“望”不是“看望”的意思,也是“希望”之意。如曹操《收田租令》:“欲望百姓亲附。”《史记・黥布列传》:“布又大喜过望。”《荀子・天论》:“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其“望”皆为“希望”的意思。成语“望子成龙”的“望”也是“希望”的意思。所以“愿望”其实是同义复词,意为“希望”。“故愿望见太后”即希望来看看您。将“愿望”解为“希望”,其句子的读法也就不同了:当读作“故/愿望/见/太后”,而不是“故/愿/望见/太后”。
“愿望见”三字的句中停顿问题,关系到文章的理解,值得探讨,且这三字在古汉语中连用是常见的。如:
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韩非子・初见秦》)尹夫人与邢夫人同时并幸,有诏不得相见。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史记・外戚世家》)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史记・商君列传》)
这三字如何停顿,对“愿”字的理解不存在多大问题。愿的基本义是:思,愿意,希望。对它无论怎样停顿,都不影响句义理解。“故愿望见太后”一句如何停顿,关键问题是分析“望”字的意义和作用,看它与谁组合更合文义。
笔者持第二种意见,认为该句应读为“故/愿/望见/太后”。
(1)望的本字为。“,月满也。今则望专行而废矣。与日相望。以叠韵为训。原象曰:日兆月而月乃有光。人自地视之。惟于得见其光之盈。朔则日之兆月,其光日下。民不可得见。余以侧见而阙。从月从臣从王。合三字会意,不入月部者,古文以从臣王见尊君之义,故著之。王,朝廷也,说此王为廷之假借字,与王本义别。”“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还者复也,本义,引申之为令闻令望之望。从亡省声。按望以为声,以望为义,其为二字,较然也,而今多乱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从上可知,望()字本义中含有仰望、远望、瞻视、景仰之义,以示尊君。引申义除“希望”外,还有“看望,探望”等。
(2)前文中有“左师触龙愿见太后”一句,而触龙“自谢”辞中为“故愿望见太后”,根据上下文分析可知,“望”在这里的作用是触龙为了突出自己对太后的“恭敬”,只是远望、仰望、瞻视一下太后,而不是来劝谏的;“见”是“望”的结果,表示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视觉范围中,为“看到”、“看见”之义。“见,视也。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浑言之则视与见一也。从目儿,用目之人也,会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而触龙在此并非强调“希望”,因为太后正“盛气”呢!
“望”与“见”的关系可由下例证明:“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之取于文者,非徒取其文也,取其礼也;非徒取其礼也,取其道之四达而交通也。昔者文王望道而未之见,文王之所望,望此也。望而未见,则未达也。夫武王、周公,内得志于其家,外得志于天下。此固孔子之所愿望见而不得者。故吾从周云者,斯以寄其意焉尔。”(《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九)
(3)“愿”字在古汉语中作“希望”解时,多单用。如:
①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②寡人愿安承教。(《孟子・梁惠王上》)
③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荆轲刺秦王》)
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昧死以闻。”(《战国策・赵策四》)
⑤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战国策・秦策一》)
⑥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
(4)“望”、“见”二字却常连用,有时“愿”字也同时出现(此时,愿为希望之意,例子见上文)。如:
①非若是也,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战国策・秦策三》)
②臣昧死望见大王,言所以举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伯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大王试听其说。(《战国策・秦策一》)
③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
④高三十丈,望见长安城。(《汉书・旧仪》)
(5)“愿望”若为“同义复词”的话,二者构成的词,理解为名词比动词更容易让人接受,意思为“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6)读为“望见”的停顿,有权威证明:
①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六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6页,“望见”条――望见:谒见。举例即为“故愿望见太后”。
②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田瑞娟编著《古代汉语》(上)(修订本)(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174页,对该句的注释为:“望见:这是一种谦恭的说法,表示不敢走近对方面前,只敢远远地望望。”
符合题意的成语为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时,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才能免于一死。于是他出谋划策,为孟尝君办了三件大事,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尝思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
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来源:文章屋网 )
默然静逸意思是宁静安详,沉默不语。
”默然“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宣王默然不说。”默然“表示沉默不语的样子,是一种状态。多表示无言以对或者对别人的言论心存不满没有表现出来。
”静逸“出自《在江边小坐》,表示宁静安闲。
(来源:文章屋网 )
拼音:sì fēn wǔ liè。
释义: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政治等。
近义词:支离破碎、一盘散沙、同床异梦。
歇后语: 一个西瓜切九半;一个碟子摔九块。
造句:
1、一个四分五裂的单位,就如同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干不成。
2、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天下四分五裂。
3、 不同派系的权力之争,使这个集团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4、旧中国军伐混战,整个国家四分五裂,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门庭若市
解释:门,家门;庭,庭院;若,好像;市,集市,市场。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的:“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车水马龙、车马盈门、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示例:老舍《四世同堂》:“粉妆楼有许多朋友,一天到晚门庭若市。”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曹刿曹沫曹翔曹未曹子几个人两个人一个人
一、问题的提出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一个镜头里面同时出现了曹刿和曹沫两个人,把真实的历史人物曹刿一个人变成了曹刿和曹沫两个人,大错特错了:电视剧沿袭了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的错误,而《东周列国志》中的“曹沫”则是沿用了《史记》、《战国策》洧的版本的写法,曹刿和曹沫真的是同时存在的两个人吗?其实曹刿和曹沫是一个人,因刿和沫二字上古音都属月部,所以可以说是由于读音相近而产生的不同写法。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不包括戏说类的电视剧,因为戏说类的电视剧严格说起来不属于历史剧,纯粹是拿历史开玩笑,借历史的幌子胡编乱造而已。)都有历史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出任历史顾问,不知该剧的历史顾问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个明显的错误,以至于使该剧传播了错误的历史知识,出现了不应有的失误。如果不纠正这个错误,就会使很多人误以为我国这段历史上真的同时存在曹刿和曹沫这样的两个人,继续以讹传讹下去,所以很有必要澄清并解决这个问题。
二、为什么说曹刚和曹沫是一个人
我们今天知道的曹刿的主要事迹是《左传・庄公十年》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事。因为此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并被所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提到,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名为《曹刿论战》),使曹刿有了极高的知名度。但曹沫是谁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因为他的事迹比起曹刿论战来知道的人少得多。曹沫的主要事迹是《公羊传》等所记载的鲁庄公十三年在齐鲁会盟于柯时,以匕首劫持齐桓公迫其归还侵占的鲁国失地事。此事有人认为不可信,是出于好事者的杜撰,不能作为信史来看,如清人何焯《义门读书记》、清人梁玉绳玉《史记质疑》和今人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等都持这种看法,但都语焉不详。而多数人还是认为实有其事的,因为这件事在多种古籍上均有所记载。这两件事情的主人公的名字,在各书的记载上写法很不一致。鲁庄公十年长勺之战事,《左传》、《东周列国志》写做曹刿:鲁庄公十三年劫持齐桓公事,《公羊传》、《淮南子》写作曹子,《谷梁传》写作曹刿,《战国策》写作曹未(未字有hu i和mei两音,这里应读为mei,原因详后。也有的版本写作沫)和曹子,《史记》因版本不同写作曹沫曹未的都有,《东周列国志》写作曹沫,《吕氏春秋》写作曹(音hui。另外《四部备要》本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说《吕览》又作刿,总之是很混乱的,所以才给后人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这个问题前人也不是没有注意到,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二“曹即曹未”条从《吕氏春秋》与《史记》所记庄公十三年同一件事,但人名一为曹翔一为曹未,所以得出结论:曹翔即曹未。结论正确但还不全面不完整,因为这二者之外还有几种不同写法也同为一人,赵翼却没有涉及到。而异写的原因引用了唐人司马贞《史记索隐》的说法即由于翔和未二字读音相近。翔,据《广韵》中古音为呼会切,去声,泰韵,晓母。上古音为月部。未,音mei,据《广韵》中古音为莫贝切又作无沸切,去声,泰韵,明母。上古音为月部。翔未二字的上古音部属月部。可知翔未二字中古音相近,上古音也相近,所以赵翼这里所引唐人司马贞的说法说翔未二字读音相近是正确的。但赵翼说《左传》长勺之战有曹翔,则说得不对,因为我们知道《左传》作曹刿而不是曹翔,不知赵翼根据的是《左传》的哪个版本。赵翼还说《史记》作曹未,是赵翼采用了《史记》某些版本的写法,因为《史记》的版本甚多,写作曹未的曹沫的都有,并不是只有曹未一种写法。
《史记・刺客列传>>第一句“曹沫者鲁人也”下夹注:“《(史记)索隐》(沫)音亡葛反,《左氏》《谷梁》并作曹刿。然则沫宜音刿,沫刿声近而字异耳。”这里明确指出刿与沫是因为读音相近而产生的不同写法,即音近异写。刿,《广韵》作居卫切,音gui,去声,祭韵,见母,上古音属月部。沫,《广韵》作莫拨切,入声,末韵,明母。上古音也属月部。司马贞《史记索隐》作亡葛反,此“亡”读音应通“盟”。《吕氏春秋・慎行》“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陈其猷《吕氏春秋校释》:“古亡明声通,故亡可假为盟也。”《左传・昭公四年》此句作“以盟其大夫。”亡葛反的“葛”据《广韵》为古达切,入声,曷韵,见母,上古音为月部。《汉语大字典・上古音字表》无沫宇。刿沫二字中古音近古音声韵调都不同,但上古音同属月部,所以可说是读音相近。
《春秋》及《左传》《谷梁传》《公羊传》春秋三传其中只有《谷粱传》明确说是曹刿,而《公羊传》则只说曹子,未写其名。《战国策・齐策六》说是曹未和曹子。《吕氏春秋・贵信》说是曹。《史记・刺客列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庄公十三年》(此据《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版本甚多,原文及注文往往各本大有出入。中华书局标点本的底本用的是清朝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简称金陵局本,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本子),但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代武英殿本影印的《二十五史》中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庄公十三年》则作曹未。可能是由于沫和未形体相近,所以《史记》的不同版本有的用沫有的用未。中华书局标点本采用的是曹沫的写法。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庄公十年》注中说沫、刿二字读音相近,但并没有展开说二字为什么是读音相近。《庄公十三年》注则很好地解决了庄公十三年曹沫以匕首劫持齐桓公的真伪问题,认为此事不可信,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非常有说服力,完全可以作为定论,是我所见到的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释和说明。杨先生在这里只提到曹刿和曹沫两种写法,没有涉几到其他的几种写法,不完整。沈玉成《左传选译・曹刿论战》篇前说明和该篇“曹刿”条注解也明确指出曹刿和曹沫是一个人,但也没说为何是一个人,也没有提到其他的几种写法。
王伯粼史记选・刺客列传》注释更是明确说曹沫和曹刿曹曹未是同一人,但也没说为何是一个人而只是给这段话中的四个宇用直音法标注了读音。蹶有jue和gui两音,王伯祥先生没有指出应读哪个音,这 里显然应读为gui,《广韵》作居卫切,去声,祭韵,见母,上古音为月部,与刿同音。而字据《汉语大字典》只有hui一个读音,《广韵》作呼会切,去声,泰韵,晓母,上古音为月部。王伯祥先生说翔音快,不知何据。未字据《汉语大字典池有两音:一音mei,莫贝切(一作无沸切),去声,泰韵,明母,上古音为月部:一音hui,呼内切,去声,队韵,晓母,上古音为微部。这里显然应读为mei,因为只有读为mei才能与沫刿翔三字的上古音同为月部,也才能够说得上是读音相近。未也可以读hui,因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沫与未不是由于读音相近异写,而是由于字形相近所造成的异写。另外王先生在这里说因为太史公写《刺客列传》时采用的是《战国策・齐策》的写法,所以也写为曹沫。但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的《战国策・齐策》作未不作沫,可则《战国策》的不同版本在这个名字上的写法也是不同的,不知王伯祥先生此说根据的是《战国策》的哪个版本。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提到齐国与鲁国盟于柯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左传”条中提到曹刿。台湾《中文大辞典》有“曹沫”(按:沫应为未,因为下文都写作未)条,《辞源》(修订本)“曹沫”条只提到曹沫又写作曹刿和曹翔,而没有提到曹刿在其他古籍上还有曹未、曹子的写法。另外《吕氏春秋・博志篇》无曹,《辞源》(修订本)这里说错了。《辞海》(1979年版)“曹未”条提到挟持齐桓公订立盟约,收回失地事,用了“相传”二字,对此事的真实性未置可否,信不信由你,比较客观。不足之处也是没有指出曹未、曹刿、曹翔为什么是同一个人,再就是没有指出除了这三种说法之外还有曹未和曹子的写法,不全面。《辞海》(1979年版)“曹刿”条说“即曹未。”看来《辞海》认为这个人物的名字的正确写法应为曹未,所以把曹未作为主条,把曹刿作为副条,与《辞源》修订本只立“曹沫”一条的处理方法不同,也与一般人认为既然两条并立则应把大多数人熟知的“曹刿”作为主条不同。不足之处是只提到曹未和曹刿两种写法,也没有提到在别的古籍上还有曹沫、曹翔、曹子的写法,不完整,另外也没有指出曹刿为什么即曹未。《中国历史大辞典》“曹刿”条缺点同《辞源》(修订本),漏说了曹未和曹子。另外也没有说明曹刿、曹翔、曹沫为什么是同一个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曹沫”条的不足也是只提到曹沫和曹刿两种说法,而并没有说明曹沫和曹刿为什么是同一个人。并认为鲁庄公十三年事真实可信,以讹传讹。
侧目而视的主人公是:苏秦的妻子,【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战国时代,苏秦到秦国游说,劝秦惠王实行连横的策略。苏秦的意见没被秦王采纳,做不了官,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洛阳老家。当他走进家门的时候,家里的人都瞧不起他。妻子坐在织布机上不理睬他。嫂嫂不给他做饭,就连他的父母也不愿同他讲话。
过了一年,苏秦又到赵国去见赵王,献合纵之策。苏秦主张赵国联合齐、楚、燕、韩、魏等国共同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赵王认为他这个策略很好,便封他为武安君,拜他做相国。
苏秦做了大官之后,路过洛阳,他父母得到消息,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接他。他的妻子吓得恭恭敬敬地站在一边,斜着眼看苏秦,侧着耳朵听苏秦讲话,不敢正视苏秦。他的嫂嫂则跪拜在地,十分谦恭地迎接苏秦。苏秦见嫂嫂这样谦恭,就笑着说:“嫂嫂为什么以前那样怠慢我,今天却对我如此恭敬呢?”
(来源:文章屋网 )
褴褛、丽都
褴褛 lánlǚ[tattered; ragged; shabby] 衣服破烂以布而无缘,敝而?之,谓之褴褛。——《方言》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裳褴褛。——《儒林外史》
丽都 lìdū[beautiful;resplendent] 华丽;华美妻子衣服丽都。——《战国策·齐策》
近义词:
朴实、俭朴、质朴、朴素
朴实 pǔshí(1) [honest]∶淳朴诚实;质朴笃实朴实无罪过。——《北史》(2) [simple]∶朴素他穿得很朴实
俭朴 jiǎnpǔ[be thrifty and simple] 俭省朴实既俭朴又大方
质朴 zhìpǔ(1) [unpretentious;plain;unaffected,be simple and unadorned]∶朴素一个质朴的家庭医生,没有专家那种话语不多的高傲态度(2) [rustic]∶淳朴要是教育没有干预她质朴的天性有多好
朴素 pǔsù(1) [simple and unadorned]∶质朴;无文彩衣着朴素(2) [thrifty and simple;economical]∶俭仆,不奢侈生活朴素
朴质词典解释
词语拼音:
pǔ zhì
词语解释:
提起“客”,自然就会想起“客人”,它与“主人”相对,如“家里来客人了”。《说文》释义为“寄也,从宀各声,苦格切”。《说文解字注》亦释为“客,寄也,字从各,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宾所敬也。客,敬也……其孤卿谓之大客……诸公之臣侯伯子男之臣相为客是也。从,所托也,各声。”从古至今,“客”的衍变以不同的意义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现就“客”反璞归真,喧宾夺主一番,做一“说客”。
一、客是与“主”相对的人或物体。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客”就是相对于“主人”而言,显出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的“客”均属此义。
二、由“客”本身引申为门客、食客。战国时贵族或官僚家里常养着一些食客,即寄食于贵族豪门并为他们服务的人。《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客”就是门客、食客的意思,相似于湖南长沙话的“堂客”,一指妻子,一指未婚女子,前一义似有此义。
三、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项活动的人的称呼。如说客,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意见的人。此外还有政客,从事政治投机玩弄权术,谋取私利的人。侠客,指有武艺,讲义气,肯舍己助人的人。
四、从客的本身可以引申为寄居或迁居在外地的人。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中的“客”就是指政治舞台上倾轧变幻,世态人情薄得像半透明的纱,何必出来做官,过这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生活呢?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写亡国之君回忆梦中的片刻欢乐,遥望故国,抚今追昔,暂时忘却了心中的无限凄凉。这里的“客”是委婉说法,意思是自己已成了俘虏,亡国奴。
五、客亦有“朋友”义。《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故久立与其客语”,此中二客均指朱亥——侯赢的朋友。
六、还可引申为礼貌,谦让,如客气、客套等。另外书面语“客岁”作“去年”解,“客家”古指四世纪初(西晋末年)和十二世纪初(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在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客死”指死在他乡或外国,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唐五代传·伶官传序》)。至于“客囊羞涩”指旅途中缺乏财物,有如现代的“旅客”之“客”。
此外在方言中,“客”可作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如“一客客饭”、“三客冰激凌”。
一天,一个门客来到守门人那里,请求拜见田婴。他说:“请转告靖郭君,我见了他只说三个字,要是多说一个字,愿受烹(pēnɡ)刑。”守门人转告之后,田婴非常好奇,就接见了这个门客。
门客快步走到田婴面前,说:“海大鱼。”然后转身就走。田婴更加好奇,赶忙说:“先生请留步。”门客停下来,但是一言不发。田婴问:“‘海大鱼’是什么意思呢?”门客说:“我可不敢拿性命当儿戏。”田婴笑道:“我恕你无罪,先生请讲!”客人这才回答道:“您没有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当它在海里的时候,鱼网捕不住它、钓钩牵不动它。可一旦它得意忘形离开了大海,被冲到沙滩上,那么就连蝼蛄(lóu ɡū)和蚂蚁都可以很轻易地拿它当一顿美餐。现在,齐国就是您的大海呀,如果您能够一直得到齐国的庇护,还需要在乎薛邑有没有城墙的保护吗?如果失去了齐国这个‘大海’,即便把薛邑的城墙修得跟天一样高,又有什么用呢?”
田婴听了这 “三字谏”大受启发,连声道:“说得好!”立即下令停止修筑城墙。
博闻馆
唐太宗纳谏
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经常采纳大臣们的正确劝谏。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常常与唐太宗当面争执,使唐太宗感到难堪。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又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影响形象,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之后,他气冲冲地回到内宫,对他的妻子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叫我下不来台,我实在受不了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说:“我听说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了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太宗的满腔怒火一下子消失了,他不但不记恨魏征,反而更加重用他,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社会秩序也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选自《战国策故事》,刘世洁编著,中华书局)
扩展阅读
齐人谏靖郭君城薛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②。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③。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⑤。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⑥, 更言之。”对曰:“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⑦,钩不能牵⑧,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⑨,奚以薛为!(夫)〔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⑩。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中华书局)
注释:
①靖郭君:齐国大臣田婴,靖郭君是他的封号。 薛:靖郭君的封邑,在今山东滕州南。
②谏:规劝尊长,使改正错误。
③谒者:靖郭君手下管传达的小吏。
④三言:三个字。
⑤反:通“返”。
⑥亡:通“无”。
⑦止:阻拦。
⑧牵: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