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时间:2023-06-05 09:5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心理学

第1篇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第2篇

1 关于择偶的定义

择偶,简单来讲是指选择配偶,而配偶又称“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关系,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个程序。从本质上说,择偶是基于两性亲密关系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诺性法律关系。最先对择偶进行解释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强调择偶行为是个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满足性选择,而非社会决定。社会学家爱德华进一步明确了择偶需要的内容,择偶双方资源交换,实现利益最大化。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也明确表示,择偶与两性心理需要相辅相成。进化心理学在择偶行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认为择偶时双方生理、心理、认知层面共同建立的情感回应。我们可以将择偶定义: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找满意的、相爱的婚姻伴侣的过程。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为方便取样,近年来的择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研究取向集中于择偶标准方面。研究发现,大学生择偶呈现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重视相爱双方,看重人格品质、兴趣匹配等,观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经济等社会背景因素。但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人身份,年龄偏小,还未进入择偶阶段,更多地选择恋爱对象而非婚配对象,思想偏理想化,信效度有待考证。

2.2 社会媒体信息采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择偶方式也呈现多元化,90年代研究主要从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征婚广告或婚姻介绍所登记信息中收集数据。近年来电视相亲节目如《我们约会吧》、《非常勿扰》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随着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时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数据统计发现,随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换代,择偶从追求物质满足转变为个人情感需要的满足。但是,跟踪调查发现媒体征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说明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实际择偶决策有很大的偏差。

2.3 实地考察研究

实地考察主要针对特定地区或特殊民族择偶行为,研究者深入实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当地人择偶形态。此类研究可信度较高,但必须破费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时间漫长,不是目前择偶研究的主流。还有少数研究者采取实验室实验研究,严格设定变量,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考察择偶线索。

3 择偶理论

择偶包含了个体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心理学择偶代表理论经过了社会交换理论、需要互补理论、婚姻市场理论的发展。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进化心理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理论依据,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择偶理论。

3.1 社会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①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由爱德华提出,认为择偶是一种交换行为,受经济学影响,前提假设理性人,择偶双方通过交换自身资源获得共赢,用经济学角度表述,择偶是一场能使双方共同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男性提供社会经济地位和物质保障换取女性的性和家庭服务,获得家庭权力;女性利用年轻、美貌、身体换取经济地位,获得抚育后代的物质保障。社会交换理论发展延伸出结构性权力优势假说,进一步解释两性择偶标准差异原因――经济权力不平等,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明显处于劣势。

②婚姻市场理论。男女双方交换供需资源,同时扮演买方和卖方,形成市场,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类似经济学中市场交易的择偶环境称为“婚姻市场”。男女双方在婚姻市场中为了寻找到最优质配偶,会产生争夺配偶现象。婚姻市场受供求关系平衡影响,主要涉及男女性别比例,根据中国最新人口性别比例统计,男性比女性多三千多万人,“婚姻市场挤压”形象显示了性别比失衡,数千万男性将被迫单身。而上世纪80年代,越南因战争死伤大量男性,女性就处于劣势地位,造成一夫多妻制。未婚男女的优势资源是无形的交易物品,当然,不同于实际买卖市场中“讨价还价”,择偶有时更多的是一种带有个人主观情感色彩的选择行为。婚姻市场根据个人择偶价值观的不同,资源价值评估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

③择偶梯度理论。择偶梯度理论指男性要求配偶在年龄、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自己稍差或相当,而女性则倾向于选择在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薪资收入等方面高于自己的男性为婚配对象,也就是“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该理论与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文化不谋而合,事实上,我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低娶高嫁”、“郎才女貌”婚姻制度暗合择偶梯度理论,即便社会发展至今,大量调查报告仍然显示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依然是择偶主流导向。

④社会心理学择偶理论的共性。社会心理学理论强有力的立足点是,择偶偏好一定会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总结以上理论的共同特性,不难看出择偶共同遵循“同类婚原则”和“邻近性原则”。同类婚原则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程度、价值观、民族、社会地位、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这可以有效解释我国传统“门当户对”择偶制度的合理性。“邻近性”原则是指有地缘(住得近)关系或者业缘(共同的工作、学习和社交空间)关系的人更容易成为婚配对象。即便是社会开放,网络发达的现代,婚恋双方是同学或同事关系的依然是占最大比例的,通过共同的亲戚朋友介绍认识的其次。

3.2 进化心理学取向择偶理论

进化心理学所有理论模型都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衍生而来,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应性,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作用。进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机制是随着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不断进化发展而成的,自然选择那些能够适应社会生存和繁衍的优势基因。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为了成功遗传自身基因,男女在择偶偏好方面会自然发展出不同的模块化心理机制,男性偏好有较高生育潜力的伴侣,女性则更加偏爱能够提供资源并且愿意照顾后代的男性。

①亲资模型。Triver认为的亲资理论认为,女性的可生育期较男性要短很多,而女性又要承担生育任务,较男性代价更大。女性对后代有着更多的亲资,因女性怀孕期和哺乳期的资源匮乏,因此,她们更强调男性愿意提供资源和照顾的潜能。

②性策略理论。Buss在亲资理论基础上提出性策略理论,男女两性为获得基因遗传成功,分别面临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化出不同的选择策略,分为长期性策略和短期性策略。长期性策略强调身体健康、品性相和、价值观相同、有责任感等稳定性特征,双方能够长久相伴共同抚育后代。短期策略仅仅强调性吸引力,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选择性,两性关系通常是无责任的、短暂的。男性因生育成本低,通常更愿意选择短期性策略以获得更多的基因繁衍成功;相反,女性由于生育成本较大,一般会更愿意采用长期策略以繁衍成功,并获得抚养后代的可持续性资源。

③好基因模型。该理论模型认为,择偶偏好那些具有身体吸引力的个体。身体吸引力代表了更强的适应能力、更高的生育繁衍潜力。我们可以据此理解中国这句古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美女永远是择偶优势方,我们潜意识里希望能够孕育出具有更优秀基因的后代。

第3篇

摘要: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进步的画派,它聚集了俄国现实主义艺术的佼佼者,他们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重视民族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透过社会心理学来重新看待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产生动机、成就与影响,从艺术对与社会心理的反作用中总结出一些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到的方法。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俄国批判现实艺术;动机理论

中图分类号:J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96-01

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是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研究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并以个人为基点,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考察社会大背景与物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这里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和个性差异来评析俄国巡回展览画派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动机与心理,从另外一个新的角度给俄国巡回展览画派艺术一个新的阐释。

50年代末,俄罗斯的官方艺术中心是皇家艺术科学院,这座学府在当时主宰了当时艺术家的艺术题材、艺术思想和他们日常生活的经济来源。科学院学派的画家擅长于历史题材,对于三四十年代的艺术家来说这些题材是他们确立艺术方向的基本素材,没有人去突破艺术科学院所订的原则:情节要么是有趣的,要么是远离社会现实。这就构不成产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一种内部激素,它为个人行为提供动力以使其维持自己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个体的行为有一定了解后就可以了解和预测个体行为。从早期的马克夫斯基、谢米拉茨基的历史题材绘画里看不出他自己突破一些思想控制的个人行为,其潜在的想要改变的内部动力也无从谈起。

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皇家艺术科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由于出身平民的知识分子开始领导思想界,早已暗藏的科学院与学员中最活跃的群体间的矛盾爆发,学员们要求毕业作品的题材由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而不是遵守学院派的古老的传统。这些学员还拒绝参加金质奖章竞赛并向学院委员会申请提前毕业并获颁高水平画家的证明,动机为人的行为提出目标,使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他所引起的行为总是指向满足需要这一方向并明确其行为的意义动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当时的艺术家们从自身的本能的绘画喜好需要出发来向皇家艺术科学院挑战,拒绝参加金质奖章竞赛的行为是由他们为获得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动机,这也就符合了大多数心理学家所认同的社会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所包括的本能论、学习论、需要论。当然这种动机离不开社会,国家的资本主义改革、旧制度的衰微、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民主化进程等等。这些都使出身普通家庭的艺术家把艺术方向转为与他们深刻的了解农村、外省偏远地区、市民的生活环境,这种生活环境使他们不由自主的受到影响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民主的世界观注入其中,使之与生活相依附。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作品中充满了民主性、对社会残酷现实的批判性,这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自身本能的需要。人们之所以来创造艺术,他的心理依据就是对自己生命能量平衡与和谐的感受的自我表达,心理的需要是依据生理的需要,有了需要就有了艺术创作的动机。

对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家和其作品评价时产生了艺术家个人人格心理的不同导致了作品中所散发出来的艺术气质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差异主要是就是个性的差异表现在艺术绘画题材中就是画家艺术风格的差异。

社会心理学中的人格气质不同于文学等其他的解释: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后期俄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成员的情绪体验是受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对于民主人道思考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都表现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列宾自己讲述了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的情景:“一开始上画布,我就充满了灵感,笔触也流畅顺利……画到得意之处,禁不住快活的颤抖起来……”。这是列宾的情绪体验在艺术作品中的挥洒,他的情绪变化和冲动的幅度表现在绘画上,而绘画又把其传送给观众的视觉感受,这样艺术作品就有了灵气有了属于列宾自己的能够打动人心的独特的气质。

艺术文本的产生源于社会心理并受制与社会心理,同时又会对民族的文化心理、时代心里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俄国巡回展览画派可以总结出社会心理与艺术的结合要考虑到:艺术家作为某个社会集团的代表以及作为与其他人交际的主体的个性特征;艺术创作个体和艺术集体问题;艺术作品对个人、群体、集体的特殊影响等这些问题,才能做到社会心理学与艺术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溪静之著.俄罗斯美术史话.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1.

第4篇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第5篇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以社会情景下,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实证方法为手段,以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专业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需要社会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视角和研究内容方法有助于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受助者偏差心理或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助人活动的成效。

社会心理学课程改革是专业发展的需要

社工专业培养的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倡导通过专业的方法以帮助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心理学是有效的把专业需要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结合,既体现提供宏观的分析视角,也能为深入了解受助者的问题并实施解决提供科学且人性化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型的课程,但在教学中却一直倾向于理论学习,缺乏实践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差,积极性不高,而且这门课的学习也不能和其专业有效地连接,使学生在专业活动中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出来,甚至缺乏深入的思考。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

1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能动性发挥和能力的培养

传统式的教学注重老师单方面的讲授,以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学习者。很多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认为循循善诱等那是小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就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事实上由于现在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是科研而非教学,也使得很多老师不愿去花更多时间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为被动的听课工具,在讲课过程中常常是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充分理解,缺乏自主思考,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对学生有兴趣的课程,却在老师填鸭的讲解中变成了无趣。这种教学方式更造成了学生习惯接受已有结论,学习刻板,知识片面,缺乏思考批判精神,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无从谈起。

2 理论实践脱节,缺乏知识的连接,不能学以致用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性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还是重学术而轻实用的,甚至教师本身在应用上能力都有限。有时尽管采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但是事实上并未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知识将黑板换成了多媒体而已,实质没有显明改变。学习重学术轻实践,学不能致用,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分析,怎样运用,教学陷入到枯燥乏味的境地,学生没有兴趣,积极性不高。那么当学生面对救助对象时,缺乏对问题深刻的心理学思考,不知怎样把动机等理论应用与困境人群的帮助中,所学不能为之所用。

社会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革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强调。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参与和师生互动,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这里在此次改革中,主要引入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1 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与重要性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它不是一种方法,却能够贯穿于多种教学方法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往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上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所讲的内容仍然是以理论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常常会忽视学生的兴趣,内在需要等,按照教师意愿来进行讲授。一般认为,高校主要注重是内容和知识,教学方法只是其次,对于中小学生,教学方法会更重要一些。但是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所学的知识应该为培养素质,进入社会提供条件。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创新能力,专业能力为重点,这对高等教学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启发式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师用自己强制方法向学生讲授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状况,而要求以学生和老师为发展的共同主体,以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为中心,使教学活动在双方互动和良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不仅使学生有所成长,对教师本人也大有裨益,是教学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也满足学生的专业化需求。

(2)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

推进启发式教学,教师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需要更多地准备更多的付出,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也要精选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例如有的班级非常活跃,学生很愿意探讨和思考,甚至学生也愿意老师多交流并提出一些问题甚至提出反对意见,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就可以放手给与学生更多地空间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师生交流,引发进一步的思考。但是对于某些欠缺主动性的学生,讨论,随时提问有事组织效果不是很好,需要在问题上,方法上更加灵活,积极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到他们喜欢的话题和感兴趣的方向。例如了解中国人社会心理和感受,就可以适当选取某个学生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讨论,引发思考。如提出中国在当前社会中的幸福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进行思考。可以有教师引出背景,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怎样影响人们幸福的感受。同时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进行思考,以心得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也可以通过案例引入,使学生去进行专业的思考,如何分析问题,解决案主的问题。适时的提问,充分的准备,及时的引导是启发教师非常重要的方面。

2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情境式教学含义和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的情感体验,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事实上,社会心理学应该是一门有趣和有益的课程。但是目前学理研究较多,就算是用多媒体,可是还是讲授教学的方式。学生兴趣无法调动,内部动机严重不足,学习中感觉枯燥,理论和现实不能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情境教学能够有有的调动学生的情绪,增进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参与,在学习中感到乐趣,得到收获,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如何实施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耳目一新的情境,可以是自然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主观想象的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也可以是一种情感意志的活动,它能使对社会心理学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被有效的调动起来。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多样化的。教育界的苏格拉底法是用对话的方式是学生处于和谐的环境中有效的互动,促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种方法注重情境的设立,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可以带学生进入现实生活中或选取一定的场景,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专业能力。例如将宗教心理,可以鼓励学生去教堂宗教场所去感受和了解教徒的情感状态,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形式来了解中国人宗教心理与情感。当然情境教学方法是多方面的,也可以同小品,角色扮演,语言描述,图画和音乐渲染等方法激发学生情绪,吸引其注意力,促进观察和思考。其中角色扮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例如在讲到性别角色冲突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夫妻角色扮演去感受体会,并促进学生分析,探讨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也能促进他们用所学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模式尝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第6篇

心理学在法律实践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心理学与法学交叉产生了许多学科分支,如犯罪心理学、侦查心理学、刑罚心理学等等。证人证言的心理学也很早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心理学是指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概念为: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而伪证是指在诉讼活动中,证人故意做出的虚假证言。文章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剖析证人作伪证这一行为的心理状态,从而找出恰当地进行心理矫正的方法。

二、作伪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证人证言作为诉讼活动中证据的重要分类,对审判人员客观、全面、公正地把握案情有重要意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民事诉讼法》第72条对证人证言均作了相关规定。然而,诉讼活动中证人作伪证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审判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了严重干扰。作为生物体的个人,刚从母胎里分娩出来就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会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因此,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都会使证人产生行为偏差。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证人作伪证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个体的动机在具有复杂性的同时,还具有可知性的特点。因此,把握个体的社会动机才能判断其行为的出发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该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个体社会需要激发了社会动机。

诉讼活动中,有的证人认为原告或被告是有利于自己的,为了谋取私利,而作出伪证;有的证人则受到原告或被告及其家属的威胁恐吓,为了自身安全的需要,被迫作出有利于一方的伪证;有的证人为了尽快摆脱庭审或者避免再次受到询问而作伪证;有的甚至为了报答原告或被告的恩惠而牺牲他人利益,作出伪证。这些都是证人由于社会动机的驱使或者为了满足其某方面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偏差。

(二)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自愿的助人行为,也称为亲社会行为或助人行为。其特征为:出于自愿;有益于他人;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利他者本人有损失。

诉讼活动中,证人一想到被告人因为自己的证言将会承担败诉的后果,甚至被判处死刑,其家庭生活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便生“慈悲之心”,冒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伪证。

(三)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故意对他人产生伤害结果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是外置的行为,是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包括对他人的物质伤害和精神伤害。

诉讼活动中也存在攻击性行为,证人为了陷害无辜者或加重罪轻者的刑罚,往往编造出虚假事实,通过作伪证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有的证人还因为被告或原告与自己有过节,出面作伪证,借助国家法律对其进行报复。

(四)群体心理

群体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有共同的规范或目标。群体心理主要包括归属感,认同感以及群体的支持力量。

在诉讼活动中,尚未暴露的共犯,为了避免自己暴露或者为了掩盖其他共犯的罪责,往往作出有利于被告的伪证;有的证人为了自己的亲属、朋友的利益,往往会帮助包庇罪责,或者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虚假证词。

三、作伪证的心理矫正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往往会影响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证人进行心理矫正,以达到心理干预的效果,保证诉讼活动中证人证言真实可靠。

(一)改变证人的社会认识

社会认识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的对象性认识和社会总体的自我认识。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对证人事先进行法制教育,提高证人对犯罪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向证人阐述法律法规保护证人的相关政策,消除其后顾之忧。

(二)排除情感因素的干扰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映。排除证人与其亲友甚至仇人之间的情感因素干扰,具体来说,一是向证人讲明犯罪的危害性,激发其内心的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克服证人的封建家庭观以及人际交往中的不健康道德观,达到“大义灭亲”的效果;三是消除证人的侥幸心理,讲明作伪证的利害关系。

证人证言所包含的心理学内容非常丰富,因篇幅有限,文章所述作伪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不过是挂一漏万。总而言之,借助心理学进行法律实践活动,有意义,更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方强.法制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2]石蓉华.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第7篇

[关键词] 实验 社会心理学 课堂教学

一、引言

怎样能上一堂吸引学生的课?上一堂让学生满意的课?让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效结合?在于教师的思考、教师的责任心,以及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理论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单纯的“识记”变成“体验”和“内化”的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视频在线、案例分析等均收到很好的效果,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中,还有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经典实验的引入,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引入课堂教学

1.卢钦斯首因效应实验

人对于外界的认知可分为对物的认知和对人的认知。在物的自然属性尚且固定的情况下,人们对物的认知亦会产生认知偏差,就是心理学所谓的错觉,例如著名的缪勒莱耶错觉、冯特错觉、螺形错觉等。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些偏差会影响我们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和交往行为,而以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学势必对这些认知偏差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其中卢钦斯著名的首因效应实验便是一例。

课堂教学重演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将学生分成四组,阅读故事然后选择故事主人翁是外向还是内向。

前半段是: 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两个朋友一起走在阳光明媚的街上,边走边晒太阳。吉姆走进文具店,里边挤满了人。他一边等着引起店员的注意,一边和一个熟人交谈起来。买了文具出门时,他又停下来与刚进门的一位同学聊了几句。离开商店后,他向学校走去,路上遇见了前一晚别人介绍他认识的女孩。吉姆与她谈了一会儿,然后离开她去学校。

后半段是:放学后,吉姆单独一人离开课室,出了校门,走上那一段长长的回家的路。吉姆沿着树荫一边走。他看见迎面走来的是前天晚上认识的漂亮女孩,他没有与她打招呼,而是横过马路走进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吉姆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他静静地等着,直到柜台上的人注意到他之后,才买了饮料。他找到一张边上的桌子坐下喝饮料。喝完就走回家了。

第一组同学阅读故事的前半段;第二组同学阅读故事的后半段;第三组同学阅读故事的前半段+后半段;第四组同学阅读故事的后半段+前半段。阅读之后,让同学判断吉姆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让学生统计本组结果,引起学生好奇。学生并不知道每组同学所阅内容的顺序不一样,但实验结果是故事主人翁一会儿外向一会儿内向,学生觉得很奇怪和好玩。

实验结果:第一组98%的同学认为吉姆是一个比较外向的、友好的人; 第二组仅有1%的同学认为吉姆是一个比较外向、友好的人; 第三组有80%的同学认为吉姆比较外向、比较友好;第四组有45%的同学认为吉姆外向、友好,其他人都认为吉姆较内向、孤独。

第三,介绍卢钦斯实验,以及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通过在“做中学”引起了学生注意,主动思考为什么文字的顺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研究结果,真实的感受首因效应,并发现专家的实验不是遥不可及,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第四,引发思考,重视科研。在课堂实验的结果中,前三组与卢钦斯实验的结果非常接近,但第四组的结果差距较大。卢钦斯实验第四组是18%的同学认为吉姆外向、友好,我课堂结果是45%。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实验与卢钦斯实验不一致。从而引出不要迷信权威,以及科学研究的跨文化研究法。给学生阅读的故事是英语翻译成中文,其中涉及到文化偏差和翻译等多种原因。所以今后我们在做科学研究借鉴外国资料做调查时要考虑文化差异并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2.霍纳性别成就动机实验

如果你跟学生介绍霍纳的性别成就动机实验,说女生有“惧怕成功”的心理,学生会嗤之以鼻地说“老调重弹”、“性别歧视”。因为只是简单的介绍实验,学生会认为实验不可信,从而上课就没有兴趣。在我们的课堂,也将霍纳性别成就动机实验重演,让学生通过编故事的方法,发现原来女生和男生在成就动机方面真的不一样,女性真的有“惧怕成功”的心理。

霍纳的展示惧怕成功及其效应的实验的设计是一个经典设计,后来其他人的有关实验多少是从这个设计中衍生出来的。每一个被试都得到一个故事的导语:期终考试后,约翰(或安妮)发现自己在医学院的同班同学中得了第一名。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推测,接着这个导语,把故事写完。男被试得到约翰(男性)的导语,女被试得到安妮(女性)的导语。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内容编写一个故事,然后同学讲出自己的故事。课堂教学的实验重演结果和霍纳的一样,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女性确实有惧怕成功的动机。因为课堂所编的故事中,有的女同学说,原来是一场梦,并不是真的;有的说原来老师算错了分,不是第一名而是最后一名;有的说得了第一名并不快乐,因为以后也要得第一名,压力很大最后得了抑郁症。70%左右的女生故事都表现出惧怕成功。而男生的故事则大相径庭:不但学习成绩第一名,还拿了高额的奖学金;在路上救治了一个急诊病人,病人(女孩)很感谢他,介绍自己的爸爸给他认识,是医学专业的博士导师,收他为博士继续学医,女孩喜欢上他,并嫁给他。大多数男生的故事在竞争性情境中更有争取成就的愿望。然后再介绍霍纳的实验,学生都惊叹不已。自己并没有发现自己是惧怕成功还是希望成功,但通过亲身体验,发现现实和霍纳的实验真的吻合。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再去思考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女性会有这种心理。教学的目标就达到了,由“学习”或“记忆”的课程变成“实验”、“探究”的课程。

3.阿施的从众实验

心理学家阿施进行了从众现象的经典性研究――三垂线实验。每组被试7人,坐成一排,其中6个为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合作者,只有一人为真被试。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1、2、3。要求被试判断标准线段与1、2、3三线中哪一条线等长。实验时把真被试安排在最后,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这就形成一种与事实不符的群体压力,可借此观察被试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研究发现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35%。

在一次课堂上课,有个学生迟到。在他没来之前老师告诉班上同学今天讲从众问题,请同学配合做一个游戏。请大家看到这幅图时,都说3线段和左边的线段等长。迟到的同学坐在了第一列最后一个位置,然后老师请第一列所有同学按顺序告诉大家左边的标准线段与右边的1、2、3线段哪个一样长。同学们非常配合,前面每个同学大声并有自信的回答:“3!”轮到最后哪个迟到的同学,他缓慢的站起来,挠着头,迟疑地说:“3吧。”然后全班哄堂大笑。然后老师接着问:“大家想一想,最后那个同学为什么迟疑地说3呢?”同学积极地回到:“信息的压力”“群体压力”......课堂效果非常热烈,同学积极思考和探索,不是满堂灌的方式,而是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去探究,也让迟到同学明白不应该迟到的道理。所以每个同学都非常喜欢上社会心理学课,惊喜无限、精彩无限。

三、结语

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兴趣盎然、学生的期待是对老师最好的鼓励。学生对社会心理学课程接近满分的评分是给予老师的最高荣誉,也是促使老师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的动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学习,学习效果非常明显。第一,认同教学,快乐学习。没有厌学和逃课现象,学生是认真上课,盼着下次课,期待下学期还有类似的课。上社会心理学是一种探究、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下课铃响了才恍然大悟原来下课了。第二,加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将经典实验引入课堂,学生惊叹心理实验的有趣性和科学性,课后广泛阅读心理学类书籍,撰写学术论文,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用于自己的调查研究中。第三,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传授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第四,打破文科学习“上课-记笔记-背笔记-考试-遗忘”的怪圈,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应用于实际,很好地掌握了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美)巴伦.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2014年,在庆祝《心理科学》正式创刊50周年的纪念专栏上,《心理科学》编辑部发表了题为《心理科学研究50题》的专栏文章,提出了未来我国心理学具有前瞻性的、富有研究价值的和能体现心理学研究特色的50个研究主题[1]。其中,涉及了腐败和反腐败的心理机制、网络集群行为以及公共安全事件下的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等富有社会心理学特色的研究课题。显而易见的是,公众与政府的关系成为当下一个新的研究焦点。

 

在公众与政府的关系中,心理学科从自身的研究特点出发,尤其对二者的信任关系格外关注,由于政府的性质及其本身的非人格属性,因此,所谓二者的信任关系,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非对等的、单方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关系。对于这种信任关系的研究,西方多以“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government credibility”“government trust”“public trust”等表示其研究主题和内容,中文对译可译为“政府信任”“公众信任”等。在众多的译法中,一个从行政学借鉴而来的词——公信力,逐渐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和接受。政府公信力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成为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崭新课题。

 

一、公信力:公众对政府信任的指标

 

公信力一词,外文直译为“accountability”,意指对某事有一种说明、解释并接受质询的义务以及承担责任[2],这样的解释虽然能说明“公众对政府信任关系”的部分内容,但并不是全部。我们所说的公信力,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概念[3],对于它的理解,要从“公”“信” “力”三个层面展开。在公信力中,“公”代表了所指向的对象,“力”既可以表示成为一种能力、效能,也可以表示成为主客体间关系范畴的概念。而“信”作为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反映了二者的内容。从心理学上看,“信”表示了一种心理活动和心理态度,有相信、信任、信赖等的含义。

 

已有的研究一般认为政府公信力有两种不用的界定方式,其一是将政府视为主体,公众视为客体;其二是将公众视为主体,政府视为客体。前者将政府公信力视为政府的一种能力或资本,后者则将政府公信力视为一种民众态度和判断。从心理学研究领域上看,心理学所关注的是个体或者团体的行为表现及其背后的心理表现、活动机制和变化规律。当公信力成为心理学上的研究主题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概念的明确与界定,在“公”“信”“力”三个字中,“信”与心理学联系最为紧密,对于信任的研究,无论是人际信任还是团体、种族信任的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首先明确公信力这一研究主题应从属于信任的研究主题之中,其中“公”代表了该主题的特殊部分,而“力”则视为指标的体现。

 

二、公信力:从行政学研究走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关注

 

国内对于公信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等领域,并在当前已经呈现了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3]。但其起点还是始于传播学和行政学。由于我们着重探讨的是政府公信力,因此将行政学领域对公信力的研究视作是开端。

 

行政学领域围绕政府公信力的产生根源、影响因素、现实表现和建设途径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公信力的产生根源上看,基于不同的政府理论,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来源有不同看法。阶级冲突理论认为,政府起源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政府公信力源于政府的强制。社会契约理论则强调政府是在公众让渡公共权力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因此政府的公信力来源于政府守约的能力。有限政府理论则认为政府不是万能的,其权力、职能等受到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受到社会的监督,因此,政府公信力就产生在这些限制之中。责任政府理论强调政府对社会公众负有的强制的法律约束的责任义务,并认为公信力来源于政府的负责[4]。

 

从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上看,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既受到政府自身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公众的评价和感知的影响。从政府自身来看,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绩效、政府服务程度、依法行政程度、民主化程度、诚信程度、治理的绩效水平、意识形态资源的丰富程度、社会化的能力和水平、公共治理规则体系的公正性、政府自身综合形象等诸多方面[2],[5]。从公众角度出发,公众对政府的主观感知与政府行为的客观效果并不总是一一对应,从而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公众价值观以及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主观认知与评价会影响到政府公信力[6]。

 

从公信力的建设现状上看,大量研究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公信力整体上呈现不断提高、良好发展的态势。但也有研究表明我国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存在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政府政策信用缺失和行为信用缺失等方面,大体上可以从政府自身角度、公众角度和社会历史角度三个方面加以考量[5]。在提高政府公信力这一问题上,公信力高的政府能切实做到由“管治”到“服务”、由“无限”到“有限”、由“权力”到“责任”、由“人治”到 “法治”之间的转变[7]。提高公信力关键在于加强自身的建设。此外,还要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民众真正体会到是社会的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民众参政议政的机会,加强民众对于政府的了解,避免群众对政府的误解。

 

就行政学领域对公信力的研究来看,在方法论上,多使用思辨的方法来论述理论,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因素并进而提出提升公信力的解决策略。在这一系列的研究之中,实证性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同时,就公信力这一课题而言,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的研究内容和取向,仅仅依靠来自行政学的研究结果和方式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成果,甚至有来自其他领域的研究结果已表明某些行政学中被认为理所应当的结论仍有失偏颇和公允。因此,对于公信力的研究,亟须开展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丰富研究视野,扩充研究手段。最终,在公信力研究深化的内因推动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兴趣的外因利导下,公信力逐渐成为一个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课题。

 

三、公信力:社会心理学的崭新课题

 

公信力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进入中国学术界的时间本就不长,以“公信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做精确检索,最早的文献记录是在1988年,而对于从“政府信任”这一角度理解的政府公信力和政党公信力而言,时间则又要晚上一些(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虽然普遍认为国外对公信力的研究要更为成熟和丰富,甚至在最早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中就可以找到公信力与政府联系的最早证据。但对于公信力展开实证性的研究也不过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1964年美国针对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美国公众信任美国联邦政府,而1995年同样的民调则显示只有 1/4美国公众对美国联邦政府保持信任[8]。随后的短短的数十年时间中,出于对公信力研究多思辨和理论分析而少实证研究的反思和弥补,国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政府公信力展开了大量调查和实验上的实证研究,并且形成了一些崭新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了话语权、e-政府建设、公众意见表达以及重大信息的透明程度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和作用,并与传统行政学研究所认为的“理所当然”的结论有所出入(例如扩大公众知情权的问题),这里所出现的争论,我们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认为孰是孰非,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仅仅是形成了政府公信力研究领域中的一些争论,就已经是社会心理学所做出的贡献。

 

从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在2000年,参照中国知网的数据,以“公信力”为精确主题的研究文献只有18篇,到了2014年已经上涨到了3 792篇,仅“社会学和统计学”分类下就有454篇,显示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并且对于民间的“仇富”“仇官”心态、公众对政府的内隐态度等问题已经开展了相当程度上的深入研究,而对于民众对政府信任程度的研究也已推进到了实证层面,开始了一定意义上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在公信力的定量研究上前进了一大步。

 

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作为社会心理学崭新课题的公信力研究,在它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从社会心理学对公信力研究的介入来看,主要是弥补传统公信力研究实证上的不足,同时也是对民众政府信任内在心理活动的探讨与关注,从而在一开始社会心理学对公信力的关注就集中在了实证层面。这固然可以体现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优势,却也为社会心理学对公信力研究缺乏理论构建与体系建设埋下了伏笔,从而使众多的研究难以纳入一个统和、整体的框架中,甚至是依附于行政学的理论而自封其中。其次,目前社会心理学对公信力的研究还处于调查公众外显态度的层面,即便是就这一层面而言,也缺乏统一有效可靠的态度调查量表,而对于内部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的实证研究尚处于基本空白的状态,在“心理学意义的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上关注明显不够。最后,就跨文化的研究而言,公信力的研究仍十分匮乏。

 

当前,公信力仍然还是社会心理学领域里的崭新课题,不仅仅是就研究的时间而言,更是就相应的理论建设、方法拓展和成果展现而言。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心理学领域内对公信力的研究不可能与其他领域完全相同,也决定了本领域内对公信力研究的独特价值和贡献,尤其是把公信力作为一种主观机制,深入到群体乃至个体层面,为其内在揭示和探索引导式的提升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就最一般意义而言,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党政机关公信力现状,了解影响党政公信力的因素,为提升党政机关的公信力水平提供有效建议,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数据参考。

第9篇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特点 社会心理学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得、使用、处置消费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行动的相应决策过程。女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校园环境,使得她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观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一、 女大学生的消费构成及消费特征

1.消费构成

(1)饮食消费。饮食消费是女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据调查表明, 女生的饮食消费水平普遍低于男生, 零食消费水平则远高于男生。大部分女生选择在学生食堂就餐,她们到校外吃饭的原因一般有两种: 一是不满校内食堂的饭菜, 二是请客吃饭。但不管出于哪种原因, 她们都会选择那些适合自己口味且比较划算的餐厅就餐。

(2)学习消费。学习消费主要是书报费、学习用品费、考证费和电脑消费等。近年“考证热”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悄然兴起。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在就业中不占优势,因而更加重视参加各种考试,如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技能证书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也自然不菲。不少女大学生省吃俭用,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 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

(3)休闲娱乐消费。女大学生闲暇生活中, 经常做的事情就是上网、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旅游等, 女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我,注重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发展情趣,享受生活。

(4)人际交往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在大学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 这种消费常见于同学之间, 与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消费则不多。女大学生在交往中注重礼尚往来,虽然每次投入金钱数额不会太大,但却注重经常性,注重感情投资。

(5)服饰消费。许多女大学生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外表形象。特别是高年级的女生, 她们在自我形象包装方面, 不少人追求的是时尚、品牌与品位。大凡是广告中宣传的名牌服饰、休闲鞋、时尚背包,都可能是她们讨论和购买的对象。

(6)恋爱消费。大学校园恋爱被视为一项不谈婚姻的爱情,大学生的恋爱心态也有多种,或是为弥补感情的空白,或是为选择伴侣取经,或是感情的真实流露。女大学生对恋爱方面的投入相对要少于男生,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对男女的社会责任定位有关系。

(7)美容消费。爱美是人的天性,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女大学生们在美容消费中表现得强烈且突出。不少女生平时在护肤、化妆、服饰上非常舍得消费, 尽力去尝试新潮。现在很多女大学生认为“扮靓自己”不仅是流行,更多的是对生命、生存的新理解。

2.女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1)个性化与从众并存。随着改革开放,人们开始以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观、生活情趣来选择商品和劳务,女大学生作为青春向上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更希望具有鲜明个性的生活方式,展现个性,表现自我,因此,逐渐形成了女大学生追求个性、时尚,突出自我的消费心理。这是女大学生的主观努力方向,但是时尚代表流行,也代表了大众。女大学生在将个人的消费向时尚看齐的同时,也就是希望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反映在消费行为上就是向别人看齐,追求大众化的商品。这样,女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中表现出尽显个性,却又趋向一致的消费特点。比如:发型上卷发的流行,服饰上长靴短裙的搭配等。

(2)攀比与炫耀同在。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因而在其消费行为中,表现出更多的攀比和炫耀心理。在攀比心理的支配下,女大学生更多地考虑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周围人买什么、用什么,我也要买什么、用什么。而在炫耀心理的支配下,女大学生不仅注重购买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且更注重购买商品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以期显示自身的独特性、优越性,其目的是要建立自信心,唤起个人优越感,肯定自我和表现自我。

(3)群体内部消费具有趋同性。群体具有整合性,女大学生容易受到群体的约束和感化,尤其易受凝聚性强的群体影响,她们敏感,好交流,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并容易形成一致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我们通过一个宿舍的消费行为可以看出群体整合性在女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作用。如:在恋爱消费中,若一个宿舍的女生大部分都送给男友礼物,则个别人会趋同其他人,也将有礼物送出。相反,宿舍中大部分女生更多的是接受男友的礼物,那么,其他人则认为自己也必须要收到礼物。

二、 女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影响

父母对子女消费观念及消费习惯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父母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对孩子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对女大学生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成员作为参照群体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影响;二是家庭在女大学生的社会化成长过程中,会对其价值观及行为准则产生影响;三是现实的家庭环境,如家庭成员结构、家庭的经济状况等会对女大学生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所谓社会环境,简单地说,就是同生活主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具体包括人口环境、社会群体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社会环境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入,内容也更为广泛。

3.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蓬勃、向上的文化特征,又有展现自我、崇尚时尚的心理特征,同时也是一个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依赖群体。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独特性,必然影响其消费行为。

4.同伴群体的影响

儿童更多的受到父母的影响,而青春期以后的孩子,越来越多的受到同伴群体的影响。女大学生进入学校以后,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其独立性较差,依赖心理较重,必然受到其同伴群体的影响。

三、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上述五种基本需要是逐级上升的,当较低级的需要满足以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由于现代社会经济较发达,人们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健康问题都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当代女大学生也开始追求更高的实现目标。因而,为了受到别人的关注,引起旁人的重视和尊重,女大学生的消费倾向于更高水平,更加多元化。例如:衣服不再紧紧是御寒避体,还要追求漂亮、时尚、名牌等。

2.从众心理

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所谓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的最好写照,它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处于相同时代中的女大学生,她们在各方面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很容易倾向一致。同时由于她们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差、自信心较差、而自尊心又强,所以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女大学生在外界的压力下,无论是表面的顺从还是内心的接收,都会使其消费意识、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发生转变,很可能会不顾及自身的条件,而盲目的顺从他人的消费习惯,如和其他女生去商场购买名牌产品,一起做美容、美发。我们可以看到,在校园里,虽然女大学生努力彰显个性,但其服饰、发型等又有着明显的共性。

3.群体偏见

群体偏见主要表现在认识与情感上,群体在认识上的偏见称为群体思维,在情感上的偏见称为群体偏好。群体偏见与群体内聚力有关。群体偏见对女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小群体中,尤其是内聚力强的小群体中。比如关系团结的宿舍或班级。群体思维影响下的消费心理是指在在内聚性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为达到一致意见而过分配合群体动机,以至于使自己的消费观点或行为受到抑制。女大学生由于处于生理相对成熟而心理又不甚成熟的特殊时期,受其归属心理的影响,为了实现小群体的一致,个体间往往会形成一致的消费行为。如去购买一些高品位的书籍,以彰显自身作为大学生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的特征。受到群体偏见的影响,女大学生还趋向于形成相同的消费观念,比如对待各种消费的态度等。

参考文献:

[1]赵富才: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J].聊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04-108

[2]韩璐:当代大学生畸形消费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42-544

[3]张平:女大学生美容消费的心理分析及其引导[J].消费经济,2005,6:58-59

[4]邓演平等:大学生日常消费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0-113

第10篇

1 家园沟通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内涵、特点、原则、方法各自不同,但其教育对象、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让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成长为身心健康、具备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幼儿,完成幼儿阶段的社会化过程,对对幼儿发展、幼儿教育十分重要。

其一,家园沟通是儿童社会化的需要。社会学理论认为,在特定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是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有三个主要的因素,即社会文化、学校(幼儿园)与家庭三方面因素。研究证明,学前期是一个人接受社会化最佳时期,家园沟通可以更好的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家长与学校之间形成的价值观,可在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标准中形成属于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方式,而不是家庭和幼儿园在不同标准中进行教育,避免幼儿无所适从和行为规范的模糊认识,形成不符合社会要求的缺陷。

其二,家园沟通是形成共同角色期待的需要。幼儿园的保教对象是3-6岁幼儿,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家里享受父母的疼爱、珍爱,爷爷奶奶的宠爱、溺爱。从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第一天起,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希望孩子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呵护。因为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养方式,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是共同的期待。但家庭培养方式和对孩子的角色期待各有不同,对幼儿园和老师提出的要求也五花八门,这让幼儿园和教师感到十分为难。只有通过家园合作,使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形成对孩子教育达成共识,通过家园沟通,使家庭教育资源中消极因素纠正、转化,挖掘潜力,使家长、教师形成对每个孩子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避免幼儿的角色冲突,让孩子知道不同团体和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角色,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角色意识,将来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其三,家园沟通是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陈鹤琴说,"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缺少了对家园沟通理解和家园技巧的学校,往往会失去家长、孩子的信任,导致办学生机、活力的缺失。久而久之,易被幼儿、被家长摒弃。

2 家园沟通应遵循的原则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笔者认为,幼儿园开展家园沟通就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也是当代全人教育观的具体体现。儿童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幼儿教育应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的发展。我们在保教工作中,必须考虑儿童先天遗传及个人潜能所导致的发展差异。另外,还应因人而宜、因材施育,实施有差别的教育,力求在均衡中突出重点,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培养,而不能机械、死板、生硬地一刀切、一碗水端平。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需要通过教师、家长的沟通,这应是家园沟通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

第二、主动沟通、合作育儿。家园沟通是双向互动的,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纲要》指出,教师是家园合作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只有教师主动接纳、积极接纳家长,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教师与家长间交流沟通的渠道才能畅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建立家园合作的伙伴关系,形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合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是家园沟通的组织者、协调者,更要主动沟通,与家长合作。

第三、真诚坦诚、平等互动。孩子家长的素质修养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孩子的个性和特长更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共同特点和每个家长特点,真诚、坦诚对待每一个家长,要与家长保持人格的平等,尊重家长的意见,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对待,双方才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 家园沟通的方法技巧

"幼儿教育需面向21世纪,以为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打基础目标,以提高幼儿素质为基点,必须家庭、幼儿园与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相互配合,尤其是家园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其目标",总书记十分重视家园合作工作,曾对幼教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家园沟通的途径和具体方式很多,笔者主要归纳了以下几点:

第一、定期沟通与随时沟通相结合。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很多,常用的如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幼儿园网站家长bbs、院长信箱等,这是比较正式的方式,这些方式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现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实现家园沟通还有一些非正式的方式,如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在走廊或活动室告诉家长孩子的突出表现,孩子的头发或指甲要剪了,了解孩子为什么不爱参加游戏等等,电子邮件沟通、网络留言等......三言两语、只字片言,既解决了问题,也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效资源的利用和广泛沟通相结合。家园沟通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互动合作"也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家长与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只有家园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体验。

家长有效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家长良好的教育技巧与其他家长沟通。寻找模范家长,以点带面的带动家长参与到保教活动中来,让他们发挥作用并辐射到其他家长。譬如,有个幼儿园在《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中,第一次收集盆栽植物时参与的家长不多,但在"表扬栏"中,把一些家长配合的事迹一介绍,第二天配合收集的家长更多了。二是利用家长资源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在主题教育《我是中国人》活动中,发动家长把搜集到的图片以及带孩子外出旅游拍的照片和中国地图带到幼儿园,供孩子们认识。在班里设置了"百宝箱",用于老师、家长和孩子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经过处理、整理归类充实到活动区角,供孩子探索,这些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三是利用家长的职业和特长参加教学活动。在每学期初对家长的兴趣、特长等进行调查,在开展游戏活动中邀请某些有特长的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进行才艺表演等。使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幼儿园保育保教工作中。同时,我们利用家长资源还要注意对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避免有的孩子由于家长缺乏利用资源而产生自卑感。

第11篇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自助服务技术带来了服务业传递方法、运输方式等巨大变革,为顾客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论述,通过服务人员增强顾客知觉控制和自我效能,避免出现服务失败或及时进行补救,表明服务人员与技术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

关键词 :自助服务技术;知觉行为控制;自我效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36

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商务过程逐渐发生了改变,许多企业在营销和操作的服务过程中加入了技术,对传统服务行业带来很大冲击。伴随技术快速融入购买和消费服务过程,强调企业、顾客、服务人员之间互动三角模型的传统服务市场,已经不能完全掌控目前服务市场的全部复杂属性。在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不断革新,与高新技术相接轨,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且满意的服务。

1 自助服务技术现状及发展

1.1 自助服务技术优势

自助服务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兴盛的服务形式。Meuter等学者研究并提出自助服务技术是允许顾客直接接触技术服务界面并独立于服务人员直接使用一项服务技术。自助服务所受到的时间限制远远少于其他种类的服务,加入自助服务技术可帮助企业降低服务成本、改善客户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使得顾客更灵活地运用时间、空间,提高顾客满意度。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服务型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越来越激烈,自助服务技术越来越重要。自助服务技术的使用改变了服务传递系统,改善了服务操作方式、增加了服务效率和速度,为顾客提供便利。

自助服务技术的使用在人们生活中十分常见,自助取款机、网上投资账户等。从20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金融技术与产品的不断创新,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携带现金的习惯与金融观念产生极大的改变,消费者逐渐接受企业所提供的以自助服务技术为基础的终端设备。对于服务提供商,拥有有效的生产和传递十分重要。在服务过程中如果顾客可以承担一部分服务人员的责任,那么服务提供者就可减轻负担并获得更高成效。自助服务技术逐步得到广泛运用并兴盛,如银行的ATM、火车票自动取票机、地铁票自动贩卖机等。

1.2 自助服务技术弊端

自助服务特征是在服务过程中没有其他服务人员参与,企业将这部分服务完全依托于技术与顾客,这致使服务失误在所难免,进而影响消费者情绪和行为。当服务过程出现问题时,企业不能及时主动了解顾客需求并进行相关问题的及时处理解决,顾客完全无法使服务继续进行。在自助服务技术服务的过程中,顾客会遇到许多不同于人工服务的问题。如ATM机反应很慢、售票机多收钱、自动贩卖机里找不到需要的物品、自动取票机瘫痪死机等,这些问题都会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引发顾客不满。

当顾客将服务失败归因于企业,企业会面临更大损失。尤其因服务失败导致顾客传播企业负面口碑时,企业市场声誉会受到损害,失去大量潜在顾客。相反,顾客的正面口碑传播会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新顾客,帮助宣传企业正面价值形象,减少企业的宣传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研究说明继续使用比开始使用更为重要:企业寻找新顾客,其中包括建立新账户、引导新顾客使用,所需要的成本是老顾客继续使用所需成本的5倍。

因此,针对自助服务技术特征引发的服务失败,如何减少服务失败及顾客不满意,使企业避免产生损失,都亟需新角度和方法。笔者基于社会心理学角度,从计划行为理论中知觉行为控制和自我效能的角度分析服务人员与自助服务技术的关系,以期解决或避免自助服务技术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 增强顾客知觉行为控制或自我效能

2.1 知觉行为控制与自我效能

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人对执行某个特定行为难易程度的感知,是在给定情景下能观察的个人对于给定目标的反应。Ajzen在理性行为理论上加入知觉行为控制,提出计划行为理论,顾客对知觉控制的需求是行为的显著动机之一。在自助服务技术环境下,知觉行为控制是顾客对服务过程和结果所发挥运用的能力,决定交易速度和信息本质,是行为意向的有效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其组织完成某种活动并达到预期目标能力的信念,是个体对于自身某种行为能力的认知。自我效能表明人们对于技术的采纳、使用或行为意向不仅需要考虑从中可获取利益,同时还需考虑顾客自身所具备的能力。

知觉行为控制概念与自我效能概念基本兼容,知觉行为控制概念大部分源于Bandura及其相关的研究。知觉行为控制和自我效能都是从个体本身出发,研究与行为意向的关系。这两个概念均表明,人们对其自身能力信心会强烈影响人们的行为,包括活动的选择、活动的准备、为之付出的努力程度、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等等。

2.2 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的影响

许多研究都将知觉认知控制作为顾客与技术之间互动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部分会显著影响顾客的行为意向。在自助服务的过程中,顾客承担的责任更多,对知觉行为控制的需求更大。顾客的知觉控制与对自助服务技术的整体评估、质量评估都有一定关系,增强顾客的知觉控制可降低感知风险。

自助服务交易中,缺乏知觉控制的顾客需要更多的服务人员帮助,在交易过程中会不断验证步骤的正确性。顾客对于自助服务技术知觉控制越多,顾客对信息流掌控、以及与技术互动的能力更强,可以更快地选择菜单,交易更加有效率,对尝试不同技术更有信心。Collier和Sherrell提出知觉控制通过交易速度、信任等一些中介变量,会影响顾客对于自助服务终端意向。

2.3 自我效能对行为的影响

自我效能较低的顾客在面对新的复杂场景时,更有可能感受到威胁,从而避免使用。认为自身并不能有效或准确地掌握技术的顾客,更倾向于选择人工帮助;而自我效能高的顾客更倾向选择使用自助服务技术终端,自己掌控整个交易过程。例如,通过服务人员增强顾客对技术的自信,使得顾客熟于使用网络和电脑,那么顾客在下次服务中更倾向于使用网上银行。

Joo等的研究表明在网络教学中,自我效能和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Wan等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自我效能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在采取行动过程中,相较于怀疑个体本身是否具备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自信的即自我效能高的顾客有更大可能采纳自助服务技术。

2.4 通过服务人员增强顾客知觉行为控制或自我效能

Zhu等研究学者提出,在自助服务技术中,增强顾客与技术的互动性,以及提供可比较的信息,都会增强顾客的知觉控制。岑成德和甘小添提出在自助服务技术环境下,顾客参与对自我效能有正向显著影响:顾客对于自助服务技术了解的越多,自我效能感越强。Robertson和Shaw提出,如果有服务人员告知自助服务技术终端怎么使用,或帮助开启自助服务,或周围有相关说明书,或使用之前了解他人使用的过程,顾客都愿意使用自助服务技术。

在自我效能中,培训是一个重要机制,可通过培训增强自我效能影响技术的接受。在自助服务过程中,以不同方式适当加入服务人员的协助,对顾客提供完成服务的帮助,对顾客培训,无论是从自我效能或知觉行为控制,都可显著影响顾客对于自助服务的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促进服务有效且满意地进行,保证自助服务终端出现问题时及时得到解决和处理。

3 结语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自我认知;社会偏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终生学习思潮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教学生长期受到社会的漠视与责难,时到今日从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改观。随着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人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中,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蔓延与增长之势,严重影响了成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危及到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甚至成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切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概述

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社会对成人教育的漠视,对成人学生的淡然,已逐渐成为阻碍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成人教育对象的成人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心理问题愈发严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颇多,但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冷漠的人际关系、消极的人生态度三个方面。

1.强烈的自卑感

成人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落榜生,与考入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是出于无奈才接受成人教育的。为此,他们普遍存在着自卑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自信。加上家庭的责难、社会的歧视,让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一无是处,于是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2.冷漠的人际关系

成人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其家庭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家庭条件不同。在与别人交往时不主动、过于羞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言行极端压抑。同时,很多学生与网络为伴,沉迷于网络游戏,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与现实中的同学交流甚少。

3.消极的人生态度

成人学生由于强烈的自卑感,失去了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缺乏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意志。在现实生活中意志消沉,缺乏上进心,对未来一片茫然。不仅在学习上不努力,在人际关系上也缺乏主动与人沟通,在业余时间更是无所事事,生活单一且无任何意义,总而言之,成人学生消极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激情,更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

二、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溯源

探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不难发现,影响成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成因。但就具体而言,主要有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大因素。

1.自我认知的偏离

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可以得知,人们对他们的能力水平和态度做出正确的准确评估需基于两点。其一,在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其二,人们应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然而成人学生的自卑感源于同普通高校学生的比较,甚至是普通重点高校的学生比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寻求的比较对象就是错误的,同时社会比较理论的比较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自我评价,更是获得自我强化、自我进步的一种途径。因此成人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比较的目的应该是认清自己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而不是自卑、消极的逃避。

2.学校关怀的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很多普通高校把成人教育学院仅仅当着一种创收的手段,忽视了对成人学生的细心呵护。缺少了学校的人文关怀,成人学生就像没爹没的孩子,成人学生至进学校后,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一切由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几乎不予过问。由此可以看出:在成人学生与全日制统招学生之间,学校给予学生的关怀存在极大反差,这种差距体现出的是教育的不公平、学生的不平等。学校关怀的缺失让成人学生难以找到归属感,在一个缺乏温暖的集体中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便产生了。

3.社会偏见的误导

偏见是对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一种评价,它包括对圈外群体的负面态度和对圈内群体过于积极的正面态度。同时,偏见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如:人们对一个人所属群体的偏见会影响他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在社会的大家庭中,许多人认为成人教育是不正规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是汇集为拿文凭的在职人员、学习成绩较差的落榜生的场所,于是在社会中时常听到对成人教育的质疑声和披露声,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替代论、消亡论的陈词滥调甚至在学术文章中也经常可见。社会的偏见导致的不仅是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对成人学生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伤害。诚然,成人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成绩要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但是绝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全面否定成人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成人学生中也有相当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有个性特长的有上进心的学生。

三、成人学生心理问题解码

相关实践证明,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 转贴于

1.学生正确认识,重塑自信心态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让学生彻底走出心理阴影,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全面地剖析自己,正确认识现状,重塑学习、生活的信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途径走向成功。

围绕培养学生自身的信心,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自我定位,树立学习专业的信心。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审视自己,了解其优劣势,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从而依据“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的原则学自己喜欢的课程,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优势,保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其二,自我表扬,树立实现价值的信心。人自身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只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审视自我,了解自我,接受每一次的挑战。在经历每一次挑战时,给足自己信心与掌声,让自己充满激情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三,自我规划,奠定实现成功的信心。美好的憧憬、百般的无聊、无奈的悔恨、极度的茫然是大学生们一般都要经历的情感变化,是对大学生活感知的结果。刚进大学时的好奇心让其对大学生活有了美好的想象,熟知大学生活后的他们开始欣然接受自由大学给他们带来的无聊与空虚,一直到后来的悔恨和茫然。不妨追问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丧失了原有的斗志?不难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为学习制定计划,为生活设计颜色,为人生设定目标,是当今学生们逃脱落入俗套的重要方法,更是成人学生实现成功的必然选择。

2.学校倾力关注,构建平衡心理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培育了众多人才,更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难以衡量的贡献。然而,受社会传统偏见和思想误区的影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受到了国家的“特殊待遇”,成人学生遭受了严重的不公平对待。在一定程度上,成人高等教育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籍管理、班级管理和课程设置等,针对成人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并未对此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很多学校就算制订了规章制度,但都是形同虚设,没有严格执行。同时,对成人学生更是缺乏人文关怀,学生没有安全感,没有体验到家的感觉。然而,再放眼看看学校对统招学生的态度,这种两重天的待遇不得不让成人学生感到失望,由此产生心理的极度不平衡。为此,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导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人学生。具体做法为:第一,将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统一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成人教育不是学校创收的手段,而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应列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第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成人学生可以选择统招学生所学课程并和他们一起上课,经考试合格者学校承认其所修学分。第三,成人学生享有与统招学生相同的参加学校课外活动的权利。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成人学生同样有权利参加。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更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公平与公正。

3.社会合理评价,凸显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