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际交流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护理学生交流能力;教学方法;改革人际沟通
1 前 言
事实上,人际沟通是人和人之间交往的必然途径,也是人融入到社会中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从很多实况来看,如今很多学生依然不会交流,交流成为了社交中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最近一些年很多护理学校开设了人际沟通课,但因为该课中的内容比较分散,处处受到限制,根本没有达到提升学生交流能力的目的。因此,对人际沟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而提升护理学生的交流能力势在必行。
2 改革人际沟通教学方法
对于人际沟通教学来说,传统的做法被各种因素所限制,根本就不能够实现增强学生交流能力之目的。因此就要对人际沟通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进而该教学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促进学生的交流,并且学生之间还能够相互了解交流技能与特长。即是在给护理学生传授理论同时,还要安排出系统、详细的训练计划,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同时还能够亲身体验交流。从该课程中逐渐学会交流技巧以及经验。对于人际沟通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大体是按照三个步骤制定出训练目标以及方法。
2.1 和平常人之间的交谈技巧训练 相比和病患者交流,和其他人交流要容易得多,因此首先要具备和平常人交谈能力。在训练交谈技巧上主要就是寻找熟悉之人,按照课程中所学之时及生活或者工作话题交谈40分钟以上;在整个交流中学生要学会提问、倾听、沉默、关心以及触摸等等各种技巧。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按照2个人自由组合成一个组,到指定的地点交谈。交谈之后还要和辅导教师进行探讨。其一是学生做一个自我介绍,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要巧妙的运用沟通技巧,进而提出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二辅导老师应该依据交谈情况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其三学生要根据本次讨论讲诉自己的亲身体会,并且写出各自的书面报告。同时辅导教师还要从学生中筛选出具备代表性的几个范例,在全班中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并请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切身体会做出具体的分析。
2.2 和病患者进行交流技巧训练 事实上交往中最为困难的就是病患者,因此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一定要掌握和病患者进行交流技巧训练。首先要制定出交流计划及操作计划,还要和病患者正常交流作为主线,在核对好病患者姓名及床号之后,就要先给对方来一个自我介绍;要深抓病患者的心态给予鼓励,而且要考虑到下一步的操作力度以及速度,从各个方面进行心理安慰。在交流重要尽可能倾听病患者的心声,要时刻站在病患者角度去引导对方交谈,同时还要具备察言观色之能力,一旦觉察到这个问题让对方不高兴,就要及时打住,在交谈中要灵活应对且具备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致使交谈轻松舒畅,让别人感觉到清晰且具备说服力,多训练这种交流必然有效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且还能够得到病患者的认可。
3 改革方法之后的效果
3.1 教学体会 事实上人际沟通课教材中并没有直接讲诉如何实施人际沟通,因此在进行各种交谈之前就要制定出计划书,让交流内容步骤程序化、规范化,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通过初学到熟练这个过程,一直到最终付诸于实践之中,这就需要一个全面、科学及系统与反复训练过程。而且交谈之后还要和病患者访谈,听听他们的意见才能够知道那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3.2 新方法优势探析 按照传统传授模式大都是把人际沟通内容融入都课程中去,必然导致各个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到重叠及缺乏系统性,而且传统模式大都注重教授理论,学生根本没有到社会上进行实践机会,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所学到的知识,更不具备将这些知识使用在实际之中的能力。但是使用了改革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将人际沟通理论使用到实施中,有效将利率传授到学生脑海中,还要将目标、步骤以及评价及实践指导相结合,学生在接受人际沟通教学知识过程中,不断在实际中应用,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该课题的沟通技巧、采用活泼、生动教学模式,制定有目的的交谈及各种角度的扮演,致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进而体验出和他人之间交往过程。而且学生按照自定的计划书,必然让整个计划去交流,进而展现出个性化解释内容,而且经过实践中多次练习,必然越来越熟悉,学生就会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操练也能够让学生按照要求实施解释。
在教学中采用了改革的教学方法之后,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过去很多学生大多不敢和其他人放开沟通,更不明白怎样才能够进行交往。尤其是在操作之中,也不知道如何给一些特殊人群做解释及交谈。但是在教学中采用了改革之后的教学方法,许多学生普遍反映较好,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和其他人交流,能够和陌生人有效交谈。
4 结束语
人际之间的交流是人们日常中不能缺少技能,而且具备较强实践性,更是护理上必不可少的。只有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护理学生通过有效训练之后,明白怎样和其他人交谈,怎么和其他人自如、轻松及充满自信和其他人交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才能够做好护理工作,让病患者的满意。
参考文献
[1] 刘志宇,Liu Zhiyu.培养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4(18).
[2] 王永红.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原则及求职技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3] 黄振元.医学高职生人际沟通知识需求状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0).
[4] 程艳,张宏.丁学玲采用三环模式提高专科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
[5] 郑一瑾,余桂林.曾静香高等护理教育中职业行为模拟训练的实施[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1).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理解;处理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elationships and Processing Research
HAO Wen-qing,NIU Yong-hong,JI Xin,CHEN Jiao,LUO Xiao-ying,ZHANG Tong,WANG Yuan,LI Jing,GUO Shuang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us the deeper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adopt measure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ethodsUsing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sampling a total of 364 college students,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use the IBM SPSS 19.0 software for analysis. ResultsIn the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relationships, the status quo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the most is not optimistic,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Conclusion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be targeted to take measures, close dis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o that in a "normal state of harmony and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Understanding;Handle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拓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校园生活会遇到各种困扰因素,人际关系问题在所有困扰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大学校园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无疑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定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个人发展也起到重要的影响[1]。大学生团体处于一个与社会半接轨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与高中生与社会人士皆有不同,他们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以及与室友的关系。对于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每个人理解及处理的方式均有不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四川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第一层从学校各专业随机选择5个专业,按照专业分层;第二层在每个专业按照年级分层,最后在各年级面向全体同学随机抽取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00份。
1.2方法 在同学的帮助下,调查员对被调查学生随机发放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①调查对象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等。②分别对调查对象对4种类型人际关系的理解及处理的调查。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收据的整理及分析。
2结果
2.1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9份,回收率为97.25%。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364份,有效率为93.57%。
2.2一般情况 364名在校大学生分布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所占比例分别为29.7%、23.6%、19.5%、27.2%。来自5个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护理、法医、影像、检验。来自四川省内的有244人,占67.0%,省外的有120人,占33%,比例符合该校实际人口比例。
2.3在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现状及分析,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有48.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很好,自己很满意,而仅有4.7%的同学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很糟糕。总体来说,该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处于一个较好的水平。
2.3.1与同学的关系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处理的较好,有40.9%的同学经常与班外的其他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来扩大他们的交友圈。81.6%的同学提倡要经常与同学通过一些活动来联络感情。
2.3.2与老师的关系 66%的同学认为自己与老师有距离,很少与老师沟通交流,他们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定位于上好课就行,没有更进一步的接触。当对老师有意见时,57.1%的同学选择不会主动与老师交流。
2.3.3与家人的关系 63.5%的同学认为自己与家人的沟通状况很好,他们与父母都会主动与对方联系,1/2的同学在想家的时候与父母的联系明显增加,他们认为上大学之后,与父母的关系与之前相比有所改善。
2.3.4与室友的关系 大部分同学觉得与室友的关系很好,他们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与室友产生矛盾时,能从自身寻找原因,及时化解矛盾。90.7%的同学认为聚餐等寝室内活动对增进感情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很乐意参加。
3结论及对策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在4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的现状是很不乐观的,而对于与同学及室友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处理。以上情况可以反映出一个现象:当今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疏远同辈群体影响突显。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与教师交流沟通的技巧,进入大学之后习惯了家长和中学老师的主动关爱和沟通,还不习惯自己主动与老师交流,不知道怎样有效地与教师交流,缺少交际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害怕自己的某些语言或行为得罪老师,于是不愿主动与教师交流。然而,同辈群体之间交流起来则不存在太多的顾忌,有心事或困难时更愿意与同伴倾诉,在同伴中寻求心理的共鸣[2]。研究表明同学人际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处理与同学的交往关系时表现得普遍好于男生。究其原因,体女生在交往中,性格上相比男生的针锋相对的特点更显含蓄,因此也更易赢得他人的好感;②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差异,女生在言语能力上要优于男生,这一方面是由先天因素所决定的:女性在大脑中与处理语言相关的普通神经细胞比男性多 15%~20%[3]。在校大学生上大学之后,与父母的关系与之前相比有所改善。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了一个相对来说独立的空间,没有了父母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外,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他们更加珍惜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不认为那是没完没了的唠叨。
总而言之,当代在校大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理解与处理的方式皆有不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有关部门应根据相关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概括地来讲,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应该包括性格,环境,交际能力,学校的教育模式以及理解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促进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学生自身方面,应该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多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集体活动,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在多方面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争取做一名21世纪的新型优秀在校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方面,应该多为大学生们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可以适当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老师们也应该在教授课程之余,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沟通,拉近师生距离,使当代大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处于一种"亦师亦友"的和谐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宝军.以规范和疏导为依托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报,2008,(3):228-232.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s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prehensive diagnostic scale compiled by Zheng Richang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network usage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342 students in Yan'an University, the purpose i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phone network usage on the real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关键词:移动网络;大学生;人际关系
Key words: mobile network;college studen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161-02
0 引言
移动网络时代不仅具有简单的通讯功能,同时摒弃了以往手机通讯与无线网络的通讯障碍,手机网络以其便捷性的信息供给受到人们的喜爱。但随着大学生对手机网络的频繁使用,特别是社交网络的使用,例如QQ、微博、微信将人们的现实人际交往搬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萎缩,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1.1 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是以移动电话为终端,通过公用语言进行交互信息传输而形成的信息网络[1]。移动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传递灵活快速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时代重要的通信手段。2G、3G、4G、WIFI的出现是对移动网络功能的日趋完善,适应了人际交往中的任何需要。
1.2 移动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影响
1.2.1 移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在吴晓云[2]的调查研究中显示,网络交往拓宽了大学人际交往范围。Peris等人通过对由66名被试组成的聊天室研究,发现网络交往是完全有益的,网络人际关系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拓展[3]。陈朝阳研究表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大多采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和衣着装饰来表情达意但由于所处区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信仰等存在的不同,而造成一词多义的窘境[4]。现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主观念极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好冲动,不能良好地适应。而网络背景下,他们通过符号化的语言进行人际传播,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冲突,加深了彼此的感情[5]。
1.2.2 移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在网络交往中,人与人的间接交往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弱化了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王莉、卢桂桃[6]的研究显示现代网络交往模式契合了大学生交往心理需求,大学生投入更多时间进行网络交往从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交往能力的降低。徐进[7]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通过人际互动,这些角色得到巩固完善。而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扮演不同角色所需要的群体。同一个体以不同角色在不同地点与不同对象进行交流。然而在多重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角色转换过于频繁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角色发生混乱,甚至人格障碍。
1.3 研究目的
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但移动网络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自控力相对薄弱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困扰,本研究叙述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并考察移动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关系影响,本研究采用标准化量表和自编问卷队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当代大学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2 研究设计
2.1 被试
本研究根据要求,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延安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共抽取四个年级360名同学进行施策,施策过程中被试沿用一套指导语匿名完成问卷。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95%。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主要考察了人际困扰的严重程度,包括28道题,量表分为交谈行为、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每道题以“是”和“否”来回答,答“是”得1分,“否”得0分,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人际困扰程度越高。
3 数据分析及结果
3.1 大学生在四个维度上人数分布情况分析
统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各分数阶段人数百分比,对各阶段所占人数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处于低分阶段的占59.4%,即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较少,32.5%的学生与朋友相处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扰,7.6%的学生人际困扰程度严重,0.5%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对各分数阶段所占人数做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四个区间上人数的分布有显著不同。
3.2 大学生手机上网时间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分析
对不同手机上网时间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1与表2。
注:“1”代表2小时以内,“2”代表2-5小时,“3”代表5小时以上.
结果显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不同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上网控制在2小时以内的学生与2-5小时的学生、5小时以上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2小时以内的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低于2-5小时以内的学生和5小时以上的学生(p
3.3 大学生上网对现实交流程度影响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分析
对大学生上网交流程度影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和表4。
注: “1”代表非常普遍,“2”代表时常,“3”代表偶尔.
有不同程度交流损失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认为减少了交流时间这一现象非常普遍的学生在交谈行为、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异往上存在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一现象只是偶尔程度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异往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多于认为这只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认为减少交流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待人接物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只是偶尔现象的学生。
3.4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人口统计学各变量上的情况
经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4 结论
在人际关系中59.4%的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困扰较少,32.5%的学生与朋友相处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扰,7.6%的学生人际困扰程度严重,0.5%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
手机使用时间不同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上网控制在2小时以内的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低于2-5小时以内的学生和5小时以上的学生。
有不同程度交流损失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四个分量表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认为减少了交流时间这一现象非常普遍的学生在交谈行为、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异往上存在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一现象只是偶尔程度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异往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多于认为这只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认为减少交流是时常现象的学生在交谈行为、待人接物和总分量表上的困扰要多于认为这只是偶尔现象的学生。
5 调试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议
5.1 规范合理运用网络
就目前而言,学校校园网的建设比较快,学校应根据大学生本身的特点设置一些和他们学习、生活和相关的内容,积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合理的轨道上来。
5.2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更愿意说出心里话,而由于网络的时空较大,更便于进行团体辅导、心理帮助、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等等。
5.3 加强师生联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具有正性的激励作用,教师做好学生的榜样。
5.4 加强现实生活中学生之间的联系
鼓励大学生发展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增加合作解决问题,建立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顾海燕.手机网络对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
[2]吴晓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现状及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5):62-65.
[3]Peris, R. , Gimeno, M. A. Online Chat Rooms Virtual Space of Interaction for Socially Oriented People[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
[4]陈朝阳.网络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29(4):1019-1012.
[5]黄燕华.因特网对当代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064-065.
关键词: 网络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一、引言
交往,是指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有关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简言之,人际交往就是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情报交流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23岁之间,正处于青年期的初、中期,这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大学生渴望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
现在网络正在日益深入大学生的生活,这个由鼠标、键盘和导线连成的网络世界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渠道,它使大学生丰富了生活、开阔了视野,为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片土壤。网络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二、网络影响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
大学生上网已经相当普遍,网上交流就是大学生上网的一个重要目的。大学生于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由于网络的超时空特性,便形成了跨时间越地域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甚至没有国界,因此网络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能使用网络交流的人大致是这么一些群体:一是中小学生,这些刚刚接触电脑的青少年对网络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幻想,没有太多的电脑或者网络知识和人生阅历,大学生们会觉得中小学生在网络上瞎胡闹是那么幼稚可笑,所以很少与中小学生在网络上交流。二是大学生本身,他们具备一定的电脑与网络知识,对网络的各种功能好处有充分的体会。一项调查表明,当遇到有趣的事或烦闷、苦恼的事首先告诉的人是同伴的大学生高达76.6%,据有关调查,大学生本身就是其网络交流的最主要对象。三是在岗的中青年,他们在工作余暇也会经常在网络上逗留消遣。这类人有着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深深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力。可惜的是,工作之后的人通常会觉得在校大学生也是那么天真幼稚,故不把大学生放在交流的主要人群中。四是待业的青年,这些人部分已经有一定的电脑知识,能领会网络的一些功能,且其生活经历也会让大学生觉得好奇,而待业青年在网络交流中或消磨时光,或另有各种目的,倒不是很介意对方是幼稚还是成熟,或者还可以感动一下大学生的纯洁。因此这类人也会是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重要对象。
网络交流的这些群体,决定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偏向于这么一些类型:必须是经常使用网络的青少年和中青年,有一定的电脑和网络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共同语言。大学生太注重与同学等同龄青年之间的横向交往,就很容易忽视与教师、家长之间的纵向交往,他们与长辈之间的交流很少,从而形成一道无形的“代沟”。网络交往在进一步缩小大学生横向交往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代沟。因为从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上看,他们在网上的交往大多只限于一个小范围的同辈之间的交往,而与成人之间的社会互动相对很少,代际之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所以网络人际交往不仅减少了大学生与同龄人之间的横向交往,也削弱了大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的纵向交往,使得原本微弱的纵向交往更加陷入一种困境,久而久之,将不利于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
三、网络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
大学生相互交往的方式,随着他们社会交往内容的扩展、范围的拓宽,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交往形式多样,除了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形式,还注重非语言交往形式,例如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姿态、声调、礼物、衣饰等来交流思想情感。但当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中间环节多了网络成分,这一切就开始发生了变化。网络给的只能是在显示器上显示的书面语言,没有非言语的参与,这使得大学生通过网络来排解心情和进行交往成为“隔靴搔痒”,并不能治本。大学生只是在这样一种虚拟的环境中,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使自己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中,以屏幕为界来回避直接面对矛盾。然而网络毕竟是网络,它是虚拟的现实,就像人不可能像枪战电影里面那样幸运,在现实中有时候没有选择的余地。网络可以给你许多选择,而且不用付出大的代价,然而到处充满人个性的释放,也许和现实中的他们一点都不一样,所以很少有真正的感情交流,只不过是过眼烟云,顷刻即逝。
四、网络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并非七拼八凑的,而是依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并在一定原则支配下进行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平等尊重原则,二是互利互惠原则,三是信用原则等。但是在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中,由于匿名性而隐去了身份,许多现实社会中的规范、规则、道德在虚拟的世界中冻结,这样就给自我控制能力尚且不足的大学生提供了恣意表现自我、放纵自我情感的平台。据相关调查,42%的大学生并不认为网上撒谎是不道德的,53%的大学生基本同意偶尔在网上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26%的大学生基本同意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无所顾忌。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这些交往的原则就往往容易被淡忘掉。
1.网上交流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显得平等而欠尊重
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交流,平等是存在的,而且非常重要,因为大学生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当然会要求平等对话。至于尊重与否就难说了,你不知道我是谁,我喜欢尊重你,或者我高兴我心情好的时候尊重一下你,有什么所谓?而我想冒犯你,我不想尊重你,或者我怎么知道你是谁,你值得不值得我的尊重都难说,因为在网络上交流的双方,谁也不知道对方是谁,你有你说话的权利,同样的,我爱说什么爱怎么说,谁也管不着。我们经常可以在聊天室里看到互相漫骂的现象,而且是越骂越起劲,好像这样能使彼此越高兴,这样谈何尊重?
2.网络对交往中的互利互惠原则的影响
大学生网上交流大多都是抱着一定的目的的,或简单的倾诉,或有问题求助,或就只是为了消磨无聊的时光。网上交流多半可以让他们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只要你说,就会有人听,倾诉终于不愁是唱独角戏了,让人心理得到慰藉;有问题求助的,也会有网友提供建议的,当然到底这些建议合理否,那有待你用实践去证明,也是可以拭目以待的;消磨时光就更好办了,因为有许多大学生和你一样,也想找个人来随便说说,找点有趣的话题,共同度过这个百无聊赖的时刻。就这么看来,大学生网上交流还真是互利互惠原则的,只不过到底这利有多少,这惠有多少,是要好好思量的。比如有人听你倾诉,你会想到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用心在听我说话,或者听半天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样你会领悟到唱独角戏的悲凉;有许多人给你建议,那得自己首先判断筛选一番,这无疑使面对难题的人再加一道难题;消磨时光是最容易不过了,互相顺便说说,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原来可能觉得这两个小时难熬,结果聊聊,一天也就这样过了,多简单,不知不觉又过了一天,生命中又少了一天!
3.网络大大降低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信用度
据有关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居然有42%的大学生并不认为网上撒谎是不道德的,这说明差不多半数的大学在网上交流都觉得撒谎很正常。许多大学生认为在网络上交流不必要那么认真,因为你也不知道对方是谁,并认为对方也经常是造假的。网络上的“美眉”就常常是现实中的“恐龙”。甚至有人利用网络交流欺骗大学生的感情和财产,比如上面说到的待业青年,这部分人当中就有经常在网络上伺机行骗大学生的,这些不法青年利用大学生的纯真和同情心,欺骗他们的钱财。据报道有一个女大学生上网聊上了一些社会上的网友,她觉得这些人可以和她推心置腹,后来当这些人中有人出现了“困难”,急需钱的时候,这女孩毫不犹豫就把她家里帮她准备的学费借给了人家,结果钱借了出去,她那群“好友”就相继失踪了,销声匿迹了!她一年的学费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可怜的她家境也贫寒,一下子更困顿了,这对她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和灾难啊!诸如此类事情,在网络上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在网络上的人际交流信用度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可见,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平等不够尊重,互利互惠要打折,信用度更是令人寒心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在网络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以至于让人怀疑其存在的必要了。
五、结语
网络以其高速性、自由性、时尚性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科研带来利益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网络的虚拟性,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态,认真考虑日常的人际交往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不要过分依赖网络,而忽视身边存在的现实,否则网络就会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不可靠,久而久之,就将会是我们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一道新难题。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夏俊.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2.
[关键词] 高职高专;新生;人际交往;实践研究
随着高职高专新生的数量不断升高,对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新生在入学阶段的人际交往如果得不到良好发展,就会对个人人际交往造成重重障碍,还会影响到正常的校园生活和学习。但是,高职高专新生的人际交往普遍存在各种问题,如果不能够将这些问题很好地解决,将会给高职高专新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一、高职高专新生人际交往特点
1、人际交往范围狭窄
高职高专新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普遍比较狭窄,他们大多数都是从职业高中毕业之后进入到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学习的,因此,这些刚入学的新生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同学、家人和老师,基本没有机会能够与社会进行接触。而且,高职高专新生的交往对象以同一个宿舍的同学或者班级同学为主,朋友和玩伴的范围也基本局限于同学之间,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交往沟通较少,这就导致了高职高专新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大大缩小,随着生活压力和课业压力的增加,有些新生在学习之余还需要外出打工来支付自己的学费,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刚入学就没有时间与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由此更进一步缩小了高职高专新生的人际交往范围。
2、人际交往情感较强
高职高专新生人际交往过程中较轻的情感性本质是指这些新生在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以情感交流为主。情感作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具有明显特征,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刚入学的新生大部分处于18-20周岁之间,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够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突出强烈的情感,缺乏理智思考过程。高职高专新生在选择朋友时主要以有共同话题的对象为主,朋友之间谈论的话题也主要集中在生活和情感方面,喜欢将自己的秘密与朋友分享,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高职高专新生会将个人情感寄于朋友和同学身上,由此,他们的交往过程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二、高职高专新生人际交往障碍
1、人际交往的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指的是人们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出现了偏差,阻碍了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过高的评价和对他人过低的评价。高职高专新生与他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各个方面都比其他同学差,包括生活状态、学习成绩、经济条件等等。这种错误的自我认知导致高职高专新生在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经常低估了自己的交往交流能力,将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无限放大,即使遇到小小困难就会停止不前,更不能充分体现自我的优势和价值,由此造成了高职高专新生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2、人际交往的人格障碍
高职高专新生由于都是刚刚步入学校门槛,自身受到的教育与高年级的学生具有明显差距,这些高职高专新生的日常任务就是不停学习,部分新生家里也没有给予很好的经济支持,他们根本没有条件和资金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当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时,无法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和朋友,也很难融入到其他高年级或学校组织的娱乐和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态度冷漠,由此阻碍了高职高专新生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而且,在高职高专新生中,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各不相同,这也是导致他们与他人无法交往的原因之一,高职高专学生已经成年,性格基本确定,大多数刚入校门的新生性格内向、沉闷不语,不懂得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这些都是阻碍高职高专新生人际交往的原因。
三、高职高专新生人际交往实践对策
1、改善认知偏差,奠定交往基础
高职高专新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经常存在自卑、恐惧、胆小的心理,或者自我、自私的狂妄心理,这都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应该切实加强对高职高专新生的心理辅导,使得他们能够正确地了解自己,公正地对待他人,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问题,正确审视自身的优势和缺陷,端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位置。
2、养成良好品质,增强人格魅力
高职高专新生个人品质的好坏与人格是否完善能够直接影响人际交往,促进人际交往的前提是能够形成良好的叫我品质。因此,应该帮助高职高专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交往品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3、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首先,高职高专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讲究语言艺术,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思想交流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新生在实际人际交往中更应该学会掌握语言交流的时机、场合及谈话分寸。其次,高职高专新生应该把握好人际交往时机,运用非语言的艺术来获得交往成功,更要注重与他人交往沟通是自己的面目表情变化、眼神声调变化和交流空间距离等等。
四、结论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65-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民族团结成为当今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是各民族团结发展的前提,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可以促使少数民族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加强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普通本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人数为112.2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为7.86%,该数据近几年也在逐年上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力军。他们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提高对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减轻他们交流中的心理负担,减少各民族差异性所带来的交往障碍,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乃至于各民族之间更加团结,使民族地区能够长期稳定共同地发展。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与汉族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通过长期的探析与研究,寻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与解决办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通过在大连民族学院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年时间,发现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调查分析这一群体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本原因,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找到症结所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一、现状调查分析与实践过程
大连民族学院的在校生来自全国31个省份,具有5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来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为了更清楚、更透彻地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纸质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访谈三种方式进行具体的调查实践,并做了详细的策划和充足的准备。
(一)网络问卷调查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网上调查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调查范围更全面,调查方式更便捷。我们通过网络调查的形式在各专业、各年级选取一部分同学共发放网络问卷240份,收回239份。
(二)纸质问卷调查
考虑到纸质问卷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收集调查数据,我们在校园里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发放纸质问卷,并由调查人员现场指导,待被调查者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我们共发放纸质问卷265分,收回260份。后期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三)面对面的交流
我们对维吾尔族、藏族、朝鲜族和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等进行了深度访谈,详细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与思维方式,并且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以及在人际交往上的情况。最后我们汇总、整理谈话内容,并对谈话记录进行分析。
我们不仅针对少数民族同学调查,同样也对汉族同学进行调查,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加以对照,得出更有意义的数据分析结果。至调查结束,我们总计发放调查问卷50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99份,其中包括汉族学生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81%。;并且与3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存问题分析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调查,我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内心压力、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普遍比汉族大学生要严重。他们在与同乡或同民族的同学交流时很流畅、很自然,但面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人们时就会变得不那么自然。沟通少、不能互相理解,就很容易导致一些误会和不愉快,从而影响同学们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问题虽然因人而异,但同时也具有相似性与普遍性。经过整理、分析,我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民族心态的矛盾性
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理念和心态。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不会有意识地先去辨别对方的民族成分,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到文化多元的大学环境,不仅要接受以汉文化为主流的校园文化,又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要维持本民族的文化,多种文化的交融一定程度上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态受到影响,产生矛盾的心理状态,从而表现出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通,会越来越严重,导致各民族同学之间交往不顺畅。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
高校大学生的组成是多元化的,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各个民族。民族自治地区多年来形成了各民族所特有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等,这些客观因素造就了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不同的风俗习惯会直接影响各民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与沟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阻碍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为此我们做了进一步调查分析,在调查中,近七成的同学认为、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风俗习惯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
(三)语言障碍带来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一般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汉语的时间较晚,在大学之前一直生活在民族语言或地区方言的语境中,对汉语接触太少,汉语水平较低。在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想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就只能使用汉语,而不是让汉族和其他民族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这就会使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面积缩小、范围变窄,限制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子里和特定的人群中,只局限于同寝室、同班级的部分同学和个别同乡之间的交流,能够跳出这个圈子与其他人广泛交往的学生很少。
(四)家庭原因产生自卑心理
经调查,高达7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自卑心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常失眠、焦虑等。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除了个别地方在旅游业的拉动下经济繁荣发展、现代化程度较高,很多都属于经济落后和发展缓慢的贫困地区,那里的教育资源、科技水平、社会发展等都非常滞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这样的环境或贫困家庭来到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中,与城市里条件优越的学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感到自卑,从而影响人际交往。再加上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交流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锻炼,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性格内向、心理问题难以排解,使人际交往问题更加严重。
三、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一)开展民族地区游学活动
"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览,是文化的融合,思想的交融,是高校素质教育和家庭成长教育的良好补充。开展民族地区游学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可以接触到自己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从未接触过的事物。通过直观地感受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自内心地理解少数民族学生、尊重少数民族,从而在与少数学生的交往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在此过程中也起到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目的。
(二)开展团队式科技竞赛和民族特色文体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鼓励动员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专业特色的学科竞赛等科技学术活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团队交流、师生沟通、作品答辩等环节使他们直面人际交往、逐步建立自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特色文体活动方面,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特有的活动,例如,狩猎比赛、珍珠球、蹴球、剪纸、各种民族歌舞等。在高校中开展民族特色文体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校园文化,还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同时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活动中不仅可以建立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还可以让其他同学更加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三)增设人际交往理论课程和训练营活动
我国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是长辈说教式,学校的教育是老师灌输式,学生的素质教育缺失,在大学专门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课程并未普遍开设,即使有也仅是选修课而已,能够作为必修课开设的很少。而且很多学生由于课业繁重,不会选择此类课程。加大人际交往课程和训练营活动的开设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惑、问题有很多的相同和相似之处,老师可以将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整理、归类,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改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指导同学们在短时间内了解人际交往的要素和技巧,掌握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人际交往训练营可以让同学们相互学习,加深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沟通。学生参与训练营活动,不仅检阅了所学知识,提高了汉语水平,而且锻炼了交际能力,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四)扩展人际交往的实践锻炼平台
要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提升,在大学期间担任各种职务、参与各类活动都会对人际交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担任班委和学生会干部,参与社团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接触不同的人员,参加挂职锻炼、社区义工等社会志愿服务,在此过程中,同学们需要自己去面对各种挫折、解决各种事情、处理各种问题,这些岗位可以直接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学校和老师应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广泛地参与其中。
四、结束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青年一代。他们在大学期间能否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提升思想认识层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关系到本人今后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使得各民族同学和睦相处,才能维护社会平安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数[DB/OL].
.
[2]阿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取向[J].民族教育研究,2010,1(21).
[3]李丹,李全胜.浅谈学生社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0,(28).
目的了解分析人际关系对医学类独立学院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3月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利用自制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现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75份,经SPSS17.0数据软件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被测者的校外朋友数量、遇到困难时的首选求助对象、与辅导员老师的交流频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抑郁评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测者的抑郁情绪与对同学的信赖度、与一般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度、同寝舍友的关系满意度以及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显示出极强的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师生沟通交流频率和校外朋友数量对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小,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度对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抑郁情绪;人际关系
抑郁情绪是人们遇到生活挫折、精神压力时自然产生的一种情绪,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其已成为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而且仍有进一步严重的趋势[1]。大学生群体虽然处于生理、心理各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但仍不成熟,同时也面临着诸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譬如高昂学费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2];社会对所获文凭的认可度不高;就业压力更加巨大等等。相关研究已经证实,抑郁情绪的产生与个人人际关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3],本研究将通过对构成人际关系的各个因素的逐条的单因素分析(大学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量、和一般同学间的关系、同寝室舍友相处的融洽程度、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校外人际关系、遇到困难时的首选求助对象、与辅导员老师的交流频率),来研究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便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卫生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次调查于2014年3月随机选择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现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的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386份,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及连续重复选项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75份,问卷有效率93.75%。在所有有效调查问卷中男生人数为183人,占调查总数的48.8%,女生人数192人,占调查总数的51.2%。
1.2工具及方法调查问卷共有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自制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调查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人际关系调查表从7个因素分别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研究,以此作为进行单因素分析的依据。抑郁自评量表是信效度经过验证的国际通用量表含有20个题目,分四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1965)。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按照中国常模,分界值为53分,即低于53分的为无抑郁情绪,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2结果
在375名调查对象中,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高于53分的共有138人,占总比例的36.8%,其中男生75人,女生63人。按照自制人际关系调查表的7项选项对其抑郁情绪的产生进行单因素分析。
2.1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融入全新集体的生活,以往研究表明[4],生活环境的改变容易引起人们内心情绪的波动,这时在身边的同学的作用便显得尤为突出。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在校园中拥有值得信赖的同学数量分为三组,分别为:在校园中拥有没有值得信赖的同学;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为1~2人;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为3人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园中没有值得信赖的同学的受访组中,6名受访者全部检测出了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100.0%;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为1~2人的受访组中,90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50.0%;在校园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为3人以上的受访组中,42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22.2%。经卡方值检验,χ2=41.059,P<0.001,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大学中值得信赖的同学数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与同学的关系融洽度大学生活中,同学间的关系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校园人际关系之一[5],也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6]。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与同学间的关系融洽度分为三组,分别为:与同学间相处关系融洽;与同学间相处关系一般;与同学间相处关系恶劣。调查结果显示,在与同学间相处关系融洽的受访组中,33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21.6%;在与同学间相处关系一般的受访组中,102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46.6%;在与同学间相处关系恶劣的受访组中,3名受访者全部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100.0%。经卡方值检验,χ2=29.412,P值<0.001,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与同学间的关系融洽度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对同寝室室友的关系满意度同寝关系是较之同学更为密切的关系,以往研究表明,良好的同寝关系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成长。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与同寝室友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分为三组,分别为: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满意的;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觉一般的;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不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满意的受访组中,18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14.6%;在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一般的受访组中,90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41.7%;在对同寝室人际关系感到不满的受访组中,30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83.3%。经卡方值检验,χ2=61.701,P<0.001,按α=0.05的水准,可以认为同寝室室友的人际关系满意度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任何人都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对自身社交能力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的社交能力,以往研究表明[6],存在自卑心理、怯懦心理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分为三组,分别为:至今仍对自身的社交能力不自信;曾经对自身的社交能力不自信,现在已经克服;自始至终对自身的社交能力都很自信。调查结果显示,在至今仍对自身的社交能力不自信的受访组中,63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75.0%;在曾经对自身社交能力有过不自信情况的受访组中,75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7.9%;在始终对自身社交能力很自信的受访组中,没有检测出有人存在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检出率为0.0%。经卡方值检验,χ2=106.955,P<0.001,按α=0.05的水准,可以认为对自身社交能力的自信程度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5校外朋友数量作为在校大学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就是校内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而作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的校外人际(校内朋友按人际关系划分归入同学关系组)关系,同样不能被忽视[7]。本次调查按照被访者校外朋友的不同数量分为四组,分别为:校外朋友数为5个及以下的;校外朋友数为6~10个的;校外朋友数为11~20个的;校外朋友数为21个及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外朋友数为5个及以下的受访组中,3名受访者均检测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00.0%;在校外朋友为6~10个的受访组中,42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7.8%;在校外朋友为11~20个的受访组中,66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4.4%;在校外朋友为21个及以上的受访组中,27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9.1%。经卡方值检验,χ2=5.850,P值=0.119,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校外朋友数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2.6与辅导员的沟通交流频率辅导员扮演着在大学校园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社会角色,应起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作用[8]。本次调查按照受访者与辅导员沟通交流的频率分为三组,分别为:经常与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每周2次及以上);与辅导员老师交流频率一般(约每2周一次);很少与辅导员老师进行交流(每月1次或频率更低)。调查结果显示,在经常与辅导员老师沟通交流的受访组中,24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50.0%;在辅导员老师交流频率一般的受访组中,36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1.0%;在很少与辅导员老师沟通交流的受访组中,78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7.0%。经卡方值检验,χ2=5.436,P=0.066,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与辅导员老师的沟通交流频率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6。2.7遇到困难时的首选求助对象大学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能否妥善的对此进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9]。本次调查按照受访者在遇到困难时所选择的求助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向辅导员老师求助的;向同学求助的;向朋友求助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向辅导员求助的受访组中,21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46.7%;在向同学求助的受访组中,105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35.0%;在向朋友求助的受访组中,12名受访者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占该群体比例的40.0%;经卡方值检验,χ2=2.434,P=0.296,按α=0.05的水准,可认为遇到困难时选择的求助对象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7。
3讨论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方面人与人之间相互认知,因而产生的吸引或排拒,合作或竞争,领导或服从等方面[10]。考虑到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之中,故而本次调查忽略了亲属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及同事关系等方面的考量,仅对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及师生关系进行调研。从本次调查结果总体上看,属于同学关系的因子项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属于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的因子项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的影响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与以往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11],下面我们将对以上三种关系进行逐一分析:
3.1同学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0名受访者表示与同学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占总受访人数的32.0%,而对同寝室间室友关系表示满意的人数仅为105人,占总受访人数的28.0%,突出反映了90后大学生处理同学间关系的能力较差的情况,分析其中原因,大学生群体大多自我意识强烈,考虑自我较多,考虑他人较少,容易因生活小事彼此间产生矛盾[12],如果不能妥善的进行处理,很容易导致产生抑郁情绪[13]。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375名受访者中,有282名受访对象表示对自己处理与同学间的社交关系有过不自信或至今仍无自信,占全部受访者比例的75.2%。也在侧面反映出了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的事实,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个隐患[14],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2师生关系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与辅导员老师沟通交流的受访者人数为48人,占总受访人数的12.8%,当遇到困难时选择辅导员老师作为首选求助对象的受访者人数为45人,占总受访人数的12.0%。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组检出中,与辅导员老师沟通交流频率频繁的受访组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50%,在三组分组中检出率最高;当遇到困难时选择辅导员老师作为首选求助对象的受访组中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6.7%,同样在三组分组中检出率最高。随经卡方检验证明,此两项因素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调查数据反映出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即大学生与辅导员老师的交流率不高,而辅导员老师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的产生也未产生足够重要的心理干预作用。以往研究成果表明,这一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5]。
3.3朋友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校外朋友数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当遇到困难时选择朋友作为首选求助对象的受访者人数为30人,占总受访人数的8.0%。经过卡方检验,此因子同样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中原因,大学生主要人际关系依然是校园内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校外朋友关系在日常人际关系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使得该因素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相对较小[16]。
4结论
关键词:手机短信;文本功能;文本结构;文本规则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7-0098-02
作为一种显在的社会语用形式,手机短信近年来已经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本质上说,手机短信是借助电子媒介介质开展的应用写作活动,它首先意味着应用写作的新变化、新趋势。手机短信的广泛使用,促使日常应用写作成为几乎人人必需的能力,使自从电话、手机等电子媒介广泛应用以来人们正在日渐疏离的语言文本写作重新回归生活,成为一种拥有众多写作主体、强大文本功能、复杂文本特征的应用文体。作为一种新文体,手机短信并不仅仅意味着传播媒介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其文本写作中功能及特征的变化。
一、手机短信的文本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1]在研究语言时重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视为语言运用而形成的系统,在写作活动中具体呈现为文本系统。任何一个文本系统都具有三个最核心的概念,即功能、结构、环境。“写作的目的就是设计文本系统,它首先要根据环境确定文本功能,然后根据特定功能设计和优化结构。”[2]对于写作活动而言,一般情况下功能决定结构。这意味着只有先分析文本功能,才能更好地观察和理解文本的结构。手机短信的文本功能主要包括知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一)知行功能
知行功能,即韩礼德所谓语言三大元功能中的“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用“知行功能”代替“概念功能”的表述,则更为明确地说明一个文本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无外乎“知”与“行”两个方面:一是告知某种情况、知识或问题,可统称为“知”的方面;二是告知如何行动,使读者知道如何去做,这里的“行”是一种广义的行,不仅指实践行为(所做),还包括心理行为(所想)和语言行为(所写、所说)等。知行功能往往是文本的主要功能。手机短信最初就是以传递信息的强大功能而被人们所接受的,在其所传递的信息中最常见的便是使对方有所“知”、有所“行”。
(二)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进行交往,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人际功能作用于主体之间,它是特定写作语境中各主体(作者、读者及协作者)之间角色关系的表现,对协调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手机短信并不为某种具体的知行功能而写作和传播,而是为了增强人际关系,旨在表达祝福、感谢、歉意、欣赏等情感,或者并不为传递某种具体的情感,仅仅为了愉悦和开心。人际功能在文本中既可以直接交代、显性表达,也常常通过文中所传达的事件、事理、行为,以及文本风格等间接方式,隐性地显现主体的角色关系。
(三)语篇功能
语篇功能是指文本语言的组织和安排功能,是文本的形式功能,作用在于辅助上述知行功能和人际功能的实现。语篇功能就是通过词、句子、段落及整体篇章组织和安排文体的功能,其中既有直接的、显性的方式,也有间接的、隐性的方式,共同辅助文本的知行功能和人际功能得以实现。
知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共同构成了文本的“三大元功能”。所谓“元”功能,意指其核心地位和不可或缺性,三大元功能在文本中交织在一起,共同为文本写作的目标服务。其中,知行功能和人际功能是文本内容方面的功能,着眼于信息的传递和关系的表达;语篇功能是文本形式方面的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方式,手机短信文本三大元功能的协调和配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传播的实际效果。
二、手机短信的文本特征
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视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无论是否符合语法规则,在其看来都是值得研究而且必须研究的。手机短信研究中首先引起关注和争议的,恰恰在于其语言运用中对常规的变异化处理。常规和变异是互为存在的两个概念。如果将语言使用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规则视为常规,那么违背这些规则的表达方式就是变异。手机短信在多变的社会语境和具体的言语交际情景中,常常对语言的常规进行变异,从而形成一种典型的语言变体。其文本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体的跨类兼容
这里,文体限指体裁,即文本类型的特征。在语用常规中,每一种体裁都有自己特有的意义潜势和形式特征。手机短信写作中对文体常规的变异,表现在借用、套用、戏仿常规中不可能使用的文体,从而制造陌生感、新奇感,以产生特殊的文体效应。文体变异现象在手机短信中被大量使用,有时是整篇使用,有时是部分使用,有时甚至在同一文本中交叉杂糅,从而形成手机短信在文体上的跨类兼容特征。
(二)语体的灵活开放
语体是指文本所使用的语言的体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语言的表现方式,既包含语言表达方式(口语/书面语;非正式/正式),也包含修辞手法,还包含语言符号形式等。手机短信的写作者在语体使用上常常具有更明显的自主性,能根据接收者与自身的关系亲疏、所传递信息的性质以及发送短信的目的等等来选择语体。因此,与其他社会语用形式相比,手机短信的语体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用语常常打破常规,为语言的表意功能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具体体现在口语与书面语相互渗透、修辞手法大量使用、语言符号多元开放等几个方面。
(三)风格的丰富多样
风格是指文本的气质品格类型。它是语体的一种最高境界,当一种语体的品格稳定地发挥到极致,并与文本的其他因素形成有机整体时,才会形成风格。风格并不限指个人文章的风格,不同文本、不同语体的某种品格的稳定发挥,也会显现一种风格。尽管篇幅有限,但由于使用频率高,手机短信短小精悍的文本在风格上也渐趋成型,并逐渐呈现出风格多样化的特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风格特征:简约凝炼、繁复丰满、柔和婉约、朴素平白、严肃庄重、幽默风趣、含蓄蕴藉、明白晓畅,等等。
三、手机短信的文本规则
手机短信俨然已不单纯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在文本结构形式上对旧有语言机制和思维方式的变异,已形成其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系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语言习惯。尽管如此,手机短信的写作和传播并非无章可循,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方式,手机短信要想更好地实现其写作目标和传播效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一) 手机短信应遵循的规则
1.目的性原则。手机短信的交流对象十分明确,写作和发送短信的目的和意图往往也是很明确的。对应我们前面分析的文本功能,手机短信的目的或在于让接爱者有所知进而有所行,或在于沟通关系联络感情,或在于互通有无愉悦生活。在有限的篇幅内要把目的、意图表达清晰,就必须在文本结构和内容上认真把握。
2.合作原则。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指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这就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表现在手机短信交流过程中,遵循合作原则就是要建立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交互性。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短信发送者在发出短信后都会期待对方的及时回应,接收者的回应往往又会引发发送者的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你一言我一语的不见面的对话交流,这也是手机短信为人们所喜爱的重要原因。
3.礼貌原则。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手机短信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活动,更应该遵守礼貌原则。礼貌原则不仅体现在短信的内容上,也体现在文本结构上,文体、语体的恰当选择才能保证短信文本的“得体”,语言文字的合理组织才能保证文本意义的有效传达。
(二)手机短信如何遵循规则
强调写作与交流中重视并遵循一定的文本规则,与手机短信开放多变的文本结构,二者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强调要遵循规则,并不意味着要统一手机短信的文本结构。某种程度上说,手机短信文本的种种不规范特征,恰恰是其存在的价值和被人喜闻乐见的原因。因此,对其写作规范的强调应慎重,不能简单地统一化之,而应研究如何根据手机短信的功能分类进行有区别地逐步规范。
能否保证这些原则在功能多样、结构开放的手机短信写作中很好地实现?对此的信心来自手机短信交往方式符合中国人交流模式的心理机制。中国人普遍存在着含蓄内敛的性格特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采取委婉、迂回的方式,在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上更倾向于采纳间接的人际传播模式,尽量回避面对面的直接的人际交流。手机短信这种无需“身体在场”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模式很好地适应和解决了这种间接传播的需要。表白爱恋、传递情感、发出邀请、表达歉意,类似这些对中国人而言很难当面完成的人际传播,通过手机短信的纯文本交流都变得更加大胆、直白和流畅。“由于强调间接传播,所以受者捕捉那些非表层意义、模糊意义的敏感度就成为十分关键的因素。”[3]中国人交往中重视间接传播的特点,使受者成为中心,强调受者对信息须具有足够的解读能力。这意味着手机短信要想更好地协调规则和变异之间的矛盾,必须首先掌握和提高对接受者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短信写作和发送时,充分研究接受者的读解能力和语言习惯,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否则,将有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无法解读信息、沟通有障碍等情况,这将导致传播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Edward Arnold,1978.
关键词:网络;工具性;娱乐性;社交性;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10-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加快发展,网络迅速普及。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手段,它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人际交往的作用不容忽视。那么这种影响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一直存在争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的影响也不例外。它给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从人类自身出发来看,主要取决于个体利用网络的目的是什么及怎样利用网络。
一、目前网络对人际交往心理影响研究的现状
目前关于网络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主要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合理的网络利用是填补生活空白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网络活动在提高生活质量和丰富程度的同时,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网络我们除了可以获取大量快捷、方便的信息外,还可以进行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以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流成本低,而且有利于网上亲密关系的形成。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这种网络虚拟关系不受年龄、外貌,职业等的限制。人们可以加入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网络团体中,以此获取所需的社会支持、社会认同和归属感。Kaveri和Patricia在2001年调查了由失聪的个体组成的网络讨论组[1]。结果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社会支持的个体在讨论组中表现得更为活跃,而且他们从这种活动中确实收到了有效的帮助。此外,电子邮件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可以扩大个体的社会交际面,并巩固已经存在的人际关系,如与地理位置相距遥远的家人和朋友保持交往。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的使用使人们的身体变得懒散,减少了人们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缩小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人们整日坐在电脑前,减少了与家人的交流,导致社会退缩及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对于青少年来说,过度的网络使用会恶化他们的社会关系,增加和家人冲突的次数,不利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Kraut和他的同事对73个家庭的169个名被试的网络使用做了追踪研究[2]。结果发现,过多的网络使用会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减少,使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缩小,还会导致孤独感的增加。他们推测说,尽管网络使用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和活跃,但它的确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导致网络的弱连接代替了现实生活中的强连接。崔丽娟和刘琳也在研究中发现,个体上网交友会导致社会孤立与社会焦虑[3]。
任何夸大网络的正面和负面作用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人们利用网络的目的及方式是影响网络社会效力的关键。
二、网络功能类型划分
现有研究通过探究人们的网络服务使用频率划分其功能类型。Hamburger和Ben-Artzi通过因素分析显示了网络服务的三个因素:社交服务、信息服务和娱乐服务[4]。Hills和Argyle的研究发现了网络服务的四个因素:工作、娱乐、社交、在家庭中的使用[5]。李秀敏和阴国恩将网络的功能类型分为四种:信息类、技术类、休闲娱乐类、刺激类[6]。CNNIC2007年7月的最新调查认为,网路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信息渠道(如网络新闻)、沟通服务(如电子邮件)、娱乐服务(如网络音乐)及生活助手功能(网上求职)。
综上所述,个体利用网络的目的可分为以下三种:工具性、娱乐性及社交性。其中,以工具性为目的的活动,如网页浏览。以娱乐性为目的的活动,如网络游戏。以社交性为目的的活动主要指网络交往方式,如聊天室。
三、人们使用网络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其影响就不同
(一)以工具性目的为使用网络的出发点
网络有“信息的超级高速路之称”。它为我们提供的便利是其他任何工具都无法相比的。对成人来说,可以利用网络查找专业信息,或进行在线教育。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信息检索为专业发展提供便利。另外,还可与同学进行在线交流,在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人际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的使用可以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动机。但也有研究指出网络的工具性目的同样具有负面影响。陈朝阳认为若人们上网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和享受娱乐,那么网络的社会效果则类似于电视。同看电视一样,运用家用电脑意味着身体的懒散且限制了人们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7]。
对社会性发展较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适当的网络利用可以获取所需的信息,有利于促进自身主动性的发展。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刻。若在家长的监督下合理利用网络,不但有利于学业成绩的进步,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作用。但不合理的网络利用则会造成社会参与的下降和现实人际交往的退缩,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以娱乐性目的为使用网络的出发点
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根据娱乐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非交互式和交互式两种。前者主要指多媒体娱乐,如网络音乐。后者主要指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具有互动性和多向交流性的特点,实际上也属于一种社交服务。目前网络游戏对现实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主要以消极作用为主。网络游戏的使用会引发社会焦虑。在虚拟世界中,短暂交往需求的满足会使现实人际交往面临更大的障碍。陈小普认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只满足于网络世界的虚幻环境,会逐渐失去对现实环境的积极参与意识,导致真实社会活动减少,形成孤僻、冷漠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8]。
近年来,暴力网络游戏大量涌现,对使用者的现实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暴力电子游戏会提高年轻成人和儿童的攻击水平,增强了玩家的攻击性情感、生理唤醒和攻击行为,并减少亲社会行为。Griffiths,Davies和Chappell认为,与成人网络游戏玩家相比,青少年更偏爱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更可能为网络游戏荒废学习,对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9]。
利用网络合理地进行娱乐、休息,有利于个体身心放松,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中去。但若是将网络娱乐特别是网络暴力游戏作为生活的中心,则会造成不良后果。
(三)以社交性目的为使用网络的出发点
以社交性目的为使用网络的出发点即指“网络交往”。研究发现网络不仅是信息的超级高速路,已经成为强有力的社交领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的网民中,网络社交群体占网民总体的45.8%,经常使用网上聊天、电子邮箱、博客等社交类网络服务。
陈朝阳(2006)认为,如果网络主要用于人际交往,那么网络的影响可能更类似于电话。青少年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和陌生人进行在线交流。相反,网络同电话一样为同龄人之间关系的保持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通道。研究表明,84%的信息使用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有联系的个体之间,是和交往范围内的关系亲密的人进行交流的工具[10]。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面临着与别人建立和保持亲密关系的成长任务。网络交往是他们与朋友、家人和亲属保持联系的重要手段。但另一方面,过度依赖网络,则会导致现实交往范围的缩小和强连接的破坏。
综上,区分网络交往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网络使用者交往的对象来说,包括两种:与熟悉或亲近个体的交往及与陌生人的交往。对前者来说,网络只是一种通信工具,它加强了人们在感情上的沟通与交流。比如老年人身边可能很少有人整日陪伴,再加上步入晚年,更容易产生孤独感。网络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沟通工具。另外,很多家庭买电脑都是为了与在外地上学的孩子保持联系。这些都说明网络的使用并没有降低人们的社会生活参与度。相反,它加强了个体之间的强连接。对于后者来说,网络交往的影响主要看两个方面:是否影响了现实社会活动的参加和人际交往。若是网络使用者整日端坐在电脑旁边进行机械的人机交流,那么必然会导致社会退缩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反之,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扩张。
四、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取向
(一)网络使用效果评估指标的进一步探讨
现在对网络使用效果的评估基本上以使用者每周的上网时间作为主要参考,即每周上网时间越长,网络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越大。这种评估手段简单而片面,不利于对网络效果的深入研究。
(二)网络与孤独感因果关系的研究
关于网络的使用与孤独感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还较少。网络的使用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还是孤独的个体更容易使用网络?另外,对人际交往感到焦虑的个体更喜欢参加网络交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感觉网络交流让他们更有控制力吗?这方面需要深入探讨。
(三)不同网络群体使用效果的异同
网络对不同的个体,如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特别对于身体残疾的个体而言,网络他们的影响可能有别于对正常个体的影响。因此,不同群体网络使用的心理机制及影响的异同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Kaveri,S.,Patricia,G.The impact of computer use o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development[J].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1,22:7-30.
[2]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Kelser, S., Mukopad-
hyay, T.,Scherlis, W.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and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9):1017-1031.
[3]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6): 64-66.
[4]Hamburg, Y.A., Ben-Artzi, 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
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 [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441-449.
[5]Hills,P.,Argyle, M.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3,19,59-70
[6]李秀敏,阴国恩.大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
[7]陈朝阳.(2006).网络对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J].心理科学, 29(4):1019-1021.
[8]陈小普.网络游戏与交往成瘾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危害[J].校园心理,2009,07(1):08-10.
关键词: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63-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知识经济大放异彩,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日渐减少,人际交往问题开始暴露在世人眼中。不仅是成年人,少年儿童也成了网络社会的“受害者”,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网络聊天工具,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也日趋显现。根据北京市青少年咨询服务中心对6万多人次的调查,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的占了42%,而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占27%。在小学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生活在不被集体包容的感觉中,有的性格过于内向,与同学接触率低,关系疏远;有的成天怀着恐惧心理,沉默寡言;有的则胆大妄为,常与同学发生矛盾。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差,属于“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在我们班,也有这样一些孩子。
(一)现象一
小杨,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理应是个能让大家看一眼就喜欢上的孩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却令人担忧。从一年级开始,她就不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同学们越来越不待见她,甚至嘲笑她。久而久之,平时也没用什么朋友,下课后,其他同学都在走廊和操场上尽情玩耍,只有她一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写作业时,她不喜欢把自己的本子给别人看,总是用手把写的内容挡住。当老师看她的作业时,就会表现出一脸的不情愿,神情十分紧张,生怕自己有什么做错了。她对情绪的表达也很让人担忧,批评她时只是撅着小嘴,夸她时脸上也不会有任何笑容。
(二)现象二
小宋,看似机灵乖巧的她却是全班“最不受欢迎的女生”。从小就与其他孩子处不好,任性、调皮、多话、爱插嘴、爱捣蛋、爱挖苦人……几乎所有的不良习惯在她身上都有体现。任家长和老师对她苦口婆心,但她依旧没有改变,班里的孩子也依旧那么不喜欢她。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个孩子的交往障碍呢?
为此,我专门走访了她们的家长,通过访谈,才得知由于小杨是外地孩子,尽管活泼可爱,可是上幼儿园时被其他本地学生看不起,老师也不喜欢这个话多的外地小女孩,久而久之,她便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小宋的父亲常年不在苏州,母亲一个人把小宋带大,由于自己工作较忙,有时无暇顾及,便直接放在小区的游乐场,任小宋自己玩耍。上了小学之后家长才发现长期“放养”的结果就是小宋的“人来疯”。家长对于孩子是无计可施,孩子却觉得在家中感受不到亲情和温暖,只有去外面玩耍才能找回自由和快乐。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小学生与同伴的关系是水平的关系,学生在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现根据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标准来分析学生相互交往中的心理健康状况。
1.学生自身因素。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人,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质类型,各种气质类型的孩子若不区别对待,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也许会因为没有因材施教而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
2.家庭因素。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家庭条件日渐富裕,父母工作日趋繁忙,孩子与家人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后,就很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3.学校因素。虽然学校推广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受成绩的影响,学生间竞争激烈,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老师也是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一切向分数看齐,一些言行不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解决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对策
鉴于目前的情况和学生的社会交往的特征,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社会交往的教育;加强小学生的交往教育,指导小学生的交往实践,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以上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成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学校在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可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机构,一方面可以全盘掌握全校学生的心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一些特殊的孩子进行心理咨询,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校还可以利用家庭与学校协会的一些宣传及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让家长也对心理咨询和能够理解和帮助学校开展的工作。
2.转变教师角色。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师生交往、同学交往、学生与家长交往及学生与社会交往。而班级是学生日常相处、紧密联系的最基础群体,是学生人际交往的摇篮。教师必须重视本班人际关系现状,了解学生交往的特点,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3.培养实践交往的能力。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和每个同学友好相处。平等正视并尊重交往问题学生,放大他们的交往优势,培养他们的交往实践能力,无疑是拯救问题学生的一剂良药。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双向交往。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那些心理脆弱的孩子同样也是,只是她们现在还很娇嫩,很柔弱,但只要我们教师用温暖的阳光去呵护,用甘甜的雨露去滋润,用最大的爱心与耐心去等待,总有一天,我们会倾听到花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林甜密.浅谈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11,(26).
【关键词】 实习生;人际关系;沟通
[Abstract] To know the medical inter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hospital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with 177interns on the job. It has been found that poor communica-tion is the root cause for interpersonal disharmonious.Accumulating language skills, taking the school teachers’consults,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course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put theory into actual communication are suggested .
[Keywords] medical int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医学实习生从学校进入临床,面临着要处理医疗环境下的各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交往建立起的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及相互吸引力与排拒的心理状态。本文所研究的医学实习生人际关系是指实习生在医院与病人、医生以及同学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联系纽带。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学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因此,关注医学实习生的人际关系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6 级临床、口腔、麻醉、护理、影像、检验专业共190 名实习生,其中,男生53 人,女生124 人;临床专业30 人,口腔专业39 人,麻醉专业23 人,护理专业48 人、影像18 人、检验19 人。
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实习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为辅。共发放问卷190 份,收回有效问卷177 份,回收率93.15%。
2 结果统计
2.1 医学实习生与病人的人际关系现状
表1 中通过对实习生与每个病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调查显示,他们倾向于每天与每个病人交流6~10分钟,人数占总人数的49.2%;与病人沟通超过10 分钟的实习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8.8%,居次;与病人交流在1~5 分钟内的实习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2%,居后。通过对实习生每天与多少病人交流的调查显示,每天与3 个及以上的病人交流的实习生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6.5%;每天与1~2个病人交流的实习生人数居次,占人数的41.2%;也有少数实习生在一天里没与一个病人进行过交流,占总人数的2.3%。表1 还显示,实习生在与病人进行交流时,感到不自然、紧张、气氛不融洽的人数均在总人数的20~25.5%。
2.2 医学实习生与同学的人际关系现状
表2 显示,有29.9%的实习生会过分地羡慕或嫉妒同学;有25.4%的实习生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孤寂或失落;有6.8%的实习生在与同寝室的同学相处会感到不融洽。
2.3 医学实习生与医护人员的人际关系现状
表3 显示,实习生在医院遇到困难时,74%的同学会请求医护人员的指导;剩下的实习生要么完全依赖医院的老师,要么总是试图独立去解决困难。在另外的两个调查项目中,有27.7%的实习生讨厌某医护人员或感到被医护人员讨厌,有5.6%的实习生在与医护人员相处时感到不融洽。
3 原因分析
通过上表所示,在与病人、医护人员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方面,虽然大多数实习生处理得较好,但也有27.7%以下的同学感到与病人、医护人员、同学之间相处不融洽。笔者认为出现此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的沟通不够。在与病人的交往方面,实习生和病人的关系维持时间较短,加之现实中医患关系的紧状况,很难让病人和其家属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实习生产生一种信任的态度。另外,有的实习生在与病人沟通时不积极,语言表达不清楚,学生角色没有转换到医生角色,这些因素导致双方人际关系不够融洽。在实习生和医护人员的交往方面,有的医护人员没有明白自己在实习生面前是老师或前辈,他们的言行会影响着实习生的成长,他们的言行不得体,会引起实习生的反感。
同样,有的实习生也没明白自我在实习阶段应该充当既是学生又是医生辅助的角色。在学校学生只需要等着老师讲解就行,在医院由于医护人员要忙于医院的事务,这就需要实习生主动地与老师沟通,没有积极地沟通,双方就容易造成隔阂。在实习生和同学的交往方面,由于性格、生活经历不同,处在同一个环境下就要求实习生必须有容纳、沟通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就会导致心理失衡、人际关系失调。
4 对策研究
4.1 在学校人文课程里面纳入沟通教育并引起学生的重视[1]
医学生的专业课程比较繁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因此,即使有的人文课程里面纳入了沟通教育,学生也不一定重视。所以要引起学生对沟通教育的重视,鼓励其把学到的理论用到实际交往中去,如结合临床实习需要,将人际沟通的平等尊重、真诚守信、互助互利、宽容等原则运用到与医生、病人和同学交往中去。[2] 无论在见习、实习还是课堂中,给学提供一个一定时间内模拟沟通的平台,使其在这样的平台中得到沟通训练。
4.2 实习生应加强语言表达的自我学习
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三样法宝,语言、药和手术刀。语言对于医生而言很重要是因为医生在与病人沟通时离不开语言的准确表达。其实,只要与人沟通,都离不开语言。实习生应加强语言表达的自我学习,以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地积累丰富内涵。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医护人员对病人是如何进行语言表达的来学习,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多读书、看报、多与别人交流等方式去总结语言表达的技巧。
4.3 主动、虚心地向带习老师请教
实习生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离不开带教老师的指导。无论是专业知识、人际交流技能,还是目前的医疗形势、人的心理调整等方面,都需要那些有着熟练经验的带教老师的认真指导。[3]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有指导的责任,他们也希望增强实习生的能力,只是对于他们指导学生的态度和精力,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因此,实习生不要以带习老师忙或其它原因没有关注到自己而放弃对自我的锻炼,而是更要积极地、虚心地向带习老师请教,提高自己的医学技术,正确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宋丹妮,张建国,杨扬等.医学生沟通能力与和谐人际关系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116-117.
关键词: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微信热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功能与其他用户交流。至2013年10月24日,据腾讯微信统计,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1]那么随着微信作为自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微信联系朋友,维系朋友间的关系,乃至通过微信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在网络人际传播发展和演变的今天,与其他网络媒介相比,微信人际传播更加便捷与高效,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个体之间快速建立起人际传播关系。随着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出现,现实世界中“熟人的熟人”的关系被逐渐转移到了网络上。[2]社会个体通过微信把“新朋”和“故友”、附近的人、同时摇晃手机的人都聚合在了一起,形成以每个手机为聚集点的网络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随着人际传播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上的个体会逐步倾向于用这个交际圈来分享和获取信息。那么,这种微信建立起来的人际传播圈是否牢固,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视角,对微信热进行冷静分析。
1微信热背后人际传播情感活动误读与缺失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情感活动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对传播符号信息属性解读之外,还需对传播符号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的接收、理解、体会及反馈。在现实社会中,这些表达感情的符号可以是语气、语调、眼神、表情或背景资料等等,在微信的传播活动中,这些表达情感的符号可以是微表情、图片、文字等等。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具备传递感情的动作、表情、眼神等非语言传播符号被纳入情感传播符号体系,但由于网络人际传播渠道的限制,非语言符号传播功能受到较大程度的误读或弱化。即使是微信推出的语音聊天,仍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误读情况。所以说网络人际传播侧重的是传递信息,但表达情感方面,与面对面的交流仍有较大差距,传播者的情感交流呈现碎片化状态。概括来说就是“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情感活动缺失是伴随网络人际传播特殊方式的普及而形成的一种情感活动传递不完全的特殊状态。”[3]
尽管网络人际传播的传播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符号相似,但是传播主体选择其作为传播情感的灵活性降低,传播的保真度也难免降低,传播主体间的注意力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对传播符号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容易导致信息流失,且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其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这是导致网络人际传播中主体间情感活动的缺失的主要原因。网络人际传播中情感活动的缺失对传播效果的不利影响显而易见,文字虽然具有很强的表达功能,但是并不能完整的表达情感。图片、视频等呈现的影像是对现实情境的模拟和再现,不能全面还原真实而全面的事物原貌。因此,网络人际传播在这方面的缺陷并不能轻易克服,只能在技术许可的范围内尽量模拟现实社会人际交往情境。
2微信使用中网络人际传播的随意性
依据网络人际传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微信中的人际传播分为三种类型:陌生人之间的传播、熟识朋友之间的传播以及工作伙伴之间的传播。那么陌生人之间这种网络人际传播就有很大的随意性。
(1)传受双方个人形象的随意性。由于很多时候网络人际传播的参与者处于不同的时空中或者根本素未谋面,再加上网络人际传播参与者具有隐匿性,这就导致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都会根据自己对对方的判断对自身形象进行加工,以影响对方判断,从而导致传播双方的关系朝已有的预期方向发展。比如外在形象、说话的语态、遣词造句等都可能是加工出来的虚假形象,以此来获得对方的认可。
(2)传播内容的随意性。在微信的使用中,由“附近的人”“漂流瓶”和“摇一摇”而建立起来的沟通渠道,属于偶然的网络人际传播,此类传播也大量存在,这种情况下的传受双方目的不是十分明确,或者说没有明确的交友目标,只为消耗
暇时间。那么传受双方在这种传播中往往没有明确的传播目标,随机性比较强,个人在这种网络人际传播中只是在随意的发送信息,如果恰巧遇到对方对此也十分感兴趣,那双方关系有被进一步拉近的可能,如果没有找到共同话题,彼此还是陌生人。
3微信使用中网络人际传播信息辨别误差随处可见
在以微信传播媒介的过程中,传受双方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彼此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传播,个人无法对对方传播的信息做准确的判断,不能依靠既有的社会常识或知识储备进行判断,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传播者说谎或歪曲事实的可能性。出于一些目的,网络人际传播双方往往也会传播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被用以论证某些观点和事物的合理性,促使传播对象增加对某些事物或观点的认同感。与其说这是微信使用中的人际传播信息误差,不如说是网络传播共有的弊端。因此,人们在使用诸如微信这一类型的社交传播应用程序时,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即自媒体使用素养,实事求是,而不能以讹传讹、散发谣传,积极宣扬真实信息,需要有目的地规避其弊端。参考文献:
[1] 微信[db/ol].百度百科.
[2] 段润.网络人际传播的衍进[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