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5 09:5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二数学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错题资源 整理反思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重视学生的错题整理。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学中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这就导致学生出现的错题越来越多。对于学生错题的分析,大多数教师一人独揽,告知错误原因,甚至帮其改正,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失去积极参与的热情,长此以往,学生则会形成依赖性,不愿意独立思考和分析。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对于同一类型的错误一犯再犯,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就会对学生的认识发展起到“阶梯”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学会管理错题,从错题中得到更多的知识。那么高二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做好错题整理呢?

一、明晰诠释错题整理的涵义

学生对于错题的整理存在低估心理,往往认为自己不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在作业和试卷中改正即可,宁可多做几道练习题,而不愿意整理错题。因此高二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指出错题整理的意义,让学生对错题整理产生肯定、积极的态度,这样在日常学习中才会自愿完成。

1.教师要明确指出,错题整理对于学生学习可以起到自我监督的作用,可以将隐藏在错题中的错误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有利于知识的存储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错题整理涵盖了知识的获得、储存、应用、共享、创新等环节。

2.教师让学生意识到错题整理是为以后的学习减轻负担。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错题整理是增加了学习任务,因此对于错题整理存在逆反心理。学生通过错题整理可以及时了解自身不足,从而对自己的知识点进行弥补,消除学习漏洞,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错题整理的活动中,对于学生的错题整理要经常审查,提出不足和建议。

二、改进学生错题整理的过程

1.错题的搜集和保存:错题的搜集不应该只局限在平时的数学考试试卷中,更应该包括日常的课后作业,只有抓住日常点滴,在考试时才能避免出错。把典型的错题记录在固定的本子上,方便平时查阅。在整理每一道错题时应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整理:(1)错误原形。(2)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3)标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最好有完整的分析过程)。(4)提出改进的措施。

在整理错题的时候,要注意分类,将同一类错题整理在一起。分类的方法有错题原因、错题中知识章节、题型等,分类整理对于以后的复习可以有的放矢。

2.改正错题:搜集错题之后,就是要进行改正了。首先学生应该独立对错题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的答案。如果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能解决,就要积极求助同学或者老师。教师一定不要矫枉过正,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引导学生改正。然后在错题之后写上自己错题原因,如何避免再次出错。

对于错题改正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对错误的知识点有更全面透彻的理解,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经常查阅自己的错题整理本,经常对错题进行再反思,从而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高效学习和高效教学。

3.分享错题:在现在的高中学习体制下,学生存在强烈的竞争意识,因此很少主动分享学习方法。其实每个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对知识点的认识都是不同的,因此出错的原因也不相同,这就构成了强大的资源库。如果学生可以真心地沟通交流,互相帮助,就会从彼此身上学到许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之间的错题整理也可以相互交流,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警示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并且拓宽自己的思路,寻找更多的解题方法。针对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内向不愿意交流的学生,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会,构建一个学生错题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共享错题资源。

4.错题训练:收集错题改正错题并不能说明学生对此知识点就理解透彻了。学生应该针对错题的类型,利用课下资料,找到相关或者是相同的题型多加练习。掌握熟练以后,学生还可以对错题进行改编,把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

三、监督高中学生错题整理过程

当学生建立起错题整理笔记之后,教师不能听其自然,做到有计划、有规律地批阅。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并且对于错题整理中出现的分析漏洞及时更正和补充,帮助学生准确地找到问题所在。对学生错题整理笔记的检查不仅能够督促学生更好地发现错误,整理错误,更是对他们学习方法的一种肯定。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记录下学生出错比较多的试题或者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目,整理在每次小结测试中,让学生做一次。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错题整理的效果,还可以让再次出错的学生反思反复出错的原因。

结语

在高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整理错误、反思错误的习惯。错题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但整理错题不是任务,而是一种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弄清错题的症结所在,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学生能在错误的试题中得到启发,学会分析整理,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当学生出错时,做到不斥责、不挖苦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发展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第2篇

查看更多《数学教育学报》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数学教育学报》编辑部

数学教育概论

(1)中国数学教育的当代研究 喻平 徐斌艳

(8)探析数学反思性教学的特征及本质 常春艳 涂荣豹

(11)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及特征 温建红

(16)关注班级全体的有效数学教学基本思路 葛军

(20)弗赖登塔尔的hpm思想及其教学启示 蒲淑萍 汪晓勤

调查与实验

(25)上海高中生对集中量数的理解 吴颖康 李凌

(29)准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调查研究 黄友初

(32)架起数学史成为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桥梁 龚运勤 唐振球

(36)数学教师能力获得途径的调查研究 刘?D

(39)《新大众数学意义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整体设计研究》年度研讨会征文 无

调查与实验

(40)高二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交互的调查研究 聂东明

(44)手持技术与高中函数教学整合研究 陈兆华 梁亚鹏

比较数学教育

(48)追寻优质的数学教育——一所综合了东西方教育理念的美国高中学校简介 王兆云

(51)中英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以英国aqa考试委员会与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平面向量为例 王奋平

(56)美国sat数学考试述评与启示 张紫茵 马小刚

(59)基于实践的高中微积分课程比较研究 马峰

争鸣与评论

(64)微型分析:理解和分析数学教育核心问题的新理路——以“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比较分析为例 张定强 胡俊林 曹春艳

(68)试论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数学方向为例 曾小平 郜舒竹 王智秋

(74)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缺失与对策 戴风明

数学教育改革

(78)网络环境下数学建模过程的系统模式探究 罗奇 唐干武 周莹

(82)关于中学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分析 王宽明 夏小刚

(86)复变函数教学中直观性原则应用的思考与实践 曹月波 吴昭君 田宏根

(89)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伏春玲 冯秀芳 董建德

(93)超级画板在提高数学师范生教师素质中的应用 侯小华 范永顺 刘芳

会议纪要

(i0001)《数学教育学报》第二届副董事长、副主编(扩大)会议纪要 周学智

第3篇

【关键词】 高中 文科班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9-01

许多教过文科班的数学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怨言:文科班的数学课难上,你在讲台上讲得热火朝天,下面不不火,个个瞪着一双无辜而又疑惑的眼神看着你,一副启而不发,呼而不应的模样。确实,如何提高文科生学数学的兴趣是很值得数学老师探讨的一个课题。数学在文科各科中,已经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势学科,成了“鸡肋”,成了制约学生升学的瓶颈学科。

学校这次按选科分班后,我被安排在历史,地理班教数学,众所周知,文科班的数学难教。通常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大多数学生是因为数理化基础较差而选读文科。

一 增强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经过仔细思量,我认为文科生学数学还是有点优势的。所以在开学第一天我在班上宣扬高二文科生学数学的几点优势:一、时间优势。由于理科生还要学习物理化学生物,需要做大量习题,精力比较分散,在数学上的时间投入的相对就会少,而文科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精力相对集中,有时间学习就有学好的保证。二、内容上的优势。高二数学与高一数学联系不是特别紧密,即使高一数学没学好,只要努力,高二数学照样能学好。三、好记笔记。理科生不太喜欢记笔记。以上三点是绝不夸张的事实。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如何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在高二怎样防止在学习上的两级分化,数学教师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具体做法:学生每周日晚上休息前,先回想今天学了哪些知识,分清哪些已掌握,哪些还需要老师再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哪些题目不会做等有关数学学习的内容,都可以写在日记中,下周一分别交给组长。

在目前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老师如何处理这些周记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每组选一位学习较好的,工作积极负责的同学任组长。每周的周记交到组长那,组长对组员所提问题,自己会的向同学讲解,自己没把握的,不懂的写在周记本,然后将周记交给老师批阅,教师再选择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讲解,其他问题单独讲解或在日记里讲解。

二 教师要在课堂上多在功夫

1.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文科数学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他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主动性不够,老师除了讲好课,还必需思考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融洽的师生课堂。营造和谐的课堂需要很多方法,比如讲课时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音的变化,适当的手势等等,只要能让他们不感觉到很沉闷从而能紧跟课堂就行。

2. 用讨论、再创造的方式上概念课

文科生接受新的数学知识较慢,因此在讲授每一个定理时,都要讲出定理的来龙去脉,条件对结论的影响,让学生自己思考定理中条件的改变能否引起结论的改变,结论的变化需要什么条件作支撑,可以通过辩论形式来开展,最好能拿一些实际生动的例子来作比喻,以便学生理解得更清楚准确一点。

3. 选题精,备课细,做好“三多”

在文科数学的教学中要做好“三多”即①多板书,解题思路和步骤要详尽一点,要强调学生做笔记,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可以将错误较多的题和难度稍大点的题让学生在黑板上重做一遍。②多调查,特别是讲评试卷前要做好调查分析,调查错误的题,出错学生及出错的原因,以便评讲具有针对性和诊断性。③多辅导:对文科班学生要多辅导,文科生数学的成绩差,需要更多时间讲和练,而课表上安排的时间是有限的。

4. 讲完后要给学生一点消化记忆的时间和记笔记得时间

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切记一讲到底,鼓励学生大胆的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敢对教师的解法提出质疑,有时间阐述他们的不同的思考途径和解题方法,而教师要对他的每一步都要肯定,对的给予表扬,增强信心,错的就启发他发现错误所在,此时教师要做忠实地倾听者,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想法。

三 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

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检查自己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批改方法不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有些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抄袭、交空本子、或只是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缺乏深入研究难题的习惯。由此我也在作业批改上做了一些改革尝试。

批改时,在学生作业本上,记下学生作业次数。防止学生缺少作业,同时又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批改时,遇到学生做错的地方只画出横线,并打上“?”,以便学生在问号处仔细考虑,反复推敲,悟出其中错误原因。学生通过启发,很快就能订正错误,并且印象深刻。

遇到独特的解法,有创造性的见解,加以肯定,及时给予表扬。对于数学基础差的,作业错误严重者,采取当面批改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提高解题能力。这样,既照顾了差生,又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

四 反思教学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第4篇

一段时间以来,各界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方式和教育部门考查学生的方法手段质疑的声音甚嚣尘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现行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可行的改善方法,带着对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我在进行高三数学教学这一年中,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高三一年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前两年学习的基础上将各部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内化,从而提高自己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过程.高一、高二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引之下采用被动的接纳式学习方式.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我反思;主动学习

一、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定位,使之恰当设定学习目标

目标确定方向,恰当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以正确的方向,失当的学习目标却会把人领入歧途.有些学生不分析自己的基础和实际情况,进入高三之始就定下很高的目标,又抱定高三就要大运动量的原则,每天陷入高难度的题海中,疲于奔命又毫无成就感.另有一些同学对数学学习持消极态度,自认为基础太差,进入高三之后数学已经没有起色的可能而彻底不学数学.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出现都源于学生对自己没有正确认识从而错定了目标,导致学习方式的偏差.我尝试让每名学生在进入高三的第一节数学课上以表格的形式展现自己各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把高二几次大考的数学成绩罗列出来,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个表格制订第一个月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这一个月的教学中,我除了正常的教学安排之外,每天都提醒学生做一道自己不擅长的题目,记一个不熟悉的公式,每周小结完成情况.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安排自习时间的习惯,不再是困惑只知数学难学却不知如何提高,渐渐地也会获得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感受.

二、通过指导学生整合零散知识点,使之形成知识系统

高三的教学不同于高一、高二的地方是: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做到对整个高中数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眼中既有对“点”的深刻理解,也有对“线”和“面”的宏观把控.而这项要求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整合高中知识才能做到.比如在初学三角时,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及相关公式,还有平面向量在学生脑中都是孤立的点,一旦遇到这几方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题目就束手无策.在实际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对球与多面体的组合、圆锥曲线、导数的应用这几部分内容的掌握较为薄弱,而这几部分恰恰是综合性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我们在复习时要求学生把教材分为几大块,将每部分的零散知识点有机结合,通过知识树的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典例分类总结的方法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例子进行分析整理,一段时间内进行螺旋上升式强化练习,使学生对教材和考点都有了整体把握,从而增强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指导学生题后反思,使之做到触类旁通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的捷径,也是学生提高能力的最佳方法,从而

教师有意设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易犯的错案学生自己评价判断、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分析、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这样的“三部曲”就很好地避免了教师主观的以自己手(口)展现学生易犯的错误,以便让学生积极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防止教师的“包办”和“灌输”,加深学生对错题的印象和认识,减少学生犯同类错误的几率.另外,学生通过整理错题本的方法也可以达到避免重犯同类错误的目的.我要求学生的错题本不能简单地将卷子或作业里的错题罗列之后再将正确答案照搬过来,而是要求学生在错题下面注明错题原因,再从正确解答、发散解法和同类题目问法几个方面深入解读这个错题,并且要求学生两周左右总结自己近段时间错题所在主要章节和错误原因的分布图,通过对自己存在问题的充分暴露和正确分析制订适合的查漏补缺的计划.

四、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很多教师常常在抱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的时候忘记了很可能就是自己让学生惧怕并逃避数学学习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追求通过讲难题巧题吸引尖子生,有些教师通过考试时出难题显示自己的水平,而他们都忘记了是谁在学习.接受和发现两种学习方式都是有其存在的土壤和必然性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和掌握,冷落或忽略知识的发现与探究,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要求自己通过主动改变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恰当的引导.比如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不要将某章节知识总结罗列,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晃而过,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是要将学习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动手动脑进行整理.就算学生的认知和总结有瑕疵,教师也不要急于包办代替,而是给学生参与教学其中“摸爬滚打”的机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即可,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总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必要也必须重视的问题,而在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认识并认可这个问题之后,它也会成为我们可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第5篇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1一、基本状况分析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_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_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善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潜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潜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推荐

1、深入钻研教材。

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资料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

新大纲修改了部分资料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务必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

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资料。

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资料,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四、教研课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新教法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集合

第二周函数及其表示

第三周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四周指数函数

第五周对数函数

第六周幂函数

第七周函数与方程

第八周函数的应用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十一周空间几何体

第十二周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十三——十四周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十五——十六周直线与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圆与方程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05财会(3)班数学,所选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的《数学(基础版)》。该教材是在原有职业高中数学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重新编写的,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

“大纲”对传统的初等数学教育内容进行了精选,把理论上、方法上以及代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知识作为各专业必学的基本内容。根据“大纲”要求,把函数与几何,以及研究函数与几何的方法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

2.降低知识起点

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习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这套数学教材编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多数学生能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以保证中职学生能达到高中阶段的基本数学水准。

3.增加较大的使用弹性

考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多样性,各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教学要求给出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增加了教学的弹性。教材中给出了三个层次:一是必学的内容分两种教学要求(在教参中指出);二是教材中配备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培养这些学生的解题能力;三是编写了选学内容,选学内容主要是深化基本内容所学知识和应用基本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每章专设应用一节,列举数学在生活实际、现代科学和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

在“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使用基本计算工具的恩能够里。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使用计数器的技能,所以在新教材中增加了用计数器做的练习题。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

教材内容:

本学期使用的是第二册的教材,内容包括: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初步。

每章编写结构:引言,正文(大节、小节、联系、习题),复习问题和复习参考题,阅读材料(数学文化)等。除个别标注星号的选学内容外,都是必学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对策:

05财会(3)班是我刚接手的班级,因而对学生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熟悉。从总体上看,该班的学习中坚力量主要在一小部分的女生,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在要学习的学生当中,普遍表现出底子薄、基础差的特点,对以往知识的缺漏非常多。因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补遗、查漏补缺尤为重要。知识引入环节我设置旧知识补遗,先回顾新课所涉及到的旧知识点;对学生的要求以能处理简单的操作题为主。另外,舒适的环境对学生的情绪也有挺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渗入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起讫月日

教学内容

教时

执行情况

1

8月28日至9月3日

学期准备工作

2

9月4日至9月10日

8.1(1);8.2(2);8.3(2)

5

3

9月11日至9月17日

8.4(2);8.5(2);8.6(1)

5

4

9月18日至9月24日

8.7(1);8.8(1);习题(1);8.9(2)

5

5

9月25日至10月1日

8.10(1);8.11(1);8.12(1);习题(2)

5

6

10月2日至10月8日

国庆放假

7

10月9日至10月15日

8.13(3);8.14.1(2)

5

8

10月16日至10月22日

8.14.2(1);8.15(3);习题(1)

5

9

10月23日至10月29日

习题(1);第一章复习(2);9.1(2)

5

10

10月30日至11月5日

9.2(1);9.3(2);9.4(1);9.5(1)

5

11

11月6日至11月12日

期中考复习

5

12

11月13日至11月19日

期中考试

13

11月20日至11月26日

9.6(1);复习(2);9.7(1);9.8(1)

5

14

11月27日至12月3日

9.9(1);9.10(2);9.11(2)

5

15

12月4日至12月10日

习题(2);9.12(1);9.13(2)

5

16

12月11日至12月17日

9.14(1);9.15(1);9.16(2);9.17(1)

5

17

12月18日至12月24日

9.17(1);习题(2);9.18(1)

5

18

12月25日至12月31日

9.19(2);9.20(1);9.21(2)

5

19

1月1日至1月7日

9.22(1);9.23(3);9.24(1)

5

20

1月8日至1月14日

9.25(3);习题(2)

5

21

1月15日至1月21日

期末复习

5

22

1月22日至1月28日

期末考试

23

1月29日至2月4日

期末结束工作

24

2月5日至2月11日

期末结束工作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函数图象,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2〉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

2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借助函数图形直观感知,并探索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的关系。

3 情感与价值

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一般性和有效性,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极值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增强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

二、重点: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

难点: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三、教学基本流程

回忆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与已有知识的联系

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

组织学生自主探索,获得函数的极值定义

通过例题和练习,深化提高对函数的极值定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导数和函数单调性的关系是什么?

(提问C类学生回答,A,B类学生做补充)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2、观察图1.3.8表示高台跳水运动员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4.9t2+6.5t+10的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1)当t=a时,高台跳水运动员距水面的高度,那么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在t=a处的导数是多少呢?

(2)在点t=a附近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3)点t=a附近的导数符号有什么变化规律?

共同归纳: 函数h(t)在a点处h/(a)=0,在t=a的附近,当t0;当t>a时,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单调递减,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3、对于这一事例是这样,对其他的连续函数是不是也有这种性质呢?

探索研讨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1、观察1.3.9图所表示的y=f(x)的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1)函数y=f(x)在a.b点的函数值与这些点附近的函数值有什么关系?

(2) 函数y=f(x)在a.b.点的导数值是多少?

(3)在a.b点附近, y=f(x)的导数的符号分别是什么,并且有什么关系呢?

2、极值的定义:

我们把点a叫做函数y=f(x)的极小值点,f(a)叫做函数y=f(x)的极小值;

点b叫做函数y=f(x)的极大值点,f(a)叫做函数y=f(x)的极大值。

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称为极值点, 极大值与极小值称为极值.

3、通过以上探索,你能归纳出可导函数在某点x0取得极值的充要条件吗?

充要条件:f(x0)=0且点x0的左右附近的导数值符号要相反

4、引导学生观察图1.3.11,回答以下问题:

(1)找出图中的极点,并说明哪些点为极大值点,哪些点为极小值点?

(2)极大值一定大于极小值吗?

5、随堂练习:

如图是函数y=f(x)的函数,试找出函数y=f(x)的极值点,并指出哪些是极大值点,哪些是极小值点.如果把函数图象改为导函数y=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的图象?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讲解例题

例4 求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的极值

教师分析:①求f/(x),解出f/(x)=0,找函数极点;②由函数单调性确定在极点x0附近f/(x)的符号,从而确定哪一点是极大值点,哪一点为极小值点,从而求出函数的极值.

学生动手做,教师引导

解: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x2-4=(x-2)(x+2)令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解得x=2,或x=-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1) 当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即x>2,或x

(2) 当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当x变化时,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2)

-2

(-2,2)

2

(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

_

+

f(x)

单调递增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单调递减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单调递增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因此,当x=-2时,f(x)有极大值,且极大值为f(-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当x=2时,f(x)有极

小值,且极小值为f(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函数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的图象如: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归纳:求函数y=f(x)极值的方法是: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1求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解方程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当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时:

(1) 如果在x0附近的左边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右边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2) 如果在x0附近的左边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0,那么f(x0)是极小值

课堂练习

1、求函数f(x)=3x-x3的极值

2、思考:已知函数f(x)=ax3+bx2-2x在x=-2,x=1处取得极值,

求函数f(x)的解析式及单调区间。

C类学生做第1题,A,B类学生在第1,2题。

课后思考题

1、若函数f(x)=x3-3bx+3b在(0,1)内有极小值,求实数b的范围。

2、已知f(x)=x3+ax2+(a+b)x+1有极大值和极小值,求实数a的范围。

课堂小结

1、函数极值的定义

2、函数极值求解步骤

3、一个点为函数的极值点的充要条件。

作业 P32 5 ① ④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导数的极值,有了上节课导数的单调性作铺垫,借助函数图形的直观性探索归纳出导数的极值定义,利用定义求函数的极值.教学反馈中主要是书写格式存在着问题.为了统一要求主张用列表的方式表示,刚开始学生都不愿接受这种格式,但随着几道例题与练习题的展示,学生体会到列表方式的简便,同时为能够快速判断导数的正负,我要求学生尽量把导数因式分解.本节课的难点是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为了说明这一点多举几个例题是很有必要的.在解答过程中学生还暴露出对复杂函数的求导的准确率比较底,以及求函数的极值的过程板书仍不规范,看样子这些方面还要不断加强训练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教案

研讨评议

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课堂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合理清晰的引导思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学内容容量与难度适中,符合学情,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不同效果的收获。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4我以前一向是在教文科班的数学,这学期对于我来说,面临着挑战,因为本学期我接手了两个理科班。以前我带的始终是文科班,对于文科班的学生的状况比较理解,但对于理科班来说,我不明白他们对学习会有怎样的想法与做法。针对这种状况,我制定了如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数学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严格执行“三规”、“五严”。利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在获得所务必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数学潜力方面能有所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措施

1、以潜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潜力、逻辑思维潜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习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每一个教学资料群众研究,充分发挥备课组群众的力量,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上课效率。

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3、脚踏实地做好落实工作。

当日资料,当日消化,加强每一天、每月过关练习的检查与落实。坚持每周一周练,每章一章考。透过周练重点突破一些重点、难点,章考试一章的查漏补缺,章考后对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讲评。

4、周练与章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潜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

每一次考试试题坚持群众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5.注重对所选例题和练习题的把握:

6.周密计划合理安排,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潜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潜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潜力.

7.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取典型的数_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潜力的机会,从而到达提升学生数学综合潜力之目的.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潜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必须潜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潜力.

三、对自己的要求――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

1.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时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课组分工合作,利用群众智慧制作课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教学服务,提高四十五分钟课堂效率。

2.严格控制测验,精心制作每一份复习资料和练习

教学中配备资料应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三类练习(大练习、训练、月考)试题的制作分工落实到每个人(备课组长出月考卷,其他教师出大练习、训练卷),并经组长严格把关方可使用.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不断提高。

3.做好作业批改和加强辅导工作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对象──学生,那里需要关心、帮忙及鼓励。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超多的细致工作,批改作业、辅导疑难、及时鼓励等,个性是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我们的辅导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不仅仅要给他们解疑难,还要给他们鼓信心、调动自身的学习用心性,帮忙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用心主动地去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改进措施

对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不仅要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进行反思,因为数学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结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张扬人的主体性,提倡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特长,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因此社会、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追求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效益的要求上。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方法更加完美。

三、教学反思内容与改进

(一)教学大纲吃不透,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十多年,教材做了改版,有些教学内容要求也有所改动,自己并未及时熟读大纲,导致无效教学甚至负效教学,比如有次开课讲“古典概型的概率”,是在文科班,现在文科只需熟练地运用列举法计数就可以了,但是做练习时出现数据稍大一些题目,自己一时图快就会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讲过后自己就感觉效果不好,下课后我们教研组长就对我说了这么几点:1.本节知识点的要求就是会用列举法计数,大纲吃不透;2.讲排列组合计数冲淡主题,还会让学生跟所学的列举法这种基础方法产生混淆;3,看上课的效果可能没几个学生完全懂,你这是得不偿失啊!我自己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改进措施:认真备教材,熟练掌握每章节的基本知识,考试要求,通解通法,特别是考点要求改变的地方更是铭记于心,对每节课都是有备而来,对每节课的三维目标了如指掌,才进课堂。

(二)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掌握能力吃不准,教学欠针对性

在教学中我总是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在讲课中老是出现我认为学生应该会的内容事实上学生掌握的并不好,比如说,考试解答题中有关集合的交、并、补问题,我觉得这种题目是送分题,所以一般考试后都不做错误统计,也不怎么讲,谁知有一次我教的学生在期末统考这样的大考中失分不少,后来我做了分析,学生的失分点确实是蛮多的:1.不等式的求解;2.区间端点的取舍;3.集合的正确表示,这些都会使学生丢分。

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你以为学生不会,事实上学生掌握的还不错的情况。

改进措施:充分备学生,现在在上课前都会对学生的预习练习认真批改统计,再在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中得到相关信息,上课前对学生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充分了解,上课做到有的放矢。

(三)上课做不到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的题目讲了几遍了,有些学生还不会做,这种问题在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中尤为明显,今年我教高二,在教高一时班上有一学生基础不太好,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的公式都记不住,我对这学生也渐渐失去信心,可有段时间我觉得这学生的公式记得比以前好了,欣喜之余也有些困惑,就找这个学生谈了心,给他鼓励,跟他总结经验,学生的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他说,老师你前一段时间上课讲得多,不怎么让我们做,这一段时间让我们做得多,公式就记得了,我才想起前一段时间我自己认为知识点较难,怕学生跟不上,所以自己讲的多,做的示范较多,自认为处处讲解到位才放心,却忽视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对于学生来说实际操作远比观看老师操作好得多。

改进措施:充分放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好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探究,学困生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就交给有能力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完成问题;只有小部分同学理解的就请这部分同学为班级同学讲解,大家都不会的就我和学生共同完成,总之,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

(四)课后作业批改与讲解粗枝大叶,不认真,学生考试问题百出

在教学中,常有学生做题时过程马虎,答题规范性做得很不到位,不是这里多了一个条件就是那儿少了一个,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觉得自己平时上课示范做的蛮好的,为什么学生写时就变样呢?后来找学生一交流知道了问题所在:平常改作业追求速度,只看答案,答案对就对了,其实中间的过程是不完善的,学生看到你改的是对的,考试时当然也这样写了,知道这点心里觉得十分愧疚,学生出现的问题原来是我自己不作为导致的。

改进措施:改变以前的改作业习惯,坚决做到只要是改过的作业,学生的细小问题都指到位,问题多的当面交流或留言交流,时间来不及情愿不改也不糊涂了事。

第7篇

关键词:三基;过程教育;数学能力

笔者从事高三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总不由得有这样的感叹:“高三一年又白忙了”“训练方法效果不是很好”“针对性不强”“大量做题讲授不如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去自由练习复习”……反思历年的高考试题及自己所重用的复习策略与方法,笔者认为“把握数学的本质,落实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作为高三复习备考的核心目标,选题、讲题、考试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对高三数学复习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思考。

一、应在打好“三基”的条件下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之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知识化为能力的桥梁,也是数学问题的本质。学数学做大量的习题也是为了把握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理解解决某些问题方法的本质。如果说只做题不能把握正确数学问题的本质、方法、思想,只能是浪费复习时间,增加学习负担,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与发展。数学教学中要抓住“三基”,引导学生领悟。比如立体几何中的化归思想,解析几何中的数形结合思想,代数中的方程函数思想,以及等价变换、分类、映射等方法,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身去探究、经历,无疑会增强学生分析和解题的能力。

二、将数学的“结果教育”变为“过程教育”,教与学都是一个过程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即数学概念、命题、方法的提出过程,知识形成及发展过程,知识结构体系的梳理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著名数学家哈莫斯有一句名言:“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这里的做数学绝非传统意义下演算,而是指综合地应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用多种不同的策略方法解同一问题,将问题收缩为特例或引申到更一般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数学、认识数学、学会数学,最终达到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是当代自然科学中的理性思维的核心成分,高三复习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高考试题的能力。

例 (2012江苏卷第13题)已知函数f(x)=x2+ax+b(a,b∈R)的值域为[0,+∞],若关于x的不等式f(x)

分析:此题难度在于参量太多,有a,b,c,m,如何入手读题画图,由数到形,发挥图形的直观作用呢?如图(图略),函数值域为[0,+∞],可化为函数f(x)的图像与x轴相切,进一步分析可知=b2-4ac=0,由f(x)

三、“三年课程两年教,一年时间备考”是欠妥的

正常教学时数的压缩,其实削弱的正是“过程”,影响的正是学生能力的形成。一年的复习训练,建立在吃“夹生饭”的基础上,势必积重难返。备考时间太长,师生疲劳、乏味、厌烦,无疑会影响备考复习的质量。高考检查的不仅是复习的质量,更应是高中阶段甚至中学阶段教与学的效果。很难想象,这些数学素养能通过一年的题海战术获得?因此,教师在安排高一、高二数学教学课程时,要打好根基,狠抓“三基”,应使学生尽早在较高较好的起点上去进行后继学习活动。“轻低年级重毕业班”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高考“毕业班”也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形式。

四、要精心选择和控制训练的题和量

吃一个梨细细品味;吃两三个梨,感觉到味儿会淡些;吃更多的梨,结果将会食之无味!题要精选,以质胜量,追求解法寻求过程,从“这样做”上升到“怎样想到这样做”和“为什么可以这样做”。高三备考复习的解题的教与学不能停留在演示和模仿,更不能对解题的模式牢记和套用。因此,教师应主动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感悟、体会、理解、应用。

习题是复习的载体,好题能以一当十,事半功倍,效果奇佳。选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这个“精”字就是要体现数学问题的本质,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运用,体现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1.具体实施

    (1)经验触动———围绕主题,激发兴趣生活引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推理,例如:①神探狄仁杰,神探根据证据推断案情;②考古现场,考古学家根据文物推测遗址年代;③医生看病,医生根据症状诊断病情;④卫星气象云图,气象专家根据气象图预测天气。这些事例中都包含了推理活动,在数学证明中更是离不开推理。那究竟什么是推理呢?推理实例:(1)校办老师很热情、胡老师很热情、高二(9)班同学很热情,所以附中所有的人都很热情。(2)已知数列{an}的前4项,a1=1,a2=5,a3=9,a4=13,所以它的第n项an=4n-3。观察以上推理,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反思: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感兴趣的话题、数学中已有的知识出发,紧扣主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与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亲切与自然,并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2)数学化理解———逐步抽象,过程中学通过以上三个具体推理实例的共同特征的观察、归纳,最后得到归纳推理的概念和特点。同时,为了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给出以下推理:请判断是否是归纳推理?(1)麻雀会飞、燕子会飞、鸽子会飞、老鹰会飞,猜想:所有的鸟都会飞。(2)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反思: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数学归纳推理的本质,体验数学形式化定义的形成过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逐步抽象,过程中学”这一特点。(3)多领域渗透———核心统领,拓展升华请同学们现身说法,说说身边的归纳推理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或是学习中,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领域中有哪些结论是利用归纳推理得到的?数学史欣赏:介绍欧拉公式以及大数学家欧拉。同时请同学一起欣赏了几大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陈氏定理、费马猜想。反思:这一环节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改以往枯燥单调的形式,结合数学史料,以及小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本节课的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意识到数学并不是某个文明的产物,而是整个人类的财富,是前辈们在不断地探索、猜想、求证中得到的。这种包含各种文化根源的数学可以让学生形成丰富的体验,感受其他文化对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数学与各种文化间的紧密联系。(4)回顾反思在数学史欣赏与小游戏中,同学们认识到归纳推理的重要性,以及归纳推理所得结论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认识到数学美与严谨性。探究作业:让同学们登陆相关网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猜想探究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反思:第四环节的回顾反思,不仅是进一步梳理、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同时将数学作业拓展到课堂之外,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让学生主动地去多了解数学、感受数学。

    2.讨论与反思

    《归纳推理》本节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也很可能会变成一堂热闹空洞的一节课,所以,要上好本节课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执教老师应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渗透,需要老师查阅很多相关知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学生的角度看,因为教学设计的探究梯度恰当,加上数学历史与文化的渗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参与度也增强,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同学们的感受是“:这节课很有趣”“,感觉老师是在和我们聊数学”,“原来数学没印象里那么枯燥”等等。从课堂氛围看,师生、生生间平等交流,充满着轻松、活泼、民主、自由的气息。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每个同学畅所欲言、积极讨论、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因为高考,高中的数学课程的课时安排是非常紧张的,数学教学的任务是繁重的,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很大,这和本模式的全面开展是相互矛盾的,因为本模式需要通过大量时间,大量的数学文化题材,在课堂中不断渗透,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的心智,通过震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如何在高考与素质教育中权衡?这是一个百谈不厌的话题。同时,该模式是一种非常规的教学模式,它一般适合于课堂教学任务较轻、知识点较少、核心概念具备文化关联特质的教学内容。如何将传统教学与本模式下的教学相结合,使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于高中数学课堂,这将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第9篇

关键词:断点;初高中;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203-01

很多初中生在步入高中阶段后回来向笔者反映,在数学学习方面跟不上节奏、进不了状态,尤其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表现的更加明显。他们逐渐陷入数学神秘莫测的幻觉,产生畏惧感,动摇了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根据笔者初中、高中两个阶段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上,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教学中的两点认识。

一、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的“断点”衔接

随着高中的学习慢慢深入,大量的作业也铺天盖地地来了,同时所牵扯到的方法和知识一下子多了起来,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很容易被吓倒,原来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和学习热情被扼杀。由于初中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实验,而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相对滞后,造成了初高中数学内容上存在过渡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不衔接,出现“断点”。 因此初中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在高一数学教学补充以下内容及思想方法:

1、数和式

(1)立方和(差)公式、平方和(差)公式。在必修1单调性的证明时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差)的立方公式,它是二项定理的最佳接洽点,也即是二项定理最直接的推广。

(2)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尤其是十字相乘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快的方法,同时也就是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最快的方法。涉及“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初中课标、教材中已不作要求。

(3)二次根式:适当补充相当的运算。如整体运算等。

2、方程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高次方程、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这部分初中教材删除了。同时也就删除了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中的平方关系和倒数关系;删除了换元法;删除了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降次;分式转整式;无理转有理的重要思想方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补齐公式只需三五分钟,但它同时也缺乏整体运算的思想方法,缺设而不求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方法在高二的解析几何:直线和二次曲线的关系中应用极大。当然也就缺少机会强调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使用条件。

3、函数

二次函数所学内容有:定义,平移,基本性质,应用最值解答实际问题。应补充三个二次的关系和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当然拓展到 “含参”在给定区间的分类讨论――“定轴动区间”和“动轴定区间”;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以及二次函数的其他性质,相应的可安排在函数性质学习完后,插到指数函数前学习。

4、证明

现行教材中“证明”的内涵与以前有所差别: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 “证明”是一个局部的公理化体系,它是从4条“基本事实”出发,证明40条左右的结论,除此之外的知识一般不在“证明”部分涉及。即使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有的初中课标教材也不把它作为证明的依据,涉及的内容仅仅局限于“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而高中数学教材中,凡是学过的知识几乎都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

初三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思维的深刻性和思维的严谨性等都较差。但他们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探究与发现、合作与交流等多方面很优秀。因此,在初中教学中,要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而在高一教学中则要充分应用其优点,适时、适当补其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二、教法和学法“断点”的衔接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初中毕业生一开始总觉得课堂简单,要求有挑战性问题、作业马虎、课堂乱喊爱表现,此类男生居多;对数学有畏惧心理,不是很自信,此类主要是女生;不预习,不及时复习当天的知识就开始盲目地做题;有的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不能适应高中的老师;有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够亲切太严厉,说话声音小,板书有点小,语速太快……这些习惯上的“断点”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对高中学习进步会有很大的影响。

对此,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明确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的态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要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七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不要要求学生干什么、而是引导他们怎么干。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方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要求学生写数学学习日记,及时总结反思。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节自身学法,以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其次,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随时调节教学方法。在高一,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老师要先给学生搭个梯子,做个示范走一遍,再扶着他们慢慢自己摸索,直到学生能够自己不断的向高处攀登。不能开始就“撒手”,让学生摔得很惨。

很多老师把高中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推到初中的数学教育,我们应该明白一点,高中的教育更多的是提高拨优的教育不再是“义务基础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淘汰掉一部分。说起来有点残酷,但这就是事实。新课改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基础,注意螺旋式地上升。如何“引导学生做好过渡阶段的学习”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课题,作为老师也要多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07.

第10篇

由于近几年我省高中数学实行新课改,高一数学课程时间紧、任务重,高一两个学期要学完必修1、2、4、5四册内容,其内容与初中相比又深奥得多,让很多同学学习起来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对很多内容的掌握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多次的月考、半期考、期考中,连看似简简单单的“及格”都变成了一种奢望,更别说80分、90分了。然而,高一是高中三年中打基础的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基础不牢固,将对高二学习产生很大影响。因为高二所学内容中有很多必须用到高一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到高三总复习的质量,因为上高二后,文科班同学要继续学习必修3、1-1、1-2的内容,理科班同学要继续学习必修3、2-1、2-2、2-3、4-4、4-5的内容,就没有时间再复习高一的数学内容,直到高三总复习才开始再接触高一所学内容。此时,基础牢固的同学将在高三总复习中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学起来更轻松。所以,教师在高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加强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学好高一数学知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感想。

一、指导学生科学预习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没有预习的习惯,只是上课时一味听老师讲解,然后课后根据老师讲解的例子加以模仿练习,就能够考出挺不错的成绩。上高中后,保持原有的学习方式,认为预习可有可无,即使预习也是简单地阅读一遍课本,然后就开始听课。月考之后,面对自己的成绩,感到空前的失败,惊慌失措,痛苦不堪。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内容相对简单,大都以形象、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而高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就一下子接触到抽象的符号语言、图形语言、逻辑运算语言等,学生难以适应。同时,每一堂课的内容在“量”上也急剧增长,很多学生无法接受并消化。因此,课前预习对于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首先应该粗读课本,大概了解本节课要上的内容。其次要细读,认真阅读本节课的重要概念、重要公式、重要法则等,最好做到熟记。对于在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要做好摘记,以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评,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中用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旧知识,要进行补缺补漏,以减少听课的困难,提高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监督落实,让他们能够长期坚持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二、指导学生科学听课

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为提高听课效率服务的。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越,在能力要求、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内容,听课质量的高低显得尤其重要。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听课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有时候很认真听,有时候不听也行,而且往往无法集中精力从头听到尾,由于初中数学内容相对简单,因此考试成绩还过得去。但是,高中数学较深奥,知识内容之间联系紧密,一旦哪一节课的内容没掌握好,便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因此,每一节课的内容不分轻重,都很重要。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听课时要反复强调,要求学生提高听课的韧性,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地听好45分钟,提高听课效率。指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要认真听老师对知识讲解的过程,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便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认真听好老师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分析,特别是自己在预习中记下来的不理解的内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听好老师对例题的讲解思路及所用到的思想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要认真听好老师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以丰富自己的解题手段和解题技巧;要勤于思考,多动脑筋,特别是一个题目解完后,要进行及时反思、总结,提炼方法与技巧,达到“解一题会一片”的效果,以摆脱题海之苦,有效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三、指导学生科学笔记

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做好笔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只听不记,有些学生却只记不听,这些不良的听课习惯都不可能达到好的听课效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记笔记,记笔记就是为了提高听课效率。所以,记笔记要服从认真听课,在适当的时候记录;要重点记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思路,以便启迪自己的解题思维,开阔解题视野,培养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水平;要记好课堂上未听明白的问题,以便下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把问题弄明白,不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要认真记易混易错的题目,并用彩色笔加以标记,引起自己对这些题目的重点关注,特别是考前要做重点复习,保证自己在考试中不出错;要认真对待笔记本中的每一道典型例题,经典解题方法,巧妙的解题技巧,做到完全理解,让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熟练运用。

四、指导学生科学解题

“解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得如何,归根结底都要通过解题得以体现。俗话说得好:“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不能以做题多少论英雄,而是要提高解题的有效性,做题目的在于检查你所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好,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时,要让学生明确不能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要通过解题,对自己做过的题目进行反思、总结,提炼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并在今后的练习或考试中加以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从高一抓起,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成效。

第11篇

自从国家教育厅下达了学校禁止补课的通知以后,各学校的教学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与原来相比,每周的上课时间减少了,但教学内容不变.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最终只能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走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高效教学之路。于是,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地研讨高效课堂的模式。我们学校自然也不例外。

高效课堂模式探索先从高二年级开始实施,教研室让全市高中部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并先由教学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骨干外出学习,回来后上示范课、观摩课,然后组内研究讨论到底采用什么模式才能到达真正的高效。到目前为止,我们任然处在不断摸索总结过程中。下面我就针对高中数学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谈到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即高效课堂的高效不在于教师一节课讲了多少内容,而是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也就是说,高效课堂不仅要注重在“量”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注重在“质”上的提升.高效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长的收获,超长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次,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决定行动。为此,必须打破旧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摆脱低层次的知识本位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系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真诚相待.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度敬畏老师,老师很少了解学生,这样师生之间无形中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距离,不能很好的沟通,自然也就很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的效率和进步的幅度自然也不高。此外,还有不少学生一直存有“数学难学”、“数学枯燥乏味”的思想观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畏难、先对数学定性的心理,在学习或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就很难激发足够的动力.观念决定出路,态度决定成败。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观念、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开启高效课堂的大门。

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从目前情况看,教学方式可以大致描述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知识;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学生的确可以提高成绩,但学生只是会应用老师所教的知识去解题,他们不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培养不出数学大师,更培养不出数学家。

要想实施高效课堂,要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活动提供空间,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具体实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发现等活动感悟并获得数学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应用意识。让学生从教师的传授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又注重在教学方法运作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的获取、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把学习和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的过程变为探究人类已有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由被动接受地学习过程变为积极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地学习过程,并使教学的运作过程体现“创造”二字。

第三.要逐渐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数学教师最大的挑战,需要我们教师做到:创设丰富的数学教学情境;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用身体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只有那些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发展,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活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第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的理念激励着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走下讲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开放式提问.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在讨论中思考,在讨论中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2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学设计 问题情境

近几年来,通过不断的接受素质教育新理念的学习,尤其是结合近期对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和反思,对当前的新课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要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方法。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就必须为学生铺垫好适当的“台阶”,让学生沿着台阶往上走,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面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理念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做学习内容分析,旨在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要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2.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确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一节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重点问题。第二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活动。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一些子问题,分解难点,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重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重点问题。这过程不但可以巩固新知识、扩展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体验

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成功的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当人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很难产生出强烈的认知需要。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这其中,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给予热情的鼓励。一句真诚的鼓励话语,可能带出一批好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可能使这位学生终身铭记。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和分析教学问题,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我认为,新课程教学设计至少应包含下列步骤:

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

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5.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

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三、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高一新教材必修五第二章第一节《数列》(第一课时)

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借助函数加深对数列的认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试验、归纳、类比、联想、猜想等能力,提高数学建模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的乐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本章的基础,为了本章后面知识的学习,首先,必须掌握数列的概念;其次,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研究后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根本,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是教学的重点。建立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教学的难点。

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归纳能力和一定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激发探索欲望,培养学习兴趣

①由生活中数列实例引入:前言中的例子(1兔子,2折纸)。②用古老的有关国际象棋的传说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参与只是形成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观察归纳――形成概念;讨论研究――深化概念;例题分析――加深认识;练习反馈――巩固新知;归纳总结――提升能力五个层次的学法,层层深入。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两种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思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