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14:36: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入学教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帮助20新生尽快适应中职生活,稳定新生专业思想,我系通过系列主题教育使新生充分认识从初中到中职转变的人生意义,懂得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明确中职期间的主要任务,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尽快融入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按照系里要求,结合我系的特色,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活动,其中包括运用行动学习在班级开展破冰活动,活跃班级气氛,消除学生第一次见面的拘谨,学习一职校《学生手册》、德育活动及教学要求、道德诚信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与适应性教育等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入学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1)教会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主要向学生传达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社会信息选择安全以及生活中的用电安全等等。学校尤其注重人身安全教育,严禁学生在宿舍违规用电,不要在教室楼梯打闹。
(2)教育学生为人处事以及学习。着重讲解了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中职的学习方法、专业学习的要求,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学习规划,以督促他们学习。
(3)教会学生尽快适应、熟悉学校的生活环境。面对崭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与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尽快适应独立的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集体学习生活的良好开端。
(4)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和生命观基础上随时调整人生方向的“罗盘”和“指南针”,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不同的人生,许多人一辈子匆忙奔波最后一事无成,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没有方向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价值观的人生是迷茫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今后三年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及时传达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主要结合学校所编制的《学生手册》,重点向学生传达相关管理规定,并介绍班级管理规定,如请假的相关程序和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程序。
(6)将课堂学习适当转变为实操学习,由19级的学生向20级的学生展示各项常规要求,包括集队行径,教室卫生要求,个人物品整理要求,让学生的从听转变为实际去看,再由班主任带回班级进行实操练习。这样学生更容易去了解规范的要求效果良好。
(7)集中在报告厅开展了新生教育,对系部整体情况,师资队伍,专业学习,集训队和工作室以及系部一系一品德育活动介绍,还请了刚毕业的优秀实习生回校给同学们做了经验分享,给了20级学生很多学习和生活的参考价值。
总体来说,在系部团队的配合下,我系新生的入学工作开展的扎扎实实。新生不仅得到来自老师、学长学姐们的关心爱护,从中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更是客观、理性的了解学校、以及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且新生能够开始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中职生涯。在一系列的活动开展下,系部学生整体较稳定,提出转专业的学生少了很多,各班整体情况良好。
在第三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教育局党委认真抓好第一阶段学习调研各项工作的落实,着力在加强领导、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学习提高、深入调研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现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超前谋划准备,广泛组织发动。一是成立领导机构。由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安友(主持工作)任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任副组长,各股(室、站、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学区、学校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二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上级安排部署,教育局党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学区、学校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方案;三是全面开展思想动员。截至10月9日教育系统187个参学单位,分别都召开了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整个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启动,全面推开。
(二)抓好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按照“分层次、有重点、重实效”的原则,通过以自学为主,结合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本系统各单位近阶段坚持每周抽一个下午进行了集中统一学习,并坚持学习考勤制度。在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安友同志统一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四集中五促进八落实”的专题辅导报告。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大家系统地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等,之后,按照局党委的安排,各学区学校也由主要领导分别进行了专题辅导会,为确保学习质量和效果,各参学单位巨使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本,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以提高学习效果。10月9日到29日,局机关讲师团到各学区作主题辅导报告14次。
(三)开展思想讨论,形成发展共识。
在学习过程中,各单位统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做到五破除五突破。破除“旧”的教育传统观念,在树立教育科学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破除“应试教育”思想,在更新素质教育上实现突破;破除小成即满的思想,破除教学质量连年提升而不思进取的守业意识,实现教育强校的新突破;破除畏难发愁、不思进取的思想,在树立事在人为、勇于突破的观念上实现新突破;破除精神萎靡不振,思想僵化落后,工作松松垮垮的思想,在树立奋发进取、严谨勤奋上实现新突破。在此活动中全县教育系统参加讨论人员达3000余人,通过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主题展开讨论,切实提升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进行。
(四)广泛调研走访,深入查找问题。
在认真讨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以“三入三问”、“一人一题”为主要形式的调研活动。局班子成员及分管股室负责人深入学校、各单位负责人深入师生,就各自分管的工作分别确定一个调研课题。紧紧围绕“立足教育实际,解决教育问题,谋划科学发展。”这一指导思想,力争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一是要在缓解城区上学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二是要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三是要在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四是要在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着力改善教育民生问题有新突破。
(五)边学边查边改,解决实际问题。各单位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边学边评边改,即学即行,促进了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在各项工作上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密切了与广大师生的联系。
(六)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教育局党委成立了检查指导活动小组,并于10月中旬由局党委委员带队,深入到学区、学校进行检查指导,有力的促进了基层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
(七)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基层学校的橱窗、板报、横幅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影响。及时宣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积极向市、县报送稿件,广泛宣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以及我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的典型和成功经验。
二、初步成效
(一)科学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了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改革意识和实干意识,在本单位是不是科学发展、愿不愿科学发展、会不会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新的共识。
(二)“两个加快”步伐明显加快。通过系列的学习和讨论,使基层干部和党员的认识得以提高、思想更加统一,决心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为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在各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紧密将科学重建相结合,将化解广大教职工等民生工程相结合,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的和
谐发展。
(四)基层党建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局党委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开拓创新中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使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在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上见成效。
三、下步打算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就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已有的成绩不能有丝毫的自满,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巩固扩大教育成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为创和谐教育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1、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在学习实践上力求深入。前段学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教育工作的实际和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强化系统、全面的学习,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党员干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立足本职做好工作的行动指南,力争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思想上有新收获,在实践上有新突破,不断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引向深入。
【关键词】民办高校 入学教育 现状 对策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大学生活,优质的完成学业。民办高校要抓住学生的群体特点(高考成绩低,学习能力差;行为散漫、纪律意识不强;对民办学校缺乏心理认同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入学教育,实现入学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一、入学教育的概念
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国内对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学者季宜敬认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指高校组织协助大学新生成功地融入大学氛围、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制定学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教育活动。这主要从新生适应性出发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概念进行界定。学者刘天浩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后,学校依据教学目标和大学教育的特点,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从入学教育的内容对入学教育进行界定。
借鉴己有的研究成果,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入学教育是指高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特点,现实需求,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大一新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生活适应、学习指导等适应性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称。
二、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当前中学教育在很多地方是欠缺的、不完善的,很多学生经过了中学教育并没有形成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更有很多学生以为高考结束就和书本再见,轻视了大学的学习教育。这就要求新生入学教育要引导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方式、养成大学学习习惯、形成大学思维模式,让大学功能最大化,实现学生和学校的价值,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方针。
(二)开展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是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等教育早已迈进了大众化教育时代,学生在选择学校上有着越来越大的自。虽然近些年我国民办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社会评价还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尾端。能否吸引生源、抢占生源、留住生源将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设计好入学教育,认真做好入学前、入学中、入学后教育,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降低新生退学率,对民办高校十分重要。
(三)开展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大一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出现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有的因为生活不适应而退学,有是因为心里过度焦虑而影响学业,有的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影响心理健康。要清楚的看到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过程中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心理焦虑、生活不适、学习迷茫等现象并予以重视。学校要抓住入学教育这个关键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度过“水土不服”的阶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
三、民办高校入学教育的现状
(一)入学教育顶层设计不合理
各民办高校对入学教育不够重视,在顶层设计上存在着盲目、缺乏针对性等情况。很多民办高校忽略了学校入学教育的人员配置、参与部门、新生群体特点等情况直接照搬其他公办院校的入学教育大纲。也有一些民办高校甚至没有顶层设计,直接将入学教育推给各系部甚至甩给辅导员。对于入学教育的实施和开展情况更是不询问、不检查、不评价,入学教育成了“形式主义”。
(二)入学教育指导目标模糊
科学的入学教育的指导目标是要兼顾共性和个性的,既要注意共性的问题,又要解决个性的问题。而当前很多民办高校的入学教育指导目标仅仅解决了共性问题而忽略了个性问题。没有根据学生高考成绩低、学习能力不足来设计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没有根据学生对民办高校缺乏心理认同来设计如何让学生尽快从高考失利中走出来,主动适应学校等等。导致入学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育效果削弱。
(三)入学教育形式单一
民办高校的入学教育往往集中在开学一两周内,大多与军训同步,入学教育的对象简单定义为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策划者实施者基本由辅导员单独完成,入学教育的方式即为简单的班会、座谈会、讲座。时间短、对象单一、人员严重不足、形式枯燥乏味,入学教育成了“过家家”、“走过场”。
(四)缺乏评价机制
很多民办高校对入学教育采取不评价制。既没有把入学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进行听课考核,也没有对入学教育的实施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提出工作要求,更没有对入学教育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入学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四、入学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加大对入学教育的重视及相关理论建设
民办高校的入学教育研究较少,大多停留在学校内部实践和研讨总结,形成学术论文的目前还没有,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民办高校入学教育”结果为“4”篇。国家要重视对民办高校入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科研立项上有意识向其倾斜,形成民办高校入学教育研究的新热点。要提供专门的学术研讨会促进相关学术成果的产生、转化。民办高校要积极利用自身入学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生特点,尽快形成系统化有指导性的理论。
(二)明确入学教育的指导目标
入学教育的指导目标切不可整体一刀切,要分类设立。如生活适应指导目标、学业指导目标、心理健康指导目标、行为督导指导目标、思想教育指导目标、职业引导指导目标等。具体的类别划分要结合各学校参加入学教育的组织人员、时间安排等实际情况来设定。同时,指导目标的设定还要结合学校学生的群体特点,如民办高校学生的普遍学习成绩低、学习能力不高,生活自理能力弱、生活适应能力差、对学校缺乏认同感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
(三)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
要结合民办高校的指导目标合理的设计入学教育的内容。既要包括基本的生活篇、学业篇、心理教育篇、行为督导篇、思想教导篇、职业引导篇等等。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学校特点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如现在网络诈骗横行,要充实网络安全教育篇;大学生校园贷肆虐,要抓住入学教育这个关口,做好防止校园贷的教育。总之入学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切不可一层不变。
(四)创新入学教育的模式
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入学教育模式,形成新模式。扩大入学教育的对象。要把学生家长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把入学教育的相关信息及学生入校后的表现告知家长,强化学校和家长的联动,形成学生教育的合力。延长入学教育的时间。民办高校要积极做好入学前教育,通过学生管理部门和招生就业部门的合作,在招生前就要做好入学教育的相关工作,入学中要做好设计,入学后要做好衔接,形成各部门联动参与的局面,提高入学教育的效果。要创造性的开展入学教育形式。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微信平台,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作用,着力推行学生体验模式。
(五)建立入学教育的评价体系
要重视入学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很多学生选择学校的机会多了,民办高校面临着严重的生源问题,没有生源就没有生存和发展,很多民办高校,入学后都会有退学的现象产生,通过笔者的调查,这种趋势正在加大。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促使高质量的入学教育,使得学生受益,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学校不必要的生源流失,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宜敬,何学军,杨琪,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及方式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0,(4).
日 期
工 作 内 容
工 作 部 门
2月初
公布2016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教育部门
2月29日前
公布2016年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教育局
3月10日前
相关公办初中学校总结特长生培养工作成效,申请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项目。
教育局、相关公办初中
3月18日前
民办初中学校申报招生方案。
教育局、民办初中
3月31日前
教育局公布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具体事项,以及按规定须向社会公布的其他有关招生入学信息。
教育局、相关初中学校
4月9日—4月23日
核对小学毕业生相关信息。
各小学
4月23日
跨区县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办理申请回户籍(居住)地就读手续的截止日。
4月28日—4月30日
民办初中网上报名。
民办初中
5月7日—5月8日
民办初中学校进行学生面谈。
民办初中
5月9日—5月10日
民办学校第一志愿录取。
民办初中
5月11日—5月13日
各相关公办初中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报名。
相关公办初中
5月12日—5月13日
民办学校第二志愿录取。
民办初中
5月15日—5月16日
民办学校第三志愿录取。
民办初中
5月16日
民办学校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录取结果上报区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局、民办初中
5月16日
各相关公办初中学校上报体育、艺术特长生报名汇总表。
教育局、相关公办初中
5月19日—20日
各相关公办初中学校通知审核通过的特长生现场测试。
相关公办初中
5月21日—5月22日
初中体育、艺术特长生特色项目测试。
相关公办初中
5月25日
各相关公办初中学校特长生招生录取结果上报普教一科,由普教一科审核后汇总报考试中心。
教育局、区教育考试中心、相关公办初中
5月30日
初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完成招生工作。
教育局、区教育考试中心、相关公办初中
6月30日
初中学校受理就近入学学生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
8月15日前
各初中学校完成向初中六年级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工作。
为深入了解当前“90”后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问题,笔者选取了所在的广东A高校的一个二级学院2011级新生男女生共200人,通过了解新生所关注的问题,分析他们在入学初期对教育和指导的真正需求,以此为导向借助课程理论来构建入学教育课程体系。本次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其中男生81人,占40.5%,女生119人,占59.5%。专业覆盖理学、管理学等四个本科专业。
1 高校入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入学教育主要是指高校在寄发入学通知书到大学第一学期结束期间,针对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模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出现或者容易出现的种种不适应现象和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指导和服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毋容置疑,高校事实上也对入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共识,甚至有些高校在新生入学前就有针对地开展入学教育。然而,根据笔者对所在广东A高校16个二级学院入学教育现状的了解,发现入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
第一,入学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教育是有目的的活动,因此想要我们的所有教育活动有价值,就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入学教育的内容、开展形式与教育目的缺乏统一性。第二,入学教育材料不统一,开展缺乏指导。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的学生处及团委等部门尽管有制作新生指南、安全教育案例等入学教育材料,但是缺乏统一性,对二级学院该如何进行入学教育基本上没有专门的指导,缺乏基本的规范。第三,入学教育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正如人本主义课程论所主张的那样,教育与课程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在任何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时间的安排上,必须以社会、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确定,而目前现状是,迫于时间的压力,加上事先的准备不足,以及对以往经验缺乏总结等,诸多高校入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和时间安排都是想当然,随意性大,科学合理度低,难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2 入学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需求分析
“70”后、“80”后、“90”后的区分界定,主要是为了对各个时代背景下成长的一代人的性格特征进行整体性的概括,以作相对的区分。随着“90”后全面进入大学校园,必然会给高校面貌带来新的变化,彰显出他们一代人的特征。教育对象的变化,入学教育应该在认真了解把握“90”后新生入学后的表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重新设计入学教育内容和安排,因材施教。通过本次对2011级新生入学后的情况调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突出。
(1)认识大学的需求。本次调查有以下两个问题:①刚进入大学,您觉得理想跟现实差距大吗?(选择较大和很大的比例为87.5%);②您觉得各大学之间的教学资源差距是很大的吗?(肯定的37%,不清楚41.5%),可以看出,新生普遍对大学怀有很高期望,对高校之间资源的比较缺乏正确认识。现实与理想的极大落差导致了新生的心理落差,产生了各种不良情绪。而事实上,一般的高校都具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对比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满足教学的需要完全没有问题,能否成才更多地决定于学生个人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2)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求。有调查显示,非“211”高校2011级新生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比例为39%,其中选择交异性朋友有困难的居首位。本次调查也有两个相关问题:①入学以来,您主动约会过异性吗?(46%选择有,想、但没有过占10.5%);②在跟不熟悉的异性单独接触时,您紧张吗?(65.5%的同学选择紧张或有点紧张)。可以看出,新生对寻求包括爱情在内的人际关系意愿较高,但还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一方面是他们追求良好人际关系的强烈愿望,一面是“90”后追求个性张扬、以个人为中心,缺乏娴熟的人际关系技巧,造成了人际交往困境。
(3)确立新的学习目标的需求。本次调查有两个问题:①经过一学期的适应,您是否找到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方向。(80%人选择有思考、不明确及没有);②入学一学期后的直观感受,给出新鲜、好奇、激情、迷茫、失落、空虚六个选项?(为多选题,答案分别是55%、51%、30.5%、65.5%、33.5%、84%)。可以看出,新生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普遍存在困难,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寻找新的学习动力。空虚、迷茫成为新生入学一段时间排前两位的心理感受,进一步说明学习目标的缺失和学习动力的不足是新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对新生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4)寻求自立,张扬个性的需求。许多研究表明,“90”后是个性张扬的一代。本次调查有两个问题:①来到大学,您有寻找兼职的动机和行动吗?(70.5%肯定);②您入学以来,有过兼职经历吗?(32.5%有过)。可以看出,“90”后新生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32.5%的新生在第一学期有过兼职经历也证明确实有许多新生在从事兼职。至于出于什么动机,减轻家庭负担、自立自强及锻炼实践能力是主要原因。如何看待社会实践与学业的关系?如何寻找兼职机会?如何获得资助?如何确保安全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等等,都是新生经常问的问题,他们急切需要得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3 入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综上对当前高校入学教育的现状及学生需求的调查分析后,笔者认为,当前诸多高校入学教育成效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未能构建一个目的明确、有计划、有组织、满足学生需要的入学教育课程。高校对入学教育的严肃性、重要性缺乏认识,入学教育的随意性很大,没有按照课程的理论和标准来规范,没有组织足够的师资力量来承担入学教育。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是教育目的的载体与实现路径。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课程的定义和理解,课程的特征有以下几个:首先,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其次,课程是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再次,课程即学生期望学习的内容(Smith&Tanner,1978)。可以看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完全可以借助课程理论来合理构建专门的课程,设立学分,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满足新生的实际需要。
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大一新生主要对认识大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及寻求自立,张扬个性四个方面有较为普遍和强烈的需求。根据这四方面的需求,可以得出,入学教育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大一新生尽快熟悉环境、顺利找到新的学习目标和动力。入学教育具体内容及时间安排可以设计如表1。
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完善中小学安全工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管理水平,着力缓解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深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
分类指导东中西部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设施, 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推进解决超大班额问题。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定期通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推动项目省份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开展学区制管理工作调研,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对各地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情况开展过程性调研。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搭建工作推进平台,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推进图书馆、条件装备标准制定与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均衡配置。
二、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
印发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各地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组织升学、规范办理手续、实行阳光招生、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管理水平。印发进一步做好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导和帮助大城市明确总体要求、细化阶段目标、规范招生行为、加强监督查处,全力做好中心城区、热点学校、主要时段、关键环节工作,加快破解义务教育择校难题。坚持实事求是,区分建制镇和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不同情况,指导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三、深化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
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印发减负工作规定,推动各地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追究办法。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部署各地减负自查;开展减负工作督查巡视,及时查处和通报不规范办学行为;开展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工作,抽查每个地市的一些学校予以施测,并将开展减负工作的情况加权考虑,得出合理结果,适时公布。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积极倡导“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科学理念,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出一批轻负优质先进案例,加以培育和推广。
四、深化基础教育治理结构改革
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学校依法管理、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开展管办评分离工作调研。探索发挥家委会作用的有效机制。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督促各地制定实施细则,抓好系统培训,部署系统运用。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启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实验区工作。指导各地按照备案的专项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制定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标准,细化工作指导,落实岗位职责。将人防、物防、技防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研制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创新方式方法,举办好第19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进一步指导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开展以消防、安全防范、校车管理等为重点的安全检查。召开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总结交流和积极推广校车试点运营地区经验。推动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工作的意见》,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教育形式。
五、深化基础教育德育工作改革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组织上好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启动“德育在行动”计划,让学生广泛参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三爱”教育、“三节”活动,深化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鼓励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扩大研学旅行试点,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联合相关部委发挥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生文明出行工作的通知。修订完善中小学生守则,注重养成教育。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制定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基本标准。指导做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工作。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活动总结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活动总结1依据《关于开展2021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指导,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营造全社会高度关心、高度重视和支持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我园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宣传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理念,明确学前教育的政策方针。宣传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育儿的知识。切实让广大家长、幼教工作者走出误区和困惑。具体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___园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认真抓好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思想、纪律和师德教育,同时督促配合全园学前教育宣传月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动员
1、宣传的内容:宣传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增强社会共识。
宣传学前教育管理制度,促进规范办园。重点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关于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相关规定,坚持科学保教,规范办园行为。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纠正“小学化”倾向。广泛宣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集中组织全园教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学好《指南》、用好《指南》,学会把《指南》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实际行为。
2、宣传方式:通过宣传条幅和醒目标语,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宣传。
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内容科学规范,确保宣传实效。
三、开展园区活动
1、全园教师集中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并对本园教职工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学习《指南》情况的考核,促进教师自觉贯彻《指南》精神,提升科学保教能力。
2、向家长发放了宣传资料、致家长的一封信等,让家长对《指南》有所了解,了解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初步感知学《指南》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通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和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让家长对《指南》有更深的理解。
知道了教育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树立了科学育儿的教育观念,为更好地教育孩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幼儿园积极组织各类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入幼儿园,从幼儿一日幼儿园生活中观察幼儿在园实际情况,感受幼儿自主个性的成长。
5、分段开展庆六一文艺会演暨端午节活动,让孩子们过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既能愉快地过节,又能在节日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并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并与幼儿一同感受在节日中的艺术氛围。
幼儿园通过以上活动形式,面向老师和家长开展科学育儿宣传活动,广泛传播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违健康的行为。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活动总结2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10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砥砺十年奠基未来”。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家长为幼儿做好生活常规、学习品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入学准备,宣传提前学习、片面准备的危害,缓解家长“跟不上”的担忧,我园按照县学前教育科的要求,于20__年5月19日向全体家长发放了《宁阳县20__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宣传材料》。
此次县学前教育宣传月材料围绕宣传月的主题,从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强调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同时提供了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幼升小”的“断奶期”的具体做法,最后请家长、幼儿园要共同努力,重视幼小衔接,要做到“孩子就是孩子;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力量;积极的态度会帮助我们,也会帮助孩子们;适应是一个过程,要允许孩子入学有个适应过程”
我园将以此次发放宣传材料为契机,围绕宣传活动的主题,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为家长提供一些幼小衔接的注意事项、策略、方法等。在园内可通过主题教育帮助幼儿认识文具、整理小书包,同时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举行幼儿园、小学联谊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相信我们的爱心接力会让孩子们从各方面做好准备,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活动总结35月20日-6月20日,是教育部自20__年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以来的第10个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砥砺十年奠基未来”。5月21日,20__贵州省学前教育宣传月在遵义启动。
据介绍,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多次获得中央及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幼儿园严重的“小学化”现象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了巨大伤害。宣传月活动旨在引导广大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将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为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启动仪式上,遵义市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演,幼儿园及小学教育专家向现场观众解读了教育者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与会代表还对遵义市实验幼儿园将入学准备渗透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观摩。
据悉,宣传月启动后,全省各市州、县将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公益讲座、专家访谈、开放日、家长讲座等多种活动,向全社会宣传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组织幼儿园和小学广泛参与,同步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幼小协同,双向衔接。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活动总结4由省教育厅主办,西宁市教育局承办的20__年青海省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在西宁市城中区龙源幼儿园举行。
今年是第八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主题是“砥砺十年奠基未来”。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导广大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将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为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近年来,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民生补短板的重要任务,先后组织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截至20__年底,全省1804所幼儿园中公办园1260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9.84%;普惠性民办园占民办园总数的70.59%,全省普惠性幼儿因覆盖率达到87%。同时,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9.4%,比20__年提高29.92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实现了国家和我省“十三五”规划目标。
启动仪式现场,受邀学前教育专家表示,通过现场解答,教家长掌握入学准备的方法,把衔接重点放在“为幼儿做好生活常规、学习品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科学准备。从而缓解家长焦虑,科学合理地为幼儿顺利渡过幼小衔接关键期保驾护航。
活动月期间,各地各幼儿园围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主题,通过举办启动仪式、“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专家讲座、名师专家访谈等多形式宣传活动,使学前教育科学保教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活动总结5根据学前教育宣传活动的有关要求,我园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宣传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家庭幼儿教育等有关知识,切实让广大家长、幼教工作者走出误区和困惑。
具体做了如下具体工作:
1、广泛开展社会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册、宣传单、等方式,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学前教育政策。
2、深入开展校内宣传。
在宣传期间要组织全校教职工集中学习,同时向广大幼儿家长宣传国家和省市里有关学前教育政策。尤其要组织教师通过撰写学习笔记、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规范办园、科学保教,以及幼儿园办园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增强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组织科学保教相关活动。
活动月期间,组织3次游戏活动开放日;召开1次全园家长会,覆盖所有在园幼儿的家长,重点宣传规范办园、科学保教;以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介绍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和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
【关键词】大学新生;新生特点;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尽快完成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过渡,熟悉学校里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白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而帮助和引导大学新生在其大学生涯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努力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之后的第一堂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环,更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在与大学新生自身特点紧密结合和对当前高校实行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统筹安排,从而提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质量[2]。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当前形势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以下探讨:
1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主要分为:校史校情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习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国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体观念教育和诚信感恩教育10个板块组成。
1.1校史校情教育
开展校史校情教育,使大学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和进步,促使大学新生对学校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1.2校规校纪教育
开展校规校纪教育,使大学新生明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自己。
1.3学生安全教育
开展学生安全教育,针对学校及周围复杂的社会环境,提高大学新生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谨防盗窃、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大学新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1.4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作为大学生健康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主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新生进行讲授和疏导。
1.5专业学习教育
开展专业学习教育,举行师生专业交流会,专家、校友报告会,使大学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研究目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所认识和了解;聘请专业教师担任大学新生班主任,帮助大学新生早日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1.6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大学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可以组织到相关公司参观实习,提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所需素质,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就业前期的准备工作。
1.7国防教育
开展国防教育,通过开展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培养大学新生具备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和生活习惯。
1.8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新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新生找到其大学生涯的目标和动力。
1.9集体观念教育
开展集体观念和诚信感恩教育,培养大学新生确立健康的集体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依赖性强、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新生尽快的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之中,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10诚信感恩教育
开展诚信感恩教育,培养大学新生诚实守信、懂得感恩的宝贵品德,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诚信待人、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从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形式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整体部署,考虑长远,整合利用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各学院的优势;还应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贯穿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年,而不是只在开学后的一到两个星期集中开展,并且做到及时总结经验,与时俱进;更应与大学新生的自身特点相结合,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不能只流于表面,而应当深入的、细致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新生遇到的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教育和辅导,做到由点及面,点面结合,不断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总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做好规划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引导。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需要全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长期不懈的思考、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邱荣斌,彭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特点及其对策探讨[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6,(1):64-66.
在XX年年上半年和暑假工作的基础上,招生科下半年完成以下工作。
(博士教育网整理diyifanwen.com)
1、7月份暑假期间继续进行XX年年秋开放教育本、专科生的招生宣传、报名、生源组织工作。
2、8月10日—11日组织了XX年年秋开放教育入学水平测试工作,其中本科4次,专科2次考试。
3、8月3日—5日完成普专生网上录取工作录取(普专生441人)并发放了通知书和入学须知。
4、参加了普专生的报名工作,报名188人,完成招生计划250人的75.20%并向教务处提交了关于XX年年内蒙古电大直属部需从其他分校转入或调专业普专生的申请报告。涉及学生38人。
5、8月底—9月初完成XX年年秋开放教育本科341人,专科671人的验证、审核、注册工作,普提供了、入学须知、学生花名册及联系方式,保证新生顺利报到开学。
6、由于学校机构调整,和直属学院进行了招生有关工作的移交。
7、为了总结一年的招生工作,制作了《XX年年内蒙古电大直属学院各类生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一览表》
8、草拟了XX年秋预招生奖励办法及招生管理办法文件。
9、在生源摸底基础上,提交了XX年春开放教育本、专科招生计划,并制定了开放教育学院XX年春开放教育招生分配方案。
10、参加了XX年年下半年对开放教育学院五个教学点教学检查工作,并写出五个教学点的书面材料。
11、完成了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锡盟西乌旗财政局函授站、锡盟交通职业培训中心,三个新增专科教学点的申报工作,现已批准从XX年年春开始招生,完成了五原职业中学、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永宁职技校三个本科点的申报工作。
12、完成了内蒙古电大档案室向教育厅上报的XX年春、秋两季开放教育本、专科生、普通专科生各项指标填报表的数据提供。
13、制定了开放教育学院招生科工作职责。
(博士教育网整理diyifanwen.com)
关键词:班主任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238-01
1 加强入学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2]
新生入学后,在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基础之上,作为班主任仍然要加强入学安全教育。学校一般采取召开全体新生参加的大会,把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委派老师给全体新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由于这种讲座式的安全教育会场不够安静,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起到一个主体宣讲作用。要想真正获得理想的效果,就要另外靠班主任以自己的班级为单位加强入学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新生刚到学校并编入到班级中,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因此,在新生入学进行安全教育,会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往往深刻,让学生难以忘怀,对以后在校几年的生活学习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2 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强化安全意识
在入学教育获得较深印象的基础之上,学期中间与临近学期结束要分别召开一次安全主题班会。安全主题班会的内容主要是总结学生在校半学期及一学期的安全情况,对出现的伤害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学生受伤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措施,预防伤害的再次发生。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以便学生树立更加牢固的安全意识。安全主题班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常见的有班主任主持,以班主任总结为主的形式,或者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长主持的形式。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需要班主任提前认真准备,或者给班长以指导性意见或建议。也可采取由班主任提出相关安全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并逐一回答的形式,最后班主任或班长做总结发言。通过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使学生做到安全警钟长鸣,尽量减少学生受到伤害。
3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是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班主任带领全班学生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一排查。一般而言,学校的安全隐患从场所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室、宿舍、食堂、茶水房、运动场等。教室内一般都配备悬挂式的电视,及时排查悬挂电视的牢固情况,防止悬挂电视坠落砸伤学生;教室与宿舍内都存在着用电安全隐患问题,禁止学生私接电线及使用“热得快”等电器烧水;个别学生忘记带钥匙翻爬门窗有跌坠伤发生的危险性;食堂饭菜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有发生食物中毒的可能;冬季宿舍卫生间防冻防滑工作跟不上,学生有跌倒损伤的危险;食堂与茶水房还是烫伤易发场所;运动场上是运动损伤的好发地,教育学生防止运动意外发生;学校门口是交通性伤害的容易发生地点,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4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为学生排忧解难
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兼职或专职心理医师,或有校医务室医护人员兼做心理咨询工作。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及学校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学生中有心理异常症状的人数在增加。据报道,常常有一些学校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出现过自伤、自杀行为。因此,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为学生排忧解难,减少抑郁、焦虑等症状的发生。
5 尽早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列入重点保护对象
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活动谱,观察学生有无异常行为。如学生有上网成瘾、夜不归宿、呆坐、沉默少语、不与同学交谈、偷拿同学财物、易与学生发生矛盾等,这些均可以看成是异常行为。班主任应坚持深入班级、宿舍,多与学生谈心交流,就能观察到这些异常行为。班主任也可通过班长或安保委员进行观察,及时给班主任报告发现的异常情况,并把该生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
6 防范重点场所及时段,确保不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
做好防范重点场所及好发时段的安全工作,对于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校门通伤害事故的发生,除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之外,并在校门口竖立交通安全警示牌,起到提醒与警示作用。另外,要采取技术性防范措施,如申请在校门口道路上安装减速带的办法,限制车辆从校门口通过的速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学生集中放学时段是校门口发生交通事故的好发时段,在此阶段可以通过志愿者或安全监督员值班的形式,在校门口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茶水房应加强开水水龙头的检修与更换,并督促学生打开水排队,避免拥挤,减少烫伤的发生。
预防学生伤害,保证班级安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些工作主要靠班主任来完成。因此,班主任在学校入学安全教育的基础之上,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定期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强化安全意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为学生排忧解难;尽早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列入重点保护对象;防范重点场所及时段,确保不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
学校无小事,安全大如天。只要班主任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并切实负责,相信班级安全工作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高长思,徐信贵.学生在校期间人身损害事件中的校方责任分析[J].创新,2012(4):86-89.
一、运用优化师生关系法,打开学生的心扉
社会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母爱、父爱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失掉任何一方,就会使子女的情绪波动并处于内心不安宁状态中,常常表现为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导致一系列不正当的行为的发生。这些学生入学初期往往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极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那么做为一名中职德育教师,应该如何化解和消除这些不良情绪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师生关系的优化是学校教育的保障,要求教育倾心关爱而切忌放任自流,适度的要求而切忌拔高。有的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姿态,使得学生敬而远之,这样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把自己封闭的更严,使人难以接近。2010年担任口腔护理班班主任工作时,发现学生姜某行为表现封闭,通过侧面了解到他家庭条件特殊,三个月大时父母离异,父亲再婚。我经常找他谈心,关注他的细微变化,让他觉得老师时时都在关注他的成长,一段时间后我们无话不谈的朋友。记得一次升旗仪式上,他理的“草坪”被主管校长发现,让他重新去理发,他头一歪说“没带钱,不去。”校长走后,我刚要说话,他马上就说“老师我剪头去”。我拿出十元钱让他快去快回,他边跑边说:“老师,我带钱了!”。由此可见,优化师生关系法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是相当有效的。
二、运用榜样示范法,培养学生自信的优良品质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在家庭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由此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双差生,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走进中职学校后,学生往往表现为对环境缺乏安全感,对老师和同学不信任,对自已没有正确评价,对前途丧失信心。那么做为一名中职德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信的优良品质呢?首先从点滴小事做起,给学生树立榜样。2010年8月新生入学之际,了解到班级中有11人来自单亲家庭。我当时的心情特别沉重,一直在不停的思考着如何给学生上好入学的第一堂课,正好入学第一周是封闭军训,我想这应该是个好机会。军训的第一天,仅有两名同学没有叫苦请假,其他同学都有偷懒现象。我抓住时机利用晚上总结军训情况时,大肆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并奖励给他们一人一个苹果。第二天,情况有了变化,整个一天都没有一个人跟我请假休息。一周下来,成为全校唯一没有学生掉队的班级,在军训总结大会上受到了表彰。记得当时学生都高兴的欢呼起来,我又抓住时机,对他们说,这是咱们班级得到的第一项荣誉,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以后在我们班级就是整个学校的榜样,你们都是优秀的。由此可见,通过榜样示范法建立学生自信,使学生热爱生活。
三、运用优化情境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单亲中职生缺少父母的照顾,不仅生活习惯差,学习习惯也存在问题,因此走进校门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表现为懒惰,散漫。他们往往没有理想,没有报负,得过且过。试想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育将会是失败的。在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我发现优化情境法能较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各项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如学校开展技能标兵比赛,生活礼仪比赛等。德育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班集体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如礼仪诚信主题班会,文明寝室评比等,积极主动实施心理引导,你会发现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变得阳光了,有自信了。记得在2011年9月校运动会中,班级中的刘某就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他私自做主,找来了体校的学生替跑,结果班级成绩被取消,同学们都认为我会大发雷霆,可我没有提及此事,我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到了主题班会时间,我提前找来团支书拟定班会题目《诚实守信———从我做起》,在班会中没有直接批评学生的错误,而是让他们自已去发现,大家争先恐后表达自已的看法,班会结束做总结时,看着学生的眼神我感到这次班会是成功的。由此可见,运用优化情境法可以较有成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单亲中职生在职校德育教育中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应给予重视。建议德育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优化师生关系法、榜样示范法、优化情境法去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作者:董菲 单位: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