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23-06-05 09:55: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打造高效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打造高效课堂

第1篇

一、精心准备,为课堂奠定基础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必须提高,这需要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

1.掌握教材,备课充分。作为一名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三维目标的确立以及重难点的把握要熟悉。要上好一节高效课堂,更是如此,因此上课前必须做到熟悉掌握教材,备课要认真、充分,积极钻研教法、学法,用心琢磨书中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

2.实验材料要齐全、充足。科学教学需要充足的实验材料,只有材料充足才能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此,我随时随地注意发掘问题,有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制教具,搜集实验材料,回家进行实验。一开始同事、学生和家人不太理解,甚至有的称我是“捡破烂”的,但是以后知道了这些材料的作用后,他们也成了我的队员。就这样,随着时间的增长,对于实验材料的积累和储备成了课堂上很大的一笔财富。

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科学课堂,大多数老师认为:科学课就是实验课,只要给学生仪器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学课的课堂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1.“谈话+思考+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设计。科学课是以实验为主的课堂,因此实验设计成为能否顺利完成实验的第一步。于是我在课堂中用谈话的方式引入问题,引导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然后引领他们思考可以用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如果把它们放在实验中又应该按什么顺序进行等等。这样做既可以使孩子们明白实验设计的目的,又能够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同时还要让小组成员进行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虽然一开始孩子们的表达语无伦次,但是逐渐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遇到问题时能够多问一个“为什么”。现在,孩子们已经能够熟悉实验仪器的用法,并且能够自主地进行实验设计。

2.“小组合作+有效指导”的方式,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在探究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以《高锰酸钾的溶解》为例,在实验前让孩子们明确实验中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前、放入水中之后、轻轻搅拌、充分搅拌时分别有什么现象,然后探究中教师走到每个小组进行有效指导,例如指导孩子们的操作、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现象的描述记录等等。只有不断地引导、指导,配以学生的探究,才能使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3.交流分析,建构科学概念。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小组设计方案结束后、实验结束后的交流更是如此,因为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当实验结束后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数据要及时进行交流分析,在此过程中恰好是思维的碰撞。例如在《怎样获得更多的光和热》一课的“物体颜色与吸热的关系”实验中,大多数组的数据呈现一致的趋势,而其中一个小组则例外,于是对特殊数据展开分析。孩子们有的认为是温度计的原因,有的认为读数出了问题等等,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然后再进行其他数据的分析,这样帮助孩子们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建构起了科学概念。

三、多媒体辅助,突破重难点

这主要是针对难于操作的实验和演示实验。记得在准备“过滤实验”时,器材的繁多和实验的演示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反复思考后,在我校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录制,教学时进行实时播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了这一次经历后,我尝到了多媒体辅助的甜头,于是在课堂中及时适时地请多媒体帮助,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突破了重难点,使孩子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四、拓展教学,做好课堂与课下的衔接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实际上是一种经验层次的提升,因此要打造高效课堂,还得做好课堂外的拓展。

1.实践作业的生成。记得在备课《花的结构》一课时,一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如果解剖花,认识了花的结构之后,随之扔掉,不太符合我们的课标,那么怎么做更好呢?”偶然间孩子们的美术作业给了我一个小点子:何不做一份属于科学课的作业?这么想着,于是就做了第一次“科学小知识”实践作业:将花的结构粘贴在A4纸上,然后孩子们把相应的知识进行填写,最后进行简单装饰,孩子们非常喜欢。现在我们一直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实践作业的生成,效果很好,同时这也是美术学科和科学学科的一种整合。

2.真情交流。要给自己的课堂提供创造性的条件,给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例如我们教学楼的后面有一块空地,按照时节会种上相应的蔬菜,于是在《油菜花开了》一课,我带领学生走到菜地里进行观察,孩子们改变了以往的说笑打闹,换以认真观察、指着实物说名称的交流画面。为此,我想孩子们的视野拓宽了,思路也开阔了。

第2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向教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提高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学得更快、掌握得更深刻?笔者认为,创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不失为一条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生动的教学环境,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并形成深刻的记忆。

所以,如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吸引每一个学生都融入课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课前“用心”

教师在每堂课的备课中,除了把握住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外,在教学程序里,一定要进行活跃气氛的“点”的设计,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激发阶段、讲解阶段,练习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活跃点”在哪里,都要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准备。在课堂上教师的表述,看似不经意,事实上,只有经过用心的设计和准备的,才能有持久的吸引力。如笔者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就投影了罗布泊过去的图片,罗布泊绿树浓荫、牛马成群的丰饶的美,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罗布泊的美。再投影罗布泊的今日,浩如烟海的沙漠,荒无人迹。强烈的对比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昔日的仙湖变成了今日的荒漠。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很自然的就进入了课堂的学习。通过课堂的学习,文章写作的意图,学生能很好的把握,在内心里也油然地升起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

当然了,课堂的活跃,不是说讲笑话做游戏,而是在对教材内容大局统揽的前提下,精心地设计,这些点应该说是师与生的思想碰撞、知识沟通与情感相通的途径。

二、教师要学会微笑与赏识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是从来不笑的,课堂气氛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这样的课堂,虽然从表面上看是镇住了学生,但是教学效果是有限的。实践证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人的学习愿望与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压抑的气氛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心态与灵敏的思维。我们的老师首先要学会 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以及微笑,并真诚地为学生机敏的应答给予微笑与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有被老师认可而在心里上产生荣誉感。此外,学会赏识学生也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那些擅长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出赞美和肯定的老师,才会是学生拥戴的老师。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 赞美就像是笼罩在学生头上的一道光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课堂的意识。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导者。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们。”课堂上切忌出现老师全盘分析与讲解的情况,而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拥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所以在课堂上,老师首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创造问题情境,通过有吸引力的与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如在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本的基础上说一说,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试分析一下人物的性格,并从文中找出事例来加以证明。文中的主人公是于勒吗,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做?如果于勒发财了,结果又会是怎样呢?……给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在课堂中探讨,交流。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提问题,相互解答,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莫泊桑创作本文的意图:描绘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因金钱导致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相,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当然了,小说就像一面生活的镜子,《我的叔叔于勒》既照射出了19世纪法国社会丑陋的一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明白,本文也可以借来透视社会中菲利浦式人物的丑陋的灵魂,这就是学以致用。学生在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有不小的收益。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该怎么自主学习,如何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关注与理解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认识,以积极的态度激励学生的个性思考。有了这样的认可,学生在课堂上将会更开放,课堂气氛自然会活跃起来。

四、教师要增加语言的鲜活度。

第3篇

课前预习 高效课堂 自主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笔者作为一位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不断地总结,深深地体会到:要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使小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打造高效课堂。要体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动式”特点首要条件是小学生要搞好充分的课前预习。

一、搞好课前预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课堂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向交流活动,突出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预习是所有学生最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为课堂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制约小学生预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求知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预习前,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所学新课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环节的学习,激发学生预习的热情,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预习是在新课前先阅读,粗知要学新课内容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预备性学习,是自学的尝试和演习。另外,小学生对问题还应有一定的认识深度,这也是影响参与程度的一大因素,有效地课前预习是解决这些因素的途径。

二、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小学生主动参与中的“拦路虎”

预习就像“火力侦察”,可以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课堂参与时的“绊脚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才能动心、动神、动手、动口。

2.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帮助小学生尽快的进入课堂气氛,让小学生能够对学习的知识有深刻的记忆。这样学生在课堂交流中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集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见,预习后上课不是没事干,而是听有重点,看有“门道”,学有目标,不仅有利于掌握新知识,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3.预习可以提高课堂上动笔水平

由于预习时看过课本,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和教师点拨的内容,书上有没有,心里一清二楚。上课时,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师生互动时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这样做,记笔记时就有了针对性,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去。

4.预习可以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时,要独立地阅读,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接受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会逐步提高。

三、高效课堂课前预习的步骤及方法

要切实打造高效课堂,有效地搞好课前预习,我认为,教师编写导学案时体现“学法指导在其中”的要求,体现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指导。通过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预习导学案应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学习。

1.初读课文,理解并识记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新课内容,对新课有一个粗略和直观的印象,在某个知识点或问题切入口上激发兴趣。

2.再读课文,对新课中涉及的旧知识加以复习巩固,对新知识加以了解,在课本上圈点勾划教材的重点词句,段落层次,甚至在重点词句或段落旁边简要地写几句认识或体会,并查阅有关资料,拓展知识视野。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把记下来,留待课堂上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

3.细读课文,思考作者,编者思路,发现问题,试建立自己的见解,为参与课堂讨论交流提供论题、论点和思路。

四、高效课堂课前预习应遵循的原则

1.适度原则

预习固然重要,但要掌握好预习的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当小学生还不会预习的时候,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预习培训,必须深入学生中间,充分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师最好用三、五分钟指导小学生掌握预习目标及要领,然后让学生自主预习。(2)预习目标要切合小学生年龄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还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即使以后没有老师指导,也能够自己自学。

2.适时原则。课前预习课根据新课特点、课时要求计划好预习内容的时间,根据教师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的导学案,妥善安排课内课外自主独学时间,完成预习任务。

3.适人原则。课前预习也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体现高效课堂“分层学习重差异”的要求。不同性格的小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引导学生预习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选取不同的预习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预习深度,在问题的转接处予以点拨。这样体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实行差异化教学,面向全体,分层实施”的总体目标,既有利于形成课堂讨论的层次性,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提高。

第4篇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或老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其目的就是要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的目的。

二、高效课堂的模式

高效课堂有可操作的模式,即自主学习(5分钟)、课堂展示(20分钟)、教师点拨(5分钟)、课堂检测(10分钟),最后5分钟教师布置下节课预习的内容。学生课下预习和自主学习为学生课堂上的精彩展示奠定了基础。课堂上学生交流合作,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展示给大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让大家一起帮助解决。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不但能提高课下预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通过此过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豪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师虽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但对教师的要求反而更高了,教师不仅要做好导学案的编制,还在课堂上要适时点拨,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不仅要做学生的促进者,更要做学生成长的引导师。

三、打造高效课堂要注意的问题

(一)从学生方面讲

1.课下预习很重要。有效预习可以使学生上课时抓住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没有充分的预习,学生的合作探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人人参与。每个学生都要“学、展、思、议”。即坚持自学为主,成果展示,定向思考,疑难议解,师生联动,空绑共进。

3.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4.注意学生动的情况。学生是个别在动,还是全体在动?是主动在动,还是被驱使在动?动有三种:听声音、评动作、看表情。好教育其实就写在脸上,看在眼中,种在心里。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十六字方针要求自己即“声声入耳、字字入耳、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一个好学生必须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堂,才能灵活运用于课外。

(二)从教师角度讲

1.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要高效,老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流程。

2.编写导学案。(1)明确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2)导学案的编写步骤:一般要经过五个步骤: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集体备课,主备教师修正,上课教师补充,课后反思总结。(3)导学案的内容设计: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即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布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三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导学案要突出“导”和“学”两个关键字。“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

3.点拨要恰到好处。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教师讲,我们提倡教师面对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讲。该讲的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真真切切。(1)互动。高效课堂的点拨,不能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要为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提供路径与桥梁。要凭借“头脑风暴”般的“群见解”,触动学生主动建构的激情和灵感。让互动成为一种提醒,让智慧在挑战中生成。(2)生成。课堂高效看生成。就生成而言可分为横向、纵向、系统三种形态。横向偏重于拓展,指向多元;纵向侧重于深化,指向深刻;系统着眼于全局,指向结构。要善于把情感、理解、个性特色,通过语调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地表达出来。要生成结构,生成规律,生成方法。俗话说“井淘三遍出甜水”。(3)示范。高效课堂应该鼓励教师的课堂示范。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高效课堂的示范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孤芳自赏,而是学习伙伴的引领与期望。教师示范的精彩,是为了引爆学生的更精彩!及时知道谁学会了,是对学会者的最好奖赏,及时知道谁不会,是对不会者最好的鞭策和提醒。

第5篇

在高效课堂中,单纯的说教,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再诱人的课堂也会淡然无味。只有多元化的展示形式才能让平凡的课堂一浪胜过一浪。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表演肢体语言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环节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展示技能,从而打动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和谐是学生乐于展示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之间多对话、多合作、多沟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大胆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学生课堂展示时,教师应多找学生的闪光点,少质疑,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让展示的学生感到没有压力,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尽情展示,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展示欲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课堂教学的面貌,师生关系融洽,才能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就课堂教学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去创设一个良好的、健康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就是教师、学生的情绪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得以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而我认为让孩子学会倾听,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

二、自信是学生乐于展示的关键

由于教育模式的影响,山区长大的孩子长期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多学生胆子小,缺乏自信,不愿意或者不主动展示自己,点名了也不敢大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这类学生,教师首先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畏惧的心理,鼓励他们“课堂因我而精彩”。展示活动初期,教师可以并且应该循序渐进,先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入手,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而且不要求脱稿展示,甚至可以照本宣科,先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帮助他们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我在班上找出一些学习基础差但愿意大胆展示自己的学生,激发和鼓励其他的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大胆去展示自己。让他们逐渐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树立自信,有了自信,学生就有了展示自己的欲望,才敢大胆的去展示自己。

三、评价是学生乐于展示的法宝

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对展示更积极主动,更能促进学生课堂展示水平的提高,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当其展示完后,教师应抓住学生展示的闪光点,给予客观的、中肯的评价。多给学生鼓励,多用赞美的语言,多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感到自我展示得到肯定,进而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激发其展示欲望。比如“你的想法很新颖”“你的表达很清晰”“你的见解与众不同”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进而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促使其积极上进。

四、竞争是学生乐于展示的动力

这里所讲的竞争,既指开展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也指小组间的成员个人进行竞争。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组员分别张榜表扬,一个月小结一次,期末评选最佳展示小组和最佳展示个人。引导学生在展示中竞争,在竞争中展示,让学生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捕捉瞬间跳跃的思想,大胆阐释自己的主张,在对抗中探寻真谛,在竞争中激发展示的热情和欲望。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教学的方式要进行改进,教师不但要有效地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只有真正关注了学生,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第6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物理课是初中八年级同学接触到的一门新课程。出于好奇,一开始许多学生都有新鲜感,可不到两周,就变成“老面孔”了,大多数学生感到枯燥难学,课堂上不认真听,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可往往越是这样学生越反感,教学效果差,成绩难以提高。新课标要求物理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发动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想使学生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改革大背景下的物理老师必须结合实际,在乐教方面多下工夫,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多年来,老师讲究“师道尊严”,板起脸孔,摆出一副盛气凌人、高不可攀的架势,轻则训斥,重则打骂,等级森严的师生关系成了师生间平等交往的瓶颈,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师和学生平等交往,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营造融洽的氛围。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快乐,打造高效物理课堂,进而提高教学成绩。

二、营造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

物理课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如果把它变成枯燥的说教,上课总强调这个重点,那个重点,让学生强化记忆,那么恐怕连老师也觉得很累。那么,怎样才能变“苦”为“乐”呢?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授课前,结合授课内容,我常常设计一些魔术表演、脑筋急转弯、谜语竞猜等活动,以活跃气氛。老师要多想办法,不要老板起面孔教训学生,而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吸引学生注意;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思维;以灵活多变的手法激发学生动机;以愉快和谐的气氛感染学生。比如在讲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我用两只纸杯,一条棉绳自制了一部土电话,让学生感受声音是怎么传播的,还把手机放入玻璃罩中,让学生听,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不断抽出,手机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这一节课,我没有用“大家认真听”,“大家注意观察”一类的词,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不认真听课,也没有一个同学不积极参与实验、讨论。正是因为有了轻松、和谐的气氛,同时运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没有过分严格地管教学生认真规范地听课,师生共同合作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印象十分深刻,教学效果很好。

三、了解学生喜好,做学生的知心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而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可以投学生所好。在平时教学中,我了解到一些复习课、试卷分析课、实验课,许多学生都不喜欢听,因此课堂学习效果很差。为此,我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复习课、试卷分析课上,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当小老师,教师只作适当点拨,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而且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很好地展示自己,当然课堂教学效果显而易见。课间,我经常找学生谈心、唱歌、做游戏,了解他们的好恶,完全和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真心朋友,以便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实验课的教学,是学习物理的重点,所以实验课我也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他们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而且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玩得高兴有趣,而且学到知识,这样,只有了解学生喜好,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打造高效课堂。

四、重视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快乐

第7篇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阳光课堂;仁智统一思想;学习兴趣情感教学;生活中的思想品德

学生的发展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阳光高效课堂谈一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求知火花

课堂导入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引人入胜。设计新颖别致有趣的开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增强参与热情。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例如设计《心晴雨也晴》的导入,我创设了问题情境,播放两段录像:第一部分是愉快、激动的视频;第二部分是抑郁、沮丧、苦闷的画面。让学生积极主动做出选择。(为什么要选这种?是怎样形成这种情感的?)引发学生心理与情境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顺水推舟,导入新课。从而明确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带着教学目标,直奔主题。

二、正文与辅助文相得益彰

新教材中,一节内容主要由正文、插图、案例和“相关链接”的说明材料部分等构成。正文部分用以陈述观点与概念,无疑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案例部分列举相关的典型事例对正文中的观点加以论证;相关链接材料则是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作补充说明,后两个部分的辅助作用亦不容忽视。若教师只注重正文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辅助材料部分的教学,就难以让学生将正文中的观点理解透彻,学生也不一定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对文中的观点似乎有种“从天而降”的感觉,更谈不上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在教学“我国人口的现状与特点”时,为了从“相关链接”的数据中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农村人口多的特点,链接材料中我国有8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就有力说明了这一特点。若没有这具体的数据,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正文与辅助并重,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观点、运用文中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极佳方法。我们思想品德教学一线的教师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程序,实现最佳的有效课堂。

三、有机结合知识传授与情感培养

思想品德教学在授予学生基本生活常识、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国情国策等知识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事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真正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引领学生实现自信、自强、乐观、奋进、成熟的美好人生梦想。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

孔子云:“听其言,观其行。”坚持知行结合,说到做到,不发空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为师者自己应该也必须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教师的品德、智慧、个性、世界观和人生观等都会给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榜样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言行指南,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因素。真可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十分有理由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在学习教育、社会公益活动、家庭交往中,深化认识,体验情感,磨练意志,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尚品德和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五、教材内外事例统筹兼顾

第8篇

【关键词】小学生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积极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过去的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在课堂上实行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不给学生留思考的空间,也不和学生互动、交流,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效率不高,也不积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无论是小学语文,还是英语,要想实现高效课堂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老师要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地位,重新定位学生在课堂上的性质,要把学生从课堂陪衬转变为课堂主体、主角,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机器。所以,作为小学代课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关注他们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课堂上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能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发现、质疑、提问、回答等学习方法,来积累知识,提高成绩。比如,在学习《搭石》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重点内容提问学生,让学生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深入理解课文中心思想,理解课文的写作意义,从而实现语文对学生情感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情感,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保证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课前精心准备,保证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干任何事情,如果事先没有充分的准备,肯定到中途就会状况百出,出师不利。教学也一样。作为小学老师如果想在课堂上教学中保证各个环节顺利、有序,且有效,那么课前的准备工作一定是少不了的。首先,用心备课,认真研究教材,熟悉新课内容,精选内容,选择方法,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其次,备学生,也就是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对新课预习的情况、学习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调整内容,做好在课堂上抓契机,引导学生的准备;第三,给学生设计课时的练习,使学生通过一定数量和内容的练习,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Hello!》的时候,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巩固核心句型“Hello!I’m…What’syourname?”让不同学生都能掌握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第四,明确重难点内容,施教时详略得当,就可以确保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窃读记》这篇课文时,我就根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中有一句话“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同学们,你们说说这种“窃读”该如何理解,能不能站在主人公的角充上,充分感受一下“窃读的滋味”,再进行深入的理解。如果是你在窃读,有会与作者有同样的感受吗?通过问题的不断引导,达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学习效果,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层的内容和背后的意识,从而丰富学生内容,增长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推动教学的发展,切切实实打造出高效的教学课堂。

三、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确保课堂教学高效高质

传统的小学教学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主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用一言堂的方式掌控课堂,管理学生,学生如机器一样被动接受、学习,不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还忽略了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学习能力形成和培养。研究表面,尽管是好的东西,就比如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是对学生有益的、有用的,可是如果是没有调动起学生喜欢接受、吸收的主观意愿,还是会影响传递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老师,我们要遵丛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从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为学生打造理想的课堂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形成,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作为老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保证其学习质量的关键。现在课堂教学,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要迎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接受规律,为其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有趣、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和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课堂学习,并乐于参与。比如,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采用设疑法、激将发、抢答法、故事法等等,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情境,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观看一段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等,真正把学生带入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理解,深化学习内容。只要老师能根据教学与学生的需要,合理利用一些有效教学方法,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也能为高效做好准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想方设法,有的放矢,并且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的兴趣,不但效率有所提升,而且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都有明显的提升。小学阅读是教学的重点,要想改变阅读教学原有的面貌,创新、改变,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老师也要大胆、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给学生呈现不一样的阅读方式和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死板、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9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114―01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都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在认真研究初中数学的各种规律,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高效呢?以下是笔者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联系学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准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笔者根据本班学生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为: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通过拼图活动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拼图探索勾股定理。

二、选择新颖直观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除此之外,笔者经常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例如,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轻松地演示出反比例函数y= (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当 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样,因此,仅靠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通过摸索,笔者发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例如,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按照上述方法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互相讨论、观察、分析、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且要求每组的小组长建立明确的责任制,确保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当小老师讲课,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最后,笔者对“小老师”的讲课和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让他们真正成了数学课堂的“主人翁”。

四、积极创设恰当数学教学情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而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应结合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心理特征,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有效学习时间 课堂学习参与度 积极的评价

今年的中考分值进行了调整,为使文理均衡,把化学成绩由70分降到了40分,面对这一调整,作为化学老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分值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时间都会减少,但中考的难度并没有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化学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关键问题要在关键时间段来解决

初中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最佳思维时间一般来说也就在每节课的前15分钟左右,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课堂教学中的最佳时间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个时间段来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准备工作:①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再对教材进行分析,实现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利用;②多和学生交流。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知识掌握情况,实际所具备的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喜好等;③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前就做好一定的学习准备,避免发生因为学生的准备不足而无法在关键时间段内完成主要学习任务的问题;④导课做到短而精。导课的“短”是指导课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两分钟;导课的“精”是指导课要“简洁”,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要直奔主题,要尽量避免使用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的导课模式;⑤要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对于实验既要通过预习来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度,也要准备好易损仪器的备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设计课件时要考虑课件的易用性,对课件要能够熟练操作,不出现失误。

2.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在课堂时间管理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注意合理利用学科特点,改变课堂教学节奏来提高全体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充分利用化学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以及化学实验这些学科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验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②在要求学生解决问题时,尽可能选择符合学生最近发展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一定的成就;③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适当的信息密度。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教师通过信息密度的调整来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使他们既不会因为信息的空缺而使思维停滞,也不会由于信息过多而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能够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

3.教学节奏要有变化

呆板的教学节奏将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停滞或精力的分散,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或课堂问题的发生。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学生进行及时、充分的交流来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教学节奏的调整,使课堂教学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一节课的前15分钟之后,教师必须通过问题情境的变化来调整教学节奏。在前15分钟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不同问题情境的方式来组织和引导学生去不断地运用知识,此时所呈现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梯度,又要有适当的重复,这种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可以使学生比较长久地保持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达到提高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目的。

二、依据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

策略1: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从比较熟悉的自然、生产、生活中感知化学事物、领悟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学习情景创设是为了帮助学生从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出发,激发和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策略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启发式讲解、探究学习指导、合作学习与交流讨论活动等),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学科知识、技能,提高探究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化学实验是探究的重要手段,化学教学要把握实验教学的要求——把化学实验作为探究物质性质、变化规律的手段,不能过于强调化学实验技能的细节要求和训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现象,从实验过程了解实验条件控制和实验操作要求,防止学生机械记忆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强调化学实验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结合化学知识的介绍,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进行探究活动。

策略3:注意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运用多样的学习评价手段,有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

第11篇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4—0061—01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下面,笔者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谈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课前备课有效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最后,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还要充分进行预设,预设的内容包括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应该如何施教;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和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内容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

二、教学行为有效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的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行为,还要关注学生“学”的行为。

1.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新知,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情,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3.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同时还要使他们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反思有效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每上一节课,教师都要进行深入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与实际是否吻合、学生学习状况如何、教师调控状况怎样等都要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积累教学经验。具体反思以下内容:

1.成功做法。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例如,充满吸引力的课堂导入、有趣的对话、典型的案例、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独到而有特色的小实验、有益的启示、精彩的教学设计、恰如其分的多媒体应用等等。

2.失败、失误之处。任何教师的教学总会有不足之处,即便教师再熟悉教材、学生,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会在课堂上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如表达不清、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等。

第12篇

有一次,他搬梯子去阁楼上取物品。可快到顶点时,因思想不集中,摔了下来。可他没有停止思考物理问题,也没有顾上疼痛的下肢,而是一瘸一拐地爬起来兴奋地记下来:当一个物体失去重心的时候,总会沿着最短的距离落下来。多年如一日,一个专利局的普通员工,最后变成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这名员工,就是改变了世界命运的爱因斯坦。有人统计过,仅1905年,他发表的物理论文、论著,就有500项够诺贝尔奖。

从爱因斯坦身上,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有了兴趣才能实现高效,兴趣是最高效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从兴趣抓起,激发、培养持久的兴趣,方能彰显高效真谛。

一、课堂之外显真功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想打造高效课堂的教育者来说,课堂之外的高效基本功不可不练。笔者认为,要打造高效课堂,当代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功夫:

1.有一副好口才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对所教学科教师的喜欢,会迁移到所教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孩子们喜欢语文,得先从喜欢语文教师做起。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必须有一副好口才,征服孩子怕学、厌学语文的心理,给孩子学习语文注射多支强心剂,让孩子不得不喜欢你,才有可能喜欢语文。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要为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每接一个新班,我总要开门见山对孩子们说:“我们语文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也是中国孩子最容易学好的一门功课。”这样的引导孩子还可能不信服,因为多年来学习语文的经验告诉他们,学习语文一定不是像老师说的如此简单。于是我当场证明:认识我吗?弓长张就是我的姓,小巧玲珑,思维敏捷就是我的名字。知道我叫什么吗?――张小敏(然后告知学生,老师的介绍就是语文)。你们也能介绍一下自己吗?这些会让孩子在无意中发现:原来语文如此美丽!原来语文如此有趣!原来学语文如此简单!

2.当幽默大师

当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幽默是最容易引起别人好感的剂。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具备这样的素质,学生就会在一片笑声中心领神会,更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到妙不可言,从内心上激发动力。每一节课都有可能是孩子期待的心灵大餐,孩子们怎会不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孩子们怎会不喜欢语文?相反,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整天一张冷冰冰的面孔,一口庄严的语言,一副冷漠的态度,就很难激起孩子学语文的兴趣。

3.做沟通高手

当今人与人的沟通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有效的沟通更是我们教育的专业化手段。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具备这一素质,如果一名教师不知道自己的教育对象,心里想着什么,企盼什么,不能互动沟通,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照本宣科,就很难赢得学生内心的认同,会使学生丧失学好语文的信心。所以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刻注意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包括生活现象和语文知识沟通,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和语文双基的沟通,语言技巧和解决生活的难题的沟通等,这都是沟通的范畴,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揣摩和掌握。

4.驾驭先进技术

随着社会开放力度越来越大,人类文明的步伐也越来越大,而我们教师正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理所当然应该站在各种文化的最前端,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先进性”的素质。

首先要有先进性的理念,对孩子们喜欢的流行文化不能一概而论,全部认为是洪水猛兽。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可接受性”。如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听流行音乐,我就引导孩子在班里开展“歌词欣赏”活动,让孩子们在边唱边学的活动中明白:一首好歌必定是一首好词。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怎会不喜欢呢?

其次先进性指的是人类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在语文学科领域的应用,如快速记忆法、快速阅读法、快乐作文、演写练作文模式等等。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无疑为学生学习语文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让孩子们任意驰骋在语文的领地。所有的这些先进性教育技术,正是小学语文教师必修的专业技巧,也是语文教师走在文化最前端的保障。

当然,一名教师要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毅力,更多的是爱心与耐心。

二、课内激趣显魅力

语文教师和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莫过于课堂,如果一名语文教师能把兴趣贯穿到语文课堂实践中,就能赢得孩子的心灵,如果课堂妙趣横生、智慧锐意,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青睐。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呢?

1.以“材”激趣

小学语文课文选编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有许多文章充满了趣味。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字里行间无不充满感动,不断敲打孩子的心灵,震撼人的灵魂。面对这一教材,教师不用太多的手段,只要让孩子们能入情入境地读,自然就能唤起学习兴趣。

2.以“生”激趣

学生一旦学习兴趣浓厚,一些独特的见解将层出不穷。此时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些契机,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坚定学好语文的信心。如有的孩子回答问题很巧妙,我就称其为“李氏思维法”;小鹏在习作中出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我就称其为“小鹏秘笈”等等。这些以学生姓或名来命名的方法,不仅鼓舞这些孩子继续努力,更鼓舞了其他孩子学习的兴趣。以“生”激趣,语文课堂才会趣味盎然,迭起。

3.以“言”激趣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15分钟。要想一堂课让学生兴趣不减,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控课堂节奏和内容。此时教师的语言尤为重要,如果教师不能用精彩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很有可能一堂课大半死气沉沉。如我在执教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匆匆》一课,在上到一半时,学生对朱自清的爱惜时间有了一定理解,但大部分学生已经疲劳,再让其读文本,肯定学得索然无味,于是我话锋一转:朱自清的时间是这样溜走的,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呢?他们的时间又是怎样溜走的呢?谁能把你所见所闻的时间白白溜走的事情谈谈?这样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出来。

4.以“伸”激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也就是说生活中一切皆语文。语文教师要让孩子们时刻感受到,语文无处不在,语文的魅力无处不有。如我执教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时,学完课文后,我抓住课题的“和”字进行延伸:大家看将相和可以安邦平天下,其实“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生活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和”运用到家庭中,就是家和万事兴;运用到做买卖上,就是和气生财;运用到社会上,就是我们当今大力弘扬的,和谐社会;运用到国家,就能给人民带来和平年代。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学习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则利,战则损;和为贵,忍为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这样的延伸,不仅让孩子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