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普及高中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4月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共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各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都要达到90%以上,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应大体相当。这后一句话给那些担心“普职比”变化的人吃了颗定心丸。
我是1981年上的高中,那时候初中毕业生先考小中专(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中专,考上小中专的都是学习尖子),考不上小中专再考高中。我没有考上小中专所以考了个高中,能够考上高中也不容易,大多数初中毕业生既考不上小中专,也考不上高中,就回家务农去了,上高中还是挺难的。时间一晃过去了36年,期间我师专毕业到高中教书又离开了高中,国家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小中专取消了,除了普通高中以外又增加了职业高中。对于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只要愿意,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已不成问题,有数据为证,2016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5%,教育部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2个省份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0%,北京、上海等地都达到95%以上,我老家山东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从普及的角度来看,从2016年的87.5%到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这个公认的全面普及标准,三年多的时间完成2.5%的增长应该不是难事。我个人更关心的是普及一个什么样的高中阶段教育。
第一,高中阶段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育其对未来规划发展的能力。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又包括中等专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的重要环节,它承担着升学、就业、培养全人的使命,是承上启下、进行分流的重要环节。高中阶段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地位独特,它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个人学习意愿、学习目的和家庭对于教育的支持程度都对高中阶段教育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将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各自教育特色、优势以及职业发展渠道统一纳入到学生发展规划能力的培养当中,提高学生自主选择教育的能力。
第二,调整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结构,压缩普通高中规模。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接受教育人口数量比例的快速上升而言,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结构还存在较大问题。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在落后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等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还十分薄弱的地区,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调整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结构,这些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规模方面;在中等职业教育己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地区,主要任务是深化产教融合、挖掘办学特色;在中等职业教育己经具有较好基础、具备一定办学特色、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强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性地区,则应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转型升级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第三,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改变中职毕业生回报率普遍低于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现实。我们接受教育总是想通过教育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家庭子女接受完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后便直接进入了社会或勉强进入普通高中,考不上大学直接进入社会,这些人在劳动力市场中整体缺乏竞争力,择业范围窄、就业环境与待遇较差。即使如此,他们也不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较低,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满意度偏低,表明社会普遍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未来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质量,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性观念,使职业学校毕业生投资回报率高于一般普通高中。
第四,拓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升学通道,扩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空间。参加高考是学生选择普通高中的最主要目的,甚至有不少学生和家庭愿意以非正式录取生或交纳不菲赞助费的方式入读普通高中,以获取参加高考的机会,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正视。目前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高考的数量和可就读学校限制过多,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而有必要拓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通道,提升学生发展空间,要采取措施使大多数招收普通高中生的高校都能对职业学校学生开放,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给我们在设计教育制度时提了两个要求:首先,应该具有一种整体的教育观念与制度安排;其次,不同阶段的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之间应该相互联系或衔接。我希望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能够定位准确,很好地实现与高等教育和职业生活的衔接,助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在2008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规划分两个阶段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即:到2012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到2017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提前国家规划3年),到2020年达到91%以上,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一个点。
按照“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宁夏积极创造条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并于2009年启动了第一阶段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普通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并于当年起,在南部山区八县(区)及红寺堡开发区开展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截止2012年年底,宁夏近16万人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享受1.6亿元生活补助,有效地缓解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
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宁夏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显著增长,促进了教育公平,对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止2012年年底,全区22个县(市、区)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27%。
虽然宁夏已经实现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正向第二阶段全面普及目标迈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普及比基本普及的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普通高中教育还处于低水平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当前宁夏已经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占义务教育阶段83%的学生享受到了“三免一补”政策。中等职业教育也建立了免费和资助政策,唯普通高中的大面积资助政策还没有建立。主要是由于普通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交纳学费、课本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而国家、自治区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是普通高中只对贫困学生生活费进行补助,这仅占到普通高中在校生的30%;而大部分学生还享受不到这些惠民政策,普通高中学生的经济负担还相当沉重。
二是虽然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中,宁夏各县(市、区)逐年增加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经费,初步满足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需求,但是都没有建立健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一些普通高中学校的校舍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用于教学的设施设备、信息化、功能室装备不完善,不能满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宁夏“两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必将成为推进全区经济增长的智力支撑,鉴于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设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专项发展经费,按比例分别纳入国家、自治区、地方财政预算,各级政府需安排普通高中发展专项经费并足额拨付,确保全区2017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是参照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对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生实行免学费、免课本费,补助住宿费。
三是适时化解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积累的债务。宁夏各县(市、县)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中,组织实施了大量的校园、校舍新建、改建、扩建和维修工程,都背上了沉重的工程债务,仅普通高中工程债务就达20亿元,使地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举步维艰,建议国家、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能够适时化解部分工程债务,切实减轻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经济负担。
到2015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5%和6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190万人次左右,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达到95万人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
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为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学前一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和7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250万人次左右,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达到130万人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
青海
到2012年,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15年,基本解决农牧区教师周转房问题,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5周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全省教育发展总体达到西部平均水平;力争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探索建立具有青海特点的教育科学发展模式,奋力闯出欠发达地区教育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
陕西
到2020年,建成教育强省,在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具体目标是: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实现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建成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综合实力保持全国优势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显著提高;建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9年。
到2020年,全区教育发展总体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有中国特色、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全面提高教育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扫除青壮年文盲。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开放灵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教育公平得到保障。
提高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教育信息化技术设施、技术装备和学校基础条件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全区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教育基础信息系统、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社会更有成效,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更大贡献。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适应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更加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扩大。
云南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大省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到2020年,全省教育整体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年提高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7年提高到13.5年。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全省各族人民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学校差距和群体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普通本、专科院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合格以上标准,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有较大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较大满足,各类人才的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45%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立足云南、服务地方、辐射西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科学发展、特色鲜明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云南特色和较高水平的现代教育。
重庆
到2020年,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率先进入全国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到2012年,初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毛入学率达到35%。继续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2年。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育资源;公平配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80-01
一、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定义
人类永远追求公平与公正的目标,做到教育公平才能保证社会公平的实现,主要目的就是保障人们在社会中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同时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与教育公平具有直接关系。所谓教育资源配置就是将教育资源合理分配在不同教育部门之间,分配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教育机会均等思想的影响下,资源配置主体部门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从而进行的教育资源调配,将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给教育系统内部不同组成部分或各个子系统之间,使受教育者有效应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可以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二、我国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
1、城乡不公平。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社会,长期以来,在教育政策上以“城市为中心”,重城市轻农村。在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师资水平、城乡人口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实行两种配置标准,如在教育的投入上城市学校的教育经费全部由城市政府负责,农村学校的经费由乡镇负责,注定农村义务教育在投入上由于制度原因而造成弱势地位。
2、校际不公平。近年来,政府将较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到了城市的重点学校,导致了择校热,造成了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在生源、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3、区域间高等教育入学人口比例的差异。接受高等教育是普通高中教育的结果,虽然它不是教育资源,却是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果,由这一结果可以反观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
三、提高高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对策
1、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我国当前的高中教育还没有实现全面普通,并且高中教育也不是义务教育。所以,要想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只能将效率和公平放在第一位。目前我国有的地区高中学生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数量上已经实现了高中教育的普及。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教育性质与以前明显不同,已经不只是一些人精英教育的需求,而成为为每一个人提供良好受教育机会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不只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不只为大学服务,而成为面向人民大众的普通教育,可以服务于每一个新时期的公民,成为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生活教育。因此要求东部发达地区的高中教育不应坚持精英教育思想,而应该向全面普及发展,创建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不但要做到省区域和城乡区域的均衡,而且要保证各个高中学校之间的均衡,大力扶持薄弱高中学校。
2、坚持义务教育公平发展。教育是连续的,教育公平应该体现在教育系统整体上的公平,如果前一个层级不公平,就会导致下一个层级的不公平。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连接部分,保证义务教育结果的公平可以促进高中教育公平的发展;如果缺少了义务教育的公平,那么高中教育公平就缺少了公平的起点,因此要想保证高中教育的公平,就首先应该做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
3、健全高中教育标准。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不同,国家当前的义务教育强调平等和公平,要求均衡发展,当前高中教育还不是国家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也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因此高中教育要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一致性。公平首先要求每一个人在享有高中教育时基点应该相同。在高中教育还没有实现普通的地区,此基点指的是必须满足人们上高中的要求,但高中教育已经实现全面普及的地区,则需要求其有一个较高的目标,要求不但满足人们上高中的要求,而且要保证高中教育具有较高的质量。高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最高目标是高位均衡发展,当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实现有限的均衡。首先应该达到高中教育的全面普及,使不同地区高中教育都能达到基准要求,完成底线均衡。高中教育以后的发展不应只重视重点高中的发展,而应该是大力扶持薄弱高中,要使高中教育达到公平则一定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大力扶持薄弱高中方面,帮助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尽快达到基准要求。
4、强化政府责任。为了使高中教育中的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和校际差别越来越小,应该将“以县级为主”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转向“以省级为主”。在实现这种转变之后,省级政府拥有更加雄厚的教育资金,可以统一协调全省范围内高中发展的区域差别、城乡差别,使教育经费更好地合理分配,特别是大力扶持经济落后地区的高中教育,有利于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再有,要保证高中教育经费的足额发放,省级政府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要求财政在高中教育的投入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认真分析高中教育普及地区的情况,可以发现这些地区虽然没有强迫人们接受高中教育,但已经实现了高中教育全面免费,有的虽然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但数量非常少。
5、重视才能,健全公平竞争机制。由于当前高中教育还属于非义务教育,因此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高中教育中,人们不再满足于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而是选择高中教育的类型。所以高中教育也要具有一定的个性和特色。对于将升学任务放在首位的学术性高中而言,一定要严格坚持才能第一,不管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如何,在考试和成绩面前要做到平等。当前为了应对教育经费不足而出现的择校生,应该是短时期内存在的,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择校生应该越来越少,最终全面取消择校生,防止出现以权择校和以钱择校,保证教育公平原则的实现。
高中教育具有非义务性,对于才能突出的学生也应收取一定的费用,而对于才能较为落后的学生,不应以赞助费的增加来弥补才能方面的缺陷。但要求针对那些才能突出但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则一定要对其帮助,利用奖学金和助学金、减免学费等形式,帮助其实现享有高中教育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申瑞杰.中职教育与自学考试专科沟通衔接应以就业为导向[J].成人教育,2013(07)
本刊讯 近年来,南华县教育局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实施精准扶贫资助计划,提高资助保障水平,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取得了显著成绩。
南华县教育局把每年4、5、9月份定为资助政策宣传月,通过校会、班会、家长会、校园广播、板报、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各项学生资助政策。5年来,累计为149 663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提供免费教科书,累计为108 473人次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资金9 099.81万元,扎实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免费为26 891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早餐。
在强化贷款管理方面,南华县教育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审查助学贷款资格,做到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大学生应贷尽贷,5年累计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2 673人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 336.5万元,超额完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计划。同时,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所有贫困大学生毕业后都能如期偿还贷款。
与此同时,南华县强化对资助工作的督查考评。县教育局加强学籍督查,规范学籍注册行为,坚持月巡视制度,每月到学校逐班清点学生人数,核查受助学生信息,确保受助学生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并由局纪委牵头组成检查组,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电话访谈家长、查阅电子和纸质资助材料等方式,对学生资助资金工作的制度建设、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信息档案管理、社会舆情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同时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肃查处套取资助资金行为,确保资助工作规范实施。
玉溪市举办“十三五”高中及以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培训会
本刊讯(通讯员 董维彬) 为保障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玉溪市加快推进全市“十三五”高中及以下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近日,玉溪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十三五”高中及以下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培训会。
培训会对规划编制范围、总体目标、规划期限及内容、要求进行了说明。规划的范围是纳入2015年教育事业统计且校舍、设施设备未达标的独立设置的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期限重点是“十三五”,兼顾“十四五”。规划内容包括校园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两类。一是校园建设类。按照国家学校建设标准,摸清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到2020年校园建设总体需求,完善学校教育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浴室、运动场等教育生活设施和围墙、大门等附属设施,逐步实现未达标学校校园校舍标准化。二是设施设备购置类。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和中等职业中学设施设备购置标准添加购置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
玉溪市教育局副局长颜永宏在会上说,本次规划涉及高中及以下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10年内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是全市教育系统“十三五”“十四五”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的总纲,未来5~10年内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必须是规划里的项目。各县区和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玉溪市高中及以下教育“十三五”的发展目标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实现人口集中的村社有1所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中心幼儿园,每个县至少创建1所省一级示范幼儿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结合新型城镇化和人口流动需求,提高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加强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基本达标,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2017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部县(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通过新建、改扩建,努力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职业教育扩大规模,以集团化办学实现提质、扩规、升等,争取“十三五”期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在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达到1U1的目标。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
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指将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从而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中国浙江、广东、河北多地都尝试了高中免费教育,取得很好反响。但主要还集中在沿海等发达地区,没有大范围普及。
201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热议十二年义务教育。有政协委员提议要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对此,社会各方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关于在全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提案还在进一步论证之中。
(来源:文章屋网 )
于志晶
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搞好中职教育是带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这个教育绝不可以忽视。
截至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总量是2200多万人。在中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构成中,中等职业教育因其体量庞大而被称之为“主体”。不过,这个“主体”很特殊。第一是它的教育对象很特殊。80%以上的人是15~18岁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化之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尚未成熟;80%以上的人都是农村户籍,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80%以上孩子的父母是农民、工人和个体工商业者,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认为是“问题学生”,是“让人操心的孩子”。针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给他们一技之长,还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和生理上的阴影和障碍,在“成人”的道路上迈出最关键的一步。这样的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可想而知的。经过非常艰巨的努力,一批又一批的中职生拿到了高中教育文凭,掌握了一技之长,具备了基本的职业素质,顺利地进入了工作世界,成为了劳动大军中的一员,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很难想象,倘若没有中职教育,我们今天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子。所以,不仅仅是作为新生劳动力的培养和输送渠道,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补偿机制,这个教育绝不可以忽视。
第二是它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位置很特殊。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后的接续教育。到2020年,中国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届时中职和普通高中的在校生数要各达到2350万人,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要共同承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没有中职的发展,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就会落空。另一方面,中职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中职是高职的生源基础,也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础。从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角度看,中职教育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教育,它一头连着基础教育,一头连着高等教育,是知识积累和成长的通道;同时它一头连着基础技能训练,一头连着高级技能训练,是技能积累和成长的通道。所以,搞好中职教育是带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这个教育绝不可以忽视。
第三是它的发展方式很特殊。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中职教育在发展规模上曾跌入低谷,无论是对教育结构还是对劳动力素质结构都带来了很大影响。从2005年开始,由政府主导,中等职业学校连续扩大招生,逐步实现了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的目标。但是,这种由政府主导,通过初中分流、提高资助水平等政策手段实现的规模扩张,具有相当的脆弱性:一方面是职业学校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能力建设滞后于规模发展,地区间、城乡间的不平衡性突出;另一方面是整体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很强,政策的推动力度稍有缓解,已取得的优势就会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既需要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内涵建设,提高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又必须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持政策支持的不懈怠、不动摇、不迟缓。
学前教育在《纲要》第二轮征求意见中得到最多关注这一事实说明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已迫在眉睫,再放任不管的话可能会出现“学前教育已沦为社会分层器”的骇人局面。然而,教育工作的重心到底该落在哪里?或者说,教育公平①的重心应置于何处?是前伸还是巩固,抑或后延?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目前,在“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压倒一片的呼声中,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更加彰显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首先明确学前教育公平的意义何在。
一、义务教育的前伸应优先于后延
持后延论观点的学者不乏其人。有学者根据相关调研结果列举了实行12年义务教育(后延至高中)的四大理由:避免中国经济陷入“低技术陷阱”;缓解未来就业压力;为贫困家庭子女送去“知识资产”;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1]其中,义务教育后延三年对缓解就业压力和有利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这两点从表面上看无疑是极有说服力的。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国家对普通高中贫困生的教育资助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之下,义务教育后延可以使所有的孩子都享受到高中阶段的教育,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村孩子。此举可以消除教育不公,体现出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另外,如果让所有的农村学生到19岁才离开学校,将延缓农村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这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增强有很大益处。还有学者从论证可行性的角度出发肯定了这一设想[2],另有学者据此认为义务教育后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完全可行。然而,在透过现象对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之后,义务教育前伸之于后延的种种优势更值得我们重视。
(一)从学前教育教育重要性的角度出发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作为一个人今后接受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是一个起点公平的问题。而对于高中教育,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把它定位于“在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3]也就是说,高中教育是一个过程公平的问题。因而从起点与过程的重要性上来讲,学前教育的发展比高中教育要重要。许多人不重视学前阶段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前教育发挥的作用往往到小学或之后才会显示出它对学习或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容易看到即显的成败效应。而布鲁姆在1964年所做的研究表明,智力差异多半在儿童进入小学时就已经存在。因此,在起点上比另外一些儿童更加平等的儿童,将可以更好地利用在教育制度内部实行的统一体制[4]。另有研究在肯定了“接受过一定程度与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相比,入学后接受能力和成绩存在一定差异”之后进一步指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及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起点公平比发展公平更为重要。
(二)从补偿教育的角度出发
在《教育法》规定的四个独立学段中,唯有学前教育还没有专门、独立的高位阶法律来保障,学前教育的职能定位、目标任务、途径等都没有法律依据,导致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缺乏保障,而学前教育的收费也成为法规的盲点。另外,不同于地方政府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远大于对学前教育的作为。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现状使得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投入力度也不大。在我国用于公共教育的经费中,只有1.3%左右被用于学前教育,而其中大部分用来扶持公办园。这些不能不说是造成今日怨声载道的“入园贵”“、入园难”问题的根源所在。很多优秀的幼儿园向有权有钱的阶层开放,而处境不利儿童,包括低收入家庭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甚至面临失学等问题。对幼儿来说,本应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却难以实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此外,早期儿童养育与教育是一项人力资本回报率很高的投资。2005年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投资时期是学前教育阶段,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也以学前教育阶段最高;学前教育时期的投资回报率,相当于此后所有年龄阶段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之和。他说:“很少有哪个公共政策能够既促进平等和社会公平,同时又能促进经济生产率的提高。投资于处于不利条件的早期儿童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政策。”[5]因此,从制定教育政策着眼,重在建立能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机会的教育制度,也就是说,不论其社会出身,人人都能够不受限制地根据机会平等的原则受到教育。因此,从补偿教育的角度出发,应该优先发展学前教育。
(三)从教育成本的角度出发
由于义务教育目前没有包括学前教育,导致一些地区上幼儿园的费用高于大学,特别是优势园高昂的赞助费(或各种巧立名目的费用)令普通家庭难以望其项背,使家长不堪重负。据调查,当前我国较好的幼儿园要花费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乃至更多。北京一般幼儿园各项费用每年近3万元,相当于北京居民家庭年平均收入的1.5倍。[6]而公立高中教育,由于物价部门的指导,每学期的学费基本在600元左右,家庭承受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小。更重要的是,由于高中阶段属于非义务教育,家长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而大多数小学将学前教育作为入学的前置性条件,家长对承受学前教育的高额负担没有选择的自由。[3]不公平不正义的现状不仅破坏现行的社会秩序,而且遗患未来。学前教育的不平等复制了社会的不平等,强化了社会的不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均衡器的作用,使得整个学前教育领域逐渐变成一个利益角斗场。当教育不公从幼儿园开始存在,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因此,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通过倾斜政策保证普通家庭,尤其是保证弱势群体有机会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恢复学前教育的补偿性和公益性,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就显得极其必要了。
二、学前教育的普及应优先于义务教育的均衡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目前大规模普九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纲要》明确指出要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长袁贵仁也表示,各地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此前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在实施义务教育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义务教育的前伸或后延,而是要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解决义务教育公平公正和均衡发展的问题。然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最为薄弱的阶段,其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教育覆盖面来说,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而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已达到了90.8%。如此低的入园率和以下种种不公平的表现反映出我国学前教育极为不公的现状。显而易见,学前教育的普及能为更多的幼儿提供教育的机会,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一)入园机会的不平等
义务教育普及以来,所有学龄儿童都有同等的机会进入学校就读。虽然在这过程中存在着学校间不平等的问题,但学龄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受教育权得到了保证。然而,在九年义务教育正由“做到”迈向“做好”的时候,许多处境不利的学前儿童,却因其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限制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环境和机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现实社会中,家长的社会地位、职业和经济状况等均会影响幼儿的受教育机会。有研究表明,教育制度已趋向于具有“再生产”的功能,也就是说,教育制度在维护甚至加强现有的社会结构,而不是在促进因天赋能力所引起的社会流动,更不是在激励人们具有利用这种能力的动机。[7]在我国,最有“特权”的幼儿园是机关园,机关干部的子女理所当然地进入这类幼儿园接受教育。另一有“特权”的幼儿园是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单位人员子女享受的也是收费低而质量较好的学前教育。如果孩子的家长不在公办幼儿园所属的单位上班,孩子要上公办园则要缴纳大笔的赞助费。此外,许多条件好的民办幼儿园往往依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作为入园的门槛标准。因此,将目前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加快学前教育的普及进程,维护幼儿受教育的权利”上来,更能体现社会的公平。
(二)区域之间的不平等
据统计资料,通过对各地区中小学入学率差异分析,虽然我国初中、高中生的入学率差异还较大,但小学生的入学率差异逐步减小,其入学率已经基本上趋于均衡状态。[8]相比之下,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原因,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学前教育的水平差别很大,而且这种差距还在加剧。从各省市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指标就可看出这种差距:第一片9省市发达地区学前三年教育一般在80%以上。如江苏浙江两省学前三年的入园率2000年为80%,农村正推行学前两年和三年教育;第二片13省市为中等发达地区,如河北、湖北等地,学前三年教育基本上在50-70%,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在50-70%左右;第三片9省、自治区是欠发达地区,如内蒙、广西、宁夏等,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基本上只能定在35-50%,没有农村学前一年教育指标。[9]由以上数据可知,不同区域的学前儿童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为保障不同区域的幼儿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亟需目前教育工作重心的倾斜。
(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
关键词: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在我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县镇及村屯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不但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高等学校提供优质、充足的生源,而且还能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一、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原因
1.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241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892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普通高中招生551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2.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241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
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
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农村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左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科技人员极为短缺,致使绝大部分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无法推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粗放型,生产效率低,传统农业仍是主体。另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由从事农业向从事其他产业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素质低,多从事临时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职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欲望和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那些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村人口有较强的迁移欲望。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迁移行为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育的功能。基于农村的劳动力现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实用人才,应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困难
1.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
从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太低。1986—1998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上。农村的部分地区为了“普九”验收合格,已经负债累累,在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自然不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2.由于经济困难,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阶段教育的动力不足
尽管农村高中教育总量供小于求,但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教育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以下的经济原因。首先,农民收入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已逐渐减弱,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有些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对普通高中的调查为例,在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52.1%、48.4%和50.6%的普通高中学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89.2%、82.9%和74.0%的普通高中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即使上了大学也交不起大学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没有读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虑到大学费用过高而过早放弃了读高中这一选择。其次,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而收益小。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很低,而高中收取的学杂费、资料费又较多,并且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回乡后一无所长,等于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所以说农民教育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考上的是非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毕业后去中小城市甚至乡镇,这意味着他们就业后的收入较低,农村高职学生就业后的收入更低,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收益不高。农民收入敞薄且不稳定,因而在把有限的收入作为教育投资时会考虑风险及收益,经过权衡,必然选择风险小而收益大的项目,放弃对子女的高中教育投资。
3.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
办学条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第一,教师数量缺口较大、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补充高中教师24万人,而2001年仅补充了8.3万人,相当于应补充教师的1/3。显然,在全国范围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师严重不足。在农村,由于待遇低,生活条件差,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更加短缺,农村中学不但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而且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的瓶颈。另外,高中阶段合格教师紧缺,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70.7%,农村要低于这一比例。英语、数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不仅短缺,而且学历合格率更低。第二,教学设施配备水平落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虽有较大提高,但职业高中达标率普遍偏低,其他如音乐、体育和美术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比例都不高。第三,班额偏大,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转。农村普通高中班额普遍超过60人,职业技术学校平均班额小于普通高中,但部分学校也存在班额过大的问题。
三、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
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
中国地域广大,不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可加快普及高中的速度,但要注意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生源质量能够保证,可考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
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3.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建议对农村贫困高中生实施类似的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不太适用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也可以逐步在高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4.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5.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
在农村普通高中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首先,要努力办好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扩大教育供给的主渠道。其次,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制定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再次,探索“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
6.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与农村普通高中供求状况相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供大于求,许多学校已经出现生源危机,建议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办特色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其次,在教学上,抓住“质量是生命”不放松,狠抓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得到社会的信赖。再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就业有门,升学有路。
参考文献:
[1]崔民初.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7).
[2]袁桂林.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R].当代教育科学.2003,(11).
1994年第五次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林芝地区教育事业在全地区近2000名教育工作者的同心耕耘中,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办学层次、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崭新的民族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了地区各项事业的快速前进。
基础教育是根本
林芝教育现状的统计,截至1999年10月底,全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6所,藏、汉、门巴、珞巴等在校生22868人(不含内地班学生700余人),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9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中学及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共计2377人, 完全小学48所,规模完小18所,教学点198个, 小学在校生29401人。全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5%。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扫盲教育率达到95%, 巩固率达到 90.5%,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扫盲教育成绩显著,1999年林芝地区有林芝,米林,波密和工布江达4县实现“普六”(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并且此三县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已启动,结合各县实际,实施"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模式已初具规模,农牧区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开始改变。 1998年林芝县顺利通过自治区"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 同时被评为“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县”。1997年,地区一小、二小被评为自治区"合格学校"; 1998年地区一中团委被区团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团组织”; 同年地区一小、二小被自治区教委命名为“文明学校”,1999年地区一中被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同年,地区一中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
逐年加大教育投入
随着林芝地区重视教育意识的加强,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也逐年加大。1996年,地区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地委、行署做出了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从1996年起不得低于财政收入的10%,并逐步提高到15%的决定;1999年7月,林芝地区召开的传达贯彻自治区第六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大会上,地委、行署又提出了从1999年起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不少于财政收入15%的目标。于是,在这4年间,全地区地县两级正常事业投入629.9万元,教育基建投入319.2万元。因而,截至1999年底,学校建筑总面积已达16.3679万平方米,校舍危房面积平均降至0.78%以内,已实现“一无三有”(无危房、有教师、有桌凳,有床铺),并提前完成了自治区制定的基础教育到本世纪末实现乡乡有公办小学、县县有中学、入学率达到80%以上的发展目标。目前林芝地区教育系统拥有自己独立的电视转播系统,可以独立制作各种教育节目;地直学校都拥有幻灯教学设备;地区一中2000年7月将建成多媒体电教中心和校园网络;各县中学均建有地面卫星单收站;地直学校拥有586型电脑95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推广,必将有力地推进全地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教学硬件得到发展的同时,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师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全地区现有正式教职员工1346名,其中,中学教职工322名,小学教职工1024名。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5%,中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7%,全地区共有中学高级职称教师4名,中级职称教师110名。一支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形势和人才培养需求的较为完备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林芝的对口支援单位广东、福建两省对教育重视,截至1999年底两省对口援教资金计划达4511.7万元,已到位资金1745.7万元,所建成的设施正发挥着巨大的功效,为林芝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10年的教育目标
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地(区)战略,抓好“两基”工作,建设适应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德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推进农牧区增长率综合改革,建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多种教育形式并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是林芝地区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区第六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总体思路。这个思路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从2000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实施素质教育评估机制和评价手段,制定新的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和评价手段 ,制定新的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对学校、教师、学生实行全面评价。逐步建立健全地区中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标准体系。
普及义务教育将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提高普及水平与提高办学质量、效益相统一。从2000年起每年扫除青壮年文盲2400人,到2005年,全地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地、县、乡三级职教网络,重点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通过多种形式为新增劳动力和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教育和职业培训。2003年全地区实现“普六”目标。办好地区职业技术学校,有望在2004年在校生达600人,以后在逐年扩大规模。2008年全地区实现“普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力争到2015年达到绝大部分现有高级中学(五个县有完全中学),基本满足农牧民子弟初中毕业上高中的愿望。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科教相结合并和谐发展,贴近农牧区实际办好农村教育。目前抓好米林、工布江达和波密三县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全面推广。
抓住西部开发的有利形势,大力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目前,利用广东、福建援赠地区教育系统的120多台计算机,培养计算机师资,对地直学校部分班级进行计算机知识教学试点工作。2008年以前,地区教委建成计算机网络中心,地直各校建成计算机校园网络,7县中学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师德水平为前提,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为基础,培养中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从2000年起每年培训中小学教师70名,中小学校长及后备干部20名,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2004年,30%的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学历,45%的初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高中阶段有1-2名教师达到硕士以上学历。
【关键词】宁波 人口文化素质 提升
人口文化素质指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力和潜力的体现。世界各国目前对人口文化素质的衡量主要依据是文化程度(含文盲率)、人均国民受教育年限、总人口中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高素质人口数量等指标,最重要的是文盲率和每万人(或十万人)中大学生数量和高级知识分子数量等指标。
新世纪以来,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宁波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普及义务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市人口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宁波人口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一)人口文化素质基本指标不断优化
(1)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受教育面不断扩大。2010年,宁波常住人口中各种类型受教育程度人口691.83万人,占全市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95.48%。10年来提高了3.86个百分点;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更是猛增7.19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宁波历次人口普查6岁及以上人口文化程度构成状况 单位:%
(2)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平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2010年我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2年,高于全省7.49年的平均水平。比十年前提高1.13年,增幅14.69%。
究其原因,三大举措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一是高标准普及15年教育。“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健全托幼一体化,三年幼儿净入园率达到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和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8%。二是全力提升高等教育。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超3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50%,在甬高校建成3个以上博士点,研究生规模达5000人左右,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比例达6:4,基本建成10大应用人才培养基地。三是大力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2010年,全市成人识字率将超95%,各行业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及企业职工年全员培训率和居民受教育年培训率均达40%。
(3)文盲人口减少,文盲率持续降低。文盲人口是指不识字及识字很少的人口,文盲率直接反映文盲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文盲率下降,是常住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的最明显标志。2000年至今,宁波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文盲率大幅度下降。2010年,宁波全市文盲总量为291033人,而 “五普”时为348696人。十年来文盲人数减少57663人,文盲率从2000年的6.98%降至2010年的4.33%。
(二)人口受教育结构明显优化
宁波教育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均衡促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提高不仅体现在总体水平上,在人口受教育结构、文化层次上都发生了可喜变化,每十万人中具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数量都有明显提升(见图1)。
图1
(1)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专及以上高学历人口明显上升。2010年,我市具大专及以上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85897人,比十年前增长近3倍。每十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由3657人增加为10846人,增长196.58%,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每十万人拥有研究生由41人增加为282人,增长587.80%,每十万人拥有大学本科由1190人增加为4536人,增长281.18%。
(2)接受中等文化教育的人口结构有所变动。2010年,全市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具初中和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为2878687人和1042276人,分别占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39.73%和14.38%。与十年前相比分别增加了3.21和1.87个百分点。
图2 宁波历次普查中等文化教育人口结构变动
(3)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明显下降。十年来,宁波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人民群众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受教育意识越来越强烈,大多数人都是在完成小学学业后继续初高中的学业。“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共2211466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30.52%。与十年前相比,下降了8.41个百分点。
(三)劳动适龄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决定了劳动力资源所能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能力。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至今,宁波市劳动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10年,宁波市15到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一共有6062080人,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就业人数的12.34%,比十年前增加了7.99个百分点;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5.22%,比十年前增加了1.8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04%,比十年前增加了4.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及半文盲的人口比例则分别下降了10.93和2.92个百分点。
图3 宁波市劳动适龄人口文化程度比例变动图
二、新形势下人口文化素质更好更快发展的相关探讨
虽然经过十年的努力和发展,宁波市教育发展成就显著,人口文化素质发生了喜人变化。但是,我们还要看见,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老龄人口普遍文化素质不高、部分外来人口文化程度偏低、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教育结构不尽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全市人口文化素质与全国一些大都市相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就如何降低全市人口文盲率,促进人口受教育程度继续提高,人口受教育结构更加好转,高学历人才拥有量能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仍将是我市人口发展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更新观念,增加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
要继续提高宁波人口文化素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思想的转变和观念的更新。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数量与质量、普及与提高、公平与效率等重大关系和两难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关键是普及和推广教育, 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力度,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宁波要根据财政收入实际情况,逐年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同时,相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并使其尽快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杜绝学龄儿童失学辍学现象,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二)加强农村教育,努力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步迈进,宁波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但仍停留在人口聚居上,大量农业人口暂时从事非农业生产, 其生产方式、生活观念和享受的城镇公共设施等也还停留在乡村范畴, 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水平。各级政府必须一要提高农村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强化政府责任,使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心上移。二要提高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和财政供给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三要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在校率和升学率, 防止流失、辍学现象。
(三)重视人才资源的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才资源在地区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是现代化建设中宝贵的战略资源。根据人才资源流动性强的特点,人才引进时候我们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二是要建立人才激励制度;三是要为人才创造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制定出符合宁波实际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并基本构建起人才管理法制化、人才配置市场化、人才使用社会化的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建立高效的引人、留人、用人、育人机制。只有这样,才会形成经济发展与人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宁波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宁波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汇编[Z]. 2012.
一、特色高中建设的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并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进一步制定了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计划,确立了“以优质特色和多样化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普通高中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实施普通高色建设工程、推进普通高色多样化发展的任务要求,并“支持普通高中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植优势特色学科,形成学校发展特色”。2011年,市教委专门印发了《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市启动实施特色高中建设工程,为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具有多年师范办学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市教委直属中学,我校积极把握全市启动和推进特色高中建设的宝贵发展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我市“教育规划纲要”对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按照《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遵循多样化、整体性、重内涵、重创建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科学制定学校《音美艺术教育特色高中建设工作方案》,力求努力创建独特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丰硕的育人成果和较高的办学品质,促进学校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二、特色高中建设的价值追求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的地方,理应把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实现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优质的教育应是充分适应和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本,就要遵循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不仅要满足学生升学的需求,更要为他们终身发展服务;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得好,而且要让他们生活得好,生活得健康幸福和更有价值意义。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及认识感受人生真善美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良好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我校拥有多年师范教育办学历史和文化传统,理应充分发挥学校艺术教育及美育优势,积极推进音美艺术教育特色高中建设,努力探索和构建以美立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学校育人工作新格局,以更好地引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学校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的目的,并非仅是期盼学生将来能在某个艺术领域取得多高的艺术成就或只是在考试升学上获取成功,而是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及心育作用,使全体学生具备更加良好审美素养,学会正确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培养形成行为美、心理美、心灵美的良好素质与追求。进而通过艺术教育深入实施,全面提升学校美育优势,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使其心灵得到美化升华,个性和想像力及创造能力得到充分激发,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提高生命价值,体验和实现美好的人生。
三、特色高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生活的全过程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我校注重深入挖掘整合、有效发挥利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及校园生活中的美育因素及功能,系统建立完善和创新学校美育工作相关制度与机制,使之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加强,系统构建形成“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身”的学校育人工作新格局。
一是以美的教育养德,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通过系统加强完善学校美育,将美育与学校德育系列化实施方案相融合,制定形成年级美育系列化实施方案,促进美育与学校德育有机融合,探索建立学校教育以美育德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同时,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系列化融入各年级、班级教育生活及文化建设,大力倡导高雅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风尚,引领学生自觉追求语言美、行为美、心理美和心灵美,提升品德修养及学习生活品位,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注重通过各学科必修课、校本选修课、文化讲座、校内生活实践活动,系统完善加强对学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使学生提高审美素养,懂得如何正确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使学生身心健康、品格阳光,自觉追求和展现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真正美的人格与风采。
二是以美的教育启智,加强学科课程美育功能的开发。系统制定实施各学科美育目标、任务及教学计划纲要,深入挖掘学科教材及教学内容蕴涵的美育资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美育水平,指导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充分利用学科教学各种美育因素,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将美的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美育化,使课堂教学本身成为一种美的存在,让学生感悟美无处不在,时时得到美的启迪与熏陶。进而引领学生不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更积极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追求不断增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三是以美的教育健体,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广泛开展“以美健身”教育活动,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坚持每年度举办体育节、举办校园艺体技能大赛,在坚持和开展好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及冬季长跑活动的基础上,在全校开设学生形体训练课程,建立多种学生体育社团及运动队,创建实施系列化以美健身特色育人活动等。进而在美的教育的带动下,通过文体活动的活跃开展,更好地激发学生旺盛的青春活力。
(二)面向全校学生普及音美艺术教育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我校坚持把音美艺术教育全面纳入普通高中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开发开设多类校本音美艺术选修课程,在各个高中年级实行“必修性选修”,加强了普及性艺术课程教育;同时,把艺术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文化生活,通过校园艺术节、课外兴趣小组及学校艺术社团活动(学生艺术团、书画社等)、各类艺术创作或竞赛活动、开设舞蹈或形体课程等形式与渠道、培养和增强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素养;我校力求使每个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都能在音美艺术素养上至少形成一项艺术爱好或能力专长(包括戏剧舞蹈、书法篆刻等),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和创作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创建特色班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我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创新。一是优质办好国办音美艺术高中班教育,形成我校较完善的音美艺术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彰显学校音美艺术教育优势及育人成果。二是在普通高中各年级建立音美艺术特色教学班,推进高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试验。通过校本选修课、活动课、研学活动及课外实践活动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音美艺术课程教育,培养具有良好音美艺术修养或能力特长的“合格+特色”的高中生,促进学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四)系统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我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基础上,注重科学建立与我校高中“艺术班”、“特色班”、“普通班“相配套的音美艺术课程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形成了富有特色及层次化的校本课程体系。“艺术班”的艺术课程,突出专业发展和培养艺术人才的特点;“特色班”的艺术课程,突出文化艺术修养和能力特长培养;普通班艺术课程,以加强学生美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素养为重点,注重音美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兴趣爱好的拓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在总结近年我校课程改革实践经验及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编制了与特色艺术课程相配套的校本音美艺术课程教材,发展和丰厚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内涵。
(五)加强特色办学各项配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