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昆虫记读书笔记

昆虫记读书笔记

时间:2023-06-05 09:55: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昆虫记读书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昆虫记读书笔记

第1篇

昆虫记读书笔记1000字----神圣的大自然

《蟋蟀的住宅》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这篇文艺性说明文记叙了蟋蟀建造巢穴的过程,它勤劳,不辞辛苦,不随遇而安,令人肃然起敬。

昆虫虽是动物世界中的渺小一族,然而昆虫世界的奥秘是无穷的,法布尔通过《昆虫记》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昆虫的生活画卷。

大部分昆虫在自然界中仅存活几个月,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中,它们要抓紧时间筑窝,繁衍后代,寻找食物。每一种昆虫都像人类一样组建自己的家庭,产下自己的后代,每天为生计而奔波,昆虫丝毫不比人类轻松。

可别看昆虫弱小,它们天生都有自己的一套绝活,如樵叶蜂没测量仪器,却能精确地剪下圆形的叶片,黑胡蜂能知道自己卵的性别,松毛虫在外出时能随时吐出丝线,以便找到回家的路。园蛛能织出规则的圆形网,而且它不用任何仪器,就能随意将一个圆划分成若干等分,这种天生驾驭几何学的才能实在令人类叹为观止。每一种昆虫也都有自己的天敌,每一种昆虫的数量都是不多不少,正好能维持生态平衡。当然这都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不得不承认大自然是神圣的。

人类对生产力的定义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试想一下,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怎么能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呢?大自然就像是我们住的房子。房子漏了,我们要及时维修,否则它会越来越坏。房内脏了,我们要打扫,否则会垃圾漫天。我们不能嫌哪面墙碍事就拆掉哪面墙,否则会毁掉房屋。对待大自然也是如此,人类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而不能在自然界中肆意妄为,更遑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了。

步入21世纪,物质文明飞速发展,同时对自然界的破坏也愈加严重,于是大自然开始反抗,虽是无言的抗争,却是彻底的愤怒,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大自然灾害层出不穷,在灾难面前,所有的科技都显得那么无力。

于是人类开始觉醒,学校教育中增加了有关环保的课程,近年来环保、低碳生活成为流行元素。人类似乎已明白征服自然是不可能的事,而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成为新名词。然而对于习惯于享受的多数人来说,他们不愿过低碳生活。因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仅仅成为一场作秀活动,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既得利益来保护生态环境(除去受灾害影响的几个国家),仍然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上演着一幕幕争夺利益的闹剧,就好像是在即将崩塌的山洞中,寻宝的人仍在为争夺宝藏而打的头破血流。熟不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技同样是把双刃剑。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也许现在科技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然而“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不计后果地开采,毫无节制地利用,我们要穷尽子孙后代的资源。竭泽而渔,这正是现代人的所作所为。长此以往,人类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第2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阅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如:我在教学《颐和园》一文时,先播放一组颐和园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学生当时就被优美的画面深深吸引了,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真美呀!”看完之后,我随即发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们想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吗?”此时的学生还沉浸在刚才的画面中,阅读热情高涨,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

2.引读质疑,诱发阅读兴趣。“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韵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因此引读质疑的起点应放在“读”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质疑引思,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朗读——质疑——朗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

3.自主选择,培养阅读兴趣。例如教学《卢沟桥的狮子》时,第二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可以朗读,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声音表达出来;也可以默读,细细品味文章,把自己认为充满乐趣的地方画下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主动地进行读、品、评、赏、画,既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培养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最终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二、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志

1.师生合作,明确目标。适度的目标会让学生产生“跳一跳”的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前进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都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学生通过追求这种既包含成功希望,又有可能遭到失败的标准和要求,才能培养起自己对挫折的容忍力,并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超越挫折,获得成功。对老师来讲,更要切合学生实际情况提供合适的语文阅读材料,可以是现成的,更可以是自己改编、创造的。

2.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教师还可以经常表扬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使同学们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进同学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将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会读书的本领,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集体活动,共同进步。在阅读训练中,我们应通过小组活动、结伴活动、个人竞赛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意志的目的。例如,我在班里组建阅读小组,使学生有阅读的空间和阅读的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班里设立读书角并经常性地组织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阅读活动,从而变兴趣为动力,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专心读书的习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并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是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思想要集中,要认真,不能敷衍了事,不要边读边做小动作,如摆弄小玩艺、东张西望等。可通过讲、等伟人闹中取静专心读书的故事,激励学生养成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

2.广泛阅读的习惯。阅读教学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因此,要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越读越爱读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有计划地介绍《爱的教育》《昆虫记》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3.阅读思考的习惯。这就要求学生读书时仔细思索,脑海里不断出现问号,又不断去消灭问号;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则虚心地向别人请教,而决不轻易放过一个问号。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他们的思想怎么也闲不下来,总是不停地、饶有兴味地比较、归纳、揣摩、体会,读书的过程也就充满了思考和解决矛盾的乐趣。

4.读书动笔的习惯。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 在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圈点勾画和作批注,不仅能充分发挥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5.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

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写读书笔记是阅读积累的好办法。在阅读时,我们培养学生以读悟情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到读书笔记上。可教给学生自主阅读时怎样做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做符号式笔记、摘录式笔记、摘录式笔记、剪贴式笔记、感想式笔记。

第3篇

一、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孩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这一点上,教师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所以当他看到老师手里捧着书的时候,他就会很新奇地凑过来看一看。如果他看到自己的老师经常会在课间,在休息的时候,或者坐在办公室里,总是静静地捧着一本书,那么他也会非常的喜欢向往成为这样热爱读书的人。

课堂上,如果教师在课文知识之中渗透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或相关故事,学生就会激发起浓厚的兴趣,纷纷主动去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在教授完《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后,我为孩子们讲述了书中我印象最深的《螳螂》一文的片段:“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态度很庄严。虽然零散的只言片语不能完全展现原著的美感,但那细腻的笔触与独特的视角已经深深地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此后一段时间内,班里掀起了一阵“昆虫热”,好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已经购买并且正在阅读《昆虫记》,尤其是我讲述的《螳螂》一文,他们都反复阅读了好几遍。不少同学模仿法布尔开始认真地观察身边的昆虫,各种新奇有趣的观察结果以日记的形式呈上了我的讲桌。

二、推荐适合年龄特点的有益读物。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较窄,鉴别能力又较低。而现在出版的各种书籍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那么,教师应该为学生推荐什么样的书呢?

首先应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语文课本所选材的都是名家名篇,与它相关的文学作品也都是中外文学名著。这些作品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对于这些书籍,要引导学生多读。特别是那些与课文的作者、历史背景相关的故事,教师应大力推荐。

其次要推荐《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要求的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这些文章都是中外文学的精华,文质兼美,其语言经过千锤百炼,优美规范。因此,根据教学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把这些读物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吸收、消化并积累和储存大量的语言材料及文章谋篇布局的章法,逐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文章的“范式”;同时,文章中巧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感情也可以经过学生的揣摩、理解、记忆,逐步体会其精妙所在,随之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再次,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报、期刊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向学生推荐不同的读物。

记得在听周录恒老师的讲座时,周老师提到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有人请他推荐一些适合孩子课外阅读的书籍,他大嘴一张,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倒”出了一本本优秀的儿童读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爱丽丝漫游奇境》、《鲁滨逊历险记》……这百十本的读物,都是周老师亲自阅读过才推荐给孩子们的。我想,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带出真正热爱阅读的学生吧!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一是浏览。“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这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必经之事,也是他们对读物的试探与过滤。

二是精读。选择好了感兴趣的书籍,就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阅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也可自行查阅工具书。此外,还要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课外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课外阅读必须有思维参与。 小学生读书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先对每句话,每层意思有一个初步印象;读完文章,再前后联系起来想一想,印象就加深了。

三是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类型很多,在此列出最常用的几种:①摘抄: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②做批注: 在读一本读物时,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批注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③抒感想:在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个人生活实际写出对有关问题的感想和体会,从而感悟人情,明白事理。

四是背诵。通过背诵,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之后,变成直自己的。为日后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习惯,不少学生还会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我会定期地利用班队会或阅读课时间,请同学们推荐自己的阅读方法,优秀的在班级推广开来,不足之处加以指正,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

1、引领学生人人参与,共建“读书社区”。在“社区”里,为了让自己的书成为大家喜欢的书籍,孩子们会尽其所能,认真挑选适合大家口味的书。

2、开展活动,深化课外阅读。学生课外阅读后是否有展示的空间,是学生再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平时每天早读时轮流安排学生课外阅读汇报,定期举办班级朗诵会、故事会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阅读成果,从而增强自身的再阅读兴趣,同时也感染调动其他人的阅读兴趣。

第4篇

但是――我们可以先做准备工作。比如,趁现在有很多阅读的时间,先让我们的心灵做一次环球旅行吧!乘着各国名家们手记的翅膀,快乐遨游起来!

4月,注定与地球、书籍紧密相连: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4月25日,读者节……怎么样,你敢不敢和身边的伙伴们进行一次挑战――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读一地球的书!

读书笔记之心灵在环球

俄罗斯: 西经170度――东经26度

《森林报》:我被作者别具一格的写法打动。《森林报》以新闻的形式记录了大自然中动、植物之间的故事,让读者们身临其境,仿佛走在林间小道上,深入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欢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小记者 孙元宸 荐)

美国: 西经130度――西经74度

《神奇校车》系列:我希望我们班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弗瑞丝老师”,整天开着一辆“神奇校车”带着我们去美妙的地方,愉快地边旅行边学习。

(小记者 毛梓恒 荐)

《帅狗杜明尼克》:“一边是坦途,一边是未知,帅狗的选择带来了挑战和期待!”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平凡的狗的冒险经历。作者用生动有趣的情节,耐人寻味的话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形象。(小记者 陈锴乐 荐)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最开始地球像一颗杨梅,后来变成了核桃,上面有七块影子似的大补丁。”语言幽默风趣,知识丰富,把枯燥的地理知识都讲得那么动人。(小记者 王湾 荐)

英国:西经7度 ――东经2度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故事中离奇的、不可思议的故事犹如一段精彩的电影,让我回味无穷。全书告诉我们,只要你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就会发现案件的很多漏洞。(小记者 汪安妮 荐)

《小乔治的神奇魔药》:“他牙齿泛黄,小嘴缩起来像个狗屁股。”嘻嘻,是不是很搞笑?书里的故事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情节惹人爆笑,随处可见幽默和奇趣,给我带来最快乐的阅读体验。(小记者 周恺怡 荐)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她的脸、手、脚、腿、脖子,事实上,全身皮肤,包括她那头蓬松的鬈发,都已经变成光亮的紫蓝色,就是蓝莓汁的颜色!”看了是不是非常想尝尝她?别急,书里有更多让你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画面,吃货们,别犹豫了。(小记者 巫逸飞 荐)

法国:西经5度――东经8度

《昆虫记》:“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懊恼沮丧的神情,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地把空鞘丢下,去别处觅食了。”这本书就是用这种生动形象的文字,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小记者 毛梓恒荐)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当了37年老师的罗伯特,退休后“报复”曾经的学生们。这本书语言幽默风趣,师生间的善良、宽容让人感动。让我也忍不住想起了以前的老师们。(小记者 周宸宇 荐)

瑞典:东经5度―― 东经39度

《长袜子皮皮》:那个自由自在、任性率直的女孩子,常常在不经意间给循规蹈矩的我很多感动。她善良、勇敢、乐观、坚强,永远相信生活会更美好。这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就是――长袜子皮皮。(小记者 庄子昊 荐)

德国:东经6度――东经15度

《毛毛》: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时间真神奇!毛毛真神奇!这本书的作者极富想象力,真让我喜欢!里面最让我难忘的一句话是:“储蓄时间不可与任何其他种类的储蓄相提并论。这是建立在双方完全信任的基础上的!”

(小记者 祝飞扬 荐)

《出卖笑的孩子》:主人公蒂姆只有在星期天才是快活的,因为这一天他可以和爸爸单独待在一起,他会发自肺腑地笑,笑到最后总会打起嗝来。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是笑。”

(小记者 刘严锋 荐)

中国: 东经73度――东经135度

《西游记》:“二位师弟,保护师傅,俺老孙去也!”这句经典台词,现在经常被我使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爸爸妈妈,保护外婆!俺飞扬去也!”这本书充满神奇的色彩,情节非常生动。(小记者 祝飞扬 荐)

《第七条猎狗》:“赤利”不顾主人的嫌弃、冤枉,在危难关头它义无反顾地拼死相救,知恩图报。“别看它是不会说话的畜生,可它比人聪明,比人还懂感情!”看过这本书以后,想养小狗的心又膨胀了1000倍。

(小记者 林思远 荐)

日本:东经130度――东经145度

《魔女宅急便》:书中的小魔女因为只会一种魔法,就是骑着她的扫帚飞,所以她就当起了小镇上的快递员。宫崎骏的漫画总会让人有很多联想。(小记者 杨一 荐)

读书笔记之许1001个愿望

世界读书日,小记者们许下了好多关于读书的小愿望。我们负责记录这些小愿望,请大家一起来负责实现它们。别让关于读书的愿望落空!

小记者祝飞扬的愿望:我想对大人们说,别总叫孩子看书,自己却每天抱着手机不放。一起看吧,和我们一起亲子阅读呗!

小记者刘严锋的愿望:大家能在这一天,把读过的书,捐献给世界上贫困却又非常渴望读书的孩子们。

小记者杨一的愿望:读书没有节!在书包里放上一本好书,随时随地,只要有空就拿出来看。

小记者孙元宸的愿望:趁着读书节,走进图书馆,看看图书馆会有什么有趣的活动。顺便为自己办一张借书证,或是席地而坐,找找自己一直想看却一直没看到的书。

小记者庄子昊的愿望:在公共场所,多开辟图书角,让人们“泡”在书的海洋里,想不被沾湿都难!

小记者汪安妮的愿望:倡议作家多写一些真正适合我们小学生看的书。

小记者毛梓恒的愿望:我倡议大家读书时边读边思考。因为不思考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

小记者周宸宇的愿望:倡议学校开放半天时间,邀请家长们来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共读一本课外书。

读书笔记之不让阅读凋零

4月1日――5月30日,你可以把自己的换书小愿望写下来,把它们清楚明白地写在邮件里。小编会把这些小愿望一一配对起来,用邮件形式给你们“配对”最适合的书友。这样,暑假里,你们就可以互换书来看,并且能互相分享读书心得啦!

瞧,小记者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列出书单了,看看,其中,有你想要的吗?

刘严锋(浙江奉化市实验小学403班):想用《出卖笑的孩子》换《橡树上的逃亡》

周宸宇(浙江江山市城南小学):想用《极地惊心大探险》换《蓝色的海豚岛》

林思远(浙江奉化市实验小学):想用《森林报》换《纳尼亚王国传奇》

周恺怡(浙江江山市城南小学):想用《长腿叔叔》换《克雷洛夫寓言》

祝飞扬(浙江江山市城南小学):想用《草房子》换《红瓦黑瓦》。

上面的换书清单中,有没有和你正好配对的书,那就请你把自己的换书清单以邮件的形式发过来吧!为了我们能及时联系到你,请务必在邮件里加上自己的手机号码。邮件请寄至。

第5篇

同学是市后标营小学四班学生,担任中队长、数学课代表等职务。他认真、勤奋、踏实、聪明,是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入学四年来,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语文、数学、绘画、科技、劳技等学科中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区、校的各类奖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作为中队长,对待班级工作,他总是积极主动,一丝不苟。主题班会、墙报板报,他都搞得精彩纷呈,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在学习上,他勤奋认真,善于思考,主动学习,从他身上总能看到他不服输的学习劲头。尤其作业写得既端正又整洁。他喜欢阅读各类书籍,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他的阅读量大面广;不仅有各种童话、故事、少年儿童百科知识方面的书、还有《上下五千年》《弟子规》《三字经》《三十六计》等比较深奥的历史古籍。从《西游记》、《三国演义》到《绿野仙踪》、《昆虫记》,从《唐诗三百首》、《弟子规》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他贪婪地吮吸着书的乳汁,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开拓着自己的知识视野。他不仅爱读书,还爱积累,每当在报纸上读到优美的文章,他总爱剪下来,粘贴在旧报刊上,久而久之养成了积累美文的好习惯。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读中不求甚解。使他的阅读水平不断地提高,渐渐地,他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不少。每次作文他都能取得好成绩,读书笔记、日记也常常是妙笔生花。不仅如此,他朗读文章时也是绘声绘色,饱含激情,给人以美的听觉感受。他还常和父母、同学一起讨论对名人的看法,对诸葛亮、吴承恩、牛顿、爱迪生……古今中外,他总有他独到的见解。最近他获得了“科学小博士”优胜奖和“青奥小博士”的称号,也是源于他读书广泛,注意积累各种知识的结果。

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兴趣爱好广泛。他爱绘画,爱体育、爱手工制作。他的诗配画作品《我们的校园》获得了学校诗配画评比一等奖;他的手工作品入选第二届南京市民间艺术小巧手大赛作品展;他的绘画作品《荷塘谐影》获江苏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铜奖……

总之,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给了同学学习的动力,使他能更加轻松高效地学好各门功课,也促进他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愿他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汲取养份,成为一名更加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第6篇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所谓阅读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读书,近年来,有一种新的提法,即把人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称为“第一文化”,把掌握电子计算机语言称为“第二文化”。而“第一文化”是获得“第二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这正说明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一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课内阅读由于教学的内容所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课外阅读就不同了,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从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更进一步,是学生达到自我教学、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加强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许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是没有领略到阅读的丰富性、生动性和乐趣性,从而觉得学习生活太贫乏、太单调。作为中小学教师要大胆扬弃一切束缚和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放心读、放心学、放心想。为此,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数量上从“多多益善”到个性化选择阅读;在阅读质量上从“不求甚解”到“知其所以然”;在阅读方法上从“一目十行”到精细阅读。结合课堂教学,我经常给学生讲些经典名著的故事,使之感受其中的乐趣,培养他们对这些书籍具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在有了一定量的阅读积累后逐渐提高阅读水平。如我在教学《杨修之死》时,就给同学们讲了《三国演义》中许多侧重表现曹操阴险狡诈、深谋远虑的精彩的情节:张松献地图、许攸问粮、许田打围、孟德献刀……,让同学们不仅真正理解了曹操“奸雄”的特点,而且还对《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他们不再局限于电视画面上的故事情节,而是萌生了拜读这些作家是如何用精美的语言来描写生动人物形象的冲动与要求。使学生阅读名著的态度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一时在班中掀起了阅读名著的热潮,大家竞相买名著,读名著,不亦乐乎。

2、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

一要根据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个人爱好,辅导学生订阅读计划。如对于七年级学生,我要求他们每周读《繁星 春水》两到三篇,老师定期检查。二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观。推荐一些有益于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开动想像的故事性、文学性、趣味性等方面的书。如讲授完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我就及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并检查。三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撰写读书笔记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材料的贮存,更能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促进思维推陈出新。应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时,对书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典故、优美词语进行圈点批注、摘录,或者把自己的体会、意见写成心得体会,同时引导学生对读书笔记进行经常翻阅,以便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同时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就是归类――名言类、哲理类、历史故事类等。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做的是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图书、如何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可以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举办学习小讲座、课前小故事、组织读书兴趣小组等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阅读欣赏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有益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有步骤、有计划的指导下读好书、好读书。其次,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循循善诱,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狼》这几课时,我就伺机诱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诸如此类,结合教材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与课本内容对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再次,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讲评。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有许多独特的发现和新鲜的感受,但往往也表现出认识的肤浅和热情的低落,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讲评引导。从理性的高度提高学生对理性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深究生活现象的内蕴,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引出深刻的道理。

4、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除了优化家庭阅读条件外,主要优化学校读书氛围。学校是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场所,中小学生绝大部分的阅读能力都是在学校形成的。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整洁优美、好学成风的校园,使校园成为学生悉心求索的情感动力场。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和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一个好的教师一定好读书,读过好多书。师生掀起读书热,学生们有时也感到莫名奇妙。“老师你肚里那么多知识还读书呀?”“老师,书中就有值得你开心的吗?”……我常唱着:“学无止境,多少好戏在里头,多少好戏在里头。”有时,我也会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者其他老师的给同学看,介绍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有时来一段精彩的片段。渐渐地学生也会走进书的海洋,品味人物的个性特点,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操场边,凉亭下,教室里都是学生们看书的身影。在班里掀起一股爱读书、读好书的浪潮。

5、充分发挥教材作用

养成解读文本的习惯。①完成前期准备,充分利用各类工具书。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遇到文中的生字新词要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意。如我要求人手一本《现代汉语词典》。②阅读时不仅要思考其中的道理,还要在头脑中形成文本中提及的相关形象。通过形象思维加强对文本的思考与理解。要引导学生阅读后自问: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重点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③对于文中的关键字句,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要圈点划记,以便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的表现手法。④提高阅读速度。因为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的加剧,需要阅读的文本的量大大增加,学生如果缺乏快速阅读的能力,那就很难成为一个可塑之材,难以适应当今的时代。新课程改革也强调要有一定阅读量。平时应当限定时间,要求学生能看懂并理解一定量、一定篇幅的文章。可以利用自读课本来训练阅读速度。少讲,多设题,巧设题,引导掌握重点,完成阅读重要信息的截取,过渡到能力的提高。⑤读完之后,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学会做批注,可以在书页空白处写上感悟,或单独成文,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活动。我在每学期组织开展两次读书会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可以互相推荐好书;可以就作家、作品品头论足;可以抒发个人感受;可以就书中人物、观点进行辩论。这样学生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利用阅读课和课外时间钻进学校图书室,广泛接触各类书籍,变“苦读”为“乐读”,进入一种较为自觉的较高层次的美妙阅读状态.

总之,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但厚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也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视野宽广,而且提高了他们阅读的能力,更是塑造了学生的读书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阅读对于学生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水分、空气对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阅读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能源。

参考文献:

[1] 刘笑梅:《也谈阅读》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篇。

第7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训练呢?

一、用好教材,拓宽阅读领域

在教学中既要着眼于课内又要适时地向课外延伸。在学生学习教材时,有意识地拓宽其视野,从文章的背景、作者等相关方面作渲染,使学生学完课文有“意犹未尽”的感受,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比如:在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从讲主人公法布尔的童年趣事导入,既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激起了学生探究法布尔的浓厚兴趣,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昆虫记》作为课外读物。

二、精选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要让学生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教会学生一种阅读的本领。

1.认真推荐学生合适的读物

低年级学生着重阅读故事书和科幻小说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可选择推荐寓言故事、短篇童话、儿歌、童谣和古诗类书籍;中年级学生着重阅读少儿故事和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可选择故事类、想象世界、写作起步类书籍;高年级学生着重阅读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可选择中外名著、科幻、动物世界等书籍。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保持连贯性,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2.引导选择贴近生活的书籍

向小学生推荐读物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使学生走近生活,增强与时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比如说可以推荐小学生订阅《探索地理》、《快乐童话》等,以及各种科幻小说、童话故事、传记、名人励志故事、百科全书、英雄人物故事等。

3.鼓励精读经典名著

激励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尤其多读名家名作,经典书籍。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书籍,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拓宽视野,而且能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

三、指导方法,促进有效阅读

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掌握朗读、默读、选读和精读等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到读写结合。读书笔记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低年级以摘抄型为主;中年级以提纲型和模仿为主,可写简单的读后感;高年级以感想型为主,鼓励创造型写作,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就会促进有效阅读。

四、注重交流,开展多种活动

1.课外阅读成果交流活动。

首先,举行各种学生喜欢的读书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古诗词(儿歌)朗诵会、即兴作文比赛、智力问答、成语接龙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汲取的知识说出来,写出来,展示出来,使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读书的动力,在这其中让学生不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甘甜。

2.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同时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的反馈信息,学校可开展评选“书香班级” “书香家庭” “读书小使者” 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同时建立博客圈、读书论坛等,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读书收获,阅读成果在网上展示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在学校的宣传栏、教室的黑板报、墙报中,设“采蜜本”“ 知识角”等栏目,以利于学生交流学习。

五、营造氛围,养成自读习惯

1.学校建立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架,鼓励学生广泛借阅。学校既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要注意适当地减少书面练习作业,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

2.教师示范朗读,感染学生自主阅读。例如:晨诵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有关书籍的精彩段落,把孩子们带入一个或有趣,或奇特,或惊险,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世界里,正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却戛然而止,告诉孩子:“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这样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主动阅读,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3.倡议亲子共读,共享读书乐趣。学校开设家长学校,讲解亲子共读的意义,转变教育理念。学校可向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发出亲子共读的倡议,建议家长参与孩子的读书生活,树立读书榜样,这样更利于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六、读写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第8篇

一、深入挖掘,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使学生读有阵地

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首先必须有服务意识,考虑让孩子们在哪些地方读书的问题,也就是课外阅读阵地建设的问题。我们觉得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阅读阵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就我校当前硬件条件而言,更应深入挖掘,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使其为学生课外阅读发挥应有的作用。

1.让校园环境浸润书香

一是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全校36个班级根据教研室统一安排组织了书香教室的创建活动,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保证每个学生手头有课外书籍,真正做到学生随手拿到书,随时有书读。二是让每一面墙壁蕴含书香。我们利用校园的长廊、过道、楼梯口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以及我们学校最具特色的书法作品。三是让每一处景点馥郁书香。早在1995年8月,校园精致化建设工程就已经全面启动。1996年,我们建假山鱼池,象征着浸润生命的理 念。2001年,我们给校园风景命名,开启文化生态的航程。2002年建校史室,浓缩风云历史,展示锦绣前程。2006年,我们设立书法展示窗,既让学生在走廊楼阁间欣赏唐宋诗词,又体现了我校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2.让学校图书飘溢书香

我们学校图书室简陋,缺乏快速借阅的设备,无法满足2000多名学生的借阅需求。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图书室送书上门,一月一个批次连同图书流通卡一起送到各个班级,再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第二种办法是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八个书友队,每队7~8个成员。各个书友队根据小队成员的喜好共同读一本书,读完后与其他书友队互换阅读。第三种办法是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个学生提供1~2本书,定期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工作,使班级书架常换常新。

3.让电子网络丰富书香

首先我们加大了硬件投资。2006年8月,学校为每个教室添置价值15000元的多媒体设备,真正给师生带来了便利。其次学校构建校园读书网,设立了教学资源库,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2012年,学校及时在校园网上发掘电子读书信息,把老师、学生、家长推荐的好书不断补充,按类归并,既方便师生查找学习,又丰富了图书的种类与数量。

二、因地制宜,坚持开设阅读课程,使学生读有时间

1.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计划

学校每星期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列入课表,并要求语文教师指导课外阅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为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教导处规定语文教师尽量减少机械式的作业,每天的语文作业必须有一项是课外阅读,不同的年级有不同阅读量的要求,真正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孩子,使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

2.课外阅读列入校本课程

结合南通市重点资助课题《江海文化背景下的校本作文教材建设研究》,我校进行了校本阅读与表达的探索,汇编与学生年龄适合的江海文化课外读物。目前,我们已完成1~6年级单册材料的汇编,全部挂上校园网。课例《大桥,心中的梦》就是我们尝试的校本阅读的教学展示。

3.课外阅读列入课余生活

学校设周一、周三、周五中午为练字时间,周二、周四中午为读书时间。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学校的写字教学特色,又多方面地培养了学生阅读积累的好习惯。每到午休,轻柔的音乐在校园上空流淌,全校36个班级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或静心写字,或自主阅读。2000多名师生的校园,到处弥漫着翰墨之香。

三、反复论证,悉心编排阅读篇目,使学生读有内容

1.读中外经典名著

经典书籍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我们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了学生较感兴趣的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等。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出较长时段、较宽领域的典型化生活场景,从中易于领悟人生的真谛、生活的酸甜苦辣。从学习语文的角度来讲,这些作品涉及众多的生活场景描写,运用了丰富的语汇,能体现出作家作品的风格,可以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所以经典书籍是我们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主要资源。

2.读配套书籍

语文老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需要推荐,形式上有两种:一是在课前推荐,一般是和教科书有相通之处的短小精悍的文章,为学生学习课文作好铺垫。二是课后推荐,一般是整本的书籍。比如,学完四年级《生命桥》等课文后推荐阅读《斑羚飞渡》;五年级上学期学完第二单元有关昆虫的课文以后,推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六年级学完《牛郎织女》可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等,引导学生及时把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

3.读古代诗词

古诗文是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多读古诗文既培养了语感,又逐步积累了文言知识,不断丰富语言材料,对学生学好语文和提高写作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把《小学生必背七 十首古诗》和与教材紧密联系的诗词穿插在各年级,指导学生领略古代诗歌的语言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4.读流行作品

在读书问题上,我们倡导传世经典与流行作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每学期初,语文教师应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学生的阅读取向,罗列出丰富的书目供学生挑选,尤其是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时代新著、流行佳作。我们推出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以及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哈利波特》《木偶奇遇记》等,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四、课题引领,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使学生读有指导

1.当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导读员

导读主要是在学生阅读一本书的开始,老师向全班学生隆重推荐这本书,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接着引导学生从封面、作者、目录、主要人物、故事内涵的介绍入手,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一本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一波又一波,一浪又一浪地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逐渐对推荐书目产生浓厚的兴趣,直至爱不释手。

2.当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人

我们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课外书的基础上,做了如下引导:一是摘录与积累。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对于一些精彩片段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圈圈点点,不知不觉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二是背诵与随想。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把摘录下来的词句及片段有选择地背诵,还要求每读完一本书要写下读书笔记。三是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其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精彩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3.当好学生课外阅读的点拨者

我们利用阅读推进课和汇报交流课引导点拨学生学会思考,不应只停留在“读”上,而应在设疑善问、熟读精思、理解感悟方面下工夫。我们分年级专门组织了“如何做好读书笔记”的专题讲座。一段时间后,选择部分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展示和表彰。在此基础上,每学期开展主题阅读研究课的教研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之后的讨论交流,学会欣赏文章的精华,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明晰是非与善恶,深刻地理解生活。

五、周密策划,有效开展读书活动,使学生读有兴趣

1.以个人为单位参与阅读

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演讲会、故事会、设计读书格言、手抄报竞赛、知识竞赛、现场作文比赛,让一大批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促进个性的最优化发展,保证教学面向全体的原则。各年级师生热情高涨,都积极投身到活动之中,在全校掀起了争当读书之星的。

2.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活动

学期初,每个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主题读物,并制定好读书计划。学期中,根据各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兼顾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要求各年级自主开展不同形式并具有一定特色的读书学习活动。学期末,对读书活动总结评比,相关成绩为“书香班级”“十星级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

3.以学期为单位搭建平台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57-01

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名著,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阅读室,要求教师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带领学生在阅读室阅读经典名著。然而,笔者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投入地阅读,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读书笔记的任务,有的学生则捧着书本发呆,有的学生会悄悄地问我:“老师,我能拿《老夫子》来看吗?”有的学生说:“这些书读来有什么用呢?”确实,《昆虫记》《童年》《骆驼祥子》等名著,都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存在年代距离,难以让他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而时下流行的《老夫子》《涩女郎》等动漫书籍,《小时代》《那小子真帅》《恶魔之吻》等小说,宣导叛逆,情节短小,贴近时代,深受学生欢迎。因此,引导学生认识经典名著的阅读价值,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真正喜欢上经典名著,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思考,笔者尝试采取一些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师以身作则,引领学生阅读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教师只有熟悉经典名著,才能在讲解经典名著时做到旁征博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近段时间阅读的书,也可以引导学生和自己同看一本书,共同讨论对这本书的看法。此外,教师需要有计划地给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的书籍,帮助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强,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无所畏惧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在引导学生阅读法国作家大仲马写的《基督山伯爵》时,我会对学生说:“老师在你们那么小的时候,迷恋上一本书,那本书里有一个人名叫法利亚长老,长老对和他一起被关在狱中的主人翁说:‘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有近5000本书,把它们读过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读过的书,就如同掌握了人类一切知识。我用一生中3年的时间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为止。’为了知道那150本书到底是什么,老师把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可是至今都没找齐这150本书的书目。”随后,笔者鼓励学生阅读这本书,找出那150本书的书目。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兴趣,纷纷要求我将名著的书名告诉他们。我觉得时机已到,说:“这本书就是《基督山伯爵》。”听了我的介绍,学生果然找来了《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刚开始阅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这时我会鼓励他们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渐渐地,学生读得越来越投入。因为没有找到那150本书目,学生又读了第二遍,边读边研究,收获很大。

三、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将阅读收获与同学共同分享,既能够激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又能够让学生展示自己,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利用课前5分钟请学生轮流展示自己阅读的成果。刚开始,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会找各种借口推托。经过耐心地引导,开展展示阅读成果活动一段时间后,学生从刚开始的羞羞答答到现在的落落大方,进步很快。学生站在讲台上,边展示边解说,全班学生对展示者进行评价。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收获都得到了展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通过开展展示阅读成果这个活动,学生在展示中加深了认识、得到了收获,真正达到了共同进步。

四、从细处着手,以考代练,营造阅读的氛围

第10篇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小学生阅读能力又是整个学生学习阶段的基础,是一个人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各科的学习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 激发阅读兴趣,在于勤鼓励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主动性,就会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要从阅读的三个阶段来着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疑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前,调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如读课题猜课文、带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而阅读中再提出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愿望,使他的整个阅读过程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要始终鼓励学生,及时肯定小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快乐地阅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学会阅读方法,在于善引导

学生培养了阅读兴趣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而真正能有效的阅读还必须具备其他的技能和方法,教师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乐于阅读,而且要善于阅读,即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教师作为学生读书的指导者,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灵活多样的、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2.1选读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或篇章的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我们学习了《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法布尔,可以有目的地阅读他的巨著《昆虫记》一书。

2.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文章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而是快速浏览。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还可以在报刊杂志上,将其中好的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2.4摘批法

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最优美的词、优美的句和段摘录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3 营造阅读氛围,在于巧创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悦读”。

首先,学习场所的氛围创设,诸如张贴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由于它们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教育和激励。其次,阅读资料的氛围创设,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除了学校开放图书室外,各班都要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并让不同班级之间实现漂流,实现资源共享。激励他们读好书、好读书。最后,阅读时间的充裕创设,既要班级制定读书计划和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读书的好习惯,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平时还可以举办一些读书知识竞赛、故事会等活动。

4 养成阅读习惯,在于多训练

俗话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对于指导学生阅读的道理亦是如此。可见,我们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11篇

语文是小学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寓教于乐,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在不断积累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

兴趣 小学生 语文素养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向学生们灌输知识,相反地,要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挖掘知识,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呢?

一、把握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一般地,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对于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都还处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于任课教师的态度是直接影响到学生这一门科目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如果一个学生喜欢某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才有可能喜欢上这门科目。因此,在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很好的履行自己教师的职责,热爱学生,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关心到,并且能够用饱满的热情进行授课,把握好情感教学,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

二、巧妙设置问题,诱发学生兴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行为,在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及检查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的设置相关的教学问题,则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养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时,教师不需要一开始就带着学生展开对于文章的分析,而是给学生几个问题:“(1)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它是哪儿人?(2)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3)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并且边度边思考,并且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答案。[1]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肯定是感兴趣的,他会带着问题展开对于文章的阅读,从而更好的提升语文方面的素养。此外,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询问一下学生有什么收获?这样学生就能够各抒己见,更好的展开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与讨论,从而感悟出只有目标转移,持之以恒地追求,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的道理。

对于学习,不能把它当成一种结果,它是一个需要享受的过程。学生只有自己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探索新的知识,才能够明白知识其中所蕴含的奥妙,感受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因此,在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巧妙的设置课堂提问,积极的引导学生,诱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不断的得以提升。

三、引导学生阅读,发展学生兴趣

对于教材,我想教师都是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去进行教学的,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相对较好,所以,此时教师需要换个方向,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加大课外阅读的量,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课外积累。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要能够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书目,如《昆虫记》《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2]当然,教师还要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比如哪些片段是需要精读的,哪些文段只需要浏览的,怎样处理好精读与泛读之间的关系,并且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并且定期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分享,及时给学生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情操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以丰富,语文素养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变换作业形式,夯实学生兴趣

作业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机械的抄写背诵,学生是会反感的。泰戈尔曾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规定好的河道里”。[3]所以,对于布置作业的方式,教师要能够学会创新。例如,在教授《负荆请罪》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排练,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在教授《乌鸦喝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其他类似的小故事进行分享。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本教学内容,布置一些诸如仿写、调查访问、编写对话等其他形式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发挥自己长处的舞台,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信心,从而夯实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在语感、表达、语言技能等方面得到提高,更好的提升自身语文方面的素养。

【结 语】

总而言之,兴趣在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积极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的探求。所以,教师要能够因材施教,通过各种方式创造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水平和素养。

【参考文献】

【1】卢艳玲.以读促悟,积淀小学语文素养【J】.求知导刊,2015

第12篇

1.有的老师不知道应该如何布置学生看哪些书,该如何看,又该如何来落实和检查。

2.有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注重故事情节;有的囫囵吞枣;有的不能完整地看完整本书;有的孩子只爱看某类书籍,阅读面窄。

3.阅读的随意性较大,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如何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我们不断地思索着。

我们在德阳外国语学校听了葛荣弟老师的《童话》一课,受益匪浅。得知这是采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课型,学校领导当即请模式的创建者冯学敏老师来校指导工作,详细了解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技能。

随即学校承担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任务。一开学,我们就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重点之一在学校全面铺开,组织老师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并请参加编写教案的廖玉华老师做专题发言,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纷纷在人教网论坛上注册,下载各单元的教案。

在语文大教研活动中,我校刘莉老师向全市2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展示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达到了预期目的,效果十分显著。回想我们当初,接到上课任务,学校为此专门成立督导组,上课、听课、议课、再上课。在冯学敏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填写群文阅读浏览表”“画知识树”“五步教学法”的策略进行操作,在研课的过程中我们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谈谈我的感受。

1.关于主题的提炼。这五个环节中,主题是基础,它是我们引领学生读书的目的。老师在教学时所选择的单元中的每篇文章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比较的,如果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省去。我们所提炼的主题应该更好地与教材教学内容进行衔接、补充或拓展。我们选取了四年级“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单元,开始定下的主题为“动物朋友”,让孩子通过阅读了解到这些动物的可爱,可敬,感受到每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他们是我们的朋友。但教材中对本单元的要求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如果是以“动物朋友”为主题,范围有些窄小。我们将主题定为“动物”,并根据教材要求,进行主题的二次提炼,最终将主题定为动物的特点,通过阅读感受可爱。而且这些特点在今天的课上通过我们老师的引领、点拨,由学生自己归纳并在知识树上呈现出来。

2.关于引导学生交流。在片段分析和精彩赏析这一环节,正是学生理解主题、品味语言、思想交流碰撞的精彩呈现,我们在组织形式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和分享阅读收获的一个平台,老师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摒弃老师不停地提问、不停地引导。我们提示或做示范给孩子们,可以从多角度去聊自己喜欢的地方:有的从内容、有的从表达方式、有的从心里感受去说,其实这也正是我们日常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积淀的体现。

在交流中学生免不了有很多疑问,我们鼓励提问,就阅读而言,提问有时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提问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但我们通过孩子填的浏览表会发现:学生的提问有时是偏题,抓不住重点,有些根本没什么价值,但学生提出了就说明他感兴趣,说明了他在思考,这个问题至少对这个孩子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看学生的浏览表时,要迅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和引导,最后确定大家比较关注的,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重点讨论的问题。这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往往预设的问题与现场生成的不一样。在一次试讲中一个孩子就提出自己的看法:鸬鹚那么尽职,可人却对它那么残忍,把它的脖子一挤,还甩出去。马上就有孩子说:这是鸬鹚的工作,是本来就应该做的。但这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当即鼓励了孩子爱动脑筋,也正好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去读读有关鸬鹚的资料,再来说说。我们应该善于抓住现场生成的、学生不懂的、最具探究性的问题进行辩论,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孩子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及语文技能在交流中不但实践,提升了孩子的语文能力。

浏览表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中贯穿始终,它对孩子的课前阅读情况进行了反馈,也训练了孩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老师也应将好的记录表进行展示,提高孩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