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加入少先队申请书

加入少先队申请书

时间:2023-06-05 09:55: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加入少先队申请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加入少先队申请书

第1篇

2017少先队入队申请书范文 敬的少年先锋队:

我自愿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爱祖国,爱劳动,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少先队员。

我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戴上红领巾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红领巾增加荣誉。

申请人:入队申请书

第2篇

入队带申请书

中国带少年先锋带队:

我志愿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因为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的模范榜样,是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团队,她有着优秀的队史,红领巾象征着优秀少年先锋队员荣誉称号,所以我爱少年先锋队,申请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我感觉自己已经够格,自己已经符合少年先锋队的标准,能够做个合格的少先队员;我觉得我各方带都很优秀,能够加入少年先锋队,愿意为同学们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但是我没有骄傲,我还会继续努力,请中国少年先锋队和老师考验我吧,批准我的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09年6月30日

第3篇

成都市郫都区

友爱何家场小学校

孙学兰

联系电话13518204664

邮编611730

内容摘要:队前教育是少先队组织对队龄前儿童进行“准备参加少先队”的教育,有趣的活动可以带动他们在积极的思想状态中接受教育。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的队前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长期以来,队前教育受到一定的忽略和轻视,很多教师认为队前教育就是入队仪式,填好申请书、戴上红领巾就完成了队前教育的整个过程。简单化、形式化的队前教育违背了少先队活动的主动性原则。学生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加入少先队,对身为少先队员的职责、权利等不甚了解。

关键词:少先队

一年级

趣味性

队前教育

长期以来,队前教育受到一定的忽略和轻视,很多教师认为队前教育就是入队仪式,填好申请书、戴上红领巾就完成了队前教育的整个过程。简单化、形式化的队前教育违背了少先队活动的主动性原则。学生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加入少先队,对身为少先队员的职责、权利等不甚了解,少先队活动的教育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认真、求实、创新地进行队前教育,不仅可以架设起学生与少先队组织间的桥梁,也为今后开展少先队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培养一年级新生对少先队的感情,激发他们加入少先队的积极性,班主任应针对其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趣味化的队前教育,让活动“有意思”起来。这样,才能让一年级学生真正地了解少先队、热爱红领巾。

一、环境趣味化,激发入队动机

环境育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无声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开学初,校园里彩旗飘飘、整洁一新,优美的环境令新生产生亲切之感,同时对加入少先队也产生一种期待,这就为进行入队教育奠定了感情基调。在欢迎新生的入学仪式上,班主任领着学生们“走过幸福门”“发表幸福言”“装饰幸福树”,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生活志趣。教室内布置少先队活动角,设有“红领巾向我招手”进步角、“露一手”作品展示区、“我真棒”每周之星、雏鹰争章角等,布置美观大方、侧重童趣。班主任向学生介绍活动角的意义、作用,告诉他们近期的目标就是通过努力加入少先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环境的趣味化一扫以往入队教育刻板、刻意的弊端,在“润物细无声”的非言语暗示中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激发他们积极的入队动机。

二、内容趣味化,学习入队知识

学习入队的基础知识是队前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方式以直观为主,班主任必须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赋少先队知识以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才能使得学习的过程充满惊喜,避免枯燥乏味。新生入学后,班主任可请来高年级队员、学生家长一起给学生讲少先队的故事。讲故事的形式不拘一格,但生动的表演方式一定比平实的讲述效果明显。因此,编排小话剧、说唱快板等节目可以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情境中收获知识、得到教育。参观队室也是直观了解少先队的一种方式。在队室里,学生可以看到队旗、队徽、队的章程、以往队的活动照片等。实物呈现,比任何语言都具有说服力,直观鲜明的具体感受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无须过多说教,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少先队就在身边,自己也可以是其中的一员。学习少先队知识还可以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语、做游戏、比赛等方式相融合。比如:“小小红三角,天天跟我跑,只要脖上戴,‘五自’心里记。你若猜不着,向我瞧一瞧。(红领巾)”“小小四方角,意义可不小,星火合成炬,队会少不了。(队旗)”“少队会上唱,歌声多嘹亮,先烈是榜样,使命记心上。(队歌)”组织竞猜小游戏,在竞答中学习并巩固有关少先队的基础知识,做到“六知”,即:知少先队名、知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知少先队的队旗、知少先队的标志、知少先队队礼的意义、知少先队的作风;“六会”,即:会戴红领巾、会读入队宣誓词、会行标准队礼、会唱队歌、会呼号、会参加队的活动。

三、形式趣味化,强化入队技能

少先队的基础知识听起来容易,学习起来很难。要真正掌握“六知”“六会”,还是要开展形式多样、趣味化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们的技能、深化他们对少先队知识的理解。

(一)“小小辅导员”——以大带小结对子。

此项活动主要组织高年级中队与低年级中队、高年级队员与低年级队员手拉手结对子,一起学习少先队基础知识,了解少先队组织。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一年级学生加入队组织的愿望,积极做好入队准备,同时可以使高年级队员重温队章,感受队组织的力量,增强他们对少先队组织的归属感和光荣感。

(二)“我爱红领巾”——唱着歌谣系领巾。

了解红领巾的含义,知道要爱护红领巾,为它增添新的光彩和荣耀。用歌谣的方式教给学生系领巾的方法:“领巾披上肩,左尖压右肩,右尖绕一圈,圈里抽右尖……”说着歌谣,系着领巾,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佩戴红领巾的方法,也越发热爱这鲜艳的少先队标志。

(三)“我会敬队礼”——观礼懂礼学敬礼。

班主任带领学生观看精心挑选的视频,感受队礼的崇高意义,然后班主任通过做示范,讲解队礼的含义。学生在学习敬队礼的同时,也懂得了队礼代表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明白了成为少先队员是光荣的,而关心社会、服务人民更是光荣的队礼精神。

(四)“我是小主人”——班队人人有事做。

不要觉得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要知道他们稚嫩的双手一样可以为班队和他人服务。因此,为每位学生设置合理的岗位,让他们尽自己所能,在积极乐观的实践中发展能力、收获自信。

(五)“做一件好事”——小处做起为他人。

入队前,每位学生都要做一件“好事”。“好事”的范围很广,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事适合学生做,基本要求应该是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学生是乐于做好事的,但往往会发生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为做好事而做的事。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班主任可以请家长配合,充分照顾儿童的低龄特点,共同帮助学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六)“采访身边先进”——榜样魅力影响深。

联系身边的优秀党员、团员,让一年级新生对他们进行采访,面对面地与他们谈心、交流,从而感受先锋模范的个人魅力,树立向先进学习、长大成为先进的远大志向。丰富、有趣的队前教育活动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生活,感染性和教育性强,又有一定的实践性,可以为一年级学生顺利加入少先队做好厚实的铺垫。

四、评价趣味化,保护入队心理

少先队是学生们共同拥有的第一个组织,作为教师,不要把任何一个学生排斥在组织之外。班主任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关注,从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入队心理。由于学生间存在着差异,因此要耐心对待学生之间的不均衡现象。教室内设置“红领巾向我招手”进步角,指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每取得一点进步,就可以将代表自己的卡通磁铁向前挪一步,直至到达终点。为促进共同进步,还可将目标进行分解、细化,从礼貌、卫生、学习等十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并印成评价手册,进行“入队习惯一日评”。每天就一个习惯的养成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找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打上五角星,还不够好的下次要注意;每周五进行总结评价,全部做到的学生可以被评为“小小红领巾”;为鼓励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可以设置单项进步奖,如“礼貌红领巾”“卫生红领巾”“纪律红领巾”等。

五、结语

未成年的少年儿童对各项活动的基本要求就是“有趣”,有趣的活动可以带动他们在积极的思想状态中接受教育。依循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趣味化的队前教育活动,这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请把我捐出去”,一名少先队员的临终遗愿

2001年,何玥出生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兴榨村。由于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她从小随奶奶生活,直到7岁时才跟着父母来到广东汕头上小学。小何玥自幼聪明懂事,四五岁时就已经学会了洗衣做饭,上街替奶奶买菜时,她甚至还会讨价还价。

到汕头后,见爸妈每天顶着烈日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十分辛苦,7岁的何玥每天放学后主动为一家人准备饭菜,并烧好一大壶开水,放上和冰糖晾着,等父母回来解渴。

何玥就读的希望小学设有奖学金,因成绩优异,她每年都能获得,所以学费几乎不用父母操心。在汕头读了5年小学,她拿回家的奖状贴满了整整一面墙壁。在父亲何先航眼中,女儿是他和妻子的骄傲和希望。

2008年,汶川发生“5·12”大地震后,她不仅把自己存下的零花钱全部捐出,还让爸妈向灾区捐了一个月的工资。

在一堂语文课上,《永生的眼睛》讲的是作者琳达的母亲、父亲、女儿先后为盲人捐献眼角膜的感人事迹。听完老师的讲述,9岁的何玥热泪盈眶,她在采集本上工整地抄下了一段话:“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这段话就像一颗爱的种子,悄然播种在小何玥的心田,并最终让她在自己短暂的人生中绽放出了至美的花朵。

2011年,因父母换了打工的地方,那里上学不方便,何玥只好又回广西老家读六年级,为升入当地最好的初中做着努力。此时的她有着圆圆的脸蛋,黑黑的眼眸,秀气的长发……已经出落成一个更加聪慧漂亮的小姑娘,并加入了少先队。谁能想到,这个品学兼优的花季女孩,接下来竟会遭遇一场灭顶之灾!

2012年4月,何玥经常感到头晕、头痛。奶奶带她到医院一检查,竟被确诊为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父母连夜辞工返乡,在医院里细心照顾女儿。

做第一次手术后,小何玥的病情有所缓解。一周后,她就不顾爸妈的劝阻回学校上课了。在第二天的考试中,何玥三科考了260分,大大出乎老师和同学们的意料。

2012年9月初,何玥的病情突然复发,父母带她来到市区一家医院,哭求医生:“一定要救救我的女儿啊!”医生说,孩子的肿瘤已经扩散,即使做第二次手术,也没有希望了。何先航不相信,还是幻想着能看到奇迹。

第二次做手术前的头天晚上,他陪在女儿旁边。“爸爸,我的生命只剩3个月了,我想把器官捐出来,行不行?”

何先航心里一震:“哪个讲的?!”

“听到医生和妈妈说的。”

“神经病!”慌乱的父亲骂了一句,“别瞎想,等出院了还要把功课补上。”何先航故作轻松地说着,却心如刀绞。

原来,小何玥几天前用爸爸的手机上网,无意间看到了一则《藏族小伙急等肾源救命》的新闻:18岁的索朗旺青因患有慢性肾衰竭,面临生命危险,在各方帮助下奔赴桂林求医,却因肾源短缺而一筹莫展。“如果我与他的肾匹配,不就可以挽救这位藏族哥哥的生命了吗?”联想到自己学过的课文《永生的眼睛》,何玥当时就产生了这个念头。

不出医生所料,第二次手术后他们发现,何玥小脑的肿瘤已扩散到其他组织……得知父母为了给自己看病,已经欠下10多万元债,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来看望她,带来了2000多元的捐款时,但这时的何玥已经病入膏肓,回天乏术。

她不禁流着泪对妈妈说:“我已经用不着学校的捐款了,把它捐给那些更需要钱的病人吧。”那一刻,母亲伏在她的病床边泣不成声,退伍兵出身的硬汉父亲,也握着女儿日渐枯瘦的小手潸然泪下。

奉献自己照亮别人:我走了,“我们”还活着

眼看自己已经时日不多,时隔一周之后,小何玥再次向父母提出:“把我的器官捐出去吧,反正我快不行了,这样还能给别人活下去的希望……”听到这话,妈妈顿时痛哭失声,并表示坚决反对。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

但在悲痛之余,思想相对开明的何先航却开始认真思考女儿的话。他询问医生,上网查找相关信息,看到许多患者正在等待器官移植的消息。“他们也在和疾病作斗争,只要有器官捐献,就有生的希望。”看到这些,何先航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他让妻子看了相关信息,并劝她:“这毕竟是女儿的临终遗愿啊,我们都想开一些,满足孩子这个最后的请求吧。”当得知玥 玥的器官可以挽救其他人的生命,也相当于女儿的生命在延续时,这位善良的农村妇女最终哽咽着说:“我尊重女儿的决定。”家乡的亲友,包括最不能接受孙女离世的何玥的奶奶,后来也都含泪同意了。

2012年11月16日,何先航在桂林市红十字会协调员的见证下,签署了《无偿自愿捐献器官申请书》。

次日凌晨,何玥这个有着天使般心灵的孩子,因脑死亡而走完了自己的生命历程。

11月17日凌晨4点,何玥的两个肾被送到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尿毒症患者,其中包括她生前提到的18岁的“藏族哥哥”索朗旺青。当天,181医院迅速为索朗旺青和另一例等待肾源的患者,成功实施了肾移植手术。而何玥的肝脏,则立即被送到上海一家医院,用于抢救另一位患者。就这样,小何玥用自己的一肝两肾,先后挽救了3个人的生命!

这个11岁壮族女孩在自己人生的尽头,用一颗超越年龄的大爱之心,弹奏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生命绝唱。此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不少市民感动得落泪,纷纷去看望和安慰何先航夫妇,并称赞这个伟大的孩子是“比桂林山水更美的女孩”。

虽然家中负债累累,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何先航却拒绝了红十字会给予的补偿,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女儿器官救助的患者。因为在一位父亲心里,女儿的心愿重于一切,他想以这种最纯净的方式,实现孩子的“最美遗愿”。

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器官移植的受供双方家属是不见面的。但看到儿子得救后,索朗旺青的母亲央金却再三恳求医院,一定要见见何玥的父母,要当面感谢他们。“小何玥是我们的恩人。以后,索朗旺青不仅是我们的孩子,也是何先生夫妻的孩子!”她眼含热泪对医生说。事实上,何玥的父母也特别想看一下重获新生的索朗旺青,那是女儿生命的延续啊!

父母对孩子深沉无私的爱,最终让两家人走到了一起。2012年11月21日,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医生的陪同下,索朗旺青的父母和姑姑来到阳朔县金宝乡兴榨村,走进了何玥家位于山脚下的那一座黄泥瓦房。

当看到墙壁上那一张张奖状,以及小何玥眉清目秀、面带笑意的照片,央金的眼睛瞬间红了,她上前抚摸着相框,不禁放声哭泣……

临分别时,何先航把这对藏族夫妻送的唐卡,挂在了客厅左边的墙壁上,与右边何玥的遗照对称。央金的丈夫次仁罗布则向他要了一张写有何玥名字和生日的照片,说要带回家里,点起一盏酥油灯供奉起来,为孩子诵经祈祷。

2013年1月20日,何玥的父母作为特邀嘉宾,在拉萨参加了藏历新年电视晚会的录制,同时受邀的还有专程从林芝赶来的索朗旺青的家人。一次壮藏两族人民生命的接力,一幕跨越千里的相见,其场景真实、自然,深深打动了所有的人。晚会导演特意安排了著名藏族女歌手阿兰,以一首动情的《以爱相宜》表达藏族人民的感动。

何先航与次仁罗布这两位父亲,从此也成了兄弟,几乎每周都要通一两次电话。“先航很关心索朗旺青,经常给他支持和鼓励,如今他是我们两家人的孩子。”央金说。

当选“十大人物”, 纯美小天使感动世界

受女儿的影响,家境贫困的何先航夫妇也开始关心公益事业。2013年2月初,何先航偶然从媒体上得知,一名在南宁读大学的女孩患上尿毒症后,高额治疗费让她一家陷入了困境。几经辗转,他找到了女孩的联系方式,赶在过年之前汇去了1500元钱。“玥 玥一个11岁的孩子,都能在临终前捐出自己的器官,挽救他人的生命,我们活着的大人更应该向她学习,尽力去帮助那些苦难者。”

2013年2月19日晚,“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何玥以近50万张票名列其中,这名壮族小女孩同时还获封“中华儿女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给予她的颁奖词是:正值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经中央电视台播放后,这个11岁女孩捐献自己的器官挽救3条生命的事迹,一夜间感动了千万人,大家纷纷在网上留言,对小何玥表达敬意和哀思。

…… ……

小何玥的故事不仅感动中国,同时也感动了世界。2月下旬,加拿大中国商会副会长、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黄海浪先生致电何先航:“从报道中我们知道,你和妻子目前还没有正式工作,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我真诚地邀请你们到白求恩基金会工作。”

连日来,社会上许多热心人也纷纷给何先航夫妇打电话,提出愿为这个贫困家庭慷慨解囊,帮助他们偿还1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但都遭到了婉拒。不过,何先航却希望能筹办一个慈善基金会,把社会对何玥个人的关注关爱,转变为对社会的大爱。2月23日,一些公益人士和企业代表,已经开始与他正式沟通成立“何玥基金会”的相关事宜。

据了解,我国每年有约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挽救生命,但由于供体稀少,能成功移植的只有1万例左右,缺口高达99%!器官供需比例的严重失衡,使许多重症患者在无尽的等待中逝去,这个现状令人痛心不已。小何玥的出现,无疑让众多患者看到了一线生机,他们多么希望,世间能多些像这个壮族小女孩一样心存大爱的捐献者啊!

本刊观点

生命是一场旅行,你所拥有的,是你的身体与不停走下去的脚步。可当从容的脚步开始迟滞不前,你会不会把你的身体交付给另一个需要的生命,重新组合,轻装上阵?在此面前,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不能以自私冷漠来苛责这大多数,因为没有谁愿意带着一个残缺的身体离开人世。

可小玥 玥却没有沉默,或者在这个善良女孩自知生命如花朵般即将凋零的那一刻,她突然看到了新的希望,这希望散发的光明,来源于一颗金子般纯美的内心。三个需要的人,和自己即将离去的身体,她选择了捐献。也许,从成人的角度不能理解在小玥 玥的脑海里是一幅怎样的美好画面,可成人的情绪,都在那一刻被这奉献所感染。